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萍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彭济庆

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萍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彭济庆

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萍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彭济庆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彭济庆首页 相册 标签
关于我们
彭济庆

萍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详细信息站内订阅(0)加为好友发送短信日志:32评论:64留言:5访问:19158
时间记忆
<< < 2010 - 12 >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相册

最新文章
在全市城镇化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
在市政府全体会议上暨全市经济形
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
在全区民生、计生、防汛等工作部
在浙江温州考察
续谈政府信息公开 “三个决定”
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三个认识
开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在2011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
在2011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
最新评论
Re: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三
Re: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三
Re: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三
Re:续谈政府信息公开&nbs
Re:怀念母亲
Re:2010年党员公开承诺书
Re:在赴重庆、成都学习考察总
Re:述职述廉报告
Re:2010年党员公开承诺书
Re: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最新留言
签写留言
强烈呼吁苏州街通2路车,方便学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找回密码修改密码
文章
2009-12-9 13:18:00

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

0
推荐
鲁尔地区占地4435平方公里,德国的工业化从这里起步,它创造的产值一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钢铁产量占全国的70%,煤炭产量的比重达80%。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和钢铁危机,使鲁尔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单一重型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逐步陷入结构性的危机之中。该地区通过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到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德国统一后的一个工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经济繁荣的新型工业区。
2009年10月25日,课题组赴德国鲁尔区就“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学习考察,课题组认为,鲁尔区之所能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是适时调整,合理布局。在结构调整中鲁尔工业区淘汰了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煤炭产业仅剩下3万多人,但却是德国煤炭工业的精华,生产率极高,目前的产量仍能满足欧盟需求的三分之一。保留了产业中价值链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并着力引

进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汽车和装备制造、电子和精密仪器、生物医药、环保和信息技术等。向物流、文化领域转化一部分。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优势,集内河航运、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一体,向现代物流业要效益。二是科技为先,注重应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鲁尔地区就先后建立了波鸿大学、多特蒙德大学、杜伊斯堡大学和埃森大学,以后又陆续建立了9所高校。这13所大学的学科以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为主,注册在校生约20万人。与大学相连接的是众多的科研院所和工业园区,其中包括4个属于国家级的技术应用研究所。除了工业园区之外,鲁尔还有创业园区。也就是说,鲁尔地区形成了一条从知识产出到应用的完整的产业链。三是规划科学,用地集约。鲁尔区发展初期,缺乏对土地利用、城镇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整体规划,造成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区域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为了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对矿区的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对于调整鲁尔区的经济及社会结构起了重要作用。1985~1998年间,鲁尔区新建企业数量增加41%。鲁尔区土地使用思路很明确,以非工业用地高价来填补工业用地低价导致的亏损,从而为发展工业筹措了充裕的资金。四是注重环境,提升形象。鲁尔区产业转型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塑了自身的形象。过去,人们对鲁尔区的印象是:黑、苦、脏。20世纪90年代以后,鲁尔区不断探索、改造和提升城市环境形象,鲁尔区为了美化市区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在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昔日满目荒凉的废矿山披上了绿装,塌陷的矿井成了碧波荡漾的湖泊,整个矿区绿荫环抱,一派田园风光。2004年12月,美国华盛顿人口危机委员会发表了世界100个特大城市以及产业和人口密集区生活质量的评估报道,按生活质量和等级排序,鲁尔区列为世界第二位。
与鲁尔工业区相比,萍乡有许多相同之处。萍乡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长期以来,由于煤电产业比重过大、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他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造成工业内部结构严重失衡,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2008年3月17日,国家将萍乡确立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使萍乡走上了城市转型的康庄大道。作为萍乡改革的试验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主战场,萍乡经济开发区肩负带头推进萍乡城市转型的历史重任。同时,萍乡经济开发区作为一个以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自身也存在一个转型升级的问题。因

此,萍乡经济开发区必须以转型升级为己任,全面学习鲁尔工业区转型经济,着力打造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萍乡城市转型。
一、萍乡经济开发区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萍乡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1995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3年6月与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合并,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对开发区的清理整顿,重新核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辖区总面积57.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4.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在建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15个管理处、10个社区居委会、20个职能局室以及公安、检察、法院、交警、国税、地税、工商、林业、国土、消防等10个市直单位和部门的派出机构,人口12万(其中农村人口3.8万)。自成立以来,我区坚持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道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于全市三县三区和全省93个工业园区的第一序列。2007、2008年在全市县区七大考核体系评比和省级工业园区六项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考评中均名列第一名,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工业园区、省先进工业园区,得到省委、省政府政府表彰。
(二)转型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1、工业经济不断发展,新型工业城初具雏形。萍乡经济开发区坚持主攻工业的主战略,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发展第一位,全力以赴招项目、建项目,初步形成了“一区、三园、五平台、八大产业”的工业经济格局(一区即建设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三园即转型经济园、循环经济园、高新经济园;五平台即洪山光电产业平台、上柳源非金属材料产业平台、万新轻工产业平台、白源冶金和汽车配件产业平台、赣西物流产业平台;八大产业即光伏能源、数码电子、汽车配件、冶金制造、新型材料、服装服饰、医药医械、化工陶瓷。目前区内共有210余家工业企业。2008年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5.86亿元,在全省93个工业园区排名第八,进入了全省重点调度的工业园区序列。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宜居城初具格局。萍乡经济开发区坚持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工业重区、城市新区、生态园区,目前建成和在建城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三心三轴”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三心即老城区商贸流通中心、田中科教文卫中心、玉湖行政商务中心,三轴即安源大道、工业大道、迎宾大道)。十六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3.6亿元,15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设施基本完善,10平方公里在建区的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设施正

在建设和完善。区内水、电、路、气、通讯五网日臻成熟,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服务。
作为萍乡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开发区先后投资金5亿元用于城市创建工作,极大地提升了萍乡城区的品位和档次,为萍乡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初检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开发区主次干道、工业园区、城市社区、大街小巷、安置小区“五化”(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全面到位。现在的开发区成了一个大花园,可以说是“城在园中、人在景中”。
3、第三产业不断繁荣,繁荣和谐城初显活力。萍乡经济开发区坚持工、城、贸协调发展的方针,在主攻工业、做大城市的同时,不断发展和繁荣第三产业,大大激发了萍乡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十六年来,萍乡经济开发区按照工、城、贸协调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建安房地产、餐饮娱乐服务业,到目前已建设成为集商贸、办公、居住、休闲等于一体的城市新区,区内拥有三产企业2722家。萍乡市大型、高档的楼盘、酒店、宾馆、购物、休闲、娱乐等三产企业大部分在开发区。同时,按照城市转型总体思路,开发区还积极发展中介、科研、物流、融资、政务、外向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示范城初开步伐。萍乡经济开发区坚持科技兴区(园),依托科技创新,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开发区共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企业44家,占全区工业企业的20%。在开发区的积极引导下,一批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合作,产值均得到大幅提升。
(三)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统工业比重大,高新技术工业比重小,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偏低。目前分布在开发区五个工业平台的产业产品有冶金、化工陶瓷、机械制造、电子、医药、汽车配件、包装印刷、鞋帽、玻璃、化学制品等十几个品种。上一定规模的产业只有冶金(钢铁)、化工陶瓷和机械制造(含汽车配件),其中冶金行业纳税1.5亿元、化工陶瓷纳税2460万元、机械制造纳税1015万元,这些都是萍乡的传统产业产品。而目前开发区具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共有44家,仅占全区工业企业的1/5;2008年完成产值38.9亿元,仅占园区工业总产值(155亿元)的1/4。
2、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不高,引进外资和出口创汇的比重小,外向型经济在园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偏低。据统计,开发区目前属于外资或外贸出口的外向型企业只有25家。其中工业企业20家(含安钢),占

全区工业企业的10%。工业企业中上规模的纯外资企业只有贯胜鞋业(台资)、维新制漆(港资),但后者产品市场仍在国内。外贸型工业企业2008年共完成税收1170万元,占当年工业企业税收的5%,说明外向型经济在开发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3、城市综合功能不够齐全,仍存在老城区的简单扩张与延伸现象。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其中320国道以南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城市扩张已远远超过建区之初的预期。但是,由于开发区辖区范围分四次划村扩张,规划建设没有一步到位,城市整体布局不够完善和细化,未严格实行规划控制和用地控制,建设较为零散、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城区临街、临路的土地被征用后,留下街面建筑所围成的中间地块,开发商出于投资利益考虑不愿投资开发,造成“街面上是城市建筑,建筑后面是农村”的城中村现象。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当初城市供水、供电和排污设施仍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下水道方面,由于建设时开发区仍是一片未开发地带,并未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迅猛,下水管网排污能力已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在今夏雨季时就出现了两次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从城市功能来看,目前老城区功能分片并不明显,商业区、生活区、服务区融合在一起来,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4、园区的投资强度、产出效能不高,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不明显。据统计,辖区工业企业除安钢外共使用土地7293亩,实际投资45亿元,平均每亩投资强度为60万元,在中部地区投资强度为中等偏上,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集中在园区的在生产企业还闲置大量土地。有部分招商引资已签约企业,持有了土地证,却迟迟未动工建厂。区内工业用地亩均税不高,离沿海发达地区亩产税收仍有一定的差距。
二、萍乡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主要思路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为成功打造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进而拉动和促进萍乡城市转型,萍乡经济开发区应该进一步调整、完善、充实发展思路,实施“一二三五七”的转型升级工作思路。
(一)实现一个目标: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据统计,全国共有开发区1568个,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54个。而萍乡经济开发区仅为省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的体制与国家级开区比较存在法律地位障碍,省级开发区属于派出机构,而国家级开发区所有法律、法规的审核权、监督权、行政权限至少都在县级政府以上。如土地证的发放问

题,允许国家级开发区审核发证,但是作为县级建制的省级开发区无法律效力。目前,我省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都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萍乡经济开发区从综合实力来说在全省开发区中处于第一序列,更具备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的条件,我们必须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充分利用萍乡的三张“国家级”名片,全力开展申报创建工作,力争在3-5年内申报成功,从而解除萍乡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制度约束,促进开发区更上一个新台阶。
为实现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这一目标,萍乡经济开发区要围绕总体目标确立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目标,即纵向上力争到“十一五”和“十二五”期未实现两个“三超”:2010年实现辖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20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2015年实现辖区生产总值超3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50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在横向对比上力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三县三区达到总量中上、增幅靠前、人均领先,在全省93个工业园区(开发区)中总量、增幅、人均都靠前(前5位以内);在全市县区七大体系年度综合考评和全省工业园区六项主要指标年度综合考评中稳居第一序列。
(二)实施两大战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原动力,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工业化是“发动机”,城市化是“加速器”,两者相辅相成。在今后的开发建设中,开发区要更好地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重在“创新”上下功夫,建立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良性互动的开发建设机制。
在新型工业化方面,一方面要加快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新型城市化方面,要用现代先进理念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城市,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打造三大发展平台:新型工业平台、新型城市平台、现代服务业平台
平台是转型的载体、平台是转型的保障,开发区近几年发展的历程证明,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平台,才能吸引项目、聚集资金。
1、全力打造“三园五区”的工业平台:将北区现有的二、三类工业企业从都市工业园

退出,搬迁到东区白源工业园、西区柳源工业园、东北区万新工业园,并将东区白源工业园与安源区规划建设中的白源——高坑工业园整合,西区上柳源工业园与安源区的青山工业园整合,东北部的万新工业园与上栗县的赤山工业园整合,实行统一规划、合作开发、利益共享,共同做大做强,集中形成高新经济园、循环经济园、转型经济园三个特色工业园区。
2、全力打造“三城五网”的城市发展平台:在完善改造提升320国道(安源大道)以南老城区的基础上,整合8.7平方公里市政府新城区、7平方公里开发区都市工业园区(工业大道、安源大道、萍实大道交叉三角地带)、13平方公里的开发新区(萍福路以东、萍实大道以西、320国道以北、沪昆高速或杭昌长高速铁路以南)的城市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分区建设)、统一管理,集中打造30平方公里的城北新区(320国道以北、沪昆高速或杭昌长铁路以南、萍福公里以东、通久路以西),从而在开发区辖区范围内形成三大城市功能区:320国道以南的商贸流通中心,320国道以北、319国道以东的行政商务中心,320国道以北、319国道以西的科教文卫中心。同时完善三大城市功能区的水、电、路、气、通讯五网建设。
3、全力打造“三产六平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围绕服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建安房地产、餐饮娱乐服务等三大传统第三产业,同时加快建设中介、物流、科技、人才、融资、政务服务等六大平台,大力发展和繁荣现代服务业。
(四)加强五大建设(3+2):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和财源建设、队伍建设
一是全力以赴抓经济建设,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为促进城市转型提供持续动力。二是全力以赴抓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城市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全力以赴抓社会事业建设,增强经济发展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城市转型增添后劲。四是全力以赴抓好财源建设,搞好财政增收节支和资本运作,为城市转型提供财力保障。五是全力以赴抓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干部素质,打造廉洁机关,提高机关效能,为城市转型提供坚强后盾。
(五)七个方面工作要有新的更大作为:产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安全稳定、科技创新、资本运作、作风效能上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1、坚定不移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双百”:即一百个大中型项目,一百亿元投资。力争每年申报获批、引进落户、新开工、续

建、建成投产、达产达标清理整顿的大中型项目共计100个,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坚持六个一批抓项目建设: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引进落户一批、申报争取一批、跟踪服务一批、达产达标一批,确保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度强的优质项目落户萍乡经济开发区,从根本上优化开发区的产业结构。
2、加大投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已建成区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发展潜力;全面启动田中人工湖以及以田中人工湖为依托的科教文卫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发展新亮点;支持配合以市行政中心为重点的新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三园五区”工业平台的水、电、路、气、通讯等“五网”建设,重点与上栗县合作开发赤山万亩工业园,拓展工业发展平台;继续开展“四城同创”工作和“一大四小”造林工程,创造宜居环境。
3、以人为本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就业培训、返乡务工人员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企业员工养老保险)、低保医保(四个全覆盖)、两房建设(与采煤棚户区治理、拆迁安置、园区职工住房安置相结合)、义务教育(阳光工资)等工作。全面开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由区财政每年拿出800余万元为全区1.8万名失地农民按新农保的最高标准购买养老保险;结合园区发展需要推进廉租房建设,在“三园五区”新增5000户廉租户建设;探索拆迁安置的新办法、新方式,逐步引导由宅基地安置向楼房安置转变;全面做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4、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稳定建设。安全生产方面重点解决危化品、医药、天然气等企业和娱乐场所的安全生产问题。信访稳定方面重点解决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信访问题。认真排查整治治安问题,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积极协调入园企业、施工企业的工农关系,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5、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与北京、武汉、南京等地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对接合作的成果,搭建成熟的科技孵化平台,构建科研成果、先进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平台,打造适宜人才引进、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计划以经贸大厦为依托,吸引建立萍乡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萍乡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发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发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等一批科

技研发机构,打造了赣西高端科技孵化器。加强与省市科技部门和大中专院校的合作,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升了全区产业升级步伐。
6、着力抓好资本运作。全力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加快发展强一块、调整体制活一块、强化征管补一块、协调关系争一块、优化支出省一块)、融资担保(争取金融机构对项目贷款和为园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经营土地筹资等工作。牢固树立“机关运转靠财政、基础建设靠融资、经济发展靠招商引资”的理财和资本运作思路,着重抓好财政增收节支、土地收储融资、银行贷款融资、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以及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工作。
7、着力抓好作风效能建设。继续围绕项目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全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打造学习型开发区,不断提升开发区干部队伍素质。严格执行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市委出台的“六条禁令”,既干好工作、又带好班子和队伍。
三、萍乡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对加快萍乡城市转型的重要意义
萍乡经济开发区从建区以来,在城市建设、工业经济发展上取了一定的成绩,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萍乡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做大,可以说开发区为萍乡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我们更要看到,萍乡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需要开发区发挥更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发区强则全市强,开发区兴则全市兴。如果萍乡经济开发区成功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将更有利于推动萍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在更多高层次和更大空间上推动萍乡的发展和转型。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我们认为,萍乡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将对推动萍乡城市转型产生以下积极作用:
1、可以在做大萍乡的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上充分发挥龙头拉动作用。通过开展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活动,整合开发区与上栗县、安源区的工业平台,共同投资、合作开发利益均分,进而与芦溪、湘东的工业平台相接,打通完整的320国道经济走廊,不仅有利于县区经济做大做强,而且有利于市本级和全市经济做大做强。如果能成功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让合作县区共享国家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开发区和有关县区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从而拉动萍乡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同时,通过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可以拉动整个萍乡中

心城区向北扩大30平方公里,并且通过“四城同创”,将进一步提升萍乡城市品位,推动萍乡城市转型。
2、可以在对外吸引资本、人才、技术上发挥“洼地”聚集作用。国家级开发区对外资、人才和科技创新有很高的要求,通过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萍乡经济开发区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更加重视资本和人才的引进。同时,如果创建申报成功,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效应、优惠政策和开发区优良的发展环境,将大量吸引来自国际、省外、市外的先进科研成果、优质资本、优秀人才聚集萍乡、聚集开发区,使开发区成为萍乡乃至全省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的洼地,从而大大增强萍乡经济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
3、可以在改革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创建上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成功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后,萍乡经济开发区将解开制度束缚,在改革开放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走出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子,取得的经验和发展道路将对兄弟县区发展将树立典型示范作用。国家级开发区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示范区,成功申报后,国家、省科技部门将对萍乡经济开发区给予更多的资金、更优的政策支持,萍乡经济开发区将利用这个良好契机,主动地、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改变目前的基础型、成熟技术型和传统型的产业项目为主的格局,为萍乡经济开发区乃至萍乡产业转型升级奠定扎实的基础。国家级开发区对城市人居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在申报、创建过程中,萍乡经济开发区将在城市建设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营造更优的人居环境,以满足申报条件需要;成功申报后,萍乡经济开发区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上将享有更优惠的政策,将为萍乡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将为其他县区创建工作树立典型示范作用。
4、可以更好地发挥工业重区、中心城区的核心辐射作用。萍乡经济开发区成功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后,将进一步发挥萍乡新型工业化主战场的优势,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打造萍乡产业和城市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工业重区,成为带动萍乡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进而辐射牵引湘东、安源、上栗等邻近县区发展配套开发区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形成开发区龙头牵引,大产业支撑带动,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各县区比翼齐飞的产业格局。在城市建设上,可利用国家级开发区在土地收诸、项目申报上的优势,全力开发建设规划中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卫中心,进而大幅度提升萍乡金融服务业、信息产业、交通运输、消费功能等

现代城市服务功能,真正形成城市的影响和辐射力,起到对赣西、湘东城市群的辐射作用。
目前,萍乡经济开发区具备了向国家级开发区冲刺的现实基础:一是从内在条件来看,自江西省设立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体系以来,萍乡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速度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级开发区前列。今年前三季度,萍乡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在全省93个工业园区(含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五。二是从宏观背景来看,“中部崛起”战略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的实施,为萍乡经济开发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契机。三是从横向对比看,萍乡经济开发区与国家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并非高不可攀。萍乡经济开发区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有好的产业基础、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有成熟的运作经验、有具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通过努力,萍乡经济开发区完全可以达到迈入国家级开发区竞技场所需要的水准。
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将带动萍乡经济开发区各项工作产生质的飞跃。萍乡经济开发区要想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就必须不断树立更高的目标,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既是目标又是手段。要以创建工作为动力,使萍乡经济开发区发展理念顺应国家级开发区的内在需要,使产业水平达到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要求,使软硬件环境达到国家级开发区的整体水平,为萍乡城市转型奠定坚定的基础。

彭济庆 | 阅读全文(843) | 回复(6)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上一篇:怀念母亲
下一篇:述职述廉报告
2009-12-11 10:12:00

Re: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

彭主任分析得很细致,也很生动、全面。

xhb73288(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2009-12-14 13:58:00

Re: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

您好,您是一位有想法,有作为,愿为百姓谋福祉的父母官。

adong(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2010-1-1 18:18:00

Re: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

总体来说,分析的比较透彻。我觉得城市建设规划方面应该有前瞻性,多放长远一点想,希望管委会多予以考虑!

福无双至(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2010-2-5 13:22:00

Re: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

据我个

人的了解,你在各县区的主要负责人中,能力水平知识面应该前茅的领导!萍乡就是要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领导!我顶!!

萍乡人(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2010-9-3 0:11:00

Re: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

恶俗的马屁,肯定是下属所为!

外(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2011-3-28 10:30:00

Re:创建国家级转型经济开发区 推动萍乡加快城市转型步伐

彭主任分析得很细致,也很生动、全面。总体来说,分析的比较透彻。据我个人的了解,你是一位能力水平知识面前茅的领导!有真才实学的一位干部。

天涯123(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招纳贤才
服务热线:0791-******* E-mail:hgl@https://www.doczj.com/doc/6617967333.html, 群QQ:63159943 经营许可证编号: B2-20070031
版权所有©江西文明网站 主办: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