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才工作调研情况

人才工作调研情况

人才工作调研情况
人才工作调研情况

人才工作调研情况

我市目前人才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人才结构不合理。一是职类结构不合理,管理人才特别是熟悉WTO运作规则的外向型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卫生、农林牧和企业管理等一线人才紧缺。

2、人才资源投资少。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方财政较为困难,在人才资源开发投资方面严重不足,导致人才队伍学历偏低,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大,思想观念落后,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和效益意识不强,严重束缚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低学历层次所占比例大,知识老化。我市人才队伍从数量上看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历史原因,低学历占的比重大,无专业知识,知识老化,观念落后,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使人才队伍输入新鲜血液,是提高我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

4、人才使用率不高。某些部门和单位对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使用人才上有偏见,甚至认为有文化的没有无文化的好用,文化越高越不好用的陈旧观念,致使不能发挥人才的能动性,造成人才的浪费,有部分人才学非所用,加之竞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影响了人才潜能的发挥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弊端没有得到彻底破除,对人才的使用达不

到“岗尽其人、才尽其用”的目的,人才使用效率不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市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要紧紧围绕“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建设粤西经济强市的目标和任务,实现结构调整、城镇化、对外开放、科技兴市和可持发展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同时,今后要继续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保证。

1、用人先育人。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全体劳动者文化素质,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办好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近期内要继续推动茂名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的建设,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后备人才。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加快培养本科以上学历的速度,逐步提高人才学历层次。

2、坚持人才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施人才资本高效运营

战略。一是加大人才资本投入,以强大的人才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把人才资本投资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使全市人才资本投资占本级政府财政支出比例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导、用人单位、社会组织投资为主体、民间、个人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社会化的人才资本投资体系,为全市人才开发提供充足的资本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动力。二是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实现人才资源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坚持引进人才与使用现有人才并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盘活人才存量,不断发掘人才潜能。通

过“公选”、“公推”等方式,抓紧把那些有高度责任感、有较强事业心、有出色才能、有顽强拼搏精神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重要领导岗位上来。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按照人才工作协调发展的要求,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各类人才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范围,重视发挥党外人才的作用,调动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巾帼人才的独特优势和老专家、老学者的余热作用。三是构建开放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各级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体制改革。通过整合、重组等方式积极培育大型人才服务机构,鼓励民间、国(境)外资本参与人才中介服务产业,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人才市场运行格局。进一步消除社会保障等人才流动中的体制性障碍,打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人才流通渠道,实现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联网贯通,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实现人才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2、在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继续推行竞争上岗,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潜能。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制度,体现优胜劣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人才自身素质。彻底破除论资排辈的思维定势,达到“岗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人才在奋发进取的环境中创造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实现责任、贡献、报酬相统一。

3、继续加大人才投资,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提高人才素质是盘活现有人才的关键,而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也有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我市财政要逐年加大人才投入,人事培训部门要不断建立、完善各个层次的学习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对干部职工进行分类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使之适应发展需要。

4、建立留住人才的机制。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亡,是千古不变的哲理,而我市的优秀人才往往留不住。主要原因可能就在留住人才的机制上,所以要留住人才,关键要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让人才不仅愿意来,而且留得住、干得顺。

5、要正确认识和使用人才。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认人的水平,量才而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如果使用不当,再优秀的人才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要保证人才使用得当,既要注意使工作与人的才能相适应,也要注意使工作与人才性格相适应,使其有明确的职责。而我市目前的人才队伍普遍存在职责不明、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等现象,不利于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拓宽识人视野和用人渠道,做到“赛马场上选良驹”,从而使更多的真才脱颖而出。

6、加强引人和引进工作。借鉴各地人才柔性流动的有效方式和人才资源共享的原则,多渠道引进各类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注意引进石化、农业、林业、卫生、教育、环保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7、建立以信息化为重点的人才市场体系。人才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革命为重要基础的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进入信息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则是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时就迎来了信息化的浪潮。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的。同样,我市在建立人才体系上,既面临着加快有形市场建设的任务,又面临着人才市场网络化的任务,需要不失时机地加快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人才优化配置方面的应用,以信息化带动人才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加快人才市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建立人才资源信息网络,积极开展信息发布、上网招聘、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人才信息服务,促进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的发展和过渡。要继续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建立行业人才市场、企业人才市场、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农村人才市场,扩大人才市场的覆盖面和渗透力。要建立和健全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制定人才中介机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推动人才中介上规模、上水平。要发展人才测评和职业指导等新型服务项目。引进和借鉴先进的测评技术,研究建立指标合理、手段先进、操作性强的人才测评体系;广泛收集、分析、发布职业供求信息,全面开展人才择业咨询、求职、培训等业务。

8、建立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获取人才的基本途径在于教育和培养。一是要按照国际化、市场化的规则,结合经济发展特

别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快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设置,大力培养石化、卫生、农林牧和企业管理等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以保证人才的专业结构更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二是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加强对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在内容上突出法律、市场经济、现代管理等知识,在形式上可结合学历提高、知识更新、岗位培训等方式进行。三是坚持“国内培

养”与“国外深造”相结合,积极组织和选派人员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培训,拓宽境外培训渠道,特别是到与我市产业结构相近的国家进行短期培训,培养造就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汇报材料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汇 报材料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管理,以“重培养、强引进、调结构、抓激励”为主要思路,紧紧抓住吸引、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实行战略性人力资源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加快科研技术人才成长。 下面,我就院人力资源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人力资源概况 (一)院整体人力资源情况 院现有职工X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人数的70%,博士生X名,研究生X 名,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X%。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职工近100人,占全体职工人数X左右。院行业专业人才齐全,拥有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建筑师X余人,工程师、建筑师X余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数比列超过X%。省管专家1人;国家级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一、二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会计师、翻译等50余人,注册技术人员比列达到总人数的25%。 (二)科研人员情况 我院从事科研人员近X人,主要集中在从事建筑结构、地基、建材、建筑节能等方面研究的五大检测研究所。科研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20余人,博士学历3人,其余大部分为本科学历。职称方面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师40余人。 二、薪酬制度

(一)基本薪酬: 主要由基本薪、学历薪、职称薪、职务薪和院龄薪构成。在薪酬结构上既从基本薪和院龄薪上来保持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公平,又在学历薪、职称薪方面体现个人价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二)注册奖励: 为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国家注册执业职格考试,院对员工考取获得各级注册证书分别实行一次性奖励和长期津贴。(三)绩效奖励: 科研人员绩效采取与项目、课题挂钩的机制,实行按贡献提成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对于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上一是从科研本身取得的实际成绩、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量化角度去评价。二是从科研成果的各方面效益、价值等宏观方面去评估,从客观上准确评估单个科研成果在整个科研领域和企业发展领域中的积极和影响作用,注重深度挖掘科研的影响力和长远价值。通过绩效的奖励,使人力资源能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逐渐建立更加完善适合科研不断发展的激励机制。 三、科研人才培养 对于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我们主要注重“四个能力”、采用“五种方式”。 “四个能力”——一是科技研究开展能力,包括开展有关专业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对科研方向的确定、计划、研究和完成能力,以及熟悉科研工作行业发展趋势和判断的能力;二是科研攻关能力,包括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完成重大项目能力;三是领导带头能力,包括对项目的管理、策划、控制能力,以及管理、领导科研人才的能力;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包装、宣传的能力。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合集5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合集5篇 【篇一】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以来,伊金霍洛**以“人才强**”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借载体平台之智,在引进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才上突破提升。积极融入自治区和市“一心多点”柔性引才工作新格局,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模式,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评估,对外发布人才需求目录,着力加强在煤电、煤化工、煤机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力争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左右,确保引进的人才是符合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借乡村振兴之势,在培养集聚本土专家人才上突破提升。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百村百名实用人才工程”为载体,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储备培养力度,通过持续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激发实用人才创业活力,切实提高实用人才致富能力,使一大批具有创新带富能力的农村牧区“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使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真正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场的主力军。 借政策支持之力,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突破提升。对现有人才政策执行情况开展“回头看”,没配套的抓紧配套,不完善的抓紧完善,落实不到位的抓紧

推动。认真开展人才服务月活动,统筹使用好人才政策奖补资金,畅通服务人才绿色通道,在交通出行、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投资兴业、评先评优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爱才敬才、引才聚才、成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篇二】 2020年,**区紧扣“以用为本”主题,突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以工作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党管人才、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上精准发力,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格局,持续不断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一是着力构建人才强区新格局。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一心多点”人才工作理念和市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调整充实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强培育教育、卫生等10支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推动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构建导向明确、重点突出、权重优化的人才工作考评指标体系,着力加强全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谋划布局,构建人才强区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是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强化人才效益意识,建立灵活高效的引才机制。用活用好“海纳百川”引才品牌,加大开展赴外招才引智和政策推介活动力度,在用好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引进等传统“刚”性引才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人理念,探索团队引才、“靶向”引才等方式,推动柔性引才破题见效,实现人才工作“刚”“柔”并济。推动载体建设,建好用活人才培育平台。发挥人才孵化站点的培育作用,做到按需引进,

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县人才工作调研报 告 1 2020年4月19日

XX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引进急需、注重培养、留住人才、创新机制”的人才开发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科教兴县”战略,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当前我县人才资源的现状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一)人才队伍资源现状 截止底,全县有各类人才5274人,其中: 1、党政人才:1165人,女315人,少数民族896人,研究生5人,大学本科223人,大学专科及以下938人,35岁及以下382人,36岁及以上783人; 2、经营管理人才:134人,女47人,少数民族87人,大学本科13人,大学专科及以下121人,35岁及以下31人,36岁及以上103人;

3、专业技术人才:2494人,女973人,少数民族165人,大学本科289人,大学专科及以下2205人,35岁及以下1729人,36岁及以上765人; 4、技能型人才:827人,女38人,少数民族526人,大学本科386人,大学专科及以下441人,35岁及以下186人,36岁及以上641人; 5、农村实用型人才:654人,女27人,少数民族487人,中专2人,高中208人,初中及以下444人。 (二)人才队伍结构特点 人才总量不足。全县各类人才5274人,仅占全县同期人口总数的2.2%,远低于全省、全州水平,人才增长幅度较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量不协调,同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造成的人才闲置与基层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依然突出。 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内部结构不均衡,在五支人才队伍中,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仅占人才总量的 2.5%,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少数民族人才占人才总量的64.9%与我县人口比例不相适应;大专及以上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党政人才中;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中专及以上学历,仅占全县人才总量的8%; 人才分布不均衡。行业分布不均匀,且学历低,人才主要 3 2020年4月19日

青年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青年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篇一:公司青年人才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根据公司党委部署,按照公司关于人才建设的相关要求,围绕分公司人才建设工作重点,结合我们工作实际,现在向在座的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目前青年人才总量及结构分析分公司人员构成相对年轻,青年人才学历较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强。钢结构分公司目前有35岁以下青年人才34人,占分公司人员总量(90人)的38%,占管理人员总量(58人)的58%,其中2002年以前引进的有3人、2002年引进的有15人、2020年引进的有5人、2020年引进的有11人;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18人、中专学历6人;中层干部和项目经理8人、业务骨干26人。二、近两年接收和流失的青年人才情况1、由于分公司成立时间较短,自2002年正式并入总公司以来,我们共引进青年人才34人,其中应届大中专毕业生18人,工作2~3年成熟人才16人,仍然存在新毕业的大学生在分公司磨练两年,羽翼丰满后就流向工资待遇较高,福利较好的外企、私企或事业单位的情况。2、分公司成立后共有8名青年职工离职,他们全部为仅在分公司工作1~2年的本科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以设计岗位人员离职情况更为突出,离职人员总数是现有设计人员的一半。从离职原因分析,8人中有3人属于追求更高收入的工作岗位而流失,有1人出国留学,另4人是由于分公司双向选择后认为不适合分公司要求而被淘汰的人员。从以上青年员工流失原因可以分析出,

我们部分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与市场价位存在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减少人才流失,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就成为分公司党政工作的一项重头戏。留住人,还要留住心,仅仅靠着一纸合同是不够的。给青年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份有发展潜力的培训计划,都已成为我们的筹码。而与此同时,加强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青年自身修养,服务青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亦成为我们政治工作部门的首要任务。 三、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生产力。未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更加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致胜的关键,挖掘和开发员工的潜能并利用他们的智力和潜力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是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的良好结合点。1、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配合分公司经济行政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导向作用。开展多层次座谈会,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确引导了青年人才的政治思想走向。努力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培养青年们“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精神,组织青年谈公司形势、议公司历史、讲公司情况,团结引导青年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发展上来,把热情和力量凝聚到公司发展上来。2、有针对性地引进与培养青年人才:钢结构分公司在进行人才引进工作中,为避免盲目引进,首先在合理规划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岗位配置

公司青年人才工作调研汇报材料【精编版】

公司青年人才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根据公司党委部署,按照公司关于人才建设的相关要求,围绕分公司人才建设工作重点,结合我们工作实际,现在向在座的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目前青年人才总量及结构分析 分公司人员构成相对年轻,青年人才学历较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强。钢结构分公司目前有35岁以下青年人才34人,占分公司人员总量(90人)的38%,占管理人员总量(58人)的58%,其中2002年以前引进的有3人、2002年引进的有15人、2003年引进的有5人、2004年引进的有11人;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18人、中专学历6人;中层干部和项目经理8人、业务骨干26人。 二、近两年接收和流失的青年人才情况 1、由于分公司成立时间较短,自2002年正式并入总公司以来,我们共引进青年人才34人,其中应届大中专毕业生18人,工作2~3年成熟人才16人,仍然存在新毕业的大学生在分公司磨练两年,羽翼丰满后就流向工资待遇较

高,福利较好的外企、私企或事业单位的情况。 2、分公司成立后共有8名青年职工离职,他们全部为仅在分公司工作1~2年的本科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以设计岗位人员离职情况更为突出,离职人员总数是现有设计人员的一半。从离职原因分析,8人中有3人属于追求更高收入的工作岗位而流失,有1人出国留学,另4人是由于分公司双向选择后认为不适合分公司要求而被淘汰的人员。 从以上青年员工流失原因可以分析出,我们部分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与市场价位存在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减少人才流失,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就成为分公司党政工作的一项重头戏。留住人,还要留住心,仅仅靠着一纸合同是不够的。给青年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份有发展潜力的培训计划,都已成为我们的筹码。而与此同时,加强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青年自身修养,服务青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亦成为我们政治工作部门的首要任务。 三、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生产力。未来企业的竞争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提纲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提纲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提纲 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开展“营造良好人才环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实践等活动,不断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围绕市委组织部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不断加强管理,完善机制,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全县经济跨跃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工作情 况汇报如下:一、全县人才队伍的现状及结构 2005年底,全县干部7386人,其中:党政人才1566人,占21.2%;专业技术人才5539人,占74.9%;企业管理人才281人,占3.8%。 1、党政人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566人中, 大学本科309人,占19.7,大专704人,占44.9,中专355人,占22.6,高中及以下198人,占12.6; 35岁以下550人,占35.1%;36--45岁614人,占39.2%;46--54岁369人,占23.5%;55以上33人,占2。1%。 2、专业技术人才5539人中,其中: 大学本科837人,占15.1%;大专2109人,占38%;中专2387人,占43%;高中及以下205人,占3.7%; 35岁以下766人,占13.8%;36--45岁3326人,占60%;46--54岁1265人,占22.8%;55岁以上182人,占3.2%。 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5.4%,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341人,占43.8%,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063人,占76.1%。 3、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281人,其中大学本科19人,占6.7%,专科80人,占28.4%,中专85人,占30.2%,高中及以下97人,占34.5%;35岁以下89人,占31.6%,36--45岁70人,占24.9%,46--54岁59人,占20.9%,55--59岁63人,占22.4%。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选准人。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把好“政治关”,选政治上“靠得住”的人,把能否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坚持把好“能力关”,选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有本事”的人,注重选拔思想解放、素质过硬、实绩突出、能力较强、有魄力、有闯劲的干部;坚持把好“作风关”,选在思想、工作、生活中“作风正”的人,确保把一些既干事、又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年初以来,结合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和县直机构改革,我们严格遵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央办公厅《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条例》,认真落实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扩大民主渠道,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一是在县委全委(扩大)会议上,对若干名政府部门缺职“一把手”和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同时,在全委会上再次进行推荐,为组织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二是结合机构改革(更名),调整(或重新任职)43名领导干部,其中提拔11名,改任非领导职务13名,重新任职8名。在调整干部中我们严格按照领导职数配备干部。同时在调整中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对班子不团结,群众威信差的果断进行了调整。二是对于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工作思路清,创新能力强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三是对搞个人主义,工作作风不实,完不成工作任务的干部降职使用。四是结合本人工作经历和所学专业特点,从有利于培养锻炼干部角度进行交流任职。五是对年龄偏大,工作力不从心的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六是采取“一推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人才工作中,XX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才工作政策,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工作的原则,紧紧把握“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指导思想,为XX公司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人员情况分析 (一)公司人员情况分布 目前,XX公司在册人数16人,xx公司在册人数24人,xx 公司在册人数36人,xx公司在册人数23人,xx 在册人数32人,xx公司在册人数17人。(包含试用期员工)

(二)各公司人员情况分布及男女比例 (三)公司员工年龄分布情况 (四)公司员工学历情况 xx公司及控股公司现有博士生学历0人,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

学历69,大专学历53人,中专及以下学历20人。 (五)政治面貌情况分布 xx公司及控股公司现有党员26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发展对象2人,积极分子11人。 二、人才政策和待遇落实情况 xx公司把落实人才政策待遇列入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引进人才各项政策待遇,营造重才、爱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一是认真落实引进人才工资待遇。将引进人才提前转正,及时定级定岗,核定工资发放标准,并健全档案资料。二是对引进人才破格提拔。将引进人才列入后备干部管理序列,因工作需要,对表现突出者,实行破格提拔。三是关心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通过举办座谈交流、联谊等活动,加强与引进人才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和协调解决引进人才工作、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三、人才管理方式 xx公司人才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引进,xx公司积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根本理念,积极配合推动xx公司进行人才引进工作,人才引进多渠道、多样化,采用市场化模式,引进企业所需人才。 人才培育,xx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员工培训教育的机会,结合企业内训与外训的模式,加大对人才专业技能、员工执行力、企业归属感、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培育学习,激励人才各方面的提升,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力。

《公司青年人才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公司青年人才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根据公司党委部署,按照公司关于人才建设的相关要求,围绕分公司人才建设工作重点,结合我们工作实际,现在向在座的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目前青年人才总量及结构分析 分公司人员构成相对年轻,青年人才学历较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强。钢结构分公司目前有35岁以下青年人才34人,占分公司人员总量(90人)的38%,占管理人员总量(58人)的58%,其中xx年以前引进的有3人、xx年引进的有15人、xx年引进的有5人、xx年引进的有11人;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18人、中专学历6人;中层干部和项目经理8人、业务骨干26人。 二、近两年接收和流失的青年人才情况 1、由于分公司成立时间较短,自xx年正式并入总公司以来,我们共引进青年人才34人,其中应届大中专毕业生18人,工作2~3年成熟人才16人,仍然存在新毕业的大学生在分公司磨练两年,羽翼丰满后就流向工资待遇较高,福利较好的外企、私企或事业单位的情况。 2、分公司成立后共有8名青年职工离职,他们全部为仅在分公司工作1~2年的本科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以设计岗位人员离职情况更为突出,离职人员总数是现有设计人员的一半。从离职原因分析,8人中有3人属于追求更高收入的工作岗位而流失,有1人出国留学,另4人是由于分公司双向选择后认为不适合分公司要求而被

淘汰的人员。 从以上青年员工流失原因可以分析出,我们部分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与市场价位存在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减少人才流失,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就成为分公司党政工作的一项重头戏。留住人,还要留住心,仅仅靠着一纸合同是不够的。给青年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份有发展潜力的培训计划,都已成为我们的筹码。而与此同时,加强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青年自身修养,服务青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亦成为我们政治工作部门的首要任务。 三、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生产力。未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更加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致胜的关键,挖掘和开发员工的潜能并利用他们的智力和潜力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是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的良好结合点。 1、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配合分公司经济行政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导向作用。开展多层次座谈会,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确引导了青年人才的政治思想走向。努力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培养青年们“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精神,组织青年谈公司形势、议公司历史、讲公司情况,团结引导青年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发展上来,把热情和力量凝聚到公司发展上来。

人才发展规划落实的工作汇报

人才发展规划落实的工作汇报/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作文园地 求职简历 党团工会 演讲致辞 领导讲话 总结报告 文秘知识 合同范本 法律文书 节日庆典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个人简历 入团申请 入党申请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文书写作总结报告工作汇报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人才发展规划落实的工作汇报 三年来是我镇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镇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人才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精心指导下,全镇人才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县委、县政府人才强县战略,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人才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效,为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一、规划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下: (一)人才总量逐年增多。截止2014年底,全镇人才总量达到100人,较2011年末末的62人增加3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农村实用人才66人,户外协作带头人1名。(二)人才素质大大提升。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由2011年末的55%上升到当前的72%,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由2011年末的60.9%上升到当前的75%。(三)人才分布、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农业、旅游系列所占比重有所提高,行业分布渐趋合理,第一、三产业人才得到发展壮大。同时,人才资源的所有制结构也得到调整改善。(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逐步壮大。2014年底,乡土人才66人,户外协作带头人1人。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以乡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各类能工巧匠为基础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五)少数民族人才队伍有长足发展,并成为我镇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少数民族人才总量为53人。二、规划实施采取的政策措施规划的组织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推进《规划》实施,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分解目标任务。成立了高规格的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例会,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抓总,其余负责人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的人才工作格局。(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实施氛围。我们通过开设专栏,广泛宣传人才工作理念,设置宣传咨询台,对人才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解读和集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252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按照县委安排,20xx年3月下旬,县委组织部组织县委政研室、政府办、人力资源局、编委办一行7人赴安徽省cf县、四川省jt县,考察学习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一)cf县 cf县隶属于合肥市,1965年由寿县、定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总面积1922平方公里,人口78.99

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小编给大家介绍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1) 由于城乡收入差别巨大,社会资源分配和公共产品提供不公平,以及市民优越于农民的传统观念,造成农村人才工作陷入困境,很多地方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力的人才匮乏状况。 一、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基层各行业特别是政府、教育卫生、农业技术等部门广人才严重缺乏。 2.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重。当地青年人才留不住,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外,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 3.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差距较大,出现县内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入。 4.现有人才素质不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严重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及其匮乏。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也非常单一,缺乏信息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建议 1 / 24

1.切实改善农村人才待遇,帮助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农村人才的待遇给予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以地区差、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待遇,促使人才向农村流动。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乡村级干部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准。着力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授课,辅导与农业农村推广相结合,帮助他们成为各地带头创业致富的农村优秀干部和人才。 3.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人才相互流动。要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间合理的交流与流动,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要建立城乡对口帮扶制度,实行对口人才培养。 4.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通过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落后的现状,以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省财政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将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2) 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近几年来,市委认真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管理

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人才工作总结 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XX教育人才队伍现状 (一)人才队伍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有教职工XX 人,其中专任教师XX人,占89%。引进博士研究生X名,硕士研究生XX名,招聘免费师范生XX名,引进省内外名特优教师XX名。现有正高级教师X名,特级教师X名,广元市名师XX名。 (二)人才队伍素质逐步提升。全市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X%,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X%,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X%,高中阶段学校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X%,高校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X%。 (三)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一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型学科教师聚集在市直属及县区高中学校,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增强了广元教育核心竞争力。 二、人才主要工作 1.做优政策,打造人才宽松环境。一是XXX精神,实行“刚性引进、柔性交流、智力流动、来去自由”政策,刚性柔性引进了一批名特优教师。二是落实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等指令性要求,努力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完善机制,拓宽人才服务功能。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XXXX等,结合我市实际,修定了XX名师办法。

3.强化意识,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一是鼓励教师在职提升学历。二是充分依靠国培、省培等继续教育培训,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主要问题 1.人才短缺现象仍然存在。尽管人才队伍整体规模稳步增长,但适应新形势下高考、中考所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仍然短缺,主要是缺乏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具有专业背景、有战略眼光的学校管理人才、缺乏具有实用型、操作型、技能型高级蓝领人才和技术能手。 2.人才开发工作缺乏系统性。一是人才开发投入不足。学校人才开发投入不足,继续教育经费比例偏低,缺少正常增长机制。二是人才培养、吸纳、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三是人才开发工作存在畸轻畸重现象,表现在重技术人才、轻管理人才;重使用人才,轻培养人才;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重奖励科研人才,轻激励工作一线人才等。 3.人才引进吸引力不强。受我市综合实力影响,到广元的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4.人才引进信心不足。大多数学校依然存有“筑巢引凤”的观念,对“引凤筑巢”信心不足,尤其是引进名校人才缺乏自信心。 (二)建议 1.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在职教师培养力度和投入,建议在教师提升学历方面除报销部分学费外,对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贯彻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贯彻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正式版

贯彻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关于贯彻落实全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 情况报告 州委组织部: 根据全州人才工作会议的安排和部署,县委组织部结合云龙的实际,及时对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全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活动,并制定完善了相应的工作措施,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人

才工作的领导 县委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全县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涉及人才工作的组织、人事、劳动保障、教育、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树立人才兴县的理念,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成立了由分管党务的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人事、劳动保障、发展计划、经贸、农业、财政、教育、科技、卫生、民族宗教、宣传和统战等部门组成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

关于人才工作调研的报告

XXX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XXX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全县人才工作调研的通知》(XXX〔2014〕34号)文件的精神要求,我中心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对全县各系统的摸底调查、分类统计开展了全面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全县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情况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各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人才3600人,其中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才1838人,卫生系统1012人,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才634人。事业单位高技能人员总计116人。 (二)结构分类 1、学历结构。其中专业技术人才: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944人、大专1530人、中专及高中964人。高技能人才:本科13人,大专29人,中专及高中102人。 2、年龄结构。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5岁以下790人,36至45岁1556人,46至55岁930人,56岁以上207人。高技能人才:35岁以下7人,36至45岁65人,46至55岁59人,56岁以上13人。 3、性别比例:其中专业技术人才:男性2063,女性1421。男女比例1.5:1。高技能人才:男性99人,女性45人。男女比例2.2:1。 4、级别结构:其中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257人,中

级职称2144人,初级职称911人,其他人员171人。高技能人员:高级技师1人,技师33人,高级工82人。 二、我县流入流出人才情况 我县流入、流出人才集中在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以及相关企业,其中流入人才193人,流出人才34人。 三、目前人才需求情况 我县人才资源现状是高级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偏低。根据调研情况,目前各专业人才需求40余人,主要集中在卫生、教育、住建、农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我县近几年来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所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成绩,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就我县人才工作整体而言,目前还不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学历普遍偏低。 我县现有人才中,主要集中在大专学历及中专、高中,占所有人员比例的72%。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大专学历及中专、高中,占所有人员比例为91%。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屈指可数,以教育系统为例,专业技术人员合计1838人,第一学历本科人员仅33人。职后教育研究4人,本科660人。 (二)年龄结构偏大。 我县人才年龄结构主要集中36岁以上,为2694人,占所有专业技术人才的78%。高技能人才36岁以上为137人,占所有高技能人才的95%。主要因为我县人才更新换代率较

最新市“十四五”人才工作重难点问题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近几年来,市委认真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一、前段时期人才工作情况 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人才总量有了较快增长。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培育人才市场,重点抓了三支队伍建设,全市人才总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截止底,全市人才总量为28,6123人,其中农村人才总量23,5291人; 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才5,083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才1,8022人,高级职称的997人(正高41人),中级职称的8629人,初级职称的8406人。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强化培训,在对在职干部普遍轮训的基础上,突出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 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授课; 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省委党校、武汉高校联办学历班,有力地改善了我市各级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理论水平; 在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35岁以下的占28%,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目前,我市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13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进入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的6人。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健全。我们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相继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对全市人才工作机制、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坚持对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制度,先后选拔培养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45名,取消6名市管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起到了较好的鞭策激励作用。 四是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根据人才的各自专业特点,着眼于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对不同专业的干部进行了合理调配,大力推行开选拔、开聘用、竞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汇报材料

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管理,以“重培养、强引进、调结构、抓激励”为主要思路,紧紧抓住吸引、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实行战略性人力资源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加快科研技术人才成长。 下面,我就院人力资源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人力资源概况(一)院整体人力资源情况院现有职工X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人数的70%,博士生X名,研究生X名,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X%。 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职工近100人,占全体职工人数X左右。 院行业专业人才齐全,拥有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建筑师X余人,工程师、建筑师X余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数比列超过X%。 省管专家1人;国家级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 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国家 一、二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会计师、翻译等50余人,注册技术人员比列达到总人数的25%。 (二)科研人员情况我院从事科研人员近X人,主要集中在从事建筑结构、地基、建材、建筑节能等方面研究的五大检测研究所。 科研人员中硕士1以上学历20余人,博士学历3人,其余大部分为本科学历。 职称方面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师40余人。 二、薪酬制度(一)基本薪酬:

主要由基本薪、学历薪、职称薪、职务薪和院龄薪构成。 在薪酬结构上既从基本薪和院龄薪上来保持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公平,又在学历薪、职称薪方面体现个人价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二)注册奖励: 为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国家注册执业职格考试,院对员工考取获得各级注册证书分别实行一次性奖励和长期津贴。 (三)绩效奖励: 科研人员绩效采取与项目、课题挂钩的机制,实行按贡献提成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 对于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上一是从科研本身取得的实际成绩、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量化角度去评价。 二是从科研成果的各方面效益、价值等宏观方面去评估,从客观上准确评估单个科研成果在整个科研领域和企业发展领域中的积极和影响作用,注重深度挖掘科研的影响力和长远价值。 通过绩效的奖励,使人力资源能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逐渐建立更加完善适合科研不断发展的激励机制。 三、科研人才培养对于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我们主要注重“四个能力”、采用2“五种方式”。 “四个能力”——一是科技研究开展能力,包括开展有关专业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对科研方向的确定、计划、研究和完成能力,以及熟悉科研工作行业发展趋势和判断的能力;二是科研攻关能力,包括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完成重大项目能力;三是领导带头能力,包括对项目的管理、策划、控制能力,以及管理、领导科研人才的能力;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包装、宣传的能力。 “五种方式”(一)师带徒模式——建立“师带徒”等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做好“传、帮、带”等制度建设,利用内部讲课、演示、试验等各种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对青年人才的培育。

人才调研报告

XXX地区人才调研情况汇报 接市局调研通知,我区通过发放调研问卷、查阅有关资料、电话咨询等形式在全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开展工作,对搜集的区企业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及校地企合作方面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本次调研企业共计38个。从本次的调研样本来看,工程机械行业样本数量相对较多占整体样本比例的34%;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各占比为13%,纺织服装占比5%,煤化工、农副食品、批发及零售、新能源、住宿及餐饮产业企业各占比为3%;其他产业企业占比为21%(图1)。

学历、职称等级分布 本次调查中,调研企业人员总数为37899人,在企业人员学历构成方面,专科(高职)学历的员工有9378人,占总人数的2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有5872人,占比为15%(图2)。已具有职称的员工有2966人,占样本总人数的8%。具有初级职称的企业员工有1728人,占已具有职称员工总数的58%;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企业员工有1238人,占比为42%;(图3)。

数据的呈现与调研企业样本有关,此次调研企业多数为规模以上生产型企业,基层工人众多,对员工的学历要求较低。 XX区调研企业中2015年吸纳驻济高校毕业生共计175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形势“降产能、去库存”的发展趋势,人才供给远远大于人才需求。另外,电话调研了几所驻济高校,2016年的就业率数据未出,2015的就业率均

在90%以上。济宁本地就业率差距较大,XX技师学院因生源基本都在本地,本地就业率在95%左右,XX医学院毕业生源本地就业人数仅在30%左右。 二、人才需求及招聘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未来3年内,仅这部分调研企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787人。人才需求前五位的专业依次为制造类、财经类、生化与药品类、轻纺食品类、电子信息类。(图4) 招聘渠道 87%的受调查企业都选择了在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其次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参加学校招聘会的企业占比为68%、61%相差较小;经人推荐介绍的企业占比为53%。(图5)可见,企业在招聘渠道上的选择都是多样性的,一般都是线上线下结合拓展招聘渠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