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一课时)

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一课时)

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一课时)
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一课时)

2-1-2 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掌握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方法;

(2)通过识别有关化学反应速度与压强、温度或浓度等的图像,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压强对化学速率的影响,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表征性抽象】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

(明确)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对结论的再理解】1.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关系不大2.对于可逆反应aA +bB cC + dD来说,正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A、B两种物质的浓度,与C、D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而逆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C、D两种物质的浓度,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增加A或B的浓度只可以使正反应的速率增大,不会影响逆反应的速率。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应用】1.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乙炔,以减缓太快的反应速率。

2. 制Fe(OH)2时,通过降低NaOH溶液的含氧量(给溶液加热)来降低Fe(OH)2被氧化的速率。

(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压强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

【收集事实】途径:已有的实验知识

(提出以下几个实验)对比

1. 1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实验。

2. CaO固体与SiO2固体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aSiO3。

3. SO2 与O2在一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SO3。

(讨论)给上述三个反应的容器加压,三个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是怎样变化的?

大。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压强会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明确)1.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正比。这就是说,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多到原来的2倍,即体系中各个物质的浓度都增加,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浓度减小,因而反应速率减小。

2.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的体积改变很小,因而它们的浓度改变也很小,可以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

【结论的再理解】1.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而影响反应速率的。我们在分析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最终落实到浓度上,将压强问题转化为浓度问题。

2. 对于那些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来说,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加,所以,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三)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温度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

【收集事实】途径:1.观察演示实验。 2. 回顾过去已有的化学知识和所掌握的实验事实。『演示实验』10ml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对比实验

『复习回顾』1. Cu与浓硫酸在常温条件下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情况的对比。

2. Mg条分别与冷水和沸水的反应情况的对比。

【实验事实的处理】1.化学用语化(写方程式)

(1)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H2O

或S2O32- + 2H+ == SO2 + S↓+ H2O

(2)Cu + 2H2SO4(浓)=== CuSO4 +2 SO2↑+2 H2O

(3 )Mg +2H2O === Mg(OH)2 + 2H2↑

2. 表格化

【表征性抽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反应要加快。经过实验测定,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到原来的2~4倍。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明确)当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分子总数一定,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高,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增大,因而活化分子数量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加大。

【对结论的再理解】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升高体系的温度,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活化分子数都增加,所以,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应用】1.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通过给反应物加热来增大反应的速率。

2. 合成氨工业中,是在50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加快反应进行的速度。

3. 为防止食品变质,我们将食品放入冰箱中保存,以降低食品变质的速率。

(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催化剂是怎样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收集事实】途径:1.观察演示实验。2.回顾已有知识

(演示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

(复习回顾)用KClO3制氧气的实验

【实验事实的处理】1.写化学方程式

(1)2H2O2 == 2H2O + O2↑

(2)2KClO3 == 2KCl +3O2↑

2. 列表对比

【表征性抽象】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明确)当温度和反应物浓度一定时,使用催化剂可使反应途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增大,因此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大,故化学反应速率加大。

【对结论的再认识】1.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仅仅是改变始态到终态的途径,不改变反应的结果。例:

(1)在加热条件下:2Cu + O2 == 2CuO

2CuO +2 CH3CH2OH == 2Cu +2 CH3CHO + 2H2O

(2)氮的氧化物破坏臭氧:NO + O3 == NO2 + O2

NO2 + O ==NO + O2

2. 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正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负催化剂。

3. 对可逆反应而言,正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加快的程度相同。相反,负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减小的程度相同。

【应用】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大约85%的反应需要催化剂。尤其是现代大型化工业、石油工业中,很多反应还必须使用性能良好的催化剂。例;接触法制硫酸工业。

【课堂练习】1.要使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A(气)+B(固)==2C(气)+Q(Q>0)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不考虑固、气态间的接触面积)()A.降温 B.加入B C.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D.加入A

2.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H2的生成速度V随时间t变化如图。其中t1——t2速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t2——t3速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

t 1t 2t 3

【实验事实的处理】1.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H2O

或S2O32- + 2H+ == SO2 + S↓+ H2O

(2.)2Mg + O2 ===2MgO

(3.)CaC2 + H2O === C2H2↑+ Ca(OH)2

2. 列表对比

(1)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0.1摩/升的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表

编号Na2S2O3溶液水硫酸出现浑浊的时间(秒)

1 10ml 0 10ml

2 5ml 5ml 10ml

(2).镁条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的情况对比表

编号镁条与空气反应镁条与纯氧气反应

现象

速率

(3)电石分别在水中和饱和食盐水中反应的情况对比表

编号电石与水的反应电石与饱和食盐水的反应

现象

速率

[随堂练习]

1.一般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温;②改变生成物浓度;③增加反应物浓度;④加压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

2.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NO+2CO=N2+2CO2

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C)冬天气温低,反应速率降低,对人体危害更大

(D)无论外界条件怎样改变,均对此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

3.设C+CO22CO-Q1,反应速率为υ1;N2+3H22NH3+Q2,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

(C)υ1增大,υ2减小(D)υ1减小,υ2增大

4.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

可由如图2-1-1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

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

因素是()。

(A)①④(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5.下表中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温度,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

编号金属(粉末状)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温度

(mol)(℃)

A Mg,0.1 6 mol·L-1硝酸10mL 60

B Mg,0.1 3 mol·L-1盐酸10mL 60

C Fe,0.1 3 mol·L-1L 盐酸10mL 60

D Mg,0.1 3 mol·L-1硫酸10mL 60

6.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

A(气)+2B(气)2C(气)

以B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υ正,υ正、υ逆与时间的关系图如所示。已知反应速率υ的单位为mol·L-1·s-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

(A)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B)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

(C)C的物质的量增加(D)B的物质的量减少

7.煅烧硫铁矿产生二氧化硫,为了提高生成二氧化硫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把块状矿石碾成粉末(B)向炉内喷吹氧气

(C)使用Fe2O3作催化剂(D)降低体系的温度

8.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1)和S(+6)的反应速率如图2-1-4所示,已知这个反应速率随着溶液中[H+]增大而加快。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

(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9.在密闭容器中发生2SO 2+O2 2SO3反应,现

控制下列三种不同的条件:

①在400℃时,10molSO2与5molO2反应;

②在400℃时,20molSO2与5molO2反应;

③在300℃时,10molSO2与5molO2反应;

问: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正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

10.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2Fe3+ = 2Fe2++I2(水溶液)。正向反应速率和I-、Fe3+-]m[Fe3+]n(k为常数)

[I-](mol·L-1)[Fe3+ ]( mol·L-1)υmol·L-1·s-1)

(1)0.20 0.80 0.032k

(2)0.60 0.40 0.144k

(3)0.80 0.20 0.128k

在υ=k[I-]m[Fe3+]n中,m、n的值为______。[选填A、B、C、D]

(A)m=1,n=1 (B)m=1,n=2 (C)m=2,n=1 (D)m=2,n=2

碘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铁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填:小于、大于、等于)

课堂练习答案

1B,2AC,3A,4C,5D,6B,7AB。

8.(1)2KClO3+6NaHSO3=3Na2SO4+KCl+3H2SO4,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2)

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9.②;③。10.C;大于。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公开课)复习过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儋州市第二中学陈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绪言中介绍的碰撞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进一步理解又为后续化学平衡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节课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理论来解释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在利用碰撞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板块1——创设情境,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引入】以下图片展示的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反应,大家比较一下它们的快慢程度。 【ppt演示】烟花燃放、爆炸、铁生锈、溶洞的形成图片 【分析】爆炸和烟花燃放的反应速率非常快,都是瞬间完成的;铁生锈的反应速率相对慢一些,需要数年才能完成;溶洞的形成反应速率最慢,需 要上万年或者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由此可知,不同的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是有差别的,即其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完整word版)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练习 一、选择题(16*3=48)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 的量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 /(L·s )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2.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 2( ) A .全部 B .①② C .② D .②③ 3.已知:4 NH 3 + 5 O 2 = 4 NO + 6 H 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 )、v (H 2O )(mol/(L?s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 .()3NH V 5 4= v (O 2) B .65 v (O 2)= v (H 2O ) C . 32v (NH 3)= v (H 2O ) D .5 4 v (O 2)= v (NO ) 4.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 2C(g),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 );③2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2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0C ,将10ml 0.1mol/l Na 2S 2O 3溶液和10ml 0.1mol/l 的H 2SO 4溶液混合,2分钟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0C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0C 时,同样的反应要看到明显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 A .15秒 B .20秒 C .40秒 D .48秒 6.在一定条件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一定量的O 2 ,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进行到4min 时,测得n(SO 2)=0.4mol ,若反应进行到2min 时,容 器中n(SO 2)为( )。 A .1.6mol B .1.2mol C .大于1.6mol D .小于1.2mol 7.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 2+O 2 == 2NO ,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假 定改变下列条件时温度不变)( ) A .缩小体积使压力增大 B .体积不变充入N 2使压强增大 C .体积不变充入He 气使压强增大 D .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8.将等物质的量的X 2和Y 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mX 2(g)+nY 2(g) === pZ(g),在某一时刻,测得容器中C (X 2)=0.9mol·L -1 ,C (Y 2)=0.1mol·L -1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6.1 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 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在高一第二学期第六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的第一节——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第二课时)。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与进程的入门性知识。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经验在学科内的延伸,定性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知识要点。因而,从学生认知和知识构建的角度来说,这个课题的内容不容易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认知冲突。所以本课时的设计尝试着想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自主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近距离地做一次科学探究方法上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能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初步知道怎样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定性观察、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3)亲历探究实验的实施过程,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增强实验现象观察和描述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能得出正确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素养。 (2)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养成尊重事实、按化学规律办事的求实态度,树立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控制变量法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2、实验方案设计(如何体现控制变量法)。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知识点总结 要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一)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___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 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 ,单位为 。 对于Δc (反应物)=c (初)-c(末), 对于Δc (生成物)=c (末)-c (初)。Δt 表示反应所需时间,单位为 等。 3.单位 一般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 4、对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来说,用不同物质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往往不同,其数值之比等于 。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求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一般按以下步骤: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A + nB pC 起始浓度 (mol/L ) a b c 转化浓度(mol/L ) x 某时刻浓度(mol/L ) a-x (1)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 ,但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通过转化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2)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如aA+bB==pY+qZ ,即 比较 与 若 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 (3)注意反应速率单位的一致性。 (4)注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在反应A+3B 2C+2D 中,若某条 件下v(A)=0.15 mol/ (L·min) , 则此时用v(B)表示该反应的化 学反应速率为v(B)= _________ ;若起始条件下,物质C 的物质的量为0,经过5秒后,C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 ,则用v(C)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 。 (三)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按图安装两套装置,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 mL 1 mol/L 和 40 mL 4 mol/L 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 mL H 2所用的时间。 实验现象:两套装置中加入H 2SO 4溶液后都立即产生气泡,但加入1 mol/L 硫酸的装置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_________,收集10 mL H 2用的时间较_________ ;加入4 mol/L 硫酸的装置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_________ ,收集10 mL H 2用的时间较 _________ 。 要点二、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及其应用 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及其应用 例如:某温度时,在定容(V L )容器中,X 、Y 、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进行如下计算: (1)某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率, 如:V(X)=( n1- n3) /vt3 mol/(L ·s), Y 的转化率= (n2-n3)/n2 ×100%。 (2)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X 、Y 、Z 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n1-n3)∶(n2-n3)∶n2。 ①、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 是可以 的,但是这些数值都表示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以 表示。 ②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 的平均速率,而不是 速率。 因为大部分反应不等速进行,随着各组分浓度的变化,反应速率也会变。开始时,速率快,随着反应的进行速率会减慢。所以我们在表示反应速率使用的是平均速度,我们定义也是平均速率。 ③不能用 体和 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被视为常数,所以不能用它们表示速率。但固态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即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a (A) v b (B)v ,(B) (A)b a v v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冉美玥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 学表达式可表示为单位一般为mol/(L·min)或mol.·L -1·min -1 2.结论:对于一般反应 aA + bB =cC + dD 来说有: V A :V B :V C :V D =△C A :△C B :△C C :△C D =△nA :△n B :△n C :△nD = a :b :c :d 特别提醒: 1.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 3.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可能不同,但是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要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的关系换算成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看其数值的大小。注意比较时单位要统一。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所决定的。 2.外因(次要因素) (1)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 增大。若减小反应物浓度,V 逆急剧减小,V 正逐渐减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反应速率与其加入量多少无关)。 (2)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时, V 正、V 逆都加快;降温时,V 正、V 逆都减小 (3)压强: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缩小反应容器,增大压强,V 正、V 逆都增大;通过扩大反应容器,压强减小,浓度变小,V 正、V 逆均减小。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成百上千的同等倍数地增加了正、逆反应速率。 特别提醒: 1.改变压强的实质是改变浓度,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故对该类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2.恒容时,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或无关气体)时,气体总压增大,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4.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为原来的2~4倍。 5.从活化分子角度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和判断 1.化学平衡的标志: (1)V 正=V 逆,它是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 (2)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质量积分数、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均不再改变,这是外部特点。 t c V ??=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1(第一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

课题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 三 维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方法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修改建 议[问题引入]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看图片)?炸药爆 炸(图1)、金属锈蚀(图2)、溶洞形成(图3)、溶液中的离 子反应(图4、图6、图7)、镁条燃烧(图5)、溶液中新制的 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8)、食物腐败、塑料老化……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结论]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分组讨论]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一些现象来 多媒体

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 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的变化——△C 时间的变化——△t 表达式:υ=△C/△t 单位:mol/(L?s)或mol/(L?min)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因素 温度、催化剂、溶液浓度、形成原电池、固体的表面积、反 应物状态、气体压强、潮湿的空气…… 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外界条件的改变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3、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因素的意义: 控制反应条件,提高那些对人类有利的反应速率,降低那些对人类反应不利的反应速率。 [巩固练习]1、将镁带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内的盐酸里,反应速率用产生的氢气的速率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带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盐酸的体积,⑤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①④ B、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N2O42NO2反应,20S内反应物N2O4的浓度由 0.1mol/L降到0.06mol/L,则υ(N2O4)[单位为:mol/(L?S)]为 A、0.1 B、0.002 C、0.06 D、0.04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 ,单位:。 注意: (1)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上可能是的(填“相等”或“不等”),但各反应速率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2)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等于之比;(3)固体、纯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常用“三段式”方法。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如Na、Mg、Al与水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 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可从分子碰撞理论解释(充分接触和有效碰撞): (1)浓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看作常数,故其反应速率与其用量无关。 (2)温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3)压强: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①压强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②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4)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其它条件相同时,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5)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大部分加快反应速率。 (6)其他外因:光波、电磁波、放射线、超声波和溶剂等。 6.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 + 2HCl →2NaCl + S↓+SO2↑+H2O, Na2S2O3,还原剂是Na2S2O3,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是S。 例1.(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计算与大小的比较) 1.对于反应A2(g)+3B2(g)2AB3(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A.v(A2)=0.6 mol/(L·s) B.v(B2)=2.7 mol/(L·min) C.v(AB3)=12 mol/(L·min) D.v(A2)=6 mol/(L·min) 例2.(“三段式”法计算反应速率、转化率等) 2.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a Q(g),2 min 后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1 C.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v(Y)=0.3 mol·(L·min)-1 1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位于高中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属于化学反应原理性知识,是在高中教材学习中首次出现的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及其伴随的能量变化方面初步认识了化学反应的特征,本节知识是对于前两节知识的一个拓展延伸,从化学反应速率方面对化学反应的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本节主要讲述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它的相关应用,为后面选修四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平衡等知识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物质变化及其能量变化这两个化学反应特征,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的另一个特征。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是高中教材学习中在必修二首次出现的知识点,属于化学原理知识,是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学生对于本节知识的学习可能感到陌生,并且不易理解。在讲授本节知识时,要注意概念的讲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学会解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及自主归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提高总结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改变反应条件影响反应速率的实验,发展实验观察及实验探究能力; 3.通过体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探究与归纳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点,发展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2.通过观看生活中化学反应快慢的图片及举例,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通过观察实验及实验探究,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4.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原因探究,发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试题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 素试题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提高)【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海南高考)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K2SO4B.CH3COONaC.CuSO4D.Na2CO3 2.将镁带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内的盐酸里,反应速率用产生氢气的速率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带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盐酸的体积、⑤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是() A.①④B.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 3.(2015福建高考)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6.00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4.100mL6mol·L-1的硫酸跟过量锌粒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慢反应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B.水C.碳酸氢钠溶液D.氨水 5.将盐酸滴到Na2CO3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A.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大一倍B.盐酸浓度增加一倍,用量减至原来的1 2 C.增大Na2CO3粉末的量D.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6.设C+CO22CO(此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1; N2+3H22NH3(此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都增大B.都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7.在N2+3H22NH3反应中,使用催化剂的理由是() A.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没有催化剂该反应不能发生C.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抑制逆反应的发生 8.在气体反应中,改变条件: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去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A.①⑤B.①③C.②⑤D.③⑤ 9.在A==B+C的反应中,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4倍。现将反应体系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为() A.8B.12C.24D.6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专题练习题 带答案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 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 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 学反应的速率 2.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下列哪个因素() A. 催化剂 B. 温度 C. 压强 D. 物质的性质 3.通过下列有关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得出的相关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 是() A.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将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锌粉反应快 B. 将质量相同、形状大小一样的铝条分别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浓硫酸产生氢气 快 C.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 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D. 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可减慢反应速率 4.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 S↓+H2O下列四种情况中最早出现浑浊的是() A. 1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 5 mL B. 2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 5 mL C. 1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5 mL,加水10mL D. 20℃时0.2mol/L Na2S2O3和0.1mol/LH2SO4各5 mL,加水10 mL 5.铁粉与足量1mol/L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加入() ①2mol/L的硝酸溶液②少量CuSO4(s)③少量铜粉④少量 CH3COONa(s)⑤对溶液加热⑥向反应液中通入HCl气体⑦加入过量铁粉⑧将铁粉改为铁片.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 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 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A:VB:VC:VD=A:B:C:D;VA/A=VB/B. ②三步法:mA + nB=== pC + qD 初始量(mol/L: a b 0 0 变化量(mol/L:mx nx px qx ns末量(mol/La-mx b-nx px qx PS:只有变化量与计量数成正比!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 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④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⑤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做标准。 5.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1基本思路 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为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体系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 (2测定方法 ①直接可观察的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②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 ③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物理方法:量气法、比色法、电导法等。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模式介绍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思路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反应有的进行的很快,有的进行的很慢,从而提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然后通过对反应速率概念提出定性和定量判断,直接指出定量判断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思考讨论得出定量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公式和常用单位。并通过例子对反应速率进行巩固,同时得出同一反应可以用不同物质的变化量来表示,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之比。对于影响因素,采用生活中一些现象,提出问题,引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思考,然后通过演示实验的现象观察和得出的结论,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最后通过例子、思考和交流,进一步巩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这样的思路,学生能由浅入深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公式及影响因素,符合人的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和认识规律。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稿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为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为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经过前一段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必修二中初步学习了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对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决定着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以致用,根据上述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根据:其他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均可归结为活化分子的浓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用碰撞理论解释解释影响因素 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 三、教学过程 1、引入: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阅读课本的第一段内容 2、我们能通过计算出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呢?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我们人类能否控制这个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上一节内容的延续,在第一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和测定问题,本节教材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限度的影响。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等,积累了一些化学反应及方程式,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不是在知识的深度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是本节课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外因。 2.过程与方法:能够设计简单实验方法测定并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体会由定性到定量,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实验的过程强化控制变量这一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 【教学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思想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展示,微课设计,学生分组探究相结合的多功能式教学,体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一课时)

2-1-2 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掌握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方法; (2)通过识别有关化学反应速度与压强、温度或浓度等的图像,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压强对化学速率的影响,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表征性抽象】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 (明确)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对结论的再理解】1.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关系不大2.对于可逆反应aA +bB cC + dD来说,正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A、B两种物质的浓度,与C、D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而逆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C、D两种物质的浓度,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增加A或B的浓度只可以使正反应的速率增大,不会影响逆反应的速率。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应用】1.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乙炔,以减缓太快的反应速率。 2. 制Fe(OH)2时,通过降低NaOH溶液的含氧量(给溶液加热)来降低Fe(OH)2被氧化的速率。 (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压强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 【收集事实】途径:已有的实验知识 (提出以下几个实验)对比 1. 1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实验。 2. CaO固体与SiO2固体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aSiO3。 3. SO2 与O2在一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SO3。 (讨论)给上述三个反应的容器加压,三个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是怎样变化的? 大。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压强会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明确)1.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正比。这就是说,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多到原来的2倍,即体系中各个物质的浓度都增加,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浓度减小,因而反应速率减小。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若只增加体系总压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则此反应为热反应,且反应物分子数(大于、小于)产物分子数。 2.对于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系数,速度常数的单位由 决定,若k 的单位为L 2·m ol - 2 - 1,则对应的反应级数 为。 · S 3.可逆反应A(g) + B(g) ? C( g) +Q 达到平衡后,再给体系加热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4.在500K 时,反应SO2( g) +1/2O2( g)? SO3( g) 的K p =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 2 SO3( g) ? 2SO2( g) +O2( g) 的K p = 。 5.反应:H IO 3+3H2SO3 HI+3H2SO4,经实验证明,该反应分两步完成;(1)HIO 3+ H2SO3 HIO 2+ H2SO4(慢反应),(2)HIO 2+2H2SO3 HI +2H2SO4(快反应),因此反应的速度方程式是。 6. 在298K 温度下,将 1 摩尔SO3 放入 1 升的反应器内,当反应 2 SO3(g)? 2SO2( g) +O2( 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 摩尔的SO2,其K C 是,K p 是。(R = -1 - 1)。·mol 8.314 kPa·L·K 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S(s)? H2S(g), K c=1.0 × 10 - 3; S( s) +O2( g) ? SO2( g) , K c = 5.0 ×10 6;H2(g) + SO 2(g) ? H2S(g) + O2(g)的平衡常数K c 为。 8.简单反应 A =B+ C ,反应速度方程为,反应级数为,若分别以 A 、 B 两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则V A 与 V B 。 9.阿仑尼乌斯公式中 e - Ea/RT 的物理意义是。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从而 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1.某温度下2N2O5 = 4NO 2 + O2 该反应的速度和以各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为: V = 1/2 V N 2O5 = 1/4 V NO 2 = V O2 。() 12.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 值越大,其反应速度越快。() 13.因为平衡常数和反应的转化率都能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所以平衡常数即是反 应的转化率。() 14.在2SO2 + O2? 2SO3 的反应中,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条件下,无论使用催化剂或不 使用催化剂,只要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的浓度总是相同的。() 15.增加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度加快,放热反应的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增加温度 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16.化学平衡常数K c 等于各分步反应平衡常数K c1,K c2??之和。() 17.催化剂可影响反应速度,但不影响热效应。() 18.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 值越大,其反应速度越快。() 1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活化能愈大,反应速度亦愈大。()

高中化学 第二章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选择题 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措施不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冶铁使用鼓风机 B.冰箱使用制冷剂 C.食品袋内放置抗氧化剂 D.酸奶中添加增稠剂 答案:D 2.在气体参与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 ④加入催化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根据活化分子的概念及影响条件知,①③能增大活化分子的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而②中分子能量增加,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活化分子数也同时增大;④中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活化分子数也同时增大。 3.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能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B.使用适当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不能增大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对该反应速率无影响 解析:选B。对于气体之间的反应,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均能增大反应速率。4.(2019·齐齐哈尔高二期末)少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过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A.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B.改用10 mL 0.1 mol/L硝酸 C.加入NaCl溶液 D.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解析:选A。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且不改变H2的产量,正确;B.改用10 mL 0.1 mol/L 硝酸,硝酸会与铁粉反应生成NO,H2的产量会减少;C.加入NaCl溶液,不能加快此反应速率,错误;D.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但硫酸铜消耗了铁粉,H2的产量

《化学反应的速率第一课时》教案3.docx

《化学反应的速率第一课时》教案 课标要求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通过实验测某化学反应的速率。 课标解读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2.掌握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3.了解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教学地位 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 新课导入 唉,石头的身子骨 也经不起这么折 腾!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著名的古建筑群,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保和殿后,有一块巨大的“云龙陛石上面雕刻有精美的蟠龙图案。但是,近些年来这些浮雕已开始受损,一些细小的花纹已变得模糊不清。 在太和殿周围的汉白玉护栏上的嫦龙柱以及吐水龙头上的花纹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腐蚀。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儿百年甚至儿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有的已面目全非。这真是一场大的灾难。 几百年来,这些精美的图案都保存完好,可近些年来却不断遭受损失,这是为什么呢? 教学过程 一、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用单位时I、可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Ac

表达式:v= A?单位:常用mol/(L?s)或mol/(L?min) 举例:对任意一个反应,用符号来代替具体的化学物质,反应方程式表示为mA+nB=p △c(A) Ac(B) Z\c(Z) Y+qZ。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v(A)= △/ ;v(B)= △/ ; u(Z)= △/。 【思考题1】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相同吗? 【提示】不一定,若化学计量数相同,则反应速率相同,否则,不相同。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1?测定原理 利用化学反应中与某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进行测定。 2?测定方法 (1)利用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测泄 如通过测量释放出一定体积的气体的时间来测定反应速率,或测定一定时间内气体压强的 变化来测定反应速率。 (2)利用科学仪器测量物质的性质 如在溶液屮,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较明显的颜色时,可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思考题2】已知2 g锌粒(假设颗粒大小基本相同)分别与40 mL 1 mol/L和40 mL 4 m ol/L H2SO4溶液反应,请问你有几种方法分别测定它们反应速率的大小? 【提示】(1)测定收集一定体枳的H2时所用的时间。 (2)测定一段时间内溶液中c(H+)的变化。 ⑶测定一段时间内Zn粒质量的变化。 三、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 【问题导思】 ①对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T能否用CaCO3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提示】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②化学反应速率是某一时刻的速率吗? 【提示】不是,是平均反应速率。 ③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吋,其数值有什么关系? 【提示】其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中学化学里,通常笼统地说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时,往往是对整个化学反应而言,例如,H2+F2WHF反应很快、CH3COOH + CH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