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第一节社会主义运动的由来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运动的由来

(一)“社会主义”的来源

1、“社会主义”一词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社会主义”则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

(三)早期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领导的第一国际)

1、1848年欧洲革命的历史经验

2,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程

(一)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

(二)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

(三)30年代后期到1949年

(四)从50年代开始到当代

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简述

(一)议会选举上台执政,百年梦想变成现实

(二)越、老、古:搞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成共识

(三)拉美:左翼纷纷上台执政,社会主义思潮激荡

第二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是在苏联建国后的特殊国情下形成的。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一)自卫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战争期间,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战时经济政策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一,粮食摊派制。十月革命胜利后马上颁布了土地法令,废除土地私有制,禁止土地买卖、出租和抵押。全部土地、地下资源和水域收归国家所有,免除了农民的一切债务,农民无偿获得土地。1918年,为了战时需要,打击富农和投机倒把分子对粮食收购工作的破坏,决定实行粮食垄断制。粮食的收购与供应统一由粮食人民委员会经营,农民的余粮必须按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为了保证前线和后方的起码供应,1919年苏维埃政府实行粮食摊派制。国家确定粮食最低需要量,然后逐级分摊直至农户。

第二,加快所有制改造。在对银行和大工业企业实行强行国有制以后,又决定将小企业和私人零售商店收归国有。同时扩大了国家专卖商品的范围。这样,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联就基本完成了农业以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实行主要食品和日用品配售制,准备取消货币。1920年1月撤销了人民银行,实施职工免费从国营和合作社分配点凭证领取食品、日用品和燃料,以及免费使用通讯设施,免收职工的房租、水电费、煤气费、洗理费。经济生活几乎完全实物化。

第四,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1918年11月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领导全国战时经济工作。它拥有广泛的权力,对于它的决定,各级主管部门和机关以及全体公民必须严格执行。国营企业实行总局制,企业的生产由总局确定,原材料、燃料由总局供应,产品由总局分配,现金支出由国家拨款,货币收入上缴国库,企业成为完成任务的生产车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有些“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措施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反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1920年底,苏维埃国家取得了国内战争的彻底胜利,但工业产值仅为1913年的1/7,农业产值仅为战前的2/3,国内经济处于瘫痪状态。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的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农民骚动到处可见,政治危机严重。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921—1928年,苏联进行经济恢复。1921年俄共代表大会通过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这是经济政策转变的标志,此后推行的经济政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

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时,一方面肯定了它在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方面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承认,由于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为了恢复经济,克服危机,列宁决定使用“退一步是为了向前进”的与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的“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用粮食税代替农业税,放松国家对粮食、酒及其他农产品的垄断贸易,允许农民纳税后的所剩余粮进入自由市场;

(2)恢复消费品市场,建立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允许私人小零售商业的存在;

(3)允许小私有经济存在;

(4)指定并实施吸引内外资的政策,允许合资企业存在。

由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苏联的经济逐渐恢复。到1926年,农业生产基本恢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工业生产则在1927—1928年度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平。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三、苏联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公有制经济结构的全面建立

(二)向计划经济体制的过渡

(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具体说,苏联的计划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组织。实行三级管理(部——总管理局——企业)或两级管理(部——企业)。在这种体制下,部门管理机构起着决定作用,国家通过各经济部“垂直”管理全国企业。

第二,计划管理。计划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计划机构手中,所下达的计划任务的范围包括所有的国民经济部门,计划指

标多达上千种。’

第三,物资管理。实行国家计划分配,分配方法包括:(1)统配制,即计划调拨;(2)集中计划供应制,即根据各部的中央销售机构制定的产品分配计划供应物资;(3)非集中的计划供应制,即由地方政府或中央管理局的地方销售机构和计划机构直接计划和分配物资;(4)企业自筹制,即企业在自己的附属单位生产供自己使用的材料和燃料。

第四,价格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即大量生产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价格都由苏联政府制定,其他产品价格则实行分级管理。

第五,企业经济核算。实行国家计划范围内的经济核算制,即经济核算与国家经济计划结合进行。

第六,工资管理体制。实行按工人的熟练程度、工作性质、劳动条件和生产特点等制定的工资等级制。

苏联的计划管理体制,形成于国家工业化时期。一方面,这种计划体制对于动员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国家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这种计划管理体制是在单一的所有制基础上建立的,忽视商品货币关系,忽视市场作用。在苏联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国家工业化任务以后,这种体制的弊端就开始逐渐暴露。事实上,改革任务已经提了出来。

但是,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正陷入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危机过后的长期萧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资本主义相形见绌,所以当时计划管理体制的有效性没有被怀疑。

四、东欧国家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建立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一、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体制改革

在东欧国家中,南斯拉夫是第一个试图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国家。

(一)“社会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的尝试

(二)“联合劳动”原则——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

二、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一)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措施

(二)赫鲁晓夫之后的渐进式改革

三、苏东巨变及其思考

苏东剧变:当代国际阵营的重大变化。1989—1991年是人类世界史上的重要时段:

1,冷战结束。也就是说持续几十年的雅而塔体系结束了。使人们摆脱了核战争的阴影。

2,市场原则向全世界推广。1992年中共14大正式确定市场原则,这是一个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庞大系统,不仅是商品的平等流通,更是观念上的。

3,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和解体。集权制在社会生活里是失败的,应该充分发挥个人、社会团体的作用。

特点:1,范围广。从波兰开始,到东欧,到苏联,再到中国。连法国大革命也比不上。2,时间短。1989年1月到90年底,91年苏联解体。3,和平方式。只是在罗马尼亚有一点冲突。

原因:

1,十月革命的发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状况,超越了历史阶段,卡夫丁峡谷1跳不过去,再加上斯大林模式的集权。——以叶利钦为代表。

2,十月革命是必然的,原因是保守派反对改革。——戈尔巴乔夫。

3,社会主义的集权制度不适合人类的发展。自由主义取代集权主义是必然的。共产主义不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西方

学者。

4,斯大林的集权主义造成了苏联社会的无效率。社会主义应该是人类的前途,但模式不对。——西方左翼新马克思主义者。

5,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有其意义,因为斯大林模式的错误才导致了苏联的崩塌,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和斯大林模式的破产而不是社会主义的破产。

6,苏联改革后期出现失误,改革的次序颠倒,先从政治体制上下手是不对的,应该先从经济体制上下手,过于激进的改革失败了,而中国这种渐进改革是成功。

现在的主流观点是:是多种原因的综合,是历史发展的插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这种反复是正常的(中宣部)。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苏东剧变提供了人们思考的机会和资料,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苏东剧变为世界带来了和平的希望,对于缓解世界的紧张局势有好处。

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曾经有很高的效率,实行了发展重工业的发展策略。但到了50年代以后没有了效率,70年代大量的资源消耗在了军事工业,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行加速发展策略,结果反而减速,甚至负增长,直到95年才缓过来,集权体制积重难返。东欧国家基本相似。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政治上:党政不分,党权过大,削弱了政府的职能,但同时又没能加强党的建设。首先,阶级斗争扩大化所造成错误的影响,它伤了苏联一代人的心,所以在剧变时没有站出来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其次,苏联在理论界的一些错误:全民国家、全民党、全民军队,这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矛盾的。再次,民族矛盾尖锐,但苏联恰恰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最后成为导火索。1922年建立苏联本来是历史的进步,但在后来的实践中列宁倡导的民族平等和联邦制没有得到贯彻,人为的民族融合是行不通的。第四,共产党深受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特别是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达到了高潮。本质上应该是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终身制、个人崇拜、任命制等等这些都是封建主义的东西,而不是社会主义所应该具备的。

教训:1,要处理好民族问题,应该发展好民族经济,共同繁荣。并且这往往是和宗教问题联系到一起的。2,要不断进行改革。3,应该把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放到第一位,这是第一位的。4,应该加强党的领导。

四、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

(一)土地改革的深刻影响

(1)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解决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的矛盾,极大缩小了贫富差距。

(3)通过土地改革,使政府的权威和组织动员能力空前提高。

(4)消极影响。一部分地主和富农所经营的规模经营、商品生产,有适应生产力的一面,结果受到破坏。此外,无偿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和财产进行平均分配,从观念上极大地冲击了私有制,助长了人们靠政治运动和服从政府来保护或提高社会地位的倾向,使许多农民不敢进一步发家致富。

(二)中国农村的集体化道路

1、集体化进程的加快

2、人民公社全面建立

(三)中国计划体制的形成

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改造分散的小农经济。

第二,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四)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早期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 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2)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 (3)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 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存在这些弊端,所以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4)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6.2、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新中国成立60年,粗粗划分一下,可以说前30年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后30年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当初为什么会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这在当时国内外历史条件下有其必然性,而我国在30年前之所以选择改革开放,也同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列宁曾说过,只有到了老百姓不能再照旧生活下去,执政者不能再维持政权的时候,革命或变革才会发生,我国自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了30年,走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尽头。 “短缺经济”曾与我们相伴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9 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答案解析】

易错易混点19、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错因归纳:对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背景、特点和影响区分不清。 释疑解惑 项 目 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 薄弱 ②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 ②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 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 ③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特点①单一公有制 ②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②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 础性作用 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 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 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 大提高 对点突破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解析】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信息“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发生在1959—1961年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大变革

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探索下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分别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以及延续至今的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认识以及在经济体制模式探索过程中的认识的跃迁。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在受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理论以及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下,在中国开展了以计划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模式。表面上看,这样的经济体制相对来说比较公平、合理。但是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使人们的思维模式趋于定势,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忽略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到1982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3]自此,党中央已经认识到了市场调节作用的重要性。但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还看不到计划经济的体制性弊病,只是将市场作为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时期 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将权利过于集中的计划经济所有权有目的性地下放给

私有企业,促进了私有企业的市场活力,推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国有经济也暴露出了严重问题,与私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相对缺乏活力,发展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依据前一阶段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理论。198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商品经济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标志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正式到来,也表示党中央认识到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我国经济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经济运行机制。这是在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实践经验之上提出了市场的作用不可忽视,说明党中央在这次会议之后,更多人开始关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随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也日益凸显。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993年党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并将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规律,描绘了市场经济的蓝图。这也说明,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自此正式建立,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具体部署。指出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的划分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的划分 作者:王连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本文从改革的内容入手,以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之后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为依据,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为主线,归纳总结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路线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用商品经济替代产品经济、用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即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这个过程伴随着党解放思想的历程,社会主义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历程,邓小平理论从产生到发展和完善的历程。 第一阶段:市场化改革的初始阶段: (一)时间和标志:从1978年到1992年。从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的初始阶段。(二)这一阶段主要任务:逐步加大了市场经济的作用范围,确立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明确改革的市场取向。在这个阶段里,根据党中央制定的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要实现国民经济比1980年翻一番,基本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等。 (三)基本过程 ①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②1982年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尽管当时还是把市场定义为调节手段,开始承认了市场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③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经济属性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市场经济作用和地位奠定基础。同1982年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相比,具有了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仍然是计划经济,但是需要市场起辅助作用。后者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 ④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进一步明确了,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要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为主为辅”已经不提了,我们发现这种提法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有了相当大的不同。“计划和市场的内在统一”进一步肯定和扩大了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社会主义经济不仅仅是商品经济了,而且应该是市场经济了;二是这时的市场经济还带有计划的属性。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是指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些环节和方面又都集中在经济体制上。因此,我们改革经济体制,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僵化的、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充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先进各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与方法的、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达到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的目的。 自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等成就都离不开计划经济。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规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击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所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从根本上改革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成为必须探索的重大问题,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领导我国各族人民经过14年的探索,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它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变革和实践发展过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我国迎接各种挑战,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必须建成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 关于中国改革的性质问题,邓小平同志有两个重要判断:一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前者是讲这场改革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即改革的动机和结果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后者是讲这场改革与传统体制的关系,即改革相对于传统体制而言,不是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旧体制进行根本否定;不是改良,而是根本变革,是对旧体制发动的一场革命,即邓小平说的“革体制的命”,“是带有革命性的改革”。

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摘要:由单一的公有制改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由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由单纯按劳分配改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主要的理论支柱和政策目标。 关键字:公有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按劳分配 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十五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运用。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这个国情,就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主体必须是公有制,这要坚定不移。”其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就是使我们更加明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即不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坚定不移,而且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要坚定不移,并把这两个坚定不移统一起来。 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公有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坚决反对一切私有化的言论和主张。他在论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哪个好的问题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 1、这段精辟论述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因,乃在于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因而完全可以说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观点,也是邓小平同志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而加以坚持的原因。后来,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总结历史经验,作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要“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他强调要“始终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按照这个方向走”,“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2、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也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尽管经过近51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总的来说,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各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生产与十分落后的手工劳动并存的情况下,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同多层次的大跨度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显然是不适应的。此外,某些部门的特殊性,消费结构的复杂性,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劳动就业压力大等因素,也使得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难以包揽一切。所有这些,决定了只有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才能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正是从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把它作为党的经济工作的长期方针。根据邓小平同志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思想,党的十三大、十四大,都强调了要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五大进一步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规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进一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演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演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经济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一转 型过程经历了多次历史演变,涵盖了从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中国采用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演变。 社会主义初期:计划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制定全国计划和地方计划,通过 计划手段来调节经济发展。在这一体制下,所有的经济和资源都由国家控制和统筹使用,私有财产是不被允许的。社会主义理念和计划经济的理论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但这种体制很难为个体和企业提供激励性,也难以实现经济高效盈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2年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体制给予了农民可支配的土地和经济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激发了农民的投入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这一改革成为了当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市场经济初期:计划和市场并存的“两头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进一步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加速了市场经济的 建设。此时的中国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并存的“两头小”的状态,尽管已经开始扩大市场经济的比重,但是相对计划经济仍然是很小的。 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渐放宽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脱胎换骨地改革了国营企业和 城市集体企业。同时,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发表了“发展是硬道理” 的原则,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发展的热潮。中国迎来了更大范围,更快速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国企改革和私有化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第一节社会主义运动的由来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运动的由来 (一)“社会主义”的来源 1、“社会主义”一词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社会主义”则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 (三)早期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领导的第一国际) 1、1848年欧洲革命的历史经验 2,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程 (一)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 (二)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 (三)30年代后期到1949年 (四)从50年代开始到当代 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简述 (一)议会选举上台执政,百年梦想变成现实 (二)越、老、古:搞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成共识 (三)拉美:左翼纷纷上台执政,社会主义思潮激荡 第二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是在苏联建国后的特殊国情下形成的。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一)自卫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战争期间,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战时经济政策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一,粮食摊派制。十月革命胜利后马上颁布了土地法令,废除土地私有制,禁止土地买卖、出租和抵押。全部土地、地下资源和水域收归国家所有,免除了农民的一切债务,农民无偿获得土地。1918年,为了战时需要,打击富农和投机倒把分子对粮食收购工作的破坏,决定实行粮食垄断制。粮食的收购与供应统一由粮食人民委员会经营,农民的余粮必须按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为了保证前线和后方的起码供应,1919年苏维埃政府实行粮食摊派制。国家确定粮食最低需要量,然后逐级分摊直至农户。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计划经济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是中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计划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计划经济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社会的根本制度,为中国人民创造了宽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使人民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的福祉不断提高。 二、计划经济的特点与优势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管理方式。在计划经济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统一安排和调节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和地区的生产和流通活动。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资源,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均衡。 三、计划经济在中国的实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面临着经济落后、资源匮乏和人口众多等严峻挑战。计划经济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采取了五年计划的形式,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设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

和任务,实施国家计划,推动农业、工业和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的整 体发展。 四、计划经济的成功与问题 计划经济在中国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功。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 通过国家计划,实现了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的转变。中国也成功地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使得计划 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 然而,计划经济也面临一些问题。在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信息 不畅通、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逐渐显现。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发 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中国经济也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 五、社会主义建设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计划经济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一种经济体制,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资源的合理分配。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出现,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和久久为功。 六、总结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计划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计划经济在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 中国实现了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 计划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目前,中国正

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计划经济体制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虽然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集中配置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负面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二、经济效率与资源配置 1. 缺乏市场机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资源配置完全由国家计划决定,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压制。这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出现了供求失衡和浪费现象。例如,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准确预测市场需求,经常出现生产过剩或供不应求的情况。 2. 刺激创新动力不足 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受到政府指令的安排,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这种刚性的组织结构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动力,限制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没有竞争机制的激励,企业往往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 三、资源配置与社会公平 1. 贫富差距扩大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控制资源配置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但也带来了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由于权力集中,容易导致官员的腐败和权力寻租现象,使得资源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社会阶层分化。贫困人口无法享受公平的资源分配,社会不公平现象较为突出。 2. 个人选择权受限

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选择权受到限制。由于职业和住房等 资源由国家计划决定,个人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合理的选择。这种束缚个人选择权的做法,限制了个体的发展空间,使得社会发展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四、行政管理与效率 1. 行政成本加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资源配置完全由政府决定,需要大量的行政管理机构 和人力物力投入。这增加了行政成本,浪费了社会资源,并导致官僚主义的蔓延。 2. 市场反馈机制缺失 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反馈机制缺失导致了信息不畅通,难以准确了解市场需 求和供应情况。这使得政府对于经济的掌控变得困难,决策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背离,影响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五、改革与发展 1. 市场经济体制的崛起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启动市场化改革,逐渐放弃了计划经 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崛起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2. 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多样化的发展机会,个人选择权得到了扩展,社会公平也得到改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相对自由和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稳定社会发展。 六、结论

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惊人了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文章讨论了两个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起步的。从当初迷信计划经济体制到怀疑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到下决心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归功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打破了长期的、不正常的寂静,造成了再也平静不下来的经济格局,使中国经济不可逆转地走向改革,走向开放,走向市场经济。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这30年,中国的变化是惊人的、举世瞩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有亲身的经历。 我们谁都不是先知先觉者,谁都不可能在1978年就能预知此后的中国经济会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我们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学习、提高、成长。 回顾这30年,使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第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起步的?在序言中,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 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改革是非常艰难的。尽管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可以照常维持下去。这一体制的性质决定了它有可能顽强地存在下去。原因是: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把企业置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企业既不能自主经营,又不能自负盈亏。企业的生产数量、生产品种、价格以及企业的生产要素供给与生产成果的销售都处于政府计划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机构的控制之下,企业如果想自行决定生产和经营,稍稍摆脱一下计划的安排,稍稍违背一下行政主管机构的意愿,就会受到制裁,直到把企业领导人撤职或给予其他处分。行政权力支撑着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因此,一个企业想背离计划经济的轨道,是十分困难的。同样的道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居民个人实际上也处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个人作为劳动者,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就业和担任什么工作,都由劳动人事机构按计划安排好,流动难以如愿,抵制这种安排等于自己断送了继续工作的机会。 个人作为消费者,也要由计划部门安排,具体表现为生活必需品是凭票证供应的、住房是由单位提供的、甚至子女的升学就业也无一不同行政主管机构的安排有关。假定居民个人想离开计划经济所安排的居住地点或工作单位,他在生活上将遇到很大的困难。这样,从居民个人的角度来看,同样可以认为计划经济的运转得到了行政权力的支撑。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是由若干个次一级的体制组成的。例如,计划的企业体制、计划的财税体制、计划的金融体制、计划的价格体制、计划的劳动用工体制与人事体制等等。它们彼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个次一级的体制依存于另一个次一级的体制,而另一个次一级的体制又依存于第三个次一级的体制,盘根错节,难解难分,此存则彼存,此损则彼损。于是,要想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对任何单个的企业或单个的居民个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地区领导下,经过长期奋斗 和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主 义建设的核心是在经济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通过国家的计划和指导,对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进行统筹安排,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并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广泛而深远。首先,社会主义建设是推动社会 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国家计划,引 导和调控社会资源的配置和产出,使得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其次,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实现社会公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 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义的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为此提供了 有力的工具和保障。最后,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社会主义建设使国家在经济上实现自主发展,并在国际上树立有 力的地位和影响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尊严。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演变。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中国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实现 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这一时期,国家对资源配置和经济 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统一规划和调控,推动了工业农业的发展和城乡的 协调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高度的集中和垂直管理,由国家主 导决策和资源配置,对市场的调节和自主决策有限。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深化改革,加强市场经济的作用,计划 经济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政府逐步放宽了对生产要素的 调控,鼓励市场主体的发展和竞争,实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措施。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节和协调,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和挑战 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有其独特的优点和挑战。首先, 计划经济体制能够统筹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 利水平。由于国家能够集中调控资源和产出,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 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其次,计划经济体制能够推动国家工业化 和现代化进程,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再次,计划经济体 制有助于实现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公义的实现,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首先,由于计划 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和垂直管理,可能出现决策层面的错误和信息失 真等问题。其次,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调控方面的局限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再次,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因素 的不足反映,可能导致创新和竞争的不足,影响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进展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经 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得到提升。然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首先,在经济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论文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指导老师徐大兵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班 姓名钟家荣 学号 201430280329 2015年 11月 1 日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清算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始于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大包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最终,党的十四大还是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在其文章《改革向何处去:论十年转轨》中写到:“总的来说,大多数观察家得出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转轨道路是成功的.而俄罗斯的转轨是失败的,其它转轨国家处于两者之间。”而中国创造“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终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从1949年到1953年,我国顺利度过过渡时期,进入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持续到了1978年。计划经济即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不可否认的是,在建国初期,这种经济体制对于迅速整顿战争后经济创伤,集中人力物力完成重点工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的弊病则越来越明显。从长期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被严重压制,城乡壁垒森严,工人农民等身份界定极为严格,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效率都极低。同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现象即为“全能政治”。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政治权利的无孔不入,渗透到方方面面。因此,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下,甚至出现了诸如“大炼钢铁”,“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甚至“文化大革命”这一幕幕闹剧和悲剧。 一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经济已至崩溃边缘,社会经济事业百废待兴。正如此后邓小平访美时同卡特总统所说的:“中国已经失去了至少三十年的发展机会,不能再等了。”所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1、“大包干”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大包干”即“包干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既有优点,又存在弊端,正是由于计划经济的优点适合我国当时的国情,所以我国在社会主 义制度建立初期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利弊成就 【中图分类号】 F12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09)11-0050-02 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长期实行 计划经济体制。 1953年,中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或准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1956年 全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一、计划经济的利弊 经济体制可以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经济体制都各有利弊。计划经济的利弊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经济的优点 计划经济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在计划 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总量水平经过 50年代初到 70年代末的增长有了巨大的提高。统计 资料表明,1952~1978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 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 7.9%、8.2%、6.0%。中国在以农业部门为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建成了 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并且具备了生产原子弹、氢弹的能力,国防力量大大增强。 2.计划经济的弊端 (1)抑制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计划经济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统得过多、 过死,使企业和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阻碍了生 产力的发展。例如,在 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隔断了沈阳马路两端企业 30多年的往来。马 路一端是沈阳冶炼厂,主产铜,而马路另一端是沈阳电缆厂,是用铜的大户。由于当时沈阳 冶炼厂归冶金部管,沈阳电缆厂归机械部管,所以沈阳电缆厂用铜不能直接从马路另一端的 沈阳冶炼厂购得,必须到几千里以外的南方购买,运费每斤需要 400~500元,而沈阳电缆 厂每年用铜 17000吨,这样一年运费就要 700多万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企业不能根据 自身的情况来安排生产,从而也就限制了企业和职工的发展。 (2)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性需求 要求个性化、多样化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且人的需求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一旦满足了某 种需要,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变化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构成了人的活动的生生不息的动力。计划经济对于整齐划一的、一成不变的要求容易满足,而对于多样性的、不断变化的要 求无法满足。在物质极度匮乏,面临饥饿和战争的现实威胁的情况下,人们能够接受整齐划 一的安排,一旦脱离了死亡的边缘,绝大多数人就不仅会有改善衣食住行质量的要求,而且 会对食物的口味、衣着款式及其他生活条件产生个人偏好。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需求。 (3)消灭了竞争,消灭了大多数人的工作动力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的原材料由谁供应,生产多少产品,产品销售给谁,这些都是由 国家事先规定好的,企业不用担心由于产品的实用性、质量等原因销售不出去,而面临倒闭。即使企业经营不好,国家也会要求银行给予大量的贷款来挽救。久而久之,企业就失去了自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而什么又是社会主义改革呢?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面展开的,其实也就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走互助合作道路,把个体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三大改造到1956年完成,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而社会主义改革则是在20实际70年代末,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 可能我们都会拿这两者来做比较,品评它们的优劣。我觉得没有必要,它们其实是密切相关的。我认为要阐述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从根本目的、根本性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尽管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70年代末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当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民族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都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正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采取相应措施。就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来讲,通过合作的方式,可以提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不再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种积贫积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种贫困落后!正如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允许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意义,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二者的表面特征是有区别的,但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胆探索,只不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也就是说,二者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说:“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可见,不论中国以何种方式来发展经济,单一的公有制或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都是坚持着同一个方向走下去,即社会主义方向。也就是说二者的改革方式不同,但都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来发展的。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都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 30多年来,两条红线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一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二是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型。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内容。 【课标、学习要求、考试说明】 课标: 1.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学习要求: 1.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 2. 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4. 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5.感受改革带来的社会巨变,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6. 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的内容。7.知道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8. 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考试说明 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 1.背景(了解即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1977年提出并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3)1978年5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人们的思想在讨论中逐步获得了解放。(4)1978年12月,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思想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2.内容(记忆) (1)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