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概述

(教案)

目的要求:了解战略的基本涵义,弄清战略的演变、基本要素和主要类型,把握国内战略环境和国际战略环境的

现状,加深对世界安全形势的认识,增强国家安全

意识。

主要内容:一、战略

二、战略环境

三、国际战略

四、世界安全形势

教学重点:战略环境、世界安全形势

教学时间:4课时(本教案按4课时设计,任课老师视情掌握)

一个国家进行战争、建设国防、发展经济,包括从事各项事业,都必须制定完备的、符合实际的战略,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高明的战略不仅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在无形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战略的制定离不开客观环境。历史证明,国家的战略要想成功,必须既符合“天时”,又符合“地利”和“人和”。否则,不管是多么宏大,都不可避免地最终要失败。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指的就是战略环境。战略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它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国家的战略选择,战略选择又反作用于战略环境。一个国家的公民,关心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形成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也必须关注并准确把握本国所处的战略环境。

今天,我们就围绕国家战略环境这一主题,讲四个问题:▲一、战略;▲二、战略环境,包括国内战略环境和国际战略环境,主要介绍国际战略环境;三、国际战略;▲四、中国对世界安全形势的认识。其中,战略环境与世界安全形势是本课的重点。

▲一、战略▲●封面:字幕、画面。以世界轮廓图为背景,饰以军人、海陆空主战武器装备渲染安全环境氛围

▲字幕:加粗部分对齐上屏

▲字幕

研究战略环境是为战略服务的。战略这个概念现在到处都在用,其实在其本源上只与军事和国防,特别是战争相联系。我们这里所讲的战略,首先是指国家的战略,其次要回归它的本源,也就是主要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审视战略。

▲(一)战略概念的演变

战略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而且是一个古老的观念。最初,战略指的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谋略,仅限于军事领域,后发展为大战略。公元579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毛莱斯为训练高级将领,编写了一本教材,命名为“strategicom”,英文就是“▲strategy ”,德文是“strategie”,法文是“strategie”。在日文中,与之对应的是“▲战略”和“政略”,“Strategicom”的词根为“strategos”,意思为将军(general),“Strategicom”的意思就是将军之学,即所谓的“将道”( generalship )。探寻欧美国家语言的语源,这些词都来自●古希腊语中“strategia(otpatyryua) ”。“strategia”是从古希腊语中“strategos (otpatyryua)”(为将军之意)派生出来的,战略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作战用兵之术。

自从罗马帝国衰亡、西方进入中世纪后,所有这些发源于希腊的名词和观念都已为人所遗忘,直到千余年后才又出现。1770年,法国人梅齐乐在翻译毛里斯的Strategicom一书时,根据其书名创造出“Strategy”一词,并于1777年在自己所著的《战争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19世纪末,日本人将西方的“Strategy”一词翻译成汉语“战略”,后由中国留日学生传回国内。在我国,“战略”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历史学家司马彪以此为名所著的《战略》一书,这部书后来散佚。公元4世纪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曾引用了《战略》一书的内容,说明在南北朝时《战略》一书是流行的。后来又出现过几部以战略为书名的著作,但大多亡佚。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只有明代茅元仪的《廿一史战略考》。除了书名外,战略作为概念使用,最早出现在《宋书》“▲●授以兵经战略”中。检索二十五史,可以发现▲字幕

▲●字幕:战略中英文词,配拜占庭帝国、古希腊地图或相关人物像

▲●字幕,配《宋

战略作为一个词汇,共出现8次。其中,《宋书》1次,《宋史》1次,《明史》1次,《清史稿》5次。当然,战略一词出现较晚,并不代表我国的战略理论出现晚。就中国历史而言,孙子第一次完整提出了战略理论。

战略作为概念,从其产生至今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我国古代和西方18世纪以前,可称作古代战略概念时期。这一时期,战略和战术尚未区分,战略作为“作战的谋略”、“将道”,主要是指在当时空间范围较小的军事斗争中“作战的指导”和作战的谋略、谋划。

▲●第二阶段是从18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可称作近代战略概念时期。随着战争物质基础的变化和军事行动规模的扩大,战略概念从战斗范畴扩展到战争全局范畴,战略概念内涵与外延出现了全新的变化。普鲁士人海因里希?迪特里希?比洛首先将战略与战术作了区分,认为战术是战略的补充并从属于战略,并第一次对战略进行了界定,即“战略是关于在视界与火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此后,若米尼和克劳塞维茨也分别对战略作了界定。若米尼将战略定义为“在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是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是把一支军队的最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战争区或作战区的最重要点上去的一种艺术”。克劳塞维茨则认为“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可以说,若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概念基本上奠定了西方军事战略概念的基础。例如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就认为“军事战略是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的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第三阶段是一战特别是二战后至今,可称作现代战略概念时期。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战争问题空前复杂,政治、经济、科技和精神等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日益重要。由此,战略开始包括战争准备、战争实施、战争结束等各个阶段,以及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力量等各个方面。▲●英国学书》古线装书图片

▲●用图表或示意图

▲●第二阶段加上若米尼和克劳塞维茨头像

▲●第三阶段加利德尔·哈特像和引言

者利德尔?哈特首先指出:“战略所研究的,不只限于兵力的调动”,而“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以来达到政治目的的艺术”。他是第一次直接用军事与政治之间的手段与目的关系来界定战略的,并提出了“大战略”概念,对西方战略概念的发展影响巨大。利德尔·哈特将大战略定义为:所谓大战略——高级战略——的任务,就是协调和管理一个国家的全部资源,以便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1972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确定了“国家战略”的定义,将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区别开来。战略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了。此后,战略概念外延进一步扩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战略概念。

总的来看,现代意义上的战略基本上有以下四个属性:▲第一,战略是关系全局的指导方针;第二,战略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第三,战略的实现必须以实力和资源为条件;第四,战略是一种艺术和科学。战略概念可以界定为:国家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以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艺术和科学。

▲(二)战略的类型划分

战略是一个宏观的、宽泛的、抽象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事件与空间,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与问题。根据战略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对战略进行分类:▲●从战略主体来讲,有国际组织的战略、国家的战略、政府部门的战略、利益集团的战略、政党的战略以至企业的战略等。从涉及领域来讲,有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国防战略、经济战略、外交战略、文化战略等。从时间上来讲,有长期战略、中期战略、短期战略等。从空间来讲,有国际战略、地区战略以及针对某一个国家的战略等。就具体问题而言,有核战略、海洋战略、石油战略以及种种解决国内问题的战略等。

●在这些具有不同属性的战略中,居最高层次并且具有最重要的宏观指导作用的是国家战略。

国家作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和境内全体国民的代表者,无论是处理内部事务,诸如经济发展、国防建▲字幕

▲字幕

▲●字幕,用联络图表示分类

●在上图基础上,“国家战略”高亮显示并闪动

设、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还是处理国际互动,诸如参与国际组织,进行外交谈判甚至发起冲突和战争,都是最基本的战略单元。对国家来说,要实现全体国民的整体利益与中心目标,固然需要有处理不同领域和不同问题的具体战略,但最重要的是要有统筹各种战略行为的最高战略。这种战略所起的作用,一是构成整个国家的中长期的行动框架,二是协调和指导各个方面的战略行动。

对于国家最高战略,各国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在美国,这种战略通常被称为“国家战略”,在英国则有“大战略”之名,在法国曾有“总体战略”之说,而在日本,则称之为“综合保障战略”。在这里,不论何种称谓,国家肯定都需要有这样一种战略。这种战略是基于国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利益需求制定的,它规定了国家要实现的中长期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与谋略。就这种战略的属性而言,称之为“国家战略”是比较适当的。第一,由于“国家战略”表明实施战略的主体是国家,因此它能够体现战略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第二,由于国家是主权行为体,因此具有最高权威,能够体现战略的宏观指导性。基于这两点,国家战略事实上是部署国家对内对外行为的总纲。

一般来讲,▲●国家战略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国家的定位,即根据国际战略环境确定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二,根据国家的根本利益确定国家要捍卫和谋求的总体目标;第三,根据自身的实力与资源确定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第四,根据总体部署对各种具体战略进行宏观协调。

▲●以美国为例,美国在世界上的定位是超级大国,是“领导者”;其根本利益是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在世界上的支配性地位(优势地位);它的根本途径是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战争手段消除各种威胁,并且防止出现一个对等的对手;以这样的战略为指导,它的其他战略,包括其经济战略、对外战略、军事战略等,都是为这样的总体目标服务的。以中国为例,中国的世界定位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弱势,▲●国家与其对“国家战略”的称谓对应图示

▲●国家战略与其四个方面的关系图

▲●中美国家战略比较图:定位、根本利益、根本途径

中国的根本利益和总体目标是实现较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者说以发展战略为中心;其他战略,诸如外交战略、军事战略等,都是为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服务的。

在国家战略的宏观规定之下,各个国家都有涉及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比较具体的战略,比如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外交战略、国防战略等。如果说国家战略是这些战略的纲,那么这些战略则是国家战略的目。没有这些具体的战略,国家战略就是一句空话,反过来,如果没有国家战略的总纲,这些战略也不可能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

下面我们从行动方向、内容、国家利益等方面,对不同领域的战略进行归类:

▲●从行动方向来说,在国家战略指导下的战略,主要包括对内战略和对外战略。对内战略从地域的范围来讲,可以包括一个大区域,诸如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也可以包括具体的省份或城市,甚至更小的区域。对外战略可以是面向全球,可以涉及一个较大区域,如亚太、东亚、东北亚、东南亚等,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国家。例如,美国就有针对各个地区和针对个别国家的战略。

▲●从内容上来讲,国家战略指导下的战略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国家的政治战略,主要内涵是确保政治体制的稳定和安全;经济战略的内涵是确保经济体系的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外交战略的内涵是确保国家发展能有一个适宜的国际环境;军事战略的内涵是确保国家在需要时能够运用军事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生态环境战略的内涵是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确保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在国家战略之下的两项最重要的战略是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对任何国家来说,发展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而要实现发展,就必须有安全环境,不但要有国内环境的安全和稳定,而且要有国际环境的安全与稳▲●战略归类及举例均用结构图表示

▲●战略归类及其内涵均用结构图表示

▲●战略、环境、手段用结构关系图表示

定。从对外关系来说,运用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是两种最基本的战略模式。对于这两种战略手段,不同的国家为实现不同的目标,其选择是不同的。尽管所有国家在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的选择上都是以外交手段为先,而且在军事手段的运用上多数国家都是基于防御,但也有一些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经常凭借军事手段,并可能以先发制人的方式,来实现其所谓的安全目标。

▲二、战略环境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发展、安全和国际合作、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分为国内战略环境和国际战略环境。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面临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战略环境是动态的,它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一)国内战略环境

▲国内战略环境是指对筹划、指导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这里,我们主要从对制定国家战略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即自然禀赋、政治环境、综合国力入手,来分析国家的国内战略环境。

▲1.自然禀赋

●自然禀赋主要包括地理因素、人口因素、自然资源、地形、气候,以及行政区域、交通、要地等状况。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安全以及军事行动等,都要受到自然禀赋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它不仅是制定国家战略的重要客观依据,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例如,人口众多,增长过快,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负担,所以中国从70年代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并上升为基本国策,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战略。●温总理在讲到中国发展的难题时,多次提到,哪怕是再大的成绩,只要除以13亿,就是很小很小;哪怕是再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就会很大很大。说的就是人口这一自▲字幕

▲字幕

▲字幕

▲字幕

▲字幕

●结构图

●中国控制人口增长图

●温总理与乘除法难题图

然禀赋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影响。

▲2.政治环境

▲国家的政治环境是指国家的国内政治体系及其运行过程。国家的基本国策、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国内政治环境的核心内容。政通才能人和,人和才能齐心,才能有效率,这些都会影响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采取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经济、科技、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大都利用了这一优势。●例如,大家都知道,中国多年来一直都坚持制定五年规划,每个五年规划中都有一些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这些重点建设工程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它对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治体系运行顺畅,国家就能保持稳定,否则国家就会陷入动荡,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最终影响国家安全。例如,最近几年,●泰国国内以“黄衫军”和“红衫军”为体表的政治派别对立给泰国发展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西部三股恶势力的猖獗,也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我国,还有一个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国际上有个说法,就是一个国家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时,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或者叫集中爆发期。处理不好,社会就会降入长期动荡。国际上还有个词叫“拉美化”,拉美国家就是在这个阶段没有处理好,所以成了反面典型。

一个国家如果政治上不能保持稳定,特别是出现政治动荡和社会、民族分裂时,很容易被外部敌对势力钻空子。●中国两岸敌对,国家未能实现统一,被美国人钻了空子,使台湾问题成为悬在中国国家安全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南斯拉夫国内闹民族矛盾,结果被人给肢解。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

▲3.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全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包括现有实力和潜力的总和。它包括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军力、▲字幕

▲字幕

●重点工程建设图

●泰国“黄衫军”和“红衫军”示威图

中国军队反恐演习

翁安事件、黑砖窑事件

●台独分子图

●南斯拉夫国内冲突

▲字幕

▲字幕

科技与生产能力、社会保障与服务能力及组织动员能力等。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和确保安全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因此,战略指导者必须立足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实际情况,合理筹划和制定国家的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及各方面的战略,使之与国家建设和社会总体水平相适应,与国家的综合国力相适应。

中国领导人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以发展求安全”的战略思想,这是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基点。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中国领导人以政治家、战略家的敏锐目光,深刻洞察当代国际竞争的大趋势,

深刻指出,▲●当前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不能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国际干涉势力还敢于干涉我们的内政,无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要求,还是因为我们的综合国力不占优势。维护国家安全,归根到底靠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主要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三个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是我们解决包括国防现代化所有问题在内的基础。增强综合国力,最根本就是要不断增强我们的经济实力。因此,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提高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根本基础,也是我国在未来多极化国际战略格局中取得重要地位的基础。如果我国经济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那么同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同周边国家的差距就会继续拉大,我们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所以能不能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强综合国力,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实现持续而快速的发展,扭转我国在综合国力上所处的劣势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安全问题。所以,无论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除了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条是决不能动摇的。▲●字幕、江泽民像

●录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国际战略环境

●国家制定对外战略,运用自身的实力与资源达到对外政策目标,总是在一定的国际背景与条件中实现的,这种背景与条件就是国际环境。作为一项战略要素,战略环境固然包括自然的要素,诸如国家的自然条件与地缘现状,但最要紧的还是社会的要素,即国家互动所构成的国际体系。因此,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战略环境的社会要素。

国家互动所构成的国际体系,具有复杂的构成与多维的属性,其中包括实力政治的因素,也包括国际合作的因素和观念文化的因素。我们只有对这三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国家制定与实施国际战略的背景与条件做出适当而完善的评估。

▲1.实力政治与国际格局

国家制定与实施国际战略所面对的首要环境因素,就是以实力竞争为体现的权力政治。这一因素是最传统的因素,也是至今仍居重要地位的因素。国家间的冲突、对抗和战争,GDP 的发展与军备竞赛,军事集团的扩展,国家间对领土和自然资源的争夺,都是这一因素的体现。在这样一种因素的影响下,国家制定国际战略的根本宗旨是加强权力与安全,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则主要靠国家的实力,特别是国家的军事能力。

依靠实力进行战略互动,国家间的权力政治会导致国际战略环境表现为某种国际权力结构。对于国际权力结构,人们通常使用“极”的概念,这种“极”指的是在国际权力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而这种大国的多少决定着国际格局的状况。从这个层面上看,●国际格局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单极、两极和多极。当然,这种由国家实力决定的国际格局是随着世界各国实力的发展而变化的。

●在历史上,曾有过英国长期称霸世界的局面,即所谓的“英国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又确立了“美国治下的和平”。●在冷战中,美苏之间关系的实质是争夺霸权,但所形成的权力模式却是一种均衡。●冷战结束之后,▲字幕

●国际关系结构图,可选象征性图片

▲字幕

●三种类型国际关系结构图

●英殖民帝国图●美国海外驻军●美苏关系图●世界地图、老

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其对外政策行为使得世界政治具有了某种单极的特点。然而,世界上的另外一些大国,如中国、俄罗斯等,尽管不具备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但都主张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主张在国际政治中要有多种声音,反对美国一家说了算。对于同时存在这样两种相异趋势的世界,▲●亨廷顿称之为“单极——多极体系”。他指出:“美国显然更愿意建立一个它作为霸权国的单极体系,而且它也经常这样行事,好像这种体系已经存在了似的。另一方面,大国们则更愿意建立一个多极体系,以便它们单独或集体寻求自己的利益,而无须受到实力更强的超级大国的限制、胁迫或压力。”

▲2.对抗合作与国际体制

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赖与国家间的合作,构成了国际战略环境的第二个重要因素。从国际关系的现实我们可以看出,相互依赖所导致的国际合作,如同实力政治所导致的国际冲突一样,也是国际关系的一种常态。这也就是国家在自由制度主义所说的相互依赖中会形成国际制度结构,各种国际组织的存在就是这种结构的体现。●主权国家之间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进行经贸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进行国际军控与裁军,开展安全对话,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等,这些所体现的都是国际合作。

除了联合国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国际合作体制。▲●目前,全球各种政府间组织(IGO)已有约7000个,还有大量的非政府组织(NGO)。这些组织涉及政治、安全、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欧盟、阿拉伯国家联盟、东盟等属于地区性政治组织;欧安会(the Conference on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上海合作组织等属于地区安全合作组织;北约属于军事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属于经济合作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则属于全球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组织。

国际对抗合作对一个国家的战略决策和实施有着巨大的影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像

▲●字幕、亨廷顿像

▲字幕

●联合国安理会会议

▲●字幕、代表列举的主要国际组织的小图

响。比如,●中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处于对抗状态时,面对强大的外部威胁,不能集中精力搞建设,影响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不得不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影响了国家的军事战略和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发展战略。当苏联威胁日益严重时,中国开始联美抗苏,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

国际机制对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比如,●国际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已经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更多地考虑低碳和环保。●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使许多国家不能发展核武器,不能实行核安全战略,朝鲜和伊朗试图冲破这一机制的束缚,结果反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战略压力。

▲3.观念互动与社会建构

国家间在观念文化上互动,构成了国际战略环境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也就是国家在建构主义所说的观念建构中会形成主体间结构,各种共有观念、文化和国际规范则是这种结构的体现。●这个因素主要表现为:政府之间、政治精英之间、学术界之间以及人民大众之间的各种观念交流和思想交锋。正是通过观念互动,国家之间形成了对他方的一定看法和态度,而这种看法和态度的总和,就构成了国家制定与实施国际战略的观念性的背景与依据。

观察当今的国际关系可以看到,国家间交往中观念互动日益增多。在现代信息交流大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不是物质的东西和制度的东西,而是各种不同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除了各种数据之外,反映人们观念和意愿的东西占很大比重。●从形式上来说,媒体、公众舆论、人员往来、外交互访、领导人峰会等都是观念互动的重要渠道。通过这样的观念互动,人们会在国际层面上形成各种共有观念,而这种共有观念一旦形成影响,就构成了国际战略环境的组成部分。例如,●当2002年朝鲜核问题发展成为国际危机时,相关国家的●中国备战图或录像

●国际气候峰会

●国际核裁军会议

▲字幕

●国际访问交流画面

●国际访问交流、相关国际会议画面

●朝核危机相关

政府、政治精英、公众舆论和媒体的观点互动就形成了一种国际氛围,而这种国际氛围对于相关国家的战略取向是有重要影响的。作为主角的美国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无疑会受到这样一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表现为一种国际共识,那么想要依靠武力解决问题的人就不得不三思而后行。2003年解决朝核危机的六方会谈能够举行,说到底,也是因为六方取得了和平谈判的共识。

需要强调的是,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由实力竞争因素、制度合作因素和观念文化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我们在对国际环境做总体判断时,只有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才能对制定与实施战略的背景与条件得出适当的结论。

▲三、国际战略

在国家的战略体系中,还有一种涉及对外关系的战略可称为对外战略,也可称为国际战略。作为战略的一个类别,它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相对国际关系而言。由于国际战略的主体是作为国际行为体的国家,其运作的背景与环境是国际体系,其表现方式是超出国家边界的国际互动,因此它实际上涉及的是国家的对外政策与对外政策行为。

●国际战略作为国家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手段与过程,其构成要素包括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国家实力和战略资源,以及制定与实施战略的国际环境等。国家无论是制定新战略,还是评估已有战略,都离不开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因为这些构成要素正是制定国际战略的出发点和实施国际战略的背景和条件。任何一个参与战略互动的国家,在进行战略决策之前都必须对相关构成要素有充分的了解和评估,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战略决策,才有可能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战略的国际环境,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和国家能力。

▲(一)国家利益

研究国际战略,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国家利益。在这里利画面

▲字幕

●国际战略构成要素结构图

▲字幕

益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需求。国家想要的东西,或是国家己拥有但需捍卫的东西,都是利益。例如,主权、领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能源供给都是国家利益。在国际战略的要素中,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s)是第一要素,因为国家利益决定国家起支配地位的价值与政策取向,并且决定国家的基本需求和具体的国家目标(national objectives)。

人们通常认为,国家利益是解释国际关系中国家对外政策行为的关键,或者说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国际战略的基本出发

点。▲●早在1939年,丘吉尔在分析苏联对外政策行为时就使用了“国家利益”的概念。他说:“我不能为你预测俄罗斯的行动。这是一个谜中之谜;不过,也许有一个东西是关键所在,这就是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由于国家利益总是包含具有不同重要性的各种要素,因此国家利益通常都有层次的划分。国家对于不同层次的利益,通常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表现为战略选择的轻重缓急。

●1999年美国政府发布的报告《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对国家利益作了分类:生死攸关的利益,重要的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及其他利益。

根据美国政府的分类,对国家利益进行研究的时候,有一个要点需要突出,即明确生死枚关的利益。所谓“生死枚关”,是指“对某事物的生存和延续至关重要,不可缺少”。在国家对外事务中,有些利益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诸如关税、贸易配额、领土划界等,但也有一些利益是不能谈判的,诸如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种不能谈判的利益就是生死攸关的利益。

对于这种利益,任何国家都不能放弃,不能妥协,都会不顾一切地加以维护,因为这种利益失去了,国家就无法生存或继续存在了。从这个角度来讲,进行国家利益研究,最重要的就是确定什么是生死攸关的利益,因为国家在这类利益上发生矛盾,最终很可能演变成为对抗乃至战争。因此,在国际关系中,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本国与别国在生死攸关问题上的▲●丘吉尔像、字幕

●以《报告》为背景,引出字幕:美国国家利益结构

利益互动。这类利益处理好了,涉及其他利益的问题就比较容易处理了。

▲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宣布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湾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二)国家目标

国家利益作为一种需求,通常是指比较宏观的方面。要实现这种需求,国家还需要把利益转化成具体的国家目标。由于国家的需求包括方方面面,因此国家目标会形成一个体系。一般来讲,在宏观的大目标之下,总要配以相关的小目标。如果没有具体的小目标,大目标就变成空谈了。例如,谋求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国的一个宏观的外交目标。为实现这个比较大的目标,就必须把它具体化,变为一个个的可操作性目标,包括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以及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各种各样的国家目标可以归结为追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例如,中国确定的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是国家的发展目标。▲●《2008年中国的国防》中所说的“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是新世纪新阶段的国家安全目标。中央军委确定的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军队的信息化,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目标。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为例,▲●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所阐述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讲的就是国家利益问题。在这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为实现这样的利益而制定的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则是国家的三个目标,●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字幕

▲字幕

▲●字幕、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图片

▲●邓小平像、字幕:三个有利于

●三步走战略示意图

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与“三个有利于”所确定的国家利益相比,三步走的国家目标是具体的,明确的,是以数字为体现的。当然,这样的目标还可以再进一步划分为

不同阶段的目标。例如,对于第三步目标,●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期奋斗目标,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杜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对于这些比较宏大的目标,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转化为各行业、各领域、各部门的实施目标。这些实施的目标,就是各行业、各领域、各部门的战略目标。

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步走”来看,国家目标在时间上是有长短之分的,即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这里,第一步目标是短期目标,第二步目标是中期目标,第三步目标是长期目标。当然,所谓“短”与“长”,只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标准。人们对不同的案例,完全可能有不同的分法。不过,由于我们所论述的目标是与战略问题相联系的,因此短期目标时间再短也是就战略范畴而言的,战术目标或战役目标是不能包括在内的。

无论是安全还是发展,国家必须根据需要和可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目标。●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制定的“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明显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因此,在制定国家目标时,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国家目标是否与●录像:十六大报告相关内容

●大跃进图片或录像

国家利益相符合,是否与自身拥有的实力和资源相适应,具有怎样的优先顺序,是否与其他国家的目标相冲突;什么目标是不可动摇的目标,什么目标是可以有一定弹性的目标,什么是可以实际达到的目标,什么是用于宣传的目标。如果是国际战略目标,还涉及哪些是可以用于讨价还价的目标等问题。

▲(三)国家能力

前面我们讲了,国家制定和实施战略,要根据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是,如果有了强大的综合国力,而不能很好的运用,就不能转化为能力。国力、实力、能力是三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国力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的,实力、能力主要是从战略学的角度来讲的。一个国家国际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实力是前提,能力是基础。在西方,实力、能力又被叫做权力。▲●美国学者兼政客之一的约瑟夫·奈曾说:力量就是有能力实现你所要的结果,而且必要时能够通过改变他人的态度来达到这一目的。在这个意义上,力量就是国际扑克牌比赛中握有大牌。如果你把大牌展示出来,其他人可能就会对你油然而生敬意,当然可能跟你套近乎,也可能敬而远之。当然,你有了大牌,如果你出得很差,或者成了恐吓和欺骗的牺牲品,你也会成为输家,至少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不过,不管怎样,拥有大牌总是比没有大牌要强。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责任维护自己的安全,实现国家利益,特别是核心的、重要的利益。国家的能力越强,就越可能成功,从而在国际竞争和国际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肯尼思·沃尔兹所说,权力(能力)可以为国家提供四个方面的利益:第一,保持自主;第二,增大行动自由;第三,获取更大的安全回旋空间;第四,在国际社会中得到更大的影响力。

国家的实力、能力或者叫权力都有软硬之分。所谓软权力,就是一种说服力、引诱能力和吸引力。▲●约瑟夫·奈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能使它的霸权在其他国家看来是正当的,那么它在实现自己的意志时就会较少受到抵抗;如果它的文化和意识▲字幕

▲●约瑟夫·奈、字幕

▲●约瑟夫·奈、字幕

形态是有吸引力的,其他人就会乐于效仿;如果它能够建立与自己的社会相一致的国际规则,它就无需改变自己;如果它能够帮助建立一种机制,鼓励其他国家按照它所希望的那样行动,它就不需要过多地使用代价高昂的胡萝卜和大棒。与软权力相反,运用强制或暴力手段迫使其他国家接受某种安排或结果、或领导,例如实施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或者两相结合,所体

现的就是硬权力。●小布什时期的先发制人体现的是硬权力或者叫硬能力,而奥巴马的“巧实力”,则是一种软能力。

国家有实力,并运用好实力,从而充分发挥能力,对国家的生存、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国运。●德国和日本在二战时由于没有运用好,导致战败投降,美国运用好了,经过二战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朝鲜虽然实力不强,但较好地运用了战争边缘政策,并打出核武器牌,给人的印象是处处牵着韩国的鼻子走。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实现各自的领土目标,都力图依靠实力和运用实力的能力来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这中间,实力既体现为经济和军事力量,例如双方都发展了核武器,同时也体现为运用这种力量的能力,例如在边界进行军事部署和小规模战斗,进行核威慑,并开展各种外交活动,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力图不战而屈人之兵。

▲四、世界安全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变化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新的安全威胁因素不断出现。对于中国来讲,正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世界安全形势对中国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全球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互联互动进一步增强。国际战略力量消长●小布什及其发动的战争、奥巴马微笑参与国际活动

●德国、日本战败投降、朝核危机、印巴冲突

▲字幕

▲字幕

●反映世界发展、联系增强内

变化加快,大国之间合作与借重上升、竞争与制衡继续发展,新兴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国际体系孕育着深刻调整。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持续增长,各国在安全领域的共同利益增多、合作意愿增强,世界性的全面大规模战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

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如经济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等进一步凸显出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际国内的安全与稳定。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摩擦日趋增多。发达国家对资本、技术、贸易、市场的争夺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保护和发展本国经济,打破经济垄断和封锁、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等严峻挑战,从而将使国际经济摩擦呈上升趋势,甚至有些大的摩擦将导致当事国之间国家正常关系的破裂。▲●二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各国发展水平不同和国际影响力不同,发达国家依靠他们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借助经济竞争力的绝对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好处,变得越来越富有;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在一种不平等、不公平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中,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然获利较少,相对而言将更加贫困化。▲●三是传统的国家主权受到挑战。处于弱势的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将无时不感到政治强权和经济强权的存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将借经济全球化之名,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犯别国的主权,由此将引发新的国际紧张局势,甚至演变成流血的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

21世纪初,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致力于推动多极化进程;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竭力破坏和阻挠这一进程,企图建立其单极独霸的世界。●在21世纪头10年里,欧盟实现了持续的大规模东扩,其经济、贸易、防务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在外交和防务领域,欧盟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强化统一协调的外容的图片

▲●贸易摩擦的图片

▲●国家富有和贫穷对比

▲●美国干涉和侵略图片

●欧盟东扩和深化一体化图

交和防务机构,制定共同的独立外交政策和安全战略,谋求国际事务和欧洲事务的主导权,逐步实现其在国际舞台上“不受

限制”地独立发挥作用的目的。●俄罗斯在21世纪头10年里,在普京总统的努力下,借助能源资源价格暴涨的机会,实现了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强劲增长,从而跻身“金砖四国”。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强大军事力量,虽然综合国力受到削弱,但尚能以其军事力量尤其是核力量有效支撑其大国地位。今后一个时期,俄仍将奉行比较强硬而又灵活的对外政策,既反对美国单极称霸政策和北约东扩战略,又极力拉拢西方支持其经济复苏,竭力保持其在原苏联范围内的影响力,并力求在世界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其大国的影响力。虽然俄罗斯经济也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打击,从长远发展看,俄罗斯仍有可能重新崛起,成为国际战略格局中有重大影响力的角色。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其军事力量已超过英法等国,居世界第三位,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强日美军事同盟,推行海外派兵、先发制人等外向型军事战略。随着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膨胀,日本极力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谋求亚洲尤其是东亚事务的主导权。●印度、巴西等发展中的大国,近年来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都迅速上升,其中印度已拥有战略核武器和有效核威胁能力。东盟、非盟等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G20大有取代G8的趋势。“新兴经济体”、“金砖四国”、G2、“中美国”等概念的大量出现,标志着多极化发展的成果,也代表了世界多数国家推进多极化进程的共同心愿。

▲(二)世界安全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保持不变

●国际安全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继续深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相互依存与相互摩擦同时发展,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多极化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相对改善的大趋势不●俄总统普京、梅德维杰夫及俄石油生产、展示军事力量图或录像

●日本军力展示图或录像

●印度阅兵和空、海军装备

●G20峰会、金砖四国图

▲字幕

●介绍国际形势的相关录像

国际战略环境的论文

军事理论 论文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 姓名:杨丽萍 班级:广告1102 学号:1112182055

分析国际战略环境 在世界上,综合国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大的一项标准,而军事力量又是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分析国际战略环境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际间战略利益的矛盾及其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与配置;主要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及其斗争、制约、合作的态势;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以及战争威胁的性质和程度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下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自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战略环境的相对平衡,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和文化等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像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纠纷突起,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袭击在全球蔓延,呈现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状态。二战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战略伙伴的关系,主要的表现如下:第一,二战后,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和亚洲的日本被打垮,大英帝国实力虚弱,使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权力真空,而美国在二战中远离主战场,损失很小,俄国击败了德国,占领了东欧,威望很高,这两个国家就成为了超级大国,趁机填充真空地带,爆发了冲突。第二,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斯大林希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国则希望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第三,在安全问题上,两国看法差距很大。俄国占领东欧是畏惧日后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获得缓冲,却被认为是扩张行为。苏联认为北朝鲜进攻南韩是内部问题,而美国认为是国际问题等等。第四,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益挑拨事端,制造危机感,利用斯大林的多疑了维持美国的军事开支,为自身牟利。从而导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其中冷战中的热战要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了,在冷战中,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从冷状态到七十年代的正式建交,尼克松访华,小球转动大球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没有对日本发出建交消息就同中国建交,这使得日本和中国的建交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地位的恢复,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声望,但是这半个世纪的冷战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一、两极对峙的格局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冷战导致了全球性的两种次级文化大规模扩散----也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且也侧面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的泛滥。二、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在两大联盟的内部),国家的权力开始下降----例如韩国,北约成员都相对放弃了一定的军事权力。三、在欧洲的对峙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和欧盟日后的建立。四、日本在冷战中得以经济崛起----冷战

军事理论之__第三课___战略环境

欢迎阅读 战略环境 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的基本概念 二、战略环境的基本含义 三、战略环境与战略 (一)战略的含义 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通常指军事战略,即战争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 战略在军事斗争实践中产生,并随军事斗争实践不断发展、深化而丰富和完善。

战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国家根本性的军事政策,是军事活动主要依据,是运用军事力量支持和配合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的重要保障。(二)战略构成要素 1、战略目的 战略目的是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战 2 基本依 3 4 决策机 (三)决定战略的要素 1、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总和。国家利益决 定一个国家战略走向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政治因素 政治对战略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它将决定战略的性质和目的,赋予其任务和要求, 影响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调整。战略服从服务于政治,满足政治的需求,完成政治赋予的任务。 3 4 关系。 5 战略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在战略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特征。 它是一个民族与文明的历史经验、民族特性、价值追求以及文化心理在战略领域的集中反映。 6、国际法

国际法是调节武装冲突法律依据,是影响战略决策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揭露敌人争取战略主动地位的有力武器; 区分战争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确定和惩治战争罪犯。 (四)战略的基本特征 1 2 国家或 3 连续性--平时和战时均存在。 4、预见性 预见性是谋略的前提,决策的基础。 能揭示未来事件的特点、规律,他是制定、调整和实施战略的客观依据。 5、谋略性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重点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一、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述 1.如何理解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特点,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及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的和谐。 与传统规划思维的不同点: (1)以人为本; (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基础; (3)规划标准从量到序; (4)规划目标从优到适。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环境规划有什么异同? 环境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检测、评价、控制、治理、管理等,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则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的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仅关注区域或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消耗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也关注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等的变化和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同时,还考虑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 3.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有什么异同?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国土规划主要是进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发展的战略布局,是经济建设综合开发方案性的规划,给国民经济带来长远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1 / 15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4.简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及其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依据生态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原理,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在有限的外部投入条件下,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行为的诱导手段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国家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1)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体现了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以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 (3)是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4)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什么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报批?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是对准备建设项目的设想和建议,是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水土资源,经全面调查研究,掌握基本资料,分析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等条件后,以项目建议书的形式,向国家推荐建设项目的报告。 内容: (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2)项目提出的依据、必要性、目标和任务; (3)项目区概况; (4)建设规模及防治措施布局; (5)技术支持; (6)项目实施; (7)项目组织管理; (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 / 15

RH436-1数据管理、存储及集群技术概述

数据管理、存储及集群技术概述 一、数据 1.数据的分类 1.1.用户数据:用户数据的保护比系统数据更具有挑战性,用户数据的丢失或泄露则是致命的,比如银行业务λ 1.2.系统数据:系统数据丢失了并不会造成企业真正的损失λ 1.3.应用数据:应用数据在企业中是最不能轻视的,大量攻击都是通过系统上应用的漏洞来开展的λ 2.数据可用性 2.1.哪些数据必需保证高可用λ 2.2.注意数据的生命周期:分类存储(打包归档还是直接存储)λ 2.3.数据的访问方法和频率:是只读的还是可读写的?是应用程序的数据,还是可以直接访问的数据?是一个网络配置文件,还是为为了安全的配置?λ 2.4.应用程序的“data starved”数据饥饿:不应该是数据跟不上来,而应该是程序跟不上λ 2.5.所有的一切都要防止单点故障(SPOF:single points of failur)λ 3.规划设计 3.1. 数据越少要求越小λ 3.2. 减小复杂性λ 3.3. 增加灵活性λ 3.4.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λ 二、集群 集群是有一组计算机来共同完成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 1.集群的目标 1.1. HPC(High Performance):高性能集群,追求性能,大型的运算,λ 1.2. HA(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追求稳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单点故障,为了实现的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并不要求有多快λ 1.3. LBC(Load Balancing):负载均衡集群,基本不用(现大多数利用硬件LBC设备)λ 2.redhat的cluster products 2.1. RHCS(Redhat cluster suite):红帽集群套件,在RHEL5的AP版自带的λ 2.2. GFS(Global File system):全局文件系统,GFS支持并发写入。是一个集群级的文件系统。λ 2.3. CLVM (Clusterd logical volume manager):集群级的逻辑卷,的LVM 只是单机版的逻辑卷,在一个节点做了LVM,只能在这个节点看到。若果使用的是CLVM,做的LVM则可以在整个集群中看到。λ 2.4. Piranha:LVS 基础上设计的一套负载均衡高可用解决方案,LVS是基于IP 的负载均衡技术,由负载调度器和服务访问节点组成。λ 3.集群的基本拓扑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际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际建设 二战结束,苏美对峙,苏联解体,中美建交等等大事都可以证明着世界格局的发展路途曲折多变,同时世界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现在,世界格局还是处于一个似乎平静而又有点动荡的状态之中,总的来说,当前的国际战略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空前增强。首先,美国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美国举债消费无度以致债台高筑,金融创新与投机过度且监管严重缺失,加之对次贷危机处置不力,致使房价续跌、信用违约激增与信贷紧缩,最终引爆金融海啸,美国五大投行与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等破产、易主或改行。美国金融危机迅即蔓延世界,全球资产大幅缩水,发达国家已全面步入衰退,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严重下滑。其次,各国紧密联手救市,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之争激烈。美欧日已累计投入数万亿美元救市,主要经济体连续同步大幅降息,七国集团、20国集团、IMF、“金融稳定论坛”等成为各国协调应对危机的平台。危机凸显美国支配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弊端,欧盟与“金砖四国”等力主变革、强化监管并减少对美元过度依赖,各方围绕国际金融新秩序激烈博弈 二、主要大国力量消长与战略态势转换加快,多极化明显加速。首先,美国内外交困。伊拉克、阿富汗战事与“反恐战争”久拖不决,新兴大国群起,金融危机削弱美国软硬实力,布什执政

“末日效应”加剧,美国被迫加速转向大国协调与多边机制,民主党“新政”势必收缩战线、更多关注国内难题。其次,“多强”更加主动进取。英、法、德纷纷推出国安战略、强化对外战略谋划,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俄格冲突、伊朗核问题等热点上表现突出。俄罗斯“梅普组合”振兴经济与对外出击并举,在能源、军控、金融、地区热点等举足轻重。日本坚持联美与重亚并举,力争大国地位。印度多管齐下,“身价”看涨。再次,传统与新兴大国复杂互动。美欧加强协调应对新兴大国崛起,同时围绕金融、气候等主导权激烈争夺。俄格冲突、北约东扩、东欧反导、俄罗斯高调重返拉美彰显美俄遏制与反遏制斗争深化。美印批准核协议、日印签署安保共同宣言,彼此相互利用、提升战略关系。西方对华强化防范与利用两手,着重以“大国责任”施压。“一超多强”格局量变显著加快,多极化提速。 三、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周边动荡与风险加剧。首先,大国地缘争夺加剧。美国控制伊拉克、增兵阿富汗、渗透巴基斯坦、力推北约东扩与东欧反导部署、强化亚太军事同盟与前沿部署、扩张海权,凸显其以大中东反恐为重点、兼顾东欧东亚两翼以遏制俄罗斯与中国、称霸欧亚大陆与海洋的地缘野心。俄罗斯凭借对格鲁吉亚反击强力反制北约东扩与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呼吁订立新的“欧洲安全条约”,在独联体、北极与西太更趋活跃。欧盟稳步东扩,打造“地中海联盟”、争夺对非洲与中东影响力。亚洲经济崛起引发大国加紧角逐亚洲,美国欲构筑美日印新三角、加大

03-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中国生态经济网来源:南宁市环保局网站 前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南宁市生态环境,是改善投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我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确保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需要有一个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并能广泛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为此,我们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广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广西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指导下,制定本规划,并纳入南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这对于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府南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南宁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 本规划确定规划期为3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从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本规划对全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石漠化,防治酸雨,机动车尾气治理,噪声达标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土地、天然林、珍稀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水资源保护等。 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 南宁市地处南亚热带,广西南部偏西,在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2′~23°32′之间,属南亚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约1246毫米,常年平均气温21度左右。全市面积10029平方公里,辖兴宁、新城、永新、城北、江南五个城区以及郊区、邕宁县、武鸣县。1999年全市总人口281万,壮族占63%,市区人口为128万。

关于城市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环境的调查报告 设区市“城考”取得实质进展 【空气质量】20xx年,全省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10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93,比上年下降10.23%。秦皇岛、廊坊、承德、沧州、衡水、邢台、保定、张家口等8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增加3个。石家庄、唐山、邯郸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 【水环境】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平均为 82.58%,比20xx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8个城市超过了平均水平,其中秦皇岛、沧州、石家庄、唐山、衡水、邯郸、承德7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7.03%,比20xx年上升2.68个百分点,其中秦皇岛、邢台、邯郸、张家口等4市增幅较大,分别比上年提高14.26、9.55、9.3和8.39个百分点。 【医疗废物】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建成符合《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其中唐山、廊坊、邯郸3市经环保验收后稳定运行一年以上,张家口市20xx年12月通过环保验收,承德市未通过环保验收),比上年增加两个市,其余6个设区城市尚未建成,除衡

水外其他5市采用的是“非典”期间建设的焚烧处理设施进行处置。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承德、张家口、衡水等3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均在10%以上。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值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除邢台、衡水外,其余9个设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在85%以上,唐山、张家口等两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幅较大。 【绿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89%,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廊坊、秦皇岛、唐山、邯郸、承德、石家庄、邢台等7个城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比上年增加了两个城市。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11个设区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平均为80.71%,比上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廊坊、邢台、唐山等3个城市的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超过了85%。 县级“城考”指标有较大进步 20xx年,22个县级城市中13个城市上报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9个上报了手动监测数据,安国、高碑店两市20xx年新建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投入运行。依据监测结果,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县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县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研究 1.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 2.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正确认识滦县的生态条件、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和治理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环境同社会、经济、生活一起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之中,建成“生态滦县”、“和谐滦县”、“宜居城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绿色空间;滦县 中图分类号: tu984.1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human being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ba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know the luan county ecological condition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ir existed problem, and ascertaining the strategic goal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orking out the measure suiting the actual protection and recovery and govern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rmoni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ity develop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mel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城市环境调查情况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2004年我国共有建制城市661个,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而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41.7%。 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了2004年的41.7%,11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城市对我国GDP的贡献为65.5%。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并非广为人知的事实是:世界十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当中有一半已落入了中国的版图之内,更加触目惊心的事实是:1/3的中国地区降过酸雨、七大中国河流中有一半污染严重、1/4的中国居民没有清洁的饮水源、1/3的城市人不得不呼吸着污浊的空气、经过环保处理的城市垃圾只占不到20%的少数。环境污染也提高了生产成本,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到15%,而人民的健康代价更是无法估算。单只在北京,70%至80%的癌症病因与环境有关,尤其是肺癌,已经成为居民的第一大死因。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关题: 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球。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 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战略环境分析简介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概述 一、外部环境研究的必要性 现代管理把企业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对于企业外部的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力量统称为外部环境。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环境中从事活动的,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必然会影响组织活的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 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它既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也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起着制约的作用。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资源都需要从属于外部环境的去获取。任何企业,无论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服务,它们都只能根据外部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来决定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向。与此同时,企业利用上述资源经过自身的转换产生出产品和劳务,也要在外部市场上进行销售。那么在生产之前和生产过程中,企业就必须考虑到这些产品能否被用户所接受,是否受市场欢迎。 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环境,其本身又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假如环境是静态不变的,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因为,静态的环境即使影响再大,通过多次仔细地研究也总可以把握它的特点,而且一旦把握了就可以一劳永逸。然而,外部环境却是常常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的。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两种性质不同的影响:一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机会,二是可能会对企业生存造成威胁。这样,企业要谋求继续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研究和认识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了解今天外部环境的特点,而且可以使其认识到外部环境是如何从昨天演变到今天的,从其中发现

外部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以便在此基础上估计和预测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趋势。这样,企业就可以敏锐地发现、预见到机会和威胁,进而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利用机会,避开威胁,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还可以发挥企业的影响力,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环境,或促使环境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外部环境的构成 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着直接而且重要影响的因素,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层面。通常,按照环境因素是对所有相关企业都产生影响还是仅对特定企业具有影响而将企业的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微观环境。本章将着重分析影响企业战略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 宏观环境也就是企业活动所处的大环境,主要由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等因素构成,即PEST分析。宏观环境对处在该环境中的所有相关组织都会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通常间接地、潜在地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其作用却是根本的、深远的。 行业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直接的外部因素,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行业是由一些企业构成的群体,它们的产品有着众多相同的属性,以至于它们为了争取同样的一个买方群体而展开激烈的竞争。行业之间在经济特性和竞争环境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有的行业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而有的行业才刚刚兴起,它们当前规模、将来的总容量和市场增长率都十分不同;在一个行业中,各种竞争力量可能比较“温柔”,而在另一个行业中,竞争却是你死我活的。而且,行业中的差别还体现在对价格、产品质量、性能特色、服务、广告和促销、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文如下: 生态环境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基本条件,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得基础。保护与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得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得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就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得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这项跨世纪得宏伟工程,既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得伟大壮举,也就是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得实际行动与对世界文明作出得重要贡献。为此,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得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实际出发,本规划仅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建设得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 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大量宝贵得经验。特别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与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得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得发展阶段。40多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06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十三点九二(按郁闭度大于0、3计算,如按国际通行得郁闭度大于0、2计算,相当于百分之十五点二五)。建成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与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人工种草与改良草地保留面积1482万公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得各种努力正在并将继续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得影响。但就是,应当清醒地瞧到,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得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得百分之三十八。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得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得速度扩展。 ——大面积得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得损失。 ——草地退化、沙化与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得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得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得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得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得平均水平。 日益恶化得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就是加剧贫困程度。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得地区。恶劣得生态环境就是当地群众贫困得主要根源。二就是加剧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影响我国得可持续发展。三就是加剧自然灾害得发生。由于降雨量减少与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

城市环境说明文全新五篇

城市环境说明文1 如今,人类的生活水平正在大幅度提高,而城市环境污染却愈加严重,正是因此,人类光顾医院的次数愈加频繁,我对人们居住环境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查: 一、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每天大街小巷都会有来来往往的车辆,人们可能不会重视,但又有谁会想到车辆的繁多不仅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更让地球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废毒气,以导致人们小则咳嗽,大则肺癌。我家附近有个造纸厂,每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我们常常看到造纸厂上空无烟滚滚,烟囱里冒出的云烟,大多是毒气,难闻之极,甚至导致我们患上不治之症。 二、白色污染严重。据统计,近几年来,人们为了图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碗筷、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塑料袋……更令人气愤的是,人们不仅大量使用,而且到处乱扔。街头巷尾,到处可以见到人们遗弃的塑料袋;菜市场内。 城市环境说明文2 现在,地球比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高楼林立,崭新的车辆在公路上飞驰,人们穿戴一新。可是,地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变化足以让任何政洁家挠头。 以前,地球是多么美啊!蓝天碧海,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四处都是仙境。可人类无限制的砍伐树木,环境一天天地恶化,“楼兰之死”就是给人类的一个警示。楼兰是古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在汉朝时,城里有树,有塔,有河,店铺相连,客商云集,旁边还有罗布泊,一片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可如今,繁荣之地只剩下一片废墟,湖泊已经干枯,经专家考证,是由于风吹雨淋加上人为破坏导致了植物的灭绝。 然而这并没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接着又有了“黄河决堤”“北京沙尘暴”等事件,全地球土地面积有三分之一都已经是沙漠了。 城市环境说明文3 地球,她是人类的母亲,她是人类生活的起源,她无私地抚育着我们,使我们能在这个得天无厚的星球里生活,地球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

2.国际战略环境

第二章 战略环境 一、填空题 1.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战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_______和_______两国既是我国的陆上邻国,又是海上邻国。 4._______市是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同时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管辖海 域最大的市。 5.我国海上领土有_______万平方公里。 6.目前对我国安全环境构成了综合性影响的国家是_______。 7.世界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两大地缘战略区。 8.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 9.我国_______海域被称为“第二个中东”,_______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10.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 类。 11.中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判断题 1.目前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仍然很低。 ( ) 2.研究战略环境只考虑国际因素,不需要考虑国内因素。 ( ) 3.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都是中国固有领土。 ( ) 4.我国新安全观核的心思想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 ) 5.当今世界军事格局为“一超多强”。 ( ) 6.“9.11事件”后,美国忙于反恐,因而对我国国家安全不构成威胁。( ) 三、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是_______。 ( ) A.2.2万余公里 B.1.8万公里 C.14万余公里 D.4万余公里 2.当前,中日关系中最敏感和最有争议的问题是_______。 ( ) A.南沙群岛争端 B.钓鱼岛争端 C.北方四岛争端 D.台湾问题 3.目前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 ( ) A.越南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 4.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是指 ( ) A.国际环境 B.地理环境 C.战略环境 D.国内环境 5.中印边界线从未正式划定,至今印度在东段边境非法占领我国领土 ___平方公里。( ) A.13万 B.6万 C.15万 D.9万 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 还拥有_____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 ) A.200 B.250 C.300 D.350 四、多项选择题 1.影响战略环境的国内因素有_______。 ( ) A.地理环境 B.政治环境 C.综合国力 D.传统文化 2.战略的要素包括_________。 ( ) A.战略目的 B.战略方针 C.战略力量 D.战略手段 3.战略的特点有_________。 ( ) A.全局性 B.对抗性 C.谋略性 D.稳定性 4. 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等几类。 ( )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概述 (教案) 目的要求:了解战略的基本涵义,弄清战略的演变、基本要素和主要类型,把握国内战略环境和国际战略环境的 现状,加深对世界安全形势的认识,增强国家安全 意识。 主要内容:一、战略 二、战略环境 三、国际战略 四、世界安全形势 教学重点:战略环境、世界安全形势 教学时间:4课时(本教案按4课时设计,任课老师视情掌握) 一个国家进行战争、建设国防、发展经济,包括从事各项事业,都必须制定完备的、符合实际的战略,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高明的战略不仅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在无形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战略的制定离不开客观环境。历史证明,国家的战略要想成功,必须既符合“天时”,又符合“地利”和“人和”。否则,不管是多么宏大,都不可避免地最终要失败。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指的就是战略环境。战略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它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国家的战略选择,战略选择又反作用于战略环境。一个国家的公民,关心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形成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也必须关注并准确把握本国所处的战略环境。 今天,我们就围绕国家战略环境这一主题,讲四个问题:▲一、战略;▲二、战略环境,包括国内战略环境和国际战略环境,主要介绍国际战略环境;三、国际战略;▲四、中国对世界安全形势的认识。其中,战略环境与世界安全形势是本课的重点。 ▲一、战略▲●封面:字幕、画面。以世界轮廓图为背景,饰以军人、海陆空主战武器装备渲染安全环境氛围 ▲字幕:加粗部分对齐上屏 ▲字幕

研究战略环境是为战略服务的。战略这个概念现在到处都在用,其实在其本源上只与军事和国防,特别是战争相联系。我们这里所讲的战略,首先是指国家的战略,其次要回归它的本源,也就是主要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审视战略。 ▲(一)战略概念的演变 战略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而且是一个古老的观念。最初,战略指的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谋略,仅限于军事领域,后发展为大战略。公元579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毛莱斯为训练高级将领,编写了一本教材,命名为“strategicom”,英文就是“▲strategy ”,德文是“strategie”,法文是“strategie”。在日文中,与之对应的是“▲战略”和“政略”,“Strategicom”的词根为“strategos”,意思为将军(general),“Strategicom”的意思就是将军之学,即所谓的“将道”( generalship )。探寻欧美国家语言的语源,这些词都来自●古希腊语中“strategia(otpatyryua) ”。“strategia”是从古希腊语中“strategos (otpatyryua)”(为将军之意)派生出来的,战略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作战用兵之术。 自从罗马帝国衰亡、西方进入中世纪后,所有这些发源于希腊的名词和观念都已为人所遗忘,直到千余年后才又出现。1770年,法国人梅齐乐在翻译毛里斯的Strategicom一书时,根据其书名创造出“Strategy”一词,并于1777年在自己所著的《战争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19世纪末,日本人将西方的“Strategy”一词翻译成汉语“战略”,后由中国留日学生传回国内。在我国,“战略”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历史学家司马彪以此为名所著的《战略》一书,这部书后来散佚。公元4世纪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曾引用了《战略》一书的内容,说明在南北朝时《战略》一书是流行的。后来又出现过几部以战略为书名的著作,但大多亡佚。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只有明代茅元仪的《廿一史战略考》。除了书名外,战略作为概念使用,最早出现在《宋书》“▲●授以兵经战略”中。检索二十五史,可以发现▲字幕 ▲●字幕:战略中英文词,配拜占庭帝国、古希腊地图或相关人物像 ▲●字幕,配《宋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第一章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述 1.如何理解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P3)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应用生态学原理,从整体上研究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安排人类各项建设活动,从而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的和谐。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传统的规划思维相比,具有一下几方面的不同。 ①以人为本。 ②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 ③规划标准从量到序。 ④规划目标从优到适。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异同。(P5) 环境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应用各种科学技术信息,在预测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基础上,为达到预期的环境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监测,评价,控制,治理,管理等,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仅关注区域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消耗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也关注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等的变化和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还考虑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

城市环境概论期末复习整理1

1.环境艺术设计的主旨:环境艺术设计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其主旨就是以人这个主体为核心,创造一个能够符合人们生活的,具有一定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既满足功能要求,而且能带给人以愉悦的心理感受和激发健康灵性,既满足精神需求的空间环境,同时也能够沟通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欢愉的情感,建立起一个美好的人类生存家园。P004 2.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发展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P007 3.环境的内容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经设计改造而成为人工环境。作为人工环境的环境艺术的基本内容,大致是以空间的存在形式分为建筑内部环境和建筑外部环境。P008 4.城市规划要素:城市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和计划城市发展的性质、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拟定建设的规模、标准和用地要求,制定城市各组成部分的用地规划也布局,以及城市的形态和风貌等。城市规划必须依照国家的建设方针、经济计划。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和基础,以及经济的可能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P009 5.室内设计要素:室内设计就是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不仅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建筑空间的灵魂。其设计主要是依据建筑物的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的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则,创造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双重需要的理想内部空间环境。这里所说的内部空间虽然主要指建筑内部空间,但也包括火车、轮船、飞机等的内部空间。室内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室内空间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和室内物理环境设计这四个方面。P010 6景观设计要素:景观设计就是对建筑的外部空间进行的设计,所谓外部空间是泛指由尸体构建为何的室内空间之外的一切活动场所,如街道、广场、庭院、游园、绿地等可供人们日常活动的空间。P010 7.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作,它不同于作为整体外部空间设计的景观设计,而是相对独立的艺术设计创作,如雕塑、壁画、主题艺术等作品,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体现着城市的精神文化面貌。以上诸要素是环境艺术内容的组成部分。然而环境艺术从狭义上讲,其内容仍然可以理解为事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来界定的,即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她们是整个环境系统中的两个分支,她们是彼此相互依托、相铺相成的互补空间。P011 8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特征。.环境艺术是自然与人工的结合:自然环境是个及其复杂丰富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山川。河流等一切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自然环境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描写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但人们并不满足于此,还要通过人工艺术创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欣赏对象。这个创造以自然环境的存在为前提,它或只是对自然进行加工提炼,或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人工的艺术创造,从而达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P017 9.环境艺术是空间与时间的结合:环境艺术虽与一般狭义的“美术”所指称的独立存在的绘画和雕刻同属于空间的造型艺术,但与它们的欣赏方式又有区别,而却与音乐不期而遇,也具有时间艺术的性质。人们通过视觉感知一个静止而连续的空间,而空间的感知需要十点的持续移动。P018 第二章(有重点P81-- P99) 第二章重点需要记住的建筑和建筑风格(我把页数标出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在书上仔细看下、还有图,文字太多图还弄不上。我建议最后复习这章、、、) 1.古埃及P023。 2.古希腊与古罗马P032. 3.帕提农神庙P034。 4.拜占庭P038。 5.哥特式P036。 6.日本P048。 7.巴洛克P056。 8.洛可可P061。 9.民居四合院P069。10.“工艺美术”运动P075 11.“新艺术”运动P076。12.(两个重点人物)风格派的核心是画家蒙德里安和设计师里特威德P082。 13.包豪斯P083。 第三章(重点)老师说要理解性的全章都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