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除尘课程设计

车间除尘课程设计

车间除尘课程设计
车间除尘课程设计

学号:40

课程设计

题目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工程一班

学生姓名张琼

指导教师杨海林

2013年6月23日

目录

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任务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任务与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设计说明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尺寸参数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点控制速度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排风量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型与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类型比选.......................................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弯头及三通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设计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的初步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径与管内流速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弯头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通的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段长度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损平衡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段压损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力校核.............................................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的选择与校核.........................................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机的选择与校核.........................................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间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间布设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间大门与窗户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间总体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关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粉尘和有害气体。目前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是将有害的物质在发生源直接收集起来,经过净化设备净化后排到大气中取,这就是局部气体净化系统,这种净化系统所需要的风量最小,效果好,能耗少。

局部通风系统分为局部进风和局部排风两类。生产实际工作中采用局部排风较多。局部排风净化系统主要由集气罩,排风管道,净化设备,风机,烟囱等组成。

2 设计任务书

设计目的

通过对大气污染净化系统的工艺设计,初步掌握大气污染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利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绘图能力、以及正确使用设计手册的能力。

设计任务与要求

1.集气罩的设计:控制点控制速度的确定,集气罩排烟量、尺寸的确定

2.除尘器的选型与设计: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3.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管道布置及管内流速。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流速以及系统总压损。

4.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5.门窗位置、数量根据需要自行设计。

6.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

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7.图纸要求

(1)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一份

(2)除尘器立面图一份

设计资料

1. 设计题目: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2. 课题已知条件:

(1)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图1)。此图仅给出方柱及污染源相对位置,门、窗位置及墙厚由设计定;

(2)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

污染源:立方体长×宽×高=1200×600×1000

操作条件:20℃

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3)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两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离污染源上平面H=600mm时才操作正常。

(4)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

钢管相对粗糙度 K=

排气筒口离地面高度12m

(5)除尘器

查找产品目录进行设备选型

(6)有关尺寸

墙厚 240mm 方块柱 300×300

车间大门可取 2010×2010

3010×3010

2550×2410

4010×4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 民房 900~700mm

工业用房~2.0 m 仓库~ m

3 设计说明书

集气罩的设计

设计原则

1.集气罩应尽可能将污染源包围起来,使污染物

的扩散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以便防止横向气流的干扰,

减少排风量。

2.集气罩的吸气方向尽可能与污染气流的运动方

向一致,充分的利用污染气流的初始动能。

3.尽量减少集气罩的开口面积,减少排风量。

4.集气罩的吸气气流不允许先经过工人的呼吸区

再进入罩内。

5.集气罩的结构不应妨碍工人操作和设备检修。

根据以上原则选取冷过程上部集气罩,为避免横向气流干扰,在罩口设置活动挡板,以保证罩口气流速度分布均匀。如右图所示。

集气罩尺寸参数的确定

本设计中污染源尺寸为,故适宜采用矩形集气罩.

1.集气罩口长边

设罩口长边尺寸为l,污染源长边尺寸为L,则

已知,,故;

2.集气罩口短边

由于空间限制,B只能为。

3.集气罩口周长

为避免横向气流干扰,要求罩口至污染源距离H 尽可能小于或等于,即,比题设条件小,故需在罩口四周加设活动挡板,考虑到空间限制,集气罩可设计为三面敞开形式,罩口敞开面周长为

4.集气罩扩张角

为保证罩口吸气速度均匀,吸气罩的扩张角ɑ不应大于,本设计中取,5.集气罩高度

取480mm。

为提高集气罩的控制效果,减少无效气流的吸入,罩口加设法兰边。法兰边宽,本设计取160mm,则集气罩总高为

控制点控制速度的确定

当污染源为污染物发生量较小的冷过程源时,可以采用速度控制法进行外部集气罩的设计。采用控制速度法计算集气罩的排风量,关键在于确定控制速度

和集气罩结构、安设位置及周围气流运动情况,一般通过现场实测确定。由于本例缺乏现场实测数据,设计时参考表1-表4确定

表1 污染源的控制速度

污染物的产生状况举例控制速度/

以轻微的速度放散到相当平静的空气中蒸汽的蒸发,气体或烟气敞口容

器中外逸

以轻微的速度放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喷漆室内喷漆,断续地倾倒有尘屑的干物料到容器中,焊接

以相当大的速度放散出来,或放散到空气运动迅速的

区域翻砂、脱模、高速(大于1m/s)皮带运输机的转运点、混合、装

货或装箱

以高速放散出来,或是放散

到空气运动迅速的区域

磨床,中破碎,在岩石表面工作

表2 按周围气流情况和污染物危害性选择风速

周围气流情况

控制风速/(m/s)

危害性小时危害性大时无气流或容易安装挡板的地方

中等程度气流的地方

较强气流或不按挡板的地方

强气流的地方

非常强气流的地方

表3 按污染物危害性及集气罩形式选择控制风速

危害性

圆形罩

侧面方形罩

伞形罩

一面开口两名开口三面开口四面开口

由上述知集气罩为矩形,三面开口且设置挡板;根据题设条件,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表4敞开断面处流速

罩子形式断面流速(m/s)罩子形式断面流速(m/s)

四面敞开三面敞开两面敞开一面敞开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及安全性,采取最大值原则,由表4得敞开断面处控制流速在之间。但考虑到流速太大时,会造成动力消耗过大,故可取。

排风量的确定

式中:P----罩口敞开面周长,m;

H----罩口至污染源距离,m;

K----考虑沿高度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安全系数,通常取K=;

----控制速度。

除尘器的选型与设计

除尘器类型比选

表5 各种除尘器的效率对比

不同粒径()时的分级效率/%除尘器名称全效率/%

带挡板的沉降室22438090

普通的旋风除尘器1233578291

长椎体旋风除尘器407992100

喷淋塔729698100100

电除尘器9097100

文丘里除尘器99100100100

袋式除尘器100100100100

表6 各种除尘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设备投资费用(万元)运行费用(万元)

高效旋风除尘器100100

袋式除尘器250250

电除尘器450200

塔式洗涤器270260文丘里洗涤器220500

本方案根据运行稳定性,一次性投资及处理效率、运行成本等综合考虑,选用袋式除尘器。

除尘器的选型

1.选型

除尘器选用LD14-112型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其技术性能见下表5

表7 LD14-112型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

型号形式

过滤

面积

/m2

处理气

/(m3/h)

压力

损失

/Pa

排出

管数

质量

/kg

尺寸/mm

A L LD14-112单列81122243360098011199822506000 2.规格参数

滤袋:圆形带

进出风方式:下进风上出风

袋过滤方式:内滤式

滤料:208涤纶绒布

每个除尘箱过滤面积为,由14条滤袋组成,每条滤袋直径,长为3100mm,过滤面积为。

3.校核

过滤面积:

式中:

----过滤气速,

----欲处理的烟气量,。

则:

,所以所选除尘器符合要求。

管道、弯头及三通的设计

管道设计原则

1.管道系统布置应从总体布局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力求简单、紧

凑,安装、操作、维修方便,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减少占地空间,适用、美观、节省投资。

2.管道应尽量集中成列、平行敷设,并应尽量沿墙或柱子敷设。管径大的

或保温管道应设在靠墙侧。

3.管道与梁、柱、墙、设备及管道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以满足施工、运

行、检修和热胀冷缩的要求,一般不小于。

4.管道应尽量避免遮挡室内采光和妨碍门窗启闭;应不妨碍设备、管件、

阀门和人孔的操作和检修;应不妨碍起重机的工作。

5.管道通过人行道时,与地面净距应不小于2m。

6.除尘管道力求顺直,保证气流畅通。分支管与水平管或倾斜主干管连接

时,应从上部或侧面接入;三通管的夹角一般不大于30°。

7.进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时,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

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8.对并联管道进行阻力平衡计算,除尘系统小于10%,否则进行管径调整。

管道的初步设计

管径与管内流速的确定

表8 除尘风管内最低风速m3/h

粉尘类别粉尘名称垂直风管(m/s)水平风管(m/s)

矿物粉尘

重矿物粉尘1416轻矿物粉尘1214灰土、沙尘1618干细型沙1720金刚砂、刚玉粉1519

本设计中,污染物为轻矿物,由表得水平管内最低流速为,垂直管为。考虑要用到垂直管和水平管两部分,初选流速为,

1.管段1、2:

由,,根据下式求得管径:

根据《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设计计算表》取标准管径

管径

管内实际流速不符合要求。

根据《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设计计算表》取标准管径

管径

管内实际流速符合要求。

2.管段3:

由,根据下式求得管径:

根据《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设计计算表》取标准管径。

管内实际流速符合要求。

3.管段4、5:

因为,所以。

弯头的设计

管段1:设计一个弯头。该管段管径为

,根据《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得

时,阻力系数。

管段2:设计一个弯头。该管段管径为

,根据《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得

时,阻力系数。

管段4:设计两个弯头。该管段管径为,根据《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得时,阻力系数。

三通的设计计算

在管段1、2、3交接处安装一个

直流三通。使得车间两个污染源的粉尘

均能顺利进入管段3以及其后的管道系

统。

根据《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查得时,,

管段1、2的管径:,经过三通后的管径

管段长度的确定

根据管段设计原则第7条,沿程损失计算应为两管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除尘器进口高度:3653mm

管段1:

管段2:

管段3:

管段4:

管段5:

压损平衡设计

管段压损计算

管段1:

1)管段,,动压为 Pa。

则摩擦压力损失

2)局部阻力包括:

矩形伞形集气罩:,

弯头,取,

的直流三通,

则局部压力损失为:

管段2:

1)管段,,动压为 Pa。

则摩擦压力损失

2)局部阻力包括:

矩形伞形集气罩:,

弯头,取,

吸入三通(支管),如图,,

则局部压力损失为:

管段3:

1)管段,动压为 Pa。

则摩擦压力损失

2)局部阻力包括:

除尘器压力损失

合流三通

除尘器入口,由已知条件知除尘器入口尺寸为,该管段直径为,为渐扩和变径管连接,取渐扩和变径管长度,如图

则局部压力损失为:

管段4:

1)管段,,动压为 Pa。

则摩擦压力损失

2)局部阻力包括:

两个弯头,取,

除尘器出口尺寸,管段直径为700mm,为渐缩管连接,取渐缩管长度,如图

则局部压力损失为:

管段5:

1)管段,,动压为 Pa。

则摩擦压力损失

2)局部阻力包括:

风机入口,预选C6-48No10C 型号离心通风机。

风机入口直径800mm,为渐扩管连接,

取渐扩管长度,如图

,,

带扩散管的伞形风帽

则局部压力损失为:

压力校核

并联管路阻力损失平衡计算:

结点A:

由此可知,结点压力平衡,管径选择合理。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以最大阻力线路计算:

将上述计算结果列入表中

表9 通风系统水力计算表

管流量管长管径流速λ/d动压摩擦局部压局部管段总

Q(m/s

)

l(m)d(mm

)

v

(m/s

)

/压损

(Pa)

损系数

Σζ

压损

(Pa)

压损

(Pa) 1500

2500

3700

410700

512700

风机的选择与校核

1.通风机风量

式中:

----通风机的风量(m3/h)

----考虑系统漏风时的安全系数,除尘系统管道取

Q----管道系统的总风量()

故通风机风量为:

2.通风机风压

式中:

----安全系数,除尘管道取;

、、----通风机性能表中给出的空气密度、压力和温度,通常,对于通风机,。

故通风机风压为:

3.设备选型

根据上述风量和风压,选用C6-48No10C型离心通风机,性能与选用件见表3表10 C6-48型排尘离心通风机性能与选用件表

转速

(r/ min)

全压

(Pa )

风量

电动机三角带

主轴

带轮

电机

带轮

电机

导轨

(二

套)型号kW型号根数

内周长

(mm)

代号代号代号

1000

1903~1

4812398

3~34

050

Y180L-

4

22C34500

校核:对于C6-48No10C型离心通风机,当转速为1000r/min时,

压力损失: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为,其值在所选风机全压内,故压力满足要求。

风量:除尘系统计算风量为,所选风机风量范围

内,基本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风机选型符合系统要求。

电机的选择与校核

根据所选风机选择配套电机Y180L-4,其技术数据参见表4.

表11 电动机技术数据同步转速1500r/min(4极),频率50Hz,额定电压380V

功率(kW)型号

电流

(A)

转速

(r/min)

效率

(%)

功率

因数

cos

ф

堵转转

矩(Nm)

堵转

电流

(A)

最大转

矩(Nm)

额定转额定额定转

布袋除尘器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题目:车间布袋除尘系统设计 学院:环化学院系: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环工121班 学号:5802112002 学生姓名:杨强 起讫日期:2015-06-29——2015-07-03 指导教师:李丹职称: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目录 一、概述 (3) 1、大气污染的概念 (3) 2、大气污染的分类 (3) 3、大气污染的危害 (3) 4、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 (4) 5、除尘的必要性 (4)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5) 1、设计目的 (5) 2、设计任务 (5) 3、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5) 4、局部排气通风系统的组成 (6) 5、管道设计的原则 (7) 三、袋式除尘器除尘方式的选取与布置 (8) 1、袋式除尘器的原理 (8) 2、袋式除尘器的优点 (9) 3、袋式除尘器的缺点 (10) 4、袋式除尘器方案设计 (10) 4.1进气方式的确定 (10) 4.2进气过滤方式的确定 (11) 4.3滤料的确定 (11) 四、集气罩的设计 (11) 1、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 (11) 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12) 3、集气罩设计小结 (13) 五.袋式除尘器设计计算 (13) 1、过滤面积的确定 (13) 2、滤袋的排列和平面布置的确定 (13) 2.1滤袋长度的确定 (13) 2.2滤袋的排列与间距 (13) 3、清灰装置的确定及计算 (14) 4、灰斗高度的确定 (16) 5、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的计算 (16) 六、管道设计及风机选择 (17) 1、管道的初步设计及压损的确定; (17) 2、选择风机和电机 (23) 七、主要参考资料 (24)

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目录 0 概述部分 (1) 1 总论 (2) 2 总图运输 (6) 3 工艺工程设计 (6) 4.公用工程设计 (9) 5土建 (13) 6 环境保护 (15) 7消防 (16) 8节水措施 (21) 9劳动安全卫生 (21) 10附图 (21)

0 概述部分 0.1项目名称:纯爷们药厂一期工程 0.2设计规模:本项目建成后生产正常运行时生产能力为年产口服液6亿瓶。 0.3建设地点:地球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门路10086号 0.4建设性质:新建 0.5建设范围 厂区总体规划(生产区、辅助区、办公区、生活区)。 综合生产车间及其辅助工程(包括循环水站、变电站、换热站、机修车间)等的工艺设备、土建、采暖通风、电气设备、给排水、自控设施、电信专业的工程设计。 0.6设计原则 本工程遵循设计方案优化、项目投资合理、满足工程建设规模的原则,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使车间符合GMP要求,项目建成后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工程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办法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98年修订版及96年发布的《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土建、消防、电气设备、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均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 本工程的关键生产设备立足国际先进、成熟、自动化程度搞的设备,其他设备立足国内先进水平,以达到高起点、高标准的目的。 0.7工厂组成 综合生产车间:内含有前处理车间、软胶囊车间、口服液车间、;仓库及检验中心。另含有循环水站、换热站、纯化水站、空压站、变电所等。 0.8门卫:两个门卫室。其中:一个人流门卫室、一个物流门卫室。 0.9建设规模:本次工程建设综合车间为5490m2 0.10产品方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静电除尘器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锅炉烟气静电除尘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院(系、部、中心) 康尼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K环境091 学生姓名朱盟翔 学号 0 设计地点文理楼A404 指导教师李乾军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7日至 2011 年5月18日 目录 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近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 kg/h (台) 排烟温度:160 ℃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 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 Pa 当地大气压力: 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值: C ar =68% H ar =% S ar =% O ar =6% N ar =1% W ar =4% A ar =16% V ar =14%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1-201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淮(标准状态下):30mg/m 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 3。 基准氧含量按6%计算。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 以内。 图1.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图 2. 图1的剖面图 三、设计内容 (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样: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 3 润婉 3 吴博 4 晗 6 雒智铭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制药车间设计(详细篇)

一、前言 药厂车间布置设计是工厂车间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向其他各协作专业提供开展车伺设计的基础资料之一。车间布置设计要充分考虑车间的生产、管理与生活设施的合理安排,还应考虑同厂区的联系与布置上的协调,以减少能量消耗和投资费用,例如:本车间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的位置、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同其他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的联系(包括人流与物流的数量、流向和运输方式等),车间生产厂房和室外设施的预留扩建余地、厂区公用系统如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外管和下水道的走向等。这些外部条件往往会影响或局部地决定着车间布置的设计,而车间布置设计有时也会影响厂区的总平面设计,二者有着互相联系又需要互相协调的重要关系。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车间在建成投产后的安全生产。因此在设计时,车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易炸、有毒物料的性质、数量、生产条件(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是否使用明火等)及产生的毒害性物质的危险性与程度等,要作深入了解,有条件时,可去同类型厂了解相同或类似的生产车间的布置、生产操作和安全防护等情况,同时应遵照国家规定的各项设计规范,在设计中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使车间布置既满足生产工艺流程需要又确保安全生产,达到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设计原则。 二、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爆炸与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及卫生标准的确定 1、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和贮存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照燃化部主编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16一74(1957年),及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批准的“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Y且501方8(1978年),来确定本车间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如甲、乙、丙,丁、戊类;各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要求如一、二、三、四、等级,及相应的厂房层数与面积的规定(还有生产厂房与厂区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离)。 2、按照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的“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8一83,及“工厂电力设计技术规程”BJ6一80(一机部1980年试行)的规定,根据本车间内部各生产工序(生产岗位和贮存部分等)中的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粉尘或纤维性混合物,在操作和维修过程中的泄放J睛况,分别划分为Q--1,Q一,Qes3等级和F一1,G一2级爆炸危险场所。对车间内部各工序中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性液体、可燃性粉尘、纤维(在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时)以及固体状可燃物质的场所,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划定为H一1,且--2医药工程设计19b6年第1期与H一3级火灾危险场所。 3、对于车间卫生、生活设施(如厕所、浴室、更衣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以及有关生产车间的三废处理回收问题,应遵照国家卫生部编制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一79(1950年)来进行设计。 4、其他,在车间布置设计时,还应遵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各项规定。 三、车间布置设计原则和一些注意事项 1、车间内部组成的划分 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和尽可能地使生产危险性场所局部化的分隔原则,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工序。

除尘课程设计

第一章绪论 (5) 1.1车间粉尘性质 (6) 1.2 车间粉尘危害及治理 (6) 1.2.1 粉尘危害 (6) 1.2.2 碳黑治理方法 (7) 1.2.3 旋风除尘器的原理 (7) 1.3 除尘系统 (8) 1.4 课程设计背景、主要内容、意义与预期目标 (9) 1.4.1 主要内容课程设计背景 (9) 1.4.2 主要内容 (9) 1.4.3 课程设计意义 (10) 1.4.4 课程设计预期目标 (10) 第2章数据分析 (11) 2.1 已知数据 (11) 2.2 风量确定 (12) 2.3 净化设备选择或设计 (12) 第3章集气罩设计 (13) 3.1集气罩设计的设计原则 (13) 3.2设计方法选择 (13) 3.2.1控制风速法原理 (13) 3.2.2 控制风速选择 (14) 3.3 集气罩选择 (14) 3.3.1 集气罩集气原理 (14) 3.3.2 集气罩类型和选择 (15) 3.3 风量计算 (15) 3.3.1 风量计算方法选择 (15) 3.3.2 风量计算 (15) 3.4 集气罩的尺寸 (16) 第4章管道、弯头及三通设计 (17) 4.1 管道设计 (17) 4.1.1 管道速度选择 (17) 4.1.2 管径选择 (18) 4.2 弯头、三通管的设计 (20) 第5章管道阻力计算及风机的选择 (21) 5.1各管道的阻力计算 (21) 5.1.1计算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 (21) 5.1.2 并联管路压力损失计算 (22) 5.2选择风机和电动机 (23) 第6章除尘器的设计 (25) 6.1 除尘器的分类及选择 (25) 6.1.1除尘器的分类 (25) 6.1.2 除尘器的选择 (25) 6.2 旋风除尘器尺寸 (27) 总结 (28)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程设计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 程设计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目录一.设计内容 (3) 1.设计基础资料 (3) 2.设计要求 (3) 二.设计计算 (3) 1.集气罩设计 (3) 2.风量计算 (4) 3.旋风除尘器设计选型 (4) 4.旋风除尘器效率计算 (7) 5.二级除尘器设计选型 (8) 6.管道设计计算 (12) 7.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17) 8.排气烟囱的设计 (18) 三.心得体会与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图 (21) 题目:水泥厂配料车间粉尘污染治理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内容 1. 设计基础资料 ●计量皮带宽度:450mm ●配料皮带宽度:700mm ●皮带转换落差:500mm

●设粉尘收集后,粉尘浓度为2000mg/m3,粉尘的粒径分布如下表. 2. 设计要求 ●排放浓度小于50 mg/m3 ●设计二级除尘系统,第一级为旋风除尘器,第二级为电除尘器或者袋式除尘器. ●计算旋风除尘器的分级除尘效率和除尘系统的总效率. ●选择风机和电机 ●绘制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绘制除尘器本体结构图 ●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计算 1.集气罩设计 集气罩的设计原则: ①改善排放粉尘有害物的工艺和环境,尽量减少粉尘排放及危害。 ②集气罩尽量靠近污染源并将其包围起来。 ③决定集气罩的安装位置和排气方向。 ④决定开口周围的环境条件。 ⑤防止集气罩周围的紊流。 ⑥决定控制风速。

本设计采用密闭集气罩,密闭罩设计的注意事项:密闭罩应力求密闭,尽量减少罩上的孔洞和缝隙;密闭罩的设置应不妨碍操作和便于检修;应注意罩内气流的运动特点。 搅拌机上方采用整体密闭集气罩,尺寸φ2000×500(高度)mm 。 传送带上方采用局部密闭集气罩,尺寸1210×1210mm 。 2.风量计算 对于整体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s 对于局部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s 总风量 /s 5.748m 0.73260.67826Q 2Q Q 3 21=?+?=+= 3.旋风除尘器的设计选型 1) 设计选型 一级除尘系统采用旋风除尘器,其特点是旋风除尘器没有运动部件,制作、管理十分方便;处理相同风量的情况下体积小,价格便宜;作为预除尘器使用时,可以立式安装,亦可以卧式安装,使用方便;处理大风量是便于多台联合使用,效率阻力不受影响,但是也存在着除尘效率不高,磨损严重的问题。 普通除尘器是由进风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组成。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沿外壁由上而下做旋转运动,同时少量气体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当旋转气流的大部分到达锥体底部后,转而向上沿轴心旋转,最后经排出管排出。 旋风除尘器净化气量应与实际需要处理的含尘气体量一致。选择除尘器直径时应尽量小些;旋风除尘器入口风速要保持18—23m/s ;选择除尘器时,要根据工况考虑阻力损失及结构形式,尽可能减少动力消耗减少,便于制造维护;结构密闭要好,确保不漏风。

大气课程设计--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文丘里除尘系统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文丘里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1) 1 设计题目 (2) 2 设计资料 (2) 3 设计目的 (2) 4 设计要求 (3) 5 设计内容 (4) 5.1 引言 (4) 5.2 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 5.2.1 除尘器性能指标 (5) 5.3 设计依据和原则 (6) 5.3.1 依据 (6) 5.3.2 原则 (6) 5.4 烟气排放量以及组成 (7) 5.5 除尘器的选择 (9) 5.6 管道计算 (10) 5.6.1除尘系统工艺流程图 (10) 5.6.2管道直径的确定 (10) 5.6.3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 (12) 5.7 换热器的选型 (15)

5.8文丘里洗涤器几何尺寸和压损计算. 16 5.9烟囱的高度计算 (20) 5.10 风机的选型 (24) 5.11 设计结果列表 (26) 六、总结 (30) 参考文献 (32)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文丘里除尘系统设计 摘要:该设计主要是为某小型燃煤发电站锅炉烟气设计一套除尘系统。通过分析计算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量为0.546m3/s,总烟气量为25.69m3。针对燃煤锅炉排放污染物情况,设计选择机械振动清灰袋式除尘器。依照工艺流程,对除尘系统附属设备如管道、风机、烟囱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该除尘系统除尘效率达80%以上,能够满足设计任务要求。 关键词:燃煤烟气;袋式除尘;机械振动

1 设计题目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文丘里除尘系统 设计 2 设计资料 (1)设计耗煤量:203.8 kg/h; (2)排烟温度:560℃; (3)空气过剩系数:α=1.25; (4)烟气密度(标态):1.32kg/m3 (5)室外空气平均温度;24℃; (6)锅炉出口前烟气阻力:1025Pa; (7)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8)燃煤组成:褐煤2:C=61.3%,H=4.34%,S=0.14%,N=0.78%,O=10.28%,水分=19.16%,灰分=4.0% ;排灰系数35%; (9)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17—2001)中一类区标准执行:标准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标准:80mg/m3。 3 设计目的 这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我们主要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1) 1.3设计的内容 (1) 1.4 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2) 2 集气罩的设计 (5) 2.1 集气罩 (5) 2.2 设计计算 (5) 3 管道、弯头及三通的设计 (7) 3.1 管道的设计 (7) 3.2 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 (8) 3.3 三通的确定 (8) 4 阻力平衡校核 (9) 4.1 设计说明 (9) 4.2 管段①的阻力计算 (9) 4.3 管段②的阻力计算 (9) 4.4 管段③的阻力计算 (9) 4.5 管段④的阻力计算 (10) 4.6 管段⑤的阻力计算 (10) 4.7 并联管压力平衡 (10) 4.8系统总压力损失 (11)

5 风机、电机选择及计算 (12) 6 厂房设计 (14) 7 设计小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图1 车间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17) 图2 立面布置图 (17) 图3 轴测图 (17)

1 绪论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 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 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 其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 2、平面布置图一份; 3、立面布置图一份; 4、轴侧图一份。 1.3设计的内容 1、罩的设计 控制点速度Vx的确定; 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2、道的初步设计 管内流速的确定; 管道直径的确定; 弯头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旋风除尘器)

本文系贵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大气污染与治理课程设计(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目录 大气污染治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旋风除尘器的设计 二、设计内容: 三、设计要求: 四、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资料 旋风除尘器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四、旋风除尘器的特点及选用注意事项 五、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和除尘机理及除尘效率影响因素 六、旋风除尘器型号选择 七、XCX旋风除尘器设计计算 八、结束语

大气污染治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设计题目:旋风除尘器的设计 二、设计内容: 一个焦炉装煤车在装煤过程中形成尘源。通过管道接入地面除尘系统,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尘后外排。 主要设计参数: (1)处理风量为(3800)m3/h。烟气温度约50℃。 (2)除尘器入口含尘质量浓度为(30)g/m3。 (3)除尘器入口含尘气流速度(23)m/s。 根据上述参数完成旋风除尘器的设计计算及图纸绘制。三、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 主要内容: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除尘器的选择理由及其结构和工作原理、除尘器的设计与计算、结语。 (2)图纸 A3号图纸,完成除尘器结构示意图和除尘器剖面图,标出设备尺寸。 (3)设计时间:贵州大学2008~2009年度第一学期第19周(4)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图纸均鼓励采用计算机制作。 四、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资料

[1]郝吉明,马广大等编著.《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Noel de Nevers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影印版)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景良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粱丽明,彭林著.《城市大气有机物污染》,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5]赵毅,李守信主编.《有害气体控制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林肇信主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

木工车间气力吸集系统 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学院班级:林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班 学生学号: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唐贤明 2011年1月 目录 一、工车间气力吸集系统设计计算任务................................1 二、管道系统的设计.......................................................2(一)支管1的设计计算..................................................2(二)支管2的设计计算................................................. 2(三)支管3的设计计算.................................................2

(四)管段4的设计计算..................................................3(五)支管5的设计计算................................................. 4(六)支管6的设计计算..................................................4(七)主管段a的设计计算............................................ 5(八)管段7的设计计算..................................................6(九)主管段b的设计计算..............................................6(十)管段8的设计计算................................................6 (十一)主管段c的设计计算..............................................7(十二)支管9的设计计算...............................................7(十四)主管段d的设计计算.............................................8(十五)支管10的设计计算...............................................8(十六)主管段e的设计计算..............................................8(十七)支管11的设计计算.............................................9 (十八)支管12的设计计算.............................................9 (十九)支管13的设计计算.............................................9 (二十)主管段f的设计计算..............................................11(二十一)支管14的设计计算...............................................11(二十二)主管段g的设计计算............................................12(二十三)管道系统的总压损计算.........................................12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局部排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 管………………………………………................... (8) 其他设备...................., (8) 第3章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集气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设计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分段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段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分类及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车间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题目 一、除尘器主要参数的选取 二、确定主要参数 1. 设定电场风速 V=1.0m/s 2. 设定板间距 2b=400mm 极板采用C型板,紧固型悬挂方式 3. 设定线间距=240mm 极线采用RS管型芒刺线(起晕电压15KV) 4. 驱进速度ω=0.1m/s 5. 电场强度 E=50000V/m 6. 电压 U=70KV 三、确定主要部件结构形式 1. 采用卧式电除尘器 2. 设计为单室m=1 3. 电场数 n=2 4. 振打方式:挠臂锤机械振打 5. 进出气烟箱:①进气方式:前部中心进气 ②气流分布:在进气烟箱设置开孔率为50%气流均布板和导流板 ③槽形极板:在出气烟箱设置槽形极板 6. 灰斗:2个灰斗

四、各部尺寸计算 1. 收尘面积 213.281 .0)94.01ln() 1ln(m f =--=--=ωη 94.05 3.0110=-=-=i c c η 2276273.7615.11 .0)94.01ln(05.18) 1ln(m m k Q A ≈=?-?-=?--=ωη 2. 初定电场断面积 2'05.180 .105.18V Q F m === 3. 极板的有效高度 m 00.32 05.182F h '=== 极板的有效宽度 m h 02.63 05.18F B '=== 4. 通道数 1604.153 4.00 5.1822b B Z '≈=?===bh F 反算极板的宽度B m b Z B 4.64.0162'=?=?= 5. 验算实际断面积 2'2.194.60.3h m B F =?=?= 验算电场风速 s m 49.02 .1905.18F Q '===V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311201010103 李润婉311201010303 吴博311201010604 李晗311201010116 雒智铭31120101013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 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 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 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 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内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内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内。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题库复习进程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题 库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题库 一、填空 1、制药工程工艺设计是一门以药学、药剂学、GMP和工程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应用性工程学科。(4) 2、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的内容包括将新产品的实验室小试转变为中试直至工业化规模生产、现有生产工艺进行的技术革新与改造。(2) 3、制药工程工艺设计项目优秀与否,决定性的因素是设计质量和设计者的品质与责任心。(2) 4、根据制药工程项目生产的产品形态不同,医药工程项目设计可分为原料药生产设计和制剂生产设计。(2) 5、根据药物剂型的不同,制剂生产设计包括片剂车间设计、针剂车间设计等。(2) 6、根据医药工程项目生产的产品不同,医药工程项目设计可分为合成药厂设计、中药提取药厂设计、抗生素药厂设计以及生物制药厂和药物制剂厂设计。(5) 7、制药工程项目从设想到交付生产整个过程可分为设计前期、设计中期和设计后期。(3) 8、设计前期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3) 9、设计中期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

10、车间工艺设计是工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设计进行的基本顺序,它包括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选择和计算、车间布置设计、管道设计、非工艺条件设计和工艺部分设计概算等内容。(8) 1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和戊五级。(5) 12、一个优秀的工程设计只有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才能产生。进行方案比较首先明确判据,工程上常用判据有产物收率、原材料单耗、能量单耗、产品成本、工程投资及环保、安全、占地面积等因素。(4) 13、多能车间是适应医药和精细化工产品品种多、产量差别悬殊、品种更新等特点设计的。它的设计方法主要是设备相对固定,组合不同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流程相对规定,实现多产品生产。(2) 14、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 15、车间设备布置的基本形式包括按工艺流程布置、将同类设备分组布置和多层布置。(3) 16、目前世界上执行的GMP制度大致有三种类型,其包括国际性GMP制度、国家级的GMP制度和各国制药工业组织制定的GMP制度。(3) 17、对于制药工业来说,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有改进工艺、三废的资源化和三废的无害化。(3) 18、车间布置图的比例一般用 1:100 ,内容包括车间平面布置图和车间剖面图。(3) 19、一个完整的车间应包括生产、辅助生产和行政-生活三部分。(3)

大气课程设计—袋式除尘器

某燃煤站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摘要:此设计为主要是为了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除尘设计的一套系统。根据燃煤烟气中粉尘的特点,设计煤量h, 排烟温度160℃,烟气密度(标态)m3,及排放要求初步选择了除尘器类型。选择LD14-56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通过一系列除尘系统使最终排出的烟气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17-2001)二类区标准—标准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m3。 关键词:燃煤站锅炉烟气;袋式除尘;机械振打

一、设计题目 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设计资料 当地大气压:KPa 1)锅炉型号:FG-35/型(35t蒸气/h); 2)设计耗煤量: kg/h; 3)排烟温度:160℃; 4)空气过剩系数:α=; 5)烟气密度(标态):m3 6)室外空气平均温度;4℃; 7)锅炉出口前烟气阻力:1200Pa; 8)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9)燃煤组成: C=% H=% S=% N=% O=% 水分=% 灰分 =% ,排灰系数28%; 10)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17-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标准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m3。 三、设计目的 根据所学的知识,通过这次的设计对课程系统的理解与充分的消化。 能更好的运用到理论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此次的课程设计问题。并且通过设计,了解到了工程中的设计内容、方法与步骤,再加上大量的翻阅书籍来帮助我们更加的系统的完成计算,绘图、编写设计书,提高了自我独立的能力。 四、设计要求 (一)编制一份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引言 2)方案选择和说明(附流程简图) 3)除尘(净化)设备设计计算 4)附属设备的选型和计算(集气罩、管道、风机、电机)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余玉环 学号:1350240205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工1302班 指导教师:易灿南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湖南工学院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今年任务书有变动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易灿南学生姓名余玉环 课题名称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内容及任务1、目标:本课程是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 《工业通风》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工业通风》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工业通风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内容:对某企业加工车间进行通风除尘系统设计,具体包括:(1)系统划分;(2) 排风罩的确定,包括其形状的确定,尺寸的计算及风量的确定;(3)除尘设备的选择;(4)管路布置;(5)系统水力计算;(6)选择通风机,电机型号;(7)绘制设计图纸;(8)编制说明书。 3、要求:提交一份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要求语句通 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A4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Auto CAD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主要参考资料[1]孙一坚.工业通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0.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50114-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教 研 室 意 见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完整版)制药车间设计(详细篇)SICOLAB

一、前言药厂车间布置设计是工厂车间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向其他各协作专业提供开展车伺设计的基础资料之一。车间布置设计要充分考虑车间的生产、管理与生活设施的合理安排,还应考虑同厂区的联系与布置上的协调,以减少能量消耗和投资费用,例如:本车间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的位置、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同其他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的联系(包括人流与物流的数量、流向和运输方式等),车间生产厂房和室外设施的预留扩建余地、厂 区公用系统如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外管和下水道的走向等。这些外部条件往往会影响或局部地决定着车间布置的设计,而车间布置设计有时也会影响厂区的总平面设计,二者有着互相联系又需要互相协调的重要关系。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车间在建成投产后的安全生产。因此在设计时,车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易炸、有毒物料的性质、数量、生产条件(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是否使用明火等)及产生的毒害性物质的危险性与程度等,要作深入了解,有条件时,可去同类型厂了解相同或类似的生产车间的布置、生产操作和安全防护等情况,同时应遵照国家规定的各项设计规范, 在设计中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使车间布置既满足生产工艺流程需要又确保安全生产,达到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设计原则。 二、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爆炸与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及卫生标准的确定 1、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和贮存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照燃化部主编的“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 TJ16 一74(1957 年),及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批准的“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 Y且501方8(1978年),来确定本车间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如甲、乙、丙,丁、戊类;各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要求如一、二、三、四、等级,及相应的厂房层数与面积的规定(还有生产厂房与厂区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离)。 2、按照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的“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8—83,及“工厂电力设计技术规程” BJ6一80(一机部1980年试行)的规定,根据本车间内部各生产工序(生产岗位和贮存部分等)中的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粉尘或纤维性混合物,在操作和维修过程中的 泄放J睛况,分别划分为Q--1,Q 一,Qes3等级和F —1,G 一2级爆炸危险场所。对车间内部各工序中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性液体、可燃性粉尘、纤维(在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时)以及固体状可燃物质的场所,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划定为H —1,且--2医药工程设计 19b6 年第1 期与H 一3 级火灾危险场所。 3、对于车间卫生、生活设施(如厕所、浴室、更衣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以及有关生产 车间的三废处理回收问题,应遵照国家卫生部编制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 一 79(1950 年)来进行设计。 4、其他,在车间布置设计时,还应遵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各项规定。 三、车间布置设计原则和一些注意事项 1、车间内部组成的划分 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和尽可能地使生产危险性场所局部化的分隔原则,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工序。 按照原料、中间体和成品允许贮存量的规定,及运输与使用的方便,决定车间中间仓库或堆场的面积与位置。 按照生产控制、公用系统负荷等情况,设置辅助生产设施,例如:控制室、化验室、配电室、通风室、维修室等。 按照工人生活和生产管理的需要,设置生活辅助设施,例如:更衣室、休息室、浴室、卫生间、办公室以及会议室等。 2、车间厂房设计的规定 根据车间组成的划分,工艺流程的顺序和选用设备的大小、数量,首先研究确定厂房的跨度、高

旋风除尘器课程设计

旋风除尘器课程设计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关注。然而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的向大气中排放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使大气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有些地域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人类生存。在大气污染物中粉尘的污染占重要部分,可吸入颗粒物过多的进入人体,会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防治粉尘污染、保护大气环境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1]。 除尘器是大气污染控制应用最多的设备,其设计制造是否优良,应用维护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投资费用、除尘效果、运行作业率。所以掌握除尘器工作机理,精心设计、制造和维护管理除尘器,对搞好环保工作具有重要作用[2]。 工业中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式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 机械式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重力沉降室是通过重力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沉降分离的除尘装置,主要用于高效除尘的预除尘装置,除去大于40μm以上的粒子。惯性除尘器是借助尘粒本身的惯性力作用使其与气流分离,主要用于净化密度和粒径较大的金属或矿物性粉尘。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多用作小型燃煤锅炉消烟除尘和多级除尘、预除尘的设备[12]。 本次设计为旋风除尘器设计,设计的目的在于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能够净化指定环境空气的除尘设备,为环保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设计时力求层次分明、图文结合、内容详细。此设计主要由筒体、锥体、进气管、排气管、排灰口的设计计算以及风机的选择计算等组成,在获得符合条件的性能的同时力求达到加工工艺简单、经济美观、维护方便等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