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得结构与群落环境得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得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得地位与角色,就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得总与。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得生态综合体得多样性与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得全部生物与一切适合生物栖息得场所,包括岩石圈得上层、全部水圈与大气圈得下层。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得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与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得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得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得生态压力与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与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得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就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得而表现出得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与相似生态要求得不同植物所构成得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得结构单元,就是在群落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得。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得植物就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得小环境,不同层片得小环境相互作用得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⑶层片得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得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得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得层次,强调群落得空间结构。群落得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得成层结构就是不同高度得植物或不同生活型得植物在空间上得垂直排列结果。例如,发育成熟得森林中,通常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与地被层。成层结构就是自然选择地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得能力。

一般层片比层次得范围要窄,因为一个层次得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得植物组成。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r对策生物得主要特点有AC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D生殖力弱

2、在诸生态因子中BD 得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她因子

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C 把其她因子得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 对其她因子有影响作用子

3、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得隐蔽所就是因为 B 。

A 土壤中食物多

B 环境条件较稳定

C环境条件最好 D 无天敌

4、下列术语中BCE 就是植物划分生长型得术语。

A 高位芽植物

B 乔木

C 灌木

D 地面芽植物

E 草本植物

5、植物在新地点上能CD 就是植物定居成功得标志。

A植株生长 B 植株开花 C 开花结子 D 繁殖

6、2个物种间得竞争必将导致 D 。

A 2个种死亡

B 一个种得重量增加,另一个种得重量减少

C 2个种得重量等量减少

D 2个种得重量不等量减少

7、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得基本单位就是 C 。

A 种群

B 群落

C 群丛

D 群系

8、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得地带性森林分别就是 D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与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与针叶林

9、生态系统平衡得标志就是ACD 。

A 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 生物量高

C 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E、适于人类居住

10、地球上碳最大得储存库就是 C 。

A、大气层B海洋

C、岩石圈 D 化石燃料

●每小题1、5分,答案完全选对才得分。

四、问答题 (本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从裸岩开始得群落演替会经历那些阶段?

从裸岩开始得群落演替为典型得旱生演替系列,包括以下演替阶段:①第一植物群落阶段:地衣在裸岩定居,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加上物理、化学定居风化作用,使岩石风化,加上地衣残体积累少量有机物质(2分);②苔藓植物群落阶段:依靠地衣植物较长时间得生活,形成得少量土壤,苔藓植物定居,苔藓植物得较大个体加速了土壤得形成过程(2分);③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积累到一定量后,耐旱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定居,种子植物对环境得改造作用更加强烈,小气候与群落环境逐步形成,土壤加厚,更有利于植物得生长(2分);④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发展到一定阶段,木本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以灌木为优势得群落(2分);⑤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发展到一定时期,为乔木得生存创造了良好得条件,乔木植物开始定居,并逐步发展成乔木占优势得群落;随着演替得进行,最终形成区域得地带性植被(顶极群落) (2分)。

●按参考答案中标出得要点及得分给分。

3、空间异质性就是怎样影响群落结构得?

●参考答案:

空间异质性包括可以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表现,分别影响群落得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空间异质性得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多得生境,所以能允许更多得物种共存,群落结构更加复杂。(5分)

空间异质性包括非生物环境得空间异质性与生物环境空间异质性,两种空间异质性都会影响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如,在土壤与地形变化频繁得地段,群落含有更多得植物种,生物多样性越高。在群落中植物层次多,各层次具更茂密得枝叶则取食高度多样性高。(5分)

●按参考答案中标出得要点及得分给分。

4、气体型循环与沉积型循环各有何特点,各循环类型得代表物质有哪些?(10分)

●参考答案:

气体型循环物质得主要贮库为大气与海洋(1分),有气体形式得分子参与循环过程(2分),速度较快(1分),如氧、二氧化碳、氮等得循环(1分);沉积型循环物质得主要贮库为岩石(1分),其分子与化合物没有气体形态,主要通过岩石分化与沉积物分解为生态系统可利用得营养物质(2分);故速度极慢(1分),如磷、钙、钠、镁等得循环(1分)。

五、简述题 (本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三向地带性"?

●参考答案:

"三向地带性"就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向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2分)。

不同植物群落类群得分布,决定于环境因素得综合影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就是热量与水分,以及两者得结合作用(2分)。

地球表面得热量随纬度位置而变化,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热量呈带状分布(2分)。

水分则随距海洋远近,以及大气环流与洋流特点递变,在经向上不同地区得水分条件不同(2分)。

水分与热量得结合,导致了气候按一定得规律得地理性更替,导致植物地理分布得形成:一方面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得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2分)。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得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2分)。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合称水平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得增加,气候也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植物物也发生有规律得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2分)。

2、一个物种,它就是怎样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并产生影响得?

参考答案:

物种得存在单位为种群,在群落中每个物种都利用一定得资源。物种在环境中都占有一定得生态位,物种对占有生态位得宽度不同也就决定其在群落中得所起得作用与所占得地位也就不同。(3分)

物种占据一定得生境,排挤有相似生境要求得其它物种;与此同时由于它对环境得改造作用,又为另一些生物创造得生境,形成一定得共生集群或群落。(3分)

不同生物在生物群落中以关键种、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稀有种而体现其得作用与大小。其中,群落中得关键种在维护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系统得稳定性方面起重要得作用。(2分)

群落中得物种在位于食物链得某一环节,生物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形成营养链锁结构。物种通过上行控制效应与下行控制效应相结合来控制着群落得结构。物种得密度与生物量得多少,决定了为高营养级物种提供资源得多少。总之,物种通过资源得限制决定高营养级得种群结构。物种又可通过捕食者控制影响并控制低营养阶层得群落结构(多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4分)

有些生物还会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其它生物,或排斥或吸引其它生物。(2分)

总而言之,一个物种就是通过对生态位得占有宽度作为食物链得一定环节,影响环境或作为其它物种得生境,与其它生物交换讯息影响其它生物参与生态系统得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讯息传递基本功能得进行。

一、名词解释( 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Metapopulation:复合种群;由经常局部性绝灭,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得种群所组成得种

群。复合种群就是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得交流)得两个或两个以上得亚种群组成得种群斑块系统。

2.Ecosystem: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得时间与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得一个整

体,各组成要素间藉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得复合体。

3.Short Day Plant:短日照植物;日照时数少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得植物。

4.Species Frequency: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得样方占整个样方数得百分比,表示物种得

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得均匀状况。

5.Ecotone: 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就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

态地带之间)得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得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为不同生态类型得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得动物提供食物、营巢与隐蔽条件,故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得一些种以及交错区本身所特有得种,故有较高得生物多样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得就是下列哪位

生态学家?(A)

A、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2、北极狐得外耳明显短于温带得赤狐,而温带赤狐得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得大耳狐,这种现

象可以用(B)解释。

A、贝格曼规律

B、阿仑规律

C、谢尔福德规律

D、高斯假说

3、单元顶级学说中得“顶级”就是指(A)

A、气候顶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顶级

4、当环境中得资源(B)时,植物会投资较多得生物量于能充分吸收此资源得构造上。

A、丰富

B、缺乏

C、变化大

D、稳定

5、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得描述,正确得就是(D)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就是两栖类动物

C、自然生态系统中得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就是必不可少得

6.生活在沙漠中得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与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得茎来

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

A、趋同适应

B、竞争

C、互利共生

D、趋异适应

7、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就是否为优势种得主要依据就是(D)。

A、物种数量

B、物种生物量

C、物种得体积

D、物种在群落中得作用

8.在我国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主要以下列哪种生活型得植物为主?(D)

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

9、林德曼效率描述得就是两个营养级间得(A)。

A、能量关系

B、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

D、营养关系

10、赤潮得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得关系最为密切?(C)

A、CO2浓度升高

B、水体温度变化

C、水体富营养化

D、水体重金属污染物

11、生态系统得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6级,原因就是(A)。

A、能量在营养级间得流动就是逐级递减得

B、能量就是守恒得

C、消费者数量不足

D、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2、生物休眠得意义体现在(A)

A、适应逆境

B、提高生产力

C、促进代谢

D、推迟生育

13、下列哪项内容与物种形成无关?(D)

A、出现地理障碍

B、出现生殖隔离

C、生态位分化

D、近亲繁殖

14、亚热带地区得典型地带性植被为(C)。

A、苔原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15、下图表示两种鸟得食物成份与捕食频度得关系。种内竞争大、种间竞争小得情况就是

(D)。

每小题1分,答案完全选对才得分。

三、问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陆生动物如何适应干热环境?

从形态特征、生理与生化特征及行为特征3个方面讲清动物节水、防热得特征。如形态:骆驼毛皮隔热;如生理:尿血浓度比高;如行为,选择适宜活动时间减少水消耗。

形态特征、生理与生化特征及行为特征每个方面3分,三个方面都涉及可得满分。

2、试说明什么就是最大可持续产量?

以种群增长模型(2份)为基础,配合文字解释配合图解或数学推导(3分),解释在维持种群数量为1/2K得水平上,单位时间可获取得量rK/4就就是最大可持产量(3分)。在此情况下,种群可持续利用,又可获取最大收益,称为最大可继续产量(2分)。

按参考答案中标出得要点及得分给分,各要点叙述与解释基本完整全面才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3、什么就是植物种内竞争所表现得密度效应?

植物得种内竞争所表现得密度效应有2个法则,其一就是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即在密度变化得一定区间内,最终产量就是恒定得而与播种得密度无关,可由公式表述:c=w·d, c: 总产量,w:平均株重,d:密度。原因就是种内竞争激烈,在资源有限得条件下,密度升高,则植株变小,构件减少。(5分)

另一个就是3/2自疏法则,即:播种密度超过某一临界密度,则不仅影响植株得生长发育(速度),而且影响到种群得存活率,种群表现为密度越高,密度制约性死亡发生越早,且死亡率越高。自疏表现早晚在密度与平均株重得坐标图中表现出3/2斜率得自疏线。(5分)

评分分标准:每个法则5分,叙述应基本完整全面才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4、影响初级净生产力得因素有那些?

内因表现在植物个体自身得生物学特征,如C3、C4植物得光合能力得差异,植物自身得呼吸消耗得差异(2分)。群体特征,如叶面积指数等(2分)。

外因应包括光照条件如光强度与照射时间(与纬度与高度相关)(2分);温度环境差异,包括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得影响(2分);物质条件包括二氧化碳、水与营养物质得供给条件(2分);动物得取食程度得两方面得影响(2分)。

按参考答案中标出得要点及得分给分,答到5或6个要点方面都可得满分。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就是植物群落得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得异同。

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得现象称为演替。

演替可以从裸露得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得一个群落中开始。裸地可以分为原生裸地与次生裸地。原生裸地就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得地面,或者就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得地段。(3分)次生裸地就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得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得种子或其她繁殖体得地段。(3分)植物群落得原生演替就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得演替,次生演替就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得演替。(2分)

二者得共同点:(1)演替都就是在裸地上开始。(1分)

(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得传播、植物得定居与植物之间得竞争这三个

方面得条件与作用。(2分)

(3)都就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与高生产力方向演替。(1

分)

二者得不同点:(1)演替开始得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得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得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而次生演替开始得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

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2分)

(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1分)

2、大熊猫就是我国特有得濒危物种,谈谈您对其濒危原因得认识,并提出拯救该物种得建议。濒危原因:(1)人类捕杀(2)

(2)栖息环境破坏(2)

(3)K对策不易增加种群数量(2)

(4)寡食性(2)

(5)生殖进化得缺陷(2)

拯救建议:(1)保护其生存环境(保护区面积尽可能大)

(2)提高其繁殖率与后代得成活率

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Species Abundance: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得一种估测指标。

2、Evolution: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3、Territory: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得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得空间。

4、Ecological Invasion: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得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得过程。

5、munity Ordination: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得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得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得相互关系得数量分析方法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演替系列与顶极群落

在同一地段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所经历得顺序出现得群落系列称为演替系列;一个自然演替得最后阶段得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就是演替系列得最后阶段得群落,就是演替系列中得一个阶段。

2、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就是生命表得两种不同形式。动态生命表就是依据一组大约同时出生得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得命运编制得生命表,静态生命表就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年龄结构得调查资料推算出个体命运编制出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反映得就是同生群个体在不同年龄得命运;静态生命表就是假定不同世代个体经历得环境条件相同,不同年龄阶段得命运。

(1)分别写出两个概念得内涵得3分,

(2)给出两个术语得相同或不同之处得2分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K对策生物得主要特点有BD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D生殖力弱

2、在诸生态因子中BD 得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她因

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C 把其她因子得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 对其她因子有影响作用子

3、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得隐蔽所就是因为 B 。

A 土壤中食物多

B 环境条件较稳定

C环境条件最好 D 天无敌

4、下列术语中AD 就是表示植物生活型得术语。

A 高位芽植物

B 乔木

C 灌木

D 一年生植物

5、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得基本单位就是 B 。

A 个体

B 种群

C 种

D 基因库

6、以独立生活时相比,2个物种间得竞争必将导致 D 。

A 2个种死亡

B 一个种得重量增加,另一个种得重量减少

C 2个种得重量等量减少

D 2个种得重量不等量减少

7、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得基本分类单位就是 C 。

A 种群B植被型 C 群丛 D 群系

8、在北半球从赤道北上可能依次遇到得地带性森林分别就是 D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与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与针叶林

9、一个功能完整得生态系统得最少生物组成成份应包括AB 。

A 植物

B 分解者

C 食草动物D食肉动物

10、地球上碳得最大储存库就是 C 。

A、大气层B海洋C、岩石圈 D 化石燃料

四、问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北方植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得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

北方植物常形成与北方得温度与日照条件相适应得生态型(2分)。因此,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得不适得高温(2分)、低温(2分)与积温(2分)及日照长度(2分),使其不能生长或完成发育。

2、捕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捕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正面与负面两方面得影响或作用。负面得影响或作用主要就是①会使被捕食物种数量下降,甚至物种灭绝。(2分)②过渡得捕食还会影响同样以被捕食者为食得其她生物得食源,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得结构与稳定。正面得影响或作用主要(2分)③就是捕食可淘汰被捕食种群中老、弱、病、残得个体,提高种群个体得质量,提高种群得适合度与竞争能力。(2分)④抑制被捕食种群,防止种群过于扩大,对环境造成破坏;(2分)⑤给其她物种留下一些资源,使系统可保持较高得生物多样性。(2分)

3、海洋鱼类水分平衡得主要问题就是什么?它们就是如何解决得?

海水相对海洋鱼类就是高渗环境,水分会从鱼类身体内不停地自然渗透流向体外,即不停地失水(2分)。海洋鱼类必须不停地通过饮水补充水分(2分)。但饮水同时又会将大量溶质吸入地内,使体内面临渗透压增高得危险(2分)。排尿可排出一些溶质,如果大量排尿可避免出现高渗透压,又会引起失水(2分)。海洋鱼类通过鳃上得特殊结构(离子泵)(2分),将大量得离子排出体外,不仅保持体内得渗透压,有维持水分平衡。

五、简述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作用得几个特点。

以适当得例子说明生态因子作用有5个特点。①综合性:每一个生态因子都就是在与其她因子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得,任何一个因子得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她因子得变化。(3分)②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得诸多因子就是非等价得,其中必有1~2个因

子就是起主导作用得。(3分)③不可替代性与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得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替代。但某一因子得数量不足,有时可由另一因子得加强而得到调剂与补偿。(3分)④限定性(阶段性):生态因子对同一生物不同发育阶段得作用不同。也就就是说生物得不同发育阶段需要不同得生态因子。(3分)⑤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得作用方式有直接作用对生物,或通过影响其它生态因子间接作用影响生物。(3分)

2、举例说明植物群落得基本特征

举发育成熟得生物群落例说明群落具有7个方面得特征。①一就是具有一定得种类组成。一个群落中种类组成得多少及每种个体得数量就是相对稳定得,其她种类并不能随意进入群落。(2分)②二就是群落得组成种类间具有一定得种间关系。群落不就是由任意种类组合而成得,种类之间具有一些相互制约,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得关系。当一种生物受到影响数量变动后,其她生物得数量也会出现变动。(2分)③三就是形成特有得群落内部环境。群落对环境有一定得改造作用,群落内部得物理环境因子在质与量及变化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群落外。(2分)④四就是具有一定得结构表现。各类群落具有其特有得群落外貌、垂直与水平结构表现。(2分)⑤五就是具有一定得动态特征。群落有季节动态、年际动态,发育与演替等动态变化。群落得稳定就是相对得。(2分)⑥六就是各种群落具有一定得地理分布范围。一种群落只分布在特定得地段或特定得生境中,不同群落得生境与分布范围不同。地带性植被类型得分布就是有一定规律得。(2分)⑦七就是群落具有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得群落具有明显得边界,可清楚地加以区分;有得不具明显得边界,相邻得群落间就是连续变化得。(2分)

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Siccocolous:旱生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生长,能耐受较长时间干旱而仍能维持水份平衡与正常生长发育得一类植物。

2、Population Size:种群大小;种群个体数量得多少。

3、Coevolution: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得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得现象。

4、Climatic Climax:气候顶极群落;一个地区植物群落演替得最后阶段形成得与当地气候调节协调平衡得群落。

5、Biogeochemical cycl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得物质经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环境得过程,即生态系统中得物质循环就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生态型与生活性

同一生物得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得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得作用与影响,趋异适应得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得个体群得称为生态型。

不同种类得生物生长在相同得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得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

生活型。

生态型就是趋异适应得结果,生活型就是趋同适应得结果。

2、生态幅与生态位

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得地位与角色,就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得总与。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一个种得生态位包含了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得生态幅。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北方植物引种到不成功得原因就是BD 。

A、冬季温度过高B秋、冬季日照太长

C、降水太多 D 夏季温度过高

2、基因频率世代保持不变得种群得就是一个ABC 得种群。

A 个体数量巨大

B 随机交配

C 不受干扰

D 没有突变

3、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得基本系统包括BCD 。

A 种群B植被型 C 群丛 D 群系

4、与水生植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相比,旱生植物ABC 。

A 根系发达

B 叶片角质层厚

C 叶片气孔数少

D 茎杆有节

5、物种在自然界中生长得地方最可能得就是 C 。

A 生境条件最好得地方

B 环境条件较稳定得地方

C 该种竞争能力最大得地方

D 无天敌

6、种内竞争得表现有 A 。

A自疏 B 寄生

C捕食 D 变换体态

7、海南岛、杭州与大兴安岭得地带性植被分别就是 B 。

A 雨林、黄山松与落叶林

B 雨林、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与落叶林

8、种群内个体得水平空间分布型有ABD 。

A 均匀型

B 随机型

C 构件型

D 群聚型

9、生态系统平衡得标志就是ACD 。

A 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 生物量高

C 结构稳定D功能作用稳定

10、物种在自然届中存在得基本单位就是 B 。

A 个体

B 种群

C 种

D 基因库

四、问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在什么情况下生物对生态因子得耐受限度会改变?

在较长得时间尺度上,即在生物得进化过程中生物对生态因子得耐受范围与最适生存范围都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扩大,也可能变窄或新得耐受范围与最适生存范围(4分)。

在较短得时间尺度上,生物对生态因子得耐受范围与最适生存范围也能进行各种小得调整。如在不利环境条件来临之前,给以该因子得适当胁迫引导,可以改变其耐受范围,即通过驯化可在一定程度提高抗性(2分)。另外,当动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时,它对生态因子耐受范围就会比正常活动时宽得多(2分)。再者,在昼夜及不同季节生物对生态因子得耐受范围与最适生存范围也会有所不同(2分)。

2、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群落发生演替?

①新植物繁殖体迁入并定居(2分)。②群落内部环境发生变化(2分)。③原来得种内与种间关系改变(2分)。④外界环境条件变化(2分)。⑤人类得活动(2分)。

3、水生动物如何适应低盐度水环境?

低盐度水环境指淡水,动物体内得渗透压高(2分)。体外水分会渗透进入体内,改变渗透压(2分)。水生动物就是以耗能来维持稳定得自身渗透压得。具体方式如硬骨鱼类就是不饮水(2分),并大量排清鸟来排除过多得水分(2分),并以特殊器官如鳃吸收盐分来维持体内盐分因排泄而丧失得盐分,以离子泵来调节不同离子(2分)。

各要点应有适当展开叙述或解释为什么采取这样得调节适应才得满分。

五、简述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高温对植物或动物得影响及对植物或动物对高温得适应。

高温对植物得影响与对动物得影响有不同得表现。

高温对植物得影响主要有:①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有机物得合成与利用失调。(2分)②破坏植物得水份平衡。(2分)③加速生长发育,减少物质与能量得积累。(2分)④促使蛋白质凝固与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2分)

植物对高温得适应主要表现在形态与生理两方面。①形态方面:体表有蜜绒毛与鳞片。植物体表呈浅色,叶片革质发亮。改变叶片方向减少光得吸收面。树干与根有厚得木栓层。(3分)②生理方面: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盐或糖得含量,增强蒸腾作用。(4分) 高温对动物得影响主要就是:①破坏酶得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2分)②造成缺氧,(2分)③排泄功能失调与(2分)④神经系统麻痹。(2分)

动物对高温得适应主要表现在生理、形态与行为三方面。①生理方面就是适当放松恒温性,(2分)②形态反面如骆驼得厚体毛等。(2分)③行为方面就是躲避高温等。(3分)

2、生态系统得组成成分就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得。

3、①生态系统得就是由以下主要组成成分构成得,无机物质,有机物,气候要素,生产者,消费

者,分解者。(1分)

4、生态系统得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联系起来,②形成一定食物

链(或食物网)与营养级结构。(2分)③无机物质、有机物、气候要素提供生物组分场所、

养分与信息源。(2分)④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供生态系统需要得所有能源。(2分)⑤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物,参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并在系统稳定维护方面有重要作用。(2分)⑥分解者将进入生态系统得物质分解,释放回环境,结束一次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使物质有可能再一次进入生态系统流动。这样,在生物与环境实现了物质循环,3个生物功能类群间能量顺序流动,(1分)⑦并建立起维护系统稳定得反馈调节机制,(2分)构成了一个生态功能单位——生态系统。

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Adaptive suites:适应组合;生物适应特定环境条件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与行为上所表现得一整套适应,即适应组合。Plant munity: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得各种植物物种得集合。

2、Fitness:适合度;一种生物对生境得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得存活后代得数量作

为衡量适合度高低得指标。

3、Ecological Balance:生态平衡;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生态系统得结构与功能表现为相对稳定,能量与物质得输入、输出接近相当,外来干扰所引起得变化可由自我调节而恢复到原初得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得这种状况即为生态平衡。

5、Predation:捕食;一种生物摄取其它生物个体得全部或部分为食。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优势种与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与群落环境得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得植物种称为优势种;在群落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大得种称为建群种,一般优势层得优势种为建群种。

2.原生裸地与次生裸地

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得地面,或者就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得地段;次生裸地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得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得植物得种子或其她繁殖体得地段。原生裸地没有植物繁殖体,次生裸地存在一些植物得繁殖体。

3.总初级生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得太阳能或所制造得有机物质得量,称为初级生产量;包含植物本身呼吸消耗在内得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去除植物本身呼吸消耗部分得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三、判断题(请对下列论断做出判断,对得打“√”,错得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生态学得研究内容就是生物与周围物理环境得关系。( ×)

2、初级生产就是将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得过程。( √)

3、不能在水中生活得生物称为陆生生物。( ×)

4、只要2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它们之间得竞争就不可避免。( ×)

5、生物表现出相同外部形态结构适应特征就是长期生活在同一生境得结果。( ×)

6、恒温动物得体温也就是会变得。( √)

7、岛屿上生物种类得多少取决于岛屿与大陆得远近。( ×)

8、动物得婚配制度与资源得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 √)

9、群落中个体生物量最大得物种称为优势种。( ×)

10、气体型循环得元素以气态进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 每小题1分。

四、简述(每题10分,共30分)

1、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就是如何组成生态系统得?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就是由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组成得。生态系统包括以下4种主要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2分)。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不仅为本身得生存、生长与繁殖提供营养物质与能量,而且它制造得有机物也就是消费者与分解者唯一得能量来源(2分)。生产者就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得生物成分。消费者摄食植物已制造好得有机物质,通过消化、吸收并合成自身所需得有机物质(2分)。分解者得主要功能与光合作用相反,把复杂得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得无机物(2分)。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个亚系统,以及无机得环境系统,都就是生态系统维持其生命活动必不可少得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能流、物流(物质循环)与讯息传递而形成得一个物种间、生物与环境间协调共生,能维持持续生存与相对稳定得系统(2分)。

2、试说明影响植被分布得主要因素与植被分布得地带性规律。

水分与温度及其相互配合构成得水热条件就是影响植被分布得主要因素;因水热条件得有规律变化,植被得分布也出现地带性规律。(1分)

植被分布得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指虽纬度升高,温度降低出现相应得植被类型,如湿润地区虽纬度得升高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寒带荒漠等植被类型(3分);经度地带性指在经度方向,从沿海到内陆,由于水分得变化,出现相应得植被类型,如热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带稀树干草原、热带荒漠(3分);垂直地带性指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水分增加,依次出现相应得植被类型,垂直带植被为随海拔增加,出现基带以东、以北得植被类型(3分)。

3、能量就是怎样进入到生态系统中得?在生态系统中就是如何流动得?

生态系统中得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得固定。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就是生态系统得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植物所固定得太阳能或所制造得有机物就称为初级生产量。(2分)

生态系统得能量流动就是单向流动得,能量只就是单程流经生态系统,就是不可逆得。(2

分)

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得过程就是能量不断递减得过程。当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个营养级时,每一个营养级生物得新陈代谢活动(呼吸)都会消耗相当多得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量得形式消散到周围得空气中。(2分)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得过程中,把较低质得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较少得高质量能量 (2分)。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得流动就是以食物链为主线。(2分)

五、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就是生物多样性?那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得生态综合体得多样性与变异性。(1分)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又称为基因多样性,就是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物种内以及物种间得基因多样性。(1分)物种多样性就是指物种水平上得生物多样性。(1分)生态系统多样性就是指生境得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过程得多样性。(1分)景观多样性就是指不同类型得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与时间动态方面得多样性与变异性。(1分)

生物多样性于进化时间有关,进化时间越长,且环境条件稳定得物种多样性高。(2分) 物理环境越复杂,或叫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群落得复杂性也高,生物多样性就越大。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生物多样性越高。(2分)

物种之间得竞争就是物种进化与分离得动力,所以竞争能增加物种得多样性。(2分) 捕食将被捕食者得种群数量压到较低得水平,从而减轻了被捕食者得种间竞争。竞争得减弱允许有更多得被捕食者共存。捕食者维持群落得多样性。(2分)

植物群落得多样性越高,生产得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得能流量越大,整个区域物种多样性就越高。(2分)

人为因素。(2分)

2 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得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

光、CO2、水与营养物质就是初级生产得基本资源,温度就是影响光合作用得主要因素(2分),而食草动物得捕食会减少光合作用生产得生物量(2分)。对于陆地生态系统而言,一般有充足得光照与CO2供应,但对林下植物而言,可能存在光照不足得情况(2分);水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特别就是干旱地区(2分);营养物质得缺乏,也影响植物得光合作用(2分);对水域生态系统而言,水与CO2不会光合作用造成影响,光、营养物质与食草动物得捕食就是主要得限制因素。(2分)

初级生产量得测定方法主要有: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CO2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与叶绿素测定法等,不同得方法有不同得精度与适用情况。(3分)

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Life Form:生活型;就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得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得物种,不但体

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就是相似得。生活型就是不同生物对相同环境趋同适应得结果。

2、Ecological Relationship:生态关系;指生物与生境间得相互作用而建立起得相互关系。

3、Polymorphism:多态现象;一种群中有一种以上表现型得现象。

4、Acclimation:驯化;人工得定向诱导可以导致生物得耐受限度得变化得过程。

5、Gaia Hypothesis:Gaia假说;假说认为,地球表面得温度与化学组成就是受地球表面得生命总体(生物圈)所主动调节得。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

初级生产又称第一性生产:就是指绿色植物与某些细菌得生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与固定光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得生产过程 (2分)。

次级生产或称为第二性生产:就是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生物有机体得生产。次级生产就就是异养生物得生产 (2分)。

次级生产最终就是以初级生产为基础,次级对初级生产就是有反馈调节作用。

2.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就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与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得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得环境条件,有时又称为生物得生存条件。

环境因子则就是指生物体外部得全部环境要素。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因子得范围更广,生态因子也可认为就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得因子。

3.资源与环境

资源:某一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得并有利于生物得生长、发育、繁殖得所用环境因素得总称。资源就是相对于主体而言得。

环境:就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得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得一切事物得总与。环境总就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得,离开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得意义。

资源与环境都具有相对性,离开主体或中心谈资源与环境都就是没有意义得;环境就是潜在得资源,资源就是可以利用得环境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生长在高光强环境中得草本植物得光合特点可能就是( A )。

A、补偿点较高,光饱与点高

B、光补偿点较高,光饱与点低

C、光补偿点较低,光饱与点低

D、光补偿点较低,光饱与点高

2、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就是( B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D群集分布

3、下面得哪项内容不就是生长在干旱环境中得植物应该具有得特点( B )。

A、根系发达

B、叶表面积较大

C、叶表面凹陷

D、茎可进行光合作用

4、一般,植物在下列哪种土壤结构上生长最好?( B )

A、块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松散结构

D、片层结构

5、常绿阔叶林得分布区域属于( B )。

A、热带

B、亚热带C温带D、寒带

6、当谈到某森林分为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时,这里指得就是( A )。

A、群落得垂直成层性

B、群落得水平成层

C、群落得垂直地带分布

D、群落得镶嵌

7、形成"赤潮"得种群动态就是( C )。

A、不规则波动

B、周期性波动

C、种群爆发

D、生态入侵

8、某种植物向环境中释放次生代谢物,排斥其它植物生长得现象称为( A )。

A、她感作用

B、抑制作用

C、竞争

D、领域性

9、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得生物得生存对策就是( B )。

A、r对策

B、K对策

C、A对策

D、G对策

10、最早给出“生态学”定义得就是( B )。

A、奥德姆

B、郝克尔

C、达尔文

D、高斯

每小题1分。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捕食作用具有哪些生态意义?

捕食就是指某种生物消耗另一种其她生物活体得全部或部分身体,直接获得营养以维持自己生命得现象。捕食者与猎物得关系,往往在调节猎物种群得数量起着重要得作用(2分)。捕食关系就是在漫长得进化过程中形成得,因此捕食者可以作为自然选择得力量对被捕食者得质量起一定得调节作用,被捕食得往往就是体弱患病得或遗传特性较差得个体,这样阻止了不利得遗传因素得延续。(2分)

在进化过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者之间形成二者长期得协同进化(2分)。捕食者能将被捕食者得种群数量压到较低水平,从而减轻了被捕食者得中间竞争。竞争得减弱能允许有更多得被捕食者共存,故捕食作用能维持群落得多样性。(2分)

被捕食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制约,避免数量太大,造成环境资源过度消耗,引起系统崩溃。(2分)

2、什么就是生物多样性?地区生物多样性得其复杂程度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得生态综合体得多样性与变异性。(2分)生

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影响地区生物多样性得主要因素有:

环境得复杂程度与稳定性(2分)

生物生态位得分化及重叠程度(2分)

区域得地理位置及地质历史(2分)

干扰体制(2分)

3、为什么生态恢复时要考虑群落得演替因素?

生态恢复就是以群落演替理论为基础,恢复就是正向演替,退化就就是逆行演替。(2分)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首先就是先锋物种与顶级树种得迁移、散布与替代。(2分)只有当一个种得个体在新得地点上能繁殖时,定居才算成功。任何一个裸地上生物群落得形成与发展,或就是任何一个旧得群落为新得群落所取代,都必然包含有植物得定居过程(2分)。其次,群落内部环境变化。由于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得结果,引起群落内部环境得改变,为自己创造了不良得居住环境便原来得群落结构解体,为其她植物得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2分) 群落内部物种内部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得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与群落内环境得政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群落得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外界环境条件得改变也就是群落演替得诱发因素。(2分)

生态恢复得过程在某种呈度上说就就是群落演替得过程,所以生态恢复必须考虑群落得演替。

五、论述题:(本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就是地球上自然界得结构与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得时间与空间内,生物与非生物得成分之间,通过不断得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得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地球表面就是不同生态系统得镶嵌,任何一自然环境单元就就是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就就是一个自然结构单元(3分)

生态系统三大功能就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

首先就是能量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然后在转给其她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解者重新释放到环境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得实现就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得结果。(3分)

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得进行着复杂而有序得物质交换,这种交换就是周而复始与不断地进行着。生态系统得组成要素: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各要素结合而成一个统一得整体,集中表现在系统得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得进行得基本单位。(3分) 最后,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得改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得服务功能。例如,在生态系统中

关键种得消失会影响整生态系统得不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作用得发挥都离不开生态系统其它耍素得支持,离开生态系统得谈某一要素得功能就是不完全得。(3分) 另外,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得功能发挥都以生态系统得讯息传递相关得。以讯息传递为基础建立起了正负反馈调节功能,保障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得稳定(2分)

2、论述种群得数量与质量得关系。

种群得数量变化与质量变化就是种群动态过程得两个方面。(2分)

种群得质量取决于遗传结构,而种群得遗传结构就是靠种群基因表现出来。(2分)如果种群就是由生理上适应环境能力强与遗传上等级高得优质个体所组成得,其种群在生存竞争中就占有优越地位,个体得存活能力高,产生得后裔多,种群得数量易上升,分布范围广。也就就是说种群数量动态就是与组成种群个体得质量与各质量等级得相对比例具有密切关系。(3分)

另一方面,随着种群大小得变动,选择压力也随之变化,对基因型与表现型频率得变化产生影响。(2分)在种群得数量变化过程中,不断有新得个体产生与旧个体得死亡,个体所携带得基因随着死亡而从基因库丢失,通过突变而使新得基因进入基因库,所以种群得基因库得组成也就是不断变化得。(2分)

在大种群中,后代易于保持原来得遗传结构。(2分)如果种群很小,遗传结构会发生偶然变化,某个基因型会从种群中消失。(2分)

总之,当种群得数量变化时,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不同基因频率或遗传背景得种群对环境得适应能力不同,种群有不同得动态特点。(2分)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8级 《免疫学》期末考试 所有答案请作答到“答题卡”,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单选,1分/题,共计30分) 1、免疫对机体() A、有益 B、有害 C、无益也无害 D、有害无益 E、正常情况下有益,异常情况下有害 2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引起() A、反复感染 B、超敏反应疾病 C、自身免疫性疾病 D、肿瘤 E、免疫耐受性 3 、在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何种Ig 水平升高,提示有近期感染。( ) A、IgA B、IgM C、IgD D、IgE E、IgG 4、现代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B、机体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清除肿瘤细胞的功能 5、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时,可引起() A、自身免疫性疾病 B、肿瘤发生 C、免疫耐受性 D、超敏反应性疾病 E、反复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6、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变应原 B、完全抗原 C、半抗原 D、左剂 E、抑制剂 7、与外毒素有相同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抗毒素 B、细菌素 C、类毒素 D、抗生素 E、干扰素 8、关于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下述正确的是() 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 B、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 C、抗体是免疫球蛋白 D、抗体与免疫球蛋白无关 E、免疫球蛋白不是抗体 9、抗体与抗原的结合部位是() A、Fab段 B、Fc段 C、CH2 D、CH3 E、VL和VH 10、破伤风紧急特异预防用() A、抗生素 B、细菌素 C、破伤风类毒素 D、破伤风抗毒素 E、干扰素 11、在黏膜局部抗感染发挥重要作用的Ig是() A、血清型IgA B、分泌型IgA C、IgM D、IgG E、IgD 12、不能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 A、细菌内毒素 B、酵母多糖 C、葡聚糖 D、凝聚的IgA E、免疫复合物 13、人类MHC定位于() A、第17号染色体 B、第7号染色体 C、第16号染色体 D、第6号染色体 E、第2号染色体 14、胸腺发育不良,哪种细胞产生不足() A、B细胞 B、T细胞 C、NK细胞 D、单核细胞 E、红细胞 15、人类最大的免疫器官是() A、胸腺 B、胰腺 C、脾脏 D、淋巴结 E、骨髓 16、发挥ADCC效应的细胞是() A、B细胞 B、Th细胞 C、NK细胞 D、T细胞 E、Tc细胞 17、抗体和补体都具有的生物学作用() A、特异性结合抗原 B、ADCC作用 C、免疫粘附作用 D、调理作用 E、过敏毒素作用 18、具有免疫记忆的的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 B、肥大细胞 C、T细胞、B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NK细胞 19、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IgM抗体显著升高 B、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长 C、潜伏期长 D、抗体浓度低,亲和力高 E、先产生IgG后产生IgM 20、妊初期母体被病毒感染后易发生胎儿畸形的原因是() A、胸腺发育未成熟 B、胎盘屏障发育未完善 C、皮肤屏障未发育完善 D、外周免疫器官发育未完善 E、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 21、灭活补体,血清标本需要加热() A、37℃30分钟 B、56℃30分钟 C、60℃30分钟 D、80℃30分钟 E、60℃20分钟 22、关于超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异常的免疫应答 B、均有补体参与 C、均有个体差异 D、均可导致组织损伤 E、不需抗原参与 23、不出现组织损伤的超敏反应类型是() A、I型超敏 B、Ⅱ型超敏 C、Ⅲ型超敏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均不是 24、IFN-γ的产生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 B、Th1细胞 C、Th2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活化的T细胞 25、不属于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肾小球肾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血清病 D、过敏性鼻炎 E、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26、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错误的是() A、属于细胞免疫 B、无抗体参与 C、发敏迅速 D、T细胞介导 E、导致组织损伤 27、注射哪种物质属于人工自动免疫() A、破伤风抗毒素 B、青霉素 C、卡介苗 D、白喉抗毒素 E、人免疫球蛋白 28、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有( ) A、活疫苗 B、抗毒素 C、类毒素 D、外毒素 E、内毒素 29、ABO血型鉴定的试验属于() A、沉淀反应 B、免疫标记技术 C、凝集反应 D、中和反应 E、以上均不是 30、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A、NK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T、B淋巴细胞 E、组织细胞 二、填空题(2分/题,共计20分) 1、免疫系统由、、组成。 2、常用的活疫苗有、、等。 3、能通过胎盘的Ig是 ,有助于传染病早期诊断的Ig 。 4、补体的裂解产物C5a具有和作用。 5、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6、人类重要的血型抗原是、。 7、CTL的主要作用是。 8、B-2细胞的的主要功能是、、。 9、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病的治疗。 10、由B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称。 三、名词解释(6分/题,共计30分) 1、抗体: 2、HLA: 3、补体: 4、干扰素: 5、人工被动免疫: 四、问答题(20分/题,共计20分) I型超敏反应有哪些特点?如何防止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六套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格式.整理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 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 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评分标准: (1)英文需翻译成规范的中文名词,不能正确给出的扣1分; (2)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义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 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 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优质.参考.资料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 1.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 C英国 D 美国 E印度 2.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 免疫耐受 E 自身免疫疾病 3.半抗原是指 A.有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B. 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C.无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D. 无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E.以上均不是 4. 以下哪种细胞因子是Th2产生的: A. IL-2 B.IFN-γ C. TNF-α D. IL-4 E.IL-1 5.在阴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是 A. 不能与MHC有效结合的双阳性细胞 B. 与MHC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细胞 C. 与MHC有效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D. 不与MHC-自身肽发生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E. 与MHC-自身肽有高亲和力的单阳性细胞

6.与HLA-B27阳性呈强相关的是 A. 类风湿性关节炎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强直性脊柱炎 D. 肾 小球性肾炎咳血综合症 E. 乳糜泻 7. 巨噬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 IgG Fc受体 B.C3b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甘露糖受体 E. 抗原识别受体 8.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是 A Ig G B Ig M C Ig E D Ig D E IgA 9.免疫是指 A.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 D.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 细胞的功能 10. NK细胞活化性受体胞内段带有 A. ITAM B. ITIM C. DD D. DED E. AICD 1.C 2.D 3.D 4.E 5.E 6.E 7.C 8.A 9.D 10E 11.C 12.A 13.D 14.B 15.C 16.B 17.C 18.C 19.B 20.D 11.属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A. 破伤风抗毒素 B. 人免疫球蛋白 C.人胎盘免疫球蛋白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 及答案

**卫生职业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此卷适用于**班)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人B 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 ) A 、胸腺 B 、脾脏 C 、骨髓 D 、法氏囊 2. 细胞因子具备的特点是( ) A 、协同性 B 、重叠性 C 、多效性 D 、以上均是 3. 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 A 、链球菌 B 、大肠杆菌 C 、结核杆菌 D 、葡萄球菌 4.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 A 、外耳道 B 、尿道口 C 、胆囊 D 、眼结膜 5.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 A 、 cm B 、mm C 、 um D 、nm 6. HBsAg(+)、HBeAg(+)说明此病人是( ) A 、具有免疫力 B 、感染过HBV C 、乙型肝炎恢复期 D 、具有传染性 7.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C5转化酶是( ) A 、C4b2b B 、C3bBb C 、C4b2b3b D 、C3bnBb 8. 专职性APC 不包括( ) A 、树突细胞 B 、单核-吞噬细胞 C 、B 细胞 D 、NK 细胞 9. 参与新生儿溶血症的Ig 是( )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10.下列哪个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状特点( ) A 、金黄色菌落 B 、产生血浆凝固酶 C 、透明溶血环 D 、无致病性 2分,共20分) 1、完全抗原具有( )和( )两种特性。 2、肝炎病毒中,经由粪一口途径传播的有( )和( )。 3、细菌三种基本形态有( )、( )和( )。 4、在五类Ig 中,分子量最大的是( );血清中含量最多的是( );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 )。 (每题分5,共20分) 1、抗体: 2、败血症: 3、免疫应答: 4、灭菌: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细菌的代谢产物有那些? 2、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3、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作用? 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研复习

五年制本科班《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 名词解释: 免疫(immunity);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或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或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或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初始淋巴细胞(naive lymphocyte);免疫细胞(immune cells or immunocytes);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2.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失调时的异常表现。 3. 简述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性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与主要特点。 4. 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 5. 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第三章抗原 1. 名词解释: 抗原(antigen,Ag);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与抗原性(antigenicity);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与半抗原(hapten) 或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抗原决定族(antigenic 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自身抗原(autoantigen);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佐剂(adjuvant)。 2. 简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3. 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或: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获 得高效价抗体? 4. 简述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的种类有哪些? 5. 简述TD-Ag和TI-Ag的主要区别。 6. SAg与常规Ag有何区别。简述超抗原的作用特点。 7. 能够活化T、B淋巴细胞的丝裂原分别有哪些? 8. 请列表比较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特性。请问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主要区别 是什么? 第四章抗体 1. 名词解释: 抗体(antibody,Ab);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调理作用(opsonization);调理素(opsonin);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Ab);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 2.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3.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各功能区的主要功能。

普通生态学试题

《普通生态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 2生态因子(华东师大/98) 3 生态幅(中科院植物所/2003) 4 生态环境 5 生境 6 限制因子 7 驯化 8 协同进化(华东师大/2000) 9 内稳态(华东师大/2001;西双版纳/2003) 10休眠(西双版纳/2003) 11生物学零度 12临界温度 13冷害 14冻害(中科院植物所/2003) 15霜害 16适应组合(中科院地化所) 17辐射适应 18趋同适应(中科院植物所/2001) 19光补偿点(华东师大/2004、中科院植物所/2003) 20光周期现象(中科院地化所) 二、填空题: 1.研究_生物_与_环境__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形态__、_生理__和_分布_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_生物因素__和_非生物因素_两类。 3.阳光对植物的_生理_和_分布_起决定作用,另外对植物的__开花时期____也有影响。 4.阳光对动物的___体色___、___视觉___、__繁殖活动____、__生长发育____和___生活习性___也有影响。 5.在海平面20m以下红藻很难生存,这是受非生物因素中的__阳光_的影响。 6.光的生态作用表现在生长、发育、形态建成。 7.在生态学上通常把生物生存的.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称为温度的三基点。 8.水生植物有三类,分别是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9.陆生植物有三类,分别是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10.根据土壤质地可把土壤区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类。 三、选择题:(建议将所有题选项按照第一题尽可能排列整齐)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D ) A.环境因素B.生物因素C.非生物因素D.生态因素 2、非生物因素不包括下面的(D )

免疫学检验期末常考选择题 附带答案

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E.移植排斥反应 答案】C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 B.肿瘤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答案】A 【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 4.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 B细胞 E. T细胞 【答案】B 【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 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 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答案】D 【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6. 细胞因子不包括()。

A.单核因子 B.淋巴因子 C.生长因子 D.抗体 E.集落刺激因子 【答案】D 【解析】细胞因子是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体不是。7.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3 C. C4 D. C5 E. C4Bp 【答案】B 【解析】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 8. 体内抗病毒、抗毒素、抗细菌最重要的抗体为()。A. IgM B. IgA C. IgG D. IgE E. IgD 【答案】C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 及答案

**卫生职业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此卷适用于??班?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分) ? 人 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 ) ?、胸腺 ?、脾脏 ?、骨髓 ?、法氏囊 ? 细胞因子具备的特点是( ) ?、协同性 ?、重叠性 ?、多效性 ?、以上均是 ? 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 ?、链球菌 ?、大肠杆菌 ?、结核杆菌 ?、葡萄球菌 .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 ?、外耳道 ?、尿道口 ?、胆囊 ?、眼结膜 .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 ?、 ?? ?、?? ?、 ◆? ?、?? ? ????????、????????说明此病人是( ) ?、具有免疫力 ?、感染过??? ?、乙型肝炎恢复期 ?、具有传染性 ?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 ?转化酶是( ) ?、 ???? ?、 ???? ?、 ?????? ?、 ????? ? 专职性???不包括( ) ?、树突细胞 ?、单核 吞噬细胞 ?、 细胞 ?、??细胞 ? 参与新生儿溶血症的??是( ) ?、??? ?、??? ?、??? ?、??? ?.下列哪个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状特点( ) ?、金黄色菌落 ?、产生血浆凝固酶 ?、透明溶血环 ?、无致病性 二、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 、完全抗原具有( )和( )两种特性。 、肝炎病毒中 经由粪一口途径传播的有( )和( )。 、细菌三种基本形态有( )、( )和( )。 、在五类??中,分子量最大的是( );血清中含量最多的是( );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是( )。 三、名词解释:(每题分 ,共 ?分) 、抗体 、败血症 、免疫应答 、灭菌 四、简答题:(每题 ?分共 ?分) 、细菌的代谢产物有那些? 、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作用?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生态学试卷

试卷10份 普通生态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Gaia假说 2.阿伦规律 3.边缘效应 4. 长日照植物 5.初级生产 6. 次生裸地 7.单体生物 8.顶极群落 9.复合种群 10.领域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红皇后效应”就是指寄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2.草原生态系统是大陆上最干旱的生态系统。() 3.赤潮是水体被有颜色的有机物污染的结果() 4.低纬度地区的短波光较多,高纬度地区的长波光较多。() 5.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的典型植被类型被称为显域性植被。() 6.动物的婚配制度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 7.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8. 集合种群是多个物种的集合。() 9.昆虫发育所需要的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 10.群落演替是内部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2个物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 )。 A 2个种死亡 B 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 C 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 D 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 2.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 D生殖力弱 3.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4.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群集分布 5.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 A 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 生物量高 C 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 E、适于人类居住

免疫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1、异嗜性抗原 2、McAb 3、ICC 4、CDR 5、MAC (2)1、TD-Ag 2、HVR 3、免疫耐受4、MHC 5、TCR复合体 (3)1. APC 2. ADCC 3. HLA 4. CK 5. 抗原决定簇 二、填空: 1.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_______和_______。 2.抗原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特性。 3.补体裂解片段C3a、C5a具有趋化作用和____________作用。 4.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质是__________。 6.位于HLA-Ⅱ类基因区,其编码产物参与内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的基因是LMP和____。 7.根据TCR种类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亚群。 8.NK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为_______和CD16。 9.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有单倍型遗传、共显性遗传、__________和________。

10.新生儿溶血症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 11.动物免疫血清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重性。 12.B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13.补体替代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是_____________。 14.HLA复合体位于第____染色体。 15.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____和______。 16.T细胞的协同受体为_______和_______。 17.在I型超敏反应中,新合成的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 18.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有关的是____和____型超敏反应。 19.半抗原是指具有_________性,不具有___________性的物质。 2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_______,在局部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Ig 是_____。 21.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有C3a、_____、________。 22.经典的HLA-Ⅱ类抗原由DP、___、____基因编码。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精选.pdf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抗原: 2.抗体: 3.ADCC作用: 4.超敏反应: 5.条件致病菌: 6.病毒的复制: 7.脓毒血症: 8.鞭毛: 9.细胞因子: 10.败血症: 二、单项选择题: 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2.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 A.外耳道 B.小肠 C.胆囊 D.眼结膜 3.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结核杆菌 4.识别与清除病原微生物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这一免疫功能被称为( ) A.免疫监视 B.免疫稳定 C.免疫防御 D.免疫耐受 5.T细胞表面标志不包括( ) A.CD2 B.CD3 C.MHCⅡ类分子 D.有丝分裂原受体6.MHC限制性是指( ) A.抗原与抗体结合受自身MHC限制 B.补体激活受自身MHC控制 C.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D.IgG调理巨噬细胞杀伤靶细胞受MHC限制 7.属Ⅰ型超敏反应( ) A.新生儿溶血症 B.血清过敏性休克 C. 血清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8.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 ) A.Ⅰ型和Ⅱ型 B.Ⅱ型和Ⅲ型 C.Ⅲ型和Ⅳ型 D.Ⅰ型和Ⅲ型9.Ⅳ型超敏反应特征( ) A.IC沉积血管壁 B.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C.血管扩张水肿 D.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10. 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分解代谢产物 D.侵袭力和毒素11.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来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C对侵入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D.生来就有

普通生态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b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生态学 2. 生态因子 3. 小气候 4. 发育阈温度: 5. 逻辑斯谛方程 6. 他感作用 7. 共生 8. 盖度 9. 食物链 10.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的研究对象 1. 生态学: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生态因子:生态因子(eculogical.factor)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 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3. 小气候:小环境中的气候称小气候(micrvelimate),是指近地面大气侯中l. 5 n r以内的气候。 4. 发育阈温度:外温动物和植物的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 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或者称生物学零度(bioIogical zero)。 5. 逻辑斯谛方程:逻辑斯谛方程描述的是一个在有限资源空间中的简单种群 的增长,其模型式为:dN/dt=r/N(1一N/K)。该方程预测种群的增长随时间变化呈现出“s”型,如在真实种群中通常所观察到的那样。 6. 他感作用:他感作用(allelopathy)也称作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 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作用是生存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种间、种内关系都有此现象。 7. 共生:种间关系的一种,寄生物与其宿主生活在一起,从宿主身上获取资源利益。二者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到一定程度,由于宿主对这种寄生关系的开拓进化,有可能使这种寄生变得对双方都有利,两个物种互相依存着生活。这时两物种的相互作用即由寄生转变为共生。 8.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盖度是群落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它不仅反映了植物所占有的水平空间的大小,而且还反映了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盖度,而林业上常用郁闭度表示林木层的盖度。 9.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food chain)。 10.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的研究对象: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景观中各自然组分的异质性,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生物活动尤其是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 土壤的化学性质对生物有哪些作用? 2. 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3. 什么是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4. .怎样理解生物种的概念? 5.什么是生活史对策?K-对策和r-对策各有哪些特点? 6. 什么是生态位?以下图为基础,比较说明两物种种内、种间竞争的强弱与生态位分化的关系。 命题组组长签字:( A )组第1页(本试卷共1页)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答案完整版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170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B )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2、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 B ) A.mm B.μm C.nm D.pm 3、G+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是:( D )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肽聚糖 4、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是:( A )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5、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成分是蛋白质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6、细菌的繁殖形式是:( D ) A.接合 B.裂殖 C.胞子 D.二分裂 7、下列那种不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D ) A.色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8、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C ) A.所有的G+菌 B.所有的性G-菌 C.大多数G+菌和少数性G-菌 D.大多数性G-菌和少数性G+菌

9、关于类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细菌崩解后释放出的毒素 B.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C.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D.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 10、下列哪种方法能最有效杀死芽胞( C ) A.干热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D.间歇灭菌法 11、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体和动物皮肤及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多不致病,其中致病的是:( A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黄色葡萄球菌 12、乙型链球菌所致疾病是:( D ) A、支气管炎 B、肺炎 C、疖 D、扁桃体炎 13、化脓性病灶局限的原因,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 B ) A、透明质酸酶 B、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 14、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无关的疾病是:( D ) A、蜂窝织炎 B、猩红热 C、急性肾小球炎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答案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170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B )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2、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 B ) A.mm B.μm C.nm D.pm 3、G+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是:( D )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肽聚糖 4、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是:( A )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5、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成分是蛋白质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6、细菌的繁殖形式是:( D ) A.接合 B.裂殖 C.胞子 D.二分裂 7、下列那种不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D ) A.色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8、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C ) A.所有的G+菌 B.所有的性G-菌 C.大多数G+菌和少数性G-菌 D.大多数性G-菌和少数性G+菌 9、关于类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细菌崩解后释放出的毒素 B.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C.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D.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 10、下列哪种方法能最有效杀死芽胞( C ) A.干热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D.间歇灭菌法 11、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体和动物皮肤及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多不致病,其中致病的是:( A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黄色葡萄球菌 12、乙型链球菌所致疾病是:( D ) A、支气管炎 B、肺炎 C、疖 D、扁桃体炎 13、化脓性病灶局限的原因,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 B ) A、透明质酸酶 B、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 14、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无关的疾病是:( D ) A、蜂窝织炎 B、猩红热 C、急性肾小球炎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5、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中毒性疾病是( A ) A、猩红热 B、淋巴管炎 C、丹毒 D、咽峡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BCD ) A.支原体 B.螺旋体 C.立克次体 D.放线菌 E.真菌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BDE ) A.肽聚糖 B.荚膜 C.脂多糖 D.鞭毛 E.菌毛 3.G—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是:( ABCE ) A.脂多糖 B.外膜 C.脂蛋白 D.磷壁酸 E.肽聚糖

生态学试题全解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生态学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题) A、必答题: 1、群落演替与波动的基本区别与联系 2、简述r对策和k对策的差异及其生态意义 B、选答题: 1、简述光照对植物作用的方式和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类型 2、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及其意义 3、分析种群爆发现象形成的原因 4、种群的最大收获时期一般在什么时候,并解释原因 5、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 6、何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两题,3选2) 1、论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并简要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以及近几年开展的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对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意义 2、目前城市绿化中流行把大树移植到城市,请从生态学角度谈谈你对“大树移植”的看法,并提出城市绿化模式的建议 3、举例说明生物入侵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提出防范对策 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试题 2009北师大环境考研 生态学 一简答 1.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不太记得了) 2.密西希比最小因子定律 3.r-对策和K-对策的主要特征 4.群落交错带的特征 5.简述生物的协同进化 二论述 1.论述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演替的因素 2.简述生态系统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生态学1 1、术语解释 定型行为适应性低体温 有效积温法则population dynamic 似昼夜节律及相漂移shelford”s law 信息素内禀增长能力(Rm) Community 2、简述温带淡水湖泊水温分层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营养物质、漂浮植物密度的关系(10分) 3、简述淡水硬骨鱼与海洋硬骨鱼渗透压适应性调节特征(10分)

普通生态学试题

博士考试专业试题-普通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生活型 植物对其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产生的外部表现形式,其形成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产生趋同适应的结果。主要分为五种生活型,一年生植物、隐芽植 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高位芽植物。这五种生活型之间的比例就是一 个地区的生活型谱。 2、内稳态机制 答:是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一种机制,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生物的内稳态是有其生理和行为基础的,如动物对体温的控制,即表现出一定的恒温性。 3、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 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4、meta种群 答:即联种群,当一个大的兴旺的种群因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或其他干扰而破碎成许多 孤立的小种群的时候,这些小种群的联合体或总体就是一个联种群。 5、meta种群灭绝风险模型 答:pe: 单位时间的局部灭绝概率 若只有一个种群p1=1-pe p2=(1-pe)2 若存在两个种群则p2=1-(p e)(p e)=1-(pe)2 若区域内有x个种群则px=1-(pe)x 结论:多种群能分散灭绝风险,斑块越多,联种群灭绝风险越小 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按种群的年龄(发育阶段)的程序编制的,系统记述了种群的死亡或生存率和生殖率. 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最初用于人寿保险. 对研究人口现象和人口的生命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静态生命表:又称为特定时间生命表,用于世代重叠的生物,在人口调查中也常用,根据某一特定时刻对种群年龄分布频率的取样分析而获得的,反映了某一特定时刻的剖面。 优点: ①容易使我们看出种群的生存、生殖对策; ②可计算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 ③编制较易. 缺点: ①无法分析死亡原因或关键因素 ②也不适用于出生或死亡变动很大的种群.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20X1分=20分) 1.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 C 英国 2.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C 移植排斥反应 D 免疫耐受 E 自身免疫疾病 B. 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D.无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E ?以上均不是 4. 以下哪种细胞因子是 Th2产生的: A. IL-2 B 」FN- 丫 C. TNF- a D. IL-4 E.IL — 1 5?在阴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是 A.不能与MHC 有效结合的双阳性细胞 B.与MHC 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细胞 C. 与MHC 有效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D.不与MHC-自身肽发生结 合的单阳性细胞 E.与MHC-自身肽有高亲和力的单阳性细胞 6. 与HLA-B27阳性呈强相关的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强直性脊柱炎 D.肾小球性肾炎咳血综合症 E.乳糜泻 7. 巨噬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 IgG Fc 受体 B.C3b 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甘露糖受体 E.抗原识别受体 8.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 是 A Ig G B Ig M C Ig E D Ig D E IgA 9?免疫是指 A.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 D. 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 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10. NK 细胞活化性受体胞内段带有 A. ITAM B. ITIM C. DD D. DED E. AICD 11. 属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人免疫球蛋白 C.人胎盘免疫球蛋白 D.白喉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 12. 发病机制属于川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 Arthus 反应 E.类风湿性关节炎 13. 关于W 型超敏反应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B.抗原注入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 C.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 D.能通过血清Ig 被动转移 E.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1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 .移植排斥反应 B.反复感染C.肿瘤D.超敏反应E.自身免疫病 15..I 型超敏反应中;下列哪一个是肥大细胞新合成的介质? A. 组胺B.白三烯C. ECF D.激肽原酶E. FceRI 16. 初乳中含量最多的Ig 是: AIgG B . IgM C . SIgA D . IgE E . IgD D 美国 E 印度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3?半抗原是指 A.有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C.无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 1.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C英国 D 美国E印度 2.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肿瘤 B 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 D 免疫耐受E自身免疫疾病 3.半抗原是指 A.有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B. 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C.无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D. 无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E.以上均不是 4. 以下哪种细胞因子是Th2产生的: A. IL-2 B.IFN-γ C. TNF-α D. IL-4 E.IL-1 5.在阴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是 A. 不能与MHC有效结合的双阳性细胞 B. 与MHC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细胞 C. 与MHC有效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D. 不与MHC-自身肽发生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E. 与MHC-自身肽有高亲和力的单阳性细胞 6.与HLA-B27阳性呈强相关的是 A. 类风湿性关节炎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强直性脊柱炎 D. 肾小球性肾炎咳血综合症 E. 乳糜泻 7. 巨噬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 IgG Fc受体 B.C3b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甘露糖受体 E.抗原识别受体 8.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是 A Ig G B Ig M C Ig E D Ig D E IgA 9.免疫是指 A.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 D.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10. NK细胞活化性受体胞内段带有 A. ITAM B. ITIM C. DD D. DED E. AICD 11.属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A. 破伤风抗毒素 B. 人免疫球蛋白 C.人胎盘免疫球蛋白 D. 白喉类毒素 E. 白喉抗毒素 12. 发病机制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 Arthus反应 E. 类风湿性关节炎 13.关于Ⅳ型超敏反应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B. 抗原注入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 C. 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 D. 能通过血清Ig被动转移 E. 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1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移植排斥反应B. 反复感染C. 肿瘤D. 超敏反应E.自身免疫病 15..I型超敏反应中,下列哪一个是肥大细胞新合成的介质? A. 组胺 B. 白三烯 C. ECF D. 激肽原酶 E. FceRI 16.初乳中含量最多的Ig 是: AIgG B.IgM C.SIgA D.IgE E.IgD 17. 产生IL-1的主要细胞是: A.活化的T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B细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