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镗孔技术

镗孔技术

镗孔加工的加工技术

镗孔加工的加工技术 所谓镗孔加工(Boring)就是指将工件上原有的孔进行扩大或精化。它的特征是修正下孔的偏心、获得精确的孔的位置,取得高精度的圆度、圆柱度和表面光洁度。所以,镗孔加工作为一种高精度加工法往往被使用在最后的工序上。例如,各种机器的轴承孔以及各种发动机的箱体、箱盖的加工等。 和其它机械加工相比,镗孔加工是属一种较难的加工。它只靠调节一枚刀片(或刀片座)要加工出象H7、H6这样的微米级的孔。随着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的普及,现在的镗孔加工只需要进行编程、按扭操作等。正因为这样,就需要有更简单、更方便、更精密的刀具来保证产品的质量。这里主要从工具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加工中心的镗孔加工。 1、加工中心的镗孔加工的特点 1.1工具转动 和车床加工不同,加工中心加工时由于工具转动,便不可能在加工中及时掌握刀尖的情况来调节进刀量等。也不可能象数控车床那样可以只调节数控按扭就可以改变加工直径。这便成了完全自动化加工的一个很大的障碍。也正因为加工中心不具有自动加工直径调节机能(附有U轴机能的除外),就要求镗刀必须具有微调机构或自动补偿机能,特别是在精镗时根据公差要求有时必须在微米级调节。 另外,加工中心镗孔时由于切屑的流出方向在不断地改变,所以刀尖、工件的冷却以及切屑的排出都要比车床加工时难的多。特别是用纵型加工中心进行钢的盲孔粗镗加工时,至今这个问题还没得到完全解决。 1.2颤振(Chatter) 镗孔加工时最常出现的、也是最令人头疼问题是颤振。在加工中心上发生颤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工具系统的刚性(Rigidity):包括刀柄、镗杆、镗头以及中间连接部分的刚性。因为是悬臂加工(Stub Boring)所以特别是小孔、深孔及硬质工件的加工时,工具系统的刚性尤为重要。 ②工具系统的动平衡(Balance):相对于工具系统的转动轴心,工具自身如有一不平衡质量,在转动时因不平衡的离心力的作用而导致颤振的发生。特别是在高速加工时工具的动平衡性所产生影响很大。 ③工件自身或工件的固定刚性(Clamping Rigidity):象一些较小、较薄的部件由于其自身的刚性不足,或由于工件形状等原因无法使用合理的治具进行充分的固定。 ④刀片的刀尖形状(Geometry of Edge):刀片的前角、逃角、刀尖半径、断屑槽形状的不同所产生的切削抗力也不同。

华为终端工装类夹具设计规范

华为终端工装类夹具设 计规范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DKBA H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 终端工装类夹具设计规范 2013年1月10日发布 2013年1月10日实施 H技术有限公司 H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ed

修订声明Re√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 产品工程工艺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 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 其它规范或文件: 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终端工装类夹具设计规范 (1) 1工装类夹具通用设计原则 (10) 工装夹具设计要素: (10) 工装夹具设计制作的精度 (10) 夹具可加工性 (11) 夹具的强度要求 (11) 夹具防静电要求和环保要求 (11) 组装防呆设计要求 (11) 夹具的可操作性、安全性 (11) 零件夹紧要求 (12) 工件易放置、易拆卸 (12) 防刮伤要求 (12) 2工装夹具设计规范 (13) 常用夹具材料 (13) 材料加工精度 (13) 夹具表面处理 (14) 夹具定位设计 (14) 紧固件设计 (15) 电气部分设计 (15) 夹具Logo (15) 3终端手机产品常用夹具设计标准 (17) 锁螺钉夹具 (17) TP压合夹具 (19) 天线压合夹具: (23) TP泡棉贴合夹具 (25) 热熔夹具 (27) TP点胶定位夹具 (31) TP点胶预压夹具 (32) TP点胶保压夹具 (34) 支撑定位夹具 (36) RCV/摄像头组装定位夹具 (37) 电池组装定位夹具 (38) 摄像头FPC预折弯夹具 (38) TP拆卸夹具 (40) 吸笔&同轴线装配工具 (42) 4终端MBB与接入融合产品常用夹具设计标准 (44) 锁螺钉治具 (44) 热熔夹具 (44) 贴装夹具 (44) TP压合夹具 (45)

轴承座镗孔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 题目轴承座¢47孔镗床夹具设计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机制专业 级别2010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1.序言 (3) 2.任务介绍 (4) 3.夹具设计 (4)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6) 二、定位误差分析 (10) 三、夹紧力钻削力计算 (11) 四、夹具零件以及工艺分析 (13) 4.总结 (14) 5.参考文献 (15)

1.序言 对我而言,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对轴承座零件¢47孔镗床夹具设计的夹具设计,通过这次设计,我了解到了关于夹具设计相关的零件,如夹具体的设计、定位元件(定位销、支承板等)、夹紧机构、对刀装置等等。是在我们对机械相关课程和生产实习综合运用进行的一次锻炼。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这次设计更加巩固了我对CAD、PROE制图软件的应用。非常感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镗孔夹具设计 2.任务介绍 轴承座:为箱体类零件,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承受冲击载荷。 零件三维图模型截图如下: 零件二维图如下:

镗¢47孔 工序图: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轴承座¢47孔镗床夹具设计 设计清单: 1、用三维工程软件(PROE)设计夹具方案结构示意图。 2、夹具总装图(AUTOCAD)。 3、主要非标准件零件图(AUTOCAD)。 4、设计说明书(需含夹具设计方案、夹具设计原理说明、定位误差分析和夹紧力计算)。 5、以上所有资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

3.夹具设计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工艺对轴承座两端面的尺寸精度没有要求,端面对底面有0.02的垂直度误差要求,故选择底面为定位基准,考虑对底面的平行度的要求,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定位,采用分别在两个支承板上固定一个圆柱定位销和一个菱形定位销配合在底座的对角线处。其中支承板限制3个自由度,圆柱定位销限制2个自由度,菱形定位销限制1个自由度。 2.夹具设计方案确定 根据要求,铣轴承座上端面到尺寸为50mm,端面粗糙度1.6,端面与底面的垂直度误差要求0.02mm,现设计夹具方案有:方案一:采用压板,螺栓连接,采用气缸夹紧,这种夹紧方式夹紧力可靠,辅助时间短,工人劳动强度小,但是成本高。 方案二:采用压板,用螺栓、螺母连接,利用手动夹紧,这种夹紧力小,成本低。 本次设计零件为大批量生产,要求成本低,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夹紧力要求不高,因此夹具方案采用方案二,利用螺栓、螺母手动夹紧。 夹具上装有对刀装置,可使夹具在一批零件加工之前很好的对刀(与对刀塞尺配合使用);同时通过支承板固定在夹具体上,通过定位销将工件定位在两个支承板上,这样可以保证加工精度,有利于铣削,提高加工工艺性。

锻造新工艺技术

热模锻生产技术 金属坯料加热到锻造温度采用模锻方法实现精密成形是现代机械零件的重要成形方法之一。机械零件中很多承力件、保安件、传动件采用了热锻成形。汽车的连杆、高速柴油机曲轴、汽车前梁、汽轮机叶片、轴承环等都是热锻的典型件。 蒸汽-空气两用模锻锤曾经是热模锻生产的主要设备,由于能耗大、导向精度不高、又没有顶出装置,因而锻件精度不高。现代大批量生产的企业通常采用热模锻压力机、高能螺旋压力机、电液锤为主要锻造设备。为保证温度的一致性和高的生产率,通常采用感应加热。由于工艺技术提高,设备、模具、润滑条件改进,锻件尺寸精度和复杂程度在本世纪末均有显著提高,如汽车连杆锻件过去重量偏差在7%~8%,现在普遍达到3%~4%;现在曲轴锻件拐颊做到薄而深,满足了现代汽车道行驶速度提高,发动机结构紧凑,出力大的设计要求;新型轿车转向节是一个多枝叉零件,按照其复杂程度计算已经是热锻件的极限。非调质钢在汽车行业中大量应用可以利用锻件余热直接热处理,简化了工艺和设备,有显著节能、节材、节约生产面积的经济效益。工艺模拟和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使热锻成形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周期显著缩短,锻造机械手、机器人和生产自动化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使热精锻在质量、效率和劳动条件方面有了显著改善。 精密热模锻生产通常要经过下料、加热、制坯、预锻、终锻、切边、校正或精整等多道工步。由于锻件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不同,有些工步可以省去,确定工步的一般原则和普通热模锻生产线相似;工艺流程设计对于正确选择和利用设备、保证产品精度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线投资和日常生产成本、节能节材、改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无论是利用企业原有条件进行技术改造,还是新建生产线,都要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以下为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1.原材料和下料工步 我国目前生产的钢材往往尺寸公差较大,平直度差,表面质量不高有时会有微裂纹,由于精锻后加工量小甚至不加工,这些裂纹和表面缺陷往往会造成锻件报废,去坯尺寸公差大会引起下料重量偏差增大,有些时候也会影响锻件精度。这些都必须予以考虑,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锻造工步的确定 确定锻造工步是建设生产线的关键。工艺人员要对锻造设备及其特点有清楚的了解,对各种锻造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也应当有正确认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兼顾当前企业实际条件,市场情况和技术发展趋势,从而优选先进实用的方案。如北京机电所的研究人员在制定汽车前梁生产线建设方案时提出采用精辊-精锻复合工艺,替代发达国家辊锻粗坯再用大吨位压力机锻造的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采用新方案后生产线主要设备吨位由万吨级降到2500t,投资只是国外方案的1/5~1/8,模具寿命还有提高,生产成本也有降低。柴油机的喷油体通常的工艺方案是模锻或镦锻,改用楔横轧制坯-立锻的方案后提高了锻件精度,节约材料降低加工费用受到后续加工企业好评,已经获得我国专利。 锻造工步确定后要绘制锻件图,设计每一工步毛坯尺寸和形状。每一工步毛坯设计,通常都以一些典型件进行类比,然后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再结合设计人员的经验判断确定,对于形状复杂工步多的锻件,变形过程金属流动情况凭经验并不能准确判断,往往还要靠新产品试制时进行调试修改,这种方法调试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多是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产品更新要求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塑性有限元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软件可供工艺过程模拟分析,特别是我国科技人员合作研制的可在微机上运行的工艺分析软件已经在一批锻件制定工艺过程中应用取得好的效果,已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条件。

夹具设计规范

焊接夹具设计制造技术规范 根据国外先进汽车车身装焊夹具公司对夹具设计的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大连奥托技术有限公司制定了装焊夹具的设计制造技术规范,设计者应严格遵循。1..装焊夹具的设计依据 以汽车产品零部件图(数模最佳)、装焊工艺图、设计技术任务书、厂标件标准为设计依据,进行规范化、模块化设计。 2..装焊夹具设计通则 装焊夹具设计采取模块化方式,按照装焊工艺图进行,以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夹具设计图画法应贯彻国家机械制图标准。 夹具操作方便,设计完成后的工装系统必须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夹具应有足够的装配、焊接空间,焊点在布置时应易接近。 夹具本身必须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和较高的机械效率。 3..装焊夹具设计规范及要求 总图设计 总图上应标注:夹具轮廓尺寸、操作高度、坐标线(尽量与汽车坐标线统一),坐标基准刻线或坐标基准孔、各部件的安装位置、气缸位置、所有定位尺寸坐标基准孔应相对于坐标线标注,在图中按汽车产品件在汽车中的实际位置建立汽车坐标,其基准线用 ○>符号表示;同时按夹具的基础建立坐标系,其基准线用○=符号表示。在夹具上有产品图的摆放位置,并用细双点划线绘出。焊点位置用○+表示。设计时应注意焊点的坐标位 置,必须留有充分的焊钳工作空间位置,便于施焊。用双点划线表示焊钳的外形。 总图上还应包括夹具的操作步骤,并且特殊步骤必须详细说明。 对总拼及较复杂的工装、带有自动焊的工装等,其设计必须采用三维设计。 定位块、压块的设计 定位块尽量采用标准精铸ZG45#L形毛坯件加工,其厚度规定16mm,特殊情况及厂家有要求例外。与定位板装配的结合面为基准面用○基表示,要求表面粗糙度为,定位面表面粗糙度为,定位面局部火焰淬火HRC40~45,安装挡片面加工表面粗糙度为,通常挡片安装在L板垂直面一侧定位板上,定位块为AB面情况下,安装在高面一侧,加工后表面喷漆处理,安装面定位面不喷漆,安装孔表面粗糙度为其余表面不加工。 压块尽量采用标准精铸ZG25L形毛坯件加工,其厚度规定16mm,特殊情况及厂家有要求例外。与压杆装配的结合面为基准面用○基表示,要求表面粗糙度为,压紧面表面粗糙度为,安装挡片面加工表面粗糙度为加工后表面喷漆处理,安装面夹紧面不喷漆,安装孔表面粗糙度为其余表面不加工。 定位块、压块应绘制出车系和夹具坐标系,并标注出其基准面至汽车坐标和夹具坐标的尺寸。定位块的定位面、压块的压紧面尺寸相对于基准标注,并留出1~5mm加工余量,要求NC加工,定位块的定位方向、压块的压紧方向应设有调整垫片。定位块、压块应尽量选用总长45mm,65mm两种。 间隙调整垫片长度规定为25、30、45、50、60、65、80、100mm,常规范围里一般长度不超过100mm。采用冷扎Q235薄钢板,厚度允差为±。间隙调整垫片压块应尽量选用45mm,65mm两种。 所有的间隙调整垫片应该是3mm厚度,即 lmm×2片,0.5mm×2片,且不允许作任何增减。

镗孔专用夹具说明书

镗孔专用夹具说明书 第七组;韦建成 张政明 陆正雯 叶帆 李萍

目录 1.零件工艺分析 (3) 2夹具结构设计 (3) 3定位机构 (4) 4夹紧机构 (4) 5夹具设计 (4) 6钻套选择 (4)

一、工件分析 1.形状分析: 减速器箱盖的主要加工部分是分割面,轴承孔和螺孔,其中轴承孔要在箱盖,箱体合箱后进行镗孔加工,以确保三个轴承孔中心线与分割面的位置,以及三孔中心线的平行度和中心距。 2夹紧的目的: 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已获得的定位不被破坏,同时保证加工精度。 3.在工件的重要结合部都选用了较高的表面粗糙度Ra1.6um,在非主要工作面选用了Ra6.3um,而其它表面则选用了不进行表面处理; 此外,图中个别尺寸的公差要求较高,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方式; 技术要求:①.热处理后非加工表面喷砂去除氧化皮,并去毛刺处理;②.线性尺寸的未标注公差为GB/T 1804—m。4二、定位分析 从工件的结构形状分析,工件以分割面朝上放置在支撑板上,定位夹紧都比较稳定、可靠,也容易实现。再在斜支撑板前端加块挡板限定自由度。 三、夹具设计 此次我们设计的是盖板式钻模。盖板式钻模是由钳工的划线

样板演变来的,它没有夹具体。定位元件、导引元件和夹紧装置全部安装在钻模板上,使用时象盖子一样盖在工件加工部位上,是最简单的一种钻模。 从对工件的结构分析,因工件底部有内孔,故可用短定位销进行定位,而定位销直接安装在底部的支撑板上,定位比较稳定,可靠,容易实现。在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加上两个挡板,也是用于定位。支撑板需要固定在夹具底座上,所以需要螺栓孔用于连接,右侧的螺栓孔直接打通起来。而我们所使用的盖板式钻模左侧用铰链连接在挡板上,右侧则用螺栓连接,这样有利于工件的装夹。 5、夹板选择 从对工件的结构形状分析,选用可换夹板。可换夹板的实际功用仍和固定钻套一样,可根据加工零件表面不同,进行更换夹板,在批量较大时,磨损后可迅速更换。 6经济性分析 1.工作时效 若未设计该专用夹具,则需要在工件表面进行划线,时间会加长,而是使用钻模板后不需要再进行划线处理,时间上会大大减少,而且工件的装夹是很方便的,所以设计钻模板很节省工作时效。 2.夹具成本 夹具主要采用工具钢和碳素结构钢,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而其他的零部件都是标准件,都直接可以在普通的五金店买到。钻套选用可换钻套,也是方便更换的。故夹具成本不会很昂贵。

尾轴镗孔工艺

1.镗孔前的要求及准备工作 Requirement and preparation before boring. 1)孔的中心线己确定并提交船东船检认可,同时尾部的所有振动工作应停止。 Center line confirmed and approved by owner and inspector, and stop all vibration at after. 2)检查在尾轴孔端面的加工圆及检验圆是否己标记。 Check marked for machining circle and check circle at stern tube. 3)检查尾管铸件是否符合图纸尺寸要求,确认后方可塞镗排进行镗孔。 Check the size of stern tube casting, ensure the size as same as the size of shaft arrangement drawing, after being confirmed, take the boring spindle into stern tube 4)对镗排应进行严格的检查休整,确保镗孔所需各种工具到位。 2.镗排在船上的安装 Installation boring spindle on board. 1)将专用镗排用滑车及手拉葫芦慢慢装入尾轴孔内并在适当的位置用专用轴承支承。(见图①) Fix special boring spindle slowly into stern tube by tackle and hand gourd and support by special bearing where necessary (See fig. ①). 2)在镗排的两端近尾轴孔的两端面固定两根划针,(见图①所示)慢慢转动镗杆根据尾轴孔两端的检验圆进行校核镗杆,直至镗杆与尾管两端的检验圆同心,将 镗孔上各调整轴承固定并将传动装置安装到位,这样可以开始进行尾轴孔的切 削。 Fix two needle at boring spindle both ends near stern tube both ends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22回转盘工艺规程设计及镗孔工序夹具设计

二.回转盘的结构功用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回转盘是钻床主轴上的一个重要零件,钻床主轴通过回转盘与钻关相连,回转盘与主轴用四个螺钉联接,实现钻床的正确联接。 回转盘的轴套孔中安装齿轮齿条,轴套中安装弹簧,钻床工作时,主轴带动回转盘中的齿轮运动,通过齿轮齿条实现钻头的纵向进给,利用弹簧的回弹作用实现钻头的自动复位。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的材料为HT18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强度,耐热性及减振性. 该零件的材料主要加工面为R.N 面及φ370 +0.027 , φ62 02 .001 .0+-, φ7202 .001.0+-等。 孔φ55,φ72的中心线对端面尺在500mm 上的平行度直接影响到主轴的配合精度和运转精度,因此对孔φ55,φ72的孔应同时镗出,保证其同轴度,使平行度公差降到最小。 φ62对φ90的同心性允差为0.02,将直接影响孔与轴的配合,因此在加工时,最好在一次装夹内完成。 车削φ50mm 的端面保持其尺寸108,将直接影响方孔内各孔的正确定位以及齿轮运动时的空间。φ90轴线与R 面垂直度允差为0.03,φ72对φ55的圆心允差为0.05,φ37对φ55的圆心允差为0.05,影响回转盘生与主轴联接的正确定位,从而影响主轴传动齿轮与变速箱的锥齿轮的啮合精度。 由参考文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中的有关和孔加工的径向精度及机床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要求可以达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可行的。

(三)回转盘的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和其它给定条件 根据零件的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 产,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可知,毛坯的铸造方法 采用砂型机械造型,又由于零件的内腔及φ50,φ55,φ37等 孔均须铸出,故应安放型芯,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出后 还应安排人工时效处理。 参考文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5,该种 铸件的公差等级为CT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G级,故取 CT为9级,MA为G级。 铸件的分型面选择:通过R基准的孔轴线且与φ90轴线垂 直的面,并在φ230mm处安装一个离心棒,使φ230mm以下部 分与左边部分合为一体。 浇冒口位置:位于φ70mm的轴心线上,各表面总余量。 说明:底面 双侧加工孔 降一级,双 侧加工.

技术规范及要求

技术规范及要求 (注:标有★的为基本技术参数,不允许偏离) 一、招标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15所学校安全饮水工程设施配套供货及安装,主要工作内容为:改造原有校舍及教室新增末端饮水间土建、装饰装修、供水、供电;室外配套土建、供水、供电、装饰装修、道路拆修等;新增集中式制水设备部分;末端加热开水器等工程。 本项目施工地点分散,建设工期时间紧,涉及施工种类多难度大专业性强,具有项目调试运行及质保要求严格,对产水水质的卫生安全要求高等特点。 投标人须对所投内容进行全部响应;报价若有遗漏,视为对招标人让利,均应免费提供。 二、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基本要求: 进水水质:井水,主要指标电导率按800-1000us/cm考虑。 (一)设备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性能指标 (1)★产水量 出水流量:第一种 0.5 m3/h,第二种 1.0 m3/h,第三种 2.0 m3/h,第四种 5.0 m3/h。 聋哑学校:系统产水量0.5 m3/h(进水水温20℃)。 第二实验小学、北皂学校、体校:系统产水量1 m3/h(进水水温20℃)。 新港路学校、石良中学、五中、培基小学、十中、实验小学、润新小学、实验中学、龙口市高级技工学校、开发区学校:系统产水量2 m3/h(进水水温20℃)。 龙口市一中:系统产水量5 m3/h(进水水温20℃)。 (2)★产水水质 电导率≤10 us/cm,产品水水质符合《瓶装饮用纯净水 GB 17323-1998》(2001)的要求。 (3)★回收率 反渗透回收率不小于40%。 (4)★脱盐率 反渗透脱盐率不小于99.2%(三年内)。

(5)自动控制 系统采用自动控制,自动模式故障时,可以手动操作。 (6)系统保护 设置高压保护开关、低压保护开关和安全阀,压力超出范围时,系统安全阀打开并报警。 (二)、采用标准 1.土建工程施工应执行中国及国家电力部颁布的相关规程、规范。 2. 国产设备制造和材料应符合下列最新版本的要求: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 5750.7-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 GB/T 5750.11-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3264-1991 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 15239-1994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GB/T 19249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T 23954-2009 反渗透系统膜元件清洗技术规范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0103 膜分离技术术语 DL/T 588-1996 水质污染指数测定方法 HY/T 108-2008 反渗透用能量回收装置 HY/T 109-2008 反渗透用高压泵技术要求 JB/T 5995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机电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7353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柜、台、箱 GB/T 4025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件的编码规则 GB50184-201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锻造术语中英文对照 (3)

锻造术语中英文对照 锻压 forging and stamping 金属塑性加工 metal plastic working 金属压力加工 mechanical metal working 体积成形 bulk forming 锻造 forging / hot forging 锻造技术 forging technology / forging technique 锻造工艺 forging technology / forging process 锻工 forger / blacksmith / hammer man / hammer smith / hammerer 塑性 plasticity 超塑性 superplasticity 可锻性 forgeability 切削性能 machinability 最小阻力定律 the law of minimum resistance 体积不变条件 constance(y) of volume / incompressibility 锻造流线 grain flow / forging flow line 滑移线 sliding line / slip-line 模锻 die forging / closed-die forging / impression die forging 开式模锻 closed-die forging / impression die forging 闭式模锻 no-flash die forging / flashless die forging 锤模锻 closed-die forging / impression die forging / drop forging / stamping 锻压机模锻 mechanical press forging 平锻 upsetting / heading 无飞边模锻 no-flash forging 无拔模斜度模锻 no-draft forging 模锻件 forging / workpiece 锻件重量 forging weight 普通锻件 conventional forging 精确(公差)锻件 close-tolerance forging 锻造工序卡 forging process chart 工序 operation / process / procedure 工步 process step 打击 blow / strike 锻件图 forging drawing 加工余量 machining allowance 镦锻、顶锻 upsetting / heading 镦粗 upsetting 压扁 flattening 去氧化皮 scale-breaking 拔长工步 drawing / elongating / fullering 拔夹钳头 tong-hold drawn / tagging

夹具设计规范基础知识培训试卷

夹具设计技术规范基础知识培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5题,2分/题,共50分) 1、焊接操作高度以(χ +750)mm设计,其中“χ”表示。 A 工作踏台高度 B 夹具高度 C 操作者高度 2、压头在打开状态,压头前端离板件的端面至少,或者打开到20°以上角度。 A 10 mm B 20 mm C 30 mm 3、夹具设计要操作方便,设计完成后的工装系统必须符合的要求。 A 操作 B 生产 C人机工程学 4、按汽车产品件在汽车中的实际位置建立汽车坐标,其基准线用符号表示。 A ○= B ○> C ○+ 5、大多数定位块采用标准精铸ZG45#L形毛坯件加工, 其厚度规定。 A 16 mm B 20 mm C 10 mm 6、定位块的定位面、压块的压紧面需要预留出加 工余量,且要求NC加工。 A 5~10mm B 1~5mm C 10~15mm 7、定位板的板厚应尽选用16mm厚,板厚允差上差为0mm, 下差为-0.1mm;板面加工粗糙度;定位块安装 面粗糙度Ra3.2。 A Ra3.2 B Ra12.5 C Ra6.3 学 校 : 专 业 : 姓 名 : 1 / 6

8、地面到夹具安装基准面的高度一般为mm,夹具基面到工件中心焊接面的高度一般定在700mm以内。 A 300 B 200 C 250 9、装焊夹具设计时应考虑汽车覆盖件的外表面有防止出现焊点压痕的保护措施。保护板的材料一般选用。 A 镁合金 B 铜合金 C 铝合金 10、装焊夹具设计时,所有定位块、定位销、压块等件 离焊点的距离小 于mm时应考虑绝缘。 A 40 B 50 C 60 11、气缸在压紧点处必须留有mm运动间隙,防止运动到端点。 A 10~15 B 15~20 C 5~8 12、夹具定位方案设计是夹具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常夹具定位方案设计步骤有:确定定位基准、、确定必限的自由度、提出定位器的材料和技术要求、定位方案的实例分析。 A、确定定位器的材料及形状 B、确定定位器的位置 C、确定定位器的结构及布局 13、水平面上定位孔与定位孔之间的精度为 mm,粗糙度为Ra1.6。 A土0.02 B土0.01 C土0.05 14、夹头打开应当限位,打开角度不应过大,一般小于度。 A 135 B 90 C 150 15、铭牌内容包括:零件总成名称、夹具名称、、制造厂商、制造日期。 A 夹具明细B夹具重量 C 设计人名 16、零件定位面、压紧面的加工要求全部由加工。 A 数控 B 铸造 C 打磨

双支撑镗模板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镗孔夹具设计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序言 (1) 一. 零件分析 (2) 1.1 零件作用 (2)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二. 工艺规程设计 (3)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2.2基面的选择 (5) 2.3制定工艺路线 (5)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三夹具设计 (8) 3.1问题的提出 (8)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8) 3.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8) 3.4定位误差分析 (9) 3.5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 (10) 总结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摘要: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双支撑镗模加工工艺规程及镗孔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序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双支撑镗模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镗孔的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等温锻造技术

等温锻造技术 等温锻造技术是在传统模锻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工艺。与普通模锻技术不同,它是将模具和坯料同时加热到锻造温度,并使坯料在一段温度变化很窄的区间下,完成变形过程。 等温锻造的优点是: 1、极大降低金属的流变抗力,其总压力相当于普通模锻的10-20%。节省了设备投资和动力消耗。 2、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塑性,坯料的流动性好,易充填模具型腔,锻后工件尺寸精度高,机械加工余量小,甚至不用机加工。 3、等温锻造技术能使形状复杂,薄壁高筋的锻件一火成形;而普通模锻技术针对特种难变形合金则需要多火次成形。 4、在等温锻造过程中,由于变形温度均匀,金属能保持较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组织,因此产品的屈服强度低、低频疲劳及抗应力腐蚀性能高。 5、材料利用率高,等温模锻与普通模锻相比,金属消耗降低50%以上。 一般,等温锻造可分为三类: 1、等温精密模锻。金属在等温条件下锻造得到小斜度或无斜度、小余量或无余量的锻件。这种方法可以生产一些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受力条件要求较高、外形接近零件形状的结构锻件。 2、等温超塑性模锻。金属不但在等温条件下,而且在极低的变形速率(10-4/s)条件下也呈现高的塑性状态,从而使难变形金属获得所需的冶金组织、形状和尺寸。 3、粉末合金等温锻造。这类工艺方法是以粉末冶金预制坯为等温锻造原始坯料,在等温超塑性条件下,使坯料产生较大形变,压实坯料,从而得到满足工艺要求的锻件。 等温锻造适合的钢种是:航天、航空工业中的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锻件,以及新材料难变形合金锻件的精密成形。 等温锻造技术既提高了金属材料的利用率,又减小了后续加工余量和加工工时的消耗,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效益。

课程设计--镗孔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镗孔夹具设计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吴晓光、李波 2012 年 09 月 17 日

目录 一、产品概述 (2) 1.减速器的大致性能和适用范围 (2) 2.箱体的特点和作用 (2) 二、图纸技术要求和分析 (3) 三、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4) 四、材料的选择和毛坯的制造方法的选择及毛坯图 (4) 1.材料的选择 (4) 2.毛坯的制造方法 (4) 3.毛坯分型面的选择 (5) 4.毛坯图的绘制 (6) 五、基准的选择 (8) 六、大致工艺过程 (14) 1.箱盖工艺过程卡 (14) 2.箱座工艺过程卡 (17) 3.合箱工艺过程卡 (20) 七、加工工序卡 (22) 八、镗孔加工工序的夹具设计 (23) 1.最大切削力的计算及功率校验 (23) 2.夹紧力大小的确定原则及夹紧力的计算 (25) 3.气缸的选择 (28) 4.气压控制回路设计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0)

一、产品概述 1.减速器的大致性能和适用范围 减速器是一种动力传输装置,是通过自身的结构把动力根据需求合理传输的装置,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工作时,工作环境所需要的速度和转矩,使的动力传输更加的方便简洁。 其中选用减速器时应根据工作机的选用条件,技术参数,动力机的性能,经济性等因素和工作所需要的条件,合理的选用。减速器一般由箱体、轴系部件、附件三大部分组成,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是目前减速器在机械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功能。 减速器对速度和转矩的调整,是靠输出和输入的齿轮的啮合来确定和调整的,而且传动轴之间的中心距及平行度直接影响了减速器的质量好坏。其中支承各传动轴,保证各传动轴之间的中心距及平行度,并保证减速器部件与发动机的正确安装是减速器组装的首要要求。而减速器的众多组成部件中,减速器箱体加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轴与齿轮等零件相互位置的准确性及减速器总成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那么箱体是减速器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构建,是一个需要具体设计的部件。 2.箱体的特点和作用 减速器箱体是典型的箱体类零件,其结构和形状复杂,壁薄,外部为了增加其强度加有很多加强筋。有精度较高的多个平面、轴承孔,螺孔等需要加工,因为刚度较差,切削中受热大,易产生震动和变形。 而箱体是减速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件,是减速器中所有零件的基座,是支撑和固定轴系部件、保证传动零件的正确相对位置并承受作用在减速器上载荷的重要零件,在整个减速器总成中的起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它把各个零件连接起来,支撑传动轴,保证各传动机构的正确安装。箱体一般还兼做润滑油的油箱,具有充分润滑和良好密封箱内零件的作用。 所以箱体是减速器的基本零件,他把减速器各个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各个部件能够协调合作,共同组成一个合格的减速器。因此减速器箱体需要确定

等温锻造

等温锻造 等温锻造,简称等温锻,是模具加热到坯料变形温度并以低应变速率变形的模锻。等温锻造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成熟,并普遍用于航空与航天飞行器重要结构零件的制造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1 工作原理 等温锻造与常规锻造不同,在于它解决了毛坏与模具之间的温度差影响,使热毛坯在被加热到锻造温度的恒温模具中,以较低的应变速率成形。从而解决了在常规锻造时由于变形金属的表面激冷造成的流动阻力和变形抗力的增加,以 及变形金属内部变形不均匀而引起的组织性能的差异。 使得变形抗力降低到常规模锻的1/10-1/5,实现了在现 有设备上完成较大锻件的成形,也使复杂程度较高的锻 件精锻成形成为可能。这项技术也是目前国际上实现净 成形或近净成形技术的主要方法之—。 等温锻造通常指的是毛坯成形的工艺条件,它不包 含毛坏在变形过程产生热效应引起的温升所造成的温 差;由于热效应与金属成形时的应变速率有关,所以在 考虑到这一影响时,一般在等温成形条件下,尽可能选 用运动速度低的设备,如液压机等。 为使等温锻用模具易加热、保温和便于使用维护, 等温锻装置的一般构造如图 1所示。 2 等温锻造的分类 从等温锻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看,等温锻造可分为三类。 等温精密模锻。即金属在等温条件下锻造得到小斜度或无 斜度、小余量或无余量的锻件。这种方法可以生产一些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受力条件要求较高、外形接近零件形状的结构锻件。 等温超塑性模锻。即金属不但在等温条件下,而且在极低的变形速率(10-4/s )条件下呈现出异常高的塑性状态,从而使难变形金属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 粉末坯等温锻造。这类工艺方法是以粉末冶金预制坯(通过热等静压或冷等静压)为等温锻原始坯料,在等温超塑条件下,使坯料产生较大变形、压实,从而获得锻件。这种方法可以改善粉末冶金传统方法制成件的密度低、使用性能不理想等问题。 上述三类等温锻工艺方法,可根据锻件选材和使用性能要求选用。同时还应考虑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等。 3 等温锻件的优点 由等温锻造工艺特点所决定,等温锻件具有以下优点: 余量小、精度高、复杂程度高,锻后加工余量小或局部加工,甚至不加工。 锻件纤维连续、力学性能好、各向异性不明显。由于等温锻毛坯一次变形量大而金属流动均匀,锻件可获得等轴细晶组织,使锻件的屈服强度、低周疲劳性能及抗应力腐蚀能力有显著提高。 锻件无残余应力。由于毛坯在高温下以极慢的应变速率进行塑性变形,金属充分软化,内部组织均匀,不存在常规锻造时变形不均匀所产生的内外应力差,消除了残余变形,热处理后尺寸稳定。 材料利用率高。由于采用了小余量或无余量锻件精化设计,可提高锻件材料利用率。 提高了金属材料的塑性。由于在等温慢速变形条件下,变形金属中的位错来得及回复,并能发生动态再结晶,使得难变形金属具有好的塑性。如图2所示等温锻件, 其变形程度达图1 等温模锻用模具装置原理图

镗孔]

6.7 镗孔工艺、编程 6.7.1 镗孔加工概述 1.镗孔加工要求 镗孔是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内容之一,它能精确地保证孔系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并纠正上道工序的误差。 通过镗削上加工的圆柱孔,大多数是机器零件中的主要配合孔或支承孔,所以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一般配合孔的尺寸精度要求控制在IT7~IT8,机床主轴箱体孔的尺寸精度为IT6,精度要求较低的孔一般控制在IT11。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支架类、套类零件的孔以及箱体类零件的重要孔,其形状精度应控制在孔径公差的1/2~1/3。镗孔的孔距间误差一般控制在±0.025~0.06 mm,两孔轴心线平行度误差控制在0.03~0.10 mm。镗削表面粗糙度,一般是Ra1.6~0.4 μm。 2.镗孔加工方法 孔的镗削加工往往要经过粗镗、半精镗、精镗工序的过程。粗镗、半精镗、精镗工序的选择,决定于所镗孔的精度要求、工件的材质及工件的具体结构等因素。 ⑴粗镗 粗镗是圆柱孔镗削加工的重要工艺过程,它主要是对工件的毛坯孔(铸、锻孔)或对钻、扩后的孔进行预加工,为下一步半精镗、精镗加工达到要求奠定基础,并能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裂纹、夹砂、砂眼等)。 粗镗后一般留单边2~3 mm作为半精镗和精镗的余量。对于精密的箱体类工件,一般粗镗后还应安排回火或时效处理,以消除粗镗时所产生的内应力,最后再进行精镗。 由于在粗镗中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故在粗镗中产生的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严重。为了保证粗镗的生产率及一定的镗削精度,因此要求粗镗刀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并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粗镗要求镗刀有合适的几何角度,以减小切削力,并有利于镗刀的散热。 ⑵半精镗 半精镗是精镗的预备工序,主要是解决粗镗时残留下来的余量不均部分。对精度要求高的孔,半精镗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主要是去掉粗镗时留下的余量不均匀的部分;第二次是镗削余下的余量,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减小表面粗糙度。半精镗后一般留精镗余量为0.3~0.4 mm(单边),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孔,粗镗后可直接进行精镗,不必设半精镗工序。

夹具技术规范与要求

夹具设计

目录 一.目的 (3) 二.定义 (3) 三.夹具技术总体要求 (3) 四.夹具结构设计规范 (4) 4.1、焊接结构件 (4) 4.2、夹持形板(GAUGE) (4) 4.3、夹持臂(ClLAMP) (4) 4.4、基准定位销(LOCATE PIN) (5) 4.5、整体基座 (5) 4.6、单元支座 (6) 4.7、垫片 (6) 五.夹具制图规范 (6) 六.夹具制造技术规范 (6) 6.1、夹具材料要求 (6) 6.2、夹具的制造精度 (7) 6.3、夹具制造技术要求 (7) 七.喷漆技术规范 (7)

一.目的 根据样车试制白车身的要求,对客户给定零件进行前期焊装车身及各分总成的夹持定位设计与制作。 二.定义 2.1、试制夹具是多工位合并夹具,在一个工位上要实现较多板件的焊接,原则上一个总成中所有部件都能在此总成夹具上完成装夹和焊接,如遇少数难以实现夹具定位的非主要钣金件可采用简易定位工具、测定特征点坐标定位方法定位、手工划线等方式定位进行焊接。 2.2、所有夹具的夹紧方式原则上采用手动,主拼工位需增加气动。 三.夹具技术总体要求 3.1、焊接夹具应满足产品结构、工艺和生产纲领,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夹紧机构和 支承装置,保证焊接质量稳定。 3.2、夹具应有完善的装配定位基准,便于夹具制造、装配、调试和维修。定位基准 应按甲方要求实施。 3.3、夹具设计在保证工艺要求和刚性的情况下结构应简单合理。 3.4、夹具设计应体现夹具制造行业的先进水平。 3.5、夹具设计应考虑工人的安全性,焊钳与夹具定位件之间不发生干涉、工件放置 及焊成一体后要取出方便,充分考虑焊钳通过性和操作方便性;总拼夹具的操作高度在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恰当,其它夹具基座上平面离地距离控制在380-460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