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琼斯指数百年走势

道琼斯指数百年走势

道琼斯指数百年走势
道琼斯指数百年走势

道指百年走势

1910-1920

道指1910-1920十年走势图

交易所1914年停盘

在过去一百余年的时间当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几乎每个交易日都会发布其读数。唯一一次重大的例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足足关闭了四个半月的时间。

1914年7月战争甫一爆发,纽约证交所就追随欧陆交易所的脚步宣布停盘。这一举措非同小可,因为交易所历史上还鲜有停盘超过一天的时候。自一战之后直至九一一事件,虽然经历了多次战争、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但是纽约证交所再没有过停盘的时候。即便为在易变性较高的交易日中控制市场跌幅推出的跌停板(trading collars)措施,虽然受到许多交易者的白眼,但是也很少实行超过一个小时时间的。

历史学家认为,证交所之所以会在1914年作出这种非常的决定,主要是英国经济学家安杰尔(Norman Angell)的理论使然。此前一年,安杰尔曾经撰写“大幻景”(The Great Illusion)一书,预言一场世界大战将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他的理论依据是: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企业和政

府必将清算所有投资,购买黄金以求保护自己的财产。

当年7月31日,管理层正式作出了关闭交易所的决定。证交所直到年底的12月15日才重新开盘,但是股票的最低价格还受到非常详尽的规定。至于完全自由的交易则是1915年4月才重新回到证交所。

停盘当然不会令股票交易者感到快活。在证交所关门的日子里,交易者和投机者就在交易所华尔街的总部外面进行他们自己的交易。虽然交易所方面以报复相威胁,但是这一公开黑市中的生意来往却从未停止。

当交易于十二月部分恢复之后,股票价格很快超越了七月下旬的水平。海外投资者确实在证交所进行了股票倾销,但是美国投资者却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了。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美国政府后来的参战固然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戏剧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却并非悲观主义者的预期。虽然战争爆发的最初五个月间,黄金确实流向了国外,但是伴随战事的迅速扩大,愈来愈多的海外投资者开始认识到美国实在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黄金又开始回流了。交战双方和其它国家对美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出现了戏剧性的增长。一场战争推动的繁荣出现在美国的土地上,而繁荣的经济也最终赢得了股市的控制权。到纽约证交所于1915年完全恢复交易的时候,一个不惟稳定、而且还在飞速成长的股市出现在了投资者的面前。

1920-1929

声名鹊起的1920年代

进入二十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备受战争、高税收和高通膨之苦的股市否极泰来。战争戏剧性地改变了华尔街游戏“玩家”的身份,战后新的投资者迅速涌现,并在此期间不断进入股市,明显提升了股市在整体经济中的重要性。

现在,如果在谈论股市时不提及道指,可能就像谈论天气时不提及温度一样不可思议。

但是事情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在问世后的约二十五年中,道指基本上与财经媒体的头号标题无缘。

道指1920-1929十年走势图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投资者对个股动态的关注超过对市场整体的把握。当投资者考察股指的时候,他们的目光更喜欢盯着当时的蓝筹股:铁路股票,而不是被视为有投机之嫌的工业股票。

进入咆哮的二十年代后,许多投资者才开始对道指耳熟能详,这是因为许多的一般市民开始“成捆”地购进股票。投资者的热情使道指到1929年中时已从1924年的约100点增至近400点。

在1906年初涨至100点的二十多年后,道指于1927年突破200点。在这二十多年中,道指的年复合成长率只达到3.2%,业绩平平。对于二十世纪初叶股市的低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猛烈的流感爆发自然难辞其咎。

但是进入二十年代后,道指在1924年到1929年创造了连续六年增长的记录。在1990年代的牛市之前,这是道指连续成长的最高记录。从某些角度衡量,1920年代的牛市可谓股市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这部分应归功于被称为“沉默凯”的凯文·柯立芝总统(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 Silent Cal),他宣称“美国的事业就是商业”,并说到做到。他的不干涉,或称之为自由主义政策(laissez faire)为当时经济和股市的繁荣做出了贡献,至少间接地促成了道指的声名鹊起。1929年股市的崩溃最终使道指真正成为市场的焦点。投资者急需一个可以衡量股市整体损失的标准,于是道指开始在媒体的头版头条中频频出现。

1929年10月28日,“华尔街日报”的大号标题为“工业股票下跌38.33点”。第二天,工业股再跌30.57点(这两天的跌幅分别为12.82%、11.73%,名列道指历史最高跌幅的第二和第三位,仅次于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22.61%)。在六天之内,道指下跌96点多,跌幅接近30%。

1920年代中期,道指的竞争者开始出现。其中一个明显的竞争者就是,标普指数的前身在1926年问世,当时标普指数是根据200支股票日常表现制订的。

现在已经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股指。但是,道指已经成为公众衡量股市的标准。如果你问普通投资者今天“股市”行情如何?你几乎可以肯定答案是道指。

在繁荣的1928年终于突破300点

道指从100点增至200点花了近22年的时间,但此后只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从200点攀升至300点。

恰好在1928年的最后一天,道指突破了300点关口。当年道指增长了48%,是道指历史上表现最好的年份之一(仅次于1915年和1933年)。

当时电话业和航空业开始起飞。曾撰写一本关于道指的退休教授里查德·斯蒂曼(Richard Stillman)指出,“我将此称之为最后的猛涨。那是一个快乐的伟大时代。繁荣就像一场大爆炸:汽车大量生产,收音机大量生产”。

斯蒂曼教授认为,胡佛(President Herbert Hoover)在1928年的总统大选中战胜纽约州长艾-史密斯(Al Smith)也有助于道指攀越300点,“政治气候仍然对商业极为有利”。胡佛总统崇尚“强烈的个人主义”,并认为对商业的干涉是越少越好。

纽约証交所(NYSE)上市的工业股票的本益比为13.9,较1920年的低水平有了明显增长。但是从经济状况显着改善的角度来看,上述增长似乎并不过份。1927年11月17日,柯立芝(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总统的演讲的其中一句经典深入人心,他宣布美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代”(was entering a new era of prosperity)。 1928年3月开始,在没有明显原因的直接作用下,股市开始爆发出强劲的涨势。股市不再以稳定的步伐上涨,而是开始大幅度的跃升。市场的波动性也随之增长,大幅的增长经常被急速的下跌打断。

1928年股市增长了40%以上,道指的本益比从12增至14。在1928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道

指的收盘点位创下当年的最高值。

此前,有关股市为什么会大崩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它们认为1929年秋发生的各类事件可能对投资者的心理施加了不利影响。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解释具有明显的说服力,因为类似的事件在过去也发生过,但是它们并没有导致股市崩盘。

此后就是1929年着名的黑色星期五股市大崩盘,当时道琼指数跌幅超过九成,多少华尔街大亨因此跳楼,之后还连带引发经济大萧条,近四分之一的劳动人口失业,三分之一的银行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股票行情猛跌,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260亿美元,严重削弱金融制度,动摇企业界信心,阻碍工、农业发展,缩小海外购买和投资,使经济陷入停滞状态。从1929年至1932年,银行破产101家,企业破产l09371家,全部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对这次大萧条,美国社会因而痛定思痛,成立独立的证券管理委员会(SEC) ,奠定的现代证券市场管理的雏型。

1930-1939

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53.8%。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到1933年3月,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1933年的商品消费额,下降到1929年水平的67%。危机期间,一方面生产过剩,商品积压,甚至销毁大量农产品和牲畜,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又缺衣少食。据数据显示1932年9月,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无法维持生计 (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200万人到处流浪。在这次大萧条中,工业、农业、信用危机同时并发,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工业生产总产值下降36%,世界贸易缩减2/3。大多数投资者都知道,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期,道指度过了一段悲惨时光。在进入三十年代的时候,道指为248.48点,明显低于1929年崩盘前创下的381.17点的最高值。1932年7月,也就是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道指跌至令人悚然的41.22点。1939年终,道指收于150.24点。

但是多数投资者不知道的是,1930年代也是股票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的十年。投资者的神经因为大萧条的磨砺而变得坚强,早就适应了大喜大悲的刺激。

道指1930-1939十年走势图

1932年中,国内生产毛额(GDP)较1929年下跌三分之一,工业产出只有产能的12%,失业率维持在近25%的水平。

道指在1931年下跌52.7%,1937年下跌32.8%,也在1933年上涨66.7%,在1935年上涨38.5%。日常交易的波动也非常剧烈。可能让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道指历史上涨幅最大的十个交易日有七个处在1930年代。

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在1933年开始主政,他制定了各类社会计划并让人们为修筑公路和公共建筑而工作。他的执政历史有如一个政治性的罗夏墨迹测试(Rorschach test),透过那些历史的痕迹,一些人看到了魔鬼罗斯福,另外一些人却视之为救世主罗斯福。

股市似乎喜欢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道指在1933年上涨39点,1934年涨6点,1935年涨40点,1936年涨36点。

新奥尔良大学(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的名誉退休教授里查德·斯蒂曼(Richard Stillman)在1996年的一次访谈中指出,民间资源保护组织(the 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美国证管会(SEC)和社会保障的出现帮助道指扭转了走势。

1938年道指再度跌至100点以下。索博尔(Robert Sobel)将此归咎于罗斯福的增税政策。斯蒂

曼(Richard Stillman)指出,由于其他国家都在各自苦度难关,海外对美国商品的需求疲软。两位历史学家都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大萧条的结束。索博尔指出,“是战争而不是罗斯福使这个国家走出了大萧条。”

1940-1949

道指1940-1949十年走势图

希特勒(Hitler)与1940年代的股市恐慌

整个二战期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曾遭受两度重大打击,且走势持续低迷。

第一次打击发生在希特勒(Adolf Hitler)大肆进军的1940年初。希特勒的野心令市场忧心忡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两周内的跌幅竟超出23%,下跌速度位居历史前列。

1940年5月24日,道指由148.17点的月内高点惨跌至113.94点。在占领波兰全境几个月后,德国又于1940年4月入侵丹麦和挪威,美国股市的紧张情绪随之达到顶点,连华尔街日报也不禁惊呼“股市的心理危机已如重型炸药,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5月9日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指出,一旦德军入侵荷兰,“市场会担心英国也将遭受攻击”。果不其然,一天之后,希特勒即率军对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低地国家发动了闪电战,而德军在法国

方面的攻势也取得迅速进展。

此间,华尔街日报专栏指出“众多华尔街个人投资者还是比较讲究实际的,他们认为欧陆战事升级无疑将刺激美国工业生产成长…… 然而,假如德国迅速获胜,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时至6月11日,德国对法国的入侵已全面展开,英国则被迫放弃在法国西北部及比利时的防线,并仓猝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邓扣克大撤退。道指走势于此时开始逆转,并在当年余下时间中保持上涨态势。

霍夫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已故历史学家罗伯特·索博尔(Robert Sobel)称,“马其诺防线(Maginot line)失守所引发的市场恐慌迅速散去,股市随之开始反弹。”纽约大学的经济历史学家里查德-赛拉(Richard Sylla)认为,随着不列颠(Britain)之战的进行,美国投资者逐渐认识到,英国皇家空军有能力保卫不列颠,他们也绝不会“一觉醒来就发现不列颠已然沦陷。”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战争出现了戏剧性转折,股市也由此长期下跌。

1941年12月7日,日本战机奇袭美国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海军基地,将美国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认为这天将“永远计入耻辱史”(''a date which will live in infamy''),股市显然持同样观点。12月8日,道指下跌3.5%,由116.60点跌至112.52点。其后五个月中道指持续下跌。

日军奇袭珍珠港前,多数美国民众还都期望美国能避免直接卷入二战。但日本人的进攻却彻底打破了他们的美梦

股市和美国军队一样措手不及,华尔街日报专栏描述道:“美日交恶之前一周,美国股市刚刚出现了几个月以来最为强劲的涨势。不过,当时华尔街认为,东京和华府之间的谈判尚需较长时间,事态才能趋于明朗。”

市场最为担忧的事包括战争的资金来源问题。显然,罗斯福政府(Roosevelt administration)只能加税和增发国债。华尔街日报认为“这无异于笼罩在市场前景上的一重阴影”。

但利好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华尔街日报在头版指出,美国卷入战争中则意味着“美国将全面改造

生产机器,以保证军工方面的最大产出。”某些经济学家也认为,正是战争效应协助美国摆脱了1930年代初的经济低迷。

股市的跌势一直延续到1942年4月末,此时道指已跌至92.92点。随后股市开始反弹,截至1942年终道指涨至119.40点。战争于1945年结束,道指也升至192.91点。以上多年的经验证明,一旦美国卷入军事冲突,股市通常会先下跌而后反弹的典型行情。

1950-1959

道指1950-1959十年走势图

"道指从300点攀升至400点花费了整整二十五年,但道指突破500点大关却仅用了短短一年时间。"

韩战拖累道指下跌

韩战的爆发再度将道指拖入了下跌泥泽。

1950年6月25日,北韩军队向南韩发动攻击,而道指则已于三天之前,即6月22日,预先开始下跌。

二战之后,北韩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南韩则为美国控制,双方依北纬38度线分界对峙。

北韩军队突破三八线之后,美国一时不知如何应付。三周之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12%,7月13日道指跌至197.46点。

同年七月,麦克阿瑟将军(Gen. Douglas MacArthur)开始指挥联合国军队协助南韩作战,军需物资也陆续运至前线。随着麦克阿瑟将军挥军北上,节节取胜,道指也一路上扬。截至1950年底,道指收高17.6%,次年又再度攀升了14.4%。

纽约大学的经济史学家里查德-赛拉(Richard Sylla)认为,“韩战期间道指的确迎来了黄金时期,但推动道指上涨的却并不完全是战争因素。其中国防类股的表现非常理想。此外,因大量物质需运输至前线,铁路类股的表现更是抢眼。”

1950年底,随着中国军队进入北韩境内协助北韩军队作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再度下跌。战事一直持续至1951年,双方都无法取得决定性的军事胜利。

1951年4月,因反对美国对华政策,麦克阿瑟将军(Gen. MacArthur)遭杜鲁门总统(President Truman)解职。受此消息激励,美国股市开始攀升。赛拉教授(Professor Sylla)认为,这充分反映出美国民众并不愿卷入与中国甚至是苏联的全面战争。

1953年7月,美中双方签署停战协议,此时已有三万三千六百五十一名美国士兵在韩战中丧生。直至1954年中,道指终于达到并突破了1929年大萧条前的水平。

1950年代道指一举突破500点

道指从300点攀升至400点花费了整整二十五年,但道指突破500点大关却仅用了短短一年时间。

道指于1956年3月12日站上500点关口。这实际是1950年代股市连续上扬的集中体现。1950年至1959年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攀升了239.5%,是除1990年代外道指表现最好的十年。

五零年代的低通膨和低利率为股市攀升创造了绝佳环境。新建的州际高速公路极大方便了货物的运输,新兴的电视媒体则在消费者中培养起对各类商品的需求。艾森豪总统(President Eisenhower)深受爱戴,整个国家的精神也极其振奋。

比林义协会研究主管杰佛瑞·罗宾(Jeffrey Rubin)认为,1956年3月,有关艾森豪总统健康状况的利好消息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道指整个月的强劲涨势。1955年秋季,艾森豪总统突发心肌梗塞,当时民众都很担心他能否竞选连任。1956年2月,艾森豪总统终于宣布他将参加下届总统选举。

道指攀升至500点的当天,美国正面临两大国际危机的困扰。中东方面,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正在不断升级。这场冲突在稍后的苏伊士危机(Suez crisis)中演变成为了战争。与此同时,因抗议英国驱逐力主与希腊合并的马可里阿斯大主教(Archbishop Makarios),赛浦路斯(Cyprus)也发生大罢工。

类似危机通常都会在短期内对股市产生消极影响。但1956年3月,股市的上升势头却未受丝毫影响。

苏联人造卫星(Sputnik)重挫美国股市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当时苏联是美国的死敌,于是苏联发射卫星一事对美国股市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1957年10月3日,即苏联发射卫星的前一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为465.82点。到10月22日,道指已跌至419.79点,三周跌幅近10%。此后市场略有回升,但直到该年年底,道指仍与十月初的水平有30点的差距。

股市下跌反应出美国投资者的信心在下降,他们认为苏联已经在太空科技竞争中取得了领先地位,并且担心苏联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已领先美国了。

但并非所有股票都遭到了卖盘打击。由于投资者认为美国政府将向飞机和飞弹制造业投入更多的资源,这类股票显示出一些上升势头。“华尔街日报”的专栏曾经这样评论到,“苏联的卫星提振了航空制造类股。”

1957年10月10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挫9.69点,这是自两年前艾森豪总统(President Eisenhower)心脏病发作导致股市下挫以来,股市出现的最大跌幅。这次下跌之后,道指也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

此后,在10月21日,股市跌情更为严重,道指再度下挫10.77点。股票经纪人和交易者都认为,股市下跌应部分归咎于美国政府在苏联卫星升空之后的盲目乐观情绪。当时五角大楼宣布减少

飞机采购,在苏联已经显示出强大科技实力的情形下,许多人都被这种不明智的行为所震惊。

叙利亚与土耳其关系恶化也是1957年美国股市重挫的原因之一。直到1958年五月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才回升至苏联卫星发射之前的水平。

苏联发射卫星之后,人们对美国正在丧失科技领先地位的担忧导致了股市重挫。与之相应成趣的是,在1990年代,正是由于人们相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公司,美国股市才得以高飞猛涨。

涨势行情的领导产业股﹕

1953-54年太空、铝业、建筑、造纸、钢铁

1958年保龄球、电子、出版

1959年自动贩卖机

1960-1969

道指1960-1969十年走势图

古巴飞弹危机动摇股指

1962年10月下旬,苏联开始在古巴部署进攻性核弹头飞弹的消息传开,导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再次下挫。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President Kennedy)警告说,无论从哪个国家、哪个港口开往古巴的船只,“只要被发现装载了进攻性武器,都必须返航。”至此,古巴飞弹危机进入高潮。

随着苏联的船只越来越靠近古巴,许多人都担心世界末日即将到来。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司法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说,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危机。紧张局势导致股市阴云笼罩,使那些本已因当年股市表现不佳而担惊受怕的投资者更为恐慌。(肯尼迪总统与钢铁公司的严重对立,正是美国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

早在八月份,就有关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带核弹头飞弹的传闻,但是直到十月份局势才真正紧张起来。在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发表措词严厉的讲话当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于558.06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较年初则下滑了24%。

从事后来看,这凄凉凋敝的一周蕴涵着非常难得的买进机会。在十月底之前,苏联领导人赫鲁雪夫(Nikita Khrushchev)同意撤回飞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始长期持续上涨,一直涨到1963年3月。

一年之后,1963年10月底,即距肯尼迪总统遇刺不到一个月的时候,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至755.23点,涨幅达到令人惊叹的35%。

肯尼迪总统前助手、目前在纽约当律师的泰德·索伦森(Ted Sorensen)回忆到,“两个超级大国对彼此的核武库重新做了一番审视之后各自意识到,应该采用更好的方法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

该事件的一个结果是:双方在1963年签署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同时,这场危机也使人们想出一句俏皮话:其他星球上之所以没有生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家比我们的更加先进。

涨势行情的领导产业股:

1960年食品、储蓄、借贷银行、烟草

1963年航空1965年太空、彩色电视、半导体

1967年电脑、集团公司、饭店

1968年可移动式住屋 (Mobile Homes)

1970-1979

道指1970-1979十年走势图

“即道指首次超过千点大关整整十年之后,道指才得以稳居1000点之上”。

1972年道指终于突破一千点大关

1972年11月14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破1000点,纽约证交所内欢声雷动。

如果说道指存在所谓的心理关口的话,那就是“道指1000点”。在六年多的时间里,道指几度非常接近1000点,但在收盘时就是不能逾越这一“魔力”关口。

举例来说,1966年2月9日,道指收盘于995.15点;1968年12月3日,道指收于985.21点;1969年5月时道指也曾经收于非常接近1000点的水平。但是直到1972年,这种奇怪的局面才有所突破。

今天仍活跃在股市上的许多交易者应该还记得1972年。当时,尼克森总统(Richard Nixon)在任,美国人纷纷挤进电影院去看“教父”,所有人都在收看名为“All in the Family”的电视节目。后来导致尼克森政府垮台的水门丑闻(The Watergate scandal),当时还仅仅是捕风捉影的事。越南战争是个重大的问题,但就在道指突破1000点大关的当天,北越政府同意派出代表,同美国谈判代表季辛吉就结束战争事宜进行新一轮谈判。

此前一周,尼克森开始同乔治-麦高文(George McGovern)竞选,以谋求连任。此时美国经济表现良好,经济成长势头之猛非同寻常,通膨率同利率都很低。

股市方面,当时正值“50支热门成长股(Nifty Fifty)”的黄金时期。这些股票如此热门,以至大家都称之为“一槌定音”股,即可以大胆买进,不愁买不出去。当时最热门股包括全录(Xerox)、雅芳(Avon)、IBM和麦当劳(McDonald)等股票。

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破千点大关之后不久,股市开始衰退,1973-1974年的大熊市开始了,到1974年12月时,道指一路下跌至577.60点。直到1982年下半年--即道指首次超过千点大关整整十年之后--道指才得以稳居1000点之上。

涨势行情的领导产业股﹕

1970年建筑、煤业、石油服务、餐饮、零售业

1971年可移动式住屋(Mobile Homes)

1973年金矿、银业1974年煤业1975年目录展示场零售(Catalog showrooms)、石油1976年医院、污染防制、安养院、石油

1978年电子、石油、小型电脑

1979年石油、石油服务、小型电脑

1980-1989

道指突破2000点

在道指突破了万点大关后,也许很难想象,就在十几年前,即1987年1月8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才首次攀升至2000点。

你可能还记得1987年。在那一年麦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在电影“华尔街”中扮演了那个贪婪的戈登·盖科(Gordon Gekko)。但正是在那一年,一出真正的好戏在真实的华尔街上拉开了帷幕。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1895.95点迈入1987年,并随即开始了大跃进的历程,截至8

月25日,道指已攀升至2722.42点,上涨幅度高达44%。在秋季,随天气转凉,道指走势急转直下,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便损失了近1000点。卖盘在10月19日达到高潮,当日即暴跌508点,跌幅达23%,日跌幅创下了历史新高。

道指1980-1989十年走势图

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破2000点后,几乎没有人预测到道指后来的辉煌。当时市场普遍认为,道指在大幅攀升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调整。

总部设在圣路易的A.G. Edwards & Sons公司分析师阿尔佛雷德·高曼(Alfred Goldman)曾预言股市在大涨之后将会下跌。纽约基金经理罗伯特·斯托维尔(Robert Stovall)也认为将出现一个“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股市将会看到“自己的阴影并迅速地跳进阴影”。潘韦伯公司的玛丽·法雷尔(Mary Farrell)相信股市将陷入区间交易,波动将局限于1800点至2200点之间。

也没有多少人能够预料到道指会在接下去的十年中连续向上突破七个千点大关。毕竟,道指共用掉了七十六年的时间才爬升至1000点,然后又费时十四年走过2000点。

随道指不断上涨,每一点的涨幅百分比在不断缩小,因此下一个千点的突破变得愈加容易。

Shearson Lehman Brothers公司交易商杰克·贝克(Jack Baker)在道指冲破2000点大关时兴奋地喊道,“真是太令人兴奋了,这就是历史。我见証了道指在1000点与2000点处的逾越,我希望能够活到道指突破3000点的那一天。”贝克先生表达了当时投资者的心声。尽管当时的市场人士

对股市前景极为乐观,但他们也没有料到仅在四年后贝克便实现了他的愿望。

涨势行情的领导产业股:

1980年小型电脑

1982年服装、汽车、建筑、折扣超市、军用电子、可移动式住屋、服装零售、玩具

1984-87年生化药品、食品、糕饼、超市、有线电视、电脑软体

1988-90年鞋业、糖业、有线电视、软体、珠宝零售、通讯、医疗保健

1990-1999

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大熊昂首华尔街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投资者对萨达姆·侯赛因难以捉摸的举动忧心忡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21%。

这一轮走势被称为萨达姆·侯赛因熊市。虽然股市下跌的速度较快,但其下跌幅度符合传统的熊市定义,即主要股指的跌幅超过20%。

道指在当年夏季曾不止一次尝试跨越3000点,但均在距离3000点还不到一个点时便嘎然而止,道指在7月16日与7月17日均收于2999.75点,令人惋惜不已。股市在上冲未果后开始回落,并在10月11日跌至2365.10点。

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股市跌情则在八月中期达到了高潮。此番行情发生在布希总统表示入侵“无法忍受”之后,以及美国表明将要采取措施之前。对美国可能会陷入长期的战争困扰以及萨达姆·侯赛因可能会使用化学或生物武器的恐惧加速了股市的下跌。但由于战争迅速结束,美国大获全胜,1991年1月17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飙升了114点。

Birinyi Associates公司拉斯罗·伯英伊(Laszlo Birinyi)指出,股市对战争结果的预测要比大多数人更为准确,“股市早在十月份就已预料到战争不会持久。”

当然,战争并不是股市在1990年低迷的唯一因素。经济状况也给股市投下了一层阴影。实际

上,当时的美国经济已处于衰退之中,但直至1992年美国经济研究署才宣布美国经济在1990年7月至1991年3月期间出现了衰退。

道指1990-1999十年走势图

直到1999年年底,1990年仍被看作是最后一个熊市。在其后的八年里,股市下跌幅度最大的一次是在1997年10月,股市下跌了7.2%。但股市随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弥补了554点的损失。

当美国在1998年因联合国武器核查问题而再次与萨达姆·侯赛因翻脸时,市场似乎不为所动。在对伊拉克空中打击措施成功实施后,股市稳步攀升并首次突破了1万点大关。

跨越3000点大关的坎坷之路

随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990年夏季逼近3000点,该指数在近期内突破3000点大关似乎已

成定局。此时距1987年1月突破2000点时已大约有三年半时间。

在1990年7月17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于2999.75点,距3000点仅有四分之一点之遥。第二天,道指盘中突破了3000点,但仍收于2999.75点。

七月,道指盘中多次突破3000点,但收盘时总是功亏一篑。在1990年的余下时间里,3000点逐渐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当时的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市场对此并不知情,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对波斯湾的入侵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惧。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十月份一路回落至2365.10点。投资者不禁回想起1966年,当年道指也曾在盘中突破了1000点大关,但在历时六年后,道指才重又站在1000点之上。

在1991年春季,美国以极大优势粉碎了萨达姆·侯赛因的军事力量,美国经济也走出衰退阴影,道指终于克服了3000点的阻力,收于3004.46点。这一天是1991年4月17日,距突破2000点为时四年多。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000点涨至2000点共用时十四年(涨幅百分比相对较大)。

乔治·布什是当时的总统并负责指挥波斯湾战争。由于1990年至1991年初美国经济疲软,以及其它一些因素使布希在选民中的声望受到损害。布什在199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比尔·柯林顿。

位于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镇的Birinyi Associates公司经理拉斯罗·伯英伊(Laszlo Birinyi)表示,在道指突破3000点后,股市的波动范围急剧缩小。在八个月的时间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仅在2900点至3100点之间的狭窄空间内振荡,3000点似乎变成了一块磁铁。在十二月后期,股市再次腾飞,奔向下一个千点。

涨势行情的领导产业股:

1990-94年医疗产品、生化科技、电脑周边/LAN、餐饮、电玩、银行、油气探采、半导体、通讯、生化药品、有线电视

1995-98年电脑周边/LAN、电脑软体、网路、银行、个人电脑、探油设备、直销

1999-00年网际网路、医药、电脑记忆体、电讯设备、半导体生产、电脑通讯、光纤设备、电脑商务软体

2019家具市场行情趋势预测

2012家具市场行情趋势预测 2011年,网络流行一句话——“神马都是浮云”,暗合着这个变局时代人们内心里对各种无奈和彷徨的一种放低。但对于再也伤不起的家具行业的这一年来说,每个事件都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都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市场环境的红海化,昭示着暴利时代的终结;企业和经销商洗牌的加剧,是未来市场走向成熟的序曲;每一个新模式的诞生,哪怕迅速枯萎,都是在为下一个更完美的新模式做着铺垫;不断有人进入,也不断有人退出,这正是行业新陈代谢加快的表征,也是行业机体愈加健康的明证。 家具行业的“年会”上非常流行的一些词语,例如“变局”,例如“维新”,都在2011年里真实地发生着,且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都要更真实。认清它们,把混乱的现实揉碎了、嚼烂了、吞下去,比之视而不见,更能让我们身心健康。当所谓“冬天”或者所谓“2012”真正到来时,才能跟得上滚滚的历史车轮。 生存环境:总体趋淡缘于宏观经 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走过,仅是出口家具收到了部分冲击,中国家具人似乎未受太多影响,反而还为许多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但随着孱弱的世界经济和紊乱的国际金融持续发酵,加之自身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健全,201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也无可避免的走到了危机的悬崖边。人民币对内贬值导致的原材料人工上涨、对外升值导致的出口受阻、房地产市场限购和限贷、信贷收紧导致资金链紧张……所有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快速的增长,之前数十年积累的大量需求,已经在市场容量急剧扩张中逐步消化,无论是房地产行业还是家具行业,未来的市场仍在,但那种整体的高速增长已经真正成为“过去式”了。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家具产业,都已经如郎咸平长期告诫我们的那样,陷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之中。家具行业,和中国经济一样,就像一个在冰面上奔跑的小孩,一不小心跑过了终点线却停不下来。 前方不远处就是冰山。这就是为什么,2011年底,恶性通货膨胀受到遏制,人民币对外升值减速,房价明显下跌、交易出现放量,甚至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始松动,整个家具行业却感觉日子更加难过了,因为我们或许已经迎来了传说中的滞胀——一边经济增长停滞、一边通货膨胀继续。 卖场面积过剩、企业数量过剩、总体产能过剩,这些都只能等待整个行业通过洗牌和重整来化解。单个企业应对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手段,只能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减少渠道和管理费用等。而对宏观经济大环境的改善,则不可期望太高。 中央将2012年经济工作方针确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12个字。其中的“稳增长”,正反映了中央对于经济增速回落过快的担忧。 区域市场:东边不亮西边亮 尽管有些市场人士认为,家具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并不必然相关,但是常识和事实却告诉我们:如果房子都卖不出去,还有谁买家具呢?而另一方面,商品房价高的城市,也是商业地产炒作最热的城市,是连锁卖场扩张最迅猛的战场。房子成交的缩量和卖场面积的过量同时作用,雪上加霜。 今年以来,市场情况最糟糕的主要是国内的一线城市,同时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天津、沈阳、南京、上海、杭州、厦门、广州和深圳等。而它们,正是在这轮房地产调控中,受到限制程度最大的城市。这也很大程度由于,在上一波房价快速上涨过程中,这些城市最被传统商业地产投资者所重

国际上主要股票指数历史走势及成因分析

国际上主要股票指数历史走势及成因分析 一、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 道·琼斯指数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范围最广的股票指数,从开始编制至今多年来从无间断。年月日,道·琼斯公司创始人查尔斯·道开始编制一种股票价格指数,并刊登在《每日通讯》上。今天的道·琼斯指数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共分四个分类指数:工业股票价格指数、运输业股票价格指数、公用事业股票价格指数和综合股票价格指数。其中,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应用范围最广。在这四类指数下又有若干的细分指数,总量达到多种。 道·琼斯工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股票指数都是平均系列指数,综合指数是由以上三个指数的只成份股组成的平均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的价格总体走势。道·琼斯平均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遇到拆股、换牌等非交易情况时用除数修正法予以调整。 美国道琼斯指数历史走势 道琼斯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于年月日问世,百年来趋势分析如下: 、年一战后,商品泡沫破灭,通货紧缩开始,迎来了股市大牛市场。到年月日 , 道·琼斯股票指数达到年代的高峰。 年月至年月 , 美国经济危机,道·琼斯指数下跌了,年月日,美国股灾,日跌幅达。美国年经济危机的起因是房地产泡沫,按揭庞大,无力偿还,发生了银行金融危机。 、年月至年月,道·琼斯指数回升,整个这一时期的升幅为。当时,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年月至年月,该指数在二战后上升了。二战后商品及通胀泡沫破灭,年,制止通货膨胀跟至,艾森豪威尔股市牛市开始。 、从年至年年的时间里,美国股市出现了连创新低的调整,从年至年的年间,是美国经济的恢复期,股市出现了恢复性的上涨,但仍然处于年以来的大箱体之中。 年月日,美国股灾,暴跌点,日跌幅达到创纪录的,该日被人们称为“黑色星期一”。年,格林斯潘刚接任美国联储局局长一职后,美国逐渐结束低利率时代,开始步入加息周期。随着加息进程的推进,美国股市便因银行收紧信贷情形,于年月日出现大跌。经过月日、日暴跌后,全球股市危机并没有结束。月日,心慌意乱的投资者又开始在外汇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硬通货,造成美元大幅贬值。月日,受美元贬值和周边市场股市暴跌不止的影响,道·琼斯指数再次暴跌.点,跌幅为.% 年月日,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狂泻点,日跌幅达 , 日跌点数创历史之最;并且,首次启用股市停盘的规定,由于跌幅过大,当天两度停盘并提前收市。 、年,高科技股泡沫破灭,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幅,这是该指数自年月日以来的最大跌幅。当时,原油价格收于每桶美元之上,且美元走软,加之公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 显示核心批发价格明显上升,所有这些都引发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 、受到国际油价回跌以及通用汽车股价上涨的激励,美股持续走高,道琼斯指数年月日收盘突破点大关,为四年多来首次逾越该点位。 二、香港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年月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由在香港上市的较有代表性的家公司的股票构成,其中金融业种、公用事业种、地产业种、其他行业种。恒生指数最初以年月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年月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 恒生指数历史走势图

股票市场走势的分析方法

股票市场走势的分析方法 股票市场走势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整个经济的发展,目前的热门事件,监管决策和投资者的认知。但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股票市场走势及个体公司是难以理清的。通过从上而下考察市场,你可以了解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 宏观大局因素 1、通过查看经济这个总的大整体来了解全局。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股票市场。通过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你可以得到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首先着眼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看看经济是如何快速增长的。 2、其次,看通货膨胀速率,主要看美元今天与明天的价值差异。通货膨胀与等指标的跟踪直接取决于消费者物价指数和商品物价指数。 3、研究其他经济数据,如就业增长数据和美联储的报告。其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监管银行,主要控制通胀和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它在市场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因此,密切关注美联储报告,他们经常会实现自我给出的预言。 4、阅读报纸,找出可能会影响股市的外部力量,如政治,世界事件和当前潮流。 股市的当前表现 1、查看股票市场目前的表现。市场指数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或标准普尔500指

数是对股票市场目前表现的总结。 2、确定哪些行业是向上发展的,哪些是向下发展的。寻找那些与本行业发展趋势的的公司。这是独特的特征标志,它或将是整个行业变动的标志。 3、考虑每股发布的资料。你不能跨公司比较该公司的总数据,如总收入或总盈利。当然,如果你可以将其转换为每股信息,则会更加容易。值得注意的是,每股数据可以在很多网站申请查看该公司的财务报告获取,或者可以将自己获得的总数据除以已发行股数以获取转换数据。 4、按季比较股价增长的百分比。如果一个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增加1美元,其股价增加为1.10美元,那么今年其股票价格将以超过0.10美元每股的速度向上增长。 5、检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这些信息途径比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财务实力更有效。 从技术面分析股价走势 1、分析股票的技术走向,包括技术分析与解读股价趋势、成交量,以决定何时买入或卖出股票。 2、收集在不同时间段显示的每股价格和成交量波动图表。当你的股票低于50或高于200时,检查日均线情况。 3、研究技术指标,这将有助于你了解你的公司股票的发展情况。一个有用的工具是股票的均线。 4、你的股票图表可以为你提供股价发展指标。

木材市场行情分析

2017年中国木材市场行情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木材加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受市场放量推动,2017年3月份木材市场走出了一波喜人的春季行情,尤其是权重版块的快速走货,让木材市场的恐慌氛围有所缓解。根据中国木材价格指数网监测数据显示,本月木材综合指数月指数报点,月环比涨点,涨幅%。交易额较上月增加%。三大市场盘面表现一般,其中广东鱼珠月指数报点,月环比涨%,涨幅居首;上海福人月指数报点,月环比涨%;四川大西南月指数报点,月环比跌%。 不过在量能方面,三大市场却有着不一般的表现,本月广东鱼珠、上海福人、四川大西南月销量分别上涨了%、%、%。其中权重板块的大幅放量成为了市场关注焦点。根据中国木材价格指数网监测数据显示,本月红木、原木、锯材、人造板、地板全月销量分别增加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月销量增幅明显,但春节假期休市也是3月份销量环比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

图表2017年中国木材价格指数涨跌表 数据来源:中国木材价格指数网(2017年3月)

图表2015-2017年中国木材价格指数月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木材价格指数网 (一)3月中国木材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1、红木市场:节气阴影退却,红木市场量价齐升引关注 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在逐渐褪去春节假期阴影之后,3月份中国红木市场量价齐升的反弹走势引起了业内人士广泛关注。本月红木分类指数月指数报点,月环比涨点,涨幅%。交易额较上月环比增加%。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木材加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三大市场均有出色表现,其中广东鱼珠红木分类指数月指数报点,月环比涨%,交易额较上月翻了番,成为大盘上涨的核心动力。上海福人本月指数报点,月环比涨%,月交易额环比增加%;四川大西南月指数报点,月环比涨%,月交易额环比增加%。 盘面观察,在收获量能的同时,本月红木各代表材种也呈现出动荡走势,本月广东鱼珠市场大果紫檀、微凹黄檀领涨大盘,价格指数分别上涨%、7%,成交均价为20400元/吨、34000元/吨,较上月分别上涨2000元/吨、3000元/吨。另外,阔叶黄檀本月价格也呈现了明显涨势,尤其是上海市场,本月上海福人阔叶黄檀价格指数报点,月环比涨%,涨幅居首。虽然当前不少木材商已经在源头积极寻找货源,但由于出口管制严格,再加上到港周期较长,本月国内市场阔叶黄檀新货入市量较小,整体货源还出较为紧张态势。 而刺猬紫檀在买涨不买跌的情绪影响下,本月价格继续回调,本月广东鱼珠刺猬紫檀月指数报点,月环比跌%。 交趾黄檀本月上海福人价格指数报点,月环比涨%,成交价为112800元/吨;广东鱼珠价格指数报点,月环比涨%,成交价为124000元/吨,市场有价无市特征明显。

(2)从美国百年10次股灾看2014年历史重演

(2)从美国百年10次股灾看2014年历史重演 一、美国百年10次大股灾发生前后的时间规律。 历史画卷生动地再现了100年美国金融市场的百态。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洞察人心。 下面是美国股市1900年--2004年百年涨跌走势图,1、100年前的绞肉机 开始日:1901年6月17日,结束日:1903年11月9日。道琼斯指数顶点:57,低点:31,跌幅:46%,时间:29个月。 这是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数据库中指数纪录最早的数据,在1900年前道琼斯指数没有记录,因此这次股灾堪称最古老的股市大崩盘。 2、旧金山地震成为恐慌的推手 开始日:1906年1月19日,结束日:1907年11月15日。道琼斯指数顶点:76,低点:39,跌幅:49%,时间:22个月。 (注意:从上次股灾结束的1903年11月9日到本次股市1906年1月19日的高点共运行了26个月)

这场股灾史称“1907年大恐慌”,当时“百年美股第一人”杰西.利弗摩尔整30岁,靠恐慌前空头部位大量做空“太平洋联合铁路”股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美元,自此名扬资本市场30年。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大熊市 开始日:1919年11月3日结束日:1921年8月24日道琼斯指数顶点:120,低点:64,跌幅:47%,熊市历经:21个月。 (注意:从上次股灾结束的1907年11月15日到本次股市1919年11月3日的高点共运行了12年) 这场熊市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国内企业盈利成长开始放慢、下滑,导致随后的2年熊市。从1921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股市进入史无前例的8年大牛市。 4、1929大股灾。 开始日:1929年9月3日,结束日:1932年7月8日。道琼斯指数顶点:386,低点:40,跌幅:89%,历时:2年10个月共计34个月。 (注意:从上次股灾结束的1921年8月24日到本次股市1929年9月3日的高点共运行了8年)。 华尔街当时三位最成功的金融大亨均为独立操作的独行侠:利弗摩尔、巴鲁奇和老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父亲,也是美国第一届证监会主席和美国证券法制定者),全是空头仓位的大熊。

由百年美股十大熊市分析看中国A股18年历次底部的构筑[2008-8]

由百年美股十大熊市分析看中国A股18年历次底部的构筑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研发部总裁John Smith 联合撰写 2008 年8 月 在本轮上证指数由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重挫到2008年8月19日的2,285点左右,跌幅深达63%以上,即便是众多的机极投资者也都一直困惑于A股的这个市场底部到底在哪里或者将会是怎样形成。这里我们研发部的刜步观点是:如果这里有明显的事实显示中国A股整体的盈利能力同比和环比从新步入增长期,那市场的终枀底部形成的趋势将早晚会明确成立。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A 股整体盈利没有步入新的上升通道,那不管中国的经济数据显示它是否是走L形或其它的指标在全流通完成乊前,对A股都是基本上不会形成多少方向性的指导。 未杢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公司的研发部判断中国经济会是一个宽松式的慢升发展。资本市场会走一个较大的宽松形态的U型(情绪性恐慌结束,本能性底部形成)底部,再走出一个型(经济在振荡中好转恢复,从新向上扩展的事实,企业盈余利润恢复同比和环比成长)的base on top of base的形态。至于现在我们考虑指数跌到哪个位置具体的范围预测意义不大(这在仸何一次股灾中都意义不大),仸何点位都有可能。事实上多数时候预测的范围都是错误的,这点我们只能以市场小学生的心态杢耐心而恭敬地等候。为此,我们认为当前重要的是有必要对我们的机极客户迚行迚一步迚行“金融发展精加工的研究培训”工作,也

就是说很有必要让我们的机极客户对美股这个全球最大也是最流通化的市场乊过去100 年的发展历史和中国过去18 年A股的发展中历次大熊市的底部极筑做系统化的客观分析训练,这样也有利于我们对A股本轮熊市股灾所需的时间和结束的形态上有个较为充分的心里准备。 美国百年金融史之十大最恐怖股灾熊市如何结束(指数跌幅超过40%为基准): 这里我们将精选实战对比美股过去十大熊市的底部形态和时间,以及与其对比的中国A股已经发生过熊市的底部状冴。美股的熊市次序是按照其恐怖程度大小来排列: 美股最近一次大崩盘(图1): 这是美股过去100 多年中仅次于1929年的大股灾。 开始日:2000 年3 月7日 结束日:2002 年10月8 日 熊市历经:950天左右(31 个月) 纳斯达兊指数终枀顶点:5,133 纳斯达兊指数终枀低点:1,108 百分比跌幅:-78%

(完整word版)全球主要指数简介

全球主要指数简介 A.亚太 一.日经指数 NIKKEI225指数是由《日本经济新闻社》推出的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交易的225个品种的股价指数,1979年第一次发表。此种指数延续时间较长,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成为考察日本股票市场股价长期演变及最新变动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指标,传媒日常引用的日经指数就

是指这个指数。日经指数的采样股票分别来自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电力和煤气业、仓储业、水产业、矿业、不动产业、金融业及服务业等行业,覆盖面极广。而各行业中又是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作为样本股票。该指数也是反映日元价值的因素之一,因此会对日元在外汇市场上的汇率造成相关的影响。 图为日经225指数近五年的走势图。 B.北美 一.道琼斯指数 图为道琼斯指数近五年的走势图。 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股价指数,也是纽约证券交易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指数,它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包括三十种工业股平均股价指数,基期为100。

图为Dow Jones官网首页 二.标准普尔指数 图为标准普尔指数近五年的走势图。 它由美国证券咨询机构--Standard&Poor公司编制和发布的股价指数,仅次于道琼斯指数,从1923年开始编制,采样股为纽约证交所上市的500种普通股股票,其中含工业股400种、运输股20种、公共事业股40种、金融股40种。 由于该指数根据纽交所上市的大多数普通股票加权计算而得,能

灵活地对认购新股权、股份分红和股票分割等引起的价格变动作出调整,指数数值较为精确,并且具有很好的连续性,所以往往比道琼斯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因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能全面的反映股市动态的指数。 三.纳斯达克指数 图为纳斯达克指数近五年的走势图。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是反映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行情变化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基期为100。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主要由美国的数百家发展最快的先进技术、电信和生物公司组成,包括微软、英特尔、美国在线、雅虎这些家喻户晓的高科技公司,因而成为美国“新经济”的代名词。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是代表各工业门类的市场价值变化的晴雨表。因此,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

国际商品指数及投资模式

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简称商品指数,是指以在期货市场上上市交易的商品期货为标的编制的价格指数。最早出现的商品指数是1957年由美国商品研究局,依据世界市场上22种基本的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的一种期货价格指数,简称为CRB指数。经研究证明,商品指数无论在商品市场中还是在对宏观经济的分析指导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目前很多著名的商品价格指数本身就已经成为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例如CRB指数期货、标普高盛商品指数期货以及道琼斯瑞银商品指数期货等均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并且这类指数也已经成为各类商品投资基金的重要交易工具。自2002年至2010年,商品指数化投资管理的资产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巴克莱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指数基金投资大宗商品的资金只有90亿美元,到2010年已高达2000亿美元。其中S&P GSCI和DJ-UBSCI是目前跟踪量最大的两个商品指数,占整个商品指数投资的85%以上。 国际著名商品指数 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 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CRB指数)是最早创立的商品指数。2005年6月20日,路透集团(Reuters)与Jefferies集团旗下的 Jefferies金融产品公司进行合作,并对CRB指数进行重新调整,更名为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数(RJ/CRB)。CRB指数是以一揽子的商品价格为组成成分,在此基础上计算而得到的商品指数,反映的是美国商品价格的总体波动,能使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利用指数交易而获得商品价格综合变动带来的获利机会。CRB指数原来赋予了各构成商品同等权重,某一商品价格的反向变动不会导致CRB指数值出现异常巨大的变动,而新的商品指数将所有商品分成四个权重等级,最高的原油权重为23%,最低的桔子汁、镍、小麦权重只有1%。该指数每个月调整一次,选择的商品价格采用期货合约的近期月份,而不是以前采用的6个合约月份的平均价格。同时,在计算指数值时,CRB指数利用了合约延期和几何平均技术,这对指数价格的波动起到了平抑作用,从而创造了相对平滑的价格走势。 CRB指数由于能有效地反映出大宗商品的总体趋势,同时也为宏观经济景气的变化提供有效的预警信号,因此成为最为著名的商品指数。1986年,纽约期货交易所与CRB合作,推出以CRB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并于2005年7月12 日推出了基于RJ/CRB指数的期货交易,即RJ/CRB指数期货合约。与以前的Reuters/CRB指数期货合约相比,RJ/CRB指数期货合约最大的变化是合约规模由原来的每点500美元调低为200美元,降低了投资门槛。目前该指数在国内外市场中仍被广泛关注和应用。 标普高盛商品指数 高盛商品指数创立于1991年,高盛公司设计它的目的是为商品市场投资提供一个可靠的、公开可行的业绩基准。2007年2月,标准普尔公司从高盛公司手中购买了该指数,重新命名为标普高盛商品指数(S&P GSCI)。标普高盛商品指数在权重设计上采用世界生产加权法,其成分品种权重的赋予取决于指数中各商品现货产量的比例以及市场的流通性和交易量,指数中所有商品数据的选择均为最近5年该商品可获得数据的平均值计算。权重每年1月份重新设定。目前,标普高盛商品指数包括24个品种,其中有6种能源产品、5 种工业金属、8种农产品、3种畜牧产品、2种贵金属。按标普高盛商品指数的计算方法,大量权

150922美国加息周期历史数据统计总结

前四轮美国加息周期对资本市场影响统计: 道琼斯指数三次上涨,仅99-00年加息周期下跌4.08%。上证指数二次上涨,一次下跌,其中94-95跌幅28.76%,99-00涨幅12.14%,04-06涨幅19.51%。值得注意的是,在后两轮上证指数上涨的美国加息周期中,CRB平均涨幅远远超过前两轮;其对应的末次加息全球GDP均值约为5.2%,远高于前两轮的全球GDP均值3.68%;而1999年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初始点,99-06年对应的是中国GDP趋势性快速上升阶段;与之相反,CRB涨幅最高的04-06阶段,美国GDP趋势性下行,末次加息GDP增速仅为2.94%,显著低于其他三轮加息周期。 美国国债收益率均上升,其中对政策利率变化敏感的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幅度显著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表现最为明显的是04-06年加息周期,对应的2年期和10年涨幅分别为92.96%和12.99%;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加息周期中,首次加息时2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明显低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但末次加息时,2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上升至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当的水平。 CRB指数均实现上涨,但前两轮涨幅偏弱,平均涨幅为2.25%,其中94-95美元指数下跌,其对应的CRB涨幅为2.94%;后两轮涨幅较大,平均涨幅为23%,其中04-06美元指数下跌,其对应的CRB涨幅为30.25%。四轮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数有涨有跌,在前两轮加息周期中波动较大,其中88-89涨13.75%,94-95跌幅9.12%;后两轮加息周期中波动温和,其中99-00涨幅5.61%,04-06跌幅4.01%。 1988-2014年全球经济状态和结构性变化: 参考美国前四轮加息周期,首次加息时点之际,美国当季GDP同比增速均值约4.19%,当月CPI均值约2.9%,失业率均值约5.55%,全球GDP同比增速均值约4.255%;相比历史均值,目前美国加息条件明显偏弱,除失业率外,其余指标远逊于历史均值,其中15年二季度美国GDP增速2.66%,8月CPI仅0.2%,徘徊在通缩边缘,2014年全球GDP同比增速3.39%,而15年全球GDP增速大概率低于14年。 1988年-2014年,全球经济结构变化显著,发达经济体GDP占比由63.94%下降至43.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GDP占比由36.06%下降至56.88%。从国际贸易角度看,四大进出口国家中,美、德、日进出口占比均收缩,其中日本降幅最大;中国进出口占比则显著上升,其中出口占比达到12.07%,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占比升至10.59%,仅次于美国的12.65%,而全球进口占比超过10%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 历史统计总结及对本轮加息参考性判断: 单从历史统计数据看,美国加息周期中CRB指数和国债收益率上涨概率100%;但新世纪以来,美国对CRB指数影响趋弱,中国因素趋强;09年之后,中国需求和美元流动性成为CRB指数波动的两大核心因素,其中中国需求于10年3月见顶(当季GDP为12.2%),美元指数则于2011年5月见底(5月4日72.696),CRB指数于11年4月见顶(4月29日

未来三五年内有望翻10到20倍的牛股(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自从今年3月份中国完成新一轮政府的换届之后,有两个词被提的频率非常之高,一个是“中国梦”,一个是“经济转型”。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不是为了实现中国梦,那么就不需要实现经济的转型;同样没有经济转型的成功,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 而对于作为中国梦重要载体之一的中国股市而言,无疑更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一环。首先目前中国的股民数已经达到了1.5亿之多,差不多占到中国总人口数量的10%了,而按照一户三口之家来计算的话,那么也就是说几乎全国每三户人家中,其中就有一户是股民。所以未来股市的走势不仅可以说是关系着亿万股民的利益,更是承载着全国三分之一家庭的幸福梦。 那么未来中国的经济转型到底要如何转?未来的中国梦是怎样的?经济转型又会对未来的中国股市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以史为鉴------美国日本台湾经济转型时期的股市表现 从美股看到,美股在1975年开始进入了新的牛市,但真正进入牛市的指数只有纳斯达克一家,而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在今后的长达4年中都是宽幅震荡的横盘走势,入股我们进一步研究当时的P/E,会发现一个事实,在1975-1980年的新牛市当中,一路领先的纳斯达克指数在随后的6年中大涨4倍,而如果一个投资者只愿意买所谓低估值和低P/E的道琼斯指数或标普500指数,那么从最低点的1974年三季度的新牛市开始之初,到1980年初的6年中,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P/E就是在7倍到10倍间波动,道琼斯指数的平均市盈率P/E则在6倍到11倍之间。这就意味着,一旦你恐惧纳斯达克的高位,就完全跑输了市场的六年走势和回报率。 日本、台湾的历史经验显示,经济转型期GDP增速明显下降。日本GDP实际增速由1955-1970年的9.6%下滑至1971-1980年的4.4%。台湾GDP名义增速由1971-1990年的16.2%下滑至1991-2000年的8.6%。从日本、台湾经验看,经济转型过程中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占比下降,制造业内部钢铁、化工等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工业比重逐步下滑,而信息设备等技术密集型的新兴工业比重不断上升,构成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行业间的盈利能力也出现了分化,新兴行业优于传统行业,技术密集行业优于劳动型密集型行业。股票市场上,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表现较优。

道琼斯指数百年走势

道指百年走势 1910-1920 道指1910-1920十年走势图 交易所1914年停盘 在过去一百余年的时间当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几乎每个交易日都会发布其读数。唯一一次重大的例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足足关闭了四个半月的时间。 1914年7月战争甫一爆发,纽约证交所就追随欧陆交易所的脚步宣布停盘。这一举措非同小可,因为交易所历史上还鲜有停盘超过一天的时候。自一战之后直至九一一事件,虽然经历了多次战争、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但是纽约证交所再没有过停盘的时候。即便为在易变性较高的交易日中控制市场跌幅推出的跌停板(trading collars)措施,虽然受到许多交易者的白眼,但是也很少实行超过一个小时时间的。 历史学家认为,证交所之所以会在1914年作出这种非常的决定,主要是英国经济学家安杰尔(Norman Angell)的理论使然。此前一年,安杰尔曾经撰写“大幻景”(The Great Illusion)一书,预言一场世界大战将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他的理论依据是: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企业和政

府必将清算所有投资,购买黄金以求保护自己的财产。 当年7月31日,管理层正式作出了关闭交易所的决定。证交所直到年底的12月15日才重新开盘,但是股票的最低价格还受到非常详尽的规定。至于完全自由的交易则是1915年4月才重新回到证交所。 停盘当然不会令股票交易者感到快活。在证交所关门的日子里,交易者和投机者就在交易所华尔街的总部外面进行他们自己的交易。虽然交易所方面以报复相威胁,但是这一公开黑市中的生意来往却从未停止。 当交易于十二月部分恢复之后,股票价格很快超越了七月下旬的水平。海外投资者确实在证交所进行了股票倾销,但是美国投资者却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了。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美国政府后来的参战固然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戏剧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却并非悲观主义者的预期。虽然战争爆发的最初五个月间,黄金确实流向了国外,但是伴随战事的迅速扩大,愈来愈多的海外投资者开始认识到美国实在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黄金又开始回流了。交战双方和其它国家对美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出现了戏剧性的增长。一场战争推动的繁荣出现在美国的土地上,而繁荣的经济也最终赢得了股市的控制权。到纽约证交所于1915年完全恢复交易的时候,一个不惟稳定、而且还在飞速成长的股市出现在了投资者的面前。 1920-1929 声名鹊起的1920年代 进入二十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备受战争、高税收和高通膨之苦的股市否极泰来。战争戏剧性地改变了华尔街游戏“玩家”的身份,战后新的投资者迅速涌现,并在此期间不断进入股市,明显提升了股市在整体经济中的重要性。 现在,如果在谈论股市时不提及道指,可能就像谈论天气时不提及温度一样不可思议。 但是事情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在问世后的约二十五年中,道指基本上与财经媒体的头号标题无缘。

道指百年走势及背景

道指百年走势 道指百年走势1910-1919 Source: Dow Jones Indexes交易所1914年停盘

在过去一百馀年的时间当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几乎每个交易日都会发佈其读数。唯一一次重大的例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足足关闭了四个半月的时间。 1914年7月战争甫一爆发,纽约证交所就追随欧陆交易所的脚步宣佈停盘。这一举措非同小可,因为交易所历史上还鲜有停盘超过一天的时候。自一战之后直迄九一一事件,虽然经历了多次战争、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但是纽约证交所再没有过停盘的时候。即便为在易变性较高的交易日中控制市场跌幅推出的跌停板(trading collars)措施,虽然受到许多交易者的白眼,但是也很少实行超过一个小时时间的。 历史学家认为,证交所之所以会在1914年作出这种非常的决定,主要是英国经济学家安杰尔(Norman Angell)的理论使然。此前一年,安杰尔曾经撰写“大幻景”(The Great Illusion)一书,预言一场世界大战将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他的理论依据是: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企业和政府必将清算所有投资,购买黄金以求保护自己的财产。 当年7月31日,管理层正式作出了关闭交易所的决定。证交所直到年底的12月15日才重新开盘,但是股票的最低价格还受到非常详尽的规定。至于完全自由的交易则是1915年4月才重新回到证交所。 停盘当然不会令股票交易者感到快活。在证交所关门的日子里,交易者和投机者就在交易所华尔街的总部外面进行他们自己的交易。虽然交易所方面以报復相威胁,但是这一公开黑市中的生意来往却从未停止。 当交易于十二月部分恢復之后,股票价格很快超越了七月下旬的水平。海外投资者确实在证交所进行了股票倾销,但是美国投资者却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了。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美国政府后来的参战固然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戏剧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却并非悲观主义者的预期。虽然战争爆发的最初五个月间,黄金确实流向了国外,但是伴随战事的迅速扩大,愈来愈多的海外投资者开始认识到美国实在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黄金又开始回流了。交战双方和其它国家对美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出现了戏剧性的增长。一场战争推动的繁荣出现在美国的土地上,而繁荣的经济也最终赢得了股市的控制权。到纽约证交所于1915年完全恢復交易的时候,一个不惟稳定、而且还在飞速成长的股市出现在了投资者的面前。 道指百年走势1920-1929

道琼斯指数变化与美国经济走势关联性分析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一) 道琼斯指数变化与美国经济走势关联性分析 刘强 要进入股市,就要回顾和学习世界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历史,这样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抓住机会,规避风险,并通过具体操作深刻体会其中的奥密。 如果说资本市场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支巨网,那么,这张金融之网在短短的几百年撒向了世界上每一个角落,而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右黑暗,它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在今天,以美国华尔街主导的金融危机的硝烟刚刚散去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回顾一下历史,想想我们新的起点又在哪里? 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热潮或技术进步都是依托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从十九世纪早期大规模运河和铁路的修建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到后来的钢铁和化工等行业的兴起推动美国重工业化的进程,美国经济起飞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与华尔街密切相关。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产业都无一例外地在美国兴起的。美国高效的资本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风险投资产业,是一个强大的创新机制,它创造出了“硅谷”神话;它不断地发现和推动一轮又一轮高科技浪潮,是美国经济和科技产业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在被称为“咆哮的90年代”,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90年的2000多点起步,持续上涨到2000年的12000点左右,上涨接近6倍,市值占全球市值的一半以上。这是美国股市一日千里的时代,也是给美国经济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资本和科技高度有效地结合,实现了美国从传统经济向新型经济的转变,并使其保持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地位。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个高效的资本市场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资本市场也是帮助我们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从影响大国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建设和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都经历了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是由于长期被压抑的民用需求得到恢复,拉动了经济增长所致。但是,在经历了一段粗犷式的发展之后,欧洲和日本都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这是因为初级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饱和期。而美国则依靠资本市场的推动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正如前面提到的,在近几十年,美国引导了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日本和欧洲国家只是依靠模仿在后面拼命地追赶。 中国的经济起飞将为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本土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而中国的崛起也期待着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支持。 股票市场不仅仅是为实体经济发展进行融资的,更重要的也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先导作用的晴雨表。而这种先导性也逐步在增强。我们对西方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理论的研究,也以美国为主,基本也可以窥得西方现代股票投资和股票投资理论发展的全貌。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交易所1914年停盘 在过去一百余年的时间当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几乎每个交易日都会发布其读数。唯一一次重大的例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足足关闭了四个半月的时间。 1914年7月战争一爆发,纽约证交所就追随欧陆交易所的脚步宣布停盘。这一举措非同小可,因为交易所历史上还鲜有停盘超过一天的时候。自一战之后直迄九一一事件,虽然经历了多次战争、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但是纽约证交所再没有过停盘的时候。即便为在易变性较高的交易日中控制市场跌幅推出的跌停板(trading collars)措施,虽然受到许多交易者的白眼,但是也很少实行超过一个小时时间的。 历史学家认为,证交所之所以会在1914年作出这种非常的决定,主要是英国经济学家安杰尔(Norman Angell)的理论使然。此前一年,安杰尔曾经撰写“大幻景”(The Great Illusion)一书,预言一场世界大战将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他的理论依据是: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企业和政府必将清算所有投资,购买黄金以求保护自己的财产。 当年7月31日,管理层正式作出了关闭交易所的决定。证交所直到年底的12月15日才重新开盘,但是股票的最低价格还受到非常详尽的规定。至于完全自由的交易则是1915年4月才重新回到证交所。 停盘当然不会令股票交易者感到快活。在证交所关门的日子里,交易者和投机者就在交易所华尔街的总部外面进行他们自己的交易。虽然交易所方面以报復相威胁,但是这一公开黑市中的生意来往却从未停止。 当交易于十二月部分恢复之后,股票价格很快超越了七月下旬的水平。海外投资者确实在证交所进行了股票倾销,但是美国投资者却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了。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美国政府后来的参战固然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戏剧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却并非悲观主义者的预期。虽然战争爆发的最初五个月间,黄金确实流向了国外,但是伴随战事的迅速扩大,愈来愈多的海外投资者开始认识到美国实在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黄金又开始回流了。交战双方和其它国家对美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出现了戏剧性的增长。一场战争推动的繁荣出现在美国的土地上,而繁荣的经济也最终赢得了股市的控制权。到纽约证交所于1915年完全恢复交易的时候,一个不惟稳定、而且还在飞速成长的股市出现在了投资者的面前。 声名鹊起的1920年代 进入二十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备受战争、高税收和高通膨之苦的股市否极泰来。战争戏剧性地改变了华尔街游戏“玩家”的身份,战后新的投资者迅速涌现,并在此期间不断进入股市,明显提升了股市在整体经济中的重要性。

美国股市波动分析(全)

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变化 道琼斯指数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数,因此用它的发展历程来从侧面反映美国股市的走势情况。以1960年为分析起点。我认为美国股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60-1965年:承接50年代的繁荣,上升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其他许多国家都处于动荡期,经济都还没有复苏,而此时美国作为观战国进入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间段,低通胀率和高的GDP增长率是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确定了美元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核心角色,促进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帮助提升了美国在国际投资中的控制权。同时从产业发展看,汽车、住宅、电视和新型家电产业发展迅猛,汽车、消费信贷和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口的流动性和美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因此这段时间美国股市逐渐上升,接近1000点。 (2)1966-1982年:波动调整期 第一轮波动:1966-1970年 60年代中期,伴随着“联合企业”投资的狂热的来临,美国股市进入历史上第二次购并浪潮。部分公司尝试通过利用现金和换股等不同方式,收购市盈率低的其他企业,提高自己公司的EPS(每股收益),来“制造”成长神话。上市公司通过建立“联合企业”所产生的所谓“协同效应”,人为制造利润成长,以此提高股票的价格。这一热潮使得股市从1966年-1968年有一轮短暂的上涨,但是随着1968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对联合企业的合并调查和收购会计制度的改变而崩溃。 同时期的概念股票投资热潮也是此轮短暂上涨的动因。发展壮大起来的投资基金纷纷集中持有预期发展势头良好的“概念股票”,投资者往往只关注收益成绩而忽略风险承担,大众行销概念的“学生营销公司”和老年护理概念的“美国四季护理中心”公司成为这一时期概念股的代表,这些概念公司后来多数被证明几乎不值一文,很多公司事后被发现犯有欺诈行为。随着这些欺诈行为的暴露,

技术分析之道.琼斯指数

技术分析之道.琼斯指数 查尔斯·道在1895年创立了股票市场平均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它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全 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它是描述美国证券市场总体价格走势的指数,那么与中国的投资者有何关系呢?先不说美国市场的行情变动会对全 球市场有巨大影响,单就道.琼斯指数作为现今所有股票价格指数之父 的地位,就值得我们花时间来了解。今天我们谈到道琼斯指数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从道琼斯指数的发展历史中来了解指数的起源和发展,从而对市场有更深刻的理解。 1 道琼斯指数的起源 查尔斯.道与其他两位合伙人创立了《华尔街日报》,该报纸的主 要内容就是搜集金融市场的各种新闻并对历史和当前的行情走势进行 评论和解释。19世纪末期,虽然金融市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而不断 扩大,但技术分析的理论还只是在萌芽阶段,相应的投资方法与技术 都没有成熟。在此情况下,洞察整个市场的行情走势往往变得很难。 即使在科技和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统计指标泛滥),想要洞察整体大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信息流通相对阻塞的19世纪。除非是拥有特殊的社会资源的人或者是专业的投资者才知道市场

发生了什么,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说是两眼一抹黑也毫不夸张。 查尔斯.道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将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公司的股票的价格进行算术平均,其结果能够较为客观的描述整个市场的走势。道.琼斯指数应运而生,如天空一乍雷一样,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即使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其他指数,有纳斯达克指数、日经指数等等,道.琼斯指数依然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指数之一。 2 道琼斯指数的发展 道琼工业指数首次在1896年5月26日公布,它象征着美国工业中最重要的12种股票的平均数。至今为止,在这12种成份股中,只有通用电气仍然留在指数中。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计算编制而成,发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编辑出版的《每日通讯》上(更多的有关各种指数的编制原理见公众号文章《股票价格指数》)。 当它首次被公布时,指数是40.94点。它被当作平均指数来计算,首先加上所有成份股的价格,再除以股票的数目。1916年,道琼工业指数中的股票数目增加到20种,最后在1928年增加到30种。到了1972年11月14日,平均指数首次超过1000点。目前已超过2万点(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股票价格指数为什么会一直上涨,原因有通货膨胀、成分股的变动、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共分四组: 一. 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它由30种有代表性的大工商业公司的股票组成,且随经济发展而变大,大致可以反映美国整个工商业股票的价格水平,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引用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人们通常所说的道琼斯指数是指道琼斯指数四组中的第一组,即: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二. 运输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它包括着20种有代表性的运输业公司的股票,即8家铁路运输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4家公路货运公司。 三. 公用事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