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快速评估表

工厂快速评估表

工厂快速评估表
工厂快速评估表

精益工厂快速评估法

11个分类总得分___(最高分=121分)

工厂速评问卷

本问卷中得“是”的数量标志着工厂的精益程度;“是”的数量越多,则工厂的精益程度越高。只有当工厂明显遵循了该问题隐含的原则时,才能回答“是”。如有任何疑问,则回答“否”。

1.参观者是否受到欢迎,并得到有关工厂布局、员工、客户与产品等方面的信息?

2.客户满意度与产品质量方面的得分有没有张榜公布?

3.设施是否安全、清洁、有序,并且光线充足?空气质量是否好?噪音是否低?

4.直观标志系统是否明确指示库存管理、工具摆放、流程和物流方向?

5.所有东西是否都各有其位,并且各就其位?

6.最新的营运目标与相应的绩效评估标准有没有醒目地张榜公布?

7.生产物料是否沿生产线放置,而不是在几个库存区分隔储藏?

8.工作区是否可以看见工作指令与产品质量规格?

9.所有小组是否都能看到有关产出、质量、安全与“攻关”成果的最新图表?

10.营运现状是否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室、进度板或电脑屏幕一目了然?

11.生产线安排是否按照一个统一的“进展程序”?每一工段的库存水平是否恰当?

12.物料是否只需移动一次,移动的距离是否最短?移动时物料有没有置于恰当的运输箱中提高移动效率?

13.工厂布局是否保证产品流动持续顺畅,而不是一个个车间块状分隔?

14.工作小组是否受过培训、得到授权、并参与“攻关”和日常工作改进?

15.员工是否致力于持续改进?

16.预防性设备保养及日常工具流程改进的具体计划以及改进方法有否张榜公布?

17.启动新产品时,是否制定了有效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具体的成本、时间目标?

18.供应商认证程序(包括质量、交货与成本衡量标准)有否张榜公布?

19.产品关键性能是否明确?是否采用了自动故障防护措施防止瑕疵蔓延?

20.你是否会购买该工厂的产品?

工厂评估法工具-释义

之前看过快速评估方法的介绍,根据自己理解表达,更新更细致的评审、交流和问答。更快速开展国内企业的初步审核。

“工厂速评法”的核心是给工厂审核小组提供两个评估工具――“工厂快速评分表”和“工厂速评问卷”。前者采用了11个分类来评估工厂的精益程度,后者则包括了20个相关的是非题,来确定工厂在这11个分类中是否采用了最佳方法。参观结束后,小组成员需要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填入两张表格(表格形式参见副栏“精益评估”)。事实上,还有许多可量化因素能够用来评估工厂在“工厂快速评分表”中11个分类上的表现。

审核时,小组成员应该仔细观察工厂环境的方方面面,要与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交谈,并要寻找该工厂坚持采用最佳方法的证据。另外,在参观时千万不要记笔记,否则注意力会分散,原本可以发现的线索会错漏,与现场员工的交流也会受到影响。正确的做法是:每个小组成员应负责几个分类,参观结束后所有成员应迅速集合,交流各自的观感,并完成表格的填写。所有成员都应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即“你是否会购买该工厂的产品?”(有关参观小组人员构成及参观前准备工作的讨论,参见副栏“评估小组构成与培训”)下面,我们逐一看看每个分类。

最佳工厂的工人一定知道谁是他们的客户(包括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并把客户满意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除此之外,他们还明白,让来访者体验与众不同的经历,让他们离去时仍啧啧称道,正是自己的责任。工厂对客户究竟是倾心关怀,还是麻木不仁,通过短短一次参观就能泾渭立见。在客户至上的工厂里,你是否会受到热烈欢迎,会有人热情为你介绍工厂布局、员工、客户和产品情况;质量与客户满意度的评分结果也会醒目地公布出来。如果你问某个员工“你手头的产品接下来流向哪儿?”,而回答是“福特”或“6号线的**”,那么,在此评估指标上,给这家工厂的打分就可以高;如果回答是“我把它放进这个桶里,接下来怎么样我不清楚”,那么,打分就应该低。(“工厂速评问卷”中问题1、2和20与这一评估指标相关)

示例:

1.公司各级考核指标在现场是否有展示?五大目标(安全、员工发展、质量、响应及

成本)

2.公司考核指标达成率是否有跟进和分析?

3.现场生产计划跟踪是否有表达,生产计划达成率是否展示?

4.客户投诉率是否有现场表达?

5.客户投诉问题改善对策是否通告所有员工,或者现场展示不良改善案例?

6.你知道手头的产品接下来流向哪儿?是否有合适工艺流程现场展示?

7.工厂布局是否相对过去有提升,提升百分率有多少?

8.员工对工厂品质重视程度?

9.员工是否理解工序品质对公司发展关联?

10.员工是否了解本工序过去半年发生的不良,如何配合改进?

/安全、环境、整洁与秩序

整洁有序的工厂里,零部件易于找到,库存易于清点估算,并且产品转移动也是安全和高效的。这样的工厂光线充足,空气质量好,噪音低。库存、工具和流程都有直观的标志系统清楚标明。一家工厂在这些方面究竟做得有多好,只需略作浏览便可一目了然。

所有零部件都应受到同等重视。许多公司殚精竭虑将贵重部件安排得井井有条,对标签、紧固件等低值部件却常常掉以轻心。这种习惯有时代价非常高昂。事实上,如果从未遗失过一个核心部件,可是,将连接用的螺栓却经常遗漏缺失。就不可能交付给客户缺少螺栓的产品(即使交付了,也收不到货款),因此,小小一颗螺栓,其价值其实与贵重部件难分伯仲。(参见“工厂快速评估问卷”中问题3-5和20)

示例:

11.生产现场物料是否有清晰的数量管理?

12.现场作业工位,是否有工具和物料等做定位管理?

13.现场我们是否发现有工序流程图?

14.工厂布局和区域标识是否清晰,易识别和理解?

15.设备是否干净?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加工设备,是否设备被点检维护?

16.现场工装、工具是否有整齐维护,是否做有位置标识和编号管理?

17.仓库物料是否能看到清晰的账卡? 抽查几个,是否账卡物一致?

18.现场物料转送是否使用专用物流车?

19.应用行车和叉车的比率是否大于50%?(除非公司产品是大型设备)

20.工厂物料和设备区域,界限清晰,且没有发现不合规的现象?

提供直观线索、明确指示方向的目视化工具在运行良好的工厂随处可见。这些标志为员工清楚指明了位置和任务,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参观时,应注意寻找各种工作安排工具,如生产计划“看板”(Kanban)、分色标志的生产线或工段、醒目张贴的工作要求、质量产出图表以及维修记录。反映工厂良好的直观管理的其他标志还包括:公布小组成员名单、生产改进措施以及休假计划等信息的布告栏,可以通览当前总体运作情况的中央控制室或整体进度板等。通常,化工及其他加工行业的工厂直观管理程度相当高,但并非各种标志层出不穷、杂乱无章;即便是一些规模最大的工厂也倾向于将产品流动、工厂布局和其他重要信息一并集中显示。(参见问卷中问题2、4、6-10和20)

以下三个分类相互关联,根据显而易见直观线索就能对一家工厂在这三方面的表现迅速打分。

示例:

21.各部门考核指标是否在现场展示?五大目标(安全、员工发展、质量、响应及成本)

22.现场物料库存是否合理?可以询问车间主管,了解日产量和实际需求量是否匹配?

23.现场是否可见生产计划看板、6S看板记录?

24.质量指标达成率是否有跟进?

25.是否员工积极参与生产改进,现场是否可见改进成功案例?

26.工厂整体交付率指标如何?是否达成目标要求?

27.车间总负责是否了解每天生产达成安排,是否有渠道了解实时达成情况?

28.询问生产主管如何管理、传输每日生产计划和重要工作任务?

29.工厂是否有成立精益改善小组或类似QC小组?参与成员是否有一线员工?

30.工厂或车间主管是否了解现实的主要困难或急迫需解决问题?是否有组织工作改

善和对应工作计划?

最佳工厂依靠一个统一的“定速程序“(pacing process)来管理各条生产线及其供应商<拉动式生产>。该程序常常位于生产线尾端,它控制着所有上游活动的速度和产量,很像领跑车在赛道上设定并控制着所有赛车的速度。每道工序的生产要求都由下道工序的生产要求决定。这就有效地控制了库存,提高了质量,缩短了停工时间,因为生产线再也不停工待料了。

通过询问工厂或者观察库存水平,可以知道一家工厂是如何实施生产计划的。如果库存在某个工段出现了积压,那么,各生产计划系统极有可能是“各扫自家门前雪”;或者,整个流程“流速”不当。同样,如果生产计划是由中央制造物料规划系统(Central MRP system)做出的,生产线上则随处可见电脑屏幕或堆积如山的工作任务单。

此外,还应留意同一生产线操作人员之间的视觉交流与语言交流。他们之间的距离应该近到可以随时交谈,并能看到对方的库存。操作人员根据看到的实际状况可暂不理会中央生产计划,而灵活控制。例如,当看到下道工序库存出现积压,他们可以放缓生产速度。(参见问卷中问题11和20)

示例:

31.工厂是否有单独的生产计划部门?

32.工厂是有定期的产能分析报告和产能分析会议?

33.车间有无生产计划和排产流程?

34.公司生产计划的准时达成率是否符合计划指标?

35.公司各工序是根据什么规程排产?是否总计划表单或MRP规定?还是拉动式生产?

36.公司准时交货率是否达成目标?

37.公司有无不准时交付的分析报告?

38.工厂年周转率是否有统计分析?是否符合工厂管理者的期望?

39.公司物料计划是如何做出的?

40.公司的库存周转率是否有统计?是否达成目标?

最佳工厂的空间使用率很高。理想状态是:物料仅移动一次,移动距离尽可能短,移动时物料置于高效率的运输箱中。生产物料应沿生产线存放,而不是在几个库存区分隔储藏。工具和工艺装置摆放应尽量靠近机器。工厂布局应保证产品流动持续顺畅,而不是围绕特定种类的机器分成不同的“车间”,一个个块状分隔。

最佳工厂里,物料如需短距离移动,员工会使用手推车;如果太重推不动,他们则会将手推车连接起来,用小电动牵引车拖动。了解工厂空间使用情况的一个简捷方法是数一下铲车数量。铲车通道占地大,操作成本高,会增加污染,还会鼓励不必要的物料移动。

在任何工厂里,空间都是宝贵的必需品。有些工厂把腾出新的空间定为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有些负责人甚至将这一概念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如经常腾出生产空间,然后将地板擦得锃亮,并用栏杆围起这块空间,然后向销售部门提出挑战,要求他们开发新的业务,使腾出的空间再次得到利用。(参见问卷中问题7、12、13和20)

示例:

41.有无工厂空间布局图?

42.工厂空间利用率是否有管控?

43.产线和厂房有无专门布局设计分析?

44.有进行过生产准备过程模拟吗?

45.工厂有无生产流水线?流水线有无回转?

46.物料流动是否持续顺畅?

47.工厂使用行车和叉车,是否偶尔使用?

48.物料转送是否有放在专用容器和采用专用物流设备或小车?

49.工厂产线是否连续,没有被分割成几块?

50.工厂废品损失金额多少?是否达成目标?

内部运作常常所需库存很少,因此,可见零部件数量是衡量工厂精益生产水平的很好标准。看一看生产线,数一数每个工段的库存,你就能快速了解工厂的库存水平。例如,如果生产线每分钟生产1件产品,你就知道每小时的产量是60个。如果你发现某工段旁堆着约500件这种产品,你就知道静静躺在那儿的是8个小时的产量。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工段每次需要的库存不应超过几分钟的产量。每个零部件应该直接送到下道工序,迅速投入使用。(参见问卷中问题7、11和20)

示例:

51.公司物料计划是否有制定,根据什么制定出来?

52.工厂是否有定期盘点?

53.库存金额是否可知?

54.公司呆滞物料是否有统计?占比多少?

55.仓库物料是否做到先进先出?如何保证?

56.工厂现场库存量和生产批量是否合理?

57.工厂是大批量生产、流水线一件式生产、还是单元式生产?

58.工厂生产节拍分析是否做过?是否符合销售年度需求?

59.现场是否有适用的生产看板?

60.物料管理和配送指令如何传到达工序?

最佳工厂里,员工时刻牢记生产效率和质量目标,他们熟谙本职工作,乐意与客户、来访者分享自己的知识。只消在工厂里扫视一下,士气高昂的员工与邋遢、漠不关心的员工便一目了然;甚至与操作员稍作交谈,所得到的信息也颇为可观。参观时要看看工厂是否将安全与环保措施以及质量与生产效率改进捷报贴在醒目的地方。另外,不妨找找与项目攻关和员工授权相关的布告或图表。这些都是团队合作的明显标志。如果找不到这些标志,那么很可能该工厂对团队合作仅仅是“叶公好龙”。不过,也可以在参观时向管理人员和工厂员工提些相关的问题,作为观察的补充。(参见问卷中问题6、9、14、15和20)示例:

61.员工是否有明确生产质量指标管控?

62.车间生产效率同比是否有进步?采取何种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3.员工技能考核是否定期开展?如每年的能力培训和考核有进行,有考核记录展示在

现场?

64.工厂质量改进看板是否有展示在现场?

65.工厂生产效率改进是否有看板展示?

66.工厂是否有推动和组织精益改善和QC品质圈活动?

67.工厂是否有合理化建议的体制,定期推动员工参与持续改进活动?

68.工厂是否有异常反馈流程?现场是否有展示?

69.负责主管和改善团队,是否有定期培训和交流?

70.公司人事部门是否有对改善团队,定期组织汇报和评价?

在最佳工厂里,设备整洁而且保养良好。设备编号和标识醒目地印在机器一侧,保养记录张贴公布。这些细节保证了工人能充分了解机器,并能制定预防性保养计划。但也许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公开保养记录,公司向员工表明:一、管理层关注产品;二、为确保工厂运行顺畅,公司已作了很多投入;三、管理层关心员工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保持员工高昂士气的重要因素。

可以向员工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操作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是否参与了工具设备的采购。因为,车间一线工人和其他直接参与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人员最清楚新设备的优缺点,也最了解生产线的实际需求。

最后,应该亲自查看一下设备。机器不一定要新,但如果一台新置的机器污秽不堪、疏于修理,就表明该工厂预防性保养工作做得很差。相反,如果一台机器尽管购买已有时日,但看上去仍光亮如新,则说明该工厂对自己的投资呵护备至。事实上,只要观察方法正确,许多问题轻易即可发现。(参见问卷中问题16和20)

示例:

71.设备是否整洁和保养良好?

72.设备是否有清晰台账?

73.设备是否有醒目的编号?是否能了解哪些是重点A类设备?

74.设备定期保养计划是否能够及时展示和被检查?

75.设备定期点检记录是否真实和有效?

76.设备生产能力是否有评估?是否符合现时的产能需求?

77.员工对设备使用是否安排适当培训?

78.是否有清晰的设备操作说明指导?

79.重要设备是否有维修记录和档案管理?

80.工厂是否定期评估设备产能与销售需求比较?

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管理

这一分类评估的是工厂在管理、控制和降低本行业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方面的水平。在参观结束前评判工厂在此分类的表现确属不易,但是,何不重点关注某些质量规格和指标?例如,许多公司都要收集处理成千上万的数据,其量之大,远超所需。如果观察到有许多人在手工录入数据,且输入数据的方式繁复,那么,该公司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处理方面的工作做得实在不敢恭维,而如果数据收集也由人工完成,则糟糕尤甚。

新项目开发的管理流程、项目开发计划是否有确切日程管理,以保证开发效率和今后生产的实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此外,精益工厂产品流动迅速,库存维持在最低水平,因此,工人需熟悉的零部件数量有限。最佳工厂能用同类零部件生产多类型的产品。有些公司(如丰田汽车和戴尔电脑)甚至设计出帮助操作人员从众多零部件中挑出正确部件的系统,从而将复杂性处理融进了生产流程。比方说,如果工人拿错了气门,可能就会隔断感应器了出的电子光束,因而使红灯亮起来,并发出声音警报。可以问一下他们厂里是否安装了这类系统。(见问卷问题8、17和20)

示例:

81.工厂质量数据如何整理和分析?

82.工厂过程控制(生产、检查、维修等)是否都有控制计划?

83.质量数据改善趋势是否有改进趋势?

84.技术部门是否成立新项目开发团队?是否项目时间计划?

85.项目开发计划是否有定期评审?

86.关键时间点是否有跟踪和评价?是否在重点工序设立质量检测点?是否必有文件

化的控制计划或检验计划?

87.现场生产设备是否异常信息报警系统,及安灯系统?

88.工厂产品质量水平是否有开展定期评价,达到何种水平?

89.客户的抱怨和意见是否有品质、技术及相关部门定期交流及改进计划?

90.售后服务的改善数据是否有改进趋势?售后服务保内损失是否有减少趋势?

最佳工厂仅与数量有限的几家供应紧密合作,这些供应商紧密合作,这些供应商竭诚配合支持最佳工厂,因此最佳工厂成本低而质量高。供应商审核程序管理。只要看看工厂进料箱上的标签,就能大致估算出它有多少家供应商。注意:进料箱上印有哪些供应商的名字?进料箱是否为运进工厂的定制部件专门设计?箱外有没有贴上专门的标签?如果一家工厂同时向多家供应商采购同样的或同类的部件,那么供应商直接参与工厂产品开发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对于工厂来说,一个最佳方法就是根据可装运的制成品向供应商付款:一旦产品下线,付款便自动完成。这就减少了许多文书工作,也减少了结账所需的人手。问问工厂有关人员他们是如何向供应商付款的;提这样的问题看起来无伤大雅,因此被问员工经常会信口作答。如果在收货平台可以看到的文书工作林林总总,那就表明工厂供应链成本还是太高。最佳工厂从供应商那儿获取物料,应该像同一生产线中下道工序从上道工序那儿获取物料一样。(见问卷问题18和20)

示例:

91.公司是否有供应商管理程序?

92.采购部门是否定期供应商审核管理?

93.是否开展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采购品质项目

94.定期供应商管理会议是否有开展?

95.是否有战略合作供应商管理清单?

96.供应商交货质量标准是否有规定?

97.交货检查抽样方案是否有规定?

98.进货检查结果是否有周期反馈给供应商,并且是否有改善报告反馈?

99.供应商的成本质量和交付是否有统计分析和评价

100.是否有供应商淘汰机制?

质量至上

最佳工厂总是孜孜不倦努力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有迹可循。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公司的质量与生产效率,而是我们明确作出的不断改进的承诺。

一家工厂是否关心质量通常一眼就能看出。如果员工真的为自己的质量项目感到自豪,他们通常会给它取个名字,会悬挂横幅展示工厂的远景规划、使命宣言、经营目标以及迄今为止的达标情况。工厂和小组的长、短期目标,还有内、外部客户的要求、生产计划、工作指令、生产效率水平/进料出货质量、废料与返工、出勤、员工休假计划、安全和员工培训等情况记录都应该在生个工段张贴展示。(这与第3类有重叠)

另外,还应该了解工厂是如何处理废料的。管理较好的工厂有意唤起员工对废件的注意,而不是将废件隐藏。例如,它们会用用红色标签将其醒目标出,因为它们想立刻知道废件是否正在堆积,或者生产流程的某段是否正在生产次品。可以询问员工次品下线时他们是如何处理的。随意丢弃或者故意藏匿次品是低效率的标志。最后,还应该问一下产品开发的情况。开发过程中有没有设定成本与时间目标?新启动的业务管理是否好,成本是否低?(见问卷问题15、17、19和20)

示例:

101. 现场员工作业是否有清晰的作业指导书规定?员工是否理解自检项目要求?

102. 员工是否认可工厂产品质量?

103. 员工是否有参与工厂的持续改善?公司是否有定期组织类似员工合理化建议活动?

104. 工厂是否可见质量看板?是否有工厂、小组的质量管控指标?

105. 现场次品是否有合适摆放区,是否有醒目的标识?

106. 不合格品是否定期分析,是否有改善方案?是否在现场质量看板展示?

107. 新产品开发进入试产前,是否有项目评审和质量评审结论?

108. 工厂的质量管理系统是否合理?对产品质量控制有效?(高管)

109. 工厂客户稳定性如何?销售订单增长趋势稳健?

110. 工厂主管领导是否定期听取质量部门质量水平汇报,并给予指导意见?

给工厂打分

参观结束后,小组成员应马上碰头,交流所见所闻,完成参观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对工厂精益程度的评估,以及对工厂销售成本的估算。碰头会事不宜迟,应立即进行,因为直观数据虽然生动,却稍纵即逝。

参观小组应同时使用“工厂快速评分表”和“工厂速评问卷”来评判工厂的精益程度。对11个分类的评分从“差”(1分)到“优秀”(9分)、“最佳”(10分),分为6个等级。“最佳”,顾名思义,就是行业内最优完成打分后(标杆公司),将各分类得分相加,相加后的总分将处于10~110分之间,中间水平的工厂得分为55分。“工厂速评问卷”也应同时完成。

根据“工厂快速评问卷”中回答“是”的数量,可以对一家工厂的效率作出基本准确的评估。精益生产是无法假冒的。11个分类中的6个分类和20个相关问题中的16个问题,几乎完全基于工厂环境中显而易见的因素。“工厂快速评分表”中的评估或许特别有用,因为11个分类凸显了工厂众多方面的优点与缺陷。得分较低的分类明显应该立即着手改进,这也正是工厂精益生产的第一步。

顺便提一下,“工厂速评法”还包括估算工厂销售成本的模板,以及涵盖范围从年人均销售额,到经常费用,到组装一台个人电脑所需小时数的一系列“典型工厂数据”。然而,与判断工厂精益程度相比,测算销售成本需要更多的经验。

事实上,在评估收购对象时,如果一家工厂在训练有素的人看来相当不错,那通常它也真的是相当不错。在参观竞争对后的工厂后,对自己工厂的运营作出很大改进。

评估小组构成与培训

工厂快速评估小组人数不多,一般由2-3人组成,其中一人担任组长。具备被评估行业的设备知识者为恰当人选,具备生产经验者则最为理想;但是,不管怎样,整个小组应具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经验。

小组成员通常需经1-3天的培训来掌握“工厂速评法”解读工厂,培训时间长短则取决于他们对精益生产的熟悉程度。初次精益评审培训后,最好先在自己内部试用此法。另外,试用和正式使用此法后形成的报告也可成为公司记录的重要补充,为改善绩效提供基准,为未来培训提供素材。

评估者可通过阅读公司年报、分析师报告或者其他资料来了解一家工厂的大致背景。另外,评估者也不可难找到一些专门为具体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基准的公司进行对比,它们的类比信息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正式审核和参观工厂前,小组应先了解具体行业的特征,这非常重要,因为在某些行业被认为是过高的库存或冗赘的做法,到了另外一些行业则可能避免不了。通盘考虑过这些操作层面和法规层面的要求后,小组评估将会更加准确。

估算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估算是工厂速览的额外收获。销售成本分为四大类,即物料成本,人员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经常费用。新分类法更有助于发现改进的机会,因为四大类成本各自相对独立。同时,了解这四大类成本对审慎调查前的收购评估以及确定工厂竞争地位也颇有益处。

简而言之,物料成本仅包括原材料成本和进厂运输成本,而不包括采购成本、废料与返工成本。人员成本包括所有月薪制工资,小时制工资和附加福利,如医疗保险、工作补贴和加班费。土地、厂房和设备成本包括所有工厂和设备的折旧、

税金和保险费、定期保养费用和水电等设施费用。其他成本则覆盖了任何生产活动都会发生的种种费用,从外包服务费用一直到复印纸开支。此类成本在精益生产的工厂中通常较低(一般占销售成本的5%~10%),而在传统工厂中则通常较高(经常是销售成本的15%~20%)。

这四大类成本很容易根据参观中采集的信息估算出来。通过与工厂员工和管理人员交谈,你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大量信息,如员工人数、年生产量、员工流动率及产品组合的复杂程度等。要通过这四大类成本来估算销售成本,你至少需要惧以下数据:月薪制员工和小时制员工的总人数,小时制工资的平均数,以及该工厂的面积。

总人员成本能够通过这些数据估算出来。平均月薪和附加福利一般人所共知,但如果你对它们不够清楚,仍需估算,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里面有份名为“典型工厂数据”的图表,收入了多种类型生产成本的数据。这结数据分成45类,如每平方英尺销售额,每年生产时

间、平均工资、应收应付账延宕时间等,它们又分别有低于、处于、高于平均水平的区分。评估了工厂在各类的表现后,你就可以确定它的成本窨是低于、处于还是高于平均水平。

参观时也常常能发现销售成本中物料成本的相关数据。而土地、厂房及设备成本则可在参观时由小组中的设备专家估算,只是他要对这类成本的当地情况有所了解。其他成本可根据工厂评估的得分情况进行估算。所有收集到的数据可真入一张名为“工厂速评法参观数据表”的表格中,该表格在我们的网站上也能得到。将数据逐项填入表格后,就可以计算出一家工厂最终的销售成本。

运用此法,经验丰富的参观小组能惊人准确地勾画出一家工厂的总销售成本,一般情况下误差也仅在5%~10%之间。尽管我们的销售成本估算法并非毫厘不失,但是,对比较类似工厂(无论是你自己的、竞争对手的还是供应商的)仍裨益良多。

企业自我评价报告模板

企业自我评价报告模板 (一) 企业基本情况; (二) 企业科技创新、高新技术特征总结; (三) 近三年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 (四) 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自我评价; XX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公室: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下称《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下称《工作指引》),我公司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对照《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的规定和要求,已完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的组织和准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我公司于XXXX年XX月XX日成立,地址:XXXXXX,注册资本:XXXXX 万元,经营范围为:XXXXXXXXXXX。通过XXXXX等方式,共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XXXX项,技术诀窍XX项,取得方式为XXXX取得,权利范围为

XXXX权利。其中:x01x年-x01x年获得专利XX项;省级、计划单列市立项项目XX项:国家项目XX项。(见附件页) x.公司所有形成的XXXXX产品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具体为:XXXXXXX。(见附件页) 3.截止XXXX年XX月,公司现有职工XXXX人,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为XX人,占职工总数的XX%;研发人员为XX人,占职工总数的XX%。 (见附件页) x.公司在201x-201x年度,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经xx卓尔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鉴证,出具了201x年—x01x年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报告表明近三个会计年度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XXXX%,近一年公司高新技术产品XXXXX销售和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为XXXX%。(见附件页) 5.公司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工作指引》的要求。(见附件页)

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报告(一般)

附件2 海关认证企业自我评估报告 (一般认证)

说明 一、关于评估报告 企业在向海关提出适用认证企业管理申请前,应当按照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填写评估分值,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 自我评估报告分两部分:一为企业介绍,内容需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简要介绍,企业(含分支机构)注册登记情况,根据认证标准自我打分评估情况,企业联系人情况等。二为根据认证标准逐项打分评估,并需在备注栏内就该项指标得分做出简要说明(其中有制度或文件要求的需列出制度或文件名称,计算数值的需列出数值)。 二、关于认证标准及赋分规则 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29项。其中前4类为基础标准,第5类为附加标准。 (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 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2”;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1”、“-2”。 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部分达标: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 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 企业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通过认证: (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 (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关于规范改进情形的适用 除本认证标准第9、10、11、12、14、19、20项外,其他项不达标或者部分达标的,允许企业规范改进。规范改进期限由海关确定,最长不超过90日。根据规范改进情况,海关认定是否通过认证。

公司的自我评价

篇一:企业自我评价 附件 1 企业自我评价 昆明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公室: 根据《高新技术企 (下称《工作指引》),业认定管理办法》(下称《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我公司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对照《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的规定和要求,已完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的组织和准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我公司于年月日成立,地址:,注册资本:万元,经营范围为:。通过研发等方式,共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项,技术诀窍项,取得方式为取得,权利范围为权利。其中:年- 年专利项;省级、计划单列市立项项目项:国家项目项。(见附件页) 2.公司所有形成的产品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具体为:。(见附件页) 3.截止年月,公司现有职工人,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为人,占职工总数的 %;研发人员为人,占职工总数的 %。 (见附件页) 4.公司在200 -200 年度,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经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鉴证,出具了年 —年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报告表明近三个会计年度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 %,近一年公司高新技术产品(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为 %。(见附件页) 5.公司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工作指引》的要求。(见附件页) 每个项目产品开发前都有立项报告(见附件页);建立了研究开发费用投入核算体系(见附件页);与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见附件页); 公司内部有进行研究开发的等研发机构,有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需要的相应设备、设施(见附件页); 建立了包括对研究开发人员在内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见附件页)。 6.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公司年前研发成果项、共项 %进行了成果转化,转化形式分别为。此外,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形成并拥有和使用的“技术诀窍”达到个。(见附件页)。 7.近三年公司总资产和销售增长率指标。年—年总资产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年—年 销售额分别为

13员工自我评估表(一)

promotion of employme nt, form a reasonable and or derly patter n of i ncome distri buti on, build a more fair a nd sustai nable social se curity system s, medi cal a nd health system reform. T he plenar y, i nnov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must focus on t he mainte nance of fundamental i 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 ng majority of the pe ople, maximize factors, enhance social development, im proving social g overna nce, the i nterests of nati onal security, ensure t hat the pe ople live a nd w ork, social sta bility and order. o improve social gover nance, stimulating social organizati on, i nnovative and effective system of preventi ng and resolving so cial confli cts, impr oving t he public security system, set up the Nati onal Security Council, nati onal security systems and nati onal se curity strategy to ensure national security. Plenary session, t he constructi on of ecologi cal civilizati on, y ou m ust establish systems of ecologi cal system, usi ng the system to prote ct the ecologi cal e nvironme nt. o improve natural resource s asset pr operty rig ht system a nd use control, re d li ne of delimitation of e col ogical prote ction, resour ces paid use system and e col ogical compe nsati on system i n ecologi cal environment protecti 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Ple nary se ssion, centering on buil ding a li steni ng party command, can wi n and havi ng a fine style of the pe ople's army, a strong arm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party Goals, restri cting the devel opme nt of national defense a nd army buildi ng is solved outsta ndi ng contradi ctions and problems, i nnovation a nd devel opment of military theory, enhance military strategic guida nce, im prove the military strategy in t he ne w peri od, buil ding a m oder n military force system with Chi nese chara cteristics. o deepen the adjustment of personnel sy stem reform in the army, military policy a nd sy stem reform, promote the devel opment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i ntegration dept h. Pl enary se ssi on stressed t hat com prehe nsive reform must be to strengt hen a nd im prove the party's leadershi p, give full pla y to the cor e role of the party comma nds t 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coordinating all parties, im proving t he party's lea ding water ... Margi n. Challenge d the lea dership of the Comm unist Party of Chi na, Marxism-Le nini sm and Mao Ze dong t hought by Deng Xi ao-pi ng's flag, replace d by thre e represe ntatives and the harmoni c societ y. The former Communist Party spirit a nd soci al cohesi on poi nt of almost all political make over. Characteri stics of socialism publi c ow nership is shifting to private ow nershi p, pl anned regul ation a nd market regulati on, t he pr oletarian regime controll ed by t he elite. Of universal e qual ity, fairness and basi c pri nci ples of distribution syst em is sociali st society, howev er after economic monopoli zed by pow erful, vested i nterests grow, empl oyers do not have the same status, hardly seems fair social di stribution. State key prote ction of capital i nterests rather tha n the i nterests of citizens, had bee n hits the bott om of the prol etariat 员工自我评估表(一) 部门姓名职位日期 适用范围晋升评估奖励评估季度评估半年度评估年度评估 简述你的工作职责: 对照自己的工作标准,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表现(包括业绩与不足等): 你在公司的发展目标及方向是什么?(a)未来一年(b)未来三至五年 你建议公司在工作上应如何帮助你,以达成你的目标? 说明:此表适用于入职公司三个月以内的员工。 bvi ousl y, face Chi na's Socialist sy stem, the Communi st Party is not the party. In that case, politi cal chaos has bee n very t ight. Is remodeling or reconstruction, is a corre ction or a st ove. Whether to tur n right or left, is back t o the sour ce or put forwar d new politi cal ideas. This is to determine the roa d problems i n Chi na, i s also t he key out of the deep water of the reform of the e conomi c system. After 18, the new Ce ntral collective le adership atta ches great im portance to politi cal ori entation. First, the "Central eight articles" as a starti ng point, starti ng from the Ce ntral Government's self-restraint, whi ch preaches a nd pro-image, brought fresh feeli ng to the community. Secondl y, before reform and openi ng up a nd reform a nd ope ning tw o peri ods after non-negative, untying the ta ngle of the society a long time on this i ssue. Thir d, a new generation of party leaders on various occasions to Mao Ze-Dong a nd Ma o Ze-Dong's thoug ht of evaluation ha s room for manoe uvre, thr ough t o the r uling i deol ogy of Ma o Zedong thoug ht, is the call of the soul to the Socialist Revoluti on a nd construction. Empty talks je opar diz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ry again, is an affirmation of De ng Xi ao-pi ng's reform ideas. These strong politi cal sig nal showi ng a new ge neration of political lea ders i s still kee ping to t he Socialist roa d. Four is revisiting t he "talking to Ma o Ze-Dong's hi storical cycle of" high pr ofile anti-corrupti on a nd the importa nce of the Constit ution, reorgani zation is ba d style of official dom, wa s to civ ilize people obey the la w, w hile impr oving the color chang e of the regime of vigila nce. Five is to reform into dee per waters a nd stressed t hat top-level design, this i s a review on the reform a nd ope ning up in t he pa st, is also looking for a way out. Six foreign and Russia cl ose r, the flexi ble attitude on the issue of the Korean peni nsula, Sino-Ja pane se fishi ng har dline Chi na on the i sland out of the "patie nt" and l ow pr ofile sha dow bega n to gradually pla n devel opme nt. Signs show that the ne w leadership began to make a left tur n in politi cs. However, as of right now not only i deol ogical confusi on i n the communit y, the new lea dership's t hinki ng is messy. New leaders both stressed t he nee d to impl ement the Constituti on, stre sse d the need to t urn off the power in a cage. Also stresse s that Ma o Zedong thought cannot be l ost, 30 year 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 ning up 30 years ag o ca n not deny ea ch other. Both adv ocate democra cy and release "sev en does not speak of" files of pol itical constraints. Neither deny the hist ory of the CPC Ce ntral Committee on several issues ... Comrades: today brings t ogether member s, mainly in order to provi de a platform to Exchange a nd lear n from each other i n order t o facilitate our work. Just now, we focus on taxation, pla nni ng and stabilit y, safety, proje ct constr uction, typi cal topics such as private facts prese ntation and interacti on, and towns currently exist in the in-de pth a nalysis of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to ex plore new methods t o solve t he pr oblem. It can be sai d that summing up t he achievement, no grandstanding; analy sis

企业自我考核评价报告

企业自我考核评价报告 根据的要求,我公司于7月至8月中旬组织了全公司范围内的安全大检查。并按照行业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的有关规定作出公司的自我安全评价报告。 一、安全评价的目的 本次安全评价是针对公司各工程项目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公司在生产运行期间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二、安全评价的内容及结果 按照《评价标准》的规定本次评定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类,安全生产条件的单项评价;安全生产业绩单项评价,;由以上两项单项评价组合而成的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共计六项表格评分得出结果。 <一>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分项评分 该项目经过评分得分为90分 2.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分项评分 该项目经过评分得分为87分 3.安全技术管理分项评分 该项目经过评分得分为85分 4.设备与设施管理评分 该项目经过评分得分为80分

<二>企业安全业绩单项评分 该项目经过评分得分为80分 以上两项单项评价均符合《评价标准》规定的75分和个分数,所以两分项均评定为合格。根据《评价标准》公司的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评价等级定为合格。 三、对策、措施与建议 通过本次评价活动,虽说最后评价结果为合格,但是经过系统的检查还是折射出公司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少问题,为了及时将这些问题解决掉,使我公司的生产系统正常运转,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列出如下: 1.安全管理制度重在落实,不仅要制定制度,更重要的是执行制度。公司应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对制度理解能力的培训。能够做到以制度管人,人人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特别是奖罚制度更应该严格遵照执行这样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利用这种手段,达到一定的目的。另外在本次检查中发现项目部对公司安全部门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单回复不够及时,造成资料不能闭合管理系统出现断层,项目部应在整改完成之后及时向公司回复,以便使安全部门复查后闭合管理资料。 2.公司对项目经理等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够、时间过短,每年仅有一次。公司有关部门应加大考核力度,制定制度,考核成绩要与经济挂钩,考核不合格坚决不允许上岗。另外项目部应要求50人以上的劳务分包队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参与项目部的安全管理。

企业自我评价考核报告

企业自我考核评价报告 根据《关于印发湖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认证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建建【2010】228号)要求和《关于做好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认证延期工作的通知》(常建安认字[2015) 4号)精神,为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落实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达标验收工作,我湖南经远建筑有限公司根据通知精神,组织专门人员成立了由组长孙毛文同志(企业董事长),副组长卢清慧 、谭恢云同志,成员黄慎伟、刘斌、邱宪波、等人组成的2016年度企业安全生产自我考核评价小组。在自我评价之前,评价小组认真学习建设部颁布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 /77-2010)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以及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深刻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评价的实质、内容和要求,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市场行为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2016年3月10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自我评价,现将评价惰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是企业和职工在生产活动中共同遵守的安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根据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我们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从企业董事长到作业人员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保证体

系,制定有企业和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目标按规定实施了相应的考核。 2.安全文明资金保障制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从使用到管理有完善的保障制度,措施基本可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使用与管理符合上级文件的要求,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保证。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的安全考核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每年度都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技术水平;在做好对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的同时,对全体从业人员依据《建筑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开展了三级教育和各项安全制度的学习,一方而把《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常识读本》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分别作方操作层和管理层的培训教育主要内容,另一方而把重大安全事故案例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要点,使上岗工作人员明确本岗位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的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对施工队长,工长、班组长定刚轮训,考核,以提高政策水平,熟悉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业务知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新工人经过公司、施工队、班组的三级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要求持证进入生产岗位,对必须进行培训的工种,依照劳动部颁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定期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上岗,基本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工厂员工自我评价

工厂员工自我评价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工厂员工自我评价》的内容,具体内容:自我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平时无法看清自我,但是在镜子前自己的美丑一览无余,当自己也沉淀下来,窥探自己的内心,写下自己的自我评价,这样才可以不断进步。但是自我评价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 自我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平时无法看清自我,但是在镜子前自己的美丑一览无余,当自己也沉淀下来,窥探自己的内心,写下自己的自我评价,这样才可以不断进步。但是自我评价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篇一 我叫xx,到xx单位工作已经有三个月了,在过去的工作三个月里,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苦恼。在领导及关怀与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鼎力支持帮助下,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3个月来的工作做一个自我评定。 1、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不断充实自己;2,遵章守纪;3个月来,自己在工作中做到不怕苦,不怕累,学习优秀员工的方法,认真完成了本岗位各项工作任务;3,团结同事,共同努力.同事关系融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互相尊重;4,由于自己工作经验不足,在工作中缺乏处理用户投诉的实践经验,服务工作做得不够细致,这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2、本人自进入本公司工作以来,在各位同事的关怀帮助下,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工作相关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业务工作能力取得了极大进步。 3、回顾过去的3个月,我认真学习营业的培训,积极参加岗位培训.全心全意,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营业员. 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成长为一名优秀员工,争取成为别人学习的对象.为xx单位作出贡献。篇二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经历了两次工作上的调动,而这两次调动使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对各方面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经过这一年来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使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工作上,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一直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并能够服从、协调、配合领导及同事完成各项工作。 在思想上,我追求上进,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从事的跟单文员工作过程中,感觉到了跟单文员这一职位在公司业务运转过程中起着衔接与协调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跟单文员,我本着以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为理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公司服务。 当然,在这一年里,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工作上也出现过一些失误,对此我深感愧疚,被评为优秀员工这一荣誉对此感到很惭愧,如果它真的属于我,我将它视为一种鼓励、一种动力,以此掩盖来心中的自责。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继续以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来努

公司自我评价报告

篇一:企业自我评估报告(一般认证) 业自我评估报告 企业名称: 填报日期:(一般认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 、关于认证标准的分类 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 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29项。其中前4类为基础 标准,第5类为附加标准。 二、关于认证标准的赋分规则 (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 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 为“0”、“-2”;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 值为“0”、“-1”、“-2”。 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中有分项 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 标准。 部分达标: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该项标准。该项标准 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 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

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附 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 证: (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 (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关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 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 五、关于规范改进情形的适用 除本认证标准第9、10、11、12、14、19、20项外,其 他项不达标或者部分达标的,允许企业规范改进。规范改进 业自我评估报告 (一般认证) 二: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 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 企业名称:山东科力华电磁设备有限公司评价组长:联系电话:评价日期: 业自我评价报告 编号:日期:

工厂评估

工厂评估工厂评估

概述 工厂评估就是评价工厂的能力能否满足 Target 的要求和预期。 Target 每年都会评估所有 Target Sourcing Services(TSS)和 Quality Assurance Initiative(QAI)工厂是否达到 Target 标准要求。TCPS 在必要时可进行较频繁的评估。这些评估由在全球各地的Target Compliance and Production Services( TCPS)负责执行。 备注: ?工厂评估是按每个工厂地址进行,而非供应商/工厂关系。 ?根据 TCPS 的决定,工厂评估可由 Target Approved External Business Partner (Target 授权外部商业合作伙伴)执行。 目录 1. 工厂评估目的 2. 工厂评估准备 3. 工厂评估内容 4. 工厂评估流程 5. 推荐的工厂测试设备、能力和流程 目标 ?理解 Target 的工厂评估流程以及为何重要的原因 ?了解何时进行工厂自身评估 ?了解 Factory Evaluation Corrective Action Plan(工厂评估纠正行动计划,即 CAP)的预期目标 ?了解测试产品所用的设备和工艺 资源 POL:产品开发 > 要求和程序 > 品质保证(服装或杂货)> 工厂评估/商业合作伙伴管理(BPM) 1. 工厂评估的目的

?验证品质与制造工艺是否与 Target 的标准和需求相符,若有必要,提供改进日程表并由 TCPS 负责跟进。 ?记录工厂的产能和实力,以便在下达订单时作为参考。这包括: o品质能力–在案品质计划及其在工厂的实施情况 o产品能力–产品类型及所用原料 o生产能力–生产产品所用的设备类型 o处理能力–工厂(包括设备和工人)当前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满负荷运行,以及增加产能的可用提升空间。 ?工厂评估结果与纠正行动计划将与工厂列表中的所有供应商共享,同时会复制给 BPM 中的工厂合作伙伴。 2. 工厂评估准备 在 TCPS 开始工厂评估之前,工厂需要收集以下文档。评估员在进行工厂评估时会审查所有文档。在工厂评估之前准备这些文档可提高工厂评估的效率。 仅供评估员审查的工厂文档包括: ?已填写的工厂自我评估表 ?品质保证手册 ?品质保证检查报告 o来料 o在制原料 o包装 o上两个月的尾检报告 ?主要设备清单 ?设备保养(包括预防性保养)计划和记录 ?产品规格(如果适用) ?原材料收发记录 ?员工培训计划和记录 ?产前会议流程和记录 ?供应商考核流程、记录、原料规格和采购单 ?内部测试手册和记录 ?上两个月的疵品统计报告和运输记录 ?工厂组织图 ?工厂营业执照 ?观测品质级别 (OQL) 检测标准 ?交付能力记录 ?金属检测记录(适用的产品) 3. 工厂评估内容 ?概述信息 o工厂概况

企业自我评价考核报告

企业自我评价考核报告

————————————————————————————————作者:————————————————————————————————日期:

企业自我考核评价报告 根据《关于印发湖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认证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建建【2010】228号)要求和《关于做好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认证延期工作的通知》(常建安认字[2015) 4号)精神,为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落实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达标验收工作,我湖南经远建筑有限公司根据通知精神,组织专门人员成立了由组长孙毛文同志(企业董事长),副组长卢清慧 、谭恢云同志,成员黄慎伟、刘斌、邱宪波、等人组成的2016年度企业安全生产自我考核评价小组。在自我评价之前,评价小组认真学习建设部颁布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 /77-2010)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以及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深刻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评价的实质、内容和要求,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市场行为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2016年3月10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自我评价,现将评价惰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是企业和职工在生产活动中共同遵守的安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根据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法

律、法规、方针、政策,我们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从企业董事长到作业人员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保证体系,制定有企业和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目标按规定实施了相应的考核。 2.安全文明资金保障制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从使用到管理有完善的保障制度,措施基本可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使用与管理符合上级文件的要求,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保证。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的安全考核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每年度都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技术水平;在做好对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的同时,对全体从业人员依据《建筑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开展了三级教育和各项安全制度的学习,一方而把《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常识读本》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分别作方操作层和管理层的培训教育主要内容,另一方而把重大安全事故案例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要点,使上岗工作人员明确本岗位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的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对施工队长,工长、班组长定刚轮训,考核,以提高政策水平,熟悉安全技术和

企业自我评价报告

企业自我评价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科技创新、高新技术特征总结; (三)近三年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 (四)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自我评价; XX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公室: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下称《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下称《工作指引》),我公司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对照《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的规定和要求,已完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的组织和准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我公司于XXXX年XX月XX日成立,地址:XXXXXX,注册资本:XXXXX万元,经营范围为:XXXXXXXXXXX。通过XXXXX等方式,共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XXXX项,技术诀窍XX项,取得方式为XXXX取得,权利范围为XXXX权利。其中:2012年-2014年获得专利XX项;省级、计划单列市立项项目XX项:国家项目XX项。(见附件页) 2.公司所有形成的XXXXX产品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

的高新技术领域》,具体为:XXXXXXX。(见附件页)3.截止XXXX年XX月,公司现有职工XXXX人,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为XX人,占职工总数的XX%;研发人员为XX人,占职工总数的XX%。(见附件页)4.公司在2012-2014年度,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经云南卓尔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鉴证,出具了2012年—2014年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报告表明近三个会计年度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XXXX%,近一年公司高新技术产品XXXXX销售和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为XXXX%。(见附件页) 5.公司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工作指引》的要求。(见附件页) 每个项目产品开发前都有立项报告(见附件页); 建立了研究开发费用投入核算体系(见附件页); 与XXXX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见附件页); 公司内部有进行研究开发的科技小组研发机构,有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需要的相应设备、设施(见附件页); 建立了包括对研究开发人员在内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见附件页)。 6.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公司2012年—2014年研发成果

工厂快速评估表

精益工厂快速评估法 11个分类总得分___(最高分=121分) 工厂速评问卷 本问卷中得“是”的数量标志着工厂的精益程度;“是”的数量越多,则工厂的精益程度越高。只有当工厂明显遵循了该问题隐含的原则时,才能回答“是”。如有任何疑问,则回答“否”。 1.参观者是否受到欢迎,并得到有关工厂布局、员工、客户与产品等方面的信息? 2.客户满意度与产品质量方面的得分有没有张榜公布? 3.设施是否安全、清洁、有序,并且光线充足?空气质量是否好?噪音是否低? 4.直观标志系统是否明确指示库存管理、工具摆放、流程和物流方向? 5.所有东西是否都各有其位,并且各就其位? 6.最新的营运目标与相应的绩效评估标准有没有醒目地张榜公布? 7.生产物料是否沿生产线放置,而不是在几个库存区分隔储藏? 8.工作区是否可以看见工作指令与产品质量规格? 9.所有小组是否都能看到有关产出、质量、安全与“攻关”成果的最新图表? 10.营运现状是否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室、进度板或电脑屏幕一目了然? 11.生产线安排是否按照一个统一的“进展程序”?每一工段的库存水平是否恰当? 12.物料是否只需移动一次,移动的距离是否最短?移动时物料有没有置于恰当的运输箱中提高移动效率? 13.工厂布局是否保证产品流动持续顺畅,而不是一个个车间块状分隔? 14.工作小组是否受过培训、得到授权、并参与“攻关”和日常工作改进? 15.员工是否致力于持续改进? 16.预防性设备保养及日常工具流程改进的具体计划以及改进方法有否张榜公布? 17.启动新产品时,是否制定了有效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具体的成本、时间目标? 18.供应商认证程序(包括质量、交货与成本衡量标准)有否张榜公布? 19.产品关键性能是否明确?是否采用了自动故障防护措施防止瑕疵蔓延? 20.你是否会购买该工厂的产品?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2010 年,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具体规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方案》,并完成了第一阶段内控诊断评价工作,同时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提前组织改善提升中国远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并有计划地逐步按照新的要求组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为 2011 年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建设打下基础。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本公司在已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控评价机制,制定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10 模版》,并在公司总部和下属公司开展了内控评价、缺陷整改等工作;下一步还将依据内控评价和整改结果,结合公司治理理论,以《企业内部制评价指引》为基础,以本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协调总部与下属公司及各外部相关干系人的权利、利益与责任,同步实现公司总部与下属公司、公司整体与外部相关干系人之间内控要素的对接和整合,逐步建立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框架,提升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为保证此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于 2010 年 12 月9 日在总部和参与评价的下属公司召开了内部控制建设启动会,在总部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指导内控评价的开展,并对最终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在领导小组下设立了内控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过程,同时参与评价的各下属公司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总部各部门都指定了内控评价工作联络员,配合内控评价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在内控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本公司分别在总部及下属公司开展了内部控制研讨和培训,下发了内控评价调问卷,全面梳理了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针对重要职能部门和重点业务流程开展了访谈和穿行测试,形成了内部控制评价诊断工作底稿、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