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模板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模板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模板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模板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空调水系统实时在线优化控制预测模型的研究

针对集中空调水系统,将模型层次、模型特性及参数辨识有机结合,建立了系统层次实时在线的优化控制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简单物理特性及自适应控制技术的模型参数在线辨识,能经过自校正式的在线仿真对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控制特性进行实时预测空调水系统实时在线优化控制预测模型的研究

孟华王盛卫龙惟定

【摘要】:针对集中空调水系统,将模型层次、模型特性及参数辨识有机结合,建立了系统层次实时在线的优化控制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简单物理特性及自适应控制技术的模型参数在线辨识,能经过自校正式的在线仿真对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控制特性进行实时预测.【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楼宇设备工程与管理系香港理工大学屋宇设备工程学系同济大学楼宇设备工程与管理系

【关键词】:空调系统自适应技术优化控制预测模型实时在线【分类号】:TU831

【DOI】:CNKI:SUN:TJDZ.0. -05-020

【正文快照】:

优化控制已日益成为当今空调节能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空调系统层次的优化控制能够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出发,对多个控制变量同时进行实时在线的优化管理,从而使各下位机控制回路获得最佳控制设定,最大限度地节约整个系统的能耗.可是,要想实现系统层次的优化控制,建立准确而高效的

楼宇空调变水量冷媒水系统实时优化控制

On-line Optimal Control of Variable Water Volume Systems in HVAC Systems

为达到节能和优化系统控制的目的,在楼宇空调水系统及其局部控制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变流量系统监测点和可调参数较

多的特点,提出并验证了3个实时优化控制方案:根据初级和二级

冷媒水流量的比率,实时优化多台冷水机组的启/停控制;利用AHU 自动控制水阀的阀位信息,实时优化二级水泵的控制;利用AHU自动控制水阀的阀位信息以及二级泵的工作状况,实时优化冷水机

组出水温度的控制.结果表明,同常规的控制方案相比,这3个优化控制方案不但能够不同程度地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且还能够改进系统局部控制的特性.

作者:

晋欣桥李晓锋任海刚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30

刊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ISTIC EI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年,卷(期):

37(7)

楼宇空调变水量冷媒水系统实时优化控制优化控制方案自动控制冷水机组空调水系统变流量系统信息系统控制水阀可调参数局部节能仿真分析阀位出水温度优化多水流量监测点

1. 期刊论文空调水系统管道伸缩补偿及支座设置 - 浙江建

筑 ,23(2)

2. 期刊论文中央空调冷媒水系统的清洗处理 - 清洗世界 ,20(3)

3. 会议论文浅谈中央空调水处理的作用及处理技术第五届全

国清洗行业技术进步与清洁产业发展研讨会

4. 学位论文楼宇空调冷媒水系统温度和流量传感器的在线故

障诊断

5. 期刊论文变水量空调系统供水温度和供水压力优化控制研

究 - 流体机械 ,32(5)

6. 期刊论文中央空调制冷机的化学清洗 - 河北化工 ,30(3)

7. 期刊论文变水量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及其能耗分析 - 建

筑热能通风空调 ,28(4)

8. 期刊论文变流量冷媒水系统温度及流量传感器故障诊断 - 建

筑热能通风空调 ,22(6)

9. 学位论文商住楼中央空调负荷特性及优化运行研究

10. 期刊论文变频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水系统中的应用 - 工程建

设与设计 ,""(1)

空调水系统实时在线优化控制预测模型的研究A Real-Time Online Supervisory Predictive Model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作者:孟华,王盛卫,龙惟定,期刊-核心期刊同济大

- 基于遗传算法的空调水系统优化控制研究作者:孟华, 龙惟定, 王盛卫,会议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Signal Control System 作者:于德新,杨兆升,林赐云,期刊-核心期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SYSTEMS ENGINEERING — THEORY & PRACTICE 第12期

- 空调水系统上位机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评估A Central Chilled Water System Optimal Supervisory Controller and Its Online Evaluation 作者:孟华,王盛卫,龙惟定,期刊-核心期刊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第06期

- 楼宇空调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实时优化 On-Line Optimization of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or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in Building System 作者:晋欣桥,夏冫青,周兴禧,王盛卫,期刊-核心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 空调蒸发器的自适应预测控制策略Adaptive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Evaporator

Central Chilled Water Syste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作者:孟华,龙惟定,王盛卫,期刊建筑节能CONSTRUCTION CONSERVES ENERGY 第01期

- 汽轮发电机组优化运行专家系统中实时数据的在线预测-验证模型On-line Forecasting-Validating Model of Real-time Date for Turbogenerator Operating Expert System 作者:陈坚红,盛德仁,李蔚,任浩仁,期刊-核心期刊电站系统工程POWER SYSTEM ENGINEERING 第06期

- 电力负荷多模型组合预测系统探索作者:李绪辉,期刊现代企业文化MORDEN ENTERPRISE CULTURE 第36期

- 基于神经网络的空调负荷实时预测模型Neural Network Based Real-Time Air Condition Thermal Load Prediction 作者:魏东,李锐,于力轩,期刊-核心期刊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JOURNAL OF PETROCHEMICAL UNIVERSITIES 第z1期

- 空气焓差法试验台空调系统在线辨识算法的研究Research on Online Identification Arithmetic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Air Enthalpy Difference Testing Platform 作者:白建波,张小松,期刊-核心期刊流体机械FLUID MACHINERY 第04期

-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船舶水下焊接质量在线监测On-line Monitoring of Submerged Weld Quality of Marines Based on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作者:张为民,钟碧良,期刊-核心期刊中国造船SHIPBUILDING OF CHINA 第01期

- 智能大厦中央空调系统的最优能量管理Optimum Energy Management of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 作者:郭巧,徐庆伟,期刊-核心期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03期

- 铅锌烧结过程的智能集成优化控制系统Intelligence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control system in lead-zinc sintering process 作者:杜玉晓,吴敏,桂卫华,期刊-核心期刊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第04期

- 冰蓄冷系统优化控制策略及实时控制研究Study on Optimization Control Strategy and Real-time Control of Ice Storage System 作者:佟威,阎秀英,介军,期刊建筑节能CONSTRUCTION CONSERVES ENERGY 第10期

-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在加热炉支管平衡中的应用作者:刘波, 张丽香,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黄德先,会议过程系统工程年会《现代化工》增刊过程系统工程年会论文集

- 自热炉计算机模拟控制Computer Simulation Control of Autogenous Smelting Furnace 作者:黄波,何蔼平,朱祖泽,期刊-核心期刊有色冶炼NON-FERROUS SMELTING 第04期

- 倒立摆网络控制系统的自适应灰色预测策略研究Research on Adaptive Grey Prediction Method for Inverted Pendulum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作者:魏利胜,吴红英,期刊-核心期刊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第02期

-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投药系统预测模型Prediction Model of Coagulant Dosing System Establishe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作者:白桦,李圭白,期刊-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CHINA WATER & WASTEWATER 第06期

空调自控系统方案设计(江森自控)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 HVAC暖通空调自控系统 技术方案设计书

一. 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用户对项目要求,并结合沈阳建筑智能化建筑现状,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是屹今为止整个沈阳所有建筑物厂区当中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里面分布着大量的暖通空调机电设备。 ?如何将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集中监测和控制,提高设备的无故障时间,给投资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如何能够使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经济的运行,既能够节能,又能满足工作要求,并在运行中尽快的将效益体现出来; ?如何提高综合物业管理综合水平,将现代化的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管理上提高效率。 这是目前业主关心的也是我们设计所侧重的。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下列子系统: 冷站系统 空调机组系统 本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之设计是依据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的设计要求配置的,主体的设计思想是结合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为准。 1.1冷站系统 (1)控制设备内容 根据项目标书要求,暖通自控系统将会对以下冷站系统设备进行监控:监控设备监控内容 冷却水塔(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却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却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 冷水机组(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冻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冻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回水流量; 分集水器分水器压力、集水器压力、压差旁通 阀调节; 膨胀水箱高、低液位检测; 有关系统的详细点位情况可参照所附的系统监控点表。 (2)控制说明 本自控系统针对冷站主要监控功能如下: 监控内容控制方法 冷负荷需求计算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测量值,自动计算建筑空 调实际所需冷负荷量。 机组台数控制根据建筑所需冷负荷自动调整冷水机组运行台数,达到最佳节 能目的。 独立空调区域负荷计算根据Q=C*M*(T1-T2) T1=分回水管温度,T2=分供水总管温度, M=分回水管回水流量 当负荷大于一台机组的15%,则第二台机组运行。 机组联锁控制启动:冷却塔蝶阀开启,冷却水蝶阀开启,开冷却水泵,冷冻 水蝶阀开启,开冷冻水泵,开冷水机组。停止:停冷水机组, 关冷冻泵,关冷冻水蝶阀,关冷却水泵,关冷却水蝶阀,关冷 却塔风机、蝶阀。 冷却水温度控制根据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台数,并且自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案例

1.空调负荷估算 a)空调冷负荷估算(1)冷负荷估算面军 A.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2

B: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 建筑面积冷指标 时,取上限;大于l0000平米,取下限值。 2、按上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的容量,不必再加系数。 3、由于地区差异较大,上述指标以北京地区为准。南方地区可按上限采取。 热负荷估算 (l)按建筑面积热指标进行估算 注:总建筑面积、大外围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 (2)窗墙比公式法: q=(7a+1.7)W/F(tn-tw)W/m2; 说明:q—建筑物的供热指标,W/m22。

a —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 W一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22 F一总建筑面积,m2 tn一室内供暖设计温度,℃ tw一室外供暖设计温度,℃ (3)冷热负荷说明 A.以上估算的冷热负荷指标,是按2000年10月1日以前执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估算的。 B.新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2000年10月1实施执行,其冷热负荷指标,应参照有关的标准。 2.机组选型 机组选型步骤: A.估算或计算冷负荷 通过3.2.2节的估算法进行估算总冷负荷,或通过有关的负荷计算法进行计算。 B.估算或计算热负荷 通过3.2.2节的估算法进行估算总热负荷,或通过有关的负荷计算法进行计算。 C.初定机组型号 根据总冷负荷,初次选定机组型号及台数 D、确定机组型号 根据总热负荷,校核初定的机组型号及台数。并确定机组型号。 3.机组选型案例 例:建筑情况:北京市某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1000 m22,空调面积为10000 m2

空调设计方案的确定和系统分区

空调设计方案的确定和系统分区

) 2.系统的选择 本设计为酒店的空调系统设计,系统的选定应注意档次要求。 全水系统即为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全部由水负担室内空调负荷,在注重室内空气品质的现代化建筑内一般不单独采用,而是与新风系统联合运用;对于较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内部的空气品质级别要求较高,全水系统只能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不能起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所以全水系统在本次的建筑空调设计时不宜采用。 如采用全空气系统,则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进而决定一层大堂、西餐厅及豪华走廊设为设为集中系统(单风管系统),三四五六层设为半集中系统(风机盘管系统)。 3.空调系统的划分 系统化分的原因:由于同一建筑物同层及垂直方向冷湿负荷会存在差异,房间用途和使用时间也不尽相同,为使空调系统既能保证室内参数要求,又经济合理,既需将系统分区。! 系统划分的原则 1) 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室内设计参数及热湿比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2)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 3) 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 4) 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 5) 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全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 6) 房间朝向、层次和位置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7) 工作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 8) 气体洁净度和噪声级别要求一致的或产生有害物种类一致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新风系统的划分原则是: 1)按房间功能和使用时间划分系统,既相同功能和使用时间基本一致的可合为一个新风系统; 2) 有条件时,分楼层设置新风系统; 3) 系统不要太大,否则各个房间风量分配很困难。 本次设计中采用每层单独设新风机组的方式,设置新风机房。 空调系统分区 基于以上原则,对本建筑进行系统划分:

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共48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XXXXX高层住宅楼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按贵方提供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图,按现行的国家施工验收规程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操作规程、成都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再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准备力量及多年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的。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对加强施工管理、有效的调配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有积极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甲方和建设监理公司审核认可后,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一定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2.编制范围及内容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严格按照本弱电系统工程的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后编制的,在人员、机械、材料供应、平衡调配、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进行部署下完成。 2、我公司高度重视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召集曾从事过类似工程工作的技术专家、有关负责人攻克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力求本方案重点突出,具有呼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针对本工程设计特点和使用功能要求,我们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优、速度快、造价低、操

作性强”。同时保证周边和施工现场有良好环境。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规范》(GB51/T46—91); ※《30MHz—1GHz声音和视频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手册》 ※《成都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民用建筑闭路电视系统工作技术规范》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方法》GA/T70-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防范》(JGJ46-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95)上海市建委1996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1997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UD/T926)邮电部19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国家计委1988 停车场管理系统—Q/SJS 001-1998—QB/440300L6960-1998 自动道闸—Q/SJS 003-2000—QB/440300L9100-2000 所有计算机硬件系统均符合下述标准: 电磁学规范:FCC Class B或CISPR22 ClassB

某大厦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北京XX大厦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北京XX大厦隶属于首都XX办、北京市XX局,位于首都机场南侧,毗邻空港工业区。总建筑面积8909m2,地下一层为洗浴中心和洗衣房,首层为大堂和客房,二至四层为客房,五层为游泳池和健身房。 二、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对本工程提出要求 2、有关会议纪要和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资料 3、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 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版)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北京市地方标准: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4) 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9、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三、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夏季) 1、室外主要计算参数(北京市): 2、室内设计参数: 所有空调场所其人员活动区内设计风速不大于0.3m/s。 四、空调形式及选型 4.1 空调总冷热负荷 本工程计算冷负荷为846kW,按全部建筑面积计算的设计指标为95W/㎡。空调冷源由设在各层的水环热泵空调机组提供。热负荷为750 kW,热源来自设在各层的水环热泵空调机组,辅助热源来自新建水源机房。 4.2 空调系统方案

在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设置和空调系统选择方面,根据建设单位及设计院的要求,提出了以下方案: a、本写字楼分为四个区,地下一层为洗浴中心和洗衣房,首层为大堂和客房,二至四层为客房,五层为游泳池和健身房。 b、全楼均采用水环热泵数码多联机MDS-W 空调系统,冷源分区域独立布置,由冷却塔提供冷却水,冷却塔设于屋顶平台处。总制冷量为846KW。 ·在每层设有水环热泵多联机MDS-W 主机的机房,主机安装于此。 ·水冷多联机主机及压缩机数量少,无分散水源热泵众多室外机引起的噪声问题。 ·内机与外机之间用铜管连接安装,。 ·设计选用水环热泵多联机主机12HP 总计28 台,系统分区设计如下: 本工程地下一层门厅及洗浴中心采用水环热泵立柜式机组,夏季制冷,冬季供热,为全空气空调系统,且设独立排风系统,过渡季节可大新风量运行。 1、本工程首层大堂和首层至四层客房采用水环热泵变容量水冷多联空调机组,夏季制冷,冬季供热,由水环热泵立柜式新风机组集中供应新风。 2、本工程五层游泳馆夏季采用热回收新风机组通风换气,采用水环热泵变容量水冷多联机局部供冷,冬季采用热回收新风机组供热风和通风换气,采用水环热泵变容量水冷多联空调机局部供热,泳池地面采用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供热。 3、本工程五层健身房采用水环热泵变容量水冷多联空调机组夏季制冷,冬季供热,由小型热交换器提供新风和换气。 4.3 空调系统说明 1、根据各房间(空间)的空调负荷独立配置水环热泵多联机,保证各空调区域空调系统运作的相对独立性; 2、客房间等低噪声要求的区域采用分体式设计,将主要噪声源水环热泵多联机的主机(压缩机)远距离隐蔽布置; 3、大堂、商场、娱乐多功能房等大空间区域采用大功率整体式水源热泵机组,提高降温或升温速度,增强空调效果 4、夏季制冷,通过冷却塔排放热量,并根据空调负荷自动启动或停止,以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冬季制热,利用地热井出水,将二次水系统中循环水温度至20o C 左右,保证采暖需要; 5、水环热泵多联机循环水系统与生活用中央热水系统互为利用,在制冷运行时,水环热泵多联机排出的热水供生活热水用,以减小燃油量;在冬季供暖运行时,水环热泵多联机可利用地热井出水经过换热器换热作为辅助热源,从而省去了专用于冬季供暖的中央热水机组系统及运行费用。 4.4 全年空调运行分析 A、春秋季,室内外温度差不大,且室内需要制冷或者供暖变化不定,水环热泵系统中的每一台机组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冷或供暖,此时,水环热泵只是将制冷区域排出的热量输送到需要供暖的区域,而不需要启动冷却水塔或辅助热水机组及其循环水泵,整个空调系统完全处于内部热量平衡状态,运行效率大大提高,降低运行电费。 B、夏季

空调自控技术方案

空调自控系统技术方案 第1章. 总体设计说明 建筑概况 本项目(XXXXX有限公司整体迁扩建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共有综合车间1及综合仓库、综合车间2、质检研发楼、前处理提取及仓库4个区域。 工程设计资料 暖通专业图纸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7)《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9)《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 (10)《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第2章. 设计范围 空调自控系统 冷热源系统、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配套排风机/除尘机、室外温湿度、室内温湿度、室内静压、定风量阀、变风量阀 第3章. 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本工程空调自控系统设计成一套完整的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通过对厂房的空调机组、 新风机组、配套排风机/除尘机组等主要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使之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同时收集、记录、保存及管理各系统中重要信息及资料,实现综合自动监测、通讯、控制与管理,达到科学管理、节能管理及综合报警处理的目的,提高建筑物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2.系统采用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的网络体系结构,系统网络协议符合国际标准 ISO16484-5(BACnet)。系统为两层网络结构,分别为管理层和控制层,两层网络均具有足够的开放性且应易于扩展,为将来运营和维护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提供便利。 3.系统由服务器/工作站、网络控制引擎、现场控制器(DDC)等组成。服务器/工作站与网 络控制引擎通过管理层网络采用BACnet/IP协议通讯,网络控制引擎作为管理层网络核心设备管理控制层网络并向服务器/工作站发布信息。控制层网络现场控制器通过RS-485现场总线连接到网络控制引擎上,采用BACnet MS/TP 协议与网络控制引擎及其他现场控制器保持紧密联系。传感器及执行器等连接至各现场控制器。 4.系统在控制中心配置服务器及工作站。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 XP,系统配置打印机用 于系统的报警及统计资料的打印。系统仅需在主控工作站上安装系统管理软件,无需在分控工作站上购买和安装特定的软件。 5.为满足管理要求,整个系统还可以让用户设任意多个工作站通过Web以共享方式访问, 系统应支持至少5用户同时访问系统。 6.为保持系统稳定安全,系统数据存储不仅仅依赖于工作站电脑,工作站电脑因为故障

冷热系统制作pm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冷热系统制作pm中央空调设 计方案 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土建图,装饰平面图,装饰天花图及有关资料 (2)《三菱电机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4)依据ㄍ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43-82) (5)依据ㄍ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2、设计参数 (1)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参用长沙地区) 夏季干球温度 35.6℃ 夏季湿球温度 27.9℃ 冬季干球温度 -3℃ 夏季日平均干湿球温度 32.1℃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4% 3、设计说明 1.负荷计算 该工程的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主要考虑了如下一些影响空调负荷的因素:(1)围护结构的保温效果;(2)房间的功能;(3)室内照明及人员数量;(4)地理位置及气候的影响;(5)房间其他用电设备散热; 该工程先利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出房间的所需制冷量。根据房间所需最大冷负荷的峰值和房间同时使用系数,决定各房间空调的制冷容量;另

外,还主要考虑了空调在制冷时的各修正系数,分别为: ①.室内空气湿球温度能力修正;②.室外空气干球温度能力修正;③.管长、落差对能力影响的修正;④.室内机容量能力修正。 最后根据修正后的冷负荷值选择空调内机的容量,确定室内机的型号。 2、设计简介 本空调项目为高级公寓中央空调,采用 Power Multi家用变频多联系列中央空调,三菱电机空调采用目前最为环保的R410A冷媒,对大气层破坏几乎为零。低噪音:(最低:23dB(A))的运行模式,为您带来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环境;简洁的管路系统,令贵工程的规划更富弹性,满足各种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 我公司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为贵工程方案设计为:提案书采用三菱电机家用变频多联空调,为您的设计空间带来更多的舒畅;为您的装修带来更多的实惠及方便。

弱电工程施工方案模板-安防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项目概况 (2) 第二章系统设计原则和标准 (3)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和实现功能 (6) 第四章系统设计 (10)

第一章系统项目概况 **办公楼概况 中国电气进出口联营公司办公楼地处朝阳区CBD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适合现代商务办公的智能化办公楼。办公楼配套设施完善,有大型中央空调,直梯一部。地下1层,地上部分7层,该办公楼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三层以上为本公司办公自用,其他房间为外租。地上二层左边第一间房间预设为弱电总机房,即:电话机房、CCTV系统控制、消防控制室等。 为适应本大楼安全保卫,体现先进、实用、开放、灵活、可靠、经济的原则,安全保卫系统的设计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系统集成技术,将电视监控、报警系统集成为一个安全保卫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整幢大楼的安全管理与监控,为业主提供一个先进、规范、完善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建议 从公共安全防范体系的角度来说,技防、人防和物防是公共安全防范体系缺一不可的条件。采用高科技的手段,预防入侵、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和重大政治事故,就是技防――安全防范工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设一个完整的、集成的、可靠的、易操作的安防系统,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大楼

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接入大楼智能化管理系统。这是建立安防系统着重要达到的目标。 有效地对所有通道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利用报警系统对无人活动时的重点区域财务室进行自动监测;利用CCTV系统的可视手段满足监督管理要求及发生案件后的查证;从而有效地提高预防和抵抗事故、灾害的发生和加强防御控制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综合利用保安人员和安全防范工程为大楼安全服务(如可作为消防系统的火灾复核确认及其指挥、调度、疏散的管理手段等),是安防系统建设的总要求。 第二章系统设计原则和标准 2.1.设计原则 我们在设计中国电气进出口联营公司大楼安防系统时遵循以下原则:先进实用;可靠稳定;升级维护;符合实际需求。 先进实用――在中国电气进出口联营公司安防系统设计中,先进实用的原则必须贯彻始终。所谓先进是指要求采用的产品和系统是当代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结果。具体体现为: 智能化――在安防系统中采用的产品和系统必须具有智能特征――自主编程、记忆功能、防撬防剪;前端设备与系统必须有良好而可靠的通讯能力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功能;前端设备还

空调自控系统方案

空调自控系统方案 1概述 (3) 1.1建筑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系统概述 (3) 1.2.1节电 (3) 1.2.2节省人力 (3) 1.2.3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1.2.4保证建筑及人身安全 (4) 2设计依据 (4) 2.1遵循标准 (4) 3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原则 (5) 3.1先进性与适用性 (6) 3.2成熟性 (6) 3.3开放性 (6) 3.4按需集成 (6) 3.5标准化 (6) 3.6可扩展性 (6) 3.7安全性与可靠性 (7) 3.8经济性 (7) 3.9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7) 3.10保留足够的扩展容量 (7) 4系统监控范围及监控功能说明 (8) 4.1空调机组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排风机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给排水监控系统 (9) 4.4其他系统监控系统 (10) 5HONEYWELL系统解决方案 (10) 5.1概述 (10) 5.2HONEYWELL自控简介 (11)

5.3系统构成 (12) 5.4系统网络结构 (12) 5.5EBI楼宇中央管理系统 (14) 5.5.1概述 (14) 5.5.2EBI系统的特点 (15) 5.5.3操作界面 (16) 5.5.4数据报表 (16) 5.5.5控制算法 (17) 5.5.6实时数据库 (18) 5.5.7报警管理 (18) 5.5.8趋势图 (19) 5.5.9设备界面 (19) 5.5.10EBI系统结构 (21) 5.6E XCEL5000控制系统 (22) 5.6.1Excel5000是一套集散控制系统(TDS) (22) 5.6.2EXCEL 5000是一套开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23) 5.6.3EXCEL 5000系统保持向上兼容性 (23) 5.6.4Excel5000现场控制器(DDC) (23) 5.6.5带有LONBUS接口的 Excel500控制器 (24) 5.6.6Excel 100控制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7Excel 50 控制器 (26) 5.7末端装置(传感器、执行器等) (27) 5.7.1风门执行器 (27) 5.7.2座式调节型水阀门和执行装置 (28) 5.7.3低限温度装置(防冻开关) (28) 5.7.4继电器 (28) 5.7.5温度传感器 (28) 5.7.6压力传感器 (29) 5.7.7湿度传感器 (29)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XXXX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有限公司是一座现代化的生产制造工厂,根据工艺的要求,对厂房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室内空气质量及节能要求,我们为贵公司提供Siemens公司可编程逻辑控制PLC S7-200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将3台冷水机组、8个水泵系统、4个冷却塔系统,23台恒温恒湿空调机组集成在一个RS485 OPC协议网络上并与上位机HMI-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控制平台进行网络组态操作。 方案HMI监控范围及系统目标包括以下几部分: ·空调冷水机组 ·冷却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 ·组合式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组合式新风机组 根据甲方的要求和相关图纸,以最高性价比为原则通过优化的设备控制方案和智能管理方式,从而给贵公司提供精确温湿度控制、高效节能可进行系统管理的生产环境。 二、系统设计规范与依据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招标文件要求的相关条例及规范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

三、系统方案描述 我们通过对甲方提出需求的了解,结合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对集控冷水 机组,水系统,冷却塔空调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提出以下方案。 自控系统组成: 机组系统控制 监控系统控制 1.机组系统控制 冷水机组系统采用3台10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自控系统采用PLC控制器直接采集冷热源系统中的机组的各种参数。同时程序控制机组的启停,完成各种联动控制,备用设备的转换。 本方案的冷热源系统用Siemens系列控制器配合点扩展模块来解决。 PLC是现场管理和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份,是一个高性能的控制器。PLC在不依靠较高层处理机的情形下,可以独立工作和联网以完成复杂的控制、监视和能源管理功能,而不需依赖更高层的处理器。PLC可以连接楼层级网络(FLN)设备并提供中央监控功能。 PLC可带扩展模块的和不带扩展模块的。本方案采用可带扩展模块的PLC,这对业主以后的维护和系统扩展时极为有利的。 特点 ●可与其它层级的处理机互相搭配,以符合应用的需求 ●通过扩展模拟量/数字量模块设备,可增加监控点数 ●结合软件与硬设备配合控制应用 ●以先进的PID 算法,精准的将HVAC 控制在最小的变动范围内 ●具有管理多种报警、历史及趋势记录的收集、操作控制和监控功能 ●可选配手动/停止/自动(HOA) 切换开关 本方案可实现空调冷热源的如下监控内容: 机组台数控制 根据供水管的流量及集水器、分水器的温差,计算负荷,然后通过冷水机组提供的通讯接口对风冷热泵机组的进行联网监控。通过网关的模式可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并监控机组的运行状态、系统负荷、房间温湿度、系统启停指令信号等。

别墅弱电系统设计方案

别墅 智能化弱电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一、总体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别墅位于XX,建筑面积1792.77平方米。由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组成。别墅依XX湖而建,拥有湖光水色资源之优势。 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 1.为住户提供先进的、实用的、可扩展的、成熟的智能化系统; 2.为住户打造舒适的、安全的、高品位的、宜人的居住空间; 3.实现系统节能降耗、操作简便的功能。 2.系统组成 本次主要对别墅的窗帘、地热和灯光控制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系统、背景音响系统、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进行设计。机房位于地下室。 二、智能化弱电子系统介绍 1.窗帘、地热和灯光控制系统 1.1概述 随着住宅品味的日益提高,住户对房屋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电气安装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建筑的需要。 家庭智能控制系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重视人与居住环境的协调,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室内居住环境。 “江南华府”家庭智能控制系统以欧洲电气安装总线(EIB)系统为骨架,对灯光、电动窗帘等电气回路进行控制。形成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

居住环境。产品采用德国ABB i-bus EIB智能控制系统。 1.2系统功能 ABB i-bus EIB智能控制系统在江南华府#别墅中主要进行如下内容控制:?灯光智能控制(开闭、调光) ?地加热控制 ?电动窗帘控制 ?背景音乐 1.2.1灯光智能控制 ABB EIB智能控制系统只须一条i-bus ABB 4芯专用总线,采用24V安全低电压供电方式,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控制模块安装在原有的强电箱内,可与微型断路器同装于照明箱中。 可采用移动感应的方式控制。例如,当有当有人走近时,可自动打开相关区域的照明灯,当人离开后,灯光将自动关闭。在别墅的车库、走道、门厅、楼梯口等区域安装人体感应探测器。 可通过定时控制、光感结合控制。例如,当天色渐暗时,光线感应器可自动将别墅园景及泛光照明自动打开,到深夜人员活动较少时,定时器可自动将其中部分灯光关闭,当天色渐亮至一定照度时,光线感应器再自动将剩余部分灯光关闭,一切均在无人干预的状态下自动完成,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易于管理。可在别墅的主卧、客卧、长辈房等采用。 可通过TRITON面板控制。五联TRITON面板,可预设6种灯光效果,组合成不同的灯光场景。可以通过TRITON面板就地进行场景修改,方便主人操作。并可使用手持红外遥控器远距离控制灯光的效果变化。同时实现与窗帘等控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第三章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3.1空调水系统的确定 冷水系统方案的确定及优缺点如下表: 表3-1 冷水系统优缺点

续 基于本建筑的特点,同时考虑到节能与管道内清洁等问题,因而采用了闭式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在机房设气体定压罐定压,不设膨胀水箱。这样不仅使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且水泵耗电较小。水系统设为异程式两管制,节省投资。 3.2空调风系统的选取 3.2.1 空调风系统的划分原则 (1) 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 (2)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 (3) 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 (4) 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 3.2.2 空调风系统方案的比较 由于各类空调房间对空气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空调系统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在工程设计中应按照空调对象的性质和用途,热湿负荷的特点,室内设计参数的要求,可能为空调机房及风管提供的建筑面积和空调间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许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经过技术经济的分析比较来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的介质可以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各种系统的特征及适用性见表3-2。 表3-2空调系统的分类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表 表 3-2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 续表3-2

表 3-3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特点 本设计为百货商场的空调系统设计,综上所诉,商场的大面积空气调节方案采用全空气系统,从而能够很好的调节控制大范围空间的温湿度。一层,二层,三层,四层的办公室,仓库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即把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方案。这种方案既提高了该系统的调节和运转的灵活性,且进入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可适当提高,水管结露现象可以得到改善。每层设一个新风机

弱电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节、施工管理及组织 1、项目组织管理 本公司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在技术力量、项目管理及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在业内有明显的优势。我司拥有强有力的项目管理队伍及技术队伍,对大中型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等各个重要方面能进行直接管理和有效地控制,满足和平衡施工生产诸要素的需求。 我司将为本项目投入最富经验的人员,对项目进行精心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我们一方面将继续发扬在承包管理中已取得的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将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范围、权利、职责和义务,集中各方面优势进行承包管理和组织施工,并保证整个项目质量、进度和安全等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我们将努力做到: 1)组建最佳承包管理项目组,适应承包管理要求 根据本工程承包管理需要及我们的经验,拟配备由3人左右组成的承包管理项目组,项目组的人员大都是参加过大中型项目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项目组将由项目经理、技术经理、现场主管、质量/安全主管、现场管理人员组成。管理班子的组织体系和人员配备突出加强指导、协调和管理能力。 2)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为了搞好承包管理,确保安全事故为零,认真做好施工管理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我们制定了质量、施工、技术、设备、物资、资料、安全治安、现场标准化等管理办法,并认真予以落实和执行。 项目组人员必须按职责熟悉并了解业主的要求和有关的制度、规范,及合同中各项条款和附件的要求和规定。

2、项目管理人员的组成 为使本项目顺利进行,选派拥有资质的资深技术人员作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项目决策层由项目经理、工地经理组成。整个项目部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我司共同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物资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见下图。 项目管理人员配备: ?工程项目经理 ?工地经理 ?材料管理员 ?项目经理职责 (1)代表公司实施施工项目管理,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公司的权益。 (2)主持项目部的工作,负责项目部的管理,对项目部承担的工程负全面责任。 (3)贯彻实施ISO9001:2000标准,对工程质量负责,确保质保体系在项目部得到有效的运行。每周主持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总结质量现状,对发现的质量缺陷进行补救处理。 (4)全面负责施工实施,做好内外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建设工期。 (5)负责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领导,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苗头。 (6)负责组织竣工资料的收集和编写,并及时组织验收、结算。

中央空调系统施工组织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 施工组织方案 提出单位:****技术部 监督单位:****质量管理部 审批:****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建筑面积*****m2,工程包括水管路、风管路的制作、安装、保温及中央空调机组、组合式空调箱、风机盘管的安装。 本公司专业从事中央空调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丰富的设计加工和施工经验,对于本工程,公司将委派有多年经验的工程师担任设计并参加施工管理,以确保本工程达到优质工程。 二、施工方案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有不同的施工方法可供选择。制定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工期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选择适用于本工程的最先进、最合理、最经济的施工方法,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预期效果。 根据图纸要求,结合本公司从事中央空调安装的实际经验,将本工程各项目的安装工艺和相应的施工方法具体说明如下: 1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示: 机组位置的定位——机组组装或吊装

风管路安装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确认主体结构轴线及各面中心线——以中心线为基础,做风管路的安装——校正位置——管道与机组的连接——做风管路验收检查——保温 水管路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根据管路不同位置设支架,固定架,吊筋——按图纸所示位置安装水管路——与机组连接(包括风机盘管)——压力实验——外表面的防腐防锈处理——保温——清洁整理——检查验收 2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风管路安装施工,采用工厂和现场相结合方式进行,即所有风管道和吊筋、风口及阀门等组件均在场外加工,经质检合格后运往工地现场安装,并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施工: 测量放线:由专业技术人员确定管道的位置,并在两端定位中拉线以确保管道安装平直 风管及部件安装 1)风管及部件穿墙,穿墙时,应设予留孔洞,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风管和空气处理室,不得铺设电线以及输送有毒、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管道。 3)风管与配件可拆卸的接口及调节机构,不得装设在墙或楼板。 4)风管及部件安装前,应清除外杂物及污物,并保持清洁。 5)风管及部件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压力等级进行严密检验,漏风量应符

空调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一、建筑概况 1、建筑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2、建筑用途:4S店一层前半部为汽车展厅,一层后半部以及相应的二 层为办公区 3、建筑功能:包括休息、购车、办公等 二、气象参数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5.1℃;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4℃;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失球温度:26.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5℃;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6m/s;冬季日照百分率:49%;最大冻土深度:20cm;夏季最多风向:WNW;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5.0℃。 三、室内气象参数 四、土建资料 4S店主体结构全部使用工字钢或者槽钢支撑,建筑外边部分用金

属薄板包裹或者制作玻璃幕墙。 五、负荷计算 按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计算并查得洛阳市民用建筑的平均冷指标为120w/㎡,热指标为70w/㎡,由于本工程 33家4S店全部采用钢结构建筑,并且外墙不做保温保护,所以设计 冷热指标增加10%-20%. 六、空调方案和水系统方案确定 空调系统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可分为集中式系统、半集中式系统、分散式系统。本工程采用分散式系统,即将整体组装的空调器直接放在空调房间内或放在空调房间附近,每个机组只供一个或几个小房间的或者一个大房间内放几个机组的系统。这样利于各个区域的控制,在房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关闭空调开关,节约能耗。 空调方案按照处理空调负荷的输送介质可以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制冷剂系统。全空气系统是房间内的负荷全部由空气承担的空调系统,全水系统是房间内的负荷全部由水承担的空调系统,空气-水系统是房间内的负荷由水和空气共同承担的空调系统,制冷剂系统是将制冷剂直接放在房间内消除房间内的余热余湿。本工程采用全水系统,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的多,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只需要较小的水量,从而使管道所占的空间减小许多。但是对于普通建筑来说仅靠水来消除余热余湿,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因而通常不单独采用这种方式。本工程由于建筑的特殊性,4S店汽车展厅以及办公室

某会展中心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XX会展中心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XX会展中心是由XX市政府和XX集团共同兴建的会议展览建筑,建筑基底东西长约100m,南北长约150m,总建筑面积26103.56m2。主展馆居中,为单层钢结构建筑,最高点m,南北两侧局部三层,分别为为礼堂、各种会议、办公及设备用房。消防分类为多层建筑。冷热源机房设于建筑物外。 主要设计参数 室内设计参数 空调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夏季冷负荷3951.5kW,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151.4W/m2;冬季设计热负荷3260KW,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指标125W/m2。 夏季设计供回水温度7/12℃,冬季设计供回水温度60/50℃,冷热源来自室外机房。 根据建筑物实际可能的使用情况,将水环路划分为展厅、礼堂、会议室三部分,从室外主机房分、集水器分别引入,每个环路均采用异程系统,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空调风系统设计 展厅 采用全空气定风量一次回风系统。其中高大空间部分采用分层空调方式,侧送下回,靠外墙局部为送风气流死角,增设地板散流器下送风口。空调机房设于展厅东西入口上方的夹层内。侧送风口采用可调型圆形喷口,分上下两排布置,其中上排距地高度7m,下排距地6.5m,通过调整角度满足展厅不同季节、不同射程的气流组织需要。新风由竖风道自屋顶退层内引入,避免破坏建筑物外立面。该部分气流组织示意图见图2。图3 为空调机房平面布

置,图4为风口立面布置图。由妥思公司提供的风口选型结果见表2。 展厅内局部层高6m 的空间采用吊顶空调机组加集中新风的空调方式,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上回。 礼堂 采用全空气定风量一次回风系统。其中观众席采用全回风机组加全新风机组的空调方式,回风机组设于观众席下方的夹层内,新风机组设于主席台后上方的夹层内。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侧下回,送风管道在屋顶钢结构内敷设,送风口采用旋流风口, 回风在观众席台阶下

弱电系统管路设计方案(模板)

弱电系统管路设计方案(模板) 前言:弱电系统管路设计方案一般我们都不会很重视,但是什么设计都需要一个书面的东西,本篇文章可以做弱电系统管路设计方案模板!正文:一、设计依据GBJ300-8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3-88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IAB,RFC793/791 TCP/IP 通信协议标准ISO7498-2N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标准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DJ279-9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IEEE 802.3 100 BASE -TIEEE 802.5 TOKEN RING 标准二、系统管路设计弱电系统是现代建筑物内的综合系统工程。它包括与园区内建筑体、变配电、供气、照明等设施有关的安全防范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安保监控系统等。园区弱电系统对建筑物来说是一个整体,从管理、控制机房、弱电管道到各个信息点或控制点都有相关的路由。这些路由要按一定的规律,合理有序、有机地通过弱电系统的综合管路安置在园区内。综合管路系统的设计,可以合理地建立弱电系统的公共通道。综合管路的内容包括了与整个弱电系统相关的弱电预埋管、预留孔洞、弱电竖井、桥架、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综合管路的设计和施工还牵涉到其他管路(如暖通、给排水和强电)和建筑功能的综合配管或调整, 桥架敷设预埋。本工程各园区的垂直干线敷设在梯级式弱电桥架内,水平走线采用槽式弱电桥架。弱电桥架的采用可以

大量减少预埋管路,方便建筑施工,并且可避免预埋的盲目性造成的损失,修改管线和维修都很方便。工作区采用UPVC20 或UPVC25 阻燃塑料管敷设到:各个工作点,保证各网络信号的传输性能。室外建筑群主干线通过预埋人手井及弱电地下管道(PE 电信管)敷设到各幢大楼。各系统主干线在地下管道七孔PE 管内穿线,管接要用胶水封接,PE 管口用橡胶封口进行防水、防潮湿。整套室外管道要与校园污水排水管整体设计,防止弱电管道滞水,避免意外事故发生。说明:(1)本表所列清单仅供参考,等深化设计完成或施工时,产品数目按实际工程量计算;(2)室外弱电地沟及人手井,需与多方协调、统一设计、统一施工,避免与其他管路冲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施工前的检查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施工前的器材检验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管材采用的钢管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要求。工程中使用的电缆和光缆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和合同要求。电缆外套应完整,并附有出厂质量合格证。设备安装桥架及槽道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超过50mm 。桥架及槽道水平度偏 差不应超过2mm/m 。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线缆敷设线缆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弯曲半径应大于外径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