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 设备管理

linux 设备管理

《实用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五linux设备管理

《实用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5 实验项目名称:设备管理 班级:学号:姓名: 地点:时间:2013 年11 月13 日 一、实验内容 1、添加硬盘,创建二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二个逻辑分区 注意:ide、scsi 提示:分区、格式化、挂载(fdisk,mkfs,mount) 2、查看常见的设备文件有哪些?(ls /dev ) 常见的设备文件:/dev/hd* IDE接口的硬盘(IDE接口的设备) /dev/sd* SCSI/USB设备/dev/cua* 串口设备/dev/lp* 并口设备/dev/tty* 终端设备/dev/consol 控制台设备/dev/eth* 以太网设备/dev/cdrom IDE光驱/dev/fd* 软驱/dev/audio 音频设备/dev/scd SCSI的光驱/dev/ppp PPP设备/dev/isdn* ISDN设备 3、挂载光盘,查看光盘内容创建挂载点要求:以本人姓名缩写为目录mkdir / 目录/设备挂载mount 空格源设备空格挂载点 4、显示管理System-config-display 5、声卡管理System-config-soundcard 6、打印机管理System-config-printer 7、网卡管理System-config-network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 1.添加硬盘,创建分区; 在启动虚拟机前,在工具栏中点击“虚拟机”,找到“设置”选项,在左面的硬件中找到硬盘,进行硬盘设备添加,这里有IDE和SCSI两种硬盘类型可供选择添加。完成硬盘添加后即可启动虚拟机进入linux系统。在这我添加了容量相同的硬盘设备类型各一;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实验仪器设备是测试产品及各种材料物资性能和质量情况的基本工具,只有实验分析仪器设施的质量可靠,功能正常,正确使用,才能提供出准确、可告、真实的检测实验数据。所以公司必须加强对实验仪器设施的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实验仪器、设备分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在线检验仪器,其管理根据其专业知识性很强的特点,实行专人负责包干制。即将所有的实验设备、化验仪器分配到人,其责任内容包括维护、保养、校准、检修、申请更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均要规范,符合要求。质量部长负责对本部门各责任人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并按本制度规定的实施内容进行工作检查和考核。 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3.1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 3.1 .1各种精密仪器(包括电子天平、气象色谱仪、分光密度仪)应分别安放在不受环境干扰比较安全的地方和专用仪器室内坚固的分析台上,并注意防震、防潮、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防腐蚀和防止高温热源的影响。 3.1.2 不得随意搬动拆卸、改装精密仪器,如确有需要必须经质量部长同意,并应作出相关的备查记录。 3.1.3 精密仪器的使用须经计量部门校正合格才能使用。 3.1.4 精密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拨动仪器旋钮,以免损坏仪器,也不得挪作它用。 3.1.5 精密仪器技术资料应作为技术档案妥善保管,并做好使用检修记录。非常用的技术资料应统一存档进行保管。 3.2.玻璃仪器及化验仪器用具的管理 3.2.1 烧杯、量筒、容量瓶等玻璃仪器须放在平稳不易摔落之处。 3.2.2 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应严格按操作规定进行,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用过程应特别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破损。 3.2.3所有玻璃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必须洗干净。不要在容器内遗留油脂、酸、碱液等腐蚀性及毒性物质。 3.2.4 带磨口塞的仪器在清洗前必须先作记号,塞口不能互混。带磨口塞的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塞应垫一张纸片,磨口塞间若有沙粒时不能用力转动,磨口塞间不能用去污粉擦洗,以免损伤。 3.2.5 成套性的玻璃仪器使用完毕须即时洗干净,磨口接口用干净纸包好,放人仪器盒中保存。 3.3.实验设备(设施)的管理 3.3.1 所有的实验设备均应制定使用说明,严格要求操作者照章使用设备,防范事故发生。 3.3.2 所有的实验设备必须安装在专门的实验房间,由专人操作和管理,每次使用后均要进行保养和

设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一、产品简介 随着工业制造企业生产水的提高,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繁多,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以机器设备为主体进行生产的工业制造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发展。随着企业设备规模的日益壮大,设备在企业固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所以设备管理的运行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制造企业的效益。 中海创集团福州奥迈软件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不断研究制造业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为各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专业的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从、设备档案管理、运行管理、点检管理、采购管理、备件管理、维修管理、安全管理、事故管理等无缝衔接,帮助企业实现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提高设备管理和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我们的解决方案从企业整体业务发展全局考虑,结合最新的IT技术需求,构建一个基于新一代业务架构平台的备件管理系统,系统采用集中式部署,多层体系结构,并能按需定制、灵活掌控。

二、方案特点 (一)设备档案综合管理 提供设备的设备部件和设备参数、设备文档的管理;可处理各种设备变动业务,包括原值变动、部门转移、设备状态变动、安装位置调整等变动。实现设备信息的共享。 (二)设备运行更正常、稳定 通过本系统以实现采取严密的维修及保养计划来维护作业的动态安排,科学有序的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并记录设备维修及保养的各个过程,做到有据可依、责任到人。 (三)成本更可控 通过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由于进行了过程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实现减少设备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浪费;减少企业库存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四)事务处理更便捷、有效 通过消息中心、任务中心,为企业各级人员处理事务产生提醒,以任务中心代替传统线下审批环节,事务处理更快捷,有效提高各岗位协调效率。 (五)灵活方便的适应性 设备管理子系统中的模块可裁减、业务流程可设置、业务可重组、数据可隔离、数据可保密,从而使设备管理子系统在安全的环境下,达到最大的灵活应用程度;(六)应用构架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充分尊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期系统升级服务,通过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快速、有效的实施服务。 (七)协调管理更高效 实现对集团企业、大企业、中小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支持,如单一工厂设备、多工厂设备管理等,实现跨地区、跨时区、跨系统、跨网络多地点、多岗位员工协同管理; 三、方案价值 通过建设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使企业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资源,获得较好的效益,其价格如下 (1)将企业设备的执行层、控制层、数据处理层、系统运行采集层无缝衔接。(2)可提供各种设备信息的输入、修改、分析、统计报表和系统维护等功能,解决大量繁锁的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方

实验室设备日常管理制度

实验室设备仪器日常管理制度 1总则 1.1目的:为加强实验室设备、仪器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制度可用来指导实验人员开展设备操作、使用、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 2设备使用规定 2.1设备使用前,其操作人员应在设备管理员的安排下接受培训,培训由厂家技术人员或有熟悉设备使用的员工进行现场操作讲解,对培训进行登记确认。 2.2操作人员应熟练操作设备,清楚设备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并进行基本的保养和维护、维修,认真填写设备的维护和运行记录。 2.3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操作人员无法解决时应报告有关负责人员解决处理。 2.4设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2.5操作人员、机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未经领导批准,不准拆卸或配用其他的机器零件和工具。 2.6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设备受到损失者,应酌情给予经济处罚。 3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 3.1 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部门无法排除的故障,可以反应给设备管理部申请设备管理检修。 3.2检修后的设备使用前,需要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的签名认可。 3.3设备的技术改造可纳入检修计划一并执行。

4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4.1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并认真填写设备维护记录。 4.2设备管理员要定期进行部位检测、性能检测,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做好日常巡检。 4.3对库存、备用或因任务不足需要封存一段时间的设备要定期清洁、查点,进行防尘、防锈、防潮等方面的维护。 4.4巡检任务的承担。设备使用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的设备进行巡检,设备管理员负责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

操作系统实验六_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课程报告实验六设备管理 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

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1、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 该程序中包括: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实验报告内容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独占设备的分配,系统设置数据表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实验中只要设计合理即可。这里仅仅是一种方案,采用设备类表和设备表。 (1)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设置“设备分配表”,用来记录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独占设备类型、台数以及分配情况。设备分配表可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如下图: (2)设备分配 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然后,

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3)设备回收 当进程执行结束撤离时应归还所占设备,系统根据进程名查设备表,找出进程占用设备的登记栏,把标志修改为“未分配”,清除进程名。同时把回收的设备台数加到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中。

Linux命令大全(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setleds 名称:setleds 使用权限:一般使用者 使用方式: setleds [-v] [-L] [-D] [-F] [{+|-}num] [{+|-}caps] [{+|-}scroll]说明: 用来设定键盘上方三个LED 的状态。在Linux 中,每一个虚拟主控台都有独立的设定。 参数: -F 预设的选项,设定虚拟主控台的状态。 -D 除了改变虚拟主控台的状态外,还改变预设的状态。 -L 不改变虚拟主控台的状态,但直接改变LED 显示的状态。这会使得LDE 显示和目前虚拟主控台的状态不符合。我们可以在稍后用-L 且不含其它选项的setleds 命令回复正常状态。 -num +num 将数字键打开或关闭。 -caps +caps 把大小写键打开或关闭。 -scroll +scroll 把选项键打开或关闭。 范例: 将数字键打开,其馀二个灯关闭。 # setleds +num -caps -scroll 设备管理-loadkeys 名称: loadkeys 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loadkeys [ -d --default ] [ -h --help ] [ -q --quiet ] [ -v --verbose [ -v --verbose ]...] [ -m --mktable ] [ -c --clearcompose ] [ -s --clearstrings ] [ filename... ] 使用说明: 这个命令可以根据一个键盘定义表改变linux 键盘驱动程序转译键盘输入过程。详细的说明请参考dumpkeys。 选项: -v --verbose 印出详细的资料,你可以重复以增加详细度。 -q --quiet 不要显示任何讯息。 -c --clearcompose 清除所有composite 定义。 -s --clearstrings 将定串定义表清除。 相关命令: dumpkeys 设备管理-rdev 名称:rdev 使用权限: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使用这个指令的基本方式是:rdev [-rsvh ] [-o offset ] [ image [value [ offset ] ] ] 但是随著使用者想要设定的参数的不同,底下的方式也是一样: rdev [ -o offset ] [ image [ root_device [ offset ] ] ] swapdev [ -o offset ] [ image [ swap_device [ offset ] ] ] ramsize [ -o offset ] [ image [ size [ offset ] ] ] videomode [ -o offset ] [ image [ mode [ offset ] ] ] rootflags [ -o offset ] [ image [ flags [ offset ] ] ]

试验设备管理规范

试验设备管理规范 为了加强试验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完好,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1、试验设备由公司统一购买,试验室负责人统一管理,破损设备统一报废。 2、设备管理和使用要做到管好、用好、完好;“三防”防尘、防潮、防震、“四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简单维修、“四定”(定人保管、定人养护、定点存放、定期校验),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3、所有设备要建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包括随机全部原始资料(如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配套仪器仪表说明书等),安装调试验收记录,安全操作规程程,保养维修,事故处理,使用运行记录等。 4、试验设备应由专人管理。专托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工作认真。专托管理人员要尽可能稳定,确因工作需要变动时,必须提前做好接替人员的培训和交接工作。 5、专托管理人员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6、所有设备使用应做到每月保养一次,保持设备干净、整洁,并且每次保养和维修都必须有文字记录。 7、试验设备使用者在试验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废弃物,按要求关好、收好设备,及时切断电源,并如实填写使用记录。 8、试验设备原则上不外借,外来人员如需使用本试验室的设备需向试验室专托人员提出申请,得到同意后方可使用。任何人不得将设备私自外借

9、试验人员第一次使用设备,必须在有经验的试验人员帮带下工作,不得擅自独立使用。 10、对违反规有关规定,擅自违章操作者,专管人员有权向其提出警告或停止其使用权,需重新申请后方允许恢复使用。若因违章操作而致设备损坏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作出一定惩罚。 11、使用完毕后,关机切断电源,登记使用者姓名、使用情况,整理所有工具及试验台面,离开时关门。

Netbackup设备管理之Linux篇

Netbackup设备管理之Linux篇 在备份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关于磁盘、磁带的治理一样会花费储备治理员专门大比例的时刻和精力。因此,关于设备的治理的方便程度,是衡量一个备份软件好坏的重要的标准。Netbackup作为业界最为知名的备份软件之一,能够为用户提供最为方便的设备治理操作。 现在,随着Redhat和SuSE以及oracle Linux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Linux平台来部署其商用环境。这就要求储备设备治理员能够在各种Linux平台的操作和使用各种硬件设备。然而,尽管Netbackup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提供了统一的治理界面,然而由于操作系统的差异,使得系统治理员不得不自己配置新购置的磁盘阵列和磁带库,使得其能够被Netback up识不和有效利用。本文介绍的重点在Linux上面的设备治理,使得Netbac kup能够能够正确的识不AIX操作系统上的磁盘阵列、机械手和磁带库等设备。具体的Netbackup中如何使用差不多识不的设备的内容,在各个操作系统是没有差异的,它们将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予以介绍。 一,检查Netbackup软件的兼容性列表 用户在配置设备时,第一需要注意的情况是检查该软件的兼容性列表,检查该软件是否支持用户当前正在使用的操作系统版本和磁盘、磁带等设备。一样来讲,使用主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广泛的设备,都可不能有什么咨询题。然而如果用户使用的是比较专门的应用环境,那么就需要提早检查一下兼容性列表了,以免在使用过程中显现错误,一样来讲这种错误都不容易诊断出来。 二,确认驱动程序差不多安装: # lsmod |grep st 确认已在内核中安装或装入了 sg (机械手)设备驱动程序。此驱动程序承诺向 SCSI 磁带机发出PASSTHRU 命令和操纵机械手设备。

操作系统实验 设备管理汇总

操作系统实验 名称实验六设备管理 姓名 专业 学号 日期 2015年12月01日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该程序中包括: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 三、实验原理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 为了实现独占设备的分配,系统设置数据表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实验中只要设计合理即可。这里仅仅是一种方案,采用设备类表和设备表。 (1)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设置“设备分配表”,用来记录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独占设备类型、台数以及分配情况。设备分配表可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如下 设备类表设备表 控制器表通道表 设备队列队首指针。凡因请求本设备而未得到满足的进程,其PCB都应按照一定的策略排成一个队列,称该队列为设备请求队列或简称设备队列。其队首指针指向队首PCB。在有的系统中还设置了队尾指针。 设备状态。当设备自身正处于使用状态时,应将设备的忙/闲标志置“1”。若与该设备相连接的控制器或通道正忙,也不能启动该设备,此时则应将设备的等待标志置“1”。

与设备连接的控制器表指针。该指针指向该设备所连接的控制器的控制表。在设备到主机之间具有多条通路的情况下,一个设备将与多个控制器相连接。此时,在DCT中还应设置多个控制器表指针。 (2)设备分配 1)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 2)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 3)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 4)然后,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3)设备回收 当进程执行结束撤离时应归还所占设备,系统根据进程名查设备表,找出进程占用设备的登记栏,把标志修改为“未分配”,清除进程名。同时把回收的设备台数加到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中。 设备分配程序的改进 增加设备的独立性:为了获得设备的独立性,进程应使用逻辑设备名I/O。这样,系统首先从SDT中找出第一个该类设备的DCT。若该设备忙,又查找第二个该类设备的DCT,仅当所有该类设备都忙时,才把进程挂在该类设备的等待队列上,而只要有一个该类设备可用,系统便进一歩计算分配该设备的安全性。 四、程序流程图

网络设备管理与配置实验报告内容

封面 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网络设备管理与配置 二级学院:信息学院 班级:信息A1311 学号: 学生: 授课教师:吴丽华

容 实训项目一交换机的配置与使用 实训项目:交换机的配置与使用 实训时间:第1-3周 实训地点:信息楼A309 实训课时:10 同组成员:无 一、实训目的 1、掌握配置交换机管理。 2、掌握配置VLAN以及分配端口到VLAN。 3、掌握配置TRUNK。 4、掌握配置VTP。 5、掌握验证交换机配置。 二、实训设备 1、Cisco路由器1台。 2、Cisco交换机3台。 3、7条交叉线序双绞线。 4、1台access server,及用于反向Telnet的相应电缆。 5、4台带有超级终端程序的PC机,以及Console电缆及转接器。 三、实训原理 1、交换机VLAN划分。 2、交换机VLAN接口TRUNK模式。 3、配置VTP。 四、实训容

1、分配端口到VLAN s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7 s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gill(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gill(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gill(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9 gill(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4 2、配置TRUNK ju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 ju(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ju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 ju(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 s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1 s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gill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 gill(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3、配置VTP ju(config)#vlan 2

实验九Linux设备管理实验

实验九Linux设备管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系统重定向、管道操作和设备管理的法。 二、预备知识 1.标准的输入输出和重定向 执行一个shell命令行时通常会自动打开三个标准文件,即标准输入文件(stdin,通常对应终端的键盘);标准输出文件(stdout)和标准错误输出文件(stderr),这两个文件都对应终端的屏幕。进程将从标准输入文件中得到输入数据,将正常输出数据输出到标准输出文件,而将错误信息送到标准错误文件中。 用户在输入输出数据时存在以下问题: ●从终端输入数据时,用户输入的数据只能用一次,如果下次再想用这些 数据时就得重新输入。而且在终端上输入时,项输入有误修改起来不是 很便。 ●输出到屏幕上的信息只能看不能动,无法对此输出作更多处理,如将作 为另一命令的输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Linux系统为输入输出的传送引入了另外两种机制,即输入输出重定向。输入重定向是指把命令(或可执行程序)的标准输入重定向到指定的文件中。也就是说,输入可以不来自键盘,而来自一个指定的文件。因此,输入重定向主要用于改变一个命令的输入源,告别是改变那些需要大量输入的输入源。输出重定向是批把命令(或可执行程序)的标准输出或标准错误输出重定

向到指定文件中。这样,命令的输出就不显示在屏幕上,而是写入到指定文件中。2.管道 将一个程序或命令的输出作为另一个程序或命令的输入可有两种法,一种是通过一个临时文件将两个命令或程序联系在一起;另一种是Linux所提供的管道功能,这种法比前一种法更好。管道可以把一系列命令连接起来,这就意味着第一个命令的输出会将为第二个命令的输入通过管道传给第二个命令,而第二个命令的输出又作为第三个命令的输入,以此类推。显示在屏幕上的是管道行中最后一个命令的输出(如果命令行中示使用输出重定向)。用户还可以通过使用管道符“|”来建立一个管道行。 3.文件备份和压缩 参见第二章相关的ppt。 三、实验容和实验步骤(实验情况请截图和说明) 1.基本实验 (1)标准输入输出文件使用 通过wc命令统计指定文件包含的行数、单词数和字符数。 实验步骤一:在命令提示符输入ls,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m112013@tan ~]$ ls ch4 ch5 lab1 lab2 lab3 lab4 lab5 lab6 lab7 lab8 lab9 subdir [m112013@tan ~]$ cd lab9 [m112013@tan lab9]$ ls test.c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成熟,采用分层结构和分块开发方式,灵活、稳定、实用,设备管理系统架构能满足企业客户设备管理需求以及需求变化,易于设备管理系统功能调试与升级,是真正随需而变的架构模式。设备管理系统整体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实现得益于先进的三维技术架构模式,将设备管理系统架构内容划分为即专业设备管理、设备知识管理和业务管理。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 1.专业设备管理主要包含对各种动态、静态的设备、仪表、动力设备、能源、信息设备、办公设备、车辆等的管理。 2.设备知识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知识管理、统计报表以及设备运行绩效管理等内容。 3.业务管理包括对设备的日常管理、前期管理、计划管理、运行管理、故障管理、检修管理、条件管理、巡检点管理等等。 从技术层面上来分析设备管理系统构架,主要有六层结构,包括访问层,表现层,业务层,服务层,系统层和数据中心。 访问层:提供用户访问系统的接口和方式,B/S构架的设备管理系统

可以通过HTTP协议进行访问;C/S构架的设备管理系统由服务器承载相应的各种服务,不同的客户通过服务器使用、共享服务,以及用户的信息交互。表现层:表现层主要定义系统的具体展现方式,以实现系统的数据采集、录入、计划、运行、故障管理、检修等设备管理操作。为了使系统更加灵活,方便客户操作,乾元坤和在表现层定义了用户界面、界面处理两类组件,分别应用于输入、输出及验证各种设备信息数据,协调界面与商业逻辑。 表现层:即设备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层,提供和用户交互,将用户的行为输入转化为系统操作,进入后台逻辑。即当设备管理系统的用户在进行设备管理工作时,系统会进行一定的数据采集,分析并存储,实现基础数据的采集。 业务层:即设备管理系统的业务管理功能层,也是系统的业务逻辑层和主体应用层,定义了包括具体的系统操作逻辑、操作流程等。主要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采购管理、设备计划管理、设备发放调拨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设备使用运行监控管理、设备清理维护、设备维修管理、报废等功能。系统业务层的职责就在于按照实际需求和流程,实现一系列的完整的设备管理。 服务层:主要负责定义和执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服务管理标准,实现对权限、搜索、分析、业务流转等功能深度挖掘。

实验室设备档案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按每台套仪器设备进行建档,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仪器设备履历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或规格、制造商、出厂编号、仪器设备唯一性识别号、购置日期、验收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用途、主要技术指标等; ②仪器购置申请、说明书原件、产品合格证、保修单; ③验收记录; ④检定/校验记录及检定证书; ⑤校验规程(必要时); ⑥保养维护和运行检查计划; ⑦定期归档的使用记录; ⑧保养维护记录; ⑨运行检查记录; ⑩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历史记录。 仪器设备标识与随机资料 ①编号标识 所有仪器设备均应进行标识,且每台仪器设备的标识必须是唯一性。 ②状态标识 根据检定/校准、比对或验证结果对仪器设备粘贴可用性识别标识。可用性识别标识分为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 a)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合格证 ●计量检定结论为合格者;

●经符合程序的校准,其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 ●上述条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实现,经过比对验证证明其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不需检定的,经检查合格的辅助设备。 b)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准用证 ●多功能检测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检定/校验合格; ●经检测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 ●计量器具获准降级使用。 c)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仪器设备,使用停用证 ●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限; ●已损坏或功能不正常; ●计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 仪器设备状态标识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编号; ●证书批准日期; ●有效期; ●对仪器状态进行技术确认的机构名称; ●负责对仪器设备受控状态进行确认的检查人员姓名; ●对准用证应有准予使用的范围、等级或功能; ●对停用证应有开始停用日期和停用状态正式确认日期; ●随机资料 随机资料包括操作规程、仪器说明书复印件、在用的使用记录等。 仪器设备异常情况控制

操作系统实验六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课程报告 实验六设备管理 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

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1、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该程序中包括: 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 实验报告内容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独占设备的分配,系统设置数据表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实验中只要设计合理即可。这里仅仅是一种方案,采用设备类表和设备表。 (1)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设置“设备分配表”,用来记录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独占设备类型、台数以及分配情况。设备分配表可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如下图:(2)设备分配 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

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然后,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3)设备回收 当进程执行结束撤离时应归还所占设备,系统根据进程名查设备表,找出进程占用设备的登记栏,把标志修改为“未分配”,清除进程名。同时把回收的设备台数加到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中。 2、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 设备分配: 设备回收: 3、程序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alse 0 #define true 1

武汉设备管理系统功能的介绍_武汉大学设备管理系统_设备管理系统_设备管理系统的介绍_郑州云光软件开发有限

干货来袭|设备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众所周知,近些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大小企业越来越重视一些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这也因为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完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资本积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也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一轮的要求,因此国家政策上也提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口号,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挑战; 的武大樱花、东湖荷花等四季花海都美的让人心神向往。在这座城市中工作、生活,难以避免会单调乏味,两点一线。因此很多人开始关注设备管理系统,所以在这里的热度也迟迟不退。 形形色色的设备管理系统相关信息,难免让大家眼花缭乱,但是没关系,经过小编的整理,希望大家能够对其认识更深一步! 1. 软件概述 云光资产设备管理系统,简写为 YG-EAM N9(以下简称“N9”),是云光公司为适应现代设备管理而开发的企业级 EAM 软件。N9 平台采用面向服务(SOA)设计,B/S 架构,模块化开发,支持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多系统集成

与数据采集。N9 提供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不同投资预期、不同应用规模的一揽子整体方案,分为企业版N9E,标准版N9S,普及版N9P。 N9E企业版是N9系列软件的完全版本,具有N9的所有功能。N9是SS-EAM 全新设计的高端产品。集上千家EAM案例用户之核心需求,优化了管理流程,业务功能完善,用户实施方便灵活,支持多系统集成与数据采集,是大中型企业首选版本。业务功能涵盖了项目与前期管理、资产台帐管理、点检与维护管理、故障与维修管理、物资备件管理、运行与能源管理、合同管理、分析报表、数据采集等。 N9采用面向服务框架设计(SOA),系统在易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可实施性方面相对EAM7有了大幅提高。系统支持跨平台、跨数据库部署。 2. 功能模块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完版)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1) 1.1系统开发背景及意义 (1) 1.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1) 1.1.2 系统开发的意义 (1) 1.2开发策略 (2) 1.3可行性研究 (2) 1.3.1技术可行性 (2) 1.3.2经济可行性 (2) 1.3.3操作可行性 (3) 1.3.4社会因素可行性 (3) 1.3.5可行性研究结论 (3) 第二章系统分析 (4) 2.1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4) 2.2问题分析与解决 (4) 2.3功能分析 (5) 2.3.1数据的输入 (5) 2.3.2数据的查询 (5) 2.3.3数据的更新 (5) 2.3.4数据的管理 (5) 2.3.5系统安全性 (5) 2.4系统调查 (5) 2.4.1 系统流程 (5) 2.5功能模块概述 (7) 2.5.1 设备基本信息管理 (7) 2.5.2 系统管理 (8) 2.6数据字典 (9)

第三章系统设计 (16) 3.1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16) 3.2系统功能结构图 (16) 3.3代码设计 (17) 3.4系统概念设计 (17) 3.4.1 实体描述 (17) 3.4.2系统E-R图 (18) 3.5关系模式 (18) 3.6输出输入设计 (19) 3.6.1输出设计 (19) 3.6.2输入设计 (19) 个人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系统开发背景及意义 1.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系统在正常运行中总是面对大量的使用者,仪器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用仪器。人工管理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容易导致各种错误的发生。为了方便实验室管理,得开发一个更好更高效的软件来管理。实验室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实验室管理而设计的,它也是现在各个部门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室是所有高校、研究机构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成单位。特别是高校,实验室的设备管理需要一套稳定、高效的管理办法。就我校情况看来,目前我校的实验室设备管理还处于较原始的手工阶段,缺少一套实用可靠的管理系统软件。随着电气化教学和无纸化办公的一步步完善,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我校的实验室设备势在必行。因此,本项目拟开发一个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本系统将建立一个实验室设备管理平台,记录实验室所有的实验设备,并及时反应设备的运转状况,使用情况,以供本科生和研究生及其他试验人员合理的安排实验,达到工作效率的最优。 1.1.2 系统开发的意义 因为现在各个高校内教学设备众多但自动管理水平相比过低,很多高校管理设备都采用在设备购进以后将设备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登记存档。存档以后档案基本就没人记录与维护,至于以后设备的变迁或损坏都不会记录在设备档案中,即不能体现设备的即时状态。而有些即使有设备管理系统的单位,就算是能把设备的即时信息体现在设备档案上,但设备的缺陷处理及设备缺陷等功能没有实施,设备检修的备品备件情况和检修成本核算没有实现,整个学校教学设备管理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将管理任务分成小块,落实到个人并能随时查询设备当前情况和历史情况,对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有直接作用,使管理人员从手工计算、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

实验六设备管理

.. 操作系统实验 实验六设备管理 学号1115102002 姓名蔡凤武 班级电子A班 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

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该程序中包括: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 实验报告内容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2、程序流程图。 3、程序及注释。 4、运行结果以及结论。 独占设备的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 设备分配: 1)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 2) 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 3)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

4)然后,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设备回收: 作业运行完成,释放设备时,系统首先要查看设备表,比较每一项,找到占用作业名与运行完作业的作业名相同的栏目,将这一栏的“已/未分配”设置为“未分配”,然后将设备表中对应设备类的可使用数量增加1. 初始化设备类表 流程图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alse 0 #define true 1 #define n 4 #define m 10 struct { char type[10]; /*设备类名*/ int count; /*拥有设备台数*/ int remain; /*现存的可用设备台数*/ int address; /*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起始地址*/ }equiptype[n]; /*设备类表定义,假定系统有n个设备类型*/ struct { int number; /*设备绝对号*/ int status; /*设备好坏状态*/ int remain; /*设备是否已分配*/ char jobname[4];/*占有设备的作业名*/ int lnumber; /*设备相对号*/ }equipment[m]; /*设备表定义,假定系统有m个设备*/ //allocate(J,type,mm) //char *J,*type;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成熟,采用分层结构和分块开发方式,灵活、稳定、实用,设备管理系统架构能满足企业客户设备管理需求以及需求变化,易于设备管理系统功能调试与升级,是真正随需而变的架构模式。设备管理系统整体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实现得益于先进的三维技术架构模式,将设备管理系统架构内容划分为即专业设备管理、设备知识管理和业务管理。 设备管理系统架构: 1.专业设备管理主要包含对各种动态、静态的设备、仪表、动力设备、能源、信息设备、办公设备、车辆等的管理。 2.设备知识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知识管理、统计报表以及设备运行绩效管理等内容。 3.业务管理包括对设备的日常管理、前期管理、计划管理、运行管理、故障管理、检修管理、条件管理、巡检点管理等等。 从技术层面上来分析设备管理系统构架,主要有六层结构,包括访问层,表现层,业务层,服务层,系统层和数据中心。 访问层:提供用户访问系统的接口和方式,B/S构架的设备管理系统可以通过HTTP协议进行访问;C/S构架的设备管理系统由服务器承载相应的各种服务,不同的客户通过服务器使用、共享服务,以及用户的信息交互。表现层:表现层主要定义系统的具体展现方式,以实现系统的数据采集、录入、计划、运行、故障管理、检修等设备管理操作。为了使系统更加灵活,方便客户操作,乾元坤和在表现层定义了用户界面、界面

处理两类组件,分别应用于输入、输出及验证各种设备信息数据,协调界面与商业逻辑。 表现层:即设备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层,提供和用户交互,将用户的行为输入转化为系统操作,进入后台逻辑。即当设备管理系统的用户在进行设备管理工作时,系统会进行一定的数据采集,分析并存储,实现基础数据的采集。 业务层:即设备管理系统的业务管理功能层,也是系统的业务逻辑层和主体应用层,定义了包括具体的系统操作逻辑、操作流程等。主要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采购管理、设备计划管理、设备发放调拨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设备使用运行监控管理、设备清理维护、设备维修管理、报废等功能。系统业务层的职责就在于按照实际需求和流程,实现一系列的完整的设备管理。 服务层:主要负责定义和执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服务管理标准,实现对权限、搜索、分析、业务流转等功能深度挖掘。 系统层:基于J2EE技术设计设备管理软件运行的服务环境。 数据中心:对各种设备数据按照类型、环节、先后进行封装,通过各种封装技术和标准的数据传输接口,方便地实现对各种数据来源的插入、删除、修改、查找等操作。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0目的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为做好本公司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2.0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 3.0 职责 3.1实验室仪器设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技术部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须指定专人管理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3.2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维护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要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做好日常管理,使仪器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保证科研工作的需要。 4.0 具体内容 4.1总则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实行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避免浪费,挖掘现有仪器设备的潜力,重视功能开发工作,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 4.2设备的划分标准 4.2.1能独立使用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形态、单价在500元以上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800元以上的专用仪器设备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4.2.2单价在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200元以上800元以下的专有仪器设备列入地低值仪器设备管理范围。 4.2.3专用设备是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于的设备,包括各种各样仪器和机械设备等。 4.2.4调拨、捐赠的仪器设备,符合上述规定的亦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4.2.5自制设备属固定资产的,应按需要的材料、配件成本和加工费计价,经技术部验收合格,按固定资产管理。 4.3仪器设备的计划审批程序 4.3.1经费预算,技术部在年度末根据科研、生产等实际需要,提前做出下一年度所需经费预算,报采购部汇总后统一向财务部递交仪器设备经费预算,最后由公司根据财力情况确定设备经费预算后,技术部开始编制下一年度设备计划。 4.3.2仪器设备计划,设备预算计划经技术部审核通过并签字盖章后上交采购部,经总经理审核通过后,由采购部进行采购。 4.3.3实验室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在购置前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实验室提出的申请计划中必须包括购置理由、效益预测、选型论证、公司内相同仪器设备台套数、安装和使用条件等。 4.3.4仪器设备进入采购环节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经过公司采购批准立项。 (2)设备经费、安装配套经费已全部落实。 (3)设备负责人明确。 (4)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必须做出可行性论证结论,填写统一规定的文件、表格,并经领导批准。 (5)自制设备,订购非标准设备,必须具备经过讨论且领导批准的正规的设计图纸和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 4.3.5 编制原则,设备计划的编制必须以科研和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基础认真进行。使用部门要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提高投资效益。在申报计划时要做到三不:即公司现有的设备能基本满足需要的不重复购置;公司能自己制造的不外订;国内设备满足需要的不引进国外设备的原则。 4.4仪器设备的购置和验收 4.4.1公司采购部统一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采购要严格执行技术部送达的计划。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计划,必须征得技术部的同意,不得随意更改购置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