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解决方案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解决方案

海上风电场施工安装风险管理

海上风电场施工安装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进行近海风电场机组安装的过程中,技术操作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有很 大的作业风险,万一出现安全事故,就可能造成很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本文对 海上风电场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管理策略,希望对海上风电场 施工风险管理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施工安装;风险;管理策略 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战略选择,而风能是目前发展最快、产业 前景最好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而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属于建设工程的范畴,具有一 般建设工程风险的特点,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风险的不确定性,但具有 一定的规律性和预测性;风险的潜在性和可变性。基于此,探讨海上风电场施工 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特点 (一)海上风力发电项目风险管理对各专业工程方面的知识要求较高 我国由于海上风电开发、海运、海事工程发展相对欧美国家发展比较晚,相 应的在过去近海风资源监测和研究工作也不足。随着海上风电的即将大规模上马,基础的海上测风和研究工作也已在中国近海大规模展开[1]。海上风电场距离远, 除了风机的质量、系统可靠性要求高以外,必要的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且因为海 上风力发电项目的特点,对其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二)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风险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海上台风对中国近海风电场的影响是需要特殊考虑的风险,由于气象资料的 时空分辨率和完整性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2],高分辨率气象模式及有限元分析软 件也经常被用到风电场微观选址工作中,因此,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风险受自然 因素影响较大,需要重视自然因素的影响。 (三)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度较大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风险因素间的关联关系使得现有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的应 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海上风机叶轮的面积一般都远大于陆上,故其造成的尾 流对后方风机的影响也比陆地大得多[3],尽管邻近风机之间的距离也增大许多, 但距离的增加对消减这种尾流影响的效果仍有待研究,故在海上海上风力发电项 目风险分析中也要注意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 (四)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风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风险因施工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施工准备阶段、施 工阶段和后期维护阶段的风险都不同,且受到外力的阶段性影响,例如风力[4], 对施工风险就具有阶段性的影响,一旦海上有台风预警就会停止施工,以保证海 上施工安全。 二、海上风电场施工安装风险识别与控制 (一)基础施工风险识别与控制 1.钢管桩施工安装分析识别与控制 首先,地质的变化情况较大,造成钢管桩没有达到设计的标高。其次,钢管 桩的最终高程与水平误差没有在设计的要求范围内。 钢管桩施工安装控制措施有:根据未沉入的钢管桩的具体长度与贯入的程度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浅述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浅述 摘要:海上风电场项目与陆地风电项目相比一方面海上风能优越,资源丰富且 稳定,其次不占用土地,但优势过高,也有其相应的劣势,海上风电项目施工复杂,技术含量高,环境恶劣,人员管理复杂,风险也成倍增加。这就要从风险管 理上来加强海上风电系统的维护及运行,降低风险,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对风险进行多方面评审优化并进行管控,风电场顺利投产,证明构建的海上 风电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框架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海上;风电项目;风险分析 1引言 目前国内海上风电项目的前景已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收益是与风险并存的,收益越大,风险就越大,对于海上风电项目的风险识别和分析都有相应的对应方法,一般通过风险因素分解和专家调查。这样更能全面的准备的识别海上风险。 此外,在做好海上风电项目风险管理的同时,也要多方面去转移部分风险,避免 损失过大,影响整体运营,这类保险方式也是减少风电项目上因风险事故而造成 损失的重要手段。 2海上风电项目风险因素 海上风电项目中风险各类繁多,不同阶段亦存在不同风险,建设阶段的风险 以及运营阶段的风险都不可忽视,其中既有自然风险,也存在人为的管理及技术 方面的风险。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前期涉及的面广而复杂,风险也并存繁多,设计 之初的实地勘察、机电安装及运营、海上线缆的敷设等,工期长而任务重,既要 保证项目正常运行,更要评估各项风险以减少各种损失。人为因素控制的风险都 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及方案,但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控且不可预计的,所以,人为风险的管控要低于自然因素造成的风险。项目进入的运营期后,更多的自然 灾害会给运营的项目带来麻烦,可控方面的设备质量及人员调配管理,以及实地 操作施工等都会产生风险。不可控的雷击、瞬时极端大风会对风电机组构成威胁;机组的安装质量和零部件质量也可能会导致风电机组出现故障;人为误判、误操 作可能会导致风电机组带病运行,使故障升级;船舶的非正常抛锚可能会钩断海缆。 3海上风电事故种类 3.1主要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 3.1.1台风灾害事故 台风是所有海上风电项目中最特有的风险因子,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过 台风对风电项目的案例,但受台风影响的电场受到的损失不可估量。2013年的台 风“天兔”致使红海湾风电场25台风电机组8台倒塌、9台叶片折断。2014年7 月,最强的台风“威马逊”使得风电场出现了倒塌现象,5台出现叶片断裂、发电 机掉落。所以,台风对海上风电系统的破坏也是令人惊愕的。 3.1.2雷击事故 自然界中不时会有雷电的灾害,不仅会造成事物的破坏,也有时会造成人员 的伤亡,海上风电项目庞大,这也增加了它在雷电天气遭雷电击的风险,小则至 使机组破坏,大则造成火灾及人员伤亡,直面破坏着人力、物力、财力。面对的 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3.2施工工艺不良、设备质量问题等造成的事故 3.2.1施工工艺不良造成的事故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风险和保险的管理与建议

浅析海上风电项目风险和保险的管理与建议 发表时间:2018-12-21T10:50:50.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王新峰[导读] 摘要:目前,国内能源结构正在迈入深度调整阶段,部分能源政策亟待完善与改进。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1122 摘要:目前,国内能源结构正在迈入深度调整阶段,部分能源政策亟待完善与改进。自“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来,我国进一步深化能源政策的落实程度,并结合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理念,促进能源政策多元化发展。近些年来,全球风电场建设从陆地逐步过渡和转移到潮间带、近海乃至深远海方向发展,尤其对于我国而言,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文章主要以海上风电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对海 上风电项目涉及的风险问题、保险管理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风险与保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上风电项目;风险问题;保险管理;风险管控前言:现阶段,为了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号召,我国陆地上可开发与利用的风能资源逐渐减少,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显。为顺应时代和产业发展,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提高风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风电场项目经过多年的科研和技术攻关,逐渐从陆地过渡和转移到潮间带、近海海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近海风能资源较丰富,且沿海省份接入电网方式较稳定与便捷,能够满足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相关硬件配置和需求。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水平逐渐趋于稳定、成熟,预期收益良好,值得推广与应用。然而,收益与风险问题总是互伴而生。 近些年,国内近岸陆上风电受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出现多起倒塔事故,带来的风险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问题,要求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做好风险管控问题,寻求合理的途径将部分风险进行有效转移,确保项目运行安全。 1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问题 一般来说,海上风电项目全寿命周期除了受到财务风险的相关影响,出现运行问题之外,还会受到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以及人为风险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运行风险问题。结合实践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将风险发生时期分为建设期与运营期两个阶段。其中,海上风电建设期涉及到的环节众多且难以管理,如勘察设计环节,风电机组基础施工环节、风电机组运输与安装环节、设备调试与运营环节等。可以说,整个工序过程运行复杂且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稍有不慎,易出现运行隐患问题。然而,根据实际来看,建设期虽说是风险高发期,但各参建单位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进行合理评估与预防,除了自然风险无法规避,其他风险通过采取科学和合理的措施后,出现的频率还是较低的[1]。 海上风电项目进入运行期之后,遭受到的风险问题来源更加广泛,如自然灾害、设备质量、人为操作失误等,且难以掌控。举例而言,雷击、顺势极端大风很容易对风电机组运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易引发大型电气设备运行故障问题;零部件安装质量不合格或者安装工序不合理等,都容易引发风电机组出现运行故障,并发生火灾等安全隐患;人为误判或者误操作将会直接导致风电机组运行故障,或者进一步加剧原本的故障程度等。以上种种皆是造成风电机组出现运行故障问题的主导因素。针对于此,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明确造成风电机组运行风险问题的主要原因,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进行合理规避,确保风电机组运行安全。 2 造成海上项目风险问题的主要原因 2.1施工工艺原因 海上风电建设初期涉及到的参建单位众多,监管具备一定难度。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某些施工工艺在后期某个运行节点上会出现隐患问题。如电缆头的制作工艺或者质量不达标,后期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缆头过热或者放电问题,极易引发爆炸事故;承台基础与塔筒连接件焊接标准或者施工工艺出现不合理情况,极易导致钢结构在受到盐雾侵蚀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问题。举例而言,2015年11月,Paludans Flak 海上风电场出现运行机组的机舱与风轮坠海事故。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判断为因2002年行业焊接标准出现失误造成的后续故障问题[2]。 2.2自身故障原因 主控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或者零部件出现缺陷问题,均会造成海上风机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举例而言,当海上机电风组遭遇台风袭击时,主控系统或者偏航系统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如风机无法顺桨,将直接导致叶片折损等不利情况发生。 2.3人为操作原因 海上机电风组在正式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出现隐患问题,且无法随时随地登机维修等。为进一步解决海上风电机组存在的运行隐患,需要通过远程控制中心进行诊断。倘若在此过程中,工程师出现判断失误或者操作失误情况,很容易导致风电机组远程复位后出现严重的运行问题,加剧风险隐患程度[3]。 2.4第三方事故原因 当海上风电场地处滩涂或者近海海域时,与传统航道或者渔业养殖区域作业距离较近,过往的船只倘若在风电场附近海域抛锚,存在海底电缆被锚勾破的风险,对海上风电项目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举例而言,2013年东海风电场附近海域就出现上述问题,造成较大损失[4]。 3 我国海上风电项目保险管理情况 3.1国内海上风电项目保险现状 海上风电项目与海上风电保险始终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可以说,海上风电需要保险业作为运行支撑,保险业也迫切希望涉入海上风电领域当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我国多数保险公司与保险经纪公司积累了关于海上风电保险的相关经验,初步掌握了海上风电项目管理流程。甚至在原本陆上风电业务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海上风电业务部门,其目的在于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对海上风电项目的风险问题与理赔问题进行管理和管控。 3.2海上风电项目保险类型 针对海上风电项目的运行管理问题,国内保险公司提供了多种保险产品。针对建设初期而言,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设备运输险等主要保险形式。针对运营期而言,主要包括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以及公众责任险等。除此之外,部分设备厂商有可能购买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作为主要的保险类型[5]。 3.2.1海上风电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

江苏滨海300MW海上风电项目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表(第五版)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滨海海上风电(一期)项目经理部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 编制依据-----------------------------------------------------------02 2.2 编制目的----------------------------------------------------------02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2.1 工程总体概况-----------------------------------------------------03 2.2项目工作内容及特点--------------------=-----------------------04 第三章项目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评价表 3.1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06 3.2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17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三)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 (五)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六)上海振华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QHSE中的L1-HSE-001 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 L2-HSE-002 环境因素识别和管理文件 二、编制目的 通过对项目中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制定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推进项目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总体概况 大唐江苏滨海300MW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废黄河口至扁担港口之间的近海海域,风电场规划范围呈梯形,中心位置离海岸线直线距离约21km,规划海域面积约150km2,涉海面积约48km2,场区内泥面高程约-16.5~-22m(1985国家高程),场区内平均海平面高程为0.19m,设计高潮位为1.30m,设计低潮位为-1.24m,极端高潮位(50年一遇)为2.4m,极端低潮位(50年一遇)为-2.44m。 图2.1-1 风电场区域位置示意图

海上风电现状及发展趋势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寻求积极的对策.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储量十分丰富.据估计,全球可利用的风能总量在53 000 TW·h/年.风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会有效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大力发展风能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选择[1~6]. - 在风力发电中,当风力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要求风电频率和电网频率保持一致,即风电频率保持恒定,因此风力发电系统分为恒速恒频发电机系统(CSCF 系统)和变速恒频发电机系统(VSCF 系统).恒速恒频发电机系统是指在风力发电过程中保持发电机的转速不变从而得到和电网频率一致的恒频电能.恒速恒频系统一般来说比较简单,所采用的发电机主要是同步发电机和鼠笼式感应发电机,前者运行于由电机极数和频率所决定的同步转速,后者则以稍高于同步转速的速度运行.变速恒频发电机系统是指在风力发电过程中发电机的转速可以随风速变化,而通过其他的控制方式来得到和电网频率一致的恒频电能. - 1 恒速恒频发电系统- 目前,单机容量为600~750 kW 的风电机组多采用恒速运行方式,这种机组控制简单,可靠性好,大多采用制造简单,并网容易、励磁功率可直接从电网中获得的笼型异步发电机[7~9]. -恒速风电机组主要有两种类型:定桨距失速型和变桨距风力机.定桨距失速型风力机利用风轮叶片翼型的气动失速特性来限制叶片吸收过大的风能,功率调节由风轮叶片来完成,对发电机的控制要求比较简单.这种风力机的叶片结构复杂,成型工艺难度较大.而变桨距风力机则是通过风轮叶片的变桨距调节机构控制风力机的输出功率.由于采用的是笼型异步发电机,无论是定桨距还是变桨距风力发电机,并网后发电机磁场旋转速度由电网频率所固定,异步发电机转子的转速变化范围很小,转差率一般为3%~5%,属于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机. - 1.1 定桨距失速控制-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特点是桨叶与轮毂固定连接,当风速变化时,桨叶的迎风角度固定不变.利用桨叶翼型本身的失速特性,在高于额定风速下,气流的功角增大到失速条件,使桨叶的表面产生紊流,效率降低,达到限制功率的目的.采用这种方式的风力发电系统控制调节简单可靠,但为了产生失速效应,导致叶片重,结构复杂,机组的整体效率较低,当风速达到一定值时必须停机. - 1.2 变桨距调节方式- 在目前应用较多的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一般情况要维持风力机转速的稳定,这在风速处于正常范围之中时可以通过电气控制而保证,而在风速过大时,输出功率继续增大可能导致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不能承受,因此需要限制输出功率并保持输出功率恒定.这时就要通过调节叶片的桨距,改变气流对叶片攻角,从而改变风力发电机组获得的空气动力转矩. - 由于变桨距调节型风机在低风速时,可使桨叶保持良好的攻角,比失速调节型风机有更好的能量输出,因此比较适合于平均风速较低的地区安装.变桨距调节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在风速超速时可以逐步调节桨距角,屏蔽部分风能,避免停机,增加风机发电量.对变桨距调节的一个要求是其对阵风的反应灵敏性. - 1.3 主动失速调节- 主动失速调节方式是前两种功率调节方式的组合,吸取了被动失速和变桨距调节的优点.系统中桨叶设计采用失速特性,系统调节采用变桨距调节,从而优化了机组功率的输出.系统遭受强风达到额定功率后,桨叶节距主动向失速方向调节,将功率调整在额定值以下,限制机组最大功率输出.随着风速的不断变化,桨叶仅需微调即可维持失速状态.另外调节桨叶还可实现气动刹车.这种系统的优点是既有失速特性,又可变桨距调节,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减弱了机械刹车对传动系统的冲击.系统控制容易,输出功率平稳,执行机构的功率相对较小[8~13]. -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主要缺点有以下几点: -

海上风电工程潮间带施工的安全管理

Safety management of offshore wind power construction in intertidal zone LU Hui (CCCC Third Harbor (Shanghai)New Energy Engineering Co.,Ltd.,Shanghai 200000,China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offshore wind power has developed rapidly,and the installed capacity has expanded rapidly,and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deep sea.However,at present,there is still a large proportion of wind power station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along the coast from north of Shanghai to Shandong,which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ships waiting for tide and sitting on beaches.The traffic is inconvenient,the safety risk is high,and the management of safety process is difficult.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safety risk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offshore wind farms in intertidal zone and the analysis of possible safety accidents or potential hazards,the corresponding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are given,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points in the main procedures of the main projects,such as the dismantling and installation of stable pile platform,the construction of single pile sinking,the separate installation of wind turbines,ar analyzed,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similar wind power construction in intertidal zon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ffshore wind power;intertidal zone;safety risk;safety management 摘 要: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迅速,装机量日益迅猛扩大并逐渐向深海发展。但是,目前在上海以北到山东一带 沿海仍有较大一部分风电机位处于潮间带,需要船舶候潮坐滩施工,交通不便,安全风险大,安全过程管理困难。通过对潮间带海上风电场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分析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或潜在的危险,给出了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并分析了稳桩平台拆装、单桩沉桩施工、风机分体式安装等主体工程主要工序的安全管理要点,为今后潮间带类似风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关键词:海上风电;潮间带;安全风险;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U655.1;U655.5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7874(2019) 12-0074-05doi :10.7640/zggwjs201912016 海上风电工程潮间带施工的安全管理 逯辉 (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收稿日期:2019-06-12 修回日期:2019-08-07 作者简介:逯辉(1983—),男,河南新乡人,工程师,机械设计制造 及自动化专业。E-mail :398920578@https://www.doczj.com/doc/772849483.html, 中国港湾建设 第39卷第12期 2019年12月 Vol.39 No.12 Dec.2019 引言 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迅速,装机量日益迅 猛扩大,并且逐渐向深海发展[1]。但是,目前在上 海以北到山东一带沿海仍有较大一部分风电机位处于潮间带,风电安装作业属于浅滩施工,部分机位甚至是高滩施工、露滩施工,需要船舶候潮坐滩施工,交通困难,安全风险大,安全过程管理困难。 目前,海上风电施工安全管理多从项目部安 全管理、船舶安全管理等进行分析。从施工现场主要工序的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整个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统计分析及提出的对应措施较少。元国凯等[2]对海上风电场建设的主体工程进行了风险识别、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常亮[3]从安全体系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海上风电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李尚界等[4]对当前海上施工船舶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张蓝舟等[5]给出了有坐滩能力船舶的坐滩安全管理方案。 本文立足于国华东台四期(H2)300MW 海上风电场项目,该工程位于东沙北条子泥,离岸距

海上风力发电所面临的困境

海上风力发电所面临的困境 1、规划困局 据业内人士透漏,“与陆上风电多建设在人烟稀少之地不同,海洋寸海寸金,各地方政府早已对自己的海域做出规划。显然,在生态农业、养殖、旅游以及沿海城镇经济诸多选择中,目前仅能盈亏“平衡甚至亏本的海上风电并不是各级政府的首选项目。在海上发展风电,不只是发改委、能源局说了算,海洋局是海域的直接管理部门,能源局的风电规划与海洋区域功能区划之间缺乏协调沟通,而地方利益在海上风电中也没有得到体现。”[行业透视, 2012年2月,xx] 2、技术瓶颈 在海上建设风电场,所需风电设备的技术含量要大大超过陆上风电。我国的风机制造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比国外普遍落后,目前国内企业制造的大型风机,存在着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而海上风机的维修时间较长,且成本非常高,这样也间接推高了海上风电场的投资成本。在经营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对海上风电领域内的投资采取了观望的态度。除了风机技术外,输电技术也是制约海上风电开发的关键技术。要想解决海上风电的并网问题,我国需建设女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的智能电网。 海洋工程技术在海上风电的开发过程中,同样是小可缺少的关键技术。海上风电设备研制和风电场的建设可以说是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研发的一个重要领域,或者说是海洋工程装备的重要拓展领域。目前海上风电场大都位于水深 20m左右的近海海域,采用固基的着底式风电机塔。今后将逐步向水深100m 甚至几百米的海域发展,浮基海上风电场将是一种经济性和实用性兼顾的重要发展方向。从保证海上风电塔(固基或浮基)、锚碇系统有效运行的观点而言,除了其本身的特殊要求外,与传统的海洋工程装备(如各类海洋石油平台)有相当多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3、成本问题

海上风电施工控制重点

海上风电施工控制重点 (一)自然条件是影响海上风电施工的重要因素 1、分析 海上风电场都是离岸施工,工作场地远离陆地,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可施工作业时间偏短,因此施工承包商要根据工程区域海洋环境特点,选择施工设备、确定施工窗口期、制定施工工艺和对策,才能更好地完成本工程。 2、控制措施 (1)要求施工承包商必须充分收集现场自然条件资料,包括风、浪、流、潮汐、气温、降雨、雾等的历年统计资料和实测资料; (2)根据统计和实测资料,分析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因素; (3)分析统计影响施工作业的时间和可施工的窗口期; (4)根据统计资料和现场施工计划,有针对性的布置现场自然条件观测仪器,以便对自然条件的现场变化进行预测和指导施工安排。 (5)施工承包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的可能变化,做出有针对的现场施工应变措施。 (二)质量方面 1、海上测量定位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 (1)分析 在茫茫大海是进行工程建设,测量定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海上风电对质量要求很高,例如风机基础施工中单桩结构对桩的垂直度要求很高;导管架结构对桩台位置、桩的垂直度与间距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测量与控制措施能够实现。另外,导管架安装定位精度高,如何通过测量定位手段指导安装导管架难度大,因此海上测量定位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 (2)控制措施 ①要求施工承包商制定测量施工专项方案;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设备在投入工程使用前,必须进行精测试比对; ②借鉴其他海上风电场的成功施工经验,特制专用的打桩的定位及限制垂直度的定位及限定垂直度的辅助“定位架”,保证桩的垂直度及间距高精度要求; ③施工承包商必须有专用的打桩船,减少风浪对打桩的影响;

海上风电成本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Sustainable Energy 可持续能源, 2020, 10(2), 17-21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772849483.html,/journal/se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72849483.html,/10.12677/se.2020.102002 Analysis on the Future Trend of Offshore Wind Power Cost and Its Determinants Chenxi Xiang1, Kangli Xiang2, Xianan Huang2 1School of Applied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2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Study Institute,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onic Power Company Limited, Fuzhou Fujian Received: Jun. 3rd, 2020; accepted: Jun. 21st, 2020; published: Jun. 28th, 2020 Abstract The future changing trend of offshore wind power is the key factor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can achieve grid pa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and public data, 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offshore wind power cost, and analyze the components of the cost structure and their changing trend. The experiences of European offshore wind power development are drawn to give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a’s offshore wind power development. The study has practical meaning to help lower the offshore wind power cost and reduce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governmental support. Keywords Offshore Wind Power, Cost Analysis, Grid Parity 海上风电成本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相晨曦1,项康利2,黄夏楠2 1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北京 2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福建福州 收稿日期:2020年6月3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21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28日 摘要 海上风电的成本变动趋势是海上风电能否尽快实现平价上网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公开数据资料,总结海上风电的成本结构与现状、分析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以及未来的变动趋势。

浅谈海上风电运维工作安全管理

浅谈海上风电运维工作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9-07-18T09:28:45.947Z 来源:《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作者:刘振宇 [导读] 随着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开展海上风电风险管理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基于现有安全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以适应海上风电运维安全需求,实现海上风电安全管理可控在控。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前言 2009年国家正式启动了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工作,十年来,江苏沿海已陆续建设完成了多个海上风电常随着海上风电建设高速发展,海上运维工作已成为海上风电行业关注的焦点。国内海上风电运维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安全风险逐渐暴露,加强海上风电运维期间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江苏沿海海上风电特点 近几年海上风电,逐渐向远海发展,呈现明显的离岸化、深水化、规模化,运维难度也阶梯式的加大,远远超出常规陆上风电。因交通运维船舶发展滞后,海上航行往返航程越来越场,海洋环境的复杂,作业时间及其有限;此外因专业人员缺乏,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发展,危险系数也越来越高。如何开展海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确保企业安全长效稳定发展,成为海上风电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二、海上风电运维的主要风险因素 (一)气象多变且海洋环境复杂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气象灾害较多,影响范围较广,暴雨、强对流、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频发,这些恶劣天气,还存在着一定的突发性,给海上风电运维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此外,台风为我国东南沿海所特有的风险因子,虽然目前尚未有海上风电场受到台风正面袭击的案例,但近年来,台风造成沿海风电场安全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行业对于台风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2018年密集登陆的台风,对海上风电场形成了不小威胁,台风"玛莉亚"直接导致沿海两起风电倒塔,给所有海上风电建设者敲响警钟。 此外还有风浪的影响,船只出航、登靠风机等都对风速、浪高以及可视条件等有原则要求,增加了海上运维的难度。 (二)运维船舶专业化水平较低 运维交通船是海上风电运维的主要装备。国外,专业运维船作为最重要的可达性装备被普遍应用到各海上风电场,有单体船、双体船以及三体船等船型。国内海上风电刚刚起步,运维船也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各个风场陆续有专业运维船投入使用,但目前仍然以普通交通船,作为主要运输工具,存在耐波性差,靠泊能力差等缺点,运送能力底,难以满足抗风浪、防撞击、海上施救等安全航行要求,安全风险大。 (三)人员落水和挤压风险高 人员落水和挤压风险主要存在于船舶海上航行和靠离风机塔基两个重要环节。目前,一般采用顶靠方式供维护人员登离风机基础,即船首端顶靠船桩。期间,受风、浪、流等因素影响,运维船的顶靠和人员的登乘的安全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存在人员挤压、落水风险。 (四)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发展慢 海上风电场多数为无人操作和值守,发生突发意外情况,救援人员很难及时赶到现常多数运维船舶船速仅有12节左右,个别船舶速度更慢,极大影响了救援的黄金时间。海上突发火灾也由于风机的安装高度和及其构造特性,均缺乏有效的灭火措施,常备的船舶消防设施,射程根本达不到风机高度。风电火灾主要立足于自救,但部分风机未配置主动灭火装置,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依靠手持式灭火器等无法自行施救。 (五)人员专业化技能水平不足 海上风电涉及海洋工程、船舶、电力等多个行业,专业水平要求高,员工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业务水平。目前,海上风电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与其自身风险特征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模式。同时,海上风电安全技术、法规与标准还不够完善,安全监督管理缺少相应的依据和手段。此外,运维人员大多以前从事陆上风电或者整机制造风电设备厂家,缺乏海上作业经验,行业也缺少相应的准入要求,给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海上风电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基于上述风险,提出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尤为必要,下面介绍一些针对海上风电运维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工作规划。 (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优化生产运维安全管控 首先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保证、监督、支持三个体系的责任,建立的覆盖全员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工作目标、指标,全面落实安全责任。一方面不断加大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主体责任,自主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发挥安全生产支持体系的作用,以服务保证体系安全管理为核心,开展日常工作,保障人员、机械、材料、制度等及时到位,实现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技能稳步提升。第三方面,足额配备高素质的安全监管人员,通过开展检查、旁站、指导、考核等工作,以高压态势对生产运维工作进行管控,约束运维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或状态,保障生产运维工作可控在控。 (二)自建船舶,委托专业船机服务公司规范管理 为保障出海安全,大力推动专业的海上风电运维船投入,如:"电投01""风电运维5"、"广核1号"等。该类船目前设计时速最快已达到25节,大大缩短了风场的往返航行时间。同时,为船舶配备的英国MAXCCESS抱桩舷梯,采用的是抱桩登塔方式,或者配备其他辅助装置,确保船梯和塔梯相连,使上下风塔的安全系数大幅提高。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是,委托专业的船机服务公司,对船舶进行专业化管理,加强与海上航行单位的交流、检查、管理,有力保障海上交通安全,防控重大风险。 (三)丰富安全培训教育,提升员工安全技能水平 除了常规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年度复训、各类取证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外,开展海上专业的应急救援培训,以及海上作业安全专项培训,海上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培训,游泳技能培训,并邀请CCS等海上经验丰富的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全面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此外,积极加强与国外海上风电公司、中海油等有着丰富经验与实践的单位的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临港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手册

上海临港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工作手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生产、基建及其他工作过程中的人员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防止和减少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上海市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申能集团、申能股份、申能新能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求,结合上海临港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适用于公司内部及公司所管辖各基本建设项目。 第三条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或主持工作的副职(以下统称行政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第五条公司实行突发事件(含生产安全事故)三个渠道逐级报告制度,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综合管理部和安全生产部在第

一时间向上一级对口领导、部门报告。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各级报告系统的责任制。 第六条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电力安全事故后,应严格执行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规。 第七条公司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生产安全事故处理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八条公司贯彻“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必须在生产、基建工作中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做好安全工作。 第九条公司的工会小组依法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依靠职工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工会有权参与事故调查。 第十条公司本部及各建设项目单位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申能集团公司、申能股份公司、申能新能源公司颁发的制度,制定适合本公司及项目管理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第十一条公司本部及各建设项目应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落实、指导公司和各项目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管理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管理实例研究 我国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年利用小时长,风速较陆上更高,风电场选址和机组布置选择空间大;接近沿海用电负荷中心,发展海上风能的潜力巨大。但在海上风电场建设施工和运营管理各个不同阶段,都存在众多的风险。其中以建设期的风险最为集中。因而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以实现将风险有效地控制在决策者预定的范围之内。 龙源如东潮间带海上风电场,位于江苏如东潮间带海域,安装了10多个厂家共100多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80MW。承担风电机组基础的结构选型、设计与施工,机组安装及运行维护试验任务。本风电场建设,对我国的海上风电开发起到很好的示范及引领作用。 《风能》微信:chinawindenergy 海上风电项目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对海上风电项目,采用风险因素分解法进行风险分析、专家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因素分解法与专家调查法相结合,能提高海上风电项目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一、海上风电项目风险的识别 (1)国家政策风险 风能属于可再生洁净能源,在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对风电发展给予积极支持和很多优惠政策,如增值税减半征收等。同时,风电项目及产业对于国家宏观政策也有较强的依赖性,能否顺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海上风电项目普遍存在投资较大、回收期较长的特点,项目经营及效益可能受到宏观政策、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如地区电网容量是否饱和,地区风电企业运行是否稳定,利率及汇率的变化等。 通过对南通及如东地区2014年-2020年的电网电力平衡表分析可见,南通地区电网缺口逐年增大,风电增加装机可满足就地消纳;如东地区风电电能无法在当地全部消纳,根据其外送能力可转入南通电网平衡,风电不存在限电情况。 图1如东地区电网结构图 (2)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根据风电开发、建设、运营三阶段分为三种。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10T14:12:34.4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作者:成见[导读] 本文主要根据海上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海上风电的发展越发重视,通过对海上风电发展的规划加快了海上风电的发展进程。本文主要根据海上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关键词:海上风电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1 引言 能源供应不足一直是全世界所共同面临着的难题,无论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能源不足不仅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同时还会影响到每个公民的衣食住行,在这样强大的需求下,刺激着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寻找新能源作为传统能源的替代品。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的将新能源的开发纳入到国家发展的规划产业中来,要充分的利用我们广袤的海洋资源,利用潮汐、海风来进行发电,以减少传统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2 我国海上风电现状 中国幅员辽阔,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的海岸线全长约18000多千米,广泛的分布着将近6000多个岛屿,因此可以充分的借助海洋资源的优势来弥补传统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新能源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它具有与环境友好的特点,其中海洋上就拥有丰富的近海风能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的沿海一带水深达70米范围以内的风电开发潜力可达7亿千瓦,远远的满足当前国内能源供应的需要。现阶段发展海上风电已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 3 风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海上风电场布局相对集中 虽然我国的海岸线较长,但是由于南北之间的跨度较大,所以海风资源分布不均,这就给我们风电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再加上国内的风电技术发展不成熟、海上开采难度较大以及高昂的项目造价,这都严重的约束着海上风电的布局,从整体来看,国内风力发电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以及福建的沿海一带,相对比较集中。目前国内的风电分布潮间带和近海风带,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101.47万千瓦,并逐年呈现递增的趋势。 3.2海上风电技术开发水平不成熟,产业体系不健全 由于海上风电技术的特殊性,所以它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资金方面,都是现阶段难于满足的。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技术薄弱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大型海上发电设备的生产力不足,制造技术难以满足当前海上风电的需要,同时配套的基础性设施也比较缺乏。在海洋资源勘察以及测量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仍旧不足,没有一直专业的勘察、施工、维护和管理的团队,这就制约了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 3.3海上风电发展主要依靠政策驱动,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 发展海上风电技术离不开国家在政策上的照顾,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才能够保障海上风电技术得以顺利的展开,同时也有利于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态产业环境。由于当前国内风电需求量较小,无法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效应,因此很少有企业涉足到海上风电的开发中来,同时也受限于资金、技术的不足,使得整个海上风电发展一直缺乏有利的推动,这就需要从宏观调控方面入手,运用政策手段来为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给更多的企业创造一个发展的机遇,推动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创新。 4 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的对策建议 4.1政府加大财税、电价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对于海上风电产业来说十分的重要,新能源一直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不断探究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国家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早在2014年的两会上,就针对环境问题提出了很多的议案,其中“雾霆治理”更是首次被当着是国家发展规划提上政府的工作议程,因此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进行了说明。 国家相关部门应结合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建设,探索和总结不同区域的风能资源条件、风电场工程综合造价水平、海上风电场工程运行维护费用等,并结合国家有关财税政策制定适合海上风电发展的电价政策,促进海上风电健康发展。 4.2创新技术 由于还是风电技术的实施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从创新技术方面入手,要紧密的围绕的海上风电产业来进行相关的工作,集制造、施工、管理等工作于一体,展开深入的技术研究,为我们国家今后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技术提供可靠的推广经验和技术保障。 4.3市场机制 海上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了海上风电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在很多西方国家中早就有所体现,其中就以英国为例,能源企业刚开始开发海上风电能源时,政府部门就果断的拿出财政收入来补贴能源企业以支持它们的发展,随着技术的成熟,能源企业有效的将海上风电的电能转化为市场的实际需求,能源企业在实现盈利的同时,向国家纳更多的税,既满足了环保的要求,又解决了市场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我国现阶段正是缺乏这一政策的引导,导致很多企业在海上风电产业规划面前一直踌躇不前,既担心取不到预期的收益,又怕没有国家的支持导致资金链的短缺,这就阻碍了很多企业的向海上风电行业的迈进。 5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对策建议 5.1完善海上风电规划 结合我国的海风分布情况,来挑选合适的海域作为发展海上风电的理想场所,既要重视新能源技术、装备的开发,同时又要注重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紧密的围绕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海上风电场建设工程技术、并网技术的最新进展来科学合理的规划海上风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