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镀镀锌常见的问题故障

电镀镀锌常见的问题故障

电镀镀锌常见的问题故障
电镀镀锌常见的问题故障

电镀镀锌常见的问题故障

前措置流程为:化学除油粉→热水洗→冷水洗→酸洗防锈水除锈→2次勾当水洗→电消弭油→热水洗→流水洗→镀前活化→2次勾当水洗→镀锌。电解数小时,并稍许搅动溶液,镀几槽即好。措置编制新配的锌酸盐槽液,是残酷按工艺请求进行配制,杂质净化法式榜样也未遗忘,但初步总镀欠好。若是是由于异重金属杂质所激发,则插手1~3g/l的锌粉,或操作开封电镀化工场生产的碱性镀锌杂质措置剂CK—778 0.5g/l,充实搅拌镀液并过滤。而后在每升镀液中插手2~4g酒石酸,或插手1g的EDTA二钠,以进一步遮掩金属杂质,即能获得精采的米黄色镀层。这是由于新配槽液Zn2+浓度分层而至。镀液下层Zn2+浓度高,上面浓度低。(化学分化应取上、中、下的均匀值)。同时,阳极正常消融时,阳极下端电流大,有Zn2+流存在。由于Zn2+比重大,阳极上消融下来的Zn2+往下沉,造成Zn2+高低浓度不均。

除油粉要定期加料;酸洗液、镀前活化液要定期更换,而且要严防铜杂质的风险。

新配镀液如所用原料纯度不高常常产生这类故障。个别用于电镀的氢氧化钠是用铁桶装的固态碱,质量是合格的。但操作液碱来配槽,由于液碱中含有大批杂质,会好转镀液。

配槽时操作的水最好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若是操作地下水,常常因水质硬度高,Ca2+、Mg2+含量高,也易使镀层质量降落,获得的将几近美尽是较致密的黑灰色镀层,有时会使镀层产生花斑或针

孔。

故障现象2

有些景象下,没需要定是电镀工序过程闪现了镀层起泡的现象,电镀生产的四周景象也可能激发电镀层的起泡。如某厂碱性锌酸盐镀锌每一年4月份~5月份总是产生镀锌层严重起泡的故障,而且初步找不出启事,只得每一年停产一个多月。后来经过过程视察分化创造,当镀液概况浮有一些藐小的丝状物时,镀层起泡就严重,而那时的季节正是厂区四周梧桐树的开花期,其花瓣呈藐小丝状的物质漂荡,或多或少落人的镀锌槽。当采用编制否决了花瓣藐小丝状物的影响后,这类镀锌层起泡的故障就消弭了。

启事分化零件概况的油污,凡是为经化学除油、电消弭油断根干净。但若是独霸不妥或者除油液成分失调,可能会有少量油珠残留在零件概况,这便可能激发镀锌层的起泡。

此外,镀前活化不充实,没有活化,零件概况组成了一层薄氧化膜,也会导致镀层连系力变差而起泡。

一样,氧化锌的纯度也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氧化锌因原料来历分歧,质量有很大分歧。个别用纯锌的较好;若是操作收受领受原料来制作,则将有一些低熔点的金属氧化物(加铅)混入其中,从而好转镀液。是以,碱性锌酸盐镀锌前措置要残酷节制。零件若酸洗除锈时刻太长,可能由于过侵蚀也会激发镀层的起泡。

电镀镍故障的影响与原因分析1

电镀镍故障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2009-8-12 1.镀镍层表面针孔 镀镍层(包括电镀镍和化学镀镍)表面出现针孔是镀镍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对于镀镍层来说,有针孔就不能有效的防护基体材料,环境中的水分子或其他腐蚀介质就会通过镀层针孔发生腐蚀(图4-1)。针孔大多是镀镍过程中气体(氢气)在镀件表面上停留造成的。针孔既属于麻点,但又不同于麻点,它像流星一样,往往带有向上的"尾巴",而麻点仅仅是镀层上微小的凹坑,一般没有向上的"尾巴",针孔有深有浅,有人把针孔分为三种类型:①基体缺陷型(非圆形凹孔),与基体材料表面缺陷状态有关;②氢气析出型(蝌蚪式针孔),是零件表面析氢痕迹造成的;③氢气停留型(针孔较大,像无柄的梨),是阴极析出氢气停留造成的,一般是镀镍液中表面活性剂太少的原因。图4-1镀镍层表面出现的针孔 造成镀镍层表面针孔原因主要有:零件镀前处理不良,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镀液中含有固体微粒,镀液中没有加防针孔剂或防针孔剂太少,镀液中铁等杂质过多,镀液的pH 值太高或阴极电流密度过大,镀液中硼酸含量太少和镀液温度太低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镀镍层表面产生针孔缺陷。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针孔现象略有不同,所以在分析故障时,首先要观察故障现象。如镀前处理不良,它仅仅使镀件局部表面上的油或锈未彻底除去,造成这些部位上气体容易停留而产生针孔,所以这种因素造成的针孔现象是局部密集的,无规则的;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引起的针孔往往出现在零件的向下面和挂具上部的零件上;镀液中固体微粒产生的镀镍层针孔较多出现在零件的向上面;镀液中防针孔剂太少造成的针孔在零件的各个部位都有;镀液中铁杂质过多、pH值过高和阴极电流密度较大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尖端和边缘(即高电流密度处),硼酸含量太少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下部,镪液温度过低造成的针孔是稀少的,在零件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硼酸作为镀镍液中的缓冲剂,含量过低时pH值容易升高,导致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式盐夹杂于镀镍层内,从而使镀层产生针孔、粗糙和发雾等故障,所以镀镍液中硼酸含量,一般不应低于309/L。

2021版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2021版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13

2021版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一、电镀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 二、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地检查设备。 三、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 四、在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 五、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 六、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不准站在酸,碱及其它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七、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4/5;碱要储存在封闭的铁筒内。

八、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认真检查酸桶,无裂纹时再小心搬运和使用。 九、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 十、电镀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防止将带有氰化物的零件送往加工单位。 十一、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并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能排放。废水及废酸桶、槽引流时,要用吸筒、漏斗,禁止用嘴吸引流。 十二、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应统一管理,严禁到处乱扔。 十三、氰化镀槽的操作人员,下班时应用消毒液对手、脸各部进行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准带到其它场所。 十四、工作完后,要切断电源气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做好清洁,将工件堆放整齐。 十五、电镀生产中碱性溶液应用较多,如化学除油、电解除油、氧化及有色金属精密件去氧化等。碱液对人的皮肤和衣服有较强的

桥架常见问题解答

桥架常见问题解疑 一、桥架的胀缩问题: 由于环境温度变化,钢质电缆桥架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室外桥架受温度影响较大例如环境最高温度为 40℃,最低温度为-20℃,则电缆桥架的最大收缩量按下式求得: Δt= ×10-6×60deg(度)×1000mm 由此得出结论: 温差为60℃时,Δι =0.672mm/m 温差为50℃时, Δι =0.560mm/m 温差为40℃时, Δι =0.448mm/m 工程设计中直线段电缆桥架应考虑伸缩接头,伸缩接头的间距建议按以下取定: 当温差为40℃时为50m; 当温差为50℃时为40m; 当温差为60℃时为40m; 二、电缆桥架的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范围:有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外、高低压输配电工程的电缆桥架。 A、技术条件: 1.正常使用条件 1)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2)不同气候的环境选用不同气候环境等级的参数、按温度、湿度、防火等情况选定。 2.特殊使用条件 1)敷设在不同化学腐蚀环境:盐雾、硫化氢、氯化氢等。 2)敷设在消防线路中。

3)敷设在海拔2000米以上。 3.电缆桥架的结构要求 1)防护等级:无孔托盘(槽式)户内不低于IP30 户外不低于IP33 2)防护等级:耐火桥架户内不低于IP40 户外不低于IP44 材料应符合自身的相关标准 钢制宜采用冷轧钢板GB/T700-1988 GB/T11253 铝制 GB/T3880和GB/6892 玻璃钢 GB/T15568 耐火桥架 GB8624-1997中B级 3)常用规格 高 40 50 60 80 100 150 200 宽 60 8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1200 4)板材厚度 钢制桥架允许最小板厚: 宽B 允许最小板厚& B1<00 100≤B<150 150≤B<400 400≤B≤800 800<B<1000 1000<B<1200 连接片的厚度至少按桥架同等板厚选用也可选厚一个等级 盖板的板厚可以按桥架的厚度选低一个等级 5)直通的长度:L=2000 L=3000 L=4000 L=6000 L=8000 B、桥架检验 1.依据企业标准对桥架检验 2.检验程序及检测方法 1)外观:桥架镀、涂表面应符合表2规定、检测方法、目测法 2)外形:两对边应平行,两侧边对底边应垂直,断面形状应端正,无弯曲、扭曲、裂纹、边沿毛刺等缺陷 3)汇线槽应光滑、平整、无损伤电缆绝缘,凸起和尖角目测法 3.表面处理 桥架表面应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镀、涂防护处理,各种防护层的厚度和附着力应符合表3的规定。 1)厚度热镀锌桥架主体对~3mm厚度,最小平均厚度≥55am,最小局部厚度45am >3mm厚度 70am 局部55am 检测标准:GB/T13912-92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标准版) 一、电镀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 二、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地检查设备。 三、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 四、在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 五、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 六、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不准站在酸,碱及其它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七、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4/5;碱要储存在封闭的铁筒内。 八、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认真检查酸桶,无裂纹时再小心搬运和使用。

九、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 十、电镀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防止将带有氰化物的零件送往加工单位。 十一、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并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能排放。废水及废酸桶、槽引流时,要用吸筒、漏斗,禁止用嘴吸引流。 十二、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应统一管理,严禁到处乱扔。 十三、氰化镀槽的操作人员,下班时应用消毒液对手、脸各部进行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准带到其它场所。 十四、工作完后,要切断电源气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做好清洁,将工件堆放整齐。 十五、电镀生产中碱性溶液应用较多,如化学除油、电解除油、氧化及有色金属精密件去氧化等。碱液对人的皮肤和衣服有较强的黏附性及腐蚀性,腐蚀时有灼热的感觉。在生产中使用碱溶液时,应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识。

关于电镀设备各种验收与操作注意事项②

返镀件的验收与操作注意事项 有的镀件在镀后装配时因某种原因,局部处又进行机械加工,然后又送回重镀,电镀是不宜在原有镀层上继续进行加厚镀的,否则镀层的结合力差,何况镀层又会过厚,影响装配,故需要把原镀层除去。但在退除镀层时又会使已被机械加工去的部位的基体遭到腐蚀,故对这类工件的处理需予以重视,退镀时更不要混入其他件一同退,以免因此引起过腐蚀而造成废品。希望这种现象少出现,必要时先装配调试,然后卸下来再电镀加工。薄薄的镀层对装配不会有影响。 局部电镀件的验收与操作注意事项 局部电镀件的非电镀部位需要进行绝缘处理,绝缘工序是极其费工费料的,工艺步骤繁杂,处理不当还可能在电镀时剥落,从而引起镀层返修,从电镀工作者的愿望来说,总希望少出现这类工艺要求。对于确实需要进行局部电镀的,则在机加工时在需绝缘部位的周围画出框框,这是因为电镀工艺中没有这一方面的测量设备,也不具备这种测量技能,难免因定位不准而引起偏差;其次镀件上刻有框框,涂绝缘胶时也不至于胶液流出界外,这种做法能获得整齐而正确的绝缘部位。 一个工件局部镀比全部镀的生产成本要高出许多倍,可也有人不明了这一点,还认为局部镀可以节省材料,是为了“节省”而提出来的,实在是误解。 局部抛光件的验收与操作注意事项 验收时若发现局部处(小范围或凹人部位)有磨、抛光要求,却又无法进行磨、抛光加工的(局部处磨、抛光轮进不去),应与有关工艺师协商,或采取机械加工手段解决,或采取只能提高光亮度,而无法提高光洁度的化学或电化学抛光手段,或镀光亮镀层来解决。也可将板材先抛光然后进行冲压成型或焊接,最后进行光亮镀镍。 这类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建议机械加工工艺师在制订钣金加工的工艺中插入磨、抛光工序,然后再以制作成型的手段来解决。在切削成型的工艺中还可采取提高光洁度的手段来满足这一要求。 相关文章推荐:关于电镀设备各种验收与操作注意事项① 本文版权所有深圳科伟兴电镀设备厂,引用请注明出处。 本文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6d8274203.html,/

常见电镀故障的分析和纠正方法修订稿

常见电镀故障的分析和 纠正方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常见电镀故障的分析和纠正方法 1.针孔 针孔大多是气体(一般是氢气)在镀件表面上停留而造成的。针孔属于麻点,但针孔不同于麻点,它像流星一样,往往带有向上的“尾巴",而麻点仅仅是镀层上微小的凹坑,一般是没有向上的“尾巴"。 那些因素会促使镍层产生针孔呢镀前处理不良;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镀液中有固体微粒;防针孔剂太少;镀液中铁等异金属杂质过多;镀液pH太高或操作电流密度过大;镀液中硼酸含量太少和镀液温度太低等都会导致镀镍层产生针孔。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针孔现象略有不同,所以在分析故障时,首先要观察现象。例如镀前处理不良,它仅仅使镀件的局部表面上的油或锈未彻底除去,造成这些部位上气体容易停留而产生针孔,所以这种因素造成的针孔现象是局部密集的,而且是无规则的;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向下面和挂具上部的零件上,镀液中固体微粒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向上面;防针孔剂太少造成的针孑L在零件的各个部位都有,镀液中铁杂质过多,pH 值过高和阴极电流密度较大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尖端和边缘(即高电流密度处),硼酸含量太少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下部,镀液温度过低造成的针孔是稀少的,也是零件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的。通过观察现象,可以初步判断造成针孔的部分原因,然后再进一步试验。例如零件的局部表面上有密集的针孔,从现象来看,好像是前处理不良造成的,那么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可以取一批零件,进行良好的前处理后直接镀镍,假使经这样处理后所得的镀层上没有针孔,那么原来的针孔是镀前处理不良造成的。否则就是其他方面的原因。镀液的温度、pH值和阴极电流密度,比较容易检查,所以可首先检查和纠正。镀液中是否缺少十二烷基硫酸钠,从平时向镀液中补充十二烷基硫 酸钠的情况就能基本确定,如难以确定时,可以向镀液中加入L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进行试镀,若这样所得的镀层上针孔现象没有改善,那就不是缺少十二烷基硫酸钠,可能是镀液中的杂质或硼酸太少引起的,这就可按前述的方法,用小试验分析故障原因,然后按试验所得的结果讲行纠正。 2.镀层结合力不好 产生镀层结合力不好的原因有:镀前处理不良,零件表面有油、氧化物等;清洗水中有油或有六价铬;酸活化液中有铜、铅杂质;电镀过程中产生双性电极或断电时间过长;镀液中硼酸少、铁杂质多、pH 高、有油、有机杂质或光亮剂过多等。

电镀镍加工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电镀镍加工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现代电镀网讯: 镀镍层主要作为铜层和金层之间的阻隔层,防止金铜互相扩散,影响板子的可焊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又镍层打底也大大增加了金层的机械强度。注意:打底用或做外观,增进抗蚀能力及耐磨能力,(其中化学镍为现代工艺中耐磨能力超过镀铬)。在电镀镍加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怎么解决呢,看看下面这9个办法: 1.电镀镍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麻坑? 原因:麻坑是有机物污染的结果。大的麻坑通常说明有油污染。搅拌不良,就不能驱逐掉气泡,这就会形成麻坑。 解决办法:可以使用润湿剂来减小它的影响,我们通常把小的麻点叫针孔,前处理不良、有金属杂质、硼酸含量太少、镀液温度太低都会产生针孔,所以镀液维护及严格控制流程是关键所在。 2.镀镍工艺完成后表面粗糙(毛刺) 原因:a,溶液脏b,PH太高形成氢氧沉淀;c,电流密度过高; 解决办法:粗糙就说明溶液脏,经充分过滤就可纠正;PH太高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应加以控制;电流密度太高、阳极泥及补加水不纯带入杂质,严重时都将产生粗糙(毛刺)。 3.结合力低 如果铜镀层未经活化去氧化层,铜和镍之间的附着力就差,就会产生镀层剥落现象。如果电流中断,有可能会造成镍镀层的自身剥落;温度太低,也会产生剥落现象。 4.镀层脆、可焊性差 当镀层受弯曲或受到某种程度的磨损时,通常会显露出镀层的脆性,这就表明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物质污染。添加剂过多,使镀层中夹带的有机物和分解产物增多,是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可用活性炭加以处理;重金属杂质可用电解等方法除去。 5.镀层发暗和色泽不均匀 镀层发暗和色泽不均匀,说明有金属污染。因为一般都是先镀铜后镀镍,所以带入的铜溶液是主要的污染源。重要的是,要把挂具所沾的铜溶液减少到最低程度。为了除去槽中的金属污染,采用波纹钢板作阴极,在0.12~0.50A/d㎡的电流密度下,电解处理。前处理不良、底镀层不良、电流密度太小、主盐浓度太低,导电接触不良都会影响镀层色泽。 6.镀层烧伤

常见电镀故障的分析和纠正方法

常见电镀故障的分析和纠正方法_ 1.针孔 针孔大多是气体(一般是氢气)在镀件表面上停留而造成的。针孔属于麻点,但针孔不同于麻点,它像流星一样,往往带有向上的“尾巴",而麻点仅仅是镀层上微小的凹坑,一般是没有向上的“尾巴"。 那些因素会促使镍层产生针孔呢?镀前处理不良;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镀液中有固体微粒;防针孔剂太少;镀液中铁等异金属杂质过多;镀液pH太高或操作电流密度过大;镀液中硼酸含量太少和镀液温度太低等都会导致镀镍层产生针孔。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针孔现象略有不同,所以在分析故障时,首先要观察现象。例如镀前处理不良,它仅仅使镀件的局部表面上的油或锈未彻底除去,造成这些部位上气体容易停留而产生针孔,所以这种因素造成的针孔现象是局部密集的,而且是无规则的;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向下面和挂具上部的零件上,镀液中固体微粒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向上面;防针孔剂太少造成的针孑L在零件的各个部位都有,镀液中铁杂质过多,pH值过高和阴极电流密度较大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尖端和边缘(即高电流密度处),硼酸含量太少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下部,镀液温度过低造成的针孔是稀少的,也是零件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的。 通过观察现象,可以初步判断造成针孔的部分原因,然后再进一步试验。例如零件的局部表面上有密集的针孔,从现象来看,好像是前处理不良造成的,那么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可以取一批零件,进行良好的前处理后直接镀镍,假使经这样处理后所得的镀层上没有针孔,那么原来的针孔是镀前处理不良造成的。否则就是其他方面的原因。镀液的温度、pH值和阴极电流密度,比较容易检查,所以可首先检查和纠正。镀液中是否缺少十二烷基硫酸钠,从平时向镀液中补充十二烷基硫 酸钠的情况就能基本确定,如难以确定时,可以向镀液中加入O.05g/L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进行试镀,若这样所得的镀层上针孔现象没有改善,那就不是缺少十二烷基硫酸钠,可能是镀液中的杂质或硼酸太少引起的,这就可按前述的方法,用小试验分析故障原因,然后按试验所得的结果讲行纠正。 2.镀层结合力不好 产生镀层结合力不好的原因有:镀前处理不良,零件表面有油、氧化物等;清洗水中有油或有六价铬;酸活化液中有铜、铅杂质;电镀过程中产生双性电极或断电时间过长;镀液中硼酸少、铁杂质多、pH高、有油、有机杂质或光亮剂过多等。 分析故障时,也是先观察现象。如镀前处理不良造成的结合力不好,常常时有时无,无规则地出现在零件的局部位置上;酸活化液中有铜、铅杂质时,在钢铁基体表面上,形成疏松的置换层,这样造成的结合力不好多数发生在整个零件的表面上,双性电极造成的结合力不好总是有规则地发生在确定的位置上,而且总是一个部位结合力不好,另一个部位结合力很好,电镀过程中断电时间过长引起的结合力不好,虽然也是出现在整个零件的表面上,但它发生在镍层与镍层之间;镀液中硼酸少、铁杂质多、有机杂质多,光亮剂多或pH高造成的结合力不好较多地发生在零件的尖端和边缘;镀液中有油较多地发生在挂具上部的零件上。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A.麻点、杂质、颗粒 原因:1.镀槽内杂质太多 2.过水缸太脏 对策:1.加强电解以及过滤,定期清缸 2.勤换过水缸的清水 B.漏镀 原因:1.部品表面有缝隙藏铬酸 2.钯水浓度偏低,沉钯不到位 3.解胶不足或过度 4.沉镍料不足 对策:1.加强中和,消除铬酸 2.提高钯浓度,加强摇摆 3.根据漏镀位置,提高或降低解胶浓度 4.沉镍加料 C.针孔 原因:1.润湿剂不足 2.有机杂质过多 3.硼酸含量和温度太低 对策:1.补加润湿剂 2.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 3.分析硼酸浓度,将镀液加温D.变形 原因:1.素材本身变形 2.上挂挂具弹力大小及适用性 3.粗化缸或烤箱的温度过高 4.包装方式不合理 对策:1.优化成型参数,改善变形 2.选择合适的挂具 3.将温度调整到合理的范围 4.改用合理的包装方式 E.烧焦 原因:1.主盐浓度太底 2.镀液温度太低 3.硼酸含量不足,PH高 4.润湿剂过量 对策:1.分析成分后补充 2.提高温度至50-60摄氏度 3.补充硼酸,调整PH值 4.采用活性炭吸附 F.镀层起皮 a.部品和镀层间 原因:1.三价铬含量过高 2.粗化时间过短 对策:1.调整三价铬含量 2.延长粗化时间 b.铜层和其他镀层间 原因:1.活化不到位 2.导电柱导电不良 对策:1.增加活化酸含量 2.随时检查导电柱的相关情况 G.镀层脆性大 原因:1.光亮剂过量 2.有机杂质污染 3.金属杂质过高 4.六价铬污染 对策:1.调整PH值3.0-3.5电解消耗 2.用活性炭双氧水处理 3.加入TPP除杂剂 4.用保险粉处理 H.颜色偏亮或偏哑 原因:1.光亮剂量的多少 2.酸铜缸和镍缸的电流大小的时间长短 对策:1.添加或稀释缸液中的光亮剂成分 2.将酸铜缸和镍缸的时间和电流大小调整至合理的工艺范围 I.毛刺 原因:1.素材本身有毛刺 2.水口设计不合理 3.镀液中有悬浮微粒 4.铁离子在高PH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附在镀层中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预防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4518电镀作业危险分析预防措施 Hazard analysis precautions for electroplating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5月2日22时,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共和第三工业区创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发生一单员工中毒事故,该公司一员工在二楼电镀车间底铜缸处作业时,疑因中毒呕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该公司主要经营从事表壳、表带、首饰、眼镜框、眼镜、工艺品及其它日用五金制品的电镀和加工业务。(信息来源: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事故预警信息20xx年第4号文件) 电镀企业又发生事故,安博士曾在有限空间事故警示中也曾提到一起,电镀企业发生事故的概率之所以这么高跟电镀企业本身的工艺、使用危险化学品种类多和作业环境差是密不可分的,电镀企业的工艺原理是什么电镀企业都有哪些危险危害因素电镀企业都用到什么设备电镀企业预防事故都有哪些好的安全对策和措施电镀工作业都有哪些风险和

注意事项接下来,安博士会逐一给大家介绍! 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镀锌,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金约占5%。 电镀原理: 借助外界直流电的作用,使被镀导电体的表面沉积一金属或合金层的方法,称为电镀。 基本电镀工艺主要为: 镀前准备(检验、抛磨、绝缘处理)—上挂具(篮筐)—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酸除锈、预处理、中和、活化、预镀等)—电镀或氧化或化学镀—后处理(清洗、钝化、着色、封闭、中和、烘干等) 前处理:电镀前的所有工序统称为前处理,目的是修整工件表面,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锈皮,氧化膜等,为后面镀层沉积提供所需的电镀表面.前处理主要影响到外观结合力,据统计,60%的电镀不良品由于前处理不良所造成. 前处理的方式有:喷砂、磨光、抛光、热浸脱脂、超音波脱脂、电脱脂、酸洗活化等。

接插件镀金层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接插件镀金层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接插件的针孔散件电镀金中常见的镀层质量问题从产品设计和电镀工艺以及电镀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镀金质量问题措施 1前言 在接插件电镀中,由于接触对有着较高的电气性能要求,镀金工艺在接插件电镀中占有明显重要的地位.目前除部分的带料接插件采用选择性电镀金工艺外,其余大量的针孔散件的孔内镀金仍采用滚镀和振动镀来进行.近几年,接插件体积发展到越来越小型化,其针孔散件的孔内镀金质量问题日趋突出,用户对金层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用户对金层的外观质量甚至达到了十分挑剔的程度.为了保证接插件镀金层质量结合力这几类常见质量问题总是提高接插件镀金质量的关键.下面就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板提供大家探讨. 2镀金层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 2.1金层颜色不正常 接插件镀金层的颜色与正常的金层颜色不一致,或同一配套产品中不同零件的金层颜色出现差异,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 2.1.1镀金原材料杂质影响 当加入镀液的化学材料带进的杂质超过镀金液的忍受程度后会很快影响金层的颜色和亮度.如果是有机杂质影响会出现金层发暗和发花的现象,郝尔槽试片检查发暗和发花位置不固定.若是金属杂质干扰则会造成电流密度有效范围变窄,郝尔槽试验显示是试片电流密度低端不亮或是高端镀不亮低端镀不上.反映到镀件上是镀层发红甚至发黑,其孔内的颜色变化较明显. 2.1.2镀金电流密度过大 由于镀槽零件的总面积计算错误其数值大于实际表面积,使镀金电流量过大,或是采用振动电镀金时其振幅过小,这样槽中全部或部分镀件金镀层结晶粗糙,目视金层发红. 2.1.3镀金液老化

影响电镀层质量的因素及生产中注意事项

影响电镀层质量的因素及生产中注意事项 摘要:介绍了影响电镀层质量的物理、化学及人为三大影响因素,物理因素主要为镀件材料、形状及表面状态等;化学因素主要为化工材料及配液用水等。论述了电镀工艺中挂具、阳极、设备及包装对镀房质量的影响,并针对这些质量影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镀层质量;影响因素;注意事项 引言 电镀过程中影响电镀层质量的因素较多且复杂,但总的可以归结为物理的、化学的和人为的三种影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对这三种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和注意,就会获得满意的、稳定的镀层质量。 一、物理因素 影响电镀层质量的物理因素主要有受镀零件、挂具、装挂方式、阳极、设备、包装及贮存环境等。 1受镀零件 受镀零件基体材料、形状大小、表面质量对电镀层的影响非常大,这是不容忽视的。 1.1基体材料 在设计产品零件时,如该零件需要镀覆,设计者应充分考虑零件材料的镀覆性,当合金中非主成分的铜、铝及镁等金属总含量超过指标时,其表面就很难获得合格的镀覆层;另外,有些采用不符合标准或劣质原材料加工零部件,当加工零部件材料中的铅、锡或镉等金属杂质含量超过一定量时,也难以在零部件表面获得优质的镀覆层。 针对基体材料影响因素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者在选择零部件材料时,除考虑材料在产品中的性能外,还应考虑表面处理对材料的选择性。 2〉应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加工零部件。

1.2形状 对于电镀来说,产品零件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是变动量最大的物理因素,也是决定电镀加工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零件形状越复杂,电镀难度系数就越大,对于外形复杂的零件,在进行电镀加工时,突起的部位会因电流过大而烧焦,而低凹部位又因电流过小而镀层很薄或根本镀不上镀层,即便是简单的平板零件,如不采取保护措施,也会使平板四周镀层较厚,而中心部位镀层厚度较薄。 针对形状大小影响因素应注意以下几点: 1〉镀覆形状复杂的零件时,应尽可能选取分散能力好的镀液。 2〉根据零件形状选择合适的挂具及装挂方式,避免窝气、尖端放电或深孔无镀层等疵病的产生。 3〉零件盲孔较小、较深时,在电镀之前应采用特殊方法将盲孔内异物(屑、油污等)清洗干净;在电镀之初还应选择正常电流的1.5-2.0倍冲击镀,使盲孔内尽可能深的部位镀上镀层;电镀之后还应采用注射清洗法将盲孔内的镀液清除,防止镀液与零件基体反应,使零件遭受腐蚀或干涸在盲孔内影响盲孔尺寸。 1.3表面质量 除考虑零件基体材料、形状大小对镀覆性的影响外,零件的表面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零件的表面粗糖度对孔隙率、外观及耐蚀性等质量指标影响较大。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越低,孔隙率越小,外观和耐蚀性也越好;反之,零件表面粗糙度越大,孔隙率越高、外观和耐蚀性越差。因此,除非零件表面粗糖度大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有特别的作用之外,应该尽可能的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至少应该低于镀覆后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此外,电镀时氢更容易在粗糙表面上析出,表面粗糙度越大,析氢就越厉害,镀层就越不易沉积,电流效率和覆盖能力也随之降低。其次,诸如零件表面上的斑点、凹坑、划痕及毛刺等缺陷,在镀覆前如不采取特殊措施加以消除,这些缺陷在电镀时是无法消除的,将直接影响零件表面镀层外观质量。 针对表面质量影响因素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产品对耐蚀性有较高要求,应适当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 2〉为达到零件最终表面粗糙度要求,镀覆前的零件表面粗糙度至少应低于图纸要求的一半。 3〉表面质量较差影响到电镀层质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在电镀之前加以消除。 2阳极

电镀镍常见3大问题以及镀镍出现针孔故障解决办法

电镀镍常见3大问题以及镀镍出现针孔故障解决办法 1、电镀镍件常见的的部分区域产生密集的针孔,为什么其余部分没有或根底没有,凡是为镀前措置不良,零件的部分概况上有油污、憎水膜、氧化物等激发的。 针孔是镀镍过程中最多见的故障,所谓针孔,是视力所能见到的细孔。针孔的产生是由于在阴极概况留有气泡,造成绝缘,使金属在该处不能沉积,而在气泡旁边的四周则持续增厚,往后气泡逸出或割裂,在该处留下凹陷的痕迹,这样就组成针孔。 2、镀件高电流密度区有针孔,产生的启事是异种金属杂质过量,硼酸含量不足,溶液pH值太高或电流密度过大,导致异金属杂质产生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或碱式盐而同化在镀层里,使镀层粗糙,气泡易吸附在上面。、镀层的各部位都有针孔,常是防针孔剂不足激发的。 镀镍层产生针孔的疵病是斗劲常见的,它不单影响装饰下场,还会降落镀层的防护性能。产生针孔的启事很多,仔细视察针孔闪现的部分和状态对剖断产生的启事是有辅助的。 针孔的产生主若是由于气泡滞留于镀件概况而酿成的,但发赌气泡实在没需要定有针孔组成。由于组成针孔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有气泡(主若是氢气)产生;第二所产生的气泡,能吸附于镀件上。若是产生的气泡不能在镀件概况上滞留,则不会产生针孔。镀镍层中针孔的风险产生针孔的条件针孔有的直达至基体金属或至镀层中部为止,或慢慢为镀层关闭。如针孔直达基体金属,则基体金属与大气

接触,易被侵蚀。如针孔止于镀层中部,则虽不致于马上被侵蚀,但总是镀层的弱点,耐侵蚀性能降落,也影响了镀层的雅观,在抛光后有拉延的痕迹,使故障加倍较着。 3、针孔的故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问题,因独霸条件或溶液成分分歧标准而产生针孔,则解救尚易,只需改改独霸条件或调剂溶液成分使之合适请求便可能解决。如因溶液有杂质(金属杂质或有机杂质)的传染而产生针孔,则必须找出其根源,隔靴搔痒,才干获得解决。在没有杂质的景象下,一个简略而有用的编制为插手防针孔剂,在光泽性镀镍中可插手润湿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克/升。在通俗镀镍中,可在天天工作终了往后插手双氧水毫升/升。插手后将溶液予以完整搅拌。在双氧水(或其它氧化剂)的存不才,蓝本H+在阴极还原成H2的反响由氧化剂在阴极上的还原而庖代之,使氢气泡无以产生,针孔亦可防止。但镀液内如含有过量的杂质,则这些编制的下场亦遭到影响,甚至无效,这时辰就应对镀液进行净化措置。)镀件的向下面镀层有针孔,这常常是有机杂质吸附、同化在镀层概况,使此部位憎水,气体易勾留此部位而产生。镀件向上面镀层针孔,这凡是是密度较大的非导体悬浮物沉降在该处,使镀层粗糙而酿成的。若何消弭镀层中的针孔。

作业指导书(电镀)

作业指导书(电镀)

浙江海荣机械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名称:电镀 编号:HR-JS-01-008 版本号:A 版 实施日期:2012年8月16日编制:审核:批准:

一.目的 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从而起到防 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指导供应商进行电镀生产,指导供应商和本公司检验员对电镀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管控。 二.工作准备 1.电镀现场作业必须注意个人防护,穿好工装、水鞋,戴好口罩、胶手套等, 有腐蚀性液体灼伤皮肤及溅入口眼应及时处理,操作过程中防止电源线及其他电器回路短路。电动葫芦严禁过载。杜绝斜拉、冲顶等违规操作,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 2.根据生产工艺卡核对产品型号、规格、数量以及电镀技术要求。 3.大工件移动时尽量使用电动葫芦,禁止赤手接触工件,戴胶手套亦应注意 手套清洗洁净,防止玷污工件表面; 4.电镀全过程严防油渍污染槽液;工件每次出槽应适当延长于槽子上方停 留时间,尽可能使槽液充分回流,减少带出污染下道工序; 5.下班前清扫现场,将锌阳极取出并打捞遗落入各池中的工件及挂钩等物, 各槽要加盖,切断电源方可离开。 三.工艺操作条件 1.工作液浓度:检测浓度比重 48—52°Be(波美度) 分析浓度硫酸 360—380克/升 铬酸 400—420克/升

三价铬≤30克/升 F—53 0.5—1克/升 2.工作液温度和时间:范围一(适用于易变形工件) 温度 58—60℃(摄氏度) 时间 15—18Min(分钟) 范围二(适用于普通工件) 温度 68--70℃(摄氏度) 时间 12—14Min(分钟) 范围三(适用于不易变形工件) 温度 72--74℃(摄氏度) 时间 8—10Min(分钟) 3)工作液搅拌方式连续压缩空气搅拌 4)工作液净化方式阳极电解净化+清缸过滤(清缸过滤频率每季度一次) 四.镀锌操作 1. 除油、除锈“二合一”: 将工件浸没入槽液中,具体时间依据工件结构,表面锈蚀程度及槽液浓度而不同, 以除净表面锈迹为准。浸泡过程中应翻动工件数次,同时观察锈蚀去除情况并防 止过腐蚀的发生,局部有过厚的锈蚀产物可用钢丝球、砂纸等打磨除去,工件表 面完全呈现出均匀灰白色基体颜色时即将其取出。 2. 水洗: 工件移入流动水洗槽清洗时不断抖动工件,保持与水的相对运动。细长管件采用强 制灌洗以保证清洗效果。提出工件待余液流尽后尽快移入中和槽,过程中可观察其 表面水膜是否完整连续以判定前道工序的除油效果。

塑料电镀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塑料电镀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慧聪表面处理网】1.零件表面都镀不上铜层出现这类故障的原因,一般是敏化液或活化液失效引起,还有可能是化学镀铜液中pH值、温度、甲醛、硫酸铜含量太低或络合剂含量太高而引起。对这类故障的处理,应先检查敏化液、活化液或胶体钯溶液是否正常。用新配制的少量敏化和活化液(或胶体钯溶液),如果粗化过的塑料零件经新配制的敏伊和活化液处理后能够沉积上铜层,证明原来的敏化液或活化液已失效,应调整或更换这些溶液。若粗化过的浅色塑料零件,经过原来的敏化和活化溶液处理后,零件表面能变为棕褐色,说明敏化液和活化液未失效,应检查化学镀铜液。在检查化学镀铜液时,先检查溶液的pH值和温度,将溶液的pH值调至12左右,温度控制在30℃左右,再补充适量的甲醛后进行试镀,若零件上仍不能沉积上铜层,则应从化学镀铜液的颜色(颜色浅)或成分分析,判断镀液中硫酸铜含量是否偏低,如果含量偏低,应补充适量的硫酸铜主盐。经过这样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消除零件镀不上铜的现象。 2.化学镀铜时。零件表面局部镀不上铜层零件局部镀不上与完全镀不上是不同的,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零件表面局部镀不上可能是除油不彻底;粗化不良;敏化或活化时间不够;塑料零件本身有应力或化学镀铜液成分失调等。零件除油不彻底造成的镀不上仅发生在少数零件和零件的局部位置上,不会所有的零件表面都有油,因此,出现这种故障的现象是少数的,可以采取良好的除油措施消除;若塑料本身有应力引起的镀不上通常出现在零件的相似的部位,可以采取将少量零件经热处理去应力后,再按常用的粗化、敏化、活化和化学镀铜进行检查排除这种故障;化学镀铜液成分失调通常表现为沉铜速度慢。如果在化学沉铜时,塑料件表面在5rain之内开始沉铜,那就不是镀铜液成分失调的问题;若化学镀铜时,塑料件零件表面在15min以上还没有铜层,那就可能是化学镀铜液的pH值太低、温度低、甲醛含量低、硫酸铜含量低或络合剂含量太高的原因,可以采取分析溶液按比例进行调整消除这种故障。另外,粗化溶液中铬酸含量不足,粗化温度过低或时间太短也会出现粗化不良,导致零件局部表面镀不上铜。不同的塑料需要采用不同的粗化温度和时间,大多数国产的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二、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地检查设备。 三、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 四、在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 五、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 六、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不准站在酸,碱及其它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七、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4/5;碱要储存在 封闭的铁筒内。 八、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认真检查酸桶,无裂纹时再小心搬运和使用。 九、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 十、电镀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防止将带有氰化物的零件送往加工单位。 十一、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并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能排放。废水及废酸桶、槽引流时,要用吸筒、漏斗,禁止用嘴吸 引流。 十二、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应统一管理,严禁到处乱扔。 十三、氰化镀槽的操作人员,下班时应用消毒液对手、脸各部进行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准带到其它场所。

十四、工作完后,要切断电源气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做好清洁,将工件堆放整齐。十五、电镀生产中碱性溶液应用较多,如 化学除油、电解除油、氧化及有色金属精密件去氧化等。碱液对人 的皮肤和衣服有较强的`黏附性及腐蚀性,腐蚀时有灼热的感觉。在 生产中使用碱溶液时,应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识。 1、操作温度(除氧化溶液外)一般不宜超过80℃,以免碱液蒸汽 雾粒外逸,影响操作环境和伤害工人的皮肤和衣服。 2、操作时,工件进出溶液的速度应缓慢,严防碱液溅出伤害人体。 3、氧化,发黑溶液升温时,用铁棍将其表面硬壳破碎,防止内 压作用溅出的碱液伤人。 4、碱液粘在皮肤或衣服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皮肤可用2%左右的醋酸或2%的硼酸溶液中和清洗干净,待皮肤干燥后涂以甘油、医用凡士林、羊毛脂或橄榄油等。若吸人体内,只有轻微的感 觉不适,可内服1%的柠檬酸溶液,多饮牛奶、黏米汤。严重灼伤者,送医院治疗。 十六、配制和使用酸液时,应有抽风装置,工作者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在生产中使用碱溶液时,应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识。 1、配制单酸的酸蚀溶液时,必须是先加水,后加酸。 2、配制混合酸蚀液时,应先加相对密度小的酸,后加相对密度 大的酸,如配硫酸、硝酸和盐酸的混合酸时,它们的加料顺序是先 把盐酸加入水中,再加硝酸,然后再加硫酸。 3、宜在室温条件下使用浓硝酸,以防止分解而污染环境。 4、配制硫酸时应将浓酸缓慢倒入水中,严禁将水倒入酸中或将 酸倒入热水中。 5、发现酸液溅在皮肤上时,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可用含2%左 右的硫代硫酸钠或含2%左右的碳酸钠溶液洗涤,然后用水洗净,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编号:SM-ZD-12421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电镀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 二、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地检查设备。 三、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 四、在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 五、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 六、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不准站在酸,碱及其它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七、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4/5;碱要储存在封闭的铁筒内。 八、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认真检查酸桶,无裂纹时再小心搬运和使用。 九、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电镀车间注意事项正式版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电镀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 二、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地检查设备。 三、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 四、在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 五、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

六、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不准站在酸,碱及其它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七、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4/5;碱要储存在封闭的铁筒内。 八、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认真检查酸桶,无裂纹时再小心搬运和使用。 九、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 十、电镀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防止将带有氰化物的零件送往加工单位。 十一、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并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能排放。废水

电镀镀锌常见的问题故障

电镀镀锌常见的问题故障 前措置流程为:化学除油粉→热水洗→冷水洗→酸洗防锈水除锈→2次勾当水洗→电消弭油→热水洗→流水洗→镀前活化→2次勾当水洗→镀锌。电解数小时,并稍许搅动溶液,镀几槽即好。措置编制新配的锌酸盐槽液,是残酷按工艺请求进行配制,杂质净化法式榜样也未遗忘,但初步总镀欠好。若是是由于异重金属杂质所激发,则插手1~3g/l的锌粉,或操作开封电镀化工场生产的碱性镀锌杂质措置剂CK—778 0.5g/l,充实搅拌镀液并过滤。而后在每升镀液中插手2~4g酒石酸,或插手1g的EDTA二钠,以进一步遮掩金属杂质,即能获得精采的米黄色镀层。这是由于新配槽液Zn2+浓度分层而至。镀液下层Zn2+浓度高,上面浓度低。(化学分化应取上、中、下的均匀值)。同时,阳极正常消融时,阳极下端电流大,有Zn2+流存在。由于Zn2+比重大,阳极上消融下来的Zn2+往下沉,造成Zn2+高低浓度不均。 除油粉要定期加料;酸洗液、镀前活化液要定期更换,而且要严防铜杂质的风险。 新配镀液如所用原料纯度不高常常产生这类故障。个别用于电镀的氢氧化钠是用铁桶装的固态碱,质量是合格的。但操作液碱来配槽,由于液碱中含有大批杂质,会好转镀液。 配槽时操作的水最好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若是操作地下水,常常因水质硬度高,Ca2+、Mg2+含量高,也易使镀层质量降落,获得的将几近美尽是较致密的黑灰色镀层,有时会使镀层产生花斑或针

孔。 故障现象2 有些景象下,没需要定是电镀工序过程闪现了镀层起泡的现象,电镀生产的四周景象也可能激发电镀层的起泡。如某厂碱性锌酸盐镀锌每一年4月份~5月份总是产生镀锌层严重起泡的故障,而且初步找不出启事,只得每一年停产一个多月。后来经过过程视察分化创造,当镀液概况浮有一些藐小的丝状物时,镀层起泡就严重,而那时的季节正是厂区四周梧桐树的开花期,其花瓣呈藐小丝状的物质漂荡,或多或少落人的镀锌槽。当采用编制否决了花瓣藐小丝状物的影响后,这类镀锌层起泡的故障就消弭了。 启事分化零件概况的油污,凡是为经化学除油、电消弭油断根干净。但若是独霸不妥或者除油液成分失调,可能会有少量油珠残留在零件概况,这便可能激发镀锌层的起泡。 此外,镀前活化不充实,没有活化,零件概况组成了一层薄氧化膜,也会导致镀层连系力变差而起泡。 一样,氧化锌的纯度也直接影响镀层的质量。氧化锌因原料来历分歧,质量有很大分歧。个别用纯锌的较好;若是操作收受领受原料来制作,则将有一些低熔点的金属氧化物(加铅)混入其中,从而好转镀液。是以,碱性锌酸盐镀锌前措置要残酷节制。零件若酸洗除锈时刻太长,可能由于过侵蚀也会激发镀层的起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