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第安图腾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印第安图腾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印第安图腾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印第安图腾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中文题目:印第安图腾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英文题目:Indian totem culture use of in art design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在现代设计领域中,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之发展。设计师们不再局限于单一风格,广泛收集各种元素,各种材料,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使设计更具有前景。

印第安是一个古老又神秘的民族,许多充满艺术色彩的元素,神秘的文化指引着我们去研究发现。本篇论文是对印第安图腾纹样的研究,探索它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将印第安图腾纹样运用在设计中,表现出强烈的艺术色彩和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也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设计与人文是现在人们的审美态度。如何将商业与文化并存,就必须艺术创新。将印第安文化运用于设计中,使设计具有艺术感的同时又不失文化价值。

本文对印第安图腾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案例研究,展望未来印第安图腾纹样的发展前景,结合时代注入新的设计理念,不断创新,促进在未来设计中的发展运用。

关键词:图腾纹样,艺术,印第安,现代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design, different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re developed. Designers are no longer confined to a single style, and widely collect all kinds of elements, materials and ideas of modern design. Make the design more promising.

Indian is an ancient and mysterious nation, many elements full of artistic color, mysterious culture guide us to study and discover.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Indian totem patterns, exploring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design. The use of Indian totem patterns in the design shows strong artis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Design also has certain commercial. Design and humanities are people's aesthetic attitude now. How to co-exist business and culture, we must innovate in art. Apply Indian culture to design. Make design have artistic sense at the same time without losing cultural value.

This paper makes a cas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dian totem in modern design,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Indian totem pattern in the future, injects new design idea in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imes, continuously innovate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design.

Key words: Totem pattern Art Indian Modern design

目录

前言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

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研究的意义·································

2印第安图腾的历史文化·························

2.1印第安民族文化·····························

2.2图腾图案···································

2.3图腾柱·····································

3印第安图腾纹样在设计中的表现·················

3.1服饰·······································

3.2标志设计···································

3.3插画······································

3.4字体设计··································4展望图腾纹样在未来设计中的发展···············

4.1 印第安图腾纹样运用于设计的启发·············

4.2 未来图腾纹样的创新延续·····················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前言

现代设计领域中,图形纹样在设计中也有广泛的运用,它在设计运用中体现甚广。现代设计中也有部分借鉴了印第安图腾纹样的表现形式。艺术设计与图腾纹样的结合,使设计在表现技法上具有多样性,在主题思想上也有深度与广度的提高,使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图腾纹样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在现代设计中别具风味。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艺术的不单单只是美观,更多的是艺术品的深度。

印第安是一个古老又神秘的的民族。人类一直在研究它神秘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论文以印第安的图腾文化,结合图腾纹样,在艺术设计方面的运用进行研究。带着对艺术设计的热爱,探索印第安神秘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碰撞,使自己在今后创作中更具有价值,富有文化底蕴。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印第安是一个古老又神秘的的民族。人类一直在研究它神秘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图腾纹样也在现代设计中有所表现。通过对印第安图腾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可以领会到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大众的视野,也能体现商业价值。海报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与印第安图腾纹样的结合,体现了设计与商业观念的结合。使得设计同时也具有商业的特征。而印第安图腾纹样,则通过这种艺术表达形式表现出来,再现了古老又神秘的文化。因此,商业性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印第安图腾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图案纹样拥有强烈的艺术气息,也是大众所追求的艺术潮流的需要。所以说,将这些图腾纹样运用到设计中,使更多的消费群体感受到印第安图腾纹样的艺术魅力。

在社会快速发达的今天,设计的东西可以从不同的形式上表达。现代设计中,不少的设计开阔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扩展了我们的想象思维。越来越多的艺术的商业化,使设计也步入了商业的时代。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将印第安图腾纹样运用在不同种类的设计中,不局限于一种形式的表达,让所设计的东西在经济时代也不失商业价值,拥有发展空间,前景更加广阔,艺术魅力更加丰富。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论文是对印第安图腾纹样的研究,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探讨印第安图腾纹样在设计中的运用。纹样的运用在设计中也是不能缺少的艺术要素,相互联系影响着。为了让印第安图腾纹样的强烈艺术表现出多元不同的艺术感,因此,通过现代设计中的设计呈现多元的体现。

1.2.2研究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已运用印第安图腾纹样设计作品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印第安图腾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的现实意义。

(1)分析法。通过对运用了印第安图腾纹样设计作品的分析,收集实例分析,以

及在不同方面的运用,说明印第安图腾纹样的丰富

(2)归纳法。通过书籍、网络、杂志等,收集有关印第安图腾纹样运用的设计的

刊图及案例。

(3)文献研究。如《印第安图腾柱象征论》、《印第安艺术与文化》等论著,多反

面收集理论文学。

1.3 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印第安图腾纹样在现代设计中不同方面的运用,艺术元素运用到设计当中,体现设计品的商业价值。将印第安图腾纹样运用在设计中,两者结合。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文化的神秘和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产物,通过设计作品表现出来,起到了沟通人类文化与艺术审美的桥梁,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将它运用到现代设计运用的不同方面中,使它具有商业性。印第安图腾纹样通过不同方面的设计直接表现出来,再现了神秘王国世界的美感。因此,

商业也成了现代设计的体现方式。而,印第安图腾纹样的文化,也迎合了大众文化发展的潮流,将它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能让更多的消费群体理解感受到,印第安这个神秘国度的文化艺术魅力。

第二章印第安图腾的历史文化

2.1 印第安民族文化

印第安人,美洲最古老的居民。由于语言,习俗,信仰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部落。一些印第安人从发现之日起就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美洲的古印第安人不会使用铁,轮胎,他们仍然保持着他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传统,仍然以狩猎、钓鱼和粗糙的农业为生,不和当地社会有任何接触,也不与其他印第安部落接触。他们同食一锅饭,共耕一块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玉米农业是古代玛雅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对世界物质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古印第安人崇拜自然,如太阳,月亮,以及自然界的山,河等,同时许多动物被视为图腾拜物或保护神。在建筑方面,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惊人的巨石建筑和高超的叠石法是他建筑的一大特色。古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和数学计算方面的成就是惊人的他们创造了误差极小的太阳历和月亮历,用“零”的概念进行运算。古印第安人的音乐舞蹈大多数与宗教内容有关。

2.2 图腾图案

动物是图腾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象征的特点。山鹰、熊、海狸、狼、青蛙、食人鲸、灰鲸、鲨鱼等动物形象都是图腾柱上常见的图案,还有雷鸟、希尤斯等也是常见的。不同的图案象征着不同的含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用于现代设计中作为一种重要元素。印第安的羽毛也代表飞鸟,不同的羽毛代表不同的神力,颜色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象征。印第安图腾纹样大多都源自生活,只是赋予它们了不同的含义。

2.3 图腾柱

在众多的印第安人群中,西北沿海的印第安人有图腾柱。图腾柱也是他们的文化标志。正由于他们的生活,才培育了风格独特的图腾柱文化。图腾柱上的图案和他们的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大部分图腾柱上更多的是动物的形象,但表现的是他们的祖先和神话故事,并没有宗教意义。

图2.3 基特万库村图腾柱

第三章印第安图腾纹样在设计中的表现

3.1 服饰

如果要将印第安的图腾纹样运用在服装设计当中,就要对它的文化及色彩的搭配有一定的了解,图腾纹样在印第安是一种强烈的色彩关系与表现形式,对设计有着影响。印第安是个古老又神秘的国家,美国为其发源地,因此设计师们也设计出不少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品。

美国知名品牌PENDLETON(彭德顿)。1863年移民到美国西部的俄勒岗州的一个名叫PENDLETON的一座厂房,因此命名为PENDLETON.至今已有140的历史了。俄勒冈州四季气候分明,美丽的风光为彭德顿提供了灵感。从18世纪初英格兰移民时期的风格到扎根于北美,融入了当地原住印第安人的古老文化与图腾纹样,又加入了北美西部牛仔的风格,通过明快的颜色和经典的图案,做出潮流时尚的服饰。彭德顿的服饰都是采用世界各地优质的羊绒棉,因此他们服饰的材质都是绒面类。

图3.1.1 2011年Pendleton "The Portland"系列

图3.1.2 Pendleton2011春夏SANTA FE JACKET外套

●Adidas Originals

鬼才设计师Jeremy Scott再度携手Adidas Originals推出新品。以印第安图腾、

镂空设计,将印第安图腾纹样运用到服装中,呈现强烈的时尚潮流。

图3.1.3 Adidas Originals X Jeremy Scott春夏新品图腾造型

3.2 标志设计

古老的印第安以“图腾柱”来作为他们的标志,上面的图案都有着它们专属的定义,他们的信仰与祖先或神话故事。印第安图腾柱的艺术表现值得我们去发现研究。作为标志的图腾柱随着时代的进步,标志设计也带有时代特征。斯柯达工业集团第二代创始人斯柯达爵士有一个忠实的印第安仆人,爵士在美洲旅行时他紧随其后,忠心不二。于是爵士在书房内挂了一幅印第安土著人侧面画像。上世纪

20年代初,公司决定采用新的图形标志,有人建议采用印第安人羽毛头饰,这一建议激发了设计者的灵感,设计出了带羽翼的飞箭作为公司标志。

熟悉的“羽毛箭”是斯柯达延续很久的一个图案标识,三片羽毛的是斯柯达·配尔森集团并购L&K公司改进的版本。1993年,大众收购斯柯达,为了区别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工厂与老的皮尔森工厂,设计了新的标识,在logo下加了月挂枝。到了2011年,又推出了全新的标识。虽然一直在推出新的标识,但是主要的还是以印第安羽毛头饰纹样为形。将印第安的纹样图案运用到现代的标志设计中,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更多的是寓意。

图3.2大众—斯柯达第一款汽车标志:1994—2011

3.3 插画

在现代插画中融入印第安图腾纹样,一是要对印第安文化应有的了解,二是要使插画富有强烈名族色彩。

图腾是印第安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在现代设计中除了能与服装设计,标志设计等结合外,与插画的融合也是一种强烈的文化艺术。纹面是印第安一种艺术的表现,十字形、鱼尾、走兽、飞鸟等形状,所用的花纹来源于自然。黑色,蓝色,红色,白色这些色彩的搭配为纹面的主要色彩。印第安图腾有丰富的图案艺术,将它与插画相结合,产生强烈的视觉形象。民族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给人一种别样的艺术效果。丰富的元素、神秘的文化、强烈的色彩让图腾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潮流,也能体现人文气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审美也不断在发展。随之产生的艺术品也带有时代的印记。正因如此,印第安图腾纹样是古老神秘古国的文化印记,一定有它的发展过程。在现代设计中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挖掘艺术,尤其是它丰富的图纹,更值得我们运用到插画当中。

3.4 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种,除了传达文字本身的意思外,最重要的是要生

动形象的传达这一信息。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在变化。字体设计不单单是生动有趣的传达文字的本意,更需要的是视觉创新,吸引眼球,突出特点。在字体设计中需要融合中西方文化,民族特色,加入现代设计理念,对字体进行创意设计。

古老的印第安人图腾图案源于自然,他们用来分别事物的符号也是源于自然的原始形态,北美印第安人几乎没有文字,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形文字符号。

图3.4 美洲印第安人民族符号

这种符号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发展,演变出各种各样的图腾纹样。将现代字体设计与印第安的图腾纹样的结合,加以创新创意,结合现代设计的理念。不单单能传达出文字,达到视觉效果,更是包含了一个神秘古国的文化艺术,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潮流,文字与艺术的碰撞,更多的是涵养文化,凸显艺术。将这些设计的字体运用到海报设计或者装帧设计中,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将文字赋予创造性,突出个性与美感。

印第安图腾纹样,对于现代字体设计而言,发展空间很大,需要设计师们去研究发现。对今后的字体设计来讲,更值得我们去创意创新。

第三章展望图腾纹样在未来设计中的发展

4.1 印第安图腾纹样运用于设计中的启发

印第安将图腾作为崇拜,对于他们而言是亲切实用的文化,对于设计者而言,是值得借鉴与研究的,因此应该从中受到启发。

众所周时,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于他的生活环境,身边的人物以及文化环。每一个充满艺术张力的作品,都涵养了深厚的文化理念。印第安图腾充满神秘特色,设计师们都能从中汲取人文理念,结合现代设计方法,设计出具有印第安特色的艺术品。图腾柱作为印第安人的精神崇拜和宗教信仰,记录着祖先和神话故事。我们可以从中追溯这个神秘古国的灵魂与源泉。加之,图腾本身具有象形的特点,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形态,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而言,是珍贵的遗产。设计师通过对印第安图腾的研究,设计出根深与一个种族文化与精神的

艺术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才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图腾对于印第安人而言,是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的承载。对于现代设计而言,我在看过印第安图腾纹样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后,想了很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性。不论中西方的文化,设计师们都应当追寻文化的精髓,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去,与时代融合。设计出不单单是充满艺术美感的作品,更多的是内在的精神文化涵养。

4.2 未来图腾纹样的创新延续

不可否认,我们的设计与许多西方国家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古老的文化,要传承发展。在设计作品时,不能只是单一复制,而是在汲取精髓的同时,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时代融合。这不单指印第安图腾在今后的运用,只要是属于任何民族的图腾纹样的发展都是一样的。其实任何图腾经过现代设计加工后,都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但社会是进步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把图腾纹样作为一个起点或者转折点进行延续,也应与时俱进。让古老图腾变为现代图腾,设计应从现代出发,只有具有文化精神的设计,才会被人铭记,只有具有创新的时代精神,才会被社会铭记。

结语

在对本次印第安图腾纹样课题的研究,我找了相关的论著,文献。也私下临摹练习了印第安图腾的图案,自己也被这个神秘的古国吸引,更让人沉迷的是他们的艺术形式。

通过对印第安图腾的认识了解,印第安的图腾运用在服饰,标志等方面的纹样给了我一定的启示。最终让我体会到了图腾纹样在现代设计中也是可以大大发展的。本文通过研究了印第安人的文化及图腾文化,对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如何运用传统与现代有所启发。

图腾作为印第安的文化艺术标志,是一种精神信仰,具有时代的印记,正因如此,本文也提出了图腾的时代性。而现代艺术设计的设计品大多数都具有商业特征,本文也有提到艺术品的商业性。如何将印第安图腾设计出符合现代潮流,是本次论文所要阐述的观点。对一个图腾纹样的了解,必须了解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只有将传统艺术纹样进行创新,融入时代的特征,凸显特色。所以,我们现代艺术设计中也有属于现代人的印第安图腾。

致谢

参考文献

[1]马晓京.图腾柱文化象征论[C].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2007

[2](英)詹纽尔里著.简悦译.精彩印第安艺术与文化[Z].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奥利弗.拉.法奇著.杨恒译.图说美国印第安人历史[E].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4]李玉君.印第安人[E].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5]

[6]

[7]

[8]

[9]

[10]

[11]

[12]

《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图腾崇拜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史学研究, 2014, 2, 84-89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6512220335.html,/journal/ojhs https://www.doczj.com/doc/6512220335.html,/10.12677/ojhs.2014.24009 Totem Worship in Shanhaijing Xishanjing Ting Zhao, Feng H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Email: zhao.shuting@https://www.doczj.com/doc/6512220335.html, Received: Sep. 10th, 2014; revised: Sep. 28th, 2014; accepted: Oct. 19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651222033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Shanhaijing is one of the ancient books in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records plants, animals, min-erals, medicines, astronomy, geography, history, religion, ethnic, tribe and so on.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researching antique appearing in Xishanjing and the discussion in ancient totem worship phenomenon.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em that appears in Xishanjing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 of the local people’s custom.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is an-cestor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nature worship. It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hich still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sent society. Keywords Xishanjing, Antique, Totem Worship 《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图腾崇拜 赵婷,韩锋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曲阜 Email: zhao.shuting@https://www.doczj.com/doc/6512220335.html, 收稿日期:2014年9月10日;修回日期:2014年9月28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19日 摘要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古籍,里面记载了有关植物、动物、矿物、医学、天文地理、宗教、历史、民

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阐释

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阐释 摘要:傣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苑中的一朵 奇葩,它体现着傣族人民的灵魂、心声。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特色、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拟兽舞及图腾崇拜、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探寻傣族舞蹈 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以求对其有一个文化层次的深 层把握。 关键词:地域文化;水文化;拟兽舞蹈;图腾崇拜;风格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 文化。舞蹈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积淀古代文化,而又不受语言文字局限的特殊文化现象,传承着民族审美心理。不同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不同的社会群体、风尚习俗,都哺育、陶冶着不同的审美心理,同时又塑造着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独 特风格。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特色、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拟兽舞及图腾崇拜、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探寻傣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以求 对其有一个文化层次的深层把握。 一、地域文化的特色

傣族人民居住在平均海拔500~1000m之间的平坝地区和江河之畔。那里风光绮丽、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史书记载,大约两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们就已进入“盖房建寨、定居种瓜”的农耕时期,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傣族长期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安定环境之中,故而人们具有清新、雅致、平和、善良的民族心理。 一千多年前,小乘佛教传入,成为傣族的全民信仰,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不同,只主张“自我解脱、自我拯救、积善行、修来世,最终达到涅?”。因此,它的舞蹈风格不似大乘佛教那样雄阔、壮美,有救众人于水火的气势,而是比较柔婉、秀美,与秀丽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如“蜡条舞”,这是一种由女子表演的仪式性舞蹈,舞者两手各托一支燃烛,在鼓、钹等乐器的伴奏声中起舞。主要动作是两手向内或向外划圆旋绕,或半蹲,或跪下,形成各种“三道弯”的舞姿,十分柔美。有时做缓步流动,烛光随着舞姿的变化而摇曳,营造出端庄、典雅、安静、祥和、虔诚、神秘的气氛。烟烛在佛教中喻意光明,因此舞蹈带有祈福、祝愿的含义,希望通过这种舞蹈仪式求得佛祖保佑,使自身能够在光明中超脱、升华。又如广为流传的孔雀舞,也是按佛经中孔雀明王的故事改编的。舞者身穿白衣,头戴璎珞,手执莲花,乘金孔雀传经,这些

新中式家具设计理念的分析及理解

论文摘要:家具设计本身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设计门类,它融汇了科技、哲学、艺术等门类,从多个方面去理解和阐述家具对于人类行为方式和心理的影响。新中式家具在这些方面的特点更为突出,因此,新中式家具的设计理念的分析与理解对新中式家具的设计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成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理念的核心 纵观当今家具市场,从大多数产品上体现出来的恰恰是被视为大忌的两种倾向:或将传统照样搬挪,或抄袭修改国外的设计,这就在中国家具市场上出现了不伦不类、不中不西的“四不像”家具产品。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的品牌设计太少了。实际上,每位设计师可能都心知肚明,固守传统的家具设计就难以推陈出新;照搬国外,脱离本土文化环境,就难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家具设计作品。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激烈的,仅仅停留在照搬和模仿的层面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更好的、深入的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科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新中式家具方可走出一条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家具设计发展之路。 新中式家具在“营养”方面可谓相当丰富,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璀璨的家具文明,尤其是明代的家具设计堪称我国古代家具设计的典范,明式家具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精益求精的外在形式是当今中国家具最宝贵的财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家具的文化精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植根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之中。 从明式家具散发出来的细腻感与艺术感染力中,可以明显看出,它得益于其独特文化特质的形式。16世纪末17世纪初,正值明朝市井文化的繁荣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都随着北方的战事而逐渐南移,南方地区修建了大量的民居、园林、宫廷,而家具作为室内主要日用品和陈设品需求量大增,这些因素都从一个方面造就了明代家具的辉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两大家对明式家具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泽厚在他的《美学论集》中这样表述:“正是儒家倡导的人间情味的美加上道家倡导的大自然的美的融合,才使得历来的文人士大夫在文艺创作和欣赏中受益匪浅。”还有《老子》中“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只要求持守真正、实质的坚强,就要戒除表面上的刚强,正是这些美学观点才导致了明式家具处处取圆而不取方的原因。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力主“人”“天”之间的和谐适应,“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坐明式家具之中,便有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感觉,这正是明式家具倍受推崇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家具对于西方家具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欧洲家具体系中出现过中国风和中国主义,西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设计师表现出对中国家具的不同兴趣。在工业革命之前,清式家具的装饰主题和装饰手法深受法国和英国的家具设计师的喜爱。工业革命之后,设计师们开始热衷于明式家具,但同时也没有忘记清式家具的某些构造方式和装饰特点。自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国际式家具的传播,明式家具又一次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用以缓和国际式的生硬和冰冷,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家具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那么,作为中国的家具设计师更应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中国人在精神文化领域热切盼望着回归,这种寻根心态的变化是人类寻找精神寄托的必然之路。新中式家具应遵循的是“人定顺天”,而不是“人定胜天”,家具设计师不应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求新、求异,而应该顺天地的规律,顺应现代中国文化回归的潮流。要使新中式家具与周围的环境、气候、方位、人的品位相和

简释北美印第安人节日和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启示

简释北美印第安人节日 和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启示 王红艳 随着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日趋严重。这一危机迫使我们不得不问:人类在享受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能否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北美大陆的印第安民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从北美印第安文化的各种要素来看,尊重生命、“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渗透于他们的节日、宗教仪式和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他们来说,人类和世间所有其他生物都是“伟大力量”的表现形式,人类自身并不比其他生物优越,而且动物和植物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狩猎会扰乱动物自然繁衍的平衡状态,过度开垦种植也会使“大地母亲”的乳汁耗尽枯竭。因此,他们希望通过众多特定的节日和仪式庆典,来弥补和恢复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他们认为,这些节日或仪式不仅可以增强印第安人对本民族文化、道德观念的理解和传承,教育后人要善待自然、保持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还能净化灵魂、祛除疾病。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主要节日和仪式 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民族,是北美大陆最古老的主人。他们在漫长岁月里逐渐形成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不损害大自然的前提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丰富经验,集中而形象地反映在他们的节日和仪式庆典之中。这样的节日或仪式,一般由长老(elders)或年长者主持,唱歌、跳舞和击鼓必不可少,他们的舞蹈与歌声把人们带入悠远、古老的年代。本文将介绍北美印第安人的主要节日和仪式的产生、表现形式及含意等。 1.太阳舞(S un D a nce)。太阳舞是北美平原印第安人最古老的“更新”世界的神圣仪式,在每年仲夏时分举行。该仪式共持续八天时间,包括开幕仪式、树立“圣舞柱”、建太阳舞“祭坛”及歌舞演唱等。在这一仪式中,印第安人围绕着祭坛跳起热情奔放的舞蹈,并通过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表达他们捕获猎物、遭囚禁、逃亡、苦行等生活经历。其中最重要的舞蹈叫“凝视太阳”(Sun Gaze),舞者尽可能长久地、目不转睛地注视太阳,祈求太阳更新世界和动物的生命,让生活持续繁荣。在这次仪式中,印第安人还专门用一天的时间进行祷告和祈福,祈求神灵保佑他们免除疾病和灾难的困扰。 太阳舞既是北美印第安人每年一次的盛典,也是他们释放情感的一次机会。他们利用这次机会,尽情地舞蹈、歌唱、游戏、建立和更新部族关系、约定婚期、交换财物等。 2.“咆沃”(Powwow,意为“巫师”)节。每年8月初,北美印第安人都要举行一次名为“咆沃”的盛大聚会。“咆沃”节的主要活动是唱歌、跳舞和其他庆祝形式。歌曲的主题一般是关于战争、征服、荣誉、宗教、悲恸等。参加者都身着饰满羽毛和珠带的传统服装,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热爱。当印第安传统音乐响起时,大人和小孩情不自禁地开始跳舞,让人感受到印第安人的文化血

图腾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腾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腾是对某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的有母的的崇拜。图腾崇拜是初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图腾作为一种符号现象已经源远流长,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我们不难发现图腾承载并且反应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 一龙图腾 说到图腾,就不得不说到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动物——龙。说它是动物,实际上无人见过龙的庐山真面目。《尔雅翼.释鱼》说:“龙,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角似鹿,头似驼,颈似蛇,腹似蜃,磷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只有具有伟大的“包容”与“和谐”精神的中国人,才有本事 将诸多不相干的物质原件,高度调和而构成和谐的有机体。这与其说是中国人创造 天才的表现,毋宁说是民族文化、心理、性格、精神、思维、以及道德的综合反映。1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云龙,中国人最喜欢以龙为山川、城镇、爱子……..命名。像青龙,天龙,飞龙之类的名字,遍地都是;蟠龙,飞龙,升龙之类的艺术造型,随处可见。中国的皇帝着龙袍,坐龙椅,以龙来装饰自 己的宫殿器物,服饰,并把自己认作龙,所谓龙颜、龙体、龙座、龙子龙孙无不适 指皇帝言的。中国的百姓也喜欢用龙来比喻英雄,如“龙虎斗“,”龙游浅水“、”龙眼识珠“。中国民间每年正月,各地都有耍龙灯的活动;五月端午,江南水乡则 有龙舟竞渡。生下贵子,最大的祝愿就是”龙凤呈祥。“无一不说明:中国人心中 最大崇拜物就是龙。 龙无疑是帝王的象征,但这种象征已经深深植根与远古的龙图腾中。闻一多曾说过:“图腾式的民族社会早已变成了国家,而封建王国又早已变成了大一统的帝国,这时一个图腾生物已经不是全体族员的共同祖先,而只是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2其实当时原始的民主政体被封建专制政体代替之后,民族周身的神经即开始 麻木,唯有皇帝才是民族最活泼的灵魂,皇帝即等于整个民族,皇帝所崇拜的图腾, 1《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人民出版社刘毓庆 2002年出版 2《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一卷第70页

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

第18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18N o.2 2004年4月JOU RNAL O F H EFE I UN I V ER S IT Y O F T ECHNOLO GY(Social Sciences)A p r.2004 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 吴立莉1, 杨继玲2 (1.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2.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摘 要:作为爬行动物的一类,蛇可算是地球上一个资深居民了,因而在早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蛇的 踪影。不同的东西方文化赋予蛇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关用法也是琳琅满目。文章拟从文化对比的角度,探讨蛇 在东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异同,并对蛇在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法进行了一番比较。 关键词:文化内涵;文化对比;东西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634(20040220115203 Com p arison of snake cu ltu re in the east and w est W U L i2li1, YAN G J i2ling2 (1.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Econom ics,H efei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H efei230009,Ch ina;2.Schoo l of 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2 ence,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of Ch ina,H efei230000,Ch ina) Abstract:Snake,as one of the rep tiles,is said to be an o ld inhab itan t on the earth.T herefo re,snake is described in m any literary w o rk 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 en t of hum an stage.How ever, the snake’s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is differen t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and it’s u sage is differ2 en t as w ell.T h is essay discu sses abou t the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of snake in 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 in view of the cu ltu ral com p arison,and the u sage of snake in Ch inese and English is also com2 p ared. Key words:cu ltu ral conno tati on;cu ltu ral com parison;the eastern and w estern cu ltu re 在中国,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名称搭配起来,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一年一个属相,十二年一个循环。 蛇是十二生肖的一种,紧跟在龙的后面,通常被称为“小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出现了盛行一时的龙文化,却很难找到蛇的踪影。但在中国图腾文化发展的早期,情况却刚好相反,蛇图腾是当时图腾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龙与蛇的关系可用一句话形容: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者居上。 一、东方蛇文化的表现 蛇图腾是我国主要的图腾之一,被敬为炎夏之祖。相传中国人起源于女娲与伏羲的结合,如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所记“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女娲与伏羲交感而生炎帝。另有学者考证,夏禹姓姒,姒即巳,巳即蛇;禹字从虫,在甲骨文中又与巳同字,所以禹字本身就是蛇名。蛇是夏朝收稿日期:2003203207 作者简介:吴立莉(1972-),女,河南新乡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讲师.

民间舞蹈与民间文化

浅谈中国民间文化与中国民间舞蹈的有机结合 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通过人的形态、神态进行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用身体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发展以及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这几个方面。民间舞蹈与民间舞蹈文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民间舞蹈是传承民间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民间文化为民间舞蹈保存了原有民俗风格,那么,将民间文化与民间舞蹈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有效的渗透民间舞蹈文化,让舞蹈教学不只是身体和神态上的模仿,还有更深层次的舞蹈内涵,同时传承和发扬了舞蹈文化。一、民间文化与民间舞蹈的关系1.传承民间舞蹈文化中国民间舞蹈有独特的传承方式,民间舞蹈的参加者既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民间舞蹈进入课堂,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传承和发扬民间舞蹈。而目前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注重的是模仿民间舞蹈的形态,对民间舞蹈中蕴含的文化了解不多,长期以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只有形似而缺乏神似。 舞蹈是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既具有语言文字的功能,又不受语言文字的局限,既可以积淀古代文化,又能够传承民族审美心理;它可以把社会生活升华为艺术形式,不断汇入时代精神与新的审美情趣。由于民间舞蹈是一切舞蹈之母,因此,研究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探索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文化类型及其审美特征,不仅是研究中国舞蹈文化之根本,而且有助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探究。 民间舞蹈寓于民俗文化之中。民间舞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体现;民间风俗又为民间舞蹈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并提供了内容、气氛以及广阔的传承和发展空间。看一个舞蹈,了解一个民族。民族文化像一个纽带,将舞蹈艺术与民间风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舞蹈艺术与民俗文化互相渗透,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民间舞蹈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内容极为丰富的舞蹈种类。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气候差异、风俗信仰不同。各民族人民美的心灵,美的情趣,美的精神,要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舞蹈来表达。为很好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我国部分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背景作简要分析,有重要意义。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的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发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现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一门具有开拓性的、边缘性的新兴学科,是舞蹈学科的一个分支,

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13页

新华文摘1992。5 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 李剑鸣 一、欧洲文明向美洲的扩张 所谓两个世界文明的汇合,实际就是欧洲文明向美洲大陆的移植与扩张,是白种移民对新世界的征服与改造。这一过程以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为起点,历时数百年,其后果与影响均有世界历史意义。欧洲文明体系内部已有的变动,因为与新大陆文明发生接触而加速;另一方面,美洲的面貌在旧世界文明的冲击下也为之一新,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文化传统乃至种族生存,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5-16世纪以来,新旧世界文明的撞击、冲突与融合,塑造了印第安人新的历史命运。 两个半球文明的接触,代表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意味着人类在打破闭塞隔绝、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担负这一使命的,既不是新世界的居民,也不是整个旧世界,而是地处亚欧大陆最西端的英、法、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之所以如此,其根源在于西欧文明的特性之中。那时,旧世界存在的几大文明体系中,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均以内陆农业为基础,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内向凝聚性,缺乏外向发展的刺激与欲求。在西亚北非文明圈中,阿拉伯人的商业贸易很早就十分发达,且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但发现新大陆的却不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的商业以原初贵重物产为支柱,没有国内产业作为基础,故没有向外扩张以建立一体化的贸易网络的必要。西欧诸国虽然也以商业贸易闻名于世,但其贸易的重点不在自然物产,而是国内制成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差异。以国内产业为依托的贸易,必须在原料、加工和市场之间建立牢固而持久的联系,从而形成联结国内外的一体化商业贸易网络,而这一网络的建立,又必须通过外向扩展才能实现。这就赋予了西欧文明强烈的扩张特性。美洲的发现、非洲的殖民、澳洲的开发、亚洲的沉沦,都是西欧文明扩张特性发挥作用的结果。所以,就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与交换方式发展趋势而言,美洲印第安人卷入世界历史的统一运动中,实在是不可避免的。 当西欧扩张的触角伸向美洲时,两个大陆的文明处于截然不同的发展层次上。西欧诸国自12、13世纪以来,城市和商业以及基于牲畜养殖的毛纺织业,均已获得较大的发展,生产和交换的变革,搬出了打破各种关卡壁垒的要求,外向扩张亦已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同时,国内经济转型所造成的入口、资源、宗教及政治压力,也迫切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减压阀"。所有这些,就构成西欧率先向海外发展的综合动力。

印第安语与美洲地名文化摘要

印第安语与美洲地名文化摘要 摘要地名的由来,与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和文化发展等息息相关。剖析美洲地名 这块历史文化的“化石”,我们可以领悟到美洲印第安民族特有的文化风貌。 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它通常能反映出当时的某些自然 特征和历史背景的状况,甚至史事本身的某些侧面或具体细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 该地的历史地理特征。本文主要介绍美洲各地以印第安语命名的一些地名,从而让读者了 解当时的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一、印第安人与美洲文明 美洲大陆神奇美丽而又辽阔富饶,它蕴育和滋润了古印第安文明。印第安人是美洲最早的 主人,他们在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生息在整个美洲大陆上。数万年下来,生活着以易洛魁人、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为主的部落众多的印第安人。易洛魁人 是北美洲印第安人中最为令人瞩目的。1877年,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发表了关于易洛魁人的社会制度的著作———《古代社会》,这使得易洛魁人闻名于世。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 生活在中美洲。玛雅人具有“美洲的希腊人”的美誉,他们创造的灿烂文明,被视为美洲 印第安人文化的摇篮。阿兹特克人则因为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铁诺奇 蒂特兰和气势恢宏的金字塔,而使世人钦羡。印加人生活在南美洲,自国家出现后,很快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具有“新世界的罗马人”的称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 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和高度发达而又举世闻名的古代美洲文明,成为世界六大文明之一。 二、印第安语与美洲国家的名称 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丰富与繁荣,表现在语言上,主要在于它的语系的复杂和繁多。古代印 第安人使用的语言约有300种,每个语系之中又包含着众多的部落语言和纷繁复杂的方言。经过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和迫害,很多印第安部族连同他们的语言都消失了。不过,直到1940年时,仍有149种印第安语言还在美国各地的印第安居留地中使用。印第安民族的语言,大致由72个较大的语系构成,其中北美印第安人便有58个独立的语系,中、南美洲 大约有14个较大的语系。因此有很多的美洲国家是以印度安语命名的。在以印第安语命 名的美洲诸国中,大多是以当地的自然特征或者是外部形状来命名的。 巴拉圭(Paraguay)在印第安古瓜拉尼语中意为“有一条大河的地方”,其国名由于境内 有一条叫巴拉圭的大河而得名。河名则来自当地一个印度安部落名称“巴拉瓜”(Paragua)。而部落的名称又源于印度安语的para,意为“水”。 巴拿马(Panama)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蝴蝶之国”。16世纪初,哥伦布在巴拿马沿海登陆以后,发现这里到处是成群飞舞的彩色蝴蝶。于是,使用了当地的语言,把这个地方 命名为“巴拿马”。

中国传统文化之图腾

一 图腾文化是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民俗学者和文化人类学家都曾卷入这一热潮,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地研究或考察过这一稀奇的文化现象。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资料十分丰富,从新石器时代的图腾文化遗迹直至近代的各种图腾文化现象均有发现。云南少数民族中,新平鲁魁山彝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图腾意识,滇池地区的彝族村寨和武定三台山彝族尚有较为完整的图腾名称、图腾禁忌及与此相关的神话。 滇池地区的萨咪族主要崇拜虎和龙,山地氏族崇虎,认为群体的祖先是吃虎奶长大的。近代彝族各村寨均有在寨门立石虎的习俗,并将披虎皮作为最大的殊荣。水边氏族传说其始祖是女人与“龙”交配而生,并有龙父人母的神话。祭龙仪式是人们宗教生活中的盛典,不但祭水龙也祭地龙,村社后山均有神树林,林中的“龙树”是宗族的祖先和保护神,攀折神树被视为掘其祖坟,将受到习惯法严酷的惩罚,甚至有杀身之祸。恰普鲁氏族崇拜蜘蛛,认为蜘蛛曾经保护过群体的始祖;阿的氏族崇竹,传说他们的祖先在竹林中生出;阿卡氏族崇鸟,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鸟卵孵化出来的。总之萨咪部落氏族繁多各有其名,据呗耄经书记载,原始的氏族名称尚有青牛、白马、黑熊、黄狗等氏族,亦有白鹭、青雀、黑鹰、绿水鸟等氏族。wù@①@②山各氏族有女子与蛇交配而生其始祖的神话,九连山各氏族则有男子与牝狼结合而生族祖的传说。 云南新平鲁魁山大寨黑彝,元江沙马头及大明庵各寨彝族,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尚保留有许多的图腾名称,例如獐子、绵羊、岩羊、水牛、蛤蟆、白鸡、绿斑鸠、黑斑鸠、黑甲虫、细芽菜、香苕草、芭蕉叶及象牙、茭瓜、饭箩、猪槽等各式各样的图腾名称[1]。时至今日,鲁魁山大寨彝族的图腾文化遗迹还十分明显,尽管由于大寨的迁徙和氏族人口的流动,他们的图腾制主要以残余的形式遗存下来,并与其它民间信仰交融混杂而汇为一流。 云南武定县万德白露等地的彝族,在三四十年代亦十分盛行图腾制,他们的氏族名称有蜂氏族、虎氏族、鸟氏族,以及獐子、白鹿、猴子、黄牛、蛇族、水族、地族、火族、风族、山族、及牛、马、鸡、羊、鸭、谷、竹、梨树、酒壶等各种氏族。近年来我们曾多次到武定调查图腾文化,发现他们的图腾观念在逐渐消失,人们不再把图腾奉为亲属、祖先或保护神,氏族组织以图腾命名的习俗亦仅见于巫师经典,唯有古老的口头文字中保留有少许神话。 在彝文史籍中亦可找到不少古代图腾制的实例。《梅葛》中说,在讨亲嫁女的那天,要用树枝搭棚子,青松毛铺地;要用“五炷喜香一壶酒,一支羊膀半爿肉”去迎新人。姑娘不愿走,哀哀地唱着哭嫁的歌:“什么是鸟王?凤凰是鸟王。凤凰带信来,我才到你家;竹鸡箐鸡带信来,我才到你家;绿斑鸠带信来,我才到你家;布谷鸟带信来,我才到你家……”这些动物几乎全是近代彝族的图腾,这从民族学调查中可以获悉。《梅葛》又说,楚雄州彝族生小孩必须到图腾神物前去祈祷并取名字,这样娃儿容易养育。“马樱树下清水流,清水挑来洗娃娃,娃娃就象马樱花……松树林中取名字,荞子花中取名字……”,这里的松树、荞子和马樱花,都是近代楚雄彝族的图腾植物,著名的昙华山插花节便是实例。 滇南彝族的图腾就更丰富了,从史诗《查姆》中反映出来的即有石蚌、苍鹰、尖刀草、小绿雀、葫芦、蜂等。据史诗《查姆》说,洪水泛滥后,天神为了寻找人烟,派出各种动物四处寻觅,“喜鹊啊喜鹊,你成天到处飞,格见着大葫芦?”喜鹊叽叽喳喳地叫:“没有见到兄妹俩,要是见着嘛,早早飞来将喜讯传。”由于喜鹊良心好,天神封它专门传喜讯,从此以后“喜鹊房前来做窝,站在枝头唱得欢!”这便是后世人们喜欢喜鹊的原因,亦是古代彝族视为图腾的缘由。 蜜蜂在帮助天神寻找人烟时也十分努力,所以天神也给予它相当的荣誉:“辛勤的小蜜蜂呵,世上百花任你采,四季鲜花你先尝;鲜花酿蜜香又甜,后世子孙喂养你!”从此以后“百

how to introduce the Chinese culture

如果介绍中国文化 以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编辑本段]中华传统文化总述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服饰、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2.农业文化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简要地说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编辑本段]中华传统文化细品__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头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没有发展前途,因为它们都不能为科学思想所接受,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

图腾与舞蹈

图腾与舞蹈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即“他的血族”。图腾是氏族共同的标志或符号,是对外的意义,也有奉图腾为始祖的对内意义。他们多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及自然现象为标志,并且认为图腾主宰着他们全体成员的吉凶祸福。印第安人有以鹰为图腾的,澳洲的土著许多部落各以一个图腾为名,如雨、水、袋鼠、食火鸡等。中华民族同样经历过这样的历程,远在夏商之前,图腾即为原始民族的信仰和标志,黄帝氏族即以云为图腾标志:“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关于图腾的起源,近来学者们有了新的探索。民族学家杨堃〔kūn〕认为:“图腾是女子生殖器象征或‘同体’。”“图腾是妇女生殖力的象征物,图腾崇拜,乃是对妇女生殖器象征物的崇拜,也是对氏族本身的‘神化与崇拜’。”〔《民间文学论坛》〕。赵国华那么认为:“在原始社会,某些女性生殖器和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演化成了图腾,亦即演化成了某些氏族的始祖的标志。”〔《生殖崇拜文化论》〕。 原始氏族图腾崇拜与舞蹈和武术活动关系极为密切,祭祀、庆典都要对着图腾起舞,后来逐渐演变为模拟图腾起舞,从而产生大量象形取意的拳法和舞蹈节目。如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而产生了以《云门大卷》为名的乐舞,以祭祀黄帝。原始夏人的图腾为龙。“鲧〔gǔn〕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其后有了龙舞,一直留传至今,而龙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龙是虚拟的动物,龙的基调是蛇,陶寺出土的属于夏文化的龙盘形象可资证明。此后,又吸收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鬛(liè)的尾、鹿的角、鱼的鳞和须〔闻一多《伏羲考》〕。说明华夏民族是由不同图腾部落兼并糅合而成的一个综合形象,是部落兼并的产物。辽东半岛后洼出土的6000年前的石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龙图腾形象,其后在汉代才出现了龙舞的最早记载〔见董仲舒《春秋繁露》〕,实际上龙舞的出现要早得多。 滇西南哀牢山脉彝族和凉山彝族都自称为“罗罗”,意为虎。彝族自命为虎,有的奉石虎为祖先,反映了彝族曾以虎为图腾。甘肃省出土的虎斑纹陶片是图腾崇拜的实物。彝族、纳西、僳僳等族以黑虎为图腾。西南地区的巴人及其后代土家族和普米族、白族那么以白虎为图腾。彝族以十二属相轮回纪日,以虎为首。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 一、建国前美国印第安人的发展历程 1、起源 北美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居民。属蒙古人种美洲支系。使用印第安语,包括十几个语族。多数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人是在大约 25400年前分多批从西伯利亚经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逐步向南迁徙,一直抵达美洲最南端,散布于整个美洲。 印第安人的祖先迁入美洲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陆续到达美洲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美洲全境。美洲大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来。随着人类生物体的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批迁入的印第安人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种生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大量的文化财富。但是美洲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进入美洲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部落团体。 2、古代文明 古代印第安人曾经在北美大陆上创造了很高的文化,如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西方殖民者人侵以前,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大印第安文化在建筑、绘画、雕刻、诗歌、音乐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大量古代印第安人的遗迹,岩壁上斑驳的雕刻绘画,都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辉煌。

3、殖民者的入侵 然而,16世纪欧洲殖民者的到来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大量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杀。《世界通史全编》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这里指美国独立前的十三个殖民地),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可想而知当时印第安人被殖民者侵略与奴役到了何种地步。 二、建国后美国印第安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文明开化政策 在美国建国之初,印第安人力量还相当强大,是当时北美大陆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美国仍然需要印第安人作为盟友以应对国内外危机。因此,从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利益出发,联邦政府承认土著民族部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美国政府之间维持着一种特殊关系,由国会单独处理土著民族事务。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中国的图腾文化

中国的图腾文化 实例举出中国社会五千年以来有关于龙图腾相关的 设计作品,深入探讨其美学原理及形式美学表现手法,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龙文化在中国的图腾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和 人们对于古代社会关于龙图腾相关设计的美学价值。 中国人的图腾“龙”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图腾与图腾文化,中国古代的匈奴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他们以游牧为生,生性好战,性格刚毅,整个民族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以狼作为他们的图腾等等。这些图腾都是以自己民族的特质或是民族需求而定的,这就是所谓的图腾文化。所以图腾文化作为最古老最原始最奇特的文化现象,富有创造力与想象力,它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性。 龙,传说是一种身上长有鳞片、长了一对角、似蛇非蛇但是比蛇大数倍,即会飞又会走,能隐能现,能腾云驾雾的一种神话动物。虽然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象征着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中国人还是把龙这种神异的动物作为

代表整个中国的图腾。很多年来,各族人民视龙为神物。龙不仅是民族的象征,龙也是中国帝制时期的皇帝象征物。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皇帝治理的国家兴旺发达称“龙腾虎跃”等等,由此可见龙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从中国古代到近现代所创造设计出的作品来看,更能体现出这一图腾神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与艺术文化交流中间的重要性。 龙文化 一说到龙,很多外国人都会想到中国,可见在无形之中,龙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的象征,而要我说它更是代表了中华文化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流最久远的一种文化,同时也是延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虽然龙是臆想出的灵物,但是它却影响了一代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古代的中国,龙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一种信仰。我认为龙文化对于中国文化进程的影响表现最突出的文化形 式是在艺术表现形式当中。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创造事物,并且这些活动是与当时所处的年代应有的艺术创造息息相联,中国人早期的创造事物的活动与人民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人们也常从社会现象的细节中得到艺术的启发,并创造出又实用又美观的事物。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设计当中,龙的形象随处可见,形式也多样多彩,其中包含着雕刻、陶瓷器皿、剪纸、装饰、建筑、染织、刺绣等。许多的设计都饱含着中国人对于龙的崇拜、强大的象征及中国传统的审美发现

传统文化手抄报展示

传统文化手抄报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1.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Y、锄头。 ★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仁、义、礼、智、信;中庸) 道家(老子、庄子;道德,无为、逍遥) 墨家(墨子、《墨子》、兼爱) 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 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杂家(吕不韦) 农家(《吕氏春秋》) 小说家 兵家 医家 ★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学★:《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 ★传统节日★: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大年三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春节(元日)为代表。 ★中国戏剧★: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京戏脸谱。中国传统文化之昆曲 ★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 ★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