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奥数 简单推理

四年级下册奥数 简单推理

四年级下册奥数 简单推理
四年级下册奥数 简单推理

简单推理(一)

简单推理原则:

1、找关键条件;

2、然后推理出依据;

3、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再进一步推理依据;

例题1:

桌面上反扣着一张红桃、两张黑桃,共三张牌。甲、乙两人各摸一张牌,各自翻看手中的牌,并根据自己的手中牌的花色判断剩下的一张牌的花色。几分钟后,甲首先判断出剩下的一张牌是红桃。你知道他是怎么判断的吗?

分析:抓住“几分钟后”关键字

难题:

有两顶红帽子、三顶白帽子,让三人看了,再把他们的眼睛蒙住.给一人戴上红帽子,两人戴上白帽子,把剩下的帽子藏起来,然后拿下蒙眼的布,要求不看自己的帽子判断自己帽子的颜色.他们三人相互愣了一会.过了一会,一个戴白帽子的最先判断自己戴的是白帽子.他是怎样判断的?

分析:抓住“三人相互愣了一会”关键字

例题2:

有两个油桶,大油桶可以装油5千克,小油桶可以装油3千克。你能用这两个油桶称出7千克油吗?

分析:问题是称出7千克油的方法,根据已有的信息可以采用以下两种:

①5 + 2 = 7 ==> 5 + 5 - 3 = 7

②3 + 4 = 7 ==> 3 + 2 + 2 = 7

难题:

一个小桶能装5升水,一个大桶能装9升水,你能用这两个桶量出6升水吗?分析:5 和9 如何进行运算得到6

三只贴着标签的盒子,分别装着两个白球、两个黑球以及一黑一白两个球,但是标签全贴错了.你能从一只盒子里摸一个球就能说出三只盒子分别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吗?

分析:盒子的标签写的什么,则一定不是什么颜色

例题4:

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五位运动员的编号依次是257,361,638,781,953,林翔的编号与这五位运动员的编号恰好在同一数位上有一个相同的数字。林翔的编号是多少?

分析:抓住“恰好”关键字

从个位看361 和781 个位一样,从十位看257 和953 十位一样,剩余一个638

例题5:

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小、二小和三小的学生,在仙桃市小学生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远和垒球冠军。已知:二小的是跳高冠军;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甲不是跳高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远冠军,问: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获得哪些冠军?

分析:由于二小的是跳高冠军

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则一小的是跳远冠军

三小的是垒球冠军.

又甲不是跳高冠军,则甲不是二小的

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远冠军,则丙是二小的

丙是跳高冠军.乙不是跳远冠军,则乙也不是一小的,则乙是三小的,是垒球冠军剩下的甲则是一小的,是跳远冠军.

难题:

A,B,C,D,E五个人如下排列:A在C前面6米,B在C后面8米,A在E前面2米,E在D前面7米。

请问:①C与E之间有多少米?

②紧跟在C后面的是谁?相距多少米?

③最前面的与最后面的之间有多少米?

分析:画距离关系图 B C A

8m 6m

D E

2m

7m

两头猪可以换6只羊,2只羊可以换16只公鸡,三只公鸡可以换36只小鸡。如果拿一头猪直接换小鸡,共可换多少只?

分析:2头猪= 6只羊==> 1头猪= 3只羊= 24只公鸡= 288只小鸡2只羊= 16只公鸡==> 1只羊= 8只公鸡

3只公鸡= 36只小鸡==> 1只公鸡= 12只小鸡

思考:转换的步骤是哪些?

对应练习:

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8只鸡的重量,4只鸡的重量等于6只鸭的重量。2只鸭的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问两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

课后作业:举一反三(B)P5

例题7:A + A + A = 18, A + B = 10。A和B各是多少?

分析:利用乘法的定义即可求解

对应练习:

A + A + A + A = 32,

B - A = 20。A和B各是多少?

例题8:A - B = 8,A + A + B + B = 20。A和B各是多少?

分析:加减法的转换,然后利用乘法定义

A -

B = 8 ==> A = 8 + B

A + A +

B + B = 20 ==> 8 + B + 8 + B + B + B = 20

A -

B = 18 ,B + B + B = A,A和B各是多少?

例题9: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什么?

△- ○= 2

○+ ○+ △+ △+ △= 56

△= ()

○= ()

分析:减法转换成加法,然后代换

对应练习: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什么?

□- ○= 8

□+ □+ ○+ ○= 20

□= ()

○= ()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什么?

△+ △+ △+ ○+ ○= 78

△+ △+ ○+ ○+ ○= 72

△= ()

○= ()

例题10: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什么?

○+ ○+ ○= ☆+ ☆+ ☆+ ☆

○+ ☆= 14

○= ()

☆= ()

分析:○+ ☆= 14 ==> ○= 14 - ☆

○+ ○+ ○= ☆+ ☆+ ☆+ ☆

==> 14 - ☆+ 14 - ☆+ 14 - ☆= ☆+ ☆+ ☆+ ☆

==> 14 ×3 = ☆+ ☆+ ☆+ ☆+ ☆+ ☆+ ☆

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什么?

△+ △+ △+ △= ☆+ ☆

☆+ △+ △= 24

☆= ()

△= ()

例题11: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7 6 () 5

+ () 4 7

() 2 1 ()

分析:加法竖式,进位,加减法转换

2 0 1 8

奥= ()林= ()匹= ()克= ()

例题12: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参加了读书竞赛,赛后他们各自预测名次,甲说:“丙第一名,我第三名。”乙说:“我第一名,丁第四名。”丙说:“丁第二名,我第三名。”丁没说话。最后成绩公布时,发现他们的预测都只对了一半。那么,这次竞赛他们的名次分别是什么?

分析:抓住“预测只对了一半”关键字

对应练习: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校服上印有不同的号码。赵同学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同学说:丙是2号,乙是4号。孙同学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同学说:丁是1号,乙是3号。

已知赵、钱、孙、李每人都说对了一半,那么丙是几号?

课后作业:①举一反三(B)P6

②完成下面练习题

1、A、B、C、D四人,已知B不是最高的,但他比A、D高,而A不比D高,请把他们按高矮排列。

2、有一次上课坐在一个小组的三个人中有人讲话,小张指责小王和小李:“你们都在说谎。”小李却说:“小张正在说谎。”小王则说:“小李正在说谎。”他们中只有1个人讲的是真话,试问:谁讲的是真话,谁讲的是假话?

3、小利、小江、小敏、小磊四个同学,有一个同学在英语竞赛中获奖,其余同学问他们谁是获奖者,小利说:我不是,小江说:是小磊,小敏说:是小江,小磊说:不是我。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没有说真话,那么获奖者是谁?

4、有三名学生在看1、2、3号运动员进行“羽毛球冠军争夺赛。”赛前,对于谁会得“冠军”称号,三名学生都说了两句话:甲说:不是2号,是3号。乙说:不是2号,是1号。丙说:不是3号,是2号。比赛结果表明,他们的话有一人全对,有一人对一半错一半,另一人全错。请你想一想,冠军是谁?

四年级奥数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综合测试卷 (本卷满分120分,建测试时间80分钟) 1.(8分)找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2,6,12,20,30,42, ( ),( ); (2)1,2,4,7,11,16( ),( )。 2.(10分)找出前两组数的规律,填出第三幅图中所缺的数。 3.(8分)有6箱鸡蛋,每箱鸡蛋的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5个,那么6箱中剩下的鸡蛋个数正好和原来4箱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箱鸡蛋有多少个? 4.(8分)甲、乙、丙、丁四个人过桥,分别需要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因为天黑,必须借助于手电筒过桥,四人只有一个手电筒,并且桥的载重能力有限,每次最多过两个人。如果要用最短的时间过桥,怎样安排时间?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5.(10分)A、B、C、D、E、F六人每人各栽了一棵树(如下图)。其中A、B、C三人栽的都是大树,D、E、F三人栽的都是小树。如果A和E栽的树相隔两棵,B和F栽的树相隔一棵,C栽的树是哪一棵?请在图上标出来。 6.(8分)大桶容量9升,小桶容量4升,如果想从河中打6升水,那么至少要从河中取水几次?

7.(8分)下面算式中同一个汉字代表相同的数,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每个汉字各代表什么数? 优秀更优秀×兢=棒棒棒棒棒棒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8.(8分)求300+297+294+291+…+36+33+30的和。 9.(8分)被减数、减数、差相加的和是1570,减数是差的4倍,如果差扩大2倍,减数不变,被减数应该变为多少? 10.(8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和余数会怎样变化?

1.(8分)甲、乙、丙三个人各有51,28,41张书签,甲和丙分别给乙多少张书签,他们三人的书签数量就相等了? 12.(8分)用3,5,2,9,6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使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小 附加题(20分) 1.(10分)在一次“25分制”的女子排球比赛中,中国队以3:0战胜俄罗斯队。中国队3局的总分为77分,俄罗斯队3局的总分为68分,且每一局的比分差不超过4分,3局的比分分别是多少? 2.(10分)某游戏,从第一关开始,每打完一关才可以进入下一关,共有若干关,每关最多可以得600分。另外,每满1000分就可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已解决

奥数题:统筹规划(一) 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 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 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4、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 5. 5、甲、乙、丙、丁四个人过桥,分别需要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因为天黑,必须借助于手电筒过桥,可是他们总共只有一个手电筒,并且桥的载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也就是说,每次最多过两个人。现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过桥,怎样才能做到最短呢?你来帮他们安排一下吧。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呢? 6、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 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

【分析】1: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共需要 1+10=11分钟。 【分析】2: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 5÷2=2.5(公升)。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137=5×27+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27车次大卡车及1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 最少,只需用油10×27+5×1=275(公升) 【分析】3: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 整个过程用了6分钟。 【分析】4:所花的总时间是指这四人各自所用时间与等待时间的总和,由于各自用水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只能想办法减少等待的时间,即应该安排用水时间少的人先用。 解:应按丙,乙,甲,丁顺序用水。丙等待时间为0,用水时间1分钟,总计1分钟乙等待时间为丙用水时间1分钟,乙用水时间2分钟,总计3分钟甲等待时间为丙和乙用水时间3分钟,甲用水时间3分钟,总计6分钟丁等待时间为丙、乙和甲用水时间共6分钟,丁用水时间10分钟,总计16分钟, 总时间为1+3+6+16=26分钟。 分析】5:大家都很容易想到,让甲、乙搭配,丙、丁搭配应该比较节省时间。而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每次又只能过两个人,所以每次过桥后,还得有一个人返回送手电筒。为了节省时间,肯定是尽可能让速度快的人承担往返送手电筒的任务。那么就应该让甲和乙先过桥,用时2分钟,再由甲返回送手电筒,需要1分钟,然后丙、丁搭配过桥,用时10分钟。接下来乙返回,送手电筒,用时2分钟,再和甲一起过桥,又用时2分钟。所以花费的总时间为:2+1+10+2+2=17分钟。解:2+1+10+2+2=17分钟 【分析】6:要使过河时间最少,应抓住以下两点:(1)同时过河的两头牛过河时间差要尽 可能小(2)过河后应骑用时最少的牛回来。 解:小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后,再骑甲牛返回,用时2+1=3分钟 然后骑在丙牛背上赶丁牛过河后,再骑乙牛返回,用时6+2=8分钟 最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不用返回,用时2分钟。共用时(2+1)+(6+2)+2=13 分

三年级奥数简单推理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三年级 课时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奥数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第22讲-简单推理 授课类型 T 同步课堂 P 实战演练 S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①学会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 ②利用我们的推理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③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 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 T (Textbook-Based )——同步课堂 一、分析推理 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题: □+△=28 □=△+△+△□=()△=()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要进行分析、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头脑更灵活。数学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 解答这类推理题时,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消去等方法来进行解答。 二、解题策略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 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考点一:图形推理 例1、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28 □=△+△+△ □=( ) △=( ) 典例分析 知识梳理

例2、下式中,各种图形各代表几? ☆+○=18 ☆=○+○ ☆=()○=() 例3、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36 □÷△=4 □=()△=() 例4、○和□各表示几? ○×□=16 □÷○=4 ○=()□=() 例5、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16 □+△+△=14 □=()△=() 例6、□+□+○+○=38 □+□+○=22 □=()○=() 例7、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34 ○+○+○+○+□+□+□=48 □=()○=() 例8、☆+☆+△+△+△=24 △+△+△+△+☆+☆+☆=36 ☆=()△=() 例9、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 □+□+□=△+△+△+△☆+□+△+△=80 ☆=()□=()△=() 例10、△+△=○+○+○ ○+○+○=□+□+□ ○+□+△+△=100 ○=()□=()△=() 考点二:简单逻辑推理 例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四年级奥数周周练-第3讲-简单推理-(学生版)

第3讲简单推理 一、知识要点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思路导航】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与“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推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因此,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 练习1: 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 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例题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思路导航】根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与“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可推出:“一头象的重量等于12匹小马的重量”,而“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因此,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 练习2: 1.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1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 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 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两只鸭的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问:两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

四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奥数)

四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题(满分100) 一、填空: 1、甲、乙两个容器,甲容器的水是乙容器水的两倍,如果从每个容器中都到出9升水,那么甲中的水是乙中的3倍,那么甲中原有水升。 2、有三堆棋子,第二堆比第一堆的2倍还多6个,第三堆比第一堆的3倍少2个。当第一堆棋子是个时,第二、三堆棋子数相同。 3、小明和小军共有400颗玻璃球,小军比小明多32颗玻璃球,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小明有玻璃球颗,小军有玻璃球颗。 4、张军与孙艳6年后年龄之和是42岁,张军今年的年龄等于两人的年龄差,因此我们可以推算出张军今年岁,孙艳今年岁。 5、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各有成员若干,甲小组比乙小组少60人,乙小组人数是甲小组人数的2倍,那么甲小组有成员人,乙小组有成员人。 6、黄老师说:“把我的年龄数减去4,除以2,加上8,乘以4,正好是64 。”同学们,你能推算出黄老师今年岁。 7、在做一道加法题时,小红把个位上的4看成8,把十位上的9看成6,得出结果是14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8、小军和小刚各有若干朵玫瑰花,如果小军给小刚14朵,那么小刚就比小军多4朵,由此可知最初,小军比小刚多朵。 9、果园有梨树3060棵,梨树的棵树比苹果树的4倍多60棵,苹果树有棵。 10、沿长宽相差20米的游泳池跑4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共跑了800米,游泳池的长为米,宽为米。 11、一天,甲、乙、丙三个同学做数学题,已知甲比乙多做了5道,丙做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做18道,则丙做了道,三人共做了道数学题。 二、应用题 1、师徒两人共生产零件175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4倍少5个,问师徒两人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①画图②计算

最新重点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90分) 2.计算口÷△,结果是:商为10,余数为5。那么△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3.如果25×口÷3×15+5=2005,那么口_________ . 4.1,3,5,7,……是从1开始的奇数,其中第2005个奇数是________ . 5.某工人与老板签订了一份30天的劳务合同:工作一天可得报酬48元,休息一天则要从所得报酬中扣掉12元。该工人合同到期后并没有拿到报酬,则他最多工作了_________天。 6.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______ 个能被4整除的不同整数。 7.某种品牌的电脑降价20%后,每台售价为4592元,则该品牌电脑降价前每台售价______ 元。 8.已知两个自然数的积是35,差是2,则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_______ . 9.小明、小华和小新三人的家在同一街道,小明家在小华家西300米处,小新家在小明家东400米处,则小华家和小新家相距______ 米。 10.2005年4月lO日是星期日,则2005年6月1日是星期______ 。 11.小明有一包弹球,其中25%是绿色的,10%是黄色的,余下的20%是蓝色的。如果蓝色的弹球是13个,那么这包弹球的个数是______ 。 1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沿相同的方向行驶。甲车如果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则5小时可追上前方的乙车;如果每小时行驶70千米,则3小时可追上前方的乙车。由上可知,乙车每小时行驶_____ 千米(假设乙车的行驶速度保持不变)。 二、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16.将100个小球放入依次排列的36个盒子中。如果任意相邻的5个盒子中的小球总数均为14,且第1个盒中有2个小球。求第36个盒子中小球的个数。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简单推理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简单推理 一、知识要点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练习1: (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 (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例题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练习2: (1)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1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 (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 【例题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8 ○+□=10

练习3: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32 △-□=20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5 ○+○+□+□+□=40 【例题4】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2 ○+○+△+△+△=56 练习4: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8 □+□+○+○=20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78 △+△+○+○+○=72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题练 习及答案解析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试题】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分析】: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共需要 1+10=11分钟。 【试题】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 【分析】: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 5÷2=2.5(公升)。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137=5×27+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27车次大卡车及1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10×27+5×1=275(公升) 【试题】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4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4分钟,共需8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6分钟。 【试题】计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从2到1000的偶数之和减去从1到999的奇数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运算法则去求解,需要计算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比较麻烦。但是观察两个扩号内的对应项,可以发现2-1=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对算式进行分组运算。 解:解法一、分组法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4-3)+(6-5)+…+(996-995)+(998-997)+(1000-999) =1+1+1+…+1+1+1(500个1) =500 解法二、等差数列求和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四年级奥数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智力数学思维期末测试卷 班级姓名家庭电话 一、填空题。基础部分 1、小华期中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8分,语文比数学少4分,数学得分是()分。 2、四年级同学本学期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比上学期多34人,比上学期的3倍少6人,上学期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人。 3、今年王老师和张华的年龄和是52岁,4年后王老师的年龄正好是张华的4倍,今年王老师()岁。 4、小红和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51岁,妈妈的年龄比小红的3倍多3岁。那么,()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 5、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胡小马把个位上的3看作8,把十位上的9看作6,结果得出和为165,正确答案应该是()。 6、农产品专卖店新进了一批盒装草鸡蛋,第一天就售出总数的一半少10盒,第二天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35盒,结果只剩下55盒,这批草鸡蛋共有()盒。 7、盒子里有若干个乒乓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球,这样共操作了4次,盒子里还有5个乒乓球,盒子里原有()个乒乓球。 8、有甲、乙、丙三堆棋子,先从甲堆中拿出与乙、丙两堆个数相等的棋子并入乙、丙两堆;再从乙堆中拿出与甲、丙两堆个数相等的棋子并入甲、丙两堆;最后又从丙堆中拿出与此时甲、乙两堆个数相等的棋子并入甲、乙两堆,这时,三堆棋子数恰好都是32个。乙堆棋子原来有()个。 9、同学们参加美化校园活动,去搬运一批盆花,如果每人搬5盆,还剩8盆;如果每人搬6盆,就缺14盆。这批盆花一共有()盆。 10、一批笔记本电脑,如果每箱装20台,就剩下25台没装完;如果每箱装25台,就剩下1只空箱。这批笔记本电脑现在装了()只箱子。 11、小聪在书人书店看到有《2012MO》,他想帮同学买几本,算了一下自己带的钱,如果买3本可以剩下72元;如果买5本只能剩下20元。小聪带了()元。 12、同学们去搬椅子,如果每人搬4把椅子,那么还有16把椅子没有人搬;如果其中4人各搬4把,其余的每人各搬5把椅子,那么恰好搬完所有的椅子,同学们一共有()人。 13、妈妈买了10千克桔子和6千克梨,共计76元,已知3千克桔子的价钱等于2千克梨的价钱,梨的单价是()元。 14、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苹果和桔子,苹果数是桔子数的2倍。桔子每人分2个,则多2个;苹果每人分5个,则少8个。苹果有()个。 15、面值为2元和4元的邮票共40张,总价值124元,面值4元的邮票有()张。 16、小白兔去采果子,晴天每天可以采18个,雨天每天只能采6个,它一连采了192个果子,平均每天采12个,雨天中一共采了()个果子。 17、搬运1000只玻璃花瓶,规定安全运到每只可得运费4元,但如果损坏一只,不仅不给运费,还要赔偿60元,某工人运完后共得运费3744元,他在搬运中共损坏了()只玻璃花瓶。 18、鸡兔同笼,鸡比兔多36只,共有脚132只,鸡有()只。 19、买一些3元和5元的贺年卡,共35张。已知3元的贺年卡比5元的贺年卡多花25元,那么,5元的贺年卡买了()张。 20、小华参加“世少赛”,这次比赛规定每做对一题得10分,每错一题倒扣4分,小华做了全部的18题,得了82分,他做对了()题。 二、列式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提高部分 21、叔叔对小民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3岁”;小民对叔叔说:“将来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30岁”。叔叔和小民现在各是多少岁? 22、妈妈买来32颗花生牛轧糖,弟弟先拿了一些,剩下的给哥哥,哥哥拿出了一半给弟弟,弟弟又拿出一半给哥哥,哥哥又拿出6颗给弟弟,这时,弟弟比哥哥多2颗。弟弟最初拿了多少颗?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奥数之简单推理题

一年级数学奥数之简单推理题 图形算式姓名() 一、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 6 = 15 = 12 —= 8 = + 12 = 35 = 25 —= 11 = 二、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 1 ) △一7=5o+△=17 ( 2 )☆+☆=12 ☆一△=6 △=( ) o=( ) ☆=( ) △=( ) (3 )△一4=11 o+△=16 ( 4 )☆+☆=24 ☆一△=6 △=( ) o=( ) ☆=( ) △=( ) (5)5+o=12 △+o=10 ( 6 ) o 一☆=5 12一☆=8 o=( ) △=( ) o =( ) ☆=( ) ( 7 )5+o=12 △+o=10 ( 8 ) o 一☆=5 12一☆=8 o=( ) △=( ) o =( ) ☆=( ) (9 )△+△=18 △=( ) (10)口+口+△+△=14 ☆+ o =13 o =( ) △+△+口=10 △+ o =15 ☆=( ) △=( ) 口=( ) 三、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 )△+□=9 ○-△=1 △+△+△=9 △=()□=()○=() (2 )△+ ○= 12 ○+ ☆= 8 △+ ○+ ☆= 21 △=( ) ○= ( ) ☆=( ) (3 )你+ 我= 7 你+ 他= 18 你+ 我+ 他= 24 你= ()我= ()他= () (4 )○+□=10,□+△=12,○+□+△=15。 ○=(),□=(),△=()。 (5 )△+○=9 △+△+○+○+○=25 △=()○=() 四、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28 △=() △+△+□=20 □=()(2)○+○+○=6 ○=() △+△+△=12 △=()(3)△-○=1 △=() △+△-○=9 ○=() △+○-□=10 □=() 二、下图中每种水果各代表一个数,算一算,它们各代表几? += 7

四年级奥数简单推理练习讲课教案

四年级奥数简单推理 练习

简单推理 基础卷 1、1台电脑的价钱和3台电视机的价钱相等,6台DVD机的价钱也等于1台电脑的价钱,几台DVD机的价钱等于1台电视机的价钱? 2、1个柚子的质量等于3个苹果的质量,2个哈密瓜的质量等于18个苹果的质量,那么1个哈密瓜的质量等于几个柚子的质量? 3、1桶水,全部倒入盆中,需3个盆;1盆水全部倒入大杯中,需4个大杯;1大杯谁全部倒入小杯中,需2个小杯。那么1桶水全部倒入小杯中,共需多少个小杯? 4、2头猪可以换6只羊,2只羊可以换16只公鸡,3只公鸡可以换36只小鸡。如果拿1头猪直接换小鸡,共可换多少只? 5、1头象的质量等于4头牛的质量,1头牛的质量等于3匹小马的质量,1匹小马的质量等于3头小猪的质量,2头象的质量等于几头小猪的质量? 6、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

☆+☆=36 □+☆+□=38 ☆=( ) □=( ) 提高卷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 ○+○+○+☆=☆+☆ ☆-○=56 ☆=( ) ○=( )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 ○+○+○+□+□=69 □+□+□+○+○=66 ○=( ) □=( ) 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 △+△+△=☆+☆ ☆+△=15 ☆=( ) △=( )

4、红皮球比白皮球大,蓝皮球比黄皮球大,但比绿皮球小,黄皮球比白皮球大,绿皮球比红皮球小。请你从小到大排出各种皮球的顺序。 5、林林、小华、小叶、叮叮举行200米赛跑比赛,比赛结束后,小叶说:“我比小华跑得快。”林林说:“我比小华跑得慢。”叮叮说:“我前面有2个人。”请根据他们的回答排出名次。 6、甲、乙、丙、丁与小红五位同学一起比赛围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甲赛了4盘,乙赛了3盘,丙赛了2盘,丁赛了1盘,问小红已经赛了几盘?

小学四年级奥数练习题汇总

奥数题1 光明小学举办数学知识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不答得0分。小丽得了79分,她答对几道,答错几道,有几题没答? 分析:根据题意,20题全部答对得100分,答错一题将失去(5+3)分,而不答仅失去5分。小丽共失去(100-79)分。再根据(100-79)÷8=2(题)……5(分),分析答对、答错和没答的题数。 解:(5×20-79)÷8=2(题)……5(分) 20-2-1=17(题) 答:答对17题,答错2题,有1题没答。 奥数题2 水泥厂原计划12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水泥4.8吨,结果10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 分析:由题意知,实际10天比原计划10天多生产水泥(4.8×10)吨,而多生产的这些水泥按原计划还需用(12-10)天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原计划(12-10)天能生产水泥(4.8×10)吨。 解:4.8×10÷(12-10)=24(吨) 答: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24吨。 奥数题3 有5桶油重量相等,如果从每只桶里取出15千克,则5只桶里所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分析:由已知条件知,5桶油共取出(15×5)千克。由于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可以推出(5-2)桶油的重量是(15×5)千克。 解:15×5÷(5-2)=25(千克) 答:原来每桶油重25千克。

奥数题4 计算:9+99+999+9999+99999 【解析】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奥数题5 小象问大象妈妈:“妈妈,我长到您现在这么大时,你有多少岁了?”妈妈回答说:“我有28岁了”。小象又问:“您像我这么大时,我有几岁呢?”妈妈回答:“你才1岁。”问大象妈妈有多少岁了? 小象10岁,妈妈19岁。 (28-1)÷3+1=10(岁)。 奥数题6 早晨,小张骑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下午1点,小王开车也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下午2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5千米,下午3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15千米,下午4点时小王到达乙地,晚上7点小张到达乙地.小张是早晨()出发。 【答案】10 【解析】 由题意容易推断出,14点时小王落后小张15千米,15点时小王领先小张15千米,1小时内小王比小张多行了30千米,即两人的速度差为30千米/小时。

二年级奥数之简单推理含答案

简单推理 【例题1】 桌子上有三盘苹果,小猫说:“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个。”小狗说:“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个。”猜一猜,哪盘苹果最多?哪盘苹果最少? 思路导航: 根据小狗说的“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只”,可知第二盘比第三盘多5只,再根据小猫说的“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只”,可知第一盘、第二盘都比第三盘多,也就是第三盘最少,再想: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只,第二盘比第一盘多5只,就知道第二盘的苹果最多,第三盘苹果最少。 解:第二盘苹果最多,第三盘苹果最少。 练习1 1.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两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宁宁比芳芳小1岁。 2.桌子上放着橘子、苹果和香蕉,苹果比橘子多2个,橘子比香蕉少3个。猜一猜,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3.有一个三层的书架,第一层比第二层多5本书,如果从第一层取3本放到第三层,那么第一层就和第三层一样多。猜一猜,哪一层放书最多?哪一层放书最少? 【例题2】 王、徐、刘三人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教师,一们是农民。已知(1)王比教师的体重重;(2)刘和教师体重不同;(3)王和农民是朋友,你能猜出王、徐、刘三人中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吗? 思路导航:

解答这类问题时可以画一张表按条件逐项推理,得出三人各是什么工作,根据(1)可知王不是教师;根据(2)可知刘不是教师,只有徐是教师,是的打“√”不是打“×”,根据(3)可知王不是农民,也不是教师,一定是工人,由此,可推出刘一定是农民。 解:王是工人,刘是农民,徐是教师。 练习2 1.二年级举行数学竞赛,王菲、周勇、李明取得了前三名,已知王菲不是第一名,李明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请排出三人的名次。 2.娟娟、卉卉、婷婷、佳佳四人画鸡,第人画1只,有黑公鸡、白公鸡、黑母鸡、白母鸡,又知:卉卉和娟娟的鸡都是黑色的,婷婷和娟娟画的都是母鸡,问:白公鸡是谁画的? 3.张、王、李三位老师都在某校任教,他们各教音乐、体育、美术中的一门。张老师不教美术,李老师不会画画,也不会唱歌,你能说出三位老师各任教什么课程吗? 【例题3】 密西西岛上住着说真话和说假话的两种人,说假话的句句是假话,说真话的句句是真话。有一天,飞飞去岛上探险,碰到甲、乙、丙三个人,互相交谈中,有一段对话: 甲说:“乙和丙都说假话。” 乙说:“我没有说假话。”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1-40

四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全 目录 第1讲找规律(一) 第2讲找规律(二) 第3讲简单推理 第4讲应用题(一) 第5讲算式谜(一) 第6讲算式谜(二) 第7讲最优化问题 第8讲巧妙求和(一) 第9讲变化规律(一) 第10讲变化规律 第11讲错中求解 第12讲简单列举 第13讲和倍问题 第14讲植树问题 第15讲图形问题 第16讲巧妙求和 第17讲数数图形 第18讲数数图形 第19讲应用题 第20讲速算与巧算 第21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22讲平均数问题 第23讲定义新运算 第24讲差倍问题 第25讲和差问题 第26周巧算年龄 第二十七周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 第二十八周周期问题 第二十九周行程问题(一) 第三十周用假设法解题 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 第三十二周逻辑推理 第三十三周速算与巧算(三) 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 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 第三十六周二进制 第三十七周应用题(三) 第三十八周应用题(四) 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 第四十周数学开放题

第1讲找规律(一) 一、知识要点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 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5)3,6,12,(),48,(),192 (6)2,6,18,(),162,() (7)128,64,32,(),8,(),2 (8)19,3,17,3,15,3,(),(),11,3.. 【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4,7,(),16,22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6)28,1,26,1,24,1,(),(),20,1 (7)30,2,26,2,22,2,(),(),14,2 (8)1,6,4,8,7,10,(),(),13,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3,4,20,6,17,8,(),(),11,12

小学四年级奥数水平测试题

小学奥数测试题姓名______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6分) 1.计算1—2+3—4+5—6+…+1991—1992+1993=( ) 45.3×3.2+578×0.68+12×9.25=( ) 2.由数字1、2、3、4、5、6、7、8可组成多少个 ①三位数?( ) ②三位偶数?( ) 3.教室里的彩灯按照5盏红灯,4盏蓝灯,3盏黄灯的顺序循环出现,则第80盏 是( )色的,前160盏中有( )红灯. 4.妈妈买来7个鸡蛋,每天至少吃两个,吃完为止,有( )种不同的吃法? 5.A 、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A与B 的平均数是42;B、C、D 的三数平均数36 ,则B是( ). 6.有四个数的平均数是8,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则这个数的平均数是6, 这个的数是( ). 7.试求乘积是80,和为最小的三个自然数。()、()、()。 8. 1、7、13、19、…、1003中,任意找出135个数,把它们乘起来,积的个位 数字是()。 二、解答题:(前两题每题8分,后四题每题9分) 1.用长32厘米的铅丝做一个四边形,怎样才能使做成的四边形面积最大?

2.小红用平底锅烙饼,每次只能放2张饼。烙一张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1分钟)。为了节约时间,小红要烙3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是怎么烙的? 3.现有一角的人民币4张,贰角的人民币2张,壹元的人民币3张,如果从中至少取一张,至多取9张,那么,共可以配成多少种不同的钱数? 4.从山下到山上的路程是720米,小华上山时平均速度为每分钟走60米,下山时平均每分钟走120米,则小华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走多少米? 5.小元家来了爸爸的几个朋友,妈妈让他给客人烧水沏茶。洗茶具(包括茶杯和茶壶)需要3分钟,洗开水壶需要2分钟,烧开水需要10分钟,买茶叶需要5分钟。请你算一下,小元花多长时间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6.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自行车每分钟骑450米,乙跑步每分钟250米,两人同时从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奥数试卷-小学四年级奥数分班入学测试卷

. 小学四年级奥数分班入学测试卷 一、填空题Ⅰ:(本题目包括6道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105+56+103+63+60+105+64+96+57+94+97=___________。 2.王力每天白天买报纸可以赚12元钱,但是每天晚上要花掉7元,如果他现在身无分文,那么要________天才能赚够500元。 3.如右图,在空格内填上合适的数使得算式成立,那么乘积为_________。 4.35与一个两位数相乘未位是0,与这个两位数相加有且只有一次进位,像这样的两位数一共有____个。 5. 集体劳动时,一些人抬土(即两个人用一根扁担抬一个筐),其余的人挑土(即一个人用扁担挑两个筐),结果共用27根扁担和44个筐。那么抬土的有____人。 6. 箱子里有红、白两种玻璃球,红球数是白球数的3倍多2只。每次从箱里取出7只白球、15只红球,如果经过若干次以后,箱子里剩下3只白球、53只红球,那么,箱子里原有红球数比白球数多_____只。 二、填空题Ⅱ:(本题包括6道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42分) 7. 333×625×125×25×5×16×8×4×2的结果中末尾有______个零。 8. 若干个同样的盒子排成一排,小明把五十多个同样的棋子分装在盒中,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没有装棋子,然后他外出了。小光从每个有棋子的盒子里各拿一个棋子放在空盒内,再把盒子重新排了一下。小明回来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有人动过这些盒子和棋子。问共有_____个盒子。 9.一个数列是按照下面的方式计算出的:

. 1+5,2+7,3+9,2+11,1+13,2+15,3+17,2+19,1+21,…… 那么这个数列中的1777这个数应该是第________项。 10. 已知在每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这6个数,并且任意两个相对的面上所写的两个数的和都等于7。如图8-6,现在把5个这样的正方体一个挨着一个连接起来,在紧挨着的两个面上的两个数之和都等于8,那么图中标有问号的那个面上所写的数是____。 11. 把1至9这9个不同的数字分别填在图7-1的各个方格内,可使加法和乘法两个算式都成立。现有3个数字的位置已确定,请你填上其他数字。 12. 在一块黑板上将123456789重复50次得到450位数123456789123456789……。先删去这个数中从左至右数所有位于奇数位上的数字,再删去所得的数中所有位于奇数位上的数字,……,依此类推。那么,最后删去的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2道小题,13小题10分,14小题12分,满分22分) 13. 如图15-1,用10枚棋子可以摆出一个正三角形点阵,每边4枚棋子;如图15-2有9枚棋子可以摆出一个正方形点阵,每边3枚棋子。今有一堆棋子,棋子总数小于

小学奥数教案——简单推理

教案 简单推理 一本讲学习目标 初步认识推理,找到解决简单推理的方法和心得。 二重点难点考点分析 在小学阶段,所谓推理符合逻辑,就是指在推理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逻辑原则。应用一些推理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即应用归纳法、推理法、演绎法去解题。在许许多多的奥数题中,应用推理方法解题是非常常见的。在学习奥数或做奥数习题时应用推理方法,无论是哪种推理,推理的前提是必须真实,推理的每一步要符合逻辑原则,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概念解析 推理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推理按推理过程的思维方向划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推理是由已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是形式逻辑。 四例题讲解 为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李老师找到了甲、乙、丙三人。 甲说:是乙做的。 乙说:不是我做的。 丙说:不是我做的。 这三人只有一人说了实话,问这件好事是谁做的? 在一桩谋杀案中,有嫌疑犯甲、乙,另有四个证人在受讯。 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是无罪的。” 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是无罪的。” 第三个证人说:“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第四个证人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 经过调查:已经证实第四个人说了实话,请问谁是凶手? 李志明、张斌、王大为三个同学毕业后选择了不同的职业,三人中一个当了记者。一次有人问起他们的职业,李志明说:“我是记者。”张斌说:“我不是记者。”王大为说:“李志明说了假话。”如果他们三人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谁是记者? 在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教师,一位工人,一位战士。已知丙比战士年龄大,甲和工人不同岁,工人比乙年龄小,请你判断谁是教师? 在国际饭店的宴会桌旁,甲、乙、丙、丁四位朋友进行有趣的交谈,用了中、英、法、日四种语言,知道的情况如下: (1)甲、乙、丙各会两种语言,丁只会一种语言; (2)有一种语言四人中有三人都会; (3)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乙不会英语; (4)甲与丙、丙与丁不能直接交谈,乙与丙可以直接交谈; (5)没有人即会日语,又会法语。

四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奥数测试-通用版(含答案)

四年级奥数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0分) 1、1、4、16、64、()、()。 2、一条公路旁栽了95棵树,两端都栽,每2棵之间间隔5米,这段公路长()。 3、鸡和兔在同一笼子,40个头和140只足,()多,多()只。 4、楼房每上一层走16个台阶,小军到家走了64个台阶,她住在() 层。 5、图中有()个三角形。 6、四年级有学生52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7、阿姨给小朋友分苹果,每人4个,则剩下20个苹果;每人5个,还差5个苹果;那么有()个小朋友分苹果。 二、选择题(10分) 1、下面各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是() A 8000200 B 73004100 C 1062310 D 50005 2、105×18=100×18+5×18运用了()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3、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除数的个位上是4,,用“四舍”法试商,商往往() A 偏大 B 偏小 C 正好 D 无法确定

4、计算器中CE键是() A 消除键 B 关机键 C 开机键 D 空格键 5、同一平面里,两条直线最多有()条交点 A 3 B 1 C 无 D 2 三、判断题(5分) 1、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 2、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垂直的。() 3、一个角是由有公共顶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 4、个、十、百万···这样的汉字在计数表中叫作数位。() 5、角的边是可以测量出长度的。() 四、计算题(15分) ① 4+10+16+22+····+88+94+100 ② 276+165+724+187+435 ④ 81+791×9 ③ 75000÷125÷25 ⑤ 234×126000+766000×1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