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量子力学名词解释

量子力学名词解释

量子力学名词解释
量子力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波粒二象性 :

一切微观粒子均具有波粒二象性(2分),满足νh E

=(1分),λh P =(1分),其中E 为能量,ν为频率,P 为动量,λ为波长(1分)。

2、测不准原理 :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决定了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能同时准确测量(2分),其可表达为:2/P x x η≥??,2/P y y η≥??,2/P z z η≥??(2分),式中η(或h )是决定何时使用量子力学处理问题的判据(1分)。

3、定态波函数 :

在量子力学中,一类基本的问题是哈密顿算符不是时间的函数(2分),此时,波函数)t ,r (ρψ可写成r ρ

函数和t 函数的乘积,称为定态波函数(3分)。

4、算符

使问题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手段称为操作符或算符(2分),操作符可为走步、过程、规则、数学算子、运算符号或逻辑符号等(1分),简言之,算符是各种数学运算的集合(2分)。

5、隧道效应

在势垒一边平动的粒子,当动能小于势垒高度时,按经典力学,粒子是不可能穿过势垒的。对于微观粒子,量子力学却证明它仍有一定的概率穿过势垒(3分),实际也正是如此(1分),这种现象称为隧道效应(1分)。

6、宇称

宇称是描述粒子在空间反演下变换性质的相乘性量子数,它只有两个值 +1和-1 (1分)。如果描述某一粒子的波函数在空间反演变换(r→-r)下改变符号,该粒子具有奇宇称(P =-1 )(1分),如果波函数在空间反演下保持不变,该粒子具有偶宇称(P =+1) (1分),简言之,波函数的奇偶性即宇称(2分)。

7、Pauli 不相容原理

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费米子)所遵从的一条原理,简称泡利原理(1分)。它可表述为全同费米子体系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同时处于相同的单粒子态(1分)。泡利原理又可表述为原子内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4个量子数n 、l 、ml 、ms ,该原理指出在原子中不能容纳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即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伸展方向和自旋方向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3分)。

8、全同性原理:

全同粒子的不可区分性(1分)使得其组成的体系中,两全同粒子相互代换不引起物理状态的改变(4分)。

9、输运过程:

扩散(1分)、热传导(1分)、导电(1分)、粘滞现象(1分)(系统内有宏观相对运动,动量从高速区域向低速区域的传递过程)统称为输运过程,这是一个不可逆过程(1分)

10、选择定则:

偶极跃迁中角量子数与磁量子数(1分)需满足的选择定则为1±=?l

(2分),1 ,0±=?m (2分) 11、微扰理论

在量子力学中求近似解(1分)的一种方法,核心是先求解薛定谔方程(2分),再引入微小附加项来修正(2分)

12、能量均分定理

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1分)的经典系统(1分),粒子能量中每一个平方项的平均值(1分)等于

kT 21(2分) 13、费米子 由自旋量子数为2

1奇数倍(2分)的粒子组成的全同粒子体系的波函数是反对称(2分)的,它们服从费米-迪拉克分布(1分),称为费米子,如电子,质子和中子等

14、Hellmann - Feynman 定理

关于量子力学体系能量本征值问题,有不少定理,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要数 Hellmann - Feynman 定理(简称 H-F 定理)该定理的内容涉及能量本征值及各种力学量平均值随参数变化的规律(2)。设体系的 Hamilton 量 H 中含有某参量 λ,En

是 H 的本征值,ψn 是归一的束缚态本征函数(n 为一组量子数),则n n n H E ψλ??ψ=λ???(2), H - F 定理很有实用价值, H 中的 μ, η 等都可以选为参数λ(1)。

15、量子力学基本假定IV

任何力学量算符 F 的本征函数φn(x)组成正交归一完备系(2),在任意已归一态ψ(x)中测量力学量 F 得到本征值λn 的几率等于ψ(x)按φn(x)展开式:)()(x c x n n n

φψ∑=中对应本征函数φn(x)前的系数 cn 的绝对值平方(2)。根据

基本假定IV ,力学量算符 F 的本征函数组成完备系(1)。

16、量子力学基本假定III

(I)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用线性厄密算符表示(2)。(II) 测量力学量F 时所有可能出现的值,都对应于线性厄密算符 F 的本征值 Fn (即测量值是本征值之一),该本征值由力学量算符 F 的本征方程给出(1)。量子力学基本假定III 告诉人

们,在任意态ψ(r)中测量任一力学量 F ,所得的结果只能是算符 F 的本征方程n n n

F φλφ=?解得的本征值λn 之一(1)

。 17、态叠加原理 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会产生衍射图样(1)。而干涉和衍射的本质在于波的叠加性,即可相加性,两个相加波的干涉的结果产生衍射(1)。 因此,同光学中波的叠加原理一样,量子力学中也存在波叠加原理(1)。因为量子力学中的波,即波函数决定体系的状态,称波函数为状态波函数,所以量子力学的波叠加原理称为态叠加原理(2)。

18、Dirac 符号

量子描述除了使用具体表象外,也可以不取定表象,正如几何学和经典力学中也可用矢量形式 A 来表示一个矢量, 而不用具体坐标系中的分量(Ax, Ay, Az)表示一样(1分)。 量子力学可以不涉及具体表象来讨论粒子的状态和运动规律(2分)。这种抽象的描述方法是由 Dirac 首先引用的, 所以该方法所使用的符号称为Dirac 符号(2分)。

19、塞曼效应

氢原子和类氢原子在外磁场中,其光谱线发生分裂的现象。 该现象在1896年被Zeeman 首先观察到(2分)。它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种情形,在强磁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为简单塞曼效应。当外磁场较弱,轨道-自旋相互作 用不能忽

略时,将产生复杂塞曼效应(3分)。

20、表象

体系的状态都用坐标(x,y,z)的函数表示,也就是说描写状态的波函数是坐标的函数。力学量则用作用于坐标函数的算符表示。但是这种描述方式在量子力学中并不是唯一的,这正如几何学中选用坐标系不是唯一的一样。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球坐标系、柱坐标系等,但它们对空间的描写是完全是等价的。波函数也可以选用其它变量的函数,力学量则相应的表示为作用于这种函数上的算符。量子力学中态和力学量的具体表示方式称为表象,各种表象之间可以互相转化(6分)。

21、全同粒子

质量、电荷、自旋等固有性质完全相同的微观粒子。全同粒子不可区分,全同粒子所组成的体系中,二全同粒子互相代换不引起体系物理状态的改变。描写全同粒子体系状态的波函数只能是对称的(玻色子)或反对称的(费米子),其对称性不随时间改变。如果体系在某一时刻处于对称(或反对称)态上,则它将永远处于对称(或反对称)态上。

岩体力学名词解释

岩石力学定义: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的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探讨岩石对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 应力:应力指物体在所受面力作用下内部产生的内力的集度。正应力: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剪应力:应力在其作用截面 的切线方向的分量。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内力:物体本身不同 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正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一致 为正,反之为负。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负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 反之为负。主平面: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强度(峰值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岩石发生破坏时单位面积 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残余强度:岩石完全破坏后所能承受的一个较小的应力值。 应变软化:指岩石达到峰值强度以后继续变形,其强度随变形量增加而降低/减少的特性。 塑性变形:岩石失去承载能力以前所承受的永久的变形。 屈服:有些材料在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之后,常在应力不变或应力增加很小的情况下继续产生变形,

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屈服点:岩石从弹性转变为塑性的转折点有效应力:一般意义,是指对多孔渗水材料总的力学特征起主导作用的应力。有效应力是外加或总应力和孔隙 压力的函数。切线杨氏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上某一确定点的斜率,一般取50%峰值强度点的斜率。平均杨氏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上近似直线部分的斜率平均值割线杨氏模量:坐标原点与某一定点连线的斜率 扩容:岩石在塑性阶段的体积膨胀称为扩容现象,它主要由于变形引起裂隙发展和张开而造成的岩石: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由各种岩矿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通过结晶联结成或借助于胶结物粘结组合而成。 岩体:是指天然埋藏条件下大范围分布的,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的地质体。岩石结构面的产状:即结构面在空间的产生状态和方位,用结构面上倾斜度最大的倾斜线与水平面成的夹角,以及对应倾向线的方位 (从真北方向顺时针测得)来描述结构面的间距:一组结构面在法线方向上两相邻面的距离。结构面的线密度Kd:指结构面法线方向单位长度上交 切结构面的条数(条/m)。 结构面的连通性/persistence:(P80)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迹长和各面连续性系数表示。 结构面的粗糙度:粗糙度是表示结构面相对于平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满分突破专题二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课时过关练习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一、选择题 (2016·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解析: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各不相同,即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是难以通过空间规划限制的。 答案:A 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解析:各城市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分工明确,必然会促进同类产业活动在同一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获取规模效益。 答案:B 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解析: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D (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解析: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但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对劳动力需求减少,A项正确;食品价格大增、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都不是影响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B、C、D项错误。 答案:A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与上海市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目前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①④说法错误;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因此②③说法正确。故选C项。

人文社会科学形考册答案

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 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 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3)定性研究与定量

翻译硕士名词解释词条

绝对翻译a b s o l u t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摘要翻译abstract translation 滥译abusive translation 可接受性acceptibility 准确accuracy 译者行动translatorial action 充分性adequacy 改编adaptation 调整adjustment 美学诗体翻译aesthetic-poetic translation 经纪人agent 类同形式analogical form 分析analysis 感染型文本applied focused-texts 应用翻译研究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古词废词archaism 元译素architranseme

关于范围的翻译理论area-restricted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听觉媒介型文本audio-medial texts 委托commission 自动翻译automatic translation 自立幅度autonomy spectrum 自译autotranslation 逆转换back-transformation 关于范围的翻译理论back-translation 双边传译bilateral interpreting 双语语料库bilingual corporal 双文本bi-text 空位blank spaces 无韵体翻译blank verse translation 借用borrowing 仿造calque 机助翻译MAT 范畴转换category shift

岩体力学名词解释

1.岩体力学:是力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立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2.天然应力:人类工程活动之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 3.研究方法:工程地质研究法,实验法,数学力学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4.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5.岩体: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岩石单元体和结构面网络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6.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7.结构面: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或带 8.造岩矿物:含氧岩,氧化物,氢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自然元素 9.粒间连接分类:结晶连接,胶结连接 10.风化程度指标:定性指标主要有颜色,矿物腐化程度。定量指标主要有风化孔隙率指标和波速指标 11.结构面成因分类:1地质成因类型原生结构面(沉积结构面,岩浆结构面,变质结构面)2力学成因:性结构面,剪性结构面12.机构面的影响因素:产状,连续性,密度,开度,形态,填充

胶结特征(贴硅胶结的强度最高),结构面的组合关系 13.岩石软化性:是指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 14.岩体成因分类:岩浆岩体,沉积岩体(他生沉积岩,自生沉积岩),变质岩体 15.岩体工程分类:岩体质量分级,洞室围岩分类,岩体地质力学分类(RMR分类),巴顿岩石质量分类(Q分类) 16.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的密度(颗粒密度,岩块密度),岩石的空隙性 17.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吸水性,岩石的软化性,岩石的抗冻性,岩石的透水性 18.岩石的吸水率:是指岩石在常温压下自由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干密度之比。岩石的饱和吸水率是指岩试件在高压或者真空的条件下吸收水的质量与岩式样干质量之比。饱水系数:岩石的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之比 19.饱和吸水率:岩石试件在高压或真空条件下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干质量之比 20.质量损失率:是指冻容前后干质量之差与实验前干质量之比——百分数表示 21.剪切强度: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岩块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 22.剪切(法向)刚度:是反应结构面剪切(法向)变形性质的重要参数

2016年高考全国1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翻译术语

Lecture 2 Basic Concepts in Translatology 翻译学基本用语: 源语/译出语source language(SL), original language 译语/译入语target language(TL), receptor language, receiving language 原作者SL author, original author 译者(笔译者)translator 译者(口译者)interpreter 读者/接受者reader, receptor, audience 文本text 原文/原著source text (ST), SL text, original text, original version/original work 译文target text, translation, target version, rendering, rendition 译本/译著translated text/translational work 源语读者source-language reader/SL reader 源语文化source-language culture/source culture 译语读者target-language reader/TL reader/receiving audience 译语文化target-language culture/target culture/receiving

culture 语境context 笔译written translation 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oral translation/interpreting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交替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翻译原则translation principle 标准translation criterion (复数形式为criteria) 翻译过程translation process 翻译程序/步骤translation procedures 反应/读者反应response/reader’s response 对应(部分对应/完全对应)(partial /full )correspondence 等值/对等equivalence 对等物(词语)equivalent 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等效equivalent effect 充分性adequacy 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acceptable, unacceptable, unacceptability) 可读性readability(readable)

岩石力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更新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5分) 1.结构: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和联结方式所决定的结构特征。 2.构造:各种不同结构的矿物集合体的各种分布和排列方式。 3.岩石颗粒间的联结分为结晶联结和胶结联结两类。 4.质量密度(ρ)和重力密度(γ): 单位体积的岩石的质量称为岩石的质量密度。单位体积的岩石的重力称为岩石的重力密度(重度)。所谓单位体积就是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体积。 γ= W/V γ=ρg(kN /m3) 5.岩石的相对密度:岩石的干重量除以岩石的实体积(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与1个大气压下4度纯水的重度之比值。 Gs ——岩石的相对密度; Ws ——干燥岩石的重量(kN); Vs ——岩石固体体积(m3); —4度时水的重度(10kN/m3)。 6.孔隙率:岩石试件内孔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比。 7.孔隙比:岩石试件内孔隙的体积与岩石试件内固体矿物颗粒的体积之比。 8.含水率: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重量ωW 与岩石烘干重量Ws 之比。 9.渗透性:在水压力作用下,岩石的孔隙和裂隙透过水的能力。 w s s s V W G γ=w γ%100?=V V n V n n V V V V V e V V s V -=-==1%100?=s W W ωωw s d G n γγ-=1

10.膨胀性: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11.崩解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粘结性并变为完全丧失强度的松散物质的性质。 12.软弱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特性。 13.抗冻性: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 14.岩石的强度:岩石抵抗破坏的能力。岩石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时所承受的最大荷载应力就是岩石的强度。 15.岩石的单轴抗压(拉)强度:岩石在单轴压缩(拉伸)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拉)应力。 16.岩石的抗剪强度: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17.岩石的扩容: 岩石受外力作用后,发生非弹性的体积膨胀。 18.残余强度: 岩石完全破坏后所能承受的一个较小的应力值。 19.长期强度: 长期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强度。 20.岩石的流变性:岩石应力应变关系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21.蠕变:当应力保持恒定时,应变随时间增长而增大的现象。 22.松弛: 当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 23.弹性后效: 当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24.卸荷裂隙:岩体表面某一部分被剥蚀掉,引起重力和构造应力的释放或调整,使得岩体向自由空间膨胀而产生的平行于地表面的张裂隙。 25.RQD: 岩石质量指标,是指钻探时岩芯的复原率,或称岩芯采取率。 %10010(?>=(岩芯进尺总长度) 的岩芯断块累计长度)L cm Lp RQD 2 )(rp mp v V V K =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练习与思考 1、岩体力学包括哪三种分类,各有何侧重? 2、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能举出几个岩体变形破坏的事例? 3、岩体力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有什么区别? 4、你对岩体力学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了解? 练习与思考 1、在勘探巷道岩壁上进行结构面测线详测如图所示,量得两组结构面沿测线的间距分别为0.45m和0.8m,且A组结构面 的倾角为55°,B组倾角为20°。 1)计算每组结构面的真间距及 两组结构面沿测线的混合间距及线密度(Kd); 2)估算岩体沿详测线方向的RQD值。 2、何谓岩石的微结构面,主要指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自然界中的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可以分为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4、主要从哪些方面来研究结构面的地质特征? 5、构成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6、区别岩体、岩石、岩块与结构体等概念的区别。 练习与思考 1、表示岩石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及其表示方式是什么?

2、为什么岩石的空隙性与吸水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关系如何? 3、你对岩石的软化性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4、区别吸水率、含水率概念的区别。 练习与思考 1、与材料力学中所学材料相比,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如图,岩块试件受双向应力状态,其应力分量:σ x =12Mpa,σ y =20MPa,τxy=MPa。 1)绘出代表应力状态的摩尔应力圆,并根据图形确定其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σ 1 与X轴的夹角); 2)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求图中斜面上的正应力σ n 和剪应力τ n ,并进行对比。 3、假定岩石中一点的应力为:σ 1=61.2Mpa,σ 3 = -11.4MPa,室内实验测得的岩石单轴抗拉强度 剪切强度参数C=30MPa,tgΦ=1.54,试用格里菲斯判据和库仑-纳维尔判据分别判断该岩块是否破坏,并讨论结果。 4、分析岩块的单轴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小得多的原因。 5、劈裂实验中,岩样承受的是压力,为什么会在破坏面上出现拉应力? 6、什么是全应力-应变曲线,为什么在普通材料试验机上得不到全应力-应变曲线? 7、比较各强度判据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条件。 练习与思考 1、比较岩块与结构面的压缩变形特征的不同,分析其原因。 2、不同类型的结构面其抗剪强度不同,请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结构面的剪切变形、法向变形与结构面的哪些因素有关?

2016年高考试题(地理)新课标Ⅰ卷_解析版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地理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外,20世纪80年代初,省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瓷生产基地。2003年,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围,瓷产业向等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相比,20世纪80年代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吸引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1.D 2.A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省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瓷生产基地。”注意不要错选“市场广阔”,虽然材料中提到“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瓷生产基地”,但是材料中是“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瓷生产基地”,这是瓷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获得了广阔的市场,不是瓷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明显,国家政策倾斜使得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瓷生产线。瓷业发展的原材料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也不高。 2.材料“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围,瓷产业向等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瓷产业向外转移;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 考点: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 【名师点睛】该题组文字材料字数不多,但隐含的信息量大,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与问题相关的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分析。第1题最容易错选A了,20世纪80年代初,省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瓷生产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1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 1

翻译硕士名词解释词条

绝对翻译absolute translation 摘要翻译abstract translation 滥译abusive translation 可接受性acceptibility 准确accuracy 译者行动translatorial action 充分性adequacy 改编adaptation 调整adjustment 美学诗体翻译aesthetic-poetic translation 经纪人agent 类同形式analogical form 分析analysis 感染型文本applied focused-texts 应用翻译研究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古词废词archaism 元译素architranseme 关于范围的翻译理论area-restricted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听觉媒介型文本audio-medial texts 委托commission 自动翻译automatic translation 自立幅度autonomy spectrum

自译autotranslation 逆转换back-transformation 关于范围的翻译理论back-translation 双边传译bilateral interpreting 双语语料库bilingual corporal 双文本bi-text 空位blank spaces 无韵体翻译blank verse translation 借用borrowing 仿造calque 机助翻译MAT 范畴转换category shift 词类转换class shift 贴近翻译close translation 连贯coherence 委托commission 传意负荷communication load 传意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社群传译community interpreting 对换commutation 可比语料库comparable corpora 补偿compensation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 1.1简述岩石与岩体的区别与联系。 答: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力学性质可在实验室测得;岩体是指由背诸如节理、裂隙、层理和断层等地质结构面切割的岩块组成的集合体,力学性质一般在野外现场进行测定,因此更接近岩体的实际情况,反映岩体的实际强度。 1.2岩体的力学特征是什么? 答:(1)不连续性:岩体受结构面的隔断,多为不连续介质,但岩块本身可作为连续介质看待; (2)各向异性:结构面有优先排列位向的趋势,随着受力岩体的结构趋向不同力学性质也各异; (3)不均匀性:结构面的方向、分布、密度及岩块的大小、形状和镶嵌状况等在各部位都很不一致,造成岩体的不均匀性; (4)岩块单元的可移动性:岩体的变形破坏往往取决于组成岩体的岩石块单元体的移动,这与岩石块本身的变形破坏共同组成岩体的变形破坏; (5)力学性质受赋存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岩体赋存有不同于自重应力场的地应力场、水、气、温度以及地质历史遗留的形迹等。 1.3岩石可分为哪三大类?它们各自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强度高、均匀性好; (2)沉积岩:由母岩在地表经风化剥蚀后产生,后经搬运、沉积和结硬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强度不稳定,且具有各向异性; (3)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在地壳中受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发生变质而形成的岩石。力学性质与变质作用的程度、性质以及原岩性质有关。 1.4简述岩体力学的研究任务与研究内容。 研究任务:①建模与参数辨别;②确定试验方法、仪器与信息处理;③现场测试;④实际应用; 研究内容:①岩石与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岩石的物理、水理性质,岩块在不同应力状态作用下的变形和强度特征,结构面的变性特征和强度参数的确定等);②岩石和岩体的本构关系(岩块的本构关系,岩体结构面分类和典型结构面本构关系,岩体的本构关系);③工程岩体的应力、变形和强度理论(岩体初始应力测量及分布规律,岩体中应力、应变和位移计算,岩体破坏机理、强度理论和工程稳定性维护与评价):④岩石(岩块)室内

河南省许昌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A卷

河南省许昌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44分) 1. (2分)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因为() ①城市化进程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城市有优美的环境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分) (2016高一下·大同期中) 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下图是1999~2008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 因是() A . 出生率高 B . 死亡率低 C . 人口迁移 D . 经济发达 3. (4分) (2017高三上·兴化月考)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下图),该图揭示中国

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 .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B . 东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 .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D . 东北升高,东部升幅大 (2)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 .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 .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C . 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 .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4. (6分) (2017高一下·武城期中) 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读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

翻译学术语词汇解释

A An abridged translation节译本 Absorb what is good and reject what is bad; absorb the essence and reject the dross; select the refined and discard the crude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Abstract thinking ( thought ) 抽象思维 Academic community 学术界 An academic thesis 学术论文 Accommodate something to circumstances; accommodation 变通 Be well cultured in literature 有文学修养 Artistically accomplished 有艺术修养 A man of considerable culture 文化修养很高的人 Accurate comprehension 正确的理解 Accurate comprehension and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准确的理解与适切的表达 Accurateness, smoothness and promptness 准、顺、快(口译标准)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准确的再现 Achieve spiritual similarity by departing from the original form 离形得神 Acquisition (语言)习得 Adapted translation; corrected version; improved version 改译 Adequate representation适切表达 Advance from the realm of necessity to the realm of freedom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Aesthetic appreciation 审美(统觉)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苦三、岩土工程: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 勘察探1 测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指的是工程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是岩土、岩土工程问题2 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3 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地质环

境:指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紧密联系4上限为岩石圈这部分积极地与水、气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着。的岩石圈的一部分,表面,下限为人类技术。地质环境是多因子系统:大气、水、生物、岩石。: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中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5、工程地质条件: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测绘6、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包含两层意思,即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7 细程度,以及各种地质现象在工程地质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微地貌单元)8、地形地貌条件:地形起伏和地貌单元(、强烈发育:是指由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招致建筑场地极不稳定,直接威胁工9 程设施的安全。、强烈破坏: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已对工程安全构成直接威胁。10对工程设施安全是指虽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但并不十分强烈,11、一般发育: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境的干扰破坏,但并不强烈,对工程安、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地质环 12 全的影响不严重。总长度包括比较完、岩心采取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13整的岩心和破碎的碎块、碎屑和碎粉物质。 14、岩心获得率:指比较完整的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它不计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质。 15、岩石质量指标RQD:大于10cm的岩心总长度占钻探总进尺长度的比例。 16、钻探:利用专门的钻探机具钻入岩土层中,以揭露地下岩土体的岩性特征、空间分布与变化的一种勘探方法。 17、坑探:指在地表或地下所挖掘的各种类型的坑道,以揭示第四纪覆盖层分布区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并了解第四纪地层情况的一种勘探方法。 18、坑探工程展示图:沿坑探工程的壁、底面所编制的地质断面图,按一定的制图方法将三度空间的图形展开在平面上。 19、触探:利用一种特制的探头,用动力或静力将其打入或压入土层中,根据打入或压入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来测得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对地基岩土进行分层等的一种勘探方法。 20、静力触探:借助机械把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匀速压入土中,通过测定探头1 的端阻q,侧壁摩阻力f来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划分土层的一种土体勘sc测技术。 21、动力触探测试: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探头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定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的方法。 22、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简称载荷试验,在保持地基土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 23、旁压测试:是利用钻孔做的原位横向载荷试验,是工程勘察中的一种常用原位测试技术。 24、十字板剪切试验:是用插入软粘土中的十字板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测出土的抵抗力矩,然后换算成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测试方法。 25、岩土工程试验:利用各种试验或测试技术方法来测得岩、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他工程特性指标的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