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摩擦力的种类及影响因素资料讲解

摩擦力的种类及影响因素资料讲解

摩擦力的种类及影响因素资料讲解
摩擦力的种类及影响因素资料讲解

摩擦力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一、摩擦力

1.摩擦力的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⑴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①接触并且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判断物体与接触面之间有无摩擦力:

⑵摩擦力的三要素

作用点:接触面上;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思考:与运动方向相反对么?( )

2.摩擦力的种类

⑴静摩擦力: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

力。

大小影响因素:与引起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如:

⑵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的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图甲丙);

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图甲乙)。

结论: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⑶滚动摩擦力(了解)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滚动摩擦约是滑动摩擦的11

~ 2030

如:

3.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⑴增大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如:

⑵减小方法:减小压力、加润滑油、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

【例1】小明用力推车没有推动,原因是( )

A.小明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地面的阻力

B.小明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地面的阻力

C.小明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地面的阻力

D.小明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对小明的推力

【例2】如图所示,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握力增大到8N,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水杯

总重增加到2N,水杯仍然静止不动,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 N。

【例3】下面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轴承里加润滑油可消除摩擦

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

C.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防止摩擦

D.如果路面无摩擦,车辆将行驶得更快

【例4】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把木料推向桌边,到木料掉下桌边之前,桌面对木料的摩擦力大小( )

A.逐渐减小到零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二、弹力(了解)

1.弹力的定义:

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时候,会产生阻碍发生形变的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注:⑴弹性形变:物体在受到力的时候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

⑵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就是弹力。

⑶产生弹力的条件:接触;产生弹性形变。

⑷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弹力的应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方法:

⑴使用前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零刻线和最小分度值;调零。

⑵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应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避免摩擦。

摩擦力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摩擦力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一、摩擦力 1.摩擦力的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⑴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①接触并且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判断物体与接触面之间有无摩擦力: ⑵摩擦力的三要素 作用点:接触面上;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思考:与运动方向相反对么?( ) 2.摩擦力的种类 ⑴静摩擦力: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 力。 大小影响因素:与引起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如:

⑵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的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图甲丙); 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图甲乙)。 结论: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⑶滚动摩擦力(了解)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滚动摩擦约是滑动摩擦的11 ~ 2030 如: 3.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⑴增大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如: ⑵减小方法:减小压力、加润滑油、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 【例1】小明用力推车没有推动,原因是( ) A.小明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地面的阻力 B.小明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地面的阻力 C.小明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地面的阻力 D.小明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对小明的推力

【例2】如图所示,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握力增大到8N,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水杯 总重增加到2N,水杯仍然静止不动,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 N。 【例3】下面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轴承里加润滑油可消除摩擦 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 C.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防止摩擦 D.如果路面无摩擦,车辆将行驶得更快 【例4】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把木料推向桌边,到木料掉下桌边之前,桌面对木料的摩擦力大小( ) A.逐渐减小到零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二、弹力(了解) 1.弹力的定义: 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时候,会产生阻碍发生形变的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注:⑴弹性形变:物体在受到力的时候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 ⑵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就是弹力。 ⑶产生弹力的条件:接触;产生弹性形变。 ⑷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弹力的应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方法: ⑴使用前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零刻线和最小分度值;调零。 ⑵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应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避免摩擦。

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特点

当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或有滑动趋势时,在两物体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它们之间相对滑动的现象,谓之“滑动摩擦”。当物体间有相对滑动时的滑动摩擦称动摩擦。当物体间有滑动趋势而尚未滑动时的滑动摩擦称为静摩擦。 当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两物体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它们之间相对滑动的现象,谓之“滑动摩擦”。当物体间有相对滑动时的滑动摩擦称动摩擦。当物体间有滑动趋势而尚未滑动时的滑动摩擦称为。滑动摩擦产生的原因很复杂,目前还没有定论。近代摩擦理论认为,产生滑动摩擦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关于摩擦的凹凸啮合说,认为摩擦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不平。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在接触面上的凹凸不平部分就互相啮合,而使物体运动受到阻碍而引起摩擦;二是分子粘合说,认为当相接触两物体的分子间距离小到分子引力的作用范围内时,在两个物体紧压着的接触面上的分子引力便引起吸附作用。关于摩擦的本质,还待进一步研究。 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相互接触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能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要清楚阻碍“相对运动”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物体运动”可能是以其它物体作参照物的。如:实验中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用弹簧秤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是由于受到木块对它的静摩擦力才随木块一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具体情况是:当木块受到拉力由静止向前运动时,砝码相对于木块要向后滑动,木块就给砝码一个阻碍它向后滑动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的方向 是向前的。所以砝码相对于木块没有滑动,这时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往往采用“理想化”的做法,如某物体放在 另一物体的光滑的表面上,这“光滑”就意味着两个物体如果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没有摩擦。 产生滑动摩擦有3个条件 1、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且有压力; 2、物体之间必须发生相对运动; 3、接触面粗糙。绝对光滑的接触面虽不存在但是在很多的科学假想、猜测等情况中有可能会假设接触面绝对光滑。 计算公式 F = μFn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 F = μFn 其中F等于滑动摩擦力,μ为动摩擦系数,Fn为压力。 这里再对公式中的各项说明一下 Fn为弹力的性质,并不是总等于物体的重力,需要结合运动情况和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摩擦力 (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摩擦力(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理解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量滑动摩擦力; 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4.知道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5.能用平衡的观点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诠释: 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2.提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砝码。 4.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实验17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精心整理 实验17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典例1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 .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 小、属于. A C 力计。 (1)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是因为由知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下表是小李同学设计并记录的实验数据表格:

小李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填猜想序号)是(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在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 (3 a. b. (2 数据可知,拉动的速度不同,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可知,探究的是摩擦力与 (3B, 接触面 拉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或a说出操作方法b得出分析结论也可) 点评:(1)这个实验来源于课本上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个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拓展,又增加了几个因素;(2)本题也是控制变量法思想的应用,明确变量和不变量是解题的关键。 《实验17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针对练习1.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A.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B.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C.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木板将物体匀速拉动到某一高度,发现用长木板比短木扳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D.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车轮朝下比车轮朝上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条件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1.D D。 2 A B C D 2.B 3.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 实验数据如下: (2)分析(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实验九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九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日期:月日同组人: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探究准备 1、器材准备: 检查实验台上的实验器材,在后面画√,在空格里填上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名称: 2、知识准备: (1)叫做平衡力;平衡力的条件是: 。

(2)叫做摩擦力。 三、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 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给出你的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与 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 1、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多个,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某个因素的关系,必须采用法。 2、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 4、怎样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怎样改变接触面积? 【进行实验】 1、观察你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 指针是否指在零位:;测量范围:;分度值:。 2、把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拉力的大小——摩擦力,记入表格;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当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_____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器材:一面光滑一面是粗糙布面的长木板、两个长方体木块 实验步骤: 1、把木块分别平放和侧放在光滑长木板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并记录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把两块木块重叠起来分别平放和侧放在光滑长木板表面上,重复上述步骤1操作。 3、在粗糙布面的长木板上,重复上述步骤1、2操作。 四、实验记录: 长木板不同表面木块不同侧 面 弹簧测力计示数 一个木块两个木块重叠 光滑表面小0.4N 0.6N 大0.4N 0.6N 粗糙表面小0.8N 1.0N 大0.8N 1.0N 五、实验结论: 1、实验器材中还需要_______________。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跟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大小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跟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手握住瓶子,瓶子不掉下来,是因为瓶子受到了手的_____________。 4、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___________摩擦力。(填“增大”或“减小”)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当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_____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器材:一面光滑一面是粗糙布面的长木板、两个长方体木块 实验步骤: 1、把木块分别平放和侧放在光滑长木板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并记录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把两块木块重叠起来分别平放和侧放在光滑长木板表面上,重复上述步骤1操作。 3、在粗糙布面的长木板上,重复上述步骤1、2操作。 四、实验记录: 长木板不同表面 木块不同侧 面 弹簧测力计示数 一个木块两个木块重叠 光滑表面 小0.4N 0.6N 大0.4N 0.6N 粗糙表面 小0.8N 1.0N 大0.8N 1.0N 五、实验结论: 1、实验器材中还需要_______________。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跟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大小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跟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手握住瓶子,瓶子不掉下来,是因为瓶子受到了手的_____________。 4、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___________摩擦力。(填“增大”或“减小”)

初二物理下册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基础)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

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基础) 撰稿:冯保国审稿:史会娜 【学习目标】 1. 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3. 知道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4.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双层含义,即物质性、相互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摩擦力 1.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 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 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要点诠释: 1. 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 3.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 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 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 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 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 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2. 提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砝码。 4.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5. 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要点诠释: 1. 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量,为了保证水平拉力,牵引木块时,要握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是拉力要均匀,集中注意力盯住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一直拉到底,在指针不颤动时读数。 2. 实验拓展: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 。方法:把木块侧放,改变和木板的接触面积,保持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要点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 利用:增大有用摩擦,可以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有花纹;让自行车更快停下,可以用力捏闸。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测滑动摩擦力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毛巾;棉布;细线;钩码(若干) 四、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两个力的作,分别是使物体向前运动的拉力和阻碍物体运动的滑动摩擦力,由于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因此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它们的大小相等,从而只要测出拉力的大小,就可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控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改变它们之间的粗糙程度,探究压力不变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之间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读出拉力的大小F1,即可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为f1,填入表一;再用同样方法测出木块在棉布、毛巾表面匀速滑动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F3及此时摩擦力的大小也为f2、f3,填入表一。 2、控制木块对木板之间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探究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如图乙,在木块上放上一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读出拉力的大小F4,即可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为f4;填入表二;再用同样方法测出在木块上放两个、三个钩码时拉动木块在木板表面匀速滑动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5、F6及此时摩擦力的大小也为f5、f6,填入表二。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表一压力不变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之间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表二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初二物理摩擦力复习知识点

初二物理摩擦力 【知识讲解】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大,摩擦力大(2)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等 【典例精析】 例自行车刹车时,为什么手捏闸越紧,停止越快? 【课堂练习】 1、摩擦力是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_ ____或_____ ____的力;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间的摩 擦是_______摩擦,转笔刀转孔与铅笔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1500牛顿,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牛顿、方向是____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 3、以下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摩擦力的是:() A、人在地面上行走 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静止不动 C、系鞋带或打绳结 D、用干燥的粉笔擦擦黑板上的字迹 4、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甲、乙两木块(如图所示),用20牛的水平拉力F拉动 木块乙,恰好能使木块乙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甲为20牛,乙为0牛 B、甲为20牛水平向右,乙为20牛水平向左 C、甲、乙各为20牛,方向水平向左 D、甲、乙各为20牛,方向水平向右 5、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如果用10N的力拉力,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受摩擦力大小N,如果用20N的力拉力,物体仍静止不动,物体受摩擦力大小N,当用30 N的力时,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方向______ . 当用40 N的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 6、如图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开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2002级9班游顺勇、陈佳友 课题组长:游顺勇主导课程:物理 一、选题背景 在当代,工、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了大量机器。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摩擦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有益摩擦及避免有害摩擦是节省能源的重要途径,而摩擦力又以各种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摩擦力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以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作用为切入点,运用中学物理所学的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研究分析摩擦力受何种因素影响,力求得到一些课本所没有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力学知识。 本课题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组员实验,研究分析生活实例,能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写论文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而组员间的配合也是对我们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考验。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验证滑动摩擦力受正压力及动摩擦力因素影响,并探索其它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2、研究影响静摩擦力的因素。 3、定性研究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新浪网、课外书籍中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实验研究法通过动手做实验进行定量研究。 五、研究计划 [一]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此阶段为理论分析阶段。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接下来

的实验验证阶段确定研究方向。本阶段计划用七周,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此阶段为实验验证阶段。通过一系列实验,结合组员间的讨论定下论文初稿,再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补充修改。最后形成正式的研究报告、论文。本阶段计划用十三周时间,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进行实验研究,取得实验数据。 2、整理、总结研究结果。 3、撰写论文。 4、成果展示。 [二]任务分工 1、查阅资料:陈佳友 2、准备开题报告:游顺勇 3、撰写论文:游顺勇、陈佳友 4、成果展示:全体组员 六、可行性分析 1、课题本身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多种书籍都曾进行探讨,有较充分的资料来源,且涉及的力学知识与中学物理教材紧密相连,使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 2、可利用每周学校研究性学习时间,周末及寒假进行研究活动,时间充足。 3、活动所需经费不多,活动工具简单,都能由组员自行解决。 4、全体组员对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以及信心把研究做好。 七、预期成果:论文 八、成果表达形式:文字

摩擦力(提高)知识讲解

摩擦力(提高)知识讲解-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摩擦力(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3、用平衡的观点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要点诠释: 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重点是测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其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跟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所以,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中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注意: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 增大摩擦减小摩擦 方法举例方法举例 增大压力用力捏闸减小压力推轻箱子 使接触面粗糙鞋底刻花纹使接触面光滑磨光刀面 变滚动为滑动刹车过程变滑动为滚动车轮 使摩擦面分离加润滑油给机器点油加气垫气垫船 【典型例题】 类型一、摩擦力 1、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肯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摩擦力作用时,它自身也会受摩擦力的作用

2018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2018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查字典物理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 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内容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 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 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

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案

科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属于教科版八年级下,第七章第5节,是前面弹力、重力内容的延伸,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同时这也是一节实验探究课。教材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在通过实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 2.在课本中本节课知识在《二力平衡》的前面,而本节教材中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探究,所以我对教材做了简单的整合。即,把摩擦力知识放在二力平衡知识的后面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并对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所了解,主要涉及控制变量法,转化法,记忆法,列表法,图像法,实验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过程中误差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3. 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4.体验科学研究中的各种研究方法。

知识讲解_摩擦力(基础)

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要点诠释: 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初中已经学习过)、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要点二、滑动摩擦力 要点诠释: 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 说明: 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2)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3)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摩擦力 知识点归纳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巩固练习 1.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 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成反比,F N越大,μ越小

摩擦力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 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直接接触; B.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 D.接触面不光滑。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 说明:①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5、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二、静摩擦力: 1、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A.两物体相接触; B.相接触面不光滑; C.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4、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F≤Fm,其中Fm为两个物体间的 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有关, 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 max=μN。 5、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摩擦力有无的判断(4个条件缺一不可) 1、如图1,A、B两物体所接触的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B在水平面上, A与竖直面接触,A、B通过定滑轮连接在一起,A匀速下落, 试分析A与竖直面有无滑动摩擦力。 解析:A与竖直面接触、相对运动且接触面粗糙,但无挤压,A不受滑动摩擦力。 2、如图2,木板B以的对地速度向右滑动, 物体A此时以的对地速度向右滑动,A与B接触, 且接触面粗糙,问A和B之间有无滑动摩擦力 解析:满足两个物体相互直接接触、互相挤压、接触面粗糙,但,所以A 与B无相对运动,即A与B间无滑动摩擦力。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小专题(三)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测试题

小专题(三) 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是中考的热点,在中考中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考查:(1)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在水平方向上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2)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及应用.(3)二力平衡的应用.(4)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的分析. (2015·安顺)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图甲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甲乙 (1)写出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 (3)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得出这一结论正确吗?答: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 点拨:1.研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法:(1)间接测量法:实验中,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测出拉力,间接得到摩擦力;(2)控制变量法: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进行实验.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无关. 1.(2015·兰州)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了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运动.根据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__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的大小相等.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_两图;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_两图.

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摩擦力是高一物理关于力的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力,任何物体的运动都受这种力的影响,下面是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请看: 初中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

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初二物理经典-摩擦力(提高)-知识讲解

初二物理经典-摩擦力(提高)-知识讲解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摩擦力(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理解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量滑动摩擦力; 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4.知道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5.能用平衡的观点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滑动摩擦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要点诠释: 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静摩擦

1.定义:物体在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2.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但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反(阻力)也可以相同(动力),还可以成任意角度。如:皮带传送机就是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是静摩擦力作为动力的实例。 3.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可以在0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其大小由外界条件决定,因此它是被动力。 要点诠释: 1.“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有些情况相对运动趋势很难判断。我们可以用假设法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假设接触面光滑,物体若会相对滑动,则说明原来有静摩擦力,且相对滑动的方向就是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 2.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即它的大小和方向都是由其它力决定,可用“假设法”和“运动和力的关系”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趋势。 要点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高清课堂《摩擦力》388633二、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1.利用:增大有用摩擦,可以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有花纹;自行车更快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 2.防止:减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冰壶运动员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隔开。 【典型例题】 类型一、摩擦力 1、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肯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