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1. 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

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的总称。 2. 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

(三)按使用部位分类: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等

3. 各级标准各自的部门代号列举

GB ——国家标准 GBJ ——建筑行业国家标准 JC ——建材标准 JG ——建工标准 JGJ ——建工建材标准 DB ——地方标准 QB ——企业标准 ISO ——国际标准

4. 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相组成。

5. 材料的结构

宏观结构: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 级以上。 细观结构: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在10-3-10-6m 级。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的结构。其尺寸在10-6-10-10m 级。微观结构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和胶体三种。

6.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质量密度) 密实体积:不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

g/cm3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

表观体积:含有孔隙但不含空隙的体积(V0)。(用排水法测得的扣

v

m =

ρ

除了材料内部开口孔隙的体积称为近视表观体积,也称视体积。

㎏/m3或g/cm3

堆积密度: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容装密度) 堆积体积: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0’)。

㎏/m3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填充率: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 。

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

7.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影响吸水性 影响吸湿性 影响材料抗渗性 影响材料抗冻性 影响材料导热系数

8.润湿边角与亲水性、憎水性的关系? P3 9.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的概念及计算

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其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v

o

m

=

0ρ'

00

v m ='ρ00100%100%

V

D V ρρ

=??=00

0100%)100%

V V P V ρρ-=??=(1-00

00

'100%100%

V D V ρρ'=?=?'00000

'100%(1)100%1V V P D V ρρ''

-'=

?=-?=-'%1001

01??-=

W V V m m W ρ

质量吸水率: 体积吸水率:

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其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10.影响吸水性的因素

材料的本身的性质,如亲水性或憎水性; 材料的孔隙率;

孔隙构造特征,如孔径大小、开口与否等。 11.影响吸湿性的因素

材料的本身的性质,如亲水性或憎水性; 材料的孔隙率;

孔隙构造特征,如孔径大小、开口与否等; 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12.什么叫耐水性?如何表示?

①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②用软化系数表示,即

软化系数越小,说明材料吸水饱和后的强度降低越多,其耐水性越差。 13.什么叫抗渗性?如何表示?

①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 ②用抗渗系数K 表示,k 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差。 用抗渗等级Pn 表示,抗渗等级越高,抗渗性越好。 14.影响材料抗渗性的因素有哪些? 孔隙率、孔隙特征

15.什么叫抗冻性?用什么表示?

%

1001?-=m

m m W m 0

ρ?=V m W W 100%

m -?=干

含含m m W 干

饱软

f f K =

①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②用抗冻等级Fn 表示,表示经过n 次冻融循环次数后。 16.如何表示材料的导热性(保温性)?什么是导热系数?

①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其大小用热导率(λ)表示。 ②导热率是表示单位厚度的材料,当两侧温差为1K 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17.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有: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含水情况 18.热容性是什么?

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和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Q=m C(t1-t2)

19.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 kg 材料在温度改变1K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0.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

21.材料的抗弯强度

22.材料的比强度是什么?

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的一个指标,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即:

23.什么叫弹性与塑性?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撤掉后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弹性。

()12Qd A T T t

λ=

-?12(T -T )A Q

d

t λ

??

=A

f F

=

2

2F 3bh l f =

弯0

f

ρ=

比强度ε

σ

=

E

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若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 24.什么叫脆性与韧性?

脆性: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又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性质。

脆性材料(如混凝土、玻璃、石材)抵抗冲击或震动荷载的能力很差。 韧性:在冲击、震动荷载的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如钢材、木材、纤维等。

桥梁、牛腿柱、电梯井、高层建筑等处所用的材料须有较好的韧性。 25.什么叫硬度和耐磨性?

硬度:指材料表面的坚硬程度,是抵抗其他物体刻划、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测定方法:刻划法、回弹法、压入法。 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用磨损率表示。

26.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减轻介质对材料的破坏作用 提高材料密实度

对材料进行憎水或防腐处理 在材料表面设置保护层

27.什么叫胶凝材料?什么叫气硬性胶凝材料?什么叫水硬性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指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后,能够由浆体变成固体,并在变化过程中把一些散粒材料或块状材料胶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

气硬性胶凝材料:是指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指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28.什么叫过火石灰?有什么危害?

12

m m N A

-=

磨损率

过火石灰:因煅烧温度过高使粘土杂质融化并包裹石灰。

危害:不仅影响产浆量,还会导致工程事故。这是由于它表面包裹有一层玻璃质釉状物,从而延缓石灰的熟化,导致已硬化的砂浆产生鼓泡、崩裂等现象。

29.欠火石灰以及正火石灰

欠火石灰:(温度过低时)碳酸钙没有完全分解,降低了生石灰的产量

正火石灰:(900°C左右时)

30.什么叫石灰的熟化?

指生石灰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Ca(OH)2的过程。

31.生石灰水化反应的特点

反应可逆;

水化热大,水化速率快;

水化过程中体积增大。

32.什么叫陈伏?为什么要陈伏?陈伏时要注意什么?

①熟化后的石灰浆在消化池中储存2~3周以上,此过程成为“陈伏”。

②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③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一定厚度的水,以隔绝空气,防止碳化。

33.石灰的硬化、性能及应用

①干燥、结晶和碳化三个过程同时进行,但极为缓慢。碳化过程长时间只限于表面,结晶过程主要在内部发生。

(原因:空气中CO2含量稀薄,使碳化反应进展缓慢,同时表面的石灰浆一旦硬化就形成外壳,阻止了CO2的渗入,同时又使内部的水分无法析出,影响硬化过程的进行。)

②特性:可塑性好;硬化缓慢;硬化后强度低;硬化时体积收缩大;耐水性差

③应用:配制石灰砂浆、石灰乳

配制石灰土、三合土

生产碳化石灰板

加固含水的软土地基

静态破碎剂 34.石膏的生产、性能、应用 ①生产:

建筑石膏: (β型半水石膏)

高强石膏: (α型半水石膏)

②特性:

硬化后体积微膨胀性

硬化后孔隙率大,因此其强度较低、表 观密度小、吸声性较强、吸湿性较强。 耐水性与抗冻性较差 凝结硬化快

防火性好但耐高温性差 ③应用: 纸面石膏板 装饰石膏板 吸声用穿孔石膏板 石膏艺术制品

35.六大通用水泥的定义、性能、应用(考点:eg.什么叫做火山灰水泥?)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等.统称为六大水泥。 36.各种水泥的代号 硅酸盐水泥:P ·I ,P ·II 普通硅酸盐水泥:P ·O

矿渣硅酸盐水泥:P ·S ·A ,P ·S ·B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 ·P

O

H O H CaSO O H CaSO 224170~1072421

1212+????→???

?0125 0.13MPa

4242211

2122

C CaSO H O CaSO H O H O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 ·F 复合硅酸盐水泥:P ·C

37.硅酸盐水泥熟料组成及单矿物特性

主要组成成分:硅酸三钙(C3S) 少量:游离氧化钙

硅酸二钙(C2S) 游离氧化镁

铝酸三钙(C3A) 含碱矿物以及玻璃体等 铁铝酸四钙(C4AF) 单矿物特性:

名称

硅酸 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 三钙 铁铝酸 四钙 凝结硬化速度 28d 水化放热量

强度 快 多 高

慢 少 早期低,后期高 最快 最多 低

快 中 低

38.水泥水化反应(包括二次反应)及产物

产物: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39.水泥的氧化物和化合物简写(P73)

40.主要技术指标(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2

2222)(3032363OH Ca H SiO CaO O H SiO CaO +??=+?2

2222)(3234)2(2OH Ca O H SiO CaO O H SiO CaO +??=+?O

H O Al CaO O H O Al CaO 2322326363??=+?O

H O Fe CaO O H O Al CaO O H O Fe O Al CaO 232232232326374??+??=+??O H CaSO O Al CaO O H O H CaSO O H O Al CaO 2

432224232313319)2(363???=+?+??

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水泥越细:优点:总表面积越大,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的速度越快,水泥石的早期强度越高。

缺点:硬化收缩越大;易受潮而降低活性;成本越高。

GB规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应大于300m2/kg。

同时规定凡细度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自加水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流动性减小所需时间,称为初凝时间;

自加水起至水泥浆开始完全失去塑性、开始有一定结构强度所需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

结论1: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能过短,否则在施工前即已失去流动性和可塑性而无法施工。

结论2:水泥的终凝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将延长施工进度和模板周转期。

GB规定: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 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

安定性: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不良:水泥硬化后体积发生不均匀膨胀,导致水泥石开裂、翘曲等现象。

良好:否则,为良好。

引起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些: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CaO,MgO;石膏掺量过多

GB规定: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熟料中MgO含量≯5%;熟料中SO3含量≯3.5%;

强度:

表3 单位为兆帕

抗 压 强 度 抗 折 强 度 品 种

强度等级 3d 28d 3d 28d 42.5 ≥17.0 ≥3.5 42.5R

≥22.0 ≥42.5 ≥4.0 ≥6.5 52.5 ≥23.0 ≥4.0 52.5R ≥27.0 ≥52.5 ≥5.0 ≥7.0 62.5 ≥28.0 ≥5.0 硅酸盐水泥

62.5R

≥32.0 ≥62.5 ≥5.5 ≥8.0 42.5 ≥17.0 ≥3.5 42.5R ≥22.0 ≥42.5 ≥4.0 ≥6.5 52.5 ≥23.0 ≥4.0 普通硅酸盐水泥

52.5R ≥27.0 ≥52.5 ≥5.0 ≥7.0 32.5

≥10.0 ≥2.5 32.5R ≥15.0 ≥32.5 ≥3.5 ≥5.5 42.5 ≥15.0 ≥3.5 42.5R ≥19.0 ≥42.5 ≥4.0 ≥6.5 52.5 ≥21.0 ≥4.0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52.5R

≥23.0

≥52.5

≥4.5

≥7.0

41.何为水化热?水化热的利与弊?

①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

②高水化热的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是非常不利的,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选择低热水泥。

在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水化热有利于水泥的凝结、硬化和防止混凝土受冻。 42.水泥石腐蚀及防止

腐蚀:水泥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在某些腐蚀性介质作用下,水泥石的结构逐渐遭到破坏,强度下降以致全部溃裂,这种现象叫水泥石的腐蚀。主要原因有:

淡水腐蚀 硫酸盐腐蚀 溶解性化学腐蚀

防止:根据工程所处环境,选用适当品种的水泥;

增加水泥制品的密实度,减少侵蚀介质的渗透; 加做保护层。 43.三种水泥的共同性质

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较快 抗软水、抗腐蚀能力强 水化热低、放热速度慢

抗碳化能力差抗冻性差、耐磨性差 湿热敏感性强,适合蒸汽养护 44.三种水泥各自的特性

矿渣水泥耐热性强、干缩性较大、保水性差 火山灰水泥保水性好、抗渗性好、硬化干缩性显著 粉煤灰水泥干缩性小、抗裂性好 45.混凝土的定义?

由胶凝材料、骨料、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而成的混合物,经一定的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46.混凝土的分类

(一)按干表观密度分

(1)重混凝土。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的混凝土。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

(2)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3的水泥混凝土。主要以砂、石子和水泥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

(3)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等。 (二)按胶凝材料分

?????

??

??聚合物混凝土

水玻璃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三)按用途分

(四)按生产工艺和施工方法分

47.混凝土的基本要求(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如何满足? (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2)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4)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48.砂的技术要求(细度模数计算及级配评定)

粗砂:Mx=3.7~3.1 (I 区);中砂:Mx=3.0~2.3(II 区);细砂:Mx=2.2~1.6 (III 区)。

I 区 II 区 III 区

累计筛余百分率(%) 9.5mm 0 0 0 4.75mm 10~0 10~0 10~0 2. 36mm 35~5 25~0 15~0 1. 18mm 65~35 50~10 25~0 0.60mm 85~71 70~41 40~16 0.30mm 95~80 92~70 85~55 0.15mm

100~90

100~90

100~90

?????

??

??大体积混凝土

耐酸混凝土耐热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结构混凝土?????

??

??辗压混凝土

离心混凝土压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1

1

654321005)(A A A A A A A M X --++++=

49.碱骨料反应及如何防范

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内水泥中所含的碱(K2O和Na2O),与骨料中的活性SiO2发生化学反应,在骨料表面形成碱-硅凝胶,吸水后将产生3倍以上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而破坏。

防范:对水泥中碱含量大于0.6%;骨料中含有活性SiO2且在潮湿环境或水中使用的混凝土工程,必须加以重视。大型水工结构、桥梁结构、高等级公路、飞机场跑道一般均要求对骨料进行碱活性试验或对水泥的碱含量加以限制。50.粗骨料强度的表示方法、粗骨料最大粒如何选择?

碎石的强度可用其母岩岩石的抗压强度和碎石的压碎指标值表示。

卵石的强度用压碎指标值表示。

粗骨料最大粒的选择

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公称粒级上限称为最大粒径。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得较大粒径的骨料。骨料最大粒径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

①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最小截面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

3/4。

②对于混凝土实心板,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40mm。

③对于泵送混凝土,当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

51.FCU及FCU。K及强度等级C的含义,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试验条件)

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立方体试件的标准尺寸为150mm×150mm ×150mm;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标准龄期为28天。在上述条件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fcu表示。

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用fcu,k表示。

强度等级C: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二个强度等级:C7.5、C10、C15、C20、C25、

C30、C35、C40、C45、C50、C55和C60。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1)水泥强度和水胶比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水泥石以及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强度成正比关系。

在水泥强度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胶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但水胶比太小,混凝土过于干稠,使得不能保证振捣均匀密实,强度反而降低。试验证明,在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fcu)与水胶比呈有规律的曲线关系,而与胶水比则成线性关系。

(2)骨料的品质:有害物质含量、颗粒形状和表面粗糙度、针片状含量等。(3)施工条件:施工条件主要指搅拌和振动成型。

(4)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砼强度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水泥水化的过程,而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水泥水化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砼成型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使水泥充分水化,,即混凝土的养护。

(5)龄期:在正常养护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将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发展。普通砼,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砼强度的发展,大致与其龄期的常用对数成正比关系。

试验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①试件尺寸相同的混凝土,试件尺寸越小测得的强度越高。

②(a×a)相同,而高度(h)不同时,高宽比(h/a)越大,抗压强度越小。

③表面状态:试件表面有、无润滑剂,其对应的破坏形式不一,所测强度值大小不同。

④加荷速度:加荷速度较快时,材料变形的增长落后于荷载的增加,所测强度值偏高。

52.外加剂的定义、减水剂作用下有什么技术经济效果?

外加剂是指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某项或多项性能的一类材料。

减水剂作用下的技术经济效果

①在保持和易性不变,也不减少胶凝材料用量时,可减少拌和水量5%-25%或更多。从而达到降低W/B,提高强度的目的.

②在保持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可使拌合物的坍落度大幅度提高(可增大100-200mm) 。

③若保持强度及和易性不变,可节省胶凝材料10%-20%。

④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提高。

53.和易性的定义、影响因素、如何改善?

和易性: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也称工作性,是指拌合物易于搅拌、运输、浇捣成型,并获得质量均匀、结构密实的混凝土的一项综合技术性能。通常用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内容表示。

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①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流动性的决定因素。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在原材料品质一定的条件下,单位用水量一旦选定,单位水泥用量增减50~100kg/m3,混凝土的流动性基本保持不变,这一规律称为固定用水量定则。

②浆骨比

浆骨比指水泥浆用量与砂石用量之比值。在混凝土凝结硬化之前,水泥浆主要赋予流动性;在混凝土凝结硬化以后,主要赋予粘结强度。

浆骨比不宜太大,否则易产生流浆现象,使粘聚性下降。浆骨比也不宜太小,否则因骨料间缺少粘结体,拌合物易发生崩塌现象。

③水胶比

水胶比即水用量与胶凝材料用量之比。合理的水胶比是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的良好保证。

④砂率

砂率是指砂子占砂石总重量的百分率。

砂率对和易性的影响非常显著。砂率的确定可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砂率。在大型混凝土工程中经常采用。对普通混凝土工程可根据经验或根据JGJ 55表选用。 ⑤胶凝材料品种及细度。 ⑥骨料的品种和粗细程度。 ⑦外加剂。

⑧时间、气候条件。

混凝土和易性的调整和改善措施

①当混凝土流动性小于设计要求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不能单独加水,必须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

②当坍落度大于设计要求时,可在保持砂率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砂石用量。实际上相当于减少水泥浆数量。

③改善骨料级配,既可增加混凝土流动性,也能改善粘聚性和保水性。但骨料占混凝土用量的75%左右,实际操作难度往往较大。

④掺减水剂或引气剂,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最有效措施。 ⑤尽可能选用合理砂率。当粘聚性不足时可适当增大砂率。 54.环箍效应有什么影响?

环箍效应:钢制压板的横向膨胀较混凝土小,因而在压板于混凝土试件受压面形成摩擦力,对试件的横向膨胀起着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成为“环箍效应”。 环箍效应的影响:环箍效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提高作用,离压板越远,环箍效应越小。在距离试件受压面约0.866α(α为试件边长)范围外这种效应消失。

55.砂率?最优砂率?对混凝土性能有什么影响? 砂子占砂石总量的百分率称为砂率。

最优砂率: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黏聚性及保水性能良好时的砂率值。

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砂率对和易性的影响非常显著。

%

100?+=G

S S S p

①对流动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砂率增大,混凝土流动性增大。砂率超过一定范围,流动性随砂率增加而下降。

②对黏聚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砂率减小,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均下降,易产生泌水、离析和流浆现象。砂率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增加。但砂率过大,当水泥浆不足以包裹骨料表面时,黏聚性反而下降。

56.耐久性如何保证?

通常用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能、抗腐蚀性能和碱骨料反应综合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①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②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

③选用质量良好的砂石骨料

④掺入引气剂或减水剂

⑤加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57.混凝土有哪几种变形?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和凝结硬化以后,均将产生一定量的体积变形。主要包括化学收缩、干湿变形、自收缩、温度变形及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一)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化学收缩

混凝土的干缩湿胀

温度变形

(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徐变

58.配合比设计(详见PPT149~168)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1m3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或各组成材料之重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

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2.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4.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

为了达到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控制好水胶比(W/B)、单位用水量(W0)和砂率(Sp)三个基本参数。

1.水胶比: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选用较大水胶比,以节约胶凝材料,降低混凝土成本。

2.单位用水量: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小的单位用水量,以节约胶凝材料。因为当W/B一定时,用水量越大,所需胶凝材料用量也越大。3.砂率:砂子的用量填满石子的空隙略有富余。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也直接影响胶凝材料用量,故应尽可能选用最优砂率,并根据砂子细度模数、坍落度等加以调整,有条件时宜通过试验确定。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原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质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

1.体积法基本原理。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子、石子、水、水泥体积及混凝土中所含的少量空气体积之总和。

2. 质量法基本原理。混凝土的总质量等于各组成材料质量之和。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为:首先根据原始技术资料计算“初步计算配合比”;然后经试配调整获得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再经强度和耐久性检验定出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和经济合理的“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施工现场砂、石料的含水率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59.如何节约水泥

(1)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2)级配相同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粒径大的骨料

(3)选用合理砂率

(4)确定合适的水胶比

(5)合理掺用外加剂

(6)掺加粉煤灰、矿渣等来取代部分水泥

60.混凝土用砂为何对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有要求?(P103)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B 一、单选题 1. (4分)下列有关混凝土强度及强度等级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 A. 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 ? B.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15~C80,划分为14个等级混凝土 ? C.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标准养护条件是30±2℃ ? D.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标准龄期为28天 得分:4 知识点:混凝土强度 答案C 解析2. (4分)在下列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中,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湿润角θ≤90°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 B. 石蜡、沥青均为憎水性材料 ? C. 材料吸水后,将使强度和保温性降低 ? D. 软化系数越小,表明材料的耐水性越好

得分:4 知识点:材料与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3. (4分)下列有关外加剂的叙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 A. 氯盐、三乙醇胺及硫酸钠均属早强剂 ? B. 膨胀剂使水泥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氢氧化钙,从而使混凝土产生体积膨胀 ? C. 加气剂可使混凝土产生微小、封闭的气泡,故用于制造加气混凝土 ? D. 强电解质无机盐类外加剂严禁用于使用直流电的结构以及距高压直流电源100m以内的结构 得分:4 知识点:外加剂 答案C 解析4. (4分)混凝土承受持续荷载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变形称为() ? A. 弹性变形变 ? B. 徐变 ? C. 应变 ? D. 残余变形

得分:4 知识点:混凝土 答案B 解析5. (4分)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的时候,以下哪些性质一定下降 ? A. 密度、表观密度 ? B. 表观密度、抗渗性 ? C. 强度、抗冻性 ? D. 表观密度、强度 得分:4 知识点:孔隙率 答案D 解析6. (4分)加气砼所采用的加气剂多为()。 ? A. 松香胶泡沫剂 ? B. 磨细铝粉 ? C. 氯化胺 ? D. 动物血加苛性钠 得分:4

土木工程材料各单元重点总结

第一单元 比热:单位质量的材料吸引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包括实体体积和闭口孔体积)的质量。 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内部所有孔隙体积)的质量。 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 软化系数: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耐热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高温作用下,不失去使用功能的性质。 耐燃性:是指在发生火灾时,材料抵抗和延缓燃烧的性质,又称防火性。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其它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 第二单元 2—1胶凝材料:是指土木工程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城整体。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材料。 过火石灰:是指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 欠火石灰:是指由于生产石灰的原料尺寸过大、煅烧温度偏低或煅烧时间不充足,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的石灰。 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活性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磨成细粉,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合,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水硬性的产物,这种混合材料就叫 非活性混合材料:是指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2—12石灰的技术性质有那些?为何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会提高可塑性? 答:技术性质::1)可塑性好、2)硬化较慢、强度低、3)硬化时体积收缩大4)耐水性差5)生石灰吸湿性强 提高可塑性:由于石灰膏和消石灰分中氢氧化钙颗粒非常小,调水后具有较好的可塑性。2—16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单独水化的产物及其特性.p40 2---19j简述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与特点? 过程:水泥加水拌合后,成为塑性的水泥浆,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开始与水发生水化反应。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随着水化的进一步进行,浆体开始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坚硬的水泥石。 特点: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是从水泥颗粒表面开始,逐渐往水泥颗粒的内核深入进行的。开始时水化速度快,水泥的强度增长也较快;但随着水化不断进行,堆积在水泥颗粒周围的水化物不断增多,阻碍水和水泥未水化部分的接触,水化减慢,强度增长也逐渐减慢,但无论时间多久,有些水泥颗粒的内核很难完全水化。因此,在硬化后的水泥石中,包含了水泥熟料的水化产物、末水化的水泥颗粒、水(自由水和吸附水)和孔隙(毛细孔和凝胶孔),它们在不同时期相对数量的变化,使水泥石的性质随之改变。 2—20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主要因素:1)熟料矿物成分2)细度3)水灰比4)温度和湿度5)养护时间6)石膏 如何影响p44 2—21引起水泥安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熟料中游离氧化钙过多2)熟料中游离氧化镁过多3)石膏掺量过多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全)

一.名词解释: 1.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2.亲水性、憎水性; 3.吸水率、含水率; 4.耐水性、软化系数; 5.抗渗性; 6.抗冻性; 7.强度等级、比强度; 8.弹性、塑性; 9.脆性、韧性;10.热容量、导热性;11.耐燃性、耐火性;12.耐久性 二.填空题 1.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分别用吸水率、软化系数、抗渗等级或抗渗系数、抗冻等级和导热系数表示。 2.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高,保温性能越差,耐久性越好。 3.选用墙体材料时,应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热容量较大的材料,才能使室内尽可能冬暖夏凉。 4.材料受水作用,将会对其质量、强度、保温性能、抗冻性能及体积等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5.材料的孔隙率较大时(假定均为开口孔),则材料的表观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吸水率较高、抗渗性较差、抗冻性较差、导热性较差、吸声性较好。 6.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表明材料的耐水性愈好。软化系数大于0.85 的材料被认为是耐水的。 7.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比强度,它等于抗压强度于体积密度的比值,其值越大,表明材料质轻高强。 8.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均属于脆性材料,最宜承受静压力。 9.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10.材料的吸水率主要取决于孔隙率及空隙特征,孔隙率较大,且具有细微而又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往往较大。 11.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和易燃材料类。材料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变质和热变形两种性质的 变化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12.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受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周围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耐久性。 13.材料强度试验值要受试验时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加荷速度 和温度等的影响。 14.对材料结构的研究,通常可分为宏观、细观和微观三个结构层次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含水率4%的砂100克,其中干砂重 C 克。 A. 96 B. 95.5 C. 96.15 D 97 2.建筑上为使温度稳定,并节约能源,应选用 C 的材料。 A.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小 B.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大 C.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大 D.导热系数大而热容量小 3.对于组成相同具有下列不同特性的材料一般应有怎样的孔隙结构(均同种材料):⑴强度较高的应是BDF ;⑵吸水率小的应是BD ;⑶抗冻性好的应是BDF ;⑷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3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C 一、单选题 1.(4分)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用混凝土拌和物获得( )流动性,同时保持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值。 A. 最大 B. 最小 C. 一般 D. 不变 得分:4 知识点:砂率 答案A 2.(4分)下列哪一种玻璃的保温节能效果最差? A. 毛玻璃 B. 热反射玻璃 C. 光致变色玻璃 D. 吸热玻璃 得分:4 知识点:玻璃 答案A 3.(4分)《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限制使用下列哪一类混凝土材料或工艺? A.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 B. 超细矿物掺合料C. 混凝土现场拌制 D. 预拌混凝土技术 得分:0 知识点:国家规范 答案D 4.(4分)下列绝热材料的热阻,在相同条件下,哪一个最大? A. 加气混凝土 B. 粘土空心砖 C. 泡沫塑料 D. 岩棉 得分:4

知识点:绝热材料 答案C 5.(4分)材料按微观结构可分为 A.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B. 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 C. 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D. 晶体、玻璃体、胶体 得分:4 知识点:材料的结构 答案D 6.(4分)试分析下列哪些工程不适于选用石膏制品。( ) A. 吊顶材料 B. 影剧院的穿孔贴面板 C. 冷库内的墙贴面 D. 非承重隔墙板 得分:4 知识点:石膏 答案C 7.(4分)下列哪一项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最合适? A. 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尺寸大到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引起的体积变化的构件 B. 建筑物的基础、大坝等体积达到几十立方米以上的工程 C. 大型建筑物的基础、大坝等尺寸达到几十米以上的工程 D. 可以采取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得分:4 知识点:大体积混凝土 答案A 8.(4分)下面关于材料硬度与强度的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

土木工程材料 知识点总结材料版

1. 弹性模量:用E 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 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 /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 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 4˙?H 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 4˙2H 2O 6. 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比表面积较小。 7. 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 2O Ca(OH)2+64kJ 8. 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叫沉伏。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 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 3膜层将阻碍CO 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部水蒸气的蒸发,使氢氧化钙结晶作用也进行的缓慢。碳化硬化是一个由表及里,速度相当缓慢的过程。 O H n CaCO O nH CO OH Ca 23222)1()(++=++ 10. 水化热: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水化热的利与弊:高水化热的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是非常不利的。这是由于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在混凝土中释放的非常缓慢,混凝土表面与部因温差过大而导致温差应力,混凝土受拉而开裂破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应选着低热水泥。在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水化热却有利于水泥的凝结,硬化和防止混凝土受冻) 11. 硅酸盐水泥水化后的主要水化产物及其相对含量:水化硅酸钙(C-S-H ),水化铁酸钙(CFH ),水化铝酸钙(C 3AH 6),水化硫铝酸钙(Aft 与AFm )和氢氧化钙(CH )。C-S-H 占70%CH 占20% Aft 与AFm 占7%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修订稿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1.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 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的总称。 2.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 (三)按使用部位分类: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等3.各级标准各自的部门代号列举 GB——国家标准 GBJ——建筑行业国家标准 JC——建材标准 JG——建工标准 JGJ——建工建材标准 DB——地方标准 QB——企业标准 ISO——国际标准 4.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相组成。 5.材料的结构 宏观结构: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级以上。 细观结构: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在10-3-10-6m级。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的结构。其尺寸在10-6-10-10m级。微观结构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和胶体三种。 6.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质量密度) 密实体积:不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 g/cm3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 表观体积:含有孔隙但不含空隙的体积(V0)。(用排水法测得的扣除了材 料内部开口孔隙的体积称为近视表观体积,也称视体积。 ㎏/m3或g/cm3 堆积密度: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容装密度) 堆积体积: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 V0’)。 ㎏/m3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填充率: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 。 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 7.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影响吸水性 影响吸湿性 影响材料抗渗性 影响材料抗冻性 影响材料导热系数 8.润湿边角与亲水性、憎水性的关系 P3 9.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的概念及计算 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其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质量吸水率: 体积吸水率: 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其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10.影响吸水性的因素 材料的本身的性质,如亲水性或憎水性; v o m = 0ρ% 1001?-=m m m W m ρ?=V m W W 100% m -?=干干 含含m m W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

土木工程材料考点整理 材料基本性质 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2)高耐久性 ( 3 ) 构件及制品尺寸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4)复合化(5)环保型材料(6 )智能材料 我国常用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C)、地方标准(DB)和企业标准(QB);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 表示; 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实体及闭口体积)的质量; 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实体,开口及闭口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实度:指材料的体积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指材料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 填充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粒的填充程度称为填充率。空隙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憎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夹角小于等于90度,为亲水性材料;夹角大于90度,为憎水性材料;) 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的能力;

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g b f f R K (工程中将R K >0.80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 抗渗性: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 系数反映了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差;抗渗等级越高,抗渗性越好; 抗冻性:材料在饱水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 冻融循环:通常采用-15℃的温度冻结后,再在20℃的水中融化,这样的过程为一次冻融循环; 冻融破坏:材料吸水后,在负温度下,水在毛细管结冰,体积膨胀约9%,冰的动脉压力造成材料的应力,使材料遭到局部破坏,随着冰冻融化的循环作用,对材料的破坏加剧,这种破坏即为冻融破坏; 导热性: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性质; (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表示其绝热性能越好;材料的孔隙率大其导热系数小,隔热绝热性好) 热容量:指材料在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比热容:反映材料的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选用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较大的材料(良好的绝热材料),以使建筑保持室温度稳定性) 耐燃性:材料在高温与火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严重下降的性能;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C

1. 下列有关石油沥青改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常用橡胶、树脂和矿物填料来改善沥青的某些性质 橡胶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和沥青有较好的混溶性,并使沥青具有橡胶的很多优点,如高温变形小、低温柔性好等 在沥青中掺入矿物掺和料能改善沥青的粘结力和耐热性,减少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树脂也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与沥青相容性好,大部分品种树脂可以用来做改性材料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树脂也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与沥青相容性好,大部分品种树脂可以用来做改性材料 2. 中砂的细度模数MX为()。 3.7~3.1 3.0~2.3 2.2~1.6 1.4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3.0~2.3 3. 胶体是由具有物质三态(固、液、气)中某种状态的高分散度的粒子作为散相,分散于另一相(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系统.它具有_______特点。 高度分散性和多相性 高度分散性和二相性 高度絮凝性和多相性 高度絮凝性和二相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高度分散性和多相性 4. 能反映集料中各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的是() 密度 细度 级配 颗粒形状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级配 5. ()树脂属于热塑性树脂。 聚氯乙烯 聚丙烯 酚醛 (A+B)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B) 6. 预拌砂浆中表示预拌抹灰砂浆的符号是()。 RM RP RS RR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RP

7. 为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应选用()的材料。 导热系数大 比热大 导热系数小,比热大 比热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导热系数小,比热大 8. 硅酸盐水泥石由于长期在含较低浓度硫酸盐水的作用下,引起水泥石开裂,是由于形成了() 二水硫酸钙 钙矾石 硫酸钠 硫酸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钙矾石 9.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三条试体28天抗折强度分别为7.0MPa,9.0MPa,7.0MPa,则抗折强度试验结果为() 7.0MPa 7.7MPa 9.0MPa 8.0MPa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7.0MPa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

1.弹性模量:用E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越 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 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 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4˙?H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6.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比表面积较小。 7.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 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2O Ca(OH)2+64kJ 8.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叫 沉伏。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3膜层将阻碍CO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部水蒸气的蒸发,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1.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 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的总称。 2.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三)按使用部位分类: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等 3.各级标准各自的部门代号列举 GB——国家标准 GBJ——建筑行业国家标准 JC——建材标准 JG——建工标准 JGJ——建工建材标准 DB——地方标准 QB——企业标准 ISO——国际标准 4.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相组成。 5.材料的结构 宏观结构: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级以上。 细观结构: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在10-3-10-6m级。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的结构。其尺寸在10-6

-10-10m 级。微观结构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和胶体三种。 6.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质量密度) 密实体积:不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 g/cm3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 表观体积:含有孔隙但不含空隙的体积(V0)。(用排水法测得的扣除了材料内部开口孔隙的体积称为近视表观体积,也称视体积。 ㎏/m3或g/cm3 堆积密度: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容装密度) 堆积体积: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0’)。 ㎏/m3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v m = ρv o m = 0ρ' 00 v m ='ρ00100%100%V D V ρρ =??=%100101??-=W V V m m W ρ

兰大网院17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C

2017秋春兰大课程作业答案---单选题 下列哪种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最小? A: 矿棉 B: 加气混凝土 C: 泡沫塑料 D: 膨胀珍珠岩 单选题 石灰使用时需要“陈伏”两星期以上,其目的是: A: 有利于Ca(OH)结晶 B: 使石灰浆变稠 C: 减少熟化产生的热量 D: 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单选题 钢筋在高应力作用下,随时间增长其应变继续增加的现象为蠕变,钢筋受力后若保持长度不变,则其应力随时间增长而()的现象称为松弛。 A: 升高 B: 降低 C: 加快 D: 放慢 单选题 工程中一般采用抗渗等级来表示结构物的抗渗性,是按材料在标准抗渗试验时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确定的,如某种材料试验时在0.7MPa水压力作用下开始渗水,那么该材料的抗渗等级为下列哪一个? A: s6 B: s0.6 C: s7 D: s0.7 单选题 能反映集料中各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的是() A: 密度 B: 细度 C: 级配 D: 颗粒形状

单选题 玻璃体结构的材料具有的特征是() A: 各向异性,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好 B: 各向同性,强度较低,化学稳定性差点 C: 各向同性,强度较高,受外力作用时有弹塑性变形 D: 各向异性,强度较低,受外力作用具有触变性 单选题 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 A: 软化系数 B: 渗透系数 C: 抗渗指标 D: 吸水率 单选题 建筑石油沥青的黏性是用()表示的。 A: 针入度 B: 黏滞度 C: 软化点 D: 延伸度 单选题 石油沥青的牍号由低到高,则沥青的()由小到大 A: 粘性 B: 塑性 C: 温度敏感性 D: (A+B) 单选题 下列有关石油沥青改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常用橡胶、树脂和矿物填料来改善沥青的某些性质 B: 橡胶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和沥青有较好的混溶性,并使沥青具有橡胶的很多优点,如高温变形小、低温柔性好等 C: 在沥青中掺入矿物掺和料能改善沥青的粘结力和耐热性,减少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D: 树脂也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与沥青相容性好,大部分品种树脂可以用来做改性材料

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

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篇一:土木工程材料实训报告及心得】 土木工程材料实训报告及心得 2013.6.29 本组为水灰比+0.05、砂率+1%。按照质量法计算配合比。c15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一、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 tg e30-2005。 二、混凝土配置强度确定 2.1设计强度要求:c15 2.2 混凝土配置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为15 mpa 三、配合比参数选择 3.1 水灰比 水灰比(w/c) w/c=aa*fce/(fcu.o+aa*ab*fce)

aa为0.46 ab为0.07 fce为1.10*32.5=35.8mpa 由上式可以得出w/c的值为0.7。 由于0.7为水灰比基本值,本组以0.71+0.05=0.76为水灰比。 3.2 塌落度 由要求的塌落度范围为30mm~50mm。 3.3 砂率 由于基本组砂率为35%,本组以35%+1%=36%为砂率。 3.4 用水量选择 根据塌落度以及细集料为特细砂,碎石最大粒径20mm,水量选择在第一组的原始基础205kg上增加10%为225.5kg。 3.5 水泥用量 mco=225.5/0.76=297.3kg,取297kg。 3.6 用砂量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mso=(mcp-mco-mwo)*0.35=675.72kg,取676kg。 3.7 碎石用量 mgo=mcp-mwo-mco-mso=1202kg。 3.8 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水:砂: 碎石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密度:材料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实密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指材料的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吸水率为饱和状态下含水率。 吸水率:质量吸水率(吸水量占材料干燥下的质量比)、体积吸水率(吸水体积占自然体积之比)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显著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反映材料饱水后强度的程度。软化系数小的材料耐水性差,大于0.85为耐水性材料; 镇静钢:炼钢时采用锰铁、硅铁和铝锭等作脱氧剂。脱氧完全,其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性能稳定。 强屈比: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屈强比愈小,结构安全性越高。 伸长率:表征钢材的塑性变形的能力。 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冷加工与时效:时效是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冷加工变形可促进时效迅速发展。时效处理使屈服点进一步提高。 电化学腐蚀:指钢材与电解质溶液接触而产生电流,形成微电池而引起锈蚀。 钢号:屈服点—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A、B、C、D四级;脱氧程度代号;如:Q235—BZ。 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和水玻璃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如:水泥)则不仅能在空气,还能在水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 陈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以上。 体积安定性: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主要指水泥硬化后浆体能保持一定形状。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混合材料、粉煤灰混合材料、硅灰 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所含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生成复杂的硅酸凝胶,其吸水膨胀,破坏混凝土。 最大粒径:石子各粒级公称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方面。 砂率与合理砂率:沙的质量占沙、石总重量的比例;合理砂率指用水量、水泥用量一定时,拌合料保证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条件下,使拌合料具有最大流动性的砂率。或是,坍落度一定时,使拌合料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砂率。 耐久性: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国标制成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至28天龄期,按标准的测试方法测定的抗压强度值,单位Mp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强度值划分的。采用C与标准强度值表示。 沥青组分:石油沥青是由许多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含油分、树脂、地沥青质,还含有沥青碳和似碳物。 沥青的胶体结构:沥青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油份和树脂的互溶物所形成的胶体。包括:溶胶型、凝胶型、溶凝胶型。 软化点:反映温度敏感性的重要标志。 结构沥青: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湿润和吸附作用,沥青以单分子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 沥青的老化:由于沥青随时间发展,流动性和塑性将逐渐减小,硬脆性逐渐增大,直至脆裂。 热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 热固性: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 针入度:是表示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黏度的指标。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连续密集配”沥青混合料,材料从大到小连续存在,由于粗骨料的数量少而细骨料数量较多,粗集料被细集料挤开,而以悬

土木工程材料实习心得体会

土木工程材料实习心得体会 我是土木111班的木沙江艾尼瓦尔(20091701426),在我们组组长懂存和组员郭振彪,张治中,王刚,吴雷,赵燕青和我等7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结束了这次实验。在试验过程中,每个环节我都参加了,主要做的是搅拌混泥土,称料,运料,数据处理,观察等工作。 经过这次对题目为粒化高炉矿渣的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实习。在这次试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矿渣,水泥,石头,砂子,水等材料的的基本性质,研究了分别以粒化高炉矿渣取代水泥用量的20%、40%、60%、80%的混泥土。通过罗玲老师的讲解使我认识到学习重点应该是掌握材料的性质 并能合理的选用材料。要达到这一点,在学习时就不但要了解每一种土木工程材料具 有哪些性质,而且应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种材料的特性相互进行比较。只有掌握其特点,才能做到正确合理选用材料。 实习过程中,我认为实验课对我们的学

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让我们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与认识了材料的基本性能以及其用途,同时通过自己动手试验体会到了得到结果后 的成就感与乐趣,更加强了我对这门学科的热爱。 在这次矿渣混泥土试验中让我学会了配制混泥土,如何测量拌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容重,抗压强度。如何避免最容易搞错的细节,影响实验结果的事项。比如说,从实验可知搅拌量,捣次数,捣时的力量,铁板的湿度,材料的湿度,材料颗粒的大小,读数,称料等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我经过这次实习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合作 精神,如果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没有各位组员的积极参与,互相合作,不怕吃苦的精神就不能成功地完成这个实验。总之,我非常感谢学校和学院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可以提高 自身能力的机会,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教育,感谢团队的成员们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1、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 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而且材料的孔隙在自然状态下可能含水,随着含水量的不同,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则表观密度会发生变化。 对强度的影响:孔隙减小了材料承受荷载的有效面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且应力在孔隙处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如:孔隙处的应力集中。 对吸水性的影响:开口大孔,水容易进入但是难以充满;封闭分散的孔隙,水无法进入。当孔隙率大,且孔隙多为开口、细小、连通时,材料吸水多。 对抗渗性的影响:材料的孔隙率大且孔隙尺寸大,并连通开口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如果孔隙率小,孔隙封闭不连通,则材料不易被水渗透。 对抗冻性的影响:连通的孔隙多,孔隙容易被水充满时,抗冻性差。 对导热性的影响:如果材料内微小、封闭、均匀分布的孔隙多,则导热系数就小,导热性差,保温隔热性能就好。如果材料内孔隙较大,其内空气会发生对流,则导热系数就大,导热性好。 2、建筑钢材的品种与选用 建筑钢材的主要钢种 1)碳素结构钢:牌号的表示方法: Q 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代号脱氧程度代号Q235—BZ Q235——强度适中,有良好的承载性,又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可焊性和可加工性也较好,是钢结构常用的牌号,大量制作成钢筋、型钢和钢板用于建造房屋和桥梁等。Q235良好的塑性可保证钢结构在超载、冲击、焊接、温度应力等不利因素作用下的安全性,因而Q235能满足一般钢结构用钢的要求 Q235-A一般用于只承受静荷载作用的钢结构。含C0.14~0.22% Q235-B适用于承受动荷载焊接的普通钢结构,含C0.12~0.20% Q235-C适用于承受动荷载焊接的重要钢结构,含C≤0.18% Q235-D适用于低温环境使用的承受动荷载焊接的重要钢结构。含C≤0.17%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的表示方法:Q 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代号 由于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使低合金结构钢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特别是大型结构、重型结构、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桥梁工程、承受动力荷载和冲击荷载的结构。 3、常用建筑钢材 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强度较低,但塑性好,便于弯折成形,容易焊接。主要用做箍筋,以及作为冷加工的原料,也可作为中、小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 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共分为四级钢筋,根据其表面状态分为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I级钢筋为光圆钢筋,其余三级为带肋钢筋。I级钢筋不带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不好,其末端需做180?弯钩。 I级钢筋由碳素结构钢轧制,其余均由低合金钢轧制。I级钢筋的强度较低,但塑性及焊接性能很好,便于各种冷加工,因而广泛用作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筋及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筋。 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的强度较高,塑性和焊接性能也较好,故广泛用作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 HRB500级钢筋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可用作预应力钢筋。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第1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表观密度: 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00 =m V ρ 堆积密度: 指粉状或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0=m V ρ'' 孔隙率: 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01P ρρ =- 开口孔隙率对吸水、透声、吸声有利,对材料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不利。闭口孔隙可以降低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使材料具有轻质绝热的性能,并可以提高耐久性。 空隙率: 00 1P ρρ' '=- 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 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 用接触角θ区分。当90θ?≤时为亲水材料,反之为憎水材料。 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材料与水接触时吸收水分的性质为吸水性。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质量吸水率:1m m m W m -= 吸水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孔隙特征。材料吸水会导致材料的强度降低,表观密度和导热性增大,体积膨胀。 含水率是材料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材料的耐水性: 材料在饱和水的长期作用下维持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明显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来表示:1R 0 f K f = 材料的抗渗性: 材料的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材料的抗渗性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来表示。 渗透系数越小,抗渗性越好。 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特征以及亲水、憎水性有密切关系。 材料的抗冻性: 材料的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抵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用抗冻等级来表示。 材料的导热性: 导热性是指材料将热量从温度高的一侧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的能力,用导热系数来表示。 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导热性差、绝热性好。 影响导热系数大小的因素有物质构成、微观结构、孔隙率与孔隙特征、温度、湿度与热流方向等(①孔隙特征;②含水的情况)。材料孔隙率越大,尤其是闭口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 材料的强度: 材料在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成为强度。 强度与材料的组成、构造等因素有关。孔隙率越低,强度越高。 材料的强度还与其含水状态及温度有关,含有水分的材料比干燥时强度低,温度高时一般来说强度会降低。 采用小试件测得的强度较大试件高,加载速度越快,强度测得越高,表面涂抹润滑剂,测得强度会变低。 材料的结构: 分为微观结构、细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可分为晶体、玻璃体和胶体。 晶体具有特定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的熔点及化学稳定性。 玻璃体的结构特征为质点在空间上呈非周期性排列,没有固定的熔点。 胶体分为溶胶、溶凝胶和凝胶。 第2章 气硬性凝胶材料 凝胶材料的分类: 气硬性凝胶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发展其强度。水硬性凝胶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在水中硬化且保持和发展其强度。 石灰: 作为凝胶材料的石灰即为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 )。 氢氧化钙称为熟石灰、消石灰。 石灰石经过煅烧,其主要成分碳酸钙分解成为氧化钙,得到块状生石灰。若煅烧温度过低,煅烧时间不足,则碳酸钙不能完全分解,生成欠火石灰,产浆量较低,质量较差,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若煅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B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B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B 一、单选题 1. (4分)下列有关混凝土强度及强度等级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A. 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 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 B.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混凝土强度等 级从C15~C80,划分为14个等级混凝土 C.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标准养护条件是30±2℃ D.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标准龄期为28天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混凝土强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2. (4分)在下列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中,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湿润角θ≤90°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B. 石蜡、沥青均为憎水性材料 C. 材料吸水后,将使强度和保温性降低 D. 软化系数越小,表明材料的耐水性越好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材料与水的关系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3. (4分)下列有关外加剂的叙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A. 氯盐、三乙醇胺及硫酸钠均属早强剂 B. 膨胀剂使水泥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氢氧化钙,从而使混凝土 产生体积膨胀 C. 加气剂可使混凝土产生微小、封闭的气泡,故用于制造加气混凝 土 D. 强电解质无机盐类外加剂严禁用于使用直流电的结构以及距高压 直流电源100m以内的结构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外加剂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4. (4分)混凝土承受持续荷载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变形称为() A. 弹性变形变 B. 徐变 C. 应变 D. 残余变形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混凝土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5.

土木工程材料 知识点总结版

1. 弹性模量:用E 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 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 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 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 /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 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 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 4˙?H 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 4˙2H 2O 6. 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内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内比表面积较小。 7. 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用: 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 2O Ca(OH)2+64kJ 8. 陈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 叫沉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 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 3膜层将阻碍CO 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内部水蒸气的蒸发,使氢氧化钙结晶作用也进行的缓慢。碳化硬化是一个由表及里,速度相当缓慢的过程。 O H n CaCO O nH CO OH Ca 23222)1()(++=++ 10. 水化热: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水化热的利与弊:高水化热的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是非常不利的。 这是由于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在混凝土中释放的非常缓慢,混凝土表面与内部因温差过大而导致温差应力,混凝土受拉而开裂破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应选着低热水泥。在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水化热却有利于水泥的凝结,硬化和防止混凝土受冻) 11. 硅酸盐水泥水化后的主要水化产物及其相对含量:水化硅酸钙(C-S-H ),水化铁酸钙(CFH ),水化铝酸钙(C 3AH 6), 水化硫铝酸钙(Aft 与AFm )和氢氧化钙(CH )。C-S-H 占70%CH 占20% Aft 与AFm 占7% 12. 六大水泥的代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