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板料折弯机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板料折弯机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板料折弯机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板料折弯机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

指导教师: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板料折弯机,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1任务分析 (1)

1.1 技术要求 (1)

1.2 任务分析 (1)

2 方案的确定 (2)

2.1运动情况分析 (2)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 (2)

2.1.2容积调速回路 (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3)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4)

5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4)

6系统液压图的拟定 (6)

7 液压元件的选择 (8)

7.1 液压泵的选择 (8)

7.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8)

7.3 油管元件 (9)

7.4油箱的容积计算 (10)

7.5油箱的长宽高确 (10)

7.6油箱地面倾斜度 (11)

7.7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 (11)

7.8过滤器的选取 (11)

7.9堵塞的选取 (11)

7.10空气过滤器的选取 (12)

7.11液位/温度计的选取 (12)

8 液压系统性能的运算 (13)

8.1 压力损失和调定压力的确定 (13)

8.1.1沿程压力损失 (13)

8.1.2局部压力损失 (13)

8.1.3压力阀的调定值计算 (14)

8.2 油液温升的计算 (14)

8.2.1快进时液压系统的发热量 (14)

8.2.2 快退时液压缸的发热量 (14)

8.2.3压制时液压缸的发热量 (14)

8.3油箱的设计 (15)

8.3.1系统发热量的计算 (15)

8.3.2 散热量的计算 (15)

9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任务分析

1.1技术要求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 61.910N ? 滑块重量 42.310N ?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210mm 速度(1v ) 23/mm s 慢速下压(折弯) 行程 30mm

速度(2v ) 12/mm s

快速回程 行程 240mm

速度(3v ) 52/mm s

1.2任务分析

根据滑块重量为42.310N ?,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

0.2t s =V 。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40mm ),故可选单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0.91cm η=。因为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回程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转换由一个三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控制。当电液换向阀工作在左位时实现快速回程。中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卸荷,工作在右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快速和工进。其工进速度由一个调速阀来控制。快进和工进之间的转换由行程开关控制。折弯机快速下降时,要求其速度较快,减少空行程时间,液压泵采用全压式供油。其活塞运动行程由一个行程阀来控制。当活塞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行程阀接受到信号,并产生动作,实现由快进到工进的转换。当活塞移动到终止阶段时,压力继电器接受到信号,使电液换向阀换向。由于折弯机压力比较大,所以此时进油腔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由工进到快速回程阶段须要一个预先卸压回路,以防在高压冲击液压元件,并可使油路卸荷平稳。所以在快速回程的油路上可设计一个预先卸压回路,回路的卸荷快慢用一个节流阀来调节,此时换向阀处于中位。当卸压到一定压力大小时,换向阀再换到左位,实现平稳卸荷。为了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控,

在液压泵出口安装一个压力表和溢流阀,同时也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因为滑块受自身重力作用,滑快要产生下滑运动。所以油路要设计一个液控单向阀,以构成一个平衡回路,产生一定大小的背压力,同时也使工进过程平稳。在液压力泵的出油口设计一个单向阀,可防止油压对液压泵的冲击,对泵起到保护作用。

2方案的确定

2.1运动情况分析

由折弯机的工作情况来看,其外负载和工作速度随着时间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设计液压回路时必须满足随负载和执行元件的速度不断变化的要求。因此可以选用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和容积式调速回路两种方式。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

节流调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回路中流量控制元件通流面积的大小来控制流入执行元件或自执行元件流出的流量来调节其速度。变压式节流调速的工作压力随负载而变,节流阀调节排回油箱的流量,从而对流入液压缸的的流量进行控制。其缺点:液压泵的损失对液压缸的工作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其机械特性较软,当负载增大到某值时候,活塞会停止运动,

低速时泵承载能力很差,变载下的运动平稳性都比较差,可使用比例阀、伺服阀等来调节其性能,但装置复杂、价格较贵。优点:在主油箱内,节流损失和发热量都比较小,且效率较高。宜在速度高、负载较大,负载变化不大、对平稳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2.1.2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回路中变量泵或马达的排量来改变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优点:在此回路中,液压泵输出的油液直接进入执行元件中,没有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而且工作压力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效率高、发热量小。当加大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减小泵的泄露,都可以提高回路的速度刚性。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比较,泵缸开式容积调速回路和变压式节流调回路相比较,其速度刚性和承载能力都比好,调速范围也比较宽,工作效率更高,而发热却是最小的。考虑到最大折弯力为61.910N ,数值比较大,故选用泵缸开式容积调速回路。

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要求设计的板料折弯机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速下降

工作下压(折弯)快速回程

停止。主要性能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

折弯力F=61.910?N ;板料折弯机的滑块重量G =42.310?N ;快速空载下降速度

123/v mm s ==0.023m/s ,工作下压速度12/mm s =0.012m/s ,快速回程速度352/v mm s ==0.052m/s ,板料折弯机快速空载下降行程1210L mm ==0.21m ,板料

折弯机工作下压行程230L mm ==0.03m ,板料折弯机快速回程:H=240mm=0.24m ;启动制动时间s t 2.0=?,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选为液压缸。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

其机械效率0.91cm η=。由式 m v

F m t

?=?

式中 m —工作部件总质量 v ?—快进或快退速度

t ?—运动的加速、减速时间

求得惯性负载 42.3100.0232709.80.2

m v G v F m N t g t ???==?=?=??下

再求得阻力负载 静摩擦阻力 40.2 2.3104600sf F N =??=

动摩擦阻力 40.1 2.3102300fd F N =??=

表一 液压缸在各亲,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

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 、中英文文献及翻译等),此文档也稍微删除了一部分内容(目录及某些关键内容)如需要的朋友,请联系我的叩扣:2215891151,数万篇现成设计及另有的高端团队绝对可满足您的需要.

此处删除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约5000字,需完整说明书联系Q2215891151。

开关来切换换向阀的开与关以实行自动控制;

6

(7)为使液压缸在压制时不至于压力过大,设置一个压力继电器,利用压力继电器控制最大压力,当压力达到调定压力时,压力继电器发出电信号,控制电磁阀实现保压;

综上的折弯机液压系统原理如下图:

图6.1折弯机液压系统原理

1-变量泵 2-溢流阀 3-压力表及其开关 4-单向阀5-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6-单向顺序阀 7-液压缸8-过滤器 9-行程阀10-调速阀 11-单向阀 12-压力继电器

7

7 液压元件的选择

7.1 液压泵的选择

由液压缸的工况图,可以看出液压缸的最高工作压力出现在加压压制阶段时127.88P MPa =,此时液压缸的输入流量极小,且进油路元件较少故泵到液压缸的进油压力损失估计取为0.5P MPa ?=。所以泵的最高工作压力

0.527.8828.38p P MPa =+=。

液压泵的最大供油量p q 按液压缸最大输入流量(106.3L/min )计算,取泄漏系数K=1.1,则 1.1106.3116.93/min p q L =?=。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查阅《机械设计手册》表23.5-40,选用规格为160*CY14-1B 的压力补偿变量型轴向柱塞泵,其额定压力P=32MPa ,排量为160mL/r,额定转速为1000r/min ,流量为q=160L/min 。

由于液压缸在保压时输入功率最大,这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30.17+0.5=30.67MPa ,流量为1.155.4460.98/min L ?=,取泵的总效率0.85η=,则液压泵的驱动电机所要的功率为30.6760.98

36.6760600.85

p p p q P KW η

??=

=

=?,

根据此数据按JB/T9619-1999,选取Y225M-6型电动机,其额定功率37P KW =,额定转速980r/min,按所选电动机的转速和液压泵的排量,液压泵最大理论流量980/min 160/156.8/min t q n V r mL r L =?=?=,大于计算所需的流量116.93L/min ,满足使用要求。

7.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根据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所在油路的最大工作压力和通过该元件的最大实际流量可选出这些液压元件的型号及规格,结果见表7.1。

8

7.3 油管元件

各元件间连接管道的规格按元件接口处尺寸决定,液压缸进、出油管则按输入、排出的最大流量计算,由于液压泵具体选定之后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进出流量已与已定数值不同,所以重新计算如表5.2,表中数值说明液压缸压制、快退速度2v , 3v 与设计要求相近,这表明所选液压泵的型号,规格是适宜的。 表7.2 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进出流量

9

由表中数值可知,当油液在压力管中速度取5m/s 时,按教材P177式(7-9)

2d =算得,

液压缸进油路油管内径20.02222d m mm ===进;

液压缸回油路管内径226d mm ==回;

这两根油管选用参照《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P111,进油管的外径34mm Φ=,内径25mm Φ=,回油路管的外径42mm Φ=,内径32mm Φ=。

7.4油箱的容积计算

容量V (单位为L)计算按教材式(7-8) : P V q ξ=,由于液压机是高压系统,

11ξ=。所以油箱的容量1160.98670.78P V q L ξ==?=, 670.80.8838L ÷= 按JB/T7938-1999规定容积取标准值1000V L =.

7.5油箱的长宽高确定

因为油箱的宽、高、长的比例范围是1:1:1~1:2:3,此处选择比例是1:1.5:2由此可算出油箱的宽、长、高大约分别是1600MM,1100MM,770MM 。并选择开式油箱中的分离式油箱设计。其优点是维修调试方便,减少了液压油的温升和液压泵的振动对机械工作性能的影响;其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

由于系统比较简单,回路较短,各种元件较少,所以预估回路中各种元件和管道所占的油液体积为0.6L 。因为推杆总行程为240mm ,选取缸的内腔长度为360mm 。忽略推杆所占的体积,则液压缸的体积为

221706.5103601025.4v A L L --==???=缸

当液压缸中油液注满时,此时油箱中的液体体积达到最小为:

80025.40.6774V L =--=油min

则油箱中油液的高度为:17741000/(160110)44H cm =??=

由此可以得出油液体下降高度很小,因此选取隔板的高度为44cm,并选用两块隔板。此分离式油箱采用普通钢板焊接而成,参照书上取钢板的厚度为:t=4mm 。 为了易于散热和便于对油箱进行搬移及维护保养,取箱底离地的距离为200mm 。

10

故可知,油箱的总长总宽总高为:

长为:12(110024)1108l l t mm mm

=+=+?=

宽为:12(160024)1608w w t mm mm =+=+?=

高为:(20044)(77042004)9781

h h mm mm mm =+++=+++=

7.6油箱地面倾斜度

为了更好的清洗油箱,取油箱底面倾斜度为:1℃

7.7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

在此选用卡套式软管接头

查《机械设计手册—4》表23.9—66得其连接尺寸如下表:

7.8过滤器的选取

取过滤器的流量至少是泵流量的两倍的原则,取过滤器的流量为泵流量的

2.5倍。故有 :

2.5(106.3 2.5)/min 265.75/min

q q L L =?=?=泵入过滤器

查《中国机械设计大典》表42.7—7得,先取通用型WU 系列网式吸油中过滤器:

表7.4

7.9堵塞的选取

考虑到钢板厚度只有4mm ,加工螺纹孔不能太大,查《中国机械设计大典》

表42.7—178选取外六角螺塞作为堵塞,详细尺寸见下表:

11

表7.5

7.10空气过滤器的选取

按照空气过滤器的流量至少为液压泵额定流量2倍的原则,

即: 22106.3/min 212.6/min q

q L L p >?=?=过滤器

选用EF 系列液压空气过滤器,参照《机械设计手册》表23.8-95得,将其主要

参数列于下表:

7.11液位/温度计的选取

选取YWZ 系列液位液温计,参照《机械设计手册》表23.8-98选用YWZ-150T 型。考虑到钢板的刚度,将其按在偏左边的地方。

12

8 液压系统性能的运算

8.1 压力损失和调定压力的确定

由上述计算可知,工进时油液流动速度较小,通过的流量为55.44L/min,主要压力损失为阀件两端的压降可以省略不计。快进时液压杆的速度

3

14

1113.410 1.6/min 0.03/706.510p

q v m m s A --?====?,此时油液在进油管的速度3

26

113.410 3.85/0.25251060

p

q v m s A π--?===??? 8.1.1沿程压力损失

沿程压力损失首先要判断管中的流动状态,此系统采用N32号液压油,室温为

20

421.010/m s γ-=?,所以有

34/ 3.852510/1.010962.52320e R vd γ--==???=<,油液在管中的流动状态为层

流,则阻力损失系数75/0.08e R λ==,若取进油和回油的管路长均为2m ,油液的密度为3890/Kg m ρ=,则进油路上的沿程压力损失为

1224

3

2890//20.08 3.85 4.231025102

p l d v Pa λλρ-?=???=?

??=??。 8.1.2局部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包括管道安装和管接头的压力损失和通过液压阀的局部压力

损失,由于管道安装和管接头的压力损失一般取沿程压力损失的10%,而通过液压阀的局部压力损失则与通过阀的流量大小有关,若阀的额定流量和额定压力损失分别为r r q q ?和,则当通过阀的流量为q 时的阀的压力损失r q ?,由

2(

)r r q p p q ξ?=??算得2

113.40.5()0.35160

p MPa ξ?=?=小于原估算值0.5MPa,所以是安全的。

同理快进时回油路上的流量1221113.4326.56

52.4/min 706.5

q A q L A ?=

==则回油管 路中的速度3

26

52.410 1.09/600.253210v m s π--?=

=???;由此可以计算出 13

3

4

1.093210/348.81.010e R vd γ--??===? (245<2320,所以为层流);

75750.215348.8

e R λ=

==,所以回油路上的沿程压力损失为22254

2890

//20.215 1.090.711032102

p l d v Pa λλρ-?=???=?

??=??。 由上面的计算所得求出:总的压力损失

p ∑?=1

2

21

A p p A λλ?+?326.56

0.04230.0710.075706.5MPa =+?=

这与估算值有差异,应该计算出结果来确定系统中的压力阀的调定值。

8.1.3压力阀的调定值计算

由于液压泵的流量大,在工进泵要卸荷,则在系统中卸荷阀的调定值应该满

足快进时要求,因此卸荷阀的调定值应大于快进时的供油压力

12113.6670.075 3.0706.5

p F p p MPa A =

+∑?=+=,所以卸荷阀的调定压力值应该取3MPa 为好。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值应大于卸荷阀的调定压力值0.3~0.5MPa ,所以取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值为3.5MPa 。背压阀的调定压力以平衡板料折变机的自重,即442

2.310/326.56100.7F

p Pa MPa A -≥

=??=背 8.2 油液温升的计算

在整个工作循环中,工进和快进快退所占的时间相差不大,所以,系统的发热和油液温升可用一个循环的情况来计算。

8.2.1快进时液压系统的发热量

快进时液压缸的有效功率为:02700.023 6.210.00621P Fv W KW ==?==

泵的输出功率为:32853106.310/60 5.9470.0073470.85

i pq

P W KW η-??==== 因此快进液压系统的发热量为:

14

()00.007350.006210.00113i i H P P KW KW =-=-=

8.2.2 快退时液压缸的发热量

快退时液压缸的有效功率为:028240.052146.8P Fv W ==?= 泵的输出功率为:161

189.40.85

i pq P W W η

=

=

= 快退时液压系统的发热量为:

()0189.4146.842.60.0426i i H P P W KW =-=-==

8.2.3压制时液压缸的发热量

压制时液压缸的有效功率为:600.6100.016000P Fv W ==??= 泵的输出功率6666.5

78430.85

i pq P W η

=

=

= 因此压制时液压系统的发热量为:()078436000 1.843i i H P P W KW =-=-=

总的发热量为0.001130.045 1.843 1.88913i H KW =++= 按教材式(11—2)求出油液温升近似值

()

31.8891310/34.8T C ?=?=?

温升没有超出允许范围,液压系统中不需要设置冷却器。

8.3油箱的设计

由前面计算得出油箱的容积为1000L 。

8.3.1系统发热量的计算

在液压系统中,损失都变成热量散发出来。发热量已在油温验算时计算出,所以 1.88913H KW =

8.3.2 散热量的计算

当忽略系统中其他地方的散热,只考虑油箱散热时,显然系统的总发热功率H 全部由油箱来考虑。这时油箱散热面积A 的计算公式为H

A K t

=V 式中 A —油箱的散热面积(2m )

15

H —油箱需要的散热功率(W )

t V —油温(一般以55C ?考虑)与周围环境温度的温差

K —散热系数。与油箱周围通风条件的好坏而不同,通风很差时K=8~9;

良好时K=15~17.5;风扇强行冷却时K=20~23;强迫水冷时K=110~175。 所以油箱散热面积A 为:21889.13

3.2173

4.8

H A m K t ===??

16

9 参考文献

[1]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5卷,机械控制系统设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

编委会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2]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液压传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3] 王积伟液压传动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

五”规划教材。

[4] 机械设计手册3版第4卷/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5] 杨培元、朱福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0

[6] 王积伟、章宏甲、黄谊液压传动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17

WE67K-5004000液压板料折弯机

目录 一、设计的意义 (2) 二、设计计算步骤 (6) 三、使用说明 (24) 四、设计收获与体会 (43) 五、参考文献 (44)

一、设计的意义 板料折弯机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板料弯曲设备,用最简单的通用模具对板料进行各种角度的直线弯曲,操作简单,通用性好,模具成本低,更换方便,机器本身只有一个基本运动---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凡是大量使用金属板料的部门,大都需要使用折弯机。因此折弯机的品种规格繁多,结构形式多样,功能不断增加,精度日益提高,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精密的金属成形机床。本次所需设计折弯机,用户是电力机车厂车箱分厂,用户本身已有多台板料折弯机,有机械式,也有液压式,都是普通电气控制。现用户为提高产品精度和工作效率,扩大加工能力,要求定购在4m宽度能折弯20mm厚度板料的折弯机,所加工产品精度要高过国家标准一级,加工过程半自动化(工作人员只需踩按开关就能加工出所需工件)。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计划设计WE67K-500/4000数控电液同步折弯机。 折弯机的传动形式有气动、液压和机械三种。气动折弯机一般应用于小吨位。对于本机来说已不适合。机械板料折弯机是由机械压力机演变而成的,基本结构特征与机械压力机相同,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离合器和制动器,通过飞轮释放能量产生折弯压力。机械折弯机的优点是滑动与工作台平行精度高,能承受偏载,比较适合冲孔工序。机械折弯机的缺点是:1)行程和速度都是固定的,不能调整;2)压力不能控制,在滑块下行程中从曲轴转角的最后15度~20度开始到行程下死点之间,才能达到额定压力,而在行程的中间位置,有效压力只有额定压力的65%左右;3)机器结构布局灵活性差,难以实现数控化和半自动化操作。由于以上分析,机械式折弯机也不适合本机的设计要求。 随着液压折弯机的发展,机械式折弯机的这些优点已不明显,液压折弯机的平行精度更高,也更能承受偏载,并能进行冲孔。液压板料折弯机,也就是采用液压传动的折弯机,与机械折弯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1)行程较长,在行程的任何一点都可产生最大压力;2)具有过载保护,不会损坏模具和机器;3)调节行程、压力、速度简单方便,容易实现数控;4)容易实现快速趋近、慢速折弯,可任意调整转换点;5)机器结构布局灵活,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结构。从以上可以看出,机械折弯机所固有的,难以克服的缺点,采用液压传动都可以解决了。 本机采用计算机数控(CNC)折弯机,具有彩色图形显示;并能预先显示每一折弯工序的折弯过程;自动绘制折弯零件的毛胚展开图;确定最优折弯顺序;选择模具,判断模具,判断折弯过程中零件与模具是否发生干涉;自动编程。数控折弯机的折弯精度比普通折弯机高,而且整批零件的精度一致,生产率比普通折弯机提高三倍以上,零件的弯越多,生产率提高越多。我们设计的WE67K-500/4000数控电液同步折弯机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技术要求。 在一台普通折弯机上对一个多弯零件进行折弯时,首先对整批零件进行第一道的折弯,然后依次进行以下各道折弯。这样需要足够的堆放场地,繁重的搬运工作。如果拥有几台折弯机,可以在每台折弯上进行一道折弯,则又需要占用几台折弯机和几名工人,并在第一个零件完成全部折弯工序以前,整批零件都积压在加工过程中。数控折弯机完全改变了这种生产面貌。根据设定的程序,折弯机自动调整滑块行程和后挡料位置,并设定时间,一个零件的全部折弯工序自动连续进行。并且数控折弯机都有角度直接编程功能,只要输入几个数据,经过一次试折和修正,即可完成调整工作,不需要技术熟练的工人。而在普通折弯机上需要凭经验经过几次试折。 因此,使用数控折弯机的加工成本,可比普通折弯机节约20%~70%,经济效果十分显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机床和进行日常维修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遵守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本安全操作规程,否则不得进行操作。1.上班按要求穿工作服,否则不许进入车间。 2. 设备开动期间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3. 严禁在车间内嬉戏、打闹。 4. 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作业指导书或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动作原理、机械传动部分、电气操作等,否则不许开机。 5. 试车前 a.在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脂; b.在油箱加入足量液压油; c.依次试验设备的点动、单次和连续动作; d.试验滑块行程调节; e.检查后挡料控制动作。 在试验证明机器动作无误时,方可进行操作。 6.电气 6.1.1 接通电源前 a. 核对电源电压是否与仪器额定的电压相符; b. 检查接地线是否良好。

6.1.2 调整与操作 6.1.2.1 将三相电源线接入电箱中的电源进线端子上,并接好地线。 6.1.2.2 将脚踏开关接插件插到电箱上,合上断路器开关,接通电源,关上箱门。(电箱机械连锁装置,保证打开电箱门时,自动切断电源,维修时保护人身安全。) 6.1.2.3 接通电源:打开电箱门上的SB1和后挡料操纵箱上的SB2急停按钮(红色蘑菇头)。红色指示灯亮。 6.1.2.4 启动油泵:按下SB4按钮(绿色按钮),XH2(绿色),指示灯亮。 6.1.2.5 认清油泵转向:转向需与油泵箭头所示方向相同,否则应停车调换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二根,即可校正转向,不得调换电气系统内任何一根线,否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工作。泵电机启动数分钟后,如无异常现象,可试操作把转换开关旋至点动位置。 6.1.3 动作调试 6.1.3.1 点动动作(0位置) 将工作选择开关SA1(转换开关)扳向(I)位置,当踩向脚踏开关SF2或同时按下SB6按钮(黑色按钮)时,滑块却快速下行,当滑块压下行程开关(SQ1)时,滑块停止下降,实现工件对线,松开脚踏开关或黑色按钮,再一次踩下脚踏开关或同时按下SB6按钮,滑块进入工进,直至上模接触工件后加压,至时间继电器整定时间到,实现卸荷。然后松开脚踏开关。 踩下脚踏开关SF1或按下SB5按钮(黑色按钮)实现回程,回程到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

摘要 》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 目录 摘要 1任务分析----------------------------------------------------------------- -----------------------1 技术要求----------------------------------------------------------------- ---------------1 任务分析----------------------------------------------------------------- ---------------1 2 方案的确定 ----------------------------------------------------------------- -------------------2 运动情况分析----------------------------------------------------------------- ----------2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2 2.1.2容积调速回路 ----------------------------------------------------------------- -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 -----------3 }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Amada折弯机操作说明书

Amada折弯机操作说明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数控折弯机的操作方法及参数设定、工艺要求、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与保养。适用于本公司AMADA数控折弯机的操作。 2、操作方法 2.1 开机 2.1.1操作内容:钥匙插入电源ON/OFF开关,转到ON位置 动作状况:电源接通所有指示灯(LED)依序闪亮,最后只有“手动模式”的LED亮灯。CRT表示:初始画面为手动模式的“原点设定画面”,显示“请按复归按钮”。 2.1.2 操作内容:按原点复归按钮。 动作状况:全轴原点复归。 CRT表示:显示“请启动油压马达”。 2.1.3 操作内容:按油压马达“ON”按钮。 动作状况:机械本体的油压马达启动。 2.1.4 操作内容:选择“行程选择开关”为脚踏。 动作状况:行程选择前——LED闪灯;行程选择后——LED亮灯。 CRT表示:显示“请转动转轮使D轴移动到安全位置”。 2.1.5操作内容:“转轮向左转动使D轴向+方向移动。 动作状况:转轮LED闪灯。 2.2 双V槽下模安装 安装双V槽下模时请使用后方之V槽(操作者的相反侧)。 2.2.1 双V槽专用下模座安装在下部台面上,下部台面的夹板上紧。 注意:1)下模座和下模的尺寸各有不同。 2)使用几个下模座时,各个下模座间隔约5mm。 3)双V槽下模专用下模座是有方向性的,有阶差的部位请安装在后方(操作者的相反方向),因为万一模具有崩裂现象也较安全。 2.2.2 固定下模座的螺栓放松。 2.2.3 使用的V槽朝后,将下模由下模座的上部前方滑进插入。 此时大略调整使用的V槽中心线。固定下模的螺栓不要完全上紧,待上模装好,模具压力中心调整后再上紧。 2.3 上模的安装 2.3.1将上模沿V槽滑进插入至需要的位置。 2.3.2 中间板上的夹板螺栓轻轻上紧。 2.4 模具压力中心调整 2.4.1 操作内容:踩踏“上升脚踏开关” 动作状况:下部台面上升到上限位置停止。 CRT表示:显示“请转动转轮,使它对正原点设定压力”。 2.4.2 操作内容:转轮向右转动。 动作状况:加压到规定的压力值为止。 CRT表示;显示D轴现在值及加压的吨位 2.4.3 操作内容:到达规定的压力值5.9吨后会自动的进行设定D轴原点。 动作状况:“原点复归完成LED”亮灯。

WC67Y液压板料折弯机技术参数

WC67Y液压板料折弯机技术参数WC67Y液压板料折弯机技术参数如下表格: 折弯机型号公称力工作台长立柱间距喉口深度滑块行程最大高度主电机折弯机外形尺寸(kn)(mm)(mm)(mm)(mm)(mm)(kw)(mm)L×W×H WC67Y-30T/1600 300 1600 1280 200 80 190 3 1700×900×1650 WC67Y-30T/2000 300 2000 1480 200 80 190 3 2100×900×1650 WC67Y-40T/2200 400 2200 1775 250 100 320 5.5 2300×1300×2000 WC67Y-40T/2500 400 2500 1975 250 100 320 5.5 2600×1300×2000 WC67Y-63T/2500 630 2500 2095 250 120 360 5.5 2600×1600×2300 WC67Y-63T/3200 630 3200 2570 250 120 360 5.5 3300×1600×2300 WC67Y-80T/2500 800 2500 2090 320 120 320 5.5 2600×1700×2300 WC67Y-80T/3200 800 3200 2565 320 120 360 7.5 3300×1700×2300 WC67Y-80T/4000 800 4000 3165 320 120 360 7.5 4100×1700×2300 WC67Y-100T/2500 1000 2500 2085 320 120 350 7.5 2600×1800×2400 WC67Y-100T/3200 1000 3200 2560 320 120 360 7.5 3300×1800×2400 WC67Y-100T/4000 1000 4000 3160 320 120 360 7.5 4100×1800×2400 WC67Y-125T/2500 1000 2500 2075 320 120 360 7.5 2600×1900×2450 WC67Y-125T/3200 1250 3200 2550 320 120 360 7.5 3300×1900×2450 WC67Y-125T/4000 1250 4000 3450 320 120 360 7.5 4100×1900×2450 WC67Y-160T/3200 1600 3200 2540 320 180 440 11 3300×2000×2600 WC67Y-160T/4000 1600 4000 3140 320 180 440 11 4100×2000×2600 WC67Y-160T/5000 1600 5000 3940 320 180 440 11 5100×2000×2600 WC67Y-160T/6000 1600 6000 4740 320 180 440 11 6100×2000×2600 WC67Y-200T/3200 2000 3200 2540 320 250 530 11 3300×2100×2800 WC67Y-200T/4000 2000 4000 3140 320 250 530 11 4100×2100×2800 WC67Y-200T/5000 2000 5000 3940 320 250 530 11 5100×2100×2800 WC67Y-200T/6000 2000 6000 4740 320 250 530 11 6100×2100×2800 WC67Y-250T/4000 2500 4000 3120 400 250 560 18.5 4100×2200×3100 WC67Y-250T/5000 2500 5000 3920 400 250 560 18.5 5100×2200×3100 WC67Y-250T/6000 2500 6000 4720 400 250 560 18.5 6100×2200×3100 WC67Y-300T/4000 3000 4000 3120 400 250 560 22 4100×2400×3300 WC67Y-300T/5000 3000 5000 3920 400 250 560 22 5100×2400×3400 WC67Y-300T/6000 3000 6000 4720 400 250 560 22 6100×2400×3500 WC67Y-350T/4000 3500 4000 3120 400 250 560 30 4100×2600×3400 WC67Y-350T/5000 3500 5000 3920 400 250 560 30 5100×2600×3500 WC67Y-350T/6000 3500 6000 4720 400 250 560 30 6100×2600×3600 WC67Y-400T/4000 4000 4000 3120 400 300 620 30 4100×2800×3500 WC67Y-400T/5000 4000 5000 3920 400 300 620 30 5100×2800×3700 WC67Y-400T/6000 4000 6000 4720 400 300 620 30 6100×2800×3800 WC67Y-500T/4000 5000 4000 3120 400 320 620 37 4100×3000×3700 WC67Y-500T/5000 5000 5000 3920 400 320 620 37 5100×3000×3800

数控板料折弯机程序编制基础知识

数控板料折弯机程序编制基础 数控板料折弯机床程序编制的基础 在数控板料折弯机上,机床的运动有后挡料前后运动(X)、滑块上下运动(Y)、挡子左右运动(Z)和挡子上下运动(R)等。机床控制轴数按其运动的方式而定,一般的组合有X轴,Y1和Y2轴、R轴、Z1和Z2轴。 其中最重要的板料折弯运动是由滑块上下运动完成的(Y轴Y1、Y2),折弯工作的角度或形状是由上下模具决定的。上模安装在可沿床身导轨上下运动的滑块上,下模安装在机身工作台上,控制上模进入下模的深度就可得到不同角度或形状的工件。 板料折边的高度由后挡料挡子的位置确定,后挡料控子可随后挡料架沿X向运动。折弯工作过程见图2。 在以下内容中,将讨论一般扳料折弯的工艺问题:折弯模具结构折弯方式确定工作吨位板材展开长度计算折弯板材与机床结构的干涉 折弯模具结构 在折弯加工中通常采用规范模具结构,在图1所示的模具系统中,对材料进行折弯的上模通过夹紧块与滑块联接,由滑块带动上下移动实现上模的折弯运动。下模通过下模支承板固定在下模座上,下模座安装在床身工作台上。通过调整模具调节夹紧块可调整下模的水平位置,以保证下模与上模的平行。 模具材料为工具钢,表面通常经过高频淬火以提高寿命。 上下模的加工能力与其截面尺寸有关,规范角度的模具可将板材折弯成各种角度,见图2所示。图3所示为常用规范的上模和下模。 折弯方式根据折弯加工时上下模具的相对位置,可将折弯加工分成间隙折弯和压底折弯两种方式。 1.间隙折弯

在折弯过程中,上模与下模间并不压紧,通过调整上模进入下模开口的深度来得到所需要的折弯角度,这种折弯方式叫间隙折弯,如图1所示。上模进入下模越深,折弯角度越小;反之越大。由于材料的弹性,折弯时还需考虑用过量折弯来控制回弹量。 间隙折弯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用较少数量的模具,实现多种角度的成形加工,且所需加工压力较小。 通常,为获得最佳的折弯效果,其材料的厚度B与下模V形开口宽度V之比可按下述选择: (1)材料厚度在12.7mm以下时,B:V为1:8; (2)材料厚度在12.7~22.2mm时,B:V为1:10; (3)材料厚度在22.2mm以上时,B:V为1:12。 上述三种比例为规范的模具比,其材料为低碳钢,材料强度为43.4kg/mm2。 在编制折弯加工程序时,可将上述各项参数设置在数控系统中,由系统自动处理后生成加工程序。 2.压底折弯 采用压底折弯时,金属板材被压紧在上下模之间,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折弯角度和弯头半径,见图2所示。 压底折弯一般适用于在中批量和大批量的生产中,加工厚度在2mm以下的板料。其折弯弯曲半径小,折弯精度高,精度保持性好。应注意的是,压底折弯的工作压力大于间隙折弯的工作压力,一般在三倍以上。 压底折弯模具的角度应与板材角度和材料相适应。通常在压底折弯低碳钢时,上下模具的角度应与板材所需角度一致。采用压底折弯法加工时,模具比即板料厚度B与下模开口距V的比例为:B:V=1:6。 确定工作吨位折弯过程中,上、下模之间的作用力施加于材料上,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工作吨位就是指折弯时的折弯压力。 确定工作吨位的影响因素有:折弯半径、折弯方式、模具比、弯头长度、折弯材料的厚度和强度等,见图1所示。 通常,工作吨位可按下表选择,并在加工参数中设置。 1、表中数值为板料长度为一M时的折弯压力:

毕业设计论文: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0918 指导教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设计一台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返回。给定的条件为: 折弯力 ;6101?N 滑块重量 4105.1?N ;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180mm 速度(1v ) 23/mm s ; 工作下压(折弯) 行程 20mm 速度(2v ) 12/mm s ; 快速回程 行程 200mm 速度(3v ) 53/mm s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91.0=cm n ,启动、制动、增速、减速时间均为0.2s 。要求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选择液压元件并对系统性能进行验算。 (注:折板时压头上的工作负载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负载力缓慢增加,达到最大折弯力的5%左右,其行程为15mm 。第二阶段负载力急剧上升到最大折弯力,其上升规律近似于线性。)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工作参数要求 2、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3、初步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初步确定液压系统参数 5、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 6、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7、绘制液压系统原理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编写技术文件件。 毕业设计(论文)预期目标: 通过毕业设计,了解掌握现代液压设备的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简单设备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过程;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及工作中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及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 2012年1月4日

数控折弯机操作手册

DA-65操作手册 第一章 操作概览和一般介绍 1.1 操作方式 1.2 前面板 1.3 编程方式 1.3.1 帮助文本 1.4 图形编程 1.4.1 控制键 * 二维产品图形光标控制 * 二维产品水平成垂直投影 1.5硬盘选择 1.6以太网选择 1.7软件版本 1.8注意事项 第二章 产品图形/二维产品图形编辑 2.1 介绍 2.2 删除一个角成线段或插入一个角度2.3 精度选择 2.4 大弧度 2.5 产品参数 2.6 说明 * 参数解释(屏幕1.5/2.5) * 参数解释(屏幕1.6/2.6) * 参数解释(屏幕1.7/2.7) 2.7 折弯步骤 * 恢复一个折弯步骤 * 最小X轴尺寸 * 机床/模具选择

* 折弯形成指示 * 生产时间 * 屏幕参数显示 * 功能和控制键说明 * 折弯步骤运算 * 保存 第三章 用三维绘制/编辑一个产品(仅适用于DA69) 第四章 数据编程及编辑 4.1 介绍 * 一般参数的解释 4.2 折弯编程 * 折弯参数解释(屏幕3.2/4.2) * 折弯参数解释(屏幕3.3/4.3) * 折弯程序列表(屏幕4.6) * 结束参数修改/参数编辑(屏幕3.5/4.5) 4.3 特殊编辑功能 4.4 编辑注意事项 第五章 产品选择 5.1介绍 第一章操作概览和一般介绍 1.1操作方式: 系统有四种以下方式: 手动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编制单个折弯的所有参数,CNC被启 动后所有参数激活,后挡料将到达编程位置,另外可以手 动移动.

编程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您可以对折弯程序进行编程或编辑,并可以 从软盘和附加存贮设备上读写 自动方式 选定的程序可以自动执行 单步方式 选定的程序可以一步一步地执行 您可通过前面板上按键选择上述方式,同时这些按键上的LED批示灯亮表明选中该方式. 1. 2 前面板 前面板除了四种操作方式选择按钮外,还包括以下键 键盘 数字字母键 小数点 清除键回车键 手轮,手动控制任意轴(Y轴和后挡料轴)

数控板料折弯机理论考试试卷

数控板料折弯机理论考试试卷员工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常用折弯方式有( 自由) 折弯、( 压低) 折弯和(矫正)折弯三种形式。 2.折弯机所用的模具分为( 上 )模和( 下 )模两种。 3.板厚为的板料应该使用槽宽( 4 )mm的v形槽折弯。 4.折弯机的上下移动方向成为折弯机的( Y )轴,并且分为( Y1 )轴和Y2轴,后定位的前后移动方向成为折弯机的( X )轴。 5.我们使用的折弯机的数控系统名称为( )。 6.折弯的板材在折弯过程中分别经过(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回弹)阶段。 7.通常折弯板料的切边毛刺应向( 折弯内侧 )方向,防止板料开裂。 8.我公司经常使用的板材有(冷轧钢板)、(镀锌钢板)、(敷铝锌板)和不锈钢板。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一般折弯机都是电动的。() 2.折弯机都可以折8mm板料的钢板。() 3.折弯1mm的钢板需要选择6mm的v形槽。() 4.折弯机上模R角与展开尺寸是没有关系的。() 5.折弯成型的外尺寸应该与数控系统里输入的X方向的数值相同。() 6.在折弯过程中发现材料歪斜应现用手将其校正。() 7.板料的长度与折弯机的压力无关。() 8.两人同时折弯机是越快越好,主要提高效率。() 9.经常用来折弯的材料有:冷轧钢板、不锈钢、软铝板等。() 10.折弯机的最小边可以折到3mm。() 11.操作折弯机时应先打开油泵,后打开电源。() 三、多项(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折弯机包括有()部分。 A、电路部分 B、液压部分 C、气路部分 D、水路部分 2.折弯机可以控制零部件的()。 A、尺寸精度 B、角度 C、精致度 D、温度 3.加工产品时要求v形槽内()。 A、要有弧度 B、有点变形 C、润滑到位 D、干净整洁 4.后的板材应该选用()的v形槽。

板料折弯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板料折弯机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板料折弯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机器必须专人负责维护使用,使用人必须熟悉折弯机 的使用性能。 2.工作中用手动按钮或脚踏按钮,只允许一人操作。 3.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是否与油泵上的箭头一致。 4.当滑块在机械挡块上时,切勿调节机械挡块。 5.定期检查模具的固定螺栓,发现松动,必须马上拧 紧。 6.不允许进行偏载折弯,若加工特殊零件需要偏载时, 偏载力不能超过机床折弯力的十分之一。 7.定期检查油箱的油位,定期将系统中的油过滤器用溶 剂清洗干净。 8.机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论发生何种不正常的情况,应

立即停止使用,切断电源,并通知有关部门检查、维修。 9.机器事业完毕后,切断电源。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谭晓波学号:201010601154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0级机制四班 指导教师:杨光春职称: 2013年06 月12 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 目 折弯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在完成《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液压基本知识,根据液压元件、各种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液压回路设计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完成液压回路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对液压元器件性能的掌握,理解不同回路在系统中的各自作用。能够对学生起到加深液压传动理论的掌握和强化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N 5 103.1? ;滑块重量 N 4 105.1? ; 快速空载 下降 行程 200mm,速度(1 v ) 22/mm s ;慢速 下压(折弯)行程 30mm , 速度(2 v ) 11/mm s ; 快速回程行程222mm 速度(3 v )56/mm s ,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0.91 cm η = . 要 求拟定液压系统图,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3、主要参考文献 1王积伟,章宏甲,黄谊.主编. 液压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 2成大先. 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传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3何玉林,沈荣辉,贺元成.主编.机械制图.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8 4 路甬祥主编.液压气动技术手册.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雷天觉主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内容学时明确机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进行工作 6 过程分析 16 初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进行工况分 析和负载图的编制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拟订液压系统图8 6 确定液压制造元件的类型并选择相应的 液压元件,确定辅助装置 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4 合计1周

数控板料折弯机理论考试试卷

数控板料折弯机理论考 试试卷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数控板料折弯机理论考试试卷员工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常用折弯方式有(自由)折弯、(压低) 折弯和(矫正)折弯三种形式。2.折弯机所用的模具分为( 上 )模和( 下 )模两种。3.板厚为的板料应该使用槽宽( 4 )mm的v形槽折弯。 4.折弯机的上下移动方向成为折弯机的( Y )轴,并且分为( Y1 )轴和Y2轴,后定位的前后移动方向成为折弯机的( X )轴。 5.我们使用的折弯机的数控系统名称为( )。 6.折弯的板材在折弯过程中分别经过(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回弹)阶段。 7.通常折弯板料的切边毛刺应向( 折弯内侧 )方向,防止板料开裂。8.我公司经常使用的板材有(冷轧钢板)、(镀锌钢板)、(敷铝锌板)和不锈钢板。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一般折弯机都是电动的。() 2.折弯机都可以折8mm板料的钢板。() 3.折弯1mm的钢板需要选择6mm的v形槽。() 4.折弯机上模R角与展开尺寸是没有关系的。() 5.折弯成型的外尺寸应该与数控系统里输入的X方向的数值相同。 () 6.在折弯过程中发现材料歪斜应现用手将其校正。() 7.板料的长度与折弯机的压力无关。() 8.两人同时折弯机是越快越好,主要提高效率。() 9.经常用来折弯的材料有:冷轧钢板、不锈钢、软铝板等。()10.折弯机的最小边可以折到3mm。() 11.操作折弯机时应先打开油泵,后打开电源。() 三、多项(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折弯机包括有()部分。 A、电路部分 B、液压部分 C、气路部分 D、水路部分

折弯机和剪板机操作规范

折弯机操作规范 1.严格遵守折弯机的安全操作规范,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2.启动液压折弯机前须认真检查电机开关、线路和接地是否正常和 牢固,检查折弯机各操纵部位按钮是否处于正确位置。 3.检查折弯机上下模的重合度和坚固性,检查各定位装置是否符合 被加工的要求 4.左上滑板和各定位轴均未在原点的状态时,运行回原点程序。 5.液压折弯机启动后待运转1~2分钟,上滑板满行程运动2~3次, 如发现有不正常声音或有故障时应立即停车,将故障排除,一切正常后方可工作。 6.折弯机工作时由1人统一指挥,使操作人员与送料人工作人员密 切配合,确保配合人员均在安全位置后方可发出折弯信号。 7.板料折弯时必须压实,以防止在折弯时板料翘起伤人 8.调料板压模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后进行。 9.在改变可变下模的开口时,不允许有任何料与下模接触。 10.液压板料折弯机在工作时,机床后部不允许站人。 11.扭轴同步的液压折弯机严禁单独在一端处压折料板 12.运转时发现工件或模具不正,应停车校正,严禁运转中用手校正 以防伤手。 13.禁止折弯超厚的铁板或淬火后的钢板、高级合金钢、方钢和超过 折弯机折弯性能的板料,以免损害机床 14.经常检查上、下模具的重合度,压力表的指示是否符合规定

15.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并及时排除。 16.关机前,要在两侧油缸下方的下模上放置木块将上滑板下降到木 块上。 17.先退出控制控制系统程序后切断电源。

剪板机安全操作规范 1.操作前要穿紧身防护服,袖口扣紧,上衣下摆不能散开,不得在 抖动的机床旁穿脱衣服,或围布在身上,防止机器绞伤。必须带好安全帽,辫子应放入帽内,不得穿裙子、拖鞋。 2.剪板机适用于剪切材料厚度为机床额定值的各种钢板、铜板、铝 板及非金属材料板材,而且必须是无硬痕、焊渣、夹渣、焊缝的材料,不允许超厚度。 3.剪板机的适用方法: 1.按照被剪材料的厚度,调整刀片的间隙。 2.根据被剪材料的高厚调整靠模或夹具。 3.剪板机操作前先做1~3次空行程,正常后才可以实施剪切工作 4.剪板机各部分应经常保持润滑,每班应由操作工加润滑油一次。 每半年由机修工对滚动轴承部位加注润滑油一次。 剪板机维修保养的方法: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2.每次开机前按润滑图表要求定时,定点,定量加润滑油,由应 该清洁无沉淀。 3.电动机轴承内的润滑油要定期更换加注,并经常检查电气部分 工作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4.定期检查三角皮带、手柄、旋钮、按键是否损坏,磨损严重的 应及时更换,并报备件补充。 5.严禁非指定人员操作该设备,平常必须做到人离机停。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说明书

一.设计一台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 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 1.11×106N 滑块重量 1.15×104N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199 mm 速度(1υ) 23.3 mm/s 工作下压 (折弯) 行程 31.1 mm 速度 (2υ) 13.2 mm/s 快速回程 行程 210 mm 速度 (3υ) 54.5 mm/s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91.0=cm η。要求拟订液压系统图,计算和 选择液压元件。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板料折弯机,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板料折弯机机械部分设计

目录1.第一章 1.1液压板料折弯机 2.第二章 2.1概述 2.2 V带的设计计算 2.3 V带轮的设计 3.第三章 3.1概述 3.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4.第四章 4.1概述 4.2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 5.第五章链传动的设计 5.1概述 5.2链条的设计与计算 6.绪论

第1章概述 1.1液压板料折弯机 1.1.1液压板料折弯机的简介 液压折弯机按同步方式又可分为:扭轴同步、机液同步,和电液同步。 液压折弯机按运动方式又可分为:上动式、下动式。 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 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折弯机可以通过更换折弯机模具,从而满足各种工件的需求! 1.1.2液压板料折弯机的工作原理 折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

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 液压板料折弯机采用液压电器控制,滑块行程可以任意调节,并具有点动等动作规范,采用点动规范可方便的进行调模和调整。 液压板料折弯机性能可靠,是理想的板料成型设备之一,它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造船、电器、机械、轻工等行业,生产效率高。 a. 滑块 滑块为钢板焊接机构,通过滑块导轨与机架相连,油缸紧定在左右立柱上,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螺钉与滑块相连,保证滑块同步运动。 b.机械挡块调整机构 为了提高工作精度,位于机架两侧的油缸内设有机械挡块左右油缸顶端通过手轮传动涡轮杆,而使螺杆传动,螺母做上下移动,限制了活塞杆下死点的位置,从而达到控制滑块下死点位置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为保证工件的全长范围内的工作精度,两油缸中的机械挡块位置必须相同。 c.同步机构 滑块在行程中同步,采用机械同步机构,机构简单,稳定可靠,具有所需的同步精度,一般不需要维修,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使用。 d.前托料架、后挡料(后挡料调节装置) 前托料架由手动调节,后当料调节装置由电动机、皮带、齿轮、丝杠螺母、挡料架和编码器完成前后移动,由手动微调。挡料的高低可由手动调节。 e.模具 即使您有满架子的模具,勿以为这些模具适合于新买的机器。必须检查每件模具的磨损,方法是测量凸模前端至台肩的长度和凹模台肩之间的长度。 对于常规模具,每英尺偏差应在±0.001英寸左右,而且总长度偏差不大于±0.005英寸。至于精磨模具,每英尺精度应该是±0.0004英寸,总精度不得大于±0.002英寸。最好把精磨模具用于CNC 折弯机,常规模具用于手动折弯机。 f.电器系统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I If 编号:SM-ZD-51548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 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 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 审核: 批准: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操作前注意事项 1.1开车前先按润滑图表规定加油,检查油路、油杯、油量,查明油质是否良好,油路是否畅通。 1.2检查各部情况是否正常,上下压模是否在规定位置, 油泵电机运转是否正常。 1.3油泵启动后,空运转3?5分钟,检查并确认设备工 作状态,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始工作。 2操作注意事项 2.1操作时被压工件要放在上下模中间并与其平行,垫 放平稳。折弯机在工作过程中,严禁检修或调整模具。 2.2压长、大工件时要两人(或以上)操作,要避免由于 工件受力变形在松压时倾倒,不准近距离手扶被压工件。 2.3校正或压制工件时,应将工件置于模具的中间位置 进行,不准偏压。上模要慢慢接近工件,防止工件受力迸出。

2.4工作中要经常检查两个油缸行程是否一致,否则及 时调整或报修。油缸活塞发现抖动或油泵发出尖叫声时,必须排出油路中空气。 2.5要经常注意油箱,观察油面是否合适,如油面过高 需检查回油管路,调节回油阀门,严禁溢出油箱。保持工作油温度W 45 C。 2.6当操纵阀与安全阀失灵或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时, 不准继续工作。 2.7调节阀及压力表严禁他人乱调乱动,操作者在调整 完后必须紧固。 2.8工作压力过高时,必须检查、调整回油阀门,故障消 除后,方能进行工作。 2.9严禁上模超过最大行程。 2.10工作过程 2.11经常检查行程开关、安全保护装置,确保机器可靠 工作。 2.12在调整模具或检修时,必须关闭油泵,以确保安全。 2.13使用行车配合起吊工件时,应严格遵守执行行车作

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WC67Y系列液压板料折弯机 使用说明书 W C67Y-80/2500 公称力:800K N 工作台长:2500m m 出厂编号: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 山东沃力锻压设备有限公司

四、机器的折弯压力 v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4 28 32 36 40 45 50 55 60 65 70 80 90 100 120 b 2.8 4 5.5 7 8.5 10 11 12.5 14 17 20 22 25 28 31 35 38 42 46 49 56 63 70 85 r 0.7 1 1.3 1.6 2 2.3 2.6 3 3.3 3.8 4.5 5 6 6.5 7 8 9 10 10.5 11 13 14 15 16 s 0.5 40 30 表中数值:当L=1米时的折弯压力(KN) 例:S=4mm L=1mm V=32mm 查表得P=330KN 0.6 60 40 30 30 0.8 70 50 40 30 1 110 80 70 60 1.2 120 100 80 70 60 1.5 150 120 110 90 80 2 220 190 170 150 130 110 2.5 259 220 200 170 150 130 3 330 290 250 210 180 160 3.5 400 330 290 250 220 200 100 4 440 370 330 290 260 230 210 4.5 470 410 370 330 300 270 250 5 510 450 400 360 330 270 250 6 520 470 430 390 360 340 300 8 700 640 600 520 460 420 10 810 720 650 12 950 计算公式:P=650S2L/V(KN)S=所折弯板料的厚度mm L=所折板料宽度m V=下模开口尺寸mm 液压板料折弯机说明书第5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