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样本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样本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样本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样本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摘要:高层建筑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结晶,它是都市灵魂,是当代都市形象代表。这日渐增长高楼大厦不断拓展着人类居住空间,却侵蚀着人们生活空间,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深刻变革。这百年中,高层建筑创造了一种又一种记录。研究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与发呈现状、查阅与高层建筑关于数据和资料,来探讨高层建筑发展趋势与前景。

核心词: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The History and Tendency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

ABSTRACT

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nd strength,it is the soul of the cit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ern city image. This growing high-rise building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space of human living,but eroding people's living space,it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people's lives. In recent centuries,the high-rise building has created record,one after another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the data and the data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re studied,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the high building are discussed.

Key words:High-rise building,the development history,tendency

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 .....................................................................

一、引言 (3)

二、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 (3)

2.1 来源 (3)

2.2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 (3)

2.2.1 高层建筑发展四个时期 (4)

2.2.2 高层建筑发展三个阶段 (5)

三、世界高层建筑现状 (5)

四、世界高层建筑发展趋势 (5)

4.1 高层建筑材料 (5)

4.2在新构造抗震设计理论和办法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6)

4.3混合构造进一步发展 (6)

4.4新构造、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6)

4.4新构造、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6)

4.5构造设计考虑因素需要更加全面、细致 (6)

4.6高层设计有关规范进一步修订完善 (7)

五、总结 (7)

参照文献 (7)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住房紧张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式意义住房已满足不了人们需求。在这种状况下,高层建筑因运而生。因此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产物,是当代工业化、商业化和都市化必然成果。而科学技

术发展,高强轻质材料浮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在建筑中实现等,为高层建筑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本。虽然高层当前也有诸多缺陷,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高层建筑缺陷会逐渐改正并成为将来大多人们居住房。

高层建筑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浮现,当时由于带人电梯创造以及钢铁工业发展,使高层建筑得以实现。要说高层建筑真正在世界范畴内普遍发展起来,还是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一系列全新构造浮现以及电子计算机与先进技术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1 高层建筑林立“钢筋混凝土森林”

二、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

2.1来源

高层建筑故乡为芝加哥。1871年芝加哥大火烧毁了几乎全城建筑,30万人因而无家可归。芝加哥这个在美国经济上举足轻重都市重建,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大量建筑项目等待进行,芝加哥成为美国建筑师密度最高地区,形成了“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重大成就为采用新建筑构造——钢构造来建造高层建筑。芝加哥与因而成为世界摩天大楼摇篮和发源地。

2.2发展历史

2.2.1四个时期

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芝加哥时期(1865年至1893年)、古典主义复兴时期(1893至世界资本主义大萧条时期)、当代主义时期(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后当代主义时期(至今)。

芝加哥时期是高成建筑处在初期功能主义时期。当时建筑高层一方面考虑是经济、效率、速度、面积,功能优先,建筑风格退居次要位置,基本不考虑建筑装饰。体型和风格大都是表达高层建筑骨架构造内涵,强调横向水平效果,普遍采用扁平大窗,即所谓“芝加哥窗”。(下左图为芝加哥保险公司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幢按当代钢框架构造原理建造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建造之先河,共10层,后加至12层)

古典主义复兴时期高层建筑试图在新构造、新材料基本上将新建筑功能与老式建筑风格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折中主义面貌。

当代主义时期在二战后,受经济大萧条影响。当代主义建筑师反对学院派折中主义和模仿历史样式,规定彻底重新解释建筑艺术,她们回绝装饰和引进历史样式,而信奉更为技术化和理性主义体现建筑形式。其建筑形象大多是单纯“方

盒子”,并由建筑经济性、建筑构造以及内外墙关系功能性来拟定。由基座、楼身与顶部构成古典三段式几乎不再存在。

后当代主义时期由于环境观念和生态技术发展,使得高层建筑设计朝人性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构造艺术风格、高档派以及生态型高层设计,在多元化建筑发展中日益引起关注。

世界贸易中心香港中银大厦

2.2.2三个阶段

准时间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19世纪中叶此前,在这段时间内,重要以砖石为材料,施工技术受到极大限制,欧美最高建筑只有6层,其重要因素是由于当时缺少垂直运送系统。

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一百年时间,此时由于电梯创造,新技术应用,从此都市里高层建筑便不断浮现。这时期建筑有一种革命性建筑技术:放弃老式石头承重墙,采用一种轻型铸铁构造和石头或陶砖外墙,框架与

外墙分离。在这个阶段19世纪末,美国就浮现了29层、118米高建筑,到20世纪初(1911一19),纽约又建成了屋尔华斯大厦,已达52层、高241米。直到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建成,102层、高381米(它保持最高纪录长达40年之久)。帝国大厦成为摩天大楼甚至是纽约象徵。总结来说,这一时期是高层建筑奔腾发展,但依然有许多建造局限性:材料用量大,自重大,并且仅限于框架构造,由于技术不完善多数建筑都没有较好抗震性。

第三阶段,是自本世纪60年代后来,此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状况好转,特别是此时已发展出一系列先进构造体系,轻质高强建材应用,钢材普及,技术机械进步,计算机使用,构造抗震等性能提高诸多因素,使高层建筑提高到了一种新层次。美国始终处在领先地位。因此高层建筑在这一阶段浮现了新高潮,直到7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峰。自此后来,美欧高层建筑哲时饱和、停顿,而其他国家正在兴起。

三、高层建筑发呈现状

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钢筋混领土构造、钢构造在土木工程领域中代替老式砖、石、木构造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建筑高度增长、层数增多、跨度增大,当代意义上高层建筑开始浮现。回顾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咱们可以看到其中代表建筑是美国1931年建成纽约帝国大厦(高381m,102层)、1972年建成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姊妹楼(417m和415m,100层,“9.11”事件中被毁)和1974年建成芝加哥西尔斯大厦(441.9m,110层),前苏联和波兰与1953年和1955年分别渐层莫斯科国立大学(239m,26层)和华沙科学文化宫(231m,42层),1978年澳大利亚悉尼建成MLC中心(229m65层)。1985年以来,亚洲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朝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国家迅速发展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其中有1996年建成深圳帝王大厦(高325m,69层)、广州中信广场(321.9,80层),1998年建成吉隆坡石油大厦(400m,88层)上海金茂大厦(395m,

69层)。随着时间推移20世纪中,北美洲在前100幢高层建筑中所占数量由多变少,而亚洲则从无到有,有少变多。并由此推论在21世纪中亚洲将成为世界建造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心。竣工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为当前世界第一高楼。

四、高层建筑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发展,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力量,使建筑师从过去强调艺术效果转向注重建筑特有功能与技术因素。将来高层建筑将朝着技术功能先进和艺术完美相结合方向发展。

4.1高层建筑材料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在数量、质量、新材料、超强材料开发和应用在高层建筑构造技术问题中,一方面要解决是材料问题。当前混凝土强度级别已经达到C100 以上。高强度和良好韧性混凝土有助于减小构造构件尺寸,减轻构造自重,改进构造抗震性能。同步,为了达到轻质高强目,必要在高层建筑构造中,发展轻骨料混凝土、轻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侧限(约束)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开发和应用,将继续受到人们注重,也必将给高层建筑构造带来重大和深远影响。从强度和塑性方面考虑,钢是高层建筑构造抱负材料,增进或改进钢材强度、塑性和可焊性性能工作人们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对新型耐火耐候钢研发,具备重要意义,可使钢材减小或抛弃对防火材料依赖,提高建筑用钢竞争力。复合材料用于制作高层建筑某些构件正在开发和实践中。

4.2在新构造抗震设计理论和办法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办法口前在超限及复杂工程设计中得到了较多应用,但在普通工程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尚有某些问题有待研究改进,诸如:地震作用不拟定性、构造分析模型和参数选用存在不少经验因素、震害及实验资料欠缺、

对非构造和设施抗震性能规定和震后灾害预计缺少研究。随着计筧分析及实验研究手段逐渐提髙,这一设计办法会日趋完善。

随着工程需求增长,弹塑性分析计箅工作会更引起人家注重,能更精确反映构造在地震作用下受力和变形状态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办法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4.3混合构造进一步发展

钢混凝土混合构造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比例会持续增长。经合理设计混合构造可获得经济合理、技术性能(如抗震性能)优良效果,且易满足高层建筑侧向刚度需求,可建造比钢筋混凝土构造更高建筑,因而在较高建筑中,混合构造往往仍是合理、可行构造方案,混合构造体系抗震性能研究需耍进一步加强,各种组合构件一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组合梁板工程应用会越来越灵活多样,其性能研究会更加进一步细致。

4.4新构造、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近年新型构造体系不断涌现,关于其抗震性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随着工程需求多元化、多样化,构造工程师将会构思出更多新型构造体系。

减震控制技术是抗震、抗风设计一条重要途径,近两年在国内新建工程中开始应用。随着有关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随着国内研制生产阻尼器日趋成熟,减震控制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4.5构造设计考虑因素需要更加全面、细致

随着人们结识水平及计算分析手段不断提高,除了常规抗震、抗风设计外,高层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因素将更加全面。

由于高层建筑体量较大,高度较高,某些非荷载效应如温度问题、徐变问题需要进一步引起注重,需耍研究更精确、实用计箅分析办法。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摘 要:高层建筑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它是城市的灵魂,是现代都市形象 的代表。这日渐增长的高楼大厦不断的拓展着人类居住的空间,却侵蚀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这百年中,高层建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研究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查阅与高层建筑有关的数据和资料,来探讨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The History and Tendency of the World High -rise Buildings ABSTRACT 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nd strength, it is the soul of the cit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ern city image. This growing high-rise building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space of human living, but eroding people's living space, it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people's lives. In recent centuri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has created record,one after another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 the data and the data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re studi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the high building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the development history,tendency 目录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文章编号:1006-155X(2000)04-068-05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田 野1,刘经彦2,刘理钧3 (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21深圳市福田建筑设计院,广东深圳 518038; 31湖北新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分析了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指出了高层建筑内外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方式,并以典型建筑为 例,说明这种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过渡;联接;融合中图分类号:TU 023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中建设了大量的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相对集中于某个城市区域中,与城市空间环境立体融汇[1],构筑出宏伟的立体城市景象.高层建筑与城市共同创造出的空间、景观、场所,常给人以巨大的精神感染力,成为城市中的一种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多元性的新型的、开放的公共生活活动场所.高层建筑及其空间环境多层次、多维度地融入城市环境,地面、地下、空中全方位地拓展,使之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有机生成元,形成共生体系. 1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意义上讲,城市空间是建筑空间的存在环境,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影响与作用.一方面是城 市环境对建筑环境的规定和控制;另一方面,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建筑环境必然会使城市环境受到影响而改变. 当建筑承认作为城市整体中的一部分时,才能更准确地理解特定的城市环境产生特定的建筑存在形式这一基本观念.城市空间不仅被建筑环境所塑造,同时也对建筑存在的内容及形式产生重要的间接或直接影响和作用. 首先,城市为高层建筑所提供的基地状况将直接影响其空间形式构成.例如,基地的大小、形状、坡度等是场地功能安排的依据,而周围的道路状况 则直接影响主体和裙楼的关系及构成方式,以及交 通疏散秩序.在这里,城市空间呈现为一种水平空间体系,城市交通的延伸也是水平方向展开的,城市的水平交通与高层建筑的竖向交通之间的结合关系,决定着城市网络对高层建筑的接纳程度.这是城市环境对高层建筑环境最直接的作用. 其次,城市空间可以直接介入高层建筑的公共空间之中,并对外部空间环境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城市为建筑环境提供服务空间,而建筑必须以一定的形式与之配合,从而在这种连接空间中通过建筑内部功能构成和外部城市环境构成完成一定的城市公共活动的目的,并达到内外空间的联系与自然过渡.这种影响常常通过广场、内庭、连廊等空间形式来完成. 城市环境所形成的外部需求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力至少与其功能架构的需求不相上下,即使是建筑本身的需求也来自于其外部的城市存在.所以大型高层建筑必须接受更高层次的城市秩序,并服从于这个秩序.如果建筑物只是为自己的内部功能构筑而不管其对外部环境的责任,那么一个完整的城市环境将不复存在. 旧金山联合广场是一处面积不大,早已形成的广场,主楼突出,主次轴分明.在广场的一侧新建的一栋高层建筑,为避免喧宾夺主,颠倒广场主、次轴的位置,影响广场的使用,设计者巧妙地将新楼设计成高低两部分,使沿广场的低阶部分在高度上与 收稿日期:2000-04-15 作者简介:田 野(1963-),男,河北沧州人,讲师,主要从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 第33卷第4期2000年8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J.Wuhan Univ.o f Hydr.&Elec.Eng.Vol.33No.4A ug.2000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摘要:高层建筑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它是城市的灵魂,是现代都市形 象的代表。这日渐增长的高楼大厦不断的拓展着人类居住的空间,却侵蚀着 人们生活的空间,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这百年中,高层建筑创 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研究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查阅与高 层建筑有关的数据和资料,来探讨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The History and Tendency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 ABSTRACT 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nd strength, it is the soul of the cit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ern city image. This growing high-rise building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space of human living, but eroding people's living space, it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people's lives. In recent centuri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has created record,one after another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high-rise buildings, the data and the data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re studi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the high building are discussed. Key words:High-rise building,the development history,tendency

高层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层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层建筑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 有史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现代房地产业发展中高层建筑占有逾益明显的地位,直插云霄的摩登大楼体现了现代人的远大抱负。 19世纪末,载客电梯的发明和使用,以一下子把楼层高度从人体能攀登高度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为高层建筑的问世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随着材料、结构、设备、消防等方面技术的发展,美国高层建筑的高度记录几乎已每10年提高10层左右的速度增长。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建筑大师莱特在20世纪初所设想的1英里高的摩登大楼方案,也许在20世纪末付诸实现。 1) 高层建筑的划分 关于高层建筑层次的概念,一般以层数来确定,但各国标准不统一。当然,用层数来定并不合理,因为每层的高度出入很大,从2.5米,4.5米(或5米),以至影响到总的高度差异很大。不过目前国际上仍然以层数划分高层建筑。1972年国际高层会议中作出了如下规定: 第一类 9~16层(最高到50米); 第二类 17~25层(最高到70米); 第三类 26~40层(最高到100米); 第四类超高层建筑,40层(100米)以上。 尽管国际高层会议有所规定,但是各国仍有自己的划分方法。如欧洲国家把20层定为高层,而美国则以30~40层,甚至更高的层数才叫高层。在北美,现在二十几层的建筑相当普遍,以至20层的建筑都不能叫做高层。而日本对于办公楼、旅馆等建筑则以30层为界,住宅超过20层算是高层建筑。目前,我国把超过10层的住宅,或超过24米高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定为高层建筑。

2) 高层建筑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 高层建筑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还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尤其是近30年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以及电子计算机与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高层建筑得到推广与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用地紧张,地价昂贵。据国外资料分析,9~10层的建筑要比5层节约用地23%~38%, 16~17层的建筑要比5层节约用地32%~49%,如果从5层增加到9层,建筑密度可提高35%,从而能使整个区域市政设施投资降低32%。 高层建筑得以发展,还有另外一些原因。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垄断资产阶级的相互竞争十分剧烈。谁都想借高层建筑这块招牌来标榜门面,借以显示财团的雄厚实力。此外,各国也都互不示弱地把发展高层建筑看作是先进、发达、富裕的标志,无形中都彼此之间开展竞争。 现代高层建筑的内涵,决不单纯是“高楼加电梯”,而是一系列全新科学技术的具体反应。除先进的结构体系以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就更加复杂了。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的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监测、管理等系统,它一分钟也离不开电脑,片刻也离不开电气化,说它是20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并不过分。 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起,首先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形成了高层建筑热。作为高层建筑发源地的美国,凭借雄厚的物力、财力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当然走在最前面。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直到70年代末,这种热潮在美国达到高峰。进入80年代后,在欧美这种热潮有所停顿,出现了相对饱和的局面,虽然也出现了一部分高层建筑,但不是向更高发展,而是向精、尖方向发展,积极追求更高的质量。

4 从空间到场所

4 从空间到场所 根据分析研究, 要创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场所,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基地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是人类生长的根,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一直追寻的理想状态, 舍弃自然的赋予而进行纯人工化的设计是不近人情的。人希望拥有绿色、希望“亲水”, 希望在都市中存在一块“心灵的牧场”(见图4 , 图5) 。 (2) 挖掘地区价值, 深入研究地区特色。地区价值和地区特色存在于地域历史文化中、地域象征符号中、地域空间尺度中、地域建筑风格中??从这些方面深入探究地 域的特色, 就会发现地域具有的独特气质, 可以用来形成特有的形象, 吸引人流。 (3) 关注人的心理感受。城市中的竞争与压力, 让都市人身心疲惫, 各种娱乐活动也难以掩饰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浮躁, 人是“群体动物”(必须处于群体之中) , 需要交流、需要休息, 有时需要安静、有时又需要刺激, 有时需要被关注、有时又需要被隐藏??人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人的心理、情感是复杂的, 场所要关注人的心理。根据基地条件的不同, 场所可以采用不同主题来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例如, 以安静为主题的场所, 是要让人在安全的环境中, 静静地充分享受阳光和绿色, 安抚内心的浮躁; 以挑战为主题的场所, 是要通过各种运动设施, 以及极限运动设施, 让人满足追求刺激的心理。 (4) 照顾特殊群体的利益。特殊群体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外来人群等, 他们需要一种能够体现出对他们特别关怀的场所设计。无障碍设计。注重细节设计。细节设计最能体现对人的关心。在我们的城市中, 老年人、儿童、外来人群需要通过细节设计来保证他 们的安全感、舒适感; 保证对场所的方向感, 以至对整个片区的方向感。例如,防滑的铺地设计, 符合儿童使用标准的城市家具, 城市的信息指示设施等都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在诺伯格·舒尔兹对存在空间的研究中, 将存在空间的要素分为中心与场所、方向与路线、区域与领域、以及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四个部分。 (2) 空间可以分为积极的空间和消极的空间, 而场所在概念中就设定了它是积极的、健康的、活力的、促进人们交往的, 满足人们各种活动需求的地方, 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3) 场所之所以为场所, 是因为场所具有场所精神。场所精神是空间在历史和情感的作用下对使用者产生的地域体验, 因此场所精神包括的重要内涵就是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7-11-20T10:48:27.5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蔡丁一吴宏玉张敏[导读] 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今后在人口密度大的亚洲地区,超高层建筑将会往1 000 m甚至更高的高度发展。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发展情况。结合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其在该领域的技术研究方向,包括钢结构制作安装混凝土超高泵送、模架施工技术为主的现代施工技术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钢结构;混凝土目前世界上超过300m高度的高层建筑己达几十幢,国际上正在筹划的巨型建筑其高度均己超过5OOm。2010年竣工的迪拜塔高828 m,为目前世界第一高楼;最近,韩国、日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均有建造高度超过1 000 m摩天大楼的计划。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今后在人口密度大的亚洲地区,超高层建筑将会往1 000 m甚至更高的高度发展。 1世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与技术发展情况 1. 1古代高层建筑历史 纵观中外历史,应该看到高层建筑起源于宗教领域。例如,国外的教堂即是人们为了不断“接近”上帝而竞相修建的。法国12世纪建了高107 m的沙特尔教堂塔楼,建于1337年的德国乌尔姆教堂高161 m,成为当时世界第一高塔。而我国古代的高层建筑则起源于古塔,中国现存最高佛塔为北宋开元寺塔(建于公元1011年),塔刹尖部高85.6m0 1.2近代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代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可概括为3个阶段:第1阶段(1894-1935年):高层建筑进入超高层建筑发展阶段,其代表为1894年美国纽约高106m的曼哈顿人寿保险大厦。此后,有12栋超高层建筑成为当时世界第一高峰,超高层建筑的高度纪录不断被刷新。1931年帝国大厦建成,以102层、381m的高度,超过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而成为世界第一高楼。 第2阶段(1950-1975年):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理论日趋成熟,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1950年建成的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39层,高166m)是现代主义超高层建筑的早期代表作。 第3阶段(1980年至今):超高层建筑发展呈现新特点,简单的几何形式使建筑设计走向了极端。后现代主义从历史的式样中寻找灵感,设计了新哥特式、新Are Deco等带有传统意味的超高层建筑,企图完全否定现代主义。不少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超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兴建,如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厦、吉隆坡石油大厦等。 1.3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 建筑业的历史发展以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建筑业对技术的大胆尝试和利用大都表现在材料技术、结构技术、设备技术等方而。 1)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超高层建筑材料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对建筑钢材和混凝土的要求更高。对钢材性能的要求:高强度,低屈强比,窄屈服幅等的耐震性能;加工工艺上的可焊性,形状尺寸加工精度;耐久性,如高张力钢、低屈服点钢、热处理钢等。 2)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传统建筑主要采用砖石作为承重材料,但因其强度较低难以形成整体性,限制建筑进一步向高空发展。 3)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超高层建筑设备设施的发展1871年芝加哥发生火灾,使人们认识到城市建筑防火的重要性。由于当时消防设施还比较落后,消防的合理高度在5层楼以下,因此消防设施的进步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发展高层建筑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难题是垂直运输。 2中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发展情况 2. 1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 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个阶段的建筑主要是在20层楼以下,建筑的结构主要是框架形式。 兴盛阶段:20世纪70-80年代。1974年北京建成了20层、高87. 4m的北京饭店,1976年建成的广州白云宾馆33层,是国内首栋百米高层建筑。8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进入兴盛时期,1980-1983年3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自1949年以来30多年中所有高层建筑的总和。 飞跃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层建筑进入飞跃发展的阶段。1990-1994年初期,每年建成的超过10层的建筑而积在1 000万mzm以上,占到了高层建筑的40 %。 目前,中国己成为世界上建筑业最活跃与最繁荣的地区。在2011年之前封顶的全球十大高楼中,中国己经占据7席。摩天大楼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展现。目前中国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总数量己经超过200座,相当于美国现有同类摩天大楼的总和,中国己成为建造摩天大楼的“头号主力”。 2. 2中国高层建筑的技术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对超高层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和技术研究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全世界排名前10位超高层建筑中有7个在中国,这些超高层建筑在给城市增添亮点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超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升。 2. 2. 1结构设计日益规范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由经验定值系数确定安全度的设计方法,发展到用概率理论确定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历时30多年。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己由平而分析发展到空间分析,由静力计算发展到动力计算,由人工手算发展至计算机计算。目前用计算机计算分析高层建筑结构己经普及,全国己普遍采用三维空间程序分析结构内力,超过100 m的超高层建筑和特殊重要的建筑还要用动力分析方法计算内力。

高层建筑发展史

云端的回想--国际高层建筑 吉隆坡双塔,西尔斯大厦,世贸中心……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摩天大厦,这一个个高耸入云的高层建筑,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无论从晴朗的海上远眺维多利亚港,还是从夜晚的空中俯瞰曼哈顿岛,那栉次鳞比的高楼都构成了繁华都市的标志,那错落有致的天际线都演绎着现代的乐章。高层建筑是城市的灵魂,是现代都市形象的代表。这日渐增长的高楼大厦不断的拓展着人类居住的空间,却侵蚀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影响了人类的心灵深处。这百年中,高层建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这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为了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则促成了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 19世纪初,英国出现铸铁结构的多层建筑(矿井、码头建筑),1840年之后的美国,锻铁梁开始代替脆弱的铸铁梁。熟铁架、铸铁柱和砖石承重墙组成笼子结构,是迈高层建筑结构的第一步。 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具有横向稳定能力的全框架金属结构。六十年代,美国已出现给排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蒸汽供热系统和蒸汽机通风系统,1920年代出现空调系统。由于乘客电梯的出现,建筑突破5层的高度限制(徒步可行的登高距离)。 1885年建成10层高的家庭生命保险大厦(詹尼设计,1931年被拆除),通常被认为是世界第一栋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发展史-1900 ~1935 1895年2I层的纽约美国担保大厦,也被认为是第一栋独立塔楼建筑超过20层的新哥特式的卡匹托大厦,1913 年57 层的伍尔沃思大厦,高度达792英尺,保持世界最高纪录达17 年,直到77 层的克莱斯勒大厦建成。仅一年后,1931年,102层的帝国大厦建成,标志美国摩天楼的黄金时代达到顶点,建筑高度为1250英尺。 这一时期美国的高层建筑经过两个发展阶段: 1.1900-1920年,折中主义阶段;2. 1920-1940年,艺术装饰时期。 二、国际式高层建筑(1950-198O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现代主义的高层建筑在某些方面是芝加哥学派的延续。被称为"国际式风格"。1950年建成的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可算是最早的国际式高层办公建筑。 1952年纽约利华大厦建成,开创全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先例,首次实现了密斯20年代提出的玻璃摩天楼的梦想。 三.超高层建筑(1965~l975年) 60年代后期到70 年代中期,是美国高层建筑最辉煌的时期。 1973年建成芝加哥艾莫科大厦,8O层336m,是芝加哥第二高楼。l974 年在芝加哥建成的西尔斯110层,高443m,在1966年马来西亚石油大厦(高45om)建成前的22年中,它一直是世界最高建筑。这个时期高层建筑技术的进步很大,高效率的高层建筑结构已经成熟,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取得很大发展。1976年在芝加哥建成的水塔广场大厦共74层,2层地下室,高度262m,是世界最高钢筋混凝土建筑,也是著名的综合体建筑。有人把它称为最后一栋现代主义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正处在新古典、新技派、生态观、解构主义等多元并存的发展时期。

高层建筑平面设计

高层建筑平面设计 高层建筑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经济的一种体现。是人类社会城市化,高技术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是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们面对的宏伟课题和历史的重任。首先从设计概念上弄清它的实质、意义、哲理、目标、创造思维方式和手段等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高层建筑,甚或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概念,与一般民用建筑的创作哲理和方法不尽相同。究其特殊性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筑高度与层数的量化概念; 二是结构技术与设备综合化的概念 三是建筑文化与健康环境的优化概念, 四是设计者创造力,设计意识及能力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三维空间设计,高层更是如此。本文试图用平面构成的方式探讨内部划分及组合的相对稳定的规律,以及内部划分与组合和造型的互动性,换句话说,是探讨一种平面与造型内在关系的巧妙结合的规律性。所以本文的探讨试图从二维平面开始进行思考,再把二维和第三维进行综合.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法有线生形和形生形两种,建筑师运用形态要素点线面表达建筑构思意图,而线是组成平面形的基本元素,由直线,凸线和凹线三种原型线可以直接构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多边形等一些简单图形,即基本形。由线生形的概念可以构成建筑的单位空间和系列整体空间,也是一种高层建筑具形的表达方式,方法。对于复杂的,设计构思观念上的高层建筑平面构成,则采用形生形的方法来创造理念追求中的建筑形式与形体。形生形是利用原型围合的简单图形去交合,衍生,组合,群化,打散重构,变形处理等方式,以建构满足建筑创意构思的需要的图形。 平面功能设计 高层平面设计包括建筑内部设计和外部设计。 建筑外部设计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高层建筑外部是人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高层建筑外部环境一般包括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在高层建筑环境的控制范围内,则包括能源环境以及直接影响人们生理健康的各种事物。他们包括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电磁环境、放射环境、重力和运动环境以及化学环境。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类型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 交通穿越型空间、 集散型空间、 休闲型空间、 商业型空间、 和景观空间等几种类型。 按外部空间与高层建筑平面及竖向关系,有可分为前庭、侧庭、内庭、下沉式花园、天台花园、屋顶花园等几种构成方式和类型。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是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总平面车流包括:上班人车流,外来者车流,货车及垃圾车流线,消防车环路和紧急情况下消防车需通达各处,还有自行车线路。交通穿越型空间。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中的人行与车流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能,交通空间中包括着车流,人流两大主要功能子项,他们对于高层建筑都存在多向性的问题,对于车流则有下客及卸货的分流处理要求,对于人流则有沿着城市主要街区的主导人流及其他次要的道路

世界电梯发展史

世界电梯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1-3-20 10:17:32 阅读:896次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也简称为电梯)、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有了电梯,摩天大楼才得以崛起,现代城市才得以长高。据估计,截至2002年,全球在用电梯约635万台,其中垂直电梯约610万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约25万台。电梯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人员运输工具。人们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 很久之前,人们就使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运送人和货物。公元前100年前后,我国古人发明了辘轳,它采用卷筒的回转运动完成升降动作,因而增加了提升物品的高度。公元前236年,希腊数学家Archimedes设计制作了由绞车和滑轮组构成的起重装置。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畜力。19世纪初,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1845年,威廉汤姆逊研制出1台液压驱动的升降机,其液压驱动的介质是水。尽管升降工具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断改进,然而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仍未出现,直到1852年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诞生。 1889年,升降机开始采用电力驱动,真正出现了电梯。电梯在驱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发展经历了直流电机驱动控制,交流单速电机驱动控制,交流双速电机驱动控制,直流有无齿轮、无齿轮调速驱动控制,交流调压调速驱动控制,交流变压变频调速驱动控制,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驱动控制等阶段。 19世纪末,采用沃德-伦纳德系统驱动控制的直流电梯出现,使电梯的运行性能明显改善。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交流感应电动机驱动的电梯,后来槽轮式(即曳引式)驱动的电梯代替了鼓轮卷筒式驱动的电梯,为长行程和具有高度安全性的现代电梯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上半叶,直流调速系统在中、高速电梯中占有较大比例。 1967年,晶闸管用于电梯驱动,交流调压调速驱动控制的电梯出现在1983年,变压变频控制的电梯出现,由于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舒适感和节能等特点迅速成为电梯的主流产品。 1996年,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出现,电梯技术又一次革新。由于曳引机和控制柜置于井道中,省去了独立机房,节约了建筑成本,增加了大楼的有效面积,提高了大楼建筑美学的设计自由度。这种电梯还具有节能、无油污染、免维护和安全性高等特点。 电梯在操纵控制方式方面的发展经历了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等过程,对于多台电梯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 如今,世界各国的电梯公司还在不断地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维修保养服务系统的完善,力求满足人们的对现代建筑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1852年,美国纽约杨克斯(Yonkers)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ElishaGravesOtis,1811年~1861年)发明了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它是配有安全装置的升降机。他将带有锯齿状的铁条固定在导轨上,在轿厢的上部设置了一个弹簧片,并将其与机械联动装置和制动棘爪连接起来。曳引绳固定在弹簧片的中心,曳引绳破断时弹簧片恢复原始形状,强迫机械联动装置动作,然后制动爪伸入锯齿状的铁条阻止电梯下落。工业用户(货梯)是安全升降机的首先使用者。 1853年9月20日,在纽约杨克斯,奥的斯先生在一家破产了的公司部分场地上办起了自己的车间,奥的斯电梯公司由此诞生。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展览会上,奥的斯先生公开展示了他的安全升降机。他站在载有木箱、大桶和其它货物的升降机平台上,当平台升至大家都能看到的高度后,他命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趋势 1.构件立体化 高层建筑在水平载荷作用下,主要依靠竖向构件提供抗推刚度和强度来维持稳定,在各类竖向构件中,竖向线形的抗推刚度很小;竖向平面结构虽然在其平面内具有很大的抗推强度,然而其平面外的刚度依然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由4片墙围成的墙筒或由4片密柱深梁柜架围成的框筒,尽管其基本元件依旧是线形构件或平面构件,但它已经转变成具有不同力学特性的立体构件,在任何方向水平力的作用下,均有宽大的翼缘参与抗压和抗拉,其抗力偶的力臂,即横截面受压区中心的距离很大,能够抗御很大的倾覆力矩,从而使用于层数很多的高层建筑。 2.结构支撑化 框筒是用于高层建筑的一种高效抗侧立构件,然而,它固有的剪力滞后效应,削弱了它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承载力,特别是当高层建筑平面尺寸较大,或者因建筑功能需要而加大柱距时,剪力滞后效应就更加严重,致使翼缘框架抵抗倾覆力矩的作用大大降低,为了使筒状结构能充分发挥潜能并有效用于更高层建筑,在框筒中增设支撑或斜向布置的抗剪力墙板,已成为一种框筒的有力措施。 若把在抵抗倾覆力矩中承担压力或拉力的构件,由原来的沿高层建筑周边分散布置,改为向房屋四角集中,在转角处形成一个巨大柱,并利用交叉斜杆连成一个立体支撑体系,是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又一发展趋势。由于巨大脚柱在抵抗任何方向倾覆力矩时具有最大的力臂,从而框筒更能充分发挥结构。 3.形体多样化 为了体现个性,追求新颖,使高层建筑的平面、立面体型均极具特性,结构的复杂度和不规则度为国内外前所未有的,为结构设计带来极大挑战。 4.材料高强度化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面积占建筑使用面积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改善这一不合理状况,采用高强度钢和高强度混凝势在必行,如C80和C100强度的混凝土已经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可以减少结构构件的尺寸,减少结构的自重,必将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5.建筑轻量化 建筑物越高,自重越大,引起的水平地震作用就越大,对竖向构件和地基构成造成的压力也越大,从而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因此,目前在高层建筑中,已经开始推广应用轻质隔墙,轻质外墙板,以及采用陶粒火山硅等为骨料的轻质混凝土材料。以减轻建筑物自重。

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1、下列哪一种形状的平面体形系数最小,能耗最少。 A.方形B.圆形C、三角形D、梯形 2、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 )层及其以上的建筑为高层住宅。 A、10 B、20 C、15 D、9 3、《通则》中规定,建筑高度大于( )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A、 200 B、60 C、100 D、300 4、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高层建筑就是( ) A、台湾101大厦 B、迪拜哈利法塔 C、美国帝国大厦 D、芝加哥蒙托克大厦 5、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高层建筑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 ) A、有可能造成令人不愉快的环境。 B、存在比多层建筑更多的安全隐患。 C、不利于人们户外活动,容易形成对人类健康不利的室内环境。 D、高层建筑象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与技术水平,也表现了拥有者的财富、地位与商业信用。 6、高层建筑场地调查包括项目背景、基地现状与周边环境以及( )等方面的内容。 A、能源供应 B、地域特征 C、项目定位 D、开发强度 7下列哪一项就是比较良好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尺度。( ) A、b/h≤1 B、b/h≥2 C、 1≤b/h≤2 D、b/h≥3

8、若建筑用地为条形用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用地相对进深较大,不利于吸引顾客; B.建筑多沿街布置,且首层多为商业功能; C.用地中高层建筑对城市道路多有退缩; D.条形用地临街面多为短轴方向。 9、平原与丘陵城市用地评价一般将坡度大于( )的用地列为不适于作为建筑用地的类别。 A.25% B、 20% C、30% D、50% 10、在平坦地区,当建筑间距与高度之比( )时,通风效率可视为良好。 A、b>2h B、b=2h C、b=h D、b

浅析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浅析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城市建筑物的建设水平,随之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层办公建筑,随之也不断地涌现了出来。而高层建筑一方面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成为我国社会进步、文化交流以及经济繁荣的地标建筑。因而,为了更全面地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以及提高我国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相关工作人员则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而有效提升我国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建设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本文将就此而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继而,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标签: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规划发展计划,均已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各城市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之间的交换效率。但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土地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特质。为了更广泛地将各类高科技技术、工艺、以及材料等,合理地应用到高层办公建筑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重点考虑其整体的设计方案以及理念是否合适。因而,在其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则必须更为科学、完善的考虑到空间、绿化、地点等多种因素以及对于建筑场所可能会造成的影响。从而确保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高层办公建筑的舒适性以及应用性能等。 一、现代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现状 对于城市高层建筑来说,其最为主要的功能即是在城市土地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的情況下,而实现最大效用化的使用空间。对此,简单来说,也就是为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产经营等活动而提供更为良好以及有效的使用环境。因此,在当前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条件下,采取建设高层办公建筑是非常之有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建设高层办公建筑,对于其周边的商业环境、交通配备以及市政设施等,均具有较为高标准的要求。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为了综合地发挥高层办公建筑的应用成效,其相关工作人员则应据其实际的建设情况,而对高层办公建筑各方面配备设施,采取一定的改善与提升措施。进而,有效推进我国高层办公建筑的快速发展。且除此之外,这一方面不仅仅是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优化与加强作用。而且,另一方面,同样也是对于我国土地的使用情况等多方面,均具有极大程度的保障作用。 二、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高层办公建筑的改造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改造设计,均会引起相关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动。并且,随着目前资源节约观念以及行为的不断普及。因而,这便使得人们对于相关建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等日益重视。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旧建筑物的合理改造设计以及社会

世界现代建筑史(重点内容)

世界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 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区别 “现代建筑”是一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特制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时间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 “现代主义建筑”则是一种建筑风格的特指术语,主要是指二十世纪初起在全世界各国发生的各种建筑方式和建筑思维方式的探索和成果 一、现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18世纪与19世纪的欧洲社会 18世纪中期的欧洲,大部分国际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农业经济阶段,各国大都沿袭了自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传统,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成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存在两种不同的建筑:权贵的建筑和百姓的建筑。 资产阶级在十八世纪后半叶和十九世纪,终于成为欧洲和美洲的新权力阶级、统治阶级,他们不希望采用老的建筑形式,于是开创了现代建筑知识传统,但多是采用各种历史风格的大混合。 二、欧美在建筑上的古典复兴运动的背景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欧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出现了建筑设计上的复古主义现象,其中以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古,英国的新哥特主义(浪漫主义)以及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和法国)产生的折衷主义三个浪漫最具有代表性。 古典主义运动的原因:通过考古加深了对于罗马以前风格的认识,是当时的建筑家能够得到新的构思和灵感的重要资源;资产阶级看到罗马以前的一个近乎于理想国的社会形态,于他们希望强调的自由、民主、博爱立场

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复古体现资产阶级的新政治立场 古典复兴运动的风格主要是采用希腊风格、和托斯卡纳风格。 1、法国以古典主义为中心的建筑复古运动 18世纪法国开始了启蒙运动,从意识形态上明确倾向 于借用古典罗马时期的政治理想主义和影响注意。考古还发现了罗马时期建筑的伟大面貌,从而给法国的建筑古典主义复兴提供了物质的参考基础 代表法国古典主义复古运动最高潮的是拿破仑帝国时 期的大量建筑,这时期的大型建筑包括三个主要内容 A、为发达的经济而建立的新型建筑 B、为解决人口日益膨胀的城市居住问题而建造的大量多层住宅公寓建筑。 C、为炫耀拿破仑征服的功绩而建立的大型纪念性建筑。2、英国以浪漫主义为中心的建筑复古运动 浪漫主义建筑复古运动出现的原因:资产阶级在英国的权利和影响日益增大,煤矿和钢铁工业发展迅速,为他们急剧积累巨额的财富,在战后英国成为欧洲重要的大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业革命造成的工业城市急剧扩大,住房问题日趋严重。 英国复古主义的最特殊特点是新哥特主义的出现。 3、美国以折衷主义为主的建筑复古运动的发展 开国的革命者希望能够通过体现美国的民主精神,他们主张以罗马风格为主,兼容各种欧洲风格,形成古典折衷主义的建筑面貌。 19世纪是两种类型的建筑交织发展的阶段:古典复兴主义的盛行和新建筑的涌现。

第一次高层建筑时期(1890~1900年)

第一次高层建筑时期(1890~1900 年)[上] 时间:2003-8-21 16:26:49 作者:建筑网络世界 一、工业革命后建筑技术成就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这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为了在s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则促成了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 19世纪初,英国出现铸铁结构的多层建筑(矿井、码头建筑),但铸铁框架通常是隐藏在砖石表面之后。1840年之后的美国,锻铁梁开始代替脆弱的铸铁梁。熟铁架、铸铁柱和砖石承重墙组成笼子结构,是迈高层建筑结构的第一步。 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具有横向稳定能力的全框架金属结构。幕墙概念产生,房屋支撑结构与围护墙分离。在建筑安全方面,防火技术与安全疏散逐步提高。六十年代,美国已出现给排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蒸汽供热系统和蒸汽机通风系统,1920年代出现空调系统。由于乘客电梯的出现,建筑突破5层的高度限制(徒步可行的登高距离)。1845年奥迪斯在纽约举办安全电梯展览。奥迪斯令人信服地演示他的发明,切断缆绳,电梯箱仍安全地悬挂在半空中。1857年在纽约城百货公司安装了第一台蒸汽驱动安全电梯。18世纪70年代,蒸汽电梯被更快的水力电梯取代。1890年奥迪斯发明了现代电力电梯。 1870 年后,高层建筑的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纽约公正生命保险大厦被认为是高层建筑的早期版本,因为除了高度和结构外,它采用了几乎全部必需的高层建筑技术元素。建筑采用装饰性的法国双重斜坡屋顶,虽只有5层,但高度达到130英尺,并且在办公楼中首次使用电梯。可以说它是电梯建筑或原始高层建筑的最早实例。 1871年芝加哥发生火灾,建筑中铁部件的失败教训促成了建筑防火设计的进步。建造者开始在铁梁和铁柱外面覆盖面砖,并应用空心砖楼板,提高金属骨架的耐火性能。1879年,威廉·詹尼设计第一拉埃特大厦,这个七层货栈是砖墙与混凝土混合结构。1880 年巴黎建起高312m 的埃菲尔铁塔,1889年工程师埃菲尔在铁塔的斜腿上使用了双轿箱的水力电梯,其中一部能到塔顶。终于在1885年,真正的高层建筑诞生了--10层高的芝加哥家庭生命保险大楼建成。从此高层建筑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蓬勃发展。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初探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初探 摘要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迅速致使高层建筑的发展也快速,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过程之中缺少人性化设计,对于传统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没有继承与发展,现代城市人口在居住和工作之中感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迅速致使高层建筑的发展也快速,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过程之中缺少人性化设计,对于传统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没有继承与发展,现代城市人口在居住和工作之中感受不到城市的温暖情怀,这对于城市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对于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必须进行关注,为我国城市更好发展提出一些建筑设计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 1 传统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1.1 空间尺度不协调和谐的空间比例与尺度是建筑形态美的必要条件,建筑设计实际上是空间尺度、比例、布局设计与空间渲染问题,空间尺度不协调会关乎到建筑整体的形态美,建筑整体的形态美有关服务到居住人口的心理需求,我国传统建筑高度与城市整体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建筑与城市空间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现代城市中,为了节省占地空间,盲目追求建筑高度,理论而言,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高层建筑冲击着良好的传统城市空间中的邻里关系与日常的居住人口的交流,多层建筑让城市人口变得更加冷漠与抑制,所以空间尺度设计不协调是城市建筑设计的一大缺点。 1.2 立体设计不合理好的立体设计可以节省空间,让绿化面积扩大,美化程度更高,而多数高层建筑设计近景设计不够立体,太过于平面化,只设计了基础的绿化铺设,处于建筑下层的人们不能感受到设计的美感。 1.3 情怀设计缺失现代城市建筑设计追求创新,在设计建筑时标新立异,一方面这是促进城市建筑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这种理念使得城市建筑设计缺失情怀设计。许多大城市设计的建筑图案只能在平视视角才能看出设计的图案,而大多城市人口只能仰视建筑,所以在建筑设计时不能只追求革新,而应该更多的关注人性化设计,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情怀、文化底蕴,每个城市和人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精神气度,人性化设计就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关注城市人口的情怀。

(整理)世界建筑涂料的历史.

世界建筑涂料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涂料是一种经过保护处理墙体的与之相适宜的建筑装饰材料。它与基层结构相结合,分别能满足建筑物防水、耐候、牯结、抗侵蚀、抗弯、保色、隔音等多种性能的要求,具备现代建筑物所必需的多种功能;它不仅可以保护墙体.而且可以美化建筑物,是目前理想的墙体装饰材料之一,在现代建筑工程发展中,成为现代化城市立体艺术不可缺少的极其活跃的 1 建筑涂料的生产和使用历史 人类生产和使用建筑涂料已有悠久历史,其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①天然成膜涂料的使用时期 天然成膜涂料——大漆应属于最早的建筑凉料。早在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中国商代就开始使用大漆来保护庙宇楼阁;战国时期,我国就能使用桐油和大漆来制造复配涂料。公元年初,*人开始应用阿拉伯树胶制作涂料,希腊人开始掌握了蜂蜜涂料技术 1 7世纪后.中国涂料技术和印度紫胶(虫胶)涂料传人欧洲,欧洲从此开始发展涂料生产。 ②建筑涂料工业形成时期 自从1 798年英国创立第一家涂料厂以后,到19世纪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涂料厂,如法国在1820年,德国在1 830年,奥地利在18,13年,日本在1881年开始开办涂料厂;中国在1815年开办了第一家涂料厂———上海开林油漆厂,世界从此进人了涂料工业化生产时期,从而改变了工业化初期生产的涂料施工时要调配并稀释的状况。 ③合成树脂涂料时期 到19世纪中,随着台成树脂化学工业的发展,建筑涂料进入了合成树脂涂料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合成树脂涂料发展迅速:1950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了丙烯酸树脂建筑涂料;5O~60年代,美国研制了用丁苯胶乳制水乳胶建筑涂料;随后又开发了聚醋酸乙烯乳胶涂料和丙烯酸乳胶涂料,从而奠定了现代建筑涂料的基础。 2 建筑涂料的现状 建筑涂料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因其能耗低、成本低、自重轻、无接缝、可防水、安全、容易更新、色彩丰富等优点,因此大量使用涂料来装饰建筑物,已成为建筑装饰的一种世界潮流。目前,全世界建筑涂料产量正以年增长率3.4 的速度增长,市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西欧、北美、东欧、日率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亚太地区许多发达国家的建筑涂料发展极为迅速。据有关资料介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