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容错过!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享

不容错过!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享

不容错过!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享
不容错过!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享

不容错过!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享

超高层已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今天我们总结了超高层施工的几大要点,一起来看吧。

如何做好超高层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包括施工顺序、流水分段、塔吊选型、施工电梯布置等方面。施工顺序上,应该采用先塔楼后裙楼的安排,在场地狭小的前提下,为了便于平面布置,裙楼地下室宜采用逆作法施工。

流水分段上,对于劲性钢骨柱、普通现浇楼板的框筒或框剪结构,楼板与剪力墙同时逐层施工,所以可以按标准层结构统一整体分段,对于核心筒剪力墙-外钢柱组合楼板的框剪结构,应按先核心筒,后外框的顺序组织流水施工,各分项工程的先后顺序为:核心筒劲性钢柱—核心筒剪力墙—筒外钢柱—钢框架梁—楼板施工,每个工序相差3层。

塔吊选型上,钢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结构布置为关键控制因素,欲选塔吊先确定构件分节,构件分节考虑3点。

(1)分节后的构件数量(即吊次)对工期的影响或与其他工艺时间的匹配。

(2)分节后的焊接量对钢结构安装带来的成本增加。

(3)运输车辆的长度限制和场内场地限制。在这些问题确定后,可初步选择塔吊型号,另外必须考虑在塔吊位于高空吊装超重构件时的容绳量问题,容绳量的不足导致塔吊不能在高倍率的状态下工作,会严重影响吊重。

施工电梯布置上,超高层项目交叉作业较多,主体、砌筑、装修会同时施工,所以电梯需求量较大,虽核心筒内不是必须布置直达核心筒作业面的电梯,但如果全部布置在建筑物外侧的话,又会影响幕墙施工进度,所以最好是建筑内外同时布置,并以高区、低区或停层区分。电梯宜从地下室生根,可以解决电梯减震器的高度影响,便于上下料,但是应做好未封闭地下室的排水工作。

超深基坑及地下室施工技术

顺作法施工

顺作法是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地下室全部采用从下至上的施工步骤,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再开始上部结构施工。

顺作法优点是施工工艺成熟简单,缺点是施工周期长。

半逆作法施工

半逆作法是主体塔楼区域采用顺作法,周边裙房采用逆作法,先期完成塔楼区域地下室施工,在主体塔楼施工时再采用逆作法施工周边地下室。

半逆作法优点是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可有效缩短工期,缺点是需采用双层围护结构,施工成本高。

全逆作法施工

全逆作法是主体塔楼区域及裙房区域全部采用逆作法,基坑支护及桩基完成后首先开始首

层施工,首层施工完成后同时向上施工主楼,向下施工地下结构。

半逆作法优点是施工周期大大缩短,缺点是前期建筑物荷载需通过钢结构立柱传力,且地

下室梁柱等节点混凝土浇筑困难。

超高层基坑深度超深且多处于繁华地带,基坑支护一般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撑(内支撑或

环形支撑);地下连续墙+拉锚;排桩+支撑;排桩+锚索等支护形式。

部分处于大型整体地下室中的超高层基坑采用坑中坑设计,即大基坑采用一种支护形式,

坑中坑采用一种支护形式。如十字门大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坑中坑采用桩撑支护形式。

高承载力大直径桩基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攀升,桩基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桩长也越来越长,施工难度也越

来越大(如十字门塔楼桩基直径达2.4m,持力层达到微风化花岗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达65900kN)。部分超高层工程桩基直径可达4m。

大直径嵌岩桩一般可采用旋挖成孔、冲孔成孔、潜孔锤成孔技术。

冲孔成孔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多种复杂地质情况,但遇孤石或嵌岩较深时,施工速度慢。

可采用水下(地下)爆破技术对孤石及岩层进行爆破后再冲孔施工,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嵌岩旋挖需采用特种大功率设备,潜孔锤需采用多孔组合施工,施工难度大,且施工成本高。

大直径灌注桩钢筋笼钢筋规格及数量远远超过普通灌注桩,且桩长长,采用孔口钢筋笼对接,需采用特殊措施及钢筋连接工艺进行施工。

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机械选择:超高层每层混凝土浇捣方量较大,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二泵二管一

泵到顶的施工技术。

应用双泵技术在1组出现故障时,另1组仍可继续进行工作,避免输送中断造成质量事故。

高度较高的巨高层建筑一般会增加备用泵及管路系统。

超高层高压泵带有专项管道水洗技术,利用该专项技术的混凝土活塞、自动补偿磨损间隙

的眼镜板、切割环及管路的良好密封性。采用水洗技术,直接用混凝土泵泵送水洗,使其

能够做到泵送多高,水洗多高。水洗输送管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管道中的混凝土,减少混凝

土浪费和对施工环境的污染。

垂直运输技术

多吊机廻转平台

超高层建筑塔机布置,常规采用外挂、内爬等形式附着于建筑主体结构,塔机位置固定,

吊装范围有限,爬升工艺复杂。为满足吊装需要,施工单位往往会投入数部大型塔机,且

附着、爬升耗时费力,投入大、工效低,成为制约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难题。

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提出建造多吊机廻转平台。该平台由支撑顶升系统、廻转驱动系统、钢桁架平台系统和塔机组成。塔机置于廻转平台系统上,依托平台廻转驱动系统可进行360°圆周移位,实现塔机吊装范围对超高层建筑的360°全覆盖,并可根据吊装需求选择

大小级配的塔机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每台塔机的工作性能,节省30%~40%的费用支出。平台支撑顶升系统为微凸支点形式,依托平台可以实现多塔机整体、连续、快速、安

全顶升,简化各塔机附着、爬升工艺,每层可节省约20%的工期。

桁架吊装

通道塔是一种新兴的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系统,包括通道塔基础、塔体,塔体由多个

层叠连接的标准节组成,塔体上设有附着连接支撑与建筑水平结构连接。

项目采用通道塔设计为装配式钢结构,构件主要使用工字钢、槽钢和角钢有利于工业化生产,除了部分柱截面分段变化和层高不同外,标准节采取工厂预制、现场预拼、整体吊装

的流水作业,效率高,后期拆除也方便。“通道塔”符合施工电梯支撑体系“轻量化、集中化、工业化”的发展新趋势,实现了人、机、料的垂直运输从过去的分散分布变成集中管控,

便于动态分析和调配,其占用现场场地少,节约现场有限场地资源。

据了解,500m以上超高建筑,超高层降效(即随着摩天大厦施工高度的攀升,受高度、

天气、运力的影响,施工效率会降低)在40%左右,使用通道塔可以把降效降低到10%

以内。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

超高层钢结构具有安装高度高、构件重量大、操作面狭小、倾斜及悬臂构件多、安装顺序

复杂等诸多难度。超高层钢结构均采用塔吊吊装方式,塔吊的布置及选型完全取决于钢结

构安装方案。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技术、空间结构施工技术、大悬臂安装技术、多角度全位

置异性钢结构焊接技术是其关键技术。

因超高层混凝土核心筒与外框钢结构采用错层施工,且混凝土与钢结构的收缩量并不相同,因此在每个施工阶段以及施工结束后,结构外框巨型柱与核心筒之间存在竖向差值,且该

差值会导致的水平构件(内外筒刚性连接梁与楼板、伸臂桁架等)产生的附加应力,需根

据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并采取相应施工措施予以解决。

BIM技术

专业交叉问题

使用Tekla Structure软件对深化设计模型进行碰撞校核,检测结构节点碰撞、预留管洞碰撞等信息。在检测出碰撞后,经过与结构设计沟通和二次优化,加以合理调整。

该应用使得原本复杂的二维图纸不能体现的问题直观地以三维图像显示出来,便于各方协

调处理,克服了信息交流障碍,避免返工,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为各方提供了良好的

作业面。

材料管理问题

钢结构BIM平台,通过物联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时更新项目材料精确位置,优化排

版取料顺序,可直接降低30%以上的找料工作量。

工艺排版是合理利用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钢结构BIM平台可自动完成

截面拆分,直接用于排版软件套料。在提高材料周转率的同时,实现自动化混合排料,使

常规板材材料损耗控制在4%左右。

复杂钢节点问题

应用BIM模型后,参与各方均可在模型中直观地获取相应信息,并协调更新模型。如,

项目和深化人员在BIM模型中发现,伸臂桁架节点处托座众多、焊接空间有限,若采用

设计给出的全焊接形式,工艺难度极大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经与设计院沟通,将该节点

优化为锻钢节点,不仅降低了工艺难度,而且使得质量易于把控。

进度风险控制问题

钢结构BIM平台可以跟踪构件加工、运输、安装情况,通过工序拆分、编码,配合扫描

枪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实现施工全生命周期的工序管理。

通过施工全过程可视化应用,将各阶段(深化设计、材料采购、加工制作、构件安装)信

息同步到BIM管理平台,可实时掌握项目各阶段的状态信息。如使用扫描枪采集相应工

序构件信息,自动反馈至BIM模型中,并以预先赋予的不同颜色反映。

模架施工技术

微凸支点智能控制顶升模架(以下简称“凸点顶模”)是第三代超高层施工顶升模架,具有承载力高、适应性强、智能综合控制三大特点,显著提高了超高层施工的机械化、智能化及绿色施工水平,使超高层尤其是近千米的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功效大幅提升。

优势

与传统超高层施工模架相比,凸点顶模为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的集成及智能监控提供了重要媒介,实现了施工电梯直达平台,卸料平台、混凝土布料机、临建设施、物料堆场等与模架的融合。在此基础上,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试验,在武汉绿地中心、北京中国尊项目,国际首创实现了顶模自带大型塔机,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两种大型施工装备进行集成,实现了塔机与模架一体化的安装与爬升,显著提升了超高层建筑施工工效。

构建塔机与模架一体化

(1)塔机采用自立模式直接固定在“凸点顶模”桁架上,塔吊标准节与模架通过基座焊接连接。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即将按照该方式把3台塔机(1台ZSL380塔机,2台ZSL60塔吊)固定在顶模上,目前已投入安装一台ZSL380塔吊。

(2)塔机通过“抬轿子”的方式支承在其周围4个“凸点顶模”的支点上。塔机状态类似于内爬塔机,采用3道附着框传递塔机的荷载,其中第二道附着直接支承在“凸点顶模”的支承系统上,传递塔机承受的竖向荷载,当顶模顶升时带动塔机一同向上运行。北京中国尊项目已按该方式投入安装了两台M900D塔吊。

通过塔机与模架一体化安装与爬升,突出解决了塔吊爬升与模架顶升相互影响、爬升占用时间长、爬升措施投入大等制约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因素。以北京中国尊项目自带的两台M900D塔吊为例,相比常规塔吊安装方式,可减少塔吊自爬升28次,节省塔吊爬升影响的工期约56d,减少塔吊预埋件400t。

谈谈超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

谈谈超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 摘要:在城市建设中,由于人口密集而土地有限,人们便向空中及地下发展,建造了大量高层建筑,以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文章描述了多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布料,浇筑,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和措施进行探讨,同时还阐述了防水隔热工程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 工程施工条件及特点 某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偏差不大于±15mm,边长偏差不大于l/15000;基础放线偏差不大于±1Omm;轴线竖向偏差不大于30mm;标高竖向放线偏差不大于±30mm;模板工程应用胶合板、钢模、钢板等材料,模板及其支架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柱混凝土拆模强度不小于1.5MPa,墙体拆模强度不小于1.0MPa或承受楼板荷载时不小于4.OMPa。混凝土工程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应符合相应规范;现浇结构应及时根据季节、时段有效养护,现浇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要符合规定;在施工场地设置可靠的避雷、防强风、防电、消防等措施。该工程的防雷接地对基础、柱、梁等各构件钢筋联网要求,应配合电气有关施工图进行施工。 2 模板工程 2.1 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2.2 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不小于4m 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1%o~3%o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超高层住宅楼施工方案

第一编施工概况篇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1万科三期K栋工程施工合同文本 1.2万科三期K栋工程设计图纸 1.3《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2002) 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5《建筑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2002) 1.6《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2) 二、工程概况 万科城三期K栋、幼儿园及地下室工程,由武汉王家墩现代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江汉经济开发区贺家墩,紧邻三环线和常青路,该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三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项目为居住建筑,地下室为д类停车库,用于停放小汽车,设266个停车位。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030㎡,其中地下约1800㎡,地上25456.48㎡,由K栋地下1层地上48层以及I栋部分地下车库和一栋三层的幼儿园组成,其中K栋的建筑高度为147.2m,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为д级。 本工程K栋:±0.000=22.7m,K栋为高层住宅楼,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基础及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第1 页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本建筑为B级高度高高层建筑。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为基础面至地上六层(20.950),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为地下室顶板。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3、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设计规范DB42\242-2003;6、冷扎带肋钢筋砼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7、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8、地下工程防水规范GB50108-2008;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基本风压(100年重现期)0.4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风载体型系数1.4。基本雪压(50年一遇)0.5KN m2。 第一节合同文件 第二节施工图纸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万科城K栋、幼儿园及I栋地下室的施工图纸,含结构、建筑、电气、给排水。 第2 页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7-11-20T10:48:27.5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蔡丁一吴宏玉张敏[导读] 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今后在人口密度大的亚洲地区,超高层建筑将会往1 000 m甚至更高的高度发展。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发展情况。结合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其在该领域的技术研究方向,包括钢结构制作安装混凝土超高泵送、模架施工技术为主的现代施工技术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钢结构;混凝土目前世界上超过300m高度的高层建筑己达几十幢,国际上正在筹划的巨型建筑其高度均己超过5OOm。2010年竣工的迪拜塔高828 m,为目前世界第一高楼;最近,韩国、日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均有建造高度超过1 000 m摩天大楼的计划。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今后在人口密度大的亚洲地区,超高层建筑将会往1 000 m甚至更高的高度发展。 1世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与技术发展情况 1. 1古代高层建筑历史 纵观中外历史,应该看到高层建筑起源于宗教领域。例如,国外的教堂即是人们为了不断“接近”上帝而竞相修建的。法国12世纪建了高107 m的沙特尔教堂塔楼,建于1337年的德国乌尔姆教堂高161 m,成为当时世界第一高塔。而我国古代的高层建筑则起源于古塔,中国现存最高佛塔为北宋开元寺塔(建于公元1011年),塔刹尖部高85.6m0 1.2近代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代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可概括为3个阶段:第1阶段(1894-1935年):高层建筑进入超高层建筑发展阶段,其代表为1894年美国纽约高106m的曼哈顿人寿保险大厦。此后,有12栋超高层建筑成为当时世界第一高峰,超高层建筑的高度纪录不断被刷新。1931年帝国大厦建成,以102层、381m的高度,超过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而成为世界第一高楼。 第2阶段(1950-1975年):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理论日趋成熟,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1950年建成的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39层,高166m)是现代主义超高层建筑的早期代表作。 第3阶段(1980年至今):超高层建筑发展呈现新特点,简单的几何形式使建筑设计走向了极端。后现代主义从历史的式样中寻找灵感,设计了新哥特式、新Are Deco等带有传统意味的超高层建筑,企图完全否定现代主义。不少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超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兴建,如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厦、吉隆坡石油大厦等。 1.3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 建筑业的历史发展以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建筑业对技术的大胆尝试和利用大都表现在材料技术、结构技术、设备技术等方而。 1)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超高层建筑材料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对建筑钢材和混凝土的要求更高。对钢材性能的要求:高强度,低屈强比,窄屈服幅等的耐震性能;加工工艺上的可焊性,形状尺寸加工精度;耐久性,如高张力钢、低屈服点钢、热处理钢等。 2)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传统建筑主要采用砖石作为承重材料,但因其强度较低难以形成整体性,限制建筑进一步向高空发展。 3)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超高层建筑设备设施的发展1871年芝加哥发生火灾,使人们认识到城市建筑防火的重要性。由于当时消防设施还比较落后,消防的合理高度在5层楼以下,因此消防设施的进步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发展高层建筑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难题是垂直运输。 2中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发展情况 2. 1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 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个阶段的建筑主要是在20层楼以下,建筑的结构主要是框架形式。 兴盛阶段:20世纪70-80年代。1974年北京建成了20层、高87. 4m的北京饭店,1976年建成的广州白云宾馆33层,是国内首栋百米高层建筑。8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进入兴盛时期,1980-1983年3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自1949年以来30多年中所有高层建筑的总和。 飞跃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层建筑进入飞跃发展的阶段。1990-1994年初期,每年建成的超过10层的建筑而积在1 000万mzm以上,占到了高层建筑的40 %。 目前,中国己成为世界上建筑业最活跃与最繁荣的地区。在2011年之前封顶的全球十大高楼中,中国己经占据7席。摩天大楼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展现。目前中国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总数量己经超过200座,相当于美国现有同类摩天大楼的总和,中国己成为建造摩天大楼的“头号主力”。 2. 2中国高层建筑的技术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对超高层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和技术研究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全世界排名前10位超高层建筑中有7个在中国,这些超高层建筑在给城市增添亮点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超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升。 2. 2. 1结构设计日益规范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由经验定值系数确定安全度的设计方法,发展到用概率理论确定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历时30多年。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己由平而分析发展到空间分析,由静力计算发展到动力计算,由人工手算发展至计算机计算。目前用计算机计算分析高层建筑结构己经普及,全国己普遍采用三维空间程序分析结构内力,超过100 m的超高层建筑和特殊重要的建筑还要用动力分析方法计算内力。

关于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研究

关于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29T13:46:10.8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薜艳伟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 河北华电聚能计量检测有限公司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但是建筑施工的要求也是不断地更新和变化的,所以是在施工的时候要尤其注重质量,对于工期比较长的的项目要进行严格把关,并且要掌握好各种复杂的流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机电安装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在机电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便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将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加以分析,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超高层;机电安装;分析 引言 在现代化建筑中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要素,机电设备的安装影响着整个超高层建筑的运行。目前,安装新技术在我国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应用上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技术和工艺等方面,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新技术仍然不够完善,并可能出现导致超高层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隐患。因此,有必要从高层建筑的安装特点和安装中出现的问题的角度,来研究机电安装新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一、机电设备在超高层建筑上安装的特点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机电设备安装所占工作量的比重很大,并且由于超高层机电设备的安装比较复杂,因而对于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机电设备的安装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并且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量也很大,因此机电设备安装的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会对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单位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应用 (一)高层建筑中机电材料的垂直运输 高层建筑施工单位人员均比较多,机电专业安装的高峰期在土建结构封顶后,几乎所有材料设备均要运输到个层室内,因此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起主动作用的是机电的垂直运输。垂直运输可分为:(1)以区域划分:地上地下部分垂直运输;(2)以形式划分:塔吊垂直运输,电梯垂直运输及人工运输等。具体选择方式视情况而定。a.利用塔吊的设备材料垂直运输。垂直运输所有物资按照段进行划分。例如设备层每一次设为一段,即一个卸料平台点,主要进行大型设备或大宗材料的吊运。非设备层可以两层或者三层设立一个卸料平台停靠点,上下层,或上层及下层的材料进行人工搬运减少塔吊占用时间。严格标示每段材料设备的数量,预计吊运时间,吊运次数及设备材料进场时间。b.利用人货电梯进行设备材料垂直运输。搭吊运输需要在相应层搭建卸料平台,因而工作量较大。为了减少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可以选择人货电梯进行材料设备运输。 (二)高层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 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一项新的施工管理技术具体涉及到机电工程中的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等专业的管线安装。综合管线深化技术即根据工程的实际设计施工图将各个管线设备运用相关的绘图软件在电脑上合理进行叠加绘制综合管线布置图,将相关问题在施工之前就给予解决,住建部把此项技术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机电安装工程技术”11项技术的首位。其具体内容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 1、格式绘制 机电综合管线的安装首先要进行统一的格式绘制。格式绘制是最能直接体现标准化的内容,在进行格式绘制时要尽量结合原始设计图的绘图格式,减少在综合平面图上调整格式工作过多,增加工作效率。 2、基本框架制定 仔细阅读施工图纸,按照设计要求及业主对使用功能区的要求,规划各个管线区的布置(平面定位,标高,交叉避让)的基本框架。(1)平面定位。管线的平面定位要考虑设备管线外形及支架的尺寸,保温厚度,相关管线规定的要求间距,施工的操作空间的大小,预留位置等因素。(2)标高布置。标高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先布置大管及不翻弯的管道,对于标高紧张的区域可以布置占空间最大的管线层,通过进行水平调整来使其他管线避让。(3)交叉避让。通过深化布置管线尽量水平避开,减少交叉管线。遵循“有压管让无压、水管让电管,冷水让热水,小管让大管,水下电上的原则”,同时注意技术的规范性和经济性。 (三)高层建筑机电安装中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 在超高层建筑的机电安装过技术中,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也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机电安装的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三维数字图形设计来进行机电安装方案的规划,可以归属为一种数字建筑模型。这种新型技术的使用为工程设计方和施工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并且可参考的科学依据,可以协调各个施工方运用三维数字模型对整个工程进行规划及监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机电安装上的应用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要进行科学的构建及全面的规划及检查。在进行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项目的技术设计人员及机电安装人员要也要做好设计图纸的相关检查,在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构建的规格、大小等因素,要避免出现三维模型设计的不全面现象,进而减少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工作量。 三、总结 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增加,其中的机电安装方案及安装技术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主要话题,并且市场上也随之涌起了很多新的安装技术,这样不仅促进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更加为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便利,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使用效率。由于超高层建筑施工构造的复杂性,这要求机电安装人员在安装期间,严格按照指定安装规则以及安装流程落实每一个安装步骤,并通过机电综合管线深化技术以及材料合理运输工作,加入BIM创新安装技术等,完善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提高机电安装质量。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 一、超高层建筑发展现状超高层建筑是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发展中国家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我国超高层建筑研究及工程应用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中,我国占有6 座排名靠前,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超高层建筑建造大国。二、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1、投资大,工期长,成本高超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所需投资往往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业主的资金压力非常大。资金压力体现在工期成本高,工程延期往往显著提高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2、高度大,结构施工难度高超高层建筑较其他建筑最为显著的区别是高度大。目前超高层建筑高度已经突破500m 大关,我国大陆超高层建筑高度也已经逼近500m(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92m)。有些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并不突出,但是为了产生独特的建筑效果,造型非常奇特,如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高度的不断增加和造型的奇特都会增加结构施工难度:混凝土超高程泵送、安全高效的模板体系、重型钢结构吊装、结构施工控制等。3、基础深埋置,混凝土基础底板厚为了结构稳定和开发地下空间的需要,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都比较深,如有的工程桩基础长达80 余米,无论采用现浇还是预制打入,桩基础施工难度都非常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桩基础沉降和提高桩基础承载力。同时为了改善上部结构的受力,基础底板的厚度都比较大,混凝土的强度高,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的

基础底板厚度达7.5m,电梯井部位基础底板更是厚达13.35m,底板混凝土标号达C40,水化热大,温差控制难度高。这些都给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组织和裂缝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4、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高超高层建筑是垂直向上发展的建筑,这一特点决定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只能逐层向上进行,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施工组织的难度非常高,对有效地利用作业时间和空间带来了难度。5、场地狭小,平面布置困难超高层建筑多建于繁华地段,交通繁忙,施工场地狭小,环境保护要求高,这些给施工平面布置带来困难。三、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路线超高层建筑施工前必须首先深人分析工程特点,明确项目的施工技术要点,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路线:突出主楼、流水作业、机械化施工、总承包管理。1、突出主楼超高层建筑的显著特点是: 投资大、工期长、工期成本高。因此业主非常关心项目建设的工期,工期长短在业主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突出工期保证措施,采取有力措施缩短工期。在整个工程中,主楼的工期无疑起着控制作用,缩短工期关键是缩短主楼的工期,尽量将主楼的施工提前进行。缩短工期难免增加投人,因此要统筹规划,提高效益。缩短建设工期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但是无疑缩短工期应重在施工前期。施工前期以结构施工为主,牵涉面小,投人少,缩短工期相对影响面比较小,成本比较低。因此在施工组织中必须突出主楼,将主楼施工摆在突出位置,即使这样做会增加部分直接成本也在所不惜。2、流水作业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面狭小,必须自下而上逐层

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探索

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8-03-12T11:50:31.5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作者:肖攀 [导读] 安装区域比较高,与地面的距离较远,相关机电设备的运输量比较大,同时起吊能力受限,需要协调。 摘要:近年来,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安装技术,进而有利地推进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水平的不断发展。同时,建筑施工单位要不断创新机电设备安装的技术,获得市场优势。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特点,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机电设备综合管线深化技术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并对如何做好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个人见解。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 1.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特点概述 1.1安装区域比较高,与地面的距离较远,相关机电设备的运输量比较大,同时起吊能力受限,需要协调。 1.2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空间狭窄。 1.3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量较大,对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较高。 1.4在超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留给机电设备安装的时间有限,需要和建筑施工同步进行,对于安全性以及安装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1.5水以及电等相关符合较大,弱电系统比较多,相关机电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工作难度比较大,同时超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返工成本巨大,需要相关机电设备安装部门制定相关的机电安装进度表,以确保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的安全性和高质量。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相应的机电设备安装水平不太一致,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的两种新技术分析 2.1综合管线深化技术 机电设备综合管线深化技术主要由对电气、通风空调以及弱电设备等相关机电设备的管线安装构成。该新技术以建筑施工设计图为根据,先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各种管线设备的安装布局,进而制作出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的综合布局图。一般由几步组成:第一步,绘制格式,与该建筑的设计施工图格式保持一致;第二步,基本安装框架布置;第三步,整体规划安装布局;第四步,制定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例如建筑主体高度达到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对于预制立管的安装就应用到了此项新的设备安装技术。其B3一78F的4个管井,密集布置了不同介质的立管,有消防水管、冷冻水管、非饮用给水管、高低压蒸汽管、透气管等,管径从DN80一DN600不等变化,压力从1.0一2.5MPa不等变化,每个管井的立管中有10根之多。为确保管井立管安装工作,技术人员经过讨论,确定出相关的绘制格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设计计算、吊装组、制作装配对整体预制组合立管安装技术框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优化,以此实现对预制立管的安装指导工作。其中制定的预制组合立管技术即为对管道进行施工时,将其进行进行分节处理,和管道支架同时预制,再送往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安装 3.2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的应用筑信息模型技术这种新的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该技术建立在先进数字建筑模型之上,借助三维数字设计来解决方案建构问题,从而很好的为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科学的合作平台,帮助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借助三维数字模型实现对整个项目的管理以及设计工作。其一般组成部分有:第一步,建筑信息模型以及技术模式的建构和检查工作。第二步,在确保设计参数准确无误的基础之上,进行设备管线的综合设计。第三步,将建筑信息模型和安装施工进度表两相结合,实现对安装工作进度的调整以及安装质量的监督。 例如,高度为610米的广州新电视塔在建设施工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当中就充分应用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广州塔外形尺寸呈现中间小,上下大,集广播电视发射、观光旅游、餐饮、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建筑造型复杂,机电系统众多,其主要外观如下图1所示。广州新电视塔在其垂直立面呈现为一个不规则图形的立面,其实际操作高度有454米,对于广州塔进行环梁钢结构LED灯具设备安装工作的实施,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情况将整个垂直立面,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图纸构建出相应的建筑信息模型,在具体形象可感的数字模型面前,将其具体的施工安装工作划分为相应9个相应的作业段,以此确保环梁钢结构LED灯具安装工作的进度以及对安装情况的及时了解和适时调整。 图1广州新电视塔 3.保障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质量的措施分析 3.1员工素质的培养 3.1.1技术人员是工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才可以确保质量达到要求,并且增加外部美观的欣赏性。企业在选择施工队伍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施工人员各方面的考察,加之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的加强工作人员的施工难度,帮助他们适应更高的施工要求。 3.1.2建筑施工单位要掌握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人员的自身特点安排项目的具体实施,这样可以确保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实施,保证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30T16:19:53.7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王磊1 葛曼2 [导读] 本文介绍了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和施工影响因素,同时阐述了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措施。 1.湖北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312; 2.湖北精功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312 摘要:由于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而城市用地是有限的,住宅开始采用超高层建筑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要。由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抗裂性差、施工周期长等缺点,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钢结构形式。结合钢结构的优点,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就可以做到跨度大、质量相对较轻、建筑空间大、实用面积大、施工周期快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和施工影响因素,同时阐述了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希望能为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关键技术 1高层钢结构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优点 1.1稳定性强 因为高层建筑钢结构具有非常强大的稳定性,所以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不同的气候或者是季节都很难对其产生影响。技术人员一般都会使用混凝土材料来进行施工,因为受到天气,季节的影响,使施工的效率降低。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施工的过程中,关于混凝土的一系列工作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钢结构这种材料和其他的材质有一定的差异,性能也非常的好。这种性能不光可以让建筑的抗震性和均匀性很好地表现出来,还能够使其具有很高的强度,这样可以使建筑建好之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1.2结构轻 材料上钢的质量比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要大,但是钢结构却比单纯使用这些材料要轻,因为钢结构的强度要高于其他建筑材料,在负载相同的情况下,钢结构的整体质量是混凝土材料质量的1/3~1/4之间,某些特殊结构的钢架甚至是混凝土结构质量的1/10,由于钢结构较轻,在建筑施工时可以采用吊装等方法,加快工程进度。 1.3环保性强 钢结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具有非常高的环保性。在以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例如,材料,施工技术等,这样在施工的时候就会产生非常多的废弃物。还有的工作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把废弃物等都直接排放到了附近的水源当中。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伤害。给发展造成阻碍。但是使用了钢结构进行施工之后,出现废弃物的情况就大大减少,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真正地实现绿色施工。因为钢材料属于可回收使用的材料,可以重复利用,这样也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2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的影响因素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而大多数超高层建筑都建在城市的繁华区。因此,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作业面有限,钢结构节点众多,工程量很大,经常需要交叉作业,而且施工队伍多,这众多因素导致了施工难度大,严重影响了施工工期。同时,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也影响着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比较长,超高层建筑又长期暴露在户外,因此,超高层建筑施工很容易受到雨雪或大风的影响,会大大降低施工效率,导致延长施工工期。此外,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也是影响施工的因素。如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机械设备选择或者是操作不当等情况出现,会使得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工程质量下降,甚至会出现返工情况。因此,为确保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工程质量,要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影响因素,掌握钢结构施工技术。 3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预制模板施工技术应用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施工工期和质量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高层建筑施工结构比较复杂,并且经常需要进行重复施工,所以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技术运用情况,同时考虑到工期的合理安排。预制模板施工是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一般情况下会选用滑模法或是爬模法进行,以此控制好工期,并将各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预制模板施工中,如果针对标准层建设,可以采用滑模法,进行竖向结构施工,以此保障建筑结构的完整。对于钢筋筒壁以及剪力墙,则可以使用爬模法,利用液压提升装置把建筑物底部的滑升模板升到对应的位置,再进行分层浇筑。这样的方式机械化程度较高,可以控制成本,压缩工期。此外也可以把预制的模板进行重组,以此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 3.2泵送混凝土技术 泵送混凝土技术主要就是使用泵送的方式来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在目前的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使用得比较普遍,使用泵送混凝土技术,不光可以让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还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使用泵送混凝土技术还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质量,从而钢结构的安全稳定也得到保证。 3.3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是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在超高层钢结构建筑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节点,如梁柱节点和梁梁节点等;为了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这些节点焊接质量要求很高;通常采用强焊接的方式处理大多数钢构件;同时超高层建筑高度比较高、承载很大的荷载、建筑变形比较大、安全性也较差,更容易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因此,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难度非常大。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要是由焊接质量决定的,因此,为了结构的安全必须保证焊接质量。为了确保焊接的技术水平,就必须严格要求焊接技术,在焊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掌握焊接的先后顺序及焊接的流程。也就是指在焊接时,知道要先焊哪块钢板然后再焊哪块钢板,对焊接流程要非常清楚。在焊接的时候,为了提高焊接质量,需要根据钢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如Q235钢材,采用E43型焊条,而Q345钢,采用E50型焊条。另外,为确保焊接的工程质量,还要进行提高焊工技术和增加焊接熟练程度的培训。为了更进一步地确保焊接质量,还需要对已经焊接完的钢构件进行严格检测,避免出现裂缝、鼓肚和焊瘤等现象。为保证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还应在焊接完后进行超声波检验。 3.4吊装与锚栓技术

超高层室内精装修专项施工方案

高层室内精装修专项施工策划 10.1、项目精装修概况 本项目X栋XXF高层住宅,交付标准为室内精装修。 楼号建筑 物性质 总 建筑面 积(m2) 其中: 数 (层)建 筑物高 度(m) 总 住户数 (户)地上 建筑面积 (m2) 地下 建筑积 (m2) 地 上 地 下 1 #楼 高层住宅 2 #楼 高层住宅 3 #楼 高层住宅 合计 10.2、施工进度计划:(插入高层住宅室内装修工程专项进度计划表) 室内精装开始时间为项目完成竣工备案后开始施工:20XX 年XX月31日,完成时间为20XX年X月XX日。 10.2、施工组织与部署 (1)装修施工的基本规则: 1)装饰工程分项多,工序杂,又是高层建筑,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前必须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避免返工,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成品的污染。 2)装饰材料品种多,材质差异大,对工程质量好坏有直接

影响,必须严格按公司制定的采购控制程序组织进货,把住材料质量关。 3)完善土建总包单位与精装单位工作界面的验收及移交手续。 (2)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对装修施工作如下部署: 1)在结构施工期间完成选材料、选厂家和订货的工作,避免装饰施工与结构施工脱节。尽早完成上述工程是保证装饰质量和进度的首要问题。 2)协调好各工序及装饰与设备安装的关系,要形成互相创造施工条件的良性施工循环和密切合作的良好风尚。 3)对从事装饰项目的参施队伍和人员要进行优选,选择历年来创优质工程卓有成绩的装饰队伍参加施工,管理方面要以经验丰富的施工员严抓狠管,合理安排,保证质量。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工序颠倒。 主体施工期间,及时插入二次结构工程与装修工程施工,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内外装修施工同时展开。装修作业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形成立体交叉流水作业,不但在时间上适时组织粗细装修进场施工,而且充分利用空间,有工作面出现就插入装修,且与水、电安装施工紧密配合,即有交叉,又给各工种留出一定的时间。 5)装饰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要作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工艺标准及要求。施工操作要严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 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 (1)合理配置大型机械设备。要核算现场人员流量,在施工高峰期有多少人需要乘电梯到达现场,全部输送完需要多少时间。结合工期计划,核算和分析需要使用人货电梯运输的原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用量以及周转率要求,核算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塔吊,人、货电梯的规格型号和数量;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和数量。在实际中,超过150m的建筑应考虑布置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和一台普通施工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施工区域。应选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混凝土输送泵,油泵和电泵均要配备。塔吊的性能和布置不仅要满足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运输,而且必须考虑钢结构件的吊装和安装需要。慎密规划,紧贴实际,科学统筹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分析现场条件和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最短运输路径和最大运输能力的原则,进行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快速提升架和施工

浅谈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浅谈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7-01-10T16:24:33.657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1月第33期作者:喻淳庚莫蔚莹郎季洁 [导读] 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体型较为复杂,施工作业面比较窄,结构也复杂多变。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市拱墅区建筑业管理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型城市,超高层建筑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要大,且施工周期长,抗震性能要求高,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有关分析,首先分析了超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重点分析了超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体型较为复杂,施工作业面比较窄,结构也复杂多变。超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高度较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工期较长,专业性较强,设计依据又与一般多层建筑有所不同,因而对结构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势在必行。 1、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从我国整个建筑施工要求看,我国超高层建筑有地基深度深、施工技术高、高空作业多、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大等特点。 1.1地基深度深 因为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增高,为了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加深地基深度,一般来说地基埋置深度应在建筑物高度的1/12以上,桩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还至少要有一层地下室,埋深一般要在5m以上,超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要在20m以上。因为较深的地基深度,地基问题处理复杂困难,在软土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就有多种选择,对工期和造价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对深基础开挖技术的研究解决便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一大重点。 1.2高空作业多 超高层建筑的自身高度比较大,导致垂直运输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在高空作业中要处理大量的制品、材料、器具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高空作业的用水、用电、安全保护、防水、通讯等问题的工作,防止物体坠落发生事故。 1.3工程工期长 超高层建设施工周期比较长,在冬季、雨季施工不可避免,一般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高达2年左右。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通过缩短装饰和结构施工工期来缩短施工周期。因为现浇混凝土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因此,可通过合理选择模板体系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1.4工程量大 我国超高层建筑工程量比较大,工程项目较多,对一些大型的超高层建筑,经常是边设计边施工,工程涉及很多单位和部门。这些导致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组织和协调的难度加大,因此,要精心施工,加强施工的集中管理。 2、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1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为超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易因工作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质量问题,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太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 (1)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做配合比实验和级配试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混凝土严格控制,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在试验结果出来后,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使之达到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 (2)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等符合规定要求后,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情况下,浇筑按混凝土的斜面分层、自然流淌坡度、一次到顶、连续逐层推移的方法进行,要保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问题。 (3)超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缩短施工周期,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但采用这种形式时,要严格控制浇筑和振捣,同时要严格执行养护制度。要按照混凝土和不同水泥品种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进行养护,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2.2超高层建筑的裂缝控制技术 (1)设计措施: 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要重注对构造钢筋的配置;砌体无约束端应增设构造柱;对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小于3m的构造柱,在墙高的中部增设和墙同宽的混凝土腰梁;屋面隔气层和保温层要合理设置;预留的门窗洞口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 外墙面的要留分隔缝的适当位置,要设置永久性的伸缩缝。 (2)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非常重要,在早期为减少收缩,要避免表面水平蒸发过快,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注意控制砼的温升,尽可能的延长砼的降温速率,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值,减少砼的收缩,在完善构造设计和改善约束方面采取适当措施。比如,可以利用砼的后期强度,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添加粉煤灰、减水剂等,通过选用较好级配的粗细骨料,控制砼的浇筑温度和初级温度,通水排热,避免集中出现水化热高峰的现象。 2.3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和测量技术 (1)我国各地地质环境不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要因地而异,采取不同措施。当地基土质比较复杂,持力层较深,地下室埋置深度不大时,需要采用桩基础。预制桩的质量好,鉴别承载力的方法较为明确,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也有较大的承载力,在高地下水位地区可使用预制桩,但预制桩造价比较高,耗钢量比较大,截桩困难,施工噪音大,因此,可采用现浇桩对地基进行施工,现浇桩的造价较低,适应性强,噪音小,可作为发展的重点。当基础埋置较深时,施工技术较为困难,难以保证施工安全,应采用沉箱法或沉井法施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