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兼容复习题(带答案)更新

电磁兼容复习题(带答案)更新

电磁兼容复习题(带答案)更新
电磁兼容复习题(带答案)更新

选择题

1、媒体常提及以下令人头疼的环境污染公害有水质、空气、噪音和电磁污染等,属于电磁兼容涉及内容的是_ _

2、1881年英国科学家希维赛德发表了《__论干扰_》一文,从此拉开了电磁干扰问题的序幕。P11

3、电磁兼容的英文名称或简称是_EMC___p7

4、我国2000年正式启动中国电磁兼容认证制度,被包含在其后发布推行的3C认证内容中(3C标志)电子产品需要通过3C认证,3C认证是指___中国强制认证___

5、理想的电磁屏蔽材料应该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磁性,因此,下述材料(铜、钢、铝、硅钢等)作为屏蔽材料时,其电磁屏蔽效能最好的是___硅钢___

6、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ace 电磁干扰)滤波器在安装时,正确的是___可靠地接机壳____P168

【可靠地接机壳】

7、常用EMI滤波原件是电容(C)电感(L)具有独特的材料和结构,其主要目的_______ 【减少寄生】p155

8、共模扼流圈常常被附加做电源输入线,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抑制共模干扰】P155

9、通常EMI滤波器可以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四类。但由于干扰信号频谱通常远高于有用信号频谱,所以,_低通__滤波器最为常用。P133

10、为保持电磁屏蔽的完整性,需在屏蔽体开显示窗口的地方,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下面处理“不当”的是_普通处理(加玻璃)、特殊处理(加金属网,隔离舱,截止波导管)__P198

11、有人说:接地对电子系统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下述关于“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_P203___

12、当双面PCB板布线时,为减少线间的信号寄生耦合,两面的导线应尽量避免_相互平行P220_【相互垂直、平行、斜交、弯曲走线】

13、在PCB布线中,尽量_减少_信号线与地线(最短)围成的面积,是增强电路抑制噪声能力的“武林秘笈”之一。接地或电源的图形尽可能要与数据流动的方向平行,就是这个秘笈具体的体现。【减少、增加、任意选、保护适中】

14、在常用高性能4层PCB板中,有:电源层(VCC)、地线层(GND)、信号层1(SGN1)和信号层2(SGN2)共有4个布线层,VCC和GND层均可视为屏蔽层,并形成天然的去耦电容。从屏蔽功能需要和期间安装维护方便性考虑,一般把VCC和GND 安排在_23_【12、23、34、14】p221

15、PCB板中高频器件VCC管脚和地线之间一般需放置“去耦”电容,其作用是_______,在减少跨版浪涌电流方面特别有用。【去除干扰、提供局部电源】P222

16、为防止高噪音发射体(时钟、I/O读写、高速互联等)把高频噪音发射出去形成干扰,一般在PCB层叠设计中,把高噪音发射体__隔离区域__【随意放置、隔离区域、PCB板中间、PCB边缘】P235

17、强磁场采用多层屏蔽技术的作用是__易引起磁饱和,抑制磁饱和__

18、静电放电需要满足三个要素,“不”属于静电放电三要素的是__P58__【三要素:积累一定电荷、放电途径、静电敏感器件】19、电容作为滤波元件或去耦、旁路元件时,必须考虑三个基本参数,“不”属于考虑的参数是_介电常数__【ESR、ESL、C、介

质常数】P145

20、高速数字电路,一般每个器件福建均需配置一个去耦电容,去耦电容的作用是________【去除干扰、提供充足动态电流电压的局部电源】P222

填空题

1、电磁兼容(EMC)是一门工程学学科,设计印制电路板并不需要严谨的数学分析,只要掌握基本EMC理论并能把复杂概念转换成简单的类推,就能了解如何避免发生___电磁干扰___问题。

2、电磁干扰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传播途径和_敏感器件__

3、CMOS集成芯片很容易受严重的__静电___影响,而使其可靠性等级降低,所以,含CMOS芯片的电路板的储存、焊接和操作,要有适当的防护措施。P62

4、最常见的电子设备危害不是由于直接雷击引起的,而是由于雷击发生时在电源和通讯线路中感应的__浪涌电流___引起。P67

5、传播干扰能量的途径是耦合,干扰源是通过直接耦合、漏电耦合、公共阻抗耦合、__电容_耦合、辐射耦合等5中耦合的方式将干扰施加于敏感设备的。P80

6、电气设备最主要的危害是__静电__、浪涌和高频脉冲群、满足EMC条件的电子产品必须通过这些方面的检测。P88

7、按传导模式划分,噪声可分为差模噪音和__共_模噪音,不平衡的电路结构可能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从而使得系统的干扰加剧。

8、常用的隔离技术有隔离变压器、_光电隔离__光纤隔离p210

9、PCB板的布线通常需遵守3W原则,一般表述为:走线间距间隔(走线中心间的距离)必须是单走线的__3___倍。P235

10、通常模拟电路工作于低频状态,对于这样的敏感电路,单点接地是最好的接地方式;但对于高速数字电路或高频模拟电路,高频电流是由接地噪声电压和数字电路布线区域的降压产生,宜优先选用__多点_接地。P244

11、电气设备的安全接地是为了使设备与大地之间有一条低阻抗电流通路,以保证人身安全,显然,接地电阻越_小_越好。

12、需要指出,电磁屏蔽与屏蔽体接地与否无关,与屏蔽材料关系很大,但在要能够有效地屏蔽静电场,却必须将屏蔽体__接地__,否则无效。P176

13、能提高最好的屏蔽效能的材料必须拥有良好的导电性和__导磁性_性,但很遗憾,能同时满足此两特性的材料很难,通常是矛盾,所以,完善的屏蔽要采用多层高导电和高导磁材料组成。P180 14、印制导线的拐弯应成__圆角,因为直角或尖角在高频电路和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会影响电气性能。P220

15、在PCB布线中,合理布置“地线”很重要,通常数字地和模拟地需要_分开_布线(且尽量避免重叠以防止耦合),然后再接于电源地,以免造成数字地的地线干扰信号串入模拟地。P221

分析题

1、图中为实现电子系统EMC,电源部分安装了电源滤波器,请问这种安装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请根据EMC原理阐明其理由,并说明改正方法(如果有错)。P169

图1 图2

解:(对于图1)

(1)这种安装方法是错误的。

(2)因为滤波器在屏蔽体内的引线太长。

(3)一方面,屏蔽体内电路的高频干扰信号,可能通过空间辐射途径耦合到滤波器引线上,从而把干扰引出并影响其它电气设备;另一方面,外部干扰也可能通过滤波器引线上的空间辐射耦合到本电气设备中并影响其运行,使滤波效果大打折扣。

(4)滤波器尽力靠近引线入口安装,力图使其引线尽可能短(最好适当屏蔽引线),并使滤波器与接地的屏蔽体保持良好接触。

(对于图2)

(1)这种安装方法是错误的。

(2)因为本电气系统的内部线路太近滤波器的外引线。 (3)一方面,屏蔽体内本电气系统的高频干扰信号,容易通过空间辐射途径耦合到滤波器引线上,从而把干扰引出并影响其他电气设备;另一方面,外部干扰也可能通过滤波器引线上的空间辐射耦合到本电气设备中并影响其运行,从而使滤波效果大打折扣

(4)使本电气系统的内部线路远离滤波器的外引线(最好适当屏蔽引线)。例如,把滤波器与PCB 板之间的电气部分靠屏蔽体底板安装,保持引线长度适当并远离滤波器的外引线;同时滤波器与接地的屏蔽体保持良好接触。 计算题

有用信号的频率为10~50MHz ,干扰的频率为100MHz ,需要将干扰的频率抑制20dB ,采用多级RC 滤波器,则滤波器的阶数至少为多少? P172

若有用信号的频率为10MHz 以下,干扰频率为100MHz ,需要将干扰抑制60dB ,采用多级RC 滤波器,则滤波器的阶数至少为多少?

解:本题的干扰信号为高频,故采用RC 低通滤波器即可。而RC 滤波器一级为一阶。标准RC 滤波器的每级滤波对干扰的抑制为20dB / 10倍频程。

(1)如图a 。A 点:100MHz 的干扰抑制20dB ,设10倍频程B 点的抑制率为x dB 。容易求得:

50

10020

50500---x 解得: )(180dB x =

所以RC 滤波器的级数为: 920

==x n

(2)如图b 。A 点10MHz ,已知其10倍频程B 点的干扰抑制率为60dB 。由于RC 滤波器20dB / 10频程,故容易求得所需RC 滤波器的级数为:

330

60==n

图a 图b

论述题1(电气)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最近认为,电磁武器已然“登场”,将主导21世纪的战争,而子弹和炸弹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电磁武器就是发射“高能电磁波”。

简述“法拉第笼”如何实现电磁屏蔽。

答:(1)静电屏蔽:接地屏蔽壳体罩住A(或B),则A、B相互不受静电影响(说明之)。

(2)电磁屏蔽:在外界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屏蔽壳体内产生感应电流,而这感应电流在屏蔽空间又产生了与外界电磁场方向相反的电路的影响,产生了屏蔽效果。

或:由于金属的静电等势性,可以有效的屏蔽外电场的干扰。法拉第笼无论被加上多高的电压内部也不存在电场。而且由于金属的导电性,即使笼子通过很大的电流,内部的物体通过的电流也微乎其微。在面对电磁波时,可以有效的阻止电磁波的进入。

论述题2(机电)

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散热期的散热能力?

答:P5/37-40,散热器的介绍

(1)、温度、振动、潮湿、灰尘

(2)、

A.提高表面积:增加翅片和翅片密度

B.提高换热系数:加装风扇以提高散热器表面风的速度。

C.提高散发射率:表面做涂漆,喷砂提高粗糙度、阴极氧化等措施。

电磁兼容题库整理终极版本

一.填空 1.电磁干扰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两类: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途径】和【敏感单元】。抑制电磁干扰的三 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8.辐射干扰的传输性质有:近场藕合及远场藕合。 传导干扰的传输性质有电阻藕合、电容藕合及电感藕合。 什么是传导耦合?答:传道耦合是指电磁干扰能量从干扰源沿金属导体传播 至被干扰对象(敏感设备) 2.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包括电流源和磁流源辐射。或辐射干扰源 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 3.如果近场中,源是电场骚扰源,那么干扰源具有小电流、大电压的特点。6.屏蔽效能SE 分别用功率密度、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来描述应为10logP1/P2 ,20logH1/H2 ,20logU1/U2 。 13 .设U1 和U2 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 】分贝。 7.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通带内呈低的串联阻抗和高并联阻抗。 13 .常见的电阻藕合有哪些? (1) 公共地线阻抗产生的藕合干扰。 (2) 公共电源内阻产生的藕合干扰。 (3) 公共线路阻抗形成的藕合干扰。 9.双绞线多用于高频工作范围,在单位长度线长中互绞圈数越多,消除噪声效果越好。在额定互绞圈数中,频率越高屏蔽效果越好。

10 .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阻带范围,其并联阻抗应很小而串联阻抗 则应很大。 11 .100V= 40 dBV= 40000 dBmV 。 12 .一般滤波器由电容滤波器和电感滤波器构成。 13 .减小电容耦合干扰电压的有效方法有三种:减小电流强度、减小频率、 减小电容。 14 .金属板的屏蔽效能SE(dB) 包括吸收损耗、反射损耗和多次反射损耗 三部分。 15 .传导敏感度通常用电压表示、辐射敏感度可以用电场,或V/m 表示。 17 .信号接地的三种基本概念是多点、单点和浮地。 18 .(1)静电的产生有摩擦、碰撞分离带电和感应带电。 (2))术语解释:静电放电(答:静电放电是指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 很强的电场,找到合适的路径二产生的放电现象 (3))静电放电需要满足三个要素,“不”属于静电放电三要素的是P58 【三要素:积累一定电荷、放电途径、静电敏感器件 (4))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5))CMOS 集成芯片很容易受严重的静电影响 19 .硬件技术法、软件技术法、软硬件结合法是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 三种方法,其中软件技术法是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特有的方法。 20 .一般辐射源依其特性可分为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在近场为高阻抗场,电流源 在近场为低阻抗场场,近场和远场的粗略划分为,当r 0.15915 λ时为远区场。 辐射近区场场点与源点之间的距离及和干扰源的工作波长λ的关系是r<0.15915 λ

造林更新工

造林更新工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3

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8年以上。 (4)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

电磁兼容考试答案

电磁兼容考试试卷答案 2009--2010学年一学期时间110分钟日期2009年12月29日 电磁兼容及应用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自动化2006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一、填空题(本题30分,每小题1分) 1、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敏感体)。 2、国际电磁兼容技术标准体系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产品标准)和系统间电磁标准等4 类。 3、2001年,我国发布(CCC)认证,对相应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作了详细规定。 4、当某系统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的10倍时,也就是说系统对信号衰减了(20)dB。 5、分析传导干扰通道低频特性多采用(集总)参数电路模型,而分析其高频特性则采用(分布)参 数电路模型。 6、两导线的干扰电流振幅相近、相位相同的称为(共模)干扰,干扰电流振幅相等、相位相反的称 为(差模)干扰。 7、研究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是一般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两大类。 8、低频磁场屏蔽主要是利用高(导磁)材料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高频磁场屏蔽则采用低(电阻 抗)材料在屏蔽体表面产生(涡流)的屏蔽目的。 9、按照频率特性进行分类,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4类。 10、根据滤波原理进行分类,(反射式)滤波器一般由电抗元件构成,对干扰建立串联高阻抗和 并联低阻抗;(吸收式)滤波器采用铁氧体等有耗元件,通过(吸收)不需要的频率成分能量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 11、扼流圈由两个(匝数)相同和(绕向)相同的绕组组成,对地回路干扰电流呈高阻抗作用。 12、电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 二、简答题(本题20分,每小题5分) 13、简述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答: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又互不干扰,达到“兼容”状态。或者说,电子电路、设备、系统互相不影响,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 14、简述安全接地的基本概念。 答:安全接地又称保险接地,它采用低阻抗的导体将用电设备的外壳连接到大地上,使操作人员不致因设备外壳漏电或静电放电而发生触电危险。安全接地也包括建筑物、输电线导线、高压电力设备的接地,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雷电放电造成设施破坏和人身伤亡。 15、简述对消式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答:对消式有源滤波式能产生与干扰源幅值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输出电流,通过高增益反馈电路将电磁干扰对消掉,达到滤除掉流向被干扰对象的干扰电流的目的。 16、简述各波段无线电波的特性和用途。 答:长波,衍射性强,能够紧靠着地面表面传播到地平线视角以下,适用于导航和固定业务;中波,也具备沿着地表传播的能力,但受地面性质,如地貌、地物等影响较大,适用于导航、广播、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短波,又称天波,由于障碍高度比波长大,因而电波在地面上不绕射,而是按直线传播,但能够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传播至较远的地方,适用于导航、广播、固定业务、移动业务等;微波,

林业系统专业试题

林业专业知识测试题(五)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森林法》规定,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监督、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2.被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有哪些?按其保护程度,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 《种子法》规定,国家建立种子贮备制度,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生产需要,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4.《退耕还林条例》规定,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 5.为什么要保护森林资源?为了发挥森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安全,因此要保护森林资源。 6.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7.对承运无木材运输证的木材将如何处罚?由林业主管部门没

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其中的薪炭林是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10.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运输证件,国家统一调拨的木材除外。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利用外资营造的用材林达到一定规模需要采伐的,应当在国务院批准的 B 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实行采伐限额单列。 A. 年度木材生产计划 B.年森林采伐限额 C.国家林业发展规划 D.五年森林采伐限额 2.《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实施林业行政处罚的机关,必须是 A 。 A.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B.地州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的组织

造林更新工试题含答案.

造林更新工试卷 (理论卷 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 2分,每题可能有 1至 4个正确答案,选错一个不得分,少选一个正确答案扣 1分 1、造林(更新工是从事 ( abc 幼林抚育作业的工种。 A 整地、 B 造林、 C 补植、 D 采伐。 2、按起源分,森林分为(ac 两大类。 A 人工林、 B 集约林、 C 天然林、 D 天然次生林 3、森林的三大效益是(ac d 。 A 社会效益、 B 集体效益、 C 经济效益、 D 生态效益。 4、森林的生态效益有(abcd 等。 A 保持水土, B 涵养水源, C 净化空气, D 防风固沙。 5、森林的经济效益分(ab 两大类。 A 直接经济效益、 B 间接经济效益、 C 木材、 D 果药 6、森林的社会效益有 (abcd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 A 旅游休养的最佳场所 , B 重要的教学基地 , C 科研基地 , D 文艺创作的源泉。 7、森林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 (abc 等。 A 防火、贮水保土和净化环境所带来的损失减少,

B 绿地所带来的财富增值, C 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D 公园旅游收入。 8、选择造林树种时,应考虑经济建设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同时必须贯彻 ( d 的原则,还要考虑 ( abc 等问题 . A 树苗的来源是否充足、 B 造林技术、 C 造林成本、 D 适地适树。 9、确定造林树种的原则有(bcd 。 A 适地适树、 B 造林目的、 C 、市场需求、 D 因树因地制宜 10、用材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 。 A 速生性、 B 丰产性、 C 优质性、 D 早实性。 11、经济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d 。 A 、产量高、质量好、 B 、用途广、价值大、 C 、生长快、收益早、 D 抗性强、收获期长。 12、防火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d 。 A 、生长快、郁闭早 B 、常绿、根系发达 C 、含树脂少, 不易燃烧 D 寿命长、防护作用持久。 13、薪炭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d 。 A 、速生、生物量大; B 、繁殖容易、萌蘖力强; C 、可劈性好、 D 易燃、火旺 14、我国林种的划分有用材林 , (abd 和特用林。 A 、薪炭林 B 、经济林 C 、丰产林 D 防护林。

PLC题库含答案

(适应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一.单项选择 1.世界上第一台PLC生产于( c ) A.1968年德国 B.1967年日本 C.1969年美国 D. 1970年法国 2.世界上第一代PLC所在的年代是(),其特点主要为()。 A.1973-1980,8位CPU.磁芯存储器 B.1969-1972,1位CPU.磁芯存储器 C.1981-1983,16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D.1968-1973,4位CPU.磁芯存储器 3.世界上第二代PLC所在的年代是(),其特点主要为()。 A.1973-1975,8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B.1969-1972,1位CPU.磁芯存储器 C.1981-1983,16位CPU.磁芯存储器 D.1972-1976,4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4.世界上第三代PLC所在的年代是(),其特点主要为()。 A.1973-1975,8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B.1969-1972,8位CPU.磁芯存储器 C.1976-1983,8.16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D.1983-1999,16.32位CPU.闪存技术应用 5.使用16位.32位高性能微处理器,而且在一台PLC中配置多个微处理器,进行多通道处理是()PLC的突出特点。 A.第五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 6. PLC英文名称的全称是() A.programming logic controller B.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C.programmer logical controller

D.programing logic controller 7.下列不属于PLC硬件系统组成的是() A.中央处理单元 B.输入输出接口 C.用户程序 O扩展接口 8. 下列不属于PLC硬件系统组成的是() A. 用户程序 B.输入输出接口 C. 中央处理单元 D.通讯接口 9.PLC的系统程序不包括() A.管理程序 B.供系统调用的标准程序模块 C.用户指令解释程序 D.开关量逻辑控制程序 10. 以下哪条不是系统管理程序的主要功能( ) A系统自检 B 运行时序分配管理 C 程序执行 D 存储空间分配管理 11. PLC的工作方式是( ) 。 A 等待工作方式 B 中断工作方式 C 扫描工作方式 D 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12. 在扫描输入阶段,PLC将所有输入端的状态送到( )保存。 A 输出映象寄存器 B变量寄存器 C 内部寄存器 D 输入映象寄存器 13. 通讯能力是指PLC与PLC.PLC与计算机之间的( ) 能力 A.数据交换 B.数据运算 C.数据传送D.数据传送及交换 14. PLC模块化结构的特点是() A.拆卸容易,占地小 B.检修方便,易更换 C.易于编程,占地方小 D.利于维护,功能扩充方便

林业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森林法》规定,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监督、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刑法规定的“珍贵树木”,包括由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确定的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科学研究价值或者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树,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树木。3.《防沙治沙法》规定,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得批准在沙漠边缘地带和林地、草原开垦耕地;已经开垦并对生态产生不良影响的,应当有计划地组织退耕还林还原。 4.《防沙治沙法》规定,禁止在沙化土地上砍挖灌木、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 5.《防沙治沙法》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在自愿的前提下,捐资或者以其他形式开展公益性的治沙活动。 6.《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同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7.《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查验放行。 8.《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建立对外国人开放的猎捕场所,应当报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9. 《种子法》规定,国家建立种子贮备制度,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生产需要,保障农业生产安全。10.《种子法》规定,转基因植物品种的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 11.《种子法》规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品种审定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种子科研、生产、经营机构代理。 12.《种子法》规定,调运或者邮寄出县的种子应当附有检疫证书。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14.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15.以牟利为目的,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第十七条规定,禁止在沙化土地上砍挖灌木、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植被管护制度,严格保护植被,并根据需要在乡(镇)、村建立植被管护组织,确定管护人员。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其中的薪炭林是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一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0.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运输证件,国家统一调拨的木材除外。 21.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沙治沙规划,划出一定比例的土地,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种植多年生灌木和草本植物。 2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沙化土地范围内从事开发建设活动的,必须事先就该项目可能对当地及相关地区生态产生的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法提交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应当包括有关防沙治沙的内容。 2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在沙化土地所在地区,建立政府行政领导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 24.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管理。

造林工高级及时考试题目

造林工技师培训教材第一章植物知识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组成的,原生质是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总称。原生质体包括了由原生质在形态结构上进一步分化为细胞质、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部分,是细胞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P2) 植物组织通常指植物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群。(P2) 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器官中,有一种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称为维管组织。(P2) 根瘤豆科植物的根上有各种形状的小瘤状突起,称为根瘤,它是由生活在土壤中的根瘤细菌侵入到根内而产生的。(P5) 芽是出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P7)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叫完全叶。(P10) 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P12) 两性花是一朵花中,不论其花被存在与否,雌蕊和雄蕊都存在而正常发育的。(P14) 花序许多花着生于花轴之上,则形成花序。(P17) 真果在一般情况下,植物的果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这种果实称为真果。(P21) 聚花果(复果)由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P23) 子叶出土型幼苗种子萌发时,胚轴迅速生长,从而把上胚轴、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这种方式形成的幼苗,称为子叶出土型幼苗。(28) 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个体发育)称为植物的生物学特

征。是指植物由种子萌发经幼苗、幼树发育到开花结实,最后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P28)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氧和二氧化碳及其他相关生物等。对植物而言,在环境因子中,对植物生活有直接、间接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P29) 二、单选题 1、细胞形状非常多样,主要决定于其(D)。 A、形状 B、大小 C、结构 D、功能 注:细胞的形状多样,其形状是由所处的环境和担负的生理机能决定的。(P1LL13) 2、根瘤具有固(A)能力。 A、氮 B、磷 C、钾 D、钙 注:根瘤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固氮作用,根瘤菌中的固氮酶能够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变为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可以从根的皮层细胞吸收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料。(P6L1) 3、雄蕊4枚,二长二短,称为(B)。 A、二体雄蕊 B、二强雄蕊 C、四强雄蕊 D、单体雄蕊 注:二强雄蕊是花中雄蕊4枚,二长二短,如一些唇形科植物的雄蕊。(P16LL7) 4、属于核果的植物是(A)。 A、桃 B、苹果 C、西瓜 D、柑桔 注:核果通常由单雌蕊或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其子房为上位或下位,心皮1~6层,合生或连生。其最大的特点是内果皮细胞经木质化后形成坚硬的核,内含1枚种子。常见的核果有桃、李、杏、枣、樱桃、芒果等的果实。(P22LL5) 三、多选题 1、营养器官包括(A、B)。

电磁兼容 题库汇总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磁干扰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3.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4.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标志和美国的【FCC】 标志。 5. 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准。 6.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交连的磁通】;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7.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近区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8.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屏蔽效能。 9.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 10.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11.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12.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氧体】材料所组成的。 13.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14.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15.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其中,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骚扰的能力。或者说,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线路、设备、系统相互不影响,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 2.电磁屏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答:电磁屏蔽是以某种材料(导电体或导磁体)制成的屏蔽壳体,将需要屏蔽的区域封闭起来,形成电磁隔离,即其内的电磁场不能越出这一区域,而外来的辐射电磁场不能进入这一区域(或者进入该区域的电磁能量将受到很大的衰减)。 3.高频、低频磁场屏蔽措施的主要区别? 答:(1)高频磁场屏蔽采用低电阻率的良导体材料,如铜、铝等。其屏蔽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在屏蔽体表面所产生的涡流的反磁场来达到屏蔽的目的。 (2)低频磁场屏蔽常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如铁、硅钢片坡莫合金。其屏蔽原理是利用铁磁材料的高磁导率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 4.接地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答:(1)接地是指系统的某一选定点与某个接地面之间建立低阻的导电通路。

造林工技师、高级技师参考题

造林工技师、高级技师参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草原上造林整地的最主要的一个目的是()。 A、防止水土流失 B、防止沙化 C、改善立地条件和破坏钙积层 D、改善卫生状况 2.飞播造林的关键是()。 A、组织劳力 B、准备种子 C、掌握好雨情 D、播种后的管理 3.纯林最大的缺点是()。 A、容易造成地力衰退 B、不易管理 C、造林麻烦 D、抗旱性差 4.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 A、外力 B、大气拉力 C、蒸腾拉力 D、土壤压力 5.在种植点配置的几种形式中,()配置形式适合于营造水土保持林。 A、长方形 B、多边形 C、三角形 D、正方形 6.林木的粗生长主要是下列()的作用。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7.封山育林中,封育区的封禁方法主要有:()。 A、人工看护和设置围栏 B、坡度控制 C、海拔高度控制 D、水分控制8.光合作用的要素包括()。 A、必须有CO 2、H 2 O、叶绿素、光能和适宜的温度 B、有CO 2 和H 2 O就行 C、 有叶绿素和光能就行 D、有CO 2 和叶绿素就行 9.下列不属于内蒙古地区的造林树种的是()。

A、泡桐 B、兴安落叶松 C、油松 D、欧美杨 10.对于针叶树植苗造林时最主要要保护的部位是()。 A、针叶 B、侧枝 C、根系 D、侧芽 11.在大青山陡坡一般多采用()的整地方法。 A、高垄 B、机械开沟 C、水平阶 D、小鱼鳞坑 12.旱生演替一般包括地衣植物阶段、苔藓植物阶段、旱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个阶段演替速度相对较快。 A、地衣植物阶段 B、苔藓植物阶段 C、旱生草本植物阶段 D、木本植物阶段 13.我国森林经营的方针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主要指()的可持续管理。 A、森林资源和森林土地 B、木材利用 C、社会效应 D、经济效益 14.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最好采用()。 A、株间混交 B、带状混交 C、行间混交 D、块状混交 15.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是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的。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稳定变化 16.分殖造林适用于()造林。 A、所有树种 B、大多数杨树和大多数柳树 C、萌芽生根能力弱的树种 D、大多数针叶树 17.林区进行迹地更新要坚持()相结合的原则。 A、人工更新 B、完全天然更新 C、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D、任其发展 18.平茬和除蘖两项措施只适用于()。

造林更新工试题

造林更新工试题 一.填空题 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落叶松春季造林的具体时间应造林。 以下树种既可作防护林的树种乂可作经济林的树种是C 4、选择造林树 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 就是反映这种U 的要求的。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 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8、是最耐干旱的。 9、K 对策种比R 对策种的繁殖速度。 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水分条件比较充足,所以多采用整地。12、在下列 因子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直接生态因子。13、落叶松是树种。 在生物界的食物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屮吃乙,乙吃丙,丙吃丁的现象, 这种以能量为基础,通 过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起来的食物关系,称为。16、防护林要求特殊 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17、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 18、云杉比油松C 19、下列树种最不适合在干旱阳坡造林的是。 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20、 2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2、油松裸根苗在内蒙古的主要造林季节是。 3、 7、 10、 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11、 因子中, 14、 是最不耐盐碱,而耐旱。 15、

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26、幼苗除草松 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 为止。27、云杉比油松° 23、 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 24、 落叶松是树种。 25、 28、 是最耐干旱的。 29、 的树种,造林时密度小一些。 30、 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31、 在有水土流失的干旱山地和黄土丘陵的陡坡应采用整地方法。32、在 华北石质山区,因子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再分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33、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 就是反映这种U 的要求的。 34、 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35、落叶松与口 桦混交时,应采用。 36、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37.造林整地最 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整地° 38、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39、是最耐盐碱,也耐旱。 二、多项选择 下列为高等植物的有。 2、 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直接生态因子。 3、生态金字塔类型一般 4、 下列属于影响引种成功的环境条件的有。 5、在确定杂交亲本时一般应 考虑的问题有。6、源和生态适应性要有一定差异D 、考虑亲本杂交可配性的大 小7、根据造林材料的不同,造林方法通常分为° 8、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

造林更新工技师资料

造林工技师、高级技师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落叶松春季造林的具体时间应造林。 3、以下树种既可作防护林的树种又可作经济林的树种是。 4、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 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7、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8、是最耐干旱的。 9、K对策种比R对策种的繁殖速度。 10、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11、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水分条件比较充足,所以多采用整地。 12、在下列因子中,因子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直接生态因子。 13、落叶松是树种。 14、是最不耐盐碱,而耐旱。 15、在生物界的食物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甲吃乙,乙吃丙,丙吃丁的现象,这种以能量为基础,通过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起来的食物关系,称为。 16、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 17、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18、云杉比油松。 19、下列树种最不适合在干旱阳坡造林的是。 20、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2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2、油松裸根苗在内蒙古的主要造林季节是。 23、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 24、落叶松是树种。 2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 2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27、云杉比油松。 28、是最耐干旱的。 29、的树种,造林时密度小一些。 30、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31、在有水土流失的干旱山地和黄土丘陵的陡坡应采用整地方法。 32、在华北石质山区,因子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再分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33、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34、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 35、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36、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37、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整地。 38、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39、是最耐盐碱,也耐旱。 二、多项选择 1、下列为高等植物的有。 2、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直接生态因子。 3、生态金字塔类型一般有。 4、下列属于影响引种成功的环境条件的有。

造林更新工试题含答案

造林更新工试卷 (理论卷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可能有1至4个正确答案,选错一个不得 分,少选一个正确答案扣1分) 1、造林(更新)工是从事( abc )幼林抚育作业的工种。 A整地、B造林、C补植、D采伐。 2、按起源分,森林分为(ac)两大类。 A人工林、B集约林、C天然林、D天然次生林 3、森林的三大效益是(ac d )。 A社会效益、B集体效益、C经济效益、D生态效益。 4、森林的生态效益有(abcd )等。 A保持水土,B涵养水源,C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 5、森林的经济效益分(ab )两大类。 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C木材、D果药 6、森林的社会效益有(abcd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 A旅游休养的最佳场所, B重要的教学基地, C科研基地, D文艺创作的源泉。 7、森林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 (abc )等。 A防火、贮水保土和净化环境所带来的损失减少, B绿地所带来的财富增值,C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D公园旅游收入。 8、选择造林树种时,应考虑经济建设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同时必须贯彻( d )的原则,还要考虑( abc ) 等问题. A树苗的来源是否充足、B造林技术、C造林成本、D适地适树。 9、确定造林树种的原则有(bcd )。 A适地适树、B造林目的、C、市场需求、D因树因地制宜

10、用材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 )。 A速生性、B丰产性、C优质性、D早实性。 11、经济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d )。 A、产量高、质量好、 B、用途广、价值大、 C、生长快、收益早、D 抗性强、收获期长。 12、防火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d )。 A、生长快、郁闭早 B、常绿、根系发达 C、含树脂少,不易燃烧D 寿命长、防护作用持久。 13、薪炭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d )。 A、速生、生物量大; B、繁殖容易、萌蘖力强; C、可劈性好、D易燃、火旺 14、我国林种的划分有用材林,(abd )和特用林。 A、薪炭林 B、经济林 C、丰产林D防护林。 15、用材林是以生产( ab )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乔木林、竹林、疏林。A、木材B、竹材C、燃料D水果。 16、在中国,组成用材林的优势树种为针叶树的有云杉、冷杉、华山松、樟子松、油松、云南松、(abc )等。 A、马尾松、 B、落叶松、 C、杉木、D泡桐。 17、在中国,组成用材林的优势树种为阔叶树的有樟木、水曲柳、女贞、栎类、桦木、桉树、泓森槐、(bcd )等。 A、柏木、 B、杨树、 C、拟赤杨、D楠木。 18、防火树种有海桐、夹竹桃、(ac )等。 A、木荷 B、杉木 C、法国冬青D樟树。 19、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 a )和造林地的(c )相适应,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 A、生物学特性 B、速生特性 C、立地条件D气候条件。

PLC题库含答案

《PLC与控制技术》课程试题库 (适应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一.单项选择 1.世界上第一台PLC生产于(c ) A.1968年德国B.1967年日本 C.1969年美国D.1970年法国 2.世界上第一代PLC所在的年代是(),其特点主要为()。 A.1973-1980,8位CPU.磁芯存储器 B.1969-1972,1位CPU.磁芯存储器 C.1981-1983,16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D.1968-1973,4位CPU.磁芯存储器 3.世界上第二代PLC所在的年代是(),其特点主要为()。 A.1973-1975,8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B.1969-1972,1位CPU.磁芯存储器 C.1981-1983,16位CPU.磁芯存储器 D.1972-1976,4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4.世界上第三代PLC所在的年代是(),其特点主要为()。 A.1973-1975,8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B.1969-1972,8位CPU.磁芯存储器 C.1976-1983,8.16位CPU.半导体存储器 D.1983-1999,16.32位CPU.闪存技术应用 5.使用16位.32位高性能微处理器,而且在一台PLC中配置多个微处理器,进行多通道处理是()PLC的突出特点。 A.第五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 6.PLC英文名称的全称是() A.programming logic controller B.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C.programmer logical controller D.programing logic controller 7.下列不属于PLC硬件系统组成的是() A.中央处理单元 B.输入输出接口 C.用户程序O扩展接口 8. 下列不属于PLC硬件系统组成的是() A. 用户程序 B.输入输出接口 C. 中央处理单元 D.通讯接口 9.PLC的系统程序不包括() A.管理程序 B.供系统调用的标准程序模块 C.用户指令解释程序 D.开关量逻辑控制程序 10. 以下哪条不是系统管理程序的主要功能( ) A系统自检 B 运行时序分配管理 C 程序执行 D 存储空间分配管理 11. PLC的工作方式是( ) 。 A 等待工作方式 B 中断工作方式 C 扫描工作方式 D 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营造林工)实操复习题

营造林工)实操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称为(D )。 A 、完全花B、雌雄同株 C、同株异花 D 、两性花 2、雄花和雌花生于同一植物的称为(A )。 A 、雌雄同株 B、雌雄同花 C、雌雄异花 D、雌雄异株 3、( B )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A 、种子B、胚C、果实D、生长点 4、被子植物种子只有一个子叶的为(B ),如竹类等。 A 、双子叶植物B、单子叶植物C、维管束植物D、被子植物 5、( B )是指森林的外貌、主要指林冠层次垂直配置的状况。森林按林相可划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 A 、林层 B、林相 C、林冠 D 、林分 6、郁闭度是表示树冠水平覆盖的程度。它是林冠水平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以( C )表示。 A 、百分比B、分数C、十分法D、整数 7、森林起源可分为天然林和( D )两种。 A 、灌木林B、疏林C、原始林 D 、人工林 8、在森林环境中,对森林的形态、特性、生长、发育和分布等有作用的因子。称为(A )。 A 、生态因子 B 、生物因子 C 、生态环境 D 、环境因子 9、喜光树种又叫(C ),指只能在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树种。 A 、喜光树种 B 、阴性树种C、阳性树种D、中性树种 10、常见树种茶树、油茶、杜鹃、马尾松等为( B )。 A 、阳性树种 B 、酸性树种C、耐旱树种D、先锋树种 11、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后,通过一系列消费者,还原者捕食和被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能量转换传递的有序联系,好似锁链一样的关系,一环扣一环。我们把这种序列关系形象化称为( C )。 A 、能量转换B、能量传递C、食物链D、关系链 12、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厅某些内在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影响,使种子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自然现象叫( A )。 A 、种子休眠B、种子不萌发C、种子死亡D、种子生理后熟 13、在贮藏期间,种子内出现游离水时,呼吸作用便旺盛起来。当游离水将出现时的种子含水量称为( C )。 A 、种子含水量B、种子安全含水量C、临界含水量D、水分安全点 14、维持种子生命力、使其呼吸作用最微弱时的含水量,称为种子( A )。 A 、安全含水量B、标准含水量 C 、微弱含水量 D 、适当含水量 15、大多数林木种子,贮藏期间最适宜的温度为( B ),在这个温度条件下,种子呼吸作用微弱,也 不会了生冻结,有利于生命力保存。 A 、低于 0 度 B 、 0-5 度C、 5-10 度 D 、零下 5 度 16、湿藏法是将种子置于湿润、适度低温和通气条件下贮藏。适用于( C )的种子,如壳斗科、七叶 树属、核桃、油茶、檫树等。 A 、大粒种子B、淀粉含量高C、安全含水量高D、小粒种子 17、同一树种的种子,在相似的立地条件下,在大约同龄的林木上和大致相同的时间内采集的种子,而且种实的处理和贮藏方法相同,这些种子称为( A )。 A 、一个种批B、一批种子C、同类种子D、相同种子 18、种子净度(纯度)是指被检验的某一树种种子中( A )的重量占供检种子总重量的百分比。 A 、纯种子B、好种子C、有发芽力的种子D、干种子 19、千粒重是指在( C )状态下的 1000 粒纯净种子的重量。

电磁兼容试卷1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考试卷 姓名学号学院年级专业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人 题分 得分 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 1. 电磁兼容三要素 电磁干扰源、敏感设备(受扰设备)、以及在干扰源与敏感设备之间传递干扰的途径(介质),就是电磁兼容三要素。电磁兼容就是围绕这三要素进行的。 2. 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 由信号线与地线形成的回路,在信号线与地线上产生的干扰电压和电流,在信号线上产生的干扰和在地线上所形成的干扰,具有不同的极性,所以叫差模干扰。 共模干扰:在信号线与公共地,地线与公共地之间产生的干扰,两个干扰电压极性相同,干扰电流方向相同,所以叫共模干扰。 3 比吸收率;英文缩写SAR(Special Absorption Rate),指单位质量生命体所吸收的电磁功率密度SAR= (单位:W/kg) 4. 抗扰度:电子电器产品、设备保持自己正常工作状态能够容忍的最大电磁干扰强度,分为辐射抗扰度和传导抗扰度两种。通过专用仪器,可以测出产品的辐射抗扰度和传导抗扰度。 5. CCC认证 是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of China 的缩写, 即:中国强制认证标准的标志。根据这个标准,电子电器产品性能必须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才允许生产和销售。该标准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6. 辐射耦合 辐射耦合是指雷电电磁脉冲能量以电磁场形式耦合到接收器具体有空间电磁波至接收天线的耦合、空间电磁波对电缆的耦合、电缆对电缆的耦合等 二、问答题(每小题6分) 1. 画出电容、电感的实际等效电路与幅频特性,并加以分析说明。 电容和电感在高频情况下,不再只是单一元件,而是转变成两个或三个基本元件的串联或并联。 理想电容的频率特性,是随着频率的增高,阻抗线性下降;而实际电容器的频率特性是,随着频率的增加,总阻抗在下降到某一最小值后,开始随着频率增加而增大,感抗起主要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