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案)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案)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案)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案)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重难点问题:1.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2.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三足鼎立局面说明了什么?

【课前预习】 背景: ①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

②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加强了联系

③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过程:1951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

1958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三大共同体合并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建立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 加强______________。

影响:①经济上,促进西欧经济实力增强,成为_______________

②政治上,推行_____________政策,美国霸权地位严重削弱,

推动世界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

崛起原因:①二战后,______国扶植;

②美国占日期间推行的__________改革(条件);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制定___________,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④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后勤基地

标志: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仅次于美国。

影响:①由“一边倒”到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_______________;

②资义世界经济领域____________三足鼎立,冲击两极格局(世界经济

的多极化是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兴起原因:民族独立;美苏对峙争夺

标志:_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基本原则和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①标志_______________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此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_______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回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总结: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地改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欧洲共

同体的形成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

【重难点解析】

1.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1)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

(2)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3)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

2.20世纪世界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1)欧共体的成立(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3)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第三世界国家崛起(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变化。

战后初期形成的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为基本特征的两极世界格局进入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发生向多极化的演变,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动因来自两大阵营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和分化,其中,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逐步朝着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则逐步走向分裂和解体,在这个过程中,两大阵营中都崛起了新的力量中心,与此同时,原来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日趋活跃,发挥了制衡两极的作用。

4.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

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6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57年3月25日,6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1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

【巩固练习】

1、欧共体成立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2、欧共体成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①建立了关税同盟②实现了共同的农业政策

③、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了科技合作④实行了共同的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1967年,欧洲三个团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以下哪一个组织不属于组成

欧洲共同体的团体()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

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国的崛起

D、亚太经合组织

5、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斗争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

D、中国加入联合国

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是()

A、欧共体的形成

B、日本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中国的振兴

7、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到扶植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美国觉得日本不是其对手

B、美国进行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需要

C、美国需要日本的帮助

D、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有()

①欧洲共同体的形成②日本经济迅速崛起③不结盟运动的迅速兴起④中国的振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宗旨包括()

①独立②自主③不结盟④非集团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

D、③④

1-5 AACAB 6-9 CDAA

【课中及课后思考题答案】

这段话表明,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独立于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的愿望已经基本实现,欧共体由于经济实力的增长,政治外交方面的独立倾向已日趋明显,摆脱美国控制的决心也更加强烈,在国际政治领域已慢慢与美国鼎足相处。(p111)

“二战”后初期的联合国为美国所把持,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但随着亚非拉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方面表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强大,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p113)提示:“二战”刚结束时,是典型的两极格局,美苏两国的抗衡决定着世界的形势。70年代以后,多极化的趋势日渐显露,形成了一些新的力量中心,冲击着旧的两极格局(p113自我测评)。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学设计

《多极化趋势加强》课堂教学设计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通过中、日、美、苏联国旗以及欧盟和不结盟标志图片展示导入多极化的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多极化趋势影响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是怎样的形势?请同学们看一下以下几组图片。 一张张静止的图片,背后却是一场场血腥的战争。它告诉我们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形势是怎样的? 生: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织,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两极格局形成后的30年。1985年,邓小平提出了“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反映了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生:和平与发展 世界人民为了和平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努力,1985年10月24日,40届联大提议创建国际和平年,提倡“捍卫和平,保障人类未来”,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组委会,召开了音乐会,设计了纪念币。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世界各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呼声也推动者世界新兴力量的反思和觉醒。他们也认识到要改变这种不利经济交流、合作发展的国际环境,须在国际格局上做出破旧立新。请思考:1、不利的国际环境是指什么?2、对破旧立新该怎样理解? 生:不利的环境为紧张与动荡,破旧立新为变两极格局为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吗? 生:能 请阅读材料,让事实来佐证。 除此外,还有以下的积极影响: 这种多极化趋势既然能够维护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那么有没有现实的可能性呢? 生:有。 请简略地介绍一下。 生: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力量的崛起等。 (二)多极化可能性探源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幕:多极化趋势可能性之:别了,“雅尔塔”。检测大家预习情况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过程、原因) 探究活动:苏联解体后,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学习目标】识记60、7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知道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要求】 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原因: ①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 ②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 ③地域接近,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④美苏冷战威胁西欧,使西欧国家认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 ⑤为促进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2、过程:①1951年:②1958年: ③1967年: 欧共体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进一步发展:欧洲一体化建设 4、意义:①经济:大大促进了西欧 ②政治:推行独立自主的 思考:美国席位变化的原因① ②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政策和经济状况: (二)日本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为什么? ②前提条件: ③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④经济建设: ⑤外部条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 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2、概况: 3、影响:①政治:外交政策的变化: ②经济:三足鼎立: ③挑战美国霸权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

②它们在国际上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的召开 ①概况:时间 地点 ②内容:A 、通过了《 》确立了 宗旨 B 、不结盟的含义: 3、意义 :①标志着 ②开始改变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四、中国的振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恢复国民经济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国从1956年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66年之前,虽然 遇到过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很大 损失,走了弯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 量。 五、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欧洲的联合-欧洲 ――― 日本的崛起-亚洲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 不结盟运动-亚非 世界政治格 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振兴-亚洲 局多极化的 强大的美国-美洲 出现 衰落的苏联-欧亚 课中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一、预习反馈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2、欧共体形成原因? 3、二战后日本经济兴起的原因? 4、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求: 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 果展示的同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参阅下图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7.3世界多极化趋势

7.3世界多极化趋势 主备人:王敏审核:高一历史教研组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了解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5.教学方法:史料阅读、合作探究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习任务(阅读教科书并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学习任务) 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抗衡! 任务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课本P122,资料链接1,2)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课本P12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欧共体的影响(课本P122,123,资料链接3)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精品学案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 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读《望岳》和《春望》 一、自学指导 1.朗读诗歌,圈点生字词。 岱宗夫如何(dài)(fú) 齐鲁青未了(liǎo) 荡胸生曾云(céng) 决眦入归鸟(zì) 白头搔更短(sāo) 浑欲不胜簪(zān) 2.听老师朗读诗歌。用“/”划出朗读的停顿。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大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词语。 (1)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层层。) (2)古今异义 造化钟神秀(古义:天地,大自然;今义:福气,运气) (3)词类活用 ①造化钟神秀(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②浑欲不胜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4.作品链接 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至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岳”即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 二、合作探究 (一)《望岳》 1.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岳》的意思。 【交流点拨】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必修1第2《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 考点1 从盟友到对手 .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①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________________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②基础:美苏均势。③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④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_________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____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②_____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2.冷战开始 (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___________(1947年3月):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_____”的正式开始。 (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___________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考点2 美苏“冷战” .马歇尔计划 (1)目的:①帮助西欧恢复经济;②___________西欧国家;③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④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 (2)提出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2.成立北约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___________》,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内容标准】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要求】 1.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3.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 【考试说明】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③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考点解读】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1)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②从1988年起,转而进行政治制革。1990年,苏共

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③结果:加剧了政局动荡,导致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活动愈来愈烈。 (2)过程 ①1991年8月,“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发表,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特点:“一超多强”(美、欧、日、俄、中);表现:①、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②、欧盟成立: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经济政治一体 化,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今25国),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③、日本: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④、俄罗斯:继承前苏联政治遗产,加强经济改革(特别是普京的务实政策);⑤、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提高。(2)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①标志: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得到成员国的批准并

【最新】中考数学总复习学案:第25课时 直角三角形

第1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第25课时 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已知2CD =,3AC =, 则sin B 的值是( ) A .23 B .32 C .34 D .43 2.如图,已知ABC △中,45ABC ∠=,4AC =,H 是高AD 和BE 的 交点,则线段BH 的长度为( ) A B .4 C . D .5 第2题图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cm ,3 cm ,3cm B .2cm ,3 cm ,4 cm C .4cm ,6 cm ,8cm D .5cm ,12 cm ,13cm 4. 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的三角形空地上移植某种 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 需要( ) A .450a 元 B .225a 元 C .150a 元 D .300a 元 第4题图 5. 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 若AC=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C .第5题图 二、填空题 6. 如图,在Rt△ABC 内有边长分别为,,a b c 的三个正方形,则,,a b c 满足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7.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 =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 ,则 ∠1+∠2等于_______. D C B A E H

第2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第6题图 第7题图 三、解答题 8. 已知:如图,△ABC 中,∠ACB=90°,点D 、E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CDF=∠A. 求证: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 第8题图 9. 如图,在Rt ABC △中,90B ∠=,BC AB >. (1)在BC 边上找一点P ,使BP BA =,分别过点B P ,作AC 的垂线 BD PE ,,垂足为D E ,. (2)在四条线段AD BD DE PE ,,,中,某些线段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 关系.请你写出一个等式表示这个数量关系(等式中含有其中的2条或 3条线段),并说明等式成立的理由. 第9题图 10. 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30B ∠=)绕直角顶点C 沿逆时针方向 旋转角α(90α∠<),再沿A ∠的对边翻折得到A B C ''△,AB 与B C ' 交于点M ,A B ''与BC 交于点N ,A B ''与AB 相交于点E . (1)求证:ACM A CN '△≌△. (2)当30α∠=时,找出ME 与MB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说明. A E B M C A 'N B '

2021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应该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在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准备和尝试之后,1967年,欧洲终于迈出了走向联合的重要一步,建立了()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D.联合国 解析:注意材料信息“欧洲的联合”,结合时间可以判断是C项。 答案:C 2.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解析:由材料中“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排除A项;“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可知法国前总统的意图是要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C项,可排除;材料主要涉及欧美关系,并非强调欧洲的联合,排除D项。 答案:B 3.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 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A项错误;相互合作是欧共体成员达成的共识,但是各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然有一定的差异,C、D两项错误。 答案:B 4.1967年欧共体成立。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组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难点:世界主要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对世界格局影响。 【知识链接】 复习提问: 1.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习内容】 A级 A级【基础梳理】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⑴二战后欧洲战争创伤严重,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__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_________,它们越来越要求从__美国___的阴影下走出来。 ⑶欧洲任何一国的实力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____ 联合起来 ___,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经过: ⑴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1958年,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⑷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_农业___政策,建立了__欧洲货币体系______体系,并加强_科技______合作。 3.影响 ⑴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⑵随着势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_美国的竞争对手_______,在政治上,他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__的外交政策, ⑶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形势: ⑴国际: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以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则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⑵国内:战败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崛起的原因: ⑴美国的扶植: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⑵日本政府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⑶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⑷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 B级【思维点拨】二战后美国为何要扶植? 当时世界的形势是冷战的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的占领。 3.表现:在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影响: ⑴外交: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⑶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级【课堂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反思巩固】 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15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解析版)

第15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考纲要求】 1.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和影响 2.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过程、影响;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影响。 【基础落实】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 (2)进程 ①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作用 ①西欧加强经济合作,实力大增。 ②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战后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使美国在日本进行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3)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 ①初期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②20世纪70年代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以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③表现:1989年,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2)苏联解体 ①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苏联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③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2.“冷战”后的形势 (1)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2)表现 ①1999年,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 ②2001年,发生“9·11”事件,纽约世贸大楼和国防部五角大楼遭恐怖分子袭击。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主备人:王敏审核:高一历史教研组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了解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5.教学方法:史料阅读、合作探究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习任务(阅读教科书并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学习任务) 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抗衡! 任务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课本P122,资料链接1,2)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课本P12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欧共体的影响(课本P122,123,资料链接3)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指导意见学法指导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用图示法归纳战后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2.通过经济决定政治的道理理解欧共体、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 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 (1)1951年,法国等六国成立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________,简称欧共体。 3.措施 建立_______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1)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2)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推行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 1.(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对抗苏联。() 2.(判断)欧共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 3.(思考)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实质上他是意在说明什么? 试答: 知识点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________,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 2.原因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________,提供________援助。 (2)战后初期________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与________。 (4)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

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版)

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十年真题】 1.(2019.4·浙江高考·2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结合所学,上述内容指代欧洲一体化的开启,1951年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故选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意在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排除B项;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标志着欧共体由单一经济组织变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岳麓版 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 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2012年山东潍坊四县高三期中)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C.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3.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择了一幅漫画作为封面(下图所示:图中左边是日本相扑选手,右边是美国山姆大叔),这幅漫画寓意着( ) ①日本对美国的大国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②美日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③世界形成了新的两极格局④美日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1年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组织,成为联合国第77个成员国。加入联合国使日本“国际上的地位迎来了战后外交史上最大的转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的行动表明了其正在谋求国际地位的上升 B.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国 D.日本该行动表明了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 5.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6.(2012年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学案)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重难点问题:1.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2.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三足鼎立局面说明了什么? 【课前预习】 背景: ①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 ②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加强了联系 ③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过程:1951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 1958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三大共同体合并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建立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 加强______________。 影响:①经济上,促进西欧经济实力增强,成为_______________ ②政治上,推行_____________政策,美国霸权地位严重削弱, 推动世界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 崛起原因:①二战后,______国扶植; ②美国占日期间推行的__________改革(条件);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制定___________,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④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后勤基地 标志: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仅次于美国。 影响:①由“一边倒”到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_______________; ②资义世界经济领域____________三足鼎立,冲击两极格局(世界经济 的多极化是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兴起原因:民族独立;美苏对峙争夺 标志:_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基本原则和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①标志_______________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此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_______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回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总结: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地改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欧洲共 同体的形成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 班级:材博1405 姓名:高帅波 学号:1410277 专业:有色金属冶金 2014年10月31号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 材博1405 学号1410277 高帅波 一、绪论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 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世界多极化的由来 1、世界多极化主要是指在国际体系中有多个战略力量中心并存的一种国际关系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实力受损。苏联在与美国争霸的过程中也受到较大的牵制。与此同时,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日本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西欧尤其是法国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其独立性的一面。这些变化对美苏垄断国际事务的局面形成了冲击。世界格局开始出现了多极化的苗头。 2、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998 年10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世界由两个大国主宰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世界,这里包括中国、日本、西欧和其他好多国家集团。 三、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从世界前进的客观趋势看, 世界必将走向多极化, 而不是单极化。 首先, 经过战后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化, 目前世界上除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外,已有其他一些世界力量, 如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此外, 还有一些正在崛起的大国, 如印度、巴西, 还有一些重要的地区组织, 如东盟。今后, 它们还将不断发展, 变得更为强大, 成为制约美国的重大因素。其次, 在经济全球化不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方案一(一般校)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欧洲共同体出现的三个步骤,理解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声音说话”的相互关系。 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战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探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国际影响。 说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发展历程,理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曲折性。 说出中国的振兴的表现,思考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史实,理解到当今的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 分析欧共体兴起的原因和过程,体会“人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单赢走向共赢”过程中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分析和艰难历程。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第一目“欧洲走向联合” 教学要点:(1)欧洲联合的原因;(2)欧洲联合的过程;(3)“用一个声音说话”。 第二目“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教学要点:(1)日本经济发展的两个步骤;(2)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3)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4)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 第三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教学要点:(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2)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3)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与新发展;(4)中国与不结盟运动。 第四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要点:(1)中国振兴之路;(2)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导入设计: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 15.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15.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一、选择题 1.(2015河南商丘二模)下图为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这 幅漫画反映了() A.法国推动欧洲各国密切联系 B.法国希望取得欧洲领导地位 C.欧共体各国联合以抗衡美苏 D.欧洲的北约盟国依附于法国 答案:B 解析:题干是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它表现的是法国希望代表欧洲,并没有提及法国推动欧洲各国的联系,故A项错误;漫画中1965年法国在欧洲处于中心的重要地位, 体现了法国希望取得欧洲的领导地位,故B项正确;1967年欧共体成立,故C项错误;欧洲的北约盟国 在事实上依附于美国,故D项错误。 2.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 法国的地位。1967年英国的申请又遭到法国否决。法国拒绝英国的意图是() A.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 B.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C.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 D.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导学号13300873? 答案:A 3.(2015江西南昌高三1月调研)1948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值的比重为5 4.6%,英、法、日、联邦德国则占19.6%,到1970年,美国比重为37.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 问题是() A.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发展不平衡 B.欧、美、日工业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发展 C.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答案:D 解析: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而且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欧、美、日工业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发展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故B项错误;1948年美国工业总值领先,故“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教案

[教案]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中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例如,当代发展的趋势、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斗争;培养自主学习,关注国际政治发展,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树立全球观念,尊重世界多样性,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观念。 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作用 教学难点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合作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世界地图的展示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呈现了当代已经形成的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的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原有的知识,感悟、体验、探究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新特点,通过探究共享的问题,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从美苏争霸的结束和图片说明,引导学生当今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为什么会出现多极化趋势呢?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什么表现呢?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以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为代表。 通过探究活动“欧盟用一个声音说话”,具体剖析欧盟作为当今世界重要一极的概况,让学生加深对“多极”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什么问题?欧盟成员国的增加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说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俄罗斯、日本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扮演什么角色?加深对“多极”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虽然出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因为单极与多极,争霸与反争霸将长期存在。 世界多极化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作用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表现为: 由于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它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要谋求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应如何应对挑战呢? 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如何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综合国力 2、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今综合国力主要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