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省考行测假言命题推理基本知识

2013年省考行测假言命题推理基本知识

2013年省考行测假言命题推理基本知识复言命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考题型,而假言命题是复言命题的重点和难点。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主要为考生讲解假言命题推理,并用表格总结了各种推理规则和真假关系,考生可以通过表格,对比学习,从而轻松应对假言命题推理题。

一、假言命题分类

假言命题通常包含两个肢命题。其中反映条件的肢命题在前,称为前件;反映结果的肢命题在后,称为后件。

根据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可以将假言命题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考试中重点考查前两种。

三种假言命题的定义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种命题的区别: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有p必有q”;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无p必无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前两者的结合,即“p、q同时成立或不成立”。

二、真假关系

示例1:

已知“如果这本书写得好,那么就能畅销”,则以下哪些情况是可能发生的?

A.这本书写得好,但没畅销

B.这本书写得好,而且畅销

C.这本书没写好,但畅销

D.这本书没写好,也没畅销

中公分析:已知“如果这本书写得好,那么就能畅销”,即“这本书写得好”成立时,“畅销”一定成立。因此,A项“这本书写得好,但没畅销”是不可能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有BCD

三项。故答案选BCD。

示例2:

若已知“只有这本书写得好,才能畅销”,则以上哪些情况是可能发生的?

中公分析:已知“只有这本书写得好,才能畅销”,即“这本书没写好”成立时,“不畅销”一定成立。因此,C项“这本书没写好,但畅销”是不可能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有ABD三项。故答案选ABD。

由以上示例可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下: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p真q假才为假。并非“如果p,那么q”=p并且非q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假q真才为假。并非“只有p,才q”=非p并且q

三、推理规则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例题:

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月饼的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只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B.如果月饼符合了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说明一定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了改良C.只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即使口味不好,也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

需求

D.没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月饼,却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需求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中公解析:题干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B项正确;A项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则与B项等值,因此也正确;前件是联言命题,C项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的

后件,不符合推理规则;D项等值于并非“p并且非q”,根据真假关系可知D项正确。故答案选C。

四、假言连锁推理

假言连锁推理的所有前提都是同一种假言命题,且后一个命题的前件恰好是前一个命题的后件。

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可用符号表示为:p→q,q→r,所以p→r。

例题:

如果一个人在A城市乱扔垃圾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A城市里就没有人和他做朋友;一个人如果在A城市没有朋友就寸步难行,无法继续留在这里。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一个人在B城市乱扔垃圾但是仍然可以留在A城市

B.如果一个人道德修养很高,那么他就能留在A城市

C.生活在A城市的小李在过马路时将西瓜皮扔在地上,那么他将难以再留在A城市

D.小王没有留在A城市说明他缺乏道德修养

中公解析:题干推理为:在A城市乱扔垃圾→没有道德→没有朋友→无法继续留在A城市。C项由这个推理可以推出。A项B城市与此无关;否前不能否后,B项错误;肯后不能肯前,D项错误。故答案选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