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中国花鸟画》

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 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

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

④题款:瘦金体

3.工笔画《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荃

②时代:五代

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

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工笔画《双喜图》①作者:崔白

②时代:宋代

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

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

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

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

8.写意画《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

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

9.写意画《游鱼》①作者:清代朱耷

②题款:八大山人

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

10.写意画《丛竹图》①作者: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11.写意画《花卉册》①作者:清代恽寿平

②绘画特色:没骨法

12.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墨虾》

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

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

③《静物》:法国马蒂斯

4.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5.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会使同一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一般采用三角构图法.摆放时注意物体之间的大和小、前和后、多与少、聚与散.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

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2.不同的工具材料能够反映不同的心情(范画:蒙德里安《插在玻璃杯中的白玫瑰》、达·芬奇《花绘练习》

3.作品欣赏:法国塞尚的水彩画《静物》、美国查尔斯·希勒的水彩画《静物与阴影》、法国爱德华·维亚尔的色粉画《桌子上的花》

第四课《人类的朋友》

1.描绘动物方法之一:素描

2.描绘动物方法之二:铅笔淡彩画(丢勒《兔子》)

作画步骤:(1)用线画出兔子轮廓(2)加一点明暗(3)利用明暗充分描绘(4)用水彩轻轻罩一层3.作品欣赏:吴作人的素描《狮》、俄国赛罗夫的素描《马》、法国麦尔松的《犬》、法国德拉克洛瓦的水墨画《虎》、法国莫奈的素描《牛》、荷兰伦勃朗的素描《猪》、英国亨利·摩尔的素描《羊》

4.《昆虫记》:作者法国的法布尔,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第五课《耕牛·战马》

1.牛、马题材在各类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汉代画像砖《攻战图》、唐代浮雕《昭陵六骏》、唐三彩《骑马狩猎佣》

2.中国画的形式:①工笔画②写意画③兼工带写

3.《五牛图》①作者:唐代韩滉

②绘画形式:工笔画4.《五马图》①作者:宋代李公麟

②绘画形式:白描

第六课《花的变化》

1.花卉的自然形态:球状、喇叭状,碗碟状

2.花卉的装饰变化:①夸张变化:减化与夸张

②丰富变化:添加与组合

③构成变化:重复与分解

3.设计式样:①单独纹样:也称自由纹样,有对称(均齐)和均衡两种骨式结构

②适合纹样:适合于一定形状空间中的装饰图案,如圆、方、三角等

③二方连续纹样

④四方连续纹样

4.剪纸: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七课《图案之美》

1.按照图案表现的内容、题材可分为:①动植物

②人物

③风景

④几何形等

2.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

3.图案的形式美法则①对称与均衡

②对比与和谐

③节奏与律动

第八课《装点生活》

1.器物装饰设计:包括器物的器型设计,器物外观上的装饰图案设计

2.环境的装饰:包括建筑装饰图案和环境艺术装饰图案,能够表达特定历史背景,是一种传承文化

的重要方式.

第九课《外国静物画》

1.静物画:萌芽于古罗马,独立于17世纪的荷兰画派,是静物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定义: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

静物画象征人类的五种感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2.《鹧鸪与铁臂铠》①作者:意大利巴尔巴里

②地位:欧洲最早的静物画

3.17世纪荷兰画派代表作:博兰格的《瓶中的郁金香》、彼特·克莱茨的《有玻璃杯和银器的静物》、彼尔特的《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德·海姆的《有青瓷水罐和花卉的静物》(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

4.《铜壶》:作者法国的夏尔丹,表现了朴实无华的平凡之美,代表了18世纪静物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5.《向日葵》①作者:荷兰梵高 19世纪后印象主义

②将“表现性”引入静物画中,表达热情与奔放6.《静物》①作者:法国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19世纪后印象主义

②艺术特色:塑造物体的结构,使物体具有坚实、永恒的性格.

张扬个性之美①意大利莫兰迪的《静物》释放出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优雅

20世纪现代主义

②西班牙毕加索的《水壶、锅子和烛台》将绘画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

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中国人物画》

1.长卷《洛神赋图》①作者:东晋,顾恺之“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②构图上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各种情景

③绘画特色: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早期范例

④“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基本理论.

2.《历代帝王图》①作者:唐代,阎立本《步辇图》

②画面内容:刻画了历史上汉代至隋代13位帝王的形象

③构图:通过人物比例的高大来显示人物社会地位

3.长卷《韩熙载夜宴图》①作者:五代,南唐,顾闳中

②画面内容:连环长卷的方式描绘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4.写意画《泼墨仙人图》①作者:南宋,梁楷(大写意人物画的开山鼻祖)

②区别于传统的工笔绘画

5.《小廷婴戏图》作者:宋代佚名

6.白描《兔胄图》作者:北宋李公麟

7.《高贤读书图轴》作者:清代陈洪绶

8.《女娲补天图》作者:清代任伯年

9.《九方皋》①作者:现代,徐悲鸿《奔马图》《群马图》

②作品取材于传说故事,借画喻情

10.《开国大典》①油画,现代,董希文

②现代主义油画,色彩鲜艳、明快,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第二课《关注你、我、他》

1.了解人物五官比例:“三庭五眼”

2.区分幼儿与成人的头部比例

3.随着头部运动,其角度发生一些变化,产生各种透视关系,分别为平视、仰视和俯视.

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

1.头与人体的比例: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头.画手一头三分之二;大腿、小腿各两头(课本范画:德加的作品《练功房》)

2.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是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课本范画:凡高的《午休》仿米勒的《酣睡的收割者全家》)

第四课《动感生活》

画动态线注意的几个方面:(课本范画:亨利摩尔《做作业的女孩》)

1. 动态线是由人体动作变化产生的,是外形上最明显、衣服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2. 画动态线时,要抓住大的部位,抓关键的动势并注意动态的重心.

3. 动态线是非常简练的线条,要根据动作的复杂程度决定动态线的多少,在每个动作中,主要的动态线仅有一条,其他的是动态辅助线.

4. 抓住人体各个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如头与肩、手臂与躯干、骨盆与腿、大腿与小腿的关节和小腿与脚的结合处.

第五课《仕女·簪花》

1.中国传统饰物的种类:发饰、耳饰、项饰、手镯、戒指等.(按功能分类)

2.《簪花仕女图》①唐代,周昉

②画面内容:逗狗、看鹤、持花、拈蝶四段

3.图中女子袍服上的胸襟装饰是图案的单独纹样;飘带是二方连续纹样;罗衫、衣裙上均为四方连续纹样

第六课《多变的色彩》

1.色彩的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三原色:红、黄、蓝

3.色彩对心理的影响和色彩的冷暖特性

第七课《重复的魔力》

1.重复构成的含义:是构成中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是指在相同的骨骼条件下的单元、形象、颜色等

基本特性的一致性、反复性,单元形象出现两次以上就形成了重复关系

2.重复构成带来的最强烈的视觉感受是一种秩序美

3.重复构成的形式:对称的重复、渐变的重复、分解的重复

4.对称的形可以用折纸滴墨的方法构成

第八课《奇妙的墙》

1.累积构造是立体构成中的基本构造之一

2.累积构造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

第九课《在绘画中永生》

1.肖像画①概念:是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

②分类: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2.《少女肖像》①公元前1世纪出土于庞贝古城(现意大利)

②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最早的肖像画

3.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

4.达芬奇①《自画像》(红色粉笔)素描作品

②《蒙娜丽莎》油画

5.西班牙戈雅《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团体肖像画(18世纪)

6.《法国公使双人像》小汉斯·荷尔拜因(德国)文艺复兴时期

7.《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扬·凡·艾克(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

5.《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伦勃朗(荷兰)17世纪《夜巡》伦勃朗(荷兰)17世纪

6.《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委拉斯贵支(西班牙)17世纪9.大卫《马拉之死》:用写实的手法记录历史事件

10.凡高《自画像》:后印象派

11.毕加索(立体主义)《朵拉?玛尔的肖像》:将事物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

12.《自画像》丢勒(荷兰)文艺复兴时期

13.《自画像》伦勃朗(荷兰)17世纪

14.《戴帽的芙劳》莫迪利阿里(意大利)20世纪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2、绘画 按工具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 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 按功能用途分为: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3. 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和建筑四大类 1、美术主要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新媒体艺术、电脑美术、动画也归入到美术范畴。 2、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体裁。 3、《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油画 4.绘画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 雕塑是利用可加工的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 设计是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由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成的构筑体,是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的结合。 ▲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松谷(版画现代)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 赏析:《万山红遍》画功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 现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精华,实为难得之作。此画以巨 碑式丰满构图,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通红 一片,在谧静中包含无限喜悦。作家为了突出「红」 字,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效果格外强烈,视 觉魅力非凡,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 层次丰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 互相衬托,极具气势,成了画面的亮色,而前景的溪 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5、雕塑4、雕塑是利用各种可塑可雕性物质材料创作 的具有真实空间体量, 按材料和工艺分为: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雕、 泥雕、玻璃钢塑等; 按表现题材分为:浮雕、圆雕和透雕; 按功能性质分为: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 代表作品: ▲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北魏)▲弓箭手(雕塑现代英国)亨利?摩尔 6、设计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广告、标志、书籍装帧、商品包装及空间

苏少版、人美版等版本七年级美术全册多套试题及复习资料知识分享

苏少版、人美版等版本七年级美术全册多套试题及复习资料

七年级美术期末试卷 一、连线:将作品与作者正确连线(10分) 《格尔尼卡》莫奈(法国) 《拜克托瓦尔山》毕加索(西班牙) 《夜咖啡馆》马列维奇(苏联) 《池塘》凡高(荷兰) 《雨后乡间之晨》塞尚(法国)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毕家索是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他的著名作品是() A、《格尔尼卡》 B、《向日葵》 C、《大卫》 D、《桃花飞雁》 2、橙色是由()两组原色调合而成的。 A、蓝+紫 B、红+黄 C、红+黑 3、中国画又称() A、艺术 B、造型艺术 C、水墨画 D 、绘画 4、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A、董希文 B、罗中立 C、徐悲鸿 5、宋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属于中国画中的()表现形式 A、工笔画 B、写意画 C、白描画 三、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中国画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墨分五色即 ()、()、()、()、()。 2、色彩的三要素是()、明度、()。 3、透视的一般规律是()。 4、《出水芙蓉图》属于()画 5、有关赛龙舟的中国传统节日是()节 三、绘画(35分) 请你用线描画1种生活用品。 七年级美术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不包括() A 叙事 B 说明 C 交流 D 欣赏 2.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 A.鲜艳 B.强烈 C.强对比搭配 D.同类色搭配 3.《捣练图》这幅作品的作者是() A.梵高 B.毕加索 C.张萱 D.周昉 4.《簪花仕女图》是什么朝代的作品()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南北朝 5.立体图像的表达() A.物象的直观感受 B.物象的反向表达 C.物象的主观理解 D.物象的结构分析

人美版七---九年级美术知识点·优选.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1、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是:敦煌莫高窟 我国的四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 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1、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按其存在形态与用途可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和建筑艺术等门类。 2、绘画,是在平面上绘制形象的艺术。按作画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画种。从着色角度上分为素描和色彩画。从题材角度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历史画等。 3、雕塑,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艺术。从形态和可观赏的角度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从材料上分有泥雕、石雕、木雕、金属雕塑和各种新型材料雕塑。 4、工艺美术,是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欣赏价值的工艺品。一般分两类:一是日用工艺,二是陈设工艺。 5、油画《父亲》的作者是:罗中立; 6、《出水芙蓉图》属于:中国画;中国画,作者,佚名。 7、《红蓝椅》的作者是:里特维尔德; 8、《大禾人面方鼎》是商代的 9、《家庭组》雕塑1950亨利.摩尔(英国) 10、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群。 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1、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包括:叙事、说明、交流、记录、抒情; 2、手绘线条图像常用指示线、箭头、排列、循环等方法。 第三课:大家动手做条龙 1、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龙的制作只要分为身体和头两部分。 2、有关赛龙舟的中国传统节日是:端午节 第四课:生肖的联想 1、雕塑《公牛头》的作者是:毕加索; 第五课:大自然的色彩 1、美术所讲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间色是:绿、橙、紫。 2、明亮的光是由不同的波长的七种色光组成的, 3、调子:一副作品或一个环境中往往存在多种色彩,他们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称为“调子”。 4、油画《喜鹊》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画家:莫奈; 5、《姐妹的池塘》的作者是法国画家:塞尚; 6、《高原的歌》的作者是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詹建俊; 第七课:色彩与生活 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相:是指色彩的面貌 3、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程度。 4、纯度:色彩的纯粹单一程度。 5、色彩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冷暖的感觉。 第八课:漫画 1、漫画的特点包括:能令人发笑、具有多种表现方法、夸张的构思和夸张的造型; 2、漫画的类别:讽刺漫画、幽默画、肖像漫画。从篇幅上分独立漫画、四格漫画、系列漫画和长篇故事漫画等。 3、《瞻瞻的车》丰子凯 4、漫画《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画家张乐平; 5、漫画《史努比》的作者是美国画家:查尔斯·舒尔茨; 第九课:艺术节策划与美术设计 1、艺术节的美术设计一般包括舞台设计、吉祥物设计、会标设计、请柬设计、招贴设计、节目单和纪念册设计、演出服装与道具设计、周围环境设计等。 2、策划书应包括:艺术节名称、主题、标志、标准字、色彩和吉祥物等。 第十课:宣传品的设计 1、招贴,也称海报,具有发布信息、烘托活动气氛、强化活动主题的作用。 2、招贴包括:文字、标志、图案和色彩等。 第十一课:吉祥物的设计 1、吉祥物是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形象,可以平面或立体等形式呈现。 2、吉祥物设计要求主题鲜明、形象可爱、内涵丰富、寓意吉祥,带有企盼和祝福活动成功的明显意图。 3、下图的吉祥物是为那一主题活动而设计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意四海之宝,以“人”字为基本造型元素,蓝色象征地球、海洋、自然、生命、梦想等,显示了上海地域特色。 4、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纯度 5、色彩中全是暖色一般的是指:红色、橙色、黄色 6、透视的一般规律是指:近大远小; 第十二课:面具的设计制作 1、面具是人们节日、祭祀活动中进行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艺术内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第十三课:展示设计 1、展示设计,就是将特定的展品按照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在一定的空间中加以摆设与演示的活动。 2、展示基本要素:布置安排、光线与色彩、标题与文字、空间与环境、展示与安放。 3、展示活动流程:策划创意、设计策划、制作实施。 第十四课: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1、《筛谷的妇女》油画1854库尔贝(法国)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第2课身边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又画又做又印 第5课当一回蔡伦 第6课多变的颜色 第7课物品上的花廊 第8课生活中的图表 第9课走近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第一课,从小学美术的学习到初中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台阶式的提升,由此进人了一个新的了解。学习艺术内涵的阶段。本单元的内容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是绘画中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同时本册的内容是以本单元为引领,贯穿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点滴。通过学列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源自生活,又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鉴于本单元是学生们在初中阶段进行欣赏活动的第一课,学生们对于如何分析美术作品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垒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本单元作品种类较多,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内容 本课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风景画与静物画。从而理解风景画、静物画是有别于常态中的风景与静物的,使学生从平凡的景物和事物中发现美。 使学生认识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 基本了解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静物画的主要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 通过欣赏这些透视合理、色调丰富、质地细腻的写实作品,感受艺术家对安宁富足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观察,体验真实的生活之美,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从美术作品的艺术常识、艺术特点和艺术思想等多方面对艺术品作全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血衣(油画素描稿现代)王式廓 2、格尔尼卡(壁画西班牙)毕加索 3、向往(木雕现代)张德华 4、伏虎(霍去病墓石雕西汉) 5、竹节毛驴(竹雕现代)胡振昆 6、三猴(黏土捏塑现代)张希和 7、翠玉白菜(玉雕清代) 8、四羊图(中国画南宋) 9、春牧图(中国画现代)李可染 10、杂画册之一(中国画清代)虚谷 11、蒲公英(版画现代)吴凡 12、青蛙(中国画现代)齐白石 13、斑猫(版画现代美国)雅克 14、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西班牙)毕加索 15、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 16、“一家人”椅(现代家具设计德国) 17、寒江独钓图(中国画南宋)马远 18、秋天的田野(版画乌克兰)里特维年科 19、李白诗意图(中国画山水册页之一清代)石涛

第二单元知识点 1、白色的果园(油画荷兰)凡高 2、原色:理论上绘画中用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 3、三原色:包括红、黄、蓝三种颜色。三原色等量相加为黑色。 4、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5、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6、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7、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8、对比色:色相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9、对比色: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 10、互补色:间色与对立的原色关系称色彩的互补关系。如橙——蓝。对比色不一定是互补色,互补色一定是对比色。 11、类似色:色相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12、相邻色:在色相环中邻近的色相,也叫类似色,如红、红橙。 13、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一般分为冷色、暖色。画面主要的色相为主色调。14、橙色是由红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成,紫色是由

七年级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1、美术学习的四大领域: ①欣赏·评述②造型·表现③设计·应用④综合·探索 2、美术作品产生需要的条件: ①生活经验和感受②画家提炼、加工的创造激情③艺术技巧和物质材料 3、再现性美术作品:真实;表现性美术作品:抽象。 4、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1、原色:不能与任何其他两种单色混合而成的色彩,颜料中的三原色为红黄蓝,是混合成 其他一切色彩的原料,本身不能再分解,三原色等量相加为黑色。 2、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而成;三原色的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3、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4、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5、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6、对比色:色环中180°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7、类似色:色环中30~90°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8、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一般分为冷色、暖色。 (冷色:带有蓝色色调或青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一般称为冷色。 暖色: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 9、美术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等。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标志设计、吉祥物设计、奖杯奖牌设计) 1、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起着识别、示意和传达信息的 作用。 2、标志的特点:表现形式——简练、传达信息——明确、艺术形象——独特美观

3、标志的种类:国家标志、团体标志、商品标志、会议标志、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4、标志的设计要素:构思、构图、色彩 5、标志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 6、标志的形式组合: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文组合 7、校运动会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①选题②构思③构图④定稿⑤着色 8、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含期盼成功的愿望。 9、吉祥物设计的基本特征: ①吉祥、成功的寓意;②形象的拟人化、亲和力;③地域特征; ④主题活动的特征;⑤独创性 10、吉祥物的设计步骤:①确定原型②进行卡通造型③赋予活动特征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招贴设计、请柬设计、面具设计) 1、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各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区、机场、码头、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 2、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3、招贴的表现方法主要有:绘画(水彩、水粉、麦克笔等),摄影,剪切拼贴,电脑制作等。 4、招贴的构成要素: ①图形;②文字(主标题、副标题、说明文字、广告词等);③色彩 5、请柬:又称为请帖、柬帖。是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种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 6、请柬的表现形式有:平面单面式、立体折叠式 7、请柬的表现方法有:镂空、异形 8、请柬的构成要素: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 9、请柬的写作格式:首先在上方写上被邀请者名称 其次交待活动内容、时间 最后署名邀请人和发出请柬的时间 10、面具—— 指在文娱表演或化妆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具。11、我国传统的面具形式包括:傩舞面具、社火面具、藏戏面具等。 其共同特征:①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角色塑造典型化;②造型装饰一半采用夸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1、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2、1959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创作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中国画,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 赏析:《江山如此多娇》是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题目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整幅画都是从江山如此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图中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季节也包括春夏秋冬,概括了祖国的壮美江山”。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 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广 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动画、新媒体艺术和电脑美术也归入美术的范围之内。 2、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 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 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 插图等不同题材。 ▲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松谷(版画现代)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 赏析: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当中的《万山红遍》高131 公分,宽84公分,为此系列作品中较大的一帧,甚具收藏价值。 3、雕塑是利用各种可雕可塑性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 的美术学科。 依照所用材料和工艺,雕塑有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雕、泥雕、玻璃钢塑等之分。 依照表现形式,有浮雕、圆雕和透雕之分; 依照功能、性质,有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等之分。 ▲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北魏)▲弓箭手(雕塑现代英国)亨利?摩尔4、设计是指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 神的需求。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广告、标志、书籍装帧、商品包装及空间外环境设计。 5、建筑是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要由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成的构筑体,建筑也是实 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学科。 现存的传统建筑有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等; 现代建筑则分为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等。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熟悉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人类的朋友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耕牛·战马 设计空间(设计·运用) 第6课花的变化 第7课图案之美 第8课装点生活 世界之旅(欣赏·评述) 第9课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 2、自然界中的植物 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 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 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手法。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涵义。 4、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的《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5、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一)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二)、花鸟画正式确立是在唐代,经唐、五代、北宋完全发展成熟,唐初画鹤能手薛稷,为花鸟画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初中美术知识点总结

初中美术知识点总结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一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和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美术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网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书画协会,利用星期六下午的时间给他们上课,在安全方面上与家长作好联系,学期末在校科技文化节术节举办了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参加的还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平进步的很大.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转载自百分网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10--20% 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到兄弟学校参加开展的一些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我还注意到要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复习材料

苏少版-------七年级(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1.中国古代画家,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其作品在表现人物的体积与明暗上不同于西方的油画。 2.《洛神赋图》的作者是东晋的顾恺之,它是根据曹植的文学名篇《洛神赋》创作的。 3.顾恺之博学多才,擅文学,工诗赋,喜书法,尤工绘画,时人称他“才绝、画绝、痴绝”。在绘画理论方面,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 4.《历代帝王图》的作者是唐代的阎立本,记录了汉代至隋代13位帝王的肖像。 舞的场面。 子仪免胄面对回纥大军,以至诚感到回纥首领重新与唐朝和好的历史故事。 12.《女娲补天图》的作者是清代的任伯年,此图隐含着画家对山河破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13.“海派”是清末活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画家群体的统称,代表人物有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他们基于民族传统,吸收外来艺术,又采集民间艺术,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心声的作品。 14.《九方皋》的作者是现代的徐悲鸿,该画取材于《列子》中的故事。 15.《开国大典》的作者是现代的董希文。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在天安门举行庆典的盛况。 第二课《关注你我他》 1.《儿子》(素描)徐悲鸿 2.《邻居小江》(素描)陈丹青 3.《老房东》(素描)徐明华

4.《黑衣少女》(油画)苏天赐 5.《全家福》(色粉画)毕加索 6.《邻家孩子的父亲母亲》(素描)徐乐乐 7. 三停:指将人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上中下三个等分,即上中下三停,指发迹——眉——鼻底——下颌,这三段距离大体相等。 五眼:是指将面部正面横向分为五等分,以一个眼长为一单位,从外眼角垂线至外耳孔垂线之间为一个眼的距离,整个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五个眼之距离。 8. 成人眼睛在头顶至下颌的1/2处,婴儿眼睛在1/2略下处。 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 1.《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水彩画)的作者是德拉科洛瓦(法国)。

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

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走进美术 美术得主要种类 1、 、按使用得工具、材料与技法得不同分类,可以分为国画、油画、版画、水彩 画、水粉画、素描,除此之外还有丙烯画、镶嵌画、拼贴画。 2 、按描绘对象得 不同,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中国画按传统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 画、花鸟画,中国画按技法还可以分为工笔画、写意画。 艺术特点 中国画得艺术特点:具有鲜明得民族形式与风格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 线条与墨色来进行创作。中国画得概念:一般就是指用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 墨与中国画颜料所画得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油画:它用快干油调与颜 料画成,一般都画在布、木板与厚纸板上。油画得特点:利用颜料得遮盖力与 透明性,能充分得达到丰富得色彩效果。

、较强得写实性。 2 、表现力得丰富性。 版画就是一种以“版”作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得绘画形 式。版画通常有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之分。 广义地讲,用水调与水溶性颜料进行创作得绘画都叫水彩画。水彩画主要就是以 静物、风景为描绘对象。由于充分利用水得作用,水彩画呈现出一种透明、轻 快、湿润得独特韵味。 雕塑得分类:圆雕、浮雕。 雕塑得主要材料:石材、木材、金属材料、黏土、玻璃钢等。 艺术设计按目得可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 1 、实用性 2 、审美性 3 、功能性 4 、经济性 环境设计一般指对人类得生存空间进行得设计,协调人、建筑、环境得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都属于环境设计。 第二课 徒手画校园 徒手画就就是一种以简便得工具与简易得线条进行描绘得绘画形式。徒手画得基本元素: 1、 线条 2、 形 3、 空间 徒手画得功能:记录、表达、交流,还可以绘制工 程图、简易地图、设计手稿等。对于空间来讲,徒手画得表现形式有两种,一:鸟瞰法 二:透视法 透视就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得简明方法。两个同样大得物体,处于不同得位置, 从透视得角度瞧就就是近处大、远处小。透视得种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徒 手画得工具:钢笔、木炭条、彩色笔。 第三课 板报设计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期末考察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 A.花鸟 B.鱼虫 C.动物 D.静物 2.赵佶的书法被称为“()”。 A.赵体 B.瘦金体 C.宋体 D.欧体 3.以下被称之为“黄家富贵”的画家是()。 A.黄胄 B.黄筌 C.徐熙 D.黄庭坚 4.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是()。 A.石涛 B.扬州八怪 C.朱耷 D.徐渭 5.下列作品中,()是黄筌的代表作品 A.《芙蓉锦鸡图》 B.《双喜图》 C.《墨葡萄图》 D.《写生珍禽图》

6. 以下被称之为“徐熙野逸”的画家是()。 A.徐熙 B.黄筌 C.文同 D.朱耷 7.中国花鸟画《双喜图》是()的代表作品。 A.赵佶 B.崔白 C.文同 D.朱耷 8. “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代的()为自己的《墨葡萄图》题的一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 A.明徐渭 B.清朱耷 C.宋文同 D.宋赵佶 9.《蟹篓图》是()的作品 A.齐白石 B.张大千 C.陈之佛 D.朱耷 10.下列关于“没骨法”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 B.用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表现描绘对象意态神韵的画法 C.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D.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11.法国著名的动物学家法布尔用精美的文字、逼真的画面,带领我们走进了奇异的昆虫世界。并著有()一书。 A.《植物记》 B.《昆虫记》 C.《进化论》 D.《动物记》

202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

精品 文档 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第一课《中国花鸟画》 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 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 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 ④题款:瘦金体 3.工笔画《写生珍禽图 》①作者:黄荃 ②时代:五代 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 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工笔画《双喜图》①作者:崔白 ②时代:宋代 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 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 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 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 8.写意画《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 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 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 坎坷的感触 9.写意画《游鱼》①作者:清代朱耷 ②题款:八大山人 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 10.写意画《丛竹图》①作者: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 11.写意画《花卉册》①作者:清代恽寿平 ②绘画特色:没骨法 12.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墨虾》 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 第二课《熟悉的物品》 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 ③《静物》:法国马蒂斯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造型天地(造型·表现) 第2课熟悉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人类的朋友 经典魅力(综合·探索) 第5课耕牛·战马 设计空间(设计·运用) 第6课花的变化 第7课图案之美 第8课装点生活 世界之旅(欣赏·评述) 第9课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与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与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与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与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与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与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与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与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 花鸟画:就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就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 1、什么就是传统花鸟画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与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2016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一、填空题(满分26分,共10小题,每空2分) 1.五代时期,黄筌的代表作(看下图)《》上 有黄筌的署名及提记,题记注明此画是为其子黄居宝所作。 2.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3.中国画在形式上分为追求细腻表现的工笔画,着重描绘意态神韵的写意画,以及结合工笔与写意某些特征的画法。 4.图案是实用性和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人们通过它来改善与美化生活,表达情感与寄托希望。 5.梵·高的静物画《》,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火一样的绘画生活激情。 6、原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色。 7、人的脸部横向宽度大约是________个眼睛的宽度。 8、中国画按照表现手法可分为__________画、__________画。 9、油画《蒙娜丽莎》(见图1)的作者是__________ 。 10、《九方皋》(见图2)是现代著名画马名家__________的作品。 二、判断题(满分34分,共17小题,每题2分)1.中国画一般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风景画四种。() 2.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 方式。() 3.黄筌,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的花鸟画家,他们对宋代及宋代以后的花 鸟画产出了较大的影响。() 4.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形体和结构,加一些明暗能增强物品的体积感。() 5.著名的《五马图》是宋代画家李春的作品,从中我们看到了神奇的线条美。() 6.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有简化变化,丰富变化和结构变化。() 7.由一定的组织式样变化构成的图案就称为“纹样”。 ( ) 8、所有人身高都是七个头高。() 9、在色环中,互成(150°——180°)的色,为强烈对比。位于60° 以内的色,为柔和对比。() 10、《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 11、类似色也叫邻近色,指色相比较接近的各种颜色。如紫红、红、橘红等。() 12、用来概括八种脸型的汉字是田、由、甲、国、申、风、用、目等。() 13、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出的颜色叫原色。() 14、速写只能用钢笔或铅笔表现。() 15、对于人体身高比例概括的口诀是立七坐五盘三半。( ) 16、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是一回事。() 17、临摹必须画的跟原作一模一样。()

七年级下册美术复习提纲 重要知识点 汇总

七年级下册美术复习提纲重要知识点 第一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美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现实生活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但美术作品不是机械地反映社会生活,而是经过画家的提炼、加工,能动地反映生活,因而美术作品又高于生活,并充实丰富了生活的内涵。 用画笔描述历史 《血衣》(油画素描稿现代)中国王式廓 《血衣》的创作始于1954年,作品取材于画家王式廓解放初期在华北各地参加土地改革的斗争场面。他以一位妇女高举被害丈夫的血衣作为激发受害的农民起来控诉地主罪行的导火索,塑造了众多具有不同性格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用画笔控诉战争 《格尔尼卡》(壁画现代)西班牙毕加索 作品控诉了1937年德国法西斯炸毁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残暴行径,运用阴冷的色彩和夸张、变形以及象征性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的血腥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牛的形象------残忍无情,在冷漠中隐含一种威胁,是法西斯的代表,马-------代表痛苦的人民, 像眼睛一样的灯宛如一个游动的梦魔,慈爱的母亲举着油灯,为惊慌逃难的人们照路, 因材施艺: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质材料自然属性的特质,进行巧妙的加工制作,出现宛如天成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伏虎》(霍去病墓石雕)西汉 这一石虎充分利用了石料原始状态的起伏形态变化,略加雕凿而成,仅为了表现虎身的条纹,而刻画出了一些很细的线条,生动的表现出了伏虎那威猛机警的神态。 《翠玉白菜》(玉雕清) 这件玉雕巧妙的提现了玉雕技法中的“巧色”技艺。作者把玉料的翠色部分雕琢成菜叶,白色部分雕琢成菜帮,使得一颗青翠欲滴的白菜跃然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在美术创作中能否营造健康而又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是美术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四羊图》(中国画南宋)陈居中 在郊外的山坡上,两只大山羊和两只小山羊像一个幸福的家庭,大羊正在看着两只天真活泼的小山羊互相打斗玩耍。这幅宋人的小品,以其耐人寻味的情趣,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春牧图》(中国画现代)李可染 水牛悠然走在乡间小路上,牧童侧坐于牛背,转头仰望春柳,悠然自得,是一幅别具乡间情趣的小品。 《蒲公英》(版画现代)吴凡 小姑娘吹起蒲公英的花籽儿,想让它飞向天空,飞向海洋,飞向她梦想的地方,画家用这一充满童心和童趣的可爱形象,抒发出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意味深长。 《青蛙》(中国画现代)齐白石 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意趣。 《斑猫》(版画现代美国)雅克 可爱的小猫乖巧地趴在地上舔食,舌头添着食盆,身上富有韵律的花纹,形成一幅妙趣横生的画面。 《杂画册之一》(中国画清)虚谷 画家采用不用于传统中国画的新颖视角和构图来进行表现,使得这一平凡的生活景象充满了勃勃生机与清新活泼的意趣。 《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西班牙)毕加索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1、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2、《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傅抱石关山月1959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创作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中国画来装饰人民大会堂。 第2课美术是个大家庭 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2、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1)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 (2)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 (3)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 (4)《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 《松谷》版画,现代,晁楣 《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 3、雕塑是利用各种可雕可塑性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1)依照所用材料和工艺,雕塑有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铜、泥塑、玻璃钢塑等(2)依照表现形式有浮雕、圆雕、透雕等 (3)依照功能性质,有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等之分 (4)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北魏) 弓箭手,(雕塑,现代,英国)亨利,摩尔 4、设计是指运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从本质上说,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交叉与融合,尤其是现代科技和信息化社会所赋予设计的使命,使人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方格纹彩陶双耳罐(马家窑文化) “倍耐力”超级运动摩托车(意大利) 5、建筑是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要由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成的构筑体,建筑也是使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学科。 (1)传统建筑由宫殿建筑(北京故宫),坛庙建筑(北京天坛祈年殿),宗教建筑,园林建筑(苏州拙政园)和民居建筑等 (2)现代建筑则分为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等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 第1课小伙伴 (1)《青年男子的肖像》(法国),安格尔 《维吾姑娘阿丽亚》(现代),肖惠祥 《东方少女》(美国)尼古拉·费钦 (2)…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 (3)表情,我们常以喜怒哀乐来概括,多种多样的表情是由面部表情肌的收缩运动产生的。(4)透视,如果人的头部产生俯、仰或侧转运动,那么画面中五官的比例、位置和形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5)头部“八格”,“申甲由田国目用风”八个字的外形比喻八种头部基本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