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发部门规章制度

研发部门规章制度

研发部门规章制度

【篇一:研发部管理制度汇编】

版/次:a/ 0

研发部管理制度汇编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北京xxxx开发公司

2012年5月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项目管理制

度 ....................................................................................................... ............. 1 研发部绩效管理制

度 ........................................................................................................

4 sqa工作流

程 ....................................................................................................... ............ 7 项目评审制

度 ....................................................................................................... ........... 11 项目交付物管理制

度 ......................................................................................................

15 项目验收流

程 ....................................................................................................... ........... 17 研发部培训管理制

度 ......................................................................................................

20 研发人员招聘管理制

度 (23)

实验室管理制

度 ....................................................................................................... ....... 25 保密制

度 ....................................................................................................... . (26)

第十一章图书管理制

度 ....................................................................................................... .. (27)

第十二章固定资产管理制

度 ....................................................................................................... (29)

第十三章研发物品申领制

度 ....................................................................................................... (30)

第一章项目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项目研发、加强项目管理,公司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研发产品的特点,特

制订项目管理制度,望研发部门遵照执行。

2、范围:适用于对本企业研发部项目研发的管理。

3、职责:

3.1 研发部工程师负责对相应模块进行设计开发。

3.2 研发部技术主管负责对公司研发过程技术方向监控与技术支持。

3.3 研发部行政主管负责对公司研发人员行政方向监控与人事工作。

4、程序:

4.1 项目流程概述

项目流程项目研发须经过立项、设计、实现和测试等几个阶段。

4.2 立项

1) 针对研发项目,首先要起草项目立项报告。

2) 针对已经签定销售合同的项目发生的研发,作为合同项目研发,不再单独立项。

3) 项目只有立项后才允许进行进度研发。

4) 项目立项后应获得一个唯一的研发编号,费用报销、研发领料领用等,都使用此编

号作为物流控制和财务核算的依据。

5) 项目计划报告必须具有项目名称、立项目的、编制、审核、项目

周期、预计达到参

数指标以及该项目特设指标或者关键技术等相关内容。

4.3 设计

1) 立项后,项目进入设计阶段。

2) 设计阶段由设计承担人完成技术设计报告和测试计划报告,以作

成项目计划报告。

3) 技术设计报告应说明项目名称、研发系统或设备的需求、总体功能、模块划分等。

4) 测试计划报告应说明项目名称、产品功能、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测试方法、测试

工期和时间计划等内容。

5) 项目负责人应邀请研发部门和公司其他部门相关人员,对设计报

告和测试计划报告

进行评审。

6) 针对没有通过设计评审的项目,须进行重新设计,再组织有关评审。

4.4 实现

1) 设计评审通过后,进入项目实现阶段。

2) 研发人员必须在实现过程中书写相关文档,文档必须有电子形式。软件实现文档应

包括软件功能性说明文档和源代码说明文档。硬件实现文档包括电

器原理图及结构示意图。

3) 项目负责人有责任按照项目计划报告,跟踪监督项目的进展情况,按时敦促验收阶

段性成果。

4) 研发产品由研发人员自行调试,调试过程中必须撰写调试记录。

调试记录应该说明

项目名称,编号,调试记录版本号,调试时间,软硬件版本号,调

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调试环境,解决方法等有关内容。

5) 研发产品确认运行稳定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内部验收。研发文

档应视为研发实现

阶段工作量的一部分,不具备研发文档将视为工作没有结束,不组

织内部验收。

6) 软件功能性说明文档应说明项目名称,编号,软件名称和编号,

软件功能,软件功

能模块划分,主要功能实现过程,软件主要实现算法。

7) 源代码说明文档项目编号,软件名称,软件功能等。源代码说明

文档可以包含在源

代码文件中,以注释形式存在。

4.5 测试

1) 研发产品经内部验收后,进入测试阶段。

2) 测试阶段开始后,研发实现人员将研发的产品,以及研发调试记

录移交给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按照产品的测试计划报告、研发调试记录,设计测试过程,填写产品测试报告。

3) 产品测试报告应该说明项目名称,编号,测试报告版本号,需测

试功能,指标,测

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条目,测试结果,结论等。

4) 如果研发产品不能通过测试,测试人员应把产品测试报告提交给

产品实现人员。产

品实现人员修改软硬件后重新进行调试,相应更新研发调试记录内

容和版本号,确认产品合格后提交测试人员再次检测。如此反复,

直到产品通过测试为止。

5) 测试人员确认产品达到要求,在产品测试报告的结论栏内签字表

示同意,交项目负

责人。

4.6 产品发布

1) 项目负责人拿到产品测试通过的报告后,填写或者委托他人填写

产品发布公告和产

品发布计划,交公司技术负责人或者授权产品发布人核准,签字发布。项目负责人与签字发布产品的不得为同一人。发布公告和产品

发布计划需送市场部、生产部和公司有关领导。

2) 项目负责人必须在产品发布后一周内,将所有研发文档整理存档。

3) 产品发布计划应说明项目名称、编号、产品名称、型号、版本号、产品说明书的完

成时间和计划。产品说明书的完成时间一般应在产品完成后5个工

作日内完成。

4.7 生产

1) 产品发布后,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2) 生产阶段须具备总装图、电器原理图和性能参数要求。

3) 装配图应说明产品名称、型号结构件的固定位置、装配顺序、电

气连接图、走线固

定位置等。

4) 生产测试要求文档需要说明针对的产品名称,型号、测试环境和

测试方法。

4.8 项目调整

1) 设计更改

? 由于市场或技术原因,需要对项目重新进行设计时,更改人员需

填写设计更改申请

单,按照立项程序进行审批。需经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同意,报公

司总经理批准生

效。

? 对已经发布的产品进行更改,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研发项目,按照

标准程序执行。 ? 对尚未发布的产品进行更改,需要更新该项目所

有此前产生过的技术文档,已经进

行过的评审必须重新进行。

2) 项目取消

? 出于市场或其他方面的考虑,需要取消某个项目的研发,必须由

发起人或者委托人

填写项目取消申请表,申请表必须说明项目名称,编号,取消原因。 ? 研发项目的取消需经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同意,报公司总经理批

准生效。

? 项目取消后,研发助理负责将项目取消通知发送给公司领导层和

研发、销售、生产、

财务等相关部门。

3) 项目暂停

? 出于市场或资源饱和原因,需要暂停某个项目的研发,必须由发

起人或者委托人填

写项目暂停申请表。

? 申请表必须说明项目名称,编号,取消原因。研发项目的暂停需

经公司技术负责人

签字同意,报公司总经理批准生效。

? 项目暂停后,研发助理负责将项目暂停通知发送给公司领导层和

研发、销售、生产、

财务等相关部门。

5、质量记录:

【篇二:开发部管理制度】

规划和设计管理制度

第1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规划和设计行为,本着以下三个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1)鼓励在工程设计活动中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及新型材料。(2)保证设计工作的进度,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确保得到符合要

求的设计成果。

(3)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第2条建立项目定位、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全过程的集约化、集成式管理模式。

第3条项目的规划设计,应按照公司通过的项目策划方案,根据开发计划的时间要求完成相关工作,设计师是第一责任人。

第4条设计单位的选择、规划方案立面效果和建筑平面设计文件必须经分管副总审核后报董事长批准。

第5条规划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最终用户的生活舒适或使用方便为本。

第6条规划设计应该符合项目定位要求并充分考虑将来物业管理的方便。

第7条公司开发部负责方案、设计阶段的组织、实施和设计控制协调。设计师负责拟订《设计任务书》,组织考察设计单位、发标、

评标、签订设计合同、进行方案设计评比。

第8条公司成立规划设计评审小组,负责项目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的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评审工作;

第9条公司规划设计评审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董事长

副组长:分管副总

成员:常务副总、开发部经理、设计师、成本主管、工程主管、楼

盘主任、瑞德

物业公司经理、财务部经理、办公室副主任、督察主管。

第10条设计师负责组织施工图交底,负责项目施工期间与各部门

的设计方面配合;负责水、电、煤、智能化等专业设计的委托和配合;

第11条负责项目售楼处、示范区设计和评审的组织,现场配合施工;负责与当地规划、国土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及时反应公司的发

展目标和相关设计意图,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谋。

第12条全员都有参与规划和设计优化和设计成本优化的权利和义务,针对员工提出的优化方案一经被公司采纳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13条需要评审的规划设计文件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必须满足

国家有关规范、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符合当地政府的规划要求等。

第14条在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及新型材料。

第15条附则:

1.本管理制度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过去有关制度中凡与本管理制度

不一致的,以本管理制度为准。

招标与签约管理制度

第1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招标及签约行为,特制订本管理制度。第2条本管理制度所指招标和签约的类别包括工程类(含工程承包、工程监理、工程材料和设备等)、设计类(包括地质勘探设计、项目

规划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景观设计、专业

设计等)。

第3条凡可以以招标方式选择供应方或承包方的1万元以上工程项目(包括工程监理)或材料、设备的采购均应实行招标。成本主管为第

一责任人。

第4条公司工程招标的方式有公开招标、不定向议标、定向议标。单项工程发包、重要单位工程发包原则上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有特殊要求的单位工程发包和分项工程发包可采用不定向议标

或定向议标。定向议标的工程发包范围:

(1)工程造价在5万元内的非关键工程。

(2)人工、材料市场价格波动不明显。

(3)因政策等原因,承包商目前处于无竞争地位(或垄断)。

(4)其它特殊原因。

第5条公司设计招标经总经理同意,可以和有实力的战略合作单位定向议标或不定向议标,必要时实行公开招标。

第6条评标原则是适用经济,有较好的性价比。

第7条招标文件和合约,由开发部成本主管组织编制,分管副总审核,常务副总审批,合同签订要经总经理审批。

第8条招评标成员应在开标前由开发部经理提名并经董事长同意。重要特殊项目由招标评标小组公开招标。

组长:董事长

副组长:分管副总

成员:常务副总、开发部经理、设计师、成本主管、工程主管、财务部经理、

办公室副主任、督察主管。

第9条合同审批表后要附合约主要条款摘要。

第10条合约档案的管理

(1)合同文本保管应及时整理、分类、归档、保存。

(2)招投标资料、合同文本原件(包括合同文本、相关补充协议、合同审批表等)经办人办理完毕后应及时送交办公室归档,由办公室专人妥善保管;公司开发部、财务部应备有合同文本等资料的复印件。第11条附则

(1)本管理制度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管理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过去有关制度凡与本管理制度不一致的,以本管理制度为准。

变更和签证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工程投资行为,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成本,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和规范工作流程,结合公司管理制度,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投资和开发的建设工程项目,一切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合同外工程量签证,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变更、签证是指施工过程中如遇施工图不完善或错误、现场自然条件无法满足工程施工时所发生的工程量增减而进行的变更、签证;合同外工程量签证是指合同承包范围外不足1万元的零星项目工程或零星事项所发生的工程量而进行的签证。合同承包范围外零星工程一次性超过1万元的,应订立补充合同,不应按签证程序办理。设计变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设计师,第二责任人是成本主管;工程签证的第一责任人是工程主管,第二责任人是成本主管。第四条执行原则

1.严格控制原则: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一律不予签证(1)施

工方依据施工规范和经验所能预见的措施费;(2)因施工方原因造

成的返工;(3)施工方擅自超出设计图纸范围和施工规范产生的工

程量;(4)施工方先做后报的工程。

2.形式规范原则:所有工程变更和签证均采用统一格式,且连续编号,开发部留存一联,财务部一联,综合办存档一联,施工方存一

联以作为结算凭证。

3.内容真实原则:工程签证内容须实事求是,数据真实可靠,图纸

及计算书等相关资料齐全。变更、签证中,合同无约定的各项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等须常务副总经理审批。

4.验审及时原则:施工方应在变更、签证工程完工当日,及时通知

开发部部办理工程量验收和签证。如验收当日不能及时办理正式签证,可根据草签的验收记录7日内补办正式签证。如属隐蔽工程,

必须在其覆盖之前签字确认。

5.一单一算原则:一个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单应编制一份结算单,

且对应一个工程合同。(批量图纸改版的除外。)

6.一月一报原则:每月28日前,承包单位应就当月(上月26日到

本月25日)已完工且手续完备的工程变更及签证,报送结算资料到

开发部工程相关人员审核,由开发部相关预算员核算价格,并按合

同约定办理结算。如当月不报的,除造价减少项目外,将视作技术

洽商,不再进行经济结算。

7.原件结算原则:工程变更及签证的结算必须要有齐备的、有效的

原件作为结算的依

据。

8. 多级审核原则:工程变更及签证的造价结算至少要经过二级以上

的审核,并须经综合办督察的审查。

9. 法律约束原则:合同中对变更、签证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执行。50万元以上的工程合同,与承包单位签署工程合同的同时,应与承

包单位另行签订《关于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协议》(见附件),

作合同补充协议,供双方执行。50万以下的工程合同应有符合本管

理办法的相应条款,或说明须执行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第五条设计变更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1.设计变更是对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优化,需要设计单位的

签字、盖章,或者建设单位的开发部代签。

2.设计变更的主要类型:

(1)由于设计单位的施工图出现错、漏、碰、缺等情况,而导致做

法变动、材料代换或其它变更事项;

(2)由于建设单位改变建设标准、结构功能、使用功能、增减工程

内容,而导致做法变动、材料代换或其它变更事项;

(3)由于开发部、监理单位、承包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其它

技术措施等,而导致做法变动、材料代换或其它变更事项;

(4)由于营销部、物业公司、业主要求提出变更,而导致做法变更、材料代换或其它变更事项。

3.所有设计变更必须使用公司规定的标准表格(见),并明确以下

内容:编号、工程名称、发生的时间、发生的部位或范围、变更的

内容做法及原因说明、增加的工程量、减少的工程量、相关图纸及

说明。

4.设计师应要求设计院按规定的统一格式填写设计变更单,如设计

院未按规定格式填写或另有附图,设计师应另行按规定格式填写设

计变更单作内部审批、结算用,设计院的文件只能作为附件。

5.所有设计变更只有加盖中留有印样的专用章或公章才能生效,承

包单位也应加盖有效印章。

6.发包单位自行提出的设计变更是否需要设计院盖章签字,由开发

部根据当地具体规定执行,如果无须设计单位确认,则由开发部签

字确认,涉及到重大品质的改变必须有主管副总和总经理签字确认。

7. 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均应对设计变更单进行编号(按归属合同连续

编号,总承包合同还应分专业连续编号),并整理归档、妥善保存、

建立台帐;双方都应设置设计变更事项的单据交付记录,即交付对

方单据时要求对方签收,接受方不得拒签。

第六条设计变更办理的一般规定

1.设计师在填写设计变更单时,应由部门经理或其授权人签署。非

设计院提出的重大设计应按当地主管部门的规定,由设计院发出。

设计变更若涉及到需要重新报建的需知会前期主管;如涉及到对客

户销售承诺的改变需知会项目营销负责人。对影响产品品质的变

【篇三:技术研发部管理制度】

技术研发部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

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

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物控部、生产部、品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4.1 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市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存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

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4.1.1 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 国内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b. 市场经济情报: 在产品功能、特点、形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1.2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4.1.3 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方面的改进意见.

4.1.4 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

4.1.5 总体布局及主要构件结构叙述.

4.1.6 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需简略勾画出产品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4.1.7 国内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

4.1.8 标准化要求:

a 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b 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的通用件、标准件系数指标。

c 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的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

d 与国内同类产品标准化水

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并预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4.1.9 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4.1.10 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并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4.1.11 根据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的评议情况(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1.12 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4.1.13 新产品设计实施、试调周期和经费估算。

4.2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件设计.

4.2.1 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需的实验研究(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

功能和模具实验),并写出实验研究大纲和实验研究报告。

4.2.2 做出产品设计核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水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核算)。

4.2.3 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2.4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4.2.5 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并作简要说明.

4.2.6 提出特殊原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4.2.7 对技术任务书提出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4.2.8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4.3 工作图设计:

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基础上完成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

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

5. 新产品试制的管理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

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

阶段.

5.1 样品试制:

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试制出一件或数十

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

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

5.2小批试制:

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小批试产,其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检验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设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

以研究所为主,由技术部门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工装设计图纸的完成,部分试制工作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5.3 编制技术文件:

在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编制下列文件:

5.3.1 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

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简略的工艺路线。

5.3.2 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

元件改装、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的工艺分析。

5.3.3 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5.3.4 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5.3.5 设计产品试验的工装.

5.3.6 计算试制用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时.

5.3.7 编写试制记录.

5.3.8 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

和调试中所反映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

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样品试制总结由

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技术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5.3.9 编写定型实验报告.定型实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实验后所

编的文件,内容包括定型实验所进行的实验项目和方法、技术条件、

试验程序、实验步骤、参照的有关规定等。定型实验报告由质检部

编制。

5.3.10 编写试用(运行)报告。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

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

方法由技术部门规定。试验通常为老化检测,其试验程序、步骤和

记录表格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

5.3.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技术部门负责。

6.新产品鉴定的管理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要求应申请

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系列开发产品,经

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

6.1鉴定工作需准备的文件:

6.1.1 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的成套资料。 6.1.2 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图应备有二十套,发设计、技术、总经办、质检部、生产部、仓库、装配和零件加工车间、总

工程师,并存档)。

6.1.3 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

备文件。

6.2 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技术鉴定结论的内容是:

6.2.1 样品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

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6.2.2 小批试制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

术资料的完备性与可靠性,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定点定型情

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明确批量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 评价)。

6.2.3 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照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原则和有关的审批程序办理。

7.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7.1 新产品移交投产应具备的文件:

7.1.1 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7.1.2 产品的主要参数、形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

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7.1.3 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具有完整的试制

和检验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品试制、小批试

制均由总工程师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决定投产与否及下一步

的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产品,经技

术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小批试制,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

投产的手续。

7.1.4 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工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由设计、

试制、计划、生产、技术、总经办、质检、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

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出

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

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7.1.5 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

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1.6 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

7.2 技术资料验收:

7.2.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7.2.2 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

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7.2.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应由技术部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7.2.4 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7.2.5 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技术部门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