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奥鹏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10月课程考试(机考)《有机合成单元反应(202010)》.doc

奥鹏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10月课程考试(机考)1119255375 有机合成单元反应(202010) 1.含有直链的烷基苯化合物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制备苯甲酸()。 A.还原 B.酰化 C.酯化 D.氧化 答案: D 2.请指出哪一种化合物可用烘焙法进行磺化()。 A.2,4-二氯苯胺 B.对氯苯胺 C.对甲氧基苯胺 D.间硝基苯胺 答案: B 3.傅-克烃化反应的卤化烃碳链是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碳的伯卤代烷时,常发生()。 A.亲电反应 B.亲核反应 C.重排反应 D.自由基反应 答案: C 4.如下影响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烃化反应的因素不包括()。 A.引入烷基的顺序 B.碱和溶剂 C.烃化试剂的结构 D.催化剂 答案: D 5.当苯环上已有的两个取代基对新取代基的定位效应不一致时,新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取决于已有取代基定位效应的强弱,下列基团排序正确的是()。 A.-N+(CH 3) 3 > -NO 2 > -CF 3 > -CN B. -N+(CH3)3>-CF3>-NO2>-CN C.-N+(CH 3) 3 > -CF 3 > -CN > -NO 2 D.-N+(CH 3 ) 3 > -CN > -NO 2 > -CF 3

答案: B 6.下列硝化剂中活性最强的硝化剂是()。 A.硝酸-醋酐 B.硝酸钠-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答案: B 7.下列酰化剂中,活性最强的是()。 A.CH 3COCl B.CH 3 COOH C. D.C 6 H 5 COCl 答案: A 8.在催化氢化反应中,氢气的来源不可以是()。 A.将氯化钠的水溶液电解 B.将天然气转化 C.水煤气净化 D.将空气深冷分离 答案: B 9.芳香环上C-烃化时,最常用的酸性卤化物催化剂是()。 A.AlBr 3B.AlCl 3 C.BF 3 D.ZnCl 2 答案: B 10.烯烃作烃化剂时常使用()作催化剂。 A.路易斯酸 B.强碱 C.有机酸 D.质子酸 答案: D 11.以下可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有()。 A.季铵盐类 B.叔胺 C.聚醚类 D.冠醚 答案: A 12.当芳环上有()等基团时,反应速率加快,易于磺化。 A.OCH 3、CH 3 B.NO 2 、CHO C.CHO 、OH D. 答案: A

有机合成的一些基本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一些基础反应 有机合成,是指从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经化学反应合成较复杂的化合物的过程。有时也包括从复杂原料降解为较简单化合物的过程。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各种特点,尤其是碳与碳之间以作用力较大的共价键相连,也使得有机合成非常困难。合成路线的多样性让我们有了各种不同的选择,有机合成常常用于工业生产当中,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用料最少,条件最温和,成本最低的合成路线。但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我们必须了解其他的合成路线。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个有机合成里的基础反应。 一、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酯化,皂化和水解等。 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分别是SN1和SN2。 1、SN1机理(即单分子亲核取代):在SN1机理中,亲核取代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底物上的离去基团L的离去,第二步是L离去后生成的正碳离子与亲核试剂结合。第一步反应速率较

慢,是反应速率的决定步骤。使正碳离子稳定的因素均有利于SN1取代的进行。 2、SN2机理(即双分子亲核取代):亲核试剂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离去基团,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协同进行。若反应按照SN2机理进行时,其立体化学特征是进行反应的中心碳原子的构型反转。影响SN2反应活性的因素有,空间位阻,较好的离去基团,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溶剂的极性。 SN1和SN2的区别在于,在SN2反应中,没有碳正离子中间体产生,所以不发生重排。 二、加成反应和消除反应 加成反应分成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 1、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是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是π电子与实际作用的结果。π键较弱,π电子受核的束缚较小,结合较松散,因此可作为电子的来源,给别的反应提供电子。反应时,把它作为反应底物,与它反应的试剂应试缺电子的化合物,俗称亲电试剂。这些物质中的质子,极化的带正电的卤素,又叫马氏加成,由马氏规则而得名“烯烃与氢卤酸的加成,氢加在氢多的碳上”。 2、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是由亲核试剂与底物发生的加成反应。反应发生在碳氧双键、碳氧三键,碳碳三键等等不饱和的化学键上。最有代表性的反应是醛或酮的羰基与格氏试剂加成的反应。RC=O + R'MgCl → RR'C-OMgCl再水解得到醇,这是在有机合成中合成醇常用的方法。 影响亲核加成反应的主要因素有,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离去基团L的离去性。

有机合成单元反应试题

一填空题 1. 苯在氯化制一氯苯时Cl2/C6H6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2过量百分数指的是--------。 3甲醛和乙醛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季戊四醇反应物的摩尔比为。 4卤代反应的三大类型①、②、③。 5对于比较活泼的反应物来进行三氧化硫磺化可采取的措施之一:--------------。 6硝化影响因素--------,----------,-----------,----------,---------。 7F.N.A概念是------------------。 8用F.N.A表示D.V.S关系----------。 9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 10醇的氨解主要有三种工业方法,即--------------、-------------和--------。 11. 氯化深度定义 12.重氮化的反应条件中无机酸的作用①、②、③ 13. 重氮化定义 14. 参与偶合反应的重氮盐称为,与重氮盐相反应的酚类和胺类称作 15. 芳环侧链α-H的取代氯化杂质要求①②③ 16. 混酸硝化过程中出现了混酸发红变暗的现象,是因为。 17. H酸结构式 18、重氮盐偶合反应时,耦合组分是胺类时要求介质PH ,耦合组分是酚类时要求 介质PH是 19.氨基化包括:①、②。 20.偶合反应中,在偏碱性条件下①表现出较强的定位性,而在偏酸性条件下②表现出较强的定位性。 21浓硝酸,稀硝酸,混酸硝化时的活泼质点分别为①、②③。 22.苯的一硝化制硝基苯常用的两种工艺方法是①、②。 23.常用的磺化试剂有①、②、③。 二简答题 1、相转移催化的优缺点和原理? 2、三氧化硫磺化法的优缺点? 3、混酸硝化的优点? 4、稀硝酸硝化的特点? 5、重氮化反应中酸的作用? 6.合成乙酸苄酯的工艺合成过程分析? 7.甲苯侧链氯化所要求的条件? 8.铁粉的预蚀作用? 9.精细化工的特点? 10.如何除去β-萘磺酸中5%的α—萘磺酸? 11.在硝基苯硝化制备间二硝基苯时会同时产生邻位和对位异构体,请用化学法提纯并说明原理? 三、合成类型题 1.氰离子的亲核取代

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危险反应

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危险反应 2018-01-27 有机合成 在有机合成中,完全是重中之重。下面介绍几种在平时做实验中常见的有可能引起危险的反应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丁基锂和DIBAL-H之类的易燃液体试剂参与的反应 1、一般取用100mL以下的试剂,可以用注射器抽取(同时用氮气球平衡内部压力),用量较大的可以用搭桥法:正压搭桥法和负压搭桥法 2、正丁基锂和仲丁基锂可以用注射器抽取。但叔丁基锂由于在针头拔出的瞬间很容易与空气摩擦起火所以只能用搭桥法(三甲基铝也类似极易着火)。 3、丁基锂遇水遇湿极易燃烧,因此反应要确保远离水源,保持操作台干燥整洁。用氮气流吹干反应容器,针头,双头针软管等等确保整个体系无水。 4、空的丁基锂试剂瓶不能乱扔,要安全处理: 先用惰性气体置换瓶内空气,然后用THF稀释,加入乙醇或异丙醇淬灭。 5、用稀盐酸或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时,一定要充分搅拌,开始要做氮气保护下逐滴加入,后面可以加快。整个过程一般在0摄氏度下进行,淬灭温度不能太低,淬灭试剂量至少要大于理论量的50%,先在0度下搅拌10min,后再升温到室温搅拌。 二、重氮甲烷参与的反应 1、重氮甲烷是非常易爆的气体,制备装置是专门定制的一体化装置,绝不允许在实验室用磨口玻璃装置进行制备。 2、重氮甲烷必须现做现用,不允许把制备好的乙醚溶液放在冰箱中保存。 3、剩余的重氮甲烷可以在氮气流保护下用稀醋酸或很稀的盐酸(浓度要小于1N)小心淬灭,淬灭时会放出毒气,要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中进行。 4、操作时动作要轻,不要撞击。 5、制备重氮甲烷的反应不能用油浴加热只能用水浴加热,而且水温不能超过70oC。 三、锂、钠、钾等易燃金属参与的反应 1、要远离水源,保持操作台干燥整洁。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3 3 H3 2 3 H3 2 CH CH2 C H3 2 CH CH=CH (CH3CH2CH2)3 - H3CH2CH2C 22 CH3 CH2 B O CH2CH2CH3 3 CH2CH2C 2 CH2CH3 +O H- O H B-OCH2CH2CH3 CH2CH2CH3 H3CH2CH2 B OCH2CH2CH3 CH2CH2CH3 2 CH2CH3 HOO- B(OCH2CH2CH3)3 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 2 【例】 CH3 1)BH 3 2)H 2 O 2 /OH- CH3 H H OH 3、X2加成 C C Br 2 /CCl 4 C C Br Br 【机理】 C C C C Br Br C Br +C C Br O H2+ -H+ C C Br O H

基础有机化学人名反应

基础有机化学人名反应 第四章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Diels–Alder reaction)(140) 1921年,狄尔斯和其研究生巴克(Back)研究偶氮二羧酸二乙酯(半个世纪后因光延反应而在有机合成中大放光芒的试剂)与胺发生的酯变胺的反应,当他们用2-萘胺做反应的时候,根据元素分析,得到的产物是一个加成物而不是期待的取代物。狄尔斯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反应与十几年前阿尔布莱希特做过的古怪反应的共同之处。这使他开始以为产物是类似阿尔布莱希特提出的双键加成产物。狄尔斯很自然地仿造阿尔布莱希特用环戊二烯替代萘胺与偶氮二羧酸乙酯作用,结果又得到第三种加成物。通过计量加氢实验,狄尔斯发现加成物中只含有一个双键。如果产物的结构是如阿尔布莱希特提出的,那么势必要有两个双键才对。这个现象深深地吸引了狄尔斯,他与另一个研究生阿尔德一起提出了正确的双烯加成物的结构。1928年他们将结果发表。这标志着狄尔斯-阿德尔反应的正式发现。他们也因此获得195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含有一个活泼的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亲双烯体)与共轭二烯类化合物(双烯体)发生1,4-加成,生成六员环状化合物: 这个反应极易进行并且反应速度快,应用范围极广泛,是合成环状化合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的亲双烯体和带有给电子取代基的双烯体对反应有利。常用的亲双烯体有: 下列基团也能作为亲双烯体发生反应: 常用的双烯体有: a.反应机理 这是一个协同反应,反应时,双烯体和亲双烯体彼此靠近,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环状过渡态,然后逐渐转化为产物分子:

反应是按顺式加成方式进行的,反应物原来的构型关系仍保留在环加成产物中。例如: 正常的Diels-Alder反应主要是由双烯体的HOMO(最高已占轨道)与亲双烯体的LUMO(最低未占轨道)发生作用。反应过程中,电子从双烯体的HOMO“流入”亲双烯体的LUMO。也有由双烯体的LUMO与亲双烯体的HOMO作用发生反应的。 b.反应实例

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合成与工艺学

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合成与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 1.1 精细化工的范畴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通称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所谓精细化学品,一般指的是批量小、纯度或质量要求高,而且利润高的化学品。最早的精细化工行业,例如染料、医药、肥皂、油漆、农药等行业,在19世纪前就已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精细化工行业正在不断出现。例如,到1981年列入日本《精细化工年鉴》的精细化工行业共有34个即医药、兽药、农药、染料、涂料、有机颜料、油墨、催化剂、试剂、香料、粘合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感光材料、橡胶助剂、增塑剂、稳定剂、塑料添加剂、石油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高分子凝聚剂、工业杀菌防霉剂、芳香防臭剂、纸浆及纸化学品、汽车化学品、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稀土金属化合物、电子材料、精密陶瓷、功能树脂、生命体化学品和化学促进生命物质等。由此可见,精细化工的范畴相当广泛。 1.2 精细化工的特点 精细化学品在量和质上的基本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特定功能和专用性质。精细化学品的全生产过程除了化学合成(包括前处理和后处理)以外,还涉及到剂型(制剂)和商品化(标准化)两部分。这就导致精细化工必然要具备以下特点: (1)高技术密集度因为精细化工涉及到各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理的、技术的、经济的等多方面的要求和考虑。 (2)多品种例如,根据《染料索引》(Colour Index)1976年第三版的统计,共包括不同化学结构的染料品种5232入其中已公布化学结构的1536个。主要国家经常生产的染料品在2000个以上。 (3)综合生产流程和多用途、多功能生产设备由于精细化工品种多、批量小,并经常更换和更新品种,为了取得高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工厂已采用上述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复习题1教学提纲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复习题1

天津大学出版社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全书章节的复习题 第二章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 供电基吸电基磺化反应速度加快,易于磺化反应速率减慢,较难磺化 卤化(苯环上)反应容易进行,甚至不用催化剂反应较难进行,需要加入催化剂硝化硝化速度快,需要较缓和的硝化剂和硝化条件硝化速度降低,需要较强的硝化剂和硝化条件还原还原反应较难进行,反应温度较高还原反应容易进行,还原反应的温度可降低 1、蒽醌环的定位规律:(磺化)有催化剂(汞盐,钯、铊、铑)α取代,无催化剂β取代。 2、去氢苯: 第四章卤化 3、氯化深度:每摩尔纯苯消耗的氯气的量(摩尔),也称为苯氯比。 4、氯化反混:在苯的连续氯化反应时,如果对反应器型式选择不当、传质不匀,是反应生成的产物未能及时离开,又返回到反应区促进连串反应的进行,这种现象称为氯化反混。 5、卤化过程中,高温宜于发生在α位,低温宜于发生在β位。 6、氟利昂中的A表示C原子数+1,B表示H原子数-1,C表示F原子数。 第五章磺化和硫酸化 7、在磺酸基水解过程中,温度越高,水解反应的速度越快。温度每升高10℃,水解反应增加 2.5~ 3.5倍,而相应的磺化反应的速度仅增加2倍(可利用此水解特性,在反应过程中去掉磺酸基)。温度升高也会促进副反应速度加快。 8、液相磺化:用过量硫酸磺化是以硫酸为反应介质,反应在液相进行,在生产上常称“液相磺化”。 9、由于芳磺酸大多是固体,易溶于水,有些芳磺酸在50%~80%的硫酸中溶解度较小,故采用以下几种分离与精制的方法:稀释析出法、稀释盐析法、中和盐析法、脱硫酸钙法(为了使产品与过量

西工大2020年4月《有机合成单元反应》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西工大2020年4月《有机合成单元反应》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要答案:wangjiaofudao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芳香族伯胺进行重氮化反应时,反应体系中必须()。 A.亚硝酸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B.亚硝酸不能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C.体系呈弱酸性 D.用盐酸作为酸性物质 正确答案:A 2.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酰化试剂的是()。 A.酰氯 B.丙酮 C.乙醇 D.苯基甲基酮 正确答案:A 3.关于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还原剂的参与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B.在有机分子中增加氢或减少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C.氢化是还原反应的一种形式 D.有机化合物从电解槽的阳极上获得电子而完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D 4.烯烃作烃化剂时常使用()作催化剂。 A.路易斯酸 B.强碱 C.有机酸 D.质子酸 正确答案:D 5.磺化反应过程中,为了避免磺化剂浓度局部过高和可能发生局部过热现象而导致副反应,可采取下列措施()。 A.搅拌 B.加热 C.冷却 D.加入水 正确答案:

6.下列硝化剂中活性最强的硝化剂是()。 A.硝酸-醋酐 B.硝酸钠-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正确答案: 7.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主要是()。 A.煤、石油、天然气 B.石油、煤 C.石油、天然气 D.煤、石油、天然气、农林副产品 正确答案: 8.下列酰化剂中,活性最弱的是()。 A.CH3COCl B.CH3COOH C. D.C6H5COCl 正确答案: 9.对于苯的一磺化反应,当苯环上存在下列哪种取代基时,将不利于磺化反应的进行?() A.-Br B.-OH C.-CH3 D.-NH2 正确答案: 10.当芳环上有()等基团时,反应速率加快,易于磺化。 A.OCH3、CH3 B.NO2、CHO C.CHO 、OH D. 正确答案: 11.关于溶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剂对反应物和反应产物不发生化学反应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提纲

《有机合成》学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 精细化学品的概念?利润率? 2. 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有哪些? 3. 精细有机合成的主要单元反应有哪些? 第二章精细有机合成基础 1. 亲电试剂、亲核试剂、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 芳香族氢被取代的反应(亲电取代)的反应机理? 3. 芳环的二元亲电取代定位规律?(定位基团?活化或钝化?)两类定位基团?P8-9 4. 已有取代基对亲电反应的其他影响(取代基空间效应?极性效应?新引入取代基空间效应? 5. 亲电试剂活泼性(电子效应)对反应速度和选择性的影响?P10 6. 反应条件对亲电反应影响?(温度?使反应变为可逆而改变选择性) 7.两个取代基的定位规律?(一致,不一致时判断)P11 8. 萘环的定位规律及原因?是否比苯环活泼?已有一个取代基后萘环的定位规律? 9. 蒽醌环定位规律?为什么亲电取代活性低? 10. 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反应的三类历程是什么? 11. 化学反应计量学?(书本上的概念P14-16) 12. 质子传递型和非质子传递型溶剂?结合常见的例子理解 13. Lewis酸碱理论 第三章卤化 1. 芳环上的取代卤化反应机理?以取代氯化为例,说明不同催化剂下产生活泼质点的原理) 2. 2,6-二氯苯酚的制备和2,6-二氯苯胺的制备 3. 碘化反应中常使用的试剂组合?为什么?实例 4. 羰基α-H取代卤化反应机理?(酸催化和碱催化)使用酸或碱催化剂时需要注意的点。被卤化物结构的影 响? 5. 三氯乙醛的制备方法 6. 芳环侧链-H取代卤化反应机理?引发剂是什么? 7. 饱和烃的取代卤化中常见烷烃分子不同C-H键反应活性? 8. 卤素对双键的加成卤化反应的两类机理? 9. 卤化氢对双键的加成是平衡反应,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亲电加成反应机理?反应物结构对反应影响(卤化 氢活性和马氏加成规则、重要实例);自由基加成卤化也符合马氏规则,为什么? 10. 置换卤化:SN1和SN2亲核取代反应机理有何不同? 12. 卤原子置换醇羟基的反应活性、反应过程。 13. 卤原子置换羧基和杂环上羟基的试剂。 14. 氟原子置换氯原子的例子 15. 卤原子置换重氮基和硝基(注意机理区别,课本上的例子) 第四章磺化和硫酸化

有机合成常用的技巧

有机合成常用的技巧 湖州中学刘羽中 关键词:有机推断有机合成 如果说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王冠的话,有机合成是则是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有机合成和推断是有机中的精华。也是高考化学中的必考体型。 有机推断、有机合成的常用方法: 1.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双键 ①通过消去反应得到C=C双键,如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通过氧化反应得到--,如烯烃、醇的氧化 (2)引入-OH ①加成反应:烯烃与水的加成、醛酮与H2的加成 ②水解反应: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醇钠(盐)的水解 (3)引入-COOH ①氧化反应:醛的氧化②水解反应:酯、蛋白质、羧酸盐的水解 (4)引入-X ①加成反应:不饱和烃与HX加成②取代反应:烃与X2、醇与HX的取代 2.官能团的改变 (1)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如:伯醇醛羧酸酯 (2)官能团数目的改变 如: (3)官能团位置的改变 3.官能团的消除 (1)通过加成可以消除C=C或C≡C(2)通过消去、氧化、酯化可以消除-OH (3)通过加成(还原)或氧化可以消除--H(4)通过水解反应消除--O-(酯基) 4.碳骨架的增减 (1)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碳键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常见方式有酯化、有机物与HCN反应以及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2)变短;如烃的裂化裂解、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的氧化、羧酸盐脱羧反应等。 三个重要相对分子质量增减的规律 1.RCH2OH RCHO RCOOH

M M-2M+14 2.RCH2OH CH3COOCH2R M M+42 3.RCOOH RCOOCH2CH3 M M+28 (关系式中M代表第一种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 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几种情况 应对策略 一、利用结构性质推断 有机物性质是与其所具有的官能团相对应的,可根据有机物的某些性质(如反应对象、反应条件、反应数据、反应特征、反应现象、反应前后分子式的差异等等)。首先确定其中的官能团及位置,然后再结合分子式价键规律、取代产物的种类、不饱和度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再根据题设要求进行解答。 例化合物A(C8H8O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的物质,从A出发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复习题1

天津大学出版社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全书章节的复习题 第二章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 1、蒽醌环的定位规律:(磺化)有催化剂(汞盐,钯、铊、铑)α取代,无催化剂β取代。 2、去氢苯: 第四章卤化 3、氯化深度:每摩尔纯苯消耗的氯气的量(摩尔),也称为苯氯比。 4、氯化反混:在苯的连续氯化反应时,如果对反应器型式选择不当、传质不匀,是反应生成的产物未能及时离开,又返回到反应区促进连串反应的进行,这种现象称为氯化反混。 5、卤化过程中,高温宜于发生在α位,低温宜于发生在β位。 6、氟利昂中的A表示C原子数+1,B表示H原子数-1,C表示F原子数。 第五章磺化和硫酸化 7、在磺酸基水解过程中,温度越高,水解反应的速度越快。温度每升高10℃,水解反应增加2.5~3.5倍,而相应的磺化反应的速度仅增加2倍(可利用此水解特性,在反应过程中去掉磺酸基)。温度升高也会促进副反应速度加快。 8、液相磺化:用过量硫酸磺化是以硫酸为反应介质,反应在液相进行,在生产上常称“液相磺化”。 9、由于芳磺酸大多是固体,易溶于水,有些芳磺酸在50%~80%的硫酸中溶解度较小,故采用以下几种分离与精制的方法:稀释析出法、稀释盐析法、中和盐析法、脱硫酸钙法(为了使产品与过量的硫酸得到分离,并且能尽量减少产品中的无机盐含量,某些硫酸特别是多硫酸,可以可以采用脱硫酸钙的方法分离) 10、共沸去水磺化,也成为气相磺化,对于挥发性较高、沸点较低的芳烃,水可以与过量的芳烃共沸一起蒸出。同时,硫酸的利用效率可以提到90%以上。反应介质要求沸点适当,又不易被磺化。且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而蒸出。 11、在烘焙磺化过程中,由于有机胺类都有剧毒,故温度控制在180℃~200℃。 第六章硝化及亚硝化 12、非均相混酸硝化(工业上最常用,最重要的硝化方法):当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都呈液态且难溶或不溶于废酸时,常采用非均相的混酸硝化法。或答,被硝化物与硝化剂介质不完全互溶的液相硝化反应,称为非均相硝化反应。 13、在100%的硝酸中,有1%的硝酸转化成NO2+;未解离的硝酸分子约占97%,NO3-约占1.5%,H2O约0.5%。 14、硝化反应中尿素的作用:最初可起破坏亚硝酸的作用,使硝化速度加快;但反应是定量的,当尿素的加入量超过亚硝酸摩尔数的1/2时,硝化速度开始下降。 15、将非均相硝化反应分为三种类型:缓慢型,快速型,瞬间型。 16、甲苯在62.4%~66.6%H2SO4中的硝化属于缓慢型;在66.6%~71.6%H2SO4中的硝化属于快速型;在71.6%~77.4%H2SO4中的反应属于瞬间型。 17、呋喃,噻吩在混酸中易被破坏,但在硝酸-乙酐中能被硝化而不被破坏。 18、相比:是指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量比,有时也称酸油比。 19、硝酸比Φ:硝酸和被硝化物的摩尔比,有时也用硝酸过剩率表示,即实际硝酸用量比理论硝酸用量过量的摩尔

有机合成单元操作试题

有机合成单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题库50)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2题,题库60)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7个空,题库35空)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题,题库5题) 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2题,题库10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有机物性质的是( ) A易燃B易挥发C无副反应 C 2下列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食盐B硝化甘油C硝基氯苯 A 3硝化反应中,被硝化物芳环上有( )基团时,硝化速度较慢。A.-OH B.-NH2 C.-NO2 C 4被硝化物引入硝基(-NO2)的反应称为( )反应。A硝化B亚硝化C过硝化 A 5硝酸分解产生水和红棕色气体( )。A一氧化氮B二氧化氮C三氧化氮 B 6绝热硝化工艺中,硝酸比为( )。A.1.0:1.1 B.2:3 C.3:4 A 7下列关于硫酸性状说法正确的是( )。 A.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B.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C.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 B 8酸油比高,酸相中被硝化物的溶解量大,反应速度( )。 A.快 B.慢 C.适中A 9硝化反应中,硝酸比是指( )。 A.硝酸和被硝化物的体积比 B.硝酸和被硝化物的质量比 C.硝酸和被硝化物的摩尔比C 10硝化反应加料过程中若发现( )色气体,则要停止加料,采取紧急措施。 A.红色 B.红棕色 C.黄色 B 11硝化工艺被硝化物料有苯、甲苯、( )等原料。 A.氯苯 B.硫化钠 C.橡胶 A 12酸油比过小,酸浓度( )反应剧烈,温度不易控制。A.过高B.过低C.适中 A 13硝基苯酚为( )。A.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B.淡黄色结晶C.无色油状液体 B 14苯混酸连续硝化工艺中,关于多釜串联连续硝化工艺说法错误的是( )。 A.技术成熟 B.能量消耗小 C.安全性较差B 15硝酸-醋酐溶液用前配置,若放置过久,易产生有爆炸危险的( )。 A.四硝基乙烷 B.四硝基甲烷 C.四硝基丙烷 B 16硝化反应中,硝化速度较快,说明被硝化物芳环上可能含有( )。A.-CF3 B.-NH2 C.-COOH B 17氯苯被硝化生成( )。A.硝基苯B.硝基氯苯C.硝基甲烷B 18硝化废渣,一般销售给具有( )的企业。 A.化学品处理资质 B.危险化学品处理资质 C.危险化学品回收处理资质 C 19硝化反应是( )反应。A.吸热B.放热C.物理B 20直接硝化是以硝基取代被硝化物分子中的( )。 A.磺酸基 B.重氮基 C.氢原子C 21被硝化物芳环上有-OH、-OR等基团时,产物以( )。 A.间位异构体为主 B.邻、对位产物为主 C.无机物为主 B 22硝化废渣,主要来自硝化物分离( )工序。A.硝化B.混酸C.精制C 23硝基苯精馏是以( )为热源,禁止使用明火加热。A.热水B.水蒸气C.导热油B 24苯被硝化生成( )。A.硝基苯B.硝基氯苯C.硝基甲烷A 25硝化岗位火灾涉及的危险过程主要是硝化反应过程、( )过程。 A.萃取 B.油相与酸相分离 C.有机物与水分离 B 26混酸配制岗位火灾涉及的危险物料有具有氧化性、腐蚀性的硫酸和( )等。 A.磷酸 B.具有氧化性、腐蚀性的硝酸 C.具有氧化性、腐蚀性的盐酸B 27硝化甘油又名( )。A.甘油三硝酸酯B.甘油硝酸酯C.甘油二硝酸酯A 28硝化反应释放的热量随反应速度的加快而( )。A.迅速增加B.迅速减少C.不变A 29硝化甘油生产工艺洗涤作业中,除去硝酸甘油中的酸性物质,一般采用( )。A.冷水洗涤B.冷水洗涤、温水洗涤C.冷水洗涤、温水洗涤和碱洗净化C 30硝化工艺中,混酸的配制应严格控制加料次序,一般情况下次序应为( )。

江苏省高考化学二轮 选择题有机合成

【有机合成】 51. 我国科研人员从天然姜属植物分离出的一种具有显著杀菌、消炎、解毒作用的化合物H。H的合成路线如下: (1) A→B的反应类型是。 (2) 化合物B中的含氧官能团为和(填官能团名称)。 (3)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 。 Ⅰ. 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Ⅱ. 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Ⅲ. 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物之一也能发生银镜反应(4) 实现F→G的转化中,加入的化合物X(C12H14O3)的结构简式 为。 (5) 化合物是合成紫杉醇的关键化合物,请写出以和CH3CHO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2CH2CH3CH2OH CH3CHO

52. 化合物F是有效的驱虫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1) 化合物A的官能团为和(填官能团名称)。 (2)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3) 在B→C的转化中,加入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 (4)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C10H16O2)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 。 Ⅰ. 分子中含有六元碳环Ⅱ. 分子中含有两个醛基 (5)已知:RCH2Br 化合物是合成抗癌药物白黎芦醇的中间体,请写出以 、和CH3OH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H2C CH2CH3CH2Br CH3CH2OH 53.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1) 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D的结构简式为。 (2) A→B的化学方程式为。 (3) 由D生成利多卡因的反应类型是。 (4) 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5) 已知:RCH2COOH,写出以苯和乙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2CH2CH3CH2Br C H3CH2OH 54. 4硫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抑菌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HOOCCH2NH2 (1) 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E→F的反应类型为。 (2)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是苯的衍生物,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其中3个为甲氧基(—OCH3),在苯环上的位置与C相同,每摩尔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X的结构简式 为。 (3) 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第二章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 1、蒽醌环的定位规律:(磺化)有催化剂(汞盐,钯、铊、铑)α取代,无催化剂β取代。 2、去氢苯: 第四章卤化 3、氯化深度:每摩尔纯苯消耗的氯气的量(摩尔),也称为苯氯比。 4、氯化反混:在苯的连续氯化反应时,如果对反应器型式选择不当、传质不匀,是反应生成的产物未能及时离开,又返回到反应区促进连串反应的进行,这种现象称为氯化反混。 5、卤化过程中,高温宜于发生在α位,低温宜于发生在β位。 6、氟利昂中的A表示C原子数+1,B表示H原子数-1,C表示F原子数。 第五章磺化和硫酸化 7、在磺酸基水解过程中,温度越高,水解反应的速度越快。温度每升高10℃,水解反应增加2.5~3.5倍,而相应的磺化反应的速度仅增加2倍(可利用此水解特性,在反应过程中去掉磺酸基)。温度升高也会促进副反应速度加快。 8、液相磺化:用过量硫酸磺化是以硫酸为反应介质,反应在液相进行,在生产上常称“液相磺化”。 9、由于芳磺酸大多是固体,易溶于水,有些芳磺酸在50%~80%的硫酸中溶解度较小,故采用以下几种分离与精制的方法:稀释析出法、稀释盐析法、中和盐析法、脱硫酸钙法(为了使产品与过量的硫酸得到分离,并且能尽量减少产品中的无机盐含量,某些硫酸特别是多硫酸,可以可以采用脱硫酸钙的方法分离) 10、共沸去水磺化,也成为气相磺化,对于挥发性较高、沸点较低的芳烃,水可以与过量的芳烃共沸一起蒸出。同时,硫酸的利用效率可以提到90%以上。反应介质要求沸点适当,又不易被磺化。且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而蒸出。 11、在烘焙磺化过程中,由于有机胺类都有剧毒,故温度控制在180℃~200℃。 第六章硝化及亚硝化 12、非均相混酸硝化(工业上最常用,最重要的硝化方法):当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都呈液态且难溶或不溶于废酸时,常采用非均相的混酸硝化法。或答,被硝化物与硝化剂介质不完全互溶的液相硝化反应,称为非均相硝化反应。 13、在100%的硝酸中,有1%的硝酸转化成NO2+;未解离的硝酸分子约占97%,NO3-约占1.5%,H2O约0.5%。 14、硝化反应中尿素的作用:最初可起破坏亚硝酸的作用,使硝化速度加快;但反应是定量的,当尿素的加入量超过亚硝酸摩尔数的1/2时,硝化速度开始下降。 15、将非均相硝化反应分为三种类型:缓慢型,快速型,瞬间型。 16、甲苯在62.4%~66.6%H2SO4中的硝化属于缓慢型;在66.6%~71.6%H2SO4中的硝化属于快速型;在71.6%~77.4%H2SO4中的反应属于瞬间型。 17、呋喃,噻吩在混酸中易被破坏,但在硝酸-乙酐中能被硝化而不被破坏。 18、相比:是指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量比,有时也称酸油比。 19、硝酸比Φ:硝酸和被硝化物的摩尔比,有时也用硝酸过剩率表示,即实际硝酸用量比理论硝酸用量过量的摩尔分数。 附:计算题。氯苯一硝化时,用质量含量98%发烟硝酸和98%浓硫酸来配置混酸。要求D.V.S=1.27,Φ=1.07。试计算1Kmol氯苯一硝化剂硝化氯苯时用多少千克98%发烟硝酸?多少千克98%浓硫酸?并计算所配混酸的质量和组成。已知HNO3分子量63。 解:1Kmol氯苯硝化时所需纯硝酸质量为,

20.10月西工大《有机合成单元反应》机考随机作业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傅-克烃化反应的卤化烃碳链是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碳的伯卤代烷时,常发生()。 A.亲电反应 B.亲核反应 C.重排反应 D.自由基反应 正确答案:C 2.下列硝化剂中活性最强的硝化剂是()。 A.硝酸-醋酐 B.硝酸钠-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正确答案:B 3.当苯环上已有的两个取代基对新取代基的定位效应不一致时,新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取决于已有取代基定位效应的强弱,下列基团排序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B 4.磺化反应过程中,为了避免磺化剂浓度局部过高和可能发生局部过热现象而导致副反应,可采取下列措施()。 A.搅拌 B.加热 C.冷却 D.加入水 正确答案:A 5.一个自由基反应的完成,可以用以下哪几个阶段来描述()。 A.自由基的生成、反应链的传递、反应链的终止 B.反应链的传递、反应链的终止、自由基的生成 C.反应链的终止、自由基的生成、反应链的传递 D.光照产生自由基、产生的自由基在受热下反应、自由基相互碰撞而终止反应 正确答案:A 6.指出下列反应中,哪些是亲电试剂?() A.PCl芳环侧链氯化催化剂) B.PC(氯原子置换羟基反应剂) C.HBr(溴置换醇羟基反应剂)

D.HBr(丙烯制2-溴丙烷反应剂) 正确答案:C 7.下列物质属于磺化试剂的是()。 正确答案:A 8.下列酰化剂中,活性最弱的是()。 正确答案:B 9.在一定温度下苯甲醚用硝酸-醋酐硝化时,硝基主要进入甲氧基的()。 A.邻位 B.对位 C.间位 D.邻位和对位 正确答案:D 10.下面哪一个化合物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A.苯 B.氯苯 C.二硝基苯 D.苯胺 正确答案:D 11.关于Friedel-Crafs反应,指的是()。 A.N-烃化 B.O-烃化 C.C-烃化 D.S-烃化 正确答案:C 12.用混酸硝化芳烃,混酸是指()。 A.硝酸与硫酸的混合物 B.硝酸与盐酸的混合物 C.硝酸与磷酸的混合物 D.硫酸与盐酸的混合物 正确答案:A

有机合成的一般解题方法

专题有机合成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复习目标】熟悉有机合成中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碳链的增减,官能团的保护等),掌握有机合成的思路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人教版),与过渡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编排上作了较大调整:突出从官能团的结构出发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增加了获取有机物结构信息的现代物理方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扬氢谱),增加了有机合成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这些变化有可能对高考的有机试题命题带来影响。特别是有机合成的新题型应引起重视。 【机化学基础(选修5,人教版)P64-65:以有机反应为基础的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其过程就象建筑师建造一座大厦,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地向上构建。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连上一个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进行第二步反应,合成出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按照目标化合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一样,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和廉价的。】 (一)有机物合成的基础知识 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 (1)在分子中引入官能团的方法 ①引入卤原子 a.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②引入羟基 a.加成反应(烯加水、醛酮加氢) b.水解反应酯的水解 ③引入双键 a.加成反应(炔烃的加氢) b.消去反应(卤代烃、醇的消去) ④引入醛基或酮基:由醇羟基通过氧化反应可得到醛基或酮基。 (2)从分子中消除官能团的方法 ①经加成反应消除不饱和键 ②经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等反应消去-OH ③经加成或氧化反应消除-CHO ④经水解反应消去酯基。 ⑤经过水解、消去反应消去-X 2.有机合成中碳链的增减 (1)增长碳链的方法:①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如乙烯→聚乙烯)、不饱和烃与HCN的加成后水解等。 ②酯化反应(如乙酸与乙醇转化为乙酸乙酯等)。③有机合成题中碳链的增长,也有可能以信息给出,此类问题中应

20.10月西工大《有机合成单元反应》机考作业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傅-克烃化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是()和质子酸。 A.固体酸 B.有机酸 C.超强酸 D.路易斯酸 正确答案:D 2.最常用的胺基化剂是()。 A.氨水 B.气氨 C.液氨 D.碳酸氢氨 正确答案:A 3.在间歇硝化过程中,反应的开始阶段,突然停止搅拌或由于搅拌桨叶脱落而导致搅拌失效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 A.停止搅拌,两相很快分层,大量活泼的硝化剂在酸相中积累,若再次开动搅拌,将会突然发生激烈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热,温度失去控制,因而发生事故 B.硝酸将会分解而发生爆炸 C.停止搅拌会使反应物的粘度增加很快 D.反应中生成的热量无法及时移走 正确答案:A 4.含有直链的烷基苯化合物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制备苯甲酸()。 A.还原 B.酰化 C.酯化 D.氧化 正确答案:D 5.下列N-酰化方法中,()方法是可逆反应。 A.用羧酸的N-酰化 B.用酸酐的N-酰化 C.用酰氯的N-酰化 D.用二乙烯酮的N-酰化 正确答案:A

6.下面哪一个化合物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A.苯 B.氯苯 C.二硝基苯 D.苯胺 正确答案:D 7.()是各类烃化剂中生产成本最低、来源最广的原料。 A.烯烃 B.卤代烷烃 C.醇类 D.酯类 正确答案:A 8.按极性分类,下列溶剂中哪一个是极性溶剂?() A.丙酮 B.环己烷 C.苯 D.甲烷 正确答案:A 9.当芳环上有()等基团时,反应速率加快,易于磺化。 A.NO2、CH3 B.NO2、CHO C.CH3、OH D. 正确答案:C 10.甲苯进行磺化时,磺酸基团主要在()。 A.邻位 B.对位 C.邻对位 D.间位 正确答案:C 11.下列物质属于磺化试剂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有机合成知识点

第四节有机合成 李度一中陈海思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的概念 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 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 4、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 (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通常采用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应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为减少合成步骤,应尽量选择与目标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原料。步骤越少,最后产率越高。 (3)合成路线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化合物中,达到零排放。 (4)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综合运用有机反应中官能团的衍变规律及有关的提示信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时则要综合运用顺推或逆推的方法导出最佳的合成路线。 二、有机合成题的分析方法 解答有机合成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合成的有机物属于哪一类有机物,带有何种官能团,然后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或题给信息,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或消去的方法,尽快找出合成目标有机物的关键点和突破点。基本方法有:1、正向合成分析法 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其思维程序是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逆向合成分析法

逆向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一样,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的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和廉价的。 三、有机物推断的必备基础知识 1、熟悉衍生物之间的转化 2、烃和烃的衍生物间的转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