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命题专家组

高考历史命题专家组

高考历史命题专家组
高考历史命题专家组

高考历史命题专家组

(新课程高考历史和大纲版高考历史适用)

◆历史学科首席命题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

★其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

★杨宁一,195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近现代史、日本政治外交史。曾经为北师大日本留学生主讲《中韩日关系史》,采取了日语和汉语的双学教学;2003年担任历史系专业日语教学;研究生专业课:东亚地区政治经济研究;

★其代表性论文有:

《九?一八事变与币原外交》,《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增刊。

《从原敬到币原——二十年代日本外交的变化》,《世界历史》1990年第3期。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与资本主义新变化》,《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6期。

《日本民间法西斯运动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日本法西斯研究》,《求是学刊》,1995年第3期。

《从总体战思想到法西斯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代表性著作:

《新编当代世界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日本经济史》第4卷,三联书店1997年版。

最新网上信息:

参与发起《关于全国纪念九一八的呼吁书》活动。

参与发起《关于北京每年7月7日或9月18日鸣警报的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曹大为教授: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社会史;是岳麓版高中新教材主编,中国长城研究会副理事长,代表作有《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等。

★1944年11月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著名长城专家,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大通史》主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社会史研究。他注意把社会与文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侧重研究传统社会的结构,社会运行与变迁、社会控制及其效应、影响。剖析传统文化的成因、特点、类型,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以及在诸方面的具体表现。勾划传统文化的渊源流变,评价其社会效应与历史影响,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与新文化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未来走向与命运。

★代表性论文:

《关于新编〈中国大通史〉的几点理论思考》,《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醒世姻缘〉的版本源流和成书年代》,《文史》第23辑。

《“第三新文明”的建构与中华民族的振兴》,载《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9月。

《传统文化与中国妇女》,《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中国历史上贞节观念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关于中国文化史学科建设的若干构想》(曹大为、曹文柱),《北京师大学报》,1988年第6期。

《长城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光明日报1994年10月3日。

《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

★代表性著作: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师大出版社,1996年12月。

《长城百科全书(总论)》(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

◆武汉大学何德章教授

★其学术专长是中国古代民族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

史。近三年的高考古代史题均出自其手。

★何德章,男,四川南部人,1965年11月生,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

1982.9~1986.7,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6.9~1992.7,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田余庆教授研习魏晋南北朝史,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92.7~1994.9,武汉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兼任唐长孺教授学术助手工作。

1995.10~2002.9,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

1997.6~1998.6,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学一年。

1999~2007先后担任历史系副主任、历史学院副院长。在此期间,2002年晋升教授,2003年任博士生导师。

编辑本段科研与成就

★2003-2008年间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

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进程与理论探讨,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2001~2005,独立承担。

南北朝迄唐安史之乱前南北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1~2005,主持人。

《点校本“北朝四史”修订》(负责《魏书》部分),国家“点校本

二十四史暨《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已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委托项目),2007年,50万。

★主要论著:

《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代表性论文:

《梁陈之际的江南土豪》,《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阴山却霜”之俗解》,《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2期,1993年。

《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6辑,1998年。

《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2000年。

《北魏末帝位异动与东西魏的政治走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8辑,2001年。

《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关陇文化”与“南朝文化北传”——关于隋唐政治文化核心因素》,《唐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江苏高考命题、阅卷规则的“真相”及答题要领【高考指导】

江苏高考命题、阅卷规则的“真相”及答题要领 一、谁出的高考试卷 考生以及家长应当知道:高考的本质,是为大学选拔人才。高考命题专家多数为大学教师,一部分是中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大学教师在命题工作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主导作用。在备考复习时,打破传统的老师“教什么考什么”的应试惯例,而是“注重和大学知识的衔接”,“源于教材大纲,高于教材大纲”,体现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家并不知道更多高考的“内幕”高考题是怎么出的?是什么人出的?谁是阅卷者?高考卷与平时的模拟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到底能不能预测高考真题?这些问题不清晰,备战高考就自然成了“盲人摸象”。 大多数的同学甚都在打一场“知己而不知彼”的仗。这就是那些很用功,做了很多“模拟卷”的同学最后还是“考砸了”的原因之一。“会的,没考;考的,不会”,常常让同学们刻骨铭心地懊悔。今天给大家分享8条揭示高考命题的“真相”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江苏省内南京大学执学术之牛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域之泰斗。风采各异,领悟教育。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在命题老师桌前,那是满满的所有市面上的“秘笈”“宝典”。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教授的力量,学术的力量;是一种荣耀,也是责任。

真相四: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高考试题的科学性、区分度是众多一模、二模、三模难以比拟的。 二、谁改的高考试卷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大家都可能会想到改卷老师会出错,自己平时成绩蛮好的嘛。这个担心是没道理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五: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大学老师阅卷很重视考生的创新性,硕博士精神体能充沛,中学老师很耐心,满满的爱。 真相六:阅卷往往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能从考生试卷风格看出是啥样学校考生答的。高分考生的答案甚至与标答雷同。 真相七:作文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

高考历史命题走向

2007年高考历史命题走向 考生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历史复习中要把握以下理论导向: 一、文综历史高考命题的理论导向 1、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科基础主干知识。追求历史知识的覆盖面。 2、综合性,以考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为辅。比例约为:学科内占80%,学科间占20%。 3、现实性(或称“时代性”),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考试为现实立意。 4、人文性,吸收新课标理念。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古代诗歌、民族文化、人的价值等内容。 5、地域性,分省命题,必然体现出地区性。这是今后分省命题的重要特点。 二、单科历史高考命题的理论导向 1、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要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史,是政治文明史的基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不是终极动力;生产力标准是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2、文明演进是历史发展的总纲。强调: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首先是一部文明演进史,文明演进发展的总纲;文明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付出不可避免。与取得的成就相比,代价是次要的。关联:我国改革开放成就与环境污染问题;我国贫富悬殊的现象。 3、现代化是近代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工业化的内涵;城市化;科技化;环保化;信息化;现代化中的三种类型;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 通过以上理论导向的分析,我们预测今年高考历史命题可能涉及如下专题,并建议考生加强这些专题的复习。 一、历史学科内专题(参照新课标)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 2、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中外交往。 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古代中国思想史和科技文化史。 5、列强的侵略与晚清民国的政治。 6、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新课改下高考历史材料题的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611429049.html, 新课改下高考历史材料题的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 作者:马乾龙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19期 【摘要】新课改以来,历史材料题已经成为高考历史卷(全国卷)的主要题型,分值也占到了历史试卷的52%。命题的方式主要是提供新的历史材料,设定出新的情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材料解析;题型;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命题方式主要是提供新的历史材料,设定出新的情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的依据主要包括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结合点,也包括高校教学的一些基本内容。试题特性主要是体现了综合性、多领域;设问的形式主要有概括类、原因类、影响类、背景类、比较类、评价类等,设问形式多样而且灵活。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的困惑主要是不会正确阅读材料,抓不住材料的有效信息,不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所以掌握一些解答材料题的方法对解答历史材料题大有帮助。 本文就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几点建议,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1.抓住有效信息,突破答题瓶颈 做材料解析题时,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阅读材料,这样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就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其次,要学会紧抓材料的有效信息,这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有效信息包括材料当中的时间、历史人物、地点、材料的出处、标点符号、提示语等,有效信息有时也是一句话或几个关键词语,解题时要学会捕捉材料的历史信息,并依据材料所设置的问题联系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整理,再进行梳理和归类,做到紧扣问题、回答精准。 例: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河北省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研究预测卷(一)(含解析)

河北省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研究预测卷(一)(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非常乐于、善于经商及从事手工业。到春秋时期,《管子?轻重乙》篇记载:“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材料反映了 A. 工商业活动的重要地位 B. 古代中国提倡工商皆本 C. 先秦时期商品经济发达 D. 统治者不重视农业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可知大概意思是请下令为各诸侯国的商人建立招待客栈,规定拥有四马所驾一车的商人,免费吃饭;有十二匹马三辆车的商人,还外加供应牲口草料;有二十匹马所驾五辆大车的商人,还给他配备五个服务人员。天下各国的商人就会象流水一样

《北师大杨宁一教授谈高考历史命题》

杨宁一教授谈高考历史命题 (杨宁一:北师大教授,文综高考命题组历史学科负责人) 1、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既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考试测量的研究首先需要从学科知识出发。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同时,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2、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3、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内容。在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也有材料题等形式,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4、在考试测量中,试题所使用的基本知识点完全取自教材,论述题参考答案也依据教材,有时答案本身就是教材上的原文。 5、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但是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 6、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例如,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7、考试测量固然是以能力为主,但是能力的考察也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托,同时知识本身也仍然是考试测量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确定学科的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其实,即使没有明文确定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的实际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个判断:哪些知识可以考查,哪些知识不能纳入考查范围。 8、考试大纲做了较大调整,提出了四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目标是文科三科共同的,是按照考试思维过程编排的。作为历史学科,以前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最新)

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 一、高考历史选做题分析 1、新课标高考历史选做题的命题特点: 考查范围:《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四个选修模块列入考试范围; 考查方式: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试题,采用的是“多量给题,限量答题”的模式,选做的选修模块内容全部以主观题型呈现,每选修模块独立命题,模块间涉及知识不交叉,限定考生从中选定一题作答。 所占分值:基本上选做题每小题两个设问,共15分。 试题命制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征,突出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以丰富的材料为试题情境,转变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 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只有2011年《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模块的材料是以图的形式出现的)。 考查的能力重心所在: ①直接提炼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的能力。 ②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嫁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③分析、归纳、概括、比较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分析成因及影响,经常比较两件事或两个人的异同。) ④ “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的能力。 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人文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目标立意)如: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设计的试题,体现出让学生通过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诸多的历史改革现象,从中发现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明白改革的任重道远,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 要想提高历史大题的成绩,必须弄清楚解答大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在历次考试中许多考生由于对部分命题用语内涵不能准确把握,不能区分相近的命题用语的差别导致失分现象十分普遍。因此熟悉命题用语,弄清每一个限定词的内涵,对提升历史高考成绩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此作一专门的分析与介绍。 (一)背景要素类:原因、目的、条件 “背景”是指对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及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原因、条件两方面的内容。在特定情况下,“背景”、“原因”、“条件”三者可以通用,而一般情况下“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则比“条件”和“原因”来得多,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当“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前者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后者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 “以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作为‘能力立意’的思维主题”,“重视考查考生揭示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①是近几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基本特点。纵观四年自主命题的非选择题,无论是必考题还是选考题,均有多问涉及对“背景”、“原因”概括分析的考查,其分量之重、频率之频繁,简直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如2009年第38题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第41题C第(1)问“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2010年第38题第(2)问“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GDP走势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第(3)问“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2011年第38题第(2)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2012年第38题第(2)问“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第(3)问“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第41题A第(1)问“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第41题C第(1)问“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等等。 1.原因【解释】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或因素,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看,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分;从矛盾方面看,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之分;从主客观方面看,则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之分。 2.直接原因【解释】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亦称为近因。通常所说的“导火线”,则是指直接原因中促成事件在某一特定地点、以某种特定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例如,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利成为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3.根本原因【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映历史客观规律的要求,一般应从历史事件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质、内因等方面去寻找。20世纪90年代的许多选择题都会涉及“根本原因”的考查,由于其观察角度及思维维度的单一性,新课程高考选择题逐渐舍弃这一设问方式,而注重在非选择题当中通过原因的全面分析来考查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缜密性。 4.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解释】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的,是指在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诸多原因中起主要(主导)作用的因素,这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往往不止一种,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又可称为“最主要的原因”。众多原因中,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 5.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解释】“主观原因”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

高考历史命题思路与复习指导

高考历史命题思路与复习指导 命题思路: 1. 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考查融为一体。 2. 考查考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以及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5. 注重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6. 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7. 适应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考生。 考试要求与答题路径:“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说明、论证问题和表达结论”。 考试内容 ※第一是考学科知识体系。 所谓考学科知识体系,不是指考察的知识的覆盖面,而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强调某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学科知识体系是学科内综合的主要内容。学科内的综合就是把各个有联系的不同的知识点综合成一个整体即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而这样的知识点主要是指学科主干知识。就历史学科而言,除了历史学科基本理论和观点之外,主要指的是能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知识点,能说明经济结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特点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史实,能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的历史事件。这些主干知识,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概貌,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已形成了这样的命题特点,即从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和现实问题相结合的角度确定主题,选择典型性或再生性知识设计情境,从对历史知识的定性分析、内涵揭示、整体把握和学科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问题。过去的高考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现在的高考主要考察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主题鲜明、时代感强、知识点针对性强、设问构思精巧、灵活,业已成为高考文综命题的一大特点。 因此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历史学科基本理论和观点为核心,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对知识进行研究,对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不是对知识点的记忆,关键是对知识点进行理性定位,进而形成以知识板块和知识网络为主体的学科知识体系,是教师指导考生应考复习中必须首先完成的工作。 ※第二是考综合。考试说明中对文综高考的定位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强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跨学科综合命题的主体设计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以现实问题立意,结合各学科主干知识和内在联系,利用现实问题进行学科渗透,通过现实问题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继而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命题对社会热点采取了隐性介入的方式。考生在应考复习中要采取“关注热点、夯实基础、拓展思维、冷热有度”的策略。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分析,总结出综合试题的命题步骤为 “明确主题---选择素材---确定切入点---设计问题”。综合性试题最理想的设计应是“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2002年《清明上河图》一题则为理想的跨学科综合试题,分析北宋后导致东京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和这里黄河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最后讨论开封今日的城市发展与建设方向,该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由此可见,高考命题者在跨学科综合试题的设计思想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面内容,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因素。考生要注意在社会科学的范畴中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与政治、地理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明确历史经验的现实借鉴意义,整合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第三是考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高考真相揭秘

高考出题真相揭秘 作为一名高三考生或家长,你一定要知道:高考的本质,是为大学选拔人才。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独立命题,高考命题专家多数为大学教师,一部分是中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大学教师在命题工作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主导作用! 针对于此,学大教育的一位有着多年高考命题研究经验的教研员透露,他们在对学生1对1辅导时,打破中学教师“教什么考什么”的应试惯例,而是“注重和大学知识的衔接”,“源于教材大纲,高于教材大纲”,体现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往年,都有一些考生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但在真实的高考中,成绩水平却有所下降,甚至觉得高考出题“有点歪”,这是因为模考题大多是高中老师出题,与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很难把握准大学教师的命题特点。这正是很多考生的软肋! 考生不知道的更多高考“内幕” 高考题是怎么出的?是什么人出的?谁是阅卷者?高考卷与平时的模拟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到底能不能预测高考真题?这些问题不清晰,备战高考就成了“盲人摸象”。 所以说,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甚至一部分老师都在打一场“知己而不知彼”的仗。这就是那些很用功,做了很多“模拟卷”的考生最后还是“考砸了”的原因之一。“会的,没考;考的,不会”,常常让考生刻骨铭心地懊悔。 大学教育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闫浩东总结了8条揭示高考命题内幕

的“真相”,如果考生事先不清楚这些,即使平时基础再好、再努力,也难免走弯路、吃大亏!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真相四: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真相五: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 真相六: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真相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八: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不是从高一升到高二那么简单。选拔,就要分出层次,而大学老师命题一定会突出能力、突出运用、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自1989年材料解析题作为历史高考的新题型出现以来,以其题目新颖、考察功能多样、内容丰富且角度宽广,受到广泛好评。随着高考由知识立意命题,向水平立意命题的转变,材料解析题所体现的作用日益凸现,不但表现在近几年高考历史题目中材料解析题的分数比重持续增大,而且还出现了材料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使材料题在历史高考试卷中成为一大“主角”。明确高考材料题的水平要求,研究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解题思路与方法等,对学生备考有重要意义。 在水平要求上,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中对材料处理方面的叙述,有以下3项要求:1、阅读理解历史材料。2、对材料实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实行说明论证。纵观近年的高考,无论材料题怎样千变万化,命题者的目的始终围绕一个宗旨,就是着重考察学生上述三方面的水平。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水平。 材料解析题对于考察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结合材料,使用所学知识实行分析、回答问题的综合水平,是一种极好的检验方式。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技术的日臻完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也逐步走向成熟,它以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在命题原则上,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要求从材料提供的史事作立论基础,以鲜明的观点作立论导向,从而得出准确的观点和结论。如1998年历史高考试卷第45题关于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的外交努力予以评价一题,在答题上就要求学生充分使用材料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突破教材观点的制约,确实体现论从史出的原则。 (二)在命题选材上,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察。试题可能通过引用大量课本以外的史料或其他社会生活素材,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怎样,知识的落脚点都离不开《考试说明》的复习范围,不会脱离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能够说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归于课本。 (三)在水平考察上,更多讲求知识迁移。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从陌生的材料中准确寻找到与所学知识的最佳切合点,并按题目要求用文字表述出来。在使用知识、处理信息以解决问题方面,它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样的水平只有靠扎实的历史基础功底加上灵敏的思维触角反应才能达到。 (四)在命题形式上,趋于向问答题靠拢,常见于归纳型和评论型材料题的出现。有时要求学生归纳材料要点,如2000年全国高考40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一题,要求结合材料归纳原因。有时要求学生先归纳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实行客观评价,如2003年广东高考题26题要求指出明后期的风气与观点,再指出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类题在近年高考出现频率很高,设问不多,分值较高,重在考察分析水平和归纳水平。 (五)在命题观点上,重视开放式思维模式,答案与评分标准灵活,突出表现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如1995年高考题要求从继昌隆缫丝厂情况得出结论,按不同的角度分析,答案按两类给分,只要答对一类就可给分,不作硬性规定,在观点上也鼓励创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六)在涉及领域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一直是主角,也包括文化等其他方面。另外,中外热点问题和时事也是材料题注重的方面。如2002年全国高考33题相关欧洲一体化,2003年广东高考27题相关少数民族自治问题等,都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鉴于材料题的这些特点,在解题上应该有相对应的对策。我们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高考命题的八大真相!模拟题和高考题的差别

高考命题的八大真相!模拟题和高考题的差 别 往年,都有一些考生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但在真实的高考中,成绩水平却有所下降,甚至觉得高考出题“有点歪”。这是因为模考题大多是高中老师出题,与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很难把准大学教师的命题特点。▼真相一 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 真相二 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 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 真相四 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 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 真相五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

▼ 真相六 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 真相七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八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不是从高一升到高二那么简单。选拔,就要分出层次,而大学老师命题一定会突出能力、突出运用、突出思维的创新、突出方法和效率。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学生越是盲目地、大量地做“垃圾题”,越是心里没底。 为什么真正的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敢说某某点必考,不但因为是考纲上的重点,考试说明上的要点,而且它是容易抓住考生“软肋”的实用点。比如数学中函数性质、导数、概率准考,为什么?这些知识和能力为升入大学后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上) 内容提要: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一)原因类 1、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2、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 (二)条件类 1、条件根本条件最重要条件历史必然条件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词语解释]“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 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应用训练]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①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里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 ③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 ④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④ [解题思路]此题备选内容: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透过此题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背景”与“条件”,“原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领悟到“原因”和“条件”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则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故下面我们将原因和条件分类介绍。 (一)原因类 [词语解释]“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 观原因。以下便就有关原因类的特定概念作必要的解释。 1.根本原因 [词语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因而提出“根 本原因”的试题体现了较高层次的考查目标。 [应用训练]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上,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闭关政策 (1992年上海高考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根本原因”这个特定概念,抓住概念中的“根本原因必须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来分析比较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B。理由是:选项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这表明当时中国仍处于男耕女织,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基本自给的状况,这就使英国工业品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即选项A);另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给性又造成闭关性,决定了清政府有政治上实行闭关政策(即选项D)。由此可见,选

高考历史材料题精选之二(附答案)

高考历史最新材料题精选之二(附答案) 1.(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望,更大的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12分)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此外,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主要有哪些?(8分) 材料三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不但把他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来源和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外有识之士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起的共同作用。(1 0分) 【答案】1.(30分) (1)现象:士阶层的崛起。(2分)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或宗法制的解体); 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 私学的兴起和发展。(8分) 影响: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分) (2)特征:推崇理性。(2分) 法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6分) (3)来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学说;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4分)特点:将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共同作用:提倡、宣传新思想,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加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转型。 (4分) 2.(26分)现代化建设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0高考历史25个命题角度、内容预测

2020高考历史25个命题角度、内容预测 2020高考历史最有可能考查的命题角度,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哦! 古代史部分 1.从“大一统”角度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演进 【角度说明】从“大一统”的角度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演进,着重考查考生对分封制具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其对“大一统”理念的认同,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2.从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视角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角度说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留下了大量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着力挖掘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优秀经验,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特别关注】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迅速动员整合全国力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显示出了治理能力的强大。该视角呼应这一社会热点,抚今追昔,面向未来! 3.从作用(影响)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与监督 【角度说明】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发展为当今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其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 【特别关注】呼应当今高考制度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热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 4.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影响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角度说明】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历史时期商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 5.密切结合现实,从社会民生与国家进步视角考查经济现象 【角度说明】高考历史试题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从社会民生与国家进步视角考查经济现象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趋势。 【特别关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此次受疫情以及蝗灾等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今年高考对此可能会重点关注。 6.创设多元化、趣味化的情境考查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角度说明】创设多元化、趣味化的情境考查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是近年来高考的新趋势,例如,材料情境为诗歌、漫画等,体现了新颖性、实用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考查了考生对史料准确把握的能力。 【特别关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调认同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从运作方式、原则、特点等角度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角度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的发展,使其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借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8.从演变、特点、影响等角度考查罗马法 【角度说明】罗马法不仅奠定了古代罗马的统治基础,而且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意义重大。罗马法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罗马法的演变、特点、影响等。

杨宁一教授谈高考历史命题

杨宁一教授谈高考历史命题 1、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既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考试测量的研究首先需要从学科知识出发。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 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同时,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 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2、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3、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内容。在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也有材料题等形式,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4、在考试测量中,试题所使用的基本知识点完全取自教材,论述题参考答案也依据教材,有时答案本身就是教材上的原文。 5、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但是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 6、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例如,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7、考试测量固然是以能力为主,但是能力的考察也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托,同时知识本身也仍然是考试测量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确定学科的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其实,即使没有明文确定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的实际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个判断 哪些知识可以考查,哪些知识不能纳入考查范围。 8、考试大纲做了较大调整 提出了四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目标是文科三科共同的,是按照考试思维过程编排的。作为历史学科,以前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考试测量目标以往是、今后也应该是教学目标和高考考试测量目标二者的结合。因此,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也是今后考试测量的重要目标。 10、之所以提出全面把握考试测量目标,是因为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考试测量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它能否作为考试测量目标,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思想感情,是无法考查的。本文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借鉴以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考试测量目标之一的经验,应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能够考查的。例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的方法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 12、在实际命制试题时,需要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有意识地实现考试测量目标,避免主观随意性。分析以往的各种类型的试题,可以看出是由于没有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造成测量目标的遗漏。例如,材料题是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材料处理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但是近年来的材料题大多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文字理解和提取信息上,几乎没有对史料本身的鉴别评价、史料和已有结论观点的比对等内容。高考考试说明中已经明确提出材料处理所要考查的几个方面,显然,造成遗漏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从目标出发命制试题。 13、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例如,测量目标是通过测量手段来实现的,考试测量目标决定测量手段。当前,在考试测量内容和目标都有新的变化的形势下,测量手段也应该相应重新进行审视 现有题型是否能够充分实现测量目标,是否增加新的题型,如何有效的发挥现有题型的功能,等等。 14、进行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需要有紧迫感。当前,只有部分省份进入新课标的实验,2007年才开始实施新课标下的高考,似乎改革不必那么急迫。但是,考试测量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必须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而且,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考试测量的改革不是小规模的调整,变动幅度相当大 需要不断探索,才能积累起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此外,如果不是从现在起开始进行改革,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命题,势必与未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严重脱节,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本文希望大家来共同关心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未雨绸缪,实现向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的平稳过渡。 15、要充分发挥题型的功能。为加强考查学生的能力,应该尽可能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如 选择题,提干尽可能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情境;非选择题注重与现实对比,重视对材料的评价,适当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设问。 16、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所给材料中可能有新的观点,学生在做题时就要充分运用所有的有效信息组织答案,不能遗漏。 杨宁一:北师大教授,文综高考命题组历史学科负责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