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3836.4-19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GB3836.4-19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GB3836.4-19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GB3836.4-19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防爆基础知识介绍

防爆基础知识介绍 2012-09-14 防爆基础知识普及第一章之,爆炸性环境用电气分类;危险场所的分类;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方法。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分类: I类:I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II类: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甲烷气体之外的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II类电气设备用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环境的种类可进一步分为IIA类、IIB类、IIC类。 III类:I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粉尘环境。III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特性可进一步分为IIIA类、IIIB类、IIIC类。 危险性场所分类: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二、可燃性粉尘环境: 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该区域包括,与允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层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为21区。 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 3836.1的规定,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分为IIA、IIB、IIC级。对于隔爆型电气而言,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是以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为基础确定的。其极限值为:A 级MESG大于0.9mm;B级MESG 0.5mm~0.9mm;C级:MESG小于0.5mm。 对于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是以它们的最小点燃电流(MIC)与实验室用甲烷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为基础确定的。其极限值为:A级 MIC比值大于0.8;B级 MIC比值0.45~0.8;C级 MIC比值小于0.45 注释:标志IIB的设备也可适用于II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IIC的设备也可适用于IIA及IIB设备的使用条件。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工程的安装和使用 2012-09-28 一电气设备的选型二防爆电气设备非带电金属部件的等电位连接三电源的接地类型及保护措施四电气保护五电气系统的布线 防爆电气工程的安装设备和使用遵守GB3836.15-2000和GB50058-1992的标准要求。 一电气设备的选型 1. 按危险环境的区域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0区:ia、S; 1区:ia、ib、d、e(部分)、m、p、O、q; 2区:ia、ib、d、e、m、p、O、q、n. 以上符号代表:ia、ib-本质安全型;d-隔爆型;e-增安型;m-浇封型;p-正压型;O-充油型;q-充沙型;n-无火花型;S-特殊型。 S型防爆电气设备是指不符合上述防爆型式标准的电气设备,但经检验单位认可。一般由检验单位确认使用的危险区域。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34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 爆(正式版)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纵观我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严峻形势,提醒人们要加强防火与防爆。要实现安全用电,避免或减少电气事故发生,做好电气防火与防爆尤为重要。电气防火防爆的相关常识及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电气火灾与爆炸的成因 (1)电气设备和线路过热 由于设计、选材、施工、制造不当而形成线路和设备固有缺陷等原因,或操作与使用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短路、过载、铁损过大、接触不良、机械摩擦、通风散热条件恶化等,都可能使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

出现整体或局部温度过高,即出现过热现象,从而引燃易燃易爆物质而发生电气火灾或爆炸。 (2)电弧和电火花 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接头松脱、炭刷冒火、过电压放电、感应电或静电放电、熔断体熔断、电器触头通断等情况下都会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电弧和电火花不仅可以直接引燃或引爆易燃易爆物质,而且电弧还会导致金属熔化、飞溅而构成引燃易燃物品的火源。因此,存在火灾与爆炸危险的场所,电弧和电火花是导致火灾与爆炸的关键因素。 (3)照明和电热设备使用不当 使用照明和电热设备时,忽视其安全要求,由使用不当而导致点燃或引爆一些易燃易爆物体,也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的重要原因。

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联检

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联检 付淑玲1,2,安里千1,李真西2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辽宁抚顺113122) 摘要:从标准要求、定义概念等作为出发点,通过关联配接方式、连接电缆的分布参数、本质安 全系统的要求,论述了关连配接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进行防爆联检及相关评定。 关键词:本质安全设备;关连配接;防爆联检;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D6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496X(2012)06-0093-03 The Discussion on Explosion-proof Joint Inspection of Intrinsic Safety Electrical Equipment FU Shu-ling1,2,AN Li-qian1,LI Zhen-xi2 (1.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2.Shenyang Branch of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Fushun113122,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cept definition as starting point,through the way of correla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nect,connecting the cabl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intrinsic safety system,the necessity of intrinsic safety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explosion-proof joint inspectio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intrinsic safety equipment;correla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nect;explosion-proof joint inspection;necessity 本质安全设备是指所有电路为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之间的关联、配接必须进行防爆联检,即使符合参数配接条件的,可以直接实现参数配接的设备也必须经过防爆检验部门认可,即由防爆检验部门发放联检证明(符合GB3836.18-2010的本质安全电气系统防爆检验合格证。厂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除外,因GB3836.15另有规定。)。 1防爆联检的必要性 1.1标准变化的要求 GB3836.4-83属于系统检验标准。所以多年来,本安防爆电气产品一直进行防爆联检(国际也均是如此)。 修订后的GB3836.4-2000属于参数检验标准(我国修订较国际上滞后)。 这并不意味着本安系统不需要检验了,而是由系统检验标准GB3836.18-2010具体进行了补充规定。 1.2定义的要求 1)本质安全电路。正常或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和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路(GB3836.4;intrinsically的字头ia,ib)。即在使用中的任何情况下均不能引爆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 2)本质安全电气系统。intrinsically safe electri-cal system。 3)在爆炸性环境的描述性系统文件中规定的电气设备互连部分的组合,其中全部电路或部分电路是本质安全型电路。 4)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联检。是指已经取得防爆合格证的防爆电器设备之间进行电气连接使用时的合格判定检验。即目前GB3836.18-2010中规定的本质安全系统检验。上述可见,本质安全电路和本质安全电气系统的概念完全不同。本质安全设备指的是个体,本质安全电气系统指的是每个个体之间的关联配接。故产品防爆合格证代替不了系统防爆检验合格证。 1.3关联配接方式的要求 简单本质安全系统(即单一电源供电一个负载的系统)、多个负载串并联的系统、多电源电路的供电的系统、非线性和线性本质安全电路的相互连接的系统等等。如图1 图3。 以上联机方式都不是能简单通过参数所能确定安全性能的。 1.4连接电缆的分布参数上的要求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之间的关联、配接,必须考虑连接电缆的分布参数C c=C o-C i;L c=L o-L i。 · 39 · 设计· 开发(2012-06)

煤矿机电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标准

煤矿机电设备防爆标准 一、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基础知识及相关标准 (一)防爆电气设备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是指按国家标准设计、制造、使用的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现行的防爆电气设备国家标准是GB3836系列。它的主要内容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浇封型(m)、气密型(h)、特殊型(s)并对其防爆技术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为150℃,采取防尘堆 积措施时为450℃,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为-20℃—40℃。 2、电气设备与电缆的连接应采用防爆电缆接线盒,电缆的引入引出必须用密封的电缆引入装置,并应具有防松动、防拔脱措施。 3、对不同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材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都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详见附一)。 4、具有电气或机械闭锁装置,有可靠的接地及防止螺钉松动的装置。 5、防爆电气如果采用塑料外壳,须采用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制成,并保证9Ω,以防积聚静电,还必须承受冲击试验和热稳塑料表面的绝缘电阻大于1*10定试验。 6、防爆电气设备限制使用铝合金外壳,防止其与铁锈摩擦产生大量热能,避免形成危险温度。 7、防爆电气设备必须经国家认定的防爆试验单位鉴定。 (二)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1、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原理是将正常工作或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火花的部分放在一个或几个外壳中,这种外壳除了将其内部的火花、电弧与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隔开外,还有当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被壳内的火花、电弧引爆时外壳不被炸坏,也不致使爆炸物通过连接缝隙引爆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2、增安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温度的矿用电气设备。. 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路的电气参数(主要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限制放电能量实现电气防爆。 4、正压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置于外壳内,壳内充入保护性气体,并使壳内的保护气体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壳内实现电气设备的防爆。 5、充油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在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弧、火花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 6、充砂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在电气设备的外壳内填充石英砂,将设备的导电部件或带电部分埋在石英砂防爆材料之下,使之在规定的条件下,在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石英砂材料表面的温度都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

防爆电机的基本参数和知识

防爆电机的基本参数和知识 一、防爆原理 1、为什么要用防爆电机? 在一些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当气体或粉尘遇着点火源或高温,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而电机在运行中,可能会发生电弧或电火花,这些都是强点火源,遇到爆炸性的粉尘或气体,就可能要发生爆炸。 2、隔爆电机的隔爆原理 隔爆型电机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机的带电部件放在特制的外壳内,该外壳具有将壳内电气部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与壳外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开的作用,并能承受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混合物被壳内电气设备的火花、电弧引爆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外壳不被破坏;同时能防止壳内爆炸生成物向壳外爆炸性混合物传爆,不会引起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和爆炸。这种特殊的外壳叫“隔爆外壳”。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机称为“隔爆型电机”。隔爆型电机的标志为“d”,为了实现隔爆外壳耐爆和隔爆性能,对隔爆外壳的形状、材质、容积、结构等均有特殊的要求。3、隔爆电机的分类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可分为两类: Ⅰ类:煤矿用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Ⅱ类电气设备可以按爆炸性气体的特性分为ⅡA、ⅡB和ⅡC类。其中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ⅡC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及ⅡB设备的使用条件。 4、几个术语的解释 1)、爆炸性环境 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 2)、爆炸性气体环境 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3)、最高表面温度 电气设备在允许的最不利条件下运行时,其表面或任一部分可能达到的并有可能引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最高温度。

4)、引燃温度 能够引燃爆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热表面最低温度。 5、表面最高温度 对于Ⅰ类电机: 当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煤尘时,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50℃。 当电气设备表面不会堆积或采取措施可以防止堆积煤尘时,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50℃。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爆炸性粉尘环境安装的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原理是用防尘外壳将电气部件密封的方法。 执行标准:GB12476.1-2000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GB12476.2-2000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用外壳保护的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 根据爆炸性粉尘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20区、21区、22区三个级别。 防尘外壳(IP5X):适用于22区域; 尘密外壳(IP6X):适用于21、20区域; 为便于国际贸易和交流,在标志和试验方法上加A/B+区域代号,其中:A—IEC、欧州共同体的标志和试验方法; B—北美的标志和试验方法。 我国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铭牌上出现的防爆标志应如:DIP A21 TAT3,DIP 21 TBT3。其中T3为粉尘分级表上规定的引燃温度组别。 在GB12476.1-2000 第13款中规定了使用在20区、21区的B型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合面的设计参数,包括平面接合面,衬垫接合面、操纵杆,芯轴或转轴的最小接合面长度及最大允许间隙,可作设计参考。 其它技术要求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相同。 采用塑料材料作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时,同样要考虑防静电措施。

电气设备防火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电气设备防火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332-55 电气设备防火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照明设备 电气照明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利用电能发光的一种光源。在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过程中,往往要产生大量的热,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电气照明按发光原理分为热辐射光源和气体发光光源两类。热辐射光源主要有白炽灯和卤钨灯;气体发光光源主要有荧(日)光灯、高压汞灯、霓虹灯等。电气照明按使用性质分为:工作照明、装饰照明和事故照明。 (一)照明设备的火灾原因 1.灯泡烤燃可燃物 2.灯泡破碎起火 3.镇流器过热燃烧 4.高温热辐射烤着可燃物

5.霓虹灯的变压器过热着火 (二)照明灯具的防火措施 除应根据环境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照明灯具外,还应符合下列防火要求: 1.照明器表面的高温部位贴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为I00W及I00W以上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石棉、玻璃丝等非燃烧材料作隔热保护。 2.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汞灯、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或可燃构件上。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器。 3.白炽灯、高压汞灯与可燃物、可燃结构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卤钨灯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0cm。 4.严禁用纸、布或其它可燃物遮挡灯具。灯泡的正下方不宜堆放可燃物品。室外或某些特殊场所的照明灯具应有防溅设施,防止水滴溅射到高温的灯泡表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及其选型实用版

YF-ED-J516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及其 选型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及其选型实 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防爆电气设备分为哪几种类型? 防爆电气设备的新旧类型名称和标志如表 6—6所示。 在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需设置清 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Ex”以示“防爆”。 小型电气设备及仪器仪表可采用标志牌铆接或 焊接在外壳上,也可采用凹纹标志。 铭牌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①铭牌的右 上方有明显的标志“Ex”;②防爆标志,并顺

序表明防爆型式、类别、级别、温度组别等标志;③防爆合格证编号(为保证安全指明在规定条件下使用者,需在编号之后加符号“x”,如具有抗低冲击能量的电气设备,在其合格证号栏标出XXXX—x);④其他需要标出的特殊条件; ⑤有关防爆型式专用标准规定的附加标志;⑥产品出厂日期或产品编号。 2.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什么? 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它是以隔爆外壳所具有的耐爆性和不传爆性来防爆的。所谓耐爆性,就是外壳能承受壳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燃烧和爆炸时所产生的很高压力。这种压力的大小与混合物的种类、浓度、初始压力、容器的容积大小和形状

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标准

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标准1紧固件 1.1隔爆接合面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必须齐全、紧固、无锈蚀。 1.2隔爆接合面同一部件的螺母、螺栓规格一致。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螺栓或螺孔不得出现滑扣现象。 1.3隔爆接合面用螺栓紧固不透眼螺孔的部件,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厚度的螺纹余量。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1.4隔爆接合面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紧固后螺纹凹入螺孔为失爆;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1.5防爆面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或螺母,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 1.6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6扣。 2 隔爆接合面 2.1隔爆接合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度的隔爆接合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接合面上,不得超过2个。 2.2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接合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2.3隔爆接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仍算合格。 2.4隔爆接合面不得涂黄油、锂基脂,必须涂凡士林或防锈油,涂油不得过厚,均匀薄薄的涂一层。 2.5用螺栓固定的隔爆接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为合格。 2.6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3 密封圈 3.1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 密封圈外径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 ①D ≥20 ≤ 1.0 ②20< D <60 ≤ 1.5 ③D >60 ≤ 2.0 3.2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

电气防爆基本常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28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电气防爆基本常识(正式 版)

电气防爆基本常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 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国际 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 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 所; (也可以说: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 每年的区域;)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炸性气体环境的 场所;

(也可以说: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也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也可以说: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 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2.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和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和物,但未划入20区

电气设备消防与应急措施

电气设备消防与应急措施一般规定 1、各类电气设备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防火的规定,机房和技术 用房应符合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消防部 门的防火要求。 2、机房和技术用房内,应在指定的地点放置足够数量使用的消防 器材,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验,及时更换和补充。消防器材,不得挪作他用或搬离指定的地点。

3、无人值班有人留守的机房,除应符合A.B两项规定外,还应设置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火灾报警装置;无人值班机房除应符合A.B两项规定外,还应设置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火灾报警装置;无人值班机房除应符合A.B两项规定外,还应设置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自动消防系统。 4、所有工作人员,均应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有关电气设备消防知识。 1、尽快切断与着火设备有关的所有电源,对于因烟熏火烤绝缘性能可能受损的开关,应使用相应的绝缘工具进行操作,需由供电部门停电时,应向供电部门说清情况要求立即断电。

2、关闭有关的强制风冷和空调系统。 3、向消防部门报警,报告着火的单位和地址。火势大小和燃烧的物质,以及报警电话号码和报警人姓名等。 4、夜间着火时,应考虑临时照明,以利于扑救。 1、对于电气设备,禁止使用水或导电的泡沫灭火剂,应使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化学干粉和1211等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2、因情况危急需要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及所有消防器材的导电部分与运行的带电部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扑救运行的架空线路或高架上的电气设备火灾时,消防人员与带电部分之间的仰角不应大于45度,并站在线路的外侧,防止导线等断落时触及人身。

3、扑救人员应站在上风侧使用消防器材。 4、在狭窄和通风不良的地点,尽可能避免使用可能产生有毒气的液体气化灭火器,室内火灾熄灭后,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5、扑灭电缆内部可燃绝缘层或支架的火时,应切所电源,将电缆的已燃部份割断,并将两个头分开。火灾熄灭后,切勿匆忙合闸加电,应先用目视检查设备的情况,然后再确定应采取的措施。 紧急断电措施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编号:SY-AQ-0767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Explosion proof principle of intrinsically safe electrical equipment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气设备电路的各种参数,或采取保护措施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使其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实现了电气防爆,这种电气设备的电路本身就具有防爆性能,也就是从“本质”上就是安全的,故称为本质安全型(以下简称本安型)。采用本安电路的电气设备称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由于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路本身就是安全的,所产生的火花、电弧和热能都不能引燃周围环境爆炸性混合物,因此本安型电气设备不需要专门的防爆外壳,这样就可以缩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简化设备的结构。同时,本安型电气设备的传输线可以用胶质线和裸线,可以节省大量电缆。因此,本安型电气设备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制造维修方便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爆电气设备。但由于本安型电气设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

编号:SM-ZD-23421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纵观我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严峻形势,提醒人们要加强防火与防爆。要实现安全用电,避免或减少电气事故发生,做好电气防火与防爆尤为重要。电气防火防爆的相关常识及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电气火灾与爆炸的成因 (1)电气设备和线路过热 由于设计、选材、施工、制造不当而形成线路和设备固有缺陷等原因,或操作与使用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短路、过载、铁损过大、接触不良、机械摩擦、通风散热条件恶化等,都可能使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出现整体或局部温度过高,即出现过热现象,从而引燃易燃易爆物质而发生电气火灾或爆炸。 (2)电弧和电火花 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接头松脱、炭刷冒火、过电压放电、感应电或静电放电、熔断体熔断、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技术要求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技术要求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本安型电气设备分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种,单一式本质安全型电气 设备的外壳可采用金属、塑料及合金制成。外壳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并具备一定的防尘、防水、防外物能力。对一般环境使用的设备,其 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对用于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的外壳,应具有防 化学腐蚀能力;对用于采掘面工作的电气设备,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达 到IP54。使用塑料外壳时要防止产生静电,且塑料外壳的材质要采用 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制成。采用合金外壳的材质中的含镁量不超过0.5%,以防止由于摩擦产生危险火花。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源有两种:独立电源和外接电源。独立电源是指干电池、蓄电池、光电池、化学 电池等。外接电源是指经动力电阿引入、经电源变压器供电的电源。 常用的独立电源是干电池和蓄电池,这是电阻性电路的电源。如果电 池的实际最大短路电流不超过最大安全电流,那么电池可作为本质安 全电源直接使用;如果最大短路电流超过了设计允许值,则应串联限 流电阻后方能使用。煤矿井下使用的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大多数是 从动力电网引入经电源变压器变压整流后的电源,一般为隔爆兼本质 安全型。对于电源变压器的输入绕组应设有熔断器或断路保护装置, 变压器铁芯要接地,变压器的本安电路接线端与非本安端子应分两侧 布置,以防碰触和击穿,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电源变压器绕组的分布可采用不同的方式:①向本安电路供电的绕组 与其他绕组分开布置;②向本安电路供电的绕组与其他绕组内外分布,但在两种绕组间要采取加强绝缘的措施,并按表2,的规定进行变压器 的绝缘耐压试验;③向本安电路供电的绕组与其他绕组内外分布,但

防爆电机基础知识

防爆电机基础知识 一、防爆电机基础知识 我国防爆电气标准对电机来说,主要有: GB3836.1-201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2011《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3836.3-2011《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还有其它一些标准,例如:本质安全型“i”;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浇封型“m”;粉尘防爆型等等。 我公司正在开发的电机有高压隔爆型YB2和增安型YAKK。 主要开发的品种有:高压YB、YB2、YAKK、YAKS、YZKK和YZKS。 低压隔爆型YB电机。 隔爆型的防爆级别:ExdⅡBT4 Gb,代表的意义: Ex:防爆标志; d:隔爆型; ⅡB:电动机类别级别(Ⅱ类B 级); T4:温度组别。 增安型的防爆级别:ExeⅡT3 Ex:防爆标志; e:增安型; Ⅱ:Ⅱ类 T3:温度组别。 Gb级:EPL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具有“高”的保护级别,在正常运行或预期故障条件下不是点燃源。 EPL:设备保护级别:根据设备成为点燃源的可能性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及煤矿甲烷爆炸性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而对设备规定的保护级别。有EPL Ma,EPL Mb。EPL Ga;EPL Gb; EPL Gc;EPL Da;EPL Db;EPL Dc。ⅡB的设备可使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

二、防爆电机基础概念 1.1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类别:按照电气设备使用的爆炸性环境而划分的类别:Ⅰ类: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Ⅱ类:除煤矿瓦斯气体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 Ⅱ类:标志为ExdIIAT4、ExdIIBT4、ExdIICT4;在II类产品中,IIB的电动机可代替IIA电动机,IIC的电动机可代替IIB及IIA电动机。 1.2 最高表面温度:在最不利运行条件下(但在规定的容许范围内)工作时,电气设备的任何部件或任何表面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注1:对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来说,该温度可出现在设备内部零部件上或外壳表面,视防爆型式而定。 1.3 温度组别: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划分的组别。 1.4 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物质以气体、蒸气、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形式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1.5 爆炸性气体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物质以气体或蒸气的形式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1.6 危险区域划分中的0区:连续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 1.7 危险区域划分中的1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 1.8 危险区域划分中的2区:正常运行时不大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如果出现,只是存在很短时间。 1.8 隔爆外壳“d”: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进入外壳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点燃。 1.9 增安型电气设备“e”: 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即对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在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异常条件下产生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 注1:这种保护型式用“e”表示。附加的措施是那些符合本部分要求的措施。 注2:增安型“e”的定义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 1.10 增安型电气设备的极限温度:电气设备或其部件的最高允许温度。它等于按下列条件确定的两个温度中的较低温度: a)爆炸性气体环境点燃的危险温度;

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编号:AQ-JS-09252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电气火灾通常是因为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接头松动、过载或短路等因素导致过热而引起的。尤其是在易燃易爆场所,上述电气线路隐患危害更大。为防止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1)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接头是否松动,有无电火花发生,电气设备的过载、短路保护装置性能是否可靠,绝缘是否良好。 (2)合理选用电气设备。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选用防爆电器,绝缘导线必须密封敷设于钢管内。应按爆炸危险场所等级选用、安装电器设备。 (3)保持安全的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是电气防火的重要措施之一。为防止电气火花和危险高温引起火灾,凡能产生火花和危险高温的电气设备周围不应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电气设备运行中的火花和危险高温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为控制过大的工作火花和危险高温,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应由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 (5)通风。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运动的电气设备,庆有良好的通风,以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其通风系统应符合有关要求。 (6)接地。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接地比一般场所要求高。不论其电压高低,正常不带电装置均按有关规定可靠接地。 二、电气设备的灭火规则 (1)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着火的电器、线路可能带电,为防止火情蔓延和灭火时发生触电事故,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2)因生产不能停顿,或因其他需要为不允许断电,必须带电灭火时,必须选择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二氟二溴甲烷灭火器等进行灭火。灭火时救火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当变压器、油开关等电器着火后,有喷油和爆炸可能,最好在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科技名词定义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是由本质安全电路组成的电气设备。本质安全电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全部电路都是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为单一式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局部电路为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为复合式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目前井下用得最多的复合式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是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在设备的电气系统中,与本质安全电路有电气连接并可能影响安全性能的那部分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称为关联电气设备。关联电气设备可以是各类防爆型,也可以是矿用一般型,这取决于关联设备的使用场所。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及关联设备,按使用场所和安全程度不同分为ia和ib两个等级。 ia等级电路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两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即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两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 ib等级电路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即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 在持续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中应使用ia等级的防爆电气设备,如煤矿瓦斯抽放管路。煤矿井下一般场所使用ib等级的防爆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重要环节是本质安全电源,本质安全电源有两种基本类型:独立电源和外接电源。- 独立电源最常用的是千电池和蓄电池,干电池和蓄电池必须接人限流电阻,限流电阻可采用金属膜电阻、线绕被覆层电阻。 电池或蓄电池与限流电阻胶封为一体构成本安组件,并具有防止电池或蓄电池直接短路的措施,并置于IP54防护外壳或隔爆外壳中。 外接电源大多数从动力电源引入,经整流供电,都设计成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本质安全电路必须设有过流、过压和短路保护电路。各种保护电路必须是双重化,即使一组损坏另一组保护电路仍起保护作用。144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不仅取决于电路的电气参数,而且要有结构上的保证,除了防止电火花的引爆以外,还须防止设备的表面温度、外壳的静电火花及摩擦火花的引爆。 I类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允许最高表面温度为150℃,采掘工作面使用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P54。塑料外壳应防止产生危险静电,塑料外壳表面的绝缘电阻须不大于1×109Q。矿用复合式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应设在单独的接线盒内。设在同一接线盒内的本安电路接线端子与非本安电路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本安电路接线端子与接地端子及与外壳之间的距离:ia等级不小于6mm,ib等级不小于3mm。

防爆电机按防爆原理分

防爆电机按防爆原理分 可分为隔爆型电机、增安型电机、正压型电机、无火花型电机及粉尘防爆电机等。1.隔爆型电机 它采用隔爆外壳把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部分与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隔开。但是,这种外壳并非是密封的,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可以通过外壳的各部分接合面间隙进入电机内部。当与外壳内的火花、电弧、危险高温等引燃源接触时就可能发生爆炸,这时电机的隔爆外壳不仅不会损坏或变形,而且爆炸火焰或炽热气体通过接合面间隙传出时,也不能引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其主要特点是: (1) 功率等级、安装尺寸及转速的对应关系与DIN42673一致,同时考虑到与YB系列的继承性和Y2系列的互换性,作了必要调整,更加有效和适用。 (2) 全系列采用F级绝缘,温升按B级考核。 (3) 噪声限值比YB系列低,接近YB系列的I级噪声,振动限值与YB系列相当。 (4) 外壳防护等级提高到IP55。 (5) 全系列选用低噪声深沟球轴承,机座中心高在180mm以上电机设注排油装置。 (6) 电机散热片有平行水平分布和辐射分布两种,以平行水平分布为主。 (7) 主要性能指标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 2.增安型电机它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危险高温的电机结构上,再采取一些机械、电气和热的保护措施,使之进一步避免在正常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高温的危险,从而确保 其防爆安全性。 其主要特点是: (1)满足增安型防爆电机的要求,采取一系列可靠的防止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的措施,可以安全运行于2区爆炸危险场所。 (2)采用无刷励磁,设置旋转整流盘和静态励磁柜,励磁控制系统可靠;顺极性转差投励准确,无冲击;励磁系统失步保护可靠,再整步能力强;线路设计合理,放电电阻在工作中不发热;励磁电流调节范围宽。 (3)同步机、交流励磁机及旋转整流盘同轴。整流盘位于主电机和励磁机之间,或置于轴承座之外。 (4)外壳防护等级为IP54。 (5)采用F级绝缘,温升按B级考核。 (6)改变传统的下水冷为上水冷,即水冷却器置于电机上部。 (7)设增安型防潮加热器,固定在电机底部的罩内,用于停机时加热防潮用。 (8) 选优质原材料,电气及机械计算留有较大裕度,能满足运行可靠性和增安型电机的温度要求。 (9)设置有完善的监控措施;主接线盒内设置用于差动保护的增安型自平衡电流互感器;定子绕组埋设工作和备用的铂热电阻,分度号为Pt100;设漏水监控仪,监控水冷却器的泄漏;两端座式滑动轴承分别设现场温度显示仪表和远传信号端子

电气设备的防火和防爆措施及方法

电气设备的防火和防爆措施及方法 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是指由于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大多数属于易燃物质,运行过程中导体通过电流会发热,开关切断电流时会产生电弧,由于短路、接地或设备损坏等可能产生电弧及电火花,将周围易燃物引燃,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其在火灾和爆炸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除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外,还可能造成系统大面积或长时间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电气防火和防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引燃是指可燃物的局部受到高温热源的作用,而引起可燃物燃烧并且逐步扩大到全部的现象。通常情况下,火灾中的大部分是由引燃产生的。有些时候,火灾和爆炸是伴随着发生的。爆炸是指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和分解反应,使其温度和压力急剧增加的现象。爆炸也是一种特殊的燃烧现象。 可燃气体、液体和粉尘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和热源产生爆炸。其混合物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而最高浓度称为上限,通常以体积百分比表示。 1电气火灾和爆炸原因 电气火灾和爆炸,除了设备的缺陷或安装不当等设计、制造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和电火花或电弧等直接原因。 1.1电气设备过热 电气设备过热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导体存在电阻,电流通过时就要消耗一定的电能。这部分能量以发热的形式消耗掉,并加热其周围的其他材料。当温度超过电气设备及其周围材料的允许温度,达到起燃温度时就可能引发火灾。 引起电气设备过热主要有以下原因: 1)短路:线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电流将增加到正常工作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使设备温度急剧上升,尤其是连接部分接触电阻等处。如果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起燃点,就会引起燃烧。 引起线路短路的原因很多,例如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的绝缘损坏。这种损坏可能是长期运行,绝缘自然老化,或者强度不符合要求,或者是绝缘受外力损伤等引起短路事故,也可能是运行中误操作造成弧光短路。还有小动物误入带电间隔造成短路,鸟禽跨越裸露的相线之间造成短路。发生短路后,应以最快的速度切除故障部分,以保证线路安全。 2)过负荷:由于导线截面和设备选择不合理,或运行中电流超过设备的额定值,超过设备的长期允许温度,都会引起发热。 3)接触不良:导线接头连接不牢靠、活动触头(开关、熔丝、接触器、插座、灯泡与灯座等)接触不良,导致接触电阻很大,电流通过导致接头过热。 4)铁心过热: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的铁心过饱和,或非线性负载引起高次谐波造成铁心过热。 5)散热不良:设备的散热通风措施遭到破坏,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从而造成设备过热。发热量大的一些电气设备安装或使用不当,也可能引起火灾。 1.2电弧和电火花 电弧和电火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例如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或正常操作时也会发生电弧和电火花。直流电机电刷和整流子滑动接触处、交流电机电刷与滑环滑动接触处在正常运行中就会有电火花,开关断开电路时会产生很强的电弧,拔掉插头或接触器断开电路时都会有电火花发生。电路发生短路或接地事故时产生的电弧更大。还有绝缘不良电气等都会有电火花、电弧产生。电火花、电弧的温度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可高达6 000℃。这么高的温度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危险的火源。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