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公司

×××煤矿一采区

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2014年度)

编制单位:×××镇×××煤矿

编制日期:2015年3月12日

目录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矿井概况 (3)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3)

第二节、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4)

第三节、煤层赋存条件 (4)

第四节、煤层开拓开采现状 (8)

第五节、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9)

第二章、矿井成立机械化改造领导小组 (10)

第三章矿区范围与资源/储量 (10)

第四章、机械化开采可行性分析……………………………………

15

第五章、机械化开采设计方案………………………………………

16

第六章、供电方案 (19)

第七章、机械化采掘实施计划 (26)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2月18日金沙县政府、县煤炭局关于金沙县煤矿机械化矿井推进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金府办[2014]22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煤矿安全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降底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和×××煤矿的实际情况,×××煤矿拟布置一个1803综采工作面,同时对相关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为对技术改造总体规划,定时间、定任务,按期完成工程,特编制《×××公司×××煤矿一采区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2014年度)》。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镇×××煤矿属整合矿井,由整合前的×××煤矿和金都煤矿整合而成。×××煤矿于二00八年十月取得了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831016),生产规模为21万t/a,有效期为10年(2008年10月~2018年10月),2013年6月,×××有限责任公司收购该矿后,采矿权人于2013年12月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证号:C5200002012021120122760。矿区面积2.8944km2,批准开采深度由1275~850m标高。

×××镇×××煤矿目前井下布置有1804运输巷、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1901采煤工作面,接替采面为1902工作面,矿井各系统均已完善。

第二节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矿井位于贵州省×××镇,矿区内有公路至禹谟镇政府所在地,里程为3km,由禹谟镇政府所在地有县级公路至金沙县城,里程为19km,金沙县城至黔北电厂约4km,至遵义市约78km,经马家湾至贵阳约215km,交通运输较为方便,见附图1-1 交通位置图。

矿区的地理坐标为东经:东经106°20′48″~106°21′13″,北纬:27°20′48″~27°22′20″。矿区面积2.8944km2,开采深度由1275~850m标高。

第三节煤层赋存条件

1、煤系地层

龙潭组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由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铝土质泥岩、泥岩、石灰岩、泥灰岩、煤层等组成。

龙潭组厚约110m,含煤8~11层,可采煤层6层,煤层总厚度7.48m,可采厚度5.80m,含煤系数6.7%,可采系数一般5.23%。可采煤层为4号、5号、8号、9号、13号、15号煤层。

2、可采煤层特征

1)4号煤层

4号煤层全区厚度0.59~0.78m,平均0.65m,煤层单一,结构较简单,局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4号煤层上距长兴底部25.34~26.89m,平均26.18m。

局部可采区域的煤层为厚度0.74~1.26m,平均1.02m。

2)5号煤层

5号煤层全区厚度0.34~1.04m,平均0.62m,煤层单一,结构。

0 5 10km

图1-1 交通位置图

较简单,局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5号煤层上距4号煤层4.09~8.37m,平均6.81m。

局部可采区域的煤层为厚度0.75~1.67m,平均1.32m。

3)8号煤层

8号煤层全区厚度0.31~0.79m,平均0.52m,煤层单一,结构较简单,局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8号煤层上距5号煤层3.74~7.16m,平均5.28m。

局部可采区域的煤层为度0.77~1.22m,平均1.06m。

4)9号煤层

厚度1.35~2.04m,平均1.69m,煤层单一,结构较简单,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9号煤层上距8号煤层4.32~6.36m,平均5.36m。

5)13号煤层

13号煤层全区厚度1.10~1.65m,平均1.38m,夹矸1~2层,局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13号煤层上距9号煤层32.16~36.73m,平均34.20m。

局部可采区域的煤层为厚度0.73~1.55m,平均1.31m。

6)15号煤层

15号煤层全区厚度0.69~1.15m,平均0.94m,夹矸1层,局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15号煤层上距13号煤层18.93~21.13m,平均19.87m,直接与B3(铝土质泥岩)接触,下距茅口组5.52~8.70m,平均7.16m。

局部可采区域的煤层为厚度0.7~1.83m,平均1.28m。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煤层厚度

(m)

煤层

间距

(m)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稳定性

容重

(t/m

3)

顶板底板

4号0.74~1.26

1.02 4.09~8.37

6.8

较简单

粉砂质

泥岩

粉砂质泥

岩、泥岩

较稳定 1.58

5号0.75~1.67

1.32

较简单

细砂岩

及粉砂

质泥岩

粉砂质泥

岩、泥岩

较稳定 1.47

3.74~7.16

5.2

8号0.77~1.22

1.06

较简单

粉砂质

泥岩、

泥岩

粉砂质泥

较稳定 1.43

4.32~6.36

5.3

9号1.35~2.04

1.69

较简单

粉砂质

泥岩

粉砂质泥

岩、泥岩

稳定 1.48

32.16~

36.73

34.20

13号0.73~1.55

1.31

夹矸1~2层

泥岩、

粉砂质

泥岩

粉砂质泥

岩、泥岩

较稳定 1.57

18.93~

21.13

19.87

15号

0.7~1.83

1.28

夹矸1~2层灰岩

泥岩、粉

砂岩

较稳定 1.55

第四节煤矿开拓开采现状

1、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目前矿井共有三个斜井,即主斜井、

副斜井、风井。

2、开采采区、煤层

矿井分为2个采区,+1076m水平以上为一采区,+1076m水平以下为二采区;开采煤层为一采区9号煤层,回采工作面名称为1901采煤工作面,水平标高+1223.429m-+1188.25m。

3、采煤方法和工艺

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三八制”正规循环作业。

主要工艺:爆破落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或Л型梁)支护,采用刮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出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第五节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可采煤层的顶底板

4号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为软弱至半坚硬。直接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岩,为软弱至半坚硬。

5号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细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为软弱至坚硬。直接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岩,软弱至半坚硬。

8号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为粉砂质泥岩、泥岩,软弱至半坚硬。直接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为软弱至半坚硬。

9号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为软弱至半坚硬。直接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岩,为软弱至半坚硬。

13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为软弱至半坚硬。间接顶板为粉砂岩,为半坚硬。直接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岩,为软弱至半坚硬。

15号煤层直接顶板岩性为灰岩,坚硬。直接底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为软弱至半坚硬。

因此,矿区内各煤层顶板为灰岩、粉砂质泥岩、泥岩,较稳定;底板多为粉砂质泥岩、泥岩,吸水性较强,局部地段存在泥化和膨胀现象。

3、煤尘爆炸性

贵州省煤田地质实验室2006年9月13日和2008年9月12日及2008年10月31日对×××煤矿4#、5#、8#、9#、13#和15#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矿的4号、5号、8号、9号、

13号和15号煤层的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4、煤层自燃倾向性

贵州省煤田地质实验室2006年9月13日和2008年9月12日及2008年10月31日对×××煤矿4#、5#、8#、9#、13#和15#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煤矿的4号、5号、8号、9号、13号和1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级,即为不易自燃煤层。

第二章、矿井成立机械化改造领导小组

组长:敖凤强(矿长)

副组长:陈茂忠(总工程师)

王祖黔(安全矿长)

陈玉明(机电矿长)

陈光明(生产副矿长)

成员:赵金林(安全科长)

王骥(生产技术科长)

熊华军(机电科长)

宋云春(机修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陈茂忠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

1、组长:负责整个机械化改造全盘督促,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分项工程;

2、副组长:根据各自分工,负责对机械化改造技术、工程进

度、工程质量、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跟进,并定期向组长汇报;

3、成员:负责对各项工程下发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并定期向分管领导汇报工程相关情况。

第三章、矿区范围与资源/储量

一、矿区范围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9月颁发的金沙县×××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11696),矿区范围由以下6个拐点圈定,见表3-1-3。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表3-1-1

点号X坐标Y坐标

0 3029250 35633930

1 3029440 35633800

2 3029330 35633640

3 3029640 35632850

4 3027340 35632060

5 3026840 35633130

矿区形状为一不规则的多边形,井田走向长约2.450km,倾斜宽约1.15km,面积为2.8944km2,开采深度由1275~850m标高。

二、矿井资源/储量计算

根据贵州黔美基础工程公司2008年12月编制的《贵州省×××镇×××煤矿补充勘查地质报告》,截至2008年12月底,×××煤矿(准采标高+1275~+850)保有资源量1177万t。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370万t;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274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533万t。详见下表。

矿井资源量总汇表表3-1-2

煤层编号

资源量(万t)

(331)(332)(333)合计

4号36 53 89

5号79 151 230

8号56 30 86

9号168 135 95 398

13号93 24 51 168

15号53 153 206

合计370 274 533 1177

2、资源/储量评价和分类

根据煤层查明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条件和开采的经济性进行评价。

(1)资源/储量分类

1)矿井内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370万t,占31.43%。

2)矿井内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274万t,占23.28%。

3)矿井内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533万t,占45.29%。

4)无预测的潜在资源量(334?)。

(2)资源/储量评价

矿井内的(331)类资源量可信度好,(332)类资源量可信度较好,(333)类资源量有一定的可信度。

3、工业资源/储量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331)+(322)+(333)×K

K-可信度系数,矿井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K取0.8。

经计算矿井的工业资源量1070.4万t。详见下表。

矿井的工业储量计算表表3-1-3 煤层(331)(332)(333)合计

编号

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小计

4号36 53 0.8 42.4 71.2

5号79 151 0.8 120.8 184

8号56 30 0.8 24 68.8

9号168 135 95 0.8 76 379.2

13号93 24 51 0.8 40.8 134.4

15号53 153 0.8 122.4 164.8

合计370 274 533 426.4 1070.4

4、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量(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构)筑物煤柱等)。

本方案留设的煤柱有矿区边界煤柱、村寨保护煤柱。

(1)矿区边界煤柱

矿区边界煤柱按20m的宽度留设,其计算如下。

矿区边界煤柱计算表表3-1-4

煤层编号储量

类型

投影面积

(m2)

煤层倾角

(°)

倾斜面积

(m2)

煤层厚度

(m2)

容重

(t/m

3)

小计

(万t)

可信度

系数

煤柱损失

(万t)

4号(332)3900 34 4704 1.26 1.58 0.94 1 0.94 (333)4660 34 5620 1.04 1.58 0.92 0.8 0.74 小计8560 10324 1.86 1.68

5号(332)3360 34 4050 1.33 1.47 0.79 1 0.79 (333)15880 34 19150 1.50 1.47 4.22 0.8 3.34 小计19240 23200 5.01 4.13

8号(332)3140 34 3787 1.14 1.43 0.62 1 0.62 (333)5220 34 6296 1.12 1.43 1.01 0.8 0.81 小计8360 10083 1.63 1.43

9号(333)83380 34 100570 1.58 1.48 23.52 0.8 18.82 13号(333)37880 33 45167 1.48 1.57 10.49 0.8 8.39 15号(333)23960 33 28570 1.48 1.55 6.55 0.8 5.24 合计39.69 注:表中的煤层厚度和倾角取自于“资源量估算图”

(2)村寨保护煤柱

矿区范围内,矿区东翼边界附近和煤层露头以外有较为集中的

村寨。煤层露头以内只有零星分散的住户,本方案建议业主对其

进行搬迁。故此无村寨保护煤柱。

(3)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经计算,矿井设计资源量为1030.71万t,其计算见下表。矿井设计资源/储量计算表表3-1-5 单位:万t

煤层编号工业储量边界煤柱小计

4号78.4 1.68 76.72

5号199.8 4.13 195.67

8号80 1.43 78.57

9号379 18.82 360.18

13号157.8 8.39 149.41

15号175.4 5.24 170.16

合计1070.4 39.69 1030.71

5、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量)×采区回采率

(1)井筒及工业场地保安煤柱

主斜井、副斜井、风井及回风大巷、运输大巷布置在15号煤层之中,沿井筒或大巷两侧分别外推20m作为保安煤柱估算边界。工业场地布置在15号煤层露头以外,故无工业场地保安煤柱。其计算见下表。

井筒及工业场地保护煤柱计算表表4-1-6

煤层编号储量

类型

投影面积

(m2)

煤层倾角

(°)

倾斜面积

(m2)

煤层厚度

(m2)

容重

(t/m

3)

小计

(万t)

可信度

系数

煤柱损失

(万t)

15号(333)22160 30 25580 1.26 1.55 4.99 0.8 3.99 注:表中的煤层厚度和倾角取自于“资源量估算图”

(2)采区回采率

矿区煤层可采煤层为薄到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5号、9号

和13号煤层取0.80,4号、8号和15号煤层取0.85。

(3)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设计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采区回采率。可采储量为840.84万t,详见下表。

矿井可采煤层储量计算表表4-1-7 单位:万t 煤层编号设计储量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回采率小计

4号76.72 0 0.85 65.21

5号195.67 0 0.8 156.54

8号78.57 0 0.85 66.78

9号360.18 0 0.8 288.14

13号149.41 0 0.8 119.53

15号170.16 3.99 0.85 144.64

合计1030.71 3.99 840.84

第四章、机械化开采可行性分析

根据井下煤层现场揭露情况,8号煤层厚度1.6m-1.8m均属中厚煤层。煤层平均倾角27°,属倾斜煤层;同时,参照2013年1月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贵州省×××镇×××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我矿区位于安底背斜北西翼,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岩层走向NNE,倾向290~310°,倾角26~34°,岩层产状变化不大,区内地表未见断层,构造属简单类型,适合机械化开采。

四川省煤矿机械化改造管理办法

附件 四川省煤矿机械化改造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80号),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使煤矿机械化改造客观、真实、科学,特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所有生产矿井的机械化改造设计、审查及验收。 一、目的、意义和原则 第一条本办法旨在通过煤矿机械化改造提升工作实现“减头、减面、减人、提效”,促进煤矿生产系统优化、安全程度提高,效率、效益提升。 第二条煤矿机械化改造提升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客观、与煤层赋存、企业管理、现有机械设备水平等相适应的原则进行。坚持安全第一,兼顾经济效益。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机械化,包含采煤机械化、掘进机械化和运输机械化。采煤机械化是指采煤工作面落煤工艺采用滚筒式采煤机或刨煤机;掘进机械化是指掘进工作面采用掘进机设备作业;运输机械化特指区内或全矿井出煤采用连续运输方式。 第四条矿井机械化改造必须落实“减面”“减人”原则,改造后井下实际生产采煤工作面个数不得超过改造前的

个数(备用工作面除外),井下最大班作业同时下井人数不得超过改造之前的人数。 第五条机械化改造矿井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按“三同时”原则执行。 第六条矿井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管理制度等必须与矿井机械化程度相适应,具体要求按《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07〕95号)、《四川省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川安监〔2011〕291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本办法特指在现有系统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改造,涉及井口变化、开采水平变化、水平延伸、开采范围等资源条件变化或改造后实际生产能力提升两个及以上能级的机械化改造项目适用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具体从其规定。 第八条矿井机械化改造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低瓦斯矿井、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或中等,设计资质不得低于乙级;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文地质复杂矿井,设计资质必须为甲级;有能力自营施工的煤炭企业不受施工资质限制。 二、矿井实施机械化改造的条件 (一)采煤机械化 第九条鼓励矿井采用综采工艺,但应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能力21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原则上采用普采工艺。 第十条矿井现有储量必须与矿井机械化改造后生产能力相适应,为鼓励和推进矿井采煤机械化,兼顾企业经济

罗平县阿格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罗平县阿格煤矿 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4】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的意见》(云政发【2012】163号)、省工信委、煤监局、安全监督局、国土厅等升级四部门《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的意见的通知》(云工信煤技【2013】173号)等文件精神及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矿井成立机械化改造领导小组。 组长:袁升华(矿长) 副组长:田进彪(技术负责人) 成员:赵二国、张建忠、赵智刚、刘国庆、颜文杰、陈荣华、王照柱、俞金贵、文小强、刘飞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田进彪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改造项目的技术设计、可行性论证、施工组织、材料和设备购置、调试、试运转等,并及时安排、协调相关工作。 二、矿井机械化历史和现状: 1、我矿始建于1996年,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目

前已办矿17年,属证件“六证”和开采手续齐全的改扩建矿井,属于瓦斯矿井。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关于曲靖市罗平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31号)文,罗平县万兴隆工贸有限公司阿格煤矿为单独保留型矿井,建设规模15万t/a,2008年复核生产能力为13万t/a。 2、矿区总体为一倾向南的单斜构造,中部被F1、F2断层切割,形成南、北两个块断,地层倾向南,倾角20°-30°。区内的褶皱以小型褶皱发育,形成较复杂,规模小、密度大的特点,多为断层附件的褶皱构造。区内发现断层6条,其中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的断层有3条,即F1、F2、F21。矿区内核实的主要可采煤层有M2、M 3、M5、M7、M9、M1 4、。区内6个主要可采煤层均为薄-厚煤层,煤层总厚8.21m,煤层间距7.36—38.77m,为近距离煤层群,煤层倾角25-32°,平均25°左右,为倾斜煤层。由于矿区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煤矿发展机械难度比较大。因此,开矿以来,矿井机械化程度一直处于抵达状态; 3、自建矿以来,我矿对M2、M7、M9、M14煤层的开采,均采用单一倾斜长壁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炮采。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煤层的开采不宜使用金属支护,所以目前开采工作面仍然采用木支护管理顶板。在运输系统的机械化程度上,采用广安产0.75吨每辆双轨道翻斗矿车,从井下运输

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

. . . . 省市王封煤矿 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 说明书 (修订版) 二○○八年一月

. . . . 图纸目录

. . . . 设计委托书 理工矿山设计研究所: 王封煤矿位于省市万柏林区王封村西侧,隶属于市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井田围由证号07的采矿许可证指定的12点座标连线圈定,井田面积为2.3536km2,准采8、9号煤层。 本矿8号煤层将要采完,为了合理开采井田9号煤层,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贵所已为我矿编制了《省市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经审查已于2007年8月1日得到批准,现特委托贵所编制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1、设计生产能力按0.6Mt/a考虑。 2、采用综采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特此委托。 市王封煤矿 2007年8月

. . . . 目录 前言....................................................... 1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5第一节井田概况.......................................... 5第二节地质特征.......................................... 8第二章井田开拓............................................. 24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24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6第三节井田开拓........................................ 27第四节井筒........................................... 32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34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35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35第二节矿车............................................ 35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 36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45第一节采煤方法........................................ 45第二节采区布置........................................ 50第三节巷道掘进........................................ 52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55第一节概况............................................ 55第二节矿井通风........................................ 55第三节灾害防治........................................ 60第六章提升、通风、排水、压气设备........................... 72

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方案

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0一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科技兴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煤矿现状 我矿分为2个井工和1个露天,生产规模45万吨/年,矿区面积: 1.4866平方公里,各种证照齐全,2个井工分别为三号井和四号井,三号井有主井和风井2个井筒,井筒断面为6.0 m2, 利用进风井采用皮带运输,井下布置一个编号为34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断面为4.0 m;四号井有主井和风井2个井筒,井筒断面为6.0 m,利用进风井采用绞车提升运输,井下布置一个编号为44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断面为4.0 m;宁夏林利煤炭有限公司煤矿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矿区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厚度不均匀(0—0.8m),矿井巷道断面小,机械化程度低,整个矿区还没能构成有效的多层次的环网,还没有网络带宽; 2、调度室面积比较小,空间有限,硬件设施配置已经落后, 设备陈旧老化,供配电系统没有实现智能化;操作台电脑参差不齐,屏幕种类和大小不一,电脑配置较低;无法满足数字化矿山的要求。 3、矿员工大多都是农民工,文化技术水平低下,不能操作 “机械化”和“自动化”设施设备。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XXX兼任办公 室主任。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负责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将本方案讨论研究,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对方案的实施做出计划。 三、实施内容及现状评估认定 (一)煤(岩)巷掘进机械化自动化。 1煤巷掘支运三位一体高效快速掘进。由于我矿煤层厚度 在o—0.8m之间,所以“不涉及”此项内容。 2、煤巷综掘机快速掘进。我矿“不符合”此项内容。目前我矿采用打眼、放炮、人工出渣炮掘工作面。 3、岩石巷道快速掘进。由于我矿建井时期井筒断面小,大型机械从井筒下不去,还需要改建矿井,所以“不符合”此项内容。目前我矿采用打眼、放炮、人工出渣炮掘工作面。 (二)煤矿综采工作面机械化、自动化。 1大中型煤矿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我矿属于小煤矿“不涉 及”此项内容。 2、中小煤矿机械化。由于我矿建井时期井筒断面小,大型机械从井筒下不去,还需要改建矿井;另外由于我矿煤层厚度在0—0.8m之间,不适合机械化开采,所以我矿“不符合”此项内容。目前我矿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打眼、放炮、溜子运输炮采工作面。

浅谈煤矿机械化改造中釆煤方法的研究

浅谈煤矿机械化改造中釆煤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李朝武 摘要:本文通过永善县桧溪煤矿采煤方法的选择和比较,论述了在煤矿机械化改造中,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的优化选择,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提出了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和优化措施。 关键字: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选择;优化 0 引言 昭通市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炭资源储量在云南省内仅次于曲靖市,但各煤矿生产能力较小,机械化程度低,安全基础薄弱,有较大的扩能改造空间。近三年来,不少煤矿根据安监总煤行〔2010〕178号文件的要求,结合煤矿实际,积极推进煤矿机械化改造,改革煤矿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提升煤矿采掘、运输机械化水平,以提高煤矿安全产能。在煤矿机械化改造中,对采煤方法及工艺进行优化选择,是全面提高小型煤矿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因素。 1 概况 永善县桧溪煤矿,设计规模为3万吨,2006年核定为4万吨的生产能力,机械化改造规划能力为9万吨,为瓦斯矿井。现矿区面积1.0041平方公里,矿井可采储量92万吨。 矿区总体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3~6°。可采煤层为C3煤,厚0.67~1.10m,赋存稳定,平均厚0.78m,埋深120~160m,无煤层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煤质坚硬,性脆,内生裂隙发育,易破碎。C3煤层伪顶为黑色薄层炭质泥岩,厚约0.10m,随采随落;顶板为褐黄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厚约4.10m,底板为灰黑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厚约3.58m,总体上看,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应属以层状岩类为主的简单偏中等类型。现该矿在煤层底板中,沿煤层走向已掘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 2 主要的采煤方法概述 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采煤方法主要有放顶煤采煤法、长壁垮落采煤法、充填采煤法、柱式体系采煤法和水力采煤法。 2.1 放顶煤采煤法 放顶煤采煤法的实质就是在厚煤层中, 沿煤层底部布置一采高为2~3m 的

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

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工作方案

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四月 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机械化改造工作方案 为贯彻执行安监总煤行[2010]178号〈〈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大力实施我矿安全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逐步解决我井规模小、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条件差、安全保障能力低等突出问题,全面提高矿井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结合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汉源县xx煤业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设计》及矿井实际情况,现制定我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一、矿井概况 (一)位置及交通 矿区位于汉源县城北西310°方向,行政及隶属四川省汉源县河西乡龙塘村十组。矿山有简易3公里公路与108国道在河西乡相接,矿井至汉源县

城13公里,至雅安约131公里,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4′35″,北纬29°25′50″。 (二)矿井历史简述 xx煤矿始建于1992年,1993年投产,投产后生产能力为30kt/a,2007年根据国家煤矿资源整合政策,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雅安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2007〕14号文件精神》,由xx煤矿整合相邻的大岭煤矿,xx煤矿为整合主体,整合后企业更名为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名称为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 (三)资源储量 2012年10月16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09051120044596)有效期2012年10月16日至2022年10月16日,井田面积1.1993km2,开采标高+1500m~+987m,批准开采C3、C4、C5煤层,矿井生产规模为90kt/a。根据地质资料,截止2015年12月31日,矿区C3、C4、C5煤层共占有资源储量(122b)+(333)2951kt,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22b)555kt,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2396kt。其中:C5煤层保有储量996kt,其中(122b)类691kt,(333)类305kt;C4煤层保有储量500.0kt,(122b)类348kt,(333)类152kt;C3煤层保有储量900kt,其中(122b)类510kt,(333)类390kt。可采储量1784.1kt。 二、项目设计 2016年委托四川煤炭设计研究院对xx煤矿机械化改造进行设计,于2016年1月编制完成了《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设计》

机械化采煤方案

富源县后所镇打厂沟煤矿211808高档普采工作面 设 计 方 案 编制单位:富源县后所镇打厂沟煤矿编制人:袁远灿 编制时间:二0一二年四月

富源县后所镇打厂沟211808高档普采工作面 设计方案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行…2010?178号)精神、省工信委安排部署。曲靖市煤炭工业局所作的煤矿机械化改造规划,按照富源县委、政府统一安排布署。结合我矿实际,借鉴相关煤矿经验和做法,特编制本设计方案。 设计指导思想《曲靖市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全市范围内适宜机械化开采的煤矿企业,到2015年底前,采煤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必须达到55%和80%以上,全部实现井下连续机械化运输,为响应《曲靖市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煤矿发展要求,富源县首选11个煤矿作为采煤机械化示范矿井,实现采煤机械化。针对矿煤层赋存情况等特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的原则,充分体现高产高效的设计理念,同时,要做到安全可靠,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工作面生产能力,减少工作面数量,获取最佳效益之目的。 设计主要特点充分利用原有井巷工程及其设施,设计方案结合实际、合理布置、优化和完善矿井生产系统,减少井巷工程量。实现采煤机械化、连续机械化运输,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方案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打厂沟煤矿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连线圈定,面积0.1305km2,开采标高2075m~1800m;矿井保有资源/储量256 万t,可采储量177万t;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生产水平标高+1850m,设

煤矿机械化改造管理办法

附件 省煤矿机械化改造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80号),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使煤矿机械化改造客观、真实、科学,特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所有生产矿井的机械化改造设计、审查及验收。 一、目的、意义和原则 第一条本办法旨在通过煤矿机械化改造提升工作实现“减头、减面、减人、提效”,促进煤矿生产系统优化、安全程度提高,效率、效益提升。 第二条煤矿机械化改造提升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客观、与煤层赋存、企业管理、现有机械设备水平等相适应的原则进行。坚持安全第一,兼顾经济效益。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机械化,包含采煤机械化、掘进机械化和运输机械化。采煤机械化是指采煤工作面落煤工艺采用滚筒式采煤机或刨煤机;掘进机械化是指掘进工作面采用掘进机设备作业;运输机械化特指区或全矿井出煤采用连续运输式。 第四条矿井机械化改造必须落实“减面”“减人”原则,改造后井下实际生产采煤工作面个数不得超过改造前的个数(备用工作面除外),井下最大班作业同时下井人数不得超过改造之前的人数。 第五条机械化改造矿井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按“三同时”原则执行。

第六条矿井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管理制度等必须与矿井机械化程度相适应,具体要求按《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07〕95号)、《省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川安监〔2011〕291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本办法特指在现有系统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改造,涉及井口变化、开采水平变化、水平延伸、开采围等资源条件变化或改造后实际生产能力提升两个及以上能级的机械化改造项目适用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具体从其规定。 第八条矿井机械化改造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低瓦斯矿井、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或中等,设计资质不得低于乙级;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文地质复杂矿井,设计资质必须为甲级;有能力自营施工的煤炭企业不受施工资质限制。 二、矿井实施机械化改造的条件 (一)采煤机械化 第九条鼓励矿井采用综采工艺,但应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能力21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原则上采用普采工艺。 第十条矿井现有储量必须与矿井机械化改造后生产能力相适应,为鼓励和推进矿井采煤机械化,兼顾企业经济效益,机械化改造后矿井服务年限原则上不得低于《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GB50215-2015)规定的同类型新建矿井设计服务年限的30%。 第十一条按现有成熟的技术条件,普采工艺适宜煤层厚度不小于0.4m、煤层倾角不大于30°,综采工艺适宜煤层厚度不小于0.6m、煤层倾角不大于55°(特殊情况除外)。煤层倾角大于55°,受现有装备、管理水平所限,不能实施机械化开采的矿井,可采用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但采高不应低于

金晶煤矿30万吨机械化改造项目施工接续计划 (1)

通矿云南能源公司恒安煤业管理团队 (现为金晶煤矿) 关于富源县大河镇金晶煤矿机械化改 造工程实施计划 2017年5月

通矿云南能源公司恒安煤业 (现为金晶煤矿)管理团队 关于富源县大河镇金晶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 实施计划 第一部分煤矿简介及设计院设计施工计划 矿井基本情况 金晶煤矿位于富源县大河镇铜厂村,距富源县城34km,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19年9月4日,矿区面积0.9017km2,开采深度由+1750m 至+1500m。矿井为机械化改造矿井,原生产能力9万吨/年,改造后生产能力30万吨/年。 矿井资源条件 1、资源量 金晶煤矿一号井范围内可采煤层7层,分别为M3、M5、M7、M9、M11、M13、M15煤层,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85万t,矿井工业储量1073.20万t,矿井设计资源/储量913.39万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607.50万t。矿井服务年限14.5年。 2、煤层赋存情况 本矿可采煤层7层,即M3、M5、M7、M9、M11、M13、M15,煤层平均厚度0.85m~3.23m,煤层为倾斜煤层,煤层倾角平均35°。 3、煤种煤质 我矿开采所有煤层的煤类均为焦煤(JM25)。煤质的基本特征为:特低~中灰分(最低M15煤,7.95%;最高M5煤,23.02%)、中~高挥

发分(23.54%—31.32%)、中~高固定碳(55.13%—70.07%)、特低硫(0.13%—0.22%)、特低~低磷、特低砷、中~高氟、高~特高发热煤(M5煤6691大卡—M15煤8035大卡,多数煤层为7600大卡以上)。可作为炼焦配煤、工业动力用煤及民用燃料、化工原料。 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的水文地质类型属弱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中等类型。 开采技术条件 1、瓦斯:金晶煤矿属高瓦斯矿井。 2、突出:开采范围内经鉴定为非突出煤层。 3、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 所有煤层煤样均有爆炸危险性;M7、M15煤层煤样自燃倾向性为Ⅰ类、容易自燃;其余可采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类、自燃。 4、地温、冲击地压 根据邻区资料,区域内无地温异常,无冲击地压现象。 按设计院初步设计机械化改造建设施工计划 1、原设计: 金晶煤矿机械化改造项目工程总量为6368米,其中改造利用602米,新建5766米,其中:系统开拓1810米(其中:改造602米,新掘1208米);采区巷道4558米(其中:全岩巷道514米,半煤巷道4044米)。矿井计划投产日期为2018年11月15日,工期为20个月。 2、修改设计(设计院已同意修改): 根据原设计院设计6368m巷道掘进工程量,现修改首采工作面

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说明

A 山西省太原市王封煤矿 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 说明书 (修订版) 二○○八年一月

A 图纸目录

A

A 设计委托书 太原理工矿山设计研究所: 王封煤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村西侧,隶属于太原市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井田范围由证号1400000730407的采矿许可证指定的12点座标连线圈定,井田面积为2.3536km2,准采8、9号煤层。 本矿8号煤层将要采完,为了合理开采井田内9号煤层,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贵所已为我矿编制了《山西省太原市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经审查已于2007年8月1日得到批准,现特委托贵所编制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1、设计生产能力按0.6Mt/a考虑。 2、采用综采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特此委托。 太原市王封煤矿 2007年8月

A 目录 前言....................................................... 1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5第一节井田概况.......................................... 5第二节地质特征.......................................... 8第二章井田开拓............................................. 24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24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6第三节井田开拓........................................ 27第四节井筒........................................... 32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34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35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35第二节矿车............................................ 35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 36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45第一节采煤方法........................................ 45第二节采区布置........................................ 50第三节巷道掘进........................................ 52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55第一节概况............................................ 55第二节矿井通风........................................ 55第三节灾害防治........................................ 60

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公司 ×××煤矿一采区 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2014年度) 编制单位:×××镇×××煤矿 编制日期:2015年3月12日

目录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矿井概况 (3)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3) 第二节、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4) 第三节、煤层赋存条件 (4) 第四节、煤层开拓开采现状 (8) 第五节、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9) 第二章、矿井成立机械化改造领导小组 (10) 第三章矿区范围与资源/储量 (10) 第四章、机械化开采可行性分析…………………………………… 15 第五章、机械化开采设计方案……………………………………… 16 第六章、供电方案 (19)

第七章、机械化采掘实施计划 (26)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2月18日金沙县政府、县煤炭局关于金沙县煤矿机械化矿井推进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金府办[2014]22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煤矿安全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降底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和×××煤矿的实际情况,×××煤矿拟布置一个1803综采工作面,同时对相关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为对技术改造总体规划,定时间、定任务,按期完成工程,特编制《×××公司×××煤矿一采区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2014年度)》。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镇×××煤矿属整合矿井,由整合前的×××煤矿和金都煤矿整合而成。×××煤矿于二00八年十月取得了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831016),生产规模为21万t/a,有效期为10年(2008年10月~2018年10月),2013年6月,×××有限责任公司收购该矿后,采矿权人于2013年12月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证号:C5200002012021120122760。矿区面积2.8944km2,批准开采深度由1275~850m标高。

推进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

推进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原则,全面实施全市保留生产煤矿综合机械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引进煤矿智能机械化先进技术,加快推进机械化与智能化融合,实现“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提高煤炭产业安全保障和生产效率,推动转型升级。 二、改造建设目标和工作步骤 (一)改造建设目标。 重点推进兼并重组保留煤矿采掘机械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实施保留生产煤矿综采机械化改造,建设协同控制智能化矿群、一体化控制智能煤矿,实现井下采掘机械化,井群协同控制智能化,政府监管和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数字化集成,智能化管理,固定场所自动化控制,可视化操作,井下固定设备和运输系统实现无人(少人)运行。

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智能机械化矿井改造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所有生产矿井采煤机械化率达到100%,掘进机械化率达到75%,主体企业在贵阳市辖区内保留生产煤矿完成智能化改造。 (二)工作步骤。 确保完成省下达给贵阳市的2处机械化改造任务(2018年1处、2019年1处)。 1.启动阶段(2017年)。 (1)建立“一矿一档”,编制全市煤矿基本信息资料,摸清家底;积极配合“贵州能源云”建设,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引导、鼓励资源条件差的煤矿退出。 (2)结合我市煤矿煤层赋存条件、井巷条件、矿井通风、抽采、提升、运输、供电、给排水系统及其基础设施等实际,在省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工作专项组的指导下,督促、帮扶贵州浙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鑫悦煤炭有限公司、贵州元和天成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广盛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等主体企业集团逐矿制定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路线,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备案,并实时更新。 2.实施阶段(2018—2020年)。

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设备改造浅析(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设备改 造浅析(新版)

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设备改造浅析(新 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其中又以煤炭能源最为突出。煤炭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之一,不仅可为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提供相应的能源支持,同时也是当前国民经济中一项支柱性产业。在这种形势下,为提高煤矿开采成效与水平,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也开始对煤矿开采设备实施改造,以此强化设备安全性能,提高其生产效率,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煤矿开采市场的要求与煤矿生产的各项需求。本文就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设备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设备管理措施,以供于大家参考。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对于煤炭这种能源的需求量也持续上涨,而这也使得煤炭这一行业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带动了有关产业的发展,如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

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方案

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0一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科技兴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煤矿现状 我矿分为2个井工和1个露天,生产规模45万吨/年,矿区面积:1.4866平方公里,各种证照齐全,2个井工分别为三号井和四号井,三号井有主井和风井2个井筒,井筒断面为6.0㎡,利用进风井采用皮带运输,井下布置一个编号为34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断面为4.0㎡;四号井有主井和风井2个井筒,井筒断面为6.0㎡,利用进风井采用绞车提升运输,井下布置一个编号为44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断面为4.0㎡;宁夏林利煤炭有限公司煤矿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矿区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厚度不均匀(0—0.8m),矿井巷道断面小,机械化程度低,整个矿区还没能构成有效的多层次的环网,还没有网络带宽; 2、调度室面积比较小,空间有限,硬件设施配置已经落后,设备陈旧老化,供配电系统没有实现智能化;操作台电脑参差不齐,屏幕种类和大小不一,电脑配置较低;无法满足数字化矿山的要求。 3、矿员工大多都是农民工,文化技术水平低下,不能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设施设备。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xxx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负责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将本方案讨论研究,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对方案的实施做出计划。 三、实施内容及现状评估认定 (一)煤(岩)巷掘进机械化自动化。 1、煤巷掘支运三位一体高效快速掘进。由于我矿煤层厚度在0—0.8m之间,所以“不涉及”此项内容。 2、煤巷综掘机快速掘进。我矿“不符合”此项内容。目前我矿采用打眼、放炮、人工出渣炮掘工作面。 3、岩石巷道快速掘进。由于我矿建井时期井筒断面小,大型机械从井筒下不去,还需要改建矿井,所以“不符合”此项内容。目前我矿采用打眼、放炮、人工出渣炮掘工作面。 (二)煤矿综采工作面机械化、自动化。 1、大中型煤矿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我矿属于小煤矿“不涉及”此项内容。 2、中小煤矿机械化。由于我矿建井时期井筒断面小,大型

2017年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

2017年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 奖补资金 申 请 报 告 盘县煤炭开发总公司 盘县柏果镇麦地煤矿 2017年9月30日

目录 一、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1) (一)项目背景 (1) (二)项目必要性 (1) 二、麦地煤矿基本情况 (1) 三、10605工作面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安全监控子系统、运输子系统、排水子系统智能化建设方案 (2) (一)10605工作面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建设方案 (2) ○1供电子系统 (2) ○2运输系统 (2) ○3通风系统 (3) ○4抽放系统 (4) ○5井下排水系统 (4) ○6通信系统 (5) ○7监测监控系统 (5) ○8人员定位系统 (6) (二)安全监控子系统、运输子系统、排水子系统智能化建设方案 (12) 四、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18) 五、项目实施计划及具体措施 (18)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4) 七、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24) 八、附件 (24) 1、主体企业地税、国税登记证复印件,上年度完税证明复印件 (25) 2、兼并重组实施方案复印件(只提供主体企业总体兼并重组情况和所涉及的煤矿情 况) (25) 3、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批复文件 (25) 4 、生产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营业执照、整合技改煤矿开工备案 文件复印件。 (25) 5、主体企业对提供的相关资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复印件 (25) 6、煤矿企业向县区能源局提交的申请报告复印件 (25) 7、其他需提供材料 (25)

2017年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 奖补资金申请报告 一、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黔府发〔2017〕9号)文、黔能源科技〔2017〕158号、黔能源科技〔2017〕159号、盘州府办发〔2017〕52号文件精神及要求,深入推进贵州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 (二)项目必要性 机械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是煤炭行业发展的需要,是煤矿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工人劳动环境,实现减员增效,提升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和煤炭产业政策,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安全高效智能机械化开釆,我矿已积极参与了煤矿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工作。 10605综合机械化采煤项目建设完毕已正式投入生产,智能化升级改造:安全监控子系统、运输子系统、排水子系统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准备投入建设。 二、麦地煤矿基本情况 盘县柏果镇麦地煤矿属资源整合矿井,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区)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2006]205号),麦地煤矿由比中、三角田、麦地、沙地、刘家沟、洒米坡煤矿六个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后矿区面积1.4049km2,工业储量939万吨,可采储量530万吨。 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于2014年4月通过设备设施竣工验收,同时正

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

汉源县xx煤业xx煤矿 矿井机械化改造工作方案

汉源县xx煤业 二0一七年四月 汉源县xx煤业 矿井机械化改造工作方案 为贯彻执行安监总煤行[2010]178号〈〈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大力实施我矿安全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逐步解决我井规模小、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条件差、安全保障能力低等突出问题,全面提高矿井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结合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汉源县xx煤业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设计》及矿井实际情况,现制定我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一、矿井概况 (一)位置及交通 矿区位于汉源县城北西310°方向,行政及隶属省汉源县河西乡龙塘村十组。矿山有简易3公里公路与108国道在河西乡相接,矿井至汉源县城13公里,至约131公里,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4′35″,北纬29°

25′50″。 (二)矿井历史简述 xx煤矿始建于1992年,1993年投产,投产后生产能力为30kt/a,2007年根据国家煤矿资源整合政策,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2007〕14号文件精神》,由xx煤矿整合相邻的大岭煤矿,xx煤矿为整合主体,整合后企业更名为汉源县xx煤业,矿井名称为汉源县xx煤业xx煤矿。 (三)资源储量 2012年10月16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44596)有效期2012年10月16日至2022年10月16日,井田面积1.1993km2,开采标高+1500m~+987m,批准开采C3、C4、C5煤层,矿井生产规模为90kt/a。根据地质资料,截止2015年12月31日,矿区C3、C4、C5煤层共占有资源储量(122b)+(333)2951kt,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22b)555kt,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2396kt。其中:C5煤层保有储量996kt,其中(122b)类691kt,(333)类305kt;C4煤层保有储量500.0kt,(122b)类348kt,(333)类152kt;C3煤层保有储量900kt,其中(122b)类510kt,(333)类390kt。可采储量1784.1kt。 二、项目设计 2016年委托煤炭设计研究院对xx煤矿机械化改造进行设计,于2016年1月编制完成了《汉源县xx煤业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设计》生产规模由90kt/a提升至210kt/a。

玉带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

xx万峰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xx县泥高乡玉带煤矿 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3、xx: 总工程师,协助组长工作,具体负责机械化改造相关技术规程编制并指导实施。 4、xx: 生产矿长,具体负责井下生产安排,改造项目施工、人员组织安排等工作。 5、xx: 安全矿长,具体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6、xx进军: 机电矿长,具体负责指导采掘机械设备及配套设备选型、论证工作,指导设备安装、调试及后期维修保养工作。 7、xxxxxxxx中华: 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矿长领导下,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8、xxxxxxxxxx: 电钳工,在机电矿长领导下,负责机电设备安装、线缆布置、悬挂,并坚持维修保养采掘机械设备,优化矿井供电线路,确保采掘设备正常运行。 9、xx: 皮带技术人员,负责全矿皮带运输机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并培养皮带运输机技术人员。

三、项目建设方案 我矿本次机械化改造工程,充分利用矿井原生产系统,在此基础上增掘补充巷道,添置必要采掘机械设备和部分系统升级达到实现机械化生产示范矿井要求。 (一)巷道布置及运输线路 我矿方案设计采区间的接替顺序为先采一、三、五采区,后采二、 四、六采区,一采区现已开采结束,三采区开拓方案如下: 主斜井、副斜井井口及工业场地选择在井田中北部,回风平硐井口及工业场地选择布置在井田北部矿界附近。 主斜井、副斜井、回风平硐均布置在M煤层顶板岩层中。 1、主斜井: 主斜井布置在M煤层顶板岩层中,方位角93o,坡度为12°。 2、副斜井: 副斜井布置在M煤层顶板岩层中,方位角93o,坡度为22°。 3、回风平硐: 回风平硐布置在M煤层顶板岩层中,方位角69o,坡度为3‰。 第一水平标高+1200m,主斜井、副斜井在+1200m落平后,布置有北翼 +1200m运输大巷,利用原一采区避难硐室布置消防材料库,在运输大巷与回风上山底部、三采区运输石门布置中央变电所。 在运输大巷北部距采区变电所300m处布置三采区轨道下山、三采区回风下山,下山在+1080m标高落平,通过下部车场贯通,形成三采区开拓系统。在+1080m标高布置水泵房、井底水仓、永久避难硐室。

小发路煤矿机械化改造和技改情况汇报

小发路煤矿机械化改造和技改情况汇报 小发路煤矿机械化改造和技改情况汇报各位领导: 你们好! 根据县局安排,现将我矿机械化改造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简介小发路煤矿隶属于云南旺立达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彝良县洛泽河镇,距彝良县城 20Km,距昭彝公路 10Km,交通位置便利。 矿井设计能力 6 万 t/a,核定生产能力 4 万 t/a,井田面积 7.9714Km²,主要开采 C5、C3 两层煤,煤层赋存条件良好,平均倾角 10°左右。煤层瓦斯含量较低,无自燃发火现象,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矿井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主平硐担负轨道运输、行人和进风任务,副斜井回风。 二、开采技术条件 1、煤层赋存情况我矿主要开采 C5、C3 两层煤,C5 煤厚1.30~2.02m,一般厚 1.60~1.80m,煤层倾角平均 10°,结构单一,层位稳定,厚度及灰份变化不大,属稳定煤层。C3 煤层厚 1.13~1.42m,一般 1.2~1.3m,属薄煤层,中上部含一层0.2m 泥岩夹矸,其稳定性比 C5 煤层稍差,属较稳定型至稳定型煤层。

2、地质条件 C5 煤层直接顶板和底板都为泥岩,底板泥岩之下为一层厚 1.0m 左右 的粉砂岩或菱铁质砂岩,较硬。 C3 煤层直接顶为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或细粒石英砂岩,底板为灰黑色粉砂岩,硬度较大。 3、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较大,地表水及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多以地表径流的方式迅速排泄,存水条件差。地下水的补给为大气降水,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弱裂隙充水的中等类型。 3、其它开采条件 ①瓦斯:根据 20xx 年 10 月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8.99 米3 /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0.83 米 3 /min;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②煤尘爆炸危险性:C5 煤层不具煤尘爆炸性。 ③煤的自燃:经鉴定,该煤层属Ⅲ类不易自燃。 ④地温:矿山生产多年,尚未发现地温异常现象,矿井开采深度不大,井下作业不会受热害影响,地温正常。 三、改造方案及外部条件自 20__ 年 8 月份组织系统改造以来,重新施工了两条运输下山,扩修了一、二级回风下山;重新设计布置了走向长壁工作面。在采煤工艺上仍然采用炮采工艺,人工攉煤;在运输系统上由原来的矿车提升改为 40T刮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