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管理体系

特种设备管理体系

特种设备管理体系
特种设备管理体系

特种设备管理体系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Z0004-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月日

前言

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提出《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起草任务。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组织起草组,在近几年特种设备许可鉴定评审工作的基础上,形成草案。11月,在北京召开了起草工作会议,就本要求的草案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12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号文对外征求基层、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根据征求意见,起草组进行了修改形成送审稿。年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由起草组按照审议的意见,修改形成了报批稿。年月,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要求规范了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明确了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单位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要素和内容,建立具有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特点的以规范化为基础、科学的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本要求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张军、沈勇、吴综述、马殿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田锋

黑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所张建华

北京石化建压力管道安装评审中心张西庚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中心陈勇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祖瑞先

上海交通大学张晓峰

大连冰山集团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刘静

北京燕山石化建安公司赵棣

目录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1)

附件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3)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第一条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412号文《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规定,为规范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单位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确实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控制,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本要求适用于特种设备(包括部件、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

第三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按以下原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得到有效地实施: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2)结合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特性,建立适合本单位生产实际情况,能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过程中切实可行、有效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

(3)规定符合特种设备许可项目实际情况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4)建立适应特种设备许可项目范围和特性、具有独立行使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有关活动管理职责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

(5)任命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其中包括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质

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口;

(6)结合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特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设置相应的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系统,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环节、控制点,并对各质量控制系统的适用范围、控制内容、控制程序、质量记录进行规定;

(6)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7)制定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的要求如下:

(1)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最高管理者)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责任人,而且在管理层中应当任命1名质量保证工程师,协助最高管理者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负责,其任职条件应当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同时任命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

(2)质量保证工程师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是申请单位聘用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并与申请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3)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最多只能兼任2个相近专业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其任职条件应当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第五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特种设备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文件和质量记

录等。《质量管理手册》应当由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最高管理者)批准、颁布。

第六条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见附件。申请单位能够根据其特种设备许可项目范围和特性以及质量控制的需要设置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即能够在本要求附件的基础上增加、删减或调整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但管理职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和记录控制、不合格品(项)控制、质量改进、人员培训、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等基础性要素不可删减。

第七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情况进行评审。

第八条质量管理体系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按规定程序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要时对《质量管理手册》进行改版。

第九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的质量保证工程师发生变更和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更时,应及时向特种设备许可实施部门进行备案。

第十条本要求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要求自年月日起施行。

附件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1管理职责

1.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当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最高管理者)批准,形成正式文件。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1)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范围、特性,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方面及质量持续改进的承诺,指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的质量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

(2)质量目标应当量化和分解,贯彻落实到各质量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或相关的部门;

(3)规定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

1.2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

根据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特性和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并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最高管理者)以文件的形式任命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包括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如:设计、材料、工艺、焊接、机械加工、金属结构制作、电控系统制作、热处理、无损检测、试验、检验、安装调试和其它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系统等)。

1.3 职责、权限

在管理层中任命一名具有相应的特种设备许可项目专业知识的成员为质量保证工程师,并明确规定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以及需要独立行使与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有关活动的人员的职责、权限,而且规定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之间工作接口控制和协调措施。

1.4 管理评审

每年至少对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满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保存评审记录。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根据所申请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特性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当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文件、质量记录表(卡)等。

2.1 质量管理手册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在《质量管理手册》中,设置特种设备许可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的基本要素。所设置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基本要素中应当规定适用范围、职责、控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控制的要点和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2 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编制与质量方针相一致的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并能适应本单位的特种设备许可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确实可行。

2.3 作业文件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根据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特性编制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作业文件,并应当规范化、标准化。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编制能贯彻实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性能的质量计划(过程质量控制表卡)。质量计划(过程质量控制表卡)中应当合理规定适应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特性的质量控制点(包括质量记录审核点、见证点、停止点)。

2.4 质量记录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规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质量记录格式,并应当规范化、标准化,各类记录格式的内容应能满足相应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

3文件和记录控制

3.1 文件控制内容

(1)受控文件的类别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外来文件(注)及其它需控制的文件;

注: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设

计文件鉴定报告,型式试验报告,监督检验报告,供方质量证明文件、供方的资格证明文件等。

(2)受控文件的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销毁等的规定,其中外来文件控制还应当有收集、接收、归档等的规定;

(3)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相关部门、人员及场所都能使用相关受控文件有效版本的规定;

(4)对受控文件的保管方式、保管设施、保存期限进行规定。

3.2 记录的控制内容

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的记录的填写、收集、检索、审核、贮存、保护、归档及保存期限等的规定。

4合同控制

(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结合其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特性制定合同控制规定,包括合同评审的范围、内容,执行法规、标准、技术条件、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安全性能要求,合同签订、修改、审批程序等;

(2)合同审批、修改及合同评审应当形成记录及保存的规定。

5设计控制

(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结合其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特性制定设计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设计输入、输出、评审、修改、验证、审批、鉴定等;

(2)规定与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相关的设计输入要求(技术法规、规程、规定、标准等);

(3)规定设计输出应当形成设计文件(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书、设计图样等),设计文件应当满足设计输入和特种设备许可项目安全性能以及验收规范、标准的要求,规定设计文件需列出与特种设备许可项目安全性能有关的设计参数;

(4)按照规定需要进行设计验证的,应当进行设计验证的规定;

(5)制定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设计文件发生修改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修改的规定,有设计审批或设计文件鉴定要求的,修改后还应规定重新提交审批或鉴定的规定;

(6)如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设计文件是由外单位提供时,应当对外来设计文件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规定。

6材料(零、部件)控制

(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特性,制定有关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材料(零、部件)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材料(零、部件)的采购控制、材料的使用与管理等;

(2)制定材料(零、部件)采购时对供方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的规定,明确对供方实施质量控制的方式和程度,并根据满足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及合同的要求,对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建立供方的评价报告和质量记录以及合格供方名录,对于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行政许可的供方,应

当明确规定供方应当持有相关的许可证书;

(3)制定对特种设备许可项目安全性能有影响的材料(零、部件)进行验收、复验的规定,而且对材料(零、部件)的标识(可追溯性标识)的编制、标记进行规定;

(4)制定材料(零、部件)的保管、发放管理规定,包括对材料(零、部件)储存场地,材料(零、部件)分区堆放或分批次堆放及标识,材料(零、部件)发放的依据、凭证、审批等;

(5)制定材料(零、部件)使用管理规定,包括对材料(零、部件)质量证明文件、材料牌号、规格、炉批号、检验结果的确认,切割下料前的材料标识的移植及确认,材料成型、加工时材料标识移植及确认,余料、废料的处理等;

(6)应当制定材料(零、部件)代用的管理规定,包括材料(零、部件)代用的基本要求及代用范围,材料(零、部件)代用的试验和检验,材料(零、部件)代用的审批等。

7工艺控制

(1)规定工艺文件的编制、修改、审核、批准、验证、使用的要求;

(2)制定工艺文件管理规定,包括工艺文件发放数量、流程程序,工艺文件的变更、修改和回收,工艺文件的分类、编号、归档等的要求;

(3)编制与许可项目相适应的工艺流程图或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和作业指导书;

(4)制定定期进行执行工艺纪律检查的规定,包括执行工艺纪律检查

的时间间隔或时机,组织和参加人员,检查的关键工序,检查内容以及检查记录的保存等方面;

(5)制定工装、模具的管理规定,包括工装、模具的设计、制作及验证,工装、模具的建档、标识、保管、定期检验、维修及报废等要求。

8焊接控制

(1)制定焊接人员管理的规定,包括焊工培训、焊工考核、焊工资格评定、持证焊工的合格项目、持证焊工标识、焊工档案及其考核记录等;

(2)制定焊接材料管理的规定,包括焊接材料的订购、接收、检验、储存、烘干、保管、发放、使用和回收等要求;

(3)按照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WPS)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的管理规定,制定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使用、修改、保管的要求,对焊接工艺评定的记录、档案以及焊接工艺评定用试样的保存进行规定;

(4)制定焊接过程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现场施焊记录、焊接质量统计以及统计数据分析;

(5)制定焊缝返修的规定,包括焊缝返修工艺评定,焊缝返修工艺,焊缝返修次数和焊缝返修审批,焊缝返修后重新检验检测,母材缺陷补焊等方面的要求;

(6)制定焊接试板的规定,包括焊接试板的数量、焊接试板的制作、

试板焊接方式、试板标识、试板热处理、试板的检验项目、试样的加工、试样的试验、试板和试样不合格的处理、试样的保存等。

9热处理控制

(1)制定热处理工艺文件控制的规定,包括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使用、发放、记录、报告、保存等要求;

(2)制定热处理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热处理设备、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装置、热处理设备测温装置、热处理工艺试验、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和报告等;

(3)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热处理为分包时,应当对分包方的热处理质量控制进行规定,包括;对分包方的评价、选择和定期评价,分包方热处理工艺控制,分包方热处理质量记录、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的审查和确认等。

10 无损检测控制

(1)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编制相应的无损检测工艺文件控制的规定,包括对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方法的确定,标准规范的选用,通用工艺文件、专用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使用、修改、保管等;

(2)制定无损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无损检测方法、数量、比例,不合格部位的检测、扩探比例,评定标准等;

(3)制定无损检测人员的管理规定,包括;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记录,资格证书,持证项目的管理,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限等;

(4)制定无损检测记录和报告的管理规定,包括无损检测记录和报告的编制、审核、复评、发放、归档、保存,RT底片的保管,UT试块的保管等;

(5)无损检测设备及器材的管理规定;

(6)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无损检测工作由分包方进行时,应当编制对分包方的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对分包方的评价、选择和定期评价,分包方无损检测质量记录,分包方无损检测工艺的确认,分包方无损检测机构的资格、范围及人员资格的确认,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对无损检测记录、报告进行审核确认等。

11理化检验控制

(1)制定理化检验控制的规定,包括对理化检验方法的确定,检验工艺的编制、审批、发放、使用、修改、保管,理化检验操作过程的控制,理化检验记录和报告的编制、审核、发放、归档、保存,试样、试剂、标样的管理等;

(2)制定理化检验结果的确认和复验的规定;

(3)制定理化检验人员的管理规定,包括理化检验人员上岗培训、考核记录的管理,理化检验人员的职责、权限等;

(4)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理化检验为分包时,应当编制对分包方的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对分包方的评价、选择和定期评价,分包方理化检验工艺的确认,理化检验记录、报告的审

查和认可等。

12 检验与试验控制

(1)编制检验与试验规程、规范化的记录表(卡)、检验与试验报告的规定;

(2)制定进货检验控制的规定,规定未经进货检验和进货检验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投入使用;

(3)制定过程检验控制的规定,规定在前道工序未完成所要求的检验与试验或必须的检验与试验报告未签发和确认前,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或放行;

(4)制定最终检验控制的规定,规定在最终检验前所有的过程检验均已完成,且检验试验结果满足所采用法规标准的要求。规定最终检验试验条件,包括试验载荷、试验场地、环境温度、介质温度、试验工装、试验设备(装置)、计量器具、安全防护等;

(5)对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的规定;

(6)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相关规范、标准规定需进行型式试验或其它相关特殊试验的,应当编制相应的试验规定,包括:试验要求、型式试验机构、试验报告的有效性等;

(7)根据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相关法规,制定试验记录和报告控制的规定,包括:试验的记录、试验报告的编制、审批;试验记录和报告的收集、归档、保管等。

注: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等项目,可根据不同种类的设备,分别予以具体规定。如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出厂检验等。

13设备和检验检测仪器控制

(1)制定设备和检验检测仪器控制的规定,包括设备、仪器、仪表、工具的采购,验收,建档、操作,维修,使用,检定,保管、报废等;

(2)制定计量器具管理的规定,包括:建立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办法、计量器具台帐和检定周期计划,检定证明资料的保管,计量器具检定状态标识,计量器具的使用等。

14 不合格品(项)控制

(1)制定不合格品(项)控制的规定,包括不合格品(项)的标识、记录、评价、存放、隔离、处理等;

(2)制定不合格品(项)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及不合格品(项)处理后重新验证等的规定。

15质量改进与服务

(1)编制质量信息控制的规定,包括产品(工程)质量信息(单位内部信息和单位外部信息),安全监察部门和监督检验机构提出的产品(工程)安全性能问题,质量信息的反馈、汇总、分析、处理等;

(2)制定内部质量审核的规定,包括内部质量审核计划(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完整的内部质量审核)、内部质量审核人员、质量审核结果记录

和分析、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以及对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和记录等;

(3)制定为使用单位等服务的控制规定,包括服务计划、实施、验证和报告,以及服务人员的要求等。

16人员培训

(1)制定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的规定;

(2)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档案的规定。

17其它过程控制

(1)针对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特性,确定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其它过程控制的规定;

(2)其它过程责任人员职责、权限的规定;

(3)其它过程检验试验的规定;

(4)其它过程的质量记录、检验试验记录和报告的保存、归档的规定。

注:其它过程,是指一些应当控制的其它工序、主要零部件的加工等必须进行质量控制的特殊过程,如爆破片的刻槽,球片的压制,锻件加工,缠绕容器的缠绕或绕带,钢质无缝气瓶的拉伸成型、收口、收底、瓶口加工等,溶解乙炔气瓶的填料配料、蒸压、烘干等,缠绕气瓶的纤维缠绕、烘干、固化等,医用氧舱的安装、通信系统、电器系统、照明系统、供排气系统等,锅炉胀管,锅炉安装调试,非金属管件、管

材的挤出成型,金属管件的弯制、成型,阀门装配测试,压力管道安装中的穿跨越工程、阴极保护装置安装、通球扫线、防腐、隐蔽工程,电控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及整机的安装调试,重要零部件的加工、安全部件的制作和检验、金属结构制作,批量制造产品的批量管理以及按照相关规定需要进行特殊控制的过程等。

18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

(1)制定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

(2)制定接受安全监察部门监察的规定;

(3)制定接受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规定,包括明确专人负责与监督检验人员的工作联系、提供监督检验工作的条件、对监督检验机构提出《监检工作联络单》、《监检意见通知书》的处理等;

(4)制定特种设备许可证管理的规定,包括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按照规定向用户提供产品(安装、改造、维修项目)的质量证明文件,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特种设备许可情况发生变更时及时办理变更申请,特种设备许可证(和特种设备许可标记)的使用、保管,特种设备许可证不得涂改、外借、转让,特种设备许可证的换证工作等。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38384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安全操作基本注意事项 1、工作时穿好工作服、不允许戴手套操作机床。 2、未经允许不得打开机床电器防护门,不要对机内系统文件进行更改或删除。 3、,工作空间应足够大。 4、某一项工作如需要两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时,应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5、不允许采用压缩空气清洗机床、电气柜及NC单元。 6、未经指导老师同意不得私自开机。

7、请勿更改CNC系统参数或进行任何参数设定。 二、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l、认真检查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如机床长时间未开动,可先采用手动方式向 各部分供油润滑。 2、使用的刀具应与机床允许的规格相符,有严重破损的刀具要及时更换。 3、调整刀具所用工具不要遗忘在机床内。 4、刀具安装好后应进行一、二次试切削。 5、加工前要认真检查机床是否符合要求,认真检查刀具是否锁紧及工件固定是否 牢靠。要空运行核对程序并检查刀具设定是否正确。 6、机床开动前,必须关好机床防护门。

数控设备通用操作规程

编号:SM-ZD-18891 数控设备通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数控设备通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使用前的准备 1.1 检查设备的传动、操作、润滑、气动系统和各种开关起始位置、安全制动防护装置、电力稳压系统及电气指示是否完好、正常。 1.2 按设备润滑图表注油润滑。 1.3 以手动方式低速试运转主轴和伺服轴。 1.4 根据零件加工程序单,检查数控系统内存的刀具补偿值及零点偏置值是否有误。 1.5 紧固零件使用T形螺栓的规格要和设备工作台的T 形槽规格一致,紧固时用力应该适中,禁止在设备各部件加力校正零件。 1.6 检查是否遵守了“机床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注意事项。 2 使用中正确操作

2.1 按设备说明书合理使用,正确操作,禁止超负荷、超性能、超规范使用。 2.2 首件编程试加工时,要在确认程序无误后,方可转入正式加工。 2.3 装夹刀具时,应将锥柄和主轴锥孔及定位面擦拭干净。 2.4 工件、刀具必须安装牢固,装卸工件时防止碰撞机床,较重的工件在装卸时应用吊车或在他人协助下完成。 2.5 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不得擅离岗位或托人代管,暂时离开可按“暂停”按钮;要正确使用“急停”开关,工作中严禁随意拉闸断电。 2.6 设备导轨、工作台禁止放置工、卡、量具及工件等物品,禁止踩踏防护罩,不许穿带金属钉的鞋踩踏工作台。 2.7 设备运行时注意异常现象,发生故障及时停车,并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3 使用后的保养 3.1 及时清理设备上的切屑,整理打扫工作场地,按规定做好保养工作。

数控设备的应用和维护

数控设备的应用和维护 一、数控设备的选用 在当前机械制造业中,随着数控设备和各相关配套技术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地选用数控机床,以提高企业机床设备数控化率及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但是如何从品种繁多、价格昂贵的设备中选择适用的设备,为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介绍选择数控机床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1、数控机床投资考虑 从提高机床设备数控化率的途径来说,它可分为购置新的整台数控机床和进行机床数控改造两大方案。它与企业现有设备状况、技术力量、经济实力等有关。比如对于一些老企业,由于设备役龄年限较长,如果采用全部报废更新,需要大量的投资。这时可以通过对部分机床进行大修,恢复其机械精度,再配上合适的数控系统及其他有关附件,使其成为能满足产品加工要求的数控机床。这样做只需花较少的钱,达到数控自动加工的要求,同时通过机床数控改造,也可较好地培养和增强企业自身对数控机床维修和设备管理的技术力量。 对于购置新的整台数控机床,目前按价格和功能比又可分为经济型和全功能型两大类。一般经济型数控机床价格为普通机床的2-6倍,而高档的全功能型数控机床要高达十几倍。因此,要考虑合理化投资背景。 在购置新机床前应拟出在计划购置的机床上要加工零件的种

类表,同时回答:①机床的工作空间应当多大?②机床必须配备那些装置和具备的性能(驱动功率、刀具数目、控制方式、精度、专用附件)?③每年有多少时间利用这台机床?此外,还应制订“期望性工件种类表”,这是按计划需要在购买的机床上加工的全部工件清单。根据这些工件预期的年产量和每件的加工时间,算出机床每年使用的台时数。这些数据是这台机床能否充分利用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以后经济计算的依据。 2、机床类型的选择 上根据所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选用相应的数控机床加工,以发挥数控机床的效率和特点。如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轴类零件和由复杂回转曲线形成的模具内型腔时,应选择数车床;加工箱体、箱盖、平面凸轮、样板、形状复杂的平面或立体零件,以及模具的内外型腔等,应选择立式镗铣床或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复杂的箱体类零件、泵体、阀体、壳体等,可选择卧式加工中心或卧式镗铣床。各种复杂的曲线、曲面、叶轮、模具等,可选用多坐标联动的卧式加工中心。 3、机床精度的选择 所选择的数控机床应能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一般的数控机床,以降低成本。 3.1 数控系统的选择 所选择的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应能满足加工的需要。一般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对系统的评价往往是具备基本功能的系统很便宜,而

数控机床操作入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近来来,数控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数控机床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制造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技术人员对数控机床及其操作与编程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数控机床是一种完全新型的自动化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技术集计算机技术、成组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液压气动技术以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化制造技术的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急需培养大批能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普及与提高数控加工新技术,本教程针对目前广泛运用的FANUC和SIEMENS两种系统进行操作介绍。 第二章数控车床结构 第一节数控车床简介 数控车床分为立式数控车床和卧式数控车床两种类型。立式数控车床用于回转直径较大的盘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卧式数控车床用于轴向尺寸较长或小型盘类零件的车削加工。相对于立式数控车床来说,卧式数控车床的结构形式较多、加工功能丰富、使用面广。本教程主要针对卧式数控车床进行介绍。 卧式数控车床按功能可进一步分为经济型数控车床、普通数控车床和车削加工中心。 1.经济型数控车床采用步进电动机和单片机对普通车床的车削进给系统进行改造后形成的简易型数控车床,成本较低,但自动化程度和功能都比较差,车削加工精度也不高,适用于要求不高的回转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2.普通数控车床根据车削加工要求在结构上进行专门设计并配备通用数控系统而形成的数控车床,数控系统功能强,自动化程度和加工精度也比较高,适用于一般回转类零件的车削加工。这种数控车床可同时控制两个坐标轴,即X轴和Z轴。 3.车削加工中心在普通数控车床的基础上,增加了C轴和动力头,更高级的机床还带有刀库,可控制 X、Z和 C三个坐标轴,联动控制轴可以是(X、Z)、(、C)或(Z、C)。由于增加了C轴和铣削动力头,这种数控车床的加工功能大大增强,除可以进行一般车削外,还可以进行径向和轴向铣削、曲面铣削、中心线不在零件回转中心的孔和径向孔的钻削等加工。 在卧式数控车床上可车削加工的零件如图2-l所示。 数控车床由数控系统、床身、主轴、进给系统、回转刀架、操作面板和辅助系统等部分组成。图2-2、图2-3所示分别为韩国大宇重工生产的立式数控车床PUMA-VIS和卧式车削加工中心PUMA.SHC.3A。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la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缩写为 “PMS”) (提示:以下图文资料属于成都华标企管的原创,版权所有,引用时请注明“资料来源:成都华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什么是“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标准的名称是《设备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缩写为“PMS”(P lant M anagement S ystem- Requirement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是从国内先进企业的优秀设备管理方法中,总结提炼形成企业设备管理最基本的通用要求,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和完善其设备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使设备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 注1:于2012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由国内设备管理专家蒋良君、黄集长主导,组成了“PMS标准技术小组”,从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审定,历时半年编制完成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作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荐性标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填补了国内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空白。 注2:2013年1月,蒋良君和黄集长修订标准草案,2013年1月到3月22日,共收到23多份(名单,见标准编写参与者。)国内设备管理专家、学者及企业设备管理专业人士对优化标准草案的反馈意见。4-5月份,由设备管理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对 2012版的《设备管理体系-要求》作了大量修改,使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更翔实、全面,且有了质的提升,这对企业设备管理更具指导性。 注3:于2013年8月,在桂林“全国首届PMS(设备管理体系)大会”上,正式发布《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T1-2013。(见下图)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 一、ISO14000环境标准管理体系标准 1.什么是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是指某个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所有为了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该组织的环境方针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以及程序、过程和所需要的资源。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不同类型的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可将将内部的环境管理信息汇集成网络的方式,一方面供组织内部了解环境管理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供管理层审查本组织是否达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承诺。具体地来看,也就是能够达到如下的目的: ─识别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 ─识别组织内部重要的环境因素,确定并控制有关的环境影响和风险; ─规定具体的权责任务,确定改善环境所需的资源; ─根据以前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评价该组织在环境方面的表现,并对整个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改善。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方式 按照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理论,组织内部的任何一个活动都可分为PDCA四个阶段,也即“计划”(PLAN)、“计划”(DO)、“检查”(CHECK)、“改进”(ACT),其核心是按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以持续改进的观念引导内部的工作过程,以建立一个动态的有效的管理网络。 与此类似,环境管理体系也有系列的动作,即: ─建立环境方针; ─制定行动计划; ─实施与运行; ─检查与纠正; ─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 图1-1说明了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闭环系统。

当今时代,人类在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严重地污染甚至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世界各国早已把环境保护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与此同时,环境问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这是ISO继推出ISO9000系列标准后的一大突出贡献,其特点是:─ISO14000系列标准对改善环境和每个组织的环境行为强调持续改善的精神; ─ISO14000系列标准的使用者是全球工业、商业、政府、非盈利性组织和其他“用户”,尤其定位于占世界总数80%的中、小型组织; ─ISO14000系列将对优化国际贸易、消除贸易壁垒起到积极的作用; 图1-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闭环系统 ─一个组织实施ISO14000标准,至少应达到节能降耗,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代码580302) 专业方向:电气装调维修方向和机械装调维修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 办学层次:普通专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从事数控设备安装、调试、应用、管理、维护维修等工作,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从事制造类企业数控设备的装配调试、数控机床的安装、售后服务及设备的维修、管理等工作。 2.其他就业岗位:从事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生产现场技术服务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从事生产一线主管、工段负责人、车间主任、生产调度、技术改造或技术管理、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二)职业资格 1.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1)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中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2)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2.有条件学生可取得的证书: 维修电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三)继续学习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等本科相关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严谨务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具有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较强的人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要求规定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所规定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拟获得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核准,并且在被核准范围内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时,其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方面应当满足的通用要求。 第二条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应该适用于其自身特有的活动和运行方式。 第三条取得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欲将其从事被核准范围或者项目之外的检验检测活动纳入按照本要求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要求第六章“检验检测实施”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增减。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 第四条本要求除采用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术语和定义以外,对下述术语进行定义: (一)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是指对特种设备产品、部件制造和进口进行的监督检验;对特种设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进行的监督检验;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的定期检验;对特种设备产品、部件或者试制新产品、新部件进行的整机或者部件的型式试验;对特种设备进行的无损检测。 (三)法定检验:是指按国家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对特种设备强制进行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 (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服务的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测机构),包括综合检验机构、型式试验机构、无损检测机构和气瓶检验机构。 (五)分包:是指检验检测项目中有部分检测项目委托由其他的检验检测机构承担。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 第五条总的要求 (一)检验检测机构应该按照本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且持续改进与其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应该传达至有关人员,并且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 (二)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文件化,并且达到确保检验检测质量和检验检测过程安全所需要的程度。 (三)检验检测机构应该描述内部组织的职责和隶属关系,如果检验检测机构为母体组织的一部分,还应该描述检验检测机构在其母体组织中的地位和在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过程控制以及支持服务方面的关系。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电子分厂管理标准 DZFC-013.01 电子分厂管理标准 设备管理 2011-7-7发布 2011-07-17实施 设备管理 电子分厂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上岗要求、交接班制度、操作规程、设备TPM活动的开展、设备点检及检查考核办法等。 一、管理职能 1、分厂设备科主管负责管理分厂所有设备;负责设备班组对各班组所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进行实施监督,由分厂设备科主管和保全班共同负责所有设备保养的检查和考评工作。 2、设备科主管负责监督分厂保全班人员和操作工人严格执行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规程及其考核评比工作,负责督促保全班人员编制分厂相应年度,月度维修计划,并监督检查维修工作质量及进度。 3、设备保全班人员负责指导工人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并考核岗位操作工人,保全班人员需同时作好设备故障时各项维修工作。

4、设备科主管负责对设备的保全班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监督与考核。 三、内容: 1、上岗要求 1.1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技术教育。其中包括设备技术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等方面的技术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经过相应技术训练的操作工人,经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使用设备。——设备科主管和保全班班长负责 1.2对操作工人的教育要经常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以提高其对设备使用维护的能力。——班组长协助保全班组完成 2、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定 2.1凡投入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和操作证制度,由设备制造部统一签发“设备上岗操作证”。 (1)主要生产设备操作工人,设定定人定机责任制,报设备制造部备案,定人定机名单审核后,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变动时,仍按前款规定的程序进行。 (2)多人操作的设备,谁当班谁负责和协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多设备操作工应保证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2.2维护保养制度的作法和要求。 (1)日常维修保养(日保),?要求操作工人在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对设备检查润滑;班中严格按设备操作保养作业指导书使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下班前15分钟到20分钟,对设备认真进行清扫擦拭,并将设备状况记录在“设备交接班记录本”。 (2)设备维修班组每天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记录在“设备日常保养检查记录表”, (3)设备管理员每月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并记录在“设备日常保养抽查记录表”。 2.3设备的日常检查。 (1)操作工人根据设备操作保养作业指导书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严谨在设备上随意张贴、堆放与设备无关的东西, (2)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一般经简单调整即可消除的,由操作工

数控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数控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摘要:数控设备管理与维修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较广的机电知识,善于思考学习,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数控设备管理要注意设备管理机构的健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等几个方面,更需要操作者的正确使用和日常检查,维修人员的巡回检查。机床需要维修时,应采用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和P LC的逻辑查找,并要与操作员沟通。 关键字:数控机床管理维修 数控设备体现了当前世界机床技术进步的方向,是衡量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柔性生产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核心作用。由于数控机床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精密设备,因此,其设备与维护更是不容忽视。一、数控设备管理与维修对人员的要求 数控机床是一种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等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控制系统复杂、价格昂贵,因此它对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素质方面提出了比普通设备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较广的机电知识 由于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于一体的先进设备,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管理与维修的效率和效果。这就要求数控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人员应该有很高的素质,要求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如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原理、数控技术、p lc技术、自控技术、拖动原理、液压技术等,还要掌握机械加工常识和数控装置的简单编程。2.善于思考学习 数控机床的结构复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紧密,故障涉及面广。数控机床的管理维修人员应“多动脑,慎动手”,不仅要注重分析与积累,还应当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数控机床,尤其是数控系统,其说明书内容通常都较多,有操作、编程、连接、安装调试、维修手册、功能说明、plc编程等。要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资料绝非一日之功,根据实际需要,精读某些与维修有关的重点章节,理清思路、把握重点、详略得当切忌大海捞针、无从下手,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模具企业采

数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参考)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发布令 ××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 基于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了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本手册集中体现了本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标准化的具体要求,是企业经营活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法规性”纲领性的文件。 《安全操作规程手册》经单位主要负责人主持会议评审通过,现予以批准发布,于×××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 ××× 主要负责人签字: ×××年 1 月 1 日

目录 数显双头切割锯....................................... - 3 - 数控双头切割锯....................................... - 5 - 双柱液压冲床......................................... - 6 - 空气压缩机........................................... - 9 -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10 - 铣床................................................ - 12 - 数控车床............................................ - 13 - 加工中心............................................ - 15 - 钻床................................................ - 17 - 雕刻机.............................................. - 18 - 数控等离子切割机.................................... - 19 - 带锯床.............................................. - 22 - 平面磨床............................................ - 23 -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第一条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412号文《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规定,为规范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单位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确实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控制,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本要求适用于特种设备(包括部件、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 第三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按以下原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得到有效地实施: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2)结合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特性,建立适合本单位生产实际情况,能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过程中切实可行、有效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 (3)规定符合特种设备许可项目实际情况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4)建立适应特种设备许可项目范围和特性、具有独立行使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有关活动管理职责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 (5)任命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其中包括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口; (6)结合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特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设置相应的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系统,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环节、控制点,并对各质量控制系统的适用范围、控制内容、控制程序、质量记录进行规定; (6)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7)制定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的要求如下:(1)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最高管理者)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责任人,并且在管理层中应当任命1名质量保证工程师,协助最高管理者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负责,其任职条件应当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同时任命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 (2)质量保证工程师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是申请单位聘用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并与申请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3)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最多只能兼任2个相近专业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其任职条件应当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第五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特种设备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等。《质量管理手册》应当由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最高管理者)批准、颁布。 第六条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见附件。申请单位可以根据其特种设备许可项目范围和特性以及质量控制的需要设置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即可以在本要求附件的基础上增加、删减或调整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但管理职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和记录控制、不合格品(项)控制、质量改进、人员培训、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等基础性要素不可删减。 第七条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情况进行评审。 第八条质量管理体系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按规定程序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要时对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简介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60204 专业名称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编程、装配调试和维修服务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设备操作、技术应用和运行维护能力,从事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编程、装配调试和维修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装备制造及其应用企业和机构,在数控设备操作编程和数控设备机电装调、维修岗位群,从事操作编程和机电装调、诊断、维修及技术改造等工作。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及装配图,加工工艺卡,电气和液压、气动原理图的能力; 3.具备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车、铣加工的能力; 4.具备独立完成机械零部件、整机装配的能力; 5.具备独立安装和连接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 6.具备分析处理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设备常见故障的能力; 7.掌握团队沟通和技术创新的基本方法。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普通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数控机床维修综合等实训。 在装备制造及其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1、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扎好袖口。严禁戴围巾、手套、领带或敞开衣服操作机床。 2、检查冷却液的状态,及时添加或更换。 3、认真检查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如机床长时间未开动,可先采用手动方式向各部分供油润滑,并注意及时添加润滑油。 4、检查数控机床各部件机构是否完好,各按钮是否能自动复位,查明电气控制是否正常,各开关、手柄位置是否在规定位置上。 5、在每次电源接通后,必须先完成各轴的返回参考点操作,然后再进入其他运行方式,以确保各轴坐标的正确性。 6、机床开始工作前要有预热,每次开机应低速运行3—5min,查看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机床开机时应遵循先回零(有特殊要求除外)、手动、点动、自动的原则。机床运行应遵循先低速、中速、再高速的原则,其中低速、中速运行时间不得少于3 分钟。当确定无异常情况后,方可开始工作。 7、检查毛坯尺寸、形状有无缺陷,选择合理的安装零件方法,正确选用车削刀具,安装零件和刀具要保证准确牢固。 8、加工工件前,必须进行加工模拟或试运行,严格检查调整加工原点、刀具参数、加工参数、运动轨迹,并且要将工件清理干净,特别注意工件装夹时要夹牢,以免工件飞出造成事故,完成装夹后,要注意将扳手及其它调整工具取出拿开,以免主轴旋转后甩出造成事故。 9、机床开动前,必须关好机床防护门。 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l、禁止用手接触刀尖和金属屑,金属屑必须要用钩子或毛刷来清理, 2、禁止用手或其它任何方式接触正在旋转的主轴、工件或其它运动部位。 3、禁止加工过程中测量、变速,更不能用棉纱擦拭工件,也不能清扫机床。 4、车床运转中,操作者不得离开岗位,禁止将脚登在床面、托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发展规划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发展规划 机电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教研室 2010年10月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发展规划 一、专业基本情况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开设于2008年,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逐步形成了“产学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的毕业生技能水平高、实践创新能力强,在校生曾荣获省及国家大奖。目前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在校生总计为158名,第一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4%。经过三年建设,该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办学优势: (一)构建职业能力阶梯递进式“两段四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哈大齐工业走廊为契机,长期与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哈飞工业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构建职业能力阶梯递进式“两段四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设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核心课程,通过建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做”合一,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等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开展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本位的课程改革,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解构与重构,开发了六门核心课程,其中2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三)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目前该专业建设可进行技能培养培训的两个具有先进性、职业性、开放性,并与真实职业环境相一致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一个国家级数控加工基地。满足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需要,为核心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提供了有利支撑,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同时本专业与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哈飞工业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哈飞汽车集团、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哈尔滨第一工具厂等20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用于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 (四)教学团队建设 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高学历,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基本形成由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构成的、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师队伍。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4人,外聘企业兼职教师10人。专任教师中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附件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1 管理职责 1.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当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最高管理者)批准,形成正式文件。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1)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的范围、特性,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方面及质量持续改进的承诺,指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的质量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 (2)质量目标应当量化和分解,贯彻落实到各质量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或相关的部门; (3)规定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 1.2质量管理体系组织 根据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特性和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并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最高管理者)以文件的形式任命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包括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如:设计、材料、工艺、焊接、机械加工、金属结构制作、电控系统制作、热处理、无损检测、试验、检验、安装调试和其他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系统等)。 1.3职责、权限 在管理层中任命一名具有相应的特种设备许可项目专业知识的成员为质量保证工程师,并明确规定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责任人员以及需要独立行使与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有关活动的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且规定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之间工作接口控制和协调措施。 1.4 管理评审 每年至少对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满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保存评审记录。 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根据所申请特种设备许可项目特性和

数控机床的九个基本操作步骤

数控机床的九个基本操作步骤 1.工件程序的编辑与输入 加工前应首先分析和编制工件的加仁工艺和加工程序,如果工件的加工程序较长或复杂时.就不要在数控机床上编程,而采用编程机或计算机编程,然后通过软盘或通信接口备份到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中。这样可以避免占用机时,增加加工的辅助时间。 2.开机 一般是先开主电源,这样数控机床就具备了开机条件,启动一个带钥匙按钮数控系统和机床同时都上电,数控机床系统的CRT上显示出信息,同时检查机床的液压,气动、各进蛤轴及其他辅助设备的连接状态。 3.固参考点 机床加工前先建立机床各坐标的移动基准。对于增员控制系统的机床应首先执行这一步. 4.加工程序的输入调用 根据程序的介质(磁带、磁盘),可以用磁带机、编程机或串口通信输入,若是简单程序可直接采用键盘在CNC控制面板上输入,或在MDI的方式下逐段输入遥段加工。在加工前还必须输入加丁程序中的丁件原点、刀具参数、偏置量、各种补偿值。 5.程序的编辑 辖入的程序若需要怪改时,应将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于编辑的位置。利用编辑健进行增加、删除、更改。 6.程序的检查与调试 首先将机床锁住,只运行系统。这一步霹是对程序进行检查,若有错误,则需重新进行编辑。 7.工件的安装与找正 对要加工的下件进行安装找正,建立基准。方式采用手动增量移动,连续移动或手摇轮移动机床。将起刀点对到程序的起始处,并对好刀具的基准。 8.启动坐标轴进行连续加工 连续加工一般采用存储器中的程序加丁。数控机床加工中的进给速度可采用进给倍率开关调节,加工中可以按进给保持按钮,暂停进给运动观察加工情况或进行手工测量。再按下循环启动按钮即可恢复加工,为碗保程序正确无误,加丁前应再复查一遍。在铣削加工时,对于平面曲线丁件,可采用铅笔代替刀具在纸上画工件轮廓,这样比较直观‘若系统具有刀具轨迹,模拟功能则可用于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9.关机 加了结束后、关闭电源前,注意检查数控机床的状态及机床各部件位置。先关机床电源,然后再关系统的电源,最后关闭总电源。

浅谈数控机床的管理与维护

近年来, 数控机床大量用于制造业中,其技术先进,结构复杂,是企业的关键设备,数控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内容繁多,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效率。所以,加强数控设备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显得至关重要。 一、数控设备的管理 数控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设备完好,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工艺适用性、质量稳定性、运行可靠性、技术先进性、自动化程度等),充分发挥设备能效,最终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1、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应该由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数控设备的管理人员。一个合格的管理员不仅需要掌握电机原理、自控原理、检测技术、电子技术及机械传动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了解一定的机械加工工艺和简单的PLC编程技术。其次,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也必不可少,数控系统的操作面板、CRT 显示、随机技术手册大都用英文表示,不懂英文就无法阅读重要的技术资料,无法通过人机对话,进行数控系统的操作,因此,一个称职的数控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另外,数控管理人员还应该勤于学习,善于分析,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并能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做到举一反三。并且会编制简单的典型加工程序,能对机床进行手动和试运行操作,并应会使用维修所必需的工具、仪 浅谈数控机床的管理与维护 周荃 潍坊职业学院 261030 表和仪器。 2、健全的规章制度 针对数控机床的特点,逐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数控设备管理制度、数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数控设备的操作使用规程、数控设备的维修制度、数控设备的技术管理办法、数控设备的维修保养规程、数控设备的电器、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的职责范围等。 3、完善的维修档案 数控设备从进厂安装调试起就应做好该设备的状态记录,包括控制系统型号、生产厂家、主轴控制单元和伺服单元的型号、性能及其它通电前的常规性技术指标。为更好地发挥数控设备的效率,及时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应将数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故障情况详细记录,特别是对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部位、原因、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予以详细的记录和存档,以便于今后的操作、维修。  4、完备的技术资料 管理人员要准备完善的技术资料,如数控装置部分的数控装置安装、使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还应包括PLC用户序列清单式梯形图,I/O 地址及意义清单、报警文本以及PLC 的外部连接图;伺服单元部分的进给和主轴伺服单元原理、连接、调整和维修技术说明书,包括伺服单元电气原理柜图和接线图、主要故障报警显示及重要的调整点和测试点及伺服单元参数的意义和设置;机床部分的机床安装、使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包括机床的操作面板布置及其操作图纸,机床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等。 二、数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数控机床使用寿命的长短和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机床的精度和性能,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它的正确使用、维护及保养。正确的使用能防止设备非正常磨损,避免突发故障,精心的维护保养可使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延缓劣化进程,及时发现和消灭隐患,从而保障安全运行。 1、保证数控设备的工作环境 尽量保证数控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供电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控设备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设备安装于空调厂房,避免因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而引起故障。 1.1 数控机床的工作场地选择 (1) 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和其它热辐射、避免太潮湿或粉尘过多的场所,对于精度高、价格贵的数控机床,应置于有空调的房间中使用。 (2) 要避免有腐蚀气体的场所。因腐蚀气体易使电子元件变质,或造成接触不良,或造成元件短路,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 (3) 要远离振动大的设备(如冲床、锻压设备等)。对于高精度的机床还应采用防震措施(如防震沟等)。 (4) 要远离强电磁干扰源,使机床工作稳定。 1.2 数控机床的电源 数控系统对电源要求较严, 一般要求工作电压为220V±10%。如果数控系统和电火花设备以及启、停频繁的大功率设备共用同一干线,则这些设备的干扰会通过电源线窜入到数控系统中。因此对数控系统的电源要单独提供稳压设备,以减少供电品质差的影响, 为数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2、数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2.1 制订数控系统日常维护方案 针对每台数控机床的具体性能和加工对象制定维护保养方案,根据数控机床各部件特点,建立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内容(如坐标轴传动系统的润滑、磨损情况,油、水、气路,各项温度控制,平衡系统,冷却系统,传动带的松紧,继电器、接触器触头清洁,电气柜通风状况等)及各功能部件和元器件的保养周期。 2.2 尽量减少开关数控柜和强电柜的次数  数控加工车间的空气中一般都含有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0.15.057

特种设备管理体系

特种设备管理体系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Z0004-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月日

前言 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提出《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起草任务。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组织起草组,在近几年特种设备许可鉴定评审工作的基础上,形成草案。11月,在北京召开了起草工作会议,就本要求的草案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12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号文对外征求基层、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根据征求意见,起草组进行了修改形成送审稿。年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由起草组按照审议的意见,修改形成了报批稿。年月,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要求规范了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明确了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单位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要素和内容,建立具有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特点的以规范化为基础、科学的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本要求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张军、沈勇、吴综述、马殿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田锋 黑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所张建华

北京石化建压力管道安装评审中心张西庚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中心陈勇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祖瑞先 上海交通大学张晓峰 大连冰山集团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刘静 北京燕山石化建安公司赵棣 目录 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1) 附件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