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构造概述5章作业

建筑构造概述5章作业

建筑构造概述5章作业
建筑构造概述5章作业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42)+5

一.判断题

1.构造和建造是同义词,建筑构造以研究建筑的建造特别是建筑师负责设计并交付施工的内容为主。

()

2.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10大类。()

3.基础和建筑空间没关系,是建筑以外的部分。()

4.墙体主要用来支承楼板或屋面。()

5.施工工艺是指必须遵循的施工的先后顺序。()

6.构造层次同时反映了施工工序。()

7.遮饰施工缝或变形缝的构件的安装,有一边或两边固定之分。()

8.采取什么样的安装固定构件的方法,同安装位置以及构件的制作材料有关。()

9.强度是建筑构件抵抗因为外力作用而弹性变形的能力。()

10.建筑设计有设计的标准,施工有施工的标准,材料和构件生产也有相关标准。()

11.建筑抵抗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倾覆的能力,称之为稳定性。()

12.雨棚和阳台属于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13.同一种构件一般可以选择不同的安装固定方法。()

14.南北不同地区的一些构造做法,会有差异。()

15.门窗设计图的构造尺寸,已包含了的施工缝的尺寸。()

二.选择题

1.玻璃的安装,不可以采用()的方法。

A.钉固B.嵌固 C.焊接D.挂接

2.为减少构件的挠度,不可以()

A.选择刚度大的材料B.缩小构件的长度 C.一端固定构件D.加大断面尺寸

3. 为增加构件的稳定性,较好的方法是()。

A.减轻自重 B. 增加水平支撑 C. 缩小构件的断面尺寸 D. 增强构件的刚度

4. 楼地面的面层,与以下构造层次无直接联系的是()。

A. 保护层

B. 垫层

C. 结合层

D. 找平层

5. 以下的施工方法不是用于涂料的是()。

A.抹涂 B.弹涂 C.粘贴 D.喷涂

6. 20厚1:2.5水泥砂浆,不能作为()。

A、找平层

B、结合层

C、防水层

D、保护层

7. 以下()的说法是错误的。

A.施工过程中不能留缝 B.各种缝可以通过装修来消除

C.建筑常会设置变形缝 D.有些缝的存在并不表示施工质量不好。

8. 柱子常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但不包括()。

A.压力 B.剪力 C.弹力 D.扭转力

9. 建筑因为外力作用而解体(和破坏有所不同),最主要原因是()。

A. 稳定性差

B. 刚度差

C. 整体性差

D. 强度差

10. 穹窿形的空间,有()围合和围护界面。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

三.填空题

1.建筑主要由基础与()、墙与柱、楼地(板)面、()、楼(电)梯、屋顶面等主要部分组

成。

2.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的高度超过该房间()者。

3.窗是主要用于建筑空间的采光和(),并()空间的构件。

4.为实现一种建造结果,常会在若干相关的工艺当中选择一种,以追求()和()。

5.建筑的各种围护结构或空间界面的(),为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会用若干的()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即构造层次。

6.()允许构件之间有一定限度的(),刚性则不然。

7. 构件()的安装方法是,先预留孔洞或(),插入或()后再固定牢靠。

8. 刚度是建筑构件抵抗因()作用而()的能力。

9.稳定性是构件抵抗因()或其它原因而()的能力。

10.在()中,发现设计图纸要求低于与()和行业标准要求时,当以()和行业标准为准。

四.简答题

1.建筑的牢固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试想玻璃构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安装到墙面上?

3.试想较轻的金属构件,可以用哪些方法安装到楼板下面去?

4.试想可以用哪些方法,保证一堵120厚,6米长3米高的景墙,具备足够的稳定性?

5.构件的设计尺寸和施工缝有无关系?为什么?

6.如果楼板的刚度不够,虽然肯定不会破坏,但会产生什么现象而影响使用?

7.试想哪些建筑的部位和构件,宜采用柔性连接的安装方式?

8.要将一个每边300的混凝土立方块,搁置到墙面上,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使之既牢固又美观?

9.如果一段砖砌墙体因承受梁的荷载而强度不够,可采取哪些构造手段加强?

10.不同金属构件连接时,应注意避免什么问题?

五.作图题

1.绘制一个剖面图,能够反映出建筑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2.绘制室内玻化砖地面的构造大样,并以文字标明构造层次。

建筑结构概论

【建筑结构概论】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Conspectu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0321116】 课程学分:【2 】 面向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建筑结构概论庄艳自编教材】 辅助教材【同上】 参考教材【基本体系概念】 先修课程:【无】 并修课程:【建筑设计与原理】 后续课程:【建筑设备】【建筑装修材料与构造】【建筑设计与原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结构认识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备的结构安全的知识,是从事室内设计、装修施工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三. 选课建议 本课程适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第三学期学习。 四.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基本的结构受力分析。 2.掌握建筑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3.掌握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建筑结构的结构布置、受力特点,具备初步确定 承重构件受力特点和断面尺寸的估算方法。 4.掌握结构安全的知识,具备在室内设计及环境小品设计中解决设计中结构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深入理解建筑结构的定义与功能;理解建筑结构、建筑力学与建筑装饰工程的关系。 掌握建筑结构的定义与功能,了解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三者之间的发展关系,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掌握该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基础 理解静力学基本知识;深入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功能要求、建筑结构传力路线及建筑结构构成。 深入理解荷载及荷载分类,理解常见的约束类型;深入理解杆件、内力与应力结构的特点;了解结构的极限状态;理解建筑结构传力路线及建筑结构构成。 第三章骨架结构 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了解钢筋种类及力学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和锚固受弯构件;了解各类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荷载、内力分析、弯矩图、剪力图;掌握凸阳台的结构布置,了解预应力混凝土预加应力的方法;会各类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断面尺寸的确定。掌握梁板布置原则、板的类型,梁的配筋、梁、板、柱混凝土保护层。 第四章建筑结构的类型 掌握建筑结构的类型;掌握各种承重类型的建筑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各类型建筑的受力特征;了解筒体结构的结构形式。熟练掌握砖混合结构的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设计要求;重点掌握砖混结构各种承重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五章木结构与钢结构

建筑构造概述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述 一、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使用、“安全、经济、美观”八字方针。 二、在建筑构造做法方面也应努力体现按使用功能分类 (一)按使用功能分类 (1)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务的辅助车间、动 力用房等。 (2)农业建筑;指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种子库、温室、畜 禽饲养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等。 (3)民用建筑;是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a)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包括住宅、宿舍、公寓等; (b)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文教建筑、托幼建筑、 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等。 (二)民用建筑按高度和层数如何分类: 住宅建筑:一般按层数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 高层。 (三)按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分类 1、砖石结构这种结构是以砖或石做成的墙体和屋顶支承的结构。 2、木结构竖向承重结构和横向承重结构均为木材的建筑。 3、砖木结构承重墙体为砖墙,楼层及屋顶由木材承重的建筑。 4.砖混结构承重墙体为砖墙、楼层和屋顶为钢筋混凝土粱板的建筑。 5、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混凝土柱、梁、板作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 的承重构件的建筑。(1)全框架承重结构(2)内框架承重结构(3)底层框架承重结构(4)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6、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大型板材建筑由预制大型的外墙板、内墙板、隔 墙板、楼板、屋面板、阳台板等构件组合装配而成的建筑 7、钢结构用钢材组成骨架,用轻质块材、板材作围护外墙和分隔内墙 的建筑。 8、混合结构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竖向承重体系,用钢结构组成水平承 重体系,即为混合结构。 (四)建筑的等级 1、建筑的耐久年限等级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质量标准而定,它作为建筑投资、建筑设计和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建筑物以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共分为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2、建筑的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的主要构件(如墙、柱、梁、楼板、屋顶等)的燃烧性能和它的耐火极限来确定。目的在于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不同的耐火等级要

房屋建筑学 阶段测试题5- 建筑构造概论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论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建筑分为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2.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是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 3.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 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两个方面决定的,分为4级。5.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6.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规模大小划分,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分为四类。 7.《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M —表示,数值为100mm。 8.建筑模数的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 9.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为超高层建筑。 10.居住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11.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所组成。 12.建筑物的等级一般按耐久性耐火性进行划分。 13.构件的燃烧性能一般分为三类,即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1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 15.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一般由注册建筑师来完成。 16.高层建筑按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可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17.地震时,建筑物的质量越大,受到的地震力也越大。 18.地震力产生的横波是建筑的主要侧向载荷。 19.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是以该地区所定的地震烈度为依据。 20.划分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在于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不同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做到既有利于安全,又有利于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二)选择题 1.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3)。 ①临时性结构②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③普通房屋和构筑物④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2.普通黏土砖承重墙,当厚度为240mm时,其耐火极限为——h。 ①3.00 ②4.00 ③5.50 ④7.00 3.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楼板和吊顶的耐火极限应分别满足。 ①1.50h和0.25h ②1.00h和0.25h ③1.50h和0.15h ④1.00h和0.15h 4.房屋一般由——组成。 ①基础、楼板、地面、楼梯、墙(柱)、屋顶、门窗 ②地基、楼板、地面、楼梯、墙(柱)、屋顶、门窗 ③基础、楼地面、楼梯、墙、柱、门窗 ④基础、地基、楼地面、楼梯、墙、柱、门窗

建筑构造概述5章作业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42)+5 一.判断题 1.构造和建造是同义词,建筑构造以研究建筑的建造特别是建筑师负责设计并交付施工的内容为主。 () 2.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10大类。() 3.基础和建筑空间没关系,是建筑以外的部分。() 4.墙体主要用来支承楼板或屋面。() 5.施工工艺是指必须遵循的施工的先后顺序。() 6.构造层次同时反映了施工工序。() 7.遮饰施工缝或变形缝的构件的安装,有一边或两边固定之分。() 8.采取什么样的安装固定构件的方法,同安装位置以及构件的制作材料有关。() 9.强度是建筑构件抵抗因为外力作用而弹性变形的能力。() 10.建筑设计有设计的标准,施工有施工的标准,材料和构件生产也有相关标准。() 11.建筑抵抗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倾覆的能力,称之为稳定性。() 12.雨棚和阳台属于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13.同一种构件一般可以选择不同的安装固定方法。() 14.南北不同地区的一些构造做法,会有差异。() 15.门窗设计图的构造尺寸,已包含了的施工缝的尺寸。() 二.选择题 1.玻璃的安装,不可以采用()的方法。 A.钉固B.嵌固 C.焊接D.挂接 2.为减少构件的挠度,不可以() A.选择刚度大的材料B.缩小构件的长度 C.一端固定构件D.加大断面尺寸 3. 为增加构件的稳定性,较好的方法是()。 A.减轻自重 B. 增加水平支撑 C. 缩小构件的断面尺寸 D. 增强构件的刚度 4. 楼地面的面层,与以下构造层次无直接联系的是()。 A. 保护层 B. 垫层 C. 结合层 D. 找平层 5. 以下的施工方法不是用于涂料的是()。 A.抹涂 B.弹涂 C.粘贴 D.喷涂 6. 20厚1:2.5水泥砂浆,不能作为()。 A、找平层 B、结合层 C、防水层 D、保护层 7. 以下()的说法是错误的。 A.施工过程中不能留缝 B.各种缝可以通过装修来消除 C.建筑常会设置变形缝 D.有些缝的存在并不表示施工质量不好。 8. 柱子常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但不包括()。 A.压力 B.剪力 C.弹力 D.扭转力 9. 建筑因为外力作用而解体(和破坏有所不同),最主要原因是()。 A. 稳定性差 B. 刚度差 C. 整体性差 D. 强度差 10. 穹窿形的空间,有()围合和围护界面。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 三.填空题 1.建筑主要由基础与()、墙与柱、楼地(板)面、()、楼(电)梯、屋顶面等主要部分组 成。 2.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的高度超过该房间()者。

建筑构造串讲

《建筑构造》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述 ☆建筑的分类 (一)按使用性质分 1、工业建筑 2、农业建筑 3 )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 1、住宅建筑 (1)低层:1—3层 (2)多层:4—6层 (3)中高层:7—9层 (4)高层:≥10层 2、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 总高度大于24m或10层及以上居住建筑为高层(不包括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为超高层建筑。 (三)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1)大量性建筑:建筑规模不大但建筑数量较多 (2)大型性建筑:建筑规模大和耗资多的建筑 (四)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土-木结构 (2)砖木结构 (3)砖混结构 (4)钢筋混凝土结构 (5)钢结构 (五)按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分类 (1)墙承重式 (2)骨架承重式(框架结构式) (3)内骨架承重式(半框架结构式) (4)空间结构承重式 ☆民用建筑六大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 ☆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 (一)按防火性能分类 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非燃烧体(石、砖、混凝土) ◇难燃烧体 ◇燃烧体(木材) 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具体判定条件:◇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丧失隔火作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 (二)按耐久年限分为四级: 一级 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 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 三级 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 四级 2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三)按建筑的重要性分类 特等、甲等、乙等、丙等、丁等五个等级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外力的影响、自然界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 ☆建筑设计要求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有利于结构安全 3、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4、经济合理 5、注意美观 ☆工业建筑的分类 (一)按工业用途分为: ?1、主要生产车间 ?2、辅助生产车间 ?3、动力用厂房 ?4、仓贮建筑 ?5、运输用建筑 ?6、技术设备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7、全厂性建筑 (二)按层数不同分为:1、单层2、多层3、层次混合 (三)按生产状况分为: ?1、冷加工车间(常温) ?2、热加工车间 ?3、恒温恒湿车间 ?4、洁净车间 ?5、其他特种状况车间 ☆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类型 (一)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 ?1、混合结构 ?2、钢筋混凝土结构 ?3、钢结构 (二)按施工方法分 有装配式和现浇式两种。 (三)按主要承重结构的型式分 ?1、排架结构 ?2、刚架结构 ☆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组成(六部分) (一)屋盖结构:屋面板、屋架、天窗架、托架 (二)吊车梁 (三)柱 (四)基础 (五)支撑(包括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等) (六)围护结构 1、墙(外墙和山墙); 2、墙梁; 3、基础梁; 4、抗风柱。 ☆建筑工业化的内容(四化一改): 设计标准化(前提) 构配件生产工厂化 施工机械化 组织管理科学化 改革墙体材料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模数:是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分为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数值100mm,符号M,即1M等100mm,它是模数协调中选用基本尺寸单位。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和分模数(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导出模数的基数规定如下: 1.扩大模数 水平扩大模数基数为(6个):3M、6M、12M、15M、30M、60M,其相应尺寸分别为300、600、1200、1500、3000、6000mm。 竖向扩大模数基数为(2个):3M与6M,其相应尺寸为300mm和600mm。 2.分模数:分模数基数为(3个):1/10M、1/5M、1/2M,其相应 尺寸为10、20、50mm。 1

第5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古柏教学)

第5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悉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 ?掌握房屋基本构件的组成、作用及设计要求 ?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熟悉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5.1 建筑体系 ?建筑体系: 一是指建筑的装配关系,如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子建筑等; 二是指建筑的结构关系,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空间结构等; 建筑的装配关系和结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建筑的结构体系更为重要。 ?依建筑物使用性质和规模的不同: 可分为单层、多层、大跨和高层建筑; 单层和多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为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是指由墙体作为建筑物承重构件的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主要是指梁柱作为承重构件的结构体系。 大跨建筑常见的有:拱结构、网架结构以及薄壳、折板、悬索等空间结构体系。 ?依建筑结构构件所用的材料不同: 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之分; 混合结构是指在一座建筑物中,其主要承重构件分别采用多种材料制成,如砖与木、砖与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与钢等。习惯上称谓的砖混建筑,是指用砖与钢筋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建筑。 ?1972年在纽约建造了世界贸易中心大楼(World Trade Center Towers),110层,高402m钢结构?1974年美国在芝加哥又建成了当时世界最高的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110层,高443m,钢结构。 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在内容上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并且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经济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因此,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提供符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构造方案,以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绘制大样图等的依据。 ?一座建筑物是由许多部分所构成。这些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上被称为构件或配件。

建筑构造教案教学文案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论(第1周)共2学时 总体目标: 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建筑构造的概念,了解建筑构造的任务、房屋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在房屋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及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教学内容: 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2学时) 2).建筑构造组成的认知参观(1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及实物现场讲解 师生互动:课堂及现场问答讨论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复习思考题 1.学习建筑构造的目的何在? 2.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二章:墙体与基础(第1至6周)共15学时 总体目标: 1.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2.了解提高外墙保温能力的措施、常用隔墙、玻璃幕墙及地下室防潮防水要求。 教学内容: 1).墙体类型及其设计要求、墙体的承重方案、墙体承重方案作业布置(1.5学时) 2).墙体结构及抗震、保温与隔热、其它功能对墙体的要求,常用的墙体材料(1.5学时) 3).墙体的细部构造、墙体的变形缝(2学时) 4).内外墙面装修(2学时)

5).玻璃幕墙(2学时) 6).基础与地下室(2学时) 7).课程设计(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问答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思考题 1.简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2.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3.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有哪些措施? 4.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5.简述砖墙优缺点?普通粘土砖(即标准砖)的优点是什么? 6.砖墙组砌的要点是什么? 7.什么是砖模?它与建筑模数如何协调? 8.简述墙脚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方式及特点。 9.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10.何谓“变形缝”?有什么设计要求? 11.图示内、外墙变形缝构造各两种。 12.砌块墙的组砌要求有哪些? 13.试比较几种常用隔墙的特点? 14.简述墙面装修的基层处理原则。 15.简述墙面装修的种类及特点。 16.什么叫地基?什么叫基础?天然地基有哪些? 17.简述常用基础的分类。 18.简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特点。 19.简述地下室防潮要求和防水要求。

建筑构造习题及大作业

建筑构造习题及大作业 环境艺术设计系2010级

第一章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复习思考题 1、构成建筑得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得关系如何? 2、建筑物有哪些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就是如何分类得? 3、建筑物按耐久年限就是如何分级得?分为几级?各适用于哪类建筑? 4、建筑物得耐火等级就是依据什么划分得?分为几级? 5、什么就是耐火极限?什么就是燃烧性能? 6、简述建设项目得建设程序。 7、简述建筑设计得程序。 8、建筑设计得依据主要有哪些? 9、《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得意义与作用就是什么?什么就是基本模数?其数值与符号各就是什么?什么就是扩大模数与分模数? 10、建筑设计得基本原则就是什么? 11、城市规划对建筑有哪些要求? 12、民用建筑得防火间距就是如何规定得? 13、何谓日照间距?如何确定?公式中得符号什么含义?

第二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复习思考题 1、构成建筑物得基本构件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作用与要求? 2、影响建筑构造得因素有哪些? 3、什么就是天然采光?天然采光得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4、建筑得采光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5、建筑节能有什么意义?建筑设计中有哪些节能措施? 6、我国划分为哪几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有什么要求? 7、如何提高维护构件得保温性能?建筑设计中冬季保温有哪些设计要求? 8、建筑防热得意义有哪些?建筑防热得基本途径有哪些? 9、声音得传播途径有哪些?建筑物各类主要用房得允许噪声级就是如何规定得? 10、怎样提高围护构件得隔声能力? 11、什么就是地震震级?什么就是地震烈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12、建筑防震应遵循什么设计原则?设计要点有哪些? 第三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复习思考题 1、地基与基础有什么不同? 2、什么就是基础埋深?影响基础埋深得因素有哪些? 3、基础依据材料与受力特点分为哪几类?依据构造型式又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4、什么就是地下室?地下室如何分类? 5、什么时候使用地下室防水?如何进行防水处理?防水做法可选用哪些材料? 6、地下室得防潮做法就是怎样得?什么时候使用? 7、采光井得构造做法就是怎样得?如何进行防潮与防水处理? 8、防空地下室就是如何分类得?有哪些设计要求? 第四章墙体 复习思考题 1、墙体得作用就是什么?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述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等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和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共分 为级。 3、地震烈度在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一般可不考虑抗震措施。 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表示,数值为。 5、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层为低层;层为多层;层 为中高层;为高层。 6、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 为、、。 7、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和。 8、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划分为级。耐久等级为二级的建筑 物其耐久年限为年。 二选择题 1、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①托儿所②宾馆③公寓④疗养院 2、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①50~100 ②80~150 ③25~50 ④15~25 3、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楼板和吊顶的耐火极限应满足。 ①1.50h,0.25 h ②1.00h,0.25h ③1.50h,0.15h 4、不属于分数模数的是 A、M 10 1 B、M 5 1 C、M 2 1 D、M 4 1 5、砖混结构适用于 A、多层民用建筑 B、低层小型建筑 C、商场 D、高层住宅 6、不属于加速建筑工业化途径的是 A、设计标准化 B、构配件生产工业化 C、施工机械化 D、验收规范化 7、()的基数为3M与6M,其相应尺寸为300mm、600mm。 A. 水平扩大模数 B. 竖向扩大模数 C. 水平基本模数 D. 竖向基本模数 三、名词解释 1、耐火极限 2、基本模数 3、大量性建筑 4、剪力墙结构 5、砖混结构建筑 6、定位轴线 7、横向定位轴线 8、纵向定位轴线 9、开间10、进深11、层高12、净高13、标志尺寸14、构造尺寸15、实际尺寸16模数17、扩大模数 18、分模数 四、简答题 1、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如何划分? 2、建筑物按规模和数量如何划分? 3、建筑物按层数如何划分? 4、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5、为什么要制订《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6、在建筑模数协调中规定了哪几种尺寸?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何? 7、民用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各部分有何作用? 8、影响建造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建筑构造选择题库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论 试卷1 (1)房屋一般由( )组成。 A:基础、楼板、地面、楼梯、墙(柱)、屋顶、门窗 B:地基、楼板、地面、楼梯、墙(柱)、屋顶、门窗 C:基础、楼地面、楼梯、墙、柱、门窗 D:基础、地基、楼地面、楼梯、墙、柱、门窗 (2) 组成房屋的构件中,下列既属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的是()。 A: 墙、屋顶 B: 楼板、基础 C: 屋顶、基础 D: 门窗、墙 (3) 组成房屋各部分的构件归纳起来是()两方面作用。 A:围护作用、通风采光作用 B:通风采光作用、承重作用 C:围护作用、承重作用 D:通风采光作用、通行作用 (4) 只是建筑物的维护构件的是()。 A:墙 B:门和窗 C:基础 D:楼板 (5) 建筑技术条件是指()。

A: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材料技术、建筑构造技术 B: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材料技术、建筑施工技术 C:建筑结构技术、建筑环保技术、建筑构造技术 D: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构造技术、建筑施工技术(6)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有()。 A:坚固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B:适用经济、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C: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D:坚固耐用、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美观大方(7)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 A:外界环境、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材料 B:外界环境、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标准 C:外界环境、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标准 D:外界环境、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标准 (8)影响建筑构造的外界环境因素有()。 A:外界作用力、人为因素、地表影响 B:外界作用力、气候条件、地表影响 C:火灾的影响、人为因素、气候条件 D:外界作用力、人为因素、气候条件 (9)组成房屋的维护构件有()。 A:屋顶、门窗、墙(柱) B:屋顶、楼梯、墙(柱) C:屋顶、楼梯、门窗 D:基础、门窗、墙(柱)

第一讲 建筑构造概论

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绪论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 龙江2008.9 学习内容和目的 建筑材料与构造1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为工程建设中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为该专业学生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提供有关材料的基础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实践和建筑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资料:教学大纲,教材目录等

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绪论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 龙江2008.9 教学安排 绪论2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4第二章天然石材4 第三章烧土制品及玻璃6 第四章气硬性胶凝材料8 第五章水泥10 第六章混凝土与砂浆12

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绪论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 龙江2008.9第七章金属材料4 第八章木材2 第九章沥青材料4 第十章合成高分子材料2 第十一章绝热材料及吸声材料2 第十二章建筑涂料2 第十三章建筑防火材料2 合计64 教学安排(续前)

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绪论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 龙江2008.9学习,要讲究学习方法。有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1.课程特点; 2.把握基本概念,如定义,分类,特征,区别等; 3.抛弃死记硬背,随时随地学习; 4.把握重点,弄清难点; 5.学以致用,灵活应用; 6.平时注意积累,考试就考高分。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绪论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 龙江2008.91、概念 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土木建筑结构物的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的总称,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2、建筑材料与建筑其他学科的关系: a.材料是基础,材料决定建筑形式和施工方法; b.材料应用在建筑中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c.材料决定建筑结构,影响建筑坚固、耐久及美观;总之:从事土建工程的技术人员和专家都必须了解和懂得建筑材料。 绪论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第一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测试题 姓名:班级: 填空题 1、建筑构造就是专门研究()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和()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通过()提供合理的()和措施。 2、一般民用建筑物是由()、()、()、()、()和()等基本构件组成。 3、热量传递过程中将遇到阻力,这种阻力称为()。 4、一般将导热系数小于()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5、在外围护构件中,经常设有导热系数较大的嵌入构件,热量容易从这些部位传递出去,散热大,其表面温度较低,容易出现凝结水,这些部位叫围护构件的()。 6、当围护构件两侧空气存在压力差时,空气从高压一侧通过围护构件流向低压一侧,这种现象称为()。 7、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即增加能源和节约能源并重。 8、所谓()是指空气间层出现实的体连接。 9、地震的强烈程度称为()。 10、()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二、选择题 1、()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构件,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 A、基础 B、墙和柱 C、地层 2、风力对高层建筑物的影响属于()影响建筑构造因素。 A、自然环境 B、外力 C、人为环境 3、新材料投入建筑使用中,属于()影响建筑构造因素。 A、经济条件 B、物质技术条件 C、人为环境 4、热阻越大,通过围护构件传出的热量()。 A、越多 B、越少 C、没影响 5、相同材料的()颜色屋面隔热性能最好。 A、红色 B、黑色 C、白色 6、构件重量越大,隔声能力就越()。 A、高 B、低 C、没影响 7、对撞击声的隔绝有效措施是()。 A、增加构件重量 B、采用多层组合构件 C、设置弹性面层 8、现行建筑抗震规范规定以()度作为设防起点。 A、6 B、7 C、8 三、简答题: 1、建筑保温的措施有哪些? 2、建筑防热的途径包括哪些方面?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 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基础下面支承建筑总荷载的那部分土层称为()。 2、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 3、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地坪到()的距离。 4、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时叫浅基础。

史上最全《房屋建筑构造》教案--XRY整理

史上最全《房屋建筑构造》教案----XRY整理 目录

课题:民用建筑绪论 目的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类型、建筑的分级、建筑模数的类型 教学重点:建筑含义、建筑分类、建筑分级、建筑模数 教学难点:(1)建筑模数(2)建筑分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课堂黑板板书 教学内容和步骤 绪论 第一节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和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一、建筑含义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1.1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即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例如:住宅、办公楼等。是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1.2构筑物: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如水塔、蓄水池、烟囱、贮油罐等。1.3 建筑三要素 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要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采光及通风的性能,这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不同性质的建筑物在使用上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火车站要求人流、货流畅通;影剧院要求听得清、看得见和疏散快;工业厂房要求符合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某些实验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2.建筑技术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

第一章概述_房屋建筑构造

第一部分民用建筑构造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建筑的分类 建筑往往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建筑物是指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住宅、商店、工厂、办公楼、车站、影剧院等;构筑物是指人们一般不能在内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建筑,如堤坝、水塔、烟囱、蓄水池、栈桥等。 建筑可按不同的方式分类: 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类 1.民用建筑 供人们生活起居及社会活动的非生产性建筑物,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1)居住建筑生活起居之用,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2)公共建筑社会活动之用,如商店、医院、图书馆、影剧院、教学楼、体育馆、车站、旅馆、饭店等。 2.工业建筑 指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如钢铁、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工业企业中的生产车间及发电站、锅炉房等。 3.农业建筑 指用于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粮库、畜禽饲养场、温室、农机修理站等。 4.园林建筑 指建造在园林内供游憩(qi去声,意为休息)用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厅等。 二、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建筑 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均用圆木、方木、木材等制作,并通过接榫、螺栓、梢、键、胶连接。这种结构多用于古建筑和旅游性建筑。 2.混合结构建筑 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由二种及以上不同材料组成,如砖墙和木楼板的砖木结构,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板的砖混结构等。其中砖混结构应用最多,并适合于六层及以下的多层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如梁、柱、板及楼梯等用钢筋混凝土,而非承重墙用空心砖或用其他轻质砌块。这种结构一般用于多层或高层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 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用钢材做成,而围护外墙和分隔内墙用轻质块材、板材等。这种建筑

1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述答案

第1章建筑构造概论 (一)填空题 1、一幢建筑物一般由基础、墙体或柱、楼地层、楼梯、屋 顶、门窗等组成。 2、建筑物的六大组成部分中,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3、定位轴线编号圆的直径为8mm ,详图编号圆的直径为10mm 。 4、在定位轴线的编号中,拉丁字母中的I 、O 、Z 、不得使用。 (二)简答题 1、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答:(1)外界环境的影响;(2)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3)经济条件的影响。其中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外力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 2、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1)满足建筑的各项功能要求;(2)保证结构坚固安全;(3)适应建筑物工业化的需要;(4)考虑建筑物的综合效益;(5)注意美观。 3、建筑物的主要构造组成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物的主要构造组成有基础、墙体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 作用分别是: 基础:承担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它下面的地基。 墙体和柱:墙体根据其所处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的部位不同,可起到承重、分隔、围护的作用。在砖混结构或混合结构中,墙体是建筑的竖向承重构件,承担屋顶、楼板层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部的基础。建筑外墙具有围护作用,内墙起到空间分隔作用。 柱:是框架或排架等以骨架结构承重的建筑的竖向承重构件,承担屋顶、楼板层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部的基础。 楼地层:楼板层承担楼板上的家具、设备和人体荷载以及自身的重量,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同时水平支撑墙体;地坪承担底层房间的地面荷载。 楼梯:联系建筑物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工具,供人们上下或搬运家具、设备上下,遇到紧急情况供人们安全疏散。 屋顶:承受着直接作用于屋顶的各种荷载,并进一步传给承重墙或柱,同时抵挡风、雪、雨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 门窗:内门分隔房间,外门有围护作用,还可以进行采光和通风;窗有采光、通风和供人眺望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