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255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8255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8255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8255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8255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单片机系统中常用的地址锁存器芯片74LS373以及coms的

74hc373。是带三态缓冲输出的8D触发器,其引脚图与结构原理图、电路连接图如下:

<74LS373引脚图内部结构原理图电路连接图>

E G 功 能

0 0 直通Qi = Di

0 1 保持(Qi保持不变)

1 X 输出高阻

<74LS373功能表>

E G D Q

L H H H

L H L L

L L X Q

上表是74LS373的真值表,表中:

L——低电平;

H——高电平;

X——不定态;

Q0——建立稳态前Q的电平;

G——输入端,与8031ALE连高电平:畅通无阻低电平:关门锁存。图中OE——使能端,接地。

当G=“1”时,74LS373输出端1Q—8Q与输入端1D—8D相同;

当G为下降沿时,将输入数据锁存。

8255A(2)

7.2 可编程并行接口

由于我们现在常用的微机系统均以并行方式处理数据,所以,

并行接口也是最常用的接口电路。并行接口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并行接口是在多根数据线上,以数据字节(字)为单位与输入/输出设备或被控对象传送信息的,如打印机接口、A/D、D /A转换器接口、IEEE-488接口、开关量接口、控制设备接口等。在实际应用中,凡在CPU与外设之间同时需要两位以上信息传送时,就要采用并行口。

并行口适用于近距离传送的场合。由于各种I/O设备和被控对象多为并行数据线连接,CPU用并行口来组成应用系统很方便,故使用十分普遍。

(2)并行传送的信息,不要求固定的格式,这与串行传送的信息有数据格式的要求不同。例如,异步串行通信的格式是一个数据,它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3)从并行接口的电路结构来看,并行口有硬线连接接口和可编程接口之分。硬线连接接口的工作方式及功能用硬线连接来设定,用软件编程序的方法不能加以改变;如果接口的工作方式及功能可以用软件编程序的方法加以改变,则就叫可编程接口。

7.2.1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所谓可编程,实际上就是具有可选择性。例如,选择芯片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数据端口与外设连接;选择端口中的哪一位或哪几位作输入,哪一位或哪几位作输出;选择端口与CPU之间采用哪种方式传送数据等,均可由用户在程序中写入方式字或控制字来进行指定。

因此,它们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及很高的灵活性,在微机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1.Inter 8255A 的基本特性

(1)具有两个8位(A口和B口)和两个4位(C口高/低四位)并行输入/输出端口,C口可按位操作。

(2)具有3种工作方式: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A,B,C口均有);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A,B口具有);

方式2――双向选通输入/输出(A口具有)。

(3)可用程序设置各种工作方式并查询各种工作状态。

(4)在方式1和方式2时,C口作A口、B口的联络线。

(5)内部有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供CPU访问。

(6)有中断申请能力,但无中断管理能力

(7)40根引脚,+5V供电,与TTL电平兼容。

2.8255A的外部引线与内部结构

8255A是一个单+5V电源供电,40个引脚的双列直插式组件,其外部引线如图7-2所示。

(1)外部引线

作为接口电路的8255A具有面向主机系统总线和面向外设两个方向的连接能力,它的引脚正是为了满足这种连接要求而设置的。

①面向系统总线的信号线有:

D7~D0:双向数据线。CPU通过它向8255A发送命令、数据;8255A通过它向CPU回送状态、数据。

CS:选片信号线,该信号低电平有效,由系统地址总线经I

/O地址译码器产生。CPU通过发高位地址信号使它变成低电平时,才能对8255A进行读写操作。当CS为高电平时,切断CPU与芯片的联系。

A1,A0:芯片内部端口地址信号线,与系统地址总线低位相连。该信号用来寻址8255A内部寄存器。两位地址,可形成片内4个端口地址。

RD:读信号线,该信号低电平有效。CPU通过执行IN指令,发读信号将数据或状态信号从8255A读至CPU。

WR:写信号线,该信号低电平有效。CPU通过执行OUT指令,发写信号,将命令代码或数据写入8255A。

RESET:复位信号线,该信号高电平有效。它清除控制寄存器并将8255A的A、B、C3个端口均置为输入方式;输出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被复位,并且屏蔽中断请求;24条面向外设的信号线呈现高阻悬浮状态。这种状态一直维持,直到用方式命令才能改变,使其进

入用户所需的工作方式。

②面制I/O设备的信号线有:

PA0~PA7:端口A的输入/输出线

PB0~PB7:端口B的输入/输出线

PC0~PC7:端口C的输入/输出线

这24根信号线均可用来连接I/O设备,通过它们可以传送数字量信息或开关量信息。

(2)8255A的内部结构

8255A的内部结构如图7-3所示。(JAVA动画图说明)它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

①数据总线缓冲器

这是一个三态双向8位缓冲器,它是8255A与CPU系统数据总线的接口。所有数据的发送与接收,以及CPU发出的控制字和8255A来的状态信息都是通过该缓冲器传送的。

②读写控制逻辑

读写控制逻辑由读信号RD,写领带WR,选片信号CS以及端口选择信号A1A0等组成。读写控制逻辑控制了总线的开放与关闭和信息传送的方向,以便把CPU的控制命令或输出数据送到相应的端口;或把外设的信息或输入数据从相应的端口送到CPU。

8255A的基本操作及在TP86A、PC/XT和扩展板上的端口地址如表7-2所示。

③数据端口A、B、C

8255A包括3个8位输入/输出端口(POPT)。每个端口都有一个数据输入寄存器和一个数据输出寄存器,输入时端口有三态缓冲器的功能,输出时端口有数据锁存器功能。在实际应用中,PC口的8位可以分为两个4位端口(方式0下),也可以分成一个5位端口和一个3位端口(方式1下)来使用。

④A组和B组控制电路

控制A、B和C3个端口的工作方式,A组控制A口和C口的上半部(PC7~PC4),B组控制B口和C口的下半部(PC3~PC0)的工作方式和输入/输出。A组、B组的控制寄存器还接收按位控制命令,以实现对PC口的按位置位/复位操作。

3.8255A的编程命令

8255A的编程命令包括工作方式控制字和对PC口的按位操作控制字两个命令,它们是用户使用8255A来组建各种接口电路的重要工具。

由于这两个命令都是送到8255A的同一个控制端口,为了让8255A能识别是哪个命令,故采用特征位的方法。若写入的控制字的最高位D7=1,则是工作方式控制字;若写入的控制字D=0,则是PC口的宾位置位/复位控制字。

(1)工作方式控制字

作用:指定3个并行端口(PA、PB、PC)是作输入还是作输出端口以及选择8255的工作方式。

格式及每位的定义如下:

例如,要把A口指定为方式1,输入;C口上半部定为输出;B口指定为方式0,输出;C口下半部定为输入。于是,工作方式字是:1O110001B或B1H。

若将此控制字的内容写到8255A的控制寄存器,即实现了对8255A工作方式的指定,或叫做完成了对8255A的初始化。初始化的

程序段为:

MOV DX,303H ;8255A控制口地址

MOV AL,0B1H ;初始化(工作方式)控制字

OUT DX,AL ;送到控制口

(2)PC口按位置/复位控制字

作用:指定PC口的某一位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格式及每位的定义如下:

利用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可以使PC口的8根线中的任意一根置成高电平输出或低电平输出。

例如,若要把C口的PC2引脚置高(置位),则命令字应该为00000101B或05H。

将该命令字的内容写入8255A的命令寄存器,就实现了将PC 口的PC2引脚置位的操作:

MOV DX,303H ;8255A控制口地址

MOV AL,05H ;使PC2=1的控制字

OUT DX,AL ;送到控制口

按位置位/复位命令产生的输出信号,可作为控制开关的通/断、继电路的吸合/释放、马达的启/停等操作的选通信号。

另外,在后面将要讨论的8255A的状态字中的中断允许位INTE的置位和复位,即允许8255A提出中断与禁止8255A提出中断,也是采用这个按位控制的命令字来实现的。

74LS373详细资料精心整理

74LS373 引脚图、内部结构、参数、典型应用电路 【功能简介】 74LS373是一款常用的地址锁存器芯片,由八个并行的、带三态缓冲输出的D触发器构成。在单片机系统中为了扩展外部存储器,通常需要一块74LS373芯片。本文将介绍74LS373的工作原理,内容涵盖引脚图、内部结构、主要参数以及在单片机扩展系统中的典型应用电路。 【内部逻辑结构图】 74LS373地址锁存器的内部逻辑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1

【74LS373的真值表(功能表)】 G—与8031/8051的ALE相连,控制八个D型锁存器的导通与截止:高电平时,八个D型锁存器正常运行(导通),即锁存器的输出端 与输入端D的反相信号始终同步;低电平时锁存器截止,D锁存器输出 端的状态保持不变。 OE(Output Enable = Output Control)—使能端,接地时锁存 【74LS373引脚排列图】

【74LS373电气参数】 拖动图片放大! 74ls373推荐工作条件 【74LS373在单片机扩展系统中的典型应用电路】 当74LS373用作地址锁存器时,应使OE为低电平,此时锁存使能端G为高电平时,输出Q0-Q7的状态与输入端D1-D7状态相同;当G发生负的跳变时,输入端D0-D7 数据锁入Q0-Q7。51单片机的ALE信号可以直接与74LS373的G 连接。在MCS-51单片机系统中,其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输入端1D-8D接

至单片机的P0口,输出端提供的是低8位地址,G端接至单片机的地址锁存允 许信号ALE。输出允许端OE接地,表示三态输出门一直导通,可以送出地址信 号。 1D-8D为8个输入端。 1Q-8Q为8个输出端。 【说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请直接忽略。 G是数据锁存控制端;当G=1时,锁存器输出端同输入端;当G由“1”变为“0”时,数据输入锁存器中。 OE为输出允许端;当OE=“0”时,三态门打开;当OE=“1”时,三态门关闭,输出呈高阻状态。 (1).1脚是输出使能(OE),是低电平有效,当1脚是高电平时,不管输入3、4、7、8、13、14、17、18如何,也不管11脚(锁存控制端,G)如何,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全部呈现高阻状态(或者叫浮空状态); (2).当1脚是低电平时,只要11脚(锁存控制端,G)上出现一个下降沿,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立即呈现输入脚3、4、7、8、13、14、17、18的状态. 锁存端LE 由高变低时,输出端8 位信息被锁存,直到LE 端再次有效。当三态门使能信号OE为低电平时,三态门导通,允许Q0~Q7输出,OE为高电平时,输出悬空。

74LS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

74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7276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26日【字体:大中小】 为了方便大家我收集了下列74系列芯片的引脚图资料,如还有需要请上电子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217665234.html,/b bs/ 反相器驱动器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5 与门与非门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LS02 LS32 LS51 LS64 LS65 异或门比较器LS86 译码器LS138 LS139 寄存器LS74 LS175 LS373

反相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六非门 74LS04 ┌┴—┴—┴—┴—┴—┴—┴┐六非门(OC门) 74LS05 _ │14 13 12 11 10 9 8│六非门(OC高压输出) 74LS06 Y = A )│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驱动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 )│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Vcc -4C 4A 4Y -3C 3A 3Y ┌┴—┴—┴—┴—┴—┴—┴┐ _ │14 13 12 11 10 9 8│ Y =A+C )│四总线三态门74LS125 │ 1 2 3 4 5 6 7│ └┬—┬—┬—┬—┬—┬—┬┘ -1C 1A 1Y -2C 2A 2Y GND

74系列芯片引脚图

74系列芯片引脚图、功能、名称、资料大全(含74LS、74HC等),特别推荐为了方便大家,我收集了下列74系列芯片的引脚图资料。 说明:本资料分3部分:(一)、TXT文档,(二)、图片,(三)、功能、名称、资料。 (一)、TXT文档 反相器驱动器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5 与门与非门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 LS02 LS32 LS51 LS64 LS65 异或门比较器LS86 译码器LS138 LS139 寄存器LS74 LS175 LS373

反相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六非门 74LS04 ┌┴—┴—┴—┴—┴—┴—┴┐六非门(OC门) 74LS05 _ │14 13 12 11 10 9 8│六非门(OC高压输出) 74LS06 Y = A )│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驱动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 )│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Vcc -4C 4A 4Y -3C 3A 3Y ┌┴—┴—┴—┴—┴—┴—┴┐ _ │14 13 12 11 10 9 8│ Y =A+C )│四总线三态门 74LS125 │ 1 2 3 4 5 6 7│ └┬—┬—┬—┬—┬—┬—┬┘ -1C 1A 1Y -2C 2A 2Y GND Vcc -G B1 B2 B3 B4 B8 B6 B7 B8 ┌┴—┴—┴—┴—┴—┴—┴—┴—┴—┴┐ 8位总线驱动器 74LS245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 DIR=1 A=>B │ 1 2 3 4 5 6 7 8 9 10│ DIR=0 B=>A └┬—┬—┬—┬—┬—┬—┬—┬—┬—┬┘ DIR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GND

74ls373引脚图管脚功能表

74ls373引脚图管脚功能表 74ls373是常用的地址锁存器芯片,它实质是一个是带三态缓冲输出的8D触发器,在单片机系统中为了扩展外部存储器,通常需要一块74ls373芯片, (1).1脚是输出使能(OE),是低电平有效,当1脚是高电平时,不管输入3、4、7、8、13、14、17、18如何,也不管11脚(锁存控制端,G)如何,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全部呈现高阻状态(或者叫浮空状态); (2).当1脚是低电平时,只要11脚(锁存控制端,G)上出现一个下降沿,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立即呈现输入脚3、4、7、8、13、14、17、18的状态. 锁存端LE 由高变低时,输出端8 位信息被锁存,直到LE 端再次有效。当三态门使能信号OE为低电平时,三态门导通,允许Q0~Q7输出,OE为高电平时,输出悬空。当74LS373用作地址锁存器时,应使OE为低电平,此时锁存使能端C为高电平时,输出Q0~Q7 状态与输入端D1~D7状态相同;当C发生负的跳变时,输入端D0~D7 数据锁入Q0~Q7。51单片机的ALE信号可以直接与74LS373的C连接。74ls373与单片机接口:

1D~8D为8个输入端。1Q~8Q为8个输出端。 G是数据锁存控制端;当G=1时,锁存器输出端同输入端;当G由“1”变为“0”时,数据输入锁存器中。 OE为输出允许端;当OE=“0”时,三态门打开;当OE=“1”时,三态门关闭,输出呈高阻状态。 在MCS-51单片机系统中,常采用74LS373作为地址锁存器使用,其连接方法如上图所示。其中输入端1D~8D接至单片机的P0口,输出端提供的是低8位地址,G端接至单片机的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输出允许端OE接地,表示输出三态门一直打开

74系列元件引脚图

反相器驱动器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 5 与门与非门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LS02 LS32 LS51 LS64 LS65 异或门比较器LS86 译码器LS138 LS139 寄存器LS74 LS175 LS373 反相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六非门 74LS04 ┌┴—┴—┴—┴—┴—┴—┴┐六非门(OC门) 74LS05 _ │14 13 12 11 10 9 8│六非门(OC高压输出) 74LS06 Y = A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驱动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 )│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Vcc -4C 4A 4Y -3C 3A 3Y ┌┴—┴—┴—┴—┴—┴—┴┐ _ │14 13 12 11 10 9 8│

Y =A+C )│四总线三态门74LS125 │1 2 3 4 5 6 7│ └┬—┬—┬—┬—┬—┬—┬┘ -1C 1A 1Y -2C 2A 2Y GND Vcc -G B1 B2 B3 B4 B8 B6 B7 B8 ┌┴—┴—┴—┴—┴—┴—┴—┴—┴—┴┐ 8位总线驱动器74LS245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 DIR=1 A=>B │1 2 3 4 5 6 7 8 9 10│ DIR=0 B=>A └┬—┬—┬—┬—┬—┬—┬—┬—┬—┬┘ DIR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GND 页首非门,驱动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比较器译码器寄存器 正逻辑与门,与非门: Vcc 4B 4A 4Y 3B 3A 3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 )│ 2输入四正与门74LS08 │1 2 3 4 5 6 7│ └┬—┬—┬—┬—┬—┬—┬┘ 1A 1B 1Y 2A 2B 2Y GND Vcc 4B 4A 4Y 3B 3A 3Y ┌┴—┴—┴—┴—┴—┴—┴┐ __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 )│ 2输入四正与非门74LS00 │1 2 3 4 5 6 7│ └┬—┬—┬—┬—┬—┬—┬┘ 1A 1B 1Y 2A 2B 2Y GND Vcc 1C 1Y 3C 3B 3A 3Y ┌┴—┴—┴—┴—┴—┴—┴┐ ___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C )│ 3输入三正与非门74LS10 │1 2 3 4 5 6 7│ └┬—┬—┬—┬—┬—┬—┬┘ 1A 1B 2A 2B 2C 2Y GND

74ls系列芯片引脚

74 系列芯片的引脚图 [日期:2008-12-29 ] [来源:net 作者:佚名] [字体:大中小] (投递新闻) 反相器驱动器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5 与门与非门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LS02 LS32 LS51 LS64 LS65 异或门比较器LS86 译码器LS138 LS139 寄存器LS74 LS175 LS373 反相器: Vcc 6A6Y5A5Y4A4Y六非门74LS04 ┌┴—┴—┴—┴—┴—┴—┴┐六非门(OC门) 74LS05 _ │14 13 12 11 10 9 8│六非门(OC高压输出) 74LS06 Y = A)│ │1 2 3 4 5 6 7│ └┬—┬—┬—┬—┬—┬—┬┘ 1A1Y2A2Y3A3Y GND 驱动器: Vcc 6A6Y5A5Y4A4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1 2 3 4 5 6 7│ └┬—┬—┬—┬—┬—┬—┬┘ 1A1Y2A2Y3A3Y GND Vcc -4C 4A4Y -3C 3A3Y ┌┴—┴—┴—┴—┴—┴—┴┐ _ │14 13 12 11 10 9 8│ Y =A+C )│四总线三态门74LS125 │1 2 3 4 5 6 7│ └┬—┬—┬—┬—┬—┬—┬┘

-1C 1A1Y -2C 2A2Y GND Vcc -G B1 B2 B3 B4 B8 B6 B7 B8 ┌┴—┴—┴—┴—┴—┴—┴—┴—┴—┴┐8位总线驱动器74LS245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DIR=1 A=>B │ 1 2 3 4 5 6 7 8 9 10│DIR=0 B=>A └┬—┬—┬—┬—┬—┬—┬—┬—┬—┬┘ DIR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GND 页首非门,驱动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比较器译码器寄存器 正逻辑与门,与非门: Vcc 4B 4A4Y3B 3A3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 )│2输入四正与门74LS08 │1 2 3 4 5 6 7│ └┬—┬—┬—┬—┬—┬—┬┘ 1A1B 1Y2A2B 2Y GND Vcc 4B 4A4Y3B 3A3Y ┌┴—┴—┴—┴—┴—┴—┴┐ __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 )│2输入四正与非门74LS00 │1 2 3 4 5 6 7│ └┬—┬—┬—┬—┬—┬—┬┘ 1A1B 1Y2A2B 2Y GND Vcc 1C 1Y3C 3B 3A3Y ┌┴—┴—┴—┴—┴—┴—┴┐ ___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C )│3输入三正与非门74LS10 │1 2 3 4 5 6 7│ └┬—┬—┬—┬—┬—┬—┬┘ 1A1B 2A2B 2C 2Y GND Vcc H G Y ┌┴—┴—┴—┴—┴—┴—┴┐ │14 13 12 11 10 9 8│ )│8输入与非门74LS30 │1 2 3 4 5 6 7│________

常用芯片引脚图[1]

您的数字ID 是:463099 您的密码是:1.8667 附录三 常用芯片引脚图 一、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 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脚、2条时钟引脚。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的地址/数据复用口。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 接口无第二功能。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制信号。 ALE/PROG :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 :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 :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 :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 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 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 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 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 两个和HS1共用) Vcc :主电源引脚(+5V ) Vss :数字电路地引脚(0V ) Vpd :内部RAM 备用电源引脚(+5V ) V REF :A/D 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 ) AGND :A/D 转换器参考地引脚 XTAL1、XTAL2:内部振荡器反相器输 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 RXD/P3.0TXD/P3.1INT0/P3.2INT1/P3.3T0/P3.4T1/P3.5WR/P3.6RD/P3.7XTAL2XTAL1V SS

74LS373应用介绍

74ls373是常用的地址锁存器芯片,它实质是一个是带三态缓冲输出的8D触发器,在单片机系统中为了扩展外部存储器,通常需要一块74ls373芯片.本文将介绍74ls373的工作原理,引脚图(管脚图),内结构图、主要参数及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典型应用电路. 74ls373工作原理简述: (1).1脚是输出使能(OE),是低电平有效,当1脚是高电平时,不管输入3、4、7、8、13、14、17、18如何,也不管11脚(锁存控制端,G)如何,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全部呈现高阻状态(或者叫浮空状态); (2).当1脚是低电平时,只要11脚(锁存控制端,G)上出现一个下降沿,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立即呈现输入脚3、4、7、8、13、14、17、18的状态. 锁存端LE 由高变低时,输出端8 位信息被锁存,直到LE 端再次有效。当三态门使能信号OE为低电平时,三态门导通,允许Q0~Q7输出,OE为高电平时,输出悬空。 74ls373内部逻辑结构图

74LS373的真值表(功能表),表中: L——低电平; H——高电平; X——不定态; Q0——建立稳态前Q的电平;

G——输入端,与8031ALE连高电平:畅通无阻低电平:关门锁存。图中OE——使能端,接地。 当G=“1”时,74LS373输出端1Q—8Q与输入端1D—8D相同; 当G为下降沿时,将输入数据锁存。 E G 功能 0 0 直通Qi = Di 0 1 保持(Qi保持不变) 1 X 输出高阻 74ls373引脚(管脚)排列图:

74LS273与74LS373的区别

74LS273与74LS373的区别 发表于2006-12-28 23:47:08 一位网友在中华工控网上问的问题,我看没什么人回答,就整理了一下,给他回答了,并发到我的blog上 74LS273 是带公共时钟复位八D触发器 74LS373 是三态同相八D锁存器 273与373的引脚排列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别是两者1、11脚的功能不同. 对273 (1).1脚是复位CLR,低电平有效,当1脚是低电平时,输出脚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全部输出0,即全部复位; (2).当1脚为高电平时,11(CLK)脚是锁存控制端,并且是上升沿触发锁存,当11脚有一个上升沿,立即锁存输入脚3、4、7、8、13、14、17、18的电平状态,并且立即呈现在在输出脚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上. 对373: (1).1脚是输出使能(OE),是低电平有效,当1脚是高电平时,不管输入3、4、7、8、13、14、17、18如何,也不管11脚(锁存控制端,G)如何,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全部呈现高阻状态(或者叫浮空状态); (2).当1脚是低电平时,只要11脚(锁存控制端,G)上出现一个下降沿,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立即呈现输入脚3、4、7、8、13、14、17、18的状态. 所以,如果分别用273和373来作为单片机的地址锁存器的话, 对273来说,1(CLR)脚必须接高电平,ALE信号经过反相后接11脚(因为单片机的ALE信号是以下降沿方式出现) 对373来说,1脚接低电平,保证使能,11脚直接接单片机的ALE信号.

常用IC引脚图

附录五、常用IC引脚图 1、STC89C51单片机 2、8255并行I/O接口 T2/P1.0 -- 1 40 -- VCC PA3-- 1 40 --PA4 T2EX/P1.1-- 2 39 -- P0.0/AD0 PA2-- 2 39 --PA5 P1.2 -- 3 38 -- P0.1/AD1 PA1-- 3 38 --PA6 P1.3 -- 4 37 -- P0.2/AD2 PA0-- 4 37 --PA7 P1.4 -- 5 36 -- P0.3/AD3 RD -- 5 36 --WR P1.5 -- 6 35 -- P0.4/AD4 CS -- 6 35 --RESET P1.6-- 7 34 -- P0.5/AD5 GND-- 7 34 --D0 P1.7 -- 8 33 -- P0.6/AD6 A1 -- 8 33 --D1 RST -- 9 32 -- P0.7/AD7 A0 -- 9 32 --D2 RXD/P3.0-- 10 31 –EA(EA)PC7 -- 10 31 --D3 TXD/P3.1-- 11 30 --ALE/PROG PC6 -- 11 30 --D4 INT0/P3.2-- 12 29 --PSEN PC5 -- 12 29 --D5 INT1/P3.3-- 13 28 -- P2.7/A15 PC4 -- 13 28 --D6 T0/P3.4 -- 14 27 -- P2.6/A14 PC0 -- 14 27 --D7 T1/P3.5 -- 15 26 -- P2.5/A13 PC1 -- 15 26 --VCC WR/P3.6 -- 16 25 -- P2.4/A12 PC2 -- 16 25 --PB7 RD/P3.7 -- 17 24 -- P2.3/A11 PC -- 17 24 --PB6 XTAL2 -- 18 23 -- P2.2/A10 PB0 -- 18 23 --PB5 XTAL1 -- 19 22 -- P2.1/A9 PB1 -- 19 22 --PB4 VSS -- 20 21 -- P2.0/A8 PB2 -- 20 21 --PB3 注:STC89C51芯片的第31脚在用外接存储器时接低(地)电位,而在使用片内存储器时接高电位。 3、74LS373 八D锁存器 4、LED七段码显示器(共阴极型、单字) CE - 1 20 –VCC g f G a b 1Q - 2 19 –8Q 1D - 3 18 –8D a 2D -- 4 17 –7D f b 2Q -- 5 16 –7Q g 3Q -- 6 15 –6Q e c

常用芯片引脚图

附录三 常用芯片引脚图 一、 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 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 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 接口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 制信号。 ALE/ PROG :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 :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 :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 :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 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 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 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 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 两个和HS1共用) Vcc :主电源引脚(+5V ) Vss :数字电路地引脚(0V ) Vpd :内部RAM 备用电源引脚(+5V ) V REF :A/D 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 ) AGND :A/D 转换器参考地引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 RXD/P3.0TXD/P3.1INT0/P3.2INT1/P3.3T0/P3.4T1/P3.5WR/P3.6RD/P3.7XTAL2XTAL1V SS V CC P0.0/AD 0P0.1/AD 1 P0.2/AD 2P0.3/AD 3P0.4/AD 4P0.5/AD 5P0.6/AD 6P0.7/AD 7 EA/V PP ALE/PROG PSEN P2.7/A 15P2.6/A 14P2.5/A 13 P2.4/A 12P2.3/A 11P2.2/A 10P2.1/A 9P2.0/A 8803180518751

74ls373引脚图

74ls373引脚图,内部结构,参数,应用电路(74ls373中文资料) 74ls373功能简介: 74ls373是常用的地址锁存器芯片,它实质是一个是带三态缓冲输出的8D触发器,在单片机系统中为了扩展外部存储器,通常需要一块74ls373芯片.本文将介绍74ls373的工作原理,引脚图(管脚图),内结构图、主要参数及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典型应用电路. 74ls373工作原理简述: 74ls373内部逻辑结构图 74LS373的真值表(功能表),表中:

L——低电平; H——高电平; X——不定态; Q0——建立稳态前Q的电平; G——输入端,与8031ALE连高电平:畅通无阻低电平:关门锁存。图中OE——使能端,接地。 当G=“1”时,74LS373输出端1Q—8Q与输入端1D—8D相同;

74ls373电气特性 74ls373推荐工作条件 74ls373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电路图: 当74LS373用作地址锁存器时,应使OE为低电平,此时锁存使能端C为高电平时,输出Q0~Q7 状态与输入端D1~D7状态相同;当C发生负的跳变时,输入端D0~D7 数据锁入Q0~Q7。51单片机的ALE信号可以直接与74LS373的C连接。在MCS-51单片机系统中,常采用74LS373作为地址锁存器使用,其连接方法如上图所示。其中输入端1D~8D接至单片机的P0口,输出端提供的是低8位地址,G

端接至单片机的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输出允许端OE接地,表示输出三态门一直打开。 1D~8D为8个输入端。 1Q~8Q为8个输出端。 G是数据锁存控制端;当G=1时,锁存器输出端同输入端;当G由“1”变为“0”时,数据输入锁存器中。 OE为输出允许端;当OE=“0”时,三态门打开;当OE=“1”时,三态门关闭,输出呈高阻状态。 (1).1脚是输出使能(OE),是低电平有效,当1脚是高电平时,不管输入3、4、7、8、13、14、17、18如何,也不管11脚(锁存控制端,G)如何,输出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全部呈现高阻状态(或者叫浮空状态); (2).当1脚是低电平时,只要11脚(锁存控制端,G)上出现一个下降沿,输出 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立即呈现输入脚3、4、7、8、13、14、17、18的状态. 锁存端LE 由高变低时,输出端8 位信息被锁存,直到LE 端再次有效。当三态门使能信号OE为低电平时,三态门导通,允许Q0~Q7输出,OE为高电平时,输出悬空。

LS系列芯片引脚图 大全

74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 反相器驱动器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5 与门与非门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LS02 LS32 LS51 LS64 LS65 异或门比较器LS86 译码器LS138 LS139 寄存器LS74 LS175 LS373 反相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六非门 74LS04 ┌┴—┴—┴—┴—┴—┴—┴┐六非门(OC门) 74LS05 _ │14 13 12 11 10 9 8 │六非门(OC高压输出) 74LS06 Y = A ││ │ 1 2 3 4 5 6 7 │ └┬—┬—┬—┬—┬—┬—┬┘ 1A 1Y 2A 2Y 3A 3Y GND 驱动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 )│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Vcc -4C 4A 4Y -3C 3A 3Y ┌┴—┴—┴—┴—┴—┴—┴┐ _ │14 13 12 11 10 9 8│ Y =A+C )│四总线三态门74LS125 │ 1 2 3 4 5 6 7│ └┬—┬—┬—┬—┬—┬—┬┘ -1C 1A 1Y -2C 2A 2Y GND Vcc -G B1 B2 B3 B4 B8 B6 B7 B8 ┌┴—┴—┴—┴—┴—┴—┴—┴—┴—┴┐ 8位总线驱动器74LS245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 DIR=1 A=>B │ 1 2 3 4 5 6 7 8 9 10│ DIR=0 B=>A └┬—┬—┬—┬—┬—┬—┬—┬—┬—┬┘ DIR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GND 页首非门,驱动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比较器译码器寄存器正逻辑与门,与非门: Vcc 4B 4A 4Y 3B 3A 3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 )│ 2输入四正与门74LS08 │ 1 2 3 4 5 6 7│ └┬—┬—┬—┬—┬—┬—┬┘ 1A 1B 1Y 2A 2B 2Y GND

8255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8255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单片机系统中常用的地址锁存器芯片74LS373以及coms的 74hc373。是带三态缓冲输出的8D触发器,其引脚图与结构原理图、电路连接图如下: <74LS373引脚图内部结构原理图电路连接图> E G 功 能 0 0 直通Qi = Di 0 1 保持(Qi保持不变) 1 X 输出高阻 <74LS373功能表> E G D Q

L H H H L H L L L L X Q 上表是74LS373的真值表,表中: L——低电平; H——高电平; X——不定态; Q0——建立稳态前Q的电平; G——输入端,与8031ALE连高电平:畅通无阻低电平:关门锁存。图中OE——使能端,接地。 当G=“1”时,74LS373输出端1Q—8Q与输入端1D—8D相同; 当G为下降沿时,将输入数据锁存。 8255A(2) 7.2 可编程并行接口 由于我们现在常用的微机系统均以并行方式处理数据,所以,

并行接口也是最常用的接口电路。并行接口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并行接口是在多根数据线上,以数据字节(字)为单位与输入/输出设备或被控对象传送信息的,如打印机接口、A/D、D /A转换器接口、IEEE-488接口、开关量接口、控制设备接口等。在实际应用中,凡在CPU与外设之间同时需要两位以上信息传送时,就要采用并行口。 并行口适用于近距离传送的场合。由于各种I/O设备和被控对象多为并行数据线连接,CPU用并行口来组成应用系统很方便,故使用十分普遍。 (2)并行传送的信息,不要求固定的格式,这与串行传送的信息有数据格式的要求不同。例如,异步串行通信的格式是一个数据,它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3)从并行接口的电路结构来看,并行口有硬线连接接口和可编程接口之分。硬线连接接口的工作方式及功能用硬线连接来设定,用软件编程序的方法不能加以改变;如果接口的工作方式及功能可以用软件编程序的方法加以改变,则就叫可编程接口。 7.2.1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所谓可编程,实际上就是具有可选择性。例如,选择芯片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数据端口与外设连接;选择端口中的哪一位或哪几位作输入,哪一位或哪几位作输出;选择端口与CPU之间采用哪种方式传送数据等,均可由用户在程序中写入方式字或控制字来进行指定。

常用芯片引脚图(1)

附录三 常用芯片引脚图 一、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 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接口 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 制信号。 ALE/ PROG: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 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 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 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 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 两个和HS1共用) Vcc:主电源引脚(+5V) Vss:数字电路地引脚(0V) Vpd:内部RAM备用电源引脚(+5V) V REF:A/D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RST INT0/P3.2 INT1/P3.3 WR/P3.6 RD/P3.7 XTAL2 XTAL1 V SS

74LS373的布线问题

74LS373的布线问题 盛祥华 一次,笔者在电子论坛上看到一位网友抱怨:三态门的8D锁存器74LS373的引脚排列不合理,给PCB的布线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其实,对于类似74LS373这样的芯片而言,完全可以灵活地改变引脚的连接关系,使得PCB的布线变得较为简洁。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按照普通的做法,74LS373引脚的不合理排列,会给PCB的布线工作带来多大的麻烦。 如图S1.Sch所示是笔者用Protel99se绘制的单片机DS80C320的最小系统(读者可以通过放大图片察看),图中的74LS373是作为地址锁存器使用。由于单片机的双向接口P0口是低8位地

址信息输出和外部存储器数据输入的通道,必须使用74LS373锁存器将CPU发出的低8位地址信息保存起来,才能分时合用P0口。 将电路原理图S1.Sch生成网络表(见图https://www.doczj.com/doc/7217665234.html,),再打开Protel99se的PCB编辑器,设置好元件的布置参数、板层参数、布线参数,将所需的PCB元件库载入PCB设计系统,最后载入网络表https://www.doczj.com/doc/7217665234.html,,接下来你会发现无论元件如何排放,其中的预拉线相互交叉甚多,如图PCB1.PCB所示,这样的后果是导致布线十分凌乱,必须使用许多过孔。据说,一个过孔会产生约10PF 的分布电容,这对单片机系统的稳定工作会带来极大的麻烦。另外,过孔太多会增加PCB的制作难度和成本,还会影响PCB的结实性。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从CPU发出地址信号的引脚到存储器进入地址信号的引脚之间只要符合如下对应关系,系统的工作就能正常进行。 而74LS373(U2)的输入脚与输出脚的对应关系是:

常用芯片引脚图

您的数字ID是:463099 您的密码是:1.8667 附录三 常用芯片引脚图 一、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 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接口 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 制信号。 ALE/ PROG: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 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 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 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 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 两个和HS1共用) Vcc:主电源引脚(+5V) Vss:数字电路地引脚(0V) Vpd:内部RAM备用电源引脚(+5V) V REF:A/D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 AGND:A/D转换器参考地引脚 XTAL1、XTAL2:内部振荡器反相器输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RST INT0/P3.2 INT1/P3.3 WR/P3.6 RD/P3.7 XTAL2 XTAL1 V SS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路板焊接(74LS373和74LS138)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组员 实验名称实验五:电路板的设计与焊接 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程序算法、系统结构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功能,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 2、掌握用译码器构成组合电路的方法。 3、学会焊接电路 4、用简单的74LS138和74LS373模块集成电路进行试验,用来控制电路 二、实验仪器: SN74HC373N器件及插座各1个、 SN74HC138N器件及插座各1个、 5.1kΩ电阻3个、5.2kΩ电阻2个、电烙铁一个、细导线一米、万能实验板1块、 剪刀一把、电源底座1个、控制开关1个、发光二极管4个 三、实验原理: 1、焊接原理: 本实验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主要采用锡焊技术。锡焊技术采用以锡为主的锡合金材料作焊料,在一定温度下焊锡熔化,金属焊件与锡原子之间相互吸引、扩散、结合,形成浸润的结合层。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锡焊接的条件是:焊件表面应是清洁的,油垢、锈斑都会影响焊接;能被锡焊料润湿的金属才具有可焊性,使焊锡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才可以达到焊牢的目的,但温度也不可过高,过高时容易形成氧化膜而影响焊接质量。 2、74HC138 74HC138 按照三位二进制输入码和赋能输入条件,从8 个输出端中译出一个 低电平输出。两个低电平有效的赋能输入端和一个高电平有效的赋能输入端减少了扩展所需要的外接门或倒相器,扩展成24 线译码器不需外接门;扩展成32 线译码器,只需要接一个外接倒相器。在解调器应用中,赋能输入端可用作数据输入端。

图1 引脚图 3、74HC373 74HC373内含八个带三态输出的透明D锁存器,每个锁存器有一个数据输入(D)和数据输出(Q);锁存器允许控制(LE)和输出允许控制(EN)为八个锁存器公用。 当EN为高电平时,所有输出均为高阻态,既不是总线的负载也不是驱动总线,但锁存器的内部运行不受影响。 当LE为高电平时,Q将随着D而变。当LE为低电平时,Q被锁存在已建立在D输入的电平。 ●宽的电源电压范围 2~6V ●低的输入电流 1Μa ●高的负载能力 15个LS-TTL负载 ●高的工作速度(典型值) Vcc=5V,Cl=45Pf ●低的电源电流 80μA(74HC) 可同总线系统的数据线接口 引出端符号说明: 1D ~8D……………………………………………数据输入端 EN………………………………………输出允许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GND……………………………………………地 LE……………………………………………锁存器允许控制端 1Q~8Q ……………………………………………数据输出端 Vcc……………………………………………电源 4、用简单的74LS138和74LS373模块集成电路进行试验,用来控制电路 原理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