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内膜结核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对于它的治疗方法我们一般是采用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所以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最好是要知道自己的发病原因,这样你们就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去选择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方法了,希望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可以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介绍。

★1.全身治疗

与肺结核治疗相同,绝大部分病例在化疗3个月后痰菌培养阴转,疗程以12~18个月为宜。在以下两个方面使用激素得到认可:⑴对结核分支杆菌呈超敏状态者;⑵儿童纵隔淋巴结核引起的结核性支气管炎,激素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给药方法为头6 d,泼尼松龙由5 mg。kg-1。d-1减至1 mg。kg-1。d-1,以后20 d维持1 mg。kg-1。d-1,并在6周内逐渐减药并停药。另一种给药方法是在头2周给予泼尼松龙2 mg。kg-1。d-1,以后在2~3个月逐渐减药并停用。在炎症早期激素可消退炎症,改善通气。但激素可能无法预防和消除支气管纤维性狭窄的形成

和发展。

★2.局部治疗

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已广泛用于EBTB辅助治疗,应用价值得到肯定。MiKi等将确诊的34例EBTB分成全身治疗组和全身治疗加异烟肼(INH)200 mg/d雾化吸入组,发现尽管两组痰菌培养(+)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别,但在减轻支气管狭窄和改善呼吸道症状上,雾化吸入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手术治疗

EBTB的手术适应证是:

⑴气管狭窄合并严重呼吸困难,有窒息先兆者;

⑵气管、支气管疤痕狭窄超过管腔周径2/3者,并合并反复感染,或有毁损肺和支气管扩张者;

⑶支气管狭窄合并远端肺结核,有顽固性呼吸道症状,抗结核治疗无效者。

手术时机选择很严格。有学者提出术前胸片肺内无活动性病变,纤支镜检查支气管粘膜无充血水肿等改变是手术必要条件,指征是否过严值得商榷。非急诊手术应在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进行。

对于文章介绍的支气管内膜结核这种疾病,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好好的了解一下它的治疗方法,这样你们就会知道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了。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这种疾病,只要我们在生活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治疗它是可以治疗痊愈的。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ct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纤支镜活检证实的1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不同ct表现。结果:17例均有肺叶或肺段支气管起始部和/或分支部不同程度狭窄及管壁增厚,无肿块及反s征;其中,向心狭窄6例,偏心狭窄11例;狭窄伴肺叶或肺段不张12例,其中不张或实变区可见充气支气管征9例,占75%;伴胸腔积液8例;伴管腔内息肉样软组织影5例;伴肺内结核9例。结论:ct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关键词】支气管;内膜;结核;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ndo bronchial tuberculosis 支气管内膜结核较常见,是以侵犯肺叶、肺段支气管黏膜为主,引起阻塞性肺不张的一种结核性疾病,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1],与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相似,易造成误诊[2,3]。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经手术病理或纤支镜活检证实的1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各种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选自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并经手术病理或纤支镜活检证实。本组共17例;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3岁~76岁,其中18岁~25岁13例,占76.5%。全部病例均有咳嗽、咳痰,一般咳少量黏液痰,并伴有不同程度胸闷、胸痛、气急、消瘦、乏力、纳差症状;其中,伴发热12例,多为午后低热,体温37.5 ℃~39 ℃,伴夜间盗汗8例;伴不同程度痰中带血7例;血白细胞总数偏高15例;血沉增快16例;伴胸腔积液8例,抽出胸腔积液呈现淡黄色或红茶色,未找到异形细胞。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肺叶或肺段支气管内膜结核,伴有不同程度肺叶或肺段支气管狭窄;其中,右肺上叶支气管5例,右肺中叶支气管3例,右肺下叶支气管5例,左肺上叶支气管6例,其中左肺舌叶支气管2例,左肺下叶支气管3例。狭窄部位均位于肺叶、肺段支气管起始部或分支部;呈向心性狭窄6例,呈偏心性狭窄11例;狭窄伴肺叶或肺段不张12例,其中不张或实变区可见充气支气管征9例,占75%;伴胸腔积液8例;伴管腔内息肉样软组织影5例;伴肺内结核9例。病灶内可见钙化灶11例,占64.7%;可见纵隔淋巴结增大或钙化6例,占35.3%,所有病例均未见反s征。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的效果研究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20T15:00:40.9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作者:李清香 [导读] 支气管结核的发生,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与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破溃或是继发于肺结核而引起的[1]。 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应用支气管镜介入的效果。方法:从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35例。常规组应用HRZE正规抗结核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应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两组患者持续治疗半年。结果:经过为期半年的治疗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为91.42%;常规组痰菌转阴率为57.14%,;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85.71%;常规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68.57%;组间结果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经支气管镜检,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研究组达到了88.57%,常规组达到了71.42%;组 间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与抗结核治疗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结核化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关键词】溃疡坏死型;支气管镜结合;介入治疗;疗效 支气管结核的发生,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与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破溃或是继发于肺结核而引起的[1]。支气管结核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不典型,极容易被误诊、漏诊,导致病情诊断被延误,进而发生不可逆性肺不张、支气管狭窄、阻塞性肺炎,更甚至会因为呼吸系统逐渐衰弱而引起窒息死亡。故而支气管结核治疗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难点[2]。随着介入技术以及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支气管结核提升了确诊率,在可逆阶段,疾病得到有效干预,并显著的改善了预后。本次研究特此以我院70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为实验对象,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疗效。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的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70例,均为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按照病理、镜下表现、抗酸杆菌检查的结果,予以确诊,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诊治。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有14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17-77岁,平均(38.65±4.33)岁;常规组中1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37.42±4.27)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胸痛、咯血、咳痰、声音嘶哑等。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为气管狭窄、肺不张、团块阴影、肺部空洞、胸腔积液、肺门增大、阻塞性肺炎、一侧或两侧肺斑片状阴影。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过对比,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应用单纯抗结核治疗方案HRZE。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治疗第一个月行4次局部酌情予以APC、微波、球囊扩张以及冷冻等治疗,次/7d,第二个月,复查两次,两周一次,按照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予以相关处理,而后第3-6个月,每个月复查一次,总共观察半年。 术前麻醉、准备、操作流程等,均按照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方式进行。取利多卡因2%予以局麻后,插入支气管镜于支气管病变处,将支气管病变部位以及腔内分泌物吸干净之后,方可予以亚等离子凝固APC治疗支气管壁溃疡坏死型干酪性病变,输出功率设置为20-40W,流量每分钟设置为0.2-2.1L。针对支气管狭窄,无法插入支气管镜的患者,行球囊扩张,扩张气道后,按照病变予以相应介入治疗,扩张球囊后,使用活检钳,将远端病变组织清除,将脓性分泌物吸除。应用APC,灼烧广泛溃疡坏死的干酪性病变位置,便于顺畅原堵塞的管腔部位,取0.1g异烟肼、0.2g阿米卡星,经导管介入,将药物送至远端管腔。 1.3观察指标 治疗之前、治疗之后,为患者提供抗酸杆菌、痰液涂片检查,每月3次,胸片检查每月1次,治疗前、强化期完成时、巩固化疗完成时,各行一次CT或胸部病灶断层扫描。痰菌转阴:接受治疗期间,痰涂片每月连续2次,阴性连续3个月。CT或胸片提示病灶缩小>50%;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内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结核病灶的进展情况,疗效评定:黏膜糜烂、溃疡、病灶浸润、白苔、肉芽肿样新生物等,得到了完全的吸收,管腔顺畅,黏膜光滑视为显效;病灶吸收虽然不完全,但明显得到改善,管腔比治疗前,狭窄程度得到缓解,视为有效;管腔依然狭窄、病灶吸收不明显,视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痰菌转阴率 经过为期半年的治疗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为91.42%;常规组痰菌转阴率为57.14%,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一、概述 1.定义: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属于下呼吸道结核。气管镜下可直接观察到气管及支气管的黏膜受到侵犯,加之临床上支气管病变多于气管病变,故以往多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 2.流行病学情况:我国尚缺乏气管支气管结核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核科及呼吸科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近几年来气管支气管结核发现率有明显增多趋势。国外有学者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40%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其中菌阳患者60%-70%,菌阴患者25%-30%,另外5%-10%患者肺内未发现结核病灶而单纯侵犯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2 -1:3。苏柱泉等报道了我国广东省约有2 3.9%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肺结核患者患有气管支气管结核,女性、年龄<50岁、生活在城市、糖尿病、咳嗽及症状≥4周是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的预测因素,其中症状持续≥4周的年轻和中年女性(TBTB及相关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主要预测因素)应在确诊肺结核时立即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由于支气管镜检

查为介人性操作而非常规检查手段,因而气管支气管结核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困难,但气管支气管结核所致的肺功能损害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诊断 1.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可有刺激性剧烈咳嗽、咳痰、咯血及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气管及中心气道(气管、主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等)狭窄时,咳嗽声如“犬吠”。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盗汗、消瘦、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及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结膜炎等变态反应性表现。临床可闻及肺部哮鸣音、干湿性啰音及呼吸音减弱,出现胸廓不对称、气管偏移等。少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任何不适,多数因患肺结核等进行辅助检查而发现。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临床表现缺如,单纯从症状和体征上无法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 2.影像学:普通X线胸片一般表现为肺结核改变,也可无明显异常。气管支气管结核合并气道狭窄时可表现为阻塞性肺炎、肺充气不良、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等。气管、支气管的高分辨率CT、多维重建等影像学技术,对气管、支气管病变部位、范围、合并气道狭窄与否、狭窄程度及狭窄原因等诊断有帮助。影像学不仅为临床诊断是否需要迸行支气管镜检查做出评估,还可为确诊后制定气道内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但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临床上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定性诊断和分型诊断等仍需结合痰菌和(或)病理学,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护理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0-02-24T16:59:14.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3期供稿作者:刘淑梅辛瑞敏[导读] 对支气管结核患者在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配合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局部注药刘淑梅辛瑞敏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3-0182-02 【摘要】对支气管结核患者在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配合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局部注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黏膜,局部产生较高药物浓度而达到杀灭结核菌目的,与单一常规用药比较缩短了疗程。笔者认为,保证患者顺利治疗的前提必须有完善的护理; 术前、术中、术后良好的护理是介入治疗的重要环节。【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结核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7例患者为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我科住院病人,符合支气管结核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56例,年龄17-30岁,症状:发热、咳嗽、胸闷、气短。 1.2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方法选择适应症病人,常规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情况给镇静解痉剂,防止病人紧张和减轻气道痉挛,按常规麻醉后由医生经鼻或口腔插入支气管镜至病灶处,对干酪样分泌物反复抽吸和钳取,然后注入抗痨凝胶5-10ml,退出气管镜后嘱病人患侧卧位20分钟,无不适后返回病房。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纤维支气管镜缺乏了解,易产生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加之支气管结核患者需多次反复进行注药治疗,易产生畏惧情绪,所以治疗前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反复多次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结核的重要性、必要性、安全性;讲明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疑虑,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吸入麻药;告知患者进入声门时的不适感、可能出现短暂的窒息感以及处理办法,有助于病人解除紧张情绪,取得合作。 2.1.2 饮食护理术前禁食水4-6小时,预防术中误吸; 2.1.3 血压观察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术前应将血压降到正常。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因对治疗的恐惧、不适,而使血压进一步或急骤增高,既往没有发现高血压的患者,也可能出现与精神紧张有关的一过性血压升高。因此对精神紧张严重者术前肌注安定2.5mg。 2.1.4 仪器、设备、药品的准备心电监护仪,吸引器,氧气,抢救药品,抗痨凝胶5-10ml。 2.2术中护理 2.2.1 防窒息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前让病人向患侧卧位,固定好给氧管,保证鼻腔的通畅以利供氧;让病人高浓度吸氧数分钟后,给予局部充分的麻醉起效;插入镜子达声门口,嘱病人缓慢深吸气,必要时吸出口腔内、咽喉部过多的分泌物;同时观察面色、生命体征变化;监测氧饱和度;安抚病人,防止窒息发生。 2.2.2 防出血术中因患者咳嗽及对干酪样分泌物不断抽吸、钳取,加上病灶部触碰易出血,我们要备好1∶10000肾上腺素或凝血酶500iu,一般轻微出血可通过支气管镜吸出,出血量多者,可予局部滴入肾上腺素、凝血酶等,停止操作休息后出血可停止。 2.3 术后护理 2. 3.1 一般护理术后患侧卧位20分钟,无不适返回病房;保持室内安静,瞩病人卧床休息3小时,防止活动后造成病灶内药物外溢;2小时内禁食水,防止误吸;少讲话,不可用力咳嗽、咯痰;可能出现鼻腔咽喉不适、疼痛、鼻衄、声嘶、头晕、胸闷、吞咽不畅等,休息后可逐渐缓解;2小时后可试进少量温凉易消化软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3.2 病情观察纤支镜操作过程中可能引起剧咳而诱发咯血增加,故麻醉应充分,并做好各种急救措施;术后部分病人可出现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所以要严密观察病人痰的颜色,量及性质,嘱患者将痰液咳出;痰中少量带血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出血量多时通知医生给予止血药物。 2.3.3 健康教育瞩病人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按疗程进行抗痨治疗不可随意间断,指导病人做好全程化疗,向患者讲明规律抗痨治疗的重要性。 3.讨论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显示出它特有的优越性,在我院普遍开展,取得了很好效果。病人一般每周治疗一次,连续4-6周为一个疗程。行支气管镜治疗术前、术中、术后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做好介入治疗的必要工作,良好的心理护理可解除病人紧张情绪,娴熟的配合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内膜结核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对于它的治疗方法我们一般是采用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所以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最好是要知道自己的发病原因,这样你们就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去选择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方法了,希望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可以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介绍。 ★1.全身治疗 与肺结核治疗相同,绝大部分病例在化疗3个月后痰菌培养阴转,疗程以12~18个月为宜。在以下两个方面使用激素得到认可:⑴对结核分支杆菌呈超敏状态者;⑵儿童纵隔淋巴结核引起的结核性支气管炎,激素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给药方法为头6 d,泼尼松龙由5 mg。kg-1。d-1减至1 mg。kg-1。d-1,以后20 d维持1 mg。kg-1。d-1,并在6周内逐渐减药并停药。另一种给药方法是在头2周给予泼尼松龙2 mg。kg-1。d-1,以后在2~3个月逐渐减药并停用。在炎症早期激素可消退炎症,改善通气。但激素可能无法预防和消除支气管纤维性狭窄的形成

和发展。 ★2.局部治疗 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已广泛用于EBTB辅助治疗,应用价值得到肯定。MiKi等将确诊的34例EBTB分成全身治疗组和全身治疗加异烟肼(INH)200 mg/d雾化吸入组,发现尽管两组痰菌培养(+)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别,但在减轻支气管狭窄和改善呼吸道症状上,雾化吸入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手术治疗 EBTB的手术适应证是: ⑴气管狭窄合并严重呼吸困难,有窒息先兆者; ⑵气管、支气管疤痕狭窄超过管腔周径2/3者,并合并反复感染,或有毁损肺和支气管扩张者; ⑶支气管狭窄合并远端肺结核,有顽固性呼吸道症状,抗结核治疗无效者。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等 一、定义 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属于下呼吸道结核。气管镜下可直接观察到气管及支气管的黏膜受到侵犯,加之临床上支气管病变多于气管病变,故以往多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 二、流行病学 我国尚缺乏气管支气管结核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核科及呼吸科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近几年来气管支气管结核发现率有明显增多趋势。国外有学者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40%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其中菌阳患者60%-70%,菌阴患者25%-30%,另外5%-10%患者肺内未发现结核病灶而单纯侵犯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2~1:3。 由于支气管镜检查为介入性操作而非常规检查手段,因而气管支气管结核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困难.但气管支气管结核所致的肺功能损害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诊断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依赖于对流行病学、病史、临床表现及诸如结核分枝杆菌、胸部影像学(X线、CR、DR及CT)检查、PPD试验及支气管镜等相关检查仔细而全面的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确诊仍依籁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因症就诊是目前临床上发现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主要途径之一。典型临床表现可有刺激性剧烈咳嗽、咳痰、咯血及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气管及中心气道(气管、主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等)狭窄时,咳嗽声如“犬吠”。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盗汗、消瘦、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及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结膜炎等变态反应性表现。临床可闻及肺部哮鸣音、干湿性哕音及呼吸音减弱,出现胸廓不对称、气管偏移等。少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任何不适,多数因患肺结核等进行辅助检查而发现。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临床表现缺如,单纯从症状和体征上无法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 2.影像学:普通X线胸片一般表现为肺结核改变,也可无明显异常。气管支气管结核合并气道狭窄时可表现为阻塞性肺炎、肺充气不良、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等。气管、支气管的高分辨率CT、多维重建等影像学技术,对气管、支气管病变部位、范围、合并气道狭窄与否、狭窄程度及狭窄原因等诊断有帮助。 影像学不仅为临床诊断是否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做出评估,还可为确诊后制定气道内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但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临床上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定性诊断和分型诊断等仍需结合痰菌和(或)病理学,并依赖支气管镜检查来确定。 3.痰MTB检查:痰MTB检查阳性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痰菌阳性,对于肺部有病灶的患者可确诊肺结核且提示结核具有活动性,但不能区分是肺结核还是气管支气管结核;对于肺部无结核病灶者提示气管支气管结核可能性极大,但尚需进一步检查确诊。痰菌阴性,尤其是伴有结核病典型临床表现者,不能除外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存在。 临床表现、影像学等提示气管支气管结核,应首先进行痰抗酸杆菌检查。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涂片法、集菌法检测抗酸杆菌,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罗氏培养或快速培养、鉴定培养、培养物DNA测序及药物敏感试验等,以确诊为MTB感染而排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以及MTB对抗结核药物是否具有耐药性。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痰抗酸杆菌阳性率较低,加之MTB培养时间较长,过分依赖痰菌检查,往往延迟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并导致误诊、漏诊,故应尽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4.支气管镜: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必不可少的确诊手段。经支气管镜直接观察,留取相关刷片或冲洗液等标本进行MTB相关检查,获取活检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以确定及完善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视气管、支气管内病灶情况,观察是否存在气管支气管结核,并判断其类型、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及大致形成原因,了解是否合并所属气道狭窄、闭塞、软化及程度等情况。

第二节结核病的介入治疗一、经支气管镜气道介入治疗

第二节结核病的介入治疗 一、经支气管镜气道介入治疗 目前借助于支气管镜经气道介入治疗结核病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给药术、冷冻术、热消融术(激光、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微波等)、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措施。不同类型介入治疗技术各自特点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结核病所选择的介入治疗措施也不尽相同,临床上有时采用多种技术方法相结合的综合介入治疗。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1.气管支气管结核,各种临床类型,尤其是合并中心气道狭窄者等。 2.肺结核,耐药结核病、空洞性肺结核等。 【禁忌证】 1.对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及经气道所要给予抗结核药物过敏者。 2.严重心血管疾病,如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6周以内)、心功能不全、冠心病、主动脉瘤及严重高血压或高血压急症者。 3.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者。 4.多发性肺大疱,严重肺动脉高压,肺部病变高度疑诊支气管动静脉瘘者。 5.严重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 6.严重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者。 7.活动性大咯血,咯血停止2周以内者。 8.全身情况极度衰竭者。 (二)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1)详细询问病史,行体格检查,完善胸部影像学、心肺功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检查,明确是否经气道介入治疗适应证、禁忌证。(2)知情同意:申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患者及家属有告知的义务,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3)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学指标检查。(4)抗凝处理: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患者,术前停用2~3天或应用Vitamin K3或Vitamin K4;处于抗凝剂情况下,使用肝素抗凝,并将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INR)降至 2.5以下等。(5)术前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护理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 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对支气管结核患者在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配合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局部注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黏膜,局部产生较高药物浓度而达到杀灭结核菌目的,与单一常规用药比较缩短了疗程。笔者认为,保证患者顺利治疗的前提必须有完善的护理;术前、术中、术后良好的护理是介入治疗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结核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7例患者为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我科住院病人,符合支气管结核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56例,年龄17-30岁,症状:发热、咳嗽、胸闷、气短。 1.2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方法选择适应症病人,常规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情况给镇静解痉剂,防止病人紧张和减轻气道痉挛,按常规麻醉后由医生经鼻或口腔插入支气管镜至病灶处,对干酪样分泌物反复抽吸和钳取,然后注入抗痨凝胶5-10ml,退出气管镜后嘱病人患侧卧位20分钟,无不适后返回病房。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纤维支气管镜缺乏了解,易产生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加之支气管结核患者需多次反复进行注药治疗,易产生畏惧情绪,所以治疗前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反复多次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结核的重要性、必要性、安全性;讲明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疑虑,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吸入麻药;告知患者进入声门时的不适感、可能出现短暂的窒息感以及处理办法,有助于病人解除紧张情绪,取得合作。 2.1.2饮食护理术前禁食水4-6小时,预防术中误吸; 2.1.3血压观察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术前应将血压降到正常。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因对治疗的恐惧、不适,而使血压进一步或急骤增高,既往没有发现高血压的患者,也可能出现与精神紧张有关的一过性血压升高。因此对精神紧张严重者术前肌注安定2.5mg。 2.1.4仪器、设备、药品的准备心电监护仪,吸引器,氧气,抢救药品,抗痨凝胶5-10ml。 2.2术中护理 2.2.1防窒息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前让病人向患侧卧位,固定好给氧管,保证鼻腔的通畅以利供氧;让病人高浓度吸氧数分钟后,给予局部充分的麻醉起效;插入镜子达声门口,嘱病人缓慢深吸气,必要时吸出口腔内、咽喉部过多的分泌物;同时观察面色、生命体征变化;

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分析

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10T15:54:59.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王岩[导读] 支气管结核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或粘膜下层的结核病,是结核病的特殊类型。 王岩(沈阳市胸科医院 110044) 【中图分类号】R322.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4-0106-02 【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雾化吸入INH,AMK;其余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INH,AMK对治疗支气管结核有显著疗效。【关键词】结核支气管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或粘膜下层的结核病,是结核病的特殊类型。但近几年来支气管结核患者有明显增多趋势。我院每年可接收此病患者近百名左右。先将雾化吸入INH,AMK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现收集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之间共9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全部经支气管镜组织活检和刷片找到抗酸杆菌确诊)。 二、方法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男、女各45例,年龄18到65岁。 对照组:2HRZE/10HR+支气管镜下微波切割及球囊扩张治疗。 治疗组:雾化吸入INH0.1克+AMK0.2克,每日2次,其余治疗同对照组。 三结果 治疗2个月后: 治疗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气道内干酪样坏死物质、肉芽组织消失、肺CT示肺不张基本恢复。 对照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气道内病变缩小至治疗前三分之一,管腔轻度狭窄,肺CT肺不张基本消失。 四讨论 支气管结核多由继发性肺结核而产生,活动性肺结核中大约10-40%伴有支气管结核[1]。支气管结核起病缓慢、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常被肺结核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所掩盖,因此不易被发现,导致临床误诊率高达68.8%[2],但目前应用支气管镜检查大大的提高了该病的诊断。 支气管结核多因其管腔粘膜充血水肿,干酪样坏死组织或肉芽肿及瘢痕形成,导致支气管狭窄甚至闭塞、肺不张、肺结核恶化且难治,且成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 支气管结核由于粘膜或粘膜下层大量抗酸杆菌侵润,使支气管壁正常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药物不易渗入结核病灶,因此局部血药浓度不高,难以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导致单纯全身化疗痰菌不易转阴,这正是目前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顽固、难治的主要原因[3]。 从本研究显示,在治疗支气管结核目前多采用全身化疗及支气管镜下微波及球囊扩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如果同时给予雾化吸入INH+AMK局部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因为前面提到全身抗结核治疗难以使局部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局部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加强对病灶杀菌或抑菌作用,防止病灶的再生长,进而巩固支气管镜的治疗效果,缩短总疗程。因此,雾化吸入INH+AMK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杂志, 2002(4): 606—608. [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24): 116. [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10): 615—616.

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疗效评价

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6-05-23T16:22:26.2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2期作者:蒋智钦 [导读]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单纯电凝治疗相比,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不同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1月-2011年5月于湘雅医院及本院就诊的50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介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电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电凝治疗后改为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电凝治疗相比,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再狭窄率明显降低,故对于急性期气道狭窄患者而言,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是更为治疗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支气管镜;支气管结核;介入方法;临床效果 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发生在气管以及支气管粘膜或粘膜下层、外膜等处的结核病,其是导致气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曾有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结核极易引发阻塞性肺不张、肺炎等病症,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不良症状[1-3]。其不但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胁。本次研究将以2005年11月-2011年5月于湘雅医院及本院就诊的50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不同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5年11月-2011年5月于湘雅医院及本院就诊的50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介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具有心肺肾等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因其他病因所致气道狭窄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或不能明确预后效果的患者;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为15-73岁,平均年龄为(32.6±2.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为17-75岁,平均年龄为(33.2±2.2)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喘鸣、痰中带血、胸痛、胸闷、低热、盗汗、乏力等。两组患者在一般性资料的对比上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均已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①对照组:进行电凝治疗(能量设定为30-40w);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麻醉方式,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将电板直接接触患者小腿下侧皮肤,麻醉后经鼻腔插入支气管镜,并观察气道情况,将探头置于病灶2cm处,经由操作孔插入APC导管,导管前端由支气管镜中伸出,并置于病灶上方约0.5cm处。治疗时间为2-3min/次;治疗结束后拔除导管,并严密观察病灶的变化,1周后进行治疗效果复查,并将坏死组织取出。 ②观察组:进行过电凝治疗后改为冷冻治疗以及球囊扩张治疗;将冷冻探头经由酒精消毒后由支气管镜中插入,并利用探头对病灶部位进行冷冻,探头要尽可能置入病灶上方或深入病灶内。一次冷冻融时间约为1-2min,每个病灶点反复冻融3-5次。将球囊导管通过支气管镜深入到气管支气管狭窄处。并在气管镜直视下进行球囊扩张术。术后1周后进行支气管镜复查,若发现仍存在气道狭窄情况则再行扩张。 1.3疗效评价标准[3] 本次研究将采用美国胸科协会的气促评级评分、治疗前后气道之境、FEV1以及患者的自身症状的缓解情况进行疗效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支气管结核多发病于青、中年女性,该病症多与肺结核相伴随。临床症状多见咳嗽、咳痰以及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曾有研究结果显示热凝切等方式对于器官粘膜的损伤较大,且再狭窄几率较高,远期治疗效果较差[4]。相较上述治疗方式而言冷冻治疗对于器官的损伤最小且操作安全性较高,远期疗效十分理想。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电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电凝治疗后改为冷冻治疗以及球囊扩张治疗。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冷冻治疗以及球囊扩张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次研究结果与陈禹的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5]。 综上所述,与单纯电凝治疗相比,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再狭窄率明显降低,故对于急性期气道狭窄患者而言,球囊扩张以及冷冻治疗是更为治疗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罗百灵,屈满英,胡成平等.支气管镜下联合介入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J].中国内镜杂志,2013,13(8):798-8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