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https://www.doczj.com/doc/7312347073.html, 2009-10-16 10:50 来源:人民网我来说两句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7600多万名党员的正在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对于普通党员来说,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是有困难的,但是,如果不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也就不可能做一个合格党员。因此,探索“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并使之为党员掌握,对于凝聚广大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正确理解和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一生没有指出自己思想理论的精髓。恩格斯虽然对马克思主义从政治、历史、经济、方法等视角作过不同的评述,同样,也未提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问题。

列宁深入研究了马克思理论的体系,但在他数以千万字计的论著中,仅仅在一处提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920年6月,列宁在为批评库·贝·等人抵制议会、反对妥协的“左派幼稚病”而撰写的《共产主义》中指出,库·贝·援引马克思的话批评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20年3月21日的声明,而马克思的这些话“所指的情况”“跟目前的情况不同”。列宁写道:“他全盘否定了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策略,完全忽视了最主要的东西。他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列宁选集》第4卷第213页)情况很清楚:列宁在这里讲“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本身,而是从实践角度就如何运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而言的。把“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从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路线上来说的。

毛泽东也没有明确提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但他指出了不是书本上的、而是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特别是与左倾错误路线的斗争中,毛泽东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出发,阐述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抗日战争前期,他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为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提供理论武器,并向全党提出解决思想路线、思想方法、学习方法的任务。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在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整顿党风、学风、文风,以解决全党的思想路线问题,使全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和思想方法。

“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同志对如何正确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了拨乱反正。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引述列宁关于“活的灵魂”的话,指出“主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8页)邓小平这里讲的,也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内容本身,而是强调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实际情况,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生命之所在。三个月后,邓小平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指出:“怎么样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个大问题。现在党内外、国内外很多人都赞成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什么叫高举?怎么样高举?大家知道,有一种言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吗?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6页)邓小平在这里讲“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不是讲毛泽东思想的诸多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而是就如何坚持、如何运用毛泽东思想而言的。

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和发展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78年12 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在讲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时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邓小平这里也是从实践角度提出精髓问题的,并未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容。

我们党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基本内容的思想路线,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品格,是我们党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我们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就是说他们在基本立场和思想路线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具体内容和实践特色上是与时俱进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精髓

若把实事求是看作人们认识事物的认识路线,那么,古今中外的一切唯物主义者大概都不会否认实事求是。不仅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科学家,而且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甚至资产阶级的政客们也很注意从实际出发,注意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新的观点和对策。“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精髓,但在理论内容上仅涉及辩证唯物主义,这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一小部分和思想基石,并不能代表全部内容。

恩格斯《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中,非常精当称赞了马克思的革命斗争和理论贡献。他对马克思的思想贡献重点指出了三个方面: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从恩格斯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各部分字数的多少,论述的详略程度,反映了其重要性的程度,可惜后来的人们对此未予关注。(一百多年来各国共产党人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都极其强调了剩余价值学说在发动工人进行阶级斗争中的作用,对其它两个方面,则相对地忽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对唯物史观和科学技术的重视。)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进行认真的提炼,不难得出以下可以对其进行提纲挈领的精华认识:一个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两个支点——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个特性——人民性、革命性、实践性。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界定社会主义,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区别开来。恩格斯认为,就表述未来社会新纪元的核心思想而言,除了上述命题再也找

不出合适的了。

1841年4月,马克思在写博士论文时,开始从哲学上探讨个人自由问题。他从社会关系中考察人类个体的自由,产生了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思想萌芽。以后,马克思走出抽象性思辨,旗帜鲜明地为备受压迫的劳动者的自由辩护,并提出理想的国家应该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联合体”,“个人以整体的生活为乐事,整体则以个人的信念为乐事”,行为方式上人从众,目标结果是众从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和探讨扬弃异化的途径中,第一次对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作了表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同过去各种共产主义学说(如粗陋的共产主义把物的占有作为目的)不同,马克思强调废除私有制、对物的占有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关注点是扬弃人的异化,着眼于人本身的发展。占有物不是目的,目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这就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稍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肯定地认为私有制是异化的根源,而且进一步揭示产生异化的原因是强制性的、固定性的分工(为求生存的无奈)。因此,废除私有制,发展生产力,消灭这种强制性的、固定性的旧式分工,就是克服异化、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资本论》明确地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围绕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核心概念与根本目标,马克思认真研究了人自由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现的前提和条件,并将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历史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动力、以个人本身发展为内容,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

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同步发展起来。”这段话明确揭示了个人发展在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社会经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三大历史阶段的特点:不自由、不得已的全面发展;不自由的片面发展;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也决定人的本质。历史发展,人本身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是由人自身的工作决定的。带着铁链劳动的是奴隶,为自家温饱耕种的是农民,进行机械化作业的是工人,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是白领,综合运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生产组织的就是企业家。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个人自由,以牺牲自己丰富的个性为代价,同时以牺牲大多数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由于生产力的低下、或者发展不足,一些人(少数人)的自由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以牺牲多数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可以说是一切阶级社会所共有。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中发现,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扩大,是一种不会停止的历史趋势,历史发展必定会出现这一天,无限丰富的物质财富能够满足全社会每个人的需要,过去一直支配人们把追求财富作为唯一目的,已成为多余;人们之间为争夺控制和支配生活资源而展开的竞争,也因为没有必要而终止,这时,人们就会把目标转向人本身的发展。(“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句话,应该是人类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般道路,因为社会文明形态的进步归根到底是建立在生产进步和道德进步的基础之上的,而“暴力革命”只是阶级矛盾尖锐时期的特殊方法。“积极的扬弃”值得探讨,美国“伟大社会”,欧洲的“一体化”,其他的“民主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主义”是不是对私有财产“积极的扬弃”?)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个人所能拥有的自由时间密切相关。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当人们还为一日三餐奔波的时候,他就缺少发展的空间。马克思进一步说:“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有无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多少,决定了个人有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发展空间的大小。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用于谋生需要的劳动时间也会随之减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一缩短劳动时间的趋势还在继续。将来人们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每年也许只要有一两个月就足够了,这样,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也是完全可能的。甚至,人们在按照自己兴趣进行的生产实验活动中创造的财富,就足以解决人们的生存需要,那么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将是自由发展的活动。

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https://www.doczj.com/doc/7312347073.html, 2009-10-16 10:50 来源:人民网我来说两句

在生产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人们摆脱了生存竞争的束缚,彻底成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的

自觉的自由的主人——这便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

为了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由最先进的阶级的最先进分子组成自觉革命的政党,来领导广大的社会成员一起团结奋斗。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共产党人具有三个特性的认识。

一是人民性。即把自己身心置于社会大多数民众之中,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己是社会生活人群中的一个普通分子,社会整体的解放进步,是自身自由幸福的基础和前提,相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因此共产党人关心占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关心自己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完全自觉的价值实现。而脱离群众,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就是对党性和价值观的背叛。人民性不是中国古代“民贵君轻”思想的发展,而是彻底地把人民群众放在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主体地位,党政是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共产党员只有真正深入群众,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有智慧,有力量,有作为。

二是革命性。革命不是发动战争、更不是搞破坏的代名词,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对自身前途命运的积极建设。共产党人承认物质对意识、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同时认为,人能够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认识分析,并利用掌握的规律知识来为人类服务,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共产党人坚决反对认为命运摆布一切的宿命论,最积极地探索社会发展和自然变化的规律,满怀豪情地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社会生产关系,使人类社会成为自然界自在的主人,所有的人都能过上理想的幸福生活。

三是实践性。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共产党人都是实践论者,认为实践既是人类生活活动的自然河流,又是人类能动性的体现过程,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达成意志的唯一途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产生,所以共产党人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最乐于劳动,最乐于工作,甚至把劳动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

如果明白了共产党人的这三个特性,就会明白真正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站在时代前列、走在群众前面,挺起身子就是民众的伞,俯下身子就是民众的牛,就会明白共产党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待各种事物应有态度,就会明白党员当的是否合格。

三、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认识当今的中国与世界

苏联解体后,自诩为“自由世界”的理论家们欣喜若狂,嚷嚷着“共产主义运动会不战而亡”,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免为之一惊。但是,假如马克思、恩格斯在世,他们看到的一定不是共产主义在走向灭亡的现象,——无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还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在新的现实基础上向人类的理想——共产主义迈进了一大步。

全部马克思的学说,无论是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对自然科学的论述,都服从于人类的自由解放这一总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共产主义运动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她承认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认为人类活动只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并且必须顺应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于她把人类放在客观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上,教导人们要顺应和利用规律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非成为客观世界的被

动奴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在于她对人类发展的所有伦理基点,都是出自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的劳动人民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于她把理论的价值标准,放在了改造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行动中而非书本上和讨论中。当前我们党正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用发展着的实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应当学习他们从劳动者根本利益出发的立场、紧密依靠群众自觉创造幸福生活的观点和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本质找规律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剩余价值学说的目的在于进行阶级斗争,进行阶级斗争的目的在于变革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社会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达成目的手段(路线政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总是有鲜明的正误之分,但手段总是手段,目的总是目的,把手段当成目的,是本末倒置,用一种手段应对一切问题,无疑于用一剂灵丹包治百病。赤兔马、偃月刀,只能建功于冷兵器时代;今天的英雄人物,当首推袁隆平、张瑞敏之类科学家、企业家。我们说马列主义是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是说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是与时俱进、正确地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而不是说他们过去的某些观点结论对于解决所有问题总是永远正确的。自从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以后,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可谓四海翻腾、五洲震荡。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在维护自己既得利益,对共产主义运动进行疯狂剿杀的同时,共产主义的思想就如幽灵一样,潜入到了资产阶级头脑内部。两种意识形态、两大阵营在二十世纪经历了无数次明枪暗炮的斗争,但世界历史证明: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不是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而是霸权主义、法西斯;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进,阶级斗争从战争行为转为法制行为,退为社会的次要矛盾;而共产主义思想,无论在生产实践、政治生活中还是在道德伦理、社会行为中,都大量地成为社会的现实。我们不能否认,在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中,私有观念根深蒂固,享乐主义充斥泛滥,但这些只要在法律道德的调控之下,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也有积极和可利用的一面,不会就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即使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级,生产与消费,权利与义务,也都要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否则共产义便不能成为社会现实,而只能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并且社会实践证明,自私狭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会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而消退,比如强调“私”并非提倡损人利己,而是提倡彼此珍爱;强调“自由”并非倡导胡作非为,而是倡导不干涉损害他人。当前“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层面上,有很多方面比“社会主义”国家还要先进,国民的文明观念、思想道德总体上也比我们先进(比如我们许多人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缺乏明确深刻的认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乃至对自我的爱往往只体现在口头上、冲动上,而不能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细小行为上。西方企业已经基本实现生产管理和劳工保护的社会化,高额遗产税正在改变着“不劳而获”的社会公平毒瘤,普遍的公益团体和公益行为实践着“为人民服务”和“劳动是第一需要”的高级社会行为特征。)但是他们一些政治家生物达尔主义观念较重,虽然大唱人权高于一切,对一只小鸟也爱护有加,但对落后地区和人民却恨铁不成钢似地鄙视和憎恶,总是一厢情愿地试图用粗暴的外科手术来对别人进行细致的精神重建;一些关于不同地区人类文明差异的学术研究不是用来增进相互理解尊重和沟通交流,促进和平相处共同发展,而是用来增加歧视、敌视,进一步制造隔膜和冲突;一些政客利用人们心理认识的不成熟不清晰,偷换使用“人类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概念,用美丽的谎言诈骗公众的社会热情,惹是非挑祸端,以民众的汗水乃至血肉来达成自己的名利;而一些不能通过政治对话来表达和维护自己利益的人,则走上恐怖主义的邪路----这些才是人类和平发展真正需要警惕的。政治家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将军和军火商的紧张与荣耀,就是自己的失职与耻辱;保障民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从而增进人民的生活幸福,才是自己真正的使命。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的立场出发,我们就可以明辨是非,正确借鉴人

类社会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既不闭关锁国,又不全盘西化,而是结合自己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友好地和世界各国各民族一道爱护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创造和谐美好的人类生活。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列宁所批判的那个疯狂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也经历了一个自我更新过程,至到现在还在不断进行着自我完善和发展。一些学者指出:当前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只要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着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生产的活力、贸易的诚信、社会保障的普及、社会生活的友爱、普遍的幸福感,与那个尔虞我诈、贫富对立的旧世界相比完全是两个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意味着资本对人的统治的解除,即意味着以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的资本主义的消亡和以生产和消费需求为主要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确立。西方政权热衷于对社会主义搞“和平演变”,其实,他们已经通过社会保障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破解了私有制阻碍经济发展和产生人的异化的难题,破解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难题,而被马克思主义“和平演变”:当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并覆盖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时,人们的生存即处在一个共同的经济基础之上,而发展则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与社会相互关爱,犹如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西方社会对资本主义发展前途的探索,总体上也是指向了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和谐、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说,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社会主义化过程,同人的成长、人的社会化过程是类似的、一致的,人类社会正在由幼稚冲动期走向稳健成熟期。北欧一些国家在政治舞台不出风头,而在人民幸福方面却尽得风流。维克多·雨果曾说;“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而今,欧盟的旗帜已经高高地飘扬,“多元一体” 的铭言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的盟歌使成员国团结和谐幸福地联系在一起。欧盟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和平发展的理性和趋势,显示了历史前进的大方向,其它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合作也在自发地、稳健地发展,各种共同体的出现和发展,必将人类拥有更加和谐、广阔和自由的世界。当联合国的作用发挥到最平顺的时候,世界各国各民族将真正成为地球家园中平等和睦的兄弟姊妹,爱的旋律将充满全球。目前所谓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争论,用的还是上一个世纪的、表象的观念。政治领袖的价值,不在一时观念下的荣辱胜败,而在长远历史进程中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信息交流方便,政治家应该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理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老是纠缠在历史旧帐或者拘限在一隅之私中,就难免妨害今天、丧失明天。不同的文明和价值观是具体历史的产物,既可以和而不同,也可以在互惠互利的交往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和平统一。经济贸易和科学文化体育交流因为更切近民众的根本利益、实际利益,往往比政治军事冲突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文明发展问题。《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为打鸡蛋从大头开始还是从小头开始而进行战争,那样滑稽可笑的悲剧在新时代应该休矣。明智的政治家当引领民众入广阔福地,不能视驱民众入水火而为勇。“台独”分子自以为是在搞民主开拓发展空间,实则为以开疆立国之封建虚名而人为制造画地为牢、分裂对抗之民族实祸。现在,有见识的政党民众都已清醒认识到“台独”不是爱台湾,而是害台湾、害中华民族、害世界和平。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繁荣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也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同根同文的兄弟姊妹,亲情之血浓于水,团圆大义重如山,如果两岸政治家都能把自己的面子看轻一些,把人民的福祉看重一些,听民愿,顺民意,架友谊桥,铺和平路,实现了解理解和解,达到共事共生共荣,则可使民众共同拥有广大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而当权者才能真正有名垂青史的政治作为。和平统一是当今十

几亿炎黄子孙正在用自己的智慧意志打开历史的绳疙瘩、共同编织的吉祥幸福的中国结的过程,完成这件美丽的作品,不仅可使中华民族实现精神的圆满、文明的发展,亦可为世界的沟通进步、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和谐是形容事物之间关系状态的词汇,它肯定不同事物在本质上的差异,不要求各种事物大同一律,但追求事物在对立统一中处于稳定有序的运动状态。笔者认为,和谐社会是指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和谐一致,相互促进,充满活力。从外延上说,和谐社会指以人为本的生产的和谐和生活的和谐。生产的和谐包括生产的人际和谐(主要是民众与企业、员工与老板之间利益一致的和谐)和生产的自然和谐(主要是企业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循环的和谐),生活的和谐包括生活的人际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生活的社会和谐(政府与居民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人类实现自身幸福的必然方式,自觉的理性引导可以减少追求中的失误,提高成功的效率。

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呢?社会实践正在进行以下的发展和描述。

第一,经济主体摆脱所有制问题羁绊,技术创新活跃。股份化经营方式,既使公有资本获得活的法人,又使私有资本具备了社会性;当个人需要的层次不断升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普遍满足的时候,作为个人财富的资本便具有更大的社会性——它产生于社会,造福于社会,遗留于社会——股东和经理层仅仅是经过市场选择的管理者而已,资本运作方式、成长方式、服务目标日益社会化,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不再成为生产发展和人格自由的羁绊。资本持有者如同知识掌握者一样,成为人类根本利益的推动者,企业生产体现出资本增长与为民众谋利的一致性,工人劳动体现出为自己谋生和为企业、为社会贡献的一致性,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生产具有旺盛活力。

第二,宏观经济环境和谐稳定。在企业富有活力的同时,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也相当强大,税收成为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标准和经济调控的神经。国家可以用信息和政策因素引导企业为着公众利益组织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这意味着作为国家主体的绝大多数公民对社会生产、社会资本具有宏观管理权;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先进生产力可以轻快发展,落后生产单位在社会保障扶助下可平稳退出;法制化从道德角度、信息化从技术角度改变生产的无政府、无计划状态,市场的需求导向和资源配置作用直接服务于民众个性要求和效率原则,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高效、循环、清洁、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持在适宜人居的良性状态。

第三,人际关系和谐亲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起来,社会成员的生长、教育、就业、养老问题得到社会保障,人们逐步摆脱生存斗争的支配,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真切地感受到社会进步与自身幸福的关系,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在生产关系中讲公平竞争,在社会关系中讲诚信友爱,为社会造福,为他人造福同实现个人价值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人们的价值追求从生理需要上升到社会需要乃至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更乐于享受创造奉献的幸福而非继承获得的幸福。

第四,公共机构服务质量好,公众满意度高。政党既是阶级或集团利益的代表,同时也是全社会利益代表的不同流派,执政党能够把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最好地体现出来并得到公众承认

(即党的一个领导核心、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的性质得到充分体现)。对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管理行为,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得到充分的实现,政府成为公众廉洁高效的依法办事机构(即马克思所说的“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同时,规范的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也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部分,公共服务运行效率高、成本低。民主法制成为社会行为规范,公民能够平等自由地正确行使和享受权利,积极而认真地履行社会义务。

树遇良匠皆成材,人逢尧舜尽圣贤,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会我们眼光远大、胸怀开阔、力量倍增、信心坚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中华民族振兴的步伐一定会更加快捷,和谐世界的理想一定会尽快实现!(河南义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魏笑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 ①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1)原理: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无力的,人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2)方法论: ①人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人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①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 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 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 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③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也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方法论: 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我们既要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意志主义和唯心主义;又要反对 片面强调客观规律的机械唯物主义和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 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宿命论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 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和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有效 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2)方法论: 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②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真理观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还有条件性和具体性,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这就要求我们热爱真理,坚持真理一元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我们还要正确对待谬误。 (2)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因此,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类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 (3)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因此,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界定等;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容及其意义等;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实际;就必须客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评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本论文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 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等特点。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的范畴指广义的人文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及界定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

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些喜欢采用这个术语的人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因为可以把上述这些学科与一些也属于探讨人类行为的学科像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 社会科学的特点,我采用的是百科收录的观点,其他不同之处略有补正。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 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 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 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第二篇科学方法论第四章 第五章科学理论及其合理性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一.科学理论的结构 1.组成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科学理论是由3个基本知识单元自成的:基本概念;联系这些基本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 基本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专有的一些科学概念。例如,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等;力学中的力、质点、速度、加速度、质量、功、能等;化学中的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分解、价、健等。科学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石,一个新理论的建立,需要若干新的概念作为它的先导或逻辑出发点,藉以在逻辑上召开它的理论体系。否则,科学理论就会失去它独立存在的支撑点。 基本原理是科学对所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它在语言、结构上表现为判断的形式,一般用全称判断来表达。牛顿力学中的3个基本定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等等都是如此。 科学推理是科学理论中的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现的结论。它执行着理论解释和预见的功能。例如,狭义相对论中引伸出现的钟慢、尺缩效应,质能关系式等。 在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科学推断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中,各元素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有一个严密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结构。 2.两类理论——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爱因斯坦曾把物理学中的理论区分为两类: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构造性理论是“从比较简单的形式体系出发,并以此为材料,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构造出一幅图象”。1气体分子运动论就是如此。 原理性理论“使用的是分析方法,而不是综合的方法。形成它们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元素,不是用假说构造出来的,而是在经验中发现到的,它们是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这些原理给出了各个过程或者它们的理论表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决”。2热力学和相对论就是如此。 爱因斯坦的这种区分虽然是针对物理学的,但对各门基础学科都有普遍意义。这两类理论的构造方法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在结构形式中却有共同性,即从若干基本概念(可以作描述性说明而无需定义)出发,通过揭示概念的关系而形成基本原理(可以来自假说也可以从经验中得到),再运用基本原理而推导出(或证明)各种定律,这些定律常常包括由基本概念经过定义而形成的派生概念。比较成熟的理论一般都具有这种结构。例如,经典力学、经典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是如此。这显然是一种演绎结构。当然,在许多科学理论中,除了演绎结构之外,还可以看到归纳概括的成分,有些事实材料乃至经验定律并没有完全纳入演绎结构之中,而是作为理论的补充或例外。但是,随着理论的发展,这些归纳成分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09页 2《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 唯物论包括三个要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一、第一个要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a、世界观的定义 b、哲学的定义 c、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a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c、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a、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b、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主要形态 (1)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 (1)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二、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两个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a、科学物质范畴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 b、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即有区别,有又联系 c、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a、一元论、二元论: (1)、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二元论:特点、实质 b、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意识的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及其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及其运用 学生姓名:苏丹 学号:2014002019 班级:MSW2014(2) 学部:MSW教育发展中心 学年学期:2014-2015-2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及其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的使命,是引导思维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客体、把握客体。认识的方法,只有体现认识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是科学的。实践的方法,也只有合乎实践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时,才是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其批判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克服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依据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而变革创新,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中主要方法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中主要方法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总体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下面分别介绍这四个主要方法的基本内容。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最根本的方法。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书本上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地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客观实际和思想实际的问题,同时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深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自身的内在要求。理论根源于实际,没有实际,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是实际的反映,正确与否需要和实际相比照;理论反作用于实际。实际联系理论是实践的必然要求。理论无实际则空,实际无理论则盲。 理论联系实际是基本的认识方式。在认识活动的思维进程中,只有理论而无实际,或只有实际而无理论,都是不科学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理论和实际同物质和意识、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这四对矛盾或范畴构成了认识论结构的四个层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前提,它规定着认识论展开的基本方向;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中心线索;认识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探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探究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成为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论体系,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中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地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就必须依次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正确转化,并必须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转化中的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系统中,实事求是方法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方法,而是作为根本方法始终贯穿于具体方法当中。矛盾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最一般的方法论,是具有深远的理论、实践意义的。它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因此更有助于人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的科学抽象性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性可以有效地创建或改进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供有价值的方法论启示更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真正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向实践的转化。我们在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目的就是通过实践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为推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世界观实践基本方法转化

第一章研究目的及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说是真理,是因为它总是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一理论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它必须遵循科学精神,反对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批判性,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马克思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成为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深入分析,是为了能够提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弥补马克思哲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是为了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为了更直接地指导实践。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有一定的深度,但是更多的是着重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或者说是研究某一个或者两个具体方法,也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相对独立性、辩证本性以及它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进行探讨,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主题的转化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实现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求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实际出发来分析社会生活,回答现实问题,全面地审视历史发展,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精密地梳理历史逻辑、准确概括历史规律,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三专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对象:二年级各专业学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探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认识的来源、本质。 2、探讨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通过实践观的引入,理解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4、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通过对真理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 教学难点: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9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论以认识为研究对象,是对认识的认识,思想的思想。认识论要研究认识的来源、对象、性质、本质,认识过程,认识活动的规律,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问题。本专题主要分三讲,主讲前两讲,第三讲自学。 第一讲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规律的哲学学说。它将认识本身当作对象,反思自身。 一、认识的过程:从经验到理性

1、认识从哪里开始?---从实践到认识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人的想法、意见、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等属于思想、认识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进入现场,调查研究,用五官去感知,接受各种信息,搜集感性材料。基本方式:观察,试验,走访等,由此获得感性认识。 什么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人有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这些器官是人与对象之间的桥梁和通道。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这些感觉器官时,产生的刺激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就产生了各种感觉。感觉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每一感觉反映事物某一个方面的表面特性,而知觉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的形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与感觉和知觉不同,感觉和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是由当前的事物引起的;而表象则是对曾经感知过的而此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已经显示了认识的发展。这一发展,是从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到各种特性的综合反映,从对事物的当下反映到事后的回忆再现。在表象中,认识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即表象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事物,它舍去了过去感觉和知觉事物的一些次要特性,留下对自己比较重要、比较有意义的特性。这说明表象已经开始有概括、抽象的萌芽。但是,表象并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范围。 感性认识是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它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就是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二是具体性,就是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不断的实践活动,使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越来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认识是什么”这一问题,认识论中历来都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一.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主观能动性 (一)是什么: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精神状态 (二)为什么: (三)怎么办: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含义及表现 2、尊重、认识、利用客观规律 3、尊重客观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 4、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解放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承认、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3、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积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让规律为人类服务。反之…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创造或消灭;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2、承认规律,尊重规律 3、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 4、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条件出发,利用规律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认识 Ⅰ.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是什么: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为什么: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其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么办: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Ⅱ.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 (二)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拓展、发展 Ⅲ.科学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创新 三、实践(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Ⅰ.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Ⅱ.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 1、含义: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 2、作用: ①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②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③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3、现实意义: 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②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内容: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 的关系,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2、作用: ①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分别为:理本论,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 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1、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第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第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 2、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