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健康教育学模板.doc

护理健康教育学模板.doc

护理健康教育学模板.doc
护理健康教育学模板.doc

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健康教育

1、定义: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

⑴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⑵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止疾病,增进健康,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⑶融合了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⑴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

①学校健康教育——指通过学校、家长及学校所属社区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向学生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②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指通过提供健康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③医院健康教育——指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医院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④社区健康教育——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

⑵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

二、健康促进(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

1、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使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2、健康促进的领域

⑴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如政策、法规、财政、税收。

⑵创造支持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

⑶加强社区行动

⑷发展个人技能

⑸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服务责任由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商业部门和政府同承担。

3、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渥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即倡导、赋权与协调。

第二章人类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

一、人类行为的基本概念

1、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美国心理学家伍得渥斯提出了著名的S-O-R行为表示式。刺激—有机体—行为反应

2、行为的构成要素:

⑴行为主体——人。

⑵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

⑶行为环境——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⑷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方法及所应用的工具。

⑸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的影响。

3、人类行为的分类:

⑴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如摄食行为、性行为、躲避行为、睡眠等。

⑵社会行为: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其造就机构来自社会环境。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确立的。

4、人类行为的特性

⑴目的性:目的性是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类行为的目的性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

⑵可塑性:通过不断地学习、环境的影响,人类的行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就是人类行为的可塑性。一般而言,年纪越小,其可塑性越大。工作者应抓紧人们社会化关键期教育。

⑶差异性:健康教育的措施必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5、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有六种,即反射、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和应激。

⑴反射:人体通过“反射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方式称反射,最基本的反射与本能行为相联系。如看到突然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的躲避行为。反射为人类的适应行为奠定了基础。

⑵自我控制:当某种行为可导致正负两方面的结果时,个体常常对自己的部分行为进行控制,以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

⑶调试: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方式和过程。调试一般发生在协调矛盾、解决冲突的过程中。

⑷顺应:指个体与群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如根据医嘱,按时服药-顺应的适应性行为)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⑸应对:指个体决定是否采取某种行为,以适应目前

或长远的需要。

⑹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

6、人类行为的发展过程

⑴被动发展阶段—在0~3岁内,此阶段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如婴儿的吸吮、抓握。啼哭等行为。

⑵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如5岁问为什么。

⑶自主发展阶段—自12~13岁起延续至成年,此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

⑷巩固发展阶段—巩固发展阶段在成年后,持续终生,此阶段的行为已基本定型,但由于环境、社会及个人状况均在不断变化,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不断的调整、完善、充实和提高。

7、影响行为的因素:人类行为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即受遗传、环境及学习因素的影响。

⑴遗传因素:基因的复杂性导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

⑵环境因素: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医疗卫生、风俗信仰、教育环境、制度与法规、经济基础、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意外事件等是人类行为发展的外在大环境

⑶学习因素:学习是行为发展的促进条件。人类一般通过3种学习方式来发展行为:①通

过无意模仿获得日常生活行为;②通过有意模仿获得自己崇拜、羡慕的行为,如演员的举止等;③通过强迫模仿获得规定行为,如队列训练

二、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行为。分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类。

1、促进健康行为:简称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⑴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

①有利性—行为有利于自身、他人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如不吸烟。

②规律性—行为规律有恒,而不是偶然行为。如定时定量进餐。

③和谐性—行为与所处环境相和谐。

④一致性—个体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一致。

⑤适宜性—行为的强度能理性控制

⑵促进健康行为的类型

①日常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

②避开有害环境行为—指避免暴露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离开污染环境、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等。

③戒除不良嗜好行为—指自觉抵制、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如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等。

④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事故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等。

⑤保健行为—指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医、遵医嘱等行为。

2、危害健康行为简称危险行为,是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⑴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

①危害性—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存或潜在的危害,如吸烟行为。

②明显和稳定性—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

③习得性—行为多为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学到、养成。

⑵危害健康行为的类型

①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②致病性行为模式—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型行为模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等。

③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

④违规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

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

⒈知信行模式(KABP或KAP)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可用下式表示:知识--→信念--→行为 "知"为知识、学习,"信"为信念、态度,"行"为行为、行动。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其中关键步骤是确定信念,改变态度。以戒烟过程为例。为改变一个人的吸烟行为,使其戒烟,首先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掌握如何戒烟的方法;从而使吸烟者形成吸烟危害健康的念,产生自觉、自愿戒烟的积极态度;最终才可能产生戒烟的行为

⒉健康信念模式(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认识⑴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及严重性①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②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⑵认识到采取某种行为或戒除某种行为的困难及益处。①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②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障碍的认识⑶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也称效能期待或自我效能。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障碍,完成这种行动,到达预期结果。健康信念模式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行为感到害怕;其次,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

第三章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

一、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

1、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2、传播的要素

⑴传播者:又称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在社会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⑵受传者:信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同样,受传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大量的受传者称为受众。

⑶信息与讯息: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讯息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完整意义的信息符号所构成的具体信息。讯息是一种信息,通过讯息,传授双方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⑷传播媒介:又称传播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

⑸传播效果:是传播对人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3、传播的分类:按照传播的规模,可分为5种类型。

⑴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是个体之间相互沟通。人际传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⑵群体传播是指组织以外的小群体(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

⑶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⑷组织传播是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现代社会中,组织传播已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即公共关系学。

⑸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4、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具有以下4个特点:

⑴传递的是健康信息

⑵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⑶传播的过程具有复合性

⑷对传播者有特殊素质要求。

二、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个体之间相互沟通。人际传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最基本传播形式。

⒈特点:⑴是全身心的传播:多感官传递接收信息

⑵以个体化信息为主:情感信息交流占重要地位。

⑶反馈及时。

⒉健康教育中常用人际传播形式(劝服是最有助于有效交流的技巧。)

⑴咨询—针对前来咨询者的健康问题,答疑解难,帮助其澄清观念,做出决策。

⑵交谈—通过与教育对象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传递健康信息和健康知识,帮助其改变相关态度。

⑶劝服—针对教育对象存在的健康问题,说服其改变不正确的健康态度、信念及行为习惯。

⑷指导—通过向健康教育对象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使其学习、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⒊人际传播的技巧

⑴谈话技巧

①内容明确:一次谈话围绕一个主题

②重点突出:重点内容应适当重复,以加强理解和记忆。

③语速适当:给对象思考、提问的机会。

④注意反馈

⑵提问技巧

①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的问题比较具体,对方用简短、确切的语言即可做出回答,适用于收集简明的事实性资料。

②开放式提问:开放性提问的问题比较笼统,旨在诱发对方说出自己的感觉、认识、态度和想法。适用于了解对方真实的情况。

③探索式提问:又称探究式提问。探索式提问的问题为探索究竟、追究原因的问题,如"为什么",以了解对方某一问题、认识或行为产生的原因。适用于对某一问题的深人了解。

④偏向式提问:又称诱导式提问。偏向式提问的问题中包含者提问者的观点,以暗示对方做出提问者想要得到的答案.适用于提示对方注意某事的场合。

⑤复合式提问:复合式提问的问题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此种提问易使回答者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回答,故应避免使用。

⑶倾听技巧①集中精力②及时反馈

⑷反馈技巧

①肯定性反馈—对对方的正确言行表示赞同和支持时,应适时插入"是的"、"很好"等肯定性语言或点头、微笑等非语言形式予以肯定,以鼓舞对方。

②否定性反馈—当发现对方不正确的言行或存在的问题时,应先肯定对方值得肯定的一面,然后以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的所在,使对方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易于接受批评和建议。

③模糊性反馈—当需要暂时回避对方某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可做出无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

⑸非语言传播技巧

①动态体语—即通过无言的动作传情达意。如以注视对方的眼神表示专心倾听;以点头的表情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和同情;以手势强调某事的重要性等。

②仪表形象—即通过适当的仪表服饰、体态、姿势,表示举止稳重,有助于对方的信任、接近。

③同类语言—即通过适度地变化语音、语调、节奏及鼻音、喉音等辅助性发音,以引起对方的注意或调节气氛

④时空语-即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时间、环境、设施和交往气氛所产生的语义来传递信息。

三、群体传播

⒈特点

⑴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

⑵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

⑶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⑷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往往是开展健康传播的切入点。

⒉小组讨论:是在一位主持人的带领下一组人围绕主题进行座谈讨论。选择适当主持人、做好准备、掌握讨论技巧、是确保讨论效果的关键。

⑴小组讨论的步骤

①明确讨论主题:讨论前先拟定提纲。提纲包括目的、问题、内容及预期目标。

②组成小组:人数一般以6~10人为宜。

③选择时间和地点:讨论时间一般掌握在1小时左右;地点舒适、方便为宜。

④排列座位:座位的排列同样是保证小组讨论成功的重要因素。圆圈式或马蹄形。

⑵主持小组讨论的技巧

①热情接待:提前到场、表示欢迎

②说好开场白: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③建立融洽的关系

④鼓励发言:给予适当肯定

⑤打破僵局

⑥控制局面:及时提醒、婉转引导

⑦结束讨论:小结、感谢。

四、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传播者、信息、媒介、受着、环境。

⒈传播者:是主体,对信息具有收集、制作、传递、处理、评价等职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树立良好的形象

⑵收集、选择对受者有价值的信息。

⑶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明、生动、易懂、适用。

⑷根据受者的特点,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

⑸及时了解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及传播效果,不断调整传播行为。

⒉信息:健康信息是指与人健康有关的信息。泛指一切有关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知识、技术、观念和行为模式。健康信息是健康传播者传递的内容,同样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健康信息应具有以下特点:

⑴符号通用、易懂——即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必须是通用的、易懂的,以避免传而不通。

⑵科学性——科学性是健康信息的生命,是取得健康传播效果的根本保证。

⑶针对性——健康信息的选择、制作、传递必须针对受者的需求和特点。

⑷指导性——健康信息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告诉受者如何运用健康知识、技能,使受者自愿采納

⒊传播途径:是指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渠道

⑴常用的健康传播途径

①口头传播——如演讲、报告、座谈、咨询等。

②文字传播——如报刊、杂志、书籍、传播

③形象传播——如图片、标本、食物、模型等。

④电子媒介传播——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幻灯、投影等。

⑵选择传播途径的原则。健康传播者应因人、因地、因时地选择传播途径,以保证传播

的效果。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①准确性原则——保证信息能准确地传递至受者。

②针对性原则——针对具体受者、具体情况,选择传播途径。

③速度快原则——力求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至受者。

④经济性原则——准确、有针对性、快速的基础上,考虑经济因素,尽量减少传播者与受者的经济负担。

⒋受者是指信息通过传播途径所到达并被接受的个人或群体,大量的受者也称为受众。健康传播的受众是社会人群,他们因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健康信息、传播途径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健康传播者在制定传播信息、选择传播途径时,应重点考虑受者的心理特点及动机。

⑴受者的心理特点:受者普遍存在着"四求"的心理。

①求真—信息真实可信。

②求新—信息新颖引人。

③求短—信息短小精悍,简单明了。

④求近—信息在生活、地域、情感、认识、知识等方面贴近受者。

⑵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①选择性接受②选择性理解③选择性记忆。

⑶受者的动机包括:消遣、填充时间、寻找情报、解决疑难满足社会、心理的需求。

⒌环境:健康传播的效果还受传播活动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⑴自然环境—如传播活动的地点、场所、距离、光线、温度、环境布置等。

⑵社会环境—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社会规范、政策法规等。

以上五种因素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传播者和受者的心理与行为,从而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

第四章健康教育的步骤

一、健康教育诊断

㈠定义:是指在面对人群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获取健康教育资源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㈡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主要从社会、流行病学、行为、环境、教育和管理与政策六个方面进行诊断。

⒈社会诊断主要目的是从分析广泛的社会问题入手,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

⑴社会环境:包括①经济指标②文化指标③卫生服务指标④社会政策⑤社区资源

⑵生活质量:测量指标包括主观和客观指标两个方面。①主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受;②客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生活环境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疾病等状况。

⒉流行病学诊断主要任务是要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⑴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

⑵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⑶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上有何特征?

⑷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区、季节、持续时间上有何规律?

⑸对那些(哪个)问题进行干预可能最敏感?预期效果和效益可能最好?

⒊行为诊断主要目的是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任务包括:

⑴区别引起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分析导致已知疾病或健康问题因素是否为行为因素;

⑵区别重要行为与相对不重要行为:原则1行为与疾病或健康问题密切相关2经常发生的行为

⑶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所谓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某行为发生定向改变的难易程度。具体标准为:高可变性行为是①正处在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②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③在其它计划中已有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④社会不赞成的行为。低可变性行为是①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②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的行为;③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行为

⒋环境诊断是为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奠定基础。

⒌教育诊断主要分析三类因素。

⑴倾向因素—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诱发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⑵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⑶强化因素—是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

⒍管理与政策诊断:核心内容是组织评估和资源评估。组织评估包括组织内分析和组织间分析两个方面;资源评估则是对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资源进行分析。组织内分析系指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部的分析,组织间分析系指主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组织外部环境,分析外环境对计划执行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健康教育计划与干预

⒈确定优先项目,应遵循重要性和有效性原则。①重要性原则——优先考虑对人群健康威胁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社区稳定影响较大的健康问题。②有效性原则——优先考虑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的健康问题。

⒉确定计划目标:目的和目标是计划存在与效果评价的依据。目的是指在执行某项计划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目的是宏观性、远期性,一般用文字表述。目标是目的的具体体现,用指标描述,具有可测量性。

⑴计划目的—是健康教育项目最终利益的阐述。

⑵计划目标—是在计划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对象、时间、内容或程度等问题。计划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①总体目标由三个"W"和两个"H"组成,Who—对象What—实现什么变化When—实现变化的期限 How much—变化的程度How to measure—测量的方法

②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可分解为各方面、各阶段、各层次的具体目标。

⒊确定干预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人群、干预策略、干预活动的内容、方法、日程及人员培训、评价计划等。

三、健康教育评价

1、定义;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表达资料的过程,它贯穿于健康教育过程的始终。旨在确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的价值,为健康教育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和以后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评价健康教育质量的重点是病人教育普及率与合格率。

2、目的①确定计划的先进性和合理性;②确定计划的执行情况③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及持续性,④总结健康教育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3、健康教育评价的种类与内容形成评价、过程评、效应评价、结局评价、总结评价

⑴形成评价是对项目计划进行的评价活动,包括评价计划设计阶段,进行目标人群选择、

策略确定、方法设计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实际的情况。

①具体内容: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教育材料发放系统,包括生产、储存、批发、零售及发放渠道;是否在最初的计划执行阶段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

②方法:有文献、档案、资料的回顾、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等。

⑵过程评价起始于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①内容针对个体的评价内容;针对组织的评价内容;针对政策和环境的评价

②方法查阅档案资料、目标人群调查、现场观察。

⑶效应评价健康教育是通过改变目标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来实现其目的。效应评价正是对目标人群因健康教育项目所导致的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评价。与健康结局相比,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本身较早发生改变,故效应评价又称近中期效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倾向因素——目标人群的卫生保健知识、健康价值观、态度、对自身易感性、疾病潜在威胁的认识等。

②促成因素——卫生服务或实行健康行为的资源的可及性。

③强化因素—目标人群采纳健康相关行为时获得的社会支持及采纳该行为前后自身的感受。

④健康相关行为——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程度及各种变化在人群中的分布。

⑷结局评价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结局评价正是着眼于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所导致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

⑸总结评价是指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应评价和结局评价的综合及对各方面资料做出总结性概括。

4、影响评价的因素:

常见的偏倚因素有以下五种:时间因素、测试或观察因素、回归因素、选择因素、失访。

⑴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如公共政策颁布、生活条件改变、自然、社会灾害。

⑵测试或观察因素

①测量者因素:暗示效应;测量者成熟性;评定错误

②测量工具因素:包括问卷、仪器、试剂。

③测量对象因素:测量对象成熟性;霍桑效应:人们在得知自己正在被研究和观察而表现出的行为异乎寻常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在健康教育项目评价中,霍桑效应也可能影响对项目效果的客观反映。

⑶回归因素: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又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

⑷选择因素

⑸失访:目标人群由于各种原因中断被干预或评价。失访超过10%可造成偏倚。

第五章医院健康教育

一、医院健康教育的概念

⒈定义: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包括医护人员、患者、社区、社会等宣传教育)

⒉意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心理治疗、消除致病因素、密切医患关系、降低医疗成本二、患者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健康相关行为、心理卫生教育。)

⒈分类及内容

⑴门诊教育是指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季节、地域,侧重于常见疾病的防治教育。主要包括:

①候诊教育—指在患者候诊期间,针对候诊知识及该科的常见性疾病的防治所进行的健康教育。

②随诊教育—指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的口头教育和指导

③咨询教育—指医护人员对门诊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④健康教育处方——指在诊疗过程中,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行为生活方式给予指导

⑵住院教育是指在住院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

①入院教育—指医护人员在患者人院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的教育。

②病房教育—指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

③出院教育—主要包括医疗效果、病情现状、继续用药、定期复查等注意事项。

*患者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门诊教育。随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病人。

⒉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程序

评估教育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评价教育效果

⑴评估教育需求评估教育需求是患者健康教育程序的第一步骤。

①评估内容

a患者对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知识水平;

b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

c患者的学习能力;

d患者的环境因素。

②评估方法:直接评估—通过与患者的接触、谈话直接获得;间接评估—通过阅读患者

的病历、分析病史及其健康影响因素获得。

⑵确定教育目标即明确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目标。

⑶制定教育计划教育计划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①教育时间—从患者进入院到离开医院期间

②教育场所—应在适宜的场所进行。

③教育内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确保其针对性。

④教育人员—医院内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

⑤教育方法及工具—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工具。

⑷实施教育计划应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①注重信息的双向传播;

②适当重复重点内容;

③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和方式;

④注重教育者的态度。

⑸评价教育效果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及时修正原有计划,改进工作。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得以体现。①评价教育需求②评价教学方法③评价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最新健康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健康教育学试题(一)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 ) ? 知识 态度 行为 价值观 .卫生宣传通常指的是卫生知识的( ) ? 单向传播 双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驾车时使用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 ? 基本健康行为 预警行为 保健行为 避开环境危害行为 .拉斯韦尔模式的 繁硎鍪牵?) ? 传者 ?信息 ?传播途径 ?受者 ?效果 传者 ?传播途径 ?信息 ?效果 ?受者 信息 ?传者 ?传播途径 ?受者 ?效果 信息 ?传者 ?传播途径 ?效果 ?受者

.高血压病患者关注电视节目中降压药的广告,属于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 ) ? 应用 记忆 理解 接受 .在传播材料预试验中,听取有关领导对该材料的修改意见属于( ) ? 可读性试验 重点人群调查 把关人调查 问卷调查 .期望寿命属于( ) ? 人群健康学指标 日常生活质量指标 临床健康学指标 社会健康学指标 .健康促进规划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 设计、管理、评价 设计、实施、评价 评估、设计、实施 评估、实施、管理 .社会诊断评估的是( ) ? 需求与健康 健康相关行为 卫生服务 社会环境 ?.实现母乳喂养的促成因素是( )

? 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亲愿意进行母乳喂养 在时间、地点上方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丈夫对妻子进行母乳喂养给予支持 ?.患者戒烟的强化因素是( ) ? 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 患者使用帮助戒烟的产品 医生指导患者如何戒烟 医生对患者戒烟表示肯定和赞许 ?.为了了解健康促进规划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进行的评价是( ) ? 形成评价 过程评价 效果评价 总结评价 ?.高血压病健康促进规划的结局评价是评估目标人群( ) ? 有关高血压知识的变化 测量血压技能的变化 饮食行为的变化 高血压控制率的变化 ?.在收集评价资料的过程中,调查员使用了诱导性提高,属于影响评价因素中的( ) ? 观察或测试偏倚 选择偏倚 回归因素 测试工具不准确 ?.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网络,属于社区健

护理健康教育学说课材料

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健康教育 1、定义: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 ⑴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⑵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止疾病,增进健康,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⑶融合了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⑴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 ①学校健康教育——指通过学校、家长及学校所属社区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向学生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②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指通过提供健康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③医院健康教育——指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医院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④社区健康教育——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 ⑵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 二、健康促进(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 1、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使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2、健康促进的领域 ⑴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如政策、法规、财政、税收。 ⑵创造支持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 ⑶加强社区行动 ⑷发展个人技能 ⑸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服务责任由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商业部门和政府同承担。 3、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渥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即倡导、赋权与协调。 第二章人类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 一、人类行为的基本概念 1、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美国心理学家伍得渥斯提出了著名的S-O-R行为表示式。刺激—有机体—行为反应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庆君 论护士职业道德的养成

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护士与病人,护士与集体,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社会价值和护士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它与护士的职业劳动紧密结合。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对指导护理专业的道德发展方向,调节护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战线的精神文明建设,造福于人民的健康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正文: 职业道德又叫专业品格。护士的职业道德就是护士和病人之间及工作中的协助者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护理专业上的体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护理专业尽快完整地确定护士的道德规,研究出培养护士优良职业道德的措施,以改变当前护理工作现状,发展护理专业。一些医学书刊中谈到了护士的十三种特性,即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高度的警觉性、熟练的技能、绝对的可靠性、鼓舞人心的自信心、过人的机智、优雅的风度、对病人的体贴、工作的合作、令人愉快的态度、良好的文化素养、满足于所

任的工作和具有职业的责任感。目前不少国家实行了高等护理教育,有的甚至把申请入护士学校的唯一标准定为具有良好的名誉并把伦理学、社会学作为护士的必修课。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护士的职业道德应由意(意志)、情(情感)、知(知识)、行(行为)四要素组成,几个方面,具体说应该有如下: 一、热爱专业、忠诚本职 护士是一种专门职业,护士的职责是通过治疗护理和预防护理为人类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护士教育创始人南丁格尔说:“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在医院里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病人中有的清醒,有的昏迷、有的慢疾缠身,有的急病凶险。他们来自社会的各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这一特定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护士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护士要具有特殊的道德风尚,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则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做到不怕脏、不怕累;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忠于病人,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护理事业。

健康教育学模拟试题1

《健康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_B_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A.健康心理? B.健康相关行为? C.健康状况? D.健康知识 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A_ A.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卫生宣传 B.健康促进>卫生宣传>健康教育 C.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健康促进 D.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传 3.不属于“KAP”模式内容的是 B A.获取知识? B.需求需要? C.形成行为? D.产生信念 4.健康相关行为是 B A.仅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C.仅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D.只是促进健康的行为 5. TABP不包括_C_ A.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B.冠心病易发性行为 C.情绪压抑 D.不耐烦和敌意 6.?以戒烟为例行为改变阶段模式_A A.不打算戒烟—打算戒烟—准备戒烟—戒烟—维持戒烟成果 B.打算戒烟—准备戒烟—戒烟—维持戒烟成果 C.不打算戒烟—打算戒烟—戒烟—维持戒烟成果 D.不打算戒烟—打算戒烟—准备戒烟—戒烟 7.社会网络的特点不包括_D_ A.密度? B.互惠 C.强度? D.物质性支持 8.制定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时,下面那一方面不重要?C A.材料是否具有可读性 B.材料的形式、风格是否易于被目标人群接受 C.语言是否精美,富有哲理 D.材料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准确 E.目标人群是否能负担起有关费用 9.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与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_D_ A.传播者不同? B.传播模式中各要素不同? C.媒介不同? D.是否有反馈信息交流过程 10.同伴教育者应该具备哪些特征??D A.具有责任感 B.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流技巧 C.能在工作组织者和干预对象之间起到连接的作用 D.以上均是 11.下面关于问卷调查的哪一个说法不正确_B_ A.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可以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B.开放式问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C.封闭式问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D.问卷调查可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

护理健康教育技巧

护理健康教育技巧 第一节护患沟通 沟通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必要条件,在护士与患者的教学互动关系中所发生的任何时间,都会有沟通的成分。没有沟通就无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没有沟通也无法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沟通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 (一)护患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二人间信息的传递,它包括意见、情感、思考等的交换,借助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符号等方法来传达。护患沟通是一种以治疗性沟通为重要模式的复杂的过程。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提供信息,给患者以指导和咨询,解答患者的疑问。 (二)护患沟通的意义 1、有利于维持和增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2、有利于收集资料。 3、有利于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4、有利于增进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确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5、有利于增进患者健康教育。 (三)护患沟通的形式 护士的基本职责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觉大多数患者所期望的。在住院期间,大多数患者渴望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病情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饮食、活动、锻炼、预防疾病的知识,各种检查、手术、用药的注意事项,出院后如何恢复和保持健康等。护士从患者(家属)那里得到主诉,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和患者一起商讨治疗护理计划。 (四)护患沟通的方式 及时交流信息,为患者解决各种问题。责任护士围绕患者开展工作,与患者接触时间多,对患者病情变化、药物反应、治疗上的问题等及时向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第二节常用健康教育技巧 一、影响患者学习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指来自患者的自身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学习动机、文化背景、支持系统和学习的准备程度等。 1、学习动机即学习的欲望。当患者意识到自己的学习需要,并相信这种需要可以通过学习而达到时,其学习的欲望是最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这个人设身处地地思考其需要的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其学习欲望。 2、文化背景主要包括语言和价值观两个因素。当患者所用的语言与医护不一致时,双方沟通就会有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学习。 3、支持系统指对患者有重要影响的人,如患者的父母、配偶、子女、好友等,这些人的价值观同样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4、以前所受教育及经历患者以前所受教育及经历对其学习影响较大。 5、学习的准备程度(对学习的身心准备)是指患者的体能、智能和心理等方面对学习的适应能力。 (二)外在因素 1、学习的环境学习场所的温度、光线、噪声、通风条件对学习均有一定的影响。 2、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应选择适宜的时间。过早,患者难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刚好在需要健康教育知识之前进行,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学计划。 3、教育者教育意识、知识和能力以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关心,均对患者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二、常用的教育技巧 (一)沟通技巧 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特别是评估教育需求和实施、评价教育计划时,教育者与患者之间常需进行双向沟通。

护理专业毕业设计定稿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一例低钾血症病人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学生姓名邱艳_ _ __ _ 专业班级护理113-3班 学号 _ 11303010323 _ 分院(部)基础部 指导教师何平 年月日

护理计划 科别:内分泌科病室:2 床号:05 病案号:9735462 入院时间:2013-11-18 一、一般资料 姓名:陆坤性别:男年龄:62 民族:汉籍贯:四川省婚姻:已婚 职业:退休工人信仰:无文化程度:小学资料来源:本人入院方式:步入可靠程度:可靠入院诊断:低钾血症病历记录日期:2013-11-18 二、患儿健康状况和问题 (一)入院原因和经过: 1、主诉:食欲不振、下腹胀痛、便秘4天,加重1天 2、现病史:入院4天前自觉食欲不振、下腹胀痛、便秘,无发热等不适,未重视,入院1天前患者疼痛加重,查体腹部微膨隆且软、无压痛。门诊以“低钾血症”收入院。(二)现在身体状况 1、精神状态:良好。 2、饮食、饮水情况:正常食水。 3、大小便情况:小便正常,便秘。 4、睡眠情况:易醒,多梦。 5、自理程度:有自理能力。 (三)既往身体状况 1、既往病史:平素身体良好,无传染病史,无既往疾病史,无过敏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 2、家族史:无。 3、过敏史:无。 4、嗜好:饮酒、吸烟 (四)心理社会状况 1、人格类型:独立、外向。 2、精神情绪状态:面部表情正常,神志清楚。 3、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危险性不了解。 4、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医保。

5、适应能力:适应。 6、住院顾虑:担心疾病治疗及其并发症。 三、与目前疾病密切相关的异常化验及辅助检查 血化验指标:血清钾浓度为2.7 mmol/L,血pH值在正常高限,钠离子浓度在正常低限。 尿化验指标:尿钾浓度降低,尿pH值偏酸,尿钠排出量较多。 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压低、增宽、倒置,出现δ波,Q-T时间延长。 四、体格检查(主要阳性体征) 血压为88/54mmHg,神志淡漠,四肢肌无力, 患者不能长时间行走,蹲着不能快速站起,出现窦性心动过速,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当日无大便。 五、目前主要治疗及护理 (一)主要治疗: 1、一般治疗:一级护理、留陪伴一人、注意饮食补钾、防止发生意外(减少跌倒因素、充分活动全身关节和肌、)并随时观察有无室颤等潜在并发症,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2、药物治疗:在5%的盐水1000ml中加1g的10%氯化钾,滴速100ml/h;口服枸橼酸钾,温开水冲服,每次1-2包,一日三次。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适度锻炼,避免疲劳,多呼吸新鲜空气,使心神放松。 2.饮食护理: a.给予鼓励患者多吃含钾多的食品,如香蕉、柑橘、柳橙、葡萄、葡萄柚、西红柿汁、西瓜、小黄瓜、菠菜、包心菜、芹菜、香菇、杏仁、草莓、哈密瓜、肉汤、咖啡、蛋、运动饮料、全麦面包这些新鲜蔬菜、果汁和肉类等食物。 b.给予易消化饮食,尽可能改善和促进食欲,多食新鲜水果(水果食品)蔬菜(蔬菜食品),注意色、香、味。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多吃水果。尤其是香蕉以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日三次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注意补钾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观察治疗药物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4、预防跌倒:留一人陪伴,预防患者跌倒;

05年4月自学考试健康教育学试题

05年4月自学考试健康教育学试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课程代码:00488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卫生宣传b.健康促进>卫生宣传>健康教育 c.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健康促进d.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传 2.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进行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发展,这是行为发展的( ) a.被动发展阶段b.主动发展阶段c.自主发展阶段d.巩固发展阶段----------------精选公文范文----------------13.健康相关行为是( ) 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c.促进健康的行为d.危害健康的行为 4.有关知识的描述何者是正确的( )a.拥有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的知识就会有相应的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 b.知识和行为没有关系,如医生有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医生吸烟率并不低。 c.知识是行为产生的基础,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d.知识是行为产生的后果。

5.在疾病治疗中,患者由于药物副作用感到不适而停药,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应解释为( ) a.对疾病威胁的认知b.对健康行为益处和障碍的认知 c.提示因素d.自我效能 6.下列属于人际传播的是( ) a.医生对患者的咨询b.出版书籍----------------精选公文范文---------------- 2c.在公共汽车上做广告d.在电视上做广告 7.在健康传播中,如果能适当加入娱乐的因素,将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体现了受者的( ) a.求新心理b.求真心理 c.求近心理d.求短心理 8.在描述一个地区的健康状况时使用婴儿死亡率,这是指标选用的( )a.目的原则b.可行性原则 c.公认原则d.发展原则 9.根据precede模式,在社区诊断后应为( ) a.流行病学诊断b.行为环境诊断c.管理与政策诊断d.教育与组织诊断 10.选择8-12名由相同的社会背景成员对某社会区的健康问题进行讨论,这是() a.特尔斐法b.专题组讨论 c.观察法d.访谈法 11.“社区90%的居民食用加碘食----------------精选公文范文----------------3盐”体现了健康教育规划目标中的()a.总目标b.行为目标 c.教育目标d.健康目标

健康教育学(终极版)

健康教育学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15分) 1.健康促进: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定义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P3) 2.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人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P2) 3.知信行模式:“知”是知识和学习,“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是指行动。知信行理论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P59) 4.成瘾行为:成瘾行为是一种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惯性,这种嗜好和习惯性是通过刺激中枢神经而造成兴奋或愉快感而形成的,如:赌博成瘾,网络成瘾,过量饮食等。(P258-259) 5.意外伤害:指无目的性,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人体损伤,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切割伤,动物叮咬,溺水,中毒,医疗事故等。(P290) 6.健康教育诊断:指在面对人群的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得情况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方法提供基本依据。同时,健康教育诊断往往也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评价准备了基线资料。(P133) 7.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A型行为又叫“冠心病易发性行为”,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具有时间紧迫感),大声和爆发性的讲话,喜欢竞争对人人怀有潜在的敌意和戒心。其核心行为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P52) 8.C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C型行为模式又称“肿瘤易发性行为”。C是癌症的第一个字母。其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克制,表面上处处依顺,谦和善忍,回避矛盾,内心却是强压怒火,爱生闷气。(P52) 9.健康传播:关于健康传播的释义有多种。美国学者罗格斯于1996年提出,凡是人类传播的类型涉及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这是对健康传播概念的极其宽泛的界定。国际上一种较为通行的看法是: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我国健康教育学者(1996)提出的一个操作性定义是: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P110) 10.社区健康教育: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社区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的健康水平。(P227) 11. 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原。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

护理健康教育学

一、单选 1、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分数:1 分) A. 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B. 创建健康支持环境 C. 发展个人技能 D. 增加医疗费用 标准答案是:D。您的答案是: 2、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分数:1 分) A. 获得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B. 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 搞好卫生宣传 D. 社会和经济环境的支持 标准答案是:B。您的答案是: 3、把健康教育列为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之首的宣言是(分数:1 分) A. 渥太华宣言 B. 宋斯瓦尔宣言 C. 雅加达宣言 D. 阿拉木图宣言 标准答案是:D。您的答案是: 4、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是(分数:1 分) A. 社会动员

B. 改善环境 C. 加强预防 D. 卫生宣传 标准答案是:A。您的答案是: 5、下列哪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分数:1 分) A. 生物学因素 B. 环境因素 C.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D.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标准答案是:C。您的答案是: 二、多选 1、健康包括(分数:2 分) A. 身体健康 B. 没有残疾 C. 心理健康 D. 社会适应完美状态 标准答案是:ACD。您的答案是: 2、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分数:2 分) A.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B. 预防疾病 C. 促进健康 D. 提高生活质量

标准答案是:ABCD。您的答案是: 3、维多利亚心脏保健宣言指出健康的4大基石包括(分数:2 分) A. 合理膳食 B. 适量运动 C. 正常作息 D. 戒烟和限制饮酒 标准答案是:ABDE。您的答案是: 再次测验 一、单选 1、信息传播的主动发出者和媒介控制者是(分数:1 分) A. 传播者 B. 信息 C. 媒介渠道 D. 受传者 标准答案是:A。您的答案是: 2、下列哪项不属于建立传播关系的基本条件(分数:1 分) A. 共同经验域 B. 契约关系 C. 共同生活环境 D. 反馈 标准答案是:C。您的答案是:3、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有(分数:1 分)

护理学院毕业设计成果书(模板)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成果书 课题名称:急性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适用专业:护理指导老师:周湘涛学生姓名:曹琼霞 学生学号:201236010354 学生班级:123级大专护理6班 任务下达日期:2015年2 月 2 日设计完成日期:2015 年 5 月20 日 Word 资料 . 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书 我谨在此承诺: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急性小儿支气管肺炎》由本人独立完成,保证不存在任何剽窃、抄袭他人成果的现象。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如出现抄袭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

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承诺人:2015年5 月20 日Word 资料 . 摘要(设计总说明书,重点写成果和结论) 关键词:急性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护理 急性肺炎(Acuter Pneumonia)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重症肺炎是婴幼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临床常以病理、病原、病情及病程分类,婴幼儿以急性支气管肺炎为多见。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护理和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本人在时期亲自护理的急性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护理和干预,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理护理,通过护理评估收集全面的资料,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实施完整护理措施,进行客观的护理评价。从理论上深入学习急性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有关概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常用检查、用药情况、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在积极治疗急性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同时加强科学的护理。 结论:通过治疗后,该病人的病情得到治愈出院。从治疗、护理、转归过程中可以收集到完整的护理资料,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熟练掌

最新健康教育学试卷与答案

健康教育学试题(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 A 知识 B 态度 C 行为 D 价值观 2.卫生宣传通常指的是卫生知识的() A 单向传播 B 双向传播 C 人际传播 D 组织传播 3.驾车时使用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A 基本健康行为 B 预警行为 C 保健行为 D 避开环境危害行为 4.拉斯韦尔模式的繁硎鍪牵?) A 传者——信息——传播途径——受者——效果 B 传者——传播途径——信息——效果——受者 C 信息——传者——传播途径——受者——效果 D 信息——传者——传播途径——效果——受者 5.高血压病患者关注电视节目中降压药的广告,属于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 A 应用 B 记忆 C 理解 D 接受 6.在传播材料预试验中,听取有关领导对该材料的修改意见属于() A 可读性试验 B 重点人群调查 C 把关人调查 D 问卷调查 7.期望寿命属于() A 人群健康学指标 B 日常生活质量指标 C 临床健康学指标 D 社会健康学指标 8.健康促进规划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 设计、管理、评价 B 设计、实施、评价

C 评估、设计、实施 D 评估、实施、管理 9.社会诊断评估的是() A 需求与健康 B 健康相关行为 C 卫生服务 D 社会环境 10.实现母乳喂养的促成因素是() A 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B 母亲愿意进行母乳喂养 C 在时间、地点上方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D 丈夫对妻子进行母乳喂养给予支持 11.患者戒烟的强化因素是() A 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 B 患者使用帮助戒烟的产品 C 医生指导患者如何戒烟 D 医生对患者戒烟表示肯定和赞许 12.为了了解健康促进规划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进行的评价是() A 形成评价 B 过程评价 C 效果评价 D 总结评价 13.高血压病健康促进规划的结局评价是评估目标人群() A 有关高血压知识的变化 B 测量血压技能的变化 C 饮食行为的变化 D 高血压控制率的变化 14.在收集评价资料的过程中,调查员使用了诱导性提高,属于影响评价因素中的() A 观察或测试偏倚 B 选择偏倚 C 回归因素 D 测试工具不准确 15.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网络,属于社区健康促进要素 中的() A 创造支持环境 B 发展社区健康服务 C 建立社区健康促进机构 D 提高社区保健技能 16.医院健康促进的目标人群是() A 患者 B 患者及患者家属 C 患者及医院职工 D 患者、医院职工及所在社区的居民 17.通过开展医院健康提高病人的依从性,直接体现出医院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_B_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A.健康心理 B.健康相关行为 C.健康状况 D.健康知识 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A_ A.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卫生宣传 B.健康促进>卫生宣传>健康教育 C.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健康促进 D.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传 3.不属于“KAP”模式内容的是 B A.获取知识 B.需求需要 C.形成行为 D.产生信念 4.健康相关行为是 B A.仅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C.仅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D.只是促进健康的行为 5. TABP不包括_C_ A.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B.冠心病易发性行为 C.情绪压抑 D.不耐烦和敌意 6. 以戒烟为例行为改变阶段模式_A A.不打算戒烟—打算戒烟—准备戒烟—戒烟—维持戒烟成果 B.打算戒烟—准备戒烟—戒烟—维持戒烟成果 C.不打算戒烟—打算戒烟—戒烟—维持戒烟成果 D.不打算戒烟—打算戒烟—准备戒烟—戒烟 7.社会网络的特点不包括_D_ A.密度 B.互惠 C.强度 D.物质性支持 8.制定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时,下面那一方面不重要 C A.材料是否具有可读性 B.材料的形式、风格是否易于被目标人群接受 C.语言是否精美,富有哲理 D.材料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准确

E.目标人群是否能负担起有关费用 9.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与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_D_ A.传播者不同 B.传播模式中各要素不同 C.媒介不同 D.是否有反馈信息交流过程 10.同伴教育者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D A.具有责任感 B.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流技巧 C.能在工作组织者和干预对象之间起到连接的作用 D.以上均是 11.下面关于问卷调查的哪一个说法不正确_B_ A.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可以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B.开放式问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C.封闭式问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D.问卷调查可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 12.量表品质的测量指标包括_D_ A.信度 B.效度 C.难度与鉴别力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13.健康教育社会诊断的目的和任务是_D A.评估目标社区或对象人群的生活质量并明确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 B.了解目标人群或对象人群的社会环境 C.动员社区或对象人群参与健康教育项目 D.以上全是 14.健康教育项目的目标人群,即_B_ A.一切观察到的人群 B.项目的受益者 C.亚人群 D.具有特殊社会人口学特征的人群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C_ A.过程评价起始于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开始之前,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B.效应评价评估健康教育项目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也称后期效果评价 C.结局评价着眼于评价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变化,也称远期效果评价 D.形成评价主要发生在项目计划实施阶段 二.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护理健康教育学笔记

1、健康教育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其活动的核心是促进行为改变。 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 ⑴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计划、组织、评 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⑵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不是作为一种 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⑶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一)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 1.学校健康教育:实施者-学校、家长及学校所属社区内成员 对象-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2.职业人群健康教育: 3.医院健康教育:对象-患者个体及其家属 4.社区健康教育: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对象-社区人群 (二)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 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4、健康促进领域: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为、发展个人技 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5、卫生服务责任应有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商业部门和政府共同承 担。 6、《渥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三大基本策略:倡导、赋权与协调。 7、行为是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 8、S-O-R行为:S—刺激,O-有机体,R-行为反应 9、人的行为构成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10、人类的行为因其生物性和社会性所决定可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 11、人类的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是人类最基本行为,如摄食行为、性行为、躲 避行为、睡眠等。 12、人类行为的特性是:目的性、计划性、可塑性、差异性。人类行为目的性也是开展健 康教育的前提、 13、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有:反射、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和应激。 1.反射是人类适应行为的基础 2.自我控制是隔日对自己的部分行为进行控制,以达到社会效应 3.调试一般发生在协调矛盾、解决冲突的过程中 4.顺应是个体与群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 变化 5.应对是个体决定是否采取某种行为,以适应目前或长远的需要 6.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 14、人类行为的发展过程:被动发展阶段:0-3岁,靠遗传和本能力量发展而成 主动发展阶段:3-12岁,明显的主动性,爱探究、好攻击、易 激惹、喜欢自我表现 自主发展阶段:12-13岁起至成年,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 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 巩固发展阶段:成年后持续终生。

护理类专业毕业设计《个案护理报告》任务书.doc

护理类专业毕业设计《个案护理报告》 任务书 学生简况 姓名高xx 性别女 年龄 20岁 学历层次专科 系部护理系 专业护理 班次高职1001班 学号 26 课题名称 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的护理 课题类型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资料分析() 病例分析()病例报告(√)其他()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指令课题()招标课题() 委托课题()其他() 课题所属专业领域护理(√)助产() 课题研究起止年月 XX年9月15日~XX年3月1日 设计内容及要求(字数0左右) 1、总结分析一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在胰岛素泵中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我们主要采

取了氧疗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针对性措施。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在较短的时间内患者意识好转,生命得以保障,良好的医疗条件,精心的护理是护理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带教老师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爱岗敬业的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训练临床护理能力。 学生简况 姓名高xx 性别女 年龄 20岁 学历层次专科 系部护理系 专业护理 班次高职1001班 学号 26 课题名称 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的护理 课题类型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资料分析() 病例分析()病例报告(√)其他()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指令课题()招标课题() 委托课题()其他()

课题所属专业领域护理(√)助产() 课题研究起止年月 XX年9月15日~XX年3月1日 设计内容及要求(字数0左右) 1、总结分析一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在胰岛素泵中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我们主要采取了氧疗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针对性措施。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在较短的时间内患者意识好转,生命得以保障,良好的医疗条件,精心的护理是护理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带教老师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爱岗敬业的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训练临床护理能力。 学生简况 姓名高xx 性别女 年龄 20岁 学历层次专科 系部护理系 专业护理 班次高职1001班 学号 26 课题名称 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的护理

健康教育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 2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会和国家一起卡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3健康管理:是指一个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4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进家庭单位党国公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5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持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 6自我效能:个体对执行某种特殊行动以达到某个特殊的目的的自身能力的信念. 7网络成瘾: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行为成瘾的现象,他是指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产生对网络的特殊嗜好. 8体适能:体适能是人类适应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活动应具备的各种身体能力,通常包括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两个部分 9身体组成:是指人体体内所含脂类,水分,蛋白质及无机盐等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的比率 10心血管适能:反映由心脏血液血管和肺组成的血液运输系统向肌肉运送氧气和能量物质维持机体从事运动的能力. 11体重指数:每平方米身高的体重值反映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以及体内脂肪含量的变化. 12营养: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身体所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13营养素:指营养过程中,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利用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14必需氨基酸:指一些人体内自身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速度不能瞒住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1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的食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食用,可以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混合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营养现象. 16平衡膳食: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17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难以入眠,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引致睡眠不足 18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和用法用量要求的物质。 19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的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0合理用药: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21非处方药:是指病人不需要凭医师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买到,根据患者的病情,自行判断,借助药品说明书,自我进行治疗的药品。非处方药的称谓起源于美国,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

护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护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护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整理的护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 20xx年门诊部凭借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的契机,各门诊科室团结协作,全力以赴。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力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了病人、家属以及周边社区群众的健康维护能力以及救护能力。促进了门诊健康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心得如下: 一、开展医护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 针对门诊病人的特殊要求,门诊各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加强了自身业务素质与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尤其是急诊科针对六大病种进行了急救演练,将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穿插其中,着重锻炼了医护人员正确运用交流沟通技巧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力求将急救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普及给病人及家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完善接诊教育: 选取最实用、最新的健康处方放置于分诊台的醒目位置供病人翻阅,同时采用了电视、报纸、光碟、触摸屏、显示屏等多媒体宣教,

在各科室宣传栏上张贴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健康教育内容。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对病人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必要而简短的解释、说明、指导、安慰。以人性化的态度落实健康教育,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三、提高社区普及程度: 体检科不断扩大体检普及人群,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急诊科在周边各社区以及乡镇医院开展了急救知识的培训与咨询工作,鼓励周边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内容包括:CPR、止血、包扎、固定、搬运、CO2中毒的家庭急救等知识与技能。为院前急救赢得了先机,有效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四、尝试门诊咨询教育: 门诊复诊病人较多。我们采取医患之间面对面讲话、电话、通信、网络等形式与病人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及时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提高了防治效果,受到了病人的欢迎。 在这一年里,门诊各科室医护人员通过对健康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与改进,给予了病人心理支持、健康指导,不断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带给了我们医护人员极大的信心及鼓励,我们将一如既往,秉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继续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教育。 护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2 为了促进ICU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ICU病人的护理质量,我科针对ICU患者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采用了多种形式特殊的健康教育形

护理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护理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黄湘丽 前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畏寒、纳差、便秘、水肿和嗜睡。 立题背景及意义: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内分泌腺体,位于颈部的前下方。甲状腺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场所[1]。若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来满足机体的正常需要,因此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你的身体各项功能减缓,出现一系列的疾病症状。一般甲减的病因有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碘过量、抗甲状腺药物。甲减症是全世界范围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在超过40岁的女性人群中,几乎每10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甲减。甲减可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甚至呼吸衰竭,严重者可致死亡[2]。毕业设计目标:能通过翻查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汲取先进经验,熟悉毕业设计内容从而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本次毕业设计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护理,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从而减少甲减并发症的发生率[3]。 本设计拟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临床护理中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原因和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防止发生粘液性水肿昏迷发生[4];加强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饮食;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做好皮肤护理;遵医嘱按时服药;用药前后分别测量脉搏,以观察药物的疗效;加强心理护理,

防止患者抑郁自杀[5]。 毕业设计成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护理及健康教育[6]。 2.主要参考资源(参考文献、图书文献、相关网站) [1] 阮舒. 甲状腺自身抗体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XX(19). [2]毛玉山. 成人甲状腺功能异常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XX] [3] 陈作强,张玉彪.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 XX(20) [4] 隆维东,黄冬悦,傅光祥等.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0例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XX(19) [5]黄仰模,刘丽娟. 金匮要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探析[a]. 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 XX(12) [6] 李芳,邓蓉.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护理[j]. 中国药物经济学. XX(06). 3.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阶段完成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