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苏星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苏星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苏星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苏星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1、进一步掌握舰船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船机浆设计工况选择的理论和方法;

3、掌握工况船舶采用双速比齿轮箱速比优先选计算方法;

4、掌握主机选型的基本步骤方法;

5、初步掌握船机浆工况配合特性的综合分析方法。

二、基本要求

1、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本设计;

2、方法合适,步骤清晰,计算正确;

3、书写端正,图线清晰。

三、已知条件

1、船型及主要尺寸

(1) 船型:单机单桨拖网渔船

1、船体有效功率,并绘制曲线

2、确定推进系数

3、主机选型论证

4、单速比齿轮箱速比优选,桨工况特性分析

5、双速比齿轮箱速比

6、综合评判分析

五、参考书目

1、《渔船设计》

2、《船舶推进》

3、《船舶概论》

4、《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设计分册)

六、设计计算过程与分析

1、计算船体有效功率

(1)经验公式:EHP=(E0+△E)△√L ①

式中:EHP------船体有效马力,△------排水量(T),L------船长(M)。在式①中船长为时,△E的修正量极微,可忽略不计。所以式①可简化为EHP=E0△√L。根据查《渔船设计》

5、可知E0计算如下:船速v=×÷=S,L=,Cp=;V/(L/10)3=÷/(41÷10)3=;v/√gl=√×41)=;通过查《渔船设计》可得E0=。

(2)结果:EHP=E0×△×√L =

2、不确定推进系数

(1)公式P×C=P

E /P

S

=ηc×ηs×ηp×ηr

式中P

E :有效马力;P

S

:主机发出功率;ηc:传动功率;ηs:船射效率;ηp:

散水效率;ηr:相对旋转效率。

(2)参数估算

伴流分数:w=-=

推力减额分数:由《渔船设计》得t=-=

ηs=(1-t)/(1-w)=(1-)/(1-)=

取ηc=;ηp=;ηr=

(3)结果P×C=ηc×ηs×ηp×ηr=×××=

3、主机选型论证

(1)根据EHP和P×C选主机

主机所需最小功率Psmin=P

E

/(P×C)==马力=

参数10%功率储备:Ps=Psmin×(1+10%)=

查柴油机型号及主要参数表选择NT-855-M型柴油机参数:额定转速:1000r/min

额定功率:267KW

燃油消耗率:179g/

(2)设计工况点初选

a、取浆径为,叶数Z=4,盘面比为和

b、确定浆转速范围 225r/min左右

4、单速比齿轮速比优选,桨工况点配合特性分析(1)设计思想:按自航工况下设计

(2)设计参数及计算:

a、螺旋桨收到的马力DHP:

DHP=EHP/(ηs×ηp×ηr)=××=马力

b、√P=√(DHP/ρ)=√()=

c、桨径D:D=

d、自航航速v

s

=

拖航航速v

s

`=

e、进速 v

a =v

s

(1-w)=×()=

f、估计桨转速:225r/min

根据图谱计算

(3)具体计算

根据桨径D=,用B4-40和B4-55图谱计算转速为200r/min,225r/min,250r/min,275r/min,300r/min,航速为时桨的螺距比H/D,敞水效率ηp,并绘制图谱求得最佳ηp和H/D。

S

得出自航状态下的减速比。

(7)选择单速比齿轮箱

参数:a、主机输出扭矩 Ne=9550·P

N /n

N

=267/1000×9550=2550N·M

b、主机转速 n=1000 r·p·m

c、减速比 i=

根据以上参数选择:

齿轮箱型号:SCG3503

外形尺寸:854×880×1312

传递能力:r/min

(8)分析自航状态下的机桨配合特性

A 即额定工况点,此时主机在设计负

使船在自航设计航

由上面自航时的两种盘面比对应的参数求出拖网时

②设计参数: 拖航航速:v s =

进速:v a =(1-w )=s

PMIN

:

(12)选择双速比齿轮箱 型号:

额定输入转速: -1800(r/min) 速比范围:2-6

(13)

如上图所示,曲线I为自航对桨推进特性曲线为拖网时推进特性曲线,A点为设计工况点,即MCR点。

自航时,机桨在设计工况下工作,即在A点工作,此时主机发足功率,桨吸收全部功率,船以设计航速前行。

拖网时,船阻力较大,p减小,桨推进曲线上移,此时若还用第一级传动比传动,主机必须发出超出额定功率的功率,这样将不利于主机的工作和机桨的配合。若用第二级传动比传动,可是机桨配合点在B点,这样主机能发足功率,桨可以吸收全部扭矩来运转,使船在拖航时仍在设计航速下顺利航行,此时主机转速仍未额定转速,因而船、机、桨均在设计工况(拖航)下运行。

(14)综合评价分析:

用单速比齿轮箱传动时,拖航时主机功率不足,油耗大,经济性差,同时主机功率有大量剩余,而桨又吸收不到全部扭矩,航速将降低,在运行工况恶化时甚至造成主机热负荷大大增加,使主机不能正常工作。

用双速比齿轮箱传动时,可以使主机在拖航和自航中都发出全部功率,使主机在两种工况下都能按额定转速运转,使主机处于最佳状态,提高了经济性。渔船在拖网时,螺旋桨的效率相对自由航行时要低的多,但考虑与直接传动定距桨相比,由于桨速可以选配,自由航行时效率可提高,对于高增压中速柴油机更好适宜,同时配合特性曲线图可以看出桨的最低稳定转速。

另一方面,用了减速齿轮箱,由于传动比效率,主机发出功率将被消耗掉一部分,同时齿轮箱也占据了一部分空间,使机舱中布置更为紧凑。

轴系设计与校核

一、设计任务书

(一)已知条件

1、船舶基本参数

船型:单机单桨拖网渔船

船速:自航,拖航

水线长:

型宽:

型深:

吨位:

2、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NT-855-M型柴油机

额定转速:1000r/min

额定功率:267KW

燃油消耗率:179g/

3、螺旋桨参数

直径:

重量:1050kg

材料:铸钢

4、轴线长度

(二)、完成任务

1

2

3

4、进行轴系布置,并绘制轴系布置图;

5、轴系较中计算;

6、尾轴管置结构设计,并绘制尾轴管总图;

7、绘制机舱轴承传动部分的装备图。

二、轴径估算,强度校核初步:

(一)桨轴

则有L k =()D k =()×185=476mm

d k =D k -k ·L k =185-1/15×476=153mm d 0=()d k =()×150=125mm 取L 0=125mm

螺旋桨从里往外装

取后尾管径Φ190前尾轴颈为Φ195 后尾轴长L 2`=()D k =930mm 取轴颈长为950

前尾轴长L 0=(3-4)D k =610mm 取轴颈长为650 (二)中间轴

(三) 整段法兰

由D=150得D1=300mm

D2=230mm b1=40mm d1=38mm

螺纹直径为M36

(四) 传动装置与支撑部件 1、传动装置

主机是高速柴油机,因此采用齿轮箱传动 2、支承部件

采用两个尾轴承支承,因中间轴较长故也需设一个中间轴承,轴承材料

前尾轴承后尾轴承四、 轴系较中计算 各轴段载荷计算 k 2 q AC b 、q =π/4d 2r=1436N/M C 、q CD =( q`AC`·l CG + q`DF ·l GD )/l CD =M (2)各段截面惯性矩

I BC =π/64·d Z 4=π/64×=×10-5m 4 I EF =I DE =π/64·d E 4=π/64×=×10-5m 4

I CD = (I BC ×l CG +I DE ×l DG )/l CD =×10-5m 4

(3)各轴段相对刚度

K BC =I BC /L BC =×10-5/2550=×10-8 K CD =I CD /L CD =×10-5/3100=×10-8 K DE =I DE /L DE =×10-5/900=×10-8

K EF =I EF /L EF =×10-5/500=5×10-8

(4)各节点两侧分配系数 λBC =1

λCB =K BC /(K BC +K CD )= λCD =1-λCB =

λDC =K CD /(K CD +K DE )= λDE =1-λDC =

λED =K DE /(K DE +K EF )= λEF =1-λED =

λFE =0

2、用力矩分配法列表计算各节点弯矩总和 (1)求各节点初始固定弯矩 M AB =-Q P ×`L HB 2=-7700N ·M M BC =q BC `×L BC 2/12=1292N ·M M CD =q CD `×L CD 2/12=1553N ·M M DE =-M ED =q DE `×L DE 2/12=104N ·M M EF =q EF ×L EF 2/12=32N ·M

3、列表计算

M

C1

=0得

××2673×

=0

求得:R

B

=25535N

由∑M

B

=0

×R

C1

由∑M

D1

=0得

C2

×1940×

求得:R

C2

=2403N

=0得:-R

D1

×+336+1536+×1940×=0

求得:R D1=3611N

得:R D2

×.5×1

2×1536=0

求得:R D2=2758N

得:-R E1×1-1536-454+

×1

求得:R E1=-1222N

E2×+454+×1536R E2=-992N

由∑M E2××=0

R F =1760N ∴各支点反力为:R B =25535N R C =975N R D =6369N R E =-2214N R F =1760N 3、校核

(1)支反力总和R=R B +R C +R D +R E +R F =25535+975+6369-2214+1760=32425N (2)轴系载荷总和为10690+2673×+1940×+1536×=31628N 由以上可知支反力总和与载荷总和相等,故计算合格 二、轴承负荷的调整

1、支承B 抬高时,各结点弯矩总和 (1)B 抬高时,产生弯矩

=6-8/ =1116N ·M

∴R

B =

C1∴R C1

= R C2= R D1=

D2 E2由∑∴R F R B = R C = R D =

R E =-27N R F =8N

2、支承C 抬高时,各结点弯矩总和 (1)C 抬高时,产生弯矩 M DC =M CD =6E ·k CD /L CD

=462N ·M

M BC `=M CB `=-1116N ·M

M C1B ×+459+1=0 R B =184N ×=0 ∴R C2= R D1= E1=462N

=0

∴R

E2

=304N R

F

=-304N

C

R

D

=

R

E

=766N

R

F

=-304N

3、支承D抬高时,各结点弯矩总和(1)D抬高时,产生弯矩

M

CD

=M

DC

=-462N·M

M

DE

=M

ED

=6E·k

DE

/L

DE=

3426N·M

M C1

B

×+1=0

B = R

由∑M

D1=0

D1得∴R D2

R E2 F

R B = R C = R D =

R E =-7637N R F =4918N

4、支承F 抬高时,各结点弯矩总和 (1)F 抬高时,产生弯矩

M EF =6E ·k EF /L EF=12237N ·M

3)求各结点支反力

C1=0B B C1=

得R C2

D1= 得R ∴R D2

由∑M ∴R F R B =

R C = R D =

R E =-27027N R F =22892N

则各支点支反力变为:

R

B

=25535-184×4=24799N

R

C

=-1072+448×4=720N

R

D

=6369-726×4=3465N

R

E

=-2214+766×4=850N

R

F

=1760-304×4=544N 6、轴承压比校核

(1)后尾轴承B

d s =190mm , L

s

=930mm 则比压为:P

B

=R

B

/d

s

·L

s

=

(2)前尾轴承C

d s =195mm , L

s

=610mm 则比压为:P

C

=R

C

/d

s

·L

s

=由设计手册查得铁梨木轴承许用比压为

∴通过计算可知,各轴承的比压均小于许用比压,故满足要求。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802 学号:U200815144 姓名:袁波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2011.01.01

目录 1 设计概述 (1) 1.1 课程背景介绍 (1)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 1.2.1 设计目的 (1) 1.2.2 设计要求 (1) 1.3 设计资料 (2) 1.3.1 A市基本资料 (2) 1.3.2 A市出行调查资料 (3) 1.3.3 出行调查成果 (4) 1.3.4 未来出行分布增长率 (4) 2 资料数据处理 (5) 2.1 路网简化 (5) 2.2 交通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交通需求预测 (5) 3.1 交通生成预测 (6) 3.2 交通分布预测 (6) 3.2.1 全日出行分布 (6) 3.2.2 公共交通出行分布 (12) 3.4 交通分配预测 (13) 4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概述 1.1 课程背景介绍 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根据交通规划涉及的交通系统性质及行业特征,往往可将交通规划分为两大类型: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作为《交通规划》课程的实践部分,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不错的平台,从中,学生可以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思考专业上相关知识在应用实践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此环节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2.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2 设计要求 运用《交通规划》课程所学知识,规划A城市路网,并提交设计成果,设 计成果应包括: 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图纸(图幅:297×420mm): 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 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运船班 学号: 指导教师:林焰王运龙 目录

一、确定设计参数 (2) 二、母型船横剖面面积曲线(SAC) (2) 三、母型船SAC无因次化 (2) 四、用“1-Cp”法绘制设计船SAC (3) 五、型线图的绘制 (4) 1、母型船型值表无因次化 2、绘制母型船无因次化半宽水线图 3、通过在x方向的偏移量,修改出设计船的无因次化半宽水线图 4、从设计船的无因次化半宽水线图中差值得出非整数水线的设 计船横剖面型值表 5、将差值有因次化,绘制设计船横剖面图 6、从中差值得出设计船的型值表 7、根据设计船型值表绘制设计船的半宽水线图和纵剖线图 六、绘制总图 (11) 七、设计总结 (11) 一、确定设计参数 船体总长 29.80m

设计水线长 27.90m 垂线间长 27.90m 型宽 5.310m 型深 2.200m 设计吃水 1.360m 方形系数 0.450 棱形系数 0.603 水线面系数 0.774 中横剖面系数 0.751 设计排水量 93.28t -0.60m 浮心纵向坐标X b 二、母型船横剖面面积曲线(SAC) 由邦戎曲线读出母型船设计水线处(1.35m)的各站面积值,如下: 站号0 0.5 1 1.5 2 3 4 面积A/m20.0334 0.3453 0.6152 1.0285 1.5683 2.3754 2.5882 5 6 7 8 8.5 9 9.5 10 2.6428 2.4151 1.8445 1.1422 0.814 0.4824 0.2003 0 三、母型船SAC无因次化 将母型船各站面积除以最大横剖面面积,并将各站距船中的距离除以二分之 一水线间长,得到如下无因次结果: x/?L -1 -0.9 -0.8 -0.7 -0.6 -0.4 -0.2 pp 0.013 0.131 0.233 0.389 0.593 0.899 0.979 A/A m 0 0.2 0.4 0.6 0.7 0.8 0.9 1 1.000 0.914 0.698 0.432 0.308 0.183 0.076 0.000 绘制母型船SAC曲线 四、用“1-C p”法绘制设计船SAC 1、已知母型船C p0=0.598,设计船C p=0.603,则棱形系数变化量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1、进一步掌握舰船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船机浆设计工况选择的理论和方法; 3、掌握工况船舶采用双速比齿轮箱速比优先选计算方法; 4、掌握主机选型的基本步骤方法; 5、初步掌握船机浆工况配合特性的综合分析方法。 二、基本要求 1、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本设计; 2、方法合适,步骤清晰,计算正确; 3、书写端正,图线清晰。 三、已知条件 1、船型及主要尺寸 (1) 船型:单机单桨拖网渔船 (2) 主尺度 序号尺度单位数值 1 水线长M 41.0 2 型宽M 7.8 3 型深M 3.6 4 平均吃水M 3.0 5 排水量T 400.0 6 浆心至水面距离M 2.5 (3) 系数 名称方形系数Cb 菱形系数Cp 舯刻面系数数值0.51 0.60 0.895 (4) 海水密度ρ =1.024T/M3 2、设计航速 状态单位数值 自航KN 10.4 拖航KN 3.8 3、柴油机型号及主要参数 序号型号标定功 率(KW) 标定转速 (r/min) 柴油消耗率 (g/kw·h) 重量(kg) 外形尺寸(L× A×H)mm 1 6E150C-1 163 750 238 2500 2012×998× 1325 2 6E150C-1 220 750 238 3290 2553×856× 1440 3 8E150C-A 217 1000 228 2700 2065×1069× 1405 4 8E150C-A 289 1000 228 3500 2591×957× 1405

5 6160A-13 164 1000 238 3900 3380×880× 1555 6 X6160ZC 220 1000 218 3700 3069×960× 1512 7 6160A-1 160 750 238 3700 3380×880× 1555 8 N-855-M 195 1000 175 1176 9 NT-855-M 267 1000 179 1258 1989×930× 1511 10 TBD234V8 320 1000 212 4、齿轮箱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型号 额定传递能 力kw/(r/min) 额定输入 转速 (r/min) 额定扭 矩N*m 额定推 力KN 速比 1 300 0.184--0.257 750--1500 1756.2-- 2459.8 49.0 2.04,2.5,3 ,3.53,4.1 2 D300 0.184--0.257 1000-2500 1193.64- -2459.8 49.0 4,4.48,5.0 5,5.5,5.9, 7.63 3 240B 0.18 4 1500 1756 30--50 1.5,2.3 4 SCG3001 0.16--0.22 750--2300 30--50 1.5,2.3,2. 5,3.5 5 SCG3501 0.257 750--2300 1.3,2.3,2. 5,3.5,4 6 SCG3503 0.25 7 1000-2300 4.5,5,5.5, 6,6.5,7 7 SCG2503 0.184 1000-2300 4,4.5,5,6, 6.5,7 8 GWC3235 0.45--1.35 --1800 4283--12 858 112.7 2.06,2.54, 3.02,3.57, 4.05,4.95 5、双速比齿轮箱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型号额定传递能 力 kw/(r/min) 额定输入转 速(r/min) 额定推力 KN 速比 1 GWT36.39 0.42--1.23 400--1000 98.07 2--6 2 GWT32.35 0.52--1.32 --1800 112.78 2--6 3 MCG410 0.74--1.8 4 400--1200 147.0 1--4.5 4 S300 0.18--0.26 750--2500 49.03 2.23,2.36,2.52,2.56

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土木工程专业) 辽宁科技大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从而为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基础。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 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路线》设计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所设计公路的等级,采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设计,尽量不用极限值。 1、平面设计 路线平面图是设计文件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平面设计的重要成果。它综合反映了路线平面位置、线形,还反映了沿线人工构造物和工程设施的布置以及公路与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的关系。路线平面图应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它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格网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大、中桥、隧道、路线交叉(标明交叉方式和形式)位置等。图中还应列出平曲线要素表。比例尺用1:1000~1:5000,其带状宽度为中线两侧各200~250米。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路线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2000,由设计资料已给出的平面外业勘测原始资料,绘出路线的导线和路中线,其设计步骤与要求为: (1)编制出《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并复核。 (2)根据交点坐标用坐标法绘制出路线交点,得到路线平面导线。 (3)根据平曲线要素以及各里程坐标绘制平曲线。 (4)按有关规定要求标注出公里桩,百米桩、主点桩位置。交点号、水准点位置及高程,桥涵位置及孔数,孔径,结构类型,长(短)链等。 (5)绘制曲线表。 (6)绘出图纸的指北方向、比例尺等。 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用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纵断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纵断面设计可分成两步,一是纵坡设计,二是竖曲线设计。 (1)、纵坡设计 ①准备工作。根据校核无误的《直曲表》,中平资料。在纵断面图上绘出公里桩,百米桩、其它各中桩,直线与平曲线位置。点绘出地面线,并将桥涵、地质、土质、水准点等有关资料填注在纵断面图相应的栏目内。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②标注控制点。包括属于控制性的“控制点”和属于参考性的“控制点”(经济点)。 ③试坡。“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技术标准,同时又满足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

船舶动力装置教学内容

船舶动力装置

1.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 含义:船舶动力装置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停泊以及船员、旅客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综合体。 组成:①推进装置(主发动机、推进器、传动设备);②辅助装置(船舶电站、辅助锅炉装置);③机舱自动化;④船舶系统(动力管系、船舶管 系);⑤甲板机械(锚泊机械、操舵机械、起重机械) 2.动力装置类型 类型:柴油机推进动力装置、汽轮机推进动力装置、燃气轮机推进动力装置、核动力推进动力装置、联合动力推进动力装置 ①柴油机:优点:A. 有较高的经济性,耗油率比蒸汽、燃气动力装置低得多;B. 重量轻(单位重量的指标小);C. 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操作简单, 启动方便,正倒车迅速;D. 功率范围广。缺点:A. 柴油机尺寸和重量按 功率比例增长快;B. 柴油机工作中的噪声、振动较大;C. 中、高速柴油 机的运动部件磨损较厉害; D. 柴油机低速稳定性差;E. 柴油机的过载能力相当差。 ②蒸汽轮机:优点:a. 单机功率大,可达7.5×104kW以上; b. 转速稳定, 无周期性扰动力,机组振动噪声小;c. 工作可靠性高;d. 可使用劣质燃 料油。缺点:a. 总重量大,尺寸大;b. 燃油消耗率高;c. 机动性差,启 动前准备时间约为30~35min,紧急须15~20min 。 ②燃气轮机:优点:a. 单位功率的重量尺寸小;b. 启动加速性能好;c. 振动小,噪声小。缺点:a. 主机没有反转性;b. 必须借助启动机械启

动;c. 叶片材料昂贵,工作可靠性较差,寿命短;d. 进排气管道尺寸大,舱内布置困难。 ④电力推进:交流电力推进装置具有极限功率大,效率高和可靠性好的优点(结合电力传动分析挖泥船,破冰船) 8.中间轴承 中间轴承:是为减少轴系挠度设置的支承点,用来承受中间轴本身的重量,以及因其变形或运动而产生的径向负荷(非重点) 中间轴承的设置:尾管无前轴承者,则中间轴承尽量靠近尾管前密封;中间轴承应设在轴系上集中质量处附近,如调距桨轴系的配油箱附近;每根中间轴一般只设一个中间轴承(极短中间轴不设)。(非重点) 中间轴承的位置与间距: 位置:靠近一段法兰处,距法兰端面距离0.2l 轴承间距的大小及其数目,对轴的弯曲变形、柔性和应力均有很大的影响。间距适当增加使轴系柔性增加,工作更为可靠,对变形牵制小,使额外负荷反而减小。 3.船舶动力装置性能指标

武汉理工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20000T近海散货船设计

20000T近海散货船设计 设计任务书 本船为钢质、单甲板、艉机型国内航行海上散货船。常年航行于沿海航线,属近海航区;主要用于干散货运输。本船设计载重量20000t,积载因素经调研确定。按“CCS”有关规范入级、设计和建造。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有关国内航行海船的相关要求。满载试航速度不低于11 kn,续航力5000 n mile。 第一部分主尺度的确定 主要内容: 1.根据有关经验公式及图表资料初步确定船舶主尺度 2.通过重力与浮力平衡来调整船舶主尺度 3.主要性能的估算 4.货舱舱容的初步校核 1.初步确定船舶主尺度 船舶主尺度主要是指船长L(一般是指垂线间长L pp)、型宽B、型深D和设计吃水d,通常把方形系数及主尺度比参数也归为主尺度范围。 1.1 船长L 由统计公式(5.3.2)散货船(10000t10000t) B=0.0734L1.137d=0.0441L1.051得 B=22.5m d=8.9m 1.3 型深D 参考常规货船尺度比参数关系图,取d/D=(0.7-0.8)得D=12.51,取D=12m。 1.4 方形系数CB 由统计公式(5.3.29)散货船 C B=1.0911L-0.1702B0.1587d0.0612V s-0.0317得C B=0.803

1.5基本干舷的校核 保证船舶具有足够的干舷一方面可以保证有一定的浮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甲板上浪。如果干舷太小,航行中甲板容易上浪,从而造成的后果是船舶的重量增加,重心升高,初稳性降低,并可能冲坏甲板上的某些设备,也影响船员作业和人身安全。干舷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船的储备浮力,如果甲板上浪来不及排掉,或者船体开口的封闭设施被破坏而导致海水灌入船体,此时如储备浮力不足,就容易下沉,所以发生沉没或倾覆,所以保证船舶具有足够的干舷很重要。 国际规定船舶都必须满足所规定的最小干舷。这里只进行基本干舷的计算,因为这是初步校核干舷是否满足,而且对基本干舷的修正值一般相对基本干舷都很小。 查表2.2.4 该船基本干舷是2.396m<3.1m(12-8.9),(这里也没计入甲板厚度),初步校核满足干舷的要求。 1.6排水量的初步估算 △=kpC B LBd=1.003×1.025×0.803×154×22.5×8.9=25458t 1.7空船重量L W的估算 空船重量通常将其分为船体钢料重量W H、舾装重量W o和机电设备重量W M 三大部分,即 LW= W H + W o +W M (1)W H的估算 散货船W H的统计公式(3.2.11)和(3.2.8) W H =3.90KL2 B(C B +0.7)×10-4 +1200 K=10.75-[(300-L)/100]3/2 W H =4010t (2)W o的估算 由统计公式(3.2.23)及图表3.2.5 W o=K B L查图3.2.5K=2.3得 W o=797t (3)机电设备重量的估算W M 根据统计,机电设备重量可以近似地按主机功率的平方根(P D0.5)的关系进行换算。对于主机为柴油机的机电设备重量W M可用下式初估 W M=C M(P D/0.735)0.5 主机功率可以用海军系数发估算。海军系数 C=△2/3v3/P 根据母型船可以算得海军系数C,从而可以估算出主机功率。 型船资料-海船系数如表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苏星

、设计目的 1、进一步掌握舰船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船机浆设计工况选择的理论和方法; 3、掌握工况船舶采用双速比齿轮箱速比优先选计算方法; 4、掌握主机选型的基本步骤方法; 5、初步掌握船机浆工况配合特性的综合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 1、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本设计; 2、方法合适,步骤清晰,计算正确; 3、书写端正,图线清晰。 三、已知条件 1、船型及主要尺寸 (1)船型:单机单桨拖网渔船 (2)主尺度 (3)系数 ⑷海水密度P =M3

2、设计航速 3、柴油机型号及主要参数

4、齿轮箱主要技术参数 5、双速比齿轮箱主要技术参数 1、船体有效功率,并绘制曲线

2、确定推进系数 3、主机选型论证 4、单速比齿轮箱速比优选,桨工况特性分析 5、双速比齿轮箱速比 6、综合评判分析 五、参考书目 1、渔船设计》 2、船舶推进》 3、船舶概论》 4、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设计分册) 六、设计计算过程与分析 1、计算船体有效功率 ⑴ 经验公式:EHP=(EOA E)AV L 式中:EHP ---- 船体有效马力, A 排水量(T),L 船长(M)。在式①中船长为时,A E的修正量极微,可忽略不计。所以式①可简化为EHP=EA V L。 根据查《渔船设计》 5、可知EO 计算如下:船速v= X 十=S, L=,C p=;V/(L/10)3= - /(41 - 10)3=;v/ Vgl=VX 41)=; 通过查《渔船设计》可得E0=。 (2)结果:EHP=E(O AXV L = 2、不确定推进系数 (1)公式PX C=P/ P s=n c Xn sXn pXn r 式中P E:有效马力;P s:主机发出功率;n C:传动功率;n S:船射效率;n P: 散水效率;n r :相对旋转效率。 2)参数估算 伴流分数:w=-= 推力减额分数:由《渔船设计》得t= -=

园林景观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核心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属于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必修课,与学生今后的毕业就业紧密相关。 景观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美学、建筑学、生物学、材料学、历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本课程是在室内外观赏植物及环境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初步、图形图象设计软件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学生对景观设计领域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在不同教学阶段分别在设计的范围上从小到大;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由浅入深地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二、课程设计理念 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本课程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景观设计的要素及工作过程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

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3.课程教学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岗位要求,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针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项目的整个制作运行流程,强化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角色扮演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园林景观设计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质的能力。共分为六个项目,共设计了十五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典型案例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典型案例为基础。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景观设计有个初步的认知印象,对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轮廓的认识,为深入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于景观设计职业的要求和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技能与知识目标 (1)了解景观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改善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意义; (2)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 (3)掌握景观设计表现方式、制图规范以及景观设计所设计到的基本原色的平、立、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表现。 3.能力与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以及按照规范要求制图的能力;通过实地参考,使学生对造景要素的各种常用材料及其特性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其在环境景观中的合理应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方案的比较与推敲,并掌握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完美地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 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缜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应用现代技术的兴趣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船舶动力装置课后题

船舶动力装置课后习题集(1-8章) 1.下列热力发动机中,不属于内燃机的是________。A.柴油机 B.燃气轮机 C.汽 轮机 D.汽油机 2.在柴油机气缸中燃烧的是________。A.柴油 B.燃烧产物C.空气中的氧气D.燃 油蒸汽与空气的可燃混合气 3.在热力发动机中,柴油机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 A.热效率最高B.功率最大 C.转速最高 D.结构最简单 4.________不是柴油机的优点. A.经济性好 B.机动性好 C.功率范围广 D.运转平稳柔和,噪音小 5.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________过程组成。A.二个 B.三个 C.一个 D.五 个 6.高速柴油机是指________.A. 标定转速在300~1000r/min范围的柴油机B.标定转速低 于150r/min的柴油机C.标定转速高于1000r/min的柴油机D.标定转速低于300r/min 的柴油机 7.发电柴油机多用四冲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主要是因为________.A.结构简单 B.工 作可靠 C.转速满足发电机要求 D.单机功率大 8.柴油机的压缩容积是指________.A.进气阀关闭时的气缸容积 B.活塞在下止点 时的气缸容积C.活塞在上止点时的气缸容积D.活塞由上止点到下止点所经过的空间 9.气缸工作容积是指________.A.燃气膨胀做功时的气缸容积 B.活塞在上止点时的气 缸容积C.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经过的气缸容积D.活塞在下止点时气缸容积10.柴油机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容积称________.A.气缸总容积 B.气缸 工作容积C.燃烧室容积D.燃烧室容积或气缸工作容积 11.四冲程柴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周________。A.1 B.2 C.3 D.4 12.排气阀不在上、下止点位置关闭,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A.提高压缩压力 B.扫 气干净 C.充分利用热能D.提高进、排气量 13.下列气阀定时失准的情况,会造成燃气膨胀功损失增大的是________.A.进气提前角过 大 B.排气提前角过大 C.进气提前角过小 D.排气提前角过小 14.下列四种气阀定时失准的情况中,会造成气缸中的废气倒流入进气道的是 ________.A.进气提前角过大B.排气提前角过大 C.进气延迟角过大 D.排气延迟角过大 15.中小型柴油机的机座结构形式大都采用________.A.分段铸造结构B.整体铸造结构 C.钢板焊接结构 D.铸造焊接结构 16.在对机座整体机械性能的要求中,最首要的是________.A.抗拉强度B.刚性 C.抗 冲击韧性 D.耐疲劳强度 17.会导致机座产生变形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A.曲轴轴线挠曲B.船体变形 C.机座垫块安装不良 D.贯穿螺栓上紧不均 18.下述四个柴油机部件中,不安装在机体上的部件是________.A.进、排气管 B.气缸 套C.凸轮轴 D.气缸盖 19.柴油机的气缸套安装在________.A.曲轴箱中 B.机座中C.机架中 D.机体中 20.柴油机贯穿螺栓上紧力矩不均匀度过大易产生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A.上紧力矩过大 的螺栓会产生塑性伸长变形B.会引起机座变形 C.会破坏机体上下平面的平行度D.会造成机体变形缸线失中 21.柴油机气缸润滑油应具有一定的碱值,其作用是________.A.加强气缸的密封性 B.加 强冷却效果 C.减轻低温腐蚀 D.减轻高温腐蚀 22.气缸套在柴油机上的安装状态是________.A.上端固定,下端可以自由膨胀B.下 端固定,上端可以自由膨胀C.径向固定,轴向可以自由膨胀 D.轴向固定,径向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说明书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民用船舶推进轴系设计 设计者:陈瑞爽 班级:轮机1302班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2015年7月

一.设计目的 主机与传动设备、轴系和推进器以及附属系统,构成船舶推进装置。因此,推进装置是动力装置的主体,其技术性能直接代表动力装置的特点。推进装置的设计包括轴系布置、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以及传动附件的设计与选型等,而尾轴管装置的作用是支承尾轴及螺旋浆轴,不使舷外水漏人船内,也不能使尾轴管中的润滑油外泄,因此,尾轴管在推进系统设计中意义重大。本设计是根据指导老师给出的条件,对船舶动力装置进行设计,既是对课程更深入的理解,也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锻炼。 二,设计详述 2.1:布置设计 本船为单机单桨。主机经减速齿轮箱减速后将扭矩通过中间短轴传给螺旋桨轴和螺旋桨。本计算是按《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年)(简称《海规》)进行。 因此,我们将轴系布置在船舶纵中剖面上,其中,轴的总长为9000mm,轴系布置草图及相关尺寸,见图1。 图1 2.2:轴系计算

(一):已知条件: 1.主机:型号:8PC2-6 型式:四冲程,直列,不可逆转,涡轮增压,空冷船用柴油机 缸数:8 缸径/行程:400/460mm 最大功率(MCR):4400kW×520rpm 持续服务功率:3960kW×520rpm 燃油消耗率:186g/kW·h+5% 滑油消耗率:1.4g/kW·h 起动方式:压缩空气3~1.2MPa 生产厂:陕西柴油机厂 2.齿轮箱:型号300,减速比3:1。 3.轴:材料35#钢,抗拉强度530MPa,屈服强度315MPa。 4.键:材料45#钢,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 5.螺栓:材料35#钢,抗拉强度530MPa,屈服强度315MPa (二):轴直径的确定 根据已知条件和“海规”,我们可以计算出轴的相关数据,计算列表见表3.1: 表3.1轴直径计算 考虑到航行余量,轴径应在计算的基础上增大10%。故最终取297.70 mm 根据计算结果,取螺旋桨轴直径为379.96 mm,中间轴直径为297.70mm。 上表螺旋桨直径计算中,F为推进装置型式系数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所属学科及专业名称、代码 学科门类:工学 类别:土建类 中文名称:景观建筑设计 英文名称: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代码:080708W 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建筑外观与环境设计、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具有项目策划、景观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及景观工程施工图绘制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按照国家对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培养的要求,以景观建筑设计为主线,拓展建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室内外环境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接受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的训练,全面掌握景观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工程管理等领域的技能和技巧,在毕业时,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建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景观建筑及设计美术基础,较高的美学修养,掌握一门外国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掌握各类景观建筑设计、公共建筑和各类居住建筑室内外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建筑室内外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及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3)了解中外景观建筑发展规律,理论前沿和动态,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及室内环境的关系、人体工程学原理;了解景观建筑与社会文化、习俗的关系及相关专业的法规与法律。 (4)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体系,建筑装饰工程、建筑及室内安全、经济、功能、室内环保等知识;了解并掌握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特征、主要技术及环保指标。 (5)了解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近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6)具有景观建筑及装饰工程管理、评价、预算的能力。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 第1章 1、如何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停泊以及船员、旅客正常工作和生活所 必需的机械设备的综合体。 组成部分:推进装置:包括主机、推进器、轴系、传动设备。 辅助装置:发电机组、辅助锅炉、压缩空气系统。 甲板机械 船舶管路系统 机舱自动化设备。 特种设备 2、简述柴油机动力装置的特点。 优点: a)有较高的经济性,耗油率比蒸汽、燃气动力装置低得多; b)重量轻(单位重量的指标小); c)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操作简单,启动方便,正倒车迅速; d)功率范围广。 缺点: a)柴油机尺寸和重量按功率比例增长快; b)柴油机工作中的噪声、振动较大; c)中、高速柴油机的运动部件磨损较厉害; d)柴油机低速稳定性差; e)柴油机的过载能力相当差 3、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特征包括哪些技术指标? a)技术指标标志动力装置的技术性能和结构特征的参数。包括功率指标﹑质量指标和 尺寸指标。 b)经济指标代表燃料在该动力装置中的热能转换率。有燃料消耗率﹑装置总效率﹑推 进装置热效率﹑每海里航程燃料耗量及动力装置的运转-维修经济性。 c)性能指标代表动力装置在接受命令,执行任务中的服从性﹑坚固性和对外界条件、 工作人员的依赖性。因此它包括机动性﹑可靠性﹑自动远操作性能﹑牵曳性能以及噪声振动的控制等指标

4、说明推进装置功率传递过程,并解释各个效率的含义。 指示功率 →主机额定功率 →最大持续功率 →轴功率 →收到功率 →推力功率 →船舶有效功率 指示功率:表示柴油机气缸中气体作功的能力; 最大持续功率(额定功率)MCR :在规定的环境状况(不同航区有不同的规定,如无限航 区环境条件:绝对大气压为0.1Mpa;环境温度为45℃;相对湿度为60%;海水温度“中冷器进口处”为32 ℃和转速下),柴油机可以安全持续运转的最大有效功率; 轴功率:指在扣除传动设备、推力轴承和中间轴承等传动设备后的输出功率; 螺旋桨收到功率: 扣除尾轴承及密封填料损失后所输出的功率。 推力功率:是螺旋桨产生使船航行的功率。 船舶有效功率:P e =R ×V s ×10-3 7、如何理解经济航速的含义? 1.节能航速:节能航速是指每小时燃油消耗量最低时的静水航速,它常由主机按推进特性运行时能维 持正常工作的最低稳定转速所决定。营运船舶在实现减速航行时,主机所输出的功率大大减少,其每海里燃油消耗率大幅度降低。但航速降低后,营运时间被延长,运输的周转量也少,故当船舶需实现减速航行时,应结合企业的货源、运力及完成运输周转量的情况综合考虑后再决策。 2.最低营运费用航速:船舶航行一天的费用,主要由其固定费用(折旧费、修理费、船员工资、港口 驶费、管理费、利息、税金,以及船舶停泊期间的燃、润油费等)和船舶航行时燃、润油费用构成。最低营运费用航速是指船舶每航行1海里上述固定费用及航行费用最低时的航速,可供船舶及其动力装置的性能评价及选型用。在满足完成运输周转量的前提下,船舶按最低营运费用航速航行,其成本费用最省,但它并未考虑停港时间及营运收入的影响,故不够全面。 3.最大盈利航速:最大盈利航速是指每天(或船舶在营运期间)能获得最大利益的航速。此航速的大小, 往往与每海里(或公里)运费收入、停港天数及船舶每天付出的固定费用有关。一般在运费收入低、停港时间长、运距短、油价高的情况下,其最大盈利航速相对较小。 (图在下一页) BHP 、主机输出有效功率; DHP 、螺旋桨收到功率; EHP 、螺旋桨发出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论文

利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进行交通分配 比较分配结果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对乌鲁木齐市五区的人民进行OD调查,得到网络交通量数据,再利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确定交通网络图的最短路径,运用全有全无的方法进行交通量的分配,最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确定最短路径时的利弊。 关键词: Using the algorithm of Dijkstra and Floyd to distribute the volume of traffic and compare the result of the traffic assignment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main point to use the algorithm of Dijkstra and Floyd to decide the shortest way of traffic network , making use of the method of All-or-none to distribute the volume of traffic. At last,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during deciding the shortest way. Key word: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城市中交通量激增,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危害,私人交通工具发展的结果,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①交通拥挤和交通阻塞,城市中的平均车速日益下降;②交通事故增加;③噪声和空气污染日趋严重;④能源消耗量猛增;⑤停放车场地严重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曾致力于道路系统的改善:加宽地面道路,修建高架路和高速路,开辟地下交通。此外,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系统方面采用了计算机等新技术。这些措施虽然提高了道路通过能力,但是仍解决不了由有增无减的私人交通流所造成的道路阻塞问题。就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这里运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确定交通网络的最短路径,并用全有全无的方法进行交通量得分配,最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确定最短路径时的难易程度。 1.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1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她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经济建设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乌鲁木齐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的开放开发格局初步形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区级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公有制为主体、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建成了以中山路商业一条街、人民路金融一条街、二道桥民俗一条街和北京路科技一条街为主要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街区。新疆商贸城、中国新疆小商品城、新疆国际大巴扎、华凌、友好百盛等一批地方特色市场和大型超市相继建成,逐步形成了火

船舶型线设计说明书

船舶设计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刘卫斌 班级:船海0701 姓名:张帅 学号:U200712588

一、 “1-Cp ”法改造。 (1) 通过计算得到母型船横剖面面积曲线 在型线图中,输入area 命令,选择从0站到20站各站区域,获得各站横剖面面积,制作excel 表格绘图。表格如下: 其中原坐标对用于在AUTOCAD 中绘制横剖面面积曲线。 (2)通过area 命令求 C pf 和 C af ,计算 δ X =()X -1a ,而 ( )C C pf pf a -=1/δ , 列出表格,连同之前得到的数据如下。

(3)由以上δX 在无因次横剖面面积曲线上平移。 计算“1-Cp ”法后0581.0Cp =δ,满足前述Cp 增大6%的要求,“1-Cp ”法改造成功。 二、改造浮心位置——迁移法 (1)保持Cp 不变,仅移动型心位置,将横剖面面积曲线向前或向后推移,保持曲线下面积不变,使曲线型心总坐标向船尾方向移动1%L 。 步骤如下: 1) 作出横剖面面积曲线形心B 0 2) 作KB 0垂直于水平轴,BB 0垂直于KB 0,使BB 0=1%,连接KB

3)过每站作垂线与原横剖面面积曲线相交,同时过每站作平行于KB的斜线 4)依次由各站所作垂线与横剖面面积曲线的交点引垂线分别与斜线相交。 5)顺次连接各交点,即得到新的横剖面面积曲线。 改造数据及横剖面面积曲线如下

(2) 以L/2处为坐标原点,分析迁移前后无因次横剖面面积曲线形 心纵坐标;迁移前Xb= 2.43m ,迁移后Xb ’= 1.55m 。垂线间长104.1m ,则迁移前后%934.01 .104x x x ' b b =-= b δ (3) 改造前后,面积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迁移前:A 1= 37385.4922 迁移后:A 2= 37386.3928 %0024.01 2 1 A =-= A A A δ 由此知迁移前后排水体积保持不变。 三、 面积曲线改造后型值的产生 新船Cm 与母型船相同,则新船方形系数Cb 也已满足要求,此时新船的各主尺度保持不变。则新船型值由以下步骤求的。 1) 将母型船面积曲线和改造后所得新船的面积曲线画在一张

船舶静水力曲线计算

船舶静水力曲线计算 一、船舶静水力曲线计算任务书 1、设计课题 1)800t油船静水力曲线图绘制 2)9000t油船静水力曲线图绘制 3)86.75m简易货船静水力曲线图绘制 4)5200hp拖船静水力曲线图绘制 5)7000t油船静水力曲线图绘制 6)12.5m多功能工作艇静水力曲线图绘制 2、设计任务 船舶静水力曲线的计算是在完成船舶静力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下,按照静水力曲线计算课程设计的要求,在提供所设计船舶全套型线图纸的前提下,完成静水力曲线的计算和绘制。 3、计算方法 (1)计算机程序计算 (2)手工计算(包括:梯形法、辛氏法、乞氏法等)。 本课程设计计算以梯形法为例,因其原理相同,其余方法在此不做介绍,可参考教材和相关书籍。 4、完成内容 静水力曲线计算书一份及静水力曲线图一张(用A3坐标纸) 二、船舶静水力曲线计算指导书 本静水力曲线计算指导书以内河20t机动驳计算实例为例。 (一)前言 静水力曲线是表达船在静水正浮各种吃水情况下的各浮性及初稳性系数,并作为稳性计算、纵倾计算及其他计算的基础。通过计算可得到船舶的各项性能参数,其主要内容见表1。 1

表1 静水力曲线图的内容 1、设计前的预习与准备 静水力曲线计算,首先是要熟悉所计算船的主尺度及各船型参数,然后是熟悉各类计算公式,选用计算方法。其次是进行计算,按计算结果绘制曲线图,最后进行检验和修改,完成静水力曲线 2

的计算任务。 2、已知条件 20t内河机动驳型线图一套,梯形法表格一套,见静水力曲线计算书。 (三)设计的主要任务 1、计算公式 A=ι [(y 0+y 1 +······+y n-1 +y n )- 1 2 (y +y n )] 梯形法基本式 A=ι [(y 0+y 1 )+(y 1 +y 2 )+······+(y n-1 +y n ) ] 梯形法变上限积分式 式中:ι—等分坐标间距。注:y1表示各站号的纵坐标值(i=1,···,n)2、静水力曲线计算表格及算例 在实际的计算中,采用下述表格很方便。表中附20t内河机动驳计算实例,供同学自己推演。 静水力曲线计算书 船名:20t内河机动驳平均吃水d:1. 00m 总长 L OA :17.70m 站距ι:0.80m 垂线间长L:16.00m 水线间距h:0.25m 型宽B:4.00m 水的密度ρ:(淡水)1t/m3 型深D:1.35m 附属体系数μ:1.006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