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汽集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上汽集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燃料电池客车发展情况与技术发展趋势

燃料电池客车发展情况及技术发展趋势一、燃料电池汽车政策分析 《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方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中明确:“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明确了国家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态度。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应用。 在财政补贴层面,国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整车补贴、加氢站补贴、免征购置税以及运营补贴等。其中,整车补贴额度从20万到50万每辆不等,一个加氢站则补贴400万元,运营补贴中,燃料电池客车补贴为6万元/辆/年。 二、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概述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有轨电车)等环节。 氢气制造一般是通过将化石原料、化工原料、工业尾气、可再生能源以及水等经过处理来获取,每种获取途径其成本和环保属性都不同。中国目前主要通过工业尾气处理以及电解水来制氢。长河认为,对于燃料电池来说,现在配套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政府以及行业机构以及专家尽快推进立法和相应的技术标准予以规。

长河表示,制氢的方法和方案比较多,而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最大瓶颈和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加氢站。据其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全球加氢站只有228座,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真正投入商业化、用于燃料电池的加氢站只有两座,仅仅限于国比较大的城市,就是和,处于示运营阶段,与国外说的氢高速公路,也就是一条高速公路有多个加氢站相比,差距比较大。 在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中,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氢燃料经过发动机转化为电能应用到终端。长河表示,目前制约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瓶颈,就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虽然国有不少高校和相应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在就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展开相应研究和示性运营应用,但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核心技术,这两年通过评估,能够达到产业化或者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上汽集团分析报告(DOC)

2.1公司选择 本文选择上汽集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是上汽是一家比较成熟的公司,历史数据齐全,信誉形象良好,数据的可信度相对较高,其次是上汽集团在汽车行业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选择它有一定的典范作用。 2.2所处经济环境分析 2.2.1宏观经济分析 1)、GDP分析 从上图来看,从2012年的至今的GDP环比增速是呈现下滑的趋势。这首先是由于政府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投资减少导致了GDP增速放缓;其次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了我国的出口;最后也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WTO和人口红利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速下滑。因此现在政府提出了结构性转型的经济新常态,通过“改革、开放、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综上分析,我国未来的年GDP增长率应该会稳定在7%左右,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目前想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对第二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企业进行扶持,因此汽车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技术专利、服务上多投入才能获得良好发展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没有受到GDP下降的影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它标志着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一直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结合我国目前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水平,可以推断出我国未来的汽车消费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3)、CPI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变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进行经济决策和国家宏观调控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CPI指数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目前稳定在在1%-2%之间,同时未来CPI指数也不会有大的变动。较低通货膨胀既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较为平稳,也会在一定程度刺激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消费需求。 4)、货币供应量分析

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分析正文目录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燃料电池汽车等清洁汽车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增强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关键总成及零部件。鼓励开发使用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分别列入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在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及相应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强调要“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清洁汽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科学技术部共同向社会公布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同样也强调要“研究电动汽车等新型动力”。“九五”和“十五”期间,国家都把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技术研究列入科技计划,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都设立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科研课题。“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电动汽车专项”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要内容,国家投人近9亿元。“十一五”国家继续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 在技术现状方面,1998年,清华大学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其燃料电池由北京富源燃料电池公司提供;1999年北京富源燃料电池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出燃料电池乘用车;2001年,北京绿能公司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工业学院合作,研制出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出租车、客车和12个座位的公共汽车;2004年,国家甲醇燃料汽车示范工程在长治正式启动并通过了国家验收;2005年,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绿色燃料电池游览车投入试运,总行驶里程达1.2万公里,无故障运行时间达2000小时;2006年,由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发“超越三号”燃料电池轿车在第八届“比比登清洁能源汽车挑战赛”中表现抢眼,四项比赛评分均为“A”,并在两个单项比赛中获得第一。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采用了与国际同领域权威单位不同的技术路线,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能量混合型和功率混合型两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电——电混合、平台结构、模块集成的技术特征,燃料经济性高于国外同类样车特别是纯燃料电池驱动模式样车,轿车和客车两种车型节氢效果均十分显著,现已经成为国际上主流构型。新一代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也已经基本建立。 在产业化目标方面,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业化目标是,2006~2010年期间,通过示范运行,找出薄弱环节,攻克技术难关,实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小批量试制;2010~2020年,争取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2020~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整体技术水平要基本与国际电动汽车水平相当,并且实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大批量生产。 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际应用方面,我国于2003年与2007年分别启动了两期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该项目是中国政府、全球环境基金(GEF)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支持的项目,由科技部、北京市、上海市共同组织实施,目的是为了降低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的成本,借助在北京和上海两市进行的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和供氢设施的示范,加快其技术转化。北京市、上海市各采购6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进行示范运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基于上海大众领驭平台的燃料电池轿车作为我国首款燃料电池轿车进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20辆领驭燃料电轿车为奥运会提供交通服务,运行总里程超7.6万km。

上汽集团战略SWOT分析

上汽集团战略SWOT分析 一.上汽集团的优势(S) 1.上海国资委控股的汽车企业。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特别是汽车 这样受政策导向明显的产业来说。上汽集团可以第一时间捕捉到政策动向,摸透政策导向,及时调整公司战略,把握市场先机。 2.完全继承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衣钵,技术积累较为 深厚。追溯上汽历史,堪称辉煌,曾连续二十多年领导国内轿车市场。从一个汽车修理和零配件企业发展到今天拥有汽车全系列产品以及核心零部件在内,产业链完整的国内销量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上汽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技术储备丰厚。 3.较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且后续投资巨大。早在2005年,上汽 集团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与高校及其他同类型企业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截止2012年,上汽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建设方面已投入20亿元,后续还将投入60亿元,以保证新能源投入的持续性。 二.上汽集团的劣势(W) 1.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上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截止到2013年11 月,上汽集团才推出3款新能源汽车,分别为荣威旗下的750,E50,550 Plug in。 2.品牌美誉度不够,受累自主品牌低端定位的思维定式。因为国

内汽车起步较晚,且发展受限,国有自主品牌美誉度在消费者 中普遍偏低。 三.上汽集团的机遇(O) 1.受惠政策倾斜。随着“863”计划的深入开展,中国政府在“十 五”,“十一五”,“十二五”中的资金投入巨大,上汽集团等汽 车企业都获得了政府的政策扶持。这对于上汽集团来说是重大 机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拥有长三角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市场。上汽集团 位于中国经济中心,倚靠长三角经济圈,辐射长江流域,市场 巨大,潜力无限。且非洲,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活跃。四.上汽集团面临的威胁(T) 1.来自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优秀代表的巨大挑战。比亚迪从发展 初期开始迅速控制了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并拥有实现大规模商 业化的技术和条件。而上汽集团目前只推出了3款新能源汽车,与比亚迪差距巨大。 2.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拓宽市场仍有难度。在江浙地区,通用, 大众等品牌的汽车所占市场份额较大,东北则是一汽大众的产 品占据主要市场。由于无形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上汽集 团难以在长三角地区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对规模效应的形成 也有重大阻力。 基于SWOT模型的战略分析: 1.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上汽集团作为国有企业,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员移动性增强,全球汽车需求 量快速增长,迄今世界上的汽车保有量达到创纪录的10 亿 辆以上且还在不断大幅增长,使得基于传统的内燃机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汽车的轻量化与节能减排等技术进步难以降低汽车燃料的消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020 年之前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 排放在1990 年水平基础上下降20% 的任务日益艰巨。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公路交通运输车辆的GHG 温室气体排放将会持续不断增长。通过研讨纯电动汽车(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或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Fuel Cell Vehicles ,FCVs ;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 ,FCEVs )等多种类型的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 ,EV )技术[3-5]有望明确实现节能减排 的理想途径。自1966 年通用汽车推出了世界上第1 款燃料电池电动汽车GMC Electrovan ,尤其是本田在1999 年推出了世界上第1 台商用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X-V4 以来,世界上EV 电动汽车型号不断丰富和租赁销售量明显增长,太、北美和欧洲成长为全球EV 电动汽车重要的新车研发制造和租赁销售市场,2014 年全世界的EV 电动汽车销售量达到34.6 万辆以上,年增长率达到86% 。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电化学发电装置,近年来 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成为最被看好的可用于替代汽油和柴 油等传统的 ICE 内燃机发动机技术的先进新能源汽车技术。 日本政府希望其到 2020 年的 FCVs 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达到 500 万辆,再通过 10 年的研发推广实现全面普及 FCVs 燃 料电池汽车。 美国政府在 2003 年投入 12 亿美元大力推进氢 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其中重要项目之一就是美国能源部 Department of Energy , DOE )在北加州、南加州、密歇 展的氢技术和基础实施验证与示范综合工程,吸引了 Hyundai-Kia/Chevron 、 DaimlerChrysler/BP 、 Ford/BP 和 GM/Shell 等多家汽车制造 /能源供应商参与。 美国能源部大力推进氢经济和燃料电池技术,尤其是商 业化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比如目前高容量和低容量 燃料电池制造成本分别为 55 美元 /kW 和 280 美元 /kW[6] , 汽车燃料电池 2014 年的制造成本自 2006 年下降 50% 并自 2008 年以来进一步下降 30% 以上(基于高容量电池制造) 这必将带动创造工作岗位、投资机会和可持续、安全的能源 供应。为了在 2020 年前争取把欧盟建立成一个具有全球领 先水平的燃料电池 (Fuel Cell ,FC )系统和氢能源 (Hydrogen Energy ,HE ) 经济的巨大市场,欧盟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技术 和氢能源技术并把之视作能源领域的战略高新技术大力推 根州东南部、大西洋区中部和佛罗里达州中部等 5 个区域开 f It 步

上海汽车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论文写作与实践》课程论文上海汽车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与贸易2011-2 学生姓名佚名 学号 201101060207

上海汽车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佚名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已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一员,上海汽车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上汽集团实际情况,并根据跨国经营战略的理论,描述了上汽集团的国际化进程,并根据PEST分析方法和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论证上海汽车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可行性。最后,我们总结了上海汽车集团在国际化经营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上海汽车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规模经济 Shanghai automotive group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strategy analysis Hou Dianlu Abstract:In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ll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een in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auto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hanghai automobile group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AIC, and based on the trans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theory,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AIC, and according to the of are feasibility of the five force model and PEST analysis method and Michael Porter's demonstration of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strategy of Shanghai automobile group. Finally, we sum.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Shanghai automobile group faced in internationalized business practice 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Keywords:Shanghai automotive group; Internationalization; Operation strategy; Economies of scale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汽车工业是重要的推动力,也是最早开始全球化战略的产业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日益加剧,世界各国汽车企业正调整发展战略并出台相应政策,我国汽车业也应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战略。在外国企业拓展我国市场的同时,我国汽车行业也积极实施“走出去”,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 上汽集团的国际化主要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在发展初期,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基础都较弱,为提高企业的竞争,以市场换技术被动国际化,然后在合作中不断扩大管理权的过程。1985 年,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SWOT分析报告(DOC 14)

上汽集团SWOT分析报告 专业: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营销 学生:倪帆张宙李明柯杨青雷晨杨文伟宗鹏飞解丞彬朱昊 吴晓焱 二OO六年四月

目录 第1编公司简介........................................... .. (3) 1.1公司成立发展 (3) 1.2主要经营业务 (3) 1.3产品图表展示 (3) 1.4上汽集团资质 (3) 第2编内部优势 (4) 2.1生产多元发展 (4) 2.2研发体系建设 (4) 2.3营销渠道建设 (4) 2.4全新经营思路 (4) 2.5人才培养储备 (5) 第3编内部劣势 (6) 3.1缺乏自主开发 (6) 3.2缺乏整车生产 (6) 3.3缺乏技术体系 (6) 3.4缺乏自主品牌 (6) 3.5科技投入上足 (6) 3.6组织协调性差 (6) 3.7财务指标走弱 (6) 第4编外部机遇 (7) 4.1产业高速增长 (7) 4.2法律规范出台 (7) 4.3巨头投资合作 (7) 4.4产品结构调整 (7) 4.5产业重组整合 (7) 第5编外部威胁 (8) 5.1国外对手抢摊 (8) 5.2研发能力偏弱 (8) 5.3竞争形势激烈 (8) 5.4行政垄断残存 (8) 5.5汽车信贷限制 (8) 5.6用车费用上涨 (8) 5.7供需矛盾凸现 (8) 第6编战略建议................................................9(未完待续)

1公司简介 1.1公司成立发展 1.1.1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独家发起。 1.1.2上汽集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成立了合资企业。20年来,集团获得了较快发展。 1.1.3在重组后的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基础上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2主要经营业务 生产、经营轿车、重型车、拖拉机变速器、汽车悬架弹簧、发动机气门弹簧、汽车水箱散热器、汽车底盘总成、传动轴、车灯、转向机等。 1.3产品图表展示 经营状况及主要产品产量 年度2003 2002 2001 工业总产值(万元)15783201.7 10044413.5 7309791.2 销售收入(万元)9729364 7119620 5509810 出口创汇(万美元)34916.9 25732 17172 乘用车合计(辆)612216 390508 288824 微型车合计(辆)180018 149368 — 15吨载重车合计(辆)1011 519 312 客车合计(辆)1535 829 878 摩托车合计(台)42061 25590 22976 大中型拖拉机合计(台)6922 10125 6147

《燃料电池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毕业论文解读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燃料电池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 系部现代制造工程系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班级新能源汽车 11201 班 姓名* * 学号201210388 指导教师王诗平 2014 年09 月25 日

浅析燃料电池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汽车的发展,传统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力。改变汽车动力系统已成为必然之势,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则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从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背景入题,综合介绍了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电池汽车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国内外的技术现状、全面发展的优势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发展趋势的分析。 关键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汽车结构;节能环保

目录 1前言 (1) 2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原理 (3) 2.1 燃料电池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 2.2 燃料电池汽车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6) 2.2.1 燃料电池单独驱动汽车动力系统 (7) 2.2.2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 (8) 2.3 典型的燃料电池汽车结构 (10) 3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分析 (15) 3.1 国外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 (15) 3.1.1 美洲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 (16) 3.1.2 欧洲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 (16) 3.1.3 亚洲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 (17) 3.2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 (17) 3.3 国内外技术现状的对比分析 (19) 3.3.1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技术 (19) 3.3.2 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技术 (20) 3.3.3 高压储氢系统技术 (22) 3.4 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对比分析 (22) 4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趋势的分析 (23) 4.1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优势 (23) 4.2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3) 4.3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24) 5 总结 (27)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汽车行业的情况的调查——以上汽集团及其相关下属公司为例 (1) (1) - 副本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汽车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以上汽集团及相关下属公司为例 第十二组 参与成员: 姓名学号专业组长/成员 文韵涵 10181511430 数学组长卓帕尔·胡安 10171170150 社会工作成员詹淇 10175300118 物理成员 彭缘 10172100143 微电子成员 卢禹日 10172100131 微电子成员 麦克丽娅·艾沙江 10172100160 微电子成员热黑曼木 10172100361 微电子成员 于宛鑫 11174700135 金融成员 何轶慧 10171900235 生科成员 李妍 10174102110 城区成员 罗梓菁 10171900514 生科成员

目录 前言 (3) 第一部分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前) (3) 一、初期概述 (3) 二、上海初期三大主要汽车企业 (3) 1、上海汽车厂 (3) 2、上海重型汽车厂 (4) 3、上海客车厂 (4) 第二部分合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4) 一、合资的背景 (4) 二、什么是合资 (5) 三、为什么要合资 (5) 四、合资的过程 (5) 五、合资的意义 (5) 第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品牌发展(改革开放中期与加入WTO阶段) (6) 一、进口桥车关税降低对国产轿车的价格冲击,WTO保护期加快了上汽集团打造自主 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 (6) 二、进口配额变化对轿车市场的冲击 (6) 三、以乘用车为起点,外延商用车领域,化解开放汽车服务贸易的影响 (7) 四、汽车工业扩大对外资开放的影响 (7) 第四部分汽车产业的创新转型升级(改革开放深水期) (7) 第五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汽集团的发展概略 (8) 第六部分当代大学生对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的看法 (10) 第七部分附录 (10) 一、参考文献 (10) 二、问卷 (10) 三、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汽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上汽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上汽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一、选择理由 汽车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国有和民营汽车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汽车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20年来,我国汽车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汽车业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甚至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人们对汽车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也无疑是推动了汽车业的加速发转,所以我选择了汽车行业。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先者、拥有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及发展方式。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从事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开发、投资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2012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449万辆,同比增长12%,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并以当年度762.3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九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103位,比上一年上升了27位。鉴于其客观的发展前景,我们在众多的上市公司中选择了上汽集团。 二、公司概况 1、公司简介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团总股本达到110亿股。目前,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上汽集团坚持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并举,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全球著名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推动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系列产品的后续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另一方面通过集成全球资源,加快技术创新,实现国内首款自主研发中高级轿车——荣威750的成功上市,初步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由此,深入推进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

国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国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转贴) --2010年世界上氢燃料电池汽车时代序幕早已拉开 2010-04-15 11:59 关键字: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车燃料电池技术 当前在可用于替代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技术中,最被看好的是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安静、高效和零污染(或低污染)排放的特点,同时续驶里程完全可以和内燃机汽车相媲美,具有结束内燃机汽车百年统治地位的潜力。但各国政府在对研发燃料电池技术上也存在分歧,在支持力度上也各不相同。 (下图:通用为宜家制造的“氢动3号”燃料电池示范车)

在日本,日本经济产业省前几年就对燃料电池汽车开发与推广制定了时间表,其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日本使用的燃料电池汽车达到500万辆;到 2030年,要全面普及燃料电池汽车。近期,日本又计划在 5 年内斥资 2090 亿日元开发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液体合成燃料技术、车用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科技。 在美国,燃料电池电动车曾被美国前总统布什作为“氢经济”论的“法宝”大肆宣传,但2006年2月他已改变了腔调,承认燃料电池电动车“不是近期的解决方法,也不是中期的解决方法,而确实是远期的方法”。在布什第二任总统任期的后3年里,“氢经济”论在美国已气息奄奄,燃料电池的研发重点已转向了基础性研究。2009年5月,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停止支持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研发。 美国燃料电池汽车FreedomCAR协作计划 美国燃料电池汽车FreedomCAR协作计划是美国政府 于2002年初提出的一项由美国能源部与美国汽车研究理 事会(USCAR)合作开发经济上可承受的氢气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相关氢气供应基础设施技术的合作研发项目。美国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化探究

10.16638/https://www.doczj.com/doc/758351886.html,ki.1671-7988.2019.16.012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化探究 杨自斌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也在快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则是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汽车新技术将开发新的能源作为主要的发现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广泛地关注。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文章从新能源背景下出发,对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以及产业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具备实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U46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16-31-03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hydrogen fuel cell automobile in china Yang Zibin ( Xinyang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utomotive an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Hennan Xinyang 464000 )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automobiles are also increasing rapidly, which is followed by the increasing shortage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ich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discovery. In this context,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have also emerged and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various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industrialization trend of hydro -gen fuel cell vehicles in China from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ergy,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Keywords: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 status of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CLC NO.: U461.8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6-31-03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的生产量和保有量快速增加,这对于能源的巨大需求和大气污染的治理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其环保、无污染等特征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了广泛地关注。现如今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进入到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加强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和产业化研究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1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设施及技术标准 1.1 氢燃料能源的基础设施 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的重要保障,加氢站等基础设 作者简介:杨自斌,助教,硕士研究生,就职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31

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

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 13图书情报 摘要:在全球能源紧缺成为常态的背景下,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区别于传统柴汽油动力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大众视野。能源转变带来了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迎来汽车行业的新时期。本文以上汽集团为样本,分析上汽集团在新时期下企业技术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试图提出若干技术战略建议,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上汽集团 SWOT分析汽车技术 引言 汽车产业围绕汽车安全性、节能环保持续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精益求精,汽车技术发展也围绕着这些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汽车底盘与车身、结构与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这五个方面是汽车行业技术革新的典型代表。然而随着石油、煤炭等石化资源日益锐减,国际局势特别是海湾地区问题不可预测性,无法实现油气稳定持续供应,造成国际油气价格居高不下。此外,被誉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民众关注的重大问题。2013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过境菲律宾,造成当地近5800名居民死亡。这一人间悲剧就被归咎于目前日益恶化的全球气候问题以及躲在背后这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为了顺眼时代潮流,全球汽车制造商也不断研发新技术,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法规,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提高汽车节能和安全标准,汽车朝着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并且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及围绕着新能源汽车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将汽车工业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也是本文所着重强调的汽车行业的新时期 一、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迎来新时期 1680年,著名科学家牛顿曾经设想利用喷管喷射蒸汽来推动汽车的方案,但未能制成实物。1769年,一名叫N·J·居纽的法国人替牛顿实现了这个愿望,制造了一台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尽管这辆车的速度才4公里每小时,比人类步行快不了多少。人类在汽车能源的改进上从未停止过,从最初的蒸汽,到柴油汽油驱动,再到电力、混合动力,

氢燃料内燃机车与氢燃料电池车应用前景比较_尚明伟

第26卷第6期Vo l.26,No.6 滨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inzho u University 2010年12月Dec.,2010 氢燃料内燃机车与氢燃料电池车 应用前景比较 收稿日期:2010-09-25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BZXY G1003) 第一作者简介:尚明伟(1981-),男,河南开封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氢燃料内燃机的燃烧与优化控制研究,E O mail:shang mingw ei415@163.co m. 尚明伟,崔 鹏,石爱平 (滨州学院自动化系,山东滨州256603) 摘 要:综述了国内外氢燃料内燃机车和氢燃料电池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二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找出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得出了氢燃料内燃机车是氢燃料电池车的过渡产品,氢燃料电池车是最终的发展方向这一结论. 关键词:氢燃料内燃机车;氢燃料电池车;应用前景比较 中图分类号:TK 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18(2010)06-0108-05 0 引言 当前,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等)日益枯竭,其价格也日益攀升,世界各国都开始实行能源多样化战略,加大新能源研发力度.而在各种新能源中,太阳能、风能不稳定,氢能源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实用的新能源.据相关调查显示,2004年至2008年,工业化国家在氢能领域的开发投入年均递增20.5%,各国对氢能实际利用的开发硕果累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幻想也似乎越来越逼真[1]. 氢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来源多样、环保性高、可再生性强等优点,可以同时满足资源、环境和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是其他能源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可以说,氢能是人类未来的能源[2]. 氢作为车用能源有两种主流的转化方式.一种是以现有车用内燃机为基础的燃用氢的车用发动机;另一种是以质子交换方式的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3].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突破,氢燃料内燃机车和氢燃料电车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成为汽车行业注目的焦点,它们正在开启并引领一个新的汽车革命时代. 1 氢燃料内燃机 氢燃料汽车使用的是在传统内燃机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后可以直接用氢为燃料进行燃烧,产生动力的内燃机.氢燃料燃烧产物只有水和氮氧化物,不会产生颗粒、积碳等,从而大大减少了发动机的磨损,减轻了润滑油被污染的程度,可以认为是发动机最清洁的燃料.燃氢汽车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工具.国内外为此展开了技术竞赛,都想在这一领域独占鳌头.1.1 国外氢燃料内燃机车发展概况 国外对氢燃料内燃机车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早在19世纪中期,人们就开始对用氢来作为发动机的燃料发生兴趣.到20世纪初,该项研究取得一些进展.英国学者Ricardo 和Burstoll 第一次认真全面研究了氢发动机,两人用了20年对氢发动机的燃烧和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4].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人们开始对氢内燃机投入更多的热情.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以日本武藏工业大学与尼桑公司于1990年合作研制成功的/武藏汽车0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问题研究 1 前言 当前,全球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应对方案,在汽车领域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目的也正是如此。新能源汽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FCV)不仅能够在燃料上实现对燃油的完全替代,而且具有“零排放”、能量转换效率高、燃料来源多样并 可灵活取自于可再生能源等优势,因而被认为是实现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理想方案之一[1-4]。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尚不够成熟,但各国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呈现出加大力度推进的态势[5-13]。日本、美国、 欧盟和韩国等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开展燃料电池汽车 的研究。丰田、本田、通用、福特、奔驰、现代等公司都已经开发出燃料电池车型并进行示范运行,进入初步应用阶段。对于中国来说,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来自汽车产业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一方面,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已从本世纪初的26%增加至2016年的65%以上[14],对能源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实施能源替代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居于绝对主体地位,环保压力巨大,优化能源结构同样刻不容缓。氢能热值较高,储量丰富,

来源多样,应用广泛,特别是具有极佳的环境友好度,代表着人类能源“脱碳入氢”、彻底避免碳排放的可能前景,是理想的长期替代能源候选对象之一。从氢能的应用角度看,燃料电池汽车是重点方向之一,如果氢能可以在规模庞大、影响广泛的汽车产业得到规模化的应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也就是说,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对于改善中国能源结构、推动交通领域低碳转型以及提升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创 新力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15-16]。正因如此,在《中国制造2025》等纲领性文件中,中国政府对燃料电池汽车及其相关技术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有鉴于此,本文对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关键问题、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梳理,特别分析探讨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特点,并提出了现阶段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2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应用进展 2.1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简介 燃料电池(Fuel Cell,FC)是一种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氢气)与氧化剂(空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4]。19世纪30年代,人们提出了燃料电池的初步构想。此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级别的燃料电池问世,并逐步由军用推广至民用领域,如图1所示。自20世纪后半段开始,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开展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其中尤其以日本最为领先。目前全世界已有多种高性能燃料电池汽

上汽集团分析汇总

本文选择上汽集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是上汽是一家比较成熟的公司,历史数据齐全,信誉形象良好,数据的可信度相对较高,其次是上汽集团在汽车行业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选择它有一定的典范作用。 2.2所处经济环境分析 1)、GDP分析 从上图来看,从2012年的至今的GDP环比增速是呈现下滑的趋势。这首先是由于政府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投资减少导致了GDP增速放缓;其次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了我国的出口;最后也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WTO 和人口红利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速下滑。因此现在政府提出了结构性转型的经济新常态,通过“改革、开放、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综上分析,我国未来的年GDP增长率应该会稳定在7%左右,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目前想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对第二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企业进行扶持,因此汽车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技术专利、服务上多投入才能获得良好发展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没有受到GDP下降的影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它标志着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一直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结合我国目前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水平,可以推断出我国未来的汽车消费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3)、CPI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变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进行经济决策和国家宏观调控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CPI指数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目前稳定在在1%-2%之间,同时未来CPI指数也不会有大的变动。较低通货膨胀既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较为平稳,也会在一定程度刺激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消费需求。 4)、货币供应量分析 由上图可见,目前加大了对流动性资金的管控程度,M1与M2货币量同时处于环比下降趋势,虽然央行在近期进行了降息举措,但从长期来看,为了完善金融市场改革,不会再出现类似于08年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的举措。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可能会出现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态势,但长期来看还是会保持一个稳定的数值。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处于一个改革的关键时点,保持目前略低且稳定的增长水平应该是一个新常态。只有推出高性价比、或在环保等方面有特点的车型才能使得上汽维持过去持续高增长的态势。 一、汽车行业整体分析 (一)汽车产销总体平稳增长 2014年汽车产销量超过23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行业整体运行平稳。 (二) 乘用车结构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