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常见中医病证——肺炎喘嗽

第六章 常见中医病证——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 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扇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诊断要点】
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急、鼻扇、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或高热不退。
3.新生儿患肺炎时,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等症状为主,而无上述典型表现。
【类证鉴别】
支气管哮喘:哮喘以咳嗽、喘鸣、气喘、呼气延长为主症,常反复发作,多有过敏史,两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
【辨证论治】
(一)常证
1.风寒闭肺证
主症: 恶寒发热 ,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辨证:多见于发病的初期,由风寒之邪外袭于肺而致。多有恶寒发热,无汗之表寒证。年幼儿蜷缩母怀,年长儿可自述恶寒身痛,也常有痰涎色白清稀。 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是本证特征 。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华盖散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荆芥、防风、桔梗、白前、苏子、陈皮等。
2.风热闭肺证
主症:初起证候稍轻, 发热恶风 ,咳嗽气急,痰多,痰稠黏或黄,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重症则见 高热烦躁 ,咳嗽微喘,气急鼻扇,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辨证:可因风热犯肺而发病,也可由外感风寒之证转化而来。多见发热较重,或有其他明显的热证表现,如发热恶风、咽红口渴、舌红苔黄等。其轻症、重症又有程度上的差异,临证不可不辨。轻者发热咳嗽,气急痰多;重者高热烦躁,咳嗽剧烈,气急鼻扇等。本证重症,常很快发展为痰热闭肺证。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代表方剂: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薄荷、桑叶、桔梗、前胡等。
3.痰热闭肺证
主症: 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喘——加重!)气急鼻扇,喉间痰鸣 ,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质红,舌苔黄,脉象弦滑。
辨证:多见于肺炎喘嗽的中期,痰热俱甚。郁闭于肺,而见上述诸症。 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扇为特征 。严重者肺气闭塞,可致气滞血瘀,见口唇紫绀、胸高气急、痰壅如潮、闷乱烦躁

,证属危急,必须及时救治,否则易因邪盛正虚转为变证。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代表方剂: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前胡、生石膏、黄芩、鱼腥草、甘草、桑白皮、葶苈子、苏子等。
4.毒热闭肺证
主症: 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鼻扇,甚至喘憋,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 ,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本证邪势炽盛,毒热内闭肺气,常为痰热闭肺证发展而成。热炽肺气郁闭而见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喘憋;毒热耗灼阴津,见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毒热闭肺证病情重笃,容易发生变证,因邪热化火内陷或正虚心阳不支,迅速转为邪陷厥阴、心阳虚衰之危证。
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代表方剂: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常用药物:炙麻黄、杏仁、枳壳、黄连、黄芩、栀子、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等。
5.阴虚肺热证
主症: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 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辨证:本证多见于病程迁延,阴津耗伤,肺热减而未清者。常由痰热闭肺证未经有效治疗转化而成。 以病程较长、干咳无痰、舌红少津为主要表现。 临证需要辨明阴伤轻重,轻者咳嗽声低、干咳无痰;重者口干舌燥、干咳咯血,伴全身症状。还要辨明有无余热、余邪,有者多表现低热潮热、苔黄等。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代表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物:沙参、麦门冬、玉竹、天花粉、桑白皮、炙冬花、扁豆、甘草等。
6.肺脾气虚证
主症:低热起伏不定,面白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辨证:本证多见于肺炎恢复期,或体质素弱的病儿,病程迁延。 临证以咳嗽无力,动则汗出为主要证候。 偏肺气虚者面白少华,反复感冒;偏脾气虚者纳差便溏,神疲乏力。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代表方剂: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五味子、百部、橘红等。
(二)变证
1.心阳虚衰证
主症:骤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或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或神萎淡漠,右胁下出现痞块并渐增大,舌质略紫,苔薄白,脉细弱而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
辨证:本证常出现于婴幼儿,或素体虚弱而患肺炎喘嗽者,即邪盛正虚患儿,来势急,病情重。由

于邪毒炽盛,损伤原本不足之心阳,肺闭气郁导致血滞而络脉瘀阻。 临床以突然出现面色苍白,紫绀,四肢不温或厥冷,右胁下痞块增大,脉细弱疾数为辨证要点。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代表方剂: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附子、煅龙骨、煅牡蛎、白芍、甘草等。
2.邪陷厥阴证
主症:壮热烦躁,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双目上视,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辨证:本证由于邪热炽盛,内陷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而致。 临证以病情突然加重,见壮热、烦躁、神昏、四肢抽搐、口噤项强等心肝二经诸症为要点, 病情危重。
治法:平肝息风,清心开窍。
代表方剂: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常用药物:羚羊角粉、钩藤、茯神、白芍、生地黄、甘草、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等。
病例:
患儿,女,3岁。2009年2月28日初诊。
2天来发热恶风,咳嗽频频,今日症状加重,来诊时症见: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扇,喉间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质红,舌苔黄,脉象弦滑。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儿以发热、咳嗽喘促、气急鼻扇、痰壅为主要症状,诊断为肺炎喘嗽。患儿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扇,喉间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质红,舌苔黄,脉象弦滑,辨证为痰热闭肺证。其病因病机为:痰热俱甚,郁闭于肺。
中医病症鉴别 :支气管哮喘以咳嗽、喘鸣、气喘、呼气延长为主症,常反复发作,多有过敏史,两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而肺炎喘嗽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扇为主要症状。 诊 断: 中医疾病诊断:肺炎喘嗽。中医证候诊断:痰热闭肺证。
中医治法 :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方 剂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麻黄、杏仁、前胡、生石膏(先煎)、黄芩、鱼腥草、甘草、桑白皮、葶苈子(包煎)、苏子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