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物联网课程设计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门禁系统设计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年级:2011级

专业:物联网工程(无线技术)

姓名:刘雨时

学号:20115156

指导教师:甄佳奇

2014 年 5 月 17 日

摘要

RFID技术在无线电技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以达到识别与数据交换的目的。本设计是基于RFID技术的门禁系统,利用其非接触式无线识别的特点,能够对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同时自动开启和关闭道阀,将出入口的控制从被动防守变为主动监控, 从而加强对小区车辆和校园等重要场所停车场的管理,极大提高车辆出入的效率,减少管理方面的混乱局面,节约人力成本。本设计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 并对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具体实现做了阐述。

关键词

RFID技术;射频方式;门禁系统;无线识别

Abstract

RFID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developed in radio technology, its basic principle is to use the way of non-contact radio frequency two-way commun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exchange. The design of ac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using the non contact type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can carry out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vehicle, and automatically open and close the valve, the entrance control from passive defense to active monitoring,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district vehicle and campus and other important places the parking lot management, greatly improve the vehicle access efficiency, reduce the management chaos, save manpower cost. This design give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and the main part of the func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Key word

RFID technology; radio frequency;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access control system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RFID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RFID技术的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门禁系统的控制原理及门禁卡的种类.. (3)

2.1 门禁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 (3)

2.2 门禁卡的种类 (3)

第三章系统硬件构成 (5)

3.1 电子标签 (5)

3.2 阅读器 (5)

3.3 管理系统 (5)

3.4 控制系统 (6)

3.5 车感线圈 (6)

第四章软件设计 (7)

第五章系统功能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前言

随着通讯计算机技术、元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由此产生的自动识别(Automatic Identification)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普及。出入口门禁管理是现代化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入口只允许有进出权限者通行。门禁管理系统就是基于这些自动识别技术识别进出人员或车辆的身份权限,通过与系统中信息比较,作出预设反应。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有条形码、生物特征识别(指纹、面部特征)、IC卡和射频卡。条形码技术介质存储容量小,不能改写,易污损。生物特征识别相对比较复杂,识别效率、误识率较高。IC卡识别和射频识别是目前较成熟且应用广泛的两种技术,作为数据存储器系统,它们内有CPU,可防更改,识别时间短。IC卡识别系统需要接触识别,存在触点对腐蚀和污染缺乏抵抗能力的缺点。射频识别系统通过非接触式工作模式,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实现物体的自动识别,克服了与触点接通易受干扰的缺点。射频识别系统支持密码认证和效验,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它既支持只读工作模式又支持读写工作模式;射频卡可工作在恶劣环境下,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可以达到数10K,标签数据可以修改,写入时间短,射频卡可以设置密码保护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现阶段大多数门禁系统都是基于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同时RFID技术还在飞速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

第一章 RFID技术

1.1 RFID技术的介绍

射频识别(RFID,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与数据交换的目的[1]。具有高精度、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优点,能够实现无线自动识别,主动监控的功能。

RFID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经成功应用到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随着RFID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各国政府都意识到RFID技术的研究价值和蕴涵的巨大商机,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力、物力投资,积极推动本国RFID技术发展。RFID技术的运用是非接触式IC卡目前的潮流,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频率是未来的趋势。

第二章门禁系统的控制原理及门禁卡的种类

2.1门禁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

门禁系统由门禁机(集成了读卡器、控制器部分)、电磁锁、识别卡和计算机组成, 门禁机通过RS2232?R S2485 与计算机相连。员工只需将卡上的读卡区对准门禁机上读卡器的红外线射线, 门就会自动打开。控制器是门禁系统的核心, 它由一台微处理机和相应的外围电路组成。如果将读卡器比作系统的眼睛, 将电磁锁比作系统的手, 那么控制器就是系统的大脑, 由它来判定某一张卡是否为系统已注册的有效卡, 该卡是否符合所限定的时间段, 从而控制电磁锁是否打开, 通过驱动程序与计算机相连的液晶大屏幕则显示有关信息。

2.2门禁卡的种类

系统中, 根据管理权限的不同, 将门禁卡分为3类, 它们是星期时段限制卡、工作组时限卡、特权卡,每一种卡都可以设置使用期限, 并可以分组进行管理(系统提供16 组满足用户需要) , 例如: 普通组、特殊组、星期时限组等。

1) 期时段限制卡: 根据不同需要, 每周的每一天可以进行6 个进出时段设置, 针对这种设置又提供了16 组进行管理。这样星期时段可以有112 种不同的设置。用户的星期时段限制可以有112 种设置, 方便了用户对进出人员的管理;

2) 工作组时限卡: 该设置提供工作日设置和非工作日设置, 而工作日设置又有4 个工作日可以选择, 每种设置均有 4 个时段限制的设置, 从而有效地实现对人员的工作日和非工作日进出的控制;

3) 特权卡: 特权卡不受上述设置的限制, 通行级别无限制, 用户通过对门禁机参数进行设置, 从而实现对卡的节假日、休息日、密码等的进出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

1) 门禁卡门禁系统可达到如下目的:

a. 人员可以刷卡进入大门, 实现门禁;

b. 灵活设定某张卡在哪些时间段能进出哪些门, 可设置卡的使用次数和时间;

c. 对某张卡、某个人、某个进出口、某个时间段、某种报警, 可进行动作、状态、操作、权限等统计查询, 并可打印;

d. 节假日管理;

e. 可附加某门进出人的个人资料, 形成档案管理;

f. 实现考勤管理;

g. 可与视频监视、大屏幕显示系统联动;

第三章系统硬件构成

RFID门禁系统由电子标签、射频接口、信号处理、管理系统、控制系统、车感线圈等六部分组成,系统组成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3.1 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为无源标签,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通常也称为应答器。其内部储存有车主及车辆的基本信息,安装在车辆上,当车辆在设定范围内接近阅读器时,阅读器受控发出微波查询信号,车辆表面的电子标签接收到查询信号,将内部存储的信息传递到阅读器中,从而控制道阀的自动开启和关闭。

3.2 阅读器

阅读器由信号处理和射频接口两部分组成。

信号处理主要用于对指令信号和电子标签数据信号的处理。一方面,管理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经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编码后发送到射频接口,再将其发送出去;另一方面,电子标签数据信号也需经过信号处理模块解码后传送到管理系统。

射频接口主要为用于信号的接受和发送装置。能够接受来自电子标签的微波反射信号,并将微波反射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送到信号处理模块进行解码处理;同时,它还能接收来自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指令信号,将指令信号变换为微波信号发送出去。

3.3 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处理电子标签数据、用户信息和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可根据用户指令对系统进行控制、管理,将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发送到控制系统和信号处理模块,此外,安防中心也可通过网络与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3.4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用户指令信号的控制实行。它依据来自管理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控制道阀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当电子标签反馈回来的用户信息经管理系统分析为合法通行者时,道阀将自动开启允许车辆通过,反之,道阀关闭禁止违法车辆通行。

3.5 车感线圈

车感线圈选用PBD232地感环形线圈式检测器。该检测器的原理为电磁感应,利用埋在路面下且通有一定电流的环形线圈作为传感器。当车辆通过或停在环形地埋线圈上时,车辆自身铁质切割磁通线,从而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器便可通过检测该电感变化量检测出车辆的存在。具有响应时间快,检测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到车辆的到来,并通过数字I/O卡输出信号给计算机, 启动阅读器工作。

第四章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信号处理和系统管理两个部分,信号处理模块采用C语言编程,系统管理部分软件采用C++编程,其中建立了一个中间数据库,编程简单,开发时间短,能够实现双卡识别功能,控制道阀自动开启和关闭,同时具有报警功能。其软件流程图如图4-1所示。

图4-1

第五章系统功能

(1)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由于信号穿透能力较强,当车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RFID门禁系统可进行自动识别,若检测到用户的信息与控制指令相符合时,道阀将自动开启,反之,道阀关闭,驾驶员能够快速通行,无需停车或开窗示意开门,大大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减少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2)系统自动记录车辆通行时间及用户信息:当车辆通行时,系统将自动记录该用户通行的具体时间及其基本信息,且无法进行更改或删除,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查询、统计,防止伪造、作弊等现象的发生。

(3)车辆出入双卡确认:车辆进入管理区,车载一张射频卡,驾驶员自带一张相匹配的射频卡,当两卡同时被识别的时候,信号控

制道阀自动打开,使车辆安全得到了双重保险。

(4)临时车辆自动计费:对于停车场,可以向车辆发放临时识别卡,可以实现自动计费,同时也确保了停车的安全。对于,特殊车辆可以发放免费停车卡。

结论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门禁系统, 可以和现代化人员管理模式及保安管理措施为一体, 可用于办公楼、宾馆、银行、部队指挥部等机要部门, 此系统还可以与对讲、视频结合起来, 应用于现代化小区,实现跟强大的安防功能。于此同时针对目前门禁系统中使用产品之间没有统一的信息互联标准和接口标准, 各个厂商都执行各自的产品标准的现状, 在应用程序与门禁产品提供的接口之间建立中间层接口, 即开发中间层动态链接库, 这样当选择不同产品时, 应用程序改动可以达到最小开发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刚,曾锐利,林凌.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J].信息与控制,2006, 35(5):555-559

[2]游战清,李苏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贾林.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其在物流交通领域的应用[J].交通世界, 2005(10):50-53.

[4]查振元,朱华炳.电子门禁系统组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3.

[5]尼涛,杨宏,艾春安.基于RFID技术的车辆管理门禁系统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

[6]董蕴华,郑先锋.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门禁系统的设计[J].通信技术2009.

致谢

本论文是在甄佳奇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完成的,所以我要首先特别感谢甄佳奇老师。没有甄佳奇老师的热情与耐心,这篇论文也不可能这么快的完成。刘勇郑佳奇的谦和与实干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写论文之前就已经听到无数的人说写毕业论文是要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此时我深有感触,特别是想力求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论文的时候,其写作过程中需要承受的压力和历经的辛苦是外人无法体会的,我也无法清除的传达,只能在自己的内心深深体味着。然而,写完论文后,回想一下撰写论文的过程,我也深深的感到原来有这么多人给与我帮助,这也正是我写论文的动力来源。希望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

最后,我再次感谢我的导师、亲人、朋友和同学们,感谢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老师们给予我的辛勤培养。

门禁系统设计

物联网信息采集课程设计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物联网信息采集 专业、学号通信工程1162310120 授课班号27770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金纪东 完成时间2014年6月15日

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书 (理工科类) Ⅰ、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物联网信息采集 Ⅱ、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标 1、掌握AD数据采样的原理,同时在实验箱上实现串口输出; 2、掌握网络协议建立的原理; 3、将采样的数据能够在同一网络下通过浏览器查看;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 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 2、对已有程序认真阅读理解,并调试;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模仿已有程序根据自己想法改写程序; 4、反复编译调试、总结经验、排除差错;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 2、掌握AD数据采样的原理,同时在实验箱上实现串口输出; 3、掌握网络协议建立的原理; 4、将采样的数据能够在同一网络下通过浏览器查看; 学生姓名:刘国庆专业年级:11级通信工程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系统设计 (5) 第一节课题目标及总体方案 (5) 第二节系统简介 (5) 一. ZE-stm32v7e实验平台介绍 (5) 二. ZE-stm32v7e硬件设计分类 (5) 1.stm32v7e平台应用区域 (5) 2.无线传感协议区域 (5) 第三节实验步骤 (6) 一.熟悉设备 (6) 二.ADC数据采样 (6) 三.远程浏览器网页修改 (7) 四.ADC数据定位 (7) 第二章实验(测试)结果及讨论 (8) 第一节预期实验结果 (8) 第二节实验出现的问题及调试 (8) 第三节实验现象 (9) 第三章结论 (9) 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物联网系统课程设计方案

物联网系统课程设计 学系名称:物联网工程 班级名称:物联网工程 2 班 学生姓名:朱泓锦 20136239 指导教师:肖迎元助教: 二零一六年十月

摘要 智能车辆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军事、民用、太空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运用于智能家居中的产品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以arduino程序和蓝牙模组,app为基础,是蓝牙模组,arduino 小车和手机之间信息交互的关键。本课题所研究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以arduino程序为核心,利用蓝牙模组,arduino小车和app等实现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利用蓝牙模组和app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小车的移动,从而达到无线控制的效果 注:仅能实现小车的基本操作 关键词:arduino程序,arduino小车,app,蓝牙模组

1 绪论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越来越体现出机电一体化的特征。无论是在金属加工、汽车技术、工业生产等等方面,机器设备表现了所谓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高精度化的发展趋势。 1.1 选题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关于汽车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人关注。全国电子大赛和省内电子大赛几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车这方面的题目,全国各高校也都很重视该题目的研究。可见其研究意义很大。本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指导教师已经有充分的准备。本题目是结合科研项目而确定的设计类课题。设计的智能电动小车应该能够实现适应能力,能自动避障,可以智能规划路径。 智能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同遥控小车不同,遥控小车需要人为控制转向、启停和进退,比较先进的遥控车还能控制器速度。常见的模型小车,都属于这类遥控车;智能小车,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其对行驶方向、启停以及速度的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员可以通过修改智能小车的计算机程序来改变它的行驶方向。因此,智能小车具有再编程的特性,是机器人的一种。 中国自1978年把“智能模拟”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主要研究课题,开始着力研究智能化。从概念的引进到实验室研究的实现,再到现在高端领域(航

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专业班级:物联网141 学生姓名:周钟婷 指导教师:李生好 设计时间:——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下达日期:设计(论文)题目: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1.显示器件:引领TFT-LCD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致力于加快AMOLED、柔性显示、增强 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型显示器件及薄膜传感器件的进步。 2.智慧系统: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在显示、人 工智能和传感技术优势,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屏联、智慧车联、智慧能源四大物联网解决方案。 3.智慧健康服务:将显示技术、信息技术与医学、生命科技跨界结合,发展信息医学, 提供物联网智慧健康产品及服务。 教学团队主任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 (2) 第二章显示器件事业技术应用 (2) 第三章智慧系统事业技术应用 (2) 智能制造 (2) 智慧屏联 (2) 智慧能源 (2) 智慧车联 (3) 第四章智慧健康服务事业技术应用.................... .. (3) 第五章目前人工智能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 . (3) 计算机博弈的困难................... .. (3) 机器翻译所面临的问题................... . (4) 自动定理证明和GPS的局限.......... (4) 模式识别的困惑 (5) 第六章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5)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5) 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大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摘要:(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它是、用于、和扩展人的的理论、

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控制设备和指示设备相互联接系统,其目的是能够实现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物与物、物与人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以互联网为核心,但又更加智慧的,服务于生产及生活系统。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于1999年提出,在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技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物联网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应用越来普及。对物联网产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10亿元,同比增长63.3%。从产业规模上,至2015年,全省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将突破4000亿元,培育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5家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10家以上。从创新能力上,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专利与标准。有专家预计,在今后的数年内,全国物联网产业会大规模普及,会产生一个数万亿元规模的物联网技术市场。 二、物联网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急需大量的相关研究人才和技术人才,我国制订了物联网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 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1〕1 号)批准了11 个省市自治区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90129)。 物联网专业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也越来越多的开设。全国700余所高校申报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并且已有100多所高校获批通过。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急需大量的相关研究人才,高等学校争相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培养的大都是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为企业培养物联网技术系统设计,系统及设备的硬件设计制造及软件代码编写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在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等,还需要大量中低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这类工程技术类人才。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在工程技术领域,还需要大量的一线技术人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设备的规范和统一,为中职学生成为物联网工程技术一线技术人才创造了可能,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也成了当务之急的事。 实际上,已有中职学校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或专业方向。具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内就有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办物联网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定位 具初步调研,现在中职校开办的物联网专业,大都是在原有的电子技术类专业或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基础上开办的物联网专业方向,其培养方案中所设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较大性较大,层次和方向定位不准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也都是在原有的电子技术类专业或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物联网方面的相关课程,其培养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都远远达不到行业企业的要求。 我们认为,中职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依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及中职的办学层次,应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定位。具体的,

物联网课程设计汇总

物联网课程设计 指导书

通信教研室 目录 一、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设计 (1) 1.1、前言 (1) 1.2、系统功能 (1) 1.3、系统组成 (2) 1.4、系统设计 (3) 二、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实验 (6) 2.1 设计实验设备 (6) 2.2 Zigbee 技术简介 (6) 2.3 实验内容 (6) 2.4 设计实验步骤 (7) 2.5 实验小结 (10) 2.6 设计代码 (10) 三、总结 (16)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设计 1.1、前言 随着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 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启动及逐步展开,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据有关消息称,其中智能电网总投资 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家庭人口结构以及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变化,人们对家居环境的安全 性、舒适性、效率性、透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家居产品不仅要具备简单的智能,更要求整个系统在功能扩展、外延以及服务方面能够做到简单、方便、轻松、安全。很显然,我们的家居生活需要改变。 智能家居就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为您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使您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 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 家庭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 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 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小区建设,很多类似于上文的智能家居方案也正 在逐步实践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这种智能家居带来的方便、舒适、安全和乐趣。1.2、系统功能 实现智能化的家居,可以给您的生活带来以下便利: 1)节省费用:不需要时,家中能源消耗设备可以自动关闭,这样可以降低您的生活费用。 2)使用方便:智能化系统提供远程遥控接口,在您外出时,还可以通过手机或上网来调整和控制家电设备。 3)安全性高:套家庭智能化系统在紧急情况时可以防御坏人侵入并及时报警,有效保证您

物联网13级毕业设计选题要求

物联网14级专业实训和毕业设计选题要求 一、总体原则 1、不能与物联网1 2、13级毕业设计题目相同 2、一人一题 3、必须符合物联网专业方向 4、必须满足选题要求的各项指标 5、题目是否合格有指导教师把关 6、在签订课程置换协议前必须确定题目,否则拒签 二、物联网系统的选题要求 1、感知层 (1)采用核心板开发(51单片机、STM32、ARM等) (2)重点设计接口电路 ①传感器接口 ②传输接口 ③接口保护电路 ④数据处理 (3)软件设计 主要是对应接口电路的软件驱动,包括流程图和关键技术 2、传输层 (1)终端节点与网关节点之间通信协议设计 ①确定设计的物联网系统使用哪些终端节点。 ②从通信角度确定终端节点与网关节点之间需实现哪些数据

交互。 ③给出设计所需各类协议帧的具体格式,并对协议帧中各字节的语义加以解释。 (2)网关节点与服务器之间通信协议设计 ①从通信角度确定网关节点与服务器之间需实现哪些数据交互。 ②给出设计所需各类协议帧的具体格式,并对协议帧中各字节的语义加以解释。 (3)协议帧的具体实现 给出每条协议帧实现的具体函数、实现流程、关键代码及触发调用的时机。 3、应用层 (1)搭建数据库服务器MySQL (2)传输层通过预设协议,解析传感器数据,上传数据至MySQL (3)Web接口服务:须实现登录验证,实时数据获取,历史数据获取等基本接口请求 (4)移动App端: ①登录功能,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显示(列表,图表),设置等 ②反向控制(可利用app与直连的方式进行控制,若有能力的话,可利用服务器推送机制实现反向控制) 4、命题格式

基于物联网的*********的系统设计 注:其它符合专业方向的命题方式也可以,题目中不要出现“智能”字样。 5、选题单 确定题目之后,按照选题单的要求认真撰写,由指导教师把关签字,否则不允许签3+1请假手续。

物联网传输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人体红外数据通信实验

物联网传输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人体红外数据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Z-Stack 协议栈的SappWsn 应用程序框架的工作机制 2. 掌握在ZigBee 协议栈中添加人体红外传感器驱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装有IAR 开发工具的PC 机一台 2. 下载器一个 3. 物联网多网技术开发设计平台一套 三、实验原理 在Z-Stack APP中的HAL\Target\CC2530EB\Includes组中,提供了一个hal_io.h的文件,如图所示。 其中,提供了名为HalIOSetInput 的函数,可以将燃气传感器端口(P1.0)设置为输入,然后通过调用HalIOGetLevel 函数来获取传感器状态。 四、实验步骤 1、将单片机zigbee协调器拆卸下来,取出烧写器。通过Mini USB接口将zigbee 协调器与下载器和PC机相连。

2、将实验箱控制方式切换开关拨至“手动”一侧,转动实验箱“旋钮节点选择”旋钮,使得协调器旁边的LED灯被点亮 3、打开配套代码中的ZStack-CC2530\Projects\SappWsn\SappWsn.eww工程文件,在“Tools”组中,找到“f8wConfig.cfg”文件,双击打开,并找到大概第59 行的“-DZAPP_CONFIG_PAN_ID=0xFFFF”,将其中的“0xFFFF”修改为其他值,例如0x0010

4、在工程目录结构树上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CoordinatorEB”,点击工具栏中的“Make”按钮,编译工程,等待工程编译完成,如看到警告,可以忽略。在工程目录结构树中的工程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Options”,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左侧的“Debugger”,并在右侧的“Driver”列表中选择“Texas Instruments”,点击“Download and Debug”按钮。待程序下载完毕后,点击“Go”按钮,使程序开始运行。点击工具栏中的“Stop Debugging”,退出调试模式, 5、转动实验箱“旋钮节点选择”旋钮,使得热释红外传感器节点旁边的LED灯被点亮,在工程目录结构树上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EndDeviceEB”,在“SAPP_Device.h”文件中,取消“HAS_IRPERS”的注释,并保证其他的功能均被注释,如图所示

物联网系统课程设计..

, 物联网系统课程设计 学系名称:物联网工程 班级名称:物联网工程 2 班 ) 学生姓名:朱泓锦 指导教师:肖迎元助教: 二零一六年十月 ;

摘要 $ 智能车辆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军事、民用、太空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运用于智能家居中的产品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以arduino程序和蓝牙模组,app为基础,是蓝牙模组,arduino小车和手机之间信息交互的关键。本课题所研究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以arduino 程序为核心,利用蓝牙模组,arduino小车和app等实现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利用蓝牙模组和app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小车的移动,从而达到无线控制的效果 注:仅能实现小车的基本操作 关键词:arduino程序,arduino小车,app,蓝牙模组 —

】 1 绪论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越来越体现出机电一体化的特征。无论是在金属加工、汽车技术、工业生产等等方面,机器设备表现了所谓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高精度化的发展趋势。 选题背景 '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关于汽车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人关注。全国电子大赛和省内电子大赛几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车这方面的题目,全国各高校也都很重视该题目的研究。可见其研究意义很大。本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指导教师已经有充分的准备。本题目是结合科研项目而确定的设计类课题。设计的智能电动小车应该能够实现适应能力,能自动避障,可以智能规划路径。 智能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同遥控小车不同,遥控小车需要人为控制转向、启停和进退,比较先进的遥控车还能控制器速度。常见的模型小车,都属于这类遥控车;智能小车,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其对行驶方向、启停以及速度的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员可以通过修改智能小车的计算机程序来改变它的行驶方向。因此,智能小车具有再编程的特性,是机器人的一种。

物联网智能仓储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题目:物联网智能仓储系统的设计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803学号: 200803010338学生姓名:李光烜 导师姓名:王京文 完成日期:2012年6月05日

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2009年6月10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物联网智能仓储系统的设计 姓名 李光烜 学院 计算机通信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0803 学号 200803010338 指导老师 王京文 职称 副教授 教研室主任 陈华光 一、基本任务及要求: 结合RFID 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条码技术等实现仓储环境监控及商品出入库、 智能仓位分配、辅助拣货等功能。 主要完成: 货物贴标登记:给货物粘贴RFID 标签并向货物中写入商品信息。 商品入库登记:通过货物通道读取RFID 标签中的货物信息,执行全部货物的整体入库操作。 仓位自动分配:执行入库操作后根据同类商品、仓位空余情况、自动分配仓位,相应的仓位指示灯 亮起、并通过LED 数字板显示需要摆放的商品数量,货物正确摆放后指示灯熄灭,LED 数字板归零。 上架商品查询:使用RFID 手持机扫描仓位RFID 后,在手持机上显示该仓位需要摆放的货物。 出库单(订单):当执行出库操作时,根据需要出库的商品生成出库单,出库单进行打印,上面对应 出库单号打印条码。 智能拣货提示:拣货员执行拣货操作时,带着打印好的出库单,使用条码枪进行出库单条码扫描, 这时相应仓位的指示灯亮起,LED 数字板显示拣货数量,正确拣货后指示灯熄灭,LED 数字板归零。 否则指示灯闪烁给予错误提示。 仓储环境监控:使用网络摄像头对仓储环境进行视频监控,同时可以进行温湿度、烟感、红外入侵 监控。非拣货状态下货物的移动及人员进入仓储区都会给予报警。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第一~二周 1、课题讲解; 2、任务布置; 3、调查被开发(设计)的软件的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 4、资料收集整理; 5、查阅资料; 6、制订初步的设计计划;为概要设计提供需求说明书;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模板

大连海事大学课程设计 2016年1月10日

大连海事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 以实验室购买的极光尔沃3D打印机组件为材料进行组装,完成对机械、电气、控制等模块的调试;自行设计3D打印产品进行打印;对系统各部分进行分析,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对全系统的详细分析设计报告。 基本要求: (1)完成系统的组装。 (2)完成对机械、电气、控制等模块的调试,并对PID参数调试正确,保证系统正确运行。 (3)打印自行设计的3D产品。 (4)完成全系统的详细分析设计报告。 参考资料: [1]极光尔沃3D打印机产品说明书 [2]网上查找3D打印机相关资料 完成期限2015.12.28至2016.1.10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2016年1月10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1) 2方案设计 (1) 2.1设计思路 (1) 2.2总体方案方框图 (1) 2.3基本原理 (2) 3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2) 3.1简单声控音乐彩灯控制器 (2) 3.2音乐彩灯控制器 (3) 4单元电路的设计 (3) 4.1整流电路的设计 (3) 4.2滤波电路的设计 (4) 4.3高通滤波器 (5) 4.4低通滤波器 (5) 4.5元件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6) 5总电路图 (7) 6总结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1设计要求 选取一种方法设计音乐彩灯控制器,要求该音乐彩灯控制器电路由三路不同控制方法的彩灯所组成,采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作课题实验。 (1)第一路为音乐节奏控制彩灯,按音乐节拍变换彩灯花样。 (2)第二路按音量的强弱(信号幅度大小)控制彩灯。强音时,灯的亮度加大,且灯被点亮的数目增多。 (3)第三路按音量高低(信号频率高低)控制彩灯。低音时,某一部分灯点亮;高音时,另一部分灯点亮。 2方案设计 2.1设计思路 根据课题要求,可将控制器分为三部分来实现。 (1)由于音乐的节奏是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节拍脉冲信号。因此,可采用记数、译码驱动电路构成节拍脉冲信号发生器,使相应的彩灯按节奏点亮和熄灭。 (2)将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整流滤波,来点亮彩灯,以实现声音信号强弱的控制。 (3)采用高、低通有源滤波电路来实现高、低音对彩灯的控制。 2.2总体方案方框图 图1基本原理框图

物联网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讲解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考试(考查)答题纸 1、说明什么是物联网? 答: 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2、试说明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的主要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一维条码:一维条码只是在一个方向(水平方向)表达信息,而在垂直方向则不表达任何信息,其要求一定的高度通常是为了便于阅读器的扫描。一维条码的应用可以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减少差错率,只可表示英文、数字、简单符号等字符;贮存信息量小,主要依靠计算机中的关联数据库;;损污后可读性差。一维码一般用于物品的标识。 二维条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都存储信息,称为二维条码(2-dimensional barcode),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2.编码范围广: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4.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7.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8.二维条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 阅读器识读。9.可影印及传真。二维码一般用于物品的信息描述,并可运用加密算法使其具有防伪的作用。一维码的印刷成本低,二维码的一般属连续印刷,印刷成本稍高; 一维码识读器价位低,而二维码的识读器价格较高。 3、说明一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结构组成? 答: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汇聚节点(sink node)和管理节点。 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sensor field)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点监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地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监测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如下四个基本单元:传感单元(由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功能模块组成)、处理单元(由嵌入式系统构成,包括CPU、存储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通信单元(由无线通信模块组成)、以及电源部分。此外,可以选择的其它功能单元包括:定位系统、运动系统以及发电装置等。 4、什么是云计算?说明云计算的特点? 答: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物联网课程设计

《物联网技术》课程设计 物联网在校园一卡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扩展和延伸并形成了新一代的网络技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也广泛被应用,云计算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教育信息化也逐步被推进。物联网牵手高校,会给高校信息化发展带来怎样的契机? 其实,物联网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早已初见端倪,早在2008年,台湾就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支持学校安全管理;在国内高校中,使用RFID技术却已十分广泛,校园一卡通早已普及。然而,高校校园中的物联网实际应用往往只停留在基本层面上,更深层次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物联网/一卡通/校园一卡通/RFID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物联网 (3) 1.1物联网的概念 (3) 1.2物联网的发展及前景 (3) 1.3物联网的原理 (5) 1.4物联网的开展 (6) 1.5物联网存在的问题 (6) 1.6物联网的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7) 2一卡通技术 (9) 2.1一卡通的分类 (11) 2.2一卡通系统 (11) 2.3一卡通系统技术体系结构 (12) 3校园一卡通 (14) 3.1校园一卡通概念 (15) 3.2校园一卡通的功能 (16) 3.3校园一卡通系统 (17) 3.4校园一卡通的应用 (19) 3.5校园一卡通的目标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3)

1物联网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扩展和延伸并形成了新一代的网络技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 )。物联网技术的和应用视为及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之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的有一次发展机遇,有着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广泛的应用,必将对本世纪人类的生产活动带来革命性的改革。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对物联网发展高度重视,特别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世界经济前景不明的情况下物联网技术被当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内外抛起了新一轮研究浪潮。包括美国、奥盟、日本等国家纷纷出台物联网发展计划,进行相关技术和产业布局。在我国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视察无锡时提出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并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物联网的研究应用”纳入重点产业。 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务队伍互联的业务与人对人通讯的业务竟达到30比1,物联网常视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讯业务。 1.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就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1.2物联网的发展及前景

物联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物联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一、基本信息 姓名: 年限:10年 年龄跨度:19-29岁 起止日期: 二、职业方向及总体目标 今后的职业方向是从事计算机物联网应用开发(但目前对于物联网的了解还不是很深 所以这个方向并非一成不变)十年的总体目标为:研究生毕业进入在物联网领域较领先的 公司,在工作领域取得一定的突破和成就成为技术专家(工程师)。 三、自身条件及潜力测评结果 自身条件分析: 1、性格开朗,对于新鲜事物有尝试的欲望;对于物联网这个新兴事物有探索的“冲动”,希望能对物联网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2、做事态度认真;喜欢钻研和创新; 3、向往计算机领域,对于计算机程序、思维,理解较快,接受知识快,对于所学专 业知识掌握较好; 4、自控能力不够强,对于非感兴趣事物的坚持时间不如感兴趣的事物; 5、处理事情时易带个人感情,感性;<2>职业测评结果(蓝心网测): 1、性格特点 喜欢以自己的方式行事。面对相反意见,他们通常持怀疑态度,十分坚定和坚决。权 威本身不能强制地们,只有他们认为这些规则对自己的更重要的目标有用时,才会去遵守。 思维严谨、有逻辑性、足智多谋,他们能够看到新计划实行后的结果。多疑、独立, 对于自己和他人能力和表现的要求都非常高,完美主义者。 在实现自己的想法和达成自己的目标时有创新的想法和非凡的动力。能很快洞察到外 界事物间的规律并形成长期的远景计划。一旦决定做一件事就会开始规划并直到完成为止。 2、职场优势:

自主性强、看重个人能力、有创新思想和远见;逻辑性强,精于理论,善于处理复杂而综合的概念;独立性强,不依赖别人,自信,不盲从权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非常有决心和坚忍不拔,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3、职场劣势: 可能显得比较强硬,他人不敢接近; 长时间不告诉他人自己的想法,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认同自己的想法,容易造成沟通上的问题; 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可能却不能实际去操作和实现; 过度关注任务而忽视他人的贡献。 四、社会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新一届领导上台,政治环境十分稳定,基本不会有政治波动; 2、经济环境分析: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进入大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几大趋势中有一项:网络生活进入物联网阶段;我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20———2020年)》和2050年国家路线图。物联网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之一,要求“着力突破传感网、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不只是行业自我升级的事情,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当中。据悉,国家在将在2020年之前投入3.86万亿元资金用于物联网的研发。 3、法律环境分析: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权的保护可能加强; 4、职业环境分析: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专业从2020年才开始首次招生,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物联网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 五、角色及其建议 百度CEO李彦宏: 1.少许诺,多兑现,做到的永远比豪言壮语更有力量。 2.各种各样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功,只不过是看你有没有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来做事情。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及创业实践》课程设计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及创业实践》课程设计 实验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和意义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及创业实践》课程设计目的是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在修完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掌握基本软硬件实践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需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实践环节,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和创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选题要求 1.自主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对于工作量大,难度高的选题,至多2人一组; 2.选题要符合现实需求,有一定创新性,具有创业可能性; 3.选题要求围绕物联网的应用展开,将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有机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4.技术实现手段不限,推荐使用现有主流技术:传感器技术、传感网技术(Zigbee技术、Wifi技术等)、智能网关开发技术、串口通信技术、上位机开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视频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5. 选题应有相关调查分析,不允许随意虚构应用需求,; 6.选题方向为软硬件结合类和仿真开发类。 三、设计要求 1.符合软件工程规范,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等环节; 2.尽量用规范的图来表达(用例图、时间图、数据流图、流程图等); 3.应有具体的场景和需求,尽可能采用嵌入式开发板或智能移动端开发形式,系统功能丰富,实用性较强;在公司实习的,可以参考在实习中接触到的具体项目需求进行规划。 4. 仿真开发类的课设,要求系统功能完善,演示效果好;代码量大于10000行; 5.符合文档及格式要求; 6.抄袭零容忍。 7.第12周周五15点提交选题,第18周周五提交实物、设计报告,并现场答辩。每人答辩时间15分钟,每人汇报自己设计情况8分钟,演示系统2分钟,回答老师和同学们问题4分钟,评分1分钟。 9、全文格式统一规范,图用visio来完成。具体的格式,参考给大家的“报告书格式参考”文件。

物联网毕业论文

物联网毕业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电子信息时代。而智能家居照明控制技术随着智能化住宅的蓬勃兴起而飞速发展,成为照明控制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针对现有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缺点,根据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住宅的光环境决定照明的控制规律,研究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节约能源和提倡绿色照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从智能照明的发展现状、智能照明系统的优势、照明的方式和种类、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等方面研究了家居式照明系统的设计的常用方法,并且给出了智能化住宅各房间的典型照明技术。同时指出在进行照明系统的计时,不仅要根据场合的具体环境使照明系统能够实现视觉需求的光环境,同时要注意节约能源,实现绿色照明。 论文分析了现有的智能照明控制方式的控制原理及其优缺点,设计了基于家居环境的智能照明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及软、硬件的设计方法。 关键字:智能家居;照明控制技术;光环境;照明质量 前言

既互联网技术之后,物联网作为一个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代名词,掀起信息产业第三浪潮,大国纷纷将其纳为重点领域,显而易见,它将影响到政治,军事,经济, 环境等方方面面,必在未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是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建立一个由家庭安全防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等组成的家庭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从而实现全面、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便利的通讯网络家庭住宅。把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统一管理,使生活舒适、安全、和高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居不再是生活起居的场所,同时也是休闲、娱乐的地方。目前,高科技技术已经融入智能建筑当中,智能的概念也不断得到深化和更新。建设部要求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推动家居数字化、建筑智能化,产品便利化的发展,未来智能家居市场潜力巨大。 智能家居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它包括可视化对讲、家庭内部的安全防范、家电远程监控,远程视频监控、远程医疗诊断及护理系统,网上教育系统、家庭影星系统等。智能家居的基本目标是将家庭中各种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用安防等装置连接到一个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或异地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随着人类的应用需求和住宅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将拥有更丰富的内容,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齐全。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化时代,数字控制技术不断提高,网络化管理正逐渐渗透至各种传统控制系统中。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十照明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在一些中高档的建筑中,照明不再单纯地为满足人们视觉上的明暗效果,更应具备多种的控制方案,使建筑物更加生动,艺术性更强,给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美感。二十世纪90年代初,智能建筑己不再简单地等同于楼宇设备自动管理。在一些建筑物中的重要场所,简单地开关

物联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物联网专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名:XXX 班级:物联网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前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就业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若是一脸茫然踏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怎能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才有动力和方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认清自己的现状的基础上,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位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所以要想成功就要正确评价自己。 二、自我评价 1个人性格: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谈,乐于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2、个人兴趣:喜欢打篮球、羽毛球和排球,喜欢看书,喜欢散步,喜欢写材 料和组织策划活动等。 3、个人特长: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有虚心问学的勇气,有有错必改的正气, 最重要的是我有一颗忠诚的心。 4、个人学识:大专生 5、个人志向:我想成为一名自主创业的企业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得到 自己想要的成功。 三、对专业的认识 1、专业背景: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Labs)提出网络化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提出物

《物联网通信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步骤及要求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一) 1、内容:基于RFID的智能汽车安全防盗系统 2、要求: 1设计汽车安全防盗系统的功能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3对功能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二) 1、内容: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仓库管理系统 2、要求: 1设计仓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3对功能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三) 1、内容: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2、要求: 1设计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功能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3对功能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四) 1、内容: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设计 2、要求: 1设计读写器的各项功能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3对功能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五) 1、内容:基于射频识别的门禁系统设计 2、要求: 1设计门禁系统的功能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六) 1、内容:基于射频识别的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设计 2、要求: 1设计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功能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3对功能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七) 1、内容:射频识别技术的防碰撞问题的研究 2、要求: 1设计防碰撞问题的原理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3对功能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八) 1、内容:基于射频识别的煤矿人员考勤定位系统设计 2、要求: 1设计人员考勤定位系统的功能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3对功能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九) 1、内容:射频识别技术在枪支等重要物品监管中的应用 2、要求: 1设计监管系统的功能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3对功能进行详细设计 设计(实习)项目名称(十) 1、内容:基于射频识别的设备巡检系统设计 2、要求: 1设计设备巡检系统的功能 2画出系统的总体框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