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

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教学目标:

1.一天中各个时段体育锻炼的优缺点

2.两个不适宜锻炼时间

3.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0.5~1小时

4.超量恢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在什么时间锻炼好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或工作性质而定,但就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多安排在清晨.下午和傍晚.不同的锻炼时间有不同的特点,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时间.

1.清晨锻炼

优点:

①由于清晨的空气新鲜,早锻炼有助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较多的氧气;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的加强,提高锻炼的效果.

②清晨起床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有利于一天的学习与工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清晨不进行体育锻炼,一天都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

③早锻炼时,凉爽的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发生感冒等病症.所以有人说:〝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缺点:

由于清晨锻炼多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所以运动量不能太大,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长时间的运动会造成低血糖,不仅会影响锻炼的效果,而且会使身体产生不适.另外,对于工作学习紧张和习惯于晚起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每天强迫自己进行早锻炼.

锻炼时间:

不能说越早运动越有益.究竟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晨练还要因人.因地.因季节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夏天在五六点钟,冬天在六七点钟进行晨练比较合适.

2.午后锻炼

午后锻炼适合有一定空余时间的人,也比较适合大.中.小学的师生.下午进行一

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下午进行体育

锻炼时运动强度可大一些,青年学生可打球.做游戏;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3.傍晚锻炼

傍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健身强体,又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吸收.傍晚运动的主要形式为散步,北方一些地区的民众有时也在傍晚进行集体扭秧歌活动.但晚饭后1小时方可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也不可过大,心率应大约控制在_0次/分钟,傍晚锻炼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要在1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夜间的休息.

4.几个不宜运动的时间

①进餐后.这时参加运动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体弱者还会引起餐后低血压.

②阳光暴晒下.中午前后,烈日当空,气温较高.除游泳外忌在此时锻炼.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特别强烈,人体皮肤长时间被照射,易发生灼伤.

二.锻炼多长时间为好

1.要保证一定的时间

①为了保证基本的锻炼效果,每天锻炼的时间应至少在1小时左右.

②在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之间出现矛盾时,应首先考虑运动时间.

③如果每天锻炼不能保证1小时,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若干次.初次参加体育锻炼或身体机能较差者,亦可采用此办法.

2.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不是说每次锻炼的时间越长越好,锻炼时间的长短也要科学合理. 不管从事什么强度的体育锻炼,锻炼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每次运动时间以多长为宜,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运动项目.运动强度等而定,不能一成不变.一般情况下,每天锻炼0.5~1小时效果为最好.

3.锻炼要有合理的间歇

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重复练习之间的合理休整是提高锻炼效果的有效方法.运动要消耗体力,运动后休息时才会补偿消耗并获得〝超量恢复〞.所以,一次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而应该有间歇,但是间歇时间也不能过长,如果间歇时间过长,运动后的〝超量恢复〞会变成〝超量消耗〞,同样难以取得应有的运动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二

教学内容:

体育课课堂常规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中学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教学步骤:

一.课前常规:

1.教师应整理好着装,注重仪表,提前到操场准备上课.

2.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3.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4.上体育课时,学生应提前1分钟到指定地点等待教师并准备上课,体委应带领部分同学协助教师准备场地,器械.

5.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准戴帽子.手套.围巾.严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6.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情况,记入考勤.

7.体育课需请假的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8.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9.轻病假和女生例假,必须随课见习,并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

10.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包括见习生).

_.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精神饱满尊敬教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据此评定学生课堂表现分.

二.课上常规:

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考核标准,不弄虚作假.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三.课后常规

1.分析本课情况,写好课后小结.

2.能认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

文库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教学目标: 1.一天中各个时段体育锻炼的优缺点 2.两个不适宜锻炼时间 3.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0.5~1小时 4.超量恢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在什么时间锻炼好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或工作性质而定,但就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多安排在清晨、下午和傍晚。不同的锻炼时间有不同的特点,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时间。 1、清晨锻炼 优点: ①由于清晨的空气新鲜,早锻炼有助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较多的氧气;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的加强,提高锻炼的效果。 ②清晨起床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有利于一天的学习与工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清晨不进行体育锻炼,一天都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 ③早锻炼时,凉爽的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发生感冒等病症。所以有人说:“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缺点: 由于清晨锻炼多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所以运动量不能太大,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长时间的运动会造成低血糖,不仅会影响锻炼的效果,而且会使身体产生不适。另外,对于工作学习紧张和习惯于晚起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每天强迫自己进行早锻炼。 锻炼时间: 不能说越早运动越有益。究竟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晨练还要因人、因地、因季节的不同而异。 一般来讲,夏天在五六点钟,冬天在六七点钟进行晨练比较合适。 2、午后锻炼 午后锻炼适合有一定空余时间的人,也比较适合大、中、小学的师生。下午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下午进行体育锻炼时运动强度可大一些,青年学生可打球、做游戏;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3、傍晚锻炼 傍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健身强体,又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吸收。傍晚运动的主要形式为散步,北方一些地区的民众有时也在傍晚进行集体扭秧歌活动。但晚饭后1小时方可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也不可过大,心率应大约控制在120次/分钟,傍晚锻炼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要在1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夜间的休息。 4、几个不宜运动的时间 ①进餐后。这时参加运动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 体弱者还会引起餐后低血压。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 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教学目标: 1.一天中各个时段体育锻炼的优缺点 2.两个不适宜锻炼时间 3.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0.5~1小时 4.超量恢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在什么时间锻炼好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或工作性质而定,但就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多安排在清晨.下午和傍晚.不同的锻炼时间有不同的特点,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时间. 1.清晨锻炼 优点: ①由于清晨的空气新鲜,早锻炼有助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较多的氧气;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的加强,提高锻炼的效果. ②清晨起床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有利于一天的学习与工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清晨不进行体育锻炼,一天都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 ③早锻炼时,凉爽的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发生感冒等病症.所以有人说:〝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缺点: 由于清晨锻炼多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所以运动量不能太大,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长时间的运动会造成低血糖,不仅会影响锻炼的效果,而且会使身体产生不适.另外,对于工作学习紧张和习惯于晚起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每天强迫自己进行早锻炼. 锻炼时间: 不能说越早运动越有益.究竟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晨练还要因人.因地.因季节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夏天在五六点钟,冬天在六七点钟进行晨练比较合适. 2.午后锻炼 午后锻炼适合有一定空余时间的人,也比较适合大.中.小学的师生.下午进行一 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下午进行体育 锻炼时运动强度可大一些,青年学生可打球.做游戏;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3.傍晚锻炼

体育锻炼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完整版

体育锻炼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课题:体育锻炼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单位:河南省临颍县三家店镇一中 作者:吴根跃 邮编:462600 课题:体育锻炼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一、教案背景:1、面向全体学生中学学科:体育 2、课时:1 3、老师课前准备: A、多媒体网络教室(与互联网相连)以及投影设备 B、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 C、教学的PPT课件 D、利用百度引擎查阅相关的资料备好课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地质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第三阶段第一篇健身篇A健身知识章的第一节---体育锻炼与健康。本节课主要讲述:1、什么是健康?健康有三个组成部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2、体育锻炼与疾病的预防;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预防疾病。如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身体适应能力,有助于病愈后的康复等。主要内容就这么多,如果

老师只是泛泛的说,学生根本无心听、无心记,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他们不理解,记得快忘得也快,起不到上理论知识课的作用;但是初中学生对玩电脑是情有独钟,所以本节课我想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在电脑室中上课,让学生在有兴趣的电脑活动中获得我要传授给他们的知识。 教学难点、重点 使学生掌握健康的概念以及体育锻炼与预防疾病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 2、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疾病的预防作用。 3、学生通过学习能加强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 四、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步骤:(1)创设问题的情境(2)选择与确定问题(3)讨论与提出假设(4)实践与寻求结果(5)验证与得出结论五环节教学法即导学---自学---展示---探究---总结。 五、教学思路: 老师导入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或分组讨论、老师引导、然后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的百度引擎找到最佳答案的教学思路,从而有意的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找到一种自主学习和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的情境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几幅画: 一二三四

高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高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高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篇一:高一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教案 年级:课次:第1周第1次课日期: 课的内容:(室内引导课) 1、明确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2、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3、上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课的目的: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中阶段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未来社会对后备人才身体健康的责任感和主动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认清身心素质与其他素质以及未来社会人才需要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本学期重点学习的教材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球类(排球、篮球)。考核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身体

素质。 二、课堂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1、体育委员负责课上的日常管理工作,课前、课后器材的送还,协助教师的工作。 2、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因病、事不能上体育课时,必须本人事先向教师请假,来不及时可事后补假。见习生必须随课见习。 3、课上必须按教师的安排内容练习,服从教师的指导。 4、不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不许戴帽子、围巾和危险物品或其他妨碍活动的物品上课。不许随意动用已布置好的器材。不许在未经教师同意的情况,随意离开教学活动的场地区域。课上要注意安全,不许说笑打闹影响他人,而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三、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一)、导入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们学到了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进入高中体育课将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增进体质、提高基本素质、掌握更多技能及相关知识。所以我们本次课来探讨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 1、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 3、调节脑力活动的有效方法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 课次:第一周第一次课 教学内容:体育课课堂常规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中学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教学步骤: 一、课前常规: 1、教师应整理好着装,注重仪表,提前到操场准备上课。 2、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3、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4.上体育课时,学生应提前1分钟到指定地点等待教师并准备上课,体委应带领部分同学协助教师准备场地,器械。 5、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准戴帽子、手套、围巾。严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6、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情况,记入考勤。 7、体育课需请假的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8、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9、轻病假和女生例假,必须随课见习,并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 10、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包括见习生)。

11、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精神饱满尊敬教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据此评定学生课堂表现分。 二、课上常规: 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考核标准,不弄虚作假。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三、课后常规 1、分析本课情况,写好课后小结。 2、能认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掌握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制定个人的健康计划; 4. 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 1.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2. 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制定个人的健康计划; 4.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有关运动和健康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介绍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向学生介绍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包括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等方面的好处。 3. 教授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向学生介绍健康生活的六个方面,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的睡眠、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避免有害的生活习惯等。 4. 讨论和制定个人的健康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健康计划,包括每天的饮食、

运动、睡眠等方面的安排。 5. 演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健康饮食的制作、日常运动项目的练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健康生活的好处。 6. 总结和展望: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健康生活,鼓励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评估: 1. 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 2. 学生制定的个人健康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4. 学生的学习笔记和问答练习的成果。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理论课 课程时长:1学期(16周) 教学目标: 1. 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解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和好处。 3. 学习运动技能和基本体育知识。 4. 掌握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内容: 1. 体育与健康概念介绍。 2. 运动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3. 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4. 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5. 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 1. 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 2. 实践:安排体育活动和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4. 观察和分析:观察和分析运动项目和健康饮食的效果。课程安排: 第一周:体育与健康概念介绍 1. 体育和健康的定义和关系。 2. 体育运动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周:运动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1.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周: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1. 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足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第四周: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1. 羽毛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第五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1. 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 2. 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六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1. 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 2. 健康饮食的具体实践。 第七周:生活习惯的养成 1. 规律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2. 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养成。 第八周:生活习惯的养成 1. 锻炼和运动的习惯养成。 2. 户外活动和阳光的重要性。 第九周: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 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领导技能的培养方法。 第十周: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 1. 团队协作的案例分析。 2. 领导技能的实践和发展。 第十一周:复习和总结 1. 复习之前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教案标题: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体育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3. 理解并能够应用健康生活方式的原则和方法。 4. 培养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和意识,促进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教学内容: 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a. 体育的定义和作用 b. 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c.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体育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a. 提高心肺功能和体能水平 b. 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c. 促进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d. 减轻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e. 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3. 健康生活方式的原则和方法 a.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b. 适度运动和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 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和规律

d. 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调节方法 e. 避免不良习惯和有害物质的危害 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和导入(5分钟) a.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 b.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2. 知识讲解和讨论(20分钟) a. 介绍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其关系。 b. 分别讲解体育对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身体协调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c. 引导学生讨论体育对心理健康和慢性病预防的作用。 3. 健康生活方式的原则和方法(25分钟) a.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心理健康和避免不良习惯等方面进行探讨。 b. 汇总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c. 提供相关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健康生活方式的原则和方法。 4. 总结和拓展(10分钟) a.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b.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进一步探索。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设计

范 文 样 本年度: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设计(五) ——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家庭、社会的危害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中,通过小组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参与和合作,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相关图片资料或播放课件中的实际例子,介绍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家庭、社会的危害,结合法律与体育知识的传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远离烟、酒、毒,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健康少年。 二、教材与对象: 1、教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体育理论基础知识——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家庭、社会的危害。 2、对象:初二年学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结合体育知识传授,明确学法懂法的重要性。难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教法、手段与学法: 1、教法:语言启发、图片或课件诱导、分组讨论、激励思维、设疑作答等。 2、手段:运用相关图片资料或体育教学课件等。 3、学法:小组协作学习、观摩思考、动手动脑、互纠互勉等。 五、课的程序与构思: 1、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至二周,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13-20岁人群中吸烟、酗酒、吸毒比例。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的探索能力。 2、常规导入:师生问好,介绍本课教学目标、内容及有关事项。教师以启发性的语言,导入教学。 3、实践交流:各小组长介绍社会调查结果,通过介绍与交流,为学生提供展现成果的

机会,并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目的。 4、观摩图片资料或课件:通过媒体的特殊手段与效果,为学生展示吸烟、酗酒、吸毒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危害的残酷画面,启迪学生思维,引发想象,并提出问题。 5、探究学习:针对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促进小组的协作性学习,激发学生对法律意识的提高。 6、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分析与点拨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运用体育基础知识,来丰富学生的思想宝库,使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远离烟、酒、毒,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明确学法懂法的重要性,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健康少年。 7、实践体验:设置情景,为学生提供展现能力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结合法律知识与体育的特点,表演节目,以生动的表演和实践体验,表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8、知识回顾:通过学生的表演与教师的语言启发,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回顾。 9、尾声: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以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的探索学习,课后布置学生的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收集有关吸烟、酗酒、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危害的实际例子或图片和资料,为专题交流会做好准备工作。 六、预计效果:90%的同学能了解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家庭、社会的危害,85%的同学明确学法懂法的重要性。 七、场地与教具:1、多媒体教室2、相关图片资料或体育教学课件等 厦门市禾山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班级初二1—10 人数58-61 单元课次5 教师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学会与他人交往》教学设计

学会与他人交往 本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书中,本节教学从青春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切入,介绍了正确的人际交往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必经之路。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非常重要。在此着重介绍了异性交往的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学习异性交往的技能,防范可能发生的性侵犯和性骚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校七年级学生共两个班,每班38人左右,男女生比例比较均衡,学生年龄基本上都为13、14岁左右,身体正处于青春期的快速生长阶段,该龄段的学生,大多正值异性好感期,异性同学间的神秘感、吸引力悄然萌生。在与异性同学交往中心理上处于愉悦、兴奋、好奇、压抑等状态,渴望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而受心理发展与交往水平所限,往往表现出不够恰当的交往行为。因此,应给予相应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尝试化解同学间的矛盾; 2、了解异性交往的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正确认识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并能总结出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3、懂得青春期情感是正常的心理,掌握青春期情感的正确处理方式。 四、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和异性交往原则 难点: 青春期情感的正确处理方式 五、教法与学法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景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归纳法、讨论法、总结法。 六、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教法提示法,鼓励法 1、师生问好 2、做《拍手操》活动各个关节 基本部分

一、导入 二、学习 活动一: 1、情景剧:《我们的烦恼》 2、教师总结:增进友谊的做法 活动二: 小游戏:解字“好” 1、师生问好 2、在上课前我们先来一段热身操PPT展示,师口令提示与鼓励。 1、提问:进入初中后,大家会发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一些变化,那你能跟大家说说你的心理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学生:举手发言...... 1、情景剧表演 2、小组讨论:你觉得剧中几个同学的做法是否合适?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增进友谊的做法。 这个世界有男性和女性才美好 1、学练《拍手操》 2、学生认真听讲,学会倾听。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1、课前教师准备好剧本安排学生进行排练 2、课上学生认真观看同学表演,分小组每组6-7人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其他成员可给予相应补充) 通过《拍手操》使课程在轻松动感中开启。 通过情景剧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案例分析: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 异性交往的原则 三、检验 案例分析 1、PPT呈现案例,学生仔细阅读。 2、小组讨论:你觉得应该给小峰什么建议?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进行小结引出异性交往原则:(1)团队交往(2)交往有度(3)

高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高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课题:体育与健康 教学内容:健康促进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的: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日常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促进健康 课的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讲述法、故事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部分 通过两个问题,引出主题,展开讨论,以便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日常生活方式中有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问题一: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问题二:什么是健康?什么是健康的行为? 二、展开部分 健康是大家经常谈论到的话题,“他很健康,他不健康”,那么什么是健康,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1)健康的新概念 传统认识:人们对健康的传统认识是“身体强壮、无残缺、无疾病就是健康”。 新认识:在1978年,人们对健康新概念加以重申:“健康不仅是身体强壮、无残缺、无疾病,更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二)健康的内涵 健康不仅是身体强壮、无残缺、无疾病,更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健康又包含哪些指标? 1.身体健康 现代人的身体健康指的是躯体健康,没有疾病,没有残缺。

2.心理健康 一般有三大标志,即:具备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和积极向上的,有好的自控能力,有较强的自尊、自爱、自信和自知之明。 3.社会适应 身体、心理活动与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 4.道德健康 最重要的是不损人利己,为人类幸福多做贡献。具有能辨别真伪、善恶、差丑等是非观念的能力,能按社会公认的规范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 (三)健康的新标准(十大指标)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四)健康的生活方式 1.概念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对健康有利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基本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2.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1)酗酒与健康 皮肤:酒精是血管扩张剂,可使身体表面血管扩张。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一、导入 排球、足球、篮球并列为世界3球类运动,相对于中国国家队在足球和篮球世界性比赛中不怎么令人满意的成绩,女排一直是国人的骄傲。自从一九八一~一九八六年夺得“五连冠”,到去年夺的世界杯的冠军,已经整整让国人等了十九年。在今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女排奇迹般的击摆俄罗斯队,夺得了本界奥运会唯一的一块集体项目金牌,让国人又激动了一回。 本节课我们就学习下排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 以有多种比赛方式,以适合各种不同性质比赛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广该项运动的广泛展开。比赛的目的,是各队遵照规则,将球击过球网,使其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每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拦网触球除外)。比赛由发球开始,发球球员击球使其从网上飞至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不能合法地将球击回对方场区为止。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每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三、世界排球运动的起源于发展概括据史料记载,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Willian Morgan)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过于激烈,于是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私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命名为“volleyball”,并沿用至今。1896年在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1897年,摩根制订了排球比赛规则,它有力地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1905年传入中国,1906年一名美国军官约克把排球带到了古巴,1908年传到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亚洲最早的排球比赛是在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1947年,排球运动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随着技术水平的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篇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课 -----李小丽 一、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知道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健康与亚健康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体育锻炼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教学内容与程序(一)课的导入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 (二)、了解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 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 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 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 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三)、健康的十项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四)、什么叫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小学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课教案 课题:怎样科学的健身 一、教学目标 使全体学生知道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毕业以后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科学健身的新概念.. 三、教学难点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健身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提问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讲授与展示图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五、板书设计 一题目用红色笔写出 二小标题用白色笔写出 三板书要写清楚 六、教学内容与程序 一课的导入

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 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这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科学健身观 1、引言 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和功能生来就是为运动而设计的;人类学家指出:人之所以要运动是出于一种“搏斗或逃跑”的本能反应..为了寻找食物;原始人有时不得不同其它食肉动物进行搏斗或为了生命安全而奔逃;在上述情况下人的反应通常是快速激烈的;离我们比较近的人类祖先;运动占据比重大..到了近代由生产自动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现代文明时代劳动强度大幅度地下降.. 统计资料显示近100年来世界每年的人均工作天数在不断地下降;余暇时间增加;如果说以往过大的劳动强度及其它自然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导致人的健康受损和寿命较短外;那么现代社会中运动的减少给人的健康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科学研究表明缺少经常运动导致人的身体适应能力下降;运动缺乏症;健康的生活方式较之任何单一的因素将更加有助于保持人的最佳状态..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应加强学习;下决心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以积极的态度和努力的实践保持身心的健康.. 2、关键的概念 要掌握现代科学健身的理论知识;首先必须了解几个关键的科学概念;经常温习这些词汇;使其牢牢地扎根于个人的意识之中才能自觉地进行科学锻炼和生活.. ①身体运动:一般都是指人身体大肌肉群的活动包括高度专门化的相对不那么费力的小肌肉群的活动..指人的正规或不正规的一切身体活动 ②运动缺乏症:指由于缺乏运动而引发的病症;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腰背痛等.. ③健康:是指在人的遗传和个体能力所限的范围内;人的身体智力、道德、情绪和精神等方面所达到的和谐状态..健康是高质量生活的保证;尽管不患疾病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健康却不仅仅是不患疾病..三维健康观 ④最佳健康状态:是健康和身体适应力等各种要素包括智力、道德、情绪、和精神等高度整合时的表现..这种状态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以高效地生活和工作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往往反映人对生活的感受幸福感以及人有效发挥功能的能力;最佳状态是与疾病状态相对应的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⑤疾病状态:人体的正常机能遭到损害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时也指身体不适的感受.. ⑥生活方式:是指人的生活行为模式或个体典型的生活习惯.. ⑦身体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功能的能力;包括与健康相关的适应能力和技能相关的适应能力两大类..最佳身体适应能力的获得离不开经常性的身体锻炼.. 1、现代健身观 俗话说:“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健康;人类最宝贵的就是健康..社会调查显示99%的人认为;保持健康是最为关注的社会价值之一.. ①最佳健康状态远不是身体没有疾病..三维健康观健康状态与高质量生活是最佳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健康效用框图① 过去在1900 11年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基础理论知识 (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基础理论知识 (教 案) 1.健康饮食益处多 1、学生了解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不良反应。 2、初步掌握运动前后合理的饮食方法。 3、培养关注自己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促进身体健康。 在研究健康饮食方面,学生应该了解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不良反应。同时,学生应该初步掌握运动前后合理的饮食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关注自己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促进身体健康。 2.安全运动促健康 学生了解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不良反应。

学生应该了解运动的安全性,并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这样可以促进身体健康,预防运动损伤。 3.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 学生了解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不良反应。 在运动前后,学生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剧烈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和吃冷食会造成不良后果。这是因为血液循环加快,大量血液流向四肢和全身,胃肠血液管受到冰冷的刺激就会很快收缩,造成肠胃神经功能紊乱、痉挛。轻则腹痛、腹泻,重则有胃肠出血的可能。因此,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大量饮水、喝冷饮、吃冰镇食物。 4.营养不良与肥胖 学生了解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不良反应。 营养不良和肥胖都是身体健康的问题。学生应该了解如何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

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和要求 学生了解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不良反应。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标准。学生应该了解这个标准的意义和要求,以便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6.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学生了解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不良反应。 呼吸道传染病是常见的疾病。学生应该了解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以保持身体健康。 7.用眼卫生 学生了解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不良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