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中文题目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教学院研究生学院

专业班级化学工程0904

学生姓名张国伟

学生学号 01200901030412

完成时间 2010 年6月20日

加氢裂化工艺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张国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113001)

摘要:加氢裂化是油料轻质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且原料适应性强,他可以将馏分油到渣油的各种油料转化为更轻的油品,随世界范围内原油变重,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发展较快。本文主要介绍了重油高压和中压加氢裂化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固定床、沸腾床、移动床、悬浮床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工艺发展趋势。

关键字:加氢裂化;工艺;技术特点; 发展趋势

Hydrocracki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rends

Zhang guowei

(Liaoni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fushun 113001)

Abstract:The hydrocracking is one of effective methods which transfer fuel oils to light one , and raw material is uncompatible.Tt may transform range from the fraction oil to residual oil of each kinds of fuel oils to a lighter oil quality. Accompanying with the crude oil change heavy ,the heavy oil hydrocrack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pretty quick.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vy oil hydrocracking technology in high pressure and mid-presse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fixed bed, the ebullition bed, the moving bed, hang the floating floor heavy oil hydrocr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worldwide scale and the craft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 word:hydrocracking; artwork; tech-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tendency

重油加氢裂化工艺是重质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加工原料油类型的不同和市场对各类产品需求的变化, 通过在高温、氢气、催化剂和高压或中压的条件下, 调整工艺条件使重油发生裂化反应, 转化为气体、汽油、煤油、柴油等各种清洁马达燃料和优质化工原料,最大限度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按反应压力为7. 0~10. 5 MPa 和> 10.

5 MPa的划分标准,加氢裂化工艺可以分为中压加氢裂化或高压加氢裂化。可加氢裂化的原料主要有减压馏分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脱沥青油等重质油。

1高压和中压加氢工艺选择

在较高压力条件下操作可以得到各种优质产品,尤其可以得到多种中压加氢裂化得不到的产品,但建设投资及操作费用明显增加。若在中压下操作,将直接影响到原料油中的杂质脱除、芳烃饱和及开环等反应效果,但装置的建设投资及操作费用均较高压降低30 %[1 ] 。在工业上采用何种加氢裂化技术,应根据企业的原料来源,对目的产品的需求及对建设装置的投资来选用,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1 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的特点

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使用的催化剂有加氢和裂化2 种作用, 因此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灵活性大、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原料适应性强: 高压加氢裂化的原料可以是催化裂化循环油、焦化馏分油、脱沥青油、常减压渣油等。此外还能有效的处理含金属、硫、氮、残炭等杂质含量高的劣质原料油。操作灵活性大: 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一般分为一段加氢裂化和二段加氢裂化, 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串联流程。从操作方式来分, 有一次通过流程和循环流程。选择哪种流程, 由原料油的性质、产品结构、装置规模来确定, 其经济效益是决定因素。转化率高: 如果采用固定床二段流程, 以减压馏分油和循环油为原料生产汽油和航煤, 其转化率可以达到90 %以上; 而采用固定床一段流程, 转化率也可达80 %以上; 沸腾床加氢裂化重油的转化率为65 %~90 %; 悬浮床加氢裂化重油的转化率为90 %以上; 移动床加氢裂化重油的转化率为60 %~90 %。产品质量好[2]: 由于加氢裂化过程存在氢气, 因而抑制了叠合和缩合反应, 避免了大量焦炭和低价值产物的生成, 加氢裂化产物中不含烯烃, 氮、硫的含量也非常少, 所以产品的色泽、胶质及安定性都很好, 产品中异构烷烃高于平衡比例, 因此喷气燃料的冰点和柴油的凝点都很低。总的来看, 重油加氢裂化产品的质量好。

1.2中压加氢裂化裂化技术的特点

对于中压加氢裂化不论是加氢裂化所得重整原料,喷气燃料馏分、柴油馏分、还是尾油馏分,其主要性质的优劣,均与原料油中的环状烃含量有关。重石脑油芳潜以石蜡基原料较低,中间基原料则较高;轻柴油的十六烷值虽然较高,但中间基原料生产的喷气燃料馏分的芳烃含

量和烟点均不合格。属环烷基原料油的中东油更是如此,除沙中、伊轻VGO2 外,其余几种原料所得喷气燃料馏分的烟点都不合格。除石蜡基原料油外,中压加氢裂化生产的喷气燃料达不到规格指标烟点> 25 mm ,芳烃< 20 %的要求。造成芳烃含量高、烟点低的主要原因是原料馏分较重,环状烃含量高且结构较为复杂,而在中压下受热力学条件限制,致使芳烃饱和深度不够,不宜裂解所致。当压力升高,热力学条件得到改善。反应温度也可适当提高,有利于芳烃转化。压力增加化主要产品质量均得到优化。随着压力的提高,重石脑油的芳潜含量上升;喷气燃料的芳烃含量降低、烟点提高、完全满足了规格指标;柴油的硫含量降低、十六烷值明显提高,均达到了欧Ⅳ清洁柴油排放标准。

2 重油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属UOP 和CLG这两大加氢裂化技术比较成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适用最多,同时此技术也比较先进。

2. 1 HyCycle Unicracking 技术[3]

2001 年,UOP 公司推出了HyCycle Unicracking工艺。该技术最初是为完全转化的加氢裂化而设计的。HyCycle Unicracking 工艺的某些方面也可用于现有装置的技术改造,使炼厂在现有的操作压力下生产优质产品。HyCycle Unicracking 工艺通过针对性加氢的优化措施,使加氢裂化装置的裂化功能与加氢功能分离开来,分别优化,在得到最大收率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在较低压力下操作时,通过重烃的选择性裂解和细致的氢气管理,可比传统的加氢裂化过程降低氢耗20 %。

工艺装置包括一台HyCycle 分离/ 补充精制反应器、反向串联的反应器和设计构造新颖的分馏塔。工艺的主要优点是生产较重产品时氢耗低、选择性高。与其他全转化工艺相比,中间馏分油收率可提高5 %以上。氢耗的下降和过程热的更有效利用,使总操作成本下降15 %。另一个重要的工艺特征是操作压力可以降低。与通常情况相比, HyCycle Unicracking 的设计压力一般低25 %。设备的改进使总成本下降10 %之多。主要设备和流程见图1

2. 2 改进的部分转化Unicracking( APCU) 技术[4]

APCU 工艺是UOP 专利技术HyCycle Uni2cracking 工艺的延伸。与缓和加氢裂化相比,APCU技术在低转化率(20 %~50 %) 和中等压力( < 10MPa) 下,以比全转化装置低得多的投资在产品质量上实现了跨跃。工艺设计独特,可独立控制最终柴油和FCC 进料的质量,为炼油厂提供灵活有利的清洁燃料生产方案。

在APCU 流程中,低转化率加氢裂化装置和FCC 装置一起运转,可生产满足最严格的汽油和柴油产品规范的清洁燃料。新工艺可达到以下目的:(1) 处理减压瓦斯油(VGO) 不需对FCC 汽油进行后处理便可直接生产超低硫汽油(ULSG) 调合组分; (2) 生产高十六烷值的超低硫柴油调合组分,提高出厂柴油质量的灵活性; (3) 同时加工其他柴油馏分进料,生产符合调合要求的超低硫柴油; (4) 同时生产能够满足重整装置进料要求的石脑油; (5)优化氢气的利用(避免产品的过度处理) ;APCU 工艺流程如图2 所示。高硫进料与热循环氢混合,从上部连续穿过高活性预处理催化剂和馏分油选择性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这种组合催化剂可脱除难分解的硫、氮等杂质, 饱和多环芳烃(PNA) ,并且把一部分FCC 进料转化为超低硫燃料。在反应器压力下,离开反应器的加氢裂化产品和脱除硫的FCC 进料立即在强化热分离器( EHS)中被分离。

EHS 塔顶产品有时和共同进料一起迅速进入集成APCU 补充精制反应器进行加氢。在给定的设计压力下,通过这种独特的连续加工过程可生产出质量最佳的馏分油产品。FCC 进料中的芳烃避免了过度饱和,加工过程中的氢耗降至最低。通过调整催化剂的类型、反应器的体积和反应器的温度,可调整FCC 进料质量而不损害加氢裂化馏分油的质量。EHS 底部物流不经冷却而直接进入分离单元,避免了重质产品在高压条件下的冷却,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热能。

APCU 工艺与HyCycle Unicracking 工艺类似,采用了低单程转化率设计,可使生成气体和催化剂积炭的副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选择性开环反应使平衡向更有利于生产高质量柴油燃料的方向移动。苛刻度低的条件下,单程转化有利于较重产品的分布。在较低转化率模式下操作时的脱硫效果见图3 。

2.3加氢裂化加氢组合工艺[5]

加氢裂化-加氢处理组合工艺是UOP公司针对加拿大Northen Lights公司特定需要提出的其流程图如图4,该工艺可以同时加工DAO、VGO和AGO进料。由于设备台数少,氢气和反应热等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明显降低。

图4UOP加氢裂化-加氢处理组合工艺

2.4 CLG公司的加氢裂化工艺[6]

CLG公司是是由Clevron公司和ABB lummus Global合资的一家公司,它是第一家开展馏分油催化裂化的公司,在技术工艺方面CLG公司有SSOT,SSREC和两端加氢的基础上又研发了优化部分转化,分部进料和反法续串联两段进料工艺。

3 加氢裂化所选用的反应器

目前, 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反应器主要有固定床、沸腾床、移动床和悬浮床加氢裂化等几种。从应用情况来看, 固定床加氢裂化约占83 %, 沸腾床加氢裂化约占15 %, 移动床加氢裂化约占2 %, 悬浮床加氢裂化还处在工业应用的初级阶段[7- 9]。

固定床加氢裂化是指反应器内装有固定不动的催化剂, 原料从反应器上部送入, 反应后的产品从反应器的下部流出, 反应物料自上而下通过床层。固定床加氢裂化技术有很多种, 以联合油品公司、UOP 公司、雪弗隆公司的技术应用较多。

沸腾床加氢裂化是指反应器中催化剂与重油构成流体流动的特征, 重油从反应器下部送入, 自下向上流动, 催化剂处于运动状态, 好像沸腾液体。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主要有氢- 油法加氢裂化过程、LC- Fining 法加氢裂化过程以及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技术等。

移动床加氢裂化是指反应器中催化剂自反应器上部连续加入, 并自上而下移动, 反应物与催化剂常呈逆流流动。移动床加氢裂化技术主要是壳牌公司的Hycon 工艺, 于1989 年在荷兰的佩尼斯炼油厂建成了第一套工业装置, 其处理能力为1.25 Mt/a。该过程是一种加氢

脱金属和加氢脱硫等多种功能的加氢裂化工艺, 其原料一般为减压渣油, 实际转化率达60 %以上。该工艺与沸腾床加氢工艺相比, Hycon 过程轻质油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尤其是催化剂活性利用率高, 这主要是因为料仓式移动床催化剂呈先进先出的活塞流状态而使装置排出的催化剂失活率基本相同, 沸腾床过程排出的催化剂由于呈返混状态仍含30 %以上的较高活性的催化剂。由于该过程采用并流式移动床操作, 其催化剂用量和催化剂活性利用率可能不如采用逆流式移动床操作的OCR 和Hyvahl 过程。

悬浮床加氢裂化是指待裂化的渣油与细粉状添加物或催化剂形成悬浮液, 在高温、高压和高空速下进行的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其典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有VCC、Canmet、HDH、SOC、Aurabon、MRH 和Microcat 等过程。

总结:加氢裂化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现在仍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近几年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提高加氢裂化装置的生产灵活性,。重油加氢裂化技术其应用提高了轻质油品的收率和质量,加氢裂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提高炼油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对原油的有效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守义. 中压加氢裂化(或改质) 工艺生产喷气燃料的研究[C] . 加氢裂化协作组第三届年会报告论文选集,2000.

[2] 修金柱.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C]. 炼油与化工,2007.

[3] Mark V W,等. [ R] . NPRA : AM - 02 - 36.

[4] Ronnie M ,等. [ R] . NPRA :AM - 03 - 119.

[5] 吴惊涛,等.国外馏分油加氢技术进展[C],当代化工,2008.

[6]韩崇仁. 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M] .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7] 程之光.重油加工技术[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1994: 184- 359.

[8] 梁文杰. 石油化学[M]. 山东: 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5: 358- 403.

[9] 林世雄.石油炼制工程( 下)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

18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 一、工艺流程选择 1、反应部分流程选择 A.反应部分采用单段双剂串联全循环的加氢裂化工艺。 B.反应部分流程选择:本装置采用部分炉前混氢的方案,即部分混合氢和原料油混合进入高压换热器后进入反应进料加热炉,另一部分混合氢和反应产物换热后与加热炉出口的混氢油一起进入反应器。 C.本装置采用热高分流程,低分气送至渣油加氢脱硫后进PSA部分,回收此部分溶解氢。同时采用热高分油液力透平回收能量。因本装置处理的原料油流含量很高,氮含量较高,故设循环氢脱硫设施。 2、分馏部分流程选择 A.本项目分馏部分采用脱硫化氢塔-吸收稳定-常压塔出航煤和柴油的流程,分馏塔进料加热炉,优化分流部分换热流程。采用的流程比传统的流程具有燃料消耗低、投资省、能耗低等特点。 B.液化气的回收流程选用石脑油吸收,此法是借鉴催化裂化装置中吸收稳定的经验,吸收方法正确可靠,回收率搞。具有投资少、能耗低、回收率可达95%以上等特点。 3、催化剂的硫化、钝化和再生 A、本项目催化剂硫化拟采用干法硫化 B、催化剂的钝化方案采用低氮油注氨的钝化方案 C、催化剂的再生采用器外再生。 二、工艺流程简介 1、反应部分

原料油从原料预处理装置和渣油加氢裂化装置进入混合器混合后进入原料缓冲罐(D-101),经升压泵(P-101)升压后,再经过过滤(SR-101),进入滤后原料油缓冲罐(D-102)。原料油经反应进料泵(P-102)升压后与部分混合氢混合,混氢原料油与反应产物换热(E-101),然后进入反应进料加热炉(F-101)加热,加热炉出口混氢原料和另一部分经换热后的混合氢混合,达到反应温度后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R-101),然后进入加氢裂化反应器(R-10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催化剂床层间设有控制反应温度的急冷氢。反应产物先与部分混合氢换热后再与混氢原料油换热后,进入热高压分离器(D-103)。 装置外来的补充氢由新氢压缩机(K-101)升压后与循环氢混合。混合氢先与热高分气进行换热,一部分和原料油混合,另一部分直接和反应产物换热后直接送至加氢精制反应器入口。 从热高压分离器出的液体(热高分油)经液力透平(HT-101)降压回收能量,或经调节阀降压,减压后进入热低压分离器进一步在低压将其溶解的气体闪蒸出来。气体(热高分气)与冷低分油和混合氢换热,最后由热高分气空冷器(A-101)冷却至55℃左右进入冷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油、水三相分离。为防止热高分气中NH3和H2S在低温下生成铵盐结晶析出,赌赛空冷器,在反应产物进入空冷器前注入除盐水。 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理出的气体(循环氢),经循环氢脱硫后进入循环氢压缩机分液罐(D-108),有循环氢压缩机(K-102)升压后,返回反应部分同补充氢混合。自循环氢脱硫塔底出来的富胺液闪蒸罐闪蒸。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液体(冷高分油)减压后进入冷低压分离器,继续进行气、液、水三相分离。冷高分底部的含硫污水减压后进入酸性水脱气罐(D-109)进行气液分离,含硫污水送出装置至污水汽提装置处理。从冷低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低分气)至渣油加氢装置低压脱硫部分:液体(冷低分油)经与热高分气换热后进入脱硫化氢塔。从热低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热低分气)经过水冷冷却后至冷低压分离器,液体(热低分油)直接进入脱硫化氢塔。 2、分馏和吸收稳定部分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_王世敬

!加工制造#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王世敬温筠X (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简述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最新成就与进展,我国在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情况、差距及动向。在大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3个发展方向:(1)全球化,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化、标准化和集成化;(2)虚拟化,即设计过程中的拟实技术和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3)绿色化,即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生产出产品,使用完后经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 关键词机械制造现状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而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则是机械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动力。 机械制造业发展至今,按其生产方式的变化可划分为: (1)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手工制作及早期的工业生产均属于这种方式。 (2)设备密集型生产方式。这是一种随着运输机械、施工机械和机床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生产方式。汽车、拖拉机、轴承等大批量生产中的刚性生产流水线均属于这种生产方式。 (3)信息密集型生产方式。从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它实现了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器设备可通过获得的信息,快速、准确地实现加工,继而产生了使用这些典型设备的生产方式。 (4)知识密集型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制造理念的飞跃,把单向的产品制造链组成为有机的制造系统,其中的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能量流系统等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这种制造系统不单能与人进行信息交流,而且本身具有专家系统、数据库等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知识,使其能在获取较少信息的情况下完成加工要求。柔性制造系统(FM 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 S)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代表。 (5)智能密集型生产方式。这是目前正在研究和实施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它试图使用制造系统本身具有的人工智能,并引入了新的制造哲理和组织形式。因此,这种制造技术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超前地开发产品,实现多品种产品的全过程管理。这种制造技术的实施,将使人们梦寐以求的/无图纸加工0、/无人化加工0、/无害化加工0成为可能。目前正在研究的智能制造系统(IMS)、智能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I-CIMS)、敏捷制造等就属于这种生产方式。 现代制造技术的涵义相当广泛。一般认为,现代制造技术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结果,是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它使制造技术的技术内涵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凡是那些能够融合 # 21 # 2002年第30卷第11期 石油机械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 X温筠,讲师,生于1972年,1998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地址:(257062)山东省东营市。电话:(0546)8392093(H)。第一作者王世敬简介见本刊2002年第8期。 (收稿日期:2002-04-05;修改稿收到日期:2002-05-31)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精选文档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工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仍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自动化控制技术、激光技术的出现,都是当下机械制造工艺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为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还需要对机械制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实现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趋势 DOI: 0 导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机械制造的生产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人们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同时这也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工艺中所应用的先进技术正在进行优化和改革。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是最为常见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也是机械制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控制功能主要表现在自动化加工制造、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以及自动化制造工程三个方面。例如,在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中,实施自动化生产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力,有效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产误差,在每个加工环节中都能够按照初始设定完成机械的加工和制造,大大提高了加工制造的精准性,最终形成自动化性质的生产流水线。然而,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作用下,我国现阶段所应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机械制造工艺发展产生了局限性,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被人们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技术,其主要包含激光热处理、快速成型技术等。激光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将机械部件的使用年限延长,实现零部件的最大化应用价值。在对部件表面进行热处理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概述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概述 全装置工艺流程按反应系统(含轻烃吸收、低分气脱硫)、分馏系统、机组系统(含PSA系统)进行描述。 1.1反应系统流程 减压蜡油由工厂罐区送入装置经原料升压泵(P1027/A、B)后,和从二丙烷罐区直接送下来的轻脱沥青油混合,在给定的流量和混合比例下原料油缓冲罐V1002液面串级控制下,经原料油脱水罐(V1001)脱水后,与分馏部分来的循环油混合,通过原料油过滤器(FI1001)除去原料中大于25微米的颗粒,进入原料油缓冲罐(V1002),V1002由燃料气保护,使原料油不接触空气。 自原料油缓冲罐(V1002)出来的原料油经加氢进料泵 (P1001A,B)升压后,在流量控制下与混合氢混合,依次经热高分气/混合进料换热器(E1002)、反应流出物/混合进料换热器(E1001A,B)、反应进料加热炉(F1001)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后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R1001),R1001设三个催化剂床层,床层间设急冷氢注入设施。R1001反应流出物进入加氢裂化反应器(R1002)进行加氢裂化反应,两个反应器之间设急冷氢注入点,R1002设四个催化剂床层,床层间设急冷氢注入设施。R1001反应流出物设有精制油取样装置,用于精制油氮含量监控取样。 由反应器R1002出来的反应流出物经反应流出物/混合

进料换热器(E1001)的管程,与混合原料油换热,以尽量回收热量。在原料油一侧设有调节换热器管程出口温度的旁路控制,紧急情况下可快速的降低反应器的入口温度。换热后反应流出物温度降至250℃,进入热高压分离器(V1003)。热高分气体经热高分气/混合进料换热器(E1002)换热后,再经热高分气空冷器(A1001)冷至49℃进入冷高压分离器(V1004)。为了防止热高分气在冷却过程中析出铵盐堵塞管路和设备,通过注水泵(P1002A,B)将脱盐水注入A1001上游管线,也可根据生产情况,在热高分顶和热低分气冷却器(E1003)前进行间歇注水。冷却后的热高分气在V1004中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自V1004底部出来的油相在V1004液位控制下进入冷低压分离器(V1006)。自V1003底部出来的热高分油在V1003液位控制下进入热低压分离器(V1005)。热低分气气相与冷高分油混合后,经热低分气冷却器(E1003)冷却到40℃进入冷低压分离器(V1006)。自V1005底部出来的热低分油进入分馏部分的脱丁烷塔第29层塔盘。自V1006底部出来的冷低分油分成两路,一路作为轻烃吸收塔(T1011)的吸收油,吸收完轻烃的富吸收油品由T-1011的塔底泵P-1016再打回进冷低分油的进脱丁烷塔线。依次经冷低分油/柴油换热器(E1004)、冷低分油/减一线换热器(E1005A,B)、冷低分油/减二线换热器(E1014)和冷低分油/减底油换热器(E1015),分别与柴油、减一线油、减二

现代制造工艺技术(doc 27页)

现代制造工艺技术(doc 27页)

第7章现代制造技术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趋势◆了解特种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现代制造生产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趋势 ◆特种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7.1 现代制造技术概述 与传统制造技术比较,现代制造技术具有如下特征。 (1)系统性 由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管理等技术的引入,并与传统制造技术的结合,现代制造技术成为一个能够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系统工程;而传统制造技术一般只能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2)广泛性 传统制造技术通常只是指将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各种加工工艺;而现代制造技术则贯穿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及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成为“市场—设计开发—加工制

造—市场”的大系统。 (3)集成性 传统制造技术的学科专业单一、独立,相互间界限分明;而现代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和学科间的不断渗透、交叉、融合,其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技术趋于系统化、集成化,已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制造系统工程。 (4)动态性 现代制造技术是针对一定的应用目标,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而其内涵不是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反映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制造技术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重点、目标和内容。 (5)实用性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制造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先进、实用的技术,有着明确的需求导向。现代制造技术不是以追求技

垫片密封技术最新进展综述

垫片密封技术最新进展综述 摘要:对垫片密封技术的基本分类进行介绍并对不同垫片密封材料、国内外密封结构、技术进行比较,展现当前最新垫片密封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关键词:静密封、垫片、法兰、压力容器。 0.前言: 现代工业对密封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密封失效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污染环境,甚至酿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据统计,静密封故障处理中,调整和更换垫片占49.2%,调整紧固螺栓占40.3%,更换法兰和螺栓的占10.5%[1]。垫片密封在现代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密封失效造成的跑、冒、滴、漏严重地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密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因此垫片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垫片密封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压力容器的发展而发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现代化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业、原子能工业、大型电站的兴起,压力容器向高温、高压、高真空、深冷和大型化发展,也对垫片密封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许多工业发达国家设立专门研究机构,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就密封机理、密封材料、元件性能、连接设计方法及泄漏检测等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2-3]。 1.垫片的类型分类 现代工业中使用的垫片按其材料可分为非金属垫片(主要包括石棉橡胶板、聚四氟乙烯垫和柔性石墨垫,垫片形式多为平垫)、组合垫片(由两种非金属材料或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材料组合而成的,主要包括缠绕式垫片、金属包垫以及最近发明的波形活压垫片等)和金属垫片(通常是由一种金属或合金通过机械加工而成的,主要包括平垫、椭圆形、八角形垫圈等)[4]。 1.1 非金属垫片 1.1.1 石棉橡胶垫片 石棉橡胶垫片是过去常使用的垫片之一,价格较其他垫片便宜,使用方便,一般用于压力不超过1.6MPa、温度不超过200℃的场合。对于污染性极强的介质,即使压力、温度不高也不能使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健康和环保的原因,石棉制品不符合国际环保公约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石棉垫片在国际市场上已被禁用或淘汰,建议少用或不用。 1.1.2 柔性石墨垫片 柔性石墨垫片是取代石棉垫片的理想选择。柔性石墨是膨胀石墨的别称,是天然石墨经过强酸氧化处理膨胀而成的一种理想的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回弹性、柔软性、耐蚀性和耐温性。膨胀石墨的干摩擦系数仅为0.08—0.15,膨胀石墨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很大,其表面总吸附着大量气体或水分子,形成极薄的气膜层或液膜而阻止介质的渗透,其不渗透性较好。柔性石墨几乎对一切无机及有机介质均耐蚀,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研究表明在超低温的液氧(-183℃)、液氮(-196℃)中,柔性石墨性能稳定,不发脆。 1.1.3 聚四氟乙烯垫片

加氢裂化飞温事故过程分析

加氢裂化飞温事故过程分析

————————————————————————————————作者: ————————————————————————————————日期:

2010年3月5日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事故 开停工过程分析 一装置停工原因 1.106-K-102背压蒸汽压力达到4.3MPa,造成汽轮机出口背压蒸汽线上安全 阀(放空口为一向下弯头)起跳,并且安全阀未能及时复位,现场大量蒸汽喷向地面并向四周扩散,操作人员无法靠近,不能准确判断具体的泄漏位置,同时避免对系统蒸汽供应产生影响,操作人员在109单元关闭进106装置的 9.5MPa蒸汽手阀,循环氢压缩机K102停运,低速泄压阀启动,装置紧急停 工。 二事故停、开工经过 3月5日5:46装置紧急停工,K102停机,反应系统7bar紧急泄压。泄压前后床层温度对比如下: R101A紧急泄压床层温度变化 温度点5:46泄压开始温度6:24泄压结束温 度泄压温降 二床入口377.63 362.2 15.43 三床入口379.05 362.09 16.96四床入口381.7 357.424.3 五床入口374.3 352 22.3 六床入口364.7 352.3 12.4 R101B紧急泄压床层温度变化 温度点5:46泄压开始温 度 6:24泄压结束温 度泄压温降 二床入口374.88 362.05 12.83 三床入口380.84 365.5215.32 四床入口380.42 356.44 23.98 五床入口375.95 354.84 21.11 六床入口366.05 346.02 20.03 1.3月5日7:11时向反应系统补氢充压,同时通过7bar放空泄压。在开K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星星,辽宁大连(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6028)本文结合汽车制造技术的产业发展重要性,从汽车制造技术管理方面、设计方面、制造工艺方面、自动化方面摘要:做了剖析了中国汽车现阶段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本文指出,信息化对制造技术的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各方面的精密加工也具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另外,本文针对敏捷制造技术又做了相关介绍。发展趋势制造技术现状关键词:汽车 Hyundai Mo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Gao Xingxing Machiner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Dalian 116028, China manufacturing automobile's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importance the Abstract: technology. From the ca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sig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utomation ,it has done corresponding And the status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automobil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ecast of future tre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Informat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anufacturing agile In improvement. this paper, for some also precision aspects promoting. All of machining has room technology has made related presentations.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quo TrendsKey words: 是纯粹的技术产品,而是现前言0 代汽车新技术和先进的管年代以来,世纪80 20 理模式相结合的结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改变了人发展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发类 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展,例如新型制造技术的发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展,刀具工艺的发展,激光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焊接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袁锋 摘要 知识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制造技术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与其它学科交互融合发展,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只有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并不断创新,我国制造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阐述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制造技术;特征;趋势。 引言 制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时代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具有永恒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对其经济和政治的领导地位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约有1/4的人口从事各种形式的制造活动,70 以上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因此,很多国家把制定制造业发展战略列为重中之重。战后,日本、德国等国家由于重视制造业,国力很快得以恢复,成为制造强国,经济实力也跃居世界前列。美国认为要重振经济雄风,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必须大力重振制造业,夺回其制造业的世界霸主地位。为此,美国加大了制造业的投资力度,积极进行策略研究,现在某些领域已基本赶上甚至超过日本而与其并驾齐驱。可见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技术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制造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想在新一轮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制造技术。 1 现代制造技术的主要特征 1.1 制造内涵的扩展 随着通讯和网络的发展,全球性的贸易壁垒正在逐步消失,制造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整个生产过程、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的集成技术。制造的概念和内涵得到大大扩展,它是一种涵盖面很广的广义制造概念,是“大过程”、“大制造”,包括光、机、电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通用产品和高精尖产品的制造以及材料制备;不仅包括机械加工方法,而且还包括高能束加工方法、硅微加工方法、电化学加工方法等;它不但包括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制造过程,而且还涉及产品的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产品的选型决策、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报废产品的处理以及产品的疲劳强度和全寿命过程的预估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1.2 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的发展 近年来,制造工程与制造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

机械密封技术最新进展综述

机械密封技术最新进展综述 摘要:对机械密封的组成结构及原理、新型材料与技术进行介绍,展现当前最新机械密封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关键词:机械密封、陶瓷、泄漏、非接触。 0.前言: 机械密封是一种用来解决旋转轴与机体之间密封的装置。由于机械密封具有密封性能好、工作可靠、泄漏量小、使用寿命长、功率消耗少等特点,因而在国内外化工生产的旋转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泵、压缩机、反应釜、搅拌器、转盘塔、离心机和过滤机等工艺设备以及齿轮箱、阀门、旋转接头、船舶尾轴等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部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对机械密封的泄漏要求越来越严格,发展机械密封的新理论、新技术迫在眉睫。 1.机械密封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机械密封是一种限制工作流体沿转轴泄漏的、无填料的端面密封装置,主要由静环、动环、弹性元件、传动元件和辅助密封圈等组成。 其工作时靠固定在轴上的动环和固定在泵壳上的静环,并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力和密封流体的压力,促使动、静环端面的紧密贴合来实现密封功能的。在机械密封装置中,压力轴封水一方面阻止高压泄出水,另一方面挤入动、静环之间维持一层流动的润滑液膜,使动、静环端面不接触。由于流动膜很薄且由于高压水的作用,因此漏泄水量很少。一般情况下,机械密封的泄漏率控制在10 mL/h 以内并不困难。采用了机械密封之后,可有效地解决动环与静环端面之间、静环和密封压盖之间、动环和旋转轴之间及密封压盖和壳体之间等漏泄渠道的密封问题。 工作时,旋转轴通过紧固螺钉带动弹簧座同转;而弹簧座则通过传动螺钉和传动销带动弹簧、推环、动环密封圈和动环一起旋转,从而产生了动环和静环之间的相对回转运动和良好的贴合接触。其中,静环是静止固定在设备壳件上而不作旋转运动的。止动销则是防止静环随轴一起转动的。静环密封圈和动环密封圈通常称为辅助密封圈。前者主要是为了阻止静环和密封压盖之间的漏泄;后者主

汽车密封条发展趋势详解

支持定制点击咨询 汽车密封条发展趋势详解 汽车密封条,长期以来,车用密封条要求必须具备三大功能:连接性、密封性和装饰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新兴材料的不断涌现,人们对汽车的环保性、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密封条以往的三大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和提高。为满足客车整车性能和档次不断提高的需要,现从客车用密封条的应用材料、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来分析、研究车门密封条行业的发展趋势. 机柜密封条价格 1、客车密封条的发展过程回顾 到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的汽车密封件都被认为只是为了满足连接性能和部分密封性能,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很少考虑到装饰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使用公共汽车时,只能考虑连接方式,如前窗和后窗,侧窗,门的密封;结构也很简单,大多采用单

支持定制点击咨询 一物种,一体连接,玻璃连接;材料以天然橡胶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塑料(主要是改性PVC)为主。虽然这种密封符合连接性能和一些密封性能,但其他性能如柔韧性,防水性,隔音性,防尘性,耐热性,耐候性,耐臭氧性,抗老化性等都较差,更不用说美观和舒适。由于材料自身性能的限制,汽车密封件寿命只有3?5年,不能匹配公共汽车的使用寿命;颜色也比较简单(橡胶几乎都是黑色),更不用说装饰性和美丽性了。车门,车身,行李箱的密封性差,车内噪音,防尘,防水效果也很差。八十年代末,随着乘客等级的不断提高,客舱的要求也相应增加。 2、使用的客车密封条状况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汽车工业对零部件行业的整体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当然印封行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1)密封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即,密集橡胶,海绵橡胶和钢或尼龙骨架的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工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仍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自动化控制技术、激光技术的出现,都是当下机械制造工艺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为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还需要对机械制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实现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趋势 DOI:10.16640/https://www.doczj.com/doc/6f17511578.html,ki.37-1222/t.2018.08.053 0 导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机械制造的生产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人们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同时这也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生产力的重

要标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工艺中所应用的先进技术正在进行优化和改革。 1.1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是最为常见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也是机械制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控制功能主要表现在自动化加工制造、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以及自动化制造工程三个方面。例如,在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中,实施自动化生产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力,有效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产误差,在每个加工环节中都能够按照初始设定完成机械的加工和制造,大大提高了加工制造的精准性,最终形成自动化性质的生产流水线。然而,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作用下,我国现阶段所应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机械制造工艺发展产生了局限性,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1.2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被人们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技术,其主要包含激光热处理、快速成型技术等。激光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将机械部件的使用年限延长,实现零部件的最大化应用价值。在对部件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机械部件的耐磨性能,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

密封技术发展与应用概要

密封技术发展与应用 陈帆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装控09-2班12号 摘要:主要对密封技术的发展过程、密封的分类和典型密封种类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不同密封形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密封工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综述了静、动密封的机理和发展方向,指出了密封总的发展方向是零逸出、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长寿命化。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密封特别是机械密封将会在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等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这门学科的帮助。 关键词:填料密封,胶密封,机械密封,迷宫密封,零逸出 Abstract:What mainly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ealing technology,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aling technology and typical seal types are stated. The difference of seal for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sealing industry are introduced,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sealing industry. The static sealing mechanism,the dynamic sealing mechanism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re commented, pointed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ealing technology which fulfill the zero emission, the high performance, the high reliability and the long life spa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hange rapidly, especially mechanical seal in chemical industry, petrochemical industry energy industry 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 And the subject to help。 Key Words:packin seal;rubber-like materials and plastics seals;mechanical seal; labyrinth seal ; zero emission 一、密封的发展过程 1.1密封技术的发展史 密封技术已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地课题,而其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也确实 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它是研究密封材料、密封装置设计和密封机理的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性 的边缘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今天密封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术分支,而其 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公元11世纪初,密封技术最早起源于中国;同等水平的密封技术在国外最早出现于15世纪,并 且一直沿用至1700年左右的阿基米德时代;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这种密封技术(填料密封)仍被 应用于某些特殊场合。19世纪开始,工业上应用弹性材料作为密封件,最为有代表性的是:1856年, 一种圆形的,用弹性材料做成的圈被应用于蒸汽机以及流体泵上。类似的密封技术被载入1886年的 法国专利。(图1) 图1.1886年法国专利的活塞密封件

加氢裂化工艺简述

加氢裂化工艺简述 摘要:加氢裂化是重油的深度加工的重要技术之一,是一种使油品变轻的加氢工艺,其加工原料范围广,并且通常可以直接生产优质的液化气,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清洁燃料和轻石脑油等优质的化工原料。 关键词:加氢;重油;裂化;石脑油 Abstract: Hydrocrack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for deep processing of heavy oil is a lighter oil hydrogenation process to make a wide range of its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s, and typically can produce high quality gas, gasoline, diesel, jet fuels and other clean fuels and light naphtha quality chemical raw materials. Keywords: hydrogenation; heavy oil; cracking; naphtha 1概论 加氢裂化是重油深度加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即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高温及较高的氢分压下,使C—C键断裂的反应,可以使大分子的烃类转化为小分子的烃类,使油品变轻的一种加氢工艺。它加工原料范围广,包括直馏石脑油,粗柴油,减压蜡油以及其他二次加工得到的原料如焦化柴油,焦化蜡油和脱沥青油等,通常可以直接生产优质的液化气,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清洁燃料和轻石脑油等优质的化工原料。 为了便于统计,美国油气杂志将转化率大于50%的加氢过程称为“加氢裂化”。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习惯将通过加氢反应使原料油中10%到50%的分子变小的那些加氢工艺称为缓和加氢裂化。通常所说的“常规(高压)加氢裂化”是指反应压力在10 Mpa以上的加氢裂化工艺;“中压加氢裂化”是指在10 Mpa以下的加氢裂化工艺。 加氢裂化反应中除了裂化是吸热反应,其他反应大多是放热反应,总的热效应是强放热反应。 2加氢裂化原料油 加氢裂化过程可以加工的原料油相当广泛。由于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对化纤,依稀原料以及轻质油品的需求,加氢裂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轻至石脑油,重至常压馏分油,减压馏分油,脱沥青油,减压渣油均可作为加氢裂化原料,二次加工产品如催化裂化循环油,和焦化瓦斯油也可以作为加氢裂化原料,目前国内装置加氢裂化使用量最多的是减压馏分油。 根据生产资料反馈以及实验,原料油的密度越大,越难加氢裂化,密度高一般需提高反应温度。原料油中烷烃较难裂解,而环烷基的原料难裂解需提高苛刻度。原料油的干点高,原料油的氮含量将随之增加,原料油的平均沸点越高和分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精)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现状,在分析了我国机械制造发展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阐述了机械制造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机械制造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并广泛将电子学、信息科学、材料学、生物学、管理科学等最新科学成就融入其中,目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加入了 WTO 后,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研究中。近年来,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 1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特征 1.1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质量的要求外,人们慢慢的也开始追求产品的精美外观,因此,现代化的各种制造技术,应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最实际要求与效果,这无形中也促进了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1.2 CAD/CAM 的广泛应用和开发。机械制造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机械技术、制造和理论计算融为一体。 NC 、 CAD/CAM、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强大手段,成为制造业现代化的标志 1.3设计与工艺一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更新换代加快、品种越来越多、批量越来越少。因此,小批量的生产在产品生产中已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工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仍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自动化控制技术、激光技术的出现,都是当下机械制造工艺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为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还需要对机械制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实现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趋势 DOI:10.16640/https://www.doczj.com/doc/6f17511578.html,ki.37-1222/t.2018.08.053 0 导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机械制造的生产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人们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同时这也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生产力的重

要标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工艺中所应用的先进技术正在进行优化和改革。 1.1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是最为常见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也是机械制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控制功能主要表现在自动化加工制造、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以及自动化制造工程三个方面。例如,在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中,实施自动化生产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力,有效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产误差,在每个加工环节中都能够按照初始设定完成机械的加工和制造,大大提高了加工制造的精准性,最终形成自动化性质的生产流水线。然而,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作用下,我国现阶段所应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机械制造工艺发展产生了局限性,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1.2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被人们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技术,其主要包含激光热处理、快速成型技术等。激光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将机械部件的使用年限延长,实现零部件的最大化应用价值。在对部件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机械部件的耐磨性能,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

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段冬冬 学号:B11023219 完成时间:2013年4月18日

当前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关键字:制造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机械信息化数字化前沿科技应用前景 1信息技术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正在以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向前发展。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制造技术注入和融合,促进着制造技术的的不断发展。可以说先进制造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注入有关。它使制造技术的技术含量提高,使传统制造技术发生质的变化。信息技术对制造技术发展的作用目前已占第一位。在21世纪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各方面发展将起着更重要的 作用。 信息技术促进着设计技术的现代化,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化、智能化,整个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全球化。各种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如CIMS、并行工程、精益生产、灵捷制造、虚拟企业与虚拟制造,也无不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 2 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 产品设计是制造业的灵魂。现代设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1)设计手段的计算机化 在实现了计算机计算、绘图的基础上,当前突出反映在数值仿真或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现代产品建模理论的发展上,并且向智能化设计方向发展。 (2)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不断出现 如并行设计、面向“X”的设计(Design For X--DFX)、健壮设计(Robust Design)、优化设计Optimal Design)、反求工程技术(Revese Engineering)等。 (3)向全寿命周期设计发展 传统的设计只限于产品设计,全寿命周期设计则由简单的、具体的、细节的设计转向复杂的总体的设计和决策,要通盘考虑包括设计、制造、检测、销售、使用、维修、报废等阶段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4)设计过程由单纯考虑技术因素转向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 设计不只是单纯追求某项性能指标的先进和高低、而是注意考虑市场、价格、安全、美学、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