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

对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

对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
对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

对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

对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在近几年对商业银行信贷类资产的检查中,我们发现关联企业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逐渐加大。部分关联企业为融通资金,采取互相担保的方式向银行套取信用和贷款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一些企业的担保总额已接近甚至超过其净资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此外,一些集团性关联企业不良贷款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觉。为深入了解关联企业贷款的现状和潜在的风险,我处调研组深入北京市部分商业银行对此课题进行了现场调研。

一、关联企业贷款中潜在的风险

财政部“财会[2001]49号”第十一章中,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给出了判断的基本标准,主要表现在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例如,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以及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和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等几个方面。

目前,关联企业贷款潜在的风险和突出问题有以下两点:

一是关联企业相互提供保证担保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现象日益突出,极大削弱了“保证担保”这一防范风险手段的作用。以某行北京分行为例,该行自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间,共发放关联企业贷款351笔,截至2002年末,关联企业贷款余额为654552万元,而其中关联方以互保方式取得贷款的有259笔,占比近73.79%,贷款余额423367万元,占比近64.68%。详情见下表:

从表一、二中可以看出,母子公司互为关联担保的现象在某行北京分行犹为突

出,虽然担保方式合规,担保风险却值得关注。高比例的互保使担保失去了其应有效用,而且已逐渐成为某些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贷资金、掩盖风险的手段。这些关联企业大多通过相互担保,分别向银行借款,再将资金集中用于同一项目,“蓝田”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另外,许多关联企业之间为实现资金融通、降低信贷资金成本,已形成“担保网”和“连环担保”的现象,这种连环担保具有债务扩散和放大的负面影响。在担保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影响将迅速扩张,导致一个地域内的一批企业出现偿付危机,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如截至2002年底,“北京华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予公司“北京华普国际大厦有限公司”、“北京中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关联企业在某行的36250万元贷款中,除6000万元是以抵押担保方式取得的以外,其余30250万元均为这三家企业互为担保取得的。三家公司将这36250万元贷款全部用于华普“海运仓”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由于该项目施工周期意外延长,加之后续资金紧张,造成项目部分停工,无法正常销售,导致偿还贷款困难。截至2002年底,上述贷款按五级分类已全部归入“次级”。

二是随着五级分类管理方法的全面推行,关联企业贷款质量令人堪忧。2002年,各商业银行依据人民银行的要求,全面试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2003年五级分类法将逐渐取代四级分类法在各行正式实行,并且分类结果将成为考核资产质量的主要依据。五级分类法将促使各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界定、评价更为真实,但各行不良贷款绝对额和占比将远远大于四级不良占比,因为四级分类法是以贷款是否逾期以及逾期时间长短来界定和划分贷款质量,这就从概念上忽视了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而五级分类法最核心的内容应是注重贷款

归还的可能性,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为基础对贷款质量进行评价,使资产质量的评价更为真实。另外,由于五级分类法是对银行贷款质量进行评估,因此会出现一些正常贷款也存在着还款能力的问题。从2002年五级分类法试行结果看,四、五级分类的“剪刀差”较大,其中关联企业贷款按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的“剪刀差”也较大。以某行北京分行为例,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关联企业贷款余额64552万元,贷款形态按四级和五级分类分别如下:

表三某行北京分行关联企业贷款质量四级分类表

单位:万元、%四级分类正常逾期呆滞呆账

余额 645782 3390 5380 0

占比 98.60% 0.50% 0.90% 0

表四某行北京分行关联企业贷款质量五级分类表

单位:万元、%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余额 459286 103648 83448 7920 250

占比 70.20% 15.80% 12.70% 1.20% 0.10%

从上表三、四中可看出,按四级分类,该行关联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8770万元,不良率仅为1.30%;而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91618万元,不良率高达14%。另外,近年来各行不良贷款”压降”的主要措施是借新还旧或还旧借新,而企业真正提高了经济效益,经营出现转机的却为数不多。各行众多关联企业贷款在形态上虽处于正常,但潜在较大风险。随着对借新还旧标准的不断提高,如果关联企业经营依然未有改观的话,关联企业贷款形成不良的风险会逐步加大。

二、商业银行在关联企业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关联企业的贷款及贷款互保等问题尚未引起各商业银行的广泛重视,各行在对该类贷款的管理和制约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风险管理理念滞后,对关联企业贷款管理较为粗放。

目前,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缺乏统一而有效的预警防范措施的情况在各商业银行间普遍存在。在内控制度上表现为信贷人员风险意识和管理理念较为淡薄和落后,信贷管理较为粗放,各行缺少对此类贷款完善而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在风险管理上各商业银行间信息交流不畅,对关联企业“多头授信”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专门的“关联企业贷款信息共享平台”。另外,贷款互保的潜在风险也未引起各商业银行的广泛关注,关联企业在不同分行和同一分行不同支行间分别借款、互为担保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各行间信息传递不畅,致使各行在关联企业由于互为担保而导致风险加大、或有负债增加时鲜见察觉并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一旦其中一家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出现偿债危机,将会发生连锁反应,造成不良贷款的恶性循环。

2、缺少专门的关联企业贷款“三查”管理办法,尤其是贷前对企业对外担保情况的控制存在盲区,贷后对资金的流向控制多有疏漏。

虽然各商业银行近年来为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在贷款的“三查”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对贷款的审查更加规范和严格,但对于关联企业这一特殊的贷款对象,各行在贷款“三查”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盲区。具体表现在缺少专门的贷款“三查”管理办法,贷前对关联企业对外担保情况调查不深入。由于部分商业银行对企业对外担保的最高数额未做出任何限制,导致

大企业涉税风险点

一、企业应关注自身税收风险内控建设 ——公司应以完善的治理结构、权责设置和制衡机制作为内控建设和税收风险防控的基础。 ——对税收风险控制要有全员意识和参与度,不能仅停留在公司的财税部门。 ——应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税务管理团队,不仅要制定日常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流程,定期监督反馈改进,而且要参与企业重要经营决策,对关联交易、合并重组等重大税务问题要有专业敏感和判断,并主动与税务机关讨论和交流。 ——信息化建设中,数据的产生、流转到报表生成应形成完整的链条,减少人工干预,避免舞弊和数据差错。 ——无论“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的企业,都应关注投资所在地对企业内控规范和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只有不断适应当地法律法规,减少不理解、不信任、信息不对称,才能降低不合规的风险。 ——集团性公司的税务管理团队应对整个集团税务风险控制负责,对各子公司、分支机构的税务风险控制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响应、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 ——税收筹划产品应有合理商业目的和经济实质,单纯以减少、免除或推迟缴纳税款为目的的筹划,无论自行制定还是委托中介机构制定,企业都将面临纳税调整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风险。 二、集团内企业功能风险承担与利润归属应相匹配 对企业集团而言,生产制造、销售、研发、管理、投资等不同的功能风险在集团内成员间的分担各不相同,也因此带来利润归属的不同。我国税法明确规定,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应遵循独立交易原则,集团内企业的利润归属应与独立企业在类似功能风险承担情况下所获取的利润大致相符,否则会面临税务机关转让定价调查风险。 实例参考:境内X企业是某跨国集团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200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率优惠和研发加计扣除等优惠。在管理中税务机关发现企业虽然有多项研发、享有高新技术企业待遇、销售状况良好,但却没有反映出良好的利润水平。经初步调查,该企业产品内外销均有,主要承担研发、生产制造和境内销售职能,但集团仍按简单功能的契约加工商给其定位。税务机关将其列为转让定价重点嫌疑对象后,企业主动与税务机关沟通,自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近8000万元。 三、间接股权转让可能涉及中国税收管辖权 大多数企业认为,跨国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无需在中国纳税,对间接股权转让未引起重视。2009年,我国根据国际惯例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间接股权转让,中国具有税收管辖权。建议跨国公司对我国居民企业的股权间接转让前要慎重考虑,并就具体情况与税务机关提前沟通,探讨是否为中国具有管辖权的间接股权转让行为,增强税收确定性,避免事后调整的风险。

浅谈企业关联交易风险与银行防范措施(一)

浅谈企业关联交易风险与银行防范措施(一) 【论文关键词】关联企业关联交易信贷风险防范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中关联交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联交易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如果监管不到位,不当的关联交易则会产生风险,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当局中的风险监管带来巨大的挑战。文章从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的界定出发,分析了不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最后主要从银行角度出发,提出了防范关联企业关联交易风险的建议。 近几年,随着企业改革深入及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集团规模日益扩大,产权关系日益多元化,关联交易的数量和形式不断增多,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关联交易有其积极的一面,在于可促进企业规模化经营、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目标。 但是,换个角度看,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则会侵害交易对象、债权人、股东的合法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到国家的整体利益,破坏市场公平交易的基础。关联企业以及关联交易的发展,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当局中的风险监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关联企业与关联交易的界定 1、关联企业 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三条指出,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 (1)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2)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 (3)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4)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2、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称之为“关联方交易”,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对关联者的揭示》称之为“关联者之间的交易”。 二、企业关联交易对银行信贷带来的风险 目前,在我国,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来源,但由于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制度以及对关联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出现了许多不公平关联交易的现象,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指出:一些企业集团利用商业银行之间信息分割,多头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在风险大的项目上,给银行贷款造成很大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容易导致银行对关联企业资信审查失控 贷前审查是贷款安全发放的首要环节,但是,关联企业的集团光环往往掩盖了其成员企业的真实资信状况,部分企业利用关联交易粉饰信贷资料,导致银行对关联企业资信审查失控,其手段主要表现为: (1)企业通过关联交易粉饰借款人财务报表,借款人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可靠,信贷人员如不能及时发现企业关联交易行为,往往会导致交易风险失控,最终形成信贷风险。 (2)银行难以掌握贷款的实际用途。关联企业成员通常是分头融资,统一调度,关联企业间资金抽调行为十分普遍,这一情况使得银行难以控制其贷款资金的最终用途,从而难以控制贷款风险。 (3)企业有意逃避监管,贷后检查失效,风险预警系统钝化。 2、引发信用膨胀,弱化信贷资源配置功能

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依法治税不断深入,税务风险成为每个企业不容回避的问题。企业的税务风险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随地都有“爆炸”的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需要企业严加防范。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生存并发展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税务风险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本文通过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介绍,深入分析企业税务风险的种类和成因,并提出加强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风险导向型;税务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活力不断被激发出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尤其是小微企业,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小微企业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约为60%,税收贡献比率约为40%[1]。但是,小微企业由于其组织结构不全、财务管理不善等原因,面临的税务风险较大。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和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2、当前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种类和成因分析 由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样,企业税务风险种类

繁多,成因复杂,具体分析如下: (1)税收政策风险。根据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划分,企业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税收政策风险属于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中的法律风险,它是指由于税收政策变动或税收执法不规范等原因造成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形成企业税收政策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税收政策发生改变导致的风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税收法制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对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新现象,税务部门往往需要在税收法律法规方面做出相应政策变动,从而给企业带来税收政策风险,比如根据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税收政策; 其二,税务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由于目前我国实行分头管理的税务管理模式,税务执法部门包括国税、地税、海关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实际税务执法过程中会有重叠现象,具体职责划分不清[2]。同时,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到税务管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有法不依、不能完全理解税收法律法规等问题也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2)税收操作风险和筹划风险。企业具体的税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身体力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是引起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原因[3]。一方面,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不合格会导致企业税务工作难以开展,由于缺乏对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的学习培训,会计人员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银监发〔2007〕63号 第一条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对小企业贷款的管理,科学评估小企业贷款质量,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及其他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小企业贷款是指《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对各类小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性贷款。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外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本办法将小企业贷款至少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贷款逾期时间,同时考虑借款人的风险特征和担保因素,参照小企业贷款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见附件)对小企业贷款进行分类。 第六条发生《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第十八条所列举的影响小企业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以及出现该指引“附录” 所列举的预警信号时,小企业贷款的分类应在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的基础上至少下调一级。

第七条贷款发生逾期后,借款人或担保人能够追加提供履约保证金、变现能力强的抵质押物等低风险担保,且贷款风险可控,资产安全有保障的,贷款风险分类级别可以上调。 第八条本办法规定的贷款分类方式是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最低要求。银监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特点和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准确的方法对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制定实施细则,细化分类方法,并与本办法的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具有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银行业金融机构据此制定的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及实施细则应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备。 第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核销小企业贷款损失。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七月二十日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政策过程中的税务风险规避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政策过程中的税务风险规避 我国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也对此作出了相应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既应该充分合理享受这些优惠,也需要注意其中存在的税务风险。通过简洁梳理政策与法规,导出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时面临的税务风险并剖析其成因,提出高新技术企业防范与规避税务风险的策略建议,以期为高新技术企业财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规避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是指:涉税行为在未遵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发生,导致企业利益可能在未来时期可能受损的情形。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这种可能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优惠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多缴税而导致企业承受不必要的税务负担;二是未正确、准确理解相关政策法规少缴税而引起的未来企业经济、信用等方面的损失。现实中,第一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较小。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种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伴随我国税务法律法规正不断健全完善,企业发生第二种可能性的税务风险概率并没有减小。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企业类别之一,这类公司的发展受到各界高度关注。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被要求成长能力优良,同时也被期待拥有良好的信用和声誉。因此,税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1 与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主要税务法规与优惠政策 我国为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技术和新业态,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的生力军,制定了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和财政部于2016年联合下发了国科发火32号文件《关于修订印发的通知》(简称《认定办法》)及其配套办法国科发火195号文件《关于修订印发的通知》(简称《工作指引》)。在国家优惠政策下发后,各省(区、市)、市(州)纷纷出台相应的配套和落实措施,这系列政策措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营业税改增值税”等法律法规和改革辦法相衔接而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法规体系。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7年7月,我国针对就业创业环节陆陆续续推出了83措施,这些措施几乎覆盖了企业的生命周期,利用好这些优惠政策,不仅可以使企业负担减轻和成本降低,而且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获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两方面。所得税方面主要有:(1)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在500万元以内(含500万元)的部分免征所得税,超出部分按企业所得税减半征税;(2)给予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5%的所得税优惠;(3)对于开发新产

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与控制

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与控制: 以上海为例摘要:本文首先从客户角度分析了集团(关联)企业的运作特点,分析涉及企业集团行为特征、财务管理特征及企业集团的信贷风险等方面。其次,从银行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集团信贷状况及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中存在的5 个问题。再次,本丈从客户和银行两个主体的关系角度分析了银行与集团(关联)企业的银企关系特点,认为商 业银行应该支持企业集团发展,但同时也必须改进和加强对集团企业信贷管理。最后,从监 管者的角度提出加强对企业集团信贷管理的6 条建议。 上海市新兴企业集团发展状况及运行特点 1 .企业集团发展规模 此次调查的新兴企业集团大多是在1990 年代初开始建立企业,逐渐发展,在1990 年代末以来进入迅速扩张阶段。 伴随着集团资产规模的发展,集团的贷款规模也都呈现出迅速上升的态势,贷款在企业集团规模扩张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大部分新兴企业集团的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相当部分贷款是由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少数有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也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如紫江、华源、复星等。由于新兴企业集团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较深,贷款规模增幅大,绝对量也呈上升趋势,集团信贷风险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从集团经营角度讲,某些集团通过频繁的兼并收购活动进行多元化投资,迅速扩张集团规模,这种扩张方式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2. 企业集团的行为特征 企业集团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方面: (1) 企业集团内关联企业投资关系复杂。企业集团的关联企业主要是通过投资链条形成的,投资形式主要有三种:全资、控股和参股。投资呈现出多层次的特征,而且层次之间是不平衡的。 (2) 通过频繁的兼并收购多元化投资,扩大资产规模。调研发展,混业经营的企业集团的兼并收购活动频繁,它们善于把握市场热点,通过兼并收购方式,投资的触角伸向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钢铁、化工、市政建设、公路、房地产、医药、媒体等。在多元化投资时,集团通常的做法是每有一个新项目就设立一个新公司,这样既能扩大集团规模,又能免受债务牵连。这类企业集团的资产扩张的速度较单一行业的企业集团为快,例如,某集团的资产规模2002 年一年就从57 亿元增长到145 亿元,增速达两倍以上。 (3) 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以融资促投资,以投资带融资。企业集团的多元化投资是以其独特的融资能力为基础的,并与其融资能力相互助长。集团融资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也有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的。在以银行信贷市场为主的资金市场上,多元化投资既是融资冲动产生的原因,又是融资能力增强的通道。集团控制的关联企业越多,融资能力也越强。所以,集团的发展模式是以融资促投资,以投资带融资。 (4) 关注并培养同政府的关系。企业集团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非常注重培养同政府部门的关系。他们很注意形象塑造,企业经常参与捐助活动、助学活动、大型演出以提高其知名度。他们还积极参与一些对地方政府意义重大的活动,例如,世茂集团在上海申博中,在海外做了一些努力,为上海申博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此外,企业家们还积极参政,一些大企业集团的董事长都当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3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特点 (1)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集权型为主。多数集团的财务管理都集中于集团总部,即集团的融资和投资都由集团总部统一调度。这是绝大部分新兴企业集团采取的模式,这种模式便于集团的投融资统一管

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探析

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探析 摘要:在我国,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税务风险的存在。其实由于我国税收法制不够健全,企业纳税人纳税意识不正确等主客观原因,税务风险广泛存在并且影响到企业的各个方面。高度重视税务风险并加以防范已成为现代企业追求利益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对税务风险含义、影响和成因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JP] 关键词:税务风险;企业;防范 1企业税务风险的含义及影响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纳税人纳税风险规避措施失败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法规而受损的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主客观原因导致企业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和执行发生偏差,遭受税务等部门的查处而增加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额外支出的可能性;二是企业因多缴税款或未用足税收优惠政策等而减少应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企业税务风险首先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这种成本第一表现为因为违反法律法规少纳税而遭到税收机关的处罚成本;第二表现为因为税务风险而成为税务机关的重点监控对象的应付成本;第三就是因为税收优惠没有充分利用的利益流出成本。其次税务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财务决策、组织设立形式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再次, 税务风险还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信誉受损。有 时候企业的税收信誉与商业信誉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对企业在产品交易、银行贷款等方面的产生连锁反应。税务风险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比如说因为违法违规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受到刑事处罚;可能导致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开具发票的资格、以及税收优惠享受资格等资格丧失。总之, 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很大,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对税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估、规避和化解,以避损失的产生和各项成本的增加。[JP] 2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纳税意识不科学,税务风险观念 不强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 (试行)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 银监发〔2007〕63号 第一条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对小企业贷款的管理,科学评估小企业贷款质量,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及其他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小企业贷款是指《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对各类小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性贷款。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外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本办法将小企业贷款至少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贷款逾期时间,同时考虑借款人的风险特征和担保因素,参照小企业贷款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见附件)对小企业贷款进行分类。 第六条发生《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第十八条所列举的影响小企业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以及出现该指引“附录”所列举的预警信号时,小企业贷款的分类应在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的基础上至少下调一级。

第七条贷款发生逾期后,借款人或担保人能够追加提供履约保证金、变现能力强的抵质押物等低风险担保,且贷款风险可控,资产安全有保障的,贷款风险分类级别可以上调。 第八条本办法规定的贷款分类方式是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最低要求。银监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特点和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准确的方法对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制定实施细则,细化分类方法,并与本办法的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具有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银行业金融机构据此制定的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及实施细则应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备。 第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核销小企业贷款损失。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七月二十日

企业涉税风险自查要点

增值税政策执行情况涉税风险点自查提纲 1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未作销售收入处理。 2 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未作销售收入处理。 3 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或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货物发出的当天未作销售收入处理。 4 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货物发出的当天,或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未作销售收入处理。 5 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作销售收入处理。 6 销售应税劳务,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未作销售收入处理。 7 有无账面已记销售,但账面未计提销项税额,未申报纳税。 8 有无账面已记销售、已计提销项税额,但未申报或少申报纳税。 9 有无将以物易物不按规定确认收入,未计提销项税额。

10 用货物抵偿债务,有无未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 11 有无未按规定冲减收入,少报销项税额。 12 有无将向购货方收取的应一并缴纳增值税的各种价外费用,未计提销项税额。 13 有无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 14 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有无按减除还本支出后的销售额计提销项税额。 15 采用以旧换新销售方式销售货物,有无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计提销项税额(金银首饰除外)。 16 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有无不计或少计收入。 17 有无将应税包装物押金收入不按规定申报纳税。 18 有无将销售残次品、废品、材料、边角废料等直接冲减原材料、成本、费用等账户,未计提销项税额。 19 有无出售应税固定资产,未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或未按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20 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有无未作视同销售处理。 21 销售代销货物有无未作视同销售处理。 22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有无未作视同销

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好处,所以都抢着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但是高企中也会面临一些税务风险。 确实高新技术企业好处多多,比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征收;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8%的部分,允许所得税前扣除;高新企业可获得当地地方性资金奖励和补贴等等,为很多企业所关注。但是,高新技术企业其实也面临很多的税务风险,下面来看看高新技术企业面临哪些税务风险。 1、高新资格认定和复审未通过无法继续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引》对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产权、高新技术领域、研发费用、高新收入、人员、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均设置了严格的条件,随着主管机关在实践中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日趋严格,尤其是对企业在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在高新资格认定和复审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未通过的风险。 2、未通过税务备案的风险由于税务机关对企业的实际情况颇为了解,其在企业申请减免税备案时,往往会根据企业申报备案提供的资料以及其多年来掌握的企业涉税情况,认真核实企业的各方面资质是否确实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在税收任务日趋繁重的情况下,

税务机关将在企业减免税备案方面加大审核力度,这客观上加大了企业税务备案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加剧了企业未通过税务备案的风险。 3、在有效期内高新检查的风险2013年年初,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检查,相较于以往年度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单独开展的针对某些区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专项检查、抽查工作,本次联合检查标志着主管机关在高新检查的检查方式、检查范围、检查力度等方面达到的新高度。在经济增速回落、市场需求不足、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的影响下,上述文件的出台绝非偶然,在宏观经济没有明显的好转的情况下,未来几年高新检查的严峻趋势仍将持续。因此,尚处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高新检查风险空前。 4、高新资格被撤销需补缴税款的风险由于相关规定对高新技术企业在诸多方面均设置了严格的条件,为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有的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变通的做法,甚至提供了部分不实资料。随着高新资格检查的力度增强,在后续频繁的检查过程中,上述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将面临着很大的高新资格被撤销的风险。如果企业的高新资格被撤销,以前年度享受的高新税收优惠都会被税务机关后续如数追回,此外还需缴纳相应的滞纳金。通常而言,企业累计享受的税收优惠数额加上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将是一笔非常可

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作者 :___________单位 : ___________ 邮编 : ___________ ) 随着银行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拓展,涉及的关联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的关联关系越来越复杂,关联交易风险日益突出。关注关联 交易风险,提高对关联交易风险的识别判断及防范控制能力,已成为银行加强商业性贷款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关联交易风险的识别判断 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判断关联方的基本标准:“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 。 关联关系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企业投资关联,指关联企业之间相互直接投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二是企业担保关联,指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担保。三是法人代表关联,指一人同为两个或多个企业的法人代表。四是主管会计关联,指一人同为两个或多个企业的主管会计。

存在以上关联关系的企业,客观上存在转移风险的可能。一是转移定价。指在组织内部调整产品或服务价格的行为,包括向子公司高价提供中间产品,提高子公司的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出售给子公司固定资产的价格或使用年限等方式影响子公司成本;通过提高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使用费减少子公司的利润;通过收取过高的咨询费、管理费等提高子公司的成本,减少子公司的利润等。二是交叉补贴。 多个企业联合起来控制市场,人为降低某个企业某种产品的价格,提高另一个企业该种产品或另一种产品的价格,用提高后的价格收益弥补降低后的价格损失,破坏公平竞争的秩序。三是逃避债务。如子公司从银行获得贷款,母公司通过对其控制关系,改变子公司银行贷款的用途,但债务最终由子公司承担,子公司无力偿还贷款时,母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联企业风险识别存在五大难点: 一是企业关联关系难认定。关联企业的股权成份和结构非常复杂,其一是各集团(关联)成员之间的相互投资关系复杂,有的存在连环投资、相互投资,难以区分投资层次关系。其二是个人投资法人化。某些关联企业融入较多个人资本,有的个人通过控制某一关键法人从而控制整个集团企业,其个人行为最终往往以法人行为出现。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来自银行贷款,银行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随业务的发展,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且诚信度差、银行信用评级较低且相关担保法律滞后、信息透明度较低且不对称等诸多不利的风险因素也逐渐凸显,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其信贷风险,真正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就此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和防范对策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风险防范 1.中小企业贷款现状 1.1金融资源获取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我国所获得的金融资源确是不平衡的。一是获得信贷支持少;二是直接融资渠道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以上来自银行贷款,其他途径融资仅占2%左右;三是自有资金缺乏,我国私营性质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1.2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目前,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很高,但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企业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有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很多担保机构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未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机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之约。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序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1.3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不强。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关联交易复杂,资信度不高,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比较提。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小、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专门机构少,银行常常因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2.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原因分析 2.1信息不对称风险 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非对称关系,企业对自身的了解要远远超过银行对企业的了解。企业对银行隐瞒某些重大信息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2.2市场风险 中小企业规模相对不大,存续期限短,财务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生产工艺先进性不强,产品知名度较低、依附性强,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主导市场的能力较弱,这些因素无疑会导致信贷的市场风险。 2.3信用风险 大多中小企业担保机制不健全,有的对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偷逃国家税务现象较普遍,逃废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债务的现象仍有发生,伴生信用风险的因素仍有一定的基础。 2.4经营风险 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不完善,家长式或家族管理模式占主导地位,实际控制权集中,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规范,经营管理的市场拓展能力不高,自身积累和创新能力不足,发生经营风险特征较明显。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发生必然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2.5道德风险 由于目前社会征信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中小企业表现得较为突

明税律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涉税风险管控跟案例例子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涉税风险管控及案例分析 ——明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施志群 M&T Lawyers Provider of Optimized China Tax Solution

主讲人简介 ? 施志群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资深税务律师,注册企业法律顾问。执业方向包括:企业税收优惠管理、税务争议解决、并购重组税务、转让定价与反避税、跨境投资、个人税务等。 ? 施志群先生多年来专注于企业税收优惠管理与税务规划、转让定价、税务争议解决、跨境投资税务等领域的涉税法律服务,曾先后为中国药城、音乐集团、保尔沃特集团、新浪网、首钢集团、中国石油、北方工业集团、华录百纳等多家境内外机构提供涉税法律服务,具有丰富的涉税法律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服务过的客户涉及高科技、金融、房地产、医药、新能源、文化创意、教育等诸多行业和领域。 施志群 北京明税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Zhiqun.shi@https://www.doczj.com/doc/673191525.html,

目录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涉税概述?二、研发模式的涉税管理与案例解析?三、研发要素涉税管理与案例解析?关于我们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涉税概述 (一)研究与开发 (二)研发模式管理 (三)研发涉税要素 (四)研发涉税管理的内容

(一)研究与开发 ?是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 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经济合作组织(OECD )《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 ?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 创造性运用科 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 (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 活动。 税务总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 ?是指企业的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 开发活动。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

关联企业应关注六大税务风险点

关联企业应关注六大税务风险点 为了防范税收风险,税务机关建议企业特别是关联关系复杂、关联业务发生频繁的外资企业需要关注自身的税收风险内控建设,对税收风险控制有全员意识和参与度,并要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税务管理团队,对关联交易、合并重组等重大税务问题有专业敏感和判断,并主动与税务机关讨论和交流。 同时,税收筹划产品应有合理商业目的和经济实质,单纯以减少、免除或推迟缴纳税款为目的的筹划,无论自行制定还是委托中介机构制定,企业都将面临纳税调整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风险。税务机关提醒,以下六大税务风险点需要企业引起足够重视: 风险一: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不守独立交易原则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由于生产制造、销售、研发、管理、投资等不同的环节和功能彼此相对独立,带来的利润归属、承担的风险各不相同。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必须遵循独立交易原则,集团内部企业的利润归属应与独立企业在类似功能风险承担情况下所获取的利润大致相符,不然将面临税务机关转让定价调查风险。 风险二:享受税收协定优惠要符合“受益所有人”身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居民企业申请享受税收协定优惠。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只有符合“受益所有人”身份,非居民才能享受到协定优惠。根据我国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如果仅是在协定国登记注册,以满足法律所要求的组织形式,而不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实质性经营活动,不符合“受益所有人”身份,不能享受税收协定优惠。 风险三:忽视合同备案和同期资料准备义务 根据我国税法相关规定,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签订承包工程作业、劳务、贷款、技术转让、财产转让、租赁等合同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合同备案。如未履行备案义务,企业将面临相关行政处罚的风险。同时,年度关联购销金额2亿元以上或者其他关联业务往来金额4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还要按规定准备、保存、提供同期资料。如未履行同期资料准备义务,企业将面临行政处罚、反避税调查、增加罚息等风险。 风险四:股息分配未扣缴非居民企业所得税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从中国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通常要按照法定税率10%缴纳企业所得税。 风险五:关联企业间股权转让不按公允价值交易 近年来跨境股权重组交易活跃,以不合理低价转让境内企业股权的情况时有发生。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如股权转让行为不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要按公允价值转让;通过特定税收安排规避股权转让收益,

企业涉税风险的规避

企业涉税风险的规避 曹俊华 (张家港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要]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也和之前不同,现阶段很多看似小而平常的风 险可能都会对企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很多企业关注到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但是对涉税风险的关注度不够。在国家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的形势下,企业的涉税风险有非常大的研究意义。企业的涉税风险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尽量规避和减少的,为了更好地控制企业的涉税风险,企业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主要是要通过学习提升意识、通过锻炼加强业务素质等方面以控制涉税风险。 [关键词]企业;涉税;风险;规避;原因;措施[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02-07 第2012年第3期(总第393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3,2012Total No.393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3-0106-03目前国内企业的税务工作一般都是由财务人员兼任,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较为尴尬,虽然很多案例也表明企业的税务工作还是不容忽视,但是它仍然难以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很多的企业经营者也只注重市场的开拓,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灵活,没有依法纳税的观念,对涉税的政策了解不够,不清楚偷逃税收的风险,很多企业的人员也将税务认为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爆发归结到企业的财务人员处理水平不够,外部关系处理不好,没有想到是自身的问题。另外,很多的企业对税务代理和税收筹划的认识也不到位,忽视了税务基础工作。这些都是税务风险的一些表现,充分表现出目前企业的涉税风险较大,需要加强研究,笔者也将从自身的实践出发,总结目前涉税风险的表现、存在的原因和措施。 一、企业涉税风险的表现 企业的涉税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主要集中在对政策理解有偏差、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税务风险、政策运用能力有限导致的税务风险等。 (一)对税收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的税务风险 我国的税收政策一方面是规范企业的税务行为,另外一方面也是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落实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及经济问题的增加,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也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变更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导致我国的税收政策日益增多,对企业的税务行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旦企业没有认真更新税收政策就容易使之前的合理合法行为变成不合理、不合法,造成不必要的风险。这方面的风险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企业片面理解税收筹划导致的。一些财务人员并没有真正理解税收筹划的实质内涵,这就容易把税收筹划理解成少纳税,甚至采取违规的手法操 纵筹划基数,造成了偷税,使得企业可能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 (二)因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税务风险 税务工作离不开财务基础工作,一旦会计核算和财务工作出现了问题,税务申报必然会出现错误,因此税务工作的顺利完成也需要客观、全面和准确的会计信息。但是很多的企业财务人员在财务会计、税收政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上业务能力有限,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不够,同时专业知识的限制也造成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水平有限。例如,很多财务人员不懂得使用税收政策对会计、纳税的差异进行识别并进行处理,对这些差异处理不准确自然导致重复交税或者少交税,这种不利结果自然带来企业涉税风险。另外,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流程不够优化,对一些重要的风险点无法及时发现,也没有进行纠正,这就造成了很多企业的财务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发现和纠正,使得企业微小的税务问题经久不改,累积成大问题而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或重点关注,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三)政策运用能力有限导致的税务风险 涉税风险不仅仅包括少交税的风险,还包括了企业没有使用好税收政策以减少企业税负的风险,企业也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以减少税负。有些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理解不到位,没有充分运用这些优惠政策,例如虽然有利用再生资源,但是比例不够无法达到环保的税收优惠。有些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也因为对税收筹划的综合运用水平有限而忽略了税收优惠的范围。例如企业改制、合并和分立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多种税收优惠政策的综合使用和权衡,在合并定价、合并方式、合并对象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果企业没有能够及时权衡这些政策,可能就会出现无法使用税收优惠或者使用某个优惠政策反而得不偿失的 106--

关联方资金占用税务风险提示

关联方资金占用税务风险提示 年末将至,建议各个单位尽可能的将关联方资金占用性质的往来款清理干净.关联方往来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业务往来,即关联方直接因为购销业务,劳务形成的往来款.另一类是关联方资金占用,即关联方之间因为资金拆借业务发生的资金余额. 根据36号文: 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 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第十四条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由上面两条可以初步判断,关联方资金占用存在缴纳增值税的风险,即使没有约定资金占用费,也可能被要求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当然更厉害的是:

根据某地区国税对关联方资金占用的问题答复: “一、请问关联企业拆借资金,不收利息,要缴纳增值税吗?母子公司或关联企业资金拆借要缴纳增值税,那么非关联的普通拆解资金要要缴纳增值税吗? 答: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应视同销售服务征收增值税.贷款服务,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资金占用费等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企业间资金拆借行为应按照上述规定缴纳增值税.关联企业发生统借统还业务,如企业集团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以及集团所属财务公司按不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债券票面利率水平,向企业集团或者集团内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免征增值税.统借方向资金使用单位收取的利息,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债券票面利率水平的,应全额缴纳增值税.” 该地区的纳税人就比较郁闷了,一点逃的机会都没有.但是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可以考虑适当的安排一定的资金占用费,例如按照活期存款利率来支付,可以按照一个较低的收入金额来纳税,而且给税局也有个交待.如果被查的话,需要补纳税基本上就得按照同期贷款利率进行了.所以为了尽量少的给税务局添麻烦,我们还是在年底前把关联方资金占用该还的都还了吧.

关联交易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及其防范

关联交易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及其防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快以及资本的发展,外商企业及各种形式的企业集团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建立起来,并由此导致了关联交易空前发展。根据近两年我国的年报,有90%以上的公司发生了关联交易,而外商投资企业则更是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虽然通过关联交易可以降低相关企业的经营、发挥规模效益、优化资产结构、实现集团利润最大化和提高整体市场竞争能力,但也对国家、中小股东权益以及国家有关的监督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来说,关联交易也增加了有关信贷资产的风险。如何认识以及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对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一、关联交易的内涵及其形式 在界定关联交易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关联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以列举法的形式对关联方进行了界定:在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其中控制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决策。关联方的形式主要有:1.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2.合营企业;3.联营企业;4.主要投资者个人、关

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5.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 关联交易即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主要形式有: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如设备、建筑物、股权等;提供或接受劳务;代理销售货物、签订;租赁;提供资金,包括现金、权益性资金或实物形式的贷款等;为获得借款、履行买卖、劳务合同等所提供的担保;管理方面的合同;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使用商标、技术、专利等方面的许可协议;支付关键管理人员报酬等。 根据关联交易的性质、目的和交易条件等,可将关联交易分为正常的关联交易和非正常的关联交易。正常的关联交易指关联方之间由于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按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进行的商品、劳务等交易活动,以及为发展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等。根据此标准,我国当前很多关联交易都是非正常交易。这种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节利润、粉饰报表、转移资产、转移利润、逃税避税、甚至逃废等,因此应特别予以关注。 二、关联交易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一)信贷集中性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