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讲义

政治经济学讲义

政治经济学讲义
政治经济学讲义

政治经济学讲义

导论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其任务是揭示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学习导论要掌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内容、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特点等,为更好学习这门科学奠定基础。

第一节物质资料的生产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劳动者的劳动: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没有人的劳动就根本谈不上生产,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如果没有劳动者去操作,只能是一堆物料。劳动者在生产过程当中起主导作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观因素。区分——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劳动者: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人的劳动能力的发挥

劳动资料:人们用来把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一切物质资料,主要指生产工具。还包括除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以外的一切其他生产资料,如建筑物、道路等。

劳动对象: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称为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者只有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生产,创造出物质财富。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因素。

无论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还是生产力比较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生产都无法进行。除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这两个基本要素外,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因素。

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才能创造出来。只有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

二、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要从自然界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而形成社会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生产,人类生产活动的集体性质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关系,从而形成社会生产关系。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界关系——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生产方式)

(一)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1.衡量:劳动生产率,即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

2.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者创造生产工具,使用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工具的效率。劳动者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很多地面和地下的资源被开发出来,如开发地层深部的资源、海底资源,以及利用原子能,太阳能等;劳动者通过生产实践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这必然会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起着最重要作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能够减轻人的劳动强度和节省时间,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时代的主要标志。人类社会经历了四个经济时代。狩猎与采集经济(以下简称“狩采经济”)(石器),农业经济(铁器)、工业经济(机械化)、信息经济(PC机),新的经济时代就是:生物经济时代。课后阅读《经济时代的发展阶段及其划分标志》

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也起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人们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系统经验。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提高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改进和完善生产工具,提高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等数量甚至更少的劳动者,在同等时间内能生产出更大数量和更高质量的产品来。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注:宋涛书中说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不包括劳动对象,但一些学者认为,劳动对象作为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它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人们加工的劳动对象日益增多,范围不断扩大,这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生产关系——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生产关系,指获取自然资源以及进行加工制造的直接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如企业中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广义生产关系,获取自然资源到最终消费这些资源生产的产品的过程中形成的关系。没有货币存在的条件下,人们往往先通过分配获得相关产品,然后再通过交换获得自己需要消费的产品,这种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生产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狭义的生产关系在内的广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生产关系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们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1)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决定作用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就不可能有分配。

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如果没有分工,每个劳动者都把自己生产的产品消费掉,每个企业都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作为本企业里劳动者的消费品,那就不可能有产品的交换。

生产决定消费,马克思说生产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人们要消费,必须有消费的对象,要有食品衣服和房屋等,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资料,生产为消费提供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生产的消费品质量提高了,品种增多了,引起了消费方式的变化,原始人用手抓生肉吃,现代人则使用餐具食用经过烹调的熟肉。生产创造消费的需求,人们总是生产出了相应的产品,然后再进一步吸引人们去消费,逐步形成消费群体。创造这种消费的并不是消费者自己的创意,而是生产者的创意形成对相关消费品的制造,并吸引消费者形成对这种产品的需要,如香皂牙膏等产品。

(2)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生产起到推进和延缓的作用。“节俭悖论”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

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公众节俭,会降低消费,不利于生产。

随着交换范围扩大,对用来交换的产品的需求会增长,生产也随之发展。

资源配置,如资金贷款给那个企业,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收入分配的方式会影响到劳动效率。生产资料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和地位。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资本家在生产中处于支配地位,工人处于被支配地位。在分配中,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只能得到和他们劳动力价值相等的工资;在交换中,资本家用他们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去购买各种消费品,以满足其奢侈生活的需要,用剩余价值的另一部分来增加资本积累;工人则用他们所得的工资去购买生活必需品,从而把劳动力再生产出来,以便继续把它出卖给资本家。在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条件下,在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合作的关系,在分配中,每个劳动者都按照自己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相应的收入,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他们的收入会逐步有所增加,他们的生活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第三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思考:当你没任何工具进行打猎时,你会轻松地和其他人共同打猎,共同分享!那一天你发明了刀,你能一个人进行打猎了,你还会和其他猎人分享你独自辛苦打的猎物吗?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高低,具备哪些技术,能够获得多少物质资料,决定了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呈现怎样的配合、支配关系。

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生产关系就要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一个企业内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否和谐,会对生产力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即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位置决定思想,所处的地位不同,立场就不同。就象挤地铁一样,挤上去的不想下面的人再挤了,挤不上去的拼命往里挤。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促进社会进步,反之,阻碍社会进步。

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概括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结构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决定力量,而生产力的决定作用通过生产关系传递至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又通过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要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处于中间环节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关键。一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但并不是独立的研究生产关系,而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中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第四节经济规律

一定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人们既不能消灭它废除它或改造它,也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变化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而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如果违背了经济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意志办事,就必然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使社会的经济发展受到干扰和破坏。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但是决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客观经济规律。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思是,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自然。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万有引力,人造卫星利用这一规律。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别: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的,经济规律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自然规律一般来说长久不变,经济规律会发生变化。

二类型(3种):共有的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几个社会形态起作用的如价值规律就存在于商品经济的社会。特有的如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规律等。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形态都有其特有的经济规律,这些特有的规律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最本质的表现。特有经济规律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共有经济规律又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紧密联系起来。

第二章商品与价值

本章通过对商品和货币,以及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学习和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为学习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其他一系列原理打下理论基础。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分析商品入手的。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细胞,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经济现象;商品内部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从分析商品内在矛盾入手,进而层层深入,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逻辑层次的矛盾运动;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从分析商品开始,就可以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是如何产生的,认识它的历史性质。

第一节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同商品打交道。作为消费者,我们消费的是商品,作为生产者,我们生产的是商品;而且我们是在用商品生产商品,因为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要素,绝大多数都是作为商品购买来的。什么是商品?你可能会回答说,商品不过是对人有用的物品。但是,为什么空气阳光是人类生存之必需,却没有价格,不能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呢?显然,对人有用可以是物品成为商品的一个理由,但并不是充分的理由,你或许会进一步补充说,物品要成为商品,还必需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不错,商品是有用的人类劳动产品,但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这种劳动产品都必然成为商品。例如,自己家种的蔬菜,自己消费,尽管蔬菜是有用的劳动产品,但并不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或出售,只是供家庭成员自用,因而这些劳动产品并不成为商品,可见,只有通过交换,通过市场,有用的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一定义: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

二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A 社会分工(一般条件)。原始社会末期以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没有社会分工,没有剩余产品,这时也就没有把产品拿来交换的可能,我们把它称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经济,也就是生产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社会分工使得各行各业的生产者各自生产出不同的产品,你生产这样东西,我生产那样东西,而每个社会成员在生产和生活上又需要多种多样的产品来满足各自的多种需求,所以就必须把各自生产的不同产品进行交换。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条件),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所以在他们相互需要对方产品时,不可能无偿取得,只能通过各自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而且是对等交换,

彼此之间谁也不能占谁便宜。

三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在补充和从属的地位。而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商品经济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第二节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我们先来讨论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的最为直观的认识是,它是能够用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物品。

(一)使用价值1 定义: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 性质:(1)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不受人的思想意志支配)决定,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各种物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也就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如粮食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房屋能满足人们遮风避雨或起居舒适的需要,机器能满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需要,书籍能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要等等。同一种商品可有多种使用价值,比如说斧子可以砍柴可以剁排骨,一种商品多方面的使用价值是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技的发展逐步被人们认识的。比如石油,刚发现石油时只知道石油可以燃烧,在现代社会,石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可以提炼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产品,而且已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2)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如自然界的阳光空气的使用价值只能是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但凡是商品就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针对生产者以外的人而被生产出来的,而不是为了生产者自己的消费需求。如自产自用的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把使用价值转移到社会上需要它的人手里。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谁也不会去交换它,因而不会具有交换价值,它也就不成其为商品。

(4)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随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小麦,无论是农奴生产的,还是雇佣工人生产的,它所具有的满足人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这样一种使用价值,并不会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不体现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1交换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具有了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比如,某个农民用20斤小米换了另一个农民的8尺布,8尺布就是20斤小米的交换价值。这个农民还可以拿20斤小米与其他使用价值相交换,比如从铁匠那里换回一把锄头。这时20斤小米的交换价值又表现为一把锄头。可见,一种商品在与其他多种商品相交换时,会形成不同的数量比例关系,因而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

2 价值(1) 定义为什么20斤小米的交换价值等于8尺布或一把锄头?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是由什么决定的?小米和布的使用价值,小米和锄头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相同的,小米满足人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布制作衣被,锄头用来耕地,量上就难以比较,马克思就采用了抽象分析法:去掉形象,抽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撇开,它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人类劳动产品这个属性,都消耗了人类一定数量的脑力和体力,这种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同质的,在量上是可以相互比较的。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为价值。只要加上劳动,把水加工成矿泉水,它就有了价值,就可以同其他商品交换。不同商品包含不同的价值,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上的差别,可以从量的方面相互比较。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互交换,正是因为它们都凝结了一样多的人类劳动。

(2)性质:①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②价值在商品出卖后得到实现。

(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而交换价值不过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1) 统一性表现在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不具有价值,不会是商品,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品,虽然耗费了劳动,但没有使用价值,不能用于交换,因而不能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如空气阳光等,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不具有价值,所以也不是商品;另外还有些东西,既是劳动产品又具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为了交换而是用于自己消费的,仍然不是商品。所以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 对立表现在不能同时占有。让我们再一次用前面那个农民用小米换布的例子。显然当这个农民出现在市场上时,他有双重身份:小米的生产者和布的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关心所交换的商品的价值是否相等,即8尺布所包含的劳动量是否与自己耗费在20斤小米生产上的劳动量相等。他要实现小米的价值。为了实现小米的价值,就必须将小米这种使用价值让渡给别人;作为消费者,他关心的是布作为制作衣被等的材料的有用性,也就是说,他要取得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为了取得布这种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布的价值。对于他来说不可能既实现小米的价值又占有其使用价值,同样他也不可能既占有布的使用价值又不支付布的价值。这个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通过与布的所有者的交换,这个农民在实现了小米的价值的同时取得了布的使用价值,而布的所有者也在实现了布的价值的同时取得了小米的使用价值。但生产小米的农民可能无法在市场上将自己的产品交换出去,结果是小米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无法实现。

作为商品交换的一方不能同时既获得商品的价值又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这个矛盾解决的关键是商品顺利通过交换

为什么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种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又是如何产生的?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生产商品的劳动。

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1 定义:不同的商品,生产它们的劳动的具体形式不同,如生产面包,需要面包师的劳动,他们利用烤箱等工具,对面粉等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面包;生产布匹,需要纺织工人的劳动,他们利用织布机等工具,对棉纱等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布匹。人们为了生产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商品,就要进行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叫做具体劳动。

2 性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生产出一种特定的商品,即一种特定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的形式不同,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也不同。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只有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来,离开了土地矿藏和其他自然物质,具体劳动创造不出任何使用价值。因此英国学者威廉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土地泛指自然物质。所以具体劳动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二)抽象劳动 1 定义尽管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在具体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要消耗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种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

2 性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因而在量上不可比,而凝结在不同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上的差别。各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彼此比较和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凝结了抽象劳动,都具有价值。

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而抽象劳动则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内,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统一性方面来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时间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具体劳动也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存在于具体劳动之中。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同时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

从对立性方面看,劳动有特殊性与共同性的差别。具体劳动表明了是怎样进行的劳动生产出了某种特定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性。抽象劳动表明了无差别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量有多少,在商品中凝结下来形成了价值。因此抽象劳动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一般性。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的二重性的学说史马克思首先发现的,他本人把这一学说看作“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 商品的价值量

1.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因而各种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区别,那么商品价值的量是怎样确定的呢?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那么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决定的。计量劳动量大小的尺度是劳动时间,价值量便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的。那么是不是说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技术越落后,工作越懒惰,耗费的劳动时间越长,他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呢?当然不是。

生产同样一种商品,有些人技术比较熟练,有些人则不熟练,有些人使用的工具较先进,有些人的供给设备较落后。各个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不等的。

(1)个别劳动时间: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t )。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众多生产者按照生产效率的差别分为高中低三类,这三类生产者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不是各自由生产它们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呢?当然不是。因为在同一时间的同一个市场上,一种商品与他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是大体统一的,并不因为生产这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的生产效率有差别而存在三种交换比例。那么,商品的价值量由哪一类生产者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呢?事实上一种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各类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决定的。这个平均数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有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的平均劳动时间。

(T )计算公式:∑∑=i i i q t q T (i =甲、乙、丙……)

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就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如全社会每年棉纱生产量是100万件,其中80万件是用纺织机生产出来的,只有20万件是用手摇纺车生产出来的,那么使用纺纱机就是棉纺部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劳动者其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不同的。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熟练劳动和强度大的劳动,可以比非熟练劳动和强度小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

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多余的劳动耗费将不会被社会所承认,也得不到补偿,在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商品生产者仍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他的商品,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并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例如,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同样生产一匹布,不同的商品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分别为4小时5小时和8小时,假定6小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结果花费4小时的商品生产者用4小时创造了相当于6小时的价值,这意味着该生产者可以得到2小时的额外收入;而花8小时的商品生产者用8小时创造了只相当于6小时的价值,这意味着该生产者有2小时的劳动没有得到社会认可。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把劳动时间区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为了说明同种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那么不同种商品的价值量又是如何比较和确定的呢?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的复杂程度是有差别的。如编制计算机软件的劳动就比制作蛋糕的劳动复杂的多。

简单劳动是指未经专业学习和训练的普通劳动者均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指须经专业学习和训练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在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量时,不仅需要将生产它们的各种具体劳动看作是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并且需要将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化为复杂程度相同的劳动,而不能简单的按劳动时间的长短来确定价值量。

复杂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动

当然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过去的复杂劳动可能是现在的简单劳动,现在的复杂劳动可能是未来的简单劳动。不论在任何时期都会存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区分。二者的区别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最终还是可归结为脑力和体力支出上的数量差别。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可以以单位时间内的简单劳动为基准,将同一时间单位内的复杂劳动换算成多倍的简单劳动。这种换算关系,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实践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调整逐渐确定下来并为社会所公认的,是自发形成的。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例:企业生产经营的三环节: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营销。中国——“两头在外”,世界加工厂。为什么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为什么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3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规律

(1)劳动生产率定义: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然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考察商品价值量变动的规律主要就是考察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反映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可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科技水平,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分工协作、组织管理),生产资料的质量和自然条件的优劣等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包括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在一定时期某生产部门全体劳动者生产同一劳动产品的劳动效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即是指个别劳动生产者生产某一产品的劳动效率。

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

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二是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指的是某个商品的价值大小;商品的价值总量则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劳

动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价值量的总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指的是个体,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则是个体之和(一定时间商品价值之和)。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两者成正比,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成反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才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为商品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的乘积,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与使用价值的数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愈小,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也就愈多,因而价值总量不变。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愈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就愈多,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所以价值总量愈大。

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的效率,它的变动只影响一定时间内生产使用价值的数量,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创造的使用价值越多。

因此,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的复杂程度成正比,与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生产者所有,生产者独立的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个人性质,表现为个人劳动。

同时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商品生产者互相联系互相依赖,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而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也总是靠他人供给,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表现为社会劳动。但在商品没交换以前,却直接表现为个人劳动,劳动的社会性是隐蔽着的。

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人劳动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就是矛盾:个人劳动的产品和社会需要的矛盾。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来解决。商品被卖出去表明商品生产者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个人劳动被社会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这时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商品卖不出去,表明个人劳动不为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这时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不为社会所需要,使用价值不能让渡出去,产品也就不能实现价值。总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总根源。

第三章货币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商品既然有两个因素,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叫做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例如,1只羊和2把斧子相交换,1只绵羊的价值就表现在2把斧子上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1只绵羊=2把斧子

左边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斧子上,因此叫做相对价值形式。右边的商品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绵羊价值的表现材料,与绵羊价值是等价的,因而叫做等价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价值形式;对立性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一种商品只能处于一种形式上,不能既处于相对的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上。一种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另一种商品只能处于等价形式上。

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示在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上。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凝结了抽象劳动,都具有价值这种共同的质的规定。如果没有这种共同的质,它们就不能发生交换关系,交换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等价的关系。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它的价值表现在另一个商品上。而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只是当作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成了价值的表现材料。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变成了两个商品外部的对立。

简单价值形式是最原始的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还很不完全、不充分。随着交换的发展,价值的表现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交换已逐渐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于是,价值的表现也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80斤谷子

=50尺布

一只绵羊=2把斧子

=6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比如绵羊可以同许多种商品相交换,从而该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了。在这里作为等价物的是许多不同的商品。每一种其他商品体,都成了绵羊的价值镜。因此,绵羊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体现,因为它能和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不同商品相等。同时,由于一个商品可以按不同比例和一系列其他商品相交换,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真正成为商品交换比例的调节者,商品的价值量能够得到更准确地反映。

可见,扩大价值形式比简单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充分了,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是,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商品的价值表现是未完成的,表现系列是无止境的,只要出现一种新商品,特殊等价物的系列就会延长,商品的价值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无数的特殊等价物并列着,彼此相互排斥。

这种情况造成了商品交换的困难,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例如,绵羊的所有者需要粮食,有粮食的人不需要绵羊却需要布,而布的所有者既不需要羊也不需要粮,他需要斧子。假如斧子的所有者需要绵羊,则绵羊的所有者要用绵羊先换成斧子,再用斧子换成布,然后才能用布换成粮食。经过一系列的交换活动,才换得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斧子的所有者还不需要绵羊,困难会更大,甚至交换不成。这表明,扩大的价值形式必须向更完全的价值形式发展。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随着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有一种商品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其他一切商品都愿意和它交换,通过它表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商品就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从而使物物的直接交换,逐渐发展为通过媒介物的交换。这样,所有的商品已经取得一个统一的一般等价物形式,因此,这种价值形式就称为一般价值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80斤谷子=

50尺布=

2把斧子= 1只绵羊

6分黄金=

其他各种商品=

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价值形式相比,并非简单的等式颠倒,而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价值形式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价值形式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推动了商品的交换的发展。

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是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在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同的,这就阻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说明交换中仍然存在着困难和矛盾。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一般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为货币形式。

四、货币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因而商品交换的范围更加扩大,这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而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某种商品上时,就成为了货币。于是,一般价值形式过度到了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80斤谷子=

50尺布=

2把斧子= 6分黄金

1只绵羊=

其他各种商品=

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不同的只是一般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没有固定到某种商品上。而在货币形式中,已经固定到了某种商品上,后来逐渐固定地由贵金属或白银来承担了。

黄金或白银之所以能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为货币,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并不是它们天然就具有货币的属性。金银能独占一般等价物这一职能,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是它们的自然属性最适合作货币材料。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商品交换的矛盾

商品交换的矛盾是指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同一性表现为,每一种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对立性表现为在交换过程中,只有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交换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矛盾的表现,即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矛盾的解决才能解决商品生产的矛盾。

商品交换矛盾的解决,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交换的两极分成了买和卖两个行为,即产生了买卖的分离。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也导致了买卖两个行为在时间、空间上的非同步性。。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首要职能。所谓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流通手段,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在商品流通中,商品所有者卖出商品换回货币之后,不再购买别的商品,而是将货币保存起来,这时他手中的货币便成为储藏货币,这就是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

4.商品的买卖最初都是用现金支付的,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出现了赊购赊销延期支付的现象,商品买进后过一定时期再支付欠款,这时货币执行的就是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只是用于清偿债务,后来又用于支付租金、利息、工资等。

5.世界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第三节货币流通规律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的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这个规律的内容,就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它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前两项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有了支付手段职能后,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可以互相冲销,这就会使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发生变化。因为本期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暂时不支付货币,而前期赊销本期到期的债务需要货币支付,互相冲销的部分也不需要货币了。因此,在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职能后,上述货币流通的公式应改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次数同一单位货币平均流通互相抵销支付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销售商品价格总额-

+

-

第四节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及其实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可见它的内容包括价值的决定和价值的实现,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反映着商品经济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实行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价格和价值相符。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每一次交换中,商品价格和价值都不发生背离。实际上,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是不一致的。因为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还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由于购买者之间竞争加剧,价格就会涨到价值以上;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由于售卖者之间竞争加剧,价格就会跌到价值以下。只有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才会一致。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供求之间经常是不平衡的。因此,商品价格与价值也经常是背离的,而价格与价值一致,却是偶然的、暂时的。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

2.价值规律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促使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本章将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剩余价值理论,

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在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剖析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依据。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这可以从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看出来。

1.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公式是:W(商品)——G(货币)——W(商品)。即商品生产者卖出自己生产的商品,换回货币,再用这些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资本流通公式是:G(货币)——W(商品)——G(货币)。就是说资本家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特定商品,然后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两种流通在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表现在:流通的顺序相反,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中作为媒介的东西不一样。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作为流通媒介的是货币。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作为流通媒介的是商品。

在两种流通形式上的区别背后,隐藏着两种流通的本质区别。主要是:

第一,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

第二,两种流通的内容和实质不同。

第三,两种流通的运动界限不同。

资本流通公式G——W——G′,反映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各种资本运动的共同特征,适用于一切形式的资本,因此是资本的总公式。

2.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从形式上看同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流通中不会发生价值增殖。而资本总公式却表明经过买卖两个阶段,货币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必须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才能进一步阐明货币是怎样转化为资本。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其次,离开流通过程,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在流通以外,商品生产者只是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而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所以,在流通以外,价值不可能增殖,货币也不可能转化为资本。

以上分析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根据这个条件,我们来分析价值增殖从哪里发生。

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在这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在实现它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因为商品出卖只能使价值从商品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是发生在G ——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能够把它作为商品出卖;二是劳动者既无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恢复和延续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这就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三部分:(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培训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不同于其它商品的地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特点。一般商品被使用或消费时,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劳动力商品却不是这样,它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来源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必然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过程的要素属于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为资本家的利益而劳动;(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过程

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分析。假设,资本家让工人生产10斤棉纱,需消耗棉花10斤,价值10元,磨损机器设备和其他劳动资料的价值2元,每天劳动力价值3元,工人6小时劳动就能创造出来,再假定工人生产10斤棉纱需要6小时劳动。当工人经过6小时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把10斤棉花纺成棉纱时,棉花的物质形态改变了,原来的使用价值已不存在。但是,它的价值却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新产品棉纱中,成为棉纱价值的一部分。同样,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磨损部分的价值,也转移到棉纱中。这种转移是由工人的具体劳动实现的。在工人以具体劳动生产棉纱的同时,又支出了一定量的抽象劳动,这一定量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新价值。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新价值3元。这样,10斤棉纱的价值,就等于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12元,加上新创造的价值3元,共15元。这和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付出的价值相等。这一结果,对资本家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为实现其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资本家必然会把价值形成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取得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虽然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就可以把劳动力价值生产出来。但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要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以上。假定资本家让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那么,工人就会生产20斤棉纱,消耗棉花20斤,价值20元;机器设备等磨损也增加一倍,价值4元;劳动力一天价值仍为3元。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24元,12小时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6元。结果,20斤棉纱的价值共30元,而资本家预付的价值是生产资料价值24元和劳动力价值3元共27元,两者之间的差额3元就是剩余价值。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从而使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的劳动力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

通过上述分析,就最终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二、总体生产劳动者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

价值。

所谓生产劳动是指直接和间接参与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分工协作的发展,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也必然扩大。在现代企业中,从事生产劳动,不一定都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只要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参与形成共同劳动产品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人都是生产劳动者。他们是由分工协作关系构成的生产劳动者总体,或称为总体生产劳动者。生产过程就构成总体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总体生产劳动者的直接和间接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总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使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加工生产成新产品,而它的价值则随之转移到新产品中。这种转移并未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只是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新产品中再现,所以叫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使原来的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一、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包含三个构成部分: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来的部分,用c表示;新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用v表示;新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用m表示。

由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变动的结果,因此要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必须抽去不变资本,只考察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

由于可变资本是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这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量有密切联系。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另一个是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计算剩余价值量的公式就是:M=m/v×V=m′×V。因此,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量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雇佣更多的工人;二是提高剩余价值率,从每个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可变资本总量受到资本额的限制,因此提高剩余价值率成为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量的主要途径。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此外,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之所以能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因为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但是工作日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不能缩短到与必要劳动时间相等的程度,因为这样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经济就会失去基础。但是,工作日也不能无限延长,它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是生理的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的界限。因此,工作日的长度有很大的伸缩性。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通过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由于生活资料的价值中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所以,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还要提高与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是所有企业齐头并进的,而是首先从个别企业开始。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因为个别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工人的劳动等于加强的劳动,因此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的,并且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必然促使其他资本家竞相采用先进技术,一旦先进技术被普遍采用,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商品的社会价值随之下降,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1.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在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前提下,才能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2.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剥削工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机器工业出现以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逐渐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主要方法。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原因: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第四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资本家支付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这是因为: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谢地、宋冬林《政治经济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篇 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第四篇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1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 社会总产品按照价值构成来说,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组成,按照最终用途的实物构成来看,可分为两种形态,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与社会总产品的实际用途相适应,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1)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简称为第Ⅰ部类; (2)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简称为第Ⅱ部类。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按价值构成分为c、v、m三个部分的原理和社会生产按社会总产品实物构成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揭示社会再生产运动规律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2.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其特点是社会总产品中的全部剩余产品都用于个人消费,不进行积累。每个部类的产品价值可以分成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1)三大交换关系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有三大交换关系: ①第Ⅰ部类内部c的交换。 ②第Ⅰ部类内部v和m的交换。 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Ⅰ部类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v和m需要与第Ⅱ部类交换,而第Ⅱ部类以消费资料形态存在的c需要与第Ⅰ部类交换。 (2)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应该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用公式表示:Ⅰ(v+m)=Ⅱc。 这个公式表明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Ⅰ(v+m)≠Ⅱc,则第Ⅱ部类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就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同时,它所生产的消费资料也就会有一部分不能全部实现,会给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造成困难。 3.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从第Ⅰ部类来看,如果Ⅰ(v+m)=Ⅱc,则第Ⅰ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政治经济学》笔记整理 一、导论 (一)国际政治经学的产生: 1、时间:6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开始跨越国界) 2、地点:欧美(欧洲一体化道路,用经济手段解决安全问题 美国二战后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取得了支配世界的地位,马歇尔计划,援助第三世界,使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3、引入国内的背景: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动。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2)90年代中后期扩大改革开放,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引进国内。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1、学科范畴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 它有多个维系。 从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看 (1)国际政治角度看,国家间政治安全问题影响着国际经济的合作。 (2)国内政治角度看,国内政治制度、政策的制定都会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 从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看 (1)国际经济关系领域中,各种经济因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都能够对国家间政治关系(如国际体系、格局)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否,都与国内政治局面稳定息息相关。 与其他相近学科相比较: (1)政治经济学,研究国家领土范围内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解决经济决定政治,以及如何使政治适应经济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跳出了经济活动的国界限制,经济行为体更加多样化,跨国公司与政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2)国际政治学,安全是主题,经济是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安全而非经济,更加关注军事与外交,经济只是一个外在变量。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政治与经济是同等地位,经济是学科研究的主题和内在变量。 (3)国际经济学,单纯地分析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领域出现的问题,与之相比,国际政治经济学更加注重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国际经济。 2、研究意义 (1)全球层面:有利于理清国际经济体系、秩序和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 (2)区域层面:有利于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内政治关系的变革。(例如欧共体)(3)国家层面:有利于使国家在面临全球化大潮的关键时期对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做出正确的决策。 3、思想来源:重商主义《国富论》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终极笔记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产阶段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它的形成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2、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大量货币财富。 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商品生产者先出卖自己的商品,获得货币,后用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的商品,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二者区别:它们买和卖的顺序是相反的,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也不同 资本流通过程的完整公式:G-W-G’。G’=G+G即原付货币额上加一个增值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流通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是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流通过程中出现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值之间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阐明价值增值,从而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非等价交换都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但是离开流通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3个部分: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维持他的劳动力的再生产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繁衍后代,延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对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力的要求。 资本的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 学习目的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 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 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 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 A、17世纪初期产生的 B、17世纪中叶产生的 C、18世纪初期产生的 D、18世纪中叶产生的 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 A、政治法律关系 B、神会历史关系 C、人文教育关系 D、经济利益关系 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 A、宗教关系 B、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家族关系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 A、利益性的统一 B、科学性的统一 C、抽象性的统一 D、规范性的统一 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 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 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 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 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 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打"的题是老师认为比较重要的)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V)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V)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 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 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圣才出品】

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4.1 复习笔记 一、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1.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资本的一般特点 (1)增殖性。这是资本区别于一般商品和货币的根本特征。资本总是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资本一旦停止了增殖,也就丧失了它的基本职能。 (2)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 (3)返还性。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往往要把预期的资本增殖率的高低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结合起来考虑。 (4)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 3.资本的形态 (1)货币资本形态 货币资本形态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是资本最一般的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2)实物资本形态 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实物资本包括: ①生产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形态表现的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物质生产要素。 ②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态表现的包含资本增殖额在内的待实现的产出品。 (3)无形资产形态 无形资产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等。 (4)虚拟资本形态 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出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①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 ②收入资本化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股票、债券、资本所有权证书等。 4.资本价值流通与一般货币流通的区别 一般货币的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资本流通的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G-W-G′,其中G′=G+?G,?G表示资本的增殖额)。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见表4-1。 表4-1 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

当代政治经济学讲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世界经济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时期。 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形成时期。 C,过渡时期经济体系形成时期。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立时期。 E,新经济时期。 2.国家间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的主要基础是 A. 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相近B.政治经济制度基本相同 C.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D.经济相互依赖 3.当今世界存在的发展问题,其核心是 A.西方国家的发展 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C.东方国家的发展 D.发达国家的发展4.为维护自己的国防独立,1966年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 A、英国 B、联邦德 C、法国 D、意大利 5.)当今,东西关系的实质是( )

A,和平问题B,发展问题C,战争问题D,革命问题E,生态问题 6.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献之一 A.《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B.《世界第三理论》绿皮书 C.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D.不结盟理论 7.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 ) 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 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D,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8.美国总统制的特点是 A.总统由全体公民选举选举人团而产生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C.总统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D.总统由选举委员会任命 9.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B,石油输出国组织C,南方首脑会议D,七十

七国集团E,西非经济共同体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 A,宗教问题B,水源问题 C,石油问题D,巴勒斯坦问题E,民族问题 11.“布拉格之春”是出现在捷克的 A.一个持不同政见者的地下组织 B.一场音乐会 C.一场社会主义改革运动D.一个反对派论坛 12,原东欧国家中没有完全照搬苏联政治经济模式的国家是( ) A.波兰B.南斯拉夫C.匈牙利D.民主德国 13独立国家联合体是 A.国家的一种形式B.超国家的政治经济实体 C.非常松散的国家之间的联合形式D.设立权力有限的中央政权机关 14. 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 ) A.超国家一体化组织B.关税同盟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个人总结)

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运动规律,以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治经济学:以国家的经济或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经济基础: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 两者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的三个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财富的力量, 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的表现形式;(一个商品或一种使用价值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换时,交换价值是一个随机变量;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由外部的别的东西来度量;具有交换价值是因为都凝结着相同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它本身凝结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本身,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物品不是由于劳动产生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物品是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可以不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不同的、相矛盾的, (3)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永恒的,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理 南京气象学院经济贸易系于波

导论 ●教学目的 通过导论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根本任务,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实和发展。 ●教学要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科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门学科最早是由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1575~1622年)提出的。在19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孟克列钦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这里的“政治”与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国家范围或社会范田的意思。“政治经济学”就是指所研究的是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突破/以往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只局限于家庭经济或庄园经济,或只作为某一学说的组成部分的限制。从此以后,“政治经济学”—词便被广泛使用,成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门学科的代名称。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书后,这门学科的名称才逐渐由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但马歇尔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怡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当今,随着经济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分支学科不断增多,于是将政治经济学纳入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以与应用经济学科、管理经济学科相区别。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政治经济学”这个学科名称并不是马克思发明的,因而“政治经济学”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专用词。这样,政治经济学就因理论框架、理论观点的不同而区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反映客观经济运动规律的经济理论,具有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由于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9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1 复习笔记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基础。 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保证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 ③缓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3)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国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主要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而是由于战争的需要所促成的,因此带有军事性质,可以看作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形态,是一种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旦战争结束,各国战时对经济的管制便取消了,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程度大大下降。

(4)罗斯福新政 1929年至193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就是通过国家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的调节和干预,以解决当时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使经济走出危机。 (5)凯恩斯革命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针对大危机出现的种种现象,从理论上论证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已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光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危机,因而必须通过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凯恩斯经济学的兴起,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1)在社会经济中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垄断资本 国家通过政府实行国有化和直接投资建立了大量国有企业。国家掌握和控制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并使之成为垄断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控制着货币流通,掌握了大量金融资本。 (2)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 国家凭借手中掌握的巨大经济力量渗透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成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一种新的机制,即国家有计划地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的机制。这种机制与市场机制同时并存,互相结合,这是一般垄断阶段所没有的。 (3)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具有全面性、稳定性和经常性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深入到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包括国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并且,国家建立了一套干预经济的制度和稳定的调节经济

政治经济学考点梳理

政治经济学考点 第一章 1.何为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的经典分类如何? 资源:在经济学上称为禀赋和要素,是指人们可资利用,投入利用后能生产出满足人们欲望的经济物品的各类财货。 经典分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何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类型?请解释不同的体制类型。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Economic system):从本质上看,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的资源占有与配置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它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按照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不同,经济体制可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基本不存在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不存在产品过剩或短缺,但生产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由中央计划部门统筹规划,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地下达生产指标,完成资源配置的生产组织方式。有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因决策失误,会出现产品过剩或短缺,而且因缺乏激励机制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市场经济:分散的经济主体受利益驱动,自发地响应市场信号,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完成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方式。 3.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主的市场主体:自由企业制度是自主的市场体系的核心。为保证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企业必须具备独立的财产权和自主的决策权。 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应该是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竞争有序的。 健全的法律体系: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制化和契约化;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间接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它是一种间接的、运用经济杠杆实施的总量调控。 必要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支撑系统和安全阀,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 4.何为数量调节和价格调节? 当供求不平衡时,调节供求的方式有两种: 数量调节(供给调节) 价格调节(需求调节) 5.何为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 同质竞争—价格竞争/异质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技术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并购竞争等)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资本主义部分 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经济”的含义:A、“经济”的最初含义:晋书中第一次出现,economy 家务,规则; B、“经济”的现在含义:①经济管理、经济制度;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消费、交换、分配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2、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①古希腊色诺芬家庭管理;蒙克来田1615年第一次把“政治”和“经济”结合; 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人物:A、威廉.佩蒂《政治算术》,B、魁奈《经济表》,③亚当.斯密《国富论》,④大卫.李嘉图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 (主管条件——人)的有目的的劳动。 物质资料生②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之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分类:包括没有经过人工加产的条件:工的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 ③劳动资料——劳动手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 物质条件。——主要是:劳动工具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片面、孤立、静止地研究) ①劳动者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取决于科学技术) 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内容:广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构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三、经济规律 1、含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作用是客观的。①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两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客观性: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适应某些经济条件。 2、经济规律的特点:①与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②随着经济条件的产生而产生,消失而消失;③有阶级 性,有阶级的背景。 4、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分类:一般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特有经济规律。 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 思考题:1、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否是阶级斗争?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思考题:1、人们能够认识经济规律,能否改造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点。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 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一)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④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研究 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 ①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②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 ③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抽象劳动创造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二) 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②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③价值的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④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⑤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二)★ ①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③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二)★★货币之所以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的天然特性适合充当货币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②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9章)【圣才出品】

第7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资本的社会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由于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导致垄断的形成 当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时,就必然会形成垄断,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1)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 (2)生产和资本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3.垄断的实质 垄断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家对生产和市场进行操纵和控制,以保证获得大大高于一般平均利润的垄断高额利润。垄断在形成以后就成为自由竞争阶段之后的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基础。 考点二:垄断组织的形式及其发展(见表7-1)★★★★ 表7-1 垄断组织的形式及其发展

考点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见表7-2)★★★★★ 表7-2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考点四:垄断与竞争(见表7-3)★★★★

表7-3 垄断与竞争 考点五: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私人垄断资本和垄断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私人垄断资本及其组织在急速发展中已经成为这个历史阶段上资本主义经济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支配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重要环节。

2.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日益紧密地融合为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金融寡头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操纵着国家的政治,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 3.资本输出(见表7-4) 表7-4 资本输出 4.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1)国际垄断同盟的定义及其主要形式 国际垄断同盟就是资本主义各国的大垄断组织根据协定成立的国际性的联盟。国际垄断

政治经济学讲义

政治经济学讲义

政 治 经 济 学 熊宇虹

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经济”的含义:A、“经济”的最初含义:晋书中第一次出现,economy 家务,规则; B、“经济”的现在含义:①经济管理、经济制度;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消费、交换、分配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2、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①古希腊色诺芬家庭管理;蒙克来田1615年第一次把“政治”和“经济”结合; 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人物:A、威廉.佩蒂《政治算术》,B、魁奈《经济表》,③亚当.斯密《国富论》,④大卫.李嘉图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劳动:具有一 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 过程中进行(主管条件——人) 的有目的的劳动。 物质资料生②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之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分类:包括没有经过人工加 产的条件:工的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劳

动加工的物质资料) ③劳动资料——劳动手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 物质条件。——主要是:劳动工具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片面、孤立、静止地研究)①劳动者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取决于科学技术) 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内容:广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构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三、经济规律 1、含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作用是客观的。①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两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 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第4版)导论【圣才出品】

导论 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见表0-1)★ 表0-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见表0-2)★★ 表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考点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政治经济学发展(见表0-3)★★★表0-3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政治经济学发展 考点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见表0-4)★★★

表0-4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考点五: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见表0-5)★表0-5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考点六: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学习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本质和运行规律,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在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等领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从事各项经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觉性。 0.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答: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则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矛盾运动。①生产是指人们直接利用并改造自然进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②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原料、燃料等各种物质资料的使用和活劳动的消耗。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物质文化的需要,对各种物质资料的消耗。③分配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消费品的分配。生产资料的分配说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消费品的分配确定个人对消费品的占有份额。④交换包括劳动活动的交换和劳动产品的交换。 2.生产力 答:生产力是指人们利用并改造自然进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人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称为生产

国际政治经济学讲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关系学院杨毅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首先出现的新兴学科,而且是跨越政治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世界体系中的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从研究议题上看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全球层面的问题,包括国际贸易体系、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跨国生产(跨国直接投资)、国际环境、国际秩序(资本主义体系)以及全球化;一类是区域层面的问题,包括区域化、国家联盟经济;一类是国家层面的问题,包括发展问题、转型问题,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竞争力问题等。 本课程跨越政治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边缘和交叉研究方法,注重政治和经济相结合,在教学上旨在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形成与演化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框架,明晰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市场、权力与财富之间的关系。本课程提倡综合视角和使用多元方法的研究特色,注重分析性和描述性相结合;同时注重从国际关系中的现实问题出发,注重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培养既懂政治又明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 在课程安排上,本课从导论、范式及专题三个方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进行介绍。导论部分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学科发展过程、研究议题及研究方法;范式部分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解释和分析国家政治体系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关系;专题部分则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具体问题领域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与市场、权力与财富的关系有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讲导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的建立与发展对国际关系理论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界定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霸权衰退”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确立 2、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转向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