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衡传》原文和翻译准确好用

《张衡传》原文和翻译准确好用

张衡传

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淅川东)人,历史学家。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观礼,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

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思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精精妙地研究透了天文仪器的道理,制成了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细、明了。

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调动。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外面用篆体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枢纽,来拨动机件。外面雕有八条龙。龙口各衔着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正可接住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酒樽”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蛤蟆就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震动的龙头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符合,灵验如神。从典籍的记载来看,不曾有过这样的仪器。曾经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人们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于是大家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命令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官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治清明。(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杨烈妇传

《杨烈妇传》知识点 1.解释加横线的字: 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不知所为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侃率之以乘城 亟去有蜚箭集于侃之手力不足,死焉,职也。 贼气吞焉,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厥自兵兴项城为叛军困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杨氏当之矣赞曰凡人之情 与古人不殊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则人谁肯固矣( ) 其必济( )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辨行列和于姊姒,于卑幼有慈爱 虽古烈女,其何加焉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 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如逃,则谁守虽然,岁满则罢去 B、府库皆其财也夺贼之财而食其食 C、重赏以令死士有以弱弓射贼者 D、与之千钱使侃与贼言曰 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我)岁满则罢去 B、(杨氏)使侃与贼言曰 C、(你们)徒失利,无益也 D、中其帅,(帅)坠马死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县令,寇至当守——您是县令,敌人来到应该守卫 B、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守卫自己的县城 C、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项城的父老乡亲,坚持正义不被叛贼吓倒 D、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如其死在城上,不是比死在家中还要好吗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⑥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选择、文言现象、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姓名: 题型:【选择题】【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求闻之若此 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 D.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若无闻也 B.有闻而传之者 C.闻之于宋君 D.闻之,欣然规往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国人道之 C.闻之于宋君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D.闻之于宋君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 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 D.因往晓之。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得一人之使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可以 ..讲论文义 ..为师矣 B. 与儿女

C.其人舍然大喜 .. .. D.亦不能有所中伤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亡:同“无”,没有) B.奈何 ..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 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 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伤害)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 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 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 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 10、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11、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12、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按要求选择。 小王家的百货店要开张营业,朋友小张准备送一副对联表示祝贺,下列祝贺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开业大发财,一本致万利。 B. 广聚天下客,通吃八方财。 C.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D. 公平有德财源广,和气致祥生意兴。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按要求填空。 (1)故观于海者难为水,______。(《诸子喻山水》) (2)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苏轼《江城子》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写对亡妻的思念,周邦彦《苏幕遮》以类似手法写対故园的四年的句子是: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了各题。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这首词的词牌是______ A.水龙吟B.苏幕遮C.鹧鸪天D.踏莎行 (2)下列对本诗歌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本诗有序是有些景抒情,事、景、情有机融为一体。 B.本诗采取虚实结合的手法,有效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C.本诗层次清晰,“去岁”“今年”“几时”前后照应周密。 D.本诗语言华丽优美,充分表达了诗人真挚深沉的情感。 (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划线句。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4.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①共享,正在风靡世界。第一个因共享而兴业的公司是Airbnb.Uber、滴滴打车 创造了更大的成功。摩拜单车、ofo又成了新贵 ..。 ②共享令人向往,多半是因为共享是个自带天使光环,它俘获了人们的全部注意 力,令人们很难注意到支撑、打造和放大这个光环的三个支点,是三个毫无性感,甚至灰黑坚硬的关键字:供应、和。 ③在互联网发展的头二十年,互联网被默认为是一个需求端的革命,是用户红利 的大爆炸,是用户为用户创造红利、更多的用户创造更多的用户红利的过程和现象,专业黑话称之为“网络效应”。供应在这里更多扮演的是一个被动应答的角色,是被用户红利驱动而改变的,很多时候还是不情不愿的,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站

最新《杨烈妇传》原文和译文

《杨烈妇传》原文和译文 原文: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姊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族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渭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

(完整版)《杞人忧天》标准翻译及课文理解

部编版语文七上《寓言四则》第四则《杞人忧天》标准翻译及课文理解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g)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崩坠:崩塌陷落。亡:无,没有。 寄:依靠,依附。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果:如果。星宿:星辰,天上的星星。 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 积块:聚积的土块。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通“释”,解除、消除。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评价(现实意义) 在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之前,一个人提出任何疑问,其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本身无所谓错误。可是杞人成天为这个问题烦恼忧愁,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身心生活就不对了。未来有很多会发生和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成天只是担忧有什么用?关键是多学知识,了解自然,做好防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坐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相关信息。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应用(5分) 1.按要求填空。(3分) (1)故观于海者难为水,。(《诸子喻山水》) (2)可堪孤馆闭春寒,。(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苏轼《江城子》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写对亡妻的思念,周邦彦《苏幕遮》以类似手法写対故园的四年的句子 是:。 2.按要求选择。(2分) 小王家的百货店要开张营业,朋友小张准备送一副对联表示祝贺,下列祝贺语恰当的一项是: A.开业大发财,一本致万利。 B.广聚天下客,通吃八方财。 C.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D.公平有德财源广,和气致祥生意兴。。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3分) ①共享,正在风靡世界。第一个因共享而兴业的公司是AirbnB.Uber、滴滴打车创造 了更大的成功。摩拜单车、ofo又成了新贵 ..。。 ②共享令人向往,多半是因为共享是个自带天使光环,它俘获了人们的全部注意力,令人们很难注意到支撑、打造和放大这个光环的三个支点,是三个毫无性感,甚至灰黑坚硬的关键字:供应、和。 ③在互联网发展的头二十年,互联网被默认为是一个需求端的革命,是用户红利的大爆炸,是用户为用户创造红利、更多的用户创造更多的用户红利的过程和现象,专业黑话称之为“网络效应”。供应在这里更多扮演的是一个被动应答的角色,是被用户红利驱动而改变的,很多时候还是不情不愿的,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站在舞台中央、聚光灯下的是用户和用户红利。在这二十年中,供应是老旧的、苦恼的、步履蹒跚的、无所适从的、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及讲析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及讲析 小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正文:

高一语文读本文言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高一语文读本文言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指南录后序》 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 2.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3.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还可以用言词打动的。 4.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 5.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我自料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要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 6.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隐蔽踪迹,奔走草野,宿于露天,日日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 7.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号呼不应。 8.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9.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召公谏厉王弭谤》 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 3.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 4.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 5.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 6.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杨烈妇传》 1.力不足,死焉,职也。 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

杞人忧天课文译文完整版

杞人忧天课文译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g)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崩坠:崩塌陷落。亡:无,没有。 寄:依靠,依附。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果:如果。星宿:星辰,天上的星星。 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 积块:聚积的土块。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通“释”,解除、消除。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评价(现实意义)

《归去来兮辞 》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参考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可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人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诸子喻山水翻译不删

【原文1】 子曰:“譬如为山, 孔子说:“比如(用土)堆山, 未成一篑,(篑:音kuì,土筐) 只差一筐土就堆成, 判断句,标志“…….,……也” (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 譬如平地, 譬如平整土地, 虽覆一篑, 即使才倒下一筐, 进,吾往也。判断句,标志 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 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2】 上不天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

则下不遍覆, 那么就不能向下覆盖整个世界; 心不地 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 则物不必载。 通假字,“必”通“毕”,完全 那么就不能完全负载万物。 太山不立好恶, 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容纳),故能成其高; 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 江海不择小助, 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都能包容), 故能成其富。 所以能够形成它的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 (天地,名词作状语,像天地一样)(形,形体) 所以君主的气魄像天地那样宏大, 而万物备, 因而万物齐备; 历心于山海

(山海,名词作状语,像山海一样)心胸像山海那样宽广, 而国家富。 因而国家富足。 上无忿怒之毒, 君主没有因愤怒而残害臣民, 下无伏怨之患,(伏,潜伏) 臣民没有因积怨而产生对君主的祸患;上下交朴,(交,同;朴,纯朴)君主和臣民都返朴归真, 以道为舍。 把道作为归宿。 故长利积, 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 大功立, 巨大的功业建立了, 名成于前, 名望在生前树立, 德垂于后, 恩德在后世流传,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的一篇散文 ,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陶渊明(约 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 称靖节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 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未见其 术(3)。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4), 脱然有怀(5), 求之靡途(6)。 会有四方之事(7), 诸侯(8)以惠爱为德,家叔以(9)余贫苦,遂见(10)用于小邑。于时风波(11) 未静,心惮远役(12),彭泽(13)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4)。何则(15)?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15)。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17) 。 尝从人事 (18) , 皆口腹自役 (19) 。 于是怅然 (20) 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21), 当敛裳宵逝 (22)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3) , 情在骏奔(24),自免去职。仲秋(25)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26), 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27)十一月也 。 正文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 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 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 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 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

杞人忧天课文译文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g)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崩坠:崩塌陷落。亡:无,没有。 寄:依靠,依附。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果:如果。星宿:星辰,天上的星星。 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 积块:聚积的土块。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通“释”,解除、消除。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诸子喻山水》全文翻译Word版

诸子喻山水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孔子说:比如用土堆座山,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这时却停下来了,是我自己要停止的。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又比如在平地上堆一座山,即使才倒下一筐土,继续堆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论语·子罕》) 罕》) (譬(pì)如:比如。为(wéi)山:用土堆山。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便能成功。篑,盛土的竹筐。吾止也:判断句。是我自己停止的。平地:平整地面。“平地”后面有省略的成分。虽:连词,表假设。覆:倾出;倒出。进:前进;向前。这 里指继续倒土堆山。吾往也:判断句。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往,去,到。这里指去做继续堆土的事。子罕:是《论语》 的篇名,取自于“(《论语》子罕篇第九)”的第一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到利、命和仁”。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 上面如果没有辽阔的天空,那么下面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则物不毕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 那么万物就不能被全部包容。泰山对土石不存在什么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包容一切而成就自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己的高大;江海对溪流不加选择,哪怕是很小的帮助也高兴,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浩瀚。(遍覆:全部覆盖。遍,全部。毕载:全部承受。毕,统统;全部。载,承受。太山: 即泰山。立:存在。好恶(hàowù):喜好与嫌恶。小助:小的帮助。富:盛,多。 )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 所以君主让自己形体中的气魄寄托在天地间,那么万物就具备了,尽心在高山和大海间,那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么国家就富足了。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而产生对君主的祸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君主和臣民都反朴归真,把道作为归宿。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 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 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 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 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 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 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24〕 ! 既自以心为形役 〔25〕 , 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27〕,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28〕,载欣载奔〔29〕。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30〕, 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1〕。倚南窗 以寄傲〔32〕,审容膝之易安〔3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 流憩〔34〕,时矫首而遐观〔35〕。云无心以出岫〔36〕,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翳以将入〔37〕,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38〕?悦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或命巾车〔40〕,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41〕 , 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42〕,感吾生之行休〔43〕。 已矣乎〔44〕!寓形宇内复几时〔45〕,曷不委心任去留〔46〕?胡为乎遑 遑欲何之〔4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8〕。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 耔〔49〕。登东皋以舒啸〔50〕,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51〕,乐夫天 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译文

杨烈妇传原文和翻译

杨烈妇传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 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接着又将侵袭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lei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合。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 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官。作乱的人叛贼(进犯)到了,就应当守卫; 力不足,死焉,职也。 (即使,哪怕)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件事上,也是应尽的职责。 君如逃,则谁守?,” 您如果逃跑了,那么谁来守城?” 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lin皆其积也, 杨氏说:“假如您不守城,县城就会被叛贼得到, 粮仓里的粮食都成为他们积聚的了, 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库房里的财物都成为他们的了,百姓都成为他们的士兵,俘虏,国家还有什么呢?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夺取贼寇的财物,吃(夺得的)他们的粮食,用优厚的奖赏来使令不怕牺牲的勇士,看来一定会成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 于是他把官府中的差使、小吏和百姓召集到房厅里。 杨氏言曰:“县令城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杨氏说:“县官当然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职的年限满了就要离开,不像官吏百姓那样。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官吏、百姓是本地人,祖先坟墓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在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忠义品格而充当贼寇的人呢?” 众皆泣,许之。 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她拼死守城。 乃徇曰:“以瓦石中zhong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shi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于是杨氏宣布说:“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于是得到了几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城防守。 杨氏亲为之爨cuan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杨氏亲自烧饭给他们吃,不论年长年轻,一律给他们吃,并且分得很公平,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杨氏让李侃对敌人说:“项城父老,守大义而不为贼效力,都尽力守城至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ji去,徒失利无益也。” 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足以立威,不如尽快离开,白白地失利,没有好处。” 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叛贼都(轻蔑的)笑了。这时有飞箭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回家。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坚持守阵地! 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 如其死在城上,不是比死在家里还要好吗?” 侃遂忍之,复登陴。 于是李侃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等精良的武器、没有坚固的城墙和深深的护城河。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攻城的贼兵有气吞项城的傲慢心理,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越过城墙入城。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杞人忧天》原文和译文

《杞人忧天》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典故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地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学年上海市嘉定区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4分) (1)________________,阴晴众壑殊。(《终南山》)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诸子喻山水》) (3)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 (4),后事之师。(《战国策》) 2、选择(6分) (1)下列不适合挂在中学教室里的励志条幅是()(3分) 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如切如蹉,如琢如磨 C.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在通往机场的大道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B.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C.多年老友的书店终于要开业了,再忙我也要光临。 D.洪水退去之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 白莽作《孩儿塔》序 ①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 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 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 就使我更加惆怅。 ②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忘却的 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 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 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 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 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doc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我国著名的诗人,那么你还记的曾经学过他的《归去来兮辞》吗?下面是的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原文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

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 序 (1)耕植不足以自给:耕:耕田。植:植桑。以:来。给:供给。自给:供给自己生活。 (2)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幼稚:指孩童。盈:满。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bèng],瓮之类。 (3)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4)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 (5)脱然:不经意的样子。有怀:心有所动(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6)靡途:没有门路。 (7)会有四方之事: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会:适逢。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8)诸侯:指州郡长官。 (9)家叔:指陶夔[kuí],当时任太常卿。以:因为。

秦穆公亡马原文及翻译

秦穆公亡马原文及翻译 篇一:文言文 秦穆公亡马: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秦穆公亡马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哀溺文序》原文及翻译哀溺文序作者:柳宗元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崔光》原文及翻译崔光原文: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姓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苛政猛于虎也》原文及翻译苛政猛于虎也出处:《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自相矛盾》原文及翻译 自相矛盾出处:《韩非子难一》原文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 《范雎说秦王》原文及翻译 范雎说秦王出处:《战国策秦策》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敬

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 《杨烈妇传》原文及翻译 杨烈妇传作者:李翱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将盗[2]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3]其男女,以会[4]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 《陈谏议教子》原文及翻译 《陈谏议教子》原文及翻译出处:《宋名臣言行录》原文宋陈谏(jin)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 《鸣机夜课图记》原文及翻译 鸣机夜课图记作者:蒋士铨原文: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字守箴,出南昌名族,行九。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二十五》原文及翻译《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二十五》原文及翻译原文: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了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文章繁简》原文及翻译文章繁简作者:顾炎武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为学》原文及翻译《为学》原文及翻译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