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钣金模具基础认识(一定要看)

钣金模具基础认识(一定要看)

钣金模具基础认识(一定要看)
钣金模具基础认识(一定要看)

冲压件模具设计、制作规范

1.模具大小分类:依据模具长度尺寸进行分类见

序号模具大小分类模具长度

1 小型≤300

2 中小型300~500

3 中型500~800

4 大中型 800~1200

5 大型≥1200

2.板材料厚分类

薄料:板材料厚≤1.0mm。

厚料:板材料厚≥1.2mm。

3.名词定义

冲模:通过加压将金属、非金属板材或型材分离、成型、接合而获得制件的工艺设备。

冲裁模:分离出所需形状与尺寸制件的冲模,包括落料模、冲孔模、修边模、切口模、切舌模、剖切模、整修模、精冲模、切断模。

落料模:分离出带封闭轮廓制件的冲裁模;

冲孔模:沿封闭轮廓分离废料而形成带孔制件的冲裁模;

修边模:切去制件边缘多余材料的冲裁模;

切口模:沿不封闭轮廓冲切出制件边缘切口的冲裁模;

切舌模:沿不封闭轮廓将部分板料切开并使其折弯的冲裁模;

剖切模:沿不封闭轮廓冲切分离出两个或多个制件的冲裁模;

整修模:沿制件被冲裁外缘或内孔修切掉少量材料,以提高制件尺寸精度和降低冲裁截面粗糙度值的冲裁模;

精冲模:使板料处于面向受压状态下的冲裁,可冲制出冲裁截面光洁、尺寸精度高的制件冲裁模;

切断模:将板料沿不封闭轮廓分离的冲裁模。

弯曲模:将制件弯曲成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冲模,包括预弯模、卷边模、扭曲模。

预弯模:预先将坯料弯曲成一定形状的弯曲模;

卷边模:将制件边缘卷曲成接近封闭圆筒的冲模;

扭曲模:将制件扭转成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冲模。

拉伸模:把制件拉压成空心体,或进一步改变空心体形状和尺寸的冲模;包括正拉伸模、反拉伸模、变薄拉伸模。

正拉伸模:完成与前次拉伸相同方向的再拉伸工序的拉伸模;

反拉伸模:把空心体制件内壁外翻的拉伸模;

变薄拉伸模:把空心体制件拉压成侧壁厚度更小的薄壁制件的拉伸模。

成形模:使板料产生局部塑性变形,按凸、凹模形状直接复制成型的冲模;包括胀形模、压筋模、翻边模、翻孔模、缩口模、扩口模、整形模、压印模。

胀形模:使空心制件内部在双向拉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凸肚形制件的成形模;压筋模:在制件上压出凸包或筋的成形模;

翻边模:使制件的边缘翻起呈竖立或一定角度直边的成形模;

翻孔模:使制件的孔边缘翻起呈竖立或一定角度直边的成形模;

缩口模:使空心或管状制件端部径向尺寸缩小的成形模;

扩口模:使空心或管状制件端部径向尺寸扩大的成形模;

整形模:校正制件呈准确形状和尺寸的成形模;

压印模:在制件上压出各种花纹、文字和商标等印记的成形模。

复合模: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单工位冲模;包括正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

正装复合模:凹模和凸模装在下模,凸凹模装在上模的复合模;

倒装复合模:凹模和凸模装在上模,凸凹模装在下模的复合模。

级进模(连续模):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送料方向连续排列的多个工位上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冲模。

单工序模: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冲模。

无导向模:上、下模之间不设导向装置的冲模。

导板模:上、下模之间由导板导向的冲模。

导柱模:上、下模之间由导柱、导套导向的冲模。

通用模:通过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可完成不同制件的同类冲压工序的冲模。

自动模:送料、取出制件及排除废料完全自动化的冲模。

组合冲模:通过模具零件的拆装组合,以完成不同冲压工序或冲制不同冲制的冲模。

传递模:多工序冲压中,借助机械手实现制件传递,以完成多工序冲压的成套冲模;

镶块模:工作主体或刃口由多个零件拼合而成的冲模。

柔性模:通过对各工位状态的控制,以生产多种规格制件的冲模。

多功能模:具有自动冲切、叠压、铆合、计数、分组、扭斜和安全保护等多种功能的冲模。

简易模: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成本低、适于小批量生产或试制生产的冲模;包括橡胶冲模、钢带模、低熔点合金模、锌基合金模、薄板模、夹板模。

橡胶冲模:用橡胶制成的简易模。

钢带模:用淬硬的钢带制成刃口,嵌入桦木层压板、低熔点合金或塑料中制成的模体的简易模。锌基合金模:用锌合金制成的简易模。

薄板模:凹模、固定板和卸料板均采用薄钢板叠制成的简易模。

夹板模:将凸凹模置于两块相连的钢板上,借助两块钢板合拢是产生压力对配料进行冲裁的简易模具。

3.冲压工艺

1)冲裁

a)凸模及凹模应避免过长的悬臂与狭槽,其最小宽度要大于2倍的材料厚度,即b>2t;否则要采用二次冲裁。如(图6-1)

b)凸模及凹模的外形及内形转角处,应避免尖角,产品图上未作工艺圆角的,应以工艺圆角过渡,R≥0.5t(t为材料厚度)如(图6-2)。

c)冲孔凸模最小尺寸的一般要求大于1.3~1.5倍的材料厚度,否则冲孔凸模需加保护套。

冲孔凸模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如(图6-3/表6-1)

d)模具上的孔间距与孔边距受凹模强度的限制,其值不宜过小,宜取≥2t(t为材料壁厚),并不得小于3mm~4mm。必要时,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平行时,最小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5倍的材料厚度,即a≥1.5t;不平行时,最小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倍的材料厚度,即b≥1t。否则要采用二次冲裁。如(图6-4)

e)折弯件或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工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冲针进入产品圆角部分,而受到水平推力,影响冲针寿命。如(图6-5)

f)安排冲裁工艺须注意产品毛刺方向的要求,例如空调换热器边板,毛刺方向必须指向非装配面。

毛刺方向的不同要求其冲裁工艺就会完全不一样。一般冲裁件允许的毛刺高度如(表6-2):

g)冲裁间隙的取向原则

落料时凹模尺寸做成工件要求尺寸,凸模为凹模尺寸减去间隙值。

冲孔时凸模尺寸做成工件要求尺寸,凹模为凸模尺寸加上间隙值。

冲裁间隙的取值请见下方(表6-3)要求。

钢材的板厚t (mm)单边间隙C(mm)双边间隙2C

(mm)

C/t(%)

0.5 0.03 0.05 5 0.6 0.03 0.06 5 0.7 0.04 0.07 5 0.8 0.04 0.08 5 0.9 0.06 0.12 7

1.0 0.07 0.14 7

1.2 0.10 0.19 8

1.4 0.14 0.28 10

1.8 0.18 0.36 10

2.0 0.20 0.40 10

2.3 0.23 0.46 10

2.6 0.26 0.52 10

2.9 0.29 0.58 10

3.2 0.38 0.77 12

4.5 0.68 1.35 15

6.0 0.90 1.80 15

h)落料模的排样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利用率、条料的强度以及生产的便利性,列举常见排样方式如(图6-6):

i)搭边值和边距值过小会降低模具寿命和影响制件的剪切表面质量,如(图6-7/表6-4)为最小搭边值和边是距值的经验取值:

2)弯曲

a)弯曲件的弯边长度不宜太小,过小时很难得到弯曲形状准确的制件,其值应为h>2t。如(图6-8)

b)如果设计需要弯曲件的直边高度h≤2t,,则首先要加大弯边高度,弯好后再冲裁到需要尺寸;或者在弯曲变形区内加工浅槽或工艺缺口后,再折弯。如(图6-9)

c)弯曲凸模的圆角半径不宜过小如(表6-5),过小时弯曲件易产生裂缝和折断;一般取R≥0.5t(t为材料壁厚)。否则制件采用大R弯曲后再进行整形。

材料

退火或正火冷作硬化

弯曲线位置

垂直于纤维平行于纤维垂直于纤维平行于纤维

08﹑10 15、20

25﹑30

35﹑40

45﹑50

55﹑60

65Mn﹑T7 Cr18Ni9

軟杜拉鋁

硬杜拉鋁

磷銅

半硬黃銅

軟黃銅

紫銅

鋁錠0.1t

0.1t

0.2t

0.3t

0.5t

0.7t

1t

1t

1t

2t

0.1t

0.1t

0.1t

0.1t

0.4t

0.5t

0.6t

0.8t

1.0t

1.3t

2t

2t

1.5t

3t

0.35t

0.35t

0.35t

0.35t

0.4t

0.5t

0.6t

0.8t

1.0t

1.3t

2t

3t

1.5t

3t

1t

0.5t

0.35t

1t

0.5t

0.8t

1t

1.2t

1.5t

1.7t

2t

3t

4t

2.5t

4t

3t

1.2t

0.8t

2t

1t

鎂合金加热到300~400℃冷弯

MB1 MB8

2t

1.5t

3t

2t

6t

5t

8t

6t

鈦合金BT1 BT5 1.5t

3t

2t

4t

3t

5t

4t

6t

鉬合金t≦2mm 加热到400~500℃冷弯

2t 3t 4t 5t

注: 表列数据用于弯曲中心角≧90°﹑断面质量良好的情況。

d)弯曲线应避开制件尺寸突变的位置,以免被撕裂。如必须在突变处弯曲时,应事先冲工艺孔或工艺槽。如(图6-10)

e)弯曲件孔的位置应处于弯曲变形区外,避免先冲孔后弯曲时,孔会产生变形。孔壁至弯边的距离t <2时,s≥r+t;t ≥2时,s≥r+2t。如(图6-11)

否则应先弯曲后冲孔,或者采取如(图6-12)切口形式。

f)折反180o的拍平边的拍平边长度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如(图6-13)所示,一般拍平边最小长度L≥3.5t+R(t为材料厚度),R为拍平边前道工序的最小内折弯半径。

3)拉深

a)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应大于板厚,即r1≥t 。为了使拉伸进行得更顺利,一般取r1=(3~5)t,最大圆角半径应小于或等于板厚的8倍,即r1≤8t。

b)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应大于板厚的2倍,即r2≥2t,为了使拉伸进行得更顺利,一般取r2=(5~10)t,最大凸缘半径应小于或等于板厚的8倍,即r2≤8t。如(图6-14)

c)圆形拉伸件的法兰边直径应取D1≥d+10t,以便在拉伸时压板压紧不致起皱。如(图6-14)

d)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应取r3 ≥3t,为了减少拉伸次数应尽可能取r3 ≥H/5,以便一次拉出来。(如图6-15)

f)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高度H和直径d之比应小于或等于0.4,即H/d ≤0.4。如(图6-16)

4.成形

a)在板状金属零件上压筋,有助于增加结构刚性,加强筋结构及其尺寸选择。如(表6-6)

b)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选取。如(表6-7)

c)孔翻边型式较多,本规范只关注要加工螺纹的内孔翻边。参考(图6-17/表6-8)

螺纹材料厚度

t

翻边内孔

D1

翻边外孔

d2

凸缘高度h 预冲孔直径

D0

凸缘圆角半径

R

M3 0.8

2.55

3.38 1.6 1.9 0.6 1

3.25 1.6 2.2

0.5

3.38 1.8 1.9

3.5 2 2

1.2

3.38 1.92 2

0.6

3.5 2.16 1.5

M4 0.6 3.1 4.2 2.1 1.3

0.5 0.8 3.2 4.6 2.2 1.6

1

3.35

4.46 2 2.3

1.2

4.35 1.92 2.7

0.6

4.5 2.16 2.3

4.65 2.4 1.5

1.5

4.46 2.4 2.5

0.75

4.65 2.7 1.8

M5 1.2

4.25

5.6 2.4 3 0.6 1.5

5.46 2.4 2.5

0.75

5.6 2.7 3

5.75 3

2.5

Q/AUX J05.02.002-2013

2 5.5

3 3.2 2.4

1 5.75 3.6 2.7

M6 1.5

5.1

7.0 3 3.6 0.75 2

6.7 3.2 4.2

1

7.0 3.6 3.6

7.3 4 2.5

实例:

顶盖板:拉伸→切边→冲孔→折边(翻边)→折四角→拍平面板:拉伸→切边冲孔→压型翻大孔→扩口折弯

Q/AUX J05.02.002-2013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精编WORD版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一、名词解释 1.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放置在模具内的板料施加变形力,使板料 在模具内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2.回弹:常物理反弹,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物理变形,当压力释放时所产生的 还原或近还原的状态的物理变化? 3.热塑性塑料: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塑料。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 分塑料属于这个范畴。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 复进行。 注射模:所用的模具称为注射成型模,简称注射模.它是实现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 工艺装备. 注射模根据结构与使用的目的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4.分型面:分型面是指两者在闭合状态时能接触的部分· 5.热扩渗技术:是用加热扩散的方式使欲渗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渗入金属材料或工件的 表面,从而形成表面合金层的工艺。 6.注射模:塑料注射成型所用的模具称为注射成型模,简称注射模.它是实现注射成型 工艺的重要工艺装备. 二、填空题

7.冷冲压模具的分类,按模具工序组合程度分,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 8.由冲压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原材料性能等的不同,所采用的加工方法也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类。 9.根据变形机理的不同,冲裁工艺可以以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两大类。普通冲裁是由凸凹模刃口之间产生剪切裂缝的形式实现板料分离。而精密冲裁则是以变形的形式实现板料的分离。 10.级进模中控制冲裁件的孔与外形的相对位置精度就必须严格控制送料步距,定距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用导正销定距的级进模和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 11.如右图所示,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包括 塌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 刺区四个部分。较高质量的冲裁件断面, 应该是:光亮带较宽,约占整个断面的 1/3以上,塌角、断裂带、毛刺和锥度都 很小,整个冲裁件零件平面无穹弯现象。 12.凹模孔口形状的基本形式有直壁式、斜壁式、凸台式三种。其中直壁式刃口冲裁时磨损大,工件易在孔内积聚;低硬度的凹模可用锤打斜面的方法来调整冲裁间隙。 13.右图所示为圆形件一次弯曲成形模,其中2 指向的零件名称是。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第1章模具设计基础主要内容 为何学习模具设计 材料成型技术与设备 模具的种类与结构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般流程 模具设计与产品设计的注意事项 模具CAD辅助设计 塑料成型模具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塑料压缩成型 模具、热固性塑料传递成型模具、挤 塑成型模具、塑料吹塑成型模具及热成型模具等。 作为全书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现,1.7节将对模具设计做出诠释,并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案和实施路线做出概要介绍。 该项目产品为相机外壳。

1.1 为何学习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是一门涵盖领域广、专业知识强的学问,随着技术的发展,任何想学好这门学问的人,都要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做起。对于模具初学者而言,本章就是进入模具设计的门槛。 任何一门学问或者技术,都有让人们去学习的理由,作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模具设计总结了以下几点。 职业寿命长:模具设计为传统的机械专业技能,发展不像电子专业那样快,因而其专业人员的职业寿命长,不易受到年轻人的挑战。模具设计是一种理论成熟与经验累积的总成,工作时间越长,越能站到高处。 专业人才缺失:因为缺少这样的专业人才,使得新手获得了机遇。新手一般要经过不断的磨炼,虽然薪酬不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达到一定水平。 不错的薪酬待遇:在模具行业,经验丰富者往往是高薪酬的。即使是一般的技术人员,待遇也是不错的,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事这项技术。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日常生活中,与模具相关的生活用品占到了90%以上,因此模具行业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行业。模具设计是集学习和创新于一体的工作,模具技术发展了,社会也就更进步了。 1.2 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 材料成型技术是各种可成型工程材料的工艺及加工方法。材料成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金属液态成型、金属塑性成型、连接成型、粉末冶金成型及非金属材料成型等。 1.2.1金属液态成型 金属液态成型(铸造)指将液态金属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填充到型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金属液态成型的优点如下:适应性广,工艺灵活性大(材料、大小、形状几乎不受限制); 适合形状复杂的箱体、机架、阀体、泵体和缸体等; 成本较低(铸件与最终零件的形状相似、尺寸相近)。 金属液态成型的缺点是:组织疏松、晶粒粗大,铸件内部常有缩孔、缩松、气孔等产生,从而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降低,特别是冲击性能降低。传统的金属砂型铸造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钣金模具结构设计规范

模板材质,厚度及热处理标准

基本要求 一. 螺丝孔(螺丝沉头孔),导柱孔及固定销孔在模板上的基本分布. 1.1>. 下模板 下面例图为下模板螺丝沉头及导柱孔,固定销孔的基本排布尺寸,螺丝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之间,导柱孔位置及固定销位置需设计防呆(设定直径相同,釆用位置不同防呆) 对角之沉头孔内需攻牙,以方便拆装模板; 1.2>. 脱板螺丝分布与下模板类似. 1.3>. 折弯块上之螺丝沉头孔尽量设计呈三角形分布.,并要打Φ12的固定销;下垫板限位槽深 10.0MM,折弯块后要做挡块,如图

1.5>. 所有模具上下模座之间要锁附限位柱,控制模具闭合高度并保障模具安全; 1.6>. 所有模具不允许垫垫片, 二. 冲头制做规范 2.1)常见冲头制做形式

备注:冲头做补强时,脱料板必须用下图所示结构.

三.五金零件设计规范 3.1),模具上所有用到的辅助导柱必须设计在?38以上,(如图) 3.2)300以上的模板其固定销必须设计为?12. 3.3)模具上所有导柱必须设计在?20-?25之间. 3.4)模具上所用到的打杆须在?12-?16之间,优力胶直径不超过?80(如图)

3.5)模具上所用到的弹簧必须为进口弹簧. 3.6)模具上所有螺丝全为公制牙. 模具总图的绘制: 绘制总图时,最好用1:1的比例,这样比较直观,易发现问题. 总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及局部视图等,此外还有工件图,排样图和零件明细表等. 主视图: 一般为模具在工作位置的剖视图,表示了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工作情况及其它各种零件的配合情况.按模具的习惯画法,常将模具中心线的右边画成模具的闭合位置(即:上模在最低位置时) 俯视图: 按习惯画法,常将上模拿掉或拿掉一半而绘制. 侧视图,仰视图及局部视图等: 可选择绘制,达到完全清楚表达所有零件位置及尺寸的目的. 工件图: 一般工件图画在总图的右上角,对于由数套模具完成的工件,则还需绘出前工序的工件图. 排样图: 绘出坯料排样情况,对于连续模最好能画出工序图. 明细表: 包括零件的编号,材料,数量及标准等. 技术要求及说明: 所选压力机型号,模具闭合高度等,说明部分包括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时的特殊要求等. 绘制各非标准零件图: 标注全部尺寸,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及其它条件要求.

钣金模具设计规范

模板材质,厚度及热处理标准 基本要求 一. 螺丝孔(螺丝沉头孔),导柱孔及固定销孔在模板上的基本分布. 1.1>. 下模板 下面例图为下模板螺丝沉头及导柱孔,固定销孔的基本排布尺寸,螺丝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之间,导柱孔位置及固定销位置需设计防呆(设定直径相同,釆用位置不同防呆) 对角之沉头孔内需攻牙,以方便拆装模板;

1.2>. 1.3>. 1.4>.

1.5>. 所有模具上下模座之间要锁附限位柱,控制模具闭合高度并保障模具安全; 1.6>. 所有模具不允许垫垫片, 二. 冲头制做规范 2.1)常见冲头制做形式

备注:冲头做补强时,脱料板必须用下图所示结构. 三.五金零件设计规范 3.1),模具上所有用到的辅助导柱必须设计在?38以上,(如图) 3.2)300以上的模板其固定销必须设计为?12. 3.3)模具上所有导柱必须设计在?20-?25之间. 3.4)) 3.5)

3.6) 绘制总图时,最好用1:1的比例,这样比较直观,易发现问题. 总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及局部视图等,此外还有工件图,排样图和零件明细表等. 主视图: 一般为模具在工作位置的剖视图,表示了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工作情况及其它各种零件的配合情况.按模具的习惯画法,常将模具中心线的右边画成模具的闭合位置(即:上模在最低位置时) 俯视图: 按习惯画法,常将上模拿掉或拿掉一半而绘制. 侧视图,仰视图及局部视图等: 可选择绘制,达到完全清楚表达所有零件位置及尺寸的目的. 工件图: 一般工件图画在总图的右上角,对于由数套模具完成的工件,则还需绘出前工序的工件图. 排样图: 绘出坯料排样情况,对于连续模最好能画出工序图. 明细表: 包括零件的编号,材料,数量及标准等. 技术要求及说明: 所选压力机型号,模具闭合高度等,说明部分包括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时的特殊要求等. 绘制各非标准零件图: 标注全部尺寸,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及其它条件要求.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非模具专业学生的一门拓展专业课。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 开设本课程,是在修完《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开设;与该课程平行开设的课程有:《数控自动编程技术》,这些课程讲述了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而模具零件也是机械零件的一类,其他零件适用的模具零件也适用。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框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针对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项目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中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在设置上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强调适应性,课程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问题,因此着重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讲授必需冲压和塑料成型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典型模设计制造内容,并适当简介新工艺和新的成型模具。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非模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 三、课程目标 1、课程总体目标

钣金模典型结构及注意事项

模板材质,厚度及热处理标准 模板名称材质厚度(mm)热处理 (HRC) 上下模座板A3料45, 50, 60 1. 连续模及打字模,打沙拉,压线,打凸,冲孔较 50-52 多的时候须釆用Cr12 20,23 上下垫板 2.釆用Cr12可不热处理 20,23 上夹板1,45# 20 1,全部釆用Cr1225 50-52 上下脱料板 1. 一般釆用Cr1230 58-60 上下模板2. 视特殊情况和薄片类用SKD11 30 60-62 脱垫板1,釆用国产Cr1215, 1,SKD11 (宽度不大于5MM的冲子及薄片类冲 60-62 裁) 50,55,60,65 冲子料2,一般釆用Cr12 50,55,60,65 58-60 1,SKD11)(易断部位,不锈钢) 30, 60-62 入子料2,Cr12 31,26 58-60 滑块料1,滑块不共享,全部釆用Cr12 53-55 1,不锈钢或成形困难有特殊要求时用SKD1147+-2 折弯刀2,一般釆用日立 Cr1253-55 折弯块1,Cr12 45,50 58~60 上下打板1,弹簧,优力胶,气顶等打板釆用Cr12 15-20 45~48 垫脚1,A3料40,50 上下托板1,A3料20,25

基本要求 一. 螺丝孔(螺丝沉头孔),导柱孔及固定销孔在模板上的基本分布. 1.1>. 下模板 下面例图为下模板螺丝沉头及导柱孔,固定销孔的基本排布尺寸,螺丝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之间,导柱孔位置及固定销位置需设计防呆(设定直径相同,釆用位置不同防呆) 对角之沉头孔内需攻牙,以方便拆装模板; 1.2>. 脱板螺丝分布与下模板类似. 1.3>. 折弯块上之螺丝沉头孔尽量设计呈三角形分布.,并要打Φ12的固定销;下垫板限位槽深 10.0MM,折弯块后要做挡块,如图

钣金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钣金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计划3个课时,共6小时)一、 1、 主视图。 左视图。 右视图。 俯视图。 仰视图。 后视图。 重点:观察点定位。图(1)国内图纸以I 国内右视图对应国外左视图;国内左视图对应国外右视图。 国外图纸均有图2的图标表示。 2、一般而言,一个物件,有三个视图足以表达其结构;简单的物件只需二 个视图,则完全能表达其结构;复杂的物件需要更多的视图表示,此外还可以引进剖视图,进行表达局部结构。另外,某些局部小位置需引进局部放大图,重点表达尺寸及结构。(图2)

3、展开图:在钣金加工过程中,由许多物件是由板材经剪切后折弯成型的,其最初为一块平面板材,在复杂的物件中,工程设计人员均给出其加工路线图,即展开图;

4、图纸分类 (1)零件图 (2)部件图 (3)总装图 举例说明:各种图纸的区别与联系5、各种图纸必须具备的图纸术语 (1)零部件名称、图号: (2)用料的规格、尺寸、数量:(3)图纸所反映的物件结构;(4)物件的尺寸、标注; 重点介绍:尺寸标注的基准线,对尺寸链概念、举例说明。

(5)物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a:表面粗糙度:衡量表面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差数值,分14级。 b:尺寸公差与配合: (1)公差: A:基本尺寸 B:上公差 C:下公差 (2)公差等级:1-14级;级数大,精度低;制造按图纸上标注等级产生,图纸未标注, 按S14级(自由公差)产生。 (3)配合形式: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c:形位公差:直线度,平行度、同心度、垂直度、同轴度、平面度、真园度、单向跳动、双向跳动。 二、钣金加工的设备介绍 1、剪板机 2、折弯机 3、卷板机 4、压力机 5、以及各类小型设备、工具介绍。使用及保养 三、钣金加工工艺特点 (一)、落料、剪料及开胚 1:剪料:通过剪板机开料、形成规则板料 要求:a:开料前的检验 (1):使用料是否符合要求,厚度、颜色等 (2):表面质量情况 (3):尺寸情况 b:开料过程中的控制 (1):尺寸控制、长、宽、对角线、角度: (2):数量控制 (3):排料控制 C:开料后物件的控制: (1):物件的标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 ABS PC PMMA PS 1、005 PO M PVC PE 1、020 PP 1、015-1、020 2、 塑胶件常出现得瘕疵??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 、 3、 常用得塑胶模具钢材??718 738 S 136 NAK 80 SK H51 SKD61 2344 8407 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 ? 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 SKD61 、 8407 、 S 136 等! 5 、 什么就是 2D ?什么就是 3D ??2D 就是指二维平面, 3D 就是指三维空间.在模具部分, 2D 通常就是指平面图,即 CAD 图; 3 D 通常就是指立体图,即 PRO /E 、 UG 或其她 3 D 软件得图档。 6 、 UG 得默认精度就是多少? UG 得默认精度就是 0、0254M M 7 、 什么就是碰穿 ? 什么就是插穿 ??与 PL 面平行得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 PL 面不平行得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 8 、 条与丝得关系? 条与丝都就是长度单位.条为台湾用语, 1 条 =0、01M M ;丝为香港用语, 1 丝 =0、01MM ,所以, 1 条 =1 丝 9 、 枕位就是什么??外壳类塑件得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得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 10 、 火山口就是什么??BO 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得类似于火山爆发后得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深得骨位上也常做,目得就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就是指什么??呵就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得意思就就是镶模仁。

12 、什么就是虎口? 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得部分。常用在模仁得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得作用,常用CNC 或模床加工。 13 、什么叫排位? 模具上得产品布局称为排位。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得。 14、什么叫胶位? 模具上产品得空穴称为胶位。也就就是您需要得塑胶件 15、什么叫骨位? 产品上得筋称为骨位。多就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得 16、什么叫柱位??产品上得BOSS 柱称为柱位。常就是打镙丝或定位用得。 17 、什么叫虚位??模具上得间隙称为虚位。也就就是常说得避空位,常用在非封胶位。 18、什么叫扣位??产品联接用得钩称为扣位.一般需要做斜顶或行位结构。 19 、什么叫火花纹??电火花加工后留下得纹称为火花纹。由放电量来决定粗细。 20 、什么就是PL 面? PL 就是Parting Panel 得简称,PL又称分型面,就是指模具在闭合时公模与母模相接触得部分. 21 、电脑锣就是什么??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得通称、 22 、铜工就是什么? 电火花加工通常采用易于加工得铜料做放电电极,称为铜工,也称电极。铜工一般分为粗工、粗幼工、幼工。幼工又称精工、 23、放电加工就是什么? 电火花就是一种自激放电.火花放电得两个电极间在放电前具较高得电压,当两电极接近时,其间介质被击穿后,随即发生火花放电。伴随击穿过程,两电极间得电阻急剧变小,两极之间得电压也随之急剧变低.火花通道必须在维持暂短得时间(通常为10-7—10 —3s )后及时熄灭,才可保持火花放电得“冷极”特性(即通道能量转换得热能来不及传至电极纵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时间:2009-06-13 来源:作者: 要求与模柄的轴心线(或偏移不大)。 2 、普通曲柄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位置时,滑块底面到之间的距离。 3 、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冲模处于闭合状态时,模具至之间的距离。 4 、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复合模。 5 、侧刃常被用于定距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中,其作用是控制条料进给方向上的。 6 、弯曲变形程度用表示。 7 、拉深变形程度用表示。 8 、冷挤压过程中,根据金属流动方向和凸模运动方向的相互关系,可分为轴向挤压和径向挤压,轴向挤压又可分为、和三种。 9 、影响塑件收缩的因素可归纳为: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10 、塑料模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总公差的 _ ____ 至 _ ____ 较合适? 11 、塑料模具的导向机构主要有 _____ ________ 导向和 _____________ 定位两种类型。 12 、塑料模失效的主要形式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1 、大批量生产基本上都采用模具,所以模具的寿命越高越好。() )、曲柄冲床滑块允许的最大压力是随着行程位置不同而不同。(2 3 、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大于软材料

合理间隙。() 5 、斜刃比平刃的冲裁力大。() 6 、在降低冲裁力的诸多措施中,采用阶梯布置的凸模时,为了保护小凸模,应使小凸模比大凸模高一些。() 7 、弯曲工序中 , 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 8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小的回弹较小。() 9 、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 1/2 料厚位置。() 10 、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11 、一般情况下,从拉深变形的特点考虑,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12 、为了便于塑件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料在开模时留在定模上。() 13 、塑料模的模脚(垫块)是用来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度的要求。() 14 、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变化而来的,浇口因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 1 、冲裁模的间隙应当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小于等于。 2 、在连续模中,条料进给方向的定位有多种方法,当进距较小,材料较薄,而生产效率高时,一般选用定位较合理。 A 、挡料销; B 、导正销; C 、侧刃; D 、初始挡料销。 。表示 r/t 、相对弯曲半径3 A 、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 B 、零件的弯曲变形程度; C 、弯曲难易程度; D 、零件的结构工艺好坏 4 、除弯曲和拉深以外的成形工艺中,均属于伸长类变形,其主要质量问题是拉裂。 A 、校平、整形; B 、缩口、外翻边、; C 、胀形、内孔翻边; D 、挤压、旋压。 5 、圆孔翻边,主要的变形是坯料。 A 、切向的伸长和厚度方向的收缩; B 、切向的收缩和厚度方向的收缩; C 、切向的伸长和厚度方向的伸长; D 、切向的收缩和厚度方向的伸长。 6 、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熔体压力与塑件和浇注系统在 ________ 上 ______ 的乘积。 A 、模板面积 B 、浇口截面积 C 、分型面 D 、投影面积 7 、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排列有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两种。 A 、平衡式 B 、环形 C 、非平衡式 D 、矩形 8 、在实际生产中斜导柱斜角α一般取 __ ___ 至 _ ____ 度,最大不超过 ___________ 度。

模具设计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冲压?它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的特点 答: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和冲压设备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工件。它的生产效率非常高,且操作简便,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2冲压工序可分为哪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和特点是什么? 答:冲压工序大致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塑性成型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工序。塑性成型工序是指材料在不破裂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序。3冲压用板材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适用场合。 答:1高强度钢板, 2耐腐蚀钢板, 3涂层板, 4复合板材, 4简述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曲柄压力机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以J31-315型开式压力机为例,其工作原理见下图。电动机1带动皮带传动系统2,3,将动力传到小齿轮6,通过6和7,8和9两级齿轮减速传到曲柄连杆机构,大齿轮7同时又起飞轮作用。最本级齿轮9制成偏心齿轮结构,它的偏心轮部分就是曲柄,曲柄可以在芯轴10上旋转。连杆12一端连到曲轴偏心轮;另一端与滑块铰接,当偏心齿轮9在与小齿轮8啮合转动时,连杆摆动,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上模装在滑块上,下模固定在垫板上,滑块带动上模相对下模运动,对放在上、下模之间的材料实现冲压。例如:JA31——16A曲柄压力机的型号意义是: J——机械压力机; A——参数与基本型号不同的第一种变形; 3——第三列; 1——第一组; 16——标称压力为160KN; A——结构和性能比原型作了第一次改进。 5简述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答: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

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

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制度 (09试用版) 一、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流程图: 二、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程序: 1、制图表:A <模具结构与生产工艺预案>、B<钣金模具制造立项清单>、C模具2d3d图 2、审定程序:①、一般程序(简单或常规产品):由模具设计组长审查产品2D 3D图,评估产品结构对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实现的影响,将意见反馈到技术部协商更改。选择性地对个别结构复杂模具举行组内结构评审会议(召集人:模具设计组长;与会人员:模具设计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特邀相关人员)。②、特别程序(复杂或全新产品):举行产品与模具联席评审会议(召集人:设计组负责人;与会人员:技术部产品结构/工艺相关工程师、模具生产负责人及模具结构设计员),解决产品结构对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的影响,技术难点的解决以及改进方案和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的最终定案。③、模具图会审,模具设计完成后对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的复核和对模具图的技术性及标准化审核,(设计组长.模具设计责任人.技术骨干及特邀相关人员) ④、岗位责任确立:联席会议的参与者负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负失当责任。设计员岗位对模具结构、工艺的正确性负具体工作人为出错的主要责任,负技术出错的部分责任。 3、产品与模具联席评审会议具体操作程序: 在开模具评审会前,由设计组负责人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项目模具设计工程师、跟模工程师、项目产品工师程师、生产公司工艺科工程师、模具车间负责人。会议通知单上内容:模具评审会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评审内容、产品图路径。目的:钣金生产工艺流程及模具结构的定案。

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表(模具结构与生产工艺预案)

模具设计基础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1、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绘制工程图样、图解空间几何问题、计算机绘图和贯彻国家制图有关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培养具有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其主要任务: (1)研究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投影特性; (2)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正确而熟练地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4)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图解能力; (5)学习计算机绘图知识,能使用计算机绘图和辅助绘图及相关设备进行绘制二维工程图的能力; (6)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及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2、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各种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它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达到: (1)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以及分析机构的基本知识; (2)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计算方法、选用等知识; (3)运用标准、手册进行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简单的机械装置进行设计; (4)液压与气动传动的基本知识; (5)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实际应用。 结合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课程,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二维工程制图(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熟悉三维产品设计,并完成零部件的造型和模具设计、装配工作;利用图文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图纸档案管理。 3、机械制造工艺学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涉及面宽、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 (1)金属切削加工原理与刀具基础知识; (2)金属切削机床及切削工艺,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等特种加工和数控加工等当代先进的生产工艺及其特点; (3)机床夹具基础知识; (4)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础知识和一些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南航钣金模具综合实验报告资料

钣金模具综合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 软件平台:PAMSTAMP 2G DYNAFORM 5.7指导老师:金霞李泷杲 时间:2016.12 联系方式: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实验任务 (1) 二.盒形件拉深成形CAE模拟实验 (1) 2.1实验目的 (1) 2.2实验流程 (2) 2.3 CAE建模 (2) 2.4 CAE分析过程 (5) 2.5 结果分析 (7) 2.6 CAE成形思考题 (9) 三.盒形件拉深成形实验 (13) 3.1 实验目的 (13) 3.2 实验内容 (13) 3.3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13) 3.4实验结果分析 (13) 四.实验体会 (14)

一.实验任务 1.盒形件拉深成形模拟; 材料:AC120,板料厚度:1 mm 图1 盒形件 2.盒形件冲压成形实验。 材料:铝合金L Y12M,板料厚度:0.3mm 二.盒形件拉深成形CAE模拟实验 2.1实验目的 通过对专业金属板成形模拟分析软件PAMSTAMP2G软件学习,学会金属板成形模拟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典型冲压过程的模拟流程。其中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了解和熟悉仿真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的生成; ●了解和熟悉仿真模型的导入; ●了解和掌握模拟对象(对称面、坐标系)的构建过程; ●了解和熟悉板料的生成过程; ●掌握材料参数的设定方法; ●了解和熟悉宏模板的导入与应用; ●掌握相关冲压相关参数的设定; ●掌握计算提交方法; ●掌握计算后处理分析的方法; ●掌握基于有限元模拟对工艺方案进行评估的方法。 2.2实验流程 综合实验具体包括以下3个部分的内容: ●CAE建模 ●CAE分析 ●CAE思考解答 2.3 CAE建模 使用的软件是DYNAFORM 5.7 。 2.3.1创建凹模 ①点击菜单Preprocess→Line/Point,单击第一个图标(Creat) ,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Point选项,分别创建端点为 (0,0,0),(40,0,0),(40,30,0), (0,30,0)和(0,0,0)的直线,点击 X-Y View 及Full Screen 。 点击菜单Preprocess→Surface,单击出现的对话框中的第一个图标, 选择第一个选项(Line),分别选中两条直线。 ②坯料网格划分,点击菜单DFE→Preparation,选中Surface Mesh , 修改Max Size为5,单击Select Surfaces,在对话框中单击Displayed Surf,使图形变为白色,单击OK,在弹出的Surface Mesh对话框中单 击Apply,再次弹出Surface Mesh对话框,选择Yes,单击Exit退出, 网格划分完成。 ③坯料网格检查,点击DFE Preparation对话框中的,点击图标,

模具基础知识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 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 模具之乡黄岩拥有模具 企业2000余家,目前主要分为汽车模具,日用品模具,管件模具, 等几大类? 简单分类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金属模具又分为:铸造模具(有色金属 压铸,钢铁铸造)、和锻造模具等;非金属模具也分为:塑料模具和无机非金属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 的不同,模具可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石蜡模具等等。其中,随着高分子塑料的快速 展,塑料模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塑料模具一般可分为:注射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气辅成型模 具等等。? 大规模生产的非钣金钢件一一冷镦、模锻、金属模等 ? 钣金出料一一热轧、冷轧、热卷、冷卷 ? 钣金加工一一拉深、整型、折弯,冲孔,落料 ? 有色金属一一压铸,粉末冶金 ? 塑料件一一注塑、吹塑(塑料瓶),挤塑(管件)? 模具其他分类:? 合金模具、钣金模具、塑料模具、冲压模具、铸造模具、挤出模具、压铸模具、汽车模具、滚丝模具 模具材料? 模具材料最重要的因素是热度和热稳定,常用模具材料:工作 500C 铝合金、铜合金 5CrMnMo 3Cr2W8 9CrSi 、W18Cr4V 5CrNiMo 、W6Mo5Cr4V 、M2500?800 C 铝合金、铜合金、钢钛 GH130 GH33 GH37800 ?1000 C 钛合金、 钢、不锈钢、镍 合金 K3、K5、K17、K19、GH99 IN100、來C-6NX88、MAR-M200 TRW-NASAWA > 1000C 镍合金铜基合金模具? 塑料模具 1. 一般模具类别? (1 )两板模具? 又称单一分型面模,是注塑模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以分型面为界面将整个模具分为两部分:动模和定 模。一部分型腔在动模,另一部分型腔在定模。主流道在定模;分流道开设在分型面上,开模后,制品和流 道留在动模,动模部分设有顶出 系 统。? (2) 三板模或细水口模? 有两个分型面将模具分成三部分,比两板增加了浇口板,适用于制品的四周不准有浇口痕迹的场合, 这种模具分成采用点浇口,所以叫细水口模,这种模具 结构相应复杂些。启动动力用山打螺丝或拉板。 ? 2. 按成型方法分类? (1 )注射成型? 是先把塑料加入到注射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融,在注射机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 具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由于物理及 化学作用而硬化定型成为注塑制品。 注射成型由具有注射、保压 (冷却)和塑件脱模过程所构成循环周期,,因而注射成型具有周期的特点。热塑塑料注射成型的成型周期 短、生产效率高,熔料对模 具的磨损小,能大批量地成型形状复杂、表面图案与标记清晰、尺寸精度高的 质量 问题之一,应采用一切可 工业模具 温度?成形材料 模具材料V 30C 锌合 金 Cr12、Cr12MoV GCr15 T8、T10 300 塑件;但是对于壁厚变化大的塑件,难以避免成型缺陷。塑件各向异也是 能措施,尽量减小 。? (2)压缩成型? 俗称压制成型,是最早成型塑件的方法之一。 压缩成型是将塑料直接加入到具有一定温度的敞开的模 具型腔内,然后闭合模具,在热与 压力作用下塑料熔融变成流动状态。由于物理及化学作用,而使塑料硬 化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常温保持不变的塑件。 压缩成型主要是用于成型热固塑料,如酚醛模塑粉、

《模具设计基础》教案本

GUANGDO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LLEGE 教案 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教师姓名:曾向彬 系别:机电工程系 二○一三年至二○一四年第二学期

课程概况课程名称: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 总学时:64 周学时:4 教学起始周:1周——14 周、16周——18 周授课班级及时间: 13计辅2班周三7、8节周四3、4节 教材概况(主编、出版社、版次等):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编著:陈艳辉、陈婵娟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第1版 教辅概况: 1、《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刘彦国主编 2、《模具设计基础》陈剑鹤吴云飞主编

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屈华昌主编

课时授课计划 一、授课具体时间: 二、授课课题:第一单元绪论 三、教学目的要求: 能力目标: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知识目标:1、模具基本概念2、模具分类3、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模具基本概念2、模具类3、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知识 难点:1、模具分类方法2、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知识 解决方案:以案例讲解为主,结合实物以及理论的分析,并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来讲解模具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方法、用具: 教学方法:1、前言:10分钟;2、教师讲解:60分钟; 3、思考讨论:15分钟; 4、布置下次课预习内容:5分钟; (可根据实际方法增减)通过例题讲授,作品观察,操作练习等解决难点。教学条件用具:多媒体教室、设计相关软件、电子课件、模具零件

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 一、模具基本概念 模具是用来生产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产品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 模具工业是整个制造业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如汽车、家电、音响、摄影照相器材、塑胶、光学镜片、玩具及日常用品等,乃至新兴产业如资讯产品、通讯器材、航太工业及国防工业等均与模具息息相关,可以说模具是“一切制造之母”。 二、按照成形件材料的不同分类 1、金属模具 1)冲压模具 2)压铸模具3)锻压模具4)铸造用金属模具5)粉末冶金模具 2、非金尾模具 1)塑料模具

钣金模具综合实验报告(1)课件

钣金模具综合实验 姓名:张兴亮 班级:0512301 学号:051230128 指导教师:金霞 时间:2015年12月24日

1.1 实验过程和实验对象: 整个钣金综合大实验包括两个部分:有限元模拟实验和冲压成形过程实验。 有限元模拟实验采用ESI/PAM-STAMP2G软件,为标准的单动或双动冲压过程。对于本次模拟实验包含两个成形过程:压边(Closing)和拉延(Drawing)。 有限元模拟过程为模拟盆形件(底部为圆形、矩形、梯形、外凸多边形都可以)的成形过程,整个模拟过程中包括了凸模(PUNCH)、凹模(DIE)、压边圈(HOLDER),以及板料(BLANK),有限元模拟板料的材料参数可以从PAM-STAMP2G软件的材料库中选取。 有限元模型几何尺寸: 1.凹模腔体的尺寸:如图1 图1 凹模的几何形状(mm) 35 R = 10 140 40 130 30 100

2.初始平板料的几何尺寸及其单元尺寸:如图2 图2 初始平板料的有限元网格(mm ) 1.2 钣金模具综合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 1.有限元模拟实验基本过程: 1.1CAD 建模: 采用DYNAFORM/DFE 功能模块进行几何建模 1.2CAE 建模: ? 将DYNAFORM/DFE 生成的凸模,凹模,压边圈等工具网格导入 PAM-STAMP2G 中;如图3 ? 图3 ? 有限元模拟参数基本设定过程说明: 1.创建板料: 1.1在visibility 窗口选中Property10,右击选中information,对选中的的部件进行100

重命名,并在对应的组中选择相应的的选项如图4,表1 图4 1.2 Project>Objects>Blank holder,单击Nodes 按钮,则视图窗口中出现各节点,单击 Set-up>Blank,点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New object 中保持默认设置,单击ok (图5)。 在新建的Blank editor 中选择Four points,按ABCD 的顺序在视图窗口中选择所需要 生成的板料的四角点,将Automatic meshing前的对号去掉。Open the mesh size wizard, 输入最小板料厚度和最小滑移半径,确定

钣金成型课程模具设计

钣金成型课程设计说明书制件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7年12月1日

摘要 本次综合实训设计垫片的冲压模具,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料厚较小,设计者将其设计为级进模模具,主要有冲孔落料两道工序。本说明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此零件的模具设计加以介绍,主要叙述了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到模具结构的设计、工艺计算、冲模结构的设计以及主要零件设计等,直到最后的模具装配图、零件图、排样图等一系列的设计过程。其中详尽的分析讲述了针对于该零件的冲压模具完整设计方法,读者可以从本说明书中简单、明确的了解该设计的主要思想路线及合理设计制造方案,加深对级进模模具设计知识的了解、应用以及提升关于级进模模具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垫片、级进模、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目录 第1章冲压工艺分析......................................... 1.1零件工艺分析................................... 1.1.1产品结构形状及材料分析.................... 1.1.2产品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 1.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1.2.1第一种方案......................... 1.2.2第二种方案............................ 1.2.3第三种方案................................ 第2章冲压工艺计算................................ 2.1排样....................................... 2.1.1搭边.................................... 2.1.2条料宽度和导尺间距离................. 2.1.3送料步距................................. 2.1.4材料利用率............................... 2.2计算冲压力............................... 2.2.1冲裁力计算............................... 2.2.2卸料力、推件力与顶件力的计算.............. 2.3压力中心的计算............................ 第3章级进模凸凹模设计........................... 3.1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3.1.1冲孔凸、凹模....................... 3.1.2落料凹、凸模........................ 3.2凹模的设计........................... 3.2.1凹模厚度H的计算................ 3.2.2凹模长度和宽度......................... 3.2.3凹模材料..................................... 3.2.4凹模固定方法............................ 3.3凸模的设计................................... 3.3.1凸模强度——压应力校核.................... 3.3.2凸模材料................................. 第4章基本冲模结构的确定...................... 4.1模具的形式...............................

有关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调整方法探讨

有关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调整方法探讨 我国的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社会对于国产汽车的需求量在不断攀升,对于我国的汽车相关制造产业属于一个极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钣金冲压模具的验收对于汽车整体质量水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覆盖件、底盘件,还是其他骨架件的制造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模具的质量水平对于我国的汽车制造整体水平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汽车钣金冲压模具制作水平,就必须先从我国的钣金冲压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说起。 标签: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调整方法 1 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调整的重要性 汽车模具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工艺流程,其中包括产品数模分析、模具设计、模具铸造、模具装配和模具调整等,在整个开发工艺流程中,汽车模具的调整尤为关键,直接关系着汽车产品的产品质量问题,影响汽车制造的合格率,可以说,模具调整是考验一名冲压工艺人员的重要标准,只有保证模具调整的质量,才能确保汽车的品质,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调整在汽车车身设计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 2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的技术分析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轻量化和高质量、高可靠性和节能的需求增高。对汽车冲压模具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冲压模具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高精度、高效益加工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跟随时代的发展,许多国外汽车模具制造技术逐步被计算机技术所替代和覆盖,高精度的加工方式使模具制造更为标准化、精确化,这项高新技术值得被我国所借鉴。汽车冲压模具生产中,CAD、CAM、CAE、真空处理技术、激光热处理和焊接技术等方面都拥有了自主知识的产权软件,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国内许多汽车冲压模具企业在经过实际锻炼以后,已经成功应用CAE技术,实现了汽车数模和冲压工艺同步工程分析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试制技术使汽车产品数模更为完善,并结合了RP和传统模具技术,使模具制造精度更高。标志汽车车身试制和覆盖件模具制造的成功。尽管如此,我国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3 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