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案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案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案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案

物质的量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以概念学习为主导,通过学习学会接受新概念并熟练运用。“物质的量”所占篇幅不过是课本中的一页,但有关“物质的量”的应用却贯穿整个高中学习,是学生计算方法和思维上的一大转变。本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介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但直观思维在他们的学习中仍占据重要部分,所以对微观世界的计量这个新的知识点比较陌生,并且比较难以理解,但他们已经具备了联系宏观人是微观的能力,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3.能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能解释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熟练运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从已有的相似概念迁移形成物质的量概念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问题——建构的模式,化静态为动态,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形成过程,学会概念学习的常用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多种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体会到化学微观表征的重要意义并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养成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概念系统中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

量等概念及相互转换关系。

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五、教法方法

教法:实例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媒体与课型

教学媒体:完全相同的回形针若干(300枚以上)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景

引入新课【引入】回形针是我们平时

常用的办公用品,现在需要

100枚回形针,装订文件。请

两位同学分别从甲、乙两个盒

子中拿出100枚大头针。

说明:其中甲为小盒装(一小盒

20枚),乙为散装。请问谁能

更快的拿出100个来?

学生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化

零为整带来的方便。

很快回答:学生甲快

以学生日

常生活物

品引入新

课,增强的

学习热情,

激发学习

兴趣。

【问题】为什么甲的快呢?

在上述计量回形针的过程

中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转

化思想呢?

学生讨论得出,化零为整的思想。

通常以一定单位集合体来计量。

激发疑问,

引起学生

的思考。

【深入思考】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应用到这

种思想?

学生举例,购买一令纸张、一打啤

酒、一盒香烟等等,

回归生活,

在生活发

现科学思

想,学会总

结,加深理

解。

【问题】

1、生活中,我们如何购买食盐?

2、为什么不买一颗或几粒食

盐?

买食盐是论斤论两,如买1斤食盐。

原因是面粉颗粒的质量太小,买“大

量”的面粉更方便。

【总结】“回形针”的记数

思想是将零散的部分用一个集

合体来计量,“买食盐”的记数

思路是将微小的不可直接称量

的物体(食盐)集合成大量可称

的质量。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启

示我们,在记数时有时要采取

“集合”的思想:即将部分集

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记

数思想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

学生由生

活经验了

解科学的

一种思路,

为构建如

何记数微

观粒子作

合成整体(化零为整)、微小汇

成多数。

铺垫。

新知识学习过程【多媒体展示】给出水分子的

微观模拟图,一滴水(约

0.05g)含有的水分子数约为

17万万亿个。

【问题】那我们如何“数”水

分子?

引导学生类比联想:“就像生活

中的计量一样,化学中也要知

道微粒的数目。但是不同的是

构成物质的微粒太小而且数目

更加巨大,所以显然不能逐一

计数微观粒子。

【问题】如何“数”这么这么

多的微观粒子

方法一:一秒钟数两个水分子,

一年按365天计

方法二:采取“集合”思想记

数微观粒子,即将很多微粒

视为一个集合体,以此数微观

粒子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记数方法

思考生活中的计量思想与计量微

粒的方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迁移的

方法。

[回答] 约2.65×1013年

引导学生

现有认知

扩展和迁

移,将生活

中的计量

思想迁移

到化学计

量中。

学生已经

接受用“集

合思想”记

数微观粒

子,但对

“怎样数”

感到困惑,

这为引入

阿佛加德

罗常数作

铺垫。【问题】那选择“集合”的标

准是多少?选择100个、10000

个还是多少做标准?

【学生困惑】应该选择多少为一个

集合标准来“数”微观粒子呢?多大

的集合体才是合适的呢?

初中我们学过的一个化学方程

式:

【问题】从质(物质)和量(宏

观和微观)的角度,描述该化学

方程式的含义。

学生讨论后回答

C-12是相

原子质量

的标

准。选择有

碳的化学

方程

式。为新知

的学习作

垫。

【发现问题】我们在实验室中

可以用器具称量12g碳,但是

却难以称量1个碳原子。

学生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12 g碳、

32 g氧气、44 g二氧化碳所含微粒

数是多少? 寻找数据支持。解决自

让学

生体验发

现问题、分燃

C + O2 = CO2

那么可称量的物质与难以称量原子或分子有什么联系呢?能不能与生活中的计量类比,用一定数目的粒子集合体来计量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如果可以,这个集合体的标准是多少?

【归纳问题】己提出的问题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

动态过程,

提高思维

能力,培养

科学的思

维方法。

【数据资料】

1999年巴西和美国科学家发明了能够称量10-17kg的物体的“纳米秤”。能够称量单个病毒的质量。随后德国科学家研制出能称量单

个原子的“纳米秤”。一个12C 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计算]算出12克碳含有多少个碳原

子、32克氧分子含有多少个氧气分

子。

碳原子数=12克/一个碳原子质量

借助超真

空扫描隧

道显微镜

人类可以

控制原子,

“纳米秤”

称量原子。

使学生感

受科学的

神奇。

【解决问题】

再回到上面的问题:如果要“数”微观粒子(如水分子),以多大的“集合”标准去数比较合适?

理由是什么? 用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约

为6.02×1023)作为“集合”标准去

数比较合适。

理由:

选择这个标准的好处是“能将微粒

数、物质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或

相对分子质量联系起来”,即物质

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6.02×1023个

微粒的质量在数值上就是该物质的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应

用非常方便。

对开始提

出的问题

进行回答,

前后呼应,

使学生的

思维在发

散后收拢,

形成一个

完整的思

维过程,培

养科学思

维方法。

【进一步完善】

天文学用“光年”来表示恒星间的距离。6.02×1023这个数字很大,应用很不方便,怎样才能更方便呢?又能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联系起来? 把 6.02×1023作为一个微粒看作一个集合体,建立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

1971年国际第14届计量大会通过了“增加一个基本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和它的单位摩尔”,来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多媒体展示】及时呈现规范化的概念,对学

物理意义物理量名

(符号) 单位名称

(符号)

单位标准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将0.012kg12C中

所含的碳原子数

(约为 6.02×

1023)定为l mol

生的发散

思维适当

的给予肯

定和归纳

总结,帮助

学生巩固

知识,完成

概念构建。

【板书】

一、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

1.定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是n。

2.意义:将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指物质的数量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一个基本物理量

D.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多少的单位

2.如果lg大米有40粒,地球上约有60亿人,人均每年消耗大米250kg。那么6.02×1023粒大米可以供全世界的人使用多少年?(答案100万年,计算过程由学生课后完成) 通过学生自己分析,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促进能力的提高。

【板书】

3.说明:

①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是一个专有名词,由固定字数组成,不能分割、不能增减。

③符号为n

④微粒是指:分子、原子、离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

【主板书】

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e)

1.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简称摩

2.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这一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

3.使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通常表示为:数+单位+微粒名称(一般用化学式)【副板书】 1mol H 1mol H

2

1mol NaOH 1mol OH-

三、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1mol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ⅹ1023,为了纪念化学家阿佛加德罗,就把6.02ⅹ1023mol-1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副板书】及时对

6.02ⅹ1023

与各量之

间的关系

进行辨析,

并给网络图,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主板书】概念之间的关系

强调运用,突出量之间的关系

【问题】

1.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怎么用?物质的量怎样联系的宏观质量和微观数量?

概念之间的关系 【主板书】

3.1molH 2O 与1molAl 的质量哪一个大?分别是多少?

[回答]是为了在“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更深入地研究化学反应

发现自己认知结构尚未完善,联系的桥梁有待完善,提出对“摩尔质量”的学习需求。

一系列良

好的问题情境,加深对物质的量与其它概念的联系的理解。 对于实际问题,学生急切解决,通过类比迁移,学生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 【主板书】

四、摩尔质量(molar mass )

1.符号为M ,单位为g/mol (或g·mol -1

)。 2. 概念间的关系:

)

()()(1

m ol n g m m ol g M =

?

3. 意义:测定质量即可得到微粒数目

与前面得出物质的量过程相互映证,进一步巩对概念的理解,同时物理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加深理解

4.摩尔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如:Mg的摩尔质量是24g/mol

所以,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相同,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物质的量(n)就像一座桥将微

观的微粒数量(N)和宏观的质量(m)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我们可以通过易于称量的宏观质量知道其所含有微粒数,在化学反应中更好的控制反应。学生自己总结完善概念图

通过概念

图进一步

加深学生

的认识,理

解物质的

量联系宏

观与微观

的桥梁作

用。

课堂总结【总结】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总结、反思】在知识形

成过程中,

养成科学

态度,获得

学习知识

的方法。

布置作业【作业】0.3molO

2

的质量是

___g,含有的氧分子数目是___个。它所含有的分子数与

___molO

3

含有的分子数相等;

它所含有的原子数与___molO

3含有的原子数相等。

附录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定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是n。

2.意义:将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

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e)

1.符号为mol ,简称摩

2.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

3.使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

三、阿伏伽德罗常数

约为6.02ⅹ1023,符号 N A

四、摩尔质量

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 ,单位为g/mol (或g·mol -1)。

2. 概念间的关系:

)

()()(1

m ol n g m m ol g M =

?

3. 意义:测定质量即可得到微粒数目

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概念图: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刘小凤)

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云门中学刘小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演绎、归纳、推理的能力。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2)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3)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讨论中学会相互协作、相互欣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杯水。请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物理量来描述有多少水呢?请同学们从多角度来分析。 [生]展开分析讨论。 质量,体积,水分子的个数…… [师]引导学生回答,水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称量,水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量取。那么水分子的个数呢?可以直接用仪器测量吗?如果不能直接测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激思]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讨论,提出研究方案] 不能直接用仪器测量,但如果已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通过计算求出一定质量的水中所含水分子的个数。 [师生评价] 同学们提出的方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完成。 已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2.988×10- 23 g [学生练习]略 [师]我们注意到,我们是用已知的水分子的质量来计算的,那么,我们在实验室中能否称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呢?其他的微观粒子也是如此,那么如果没有已知一个微粒的质量,我们

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4.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5.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方法】讲解、比较、练习、实验、归纳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运算。第二课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与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第三课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容量瓶(500 mL)、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滤纸、Na2CO3固体、蒸馏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引言] 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使用溶液。溶液的浓稀程度我们用浓度来表示。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便是其中的一种。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 板书] 第一节物质的量浓度( 第一课时) 一、物质的量浓度 [ 问] 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呢?请大家阅读课本55 页第一部分内容“物质的量浓度”后回答。 [ 学生阅读,总结] [ 师] 请大家用准确的语言叙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说 出它的符号是什么? [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B)

高中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第1单元 课时2 物质的量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初步学会定量的研究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联系,能 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体会定量 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三、设计思路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 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 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 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 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在进行关于摩 尔质量的计算教学时,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 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化学方程式H 2 + Cl 2 ==== 2HCl 的含义有哪些 物质的转化: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氯化氢。 微观粒子的数目: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结合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 质量关系:每2g 氢气和71g 氯气反应生成73g 氯化氢。 点燃

根据微观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g氢气和71g 氯气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个数目是多少呢由于这些微观粒子的质量都很小,这个数字很大,经测定约为×1023个,科学家将其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为×1023 mol-1。 符号为N A 如此庞大的数字使用和计算都不是非常方便,因此科学家将×1023个微粒作为一个集合体,称为1 mol。这样就将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客观存在、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练习] 1 mol H 约含氢分子。 2 1 mol H约含个氢原子。 2-约含个硫酸根离子。 1 mol SO 4 从上面的练习可知,摩尔是一个单位,可以用来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克是质量的单位,米是长度的单位,那么摩尔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呢这个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多少,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1023个。 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单位mol-1。 物质的量只规定了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但并没规定粒子种类,所以,使用摩尔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 练习: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氢×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 B. 1 molCO 2 C. 1 mol小米×小米不是微观粒子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练习: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含多少摩尔氢分子 (1)×1024个H 2 (2) 5 mol O 中有多少个氧分子 2

物质的量教学案

02 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单位米千克秒摩尔安培开尔文坎德拉 符号m kg s mol A K cd 在化学反应中的微粒质量很小但数目很大,如何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呢?所以引进一个新的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___________,表示 符号: 2、物质的量的单位:______,简称为_______,符号:_______(例:n(H2O)=1mol) 1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相同。使用物质的量的注意点: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E.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mol-1 F.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G.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 【归纳】 4、物质的量(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引入】(提问式引入)课件展示:想一想? 1.你知道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在称象时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化整为零,化大为小) 2..已知托盘天平的最小刻度为0.1克,你能用它称量一粒大米的质量 吗?你的主导思想又是什么?(积小成大,聚微为宏) 深入到化学: 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 2Na+2H2O=2NaOH+H2↑ 质量:46g 36g 80g 2g 微粒数:? ? ? ? 课件展示:宏观?微观 (质量)(分子数) 【提问】要想找到微观粒子的个数与宏观质量之间的关系,应该用什么指导思想?

【讲解】科学上采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板书】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物质的量的定义是什么? 一、物质的量 1、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是n,其单位 是摩尔,简称(mol)。 【提问】: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学生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 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课件展示: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浓度 教案

高一化学备课组材料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 许德聪 一、教材分析: 1、在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必须能够领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加水稀释以及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还有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四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实物展示、问题探讨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多种手段,并将生活中各种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优质课教案

教学设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姓名:王雪 §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执教人:王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领会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言]生活中买米,建筑中买沙子,为什么不用“粒”来计量呢? 用“粒”计量,数目太大,也很不方便。 把很多米或沙子看成一个集体,一袋米,一吨沙子,这样算起来就方便多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杯水.请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物理量来描述有多少水呢?请同学们从多角度来分析 [生]展开分组讨论 质量、体积,水分子数...... 引导学生回答,水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称量,水的体积可以用量筒量取。那么水分子的个数呢?可以直接用仪器测量吗?如果不能直接测量,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能不能像数铅笔一样一个一个的数呢? [生]不能,太多了。。。。。。 太小了。。。。。。 【投影】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案设计

物质的量一、教材简析与教材处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选自必修1专题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量》。他是高中阶段重要理论部分的内容之一,将贯穿今后学习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气体摩尔体积、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可以导出摩尔质量、的全过程,物质的量浓度等许多在化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基本概念。因此,物质的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B、通过联系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能力与方法目标(2通过体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该你那的形成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 、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A 、养成自然学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B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集合粒子、A在“物质的量”教学中,隐含着这种思想:粒子粒子,即把单个粒子的称量转化为粒子集合的称量,从而间接地求出单个粒子的质量。以“称量一粒米”为背景,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设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 具体思路: 如何称量一粒米的质量学生提出可能的答案归纳处理粒子计算方法 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联系其他物理量掌握微粒数的计算 提出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 B、物质的量对学生来说是个全然陌生的概念,以旧的物理量引入,进入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命题网络。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习概念的能 力。. 引 入物质的量的概回忆原有的物理 掌握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强调概念的内涵 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引入摩尔质量的概念 三、主要教学程序设计)物质的量的引入(1情景1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量教案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量教案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 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粒子符号物质的 式量每个粒子的质量 (g/个)1摩尔物质含有的 粒子数(个)1摩尔物质质量 (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个。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个铁原子,是56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个硫酸分子,是98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的式量是23。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案

物质的量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以概念学习为主导,通过学习学会接受新概念并熟练运用。“物质的量”所占篇幅不过是课本中的一页,但有关“物质的量”的应用却贯穿整个高中学习,是学生计算方法和思维上的一大转变。本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介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但直观思维在他们的学习中仍占据重要部分,所以对微观世界的计量这个新的知识点比较陌生,并且比较难以理解,但他们已经具备了联系宏观人是微观的能力,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3.能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能解释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熟练运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从已有的相似概念迁移形成物质的量概念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提高归纳 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问题——建构的模式,化静态为动态,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形 成过程,学会概念学习的常用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多种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体会到化学微观表征的重要意义并在获得 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养成求真务实、 大胆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概念系统中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 概念及相互转换关系。 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五、教法方法 教法:实例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媒体与课型 教学媒体:完全相同的回形针若干(300枚以上)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物质的量浓度精品教案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引入:我们知道溶液有浓、稀之分,那么如何定量的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呢? 学生回忆:用浓度,在初中学过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浓度。 板书: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此处的书写注意和物质的量浓度形成对比关系,以表格形式出现) 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表达式: 特点: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讲述:在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有不便之处。例如:在科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在使用溶液时,一般都量取溶液的体积,而较少去称量其质量。此外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质量关系要简单多了。所以有必要学习另外一种表示浓度的方法。是用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表示的。本节就学习这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 B表示,单位mol/L或mol/m3 表达式: 讲解:注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对比。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或m3。 微机演示:物质的量浓度 投影练习: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参考答案:0.5mol/L;2mol/L;2mol/L;49g) 讨论: 1.将342gC12H22O11(蔗糖)溶解在1L水中,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 2.从1L浓度为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这100mL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哪些量变化了,哪些量没变? (1.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而不是单位体积的溶剂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所取溶液的浓度不变。例如:日常生活中从一大杯盐水中倒出一小杯,盐水的浓度不变。对比取出液和原溶液,浓度没变,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小了,溶质的质量变了。溶液的体积变小了。就象大杯中的盐多,小杯中的盐少。)板书: 特点: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过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如何计算呢? 提问: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微粒个数相同吗? 由于体积和浓度相同,因此酒精和蔗糖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都是非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分子,因此分子个数相同。 追问:那么对于强电解质呢?例如:1mol/L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各1L,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吗?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数目是多少,相同吗? 板书:NaCl=Na+ + Cl - 1mol 1mol 1mol MgCl2=Mg2+ + 2Cl- 1mol 1mol 2mol 分析: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都是1mol,由于都是强电解质,溶于水会全部电离成离子。其中钠离子和镁离子的数目相同,而氯离子数目不同。 小结:对于非电解质,同体积同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的分子数目相同;对于强电解质,同体积同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离子的数目不一定相同。 板书设计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 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 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 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强调解题规范化,单 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 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关 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高一上册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doc

高一上册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特别是一份优秀的化学教案是教师课堂讲授的高度浓缩,是化学教师设计课堂的综合体现。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1、在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必须能够领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加水稀释以及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还有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四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

纳、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实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教案 一、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二、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过程与方法: 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 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在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请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啊?学生答: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嗯,是这样的!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那么这些粒子之间有什么 共同点呢?学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 对!它们都很小!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但是这些微粒都太小,显然我们是不能一个一个将它们取出来进行反应吧!那大家告诉我,在实验室里我们是怎 样取用物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啊?学生答:天平称固体的质量,量 筒量液体的体积。嗯,虽然我们说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微 利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称取一定质量(g)或者量取一定体积(mL)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粒子的数目和物质宏观的质量或者体积之 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 这种联系!板书课题:物质的量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小麻烦,现在老师的粉笔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买一些。可是粉笔好小啊,一支支的数好麻烦啊!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学生答:买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物质的量浓度

高三一轮复习: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考纲要求] 1.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3.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4.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知识梳理】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 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溶质的单位 mol g 溶液的单位 L g 计算公式 c =n V w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 特别提醒 这里V 是溶液的体积,它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 深度思考 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 答案 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100 g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 g 硫酸铜溶质。 (2) mol·L -1 NaCl 溶液中的 mol·L - 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1 L 该NaCl 溶液中所含NaCl 的物质的量是 mol 。 (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 mL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NaCl 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填空 (1)将Na 加入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 (2)将Na 2O 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__; (3)将CuSO 4·5H2O 溶于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 (4)将SO 3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

【典型例题、思维建模】 题组一 根据cB =nB V 的计算 1.将10.6 g Na 2CO 3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 (1)该溶液中Na 2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溶液中Na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 固体,使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1(假设溶液 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 的质量为__________,Cl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在80 g 密度为d g·cm -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 3+ ,则此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 - 1)为 ( ) d d d d 题组二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3.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 ,溶液密度为d g·cm - 3,质量分数为w ,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 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 。 (1)用w 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m 、V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w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c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硫酸镁溶液500 mL ,它的密度是1.20 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B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1 C .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 D .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思维建模】 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的一般方法 (1)由定义出发,运用守恒(溶质守恒、溶剂守恒等)及公式:c =n V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2)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三者之间的转换时,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假设法,使问题简单化。 例如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w ,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 1,求物质的量浓度c 。 我们可以假设溶液为1 L ,所以溶液质量为1×1 000×ρ g ,溶质的质量为1× 1 000×ρ×w g ,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 000ρw M mol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度c =1 000ρw M mol·L -1。 题组三 关于气体溶质的计算 5.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 - 1)溶于0.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 为ρ g·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 1)为 ( ) 240) 000Vρ,?MV +2 240?) D .1 000 VρM(MV +2 240) 6.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mL -1,质量分数为w ,其中含有NH +4的物质的量是b 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w =a ρV -a ×100%

物质的量教案(第一课时)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和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 2、通过学习,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 【道德情感目标】在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难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讨论法、归纳法 〖引入〗思考并讨论: 1、 问题1:一个个的水分子看得见吗?数得出吗?问题2:怎么比较谁喝的水多? 2、我们在初中学过了化学方程式,你能说出一个具体的化学方程式所代表的意义吗? ,方程式中的系数2是什么意义?我们如何取用二个碳原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反应? 〖讲解〗显然,我们能够很快想到可以用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为此,

国际科学界引进了“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物理量(n),其单位为摩尔(mol),简称为摩。〖阅读〗P12资料卡片 〖过渡〗那么到底用多少粒子作为一个集体最为合适呢? 〖活动〗参照P11表格中的数据,学生进行猜想。 〖设问〗科学家选择了6.02×1023这样的近似数据,用此数据的优点是什么呢? 大量实验证明,约6.02×1023个粒子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我们就把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集体计量为1mol,也就是说1 mol任何粒子所含粒子数约为6.02×1023个,这里的粒子集体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也可以是电子、质子、中子等,但不可以是宏观物体。 〖举例〗1 molFe、1 molO2、1 molNa+、1molSO42—、2molH2O 指出注意事项:使用摩尔作为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 〖讲解〗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对6.02×1023这个数据的得出,有着很大的贡献,故用其名字来表示该常数,以示纪念,即将6.02×1023 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 〖归纳〗归纳得出公式:粒子数N=n?N A 〖练习〗 5molH2SO4中含有的分子个数是多少?原子总数是多少?氧原子个数是多少? 1、0.5 molNa2SO4中含有________mol Na+;_________SO42-;___________mol O。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质量的H2和Cl2相比,H2的分子数较多。 B:1 mol 大米含有6.02 ×1023米粒。 C: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D:1 mol Na变成Na+失去的电子数为 6.02 ×1023个。 3、有如下物质,按要示填空: ①0.7 mol HCl ②0.2 mol NH3③3.01×1023 H2O ④6.02×1022CH4 比较上述物质所含分子数的多少,按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比较上述物质所含原子数的多少,按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比较上述物质所含H原子数的多少,按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高中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第1单元 课时2 物质的量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初步学会定量的研究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联系,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三、设计思路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在进行关于摩尔质量的计算教学时,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化学方程式H 2 + Cl 2 ==== 2HCl 的含义有哪些 物质的转化: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氯化氢。 微观粒子的数目: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结合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 质量关系:每2g 氢气和71g 氯气反应生成73g 氯化氢。 点燃

根据微观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g氢气和71g 氯气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个数目是多少呢由于这些微观粒子的质量都很小,这个数字很大,经测定约为×1023个,科学家将其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为×1023 mol-1。 符号为N A 如此庞大的数字使用和计算都不是非常方便,因此科学家将×1023个微粒作为一个集合体,称为1 mol。这样就将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客观存在、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练习] 1 mol H 约含氢分子。 2 1 mol H约含个氢原子。 2-约含个硫酸根离子。 1 mol SO 4 从上面的练习可知,摩尔是一个单位,可以用来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克是质量的单位,米是长度的单位,那么摩尔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呢这个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多少,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1023个。 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单位mol-1。 物质的量只规定了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但并没规定粒子种类,所以,使用摩尔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 练习: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氢×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 B. 1 molCO 2 C. 1 mol小米×小米不是微观粒子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练习: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含多少摩尔氢分子 (1)×1024个H 2 (2) 5 mol O 中有多少个氧分子 2

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说明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 一、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容分析 化学反应有很多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要定量研究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比较方便,在高中化学计算中更是离不开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在九年级学习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又一种新的浓度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不同点是:前者的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后者的溶质用质量表示;前者的单位是mol·L-1,后者是质量之比,单位为1;两者的最大区别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溶液,它们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而相同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的不同溶液,它们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因为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称量液体的质量在实际操作中是比较麻烦的,而且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粒子数目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有必要引入物质的量浓度。 本节课题目为“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因此,考虑到从“应用”的角度切入,所以从生活实际引入,引起学生的注意。作为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三部分,是在已经学习过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和关系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已知数据的单位,归纳出关系式,最终得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相关知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物质的量浓度是一种使用更方便、更广泛的浓度的表示方法。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学情分析 ⑴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过质量分数,知道溶液的浓度是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⑵学生在前两节学习了物质的两的有关概念和简单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