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家

庭教育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里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各类相关问题也日渐突出。文章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自己则留在农村与父母一方或者上辈亲人甚至父母的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的孩子。留守儿童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用辛勤的劳动获得家庭的收入,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城市一起生活,只能将他们交给祖父辈或者亲戚朋友照看,这些本应该在父母的关怀下成长的孩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与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比较起来,具有早期性、日常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关键的角色。然而,父母在离开家庭,远赴城市打工之后,如果忽略了自己作

为家庭主体角色的责任,只顾赚钱养家,让孩子跟随祖父辈或者亲朋好友生活,对于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孩子来说,如果教育不到位,很容易在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是父母同时外出。大多数留守儿童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但是这些监护人由于年老力衰或者家教意识较为薄弱,并没有真正承担起作为监护人的责任,往往只重视孩子的生活,而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另外有些家长因为对长期在外,没有好好照顾孩子的生活而感到歉疚,便采用物质补偿的方法,给孩子较多的零花钱,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父母的这些做法,忽视了与孩子进行心灵和亲情沟通,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总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面临的首先是生活艰难,很多出现了中途辍学的情形,相当一部分难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就是缺乏抚慰,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身心健康令人担忧;另外,监护人的素质不高,难以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些孩子由于亲情的缺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心封闭、自卑懦弱、行为孤僻、嫉妒和逆反等心理问题。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演变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做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很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课题。做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多管齐下,从各个方面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关爱。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父母的思想认识。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一般是将留守儿童委托给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照看,出于血

浓于水的亲情,这些监护人也都很愿意监护好留守儿童。但是,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在实际监护过程中,监护人只是照顾好了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却不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归纳起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时间严重不足

据统计,在留守儿童家庭中,32.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和孩子联系一次,21%的家长每个月才会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会和孩子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没有和孩子联系过。由于长期远离父母,与父母直接接触时间极少,让留守儿童的教育严重不足,监护人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问题,而很少考虑对孩子的教育。

(二)教育方法不当

父母远离孩子,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这是很多农民工父母面临的问题。很多农民工父母都是选择以金钱和物质来作为奖励措施,以体罚作为惩罚措施。他们以成绩好坏来作为判断标准,如果成绩好,则会奖励孩子金钱和物质,成绩坏就会对孩子进行打骂。监护人由于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高,往往就会听从留守儿童父母的这种嘱咐,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

(三)教育理念偏差

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好、学习好就行,忽视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他们在孩子的成绩上,只是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而不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们认为自身素质不高和能力水平有限,不能够教育好孩子,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没有尽到自己应该要尽的教育责任。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方面

1.慎重选择。农民工要慎重选择外出打工,要把孩子放在比金钱更加重要的位置。如果在农村的收入确实无法供养这个家庭的话,可以让夫妻一方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一方留在家里照看孩子。而且,最好是母亲留在家里,因为女性心思细密,而且有耐心,孩子更加愿意和母亲交流。如果夫妻双方都不得不外出打工,那么,尽量将小孩带到打工所在地接受教育。

2.定期进行沟通和交流。离开农村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父母,一定要及时和全面了解子女的情况。第一,要利用各种渠道,比如书信、电话甚至网络,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交流要频繁一点,要对孩子倾注更多的关爱;第二,要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方面的情况和生活方面的情况,了解孩子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行动,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3.完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多学习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要在孩子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扮演一个家庭教育者的角色。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教育,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学校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各中小学校都应该统计学生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这份“留守儿童档案”必须及时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监护人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通过这份档案,学校可以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2.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在中小学中建立一个教职员工帮扶留守学生的制度,形成教师定期家访、与留守学生谈心的一套规章制度。同时,定期开展一些帮扶教职员工、临时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会议和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温暖,不让他们产生孤独感。另外,教师还要多和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加强学校、家长和孩

子三者之间的联系。

3.开展心理咨询。现在心理咨询站已经逐步在农村各个学校扎根,而学校也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班主任平时要多关注留守学生,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且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一些交流,帮助学生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政府方面

1.明确部门职责。留守儿童在性格、人生观方面还处在未定型的关键时期,受外界影响较大。对学校周围的游戏室、歌舞厅和网吧等场所,政府要加强监管和整治,严厉打击将毒品、黄色刊物和电影带入校园的行为。同时,政府应该要组织专门人员,在学校周围进行巡视,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2.落实留守学生管理的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将留守儿童的问题提到重要的位置,要保证每个留守学生都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爱。政府要和学校以及村组干部一起,统计留守学生情况,建立村组干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制,同时,要多方筹集资金,资助贫困的留守儿童,让他们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目前,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还是相当薄弱,师资力量也不够强大,政府应该要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

4.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机制。政府要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可以聘请一些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来当孩子们的义务辅导员,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董士昙,解永照.农村留守儿童与犯罪―对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23(4):62-69.

[2]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5):35-42.

[3]杨竹.贵州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5):61-65.

[4]刘照云,朱其志,刘传俊,张静.江苏省488名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125-127.

感谢您的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 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农村,由夫妻中的一方留下照顾,夫妻均进城的家庭则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留守儿童”。而这一特殊群体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性,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父母的外地生活或多或少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 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继而走进城市。然而除了经济上的些许 改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还是亲情和 家庭教育的缺失。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关键所在。因此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问题之一:留守儿童教育主体的变更。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 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 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农村老 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

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而寄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家庭教育则更加淡薄。因为在亲戚的立 场上一般只管留守儿童的吃穿,不便或者不善于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致使部分儿童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有的还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习惯,如:迟到、早退、旷课、厌学、逃学;喜欢进网吧、游戏厅,以解孤独苦闷;吸烟、酗酒、撒谎等。 问题之二: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个体 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 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留 守家庭或者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或者父 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 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 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如笔者牵手的湘乡市小学五年级小 女孩刘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她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孩 子非常胆小,自我封闭,自我防备意识强。我们驱车两小时到他家看 她,她很少讲话,几乎没有情感交流。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 为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发展水平。而代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初探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初探 贵州省遵义县新舟中学高正伟 近些年来,农村贫困地区青壮年夫妇同时外出务工者普遍增多,而他们的孩子(留守儿童)却留在家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亲友邻居代为照管(即监护人),父母外出挣钱,孩子由祖辈监管,这种隔代教育不但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而且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 那么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呢? 首先,留守儿童监护人思想落后。在这些老人中,大多数认为农村孩子不会有出息,只要能写几个字,能算帐就行了;有了认为现在大学毕业生无工作的人很多,倒不如早打工早挣钱,还有的则认为在农村“养儿就是为防老”,为“官”是城里人或有权势者的事,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乏动力、缺乏后劲,更缺乏责任感。 第二,留守儿童监护人能力太差。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60岁以上的祖辈,年老体弱多病少文化,还要监管三到七个孩子,连吃饭、穿衣也管不完,还能谈什么家庭教育? 第三,不少老人对留守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生怕不能在儿女面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呢?虽也时刻挂念着孩子,但远隔万水千山,无所事从,有的一年半载还给孩子打次电话、写封信,有的则两三年不回家,孩子的亲情何在?父爱、母爱所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何在?因此,带给留守儿童的是恐惧、孤僻、空虚,对人对事怀有敌意,学习上放任自流,生活上忧虑麻木,有的逃学结伴出走,有的违法偷窃行凶……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着非留守儿童的成长进步,因此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要肩负“指导家教、优化家教环境育人”的重担。 首先,是定期召开家长(或留守儿童监护人)会,班主任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班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通报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做到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是及时家访,既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行为表现等情况,也向家长提出家教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告诫家长与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三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老师与家长签订家校教育责任书,公开学校及校长、班主任的电话号码,登记家长和监护人的工作单位和住宅电话,以便及时沟通家校教育,掌握学生双向表现,统一家校教育口径。四是请家长到学校与孩子一道听课,观看孩子作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心理,体验学校教育。五是不定期举办家庭座谈会,请优生家长讲述自己家庭教育的教训和经验,起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当然,教育的重点在学校,学校要对留守儿童付出真正的、无形的关爱。 作为学校,首先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机制,比如学校安排专(兼)职学生生活指导教师,管理、指导他们吃、住、睡等安全问题。各班级建立留守儿童特别小队,指导留守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受伤的心理,补偿留守儿童的亲情和父母的爱。以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与孤僻;二是全面开展红领巾帮扶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结对帮扶活动,鼓励他们结伴同进,在班级为留守儿童的生日唱支歌,送小礼品,在学校组织留守儿童“三学会”我能行才艺展示或竞赛活动,把集体的温暖和自信心带给留守儿童,还可以建立儿童心理信箱和班志、图书桢等,让留守儿童心里话有处说,成绩有地方记载,看书有地方借阅,班主任还可以指导留守儿童半月给父母打次电话,一月写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考核说明 课程名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专升本) 启用时间:2011年秋 主持教师:孙玫 编写日期:2011-5-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管理部门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考核说明 一、有关说明 1. 考核对象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2. 启用时间 从2011年秋季开始使用。 3. 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学生理解0-6岁儿童家庭教育及指导的相关概念,掌握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帮助家长分析和解决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4. 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即《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李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制定的。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两者均以百分制计分。合成本课程总成绩的方法是:总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40%,终结性考试占总分的60%,即形考成绩按40%折算,终考成绩按60%折算,两者相加为课程总成绩。 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折算后的合格线为24分)与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折算后的合格线为36分)均合格才具备合成本课程总成绩的条件,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否则,以不及格计。 6.考核对象入试资格 凡参加本专业学习的人员,只有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合格才有资格参加期末全国统一的终结性考试。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1. 考核目的 形成性考核是本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在与地方电大教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监控自身的学习过程,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的质量。它对学生领会和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学习能力起积极作用。 2.考核手段 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3.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由平时作业、活动设计与指导及评价、学习情况三部分构成。 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占课程总成绩的40%。 本课程《形考册》是根据教学进度的顺序和本课程的内容编排的。 考核内容包括三部分,各部分的设计内容与使用要求如下: (1)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分为四种题型:概念阐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依据学习目标和教师的要求,学生按照学习进度,在自学本课程多种教学媒体资源和接受辅导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独立完成3次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本课程共七章内容,每章10分,共70分。 (2)活动设计与指导及评价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采取帮助指导家长设计活动或自主设计活动的方式(二选一)来考察学生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共一次,20分。 A.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及评价:选择一位小朋友家长,帮助家长设计家庭游戏并实施,家长将游戏效果反馈给指导者并收录在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B.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设计与评价:学生设计一次合作共育活动并主持实施,按所学相关理论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实施结果评价,将所有内容填入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学生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建立有效的教育网络,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和教育孩子,尤其是家庭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向我们这样农村不发达地区,只能以打工增收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随着打工潮流的出现,农村大多数的青壮年基本上到各大发达城市打工,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是由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负责他们的。而这些老人的观点和他们自身的素质,导致这些留守的儿童在家里的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障碍,同时也使得这些留守儿童的客观上的也导致了他们在家庭的教育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我认为针对这些留守儿童,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给予更多的爱,使留守儿童能感受的爱的关怀,从而使他们能感受的爱的存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一、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根据留守儿童在家里的情况,再结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亲疏关系,将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戚朋友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在监护方式上,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所占比重较大,亲戚朋友监护次之。由于监护人身份及他们在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二) 单亲监护 1. 母亲单方监护,虽然母亲单方监护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与留守前差不多,但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差距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母亲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异常强烈,但条件所限只能将欲望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家除读书学习外什么事都不让做,在校学习成绩必须名列前茅。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有部分孩子尽了最大努力仍与母亲的要求相差甚远,结果打击孩子学习自信,致使学习兴趣下降,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留守儿童母亲只重视了智力教育,孩子的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动手能力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更不能在社会环境中锻炼自己。 (2) 由于农村原有重男轻女错误思想的影响,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远不及父亲。而现在学生的课程结构变化大,留守儿童母亲对教材把握以及对孩子学习辅导的技能有限,加之农活负担重,时常心烦气躁,极易冲动,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冷静思考,常常大声呵斥甚至体罚孩子,造成亲子关系紧张。母亲单方监护的留守儿童中,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达不到母亲的要求而多次受到惩罚,这些孩子大多表现出恐惧不安、胆小、自卑等特点。有的反而促使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逐渐养成偷懒、撒谎、逃学的毛病。甚至有的母亲也好玩,随学生的作息时间进茶铺或参与赌博用来消磨时间,给孩子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2. 父亲单方监护 (1) 虽然父亲对孩子学习的辅导能力强于母亲,但由于农村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固定化分工和男性性格特点,父亲对孩子的生活不能悉心照料,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也并不乐观。父亲单方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饮食健康、生活卫生及学习均不容乐观。 (2) 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太少,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人际交往的能力,导致行为偏差。在心理交流方面,留守儿童父亲将儿童心理问题忽视;在生理问题上碍于伦理,羞于启齿;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专横独断,只教育子女怎么做,而不帮助子女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志向方面,简单归结为现在好好学,将来上大学,才有出路。志向过高过远,不切实际,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则导致行为出现偏差,这样无异于揠苗助长。(3)父亲行为方式简单粗暴 (三) 隔代监护

国开《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工具列切换 段落 禁止自动链接 插入 Moodle 媒体 路径: p 题目 4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 1 题目 1 还未回答 满分 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1. 【简答题】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工具列切换 段落 禁止自动链接 插入 Moodle 媒体 路径: p 题目 2 还未回答 满分 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 【简答题】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工具列切换 段落 禁止自动链接 插入 Moodle 媒体 路径: p 题目 3 还未回答 满分 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3. 【简答题】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还未回答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4. 【简答题】家长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工具列切换 段落禁止自动链接插入Moodle 媒体 路径: p 题目5 还未回答 满分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5. 【简答题】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 工具列切换 段落禁止自动链接插入Moodle 媒体 路径: p 题目6 还未回答 满分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6. 【简答题】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工具列切换 段落禁止自动链接插入Moodle 媒体 路径: p 题目7 还未回答 满分14.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7. 【论述题】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 (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叙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 分。工具列切换段落禁止自动链接插入Moodle 媒体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全国妇联课题组 (2013年5月) 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 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与2005年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万和226万,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32%,规模达813万,比2005年减少了199万,降幅为19.68%。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教案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立体交叉的问题,应当根据孩子的实际和监护人的实际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是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采取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这就要求监护人应当注意以下的问题:1、对孩子的教育评价要适度。对孩子的教育和评价要有指导性和激励性,要能把孩子所积累的情绪能量转化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要注意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和评价要切中教育目标,要让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要能让他们知道自己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为什么,如果再做种事情,该怎么做;同时,评价还要能够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评价他们,让他们从这个评价中感觉到我们对他们的希望,从而不但理解我们,还从中获得足够的前进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多一些形成性评价,少一些定性评价,多一些牵引,少一些打击。因为我们的一句话,就足以毁灭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希望,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影响孩子们的命运,影响他们的一辈子;所以在对他们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三思,一定要谨言慎行。 2、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宽松的心理成长环境,这样便于孩子随时把成长的烦恼告诉监护人,从而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点拨。孩子撒谎往往是因为害怕,害怕被大人教训,害怕承担责任,害怕得不到大人或别的其他人的理解……。只有解除了他们的害怕心理,让他们不再害怕我们,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才可能对他们实施卓有成效的教育。因此,给孩

子们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敢于轻松面对我们,敢于向我们说心里话,了解孩子的需要,这是我们成人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点拨的前提。 3、给孩子们一个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让孩子们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什么绝对不可以做,并且监护人要做到心中有数。采用集中学习这些行为规范,再在学习和生活中分散巩固的办法来进行。这样做便于孩子从总体上把握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效果也比较好。 4、教育无小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监护人在明确的教育方向之后,教育应当着眼于眼前,从现在抓起,从点点摘摘的小事抓起。要让孩子从小“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既要惩恶又要扬善,更要从小引导他们诚心向真向善向美。 5、把培养孩子的自控意识作为管理孩子的重点和核心,在培养做人意识上下工夫。变孩子的“要我管”为“我要管”,“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这是整个留守儿童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只有孩子有了自控意识,才会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我们对孩子们所作的各种限制其实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让他们去开辟自己美好的未来,去实现他们应该实现的人生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贡献。任何缺乏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的人最终都是管不住的,因为一切行为都不过是意识的奴隶! 6、适当变革教育的方式方法,凡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在孩子的教育中,法、理、情的意识是必须的,榜样是必须的,表扬是必要的,批评作为对表扬的一种补充也是必要的,惩罚也不可少,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全国妇联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 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XX年第六次人 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 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 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 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 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 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 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

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

浅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浅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摘要】“留守儿童”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社会问题。黔江位于武陵山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城,劳务输出已成为本区农民致富谋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子女受教育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同时,打工农民的子女却因此远离了父母,家长远离孩子各处一方,使孩子得不到父母之爱,因为爱的缺失导致问题儿童剧增;因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科学性,导致幼儿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于是,每一所学校总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逐渐连年上升趋势。 【关键词】留守儿童;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生长的摇篮。家庭对孩子的熏陶、潜移默化影响作用是社会和学校所无法代替的。目前,许多年轻的家长选择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明显处于劣势状态。因此,我们对在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因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监护人年龄偏老,教育理念落后,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教育专家指出: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则是”危险品”。 (一).在教育方法上重言教,轻身教 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因为家庭结构复杂,甚至没有人能像父母一样来教育孩子,不会去研究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也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规则和固定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教育就只停留在随便说说,重言教,轻身教。没有好的家庭氛围,好的教育环境,教育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投资方式上重物质,轻精神 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不在身边,家长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就多提供物质投资,打工挣钱就为了孩子过上好日子,而忽略了给孩子爱,关心和呵护。老年人会因为隔代抚养溺爱孩子,一味地惯着孩子;多还是使用过去那套只管孩子吃饱吃好、穿好穿暖,其它一并放任,而对孩子的学业和行为习惯均无干预。他们会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亲情关爱、精神需求等。为了让孩子更亲近自己,就毫无原则的顺着孩子,给孩子以丰富的物质享受,注重物质投资,轻精神投资。 (三).在健康投资上重身体、轻心理 孩子的健康指的是身心和谐的健康。但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不重视心理健康。大多数监护人因为年龄偏大,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认为幼儿年龄小,只要身体长得胖就是健康,只要不生病就是健康。因为留守儿童缺乏父爱、缺乏母爱,缺失正常家庭带给他的幸福与快乐,孩子性格孤僻、情绪异常等,这些都是心里不健康的表现,可很多监护人见惯不惊,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 (四).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知识轻能力

(完整word版)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铜陵县老洲乡白沙小学魏百海徐家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 1、缺少家庭教育,缺乏亲情抚慰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教育现实滋生了农民“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临时监护人的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由于长时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怀和交流,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93.1﹪的农村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在家”,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占6.9﹪。老师提问“最想对外出父母说的一句话”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这句话正是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渴盼的真实写照。 2、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笔者对所在乡中小学124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样问卷,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12人,占9.7﹪;良好的38人,占30.6﹪;合格的61人,占49.2﹪;不合格的13人,占10.5﹪,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与父母的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有厌学倾向。而他们的监护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加之忙于操持家务和农活,无法对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对其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问一下孩子:“作业写完了吗?”,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数据显示,当学习上遇到问题时,56.3﹪的会找教师,只有6.3﹪的会找家人,6.9﹪的会找同学,30.5﹪的选择自己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1参考答案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1 一、概念阐释 1.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答: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2.家长的道德素质 答:家长的道德素质是指家长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它决定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向和原则,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的道德素质。 3.家长的儿童观 答:家长的儿童观就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其内容自然也就涉及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儿童生长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及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等问题的看法。 4.家长的人才观 答: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是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识和期望。 5.家长的教育方式 答:家长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6.家庭精神环境 答: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父母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1)奠基性和终身性 (2)亲情性与权威性 (3)随机性与针对性 2.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奠基性特点是指儿童在学前阶段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其一生中最基础的、最基本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主要表现在:(1)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2)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3)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4)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5)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 3.简述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答:儿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家长要利用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影响,以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1 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是指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衍生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经商创业。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所突显出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为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年市妇联通过县、镇、村妇联组织络,对全市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通过“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的形式,走访基层妇联干部、镇村干部、留守家庭等,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思路。本文根据调研情况,对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粗浅分析,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根据妇联系统20xx年3月的调查摸底显示,我市17岁以下留守儿童已达10万多人,占儿童总数的12%。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就有9万多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7%。阳山县、英德市所占比重最大, 阳山县有万多人,英德市有万多人,两县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了全市留守儿童总数的70%。 (一)基本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家境普遍不宽裕,生活依靠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外打工维持。据统计,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有 15909人。有的家中有病人,因病致贫情形并不鲜见;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技能水平较低,打工收入较微薄。部分留家的母亲,最主要的任务是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小孩,只进行简单的种植养殖来帮补家计。 2、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生活起居。 3、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年龄段以下的超过半数。据统计,小学年龄段以下的儿童共有万多人,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65%。其中,读小学的占了%,读幼儿园的占了%,学龄前的占了%。 (二)主要存在问题。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向大中城市转移,从而必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呈扩大之势。在我校组织的调查中,被调查家庭中98.5%的民工子女留在家乡,只有1.5%的孩子随父母一起外出生活。可见,“留守”是外出民工子女的主要生存形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完善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却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里。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家长)对有特定关系(血缘关系)的受教育者,通过特定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实施的一种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接受的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一)家庭教育缺乏亲子沟通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课,它的成功需要父母和孩子间的长期沟通。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从生活期望上看,95.5%的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都在家”,少数的留守儿童选择“跟着爸爸妈妈去城里读书”,这表明孩子当前严重的“亲情饥渴”。在一项调查中,64.4%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同时54.3%的孩子还认为监护人有过罚跪、罚站等家庭暴力行为,可见双方在沟通态度及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 (二)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后,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落在祖辈或其他亲戚身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孩子学习方面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再则,这一代老人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寄居在其他亲戚家的留守儿童难以产生归属感,总觉得是寄人篱下。无论是祖辈还是其他亲戚,他们对孩子的关怀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只顾及到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培育,结果使家庭教育挂一漏万。 (三)家庭教育的诸多不合理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多种原因不能和父母长期相处、频繁沟通,只得同祖辈或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仍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其一是,祖辈觉得孩子离开父母,十分可怜,于是便溺爱孩子,疏于严加管教。其二是孩子的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的关爱,也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些,片面地认为只要满足孩子对金钱的需要,孩子便会好好学习,成材成人。可惜的是,这样非但不能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反而会助长孩子“重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其三是部分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未能做到以孩子为本,而是以家长为中心,以命令主义为主,甚至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孩子的成长,未能注意到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给孩子成长带来的负面效应分析 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比如人身安全缺少保障、亲子关系疏远、心理健康问题、学习水平下降、道德滑坡等。 (一)人身安全和生活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但因为不能得到父母有力和有效的监管,极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浅析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浅析 作者:杜银花赵文华 来源:《科技资讯》2020年第19期 摘; 要: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导正,学习上缺乏督导,心理上缺乏沟通;父母长期在外、监管严重缺失致使其行为失正,三观扭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已逐渐演变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该文从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现状、教育面临的问题和问题的对策研究3个方面入手,旨在对改善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措施进行探索,以期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进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对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7(a)-0241-03 Family Education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DU Yinhua1; ZHAO Wenhua2 (1.Huichuan School District, Huichuan Town,Weiyuan County;2.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of Weiyuan County,Dingxi,Gansu Province,748201 China) Abstract: Left-behind children lack care in their lives, lack of guidance in thinking, lack of supervision in learning, and lack of communication in psychology; parents' long-term absence and severe lack of supervision have caused their behaviors to be misaligned, which distorts three views.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education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famili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educ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roblems. It aims to explor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family education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and then improve Education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Family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感染性、权威性、专一性和终身性的特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既能造就杰出的人才也能呵护孩子的心灵世界。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培根教育,孩子未成年期既是家庭教育的黃金时期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关键期。一旦缺失或错过,无论付出多少努力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产业的改革,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剩余劳 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外出务工者,而他们的子女在农村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亲情和必要教育的缺失,从而使得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沉重的社会问题,急需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本文就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得出其解决措施,以促进农村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字:农村 ; 留守儿童; 外出务工者;父母; 教育 前言:随着农村产业的调整,外出务工者的人数不断增长,而这些家庭的孩子 无法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要么寄居于亲戚朋友家里,要么与年老的祖辈生活。因此,在社会中又形成了一群新的特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如四川、江西等),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到22%之间。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是在国家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一、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大部分的农村青年人跟着进城的潮流来到了城市,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只能让未成年的孩子呆在家里,成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据调查显示,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

0209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摘要 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教育得到长足提升,加之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在义务教育之前的家庭教育阶段的素质养成,愈发的为人们所重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城市,引发了一系列教育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城市建设进步一发展,农村建设滞后,作为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行业,农村愈发的落后于城市;其二大量的劳动力奔向城市,农村多出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开展难度陡升。 许多儿童的父母往往间隔一个月,乃至半年才会回家一次,家庭教育的重担不可避免的落到了祖辈的身上。作为长期在农村支教一线的我,经常性的会同儿童们的祖辈们发生交集,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亟需分析和研究的个案。通过对这些个案的研究,找寻出背后隐藏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策略解决,这便是提升农村家庭教育有效性,以及加强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之间粘性的关键所在。

一、案例背景 案例一: 乐乐是一名家境优越的大班生,爷爷宠,爸妈惯,在家是个小霸王。上学期,在户外搭建活动过程中,乐乐由于身形优势,在活动过程中,时不时的碾压其他小朋友或者让轮胎压住不让碰。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还会说:“我要打死你!滚!”老师在对他批评之后,乐乐说:“老师,我累了。”然后,乐乐就直接跑到旁边自顾自的玩滑滑梯。就在这时,乐乐的爷爷来到了幼儿园,相比平时的时间,今天乐乐的爷爷来的比较早。进入园区后,乐乐的爷爷看到乐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坐着,便一脸怒气的向乐乐走去,对我向他打的招呼都置若罔闻。乐乐爷爷走到乐乐面前后,还不等乐乐开口,便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你怎么回事,让你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别的小朋友干啥你就干啥,人家现在玩游戏,你为啥自己坐在这里,你为啥不去做游戏?”我描述了具体发生的情况之后,乐乐的爷爷说:你们老师不要对我家孙子管的这么严,他还小!他爸爸妈妈之前就是管这孩子太严格了。”临走,乐乐爷爷嘴里还嘟囔着:“现在的老师真是不行!”我看着乐乐被爷爷带走,朝我做了个鬼脸,还顺手带走了园区的玩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