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锈钢焊接工艺规程WPS

不锈钢焊接工艺规程WPS

不锈钢焊接工艺规程WPS

COSCO (ZHOUSHAN )

SHIPYARD

舟山中远船务

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焊接工艺规程 This WPS No. 本焊接工艺规程编号 WPS -0901

Project:

工程:XXXX Location:

地点: COSCO(ZHOUSHAN) SHIPYARD 舟山中远船务

Parent Material Specification

母材类型:奥氏体不锈钢

Material Group 材料组别:SUS316L Trade Name 牌号:- Joint Type

接头类别:Pipe Butt Joint 管对接

Thickness 厚度:2.8mm Out Dia.管子外径:48mm Welding Preparation (焊前准备)

Welding Sequence Detail(焊接情况)

Bevel Angle: Root Gap:

坡口加工角度: 30° 根部间隙:2mm

Groove Angle: Root Face:

坡口角: 60° 钝边:0~1mm Approved Material Thickness 认可板厚:- Approved Fillet Weld Range 认可焊角尺寸:- Preparation 焊前准备 Heating 温度控制

Preparation method 处理方法: Machine,grinding 机加工,打磨 Preheat 预热(min 最小):-

Fit up method 装配方法: TIG 氩弧焊 Heat Method 加热方法: -

Joint Cleaning method 接头清洁方法:Degrease/Wire brush 除油,不锈钢丝刷 Interpass Temp.层间温度:≤ 100℃

Treatment Second Side 背面处理: 氩气保护 Backing gas shield with Ar Check/Control Method 检验方式:PT (着色探伤)

Manufacture/spec.厂家/符合标准 Manufacture/spec.厂家/符合标准

Consumable 焊材 TGS-316L (台湾天泰)/AWS ER-316L

- Consumable Control 焊材控制 Backing Temp. 烘焙温度:- Holding Time: 保持时间:- Quiver Temp.

保温筒温度:-

Consumable 焊材 Run 焊道 Process 方法 Pos. 位置 Size 规格 Electrod 焊材 Flux/Shield 焊剂/保护气Gas Flow 气体流量(L/mm )Polarity 极性 AC/DC

V olts 电压 (V )Current 电流 (A ) Weld Speed 焊接速度 (mm/min )Heat Input 线能量 (Kj/mm )1 TIG 1G 2.0 ST-316L 氩气(Ar )8-12 DCEN 70-80 - - 2

TIG 1G 2.0 ST-316L 氩气(Ar )8-12 DCEN 80-100 - -

Note 备注: DCEN -直流正接

The backing shield gas flow of 10L/min during fitting up and welding. 管子定位焊之前,接头处用密封胶带临时密封管两端设临时封头,定位焊前通氩气排除管内的空气,氩气保护维持焊接全过程,流量为10L/min 。

Prepared By COSCO 中远船务准备 Approved By Surveyor

验船师审核

Name(姓名) Sign(签字)

Date(日期)

Name(姓名)

Sign(签字)

Date(日期)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1 技术特征 1.1材质规格:304( 相当于0Cr18Ni9) 1.2工作介质: 空气去离子水 1.3设计压力:0.2MPa,0.4MPa 1.4工作压力:2Kg/CM2 4Kg/CM2 1.5试验压力: 4.6Kg/CM2 2 本工程编制依据 2.1 F43C技术文件. 2.2 国标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3 国标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本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HG1 3 焊工 3.1 焊工应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规定的焊工考试合格证。 3.2 焊工进入现场后应按GB50236-98规定先进行焊接实际操作考试合格,经总包方认可发证后方能担任本项目的焊接工作。 4 焊接检验 4.1焊接检验人员应熟悉F43C技术文件及有关国标和本工艺。 4.2对管材焊材按规定进行检验、填表验收。 4.3对焊工是否执行本工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违反者进行教育帮助得以改正。对严重违反者或教育不改者有权令其停止焊接工作。以确保焊接质量。 4.4 做好本工艺第7条“焊接后检查和管理工作”。 4.5 邀请和欢迎总包方和监理方检查人员检查焊接质量。 5 焊前准备 5.1.1 管材、焊材必须具有符合规定的合格证明,并与实物核对无误。 5.1.2 管材型号为304级相当等于我国的0Cr18Ni9规格标准。按

项目图纸规定。 5.1.3 不锈钢焊丝型号规格为:H0Cr20Ni10Ti φ2.5mm φ2.0mm 5.1.4 不锈钢电焊条型号规格:A132 φ3.2mm φ2.5mm 5.1.5 铈钨电极型号规格:WCe-20 φ2.0mm 5.1.6 氩气纯度为99.99%。 5.2 焊件准备 内外表面10mm范围内的油、垢、毛刺等清理干净。 5.2.4 点固焊必须根部焊透不得有焊接缺陷。管径≤150 mm为4点长度为5 mm,管径>150 mm为6点,长度为5 mm。点固焊后即用医用胶布将焊口及两端封好,做好管内充氩准备,然后充氩焊接不得隔夜。 5.2.5氩弧焊打底焊接时管内必须充氩(氮)保护,并用火柴火苗检查证明管内空气确实已置换干净。方能开始焊接。管径≤100 mm为整管冲氩,管径>100 mm为局部充氩。(局部充氩保护的焊口组对时要防止里面堵板震脱落。) 5.3 管子组对焊口时应保持其轴线平直。在不得以时,距焊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度如图2所示,管径<100mm时允许偏差为1mm;管径≥100mm时允许偏差为2mm,但全长允许偏差均不大于10mm。万一超差时,只能用冷矫正,严禁加热矫正。

不锈钢焊接技术交底

1、焊接施工程序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2.1 施工方法 2.1.1 焊接材料的选择 2.1.1.2 304L之间:焊丝采用H00Cr21Ni10;焊条采用A002;2.1.1.3 316L之间:焊条采用A022;焊丝采用H00Cr19Ni12Mo2; 2.1.2 焊接方法 2.1.2.1Φ≤114mm 均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 2.1.2.2Φ>114mm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 2.1.3 对焊工要求

2.1. 3.1焊工必须按国家《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中规定进行考试,从事合格项 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2.1. 3.2焊接人员施焊过程中必须执行焊接方案、焊接过程卡及焊接工艺规程,见附表。 2.1.4 焊接工艺要求 (1)不锈钢宜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切割,用砂轮切割或修磨时应用专用砂轮片。 (2)焊接接头组对前,应用手工或机械方法清理其内外表面,在坡口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毛刺、锈斑、氧化皮。 (3)定位焊焊缝两端,宜磨成缓坡形。 (4)定位焊:Φ≤57mm的焊口,点焊不能少于三点(包括三点)。Φ>57mm的焊口,点焊最少点四点。 (5)对于不锈钢等收缩性大的焊口,点焊前采用t=2mm的不锈钢板条放在焊缝间,保证组对间隙。为防止点固收缩,只有当焊接本焊口时方可取出不锈钢板条,否则不可将不锈钢板条抽出,以保证焊接质量。 (6)壁厚相同的管子或管件组对时应内壁齐平,对口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应大于2mm。 (7)定位焊应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定位焊的焊缝长度宜为10—15mm,高度不 应超过2/3,焊点数应根据管径和壁厚确定。 (8)焊接层次的要求 (9)在运输、存放及组对时,不要与碳钢接触,也不要损伤其表面。 (10)不锈钢焊接时,采用DC+、小电流的快速焊。焊条尽量不做横向摆动。 (11)多层焊时,要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必要时可采用强制冷措施,以避免焊缝 过热而引起严重的变形和产生晶间腐蚀,但强制冷却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合金元素, 在焊接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 (12)氩弧焊打底时,管内必须用氩气保护以确保焊缝成型,使管内壁平整光滑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摘要:本文介绍了不锈钢管道TIG+MAG焊接工艺,与全氩焊和氩电联焊相比,TIG+MAG焊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焊接质量有所提高。该项技术已在电厂管道焊接中得到应用。 1 案例分析 0Cr18Ni9不锈钢φ530mm×11mm 大管水平固定全位置对接接头主要用于电厂润滑油管道中,焊接难度较高, 对焊接接头质量要求较高,内表面要求成形良好,凸起适中,焊后要求PT、RT检验。以往均采用TIG 焊或手工电弧焊,前者效率低、成本高,后者质量难以保证且效率低。为既保证质量又提高效率,采用TIG内、外填丝法焊底层,MAG焊填充及盖面层,使质量、效率都得到保证。 0Cr18Ni9不锈钢热膨胀率、导电率均与碳钢及低合金钢差别较大,且熔池流动性差,成形较差,特别在全位置焊接时更突出。在MAG焊过程中, 焊丝伸出长度必须小于10mm,焊枪摆动幅度、频率、速度及边缘停留时间配合适当,动作协调一致,随时调整焊枪角度,使焊缝表面边缘熔合整齐, 成形美观,以保证填充及盖面层质量。 2 焊接方法及焊前准备 焊接方法 材质为0Cr18Ni9,管件规格为φ530mm×11 mm,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混合气体(CO2+Ar)保护焊填充及盖面焊,立向上的水平固定全位置焊接。 焊前准备

2.2.1 清理油、锈等污物,将坡口面及周围10mm内修磨出金属光泽。 2.2.2 检查水、电、气路是否畅通,设备及附件应状态良好。 2.2.3 按尺寸进行装配,定位焊采用肋板固定(2点、7点、11点为定位块固定),也可采用坡口内点固,但必须注意定位焊质量。 2.2.4 管内充氩气保护。 3 TIG焊工艺 焊接参数 采用φ2.5 mm的Wce-20钨极,钨极伸出长度4~6mm,不预热,喷嘴直径12mm,其它参数见表1。 操作方法 3.2.1 管子对接水平固定焊缝是全位置焊接。因此焊接难度较大,为防止仰焊内部焊缝内凹,打底层采用仰焊部位(六点两侧各60°)内填丝,立、平焊部位外填丝法进行施焊。 3.2.2 引弧前应先在管内充氩气将管内空气置换干净后再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焊丝不能与钨极接触或直接深入电弧的弧柱区,否则造成焊缝夹钨和破坏电弧稳定,焊丝端部不得抽离保护区,以避免氧化,影响质量。 3.2.3 由过6点5mm处起焊,无论什么位置的焊接,钨极都要垂直于管子的轴心,这样能更好地控制熔池的大小,而且可使喷嘴均匀地保护熔池不被氧化。

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规程完整

1 绪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日益发展,一般奥氏体不锈钢难以满足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隧洞式腐蚀的要求。为此,冶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研制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即双相不锈钢。 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方面的抗力不足,尤其是应力腐蚀引起的断裂,其危害性极大。双相不锈钢是近二十年来开发的新钢种。通过正确控制各合金元素比例和热处理工艺使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各约占50%,从而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副食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类。 上世纪30年代就已在瑞典的试验室中研制出双相不锈钢(3RE60、Uranus50等),但是双相不锈钢真正产业化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其发展经历了3代历程。 1.1 我国双相不锈钢的应用 双相不锈钢是根据石油化工中强酸强碱造成的局部点蚀、应力腐蚀以及孔穴式腐蚀现象,一般不锈钢难以胜任的容器、管道以及零部件等而研制的,但由于

不锈钢板焊接工艺

不锈钢板焊接工艺 1、使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以各种不锈钢为复材、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为基材总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 2、焊接材料的选择 2.1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1)复层材料的选用应保证熔敷金属的合金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复层材料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2)过渡层的焊条宜选择25%Cr-13%Ni型或25%Cr-20%Ni型以补充基层对复层的稀释,对复层含钼的不锈钢复合板,应采用25%-13%Ni-Mo型焊条。 2.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材料可按下表选取。 表—1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过渡层及复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表—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基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3、焊前准备 3.1 下料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切割以及坡口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割面应光滑,采用剪床切割时,复层应朝上。也可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时复层朝上,严禁将切割的熔渣落在复层上。 3.2 坡口加工及检查 a.坡口形式和尺寸按图纸设计规定,如设计未明确规定的,可参 照图3.2-1选用。 b.坡口选用原则:确保焊接质量填充金属少,熔合比小,便于操 作。 c.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制成。若采用等离子切割、气割等 方法开制坡口,则必须去除复材表面的氧化层 d. 加工完的坡口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和分层,否则应进行修补。 3.3焊前清理 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复层距离坡口100mm范围内应涂防飞溅涂料。 3.4 焊件装配

a.装配应以复层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2mm,对于复层厚度不同时,按较小的复层厚度取错边量 b.定位焊应焊在基层母材上,且采用与焊接基层金属相同的焊接材料。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参照表3.5-1 表3.4-1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尺寸(mm) δ0为基层厚度 c.在装配过程中,严禁在复层上焊接工卡具,工卡具应焊在基层一侧。 d.复层一侧附件的焊接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当设计要求复层测附件焊在基层金属上时,应先将复层部分剥开,采用过渡层焊条将不锈钢托架焊在基层壳体上,焊缝表面采用与焊复层相同的焊条进行焊接。 4、焊接 当产品技术条件要求焊接工艺评定时,须在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以及技术要求制定焊接工艺评定,并取得质量监督部门的认可。 4.1 焊接方法 基层的焊接推荐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复层和过度层的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也可采用

双相不锈钢S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双相不锈钢S焊接工艺 评定报告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PQR-2018-02 目录 1、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 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08月26日 表1预焊接工艺规程(P WPS)

表1(续)

焊道 / 焊层焊接 方法 填充金属焊接电流 焊接电 压(V) 焊接速度 (cm/min) 线能量 (KJ/cm)牌号 直径 (mm) 极性 电流 (A) 内1GTAW ER2209Φ正接110~15012~148~10/ 外1SMAW E2209-16Φ直、 反 90~12020~227~9~ 内2GTAW ER2209Φ正接110~15012~148~10/ 外2SMAW E2209-16Φ直、 反 120~16022~2510~12~ 内3GTAW ER2209Φ正接110~15012~148~10/ 技术措施: 摆动或不摆动不摆动摆动参数 / 焊前清理和层间清理焊前用不锈钢专用砂轮机将坡口表面及两侧各20㎜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等清 除 干净。焊接过程中要用专用砂轮机、钢丝刷等工具进行层间清背面清根方法 / 单道焊或多道焊(每面)多层焊+多道焊单丝焊或多丝焊单丝 导电嘴至工件距离(mm)钨极伸出长度3-5mm 锤击 / 其他: / 编制日 期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表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单位名称: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PQR-2018-02 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 pWPS-2018-02 焊接方法: GTAW+SMAW 机械化程度:手工 接头简图:(坡口形式、尺寸、衬垫、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的焊缝金属厚度) 母材: 材料标准 HSDH0204-2016 材料代号 S32304与 S32304相焊,相类、组焊后热处理: 保温温度(℃) / 保温时间(h) /

常用不锈钢焊接方法

常用不锈钢焊接方法 对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手工焊(MMA),其次是金属极气体保护焊(MIG/MAG)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虽然这些焊接方法对不锈钢工业的大多数人而言是熟悉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领域值得深入探讨. 1、手工焊(MMA):手工焊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易于使用的焊接方法.电弧的长度靠人的手进行调节,它决定于电焊条和工件之间缝隙的大小.同时,当作为电弧载体时,电焊条也是焊缝填充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来焊接几乎所有材料.对于室外使用,它有很好的适应性,即使在水下使用也没问题. 大多数电焊机可以TIG焊接.在电极焊中,电弧长度决定于人的手:当你改变电极与工件的缝隙时,你也改变了电弧的长度.在大多数情况下,焊接采用直流电,电极既作为电弧载体,同时也作为焊缝填充材料.电极由合金或非合金金属芯丝和 焊条药皮组成.这层药皮保护焊缝不受空气的侵害,同时稳定电弧.它还引起渣层的形成,保护焊缝使它成型.电焊条即可是钛型焊条,也可是缄性的,这决定于药皮的厚度和成分. 钛型焊条易于焊接,焊缝扁平美观.此外,焊渣易于去除.如果焊条贮存时间长,必须重新烘烤.因为来自空气的潮气会很快在焊条中积聚.

2、MIG/MAG焊接:这是一种自动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电弧在保护气体屏蔽下在电流载体金属丝和工件之间烧接.机器送入的金属丝作为焊条,在自身电弧下融化.由于MIG/MAG焊接法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优点,至今她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它使用于钢、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高合金为基的材料.这使得它成为理想的生产和修复的焊接方法.当焊接钢时,MAG可以满足只有0.6mm 厚的薄规格钢板的要求.这里使用的保护气体是活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或混合气体.唯一的限制是当进行室外焊接时,必须保护工件不受潮,以保持气体的效果. 3、TIG焊接:电弧在难熔的钨电焊丝和工件之间产生.这里使用的保护气体是纯氩气,送入的焊丝不带电.焊丝既可以手送,也可以机械送.也有一些特定用途不需要送入焊丝.被焊接的材料决定了是采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采用直流电时,钨电焊丝设定为负极.因为它有很深的焊透能力,对于不同种类的钢是很合适的,但对焊缝熔池没有任何“清洁作用”. TIG焊接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焊接大材料范围广.包括厚度在0.6mm及其以上的工件,材质包括合金钢、铝、镁、铜及其合金、灰口铸铁、普通干、各种青铜、镍、银、钛和铅.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焊接薄的和中等厚度的工件,在较厚的截面上作为焊根焊道使用.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2.1. 设计图纸 2.2.《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3.1.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 φ1、φ1.5、φ2.5、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 ,以保证充氩纯度。 3.3.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3.3.2.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3.3.3.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3.4.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5. 工序过程 5.1.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5.2.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5.3.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5.4.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5.5.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5.6.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5.7.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5.8.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5.9.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5.10.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5.11.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如何做好焊接工艺评定-评定的程序

如何做好焊接工艺评定-评定的程序 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是:编制和下达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焊制试件和检验试件—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或称焊接工艺卡) 一、编制和下达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 任务书的主要作用是下达评定任务,因此,其主要的内容应为:评定目的、评定指标、评定项目和承担评定任务的部门及人员的资质条件等。 (一)评定指标的确定 根据规程和钢材的理论基础知识(焊接性)等,确定各项技术指标。按照《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869的规定,要求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强度、塑性、韧性等指标)应与母材相当或不低于母材相应规定值的下限。 (二)评定项目的确定 根据工程的实际工作情况要求,按规程适用范围做好项目的相关覆盖,确定好评定项目。 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确定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钢材 焊接工程应用的钢材品种和规格繁多,如每种均进行“评定”,不但复杂且数量很多,为减少评定数量,且又能取得可靠的工艺,将钢材按其化学成分、冶金性能、焊后热处理条件、力学性能、规格、设计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成类级别进行评定。按规程要求可以进行替代覆盖。 (1)钢材类级别划分 电力工业火力发电厂常用钢材按类级别划分,它们的划分方法是:按用途划分成A、B、C 等三个类别,而级别则以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组织类型综合划分为I、Ⅱ、Ⅲ三个级别。几个规程钢材类别划法已统一,具体是: 1)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为一类,代号为“A”。其级别为: 碳素钢(含碳量≤0.35%)代号为:A I。 普通低合金钢(6 s≤400MPa)代号为:AⅡ。

不锈钢产品加工制造工艺规程规范

不锈钢产品制造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不锈钢产品的制造工艺原则,当产品使用在耐腐蚀要求很高的工况特殊时,在相应的产品制造工艺过程卡上再另行明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制造的奥氏体不锈钢和不锈复合钢零部件等产品的制造。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HG20584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Q/AXL J 3013铆工管工通用工艺守则 Q/AXL J5010钢制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Q/AXL J0801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工艺规程 3一般要求 不锈钢产品的制造应具备制造场地通风、清洁、文明生产条件。不锈钢材料及零部件应防止长期露天存放、混料保管。要求按时投料、集中使用、及时回收、指定区域存放保管。

工件存放制造场地应铺设防铁离子污染的专用地板或橡胶板。滚轮架上配挂胶轮。 防止在不锈钢表面踩踏。如果不可避免应穿没有铁钉的软底鞋并带脚套,过后应将表面擦扫干净。 使用工具,如铜锤、木锤、不锈钢铲或淬火工具钢铲等,尽量使工件不和铁器接触。磨削磨轮用纯氧化物制成。 材料标记用墨水或记号笔应不含金属颜料、硫、氯含量要≤25PPm. 防止磕碰划伤 钢板或零部件在吊运制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钢板表面、设备及胎具的清洁,防止将焊豆、熔渣、氧化皮压入工件表面。 3.6.1 吊具应加铜垫,吊带首选尼龙吊带且为不锈钢产品零部件专用,绝不允许与其它碳素钢混淆,如用钢丝绳外套必须套胶管或用麻绳。 3.6.2 钢管切割应在锯床上铺垫木板或橡胶板,采用专用锯条。 除切割线外其余标记线不应使用“划针”划线及“冲子”冲孔。可使用硬色笔或记号笔。也可以使用不含金属颜料及硫氯含量小于25PPm的墨水划线作标记。 不锈钢零部件应尽量采用冷成形。当采用热成形时,材料不得与焦碳炉中焦炭接触,加热温度510~1150℃,热成形过程中加热次数中得超过二次。 板材应用剪切或等离子切割,等离子切割后的溶渣应清除干净。

不锈钢焊接工艺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编制依据 2丄设讣图纸 2.2.《手工钩极氮弧焊技术及实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焊接准备 3.1.焊接材料 焊丝J HlCrl8Ni9Ti l. (1>1?5、2.5. 4>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线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实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2.氮气 氮气瓶上应贴有岀厂介格标签,英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氮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O.SMPa ,以保证充氮纯度0 33焊接工具 3.3.1.采用宜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3?32 选用的氮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讣、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宜冲低压,损坏流量讣:关时先关流量讣而后关氮气瓶。 333.输送氮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集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3A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幺幺?刷、电糖工具等,以备淸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5.工序过程 5.1.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泄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52 严禁在被焊件表而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5.3.焊工所用的氮弧焊把、氮气减压流应经常检査,确保在氮弧焊封底时氮气为层流状态。 54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而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淸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淸理范用为每侧齐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5.5?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56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5.7.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 厚度 3-4mm.z 5.8.打底完成后,应认貞?检査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搭后再进行氮弧焊盖而焊接。 5.9.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5.10.点焊、氯弧焊、盖而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氏等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5.ir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5A2.孟面完毕应及时淸理焊缝表而熔渣、飞溅。 6?质量标准: 6.1.质量按Q/ZB74-73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GBZn2770—2002) 标准检验。 6.2.缺陷种类、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氮弧焊焊接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发电厂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本标准也适用于手工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983—95 《不锈钢焊条》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HYDBP006-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程序》 HYDBP01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HYDBP013-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储存管理程序》 HYDBP012-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搬运管理程序》 HYDBP00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计量管理手册》

HYDBP007-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HYDBP010-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 先决条件 3.1 环境 3.1.1 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风速:手工电弧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 3.1.1.2 焊接电弧在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90%,环境温度大于0℃。 3.1.1.3 非下雨、下雪天气。 3.1.2 当环境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挡风、防雨、防寒等有效措施。 3.2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控制流程图 见图1。

史上最全的不锈钢焊接工艺

史上最全的不锈钢焊接工艺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不锈钢焊管是在焊 管成型机上,由不锈钢板经若干道模具碾压成型并经焊接而成。由于不锈钢的强度较高,且其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易形成加工硬化,使焊管成型时:一方面模具要承受较大的摩擦力,使模具容易磨损;另一方面,不锈钢板料易与模具表面形成粘结(咬合),使焊管及模具表面形成拉伤。因此,好的不锈钢成型模具必须具备极高的耐磨和抗粘结(咬合)性能。我们对进口焊管模具的分析表明,该类模具的表面处理都是采用超硬金属碳化物或氮化物覆层处理。激光焊接、高频焊接与传统的熔化焊接相比具有焊接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热输入小的特点,因此热影响区窄、晶粒长大程度小、焊接变形小、冷加工成形性能好,容易实现自动化焊接、厚板单道一次焊透,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Ⅰ形坡口对接焊不需要填充材料。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焊等多种,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

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在熔焊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各种压焊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焊接过程中施加压力而不加填充材料。多数压焊方法如扩散焊、高频焊、冷压焊等都没有熔化过程,因而没有象熔焊那样的有益合金元素烧损,和有害元素侵入焊缝的问题,从而简化了焊接过程,也改善了焊接安全卫生条件。同时由于加热温度比熔焊低、加热时间短,因而热影响区小。许多难以用熔化焊焊接的材料,往往可以用压焊焊成与母材同等强度的优质接头。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不同,焊后在焊缝和热影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所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总称为焊接工艺规范。例如,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规范包括: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电弧长度(电压)和多层焊焊接层数等,其中电弧长度和焊接速度一般由操作者在操作中视实际情况自行掌握,其他参数均在焊接前确定。 1.焊条直径 焊条直径根据焊件的厚度和焊接位置来选择。一般,厚焊件用粗焊条,薄焊件用细焊条。立焊、横焊和仰焊的焊条应比平焊细。平焊对接时焊条直径的选择如表4-3所示: 表4-3焊条直径的选择(mm) 工件厚度 2 3 4~7 8~12 ≥13 焊条直径~~~~~ 2.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 焊接电流是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电流过大,金属熔化快,熔深大、金属飞溅大,同时易产生烧穿、咬边等缺陷;电流过小,易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而且生产率低。确定焊接电流时,应考虑到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接位置等因素,其中主要的是焊条直径。一般,细焊条选小电

流,粗焊条选大电流。焊接低碳钢时,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的关系可由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I=(30~60)d ( 4-3 ) 式中:I为焊接电流(A),d为焊条直径(mm)。 焊接速度是指焊条沿焊缝长度方向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它对焊接质量影响很大。焊速过快,易产生焊缝的熔深浅、熔宽小及未焊透等缺陷;焊速过慢,焊缝熔深、熔宽增加,特别是薄件易烧穿。确定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的一般原则是: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值,在保证焊透且焊缝成形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施焊,以提高生产率。 手工电弧焊重要的工艺及参数 1.焊条直径主要依据焊件的厚度,焊接位置,焊道层数及接头形式来决定。焊接件厚度较大时,选用较大直径焊条。平焊时,可采用较大电流焊接。焊条直径也相应选大。横焊、立焊或仰焊时,因焊接电流比平焊小,焊条直径也相应小些。多层焊的打底焊,用较小直径焊条。最后收焊时可选用较大直径焊条。 焊件厚度与焊条直径推荐值见表(㎜) 焊件厚度~2 ~3 ~ 5~8 10~12 >13 焊条直径~2 ~4 4~5 5~6 2.焊接电流焊接电流大小,主要依据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接位置,依据焊条型号、焊条直径来选择。

不锈钢焊接工艺

不锈钢焊接工艺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编制依据2.1.设计图纸 2.2.《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焊接准备 3.1.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φ1、φ1.5、φ2.5、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2.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以保证充氩纯度。 3.3.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3.3.2.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3.3.3.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3.4.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5.工序过程 5.1.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5.2.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5.3.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5.4.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5.5.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5.6.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5.7.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 15mm,厚度3-4mm。 5.8.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5.9.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5.10.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5.11.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5.12. 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6.质量标准: 6.1.质量按Q/ZB74-73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GB/T12770—2002)标准检验。 6.2.缺陷种类、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氩弧焊焊接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不锈钢焊接工艺

二、 1、焊前:坡口及其附近必须清理干净,对于有油污不可以用钢丝刷和砂轮清理,用丙酮和或酒精进行清理。 2、坡口加工或下料采用机械加工或炭弧气刨。 3、在搬用、坡口的制备、装配个过程,应避免损伤钢材的表面。 三、焊接工艺: 1、应采用快速焊、多道焊;焊接电流不易过大,焊接时尽量采用平焊位置,焊条最好不做摆动或稍做摆动;且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待上一层焊道冷到60度以下在焊下一道焊道。 2、焊条角度应正确,运条要稳,电弧不宜太长,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道应最后施焊。 3、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应采用强制冷却的方式冷却焊道。 四、焊后: 焊缝必须进行酸化和钝化处理。 焊接材料:不锈钢A002焊条,焊丝,焊条直径:3.2和4.0焊接电流(A) 80-110A,110-150A 焊接电压(V)焊接速度 3.5焊缝返修 3.5.1焊缝返修应由持证焊工或有相应合格焊工担任 3.5.2返修前应根据片位分析缺陷性质,缺陷长度,宽度,确认缺陷位置 3.5.3消除缺陷方法采用砂轮机机磨削,根部返修部位进行坡口修理 .3.5.4返修的焊接工艺与正式焊接相同 .3.5.5焊缝返修的管理程度执行《压力管道质量保证书手册》中的规定 .3.6颜色检查:根部焊接完毕,浅色到淡蓝色表明焊缝充氩保护不好,以被氧化,银白色表示保护良好 .4,结论:超低碳不锈钢槽体及管道焊接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认真施焊,确保焊口一次合格率98.6%以上,肉眼观察无缩孔。 引用: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1、容易出现热裂纹。 防止措施: (1)尽量使焊缝金属呈双相组织,铁素体的含量控制在3-5%以下。因为铁素体能大量溶解有害的S、P杂质。 (2)尽量选用碱性药皮的优质焊条,以限制焊缝金属中S、P、C等的含量。 2、晶间腐蚀: 根据贫铬理论,焊缝和热影响区在加热到450-850℃敏化温度区时在晶界上析出碳化铬,造成贫铬的晶界,不足以抵抗腐蚀的程度。 防止措施:(1)采用低碳或超低碳的焊材,如A002等;采用含钛、铌等稳定化元素的焊条,如A137、A132等。(2)由焊丝或焊条向焊缝熔入一定量的铁素体形成元素,使焊缝金属成为奥氏体+铁素体的双相组织,(铁素体一般控制在4-12%)。 (3)减少焊接熔池过热,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和较快的焊接速度,加快冷却速度。 (4)对耐晶间腐蚀性能要求很高的焊件进行焊后稳定化退火处理 3、应力腐蚀开裂: 应力腐蚀开裂是焊接接头在特定腐蚀环境下受拉伸应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延迟开裂现象。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开裂是焊接接头比较严重的失效形式,表现为无塑性变形的脆性破坏。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所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总称为焊接工艺规范。例如,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规范包括: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电弧长度(电压)和多层焊焊接层数等,其中电弧长度和焊接速度一般由操作者在操作中视实际情况自行掌握,其他参数均在焊接前确定。 1.焊条直径 焊条直径根据焊件的厚度和焊接位置来选择。一般,厚焊件用粗焊条,薄焊件用细焊条。立焊、横焊和仰焊的焊条应比平焊细。平焊对接时焊条直径的选择如表4-3所示: 表4-3焊条直径的选择(mm) 工件厚度2 3 4~7 8~12 ≥13 焊条直径1.6~2.0 2.5~3.2 3.2~4.0 4.0~5.0 4.0~5.8 2.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 焊接电流是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电流过大,金属熔化快,熔深大、金属飞溅大,同时易产生烧穿、咬边等缺陷;电流过小,易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而且生产率低。确定焊接电流时,应考虑到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接位置等因素,其中主要的是焊条直径。一般,细焊条选小电流,粗焊条选大电流。焊接低碳钢时,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的关系可由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I=(30~60)d ( 4-3 ) 式中:I为焊接电流(A),d为焊条直径(mm)。 焊接速度是指焊条沿焊缝长度方向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它对焊接质量影响很大。焊速过快,易产生焊缝的熔深浅、熔宽小及未焊透等缺陷;焊速过慢,焊缝熔深、熔宽增加,特别是薄件易烧穿。确定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的一般原则是: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值,在保证焊透且焊缝成形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施焊,以提高生产率。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500吨醋酸异丁酯(IBAC)改建项目不锈钢管道 焊接工艺 304(06Cr18Ni9) 编制王甲安 审批战音军 施工单位:大连吉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08月10日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1 技术特征 材质规格:304(相当于06Cr18Ni9) 工作介质: 异丁醇、异丁酯、酸性废水、釜残 设计压力: 异丁醇(、Mpa)、异丁酯(、Mpa)、酸性废水()、釜残() 工作压力: 异丁醇(、)、异丁酯(、)、酸性废水()、釜残() 试验压力: 设计压力的倍 2 本工程编制依据 设计院设计技术文件. 国标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3 焊工 焊工应具有焊工考试合格证。 4 焊接检验 焊接检验人员应熟悉有关国标和本工艺。 对管材焊材按规定进行检验、填表验收。 对焊工是否执行本工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违反者进行教育帮助得以改正。对严重违反者或教育不改者有权令其停止焊接工作。以确保焊接质量。 做好本工艺第7条“焊接后检查和管理工作”。 邀请和欢迎甲方和监理方检查人员检查焊接质量。

5 焊前准备 5.1.1 管材、焊材必须具有符合规定的合格证明,并与实物核对无误。 5.1.2 管材型号为304级相当等于我国的06Cr18Ni9规格标准。按项目图纸规定。 5.1.3 不锈钢焊丝型号规格为:ER304 φ2.0mm 5.1.4 不锈钢电焊条型号规格:A102 φ3.2mm 5.1.5 铈钨电极型号规格:WCe-20 φ2.0mm 5.1.6 氩气纯度为%。 焊件准备 5.2.1 焊接口的分布位置必须符合国标GB50235-2010和 5.2.3焊件坡口应用机械或磨光机加工。焊口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表面10mm范围内的油、垢、毛刺等清理干净。 5.2.4 点固焊必须根部焊透不得有焊接缺陷。管径≤150 mm为4点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完整版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 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发电厂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本标准也适用于手工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983—95 《不锈钢焊条》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HYDBP006-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程序》

HYDBP01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HYDBP013-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储存管理程序》 HYDBP012-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搬运管理程序》 HYDBP00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计量管理手册》 HYDBP007-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HYDBP010-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 先决条件 3.1 环境 3.1.1 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风速:手工电弧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 3.1.1.2 焊接电弧在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90%,环境温度大于0℃。 3.1.1.3 非下雨、下雪天气。 3.1.2 当环境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挡风、防雨、防寒等有效措施。 3.2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控制流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